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八下历史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2-05-03 12:16:0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八下历史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八下历史总结

篇1

(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快慢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

3、力的单位:牛顿(N)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6、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篇2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对课堂学习的巩固和深入,但现实中历史与社会作业内容、形式单一,缺乏开放性等,故无须回避,在当前紧张的升学中历史与社会作业已成为学生负担的代名词,忽视作业质量和学生感受的作业比比皆是,严重影响本学科的发展。本文结合实际教学,探究实现初中历史与社会作业有效性的策略。

一、承认差异,分层布置作业

苏霍姆林斯基肯定一个事实:各学生的水平是不同的。老师也承认学生间有差异。但历史与社会作业都是要求所有学生按时完成作业本,忽视实际学情差异,这严重影响作业应达到的作用。所以,要实现作业的功能,须承认差异,分层布置作业。

例:八下“中华民族的觉醒”,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布置不同要求的作业:能力较好的学生,让他们写出中国近代学习西方的事件及异同;中等生,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材料分析归纳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及特点;学有困难的学生,布置基础题目。这样的分层布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不同的收获和提高。

二、作业形式多样化

传统作业远离学生实际生活,作业很大程度上是针对考试,

所以内容、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开放性等,要扭转此现象须实现作业形式多样化:

1.归类型作业

归纳型作业,可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我们认为,知识体系的构建有多种途径,教师帮助学生构建会抹杀学生的主动性,

效果不佳,相反应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分享成果,自主构建知识网络。

例:八下整个单元结束后我们设置归纳型题目:近代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是如何学习西方的……这样的作业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作业质量明显改善。

2.实践型作业

实践是《历史与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践型作业便于学生走出课堂、融入和适应社会。故每个单元的探究课设置社会调查等实践型作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记录实践过程,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参与社会、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这类作业需要的时间较长,建议一到两周,发挥团队自主探究精神,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锤炼能力。

例:七年级下,以“我的家乡”为主题的调查活动:

(1)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分组调查

各组有计划进行收集资料。具体方法包括:实地调查,去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走访相关人士,网上查找资料和调查等。

(2)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写成调查报告,包括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3)课堂展示成果。主要让学生交流在调查过程中的表现及感受,再采取组内互评、组际互评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培养团队意识和探究能力。

3.反思型作业

每个单元作业完成后,要求学生完成一份“自我诊断和反思评价表”,包括项目应得分与实得分、错题对应知识点、失误原因。失误原因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知识、能力上的问题,主要反映在基础知识不扎实,概念不清、原理不明;读图析图技能差等。另一类原因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失分,包括审题不清、条理不清、答案过于简单等,学生根据错误原因以书面的形式确定应采取的措施,总结规律,提高学习效率。

我们在作业管理上进行一些实践,让学生的作业精彩起来,使每一次作业都能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让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幸福与快乐、成功与喜悦、苦恼与辛劳等。

三、关注作业批改,注重展示作业成果

传统的作业评价只有简单的对和错,新课程关注三维目标,因此,要把作业看成学生的劳动成果,教师应充分肯定这些成果并展示,尊重、鼓励和引导学生。

教师要注重作业的批改艺术,我批改作业都是对的打勾,错的从来不打叉,而是用红笔逐一圈出,从不根据对错的数量来判断优良,而是根据学生作业透出的态度来褒奖,并运用评语鼓励学生。另在班级中强化表扬学生的认真态度,除口头表扬,只要每学生得到一个A就可在班级表扬花名册上加上一个“1”,每周会评优秀作业和进步作业,会通过校讯通在全班家长面前表扬,如

连续一个月优秀者,单元考试还可以加2~3分不等,还可得到一定的奖品。相信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劳动被肯定,只要真心用心对待孩子,他们就会感受到老师的用心,这将会给他们无形的巨大动力。

除此,我们还可通过其他形式展示学生的作业成果。如以中国传统习俗为主题的手抄报贴在教室,学生都特爱护,互相评价学习;进行班级间的竞赛和相互展示;利用黑板报,班队课等多种形式展示取得的成果。

无论采用何种形式来重视学生作业成果,重要的是要让学

生充满被认可感,提高他们的主观性,最大限度地实现作业的有

效性。

总之,新课程下历史与社会的作业变成课堂一个延伸,这种延伸不是机械的记忆,而是对课程意义的重建与提升。对学生而言,新课程下社会作业将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形式的更加多样化,尊重学生的感情需要,强调展示和评价,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的能力搭建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从而实现历史与社会作业的有效性。

篇3

1.高中历史教学第一课,学生对课程、老师不熟悉。大多数学生反映,坐在教室里等待老师来上高中历史课程第一课,心里总是七上八下,既期待又害怕。担心老师太凶、沟通困难;担心高中课程太难,跟不上节奏。这种担心使他们在课堂上过于拘谨,从而影响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没有形成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和历史思维能力。学生刚刚开始接触高中学习,对历史学习方法不熟悉,导致其预习效果不好,上课的时候总是心神不宁,把握不住老师的课堂思路和教学过程。

二、基于自主学习理论的导入过程

基于以上反思,借鉴自主学习相关理论研究,本人在12级新生的课堂上对导入部分做了一些尝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首先,在自我介绍完之后我对学生们说:“在学校通知我今年要教咱们高一(6)班之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想认识和了解咱们班的同学,我在看你们班同学名册的时候,居然发现咱们班有一位女生还是位尊贵公主嘞!”学生先是惊呼,接着纷纷在底下窃窃私语起来,并左顾右盼地找所谓的“公主”。这时,我略带调侃地对着一位女生说道:“鄢雪薇同学,请你和大家打个招呼吧。”面对同学们的集体注目,那位同学扭捏地站起来小声说道:“我又不是公主。”我继续讲到:“我说鄢雪薇同学是公主,那可是有根据的:早在西周初年,周王分封诸侯,其中就有一个鄢国,春秋时鄢国被郑国所灭,鄢君子孙以国名为姓氏。所以,鄢雪薇同学可是鄢君之后,地道的公主喔!”学生们都开怀大笑,并且快速地翻书,寻找关于分封制的相关内容。稍等片刻后,我话锋一转:“西周初年,周王为何分封诸侯?鄢国最后的灭亡又说明了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我想此刻鄢雪薇同学肯定十分想知道自己家族的由来及发展吧?今天我们大家都来帮助她达成这个心愿吧”!

三、自主学习理论在课堂导入中的运用

篇4

二、开展丰富的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和时间、地点等要素,仅仅依靠他们阅读教材内容是实现不了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开展丰富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认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1.针对历史问题开展辩论会。在教学中,针对教学的重难点来设计辩论主题,让学生在辩论过程中对历史知识有更深的认识,激发他们的深入思考,使他们的历史思维和综合能力在辩论过程中获得提高。例如,开展辩论主题为:评价秦始皇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功与过;“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等。在辩论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深刻性,提高了表达的能力。

2.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讲述小故事。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产生了很多和历史相关的故事和传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讲述自己知道的故事。通过讲述小故事,使学生的胆量获得了锻炼,并提高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还有很多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让学生模仿古代人发明的造纸术和指南针来自己动手做一做,使他们体验学习的乐趣。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来开展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认真探究历史知识,提高历史综合能力。

三、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初中历史教材中包括很多知识点,这些知识都需要让学生掌握和记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进行死记硬背,面对大量的历史知识点,学生很容易将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人物等混淆,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收到的效果却是微乎其微,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教学中,教师要当好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对他们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让学生根据历史知识的特点进行记忆,提高记忆效率。

1.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法加深记忆。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对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进行重现,让学生在直观的感受中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上第2课的“”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相关的影片,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加深对殖民掠夺者罪行的感受,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在直观的历史感受中,学生掌握了历史知识并记忆深刻,提高了学习效率。

篇5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3-169-01

一、问题的提出

数学课没有语文课的“天马行空”,没有优美的文字;没有英语课的生动有趣的对话表演;没有物理课、化学课、生物课好玩的实验操作,只有单调的数字和符号、重复而繁琐的计算。学生一上数学课就昏昏欲睡。这大大影响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否在数学课中恰当地引入一些数学史,让数学课也变得有一些文化底蕴?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呢?

二、原因分析

造成学生不喜欢数学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恐怕是教材的编写和教学方法的不当。如今数学教科书中虽然有一些史料,但都是“阅读材料式的数学史”。教材多数都是经过千锤百炼,反复修改编写的,是将历史上的数学材料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和学习要求加以取舍编纂的知识体系。这样就必然会舍弃许多数学概念和方法形成的实际背景。因此仅凭数学教材的学习,很难获得数学的全貌,同时也会忽视一些有用的数学材料与方法。正如一位数学家所说:“过度形式化,把光彩照人的数学女王,用x光看成一副骨架。”

另外,一部分数学教师没有意识到数学史的重要性,往往对“阅读材料中的数学史”三言两语,甚至根本就不讲。数学课堂中经常采用的就是不断重复的大量的练习。现实中要应付中考,教师重视的是学生做题的准确度和熟练程度,因此忽视了学生的兴趣。

三、问题的解决

弥补这方面不足的最好途径就是通过数学史的学习。把数学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给学生。数学概念,方法,技巧,技能固然重要,但数学的产生,演化,发展的历史底蕴,同样不可缺少。我希望数学史内容被请进初中数学知识体系的核心殿堂,而不是边缘化于教学内容。

“数学史引出学习内容”模式如果能在数学课堂中得以推广,选择学生必须了解的主题,在各个学段以适合学生的不同方式、系统的连贯的呈现。这样,不仅可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且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数学历史发展观。

我在教学七年级上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引言时,采用了我国明代数学家吴敬所著《九章算法比类大全》中的一首算诗“巍巍宝塔高七层,点点红灯倍加增。灯共三百八十一,请问顶层几盏灯?”代替原来的一道单调的数学题。这一节课,我发现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没有人开小差,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于是我经常不失时机的给学生讲数学小故事,也鼓励学生上网查找相关史料,在课堂上让学生讲,学生乐此不疲。介绍“负数”时,学生通过查找史料,发现印度在公元7世纪就出现了负数概念,但只被理解为“负债”,欧洲数学家“迟迟不肯承认负数”,认为“不可思议”,欧洲最早承认负数是7世纪的笛卡尔,不过他称之为“假根”;直到19世纪,负数在欧洲才获得普遍承认。这一堂课上的热热闹闹,气氛活跃。

在七下的“图形与变换”习题中,我增加了对称和对联的关联性。“清风”对“明月”,上联变下联,正如对称图形,变过去相互重合一样,都是变换后的不变的性质。八下“对称图形”介绍了中西方古代妇女织布中的对称图案,我国苗族服饰和侗族鼓楼中的对称知识。在七下“简单事件的概率”设置了具有探索性质的数学游戏,像蒲丰投针实验。

在教学八年级上“勾股定理”时,我把数学史中古希腊、中国、印度、日本、欧洲数学家各有的证明方法选取一种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操作演示。在教学函数时,讲述李善兰借用“函”字古意翻译“function”为“函数”的故事。再讲一次函数时,给学生介绍中国古代的老百姓是如何用水壶中的水来记录时刻的“中国古代漏刻”,这其中就有函数思想的萌芽。

另外,一些数学史上的名题本身就很有趣,如湖上红莲、拿竹竿进城等问题。

介绍此类题也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介绍数学史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介绍祖冲之时,可以这样说:法国巴黎的「发现宫科学博物馆中有祖冲之的大名与他所发现的圆周率值并列。他曾经算出月球绕地球一周为时27.21223日,与现代公认的27.21222日,在那个时代能有那么伟大的成就,实在让人佩服,难怪西方科学家把月球上许多「火山口中的一个命名为「祖冲之。而即使在社会主义共产国家「老大哥苏俄,在莫斯科国立大学礼堂廊壁上,用彩色大理石镶嵌的世界各国著名的科学家肖像中,也有中国的祖冲之和李时珍,祖氏有那么杰出的表现,我们不能不对他稍有认识。

篇6

引言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的课程,通过课堂教学的改革,以小见大,有助于探索真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道路,但是这需要教师精心的准备和策划。但由于在现阶段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当中,教师经常会出现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相混、将小组讨论直接等同于合作学习,甚至对学生进行全程“放手”管理,认为此举能够有效提升教学的民主性等众多教学误区,因此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此,本文将围绕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进行简要分析研究。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征

核心素养是对一个社会性的人最全面的概括,是指一个人未来能独自面对生活拥有的解决问题的所有能力。主要包括学科素养和人文情怀,自主发展和自我约束,社会关注度与社会实践三大方面。

(一)学科素养和人文情怀。学科素养自然是指语文数学英语等各门学科的掌握程度,是知识普及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教育界最为关注的环节,深化教育改革,必须使学生真正的从自然科学的学习中领悟到格物致知的理性思维和严谨踏实的学术精神,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在探究中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人文情怀是我国教育现状最薄弱的一面,包括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继承与发展,学生个人的道德素质和家庭教养以及学生的审美态度与情趣。

(二)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现阶段教育中出现的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欲望,在知识授予中处于被动状态。加上独生子女的社会环境,来自家庭对于学生的管束相对较少,自制力的培养应当从小事做起,教师必须负起责任。同时,学生的认知、经历有限,难以形成对事物完整准确的认识,对自身的定位也会欠妥当,容易出现眼高手低,懒惰自私,很难对自己的人生尽心规划,细心筹谋,需要他人从旁引导。

(三)社会关注度与社会实践。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此观点脱离了人与社会的密切联系,被现代社会淘汰掉的观点,但现实中还大量的存在。学生应当“家事、国事、事事关心”,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从实践中汲取经验与教训,培养社会责任感与成就感。

二、培养核心素养的关键

培养核心素养的关键是对初中生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的形成有效的塑造。具体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策略:

(一)课程的调整与合并。一方面,简略课本中一些单调乏味、空洞的教条化内容,开发一些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引例鲜活生动的课题,赋予课本崭新的生命力。以兴趣为引导,使学生用单纯的信念去学习知识,而不是简单偏颇于学生的成绩。另一方面,加强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教育,从国学中汲取仁义礼智信等美好的品德与修养。

(二)教师和家长的协调与沟通。初中的孩子正处于叛逆期,心理敏感脆弱,需要来自各方面的关怀和疏导,尤其是家长和教师,必须做好协调工作,相互配合,与学生积极交流,关注其情感变化,理解宽容其过失,教师要尊重学生,以平等的心态沟通,如此才能达到切实的教育效果。

(三)社会各界的人文关怀。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全社会要重视人才的个人修养和品德,加大对道德败坏,屡教不改的青少年的处罚力度。

三、现阶段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和问题

(一)教学与学习目标相混。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本身并不相同,在历史与社会教学当中,教师容易误将二者等同对待,直接从教学大纲或是教辅书中照搬其设置的课堂教学目标,导致预设目标往往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相符,虽然制定出了具w明确的教学目标,但这仅仅是建立在其想要达到良好教学效果基础之上制定而成的目标,并非真正立足于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习需要,因此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其依旧未能够通过学习历史与社会形成较好的核心素养。

(二)视小组讨论为合作学习。为了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在当前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当中,教师通常会选择使用小组讨论等方式,但小组讨论并不等同于合作学习。教师在如何对学生进行分组、对学生小组讨论管理等方面均明显表现不足,许多教师为了能够方便对学生进行统一管理,往往直接让学生与其前后左右的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而小组内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认知能力则常常千差万别,同时教师并未重视对学生在小组内的角色划分,因此经常导致只有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才会主动参与小组讨论的情况,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只是在小学讨论当中全程充当倾听者的角色,并未能够真正参与到小组讨论当中,因此也很难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与自主学习能力。

(三)过度重视课堂活跃度。在核心素养当中要求学生需要具备活跃的思维和良好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因此在实际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当中,为了能够培养学生在该方面的能力,教师常常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用于活跃课堂气氛,比如说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按照顺序依次发言,在看其活跃了课堂气氛之下,学生并未对讨论内容有着明确的认知,很多情况下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只是各说各话,并不懂得如何在讨论过程中吸收他人的论点论据;而教师对于讨论时间也未能进行合理把控,学生未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问题的深化讨论,此种低质量的课堂氛围并不能够有效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出其创新能力。

(四)教学内容受教材局限。历史与社会想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并具备相对较高的知识技能水平,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并有意识地丰富和创新教学内容,在将其与学生实际生活进行紧密联系的基础之上,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但事实上,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是老老实实完全按照教材内容进行讲解教学,就是过于重视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结构体系,因此常常会在教学中加入大量的单科课程知识,在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尤其是受到升学考试等影响,在历史与社会教学当中,教师则更加倾向于将重点教学内容放置在帮助学生尽可能掌握最多的知识技、能方面,对于其创新意识、发散思维、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则稍显欠缺。

四、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与社会教学策略

(一)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如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习惯,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良好的工作作风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合作探究学习可以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使他们在与人交流中得到智慧和启发。以搜集相关学习资料为例,譬如说在八下《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的教学之前,教师可以通过要求学生借助互联网或是图书文献等搜集有关秦始皇建立大秦帝国方面的文字、图片、影音视频等各项相关资料。但为了避免学生只是简单地搜集资料,而未能对其进行细致浏览和深入分析,教师需要按照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与认知水平等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并要求每一个学习小组就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的某一方面,如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文化方面、军事方面等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并进行筛选、分类,鼓励学生在小组之内进行任务分工,选出组长、记录员等,总结出秦始皇为何要统一的原因、具体的统一过程以及统一表现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在经过小组内部的整合之后再在教学课堂上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分享,由此可以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一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能够基本掌握相关教学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当中形成良好的合作能力。而学生在积极提出自己看法与见解的同时也是激发其创造思维与创新能力的过程。

(二)知行合一。基于历史与社会这门课程综合性强,联系广泛的特点,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比如,学校组织游携手、徒步毅行的活动,教师随行可以讲解的时间、原因、艰难不易及在历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的,学生经过此次行走,一定获益匪浅。实践活动的增多不是徒劳的,会使知行合一的思想扎根在学生的脑海中,使得他们拥有坚毅的性格和良好的行动力。

(三)重视活跃学生的思维。教师需要在有意识地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同时重视活跃学生的思维,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发散型思维,进而有效培养学生形成核心素养。以综合复习《八下历史人物》为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通过设计评选“全球十大人物”的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让学生推选本小组的“十大人物”,并在纸上写出推选人物的具体成就,在全班进行分享。在分享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在小组当中对人物做出的贡献与成就、发挥出的作用等进行简要概况。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杰出人物身上具有哪些高贵品格,对你又有何启示,学生自己应当通过何种方式向优秀人物学习靠拢,在层层的深入和反思之下,使得学生能够不断激发和活跃自身思维,在建立一种家国情怀之下运用自身的创新思维完成课程内容学习。

(四)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一定要重视创新和互动,令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讲故事,辩论赛等多种形式教学,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获得收集资料,整合资料的能力。比如教师可鼓励学生进行实地探访活动,与战争中幸存的老人交流,最终以书面形式上交感想,体会战争带给人民的影响,从而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古今中外,历史不是孤立的,都有相通之处。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推演历史,将历史,地理与社会问题结合起来,互相贯通。例如从古代的历史中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如何指导当今社会的发展,古代各国文化的交流发展与当今中西思想的交融,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继承对如今网络文化的影响。

学生的知识面往往有限,教师要鼓励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开阔眼界,锻炼文笔,进行课前演讲,使学生摒弃懦弱无为的思想,敢说,敢质疑,敢于承担。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使其未来更好地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结束语

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重点是在教学中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多方位人才,更好的适应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需要。个人的力量是单薄,汇聚的力量是强大的,它一定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幅度提高,教学效果显著改善,成为教育改革中的一大助力。

篇7

走入龙祥7号,扑面而来的是温文典雅的气息。一方古池让人想起了南唐后主李煜的“雕栏玉砌应犹在”,两幅字画似乎要带着浓郁墨香随着开门而来的拂面之风,把顾客带入历史的画卷。喜爱书画的总经理张仁平将自己的收藏都摆入了其中。书画相成,让龙祥7号移步一景,浑然天成。七个包间,其中风格,各个都是感叹,每每都能让人眼前一亮。而这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要数龙祥7号中的钧瓷陈列墙,钧瓷在窑变中产生的无穷的美丽色彩,幻化成百看不厌的风景,在龙祥7号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将市场分得更细

龙祥7号是龙祥宾馆对市场进行详细的考量之后,精心布置的一步棋。龙祥宾馆虽然是一家国有企业,隶属于河南省总工会,但是龙祥宾馆始终坚持面向市场,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勇于参与市场竞争,在竞争中不断创新发展。

张仁平身为龙祥宾馆的总经理,也有着不断创新的精神。当初他带领龙祥宾馆摆脱困境,走上企业化经营之路。几十年来,龙祥宾馆硕果累累。后来决定兴办龙祥7号,则是看准了在全国餐饮行业迅猛发展的影响下,河南餐饮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绩,各种新兴餐饮品牌迅速崛起,许多餐饮连锁机构遍地开花,河南餐饮呈现出异常火爆的态势。复兴豫菜的口号被越喊越响,复兴豫菜的声势越来越大。龙祥宾馆餐饮作为默默坚守传承豫菜20多年的老餐饮品牌,受到了其他餐饮品牌的冲击。为了将龙祥餐饮做大做强,走出去并实现品牌扩张,2011年12月21日,龙祥7号诞生了。它是龙祥品牌勇敢走出去的第一步,是龙祥餐饮加速与市场接轨,提升龙祥品牌形象顺势而为的结果。

龙祥7号是一家体现豫菜传统中的精华的店,它有着高档的环境,更有着朴质中的高端品位。龙祥七号,是一家充满了浓浓的河南小吃风味的店。作为复兴豫菜的一份子,龙祥7号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而振兴河南小吃,让河南小吃能够进入餐桌,更是龙祥不懈的追求。河南小吃是豫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龙祥7号引进永城的豆沫、濮阳的壮馍、烙馍卷菜、油条等小吃,并将其精细化。让小吃也能入得厅堂。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咱家的味道。

龙祥7号是龙祥餐饮延伸服务、扩大品牌、提升档次、服务贵宾的一家高级餐饮酒店,它浓缩了龙祥餐饮总店的精华,又有着自己张扬而且饱满的个性。龙祥7号精选上百道传统豫菜、创新豫菜、河南各地知名小吃、粤菜名品作为配菜,菜品讲究健康、绿色、创新、独特,口味上佳、回味久远,是彰显尊贵、宴请嘉宾的最佳选择。

把顾客放在心上

在龙祥7号,吃的是环境吃的是品味,吃的还是健康。总经理张仁平一直以来都把最简朴但却最有品质的菜品奉献给自己的顾客。龙祥7号长期以来一直坚持“宾客至上、质量第一”的原则,倡导“健康、保健、营养、实惠”的餐饮消费理念,努力营造“绿色、环保、健康、温馨”的餐饮特色。比如龙祥7号的龙祥烧鸡,在道口“义兴张”第八代传人张存有亲授的秘方的基础上,不断迎合现代人崇尚健康的需求加以改良,咸味稍减,鲜味更显。

篇8

Abstract: An idiom is a phrase which is an established and fixed part of a particular language. Idioms are the essence of language; they bear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information of a nation. The culture differences reflected in idioms are mainly shown in four aspects. They are differences in environment, custom, religion and history. Cultural differences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idiom formation, and the cultural factors in idioms are difficult points in idiom translation. To solve this problem, proper methods should be used to make the translated versions both keep the national features and convey the meaning of the original.

Key words: idioms, cultural differences, idiom translation

1习语的含义及特点

1.1习语的含义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本文所指习语是就其广义而言,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习语形成于使用过程中,经过实践的考验,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它们有着固定的结构和浓厚的历史色彩。习语同文学作品一样是语言的精华:它们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世界上凡历史比较悠久的语言都包含大量的成语,汉、英两种语言即是如此。由于汉、英两族在历史文化背景、传统习惯及思想方法等方面有显著差异,反映在成语的形象、含义及用法上也大不相同(P78)。习语中的文化因素给翻译带来了困难。只有通过适当的翻译技巧和方法,才能使译文既能保持原文的特色,又能清楚地表达意思。

1.2习语的特点

(1)习语具有固定的结构,不能任意拆开、替换。例如:在英语中我们不能把“leave no stone unturned”改为“leave no brick unturned”,“live from hand to mouth (勉强糊口)”,不能写成“live from the hand to the mouth”,也不能写作“live from a hand to a mouth”;而在汉语中也不能把“七上八下”说成“六上七下”,把“乱七八糟”说成“乱八九糟”。

(2)由于语言、心理、社会和历史的原因,成语的真实含义同字面意义之间往往有不同的差异。例如:英语习语“to bring the house down”不能按字面理解为“把房子拉倒”,而是“博得全场喝彩”;pull one's socks up (振作起来,鼓起勇气,加紧努力),切不可根据组成这一习语的4个部分,把这个习语理解为“提起自己袜子”。汉语中“瓜田李下”也不是两处地方,而是指行为让人有所怀疑。其他的例子还有to cut no ice(毫无效果),a baker's dozen(格外优待),know where the shoe pinches(知道困难所在)等。

(3)习语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有的反映本民族的风俗习惯,有的包含有趣的历史故事。例如,习语face the music与古代的演员有关。当时,只要音乐响起,准备出场的演员就要立即走到台前,在观众面前进行表演,不管他是否已准备好。因此,后来“face the music”指不得不去面对一些令人不快的事情。又如汉语中的“毛遂自荐”原指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门客毛遂,见平原君挑选20名说客去联楚抗秦尚缺一人,就自荐前往的故事。后来用这个成语比喻自告奋勇要求担任职务或工作。

(4)习语大多有鲜明的形象。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习语则是语言的精髓,因而习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在表达方式上,就是习语往往采用与该文化紧密相关的事物作喻体,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理。例如,英语中的“as thin as a shadow”与汉语中的“瘦得像猴”,“lead a dog's life”与“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与“穷得像乞丐”,“fishing in the air”与“水底捞月”。

2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P23)而我国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将文化定义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由此可见,文化的涵盖面十分广泛。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所反映的文化现象也是丰富多彩的。在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环境差异

习语的形成与人们的劳动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人们的生活以航海打渔为主;而汉民族生活在亚洲大陆东部,地处北温带,气候比较温和,人们的生活与土地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由于自然环境和地理上的差异,中国人和西方人对同一词汇的理解、联想也有所不同。例如,在形容一个人非常奢侈浪费时,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中国是一个内陆国家,幅员辽阔,有许多名山大川,因此有许多与山有关的成语,如“安如泰山”,“开门见山”,“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及“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等。而在英语中则有许多有关于船和海的习语,在汉语中找不到与之完全对应的习语。如“all at sea(不知所措)”,“in deep water(陷入严重困境)”,“when one's ship comes home(当某人发财时)”,“water under the bridge(无法挽回的过去)”,“be of the first water(第一流的)”等。

而且,地域不同,各地自然景观亦各有特点,具体反映在语言上也有所不同。在用自然景观或物体来作比喻时,语言间就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在汉语中有“有眼不识泰山”、“不到黄河心不死”、“不到长城非好汉”等。而在英语中则有“All roads lead to Rome”,“Take a French leave”,“Carry Coals to Newcastle(把煤送到纽卡斯尔,此地盛产煤,意为多此一举)”,“go Dutch”等(P65)。

2.2传统习俗差异

在英语和汉语习语中所反映的风俗习惯差异是多方面的。“狗”在汉英两个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价值观念是截然不同的。汉语中与狗有关的成语几乎都带有贬义,如“狐朋狗党”、“狼心狗肺”、“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狗尾续貂”等。而英美民族却把狗看成忠诚的伙伴,常用狗来比喻人。如,“a lucky dog(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not have a dog's chance(毫无机会)”、“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等。

众所周知,汉语中的“龙”与英语中的“dragon”在文化内涵上有很大不同。“龙”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是一种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是封建时代帝王的象征,是中华民族永远的图腾(P46)。“龙”在汉语成语中经常和吉祥的事物用在一起。例如,“龙凤呈祥”、“龙腾虎跃”、“龙马精神”等。而“dragon”在英语中指一种“有翅膀和爪子,能喷火”的猛兽,它与帝王毫无关系,而且还常用作贬义,指凶悍的人。因此,“dragon”在西方的习语中很少见到。

中国人认为“民以食为天”,因此在汉语中有许多与“吃”有关的习语,如“饭桶”、“吃不开”、“吃不了兜着走”、“吃老本”、“吃软不吃硬”、“吃闲饭”、“吃香”等。这些习语因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英语中都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表达。

2.3宗教信仰差异

中国人信奉佛教和道教,因此在汉语中有许多关于这两种宗教的习语。与佛教有关的有:“借花献佛”、“普度众生”、“六根清净”、“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及“半路出家”等;与道教有关的有:“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等。而在英美国家,人们信奉基督教,因此有许多源于基督教的习语,如“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之人)”、“God sends fortune to fools(傻人有傻福)”、“Go to hell(下地狱去)”及“God's mill goes slowly, but it grind well(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等。

2.4历史典故差异

英国和中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因此有大量英汉习语源于历史典故。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如,在汉语中有“守株待兔”、“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四面楚歌”、“拔苗助长”、“亡羊补牢”、“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等。许多英语习语源于《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如“Achilles heel(唯一致命的弱点)”、“The Trojan Horse(木马计;暗藏的危险;奸细)”、“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swan song(绝唱)”、“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即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3英汉习语翻译方法

关于翻译标准,中外翻译家们有着不同的见解。在中国,有严复的“信、达、雅”,鲁迅的“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方面,一当然是其易解,二则保存这原作的风姿(P316)”,傅雷的“神似”以及钱钟书的“化境”。而在西方,有Eugene A·Nida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原则。而翻译理论家Alexander F. Tytler 提出了3条翻译标准:“①译文应该完全传达原文的思想;②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一致;③译文应像原文一样流畅。”上述各种主张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包含着一个基本的翻译思想,即译文要在内容和风格上忠实于原文。

作为语言的精髓,习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而翻译者的任务就是寻求适当途径将习语中的文化特色以浅显易懂的形式用译语表达出来。按张培峰先生的话说,“翻译工作者的任务就是由两种语言中最富于民族个性成分而形成差异的这种表面上不可译中择出可译的方法来”。

翻译习语的方法主要有直译法、套用法、意译法和注释法等。在翻译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3.1直译法

只要符合语法规则并且为读者所接受,习语就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刘重德教授认为,“翻译作为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要求译者必须实事求是,不能带有任何主观色彩。”因此他提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翻译观点(P14)。直译一方面保留了原文的文化特色,另一方面也充分传播了原语文化,因此是最佳译法。有些习语的译文已经进入了目标语,甚至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它们源于国外。例如:

一帆风顺smooth sailing

易如反掌as easy as turning one's hand

三三两两in twos and threes

不可理喻be impervious to reason

New wine in old bottles旧瓶装新酒

to show one's card摊牌

clench one's teeth咬牙切齿

dark horse黑马

3.2套用法

习语大都是名言警句,它们积累概括了人类文化的精华,触及到人类生活最基本的问题。因此,在不同语言中能找到类似的习语。它们有着类似的内容与表达方式,如果把它们用在习语互译中,看起来就像是直译一样。例如:

隔墙有耳Walls have ears

趁热打铁To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说时容易做时难Easier said than done

福无双至Good luck would never come in pairs.

Long hair and short wit.头发长,见识短。

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血浓于水

Easier said than done. 说时容易做时难。

英语与汉语有着不同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因此在比喻中用到不同的事物,但它们的比喻义是类似的。在翻译这些习语时,应该改变其形式以保留其灵魂。把这些相互对应的成语用在英汉互译中,可以再现原文的语言效果,且能清楚地达意。如:

瘦得像猴as thin as a shadow

The foremost dog catches the hare.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Putting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本末倒置

When the cat is away, the mice will play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3.3意译法

有些习语不能直译,因为另一种语言的读者不了解这些习语的文化背景,而且在目标语中也找不到与之对应的习语。这时,只能舍弃其形式和修辞手法,采用意译的方法,以求能清楚地达意。例如,“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译为“A word once let go cannot be recalled.”比译为“One word lets slip and four horses will fail to catch it.”要好,“keep one's nose clean”译为“明哲保身”比译为“保持鼻子干净”要好。

3.4注释法

篇9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1-0135-02

一 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新课标对现代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单纯地进行就语言而语言的教学,只有对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具有一定的了解,学生才能对英语的语言本质和思想内涵有一定的把握,才能更准确地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而近几年高考试题也逐渐走向多样化、交际化和生活化,重视英语国家文化的渗透,着重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不是语言知识。所以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培养和提高跨文化意识能力十分重要。

二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意识教育

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化信息,在阅读教学中传授文化背景知识

高中英语教材材料真实、广泛,蕴含着丰富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介绍英美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民族、宗教、饮食、习惯等文化背景知识。如在学习fork一词时,可设置以下问题让学生讨论:Why is weather the main topic among the English people? What do the English people use to put food into their mouth while having their meals? And how about we Chinese people? 学生会积极讨论,这时老师讲授两种语言文化上的差异以及两国民族风俗习惯不同,这样学生了解了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拓展了知识,还学习了另一个词chopsticks。

2.从社交礼节及习俗方面着手,帮助学生了解文化差异,逐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掌握西方礼貌用语和互尊互让、平等待人的文化心理。英语中当表示感谢、请求时,经常会用到Thank you、Please这类礼貌用语。表示拒绝时,要说:I’m afraid、Sorry。教师需要求学生牢牢把握“礼貌”原则,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掌握与西方人士交谈的规则。其次,涉及年龄、收入、财产、婚姻、家庭等话题涉及他们的隐私。所以在交际的时候,最好以天气、旅游、体育活动、新闻、影视等话题为引入方式。最后,“身势语”使语言表达更生动形象,增加交际表现力。如西方人在问候和道别时,除了握手之外,还有拥抱、亲面颊和接吻等方式,而中国人在公共场合很少有亲吻和拥抱动作。教学高二英语第三单元Body language时,教师可就不同的常用“身势语”,如握手、点头、亲吻、挥手等,及他们在不同国家表示的意思列一个表格或进行系统的总结。这样,相同身势语在不同国家的意思就能一目了然。

3.充分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在教授词汇过程中渗透文化

英语中的很多词汇来自于神话、典故、寓言、传说等,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地介绍与其相关的文化知识,一定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如学动物名词时,在西方狗是忠诚、可靠、英勇聪明的象征,“a top dog”意为“聪明的小孩”。而在中国狗则含有贬义。在教学part-time 这个词时,可以结合“part-time students”介绍美国人的价值观。半工半读是英美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用自己挣的钱付部分或全部学费,这在英美大学生中十分普遍。这就可以让学生以“College students should or shouldn’t take part-time jobs”展开辩论,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又可以使他们深刻体会自立自强的含义。

4.在英语语法结构中了解文化

语法规则虽然是一些程式化、约定俗成的东西,但也含有文化的成分。英语和汉语的语法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可以从英语国家的历史、民族性格、生活方式等诸方面加以解释,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语法规则,也能为学习英语增添一些情趣。如附加疑问句“Lovely day,isn’t it?”实际上是无疑而问,只是英美人引起话题的一种常见的方式罢了。

5.充分理解习语的文化内涵,在教授习语过程中渗透文化

习语是语言发展的结晶,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英汉两种语言中丰富的习语都体现了不同的文化特征。如汉语中常常用“小菜一碟”来形容某事很容易做,而英语中的同义习语是“a piece of cake”。汉语中形容一个人“心里七上八下、忐忑不安”的状态,在英语中则说成“have butterflies in one’s stomach”。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为学生讲授外,还可指导学生在课后搜集一些素材,并进行比较分析。

6.与课外实践活动有机结合

文化的学习不应只限于课内,课外的文化教学也是一个很好的延续和补充。具体方法有:(1)举办英语角、英语沙龙等活动。这些活动能为学生提供用英语直接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娱乐中体会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其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2)搜集反映中西文化差异的材料。如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的区别;中西餐桌礼仪对比;中西禁忌语之异同等。(3)观看录像、电影、VCD、DVD、听英文歌曲、演讲等。大部分电影和录像片的内容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某个侧面的缩影,英文歌曲也是英美文化的精粹,教师可多收集一些学生喜欢的英语流行歌曲,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快乐地学习语言,同时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听力水平。(4)利用课外阅读渗透文化意识。在课堂之外,要将好的外国文学作品介绍给学生。通过拓展阅读,让学生了解到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重要的节假日等。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多阅读英文报纸。报纸的真实性、时效性、新颖性让学生们可以时刻感受到世界最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动态,为学生们开辟了一个了解各国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和风土人情的窗口。

篇10

一、引言

关系名词在人类语言中有两种语法化模式,一种是语法化为前置词,一般出现在SVO语言中,如英语中的“in、on”;另一种是语法化为后置词,一般出现在SOV语言中,如日语。而汉语作为SVO语言,语法化的模式却与SOV语言相同,即语法化为后置词,这种现象在方言中尤为突出。刘丹青(2001)指出,前置词作用最衰落,后置词作用最活跃的方言是绍兴、宁波方言;吴语中有些处所方位后置词与普通话相比语法化程度更高,更有理由看作虚词,其中“上”和“里”的虚化程度最高。鉴于这两点,本文讨论绍兴方言中关系名词“里”的语法化过程。

本文所引语料来自以下几类:1.《越谚》①点注;2.绍兴戏曲莲花落电视剧《翠姐姐回娘家》的录音转写材料;3.笔者整理的绍兴话主要是口语对话。

二、“里”的意义及用法

由于文献材料不足和方言间频繁的接触,完全靠历史语料分析“里”的语法化过程并不现实,因此本文主要考察“里”在绍兴方言中的共时差异,利用已研究所得语法化链条,探索其语法化的演变特点和趋势。根据绍兴话中“里”的语义,本文归纳了“里”的以下几种用法:

(一)名词用法

(1)里头来垌办喜酒。

(2)辛苦乃了,里头坐。

(3)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由上可见“里”的单用能力接近消失,它不能像双音节方位词“里头”那样单独作主语、宾语等句子成分,如例(1),除非是用在一些对举中,如例(3)。

(二)后置词用法

1.名词+里

崔希亮(2002)把“在+X里”当中的“名词+里”可以出现的环境按语义归纳出23种。这种组合在绍兴话中也包括23种语义,主要表示方位、处所、范围或时间等,但“里”的基本意义还是“里面、内部”,跟“外”相对。在语篇中,“名词+里”本身可以用作指称,可被“这/那里头”或“里头”回指。如:

(4)我赖姆妈房间里。(表处所)

(5)翠姐姐的儿孙如今还在斗丘里。(表处所)

(6)捱横浜里头鸡要杀了吃,伢樟园里鸡要扯死吃的。(表处所)

(7)娘囡相会在梦里。(表范围)

(8)心里头七上八下不安定。(表范围)

(9)畚斗扫帚本作货,运到城里去卖掉;油盐酱醋加绸布,贩回村里来销销。(表范围)

(10)十二月里,家家忙哪。(表时间)

(11)今天夜里我给你翻翻黄历。(表时间)

(12)六月哩②个日头,晚娘个拳头。(表时间)

绍兴话中,“里”的语义经常代替本由“上”表示“处所”义,这是普通话中所没有的。如:

(13)我辣路里。(我在路上。)

(14)伢姆妈困亨眠床里。(她妈妈睡在床上。)

2.人称代词/指人名词+里

表示该人所在的处所,而普通话在这种位置只能用半虚化处所指代词“这儿、那儿”等。

(15)诺的乌小鸡来埭我里。

(16)搿种玩笑还是少开为好,万一开到你老婆里,诺苦头有了吃哉。

普通话方位词不能用于指人名词,这使它们作为虚词在搭配上还受到一定限制。绍兴方言中的“里”已突破了这一重要限制,达到了由名词到后置词的更高虚化程度。

(三)附缀用法:指示代词+里

(17)看搿里,棉袄棉裤都做齐。

(18)伊亨里头来垌。

(19)碑牌立在何里头?

作为附缀,“里”的语义减到最弱,有时甚至可以省略,变成“搿头”“亨头”“何头”。

(四)语气助词

《越谚卷上·“哩”字之谚第十四》中指出,“哩”字,元人词曲始为语助,越谚为语助尤多,大抵以“哩”作“貌”解。

(20)哩。(“盎”。强允也。)

(21)哩。(“揩”。勉强也,勤力也。)

这种用法在清代还存在,但目前在绍兴话中已经没有了这种用法,究其原因:一是《越谚》所举所有例子中的字在现在通行的汉字中较为生僻,几乎不存在;二是口语中也已经不说了。

刘丹青(2003)指出,绍兴方言中“里”的句法分布远超过普通话任何方位后置词,相当于苏州、上海方言方位后置词和指人NP后的“搭”“哚”的分布之和。即绍兴话可以说“搿里/亨里/何里(这儿/那儿/哪儿)、房间里、我里(我这儿)、小张里(小张那儿)”,在清代还可以说“哩”。

三、“里”的句法特征

在语法化过程中,形式和意义相关,尤为重要的是其单向性。Hopper & Traugott (1993)将单向性总结为两个方向固定的演变模式“词汇项语法项”和“语法功能较少语法功能较多”。Heine(1991)认为,一个语法化的整体过程可分解为四个相关的子过程。在绍兴方言中,与双音节方位词“里头”比较,名词后的“里”弱化,表现在“语义漂白、语境泛化、去范畴化和语音弱化”四个方面。

“里”的去语义化表现在单用能力接近消失。不能像双音节方位词“里头”一样单独作主语、宾语等句子成分,如例(1),除非是用在一些对举中,如例(2)。“里”只有依附在名词后面才能表达相关意义,呈现虚词常有的定位性。在一定条件下,“里头”可以替代“里”,如:伊亨里(头)来垌。可见,“里头”的语义范围比较广。

“里”的语境泛化表现为四点:

1.所能搭配的名词短语越来越广泛、词汇性选择制约越来越小,甚至扩展到没有方位意义可言的抽象名词,如“思想里、梦里”。

2.代替本由“上”表示的语义,如:路里。

3.可加在指人名词或人称代词上表示该人所在的处所,如:“我里、老婆里”。

4.作为处所指示词的后续份出现,仍有后置词性质,如:搿里/亨里/何里。

“里”的去范畴化表现,与“里头”比较,“里”脱落了“头”字。在脱落形态的同时,也脱落了“里头”的意义和用法。形式上的简单化与词汇语义的衰减往往是相伴而行的,“里”的词汇意义越来越减弱,很多情况下只是为了语法需要而用,造成该类词使用频率大增。

“里”的语音弱化在中国各地方言中有明显的表现。刘丹青(2003)指出,北京话“里”念轻声;常州方言中的“勒”[l??]和椒江方言中的“勒”或“特”[d??](在椒江方言中不太稳定,也有时念[1i])语言弱化;丽水方言中的后置词“里”已完全变成“特”[d??],但当使用双音节方位词时,便用“里[li]头”,保留“里”的规范读音,可见,双音方位词的虚化程度低。而在绍兴方言中,“里”的语音弱化表现为语音上的轻化,后置词“里”的发音要比“里头”中的“里”轻。

四、“里”的语法化来源及轨迹

(一)“里”的语法化来源

类型学和语法化研究显示,介词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常见的源头是动词、名词及副词。在由名到介的语法化中,一条常走的路径是:

表示人体部位或物体部件的实体名词包括方所名内的关系名词介词(后置词)

刘丹青(2003)认为关系名词“里”还可追溯到更实在的部位意义,“里(裡)”从“衣”旁,表示衣服里子。这就是“里”语法化的最初来源。

(二)从关系名词到后置词

汉语的单音节方位词本来都是表示位置的关系名词,如“上、下、前、后、里、外”等。它们是如何演化为介词或后置词的?这就是本文一开始提到的问题:汉语虽为SVO语言,为什么采用“关系名词后置词”模式的主要原因是其领属结构式的语序(领属语+关系名词)与SOV语言相同,如“工厂的车”“黑板的上面”等。当领属语转化为名词时,关系名词自然转化为后置词了。所以其语法化过程为“领属语+名词名词+后置词”。由此可见,方位名词向后置词的语法化经历了重新分析的过程。

(三)从后置词到附缀

据Hopper&Traugott(1993),介词的发展在很多语言中经历下面的过程:

关系名词次要介词③主要介词附缀

他们所描述的过程,在绍兴话共时系统中可以找到。

1.关系名词。如:

里头来垌办喜酒。(里面在办喜酒)——与“外头/面”相对。

2.次要介词。如:

我赖姆妈房间里。(我在妈房间里)——与“房间外”相对。

3.主要介词。如:路里(路上)、我里(我这儿)。没有“路外”“我外”相对应。

4.附缀:搿里(这儿)、亨里(那儿)、何里(哪里)作为附缀,“里”的语义减到最弱,有时甚至可以省略,分别变成“搿头”“亨头”“何头”。

(四)从后置词到语气助词

还有一个分支链条需要参考历时语料。太田辰夫(1957)认为,现代汉语中表示“正”或“正在”的“呢”是“哩”的变形,直接来源于表示处所的“裏”或“里”。因为早在“在”出现之前,表示处所的“里”就可以直接放在动词句的末尾。虽然“里”成为助词的过程还不太清楚,但总之是由某个处所中动作、状态的存在发展而来的(例如:“他儿婿还说道里”——《维摩诘经变文》),他所举的元代例子中“里”已是个语气助词。(例如:你吃什么哩?我吃烧讲哩。——《潇湘雨》)

太田辰夫还指出,清代的文献中并非见不到“哩”,但数量较少,而且是方言性的,它被“呢”代替了;大概是因为“哩”的“l”变成了“n”,北京话“弄”读作“nung”,“梁”读作“niang”也是这种变化的例子。这就很好地解释了《越谚》中有“哩”表示语气助词的用法,但是在口语中却不存在是因为被“呢”代替了。“哩”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作为助词还存有两种功能:一是跟“呢”相同,但只用于非疑问句,例如:“山上的雪还没化哩”;二是用于列举,跟普通话中的“啦”相同,例如:“碗哩,筷哩,都已经摆好了”。

五、结语

根据上文的分析,可以把绍兴方言中“里”的语法化轨迹构拟如下:

表物体部件的实体名词方位名词次要/主要介词(后置词)附缀

语气助词

关系名词向后置词的语法化经历了重新分析过程,次要介词向主要介词的语法化经历了类推过程。而其中语气助词的用法只在历史上出现过,现在口语中已经基本消失。

绍兴方言中“里”的语法化过程与普通话基本一致,唯有两点最突出,一是“里”的语义代替了由“上”表示的语义(例如:路里);二是“人称代词/指人名词+里”表示该人所在的处所(例如:我里),而普通话中在这种位置只能用处所指代词“这儿、那儿”等。

注 释:

①《越谚》,清代范寅著,是记录当时越地(绍兴)方言的作品。

《越谚》点注,侯友兰等注,是对《越谚》的注释。

②“里”字在古代也可写为“裏、俚、哩”。

③表达具体的空间位置关系用次要介词,表达某种抽象的语法关系

用主要介词。

参考文献:

[1]刘丹青.吴语的句法类型特点[J].方言,2001,(4).

[2]崔希亮.汉语方位结构“在……里”的认知考察[A].语法研究与

探索(十一)[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侯友兰.《越谚》点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刘丹青.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Hopper Paul J.and Elizabeth Closs Traugott.Grammaticalization[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6]Heine,Bernd,Ulrike Claudi and Friederike Hunnemeyer.

Grammaticalization:A Conceptual Framework[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