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本科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3-16 15:36:5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机电本科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机电本科论文

篇1

2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所采取的措施

我校作为一所非“211”高校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优异的的成绩,和以下几个方面是分不开的。

2.1制定政策,促进竞赛

近年来,我校先后制定了《本科生素质拓展学分实施办法》《本科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等政策性文件,对在竞赛活动中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学生参加竞赛获奖可以获得素质拓展学分,该学分是本科生获得毕业资格的必要条件。同时所得学分可以替代公共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或集中实践环节部分的学分。教师指导学生获奖后也可以得到表彰和奖励,并且将其作为教师聘任、职称晋升等方面的考核指标。这些政策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的积极性,激发了教师指导学生的热情,推动了我校大学生各类竞赛活动的蓬勃发展。因此我们学校在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是水到渠成的。

2.2积极开放实验室,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待在实验室,教务处制定实施了《教学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该办法的实施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实验室的设备、场地等资源的利用率,规范有序地做好教学实验室开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学生通过参加实验室开放项目可以获得素质拓展学分,通过学分的激励,促使更多的学生走进实验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宽广的平台。开放实验室使电子设计竞赛与学生科研训练融为一体,使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也为参加电子设计竞赛提前做好准备。

2.3积极组织素质拓展活动,造就实践创新沃土

学校制定了《本科生素质拓展学分实施办法》(主要途径:学科竞赛、学术论文、专利或软件著作权、各类认证资格考试、实验室开放项目、科研训练等),并在教学计划中列出每位学生在校期间都要完成4个学分。素质拓展学分是必修学分,学生未能完成,不能毕业。在“办法”中将大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列为学生获得素质拓展学分的重要途径。每年学校都要组织学生竞赛,如2013年我们就组织学生参加了80项竞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获奖人数。由于学校积极组织课外创新实践活动,营造了大学生创新实践氛围,每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学生都能够积极参加。

2.4修订本科生培养方案,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设计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和工程素养。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与课程体系相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不断修改教学大纲,修订本科生培养方案,改进实践教学体系,将课堂教学与实践课程合理搭配,将综合实践课程、实践能力培养和素质拓展相结合,按层次、分阶段实施实践教学改革。目前,在工科专业中,实践教学的比例已占到1/3。我们还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实践教学理念,确立了以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实践教学观念。

篇2

1、化学类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对毕业论文选题理解不深刻

目前,我校主要采取指导教师撰写题目、学生进行选题的方式,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由于少数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结果对选题一知半解,个别学生甚至完全不理解。比如,毕业论文的选题是离子液体的制备,在学生毕业论文答辩时,学生竟不能回答评审老师提问的什么是离子液体的问题。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就在于学生对毕业选题理解的不深刻,甚至是完全不理解。

1.2学生在毕业论文过程中思路不清晰

少数学生在毕业论文工作期间,实验思路不清晰甚至完全没有。由于专业特点,化学类本科毕业论文不只是动手搭建反应装置、称量及洗刷实验仪器等,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还必须有清晰的思路指导实验进行,否则毕业论文完成得肯定是一塌糊涂。如何应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是进行化学类本科毕业论文的最终目的。

1.3毕业论文写作不规范

1.3.1中英文摘要不规范

摘要在整个毕业论文中起着概括性作用,必须用最简洁的语言对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结果与结论做出精准的归纳,包括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14]。中文摘要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写作冗赘、不规范,要么过多阐述研究目的和意义,对研究方法和结论一笔带过;要么只重点阐述研究方法和结论,忽视了研究目的和意义的重要性。英文摘要存在的问题是过度依赖翻译软件,不能选择正确语法,因此学生在使用翻译软件翻译整句话时,出现了主谓颠倒、句法混乱的错误,完全是中式英语。

1.3.2前言部分逻辑混乱

前言部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逻辑混乱,不能做到循序渐进的引导作用。X朽果题的研究现状仅停留在文献的摘抄层次,没有对此进行深入的分析比较,只是简单的文献罗列。前言应该是首先阐述和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然后指出其工作的不足或缺陷,最后确定本科毕业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即如何得到优于前人的研究结果,这样才能发挥前言应有的作用。

1.3.3结果与讨论部分仅是实验数据的叙述

近几年指导和评阅的本科毕业论文,大多数仅是对实验数据的叙述、简单地说明数据的变化趋势,分析不深入。这些变化在图表中都具有自明性,叙述虽是必要的,但一定要运用所学知识或查阅文献的方法对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准确、详细的分析和阐述,找出反应发生的原因和本质,并提高到理论程度,这才是整个毕业论文的亮点,是让同行认可的公信力所在。有些毕业论文将结论当做讨论,结果导致讨论部分与结论重复,甚至个别毕业论文缺少讨论部分。

1.3.4结论部分不精炼

有些本科毕业论文的结论部分拖泥带水、不够精炼,误将结果当结论;还有些毕业论文的结论部分甚至不是在自己研究结果基础上得出,而是将文献的一些结论稍作修改,这样的结论自然得到不自己研究数据的支持。

1.3.5参考文献引用、格式不准确

如何对自己的课题进行文献查阅、筛选和引用是科研工作的重点之一。本科毕业论文中参考文献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对文献归纳不准确,文献引用偏少,特别是外文文献的引用更是缺乏。个别学生甚至不知道参考文献中各个部分代表的含义,如ChemCatChem.,2012,4,1752-1758.其中ChemCatChem代表杂志名称;4代表卷码;2012代表发表年代;1752-1758代表的则是起始和终止页码。如果上述字母和数字代表的含义不知道,肯定会造成文献引用的错误。

2.化学类本科毕业论文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随着考研热、公务员热的到来,很多学生只顾着各种考试的初试和复试,不能静下心做毕业论文,认为毕业论文就是走形式,对指导教师布置的要求、进度不以为然,临到答辩匆忙应付。就是这一匆忙导致了学生选题的随意性,甚至没有人选择实验步骤较多的验证性选题;写作时亦是东拼西凑,甚至出现抄袭现象。这些都是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造成的。

2.2 缺乏相关专业知识、方法和技能

化学类毕业论文撰写是一项系统的工作,需要专业的知识、方法和技能支持。毕业论文选题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学生缺乏相关化学基本知识的记忆和学术前沿训练。毕业论文过程中出现思路不清晰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学生没有掌握相关方面的知识,不能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步骤。毕业论文中中英文摘要方面不规范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学生对论文写作技能、方法及专业外语技能掌握不够。前言方面逻辑混乱、结论不精炼、文献用不当等问题是因为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没有掌握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

2.3指导和评阅教师责任心不强

学生出现不能理解选题、不能设计实验、不能科学撰写毕业论文等问题,指导教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强直接导致对毕业论文工作过程管理疏松,导致学生对选题及实验思路模糊,加上学习态度不端正,论文工作流于形式;而评阅教师在论文评阅时给人情分等。

3、关于改进化学类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3.1制定有针对性的论文工作实施细则

篇3

一、 基本要求

1、明确目的,端正思想,严肃认真对待。从选题、搜集资料、调查研究、拟定提纲、写初稿、修改、定稿等全过程,都要独立思考,自己动手,辛勤劳动,坚决反对东拼西凑,若发现抄袭、作弊,三年内不受理该生毕业作业。

2、毕业作业理论联系实际。注意作业的思想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专业知识要有一定的高度,剖析水平,论证整理要有一定的深度。

3、毕业作业中心要突出,论点鲜明,论据充分,结构严谨,文理通顺。七千字至一万字左右。

4、毕业论文选题应在所学专业范围内,毕业论文必须是学术论文形式。

5、毕业作业撰写具有很强的时间性,毕业生必须在指定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未经批准,不按时完成作自动弃权论处。

二、 选题及形式

选题要在教师指导下,学员自行选定。选题总的要求是:运用二或三年所学的专业理论作指导,选择自己对口熟悉的、当前实用性较强的内容或其他内容进行写作。内容要与所学专业一致,应在本专业范围内选题。

题目大小适中,不可贪大求全,要有一定的深度。

三、 领导小组

为了加强毕业作业的组织和领导,成立侨光电大毕业论文写作领导小组。

组长:定雄武

副组长:向兰云

组员:张进祥、文燕燕、蔡玉娟、周燕敏、陈华晖、陈宝云、欧海琼、

李小良、张泳贤、陈玉兰、黄雯婷、刘玉葵、刘道大、林静

四、领导小组任务:

1、负责制定毕业作业工作计划,执行市电大关于毕业作业的规定,按质按时完成作业工作。

2、按规格聘请指导老师,并指导和协助指导教师开展工作。

3、组织毕业评审小组,评定毕业作业成绩。

4、组织毕业论文答辩工作。

5、解决毕业作业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6、总结毕业作业工作。

五、指导教师

聘请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教师或具有大学学历的学有所长的实际工作者担任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的职责:

1、明确所指导学生的培养目标、专业方向及毕业作业的目的和基本要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对毕业工作的认识。

2、指导学生正确选题,能对学生所选论题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剖析,指导学生拟定毕业作业提纲。

3、指导学生搜集和恰当使用调查材料,解答疑难问题,对学生毕业作业进行分段指导,指导教师对本科学生的指导不得少于四次。

4、审阅、面批文稿,对所指导学生的毕业作业签署评语,根据评分标准进行成绩评定。

5、对学生作业的真实性进行审查,如发现学生抄袭他人的作品又拒不纠正者,有权向毕业作业领导小组提出取消该生参加毕业作业资格的建议,并终止指导工作。

六、 具体做法:

1、2008年6月12日前:到班主任处领取选题参考及选题登记表。 2、2008年6月23日前:本科学生毕业论文撰写培训会。

3、2008年6月28日前:将选题登记表交回班主任并分组造册。6月30日交学校审查。

4、2008年7月5日前: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资格培训会。学生回校在指定课室与指导老师见面。

5、按通知,回校与指导老师见面,取回合符要求的选题登记表,并自行开始搜集资料,拟好初稿。

6、2008年9月10日前,学生应将初稿送指导老师,并在指导老师指导下修改初稿。

7、2008年10月25日前:学生定稿完毕,将论文按要求打印出来,并装钉好,送交指导老师评审。(一式三份上交)

8、2008年11月10日前:各指导老师必须将评审好有成绩的论文及成绩登记表送回教务处。

篇4

G648.7

一、民办高校工科毕业论文现状

受专业实践条件、教师指导队伍、学生自主能力等条件的影响,目前民办高校工科毕业论文质量存在以下问题:

(一)论文抄袭严重

随着信息技g的发展,网络资源越来越丰富,毕业论文题目一旦下发,学生迅速会从网上找到相似论文甚至相同论文,直接复制粘贴堆砌在一起,不分析思考,最后论文语句不通,思路混乱,当然学生对自己所写的论文也是不知所云,导致毕业论文质量严重下降。

(二)杜撰数据,捏造实验现象

对于工科专业的论文来说,实验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与观点都要基于实验数据。但是部分同学由于动手能力较差,操作不规范,记录不及时等导致实验数据不准确,甚至有些同学受限于实验操作水平,直接借鉴同类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导致结果和论文立意不符。

(三)论文书写能力差

论文书写能力差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学生论文大部分是直接复制粘贴别的论文拼凑而成,缺乏必要的梳理,故文章结构性差,立意不明确,观点不突出,不能清楚体现准确的结论;另一方面,论文写作格式不规范,语句不通顺,存在错别字,图、表不规范等。

二、影响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

造成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因素很多,如培养目标、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教师队伍等,以下从三个方面对影响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进行总结。

(一)学校方面

学校方面首先是教学资源不足,这是导致工科论文质量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民办高校由于其本身的办学特点,基础设施不完善,实验条件不充足,而工科专业又是重视实践实验环节,理论基于实践较强的专业,故导致一些论文题目在进行的过程中遇到较大的阻力而不得不变更题目;同时学校对资源的分配也不合理,对工科专业实验经费的投入相对太少,使得实验的进行难以继续;另外图书馆和网络资源匮乏,难以满足学生查阅文献资料的需要,致使学生很难提出创新性的方案和观点。另一方面是管理不到位,没有建立完善的毕业论文管理体系和制度,使得论文的指导、审核和答辩更多的是流于形式,而指导老师考虑到学生的就业问题,不忍过分苛责,使得整个毕业论文环节约束性较差。

(二)教师方面

从教师方面来说,首先教师教学任务大,由于高校扩招,在校生人数逐年增加,而民办高校教师匮乏,常出现一个老师带十几个学生的情况,加上教师带毕业设计的同时还要承担其他课程的教学工作,相对来说投入的精力就很有限。其次教师的水平和责任意识也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组成以退休返聘的老教师和新毕业的研究生居多,老教师经验丰富,但一般很少去学校,相应的指导也就较少。新毕业的硕士生,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虽然满怀热情,但是受限于自身的科研能力,很难提出创新性的题目和指导性的建议。最后论文题目不当也是导致论文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部分老师在确定论文题目时由于本身课题较少,会从网上搜索题目,或是从往年的题目中挑选一部分,导致课题陈旧、学术性低下、题目重复等问题,影响论文质量。

(三)学生方面

毕业设计目前普遍安排在第八学期,在此期间学生正忙于找工作或考研复试等,老师和学校为了保证考研率和就业率又不得不允许学生的请假,这样就使得毕业设计没有足够的时间;另外部分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和以后的工作关系不大,不愿付出过多的精力。当然学生对课题兴趣不大、动手能力差、缺乏创新意识等等,都使得在毕业论文期间学生糊弄心态严重,论文质量就很难保证。

三、提高论文质量的措施

基于以上分析,要想提高论文质量,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保证毕业设计时间,避免应付了事

为了避免就业、考研和毕业的矛盾,将毕业设计时间提前到第七学期开始。考研结束之后导师下发毕业设计题目,学生开始参阅文献并撰写文献综述,根据资料及研究现状进行方案的确定和前期的准备工作,并明确课题的难点和创新点,提出相应的方案解决。这样到第八学年开始就可以直接进入课题实验阶段或设计计算阶段,从而保证毕业设计有序进行。

(二)切实做好选题工作,避免抄袭泛滥

指导老师在确定毕业设计题目时要根据学校现状和学生情况确定合适的论文题目,避免大而空,同时还不能太过于简单,选题要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还要具有一定的切实可行性。另外要避免题目的重复和相似,避免学生直接从网上下载。考虑学校的办学特点,可适当提高设计类题目所占的比例。同时还可以让部分学生自定题目,比如已经明确就业方向的同学,可从企业提炼题目,但是指导老师必须对题目的可行性和实际性进行把握,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创新、建立严谨的科研态度。

(三)提高指导教师自身修养,增强责任感

指导老师要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尤其是工科,缺乏实践经验在论文指导时就容易出现纸上谈兵的现象。故指导老师也要加入到实际的生产实践中,增强实践经验,同时还要参与的科研项目的开发过程,强化科研能力,从而保证对论文的指导工作。另外指导老师要切实负起责任,严格要求学生、监督学生,保证毕业论文的顺利进行。另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控制所带学生的数量,从而保证质量。

(四)设置专业课小论文,保证书写规范

对于专业选修课程可以设置必要的学年论文,按照毕业论文的书写规范要求学生,让学生练习查阅资料,归纳总结,论文撰写的一些基本技巧保证毕业论文的准确书写。

毕业论文是考量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环节,是学生从学习过渡到工作的中间环节,是一个重要的锻炼环节,学校、老师和学生本人都应该重视起来,严格过程管理,逐步完善机制,改善毕业论文的质量,从而保证毕业生质量。

参考文献:

[1]孙政荣.提高工科院校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5(6):200-203.

篇5

当本科生完成4年的课程学习进入毕业设计阶段,您是否发现:你指导的本科生常对你给出的毕业设计任务一脸茫然,他们通常不会利用图书馆的纸质资料和电子资源查阅相关文献,对于毕业设计涉及到的一些常规制图软件也常是一无所知,而对于您给出的英文文献翻译,他们也通常是自己翻译了1~2页遇到困难后就直接交给Google翻译,这是我进入高校第三个年头对自己指导的资源勘查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总体印象。当然,我的同事们也常抱怨自己指导的学生总喜欢等着导师把现成的资料拷贝给他们去整理成文糊弄过关,也或是希望导师手把手地教他们去完成论文设计中的每一个环节;他们无法把做出来的成果流畅地表达出来,有时候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做论文的意义何在。

进入高校工作3年来,每年都有几名本科生与我一起进行毕业设计,从最初的茫然到所带的毕业生中写出了优秀的毕业论文,我试图寻找出更好的方法让我带的毕业生能有所收获。实际上,有关如何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前人已做过很多探讨1-9,他(她)们提供的方法在帮助我拟定毕业论文题目、填写论文设计任务书、定期抽查学生论文完成进度以及如果合理地撰写论文等方面都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下面,基于资源勘查与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该专业毕业论文的质量:

一、高校可采取一定的措施鼓励教师增加课堂互动环节并曾设课外科研活动。

在我看来,本科生们在4年的在校学习中,高校为其开设了数十门基础课和专业课用以帮助他们搭建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然而,部分高校缺少互动的课程教学以及少之又少的课外科研活动恐怕是导致上述不争事实的原因之一。事实上,自幼儿园开始,老师便教导小朋友把手放在后背,安静地听从于老师的教导,甚至到了大学,老师们依然习惯于让大学生们也安静地坐在座位上,老师讲什么就记什么。在这样的一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往往缺乏参与到教学中积极性和主动性。虽然偶有几个同学在课堂上表现出一定的积极性,但总体看来,高校的课堂教学似乎总是很沉闷的,老师讲老师的,学生对老师所讲的内容如果感兴趣就听听,不感兴趣则自己做的自己的。如此一来,课堂教学过程或多或少都存有一定失败。

我想,适时增设一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环节应该是很有必要的。要做到这点应该并不算太难,譬如我们可以每节课抽5~10分钟让学生对当天所讲的内容进行简要概括,也或是制定多个与该课程相关的微型课外科研课题分小组完成并进行课题陈述讨论等等。当然这些都需要我们的高教教师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特别地,近10年来,在高校扩招及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各个高校的本科生数量可以说比10年前增加了近2—3倍。就拿我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来说,10年前的本科生数量基本在80人左右,而如今的本科生数量却至少有220人。如此一来,高校的本科生教育难度无疑比过去增加了不少。虽然高校也在不断地引进教职工,但相对于如此庞大的本科生数量,高校教师的工作量可想而知。而且,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对教师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也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因此,高校在这个环节中也应该为教师们提供一个更为合理的岗位量化制度并制定更为合理的管理方式。

二、高校教师应积极探索更为合理的指导方式。

每一个进入高校任职的教师应该都经历过完成毕业论文的这个历程,对于上述的这些方面我们是否也或多或少经历过一些?当我们从一个阶段走到另一个阶段后,我们好像很容易就忘记了之前自己遭遇的窘迫,在很多年后提到当年毕业设计时的自己,我们往往只记得那些让人啼笑的片段,却往往忽略了毕业设计过程对我们今后所带来的影响。那么,在我们的教学生涯中,为了让自己指导的学生不再重蹈覆辙,我们需要做什么呢?我想我们是否可以不断吸取过往不太合理的指导方式,不断寻找新的研究方向、新的研究方法、新的研究思路,让同学们可以更加喜欢自己选择的研究课题,更加容易理解自己的研究内容,并积极探索新的研究方法。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应该让同学们学会如何在老师的协助下自己独立地完成毕业论文所涉及的每个环节。

三、本科生在完成论文的过程中应持有端正的态度。

常言道:态度决定一切。下面我们来谈谈学生在完成论文过程中所持的态度。

我指导的本科生主要分为这样的两类:一类是认为完成论文仅是为了可以顺利毕业,这类学生毕业后大多直接进入单位工作;另一类则认为完成论文的过程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学习能力,这类学生则大多选取继续留下高校进入研究生学习生涯。当然了,指导这第一类学生自然是比较头疼的,他们大多希望可以有现成的资料参考,不太喜欢自己去查文献、动手作图、整理等等。那么,难道毕业后直接进入单位工作就不需要重视毕业设计的过程了吗?为此,我将以自己的经历告诫我们的本科生们,无论是进入单位工作或是继续进行研究生学习阶段,毕业设计的过程都需要认真对待,因为毫无疑问,它会影响到你今后的工作和生活。

按照上述的两种分类方式,我便属于那本科毕业后直接进入单位工作的第一类。2001年,我本科毕业后进入中石化胜利油田工作,二分、三分后,我被分配到一个采油厂的油水井管理区工作,哪里的工作环境自然是不会很好的。幸运的是,等到第二年的春天,采油厂的地质研究所开始招兵买马,而我的专业又恰好对口,因此,心里还美美地想终于可以换到一个好一点的地方工作了。然而,面试答辩时,我并未如愿以偿,而原因就在于我无法对自己的毕业设计进行简单而完整的陈述。其最终的结果便是,我不得不选择一条更为艰辛的道路才得以进入今天的工作岗位。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品质,希望高校能为教师们提供更为合理的管理制度和量化考核方针,希望高校教师们能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更加用心地对待本科毕业设计这件事情。最为重要的是,希望我们的本科生们能有一个态度,认真地对待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

[参考文献]

[1]陈家新.高校本科生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科学,2002年02期:

[2]廖志凌,刘贤兴,杨泽斌,孙宇新.影响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因素分析与对策思考[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5年01期:

[3]张自广,孔亚平.如何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年05期.

[4]潘奇志.对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分析及措施[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0年03期.

[5]杜祥培,尹跃妮,欧阳中万.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03年09期.

[6]郑琳.大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存在问题及对策[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李维芳.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的实践与探索[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12期.

篇6

读文支招

第一步:整体关注

1.全文共五段,是“总-分-总”的论述思路。

2.选文没有标题,但有出处,文后出处给出的文章标题,是本文的论题。

第二步:把握观点

第一段介绍了城市文明弹性的含义、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及其表征意义,指出当代城市社会应关注文明弹性问题,引起下文。

第二、三、四段从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三方面论述了城市文明弹性的意义和问题。

最后一段强调保持城市弹性对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和城市社会健康发展的意义,总结全文。

第三步:信息圈画

1.文章的观点句。

2.各段的中心句。

3.文中加圈画线的词句,都是把握作者观点、正确推理判断的关键。

典题文本

(2018·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3B)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其三,意义弹性。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当一个城市体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当一个城市体只能满足某一类人的意义追求、意义需要时,这个城市体也会丧失活力。(3D)当一个城市体被某一类型的意义体系固化时,这个城市体往往不具有综合吸纳力、发展潜力。(3C)启蒙主义的片面化,理性主义的片面化,世俗主义的片面化,神圣主义的片面化,都会导致城市意义弹性的减弱,都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保持城市的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并以此为基础,把握城市的类型构成与历史,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

(摘编自《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

对点解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当一个城市体有更好的空间弹性和制度弹性时,其意义弹性也会相应变好。

通过要素推断,此项于文无据,文章并没有提及空间弹性、制度弹性和意义弹性之间的关系。

B.城市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时会有不同危机,制度的主要功能也会因此不同。

根据第三段“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通过关系推断,可见此项表述正确。

C.要让一个城市体具有综合吸纳能力和发展潜力,就应平衡各种主义的关系。

根据第四段“当一个城市体被某一类型的意义体系固化时,这个城市体往往不具有综合吸纳力、发展潜力”,通过思维推断,反推可知此项表述正确。

D.城市盛衰自有其规律,与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在总体上的和谐没有直接关系。

根据第四段“当一个城市体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当一个城市体只能满足某一类人的意义追求、意义需要时,这个城市体也往往会丧失活力”,通过关系推断,这里面的“可能”“往往”表明此项表述正确。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前城市空间弹性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有机统一,这使得城市发展丧失了基础。

B.已发展的城市和崛起中的城市都面临着激活活力的问题,也都需要有制度弹性。

C.城市的意义对不同的人群来说是不一样的,城市体需要一种抽象的意义共同性。

D.在诸多原因中,空间、制度及意义三者的弹性不足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根本原因。

解析 A项,“当前城市空间弹性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有机统一”错,当前城市空间弹性核心的问题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B项,由第三段中的“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可知,该项正确。C项,“抽象的意义共同性”错,应是“具体的意义共同性”。D项,“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根本原因”错,原文只是说“保持城市的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

答案 B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在理论论证的过程中提及空间被私人性固化的现状,有其现实的指向。

B.文章区分了文明弹性的层面,也区分了城市体发展的阶段,论证结构清晰。

C.文章注重分析具体概念的正反两面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具有辩证意味。

D.文章借助“文明弹性”的概念,论证了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

解析 C项,以偏概全,“注重分析具体概念的正反两面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仅在论述制度弹性时有体现。

答案 C

)

一、(2017·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解析 A项,表述太绝对,第一段是“一个重要措施”;B项,从第二段“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来看,“必须完好保存”表述范围不当;C项,相关信息在第三段,表述正确;D项,第四段说“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可见,活化乡村记忆需要其他产业与之配套,而不是它“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答案 C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解析 C项,从第二段看,文章只是提出了综合甄选的方法,而没有举例说明甄选的标准。

答案 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D.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解析 B项,从第二、三、四段看,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不能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只能说明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

答案 B

二、(2018·湖北荆州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一个人一生要追求些什么?我认为有三点:必要、需要和重要。“必要”就是非有它不可,有它还不够。像生活条件是必要的,非吃饭不可,但是光吃饭不够。

人生的需要是什么呢?人生的需要是发展潜能,即心智上的潜能,包括三方面:知、情、意。“知”就是求知。古人读书,书不多,五本就够了,即《诗》《书》《礼》《乐》《易》。《诗》代表文学,《书》代表历史,《礼》代表社会规范,《乐》代表艺术修养,《易》代表哲学。当时,如果把这五本书都读好的话,就是全方位的学习。所以,“知”的重要性是帮助我们这一生过得充实又快乐。

“情”就是情感。人的情感要调节,意即“情绪智商”。我们如果处在穷困的境况中,怎么才能快乐呢?调节情绪。情绪调节有很多方法,譬如欣赏音乐或通过休闲生活接触大自然等,在这一享受休闲生活的过程中,你就会感觉到人我之间微妙而又美好的互动关系,可以慢慢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因为一般人的情绪都是利己的,人与人互动很自然都希望对自己有利。如果你培养好的情绪智商,就会慢慢想到对自己有利,对别人也有利。就像《易经》中的“损卦”。很多人听到“损”字,就觉得是损失。但是《易经》六十四卦中,只有两卦卦辞是上上大吉,其中一个就是“损卦”,为什么呢?就是“损己利人”这四个字,与我们平常想的“损人利己”倒过来。一般人如果做事损人利己,肯定人缘不好,大家都讨厌。如果是损己利人,做任何事都考虑到别人的要求,自己吃亏无所谓,这样的人谁不喜欢?

我以前读《论语》,常常觉得自卑,打开《论语》一看,里面好像只有两种人:君子和小人。仔细看孔子的描写,发现自己就是小人。因为君子所了解和考虑的是道义,小人则专注于利益。想想看,我们从小一路走来,真的很像小人,没什么长进。是不是这样呢?也不尽然。君子跟小人的区别在于“小人”就是小孩子,身体长大了,但是心态还是小孩的阶段,只顾自己,只替自己着想,所以小人就是没有立志的人。君子就是立志的人。所以孔子所说的君子就是立志者,有志向,让自己每天提升、改善的人。所以我们在读《论语》的时候,要把“君子”看成正在进行的状态,君子就是立志成为君子的人,而不是已经做到的君子,真要做到君子的境界很难,没多少人能做到。

“意”就是意志。何谓意志呢?当你做一个选择的时候,请问你是被动还是主动?通常我们做选择都会有几分被动,几分主动,而被动成分居多,所以要慢慢修炼。如何修炼?慢慢增加主动的成分。本来是我不太愿意做的,被要求做,慢慢变成是“我觉得我也能够做”,到最后变成“我愿意做”。所以我们平常要练习把自己的责任都当做是自己愿意做的,心情就不同了。上班的时候很开心,工作的时候很认真,学习的时候也很快乐。如此一来,作为部属,上司对你很满意;作为学生,老师对你也很满意。

快乐人生的秘诀无它,关键就在“化被动为主动”,古今中外都相同。不能做到这一步,什么快乐都是假的。

(摘编自傅佩荣的《人生追求无私无欲

的快乐层次》,有改动)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一生的追求分为必要、需要和重要,例如衣食、住房、私家车等是非有不可的“必要”之物。

B.古人读书不提倡多,只需要把《诗》《书》《礼》《乐》《易》五本书全方位地研究透就行了。

C.处在穷困境地的人可以通过欣赏音乐、接触大自然等休闲生活的方式来调节情绪、获得快乐。

D.每个人都要好好修炼意志,因为我们每做一个选择,总是被动的成分比主动的成分多。

解析 A项,由第一段中“‘必要’就是非有它不可,有它还不够”,可以看出,私家车不属于“必要”之物。B项,从第二段可以看出,古人读书“五本就够了”,是因为“书不多”,不是“不提倡多”。另外,根据“把这五本书都读好的话,就是全方位的学习”可知,把“五本书全方位地研究透”,说法不符合文意。D项,结合第五段“通常我们做选择都会有几分被动,几分主动,而被动成分居多,所以要慢慢修炼”可以看出,说法绝对。

答案 C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人生的需要出发,分别从“知”“情”“意”三个角度逐层展开,阐述了人应该怎样追求无私无欲的快乐层次。

B.人生的追求虽然可以分为必要、需要和重要三类,但本文只是重点阐述了“需要”这一类。

C.文章举自己读《论语》的例子,阐明我们做立志成为君子的人就行了,不必真正达到君子的境界。

D.文章通过对人在知、情、意三方面发展潜能的分析,得出人生快乐秘诀的关键是“化被动为主动”。

解析 C项,写自己读《论语》的例子,是要论证“要把‘君子’看成正在进行的状态”,从而满足自己“情”的需要。另外,“真要做到君子的境界很难,没多少人能做到”,也不是说“不必真正达到君子的境界”。

答案 C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如果把《诗》《书》《礼》《乐》《易》这五本书读好了,他们就可以过一个充实而快乐的人生了。

B.一个人如果以“吃亏是福”为人生信条,不计较自己吃不吃亏,多考虑到别人的要求,他定会招人喜欢。

C.工作学习时,多一分主动,往往多一分快乐。因为主动,就少了抱怨,多了认真,好了效果,来了赞誉。

D.即使是亿万富豪,在工作和生活中,也要能主动担当自己的责任,否则,工作不一定开心,生活也不一定愉快。

解析 由第二段“‘知’的重要性是帮助我们这一生过得充实又快乐”可以看出,读这五本书可以帮助我们“过得充实又快乐”,可以发现,A项,“他们就可以过一个充实而快乐的人生了”张冠李戴。

答案 A

一、(2018·山东淄博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京剧表演的是中国的故事,京剧摄影是将表演的精彩瞬间生动而完美地呈现出来。

京剧舞台上动态与静态的变化具有直观性、独特性。剧中人在舞台上,或静如处子,或动如脱兔。人一动,则水袖翩翩,及至扇子、髯口、帽翅的开合、抖动、高扬,以及打出手、云里翻等,都刻画着人物性格,演绎着剧情。那刚柔相济的飘逸之美,流动着艺术的韵律,恰似一幅幅流动的水墨画。

摄影家在构思中,以此抓拍而完成的二度创作,源于舞台,又高于舞台,可完美表现摄影艺术的特质,拓宽读者欣赏与想象的空间。

动态的瞬间是形,传神的瞬间是眼。京剧演员的眼睛,经过长期的训练,灵动有神,顾盼生辉,因而在剧中优秀演员总会用眼神配合形体,表达剧中人物复杂细腻的感情、性格、思想与意念等。这是京剧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俗称“一身的戏在脸上,一脸的戏全在眼上”。摄影家要把京剧的拍摄提升到一个新的创作境界,应在动态抓拍中以人物为中心,画龙点睛,以眼传神。果如此,自觉抓拍的人物眼睛喜怒哀乐悲恐惊的变化,或是忧愁思忆病醉疯的状态,会有神来之笔,提挈全片,摄影作品自会有了灵魂、灵动和灵气。

剧场抓拍,并非易事,除了摄影者要具备专业的摄影技术外,还需要他们能够多做功课,包括多读剧本、熟悉剧情、了解人物以及知道一场文戏或武戏的表演特点和出彩在何处,即哪时眼睛最传神,哪时表演的神与情独具魅力等。同时,进行抓拍创作时,又不可按预想刻舟求剑,要手握相机随表演的新变化盯住剧中人,用虚实、远近、渲染、衬托、对比、夸张、仰拍、特写、全景等手法,变换光圈和速度等,方可从容得神来之笔。

京剧艺术荟萃中华艺术之美。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国情怀、伦理道德,以及对圣君贤相、清官廉吏的尊崇,对公平正义、美好生活的追求,融会贯通为舞台上的真善美,抽象幻化出内化心灵、外愉耳目之美。单从表演之美观察,它是写意之美、虚拟之美、程式之美与夸张之美的集成,是京剧摄影艺术丰富多彩的素材,激发创作灵感的要素,也是对京剧摄影艺术如何升华的挑战。

京剧摄影艺术和其他文艺创作相类,虽然工具是相机,是快门,但一样“功夫在画外”。有志于京剧摄影艺术的专业工作者和业余爱好者,需要向京剧演员学习,以他们“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信念为鞭策,摒弃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冲动,留下京剧艺术的传神瞬间。

(摘编自靳国君《京剧摄影也需画外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京剧舞台上,剧中人表现的美就像一幅幅流动的水墨画,拓宽了读者欣赏与想象的空间。

B.优秀京剧演员总会用眼神配合形体,从而表达剧中人物复杂的感情。

C.技术精湛的摄影家只要多做功课,就会从容得神来之笔。

D.京剧艺术真实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真善美的文化传统,可以净化人的心灵。

解析 A项,拓宽读者欣赏与想象空间的是摄影者的抓拍。C项,太绝对。D项,“真实地展现”不当。

答案 B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的中心观点是,京剧摄影要留下京剧艺术的传神瞬间,也需画外功。

B.文章立论的前提是,京剧舞台上动态与静态的变化具有直观性、独特性。

C.文章在论证中用较多文字阐述京剧表演形和眼的瞬间,突出了剧场抓拍的难度。

D.文章最后两段分别将两种艺术之美进行类比论证,强调京剧摄影不能急于求成。

解析 D项,倒数第二段没有采用类比论证。

答案 D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摄影家需抓拍京剧舞台上动态与静态的变化,才能完美表现摄影艺术的特质。

B.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京剧摄影家抓拍京剧表演形的瞬间和眼的瞬间也需一种“画外功”。

C.京剧摄影家需向京剧演员学习,学习他们刚柔相济的表演美,这也是“画外功”。

D.仰拍、特写、全景等手法的运用,变换光圈和速度等技术并不属于“画外功”。

解析 C项,京剧摄影家并不需要学习京剧刚柔相济的表演美。

答案 C

二、(2018·安徽五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在人类文学艺术的宝库里,喜剧艺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俄国思想家巴赫金就说过:“一切真正伟大的东西,都应包含有笑的因素。”

当前,喜剧文化日益成为中国审美文化的重要形态。电视娱乐化浪潮此起彼伏;喜剧电影日趋繁荣;在戏剧演出市场,喜剧颇受观众青睐。各种形式、各种风格的喜剧艺术奏响了这个时代的喜剧大合唱。

不过,当下的喜剧发展也是问题丛生。各种搞笑、逗乐、嬉闹,都被视为喜剧,将喜剧等同于娱乐,喜剧成了一个容纳所有娱乐形式的大箩筐,搞笑的东西都往里装。当今时代,喜剧的处境非常尴尬,有些所谓“喜剧”,实际是闹剧而已,甚至为了逗乐而陷入低俗娱乐。喜剧被扭曲、被矮化,喜剧因戴上了名缰利锁而失魂。何谓喜剧之魂?乐观自信、理性超脱、自由狂欢的喜剧精神乃是喜剧之魂。

伟大的喜剧艺术作品一定是喜剧精神高扬的作品。以戏剧为例,中外戏剧史上,真正优秀的戏剧作品,要么悲剧精神强烈,要么喜剧精神鲜明。而优秀的正剧也并非悲喜调和、不悲不喜,而是悲喜交融、有喜有悲。而当代不少所谓的“喜剧”作品,则多是不喜不悲、平淡寡味的平庸之作。

数年前,哲学家俞吾金曾断言,一个“以喜剧美学为主导性审美原则的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当今时代,人们需要通过喜剧的笑声来稀释沉重、抵抗孤独、化解焦虑。喜剧是嘲讽愚陋、抨击邪恶、褒美贬丑、祛邪扶正的艺术。喜剧就是用理性的精神、敏锐的眼光、智慧的头脑、批判的视角审视纷繁复杂的现实人生,让人对自己的存在及其周围的环境保持清醒的认识,能够以“轻松、幽默和爽朗”的乐观态度面对生活的种种考验。

一部喜剧艺术史证明,那些贴近现实人生、针砭时弊、鞭挞邪恶、追求真理、充分高扬起喜剧精神的作品,才是老百姓乐于接受的。可是,多年来,已经很难看到这种精心构思、发人深思的喜剧作品了。有追求轻松效果、浅薄庸俗的滑稽笑剧,却缺少从心灵深处汲取的智慧;有对历史的随意篡改和戏说,却失去了对是非善恶的判断力和追求正义与真理的勇气。有“巨无霸”式的大制作,却没有灵魂的大震撼。

当代的喜剧精神内涵容易为“一种肤浅的现世观念和欲望的快乐原则所取代”。如果将喜剧等同于平庸浅薄的逗乐、搞笑,那将是喜剧的矮化和异化,是喜剧的悲剧。真正的喜剧是理性和智慧的产物。伟大的喜剧作家,不仅才华横溢,而且胆识超群,他正视现实、敢说真话、乐观自信。当代民众所热爱的喜剧正是那种贴近民间、直面现实、嘲讽邪恶与丑陋、维护真理与正义的喜剧。只有这样的喜剧才会是出自智慧的心灵,并能产生犀利的嘲笑和沉思的微笑。

(摘编自2017年10月6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由各种形式、风格的喜剧艺术奏响的时代喜剧大合唱,表明喜剧文化已经成为中国审美文化的重要形态。

B.在艺术的宝库里,真正优秀的喜剧艺术作品一定是高扬着乐观自信、理性超脱、自由狂欢精神的喜剧作品。

C.以喜剧美学为主导性审美原则的时代悄然来临,是因为喜剧的笑声能稀释沉重、抵抗孤独、化解焦虑。

D.当代肤浅的现世观念和欲望的快乐原则取代了喜剧精神的内涵,使喜剧变成了平庸浅薄的逗乐和搞笑。

解析 A项,“已经成为”表述不当,未然变已然。C项,二者之间无必然的因果关系。D项,“取代了喜剧精神的内涵”理解不当,原文是容易被取代。

答案 B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喜剧艺术的重要性和在当代繁荣发展的情况入手,引出当代喜剧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B.文章用较多篇幅列举了当下喜剧存在平庸浅薄、逗乐等现象,引发人们思考喜剧应该具有的精神和灵魂。

C.文章通过对喜剧作用的阐述,进而说明贴近民间、直面现实、鞭挞邪恶、追求真理的喜剧才是老百姓乐于接受的。

D.文章通过正反对比论证,阐发了因平庸浅薄的逗乐、搞笑而使喜剧矮化、异化是喜剧悲剧的主旨。

解析 D项,无对比论证,主旨解说不正确。

答案 D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种由轻松的情调、浅薄的俏皮话和滑稽的双关语引发的笑,都不是真正的喜剧应有的笑。

B.只有将套在喜剧身上的名缰利锁去掉,喜剧才能摆脱被扭曲、被矮化的境地,找回丢失的喜剧之魂。

C.当今,人们乐于接受轻松、滑稽、搞笑、逗乐的喜剧,只是因为生活压力的沉重和内心的孤独、焦虑。

D.经常阅读或观看真正的喜剧,有助于让我们对自己的存在及其周围环境保持清醒的认识,拥有乐观的态度。

解析 C项,“只是因为”的说法,过于绝对化。

答案 C

三、(2018·江西赣州四校协作体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明初制定的《大明律》对商人服饰作出限制性规定,其中肯定包含压制商人炫耀财富的意思。明代后世皇帝不能更改祖制,并未删除该项法规,但实践中并不严格推行。清代沿用明朝的基本法律,在其基础上另制种种则例,当作法律来行使。其中,乾隆二十六年至四十一年(1761—1776)间编制的《钦定户部则例》涉及商事尤多。明清时代,商人不得穿着绸缎绫罗之类条款,一直存在于法律文本之中。但是,《大明律》中许多条款在明中期以后就已经不再构成社会行为法则。明中叶迄于清末,商人服饰实际上毫无限制,炫耀奢华反而是常见的现象。有学者对明清商人的法权地位进行总体考察,认为商人在法律体系和司法实践中地位归属于庶民,并非被歧视或被排斥的地位;清朝对商业于帝制统治关系之重要性的了解超过明朝,商人与权贵的关联也更为深切,商人的法权地位更非低于庶民。

明清两代政府皆曾推行大量旨在维系平稳市场秩序的政策。如皆规定牙行评估物价必须公允,如明初规定有“凡买卖诸物,两不和同,而把持行市,专取其利,及贩鬻之徒通同牙行,共为奸计,卖物以贱为贵,买物以贵为贱者,杖八十”。康熙五年(1666),令各地将应征商税额数刊于直省商贾往来的关口孔道木榜上,“遍行晓谕”,防止官员自行加征。雍正时期曾对这些政策加以重申。其后历朝也曾屡次申明对官吏敲诈商人的惩罚措施。明清政府承认商人合伙经营的权利及商人经营目的而结为社团的合法性。从明中晚期开始出现商业性会所,到清代大批商业、手工业会所发展起来,其制度环境大致保持一致。

明清政府权力在维系比较平衡的商业运行秩序的同时,也会发生干扰商业的作用。其突出表现,包括官方资本直接进入商业构成特权经营造成的市场不公平竞争,政府对食盐等生活必需品的严格控制,政府对矿业很长时期的垄断,政府对外贸过于严格的管控,税收标准公平性的欠缺,以及权力腐败造成的官吏对商人的敲诈与盘剥。所有这些,都没有使得明清时代商品经济窒息,但市场也从来没有能够获得完全依照经济规律运行的环境,没有达到普遍公平的情况。在这种制度环境下,明清已然存在的商业契约精神,始终受到权势原则的挤压,并未成为支配商业运行的普遍价值体系。

(选自《明清商业与帝制体系关系论纲》,有删改)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明初制定的《大明律》对商人服饰作出限制性规定——商人不得穿着绸缎绫罗,旨在压制商人炫耀财富的行为。

B.虽然清代沿用了明朝基本的法律,在其基础上另制种种则例,当作法律来行使,但在实践中并不严格推行。

C.有学者认为明代商人在法律体系和司法实践中地位归属于庶民,并非被歧视或被排斥,清代商人法权地位绝不会低于庶民。

D.直到雍正之后才出现的对官吏敲诈商人的行为要进行惩罚的措施,是清政府维系平稳市场秩序政策的体现。

解析 A项,“旨在”说法不对,一是原文“肯定包含压制商人炫耀财富的意思”中,虽说“肯定”,其实还是一种推测,说成“旨在”就变成事实了;二是原文中的“包含”一词,说明“压制商人炫耀财富的意思”也只是其中含有,并非全部含意,说成“旨在”,就变成全部的了;三是“旨在”表示目的,“压制商人炫耀财富”可能是其中的一个目的,但不见得是全部的目的。B项,“但在实践中并不严格推行”,指的是明朝后世皇帝执行明初制定的《大明律》中对商人服饰作出限制性规定的条款的力度不够,并非清代统治者对其所制定的种种则例的执行力度不够。D项,“直到雍正之后才出现……”理解错误,原文“其后历朝也曾屡次申明对官吏敲诈商人的惩罚措施”不代表这一措施直到雍正后才出现。

答案 C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遍行晓谕”,防止官员自行加征的史实,表明清政府曾推行过旨在维系平稳市场秩序的政策。

B.文章第三段举出政府对食盐等生活必需品严格控制的事实,证明了明清政府权力有干扰商业的作用。

C.文章充分运用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明清两代政府权力对商业发展的作用。

D.文章语言简洁,结构严谨,层层推进地指出了商业与帝制统治相互推进又相互牵制的重要关系。

解析 D项,“层层推进”分析错误,文章第二、三段应该是并列关系,并非层层推进的关系。另外“相互”分析错误,文章主要论证的是明清两代政府权力对商业发展的维系和干扰作用。

答案 D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朝比明朝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商业对于帝制统治关系的重要性,因此到了清朝,商人与权贵的关系也更为深切,商人炫耀奢华才成为常见现象。

B.清朝政府为推动商业发展提供了制度环境,在当时出现了诸多资本雄厚的商帮以及大量的商业会所、手工业会所。

C.清朝官方资本直接进入商业构成特权经营造成的市场不公平竞争等原因,导致市场无法获得完全依照经济规律运行的环境。

篇7

二、评审级别

助理工程师(初级)、工程师(中级)、高级工程师(副高级)。

三、评审方法

采取“直通车”的办法,不受每年职称评审一次例会的限制,根据申报情况随时组织评审。

四、评审申报材料

1、高级工程师审核表一式三份(中级以下不需填);

2、辽宁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定表一式三份(帖上照片);

3、辽宁省专业技术资格报评推荐表一式三份;

4、反映个人学历、资历、的相关证件(原件、复印件);

5、主要业务成果(获奖证书及有关业绩证明复印件);

6、论文、著作(原件、复印件);

7、一寸照片四张。

五、评审的工作内容

1、计算机职称考试考前辅导;

2、职称指导与推荐;

3、工程师报卷资料指导;

4、高级工程师答辩培训与指导。

六、评审条件

1、学历、资历要求

高级工程师:博士毕业满2年;本科满5年。工程师:博士毕业;硕士、双学士学位满2年;本科、专科满4年。

2、业绩成果要求

高级工程师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①国家级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星火奖;②省(部)级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星火奖;③市、省直厅局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或二等奖两项以上;④科技成果被列为市、省直厅局级以上重点推广项目,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获得有关方面的奖励;⑤市、省直厅局以上先进科技工作者;⑥省(部)级重大科技情况(信息)成果二等奖。工程师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①省级以上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星火奖;②市、省直厅局科技进步三等奖;③科研成果通过技术鉴定,并有一定推广价值(须附“技术鉴定证书”);④市、省直厅局级重大科技情报(信息)成果奖;⑤科研成果被列为市、省直厅局级推广项目。

3、论文、著作要求

在企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参加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时,对论文数量不做限制性要求。经本(行业)企业采用的技术创新报告、发明专利、研发项目、工艺方案、技术鉴定报告、可行性方案、行业标准等可替代论文。

4、直接申报

(1)助理工程师:本科毕业1年、大专毕业3年、中专毕业5年;

(2)工程师:硕士毕业2年、本科毕业5年、大专毕业7年;

篇8

作者简介:王军(1979-),男,满族,辽宁本溪人,江西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讲师;何鹏举(1961-),男,甘肃庆阳人,江西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江西?赣州?341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一体化培养模式研究”(JXJG-09-6-1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8-0021-02

近十余年来,我国的本科生毕业人数从1999年的44万人扩大到2011年的660万人,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也从1999年的7.1万人扩大到2011年的52.4万人,当一个国家的本科高等教育达到大众化甚至普及化的时候,必然会追求更高层次(研究生教育)的大众化。在高等教育日益普及的今天,面对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教学质量与招生规模、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的矛盾,如何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

本科生教育是大学中的基础教育,强调的是学习但不能没有研究性和实践性的训练;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教育,强调的是研究和创造性,但是也不能忽视基础教育,尤其是自然科学的系统知识体系以及人文社科和思想品德教育。大学中的基础教育与高层次教育是一个有机体,应把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按照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设计和考虑,打通本科生高年级与研究生教育之间的隔离。[1]

一、测控专业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是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相结合的尝试,是现行的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制度的补充与延伸。推荐免试指由本科阶段直接保送进入硕士生阶段学习的一种培养方式,相应的还有硕博连读培养方式,就是硕士生直接保送到博士生阶段学习,目前国内也有部分大学(如清华大学)采取部分优秀的本科生直接保送到博士的培养方式。我校在2009年正式开展推荐免试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现已实行研究生推免制度三年了,“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正是为了适应我校的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制度所进行的有效补充,不但可以缓解招生数量与培养质量的矛盾,而且有助于吸引本校优秀本科生源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优化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协调发展。

“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沿用了博士生培养方式中硕博连读和提前攻博的概念。硕博连读和提前攻博的培养方式是国家确定的博士生入学方式之一,缩短了研究生培养周期,对激励硕士研究生攻读博士学位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硕博连读模式在美、英等发达国家有较长时间的应用和实践历史,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得到了世界各国较为普遍的认同和借鉴。在当前高校扩招、就业压力增大的形势下,“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对于促进本科生努力学习、毕业后选择继续学习或者参加工作都有着积极的影响,是高等教育多元化的一种尝试。

我校本科生教育实行3~6年的弹性学分制度,允许学生在修满规定的毕业标准学分的基础之上,根据自身的情况调整学习进度,增加了人才培养的灵活性。“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主张以人为本,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充分体现了我校弹性学分制度的优越性,“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对于促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二、本硕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与优化

测控专业是光、机、电、计算机多专业交融的技术学科,针对测控专业多学科、多专业交叉融合的显著特点,以“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精密机械及仪器”、“机械电子工程”等硕士点的人才培养为导向,以矿山、冶金、仪器仪表等行业需求为目标完善本专业的电类和机械类课程。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进行了层次设计和分类设计,修订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方案,统筹安排本科课程与硕士研究生课程,调整课程设置,整合课程内容,使课程体系相互衔接,以就业和读研两个方向灵活设置选修课程,加强专业素质和能力培养,满足就业和读研的需求。

在本科三年级结束后,根据导师组的考核意见以及学生个人的选择、能力和兴趣进行分流。一部分学生选择就业,进行本科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写作;另一部分达到保送研究生资格的学生则在导师的指导下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该部分学生不再完成本科毕业论文,经过研究生阶段培养,最后完成硕士毕业论文即可。

1.课程体系

测控专业毕业规定总学分为186学分,包括5大模块,如表1所示。

篇9

一、基本情况

(一) 启动阶段

20xx年10月25日,教务处制发了《关于20xx年毕业教学实践工作安排的通知》,标志着20xx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正式启动。要求各专业本学期内完成选题和开题工作,规定毕业论文(设计)时间不少于9周。同时,文件对毕业实践环节从前期准备、过程管理到成绩评定都提出了要求。

20xx年11月22日前,各二级学院将20xx届各专业毕业实践教学工作安排交至教务处备查。

实践教学科对20xx年7月编印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指导手册》重新进行了修订,并发到每位指导教师手中。

上述文件的制发,进一步明确了毕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向,规范了管理环节,保证了工作质量,为毕设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 选题、开题阶段

各学院成立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并对选题、拟题和审题、开题、论文写作指导等工作环节提出具体要求。

选题、开题环节12个专业都能按照规范要求严格审查,并做到一人一题,来自社会生产一线的应用性选题比例较往年明显增加。每个学生都下达了任务书,完成了开题报告,国际学院、人文学院还组织了开题答辩。

(三) 前期指导检查阶段

寒假期间,各专业本科毕业生在教师指导下按照任务书要求,收集毕业论文(设计)所需的相关资料,构思整体框架,开始毕业论文(设计)的初稿撰写工作。指导教师按照学校的要求,采取当面指导、电话、网络等多种方式,定期和学生联系,指导论文写作。

(四)中期指导检查和整改阶段

20xx年3月21日,教务处下发《关于开展20xx年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期检查的通知》,并于3月24日至3月30日组织开展了中期检查。

本次检查的重点是工作进度、论文质量和教师指导情况。同时,也是对学生前期调研、论文(设计)完成过程、进度、工作态度的综合评价。检查分二级学院自查和学校专家组抽查两个阶段。自查阶段,各分院从20xx届本科毕设是否做到一人一题,指导教师的资格和指导学生人数是否达到学校要求,工作进度和质量是否实现任务书目标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指导教师要为每为学生的工作态度和论文完成质量评价打分,学院对整体工作进行总结。抽查阶段,学校组成文科和工科两个专家检查组,10为专家采取查阅资料、与学生座谈、听取汇报和质询等形式,对分院的毕设工作给予综合评价。

从检查结果看,20xx届12个本科专业均能按照学校的整体安排,严格有序地开展工作。据统计,全校20xx届本科毕业生共1328人,1266人按时完成初稿,延迟完成62人。总体优良率为79.5%。中期检查通过 1178人,占学生总数的 89%。87.9%的学生态度认真或较认真。

7个工科专业毕业设计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比例均大于50%的合格标准,文科、经管类专业中工业工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达标,财务管理、汉语言文学和英语专业整改后能基本达到要求。

专家组从指导工作、学生状况、教学管理、资料留存等4个一级指标及9个二级指标,对各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给出了量化的总体评价。同时,针对性的指出了各专业的成绩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整改要求。五月下旬,校评建办联合教务处、教学督导团及二级学院教学副院长开展了全校教学资料“四查”,其中本届毕业论文(设计)为重点检查内容。学校教学副院长还组织召开会议,把检查出的问题当面向二级学院反馈,并要求限期整改。

(五)论文答辩阶段

20xx年4月30日,教务处下发《关于20xx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的通知》,本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于本学期第十二周至第十三周进行。

各院成立由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组成答辩工作小组,负责评阅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审定学生答辩资格,统一答辩要求和评分标准,审核答辩成绩等项工作。

5月19-25日,各学院集中组织学生论文答辩。教务处对各个专业的答辩开展情况逐一进行了检查,并就发现的问题现场提出意见和整改建议。

(六)论文抽检

为端正学风、规范学术行为,保证毕业论文(设计)的原创性,学校对本届学生提出了明确要求,每位学生在签订任务书时都同时签署了独立完成论文(设计)的诚信声明。成稿前,教务处要求学生统一利用维普通达系统对自己的论文(设计)进行复写率检测,并根据比对结果进行整改,规定学生最终提交的论文(设计)复写率不得高于30%,优秀论文不得高于20%。

(七)评优选优阶段

5月8日,教务处制发了《西安思源学院优秀毕业论文(设计)优秀指导教师评选办法(试行)》,进一步明确了优秀论文(设计)和指导教师评选工作的组织管理、评选奖励办法以及理工类和文史经管类优秀论文(设计)的评选标准。

经二级学院评选,有88篇论文(设计)被推荐参评校级优秀。这些论文经教务处审核,并组织专家进行二次评审,最终2014届12个本科专业共评选出优秀毕业论文(设计)76篇,推选出优秀论文指导教师40名。经校专家组评审后,将正式颁发文件给予表彰和奖励。

(八)资料归档阶段

目前,20xx年毕设工作已基本顺利完成,为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各项留存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 5月24日,教务处下发了《关于20xx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资料归档工作的通知》,并提供专门的档案袋,要求学生论文(设计)资料统一按照10项内容和顺序归档保存。要求二级学院按照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2个教学环节收集整理归档资料。

二、毕设工作中发现和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层面

1.学生知识面窄,专业基础理论欠扎实,缺乏论文写作的专门训练,造成论文完全是策划或材料堆积,缺少实证研究;

2.由于学校对本届学生论文的格式提出了统一严格要求,并反复强调检查,使论文格式规范化程度整体上大为改观。但少数学生仍存在格式不规范,摘要写作质量不高等问题;

3.学生论文研究课题的独创性不够,有的设计性课题过于简单,只覆盖1-2门课程的内容,学生在毕设中得不到全面的训练和提高,不能起到检验学业水平的作用。学生尤其是文史类学生论文在实习、实验、实训和社会调查中完成的比例有待进一步提高。

4.近一半的应届毕业生由于提前找到了工作,有的已正式上班,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保质保量完成毕设工作。极个别学生对毕设工作采取消极的态度,土木工程、建筑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各有一名学生因为没有及时提交论文 (设计),成绩不及格。

(二)教师层面

1.部分青年教师没有指导毕设的经验,个别教师不能胜任指导过程所有知识内容的要求,需要别的老师协助完成。

2. 外聘教师大多年事已高,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与学生交流、讨论,指导学生完成毕设;部分专业几次更换指导教师,由于每个教师的指导思路和方法不尽相同,造成学生长时间适应不了,因而影响了论文的进度和质量。

(三)二级学院层面

1.机电学院在毕设写作阶段对学生监督检查不严,严重影响了答辩进度。

2. 交通运输专业提供给学生的选题中,分析类课题占50%多,设计类课题不到50%。学生论文内容叙述性文字多,专业知识含量和综合技能的展示不足。

3.检查发现,个别学院过程资料不完整,或表格填写信息不统一,准确性不高。

(四)学校层面

1.大四学生没有固定的自习教室,到图书馆作毕业论文(设计)时间有限,建议学校能给应届毕业生提供专门作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室、场所。

2.电信、机电、能源等学院都有部分学生结合毕业论文(设计),制做出实物成果,但学生和二级学院都缺少购买零部件的经费,建议学校能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

三、改进意见和建议

篇10

1、引言

《机电传动与控制》课程时机械设计制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等专业必修的主干课程,是机械工程、机电一体化人才知识框架构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融合电力拖动、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技术、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等相关技术,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重要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人才所需电知识结构的驱体,是机电联合的纽带。事关机械类专业本科学生四年整体培养的结果与质量。

目前的教育是多偏重于理论,而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却较少,针对以上的情况,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要求,需要针对其特点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增多增强实践课程的开设是达到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

2、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是机电传动与控制课程的重要环节,对于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设置尤为重要。在内容设置上,除了设置验证性实验外,还要设置设计性实验或综合性实验,以在理论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与理论结合的能力。在课程的实施中,应该让学生根据实验内容自行设计,以拓展自己的思路,弥补自己理论学习上的不足,保证理论够用,又突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该课程的教学方式是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自主学习等有机结合,注重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采用引导的方式,多结合实例进行讲解,从实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未知问题的能力。实验内容设置主要偏重于开发学生的设计思维、增加应用型、设计型等类型实验;在实训中,让学生根据实训内容按照项目的实施方式,从项目分析、图纸设计、装配图设计到实物装配。以团队形式来完成实训任务,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3、机电传动与控制实践教学内容设置及实施

根据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我们在进行《机电传动与控制》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时,主要从学生能力方面出发,在理论知识够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所以在内容设置上,应多应用少理论。在实验方面,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传动的基本知识,并通过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控制线路的设计能力、问题发现能力和问题的解决能力。通过系统的训练,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同时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一定程度的自由选题、制定方案、选择仪器设备、安装调试,锻炼学生的能力。

实施过程中,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学生始终处于主置,而实践教师则处于为实践教学服务的主导位置。主体是实践教学的中心,主导必须同绕这个中心做好准作。作为实践教学主体的学生,必须在继承传统知识和技术的基础上,重点进行知识和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作为主导的实践教师,必须在其搞好实践教学的引导作的同时,加强自身知识和技能的扩展和更新,达到知识丰富,技术熟练和教学方法科学而实用的要求。课程的实验和设计在内容上要统一规划,相互补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也是保证实践教学改革的基础。教学基地建设应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旨,以行业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先进水平为标准,充分体现规范性、先进性和实效性。

4、团队协作能力培养

应用型本科教育不但是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还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竞争能力,即区别于二本教育又区别于高职教育。所以,在实训课程的教学中,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动作能力和创新意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尤其是当今社会,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也尤为重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主要是多学科技术的组合,单靠一门独立的知识专业是不行的,很多情况下,单靠个人能力已很难完全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并采取切实高效的行动。所有这些都需要人们组成团体,并要求组织成员之间进一步相互依赖、相互关联、共同合作,建立合作团队来解决错综复杂的问题,并进行必要的行动协调,开发团队应变能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依靠团队合作的力量创造奇迹。在实训课中,通过组队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精神。因此,注重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是学生在以后工作中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5、考核方法设置

由于实训课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为目的,如何根据所要达到的目的进行考核,能否设置一个较合理的考核方式,如何通过这个方式方法进行验证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本课课程的考核主要是对电气线路图纸的设计、装配图纸的设计、实物装配、系统调试、实训论文的书写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核。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对考核的方式方法进行了改革,考核包括四个方面,动手能力的考核,占总成绩的40%;实训论文的考核,占总成绩的30%;实训完成情况的考核,占总成绩的10%;图纸设计、平时及答辩情况的考核,占总成绩的20%。

经过上述多方面的努力和探索,《机电传动与控制》实践教学有了很大改进。通过实践教学的合理设置,内容的合理安排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又锻炼了教师,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课题为:基于大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编号:2011JGZ058

参考文献:

[1]倪敬,许明,陈国金.《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下旬 2011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