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员自评报告模板(10篇)

时间:2022-03-01 15:10:5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团员自评报告,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团员自评报告

篇1

中专学生自评报告一

在学习上,强抓本专业,使我能熟悉各种网络和办公软件,曾获过二等奖。平时我还涉猎的很多网络编程。

网络管理与维护,网页设计等知识。

有句俗话是这样说的;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刻,所以我不断的寻找机会锻炼自己,领导者的能力是能观察入微的,成为学生干部,我是从低做起的,当时很不甘心,可现在回想起来,却是十分感激那是的经验,在低处做起,一步一步往上爬,而作为干部,感觉就像在自己的生命上添上了精彩的一幕,成为了另一种无形的力量在鼓励我让我在修养方面能够有品德优良,正直诚恳,在性格方面为人谦虚有亲和力,能有很好处理人际交往的能力。

在工作方面能踏实,任劳任怨,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组织交际能力。配合部长出色得完成了校团委的宣传活动和内部的各项宣传活动。

我结合自身的特长,曾在校团委举办的手工制作大赛获奖,由于工作积极努力,成绩突出,被评为校“优秀共青团员”。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无论工作多累,多繁琐,都不在是一种疲惫,而是一种满足和快乐。

最大的收获是心理的成熟,流百多个日子里曾悲伤过,失落过,苦恼过。委屈过。而现在懂得擦干眼泪,站起来继续往前走,前面的荆棘算不了什么,路上的阻碍,我每攀越跨越过一次,便离云端更近了一步。

使自己的知识水平,思想品德,工作能力等方面都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中专生活不但教会了我知识,让我知道为人处事的方式,更磨练的我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在这即将挥手告别美好的中专生活,踏上社会旅途的时候,我将以饱满的热情,鉴定的信心,高度的责任感去迎接新的挑战,跨越新的高峰。

中专学生自评报告

时光如梭,转眼即逝,当毕业在即,回首三年学习生活,历历在目:

珍贵三年中专生活将要接近尾声,感觉非常有必要总结一下中专三年得失,从中继承做得好方面改进不足地方,使自己回顾走过路,也更是为看清将来要走路。 一个人一生,每一步都要自己去走,人生需要自己去探索,不是靠父母;人生必须做出无数次选择,每次决定都会给我带来一份收获、一种尊严,使我懂得去爱惜这段过程,爱惜自己人生。

三年中专生活,使我增长知识,也培养我各方面能力,为日后我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打下坚实基础。但是,通过三年学习,我也发现自己不足,也就是吃苦精神不够,具体就体现在学习上“钻劲”不够、“挤劲”不够。当然,在我发现自己不足后,我会尽力完善自我,培养吃苦精神,从而保证日后成绩能有较大幅度提高。

生活在一个集体中,就要有广阔胸襟和博怀。要让自己生活更有意义,生活要有规律,要有远大理想和追求。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有信念,坚持信念就能活得更有意义。 人,总是在学习中进步,在工作中得到锻炼。。

实习生活是检验在校所学知识,同时也是进一步对所学知识加强巩固和提高,我非常珍惜这段实习过程,它是我走向社会第一步,从零开始,虚心向前辈学习,任劳任怨,力求做好每一件事,逐渐在工件中学会做事首先要懂得做人道理。 工作上,勤勤恳恳,关心学生,服从学校安排,完成教学任务。班主任工作,以身作则,和学生和同事团结友爱。教学上,尝试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生活上自觉从严要求自己,艰苦朴素,遵纪守法,作风正派, 各方面表现良好。

作为积极乐观新时代青年,我不会因为自己中专文凭而失去自信,反而我会更加迫切要求自己充实充实再充实。完善自我未来目标。并且我相信:用心一定能赢得精彩!

良禽择木而栖,士为伯乐而荣,勤奋我将以不怕输韧劲融入社会。愿借您慧眼,开拓我人生旅程!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中专生,我深知两年中专生活所奠定只是走向社会基础,在未来我将面对着及在挑战。但我会以实力和热诚心面对这些挑战,从中吸取经验,丰富自我,从而更好实现人生价值。

中专学生自评报告三

三年的中专生活似弹指一挥间,从学生时代的无知和迷茫,到现在即将成人的从容与坦然。我知道,这又是我人生中的一大挑战:社会角色的转换。这除了有较强的适应力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外,更重要的是得益于中专三年的学习积累和技能的培养。 我自认为无愧于中专三年,刚入学时,我曾为身为中专生而懊丧过。但很快,我选择了坦然面对。因为我深信,是金子在任何地方都会发光。所以我确信,我——一名中专毕业生,也一定会有光明、辉煌的一天。

三年的学习生活使我懂得了很多。三年前那个天真幼稚的我,经过了那些人生的挫折和坎坷,现如今已经变得成熟、稳重。

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不会总是一帆风顺,只有自己勇敢地面对人生中的每一个挫折和困难,才能在以后的道路上大放光彩。

本人诚实,上进心强。在生活上,能严格要求自己、待人真诚、热情,在学习中努力刻苦,在校曾担任团支部书记和组织委员职务,在工作中,认真负责、吃苦耐劳、有较强的责任心、团队意识和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我还会更加努力完善自己的不足。使自己更加完美!

在这三年里我还曾获得学校的许多奖项。曾获得北京市电子商务员证书、北京市计算机操作员证书等等。在校还获得优秀团干部、尽责奖、才艺奖等等。

篇2

新建非公企业团组织71家,超额完成任务42%;街道累计管理团组织(不含社区)数已达到140个;新建启航驿站3处;做好乡镇实体化“大团委”规范化提升工作,新建直属团组织21个,顺利迎接团中央电话抽查,正确率达100%;创建农村工作片区团组织,对全市85个片区实现组织全覆盖和活动全影响;与市委组织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城市社区中健全团组织进行换届选举的实施意见》,在13个城市社区启动健全团组织进行换届选举工作,完成向阳社区团组织选举试点;筹备镇村团组织换届工作,配齐配强基层团组织班子,强化基层团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强化“枢纽型”团组织建设,做好“青年公社”规范提升工作,新成立寿光市青少年教育研究促进会等3家团属协会组织;成立驻济南团工委。召开共青团寿光市十七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审议通过委员卸职确认案,递补8名十七届委员;积极参与党群部门公务员公开遴选,通过岗位技能测试、笔试、面试等程序选拔机关工作人员,配齐配强团市委干部队伍,实现满编制运行;起草农村团干部培训方案,将975个行政村团组织负责人纳入团干部培训计划。

二、品牌化活动开展,增强共青团凝聚力

畅想中国梦,深入开展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全市青少年中全面启动“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十大美丽少年梦”评选活动。组织开展“展望圣城美 畅想中国梦”口号征集活动。五四青年节期间,联合市委组织部在大学生村官群体中开展“青春助力中国梦”演讲比赛和“传承五四精神 奉献美丽乡村”庆五四主旋律活动,带领170多名大学生村官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并在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义务植树70余棵,建起寿光市大学生村官成长林。广泛深入地开展“爱祖国、树理想、讲道德、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和“弘扬民族精神 厉行勤俭节约”主题教育活动,邀请五老志愿者组成宣讲团,累计24300余名师生受到教育。推进志愿者组织规范化管理,统一制作服装、队旗和徽章,重新注册登记,建立志愿服务工作台账和QQ群、飞信群,实现组织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动员响应机制,目前已有800多名来自社会各界的热心公益人士积极报名参加。

三、就业创业,打造共青团公信力

篇3

二、《昌邑小学校务公开实施细则》的实施

根据实施细则中校务公开内容的范围,我校按照公开程序着重对以下内容进行了公开或审议。

1、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

5月30日,学校成立自评领导小组和6个专项评估组,制定了自评工作计划。6月底召开校务会、行政会、教职工大会,认真学习了《督导评估手册》,进行宣传发动,布置了工作计划,提出任务要求。7月至8月各专项小组认真对照各项评估指标,收集信息,并整理有资料。9月校务会、行政组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提出方案,教代会通过,确定申报等级为示范二级。9月至10月上旬,全校动员,分层分级落实任务,各专项小组完成c级指标自评表的填写工作。10月中旬各专项小组完成分报告。10月底召开教代会,审议自评报告。11月上旬基本完成,请督导室领导来校指导工作,我们对不足部分,及时加以修正、整改。

2、 工会换届改选

4月上旬学校党支部对三年一次的工会换届改选进行了宣传发动,在全教会上决定选举方式。4月7日进行组室提名,提名较集中的列为候选人。然后在校务公开公告栏中对候选人进行情况简介。4月25日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正式改选,当场唱票进行汇总,然后上报学区。这一工作符合民主程序,符合群众意愿,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3、 教代会

三年来,两届工会委员会共召开了八次教代会。

XX.10--12

七届一次:昌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三年规划讨论、通过昌邑学校务公开实施细则讨论、通过

XX.1

七届二次:学校党政主要领导年终考核

XX年度局、校优秀名单(校考核小组推荐)

XX年度工会财务及经审报告

XX.3--6

七届三次:昌邑小学教工考核制度修订

昌邑小学教工奖惩制度修订

昌邑小学教工岗位责任制修订

昌邑小学教师行为规范细则

XX.12—XX.2

七届四次:校中层干部考核、校党政考核

工会经费使用情况及经审报告

XX.6--8

七届五次:制定昌邑小学师德规范

XX.12—XX.1

七届六次:党政考核及中层干部述职,群众评议

学校及工会经费使用情况报告及经审报告

XX.6

八届一次:后备干部推荐工作

“昌邑形象教师”评选细则

XX.10

八届二次:讨论、修改,进一步完善督导总报告

4、 党政领导年度述职报告

三年来,校长和书记当着全体教职员工的面进行了述职报告,述完职,校长书记离场,由工会委员会具体负责组织教工对党政领导的考核,考核表收教后,当众封袋,上交学区。

5、 工会年度经费使用情况公开

每一年,工会财务委员张青凤同志向全体会员汇报了XX年工会财务收支情况,经审委员邱鸿年作了经审报告,得到了会员的普遍认可。

6、 职称评定

我校通过教代会的选举产生了学校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小组群众代表两名——沈煊老师和陆翌老师。在XX年小二升小一、小一升小高的职称评聘中,先由符合条件的教师提出书面申请,再由职评小组成员经过深入细致地分析、讨论,最终确定送审人员。对条件不够但又上报的教师逐一说明不送审原因,消除他们的顾虑,指出今后努力方向,并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机会,弥补不足。XX年9月,由于沈煊教师内退,补选杨佩青教师为教师代表。XX年在小一升小高的职称评聘中,学校里符合条件的有5位老师,但实际名额只有一人。校职称评定小组投票同意杨文英教师评为高级教师,另两位符合条件但受名额限制的教师,学校在第二年将对他们低评高聘。

7、 年终考评

每一年度都有年终考评工作,在此项工作中,我校遵照“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通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途径保证“优秀”的产生公开、公平、公正。我们首先让教师在自己组内交流年终小结,在交流的基础上,根据学科教师比例产生“优秀”候选人,再提交学校评优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在汇总后,根据个人实绩,确定优秀名单,这其中严格控制中层干部“优秀”比例,尽可能考虑确有贡献的、第一线的教师。接着张榜公布优秀人选,给大家一定的时间提出异议,若无异议,最后上报局人事办。

8、 报或评定先进人物

在近一年中,我校分别向上级申报了区“三八”红旗手、区先进工作者、区园丁奖、局优秀党员、局青年岗位能手、学区优秀党员、学区优秀团员等不同级别、不同层面的先进称号,但无论是哪一级的评优工作,我校都根据标准或条件,按照民主推选的方式层层落实,因而使得各类评优真正符合民意,尊重实绩,也一次次振奋了人心,起到了促进教师发展的目的。

9、 副职聘任

XX年1月,学校从实际出发,对副校长一职进行了公开聘任,在各组室的充分酝酿下,高名义同志被一致推选并受聘。

「 1

10、浦东新区教师奖金分配方案

三、对校务公开工作的思考

1、校务公开工作毕竟只是开了一个头,工作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从实践中,我们感到要边做边学,边学边思,发现问题要及时改正,既要多学一些法律法规的常识,又要善于灵活掌握规则,在不违反政策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变动。而目的只有一个:调动教职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乐意为学校建设发展出谋划策、发光发热。

篇4

(二)强化运营管理,增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进入XX年,公司从建立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提高标准化服务水平,重视安全管理等方面入手,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站在突破**的高度,使管理再上一个新台阶,优质服务再上一个新水平。各线路运营收入进一步增加,截止目前安全运营里程达120xxxx万公里,为市民的出行提供了优越的出行条件,为牡丹花会和林交会创造优质的服务环境。

一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规范管理人员工作制度,为搞好生产理工作提高生产管理水平,提高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打造一支过硬的公交管理队伍,公司特制定了生产管理人员管理岗位制度和公司奖惩规定,监督管理线路正常运营,持证上岗,文明管理,严格执法,不循私情,加大处罚力度,对累计三次违反同样规定的管理人员停薪下岗。线路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积极性大大提高,管理更加规范化。

二是突出安全管理,真正把安全运营提高到重要议事日程,从法规教育、例会制度入手,通过各种形式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力度,层层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并积极开展省交通厅和市交通局组织的“安全活动月”和“反三违月”活动。在4月10日,公司为配合国际牡丹花会和五·一黄金周运输工作,组织一次安全大检查,通过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各线路进行了整改,车辆逐一配齐了灭火器,更换了老化轮胎,保养了刹车灯光等设备,并车车建立了档案。今年6月公司又按照市局客运办要求,对车辆逐一上线检测,对问题车停运整改,确保了牡丹花会和五·一黄金周的安全运营。今年以来,没有发生一起重大事故,为创建平安**贡献了一份力量。

三是加强调度管理,根据早中晚客流量不同,制定不同的班次运营间隔时间,做到高峰不留客,平峰一车清。同时对各种突发事件,如汛期暴雨恶劣天气,6月份高考、市各项应急事件等,公司都制定了多套方案。另外,在各线路增设机动车,即方便乘客乘车,又能及时更替线路故障车,确保了班次的正点率。

四是加大票务和服务管理稽查力度,提高公交形象。为提高司乘人员责任心,公司对部分线路服务质量和票务进行了稽查,严格按照公司奖惩规定和稽查运营管理暂行规定对服务质量差、有损公交形象的司乘人员严厉处罚。经过整顿,司乘人员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大大提高,都能自觉做到从维护公司形象出发,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五是积极组织开展安全工作自评活动,建立严格的检查制度,制定了车辆技术状况、车容车貌、驾驶员的操作消防等安全标准。11月公司

按交通局要求开展安全检查,到各线路、站点查车况、纠违章,及时发现问题,整改隐患,不但规范了管理工作,而且提高了司乘安全行车的自觉性,避免了一起不安全因素。

(三)努力提高服务水平,树立公交形象

我们始终把运营服务做为中心工作,以不断深化社会服务承诺制度为重点,强化管理,坚持不懈地抓形象工程,使企业的两个效益明显提高。一是把一线运营生产的管理做为实行全面目标管理的重点,先后制定了《驾乘人员营运管理考核办法》、《稽查工作条例》等规范性文件;二是重视干部、职工的培训,特别是新上岗人员、违规违纪人员的培训工作,共举办培训班、轮训班十余期,培训率达100;三是坚持服务标准化,实行了乘务员等级制,驾驶员职称考评制,设立优秀乘务员的明星示范岗。在此基础上,公司在全线路推行线路标准化管理,逐年达标,逐年考核,在抽查中不达标线路被宣布取消达标线路资格;四是加强监督检查,强化公司稽查大队的工作力度,坚持内外结合、明暗结合、专群结合的方法,搞好安全服务的检查监督;五是广泛开展“创名牌、树形象”、“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参与省交通文明行业创建活动,举办各类岗位练兵、技能比赛,召开交流座谈会、技能研讨会,促进管理人员素质和水平的提高;六是与周边城市公交单位采取相互走访、巡回交流学习的方法,取长补短,共同促进行风建设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工会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继续访贫问苦给予困难职工生活补贴,执行婚丧嫁娶给予补助的国家政策,为职工群众谋福利,拉近了工会与职工的距离。团支部工作也积极有效,组织团员青年学习党的纲领和基本路线,并组织团员青年多次参加学雷锋活动,涌现出一批拾金不昧、扶老携幼等优秀团员青年,为全体干部职工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多次收到群众的表扬信件和锦旗。使公司公交形象得到很大提高。

7、保卫科在公司原驻地拆迁改建阶段,认真执行规章制度,增强防患意识,使公司无重大火灾事故,无重大伤亡事故,无刑事犯罪,确保了公司财产没有流失。

二、公司存在的问题

1、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加强线路规范管理,减少乘客投拆,把乘客投拆率降至最低点。

2、个体车辆贯穿城郊公交线路,在公交车站点招揽乘客,扰乱了公交车运营秩序。

3、公交站点秩序混乱,非公交车辆在公交站点乱停乱靠,严重影响了公交车的正常运营。

4、很多关于公交优先的发展政策不能得到很好地执行,公交发展环境不够宽松。

三、XX年工作计划

1、加强司乘人员培训,提高服务水平,严把司乘人员的上岗关。

2、强化公司各项管理制度,把规范化管理作为今后工作的目标。

篇5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10)012-0912-05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0.12.007

Effects of group psychotherapy on mood in patients undergoing 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ZHU Hao-Bin1,HU Pei-Cheng1,QIAO Jie2

1Medical psychology T&R Section,Peking University HSC,Beijing 100191,China

2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Beijing 100191,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HU Pei-Cheng ,Email:pchu@hsc.pku.省略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the group psychotherapy to the mood in women undergoing 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Methods:Totally 100 women undergoing their IVF-ET treatment agreed and were divided into the routine-care control group(n=50)and the intervention group randomly(n=50).The intervention group(withdrawal 8)received group therapy which was performed about twice a week for 3 consecutive weeks(6 sessions),while the control group(withdrawal 3)did not receive any intervention.Both groups were assessed with the 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AI)an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s:The intervention group had not significant change in SAIand SDSscores after intervention(Ps>0.05).The SAI [(39.6±7.9)vs.(42.7±8.7),P

【Key words】group psychotherapy;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stress;emotional factors;random-controlled study

目前可根据具体的生殖问题,采取不同的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帮助不孕症夫妇重获生育机会,此技术包括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及其衍生技术和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AI)两大类,而前者是目前最常用的不孕症治疗手段。但IVF-ET治疗对于患者而言属无法控制的医疗事件,患者面对这一应激源时,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心理反应[1-3],如焦虑、抑郁或者敌对情绪增多等。如何对患者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过程中出现的不良情绪进行干预,帮助她们平稳度过IVF治疗流程成为临床关注的问题。根据现有的文献,针对IVF患者的心理干预多采用小组治疗的形式[4-5],具体的治疗模式,则多采用认知行为治疗。小组工作人员或治疗师为患者提供正确的医学信息,减压训练,鼓励对信念的识别和纠正,并培养患者之间及患者和家属亲友间的相互交流和支持。心理干预可有效降低IVF患者的焦虑水平,但对生物学治疗终点(生化妊娠)的影响作用,不同研究得出的结论差异较大[6]。英国在2001年已将心理指导作为不孕症治疗的正规流程之一[7],但国内针对IVF-ET患者进行的心理干预未见报道。本研究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治疗者情绪的影响作用。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09年5月~9月,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中心门诊就诊的女性患者中招募自愿参加心理干预的受试。纳入标准:①符合IVF-ET适应症[8];②年龄20~40岁;③初中以上受教育程度;④接受IVF-ET治疗期间于北京居住,且方便接受心理干预者;⑤愿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言语交流障碍(根据初步访谈、职业及受教育程度等综合判断);②严重智能障碍;③无法连续6次参加心理干预者;④目前患有精神疾病,或有阳性精神疾病史及家族史者;⑤患有严重躯体疾病者(包括恶性肿瘤患者)。

共招募受试100名。在初步访谈时按来访顺序进行编号,用Excel中的Rand函数随机选取50名进入干预组,完成全部(为期6次)团体干预者为42例,脱落8例;另外50名纳入对照组,完成前后测者47例,脱落3例。所有受试均于初次访谈时完成相应心理问卷。本研究均未对两组患者中的脱落者进行进一步追踪。两组受试的年龄、不孕症病程、曾接受治疗次数、不孕症类型及教育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1)。

1.2工具

1.2.1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

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教育水平、不孕症病史及既往接受治疗的次数。

1.2.2.焦虑状态-特质问卷(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9]

分为两个分量表:状态焦虑问卷(S-AI)和特质焦虑问卷(T-AI),各含20个条目,各条目按发生频率4级评分, 总分越高表示焦虑程度越严重。郑晓华等[10]用该量表对长春和北京地区一般人群进行了大样本调查,其中一般女性TAI均值为(41.31±7.54),SAI均值为(38.97±8.45)。

1.4.3.中文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11]

共20个项目,按症状出现的频度进行4级评分,分数越高,症状越严重。

1.3 研究步骤

对志愿者进行初步访谈,要求填写一般情况表,同时按照入选和排除标准进行简要访谈,访谈结束后填写S-TAI和SDS问卷,并嘱等待电话通知是否入组参加团体干预研究。随机分入干预组的患者接受心理干预,并在最后一次团体治疗时进行SAI和SDS后测评估,对照组患者不接受任何心理干预,仅进行S-TAI及SDS前测和SAI及SDS后测。两组患者最终的妊娠率以临床妊娠(B超)结果为准,妊娠结局通过事后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中心病例数据库查询获得。

1.4 团体心理干预方案

以如何接受现状,如何采取积极态度面向未来作为治疗焦点。集体心理干预以小组形式进行,共分为5组,每组8~13人。因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从患者服用促排卵药物开始到最后一步的孕检共需4周时间,故选择较为密集的团体干预模式:自治疗周期第3或第4日开始,每周活动2次,每次1.5~2 h,共6次。团体干预活动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心理学教研室进行,团体治疗师由本文作者担任,作者事先接受过欧文亚隆团体培训并具备带领团体的经验。团体活动内容参考《团体动力与团体辅导》[12]制定(表2)。

1.5 统计方法

使用Excel和SPSS 18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计算。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数据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干预组前后测数据比较以及对照组前后测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干预组和对照组后测数据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同组别治疗成功率及两组脱落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2 结 果

2.1全体受试干预前各量表评分情况

89例受试TAI 得分为(40.0±8.4),SAI 分值为(39.6±8.1),与郑晓华等[6]研究中一般女性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DS得分为(43.1±9.9),与常模(41.88±10.57)[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各量表的组间和组内评分比较

干预组SAI、SDS的前后测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SAI、 SDS的后测得分均高于前测;对照组SAI后测得分高于干预组后测得分(表3)。进一步比较两组SAI、 SDS前后测的差值,结果显示:干预组SAI前后测差值为(0.6±7.8),对照组为(3.2±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P=0.048);干预组SDS前后测差值为(2.9±11.7),对照组为(5.3±1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P=0.378)。

2.3两组患者临床妊娠率、脱落率比较

干预组临床妊娠率为35.7%(15/42),对照组为29.8%(14/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P=0.712)。

干预组最初纳入50例,脱落8例,脱落率16%;对照组最初纳入50例,脱落3例,脱落率6%。两组的脱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5,P=0.200)。

3 讨 论

在本研究中,患者基线水平(入组日)STAI和SDS分值与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IVF患者在刚进入医学治疗周期时的情绪状况与一般妇女类似。这与Verhaak和Fekkes等 [13-14]的研究结果一致。但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采取自愿参与心理干预的入选模式,这种情况下有可能造成选择性偏倚,即主动选择参与心理干预研究的患者,其积极寻求帮助或主动应对的方式可视作心理状态较好的表现,这部分患者更有可能选择参与心理干预研究。而基线水平的SAI及SDS分数较高的患者,其主动寻求帮助的可能性则相对较小。

本研究显示,随着IVF治疗的展开,未接受团体干预的对照组患者焦虑和抑郁分值增高,这与IVF-ET心理应激领域的研究结果[15]一致。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过程中,患者从情绪状况基本良好逐步发展为显著的不良情绪可能是IVF治疗自身特点造成的。首先,多数患者将IVF技术视为“获得”孩子的最后手段而对成功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16];而在逐步接受IVF医学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由于对于IVF治疗感到陌生,对治疗结果无从把握;加之以往的应对策略在新的应激环境下不一定能有效发挥作用,这种情境下患者容易产生失控感[17],并表现出较多的负性情绪。本研究验证了Domar[18]的研究结果,即对接受不孕症治疗的女性而言,其心理症状出现自发性好转的机会微乎其微,提示应为接受IVF治疗的患者提供心理干预,帮助其有效应对不良情绪。在本研究中,干预组患者经过6次团体心理干预,其SAI和SDS后测值较前测值并无显著升高,这可能与团体心理干预有关。Reading等 [19]和Merari等 [20]的研究也显示,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本研究通过对两组患者SAI和SDS前后测分值变化的比较发现,本干预模式对患者的焦虑情绪的影响作用更为显著,而对抑郁情绪的影响不明显。但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所得结论仍有待进一步验证。

尽管本研究显示干预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但未达显著性水平。国外对心理干预是否能提高IVF-ET妊娠率的报道不一。Celia等[21]对227例首次接受IVF治疗的女性采用身-心-灵(EBMS)模式进行干预,结果发现干预组妊娠率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但也有研究[15]显示心理干预(如放松训练,压力管理和心理教育)有助于提高IVF患者的妊娠率。就本研究而言,也许将样本量扩大,或进一步细化被试,如按治疗周期数、病因或年龄等因素进行分组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同时,由于本研究样本选择偏倚那些有明显不良情绪的,相对而言更需要心理干预的患者反而有可能被“排除”在外,这也可能是造成本研究心理干预对IVF治疗结果影响不显著的原因之一。

本研究中所采用的团体心理治疗内容主要按照EFC应对模式(否认、放松、随它去)设计,通过放松训练、团体间的经验交流、医学宣教、个人生活史回顾、理解哀悼及对未来生活的规划等方式,以期使患者对现实有更多的接受,并对将来生活抱有积极的态度。在团体干预过程中发现大多数成员认为不孕是种隐而不显的缺陷,羞于和外人讨论,同时也认为没有类似体验的人难以理解,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患者与外界之间沟通的渠道被她们主动切断了。而同质性团体正好为接受IVF-ET治疗的患者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成员间的同病相怜感和相互学习过程都有助于心理压力的缓解。对那些既往有IVF治疗失败经历的患者,应当鼓励她们讲述过去失败的经历。首先,述说者通过倾述可以对过去的失败经验进行哀悼处理;另一方面也为其他成员提供了如何面对治疗失败的学习机会;第三,这样的经验交流也是在暗示对IVF治疗结果不应抱有太高的期待,可以使每个团员内心都有的治疗失败预期在比较安全的环境下进行讨论和处理。

帮助患者重新获得控制感是IVF治疗环境下进行团体干预的重点之一。IVF治疗中患者所表现出来的焦虑,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治疗环境所带来的不可控感造成的。本团体中对控制感低下的处理主要包含3个方面:①患者可以通过学习放松技术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应用。②告知正确的医疗信息也是患者获得控制感的重要方式。如,治疗师应将客观的治疗成功率告知患者,以免患者对IVF治疗成功抱有过分乐观的态度。又如,多数团体成员都有不同程度的躯体症状,较常见的有背痛、腹胀、头疼等。这时治疗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适当解释,以纾解患者不必要的担忧。③帮助患者寻求新的生活意义,这也有利于患者重新获得对生活的控制感,进而降低焦虑。

综上所述,团体心理干预可以缓解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患者的焦虑情绪,有临床推广价值,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且未对脱落患者进行随访,可能会部分影响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1]Slade P,Emery J,Lieberman BA.A prospective,longitudinal study of emotions and relationships in in-vitro fertilization treatment[J].Hum Reprod,1997,12(1):183-190.

[2]Visser AP,Haan G,Zalmstra H,et al.Psychosocial aspects of in vitro fertilization [J].J Psychosom Obstet Gynecol,1994,15(1):35-43.

[3]Yong P,Martin C,Thong J.A comparison of 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in women at different stages of in vitro fertilization treatment using the mean affect adjective checklist [J].J Assist Reprod Genetics,2000,17:553-556.

[4]Domar AD,Seibel M,Benson H.The mind/body program for infertility:a new behavioral treatment approach for women with infertility[J].Fertil Steril,1990,53(2):246-249.

[5]McNaughton-Cassill ME,Bostwick M,Vanscoy SE,et al.Development of brief stress management support groups for couples undergoing in vitro fertilization treatment[J].Fertil Steril,2000,74(1):87-93.

[6]Anderheim L,Holter H,Bergh C,et al.Does psychological stress affect the outcome of in vitro fertilization? [J].Hum Reprod,2005,20(10):2969-2975.

[7]Boivin J,Appleton TC,Bsetens PD,et al.Guidelines for counselling in infertility[J].Hum.Reprod,2001,16:1301-1304.

[8]黄荷风.现代辅助生育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50-51.

[9]Spiellberger D.状态-特质焦虑问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238-241.

[10]郑晓华,舒良,赵吉凤,等.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在长春的测试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2):60-62.

[11]舒良.自评抑郁量表和抑郁状态问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94-195.

[12]徐西森.团体动力与团体辅导[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276-311.

[13]Verhaak CM,Smeenk JMJ,Eugster A,et al.Stress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among women before and after their first cycle of 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J].Fertil Steril.2001,76(3):525-531.

[14]Fekkes M,Buitendijk SE,Verrios GHW,et al.Healthre-leated quality of life in relation to gender and age in couples planning IVF treatment[J].Hum Reprod,2003,18(7):1536-1543.

[15]Eugster A,Vingerhoets AJ.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in vitro fertilization:a review[J].Soc Sci Med,1999,48(5):575-589.

[16]Baram D,Tourtelot E,Muelcher E,et al.Psychosocial adjustment following unsuccessful in vitro fertilization [J].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1988,(9):181-190.

[17]Miller-Campbell S,Dunkel-Schetter C,Peplau LA.Perc-eived control and adjustment to infertility among women undergoing in vitro fertilization[M] ∥Stanton AL,Dunkel-Schetter C,eds.Infertility:perspectives from stress and coping research.New York:Plenum,1991:133-156.

[18]Domar AD,Clapp D,Slawsby E,et al.The impact of group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on distress in infertile women [J].Health Psychol,2000,19(6):568-575.

[19]ReadingAE,Chang LIC,Kerin JF.Psychological state and coping styles across an IVF treatment cycle[J].Journal of Reproductive and Infant Psychology,1989(7):95-103.

篇6

作者简介:张圆君(1988-),女,江苏南通人,南通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江苏南通226019)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6-0125-02

“90后”是指1990年1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出生的一代中国公民,“90后”大学生成长的年代是我国信息飞速发展之时,是中国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的年代。他们大多无需面对生活的磨难,优越的家庭环境和社会条件也使他们的成长道路大多较为平坦和顺利。他们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日新月异的电子产品、网络在全方位、多角度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有人归纳出“90后”大学生的十大特征是:手机、电脑、数码相机很普及;经济独立意识差,对家庭依赖大;爱读书也爱奢侈消费;心态开放,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心理脆弱、耐挫力差;敢于承担责任,但过于自信;崇拜对象多为政界、商界成功人士;人际交往靠电话、短信、QQ等;多数学生认为与家长“谈不来”;痴迷武侠小说,不爱看古典名著。正是这些时代特征,使得“90后”大学生的思想、理念与老一辈中国人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有着不同于前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虽然“90后”大学生特立独行、追求个性,但值得注意的是,“据统计,世博期间,在园区内共有近8万人次大学生志愿者上岗,服务总量超过1000万小时;同时,还有10万余名站点志愿者上岗,服务市民和游客超过2400万人次。这次“海宝一代”调研对象涉及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校志愿者,其中大一、大二即“90后”学生占三分之二。对于为何加入世博志愿者队伍,受访大学生给出多种答案,其中占比超过三分之二的主要有:为世博会作贡献,担起社会责任(82.4%);提高个人能力,增加个人竞争力(79.6%);使自己有成功感和满足感,体验志愿者的快乐(66.7%)。至于世博志愿服务为自己带来什么,选择超过八成的几大项依次为:世博服务让自己更爱祖国(84.3%);体会到了助人之乐(83.2%);丰富了简历,在求职时应该有用(81%);认识了更多朋友,人际圈更广了(80%)”。上述的数据说明“90后”大学生是充满希望的一代,他们热爱生活、充满活力,兴趣爱好广泛。但像所有的年轻人一样,他们需要在生活中磨炼自己的毅力,在挫折中培养持之以恒的精神。

来自教育部的统计,截至2011年4月,全国共有专职辅导员10.6万余人,专职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为1∶214。此外,还有兼职辅导员3.6万余人,班主任2.7万余人,与专职辅导员一起构成做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基石。作为班主任该如何做好“90后”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指出:“要根据青年学生喜欢的沟通、交流、聚集方式来探索新的组织建设模式。”只有正确寻找自己与他们的共同点,并有针对性地探索符合实际的教育规律和方法,才能做好新时期大学生的管理工作,切实帮助“90后”大学生成长成才;只有牢牢树立“唯有参与才能引导”的意识,积极了解、介入有度,才能深入研究、准确把握各种新生事物、新型群体的发展规律;只有通过网络等载体建立班主任与学生的联系网,不断延伸工作触角、健全组织脉络,才能更好地管理和服务学生,也才能真正地成为“90后”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

一、用关心、爱护换来师生间彼此的尊重

新生在上大学之前,除了学习,生活中其他事情基本上都是由父母“包办”,而进入大学后,从吃饭、洗衣服到买生活必需品都需要自己做,很多学生感到不知所措,这时班主任就需要经常到学生宿舍、教室等场所,多了解情况,帮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同时还给予他们一定的自由空间,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如在中秋节时,笔者用自己的钱给每位学生都买了月饼和糖果,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尽管东西不多,但却像粒粒感情的种子深深埋在学生们的心中,使他们愿意生活在充满爱的集体中,这样不但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还增强了互尊互助,团结友爱的同学关系。“90 后”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喜欢竞争且个性独立,他们希望被尊重,不喜欢被强迫接受某种观点和理论。笔者认为尊重反映的是人和人之间的一种平等意识,表现为对人的重视,只有在行为和态度上加以改变,才能真正做到彼此间的尊重。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要充分尊重、信任、赏识每一位学生,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不损害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并且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班主任只担当指导者的角色,引导学习和工作的方向。从以管理为中心的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改变传统学生管理者高高在上的命令式管理方法。

二、用宽容、平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以宽容、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理解学生,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态度与策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如,笔者发现有的学生在与人交往中很困难,他们不会主动地与教师和其他同学“打招呼”,这其实可以折射出更深的教育主题,它反映出人与人之间如何进行沟通交流、如何学会尊重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在班会中提出:用问候唤醒问候,用微笑唤醒微笑,用关爱唤醒关爱,用尊重唤醒尊重,用平等唤醒平等。让学生去思考,让他们知道在生活中只有自己真诚而友好的关注他人,把快乐与尊重带给了大家,才能收获到来自大家的关爱与关注,毕竟爱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与关注上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定会收获更多。又如:笔者对于班里个性张扬的学生,会适当肯定并鼓励其踏实学习,而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则适当的给予其表现的机会。多站在学生的立场,换位思考,多接触和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多尊重、理解、关注、帮助、支持、赏识学生,使学生感到被接纳、被信任,使其潜能得到发展、发挥,让学生能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环境中成长,也就是现代的“人文管理”;多渠道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增进对学生精神世界的理解力,主动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所思所想、经历经验、情绪情感、观点态度等,从而达到双方真正的心灵互动和平等沟通;给予“90后”大学生更多的宽容与认同,相信他们会在历练中不断成长、成熟。

三、用赏识教育重视学生个体在思想上的差异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谭顶良教授指出“90后”大学生:“生理上,很难不近视,体质下降;认知上,聪明,反应敏捷、学习能力强,强烈的反叛意识,敢于反抗、敢于质疑;情感上,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他人感受,嫉妒心理强,物质富足,快乐匮乏;意志上,忍耐力差,吃不了苦,承受挫折的能力相对较弱;行为上,喝可乐、吃洋快餐,极力表现与众不同,崇拜明星,不崇拜英雄,依赖网络,喜欢用火星文,爱看动漫不爱读书,行为过激甚至出格”。“滴水可以穿石,温火可以融冰”,大学教育正是以一种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方式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实现情感陶冶、思想感化、价值认同、行为养成的影响效果。

面对“90后”这一大学生群体,笔者始终认为班主任要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少苛求,多宽容;少指责,多尊重;少急躁,多耐心;不是以教条地道德宣讲、理论灌输为主要的教育方法,而是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选择相适应的教育方式。由于学生在身体、智力、性格、成长背景等方面的不同,学生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但不管学生差异有多大,都要承认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承认他们每个人都是唯一的存在,有了这样的观念,就能为每个学生的成长打好基础,提供条件。

发挥班主任独特的作用,建立新生状况档案,如:根据学生的性格、爱好、能力等具体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在第一次班会上笔者对同学们说:“我对在座的诸位并不了解,为了避免先入为主的偏见,我不想太多了解你们的高中档案和高考成绩。你们的高考成绩好或差,从今天起,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成为历史,因此,我现在对你们的了解,犹如面对着每一张白纸。让我们全班同学都在这张白纸上画出最好、最新、最美的图画吧!”新颖的班会,一下子吸引了全班同学,特别是那些因入学分数偏低、学习成绩欠佳、学习方法不够科学且带有一定自卑感的学生,让他们受到了平等的对待,激起了他们克服缺点、努力进取的信心。在进行赏识教育中,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在学习、生活中享受到成功的体验,同时让学生们通过沟通、交流得到共同提高;对于思想上存在偏差、自我控制力较差的学生,应积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使学生的不良情绪得到发泄,并以朋友的角色沟通交流,建立相互的信任,让学生愿意接受劝慰和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都有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总之,在承认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鼓励,使其个性得以发展,用赏识的教育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并实施有差异性的教育,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四、用主题意识、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

“90后”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除父母外,亲情观相对淡薄,注重自我,不会关心他人。容易出现以自我为中心,忽略他人感受,社会意识、责任意识、合作意识不强等问题。作为班主任,不只是在班级生活中起一个平衡与决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有特色的引导,培养其合作意识,使他们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据此,笔者采用了不同的教育方式,推出了不同的教育内容。如:实行班级干部竞选上岗制和班干部轮换制,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提倡学生班委竞选轮换制,第一学年通过毛遂自荐、个人述职、集体评选选拔班干部,第二学年拟根据自评、测评进行班委轮换调整。每年进行适当的班委竞选换岗可为更多的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让更多学生体验失败或成功的感受;提出以班级为家、以寝室为家,让学生都有一种责任感,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自控能力;建议学生选择一些适合自己且感兴趣的校级、院级社团,在活动中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经过一段时间的互相认识和磨合后,班委开始行使了他们的权力,由全体学生共同制订切实可行的针对性强的班规、室规。当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建立在共识的基础上时,他们就能够主动为了共同的目标而齐心协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的团队意识。又如:为迎接学校百年校庆,为丰富班级文化,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充分展示各自的才华,激发学生的爱校之情,提出了主题为:“我的支部我的团,我与学校共成长”的活动。结合百年辉煌校史,立足支部团员生活开展了到社区、到学校等系列活动,使广大团员青年了解支部、热爱支部、拥护支部。通过这些的引导,可以向学生传达一种信息:“你能行!你能在互相管理和自我约束中找到自身的价值,找到一种长大和成熟的感觉”。引导和教育他们学会合作,学会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引导和教育他们学会做人、做事,教会他们融入班级这个团队,帮助他们学会付出、奉献。

五、结束语

任班主任工作近一年,从实践中深深感到:“被学生需要”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小到宿舍纠纷,大到专业选择和就业去向的引导。然而,学生在变,什么样的班主任最受欢迎?时代在变,什么样的工作方式能深入人心?在全新的育人环境下,如何把握学生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如何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如何让思政教育的覆盖面更广、实效性更强也成为值得琢磨探索的难题。班主任工作不仅意味着奉献与努力,还是一种责任和义务;不仅需要丰富的管理经验,更需要在工作中不断积累、学习才能满足新时期教育的需要。因此,班主任一方面应该拥有三“心”四“勤”,即爱心、细心、耐心,手勤、嘴勤、腿勤、眼勤。关爱学生,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掘闪光点,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做学生心中的阳光和雨露。另外,还要多渠道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增进对学生精神世界的理解力,不断提高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的班主任。

参考文献:

[1]大学生活心烦意乱 90后何时才能“断奶”[EB/OL]. 省略/info/edu/2009-09/22/content_18573566.htm,2009-09-22.

[2]90后大学生特质出炉“八成自信”是祖国希望[EB/OL].省略/20101226/104184.shtml,2010-12-26.

[3] 打造一支高质量的“引路人”队伍——关于高校辅导员群体的调研报告[R].politics.省略/2012-04/23/content_4015134.htm,2012-04-23.

篇7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机制为动力,通过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系统推进,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运行机制,切实保障流动人口的基本权利和发展权利,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促进融合。以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推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创新。坚持人本理念,逐步满足流动人口对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需求。

(二)统筹安排,协调推进。各区、县(市)要积极争取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政策衔接,整合部门管理力量和信息资源,形成政府主导、公共财政为主体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全面提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服务水平。

(三)因地制宜,鼓励创新。各区、县(市)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在领导体制、管理体制、综合决策、居住证管理、社区登记、信息共享、投入保障、服务网络、服务拓展、城乡统筹等一个或多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

三、工作目标

通过组织实施、有序推进和逐步深化,到2012年,全市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流动人口,流动人口与当地户籍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明显缩小;社区合理配备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满足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需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实现与户籍人口同等标准投入。全市基本建立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运行机制,初步建立适应城镇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体制、新机制。

四、主要任务

(一)建立健全流动人口工作统筹管理、综合决策体制

成立主要领导负责的流动人口工作机构,切实加强对流动人口工作的统筹协调。制定出台文件,明确相关部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职责任务分工,每年召开相关部门协调会。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政策与户籍管理、劳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政策制度的衔接和协调,制定和完善均等化服务相关公共政策,形成部门协同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合力。

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着力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管理体制。健全出租房屋、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市场、暂住人口、流动育龄妇女、流动党团员等流动人口登记管理制度。逐步将公共服务享受资格与户籍制度剥离,稳步推行居住证制度,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人口登记管理制度。

(二)全面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宣传倡导服务。强化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每年开展流动人口“关怀关爱”主题宣传服务活动,制作和发放免费宣传品,普及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以及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科普知识,保障流动人口免费参加有关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知识以及生殖健康知识普及活动,引导流动人口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知晓率达到90%以上。

2.计划生育服务。以各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依托,免费为流动人口提供国家规定的计划生育基本服务项目,按照规定为流动人口提供免费的孕情环情检查。流动人口在流入地接受免费服务的比例逐年提高,2012年达到95%以上。流动已婚育龄妇女在现居住地免费接受孕检率达到90%以上。深化药具服务管理体制改革,流动人口免费药具获得率达到90%以上。

3.优生优育服务。加强优生优育科普知识宣传和普及,为流动育龄人口免费提供咨询服务,组织开展婴幼儿早期启蒙活动,将流动人口纳入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项目中,流动人口在流入地享有与户籍人口同等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流动已婚育龄妇女获得免费孕前优生咨询等项目服务率达到80%以上。做好宣传倡导,防止发生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的选择人工终止妊娠行为,保证母婴安全。

4.生殖健康服务。加强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科普宣传,提供生殖健康咨询指导,为流动人口提供必要的随访服务。将流动育龄妇女纳入当地生殖健康项目服务,对持有《婚育证明》的流入已婚育龄妇女及时免费发放《生殖保健服务证》,每年2次免费为其提供生殖健康检查。做好流动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档案管理,落实住院分娩、B超检查、计划生育手术等实名登记制度,及时更新相关信息,并实行网络化管理。

5.奖励优待服务。各区、县(市)要采取多种措施,建立流动人口利益导向机制。对自觉落实长效节育措施的流动育龄夫妻,可按照规定给予奖励;流动人口晚婚晚育或在现居住地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享受与户籍人口同等的休假等待遇;探索实行医疗单位为流入人口减免就医费用办法。

在扎实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同时,认真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关系的转移接续,切实加强新生代农民工服务管理。加强相关政策协调,促进流动人口获得子女教育、技能培训、医疗、社保、文化体育设施、公共福利等其他基本公共服务,加快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社会进程。

(三)探索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机制

1.拓展市民化优质服务。实施“五个一样”服务机制,使流动人口与市民一样享受免费“药具服务、技术服务、宣传服务、信息服务和参加各种活动”;推行“四心服务”模式,对流动人口做到“政治上关心、生育上贴心、生活上暖心、生产上热心”。

2.健全完善社区管理模式。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机构和服务网络。依托城市基层社会治安综治中心、流动人口服务中心等综合工作平台,实现流动人口“一条龙”服务、“一站式”管理;切实增强城市社区流动人口服务力量,根据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需要,合理配备社区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继续开展以流动人口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新社区、新市民、新风尚”创建活动,为广大育龄流动人口提供生产、生活、生育帮助,为其安心居住、创业发展创建良好的人口环境。社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落实率达到100%。

3.进一步强化综合协调机制。加强对流动人口工作的统筹协调,切实发挥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以项目运作的方式,整合有利于流动人口发展的经济社会政策,促进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生活。

4.探索建立区域协作双向管理新机制。加强与流动人口流出地的信息沟通和服务管理协作配合,在生育政策执行、计划生育服务、信息交换、违法生育处理等方面做好协同工作;做好“依附企业建协会,依靠法人强管理,依托属地抓服务”的区域协作、双向管理,实现现居住地与户籍地的信息互通、职责共担,促进流入人口的快速融合,努力形成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与管理“一盘棋”工作格局。

五、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转发国家人口计生委等四部委《指导意见》,制发全市试点工作方案。召开全市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工作启动会议,安排部署试点工作。督促各区、县(市)充分调研摸底,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形成具体实施方案,并上报市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二)深化试点阶段。研究制定试点工作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案。开展试点工作调研,掌握试点工作进展情况,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指导。适时召开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工作会、现场会,交流各区、县(市)工作经验、主要做法,推动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三)总结推广阶段。各区、县(市)对试点工作进行自查自评,形成综合评估报告,上报市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在自评基础上,组织全市试点工作评估。适时召开总结大会,总结各区、县(市)试点工作经验,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和工作规范,为推进我市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及工作职责见附件),负责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统筹协调。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不定期召开会议协调、研究、解决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将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纳入《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发展“十二五”规划》。各区、县(市)要将促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工作纳入地方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规划、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相关部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项目内容,成立试点工作组织领导机构,制定方案、周密部署、统筹推进。

篇8

项目化管理通常是指管理者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1]。高校共青团工作项目化管理即在高校共青团工作中,以活动项目为基本单位,采用招标制度立项,通过立项申报、答辩、审批、项目执行、中期检查、项目验收和评价等程序,使校内外的人力、物力、信息、资金等多方面资源达到最优化配置的共青团工作管理方式[2]。高校共青团工作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高校共青团能始终保持对广大青年学生的吸引和凝聚,就必须首先打破原有的工作模式,创新管理方式,这显得尤为重要。

一、项目管理模式在高校开展共青团工作中的意义

1.高校共青团工作职能得到进一步完善。一直以来,高校共青团工作一味侧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等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而往往忽视了如何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共青团工作要着眼于如何在具体工作中帮助青年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提升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这正是高校共青团工作所面临的职能转换与完善问题。项目管理作为一门管理科学,整个过程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项目管理的实行,必将加快高校的共青团工作职能转换进程,使其更加趋于务实。

2.活动组织的效率和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共青团工作中引入项目化管理模式,引进竞争机制,采用招标形式,一方面中标的项目都是经过反复认证和推敲的,是众多相似或同类型项目中教优秀的,从而更好的保证活动质量;另一方面,在此模式下,对项目策划人和负责人提出了更高要求,项目化管理的成果目标要求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策划和组织出新颖而有意的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活动组织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提高。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得到进一步升华。共青团工作项目化管理模式基于学生的需求设计项目,有目的、有规划地开展活动,一方面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锻炼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促使其以积极的姿态适应社会、服务社会,促进育人过程的民主化和个性化;另一方面打造了主体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较好地适应了当代大学生的新要求,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项目管理模式在高校共青团工作实施中的可行性分析

高校共青团工作和项目化管理的特征之间存在许多相似之处,通过寻找他们之间的契合点将项目管理模式引入共青团工作的组织管理工作中,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行性。

1.项目化管理与共青团工作的目标性相似。项目化管理模式一般采用多层次目标管理,项目团队成员在各自任务及目标的指引下,分工负责、协调合作,共同完成既定目标。共青团工作的开展自始自终以实现目标为原则,这与项目化管理体现出的目标性极为相似。

2.项目化管理与共青团工作的阶段性相似。项目管理模式实施过程中包括启动、规划、执行、监督、控制以及收尾等阶段,这些阶段相互影响,关系复杂。共青团活动的组织一般经历策划、申报与审批、实施与督导和总结与评优等阶段,各个阶段尤其自身特点,但也必须相互串联才能取得活动的最优效果。

3.项目化管理与共青团工作的成果评价特征相似。从项目化管理的成果方面看,独特是项目可交付成果的重要评价特征。共青团工作同样要求与时具进,要求推陈出新,要求不断赋予活动新的内涵,以激发广大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活动实效。

三、高校共青团工作项目管理模式的构建

1.高校共青团工作项目管理模式的组织机构

校团委建立四级管理的组织机构:决策层,即由校团委书记和二级院系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组成,是项目管理指导委员会,确定项目发展的方向和资金额度,协调各类关系;管理层,即由校团委的相关人员组成,是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落实项目的实施、监督等各种事务性工作;联系层,即由二级院系的团委书记担任,是项目的联系人,根据校团委的统一部署,负责对所在院系学生进行项目的宣传、立项和协调等工作;执行层,即由具体立项的项目组人员组成,是具体组织项目建设并完成项目的人。

2.高校共青团工作项目管理模式的基本过程

按照项目管理科学的一般原则,结合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特性,将项目管理的精髓有机融入到高校共青团工作中,总结出项目启动、规划、执行、监控和结束工作5个过程,这5个过程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组[3]。

(1)项目启动过程:高校共青团可以在校团委成立项目管理领导小组或办公室,结合党政中心工作和青年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拟定项目宏观构架和工作范围,制定项目实施办法和评价体系,明确工作责任。要求各级团组织结合自身实际将各项工作进行项目化申报。

(2)项目规划过程:对于申报的项目,项目管理机构进行审核通过后,各项目负责任必须制定详细的项目管理计划。

要对项目的具体范围、工作流程、质量控制、人员分工、经费预算、时间安排、工作进度和潜在风险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变更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说明。

(3)项目执行过程:在项目执行之前,各项目负责人须依据项目管理计划组建自己的项目团队,并加强团队内部建设,合理进行人员分派。团组织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项目管理计划进行,同时要对由于客观因素导致的计划变更提出变更请求或补救措施。

(4)项目监控过程:监视和控制项目工作过程是监视和控制启动、规划、执行和结束项目的各个过程。项目管理机构要不定期召开项目工作会,及时了解项目的进展,并依据项目评价体系对项目团队工作绩效进行考核,该项考核要纳入到共青团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中。

(5)项目结束过程:项目团队要对照计划认真总结项目过程的经验与教训,并依据项目评价体系进行项目成果自评。项目管理机构根据绩效考核和成果验收情况进行综合考评,评选出优秀项目予以表彰和嘉奖,并将打造出的精品项目加以推广,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 3.高校共青团工作项目管理模式的基本制度

(1)项目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即根据项目的任务特点、时间跨度和重要程度对活动进行分级管理。其中第一级项目是大学生科技文化节、大学生艺术节、暑期社会实践等重点项目。这类项目要重点管理,以精品化和品牌化为目标,充分考虑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性;第二级是数学建模、电子涉及、定向运动比赛等特色创新项目,这类项目要通过专业团队来组织,体现独特性和创新性,要有超前性、先进性;第三级是各类学术报告、学术讲座、问题竞赛等一般性项目,主要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具有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和大学生参与的普及性等特点。

(2)项目招标及负任人制度:项目申报实施招标制度,各级团组织、学生组织、学生班级以及学生组建的临时团队、学生个人工作室等向高校团委提出申请,高校团委根据申报情况,组织全体申报者现场公开、公平、公正竞标。同时,明确责权,健全运行体制,制定活动项目负责人制度,将责任层层落实,保证项目分解后,责任落实到人。项目负责人可以由团体或个人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承担。

(3)项目运行全过程监督制度:为了避免工作的脱节,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需要制定相关的项目管理规程,项目组要按照规程对项目进行运作,校团委要组织专门人员对目实施的过程进行检查监督,随时掌握项目进展状态,对其效果、资金和进度进行监控,保证项目实施效果。

(4)项目激励及培训制度。定期对中标项目的成效、规范、影响等进行综合测评,并给予奖励,将其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挂钩,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训制度。同时,利用各种有效资源对各级团干部及学生干部进行培养,让其有足够的能力和素质适应项目管理的实施,并请专业人士参与培训活动,及时知道和解决项目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四、高校共青团工作实施项目管理模式的相关配套措施

高校共青团工作在运行项目化管理过程中总会遇到许多的问题,并有可能产生一些负面效应,我们应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避免造成对团学工作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当做好如下环节的工作:

1.加强项目管理观念的引导和宣传,调控好抵制情绪。共青团工作即使是在部分学生活动中运用项目化管理,它对于以往传统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也是一种冲击,各级团学组织和社团已经习惯于过去固有的管理模式,对于创新变革难以接受,产生抵制情绪在所难免。因此我们在共青团工作中推行项目化管理模式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度的把握,针对各级团学组织的负责人进行有针对性的项目管理培训,植入项目管理理念,并积极及时听取他们的意见,根据不同的意见需哦出合理的应对办法。

2.及时调整项目管理的实际应用范围及视角,避免实施过程带来的消极影响。在某些活动的管理中,如以项目管理方式切实可行,可采取引导和传统方式相结合,使得项目管理合理有效地发挥在共青团工作中的作用,努力避免并及时消除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不能够抱着那种一蹴而就的观点来对待共青团工作中项目管理的进程。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可以在个别活动中或者先在某几个社团所开展的活动中进行项目管理实践,条件成熟再进行推广,不断应用项目管理的方法,使项目管理模式向纵深发展,以事实效果验证项目管理再团学工作中的实际意义和良性作用,逐渐形成高效、成熟的项目化管理体系。

3.形成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进行广泛的经验交流。评价激励是项目化管理模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若团组织把此环节做深、做细、做实,不仅公正评价了此次活动,同时也为下一次活动积累了有益的经验。高校团委通过验收总结材料、召开经验交流会、组织讨论交流、评比奖惩等方式正确评价项目的完成情况,并形成制度。

利用项目管理模式进行高校共青团工作方式创新,是提高共青团工作效率,加强共青团建设的需要,提高团员青年能力和提高工作水平的必要途径,也是利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高校共青团工作管理效率的有益探索。我们应通过不断实践,提高项目管理在高校共青团工作中的适用性,完善各项相关配套制度,以寻求高校共青团工作方式更大的创新和突破。

参考文献

篇9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学校鼓励教师们不拘备课形式、推陈出新,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备课,倡导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反思,通过推门课、跟踪课不仅关注教师教的状况,更注重学生学的过程,并积极就某些课堂现象展开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的研讨交流活动。在评课中,让教师谈反思,谈感受,再就教学过程提出问题,共同探讨,使教师在轻松愉快中对研究成果产生认同感,从中得到启示,得到收获,从而建立起“自评――交流――反思”的新的教研常规管理模式。学校的教研方式还力求多样化,一是专门成立教师教育理论、教育丛书读书沙龙,定期开展活动,写读书笔记,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二是在平时的探讨中,坚持以问题研究为中心;三是坚持以课题研究为载体,让老师去锻炼自己提升自己。学校确立每周五为校本教研日,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制定整改方案,使教学与反思相结合,使教师逐步走向用脑反思,用心教学。

二、树立三种意识,提高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自觉性

(一)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

对现实社会的每个人来说,学习是生活,学习是工作,学习是一种责任。必须养成时时、事事、处处学习的习惯。学校要求教师确定终身学习的意识,加强学习、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努力成为一名“学习型”教师。“工作学习化”可以使人人活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学习工作化”可以使学校不断地创新发展。近几年来,教师人人订购了教育杂志,学校着重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最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优化知识结构;开展读书交流等活动,把教师个人的经验转化为全体教师的宝贵财富,以便使每位教师都能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需要。

(二)强化自我反思意识

反思是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自我反思是校本教研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教师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和自我反思,可以改进自身的教育教学技能、技巧和教学行为,增长见识,从而使经验得到不断锤炼和升华。因此,每位教师要学会自我反思,善于反思,努力成为一名“反思型”教师,让反思成为自己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自我反思的方式有:教后记、案例反思、教育教学随笔等。

(三)强化教育科研意识

面对众多的教育教学难题,我们现在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教育科研。教育科研既能够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困难,使教师自身得到不断发展,又能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教育科研是成功教师的必然选择,是学校成名的必由之路。对学校而言,教育科研要讲究实效,要让教育科研走进课堂,其关键就是要找准“真问题”,让科研与

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科研落在实处。教师人人确立“教学即研究”的观念,人人参与课题研究。

三、创新教研方式,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校本教研是一种学习、工作和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因此校本教研的基础是学校,但关键是教师,教师观念、思想、行动等直接影响着校本教研的效果。鉴于此,可形成多种多样的教研模式。

(一)师德修养与队伍建设相结合的模式

“无论在哪个行业,决定一个人是不是高手的根本因素不是技术,技术到了一定程度,大家基本都一样,能分出高下的是人的文化素养、基本理念、爱心、信心和责任心”。对此,把校本教研与师德修养和教师队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努力使每一位教师都德才兼备,爱岗敬业。我们先后结合学校现状,开展了“爱岗敬业比奉献”、“做新时期合格教师”为主题的师德大讨论、演讲比赛和党团员、优秀分子带头上好课改课等活动,大部分教师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也确保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

在校本教研中,我们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证明理论。校本教研中,结合校情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实际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确立研究专题,研究在现有条件下如何上好课改课。在教导处、教研组的共同努力下,全校每学期都有七、八节体现素质教育、新课程理念的精彩课例展现在全体教师面前。除此之外,每学期开展的跟踪推门听课活动,把一部分年轻的、有发展潜力的教师作为被跟踪对象,选定有一定教学经验和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能手和教学骨干作为跟踪指导老师。

(三)专题研究、专家讲座与自学自悟相结合的模式

学校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及学校发展、教师发展的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相关继续教育内容的专题讲座,加强教师对理论的理解,积极组织教师在校内外听专家报告和学术讲座,如心理专家的《健康心理》讲座、特级教师的《智慧课堂》等。2003年末根据有关专家报告精神,学校在每位学生中建立《家校联系档案》,及时反馈学生在家在校表现情况,创立了一种新型的家校联系方式。

篇10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越来越被人们认同、接受并实施者,人本教育的的不足之处也越来越显露出来。有人就担心人本教育中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倡导尊重学生个性是不是会凌驾于团体法则与集体之上,是否会对学校教育带来冲击。的确,随着时代的进步,大学生的思想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学校用传统的教育模式教育当代的大学生已经是力不从心了。如何看待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对学校教育的冲击,是每个教育者应思考、正视的问题。为此,近年来,我们学院针对教育中遇到的这方面的问题,不断的思考、实践、修正、落实,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效,并持之以恒的在行动中实践着这一课题。

1 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突显学生的中心地位

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教师为主体的教育模式根深蒂固。那时,很少有人提出质疑。近年来,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撞击中,使很多教育者明白传统教育模式收效甚微,“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价值,逐渐被众多教育者接受,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验证着。

1.1 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中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职业学院教学内容的设置是为学生提供就业必备的知识与能力的需要,促进学生个人成长、个人潜能的自我实现,进而达到促进人性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自我完善。在这方面,我们做了许多尝试。以经管系课程设计为例,我们让学生参与到其中。第一步,对学生做了问卷调查。从调查情况看:在公共课与专业课两大类中,学生明显偏重于专业课的学习;在公共课中,学生又特别喜欢趣味性课程,如语文、体育、音乐欣赏、美术欣赏、书法等;专业课中,学生又特别注重基础学科与技能课程的学习,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计算技术、会计模拟等。

第二步:为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需求,我们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在引导学生学习必修课的基础上,大力开设选修课,并坚持在每一学期结束后对学生问卷调查。此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厌学、逃课现象,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为以后的课程设置提供了一手材料。

1.2 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我们的教育者习惯于师生间的主客体的关系,教师滔滔不绝的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应洗耳恭听,灌输式教学模式在今天仍主导着我们的课堂。素质教育我们喊了多年,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必要性、重要性,我们也明白。但现实情况不容乐观。于是,许多教育者喊出了师生间应该是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教学过程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兴趣性,应该是知识交流、个流、情感交流的过程。如今,教育者如何有效使之落实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是当务之急。在此方面,我们也不断在实践中探索、总结、推广,主要措施有:

①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在技能训练课程中,教师在必要的理论点拨后,引导学生进入实际训练操作中,在练中点拨、纠正、示范,直至学生完成、熟练为止。②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已不再是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掌握者,教师的权威性应该放下。

教学在融洽平等中进行,教师是一位愿意帮助学生探索可能答案的人,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帮助者。本着这一点,我们坚持学生对教师课堂评价制度,从教师的态度、课堂气氛、学生的愉悦感、学生的建议等几个方面,本着事实求是、改进教学的态度评价课堂教学,以便让教师能准确了解自己与学生的现状,促进教学。

2 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即情感教育是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学生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

在情感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有个误区,认为这是管理者与辅导员的分内之事,其他教育者无需过问。其实不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每个教育者如要保质保量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目标,你就绕不开对学生的情感教育问题。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为此,我们学院成立了心理咨询中心,全天候接待学生咨询,并定期不定期开办心理健康讲座;各系各班级都制订了自己的健康教育计划,采取观察——调查——交流——沟通——解决——巩固一系列措施。观察:任课教师或学生干部及时发现苗头,汇总到系或辅导员处。调查:对学生不良情感进一步确定,并弄清其发生的原因。交流:找时机让学生愿意说出自己的心事。沟通:学生说明原因后,教师应设身处地为对方设想,并谈谈若是自己遇到此事会怎么处理。解决:教师给学生多提供几种解决办法,让学生参考,以便能正确处理情感问题。巩固:教师要有耐心,跟踪调查学生情况,及时处理可能的反复现象。

3 理性的行为习惯养成是学校教育的难点

我们不时听到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难管。先看一组课堂现象:睡觉的、说话的、接手机发短信的、迟到逃课的、顶撞教师的等等;再看一组课外现象:说脏话的、打架的、上网吧的、谈情说爱的等等。对大学生的教育,简单粗暴的方法已很难收效,往往会越管越糟,最后无法收拾。如何解决这些不良现象,困绕着众多的学校和教育者。难到真的束手无策了吗?其实行之有效的办法还是有的。有人就提出,某些学生的不良行为在原有基础上的改善即效果,不期望一两次的教育就改掉。

3.1 制订合理的学院规章制度是理习惯养成的保证。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完善与合理的学院规章制度并非矛盾。我们倡导的是养成学生健康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理性的行为标准,而不是对学生的放任自流。那是对人的一种不负责任的心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新学期伊始,辅导员都要组织学生学习学院的规章制度,目的是养成学生良好习惯,使学生行为规范化,就是要明确告诉学生:哪些事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

3.2 建立学生自我评价制度。教师对学生有评价标准,同学之间有评价标准,学生也应对自己有评价的权利。几方面的评价结合起来,然后对学生作出较公正的评价,这样学生才有可能接受教育,并在自我评价中反省自己的行为,接受大家监督。坚持在每学期期中、期末两次发放学生行为调查表,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