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学习自我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2-04-04 21:58:1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课程学习自我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课程学习自我总结

篇1

对于做笔记,学生往往有两种情况:一是认为书上有,懒得做;二是想做笔记,但由于上课速度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跟不上,有些学生半学期过后仍没做任何笔记,甚至在书本上连记号都没有,这样给学习带来诸多不便,学业成绩也往往很差。因此,在绪论课上就要介绍生物学笔记的作用、方法、要求,在以后教学中更进一步指导和督促检查,促使学生形成记笔记的良好习惯。

2.加强指导,提高记笔记的水平

笔记是一项具一定技巧性的活动。学习记笔记不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书写、绘图能力,而且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学科知识和提炼笔记内容的能力。生物课是理科课程,理解思维是上课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教学生处理好听课、思考和记笔记的关系。如果思考与记笔记发生矛盾,要先跟随老师思路思考,避免因记笔记而使后继内容无法理解,对于笔记可写标题留空课后补充。对于新课要安排学生预习,先对内容有一个粗浅、大致的了解后,就可减少上课时听课的压力,记笔记时更有针对性。

还应当把授后教学自我总结视为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经常性地开展此项工作,不断地反省,不断地总结,扬长避短,自我鞭挞,尽力追求教学的完善。我在实践中认识到,要做好授后教学自我总结,应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篇2

一、借助课前导学案引导学生质疑,计划学习思维

教学实践证明,运用课前导学案指导学生预习英语学习内容,能使得他们在自我主动思考和质疑探究的基础上,更好计划自己的学习思维方法。以导学案的形式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能帮助他们在主动求知的过程形成有效的学习计划方案。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差异,注重凸显多样化和差异化,设计内容丰富而又具有发展性的学习案例,尤其注重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背景文化知识。拓展延伸课程学习文化知识,延伸文化背景来帮助学生丰富知识视野和思维,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综合运用能力。以这样的形式来活化教学,能改变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在自我计划学习过程中调整思维感知。

例如,在译林版高中英语模块八Unit1 The written world的“Reading B Appreciating literature”教学中,可结合“Reading A”中的阅读思考题目,给学生设计一定的预习导学案例,可围绕作者的表达意图,设计“The knowledge about Charles Dickens”和“The character about Classical literature”预习思考题目,并要求学生能够根据阅读学习内容,围绕“How do we appreciate literature?”和“What do we learn from the literature?”进行主动思考。以此为导向,可帮助学生更好计划自己的学习思维。

二、运用课堂任务式合作深化探究,评价学习过程

深化学习过程是调控学习策略的重点和核心。以学生的主体学习发展需要为基础,注重任务式合作探究,能使得学生在彼此交流过程中更好评价自己。通过合作探究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能更好发挥学生的自我评价内化生成作用。

通过课堂任务式合作探究,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体验的过程中主动评价,能更好增强他们的认知情感。按照课程教学内容要求来丰富教学思维,创设与文本相似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轻松、自由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深化认知;设计具有多元化和层次性的思考探究题目,鼓励学生在主动交流的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教师点评;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同桌交流、小组合作、角色表演等过程及运用形式,提出富有指导性的评价意见。

对任务探究过程的指导和评价,使得学生对英语学习资源和过程产生一定的认知感悟,丰富思维情感。例如,在模块三Unit 1 The world of our senses的“Reading B Fog”教学中,可建议学生在同桌交流的基础上,解决“Reading A”中的思考题目,并针对他们的交流情况予以评价。同时,运用小组互评的方式,针对学生在合作探究中“Which information do you read from the article? What’s the character about the old man?”的完成情况,鼓励学生进行相互交流评价,将自我学习过程转化为主动探究运用,更好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方法。

三、尝试课外反思总结性归纳修正问题,调整学习方法

英语课程认为鼓励学生通过自我反思的方式来调节学习思维、过程,利于帮助他们更好地发现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课外反思总结能使得学生更好地归纳修正学习问题,便于他们将计划、协调转化为自我主动实践运用。

以自我总结反思为切入点,多种注重思维总结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自我认知思维过程和学习方法进行二次提炼和升华,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同时引导学生运用多样化的语言形式予以呈现总结反思过程,像情境对话、讨论交流、角色模拟等方式,让他们在自我总结过程中发现更多学习问题。学生在自我学习中不断调整学习方法,能使得他们在学习中始终灵活运用,满足学习发展需求。

如上所言,调控学习策略指导运用能使得学生带着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入参与课程教学,增强学习主观能动性。指导学生学会学习英语和正确使用英语对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7).

篇3

2.新理念的渗透使很多学校。很多教师开始试着运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理念规定的学习方式也被引入课堂教学中。但在操作过程中,还往往出现流于形式,合作不合适宜,讨论不够深入等缺点。

3.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认为数学教学只是规律和法则的理解和运用,无法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操作,使现今的小学数学课堂上合作学习无法得以实施;另一方面,部分教师认为,小学生因为年龄关系,还不适合运用合作学习,也没认真在课堂上执行合作学习理念;第三方面就是因为对学生了解不深,对教材研究不透,在运用合作学习过程中往往出现肤浅,形式化的趋向。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作学习理念

1.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对一种学习方式的界定,是指的与人合作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从理论上说是对合作精神的具体化,也是为培养合作精神而设定的一种具体行为。合作学习包括几个要素:一是合作,要求与人合作,取长补短,这就需要学会接受他人观点,学会识别他们观点,学会提出观点,学会用别人的正确观点指导自身实践;二是学习,学习就是吸收,要在合作中吸收别人的优点,并将这优点用于自己的学习生活之中。

2.合作学习理念。合作学习理念是新课程提出的一种理念。新理念要求学校教学要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自主是学习的基础,探究是深入学习的手段,合作是学习精神化理念化的一种表现。合作学习理念既是一种学习追求,符合学习规律;又是一种精神追求,符合成长规律。学习主体的学习和发展是新理念对教学定位的长远目标。鉴于此,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合作学习理念是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的。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合作学习理念

小学教学是基础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热爱的基础,它所涉及的运算和基本法则,是学生将来学习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合作学习理念,从提高学生数学基础能力的角度看,是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发展铺垫的,从培养学生成为社会有用的人的观念角度理解是为学生以后学会合作,学会处世打下基础的。另一方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合作学习也是新理念对小学数学的要求,是对传统教学认真思考后的教学定位。

1.理念渗透。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必须首先将合作学习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明白合作学习的重要性,理解合作学习的方法。渗透合作学习理念入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主要是通过引发学生思考,相互问答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并且产生合作学习的愿望;理解合作学习方法也应该是由浅入深,避免空洞的说教,从课堂的简易问答入手,逐渐放开手脚,引导学生提问,引导学生回答,然后再通过提出话题,引发争论等形式让学生明合作学习方式。

2.组建学习小组。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合作学习方式在课堂上的实施首先应该组建合作学习小组。通常情况下,组建小组应遵循的原则是小组内同学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趋于一致;小组成员以三到五人为宜。在组建小组过程中还要关注小组内成员的分工,通常以责任的划分为分工标准。

3.明确学习任务。合作学习开始后,首要的步骤便是引导小组明确学习任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材为基本内容范本。通过对课程资源的充分整合,划定几个学习任务,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选择,并且让小组内每一成员明确学习任务,为合作学习打下基础。

篇4

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毕业了。回顾参加自考这几年,我感受到了每一位自考生从艰辛到成功的历程。在这没有校门的大学里,我理解到了自学考试这四个字的意义。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我懂得了在学习的过程中确定自己学习方法的重要性。首先是根据自己的工作和喜好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专业;第二是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并根据课程和时间适当地参加业余辅导;第三是全面了解书中的基础知识,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和巩固;第四是多做习题,以适应考试的形式。另外,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参加学习是为更多更好地掌握知识,在考试失败时要增强自信心,永远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自学考试磨练了我的意志,选择自考我无怨无悔。

篇5

高一学生刚刚从初中上来,随着环境与心理的变化、教材的变化、课时的变化以及学法的变化,可能对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等有些不适应,如何搞好初高中数学的衔接,让他们顺利过渡到高中阶段的学习,快速地投入到高中数学的学习中来,就显得尤其重要。

那么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初高中数学课程的衔接,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

高一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集合、映射等,对高一新生来讲确实困难较大。因此,在教学中,应从高一学生实际出发,采用“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

二、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

初高中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函数概念、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等,到高中,它们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有些在初中成立的结论到高中可能不成立。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时,我们有意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复习和区别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这样可达到温故知新、温故而探新的效果。

三、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高中数学较初中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应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这就要求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提高应用的灵活性,而且还使学生学会如何质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四、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高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靠课上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认真总结归纳。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能力。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抓住时机积极培养。在单元结束时,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章节小结,在解题后,积极引导学生反思:思解题思路和步骤,思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思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的总结。由此培养学生善于进行自我反思的习惯,扩大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学习效率。

五、重视专题教学

利用专题教学,集中精力攻克难点,强化重点和弥补弱点,系统归纳总结某一类问题的前后知识、应用形式、解决方法和解题规律。并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点,有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篇6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8-0113-02

一、调查问卷对于教育的指导意义

“指导”的意义不仅是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领悟学习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为学生谋求一个好的发展。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得到保证。那教学效果究竟如何检验呢?还是要通过频繁的考试才能得知。所以,考试是教学过程中为检测成绩而使用最普遍的工具。考试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压力,只是一种检测成绩的手段,不能够及时反馈学生的情况。因此,通过调查问卷就能很直观的反应出学生阶段性的学习问题和教学效果,通过正确的指导能够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更好的为学生的教育作出贡献。

二、进行问卷调查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这样的尝试:针对某一次数学考试,考试时间是150分钟,试卷满分是150分;试卷上有10个选择题,10个填空题,6个实际应用题。主要考察一些基本知识。在高一两个班中,1班的平均分是111,二班的平均分是113,按百分制,也就相当于一班74分、2班75分的水平。怎么会出现这么低的分数呢?在评讲完试卷后,我们对两个班的学生及时问卷调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试卷进行认真的分析,并成问卷:(1)对本次考试的自我评价;(2)本阶段自我总结;(3)今后的计划。

1.第一次调查的结果。调查结果显示,试卷上平均失分的情况是:因不会做失分是13分,因粗心而失分是9分,因概念不清而失分是8.6分,因公式错误而失分是3.2分,因笔误失分是1.8分,因心理素质而失分是2.6分,因其他原因而失分是1.5分。

2.问卷中反映的失分原因及问题:问卷反映出因不会做而失的分最高,因概念不清或粗心失的分也比较高,这结果出乎老师们的意料。首先,从问卷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不会做题,还是对基本知识掌握不牢固,解题思路不清楚。老师讲评完很多题型后,学生没有及时理清思路,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其次,在学生的自我评价中,很多学生对学习数学有极大的兴趣,也有学好数学的愿望。他们对学习数学有正确的态度,起初都有自己的学习计划,但是都坚持不下来。很多同学学习习惯并不好,没有及时复习掌握所学的知识。

3.针对问题作出教学调整:老师及时阅读了每一位学生的问卷,并认真作出评语,帮助学生找出隐藏的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找出自己的不足,重新制定学习计划,同学间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以后教学的重点是强化解题思路的指导,总结经典例题,数学思想和解题方法。督促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方法。教学过程中经常提醒学生在解题后做相应的反思工作,并配有小组检查、教师定期抽查,及时反馈指导。

三、再次进行问卷调查

在一次《解析几何》测试中,试卷满分是100分,考试时间是50分钟,设计有10个选择题,10个填空题,3个解答题。测试主要考察解析几何中重要的知识点。1班的平均分为84分,2班的平均分为82分。在评讲完试卷后,及时又对学生做了问卷调查,这次的问卷又作出了相应的调整,更具有针对性,一是想对前期的教学作反馈了解,二是对解析几何中出现的问题作研究。表格如下:

问卷调查:(1)学习态度学习计划及执行、学习方法等方面你感觉你有变化吗?(2)你平时在做题、测验中经常出错吗?对经常出错有采取什么措施吗?(3)你是否已经开始准备期末考试了?

1.第二次调查的结果。两个班收回90份问卷,平均失分情况:因不会做失分是8.7分,因粗心而失分是5.7分,因概念不清而失分是7.4,因计算错误而失分是9.8分,因心理素质而失分是2.6分,因其他原因而失分是1.3分。

2.针对问题再次作出教学调整。通过老师的指导,学生已经慢慢学会如何分析自己的试卷,不把因为概念不清失分或审题不清失分都归结为不会做。学生各项失分有都有所降低,说明老师的指导,学生的反思以及学习方法的改进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问卷中还反映出学生的计算能力有比较大的问题,有待提高。

四、结语

数学考试是对每一阶段学习的总结,更是一次自我总结和改进计划目标的机会。通过自我总结,学生应该学会正视自己的不足,正视自己存在的问题,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实际情况与目标之间存在的差距,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在教学中增加问卷调查,是体现学生自我总结的一种手段,对其成长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自我总结是学生成长的表现,学生最终还是要通过自我总结来进行自我完善,更好的促进,激励,发展自己。有效的自我总结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地反思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主动地规划自己的成长道路。

参考文献:

[1]涂荣豹,喻平.建构主义观下的数学教学论[J].南京师大学报,2001,(3).

篇7

一、教师系统性的教学方法

初中思想品德这门学科,理论性极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教学中,就必须条理清楚、结构清晰地讲述,这样学生在接受新知识与巩固已学知识时,才能更加轻松。如何才能做到系统性的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过程要紧密。紧密的教学过程,是指在教学中做到“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往往找不到学习重点,学习方向错误,导致学习效率不高。系统性的教学方法能够将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重点、难点向学生讲述明白,提高学习效率。

二、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学习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一般三至五人为最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构建小组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使得学生在与组员的合作学习中,发现自我的不足,借鉴组员的长处,从而弥补自己的缺陷。小组合作学习能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在学习中积极进取,力争上游。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课题任务分配给各小组,让小组成员自行探究,然后整理、论述课题观点,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完善自我学习能力

篇8

刚踏进校门的我,对于专业知识知之甚少,经过思念的努力,在我的专业课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校期间,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普通话证书,计算机一级证书。在这期间,我也做过各种兼职,多次社会实践,培养了我健全的人生观,正确的政治方向。

篇9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在自我监控下的学习,这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自主学习是从学习品质的角度对学习的分类,是相对他主学习而言的。课堂教学中的自主学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学习目标的自我确定

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由学习者自我确定。例如,当我们在教“日本”一节时,先出示课题:“对于这个国家,我想同学们在以往的学习和生活中都了解不少了。那么,同学们还想知道它哪些方面的情况呢?”

学生纷纷提出各种想知道的问题。这时,教师归纳:“从同学们想知道的内容中,老师看得出不少同学确实对我们这个一衣带水的邻邦了解得可真不少!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讨论日本这个国家的三个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想要知道的问题和课题标准中的要求筛选并板书)。那么,同学们又打算怎样学习这个国家呢?”学生有想看书的,有想听老师讲的,有想交流、讨论的……

现在你们就按照自己选择的方法重点围绕这三个问题进行学习,看谁效果好?

在这个案例中学习目标的确定不完全是由老师来决定的,教师给了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的权利与机会。同时,对于采取什么方式学习教师也给学生提供了选择的空间。这种教学过程既尊重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又对学生在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引导,从而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学习方法自我选择

每个学生的认知风格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学生在学习时喜欢独立思考,有的学生则喜欢与人交流。前者表现出一种独立性的风格,后者则表现出一种依从性。这两种认知风格并不影响学生认知的发展。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偏爱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不应该强求整齐化。在前面“日本”一节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就确定一下自己的学习方法,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自由选择学习方法的空间。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又对学生进行了相对引导,这既尊重了学生的认知风格和学习方式,又培养了学生的策略意识。

三、学习过程自我调控

自主学习强调对学习过程不应由教师整齐划一地去硬性规定。因为即使是相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时所需要的时间和所采取的方法也是有差异的。过去教学时,或者是教师一讲到底;或者是先让学生带着教师硬性规定的问题和学习方法进行“自学”,之后教师或是直接讲解“问题”,或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长此以往,学生就失去了个性,也就失去了创造性。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如在“日本”一节学习中,教师可以给学生10分钟时间,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围绕“日本自然环境特点”和“工业高度发达的原因”来自主学习,之后将学习结果和过程向全体同学汇报,让大家分享成果。(10分钟后,学生交流)有的说通过阅读图表知道了……有的说通过阅读教材文字知道了……也有的说通过边做练习边阅读知道了……,还有的说他画了日本的气候、地形、工业分布图知道了……并上讲台画图给同学们讲解等。这种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最大时空,学生具体的学习过程不再是由教师绝对的控制,而更多的是学生自己掌握,从而获得了自主探究、自主合作的成功体验。

四、学习结果自我反馈

教学中总结是一大环节,而这个环节基本都是由老师来做,而且往往只是简单地复述一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按照新课程理念,这个过程应是学生一种极好的自我反思的机会,这种自我反思的过程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例如,在一节课结束前教师出示“学习结果自我总结问题训练单”(如下表)

[学习结果自我总结问题训练单:

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2.这节课我有什么体会

3.我对这节课的学习经历有何感受?

4.这节课的问题解决主要采取了什么方法?还有别的方法吗?

5.所采用的方法适用的条件是什么?

篇10

数学课堂的"自主学习"就是指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数学学科特点有的方矢地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创新。所以教师应在坚持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变授"鱼"为授"渔",改变过去那种只注重知识传授、忽略能力培养;只注重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做法,确立一种全新的"学生自主学生"的教学理念。

二、自主学习的特征

1.自主性

自主性是自主学习最基本的特征。表现为学习前的自我设计,学习中的自我监控、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以及学习任务完成后的自我评价、自我总结等。总之,自主学习的整个过程、所有活动都是学习者自主的。

2.能动性

能动性指人对自己发展的自觉意识和能动作用。能动性在人的具体活动中的表现形式是自觉自律与主动积极。需要是原动力,它引发人的期待欲望、选择倾向和占有要求,推动主体去探寻和发现新问题。从这个角度说,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一种主动学习,它走出了强迫性学习的沼泽地。

3.选择性

自主学习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特点和其它一些主客观条件积极能动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使教育由外层的强制力量内化为学生主体自身的要求,转化为学生能力体验的过程,从而实现自身主体性的发展。

4.开放性

在自主性学习中,学习的目标和过程都是动态开放的,它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更着眼于学生能力与态度的提高;就主体学习的过程与结果来说,不仅要考虑结果,而且应更注重过程。自主性学习中,教师把选择的权利还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自身爱好,选择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和完成任务的方法,给学生得以施展个性的空间。

自主学了上述主要特征外,还具有独特性、创造性、探究性和情感性等特征。

三、自主学习培养的途径

通过上述对自主学习内涵及特征的阐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对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培养:

1.激发学习动机,在兴趣中实现自主学习

教学中以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活动为主,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要求、多学、多练、多用,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越学越爱学。比如在"导数"这节内容时,由于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实际例子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先描述好一个实际例子:直线运动的速度,让学生思考,整理例子中有关数学量的变化,再换另外的一个例子切线问题,再让学生继续思考,学生整理其中的数学量的变化,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然后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两个不同的例子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由直接观察思考分析例子人手,由兴趣引入,自主探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从而产生自主学习的动机。

2.创设情景,在质疑中实现自主学习

爱因斯坦曾强调:"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质疑的思维品质,开启创新思维之门,激发理智感,使学生在探究中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精于分析问题,巧于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生疑、质疑,有利于引发学生思维火花的闪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3.归纳总结,在系统知识中实现自主学习

将学生实验、观察、探究发现得到的个别的、具体的结论,经过进一步的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总结,纳入知识结构体系的框架,使获得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条理化,从而使学生在探究发现的过程得到真"经"。

4.互相交流,在讨论中实现自主学习

俗语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可见给学生创设合作学习的机会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数学要把握时机,选择有价的内容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人人参与,各抒已见,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也扩大了学生交往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比如,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讨论求,先看问题适合应用的方法?通过几分钟的交流和讨论,通过学生的讨论,老师再总结,答案就很明显。同时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得到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