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1-20 17:41:1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道德经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道德经论文

篇1

(一)少私寡欲,抵制贪欲。“人心不足蛇吞象”,人的欲望是无穷的,这种无穷的欲望是腐败产生的原动力。“罪莫于可欲”,一切的罪孽起源于不知羞耻的欲望。当有些官员为自己所塑造的“形象工程”而欢呼,为自己所获得的“利益”而沾沾自喜之时,严肃的道德也正濒临消失的危险。故谓“咎莫大于欲得”。正因为如此,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道德经》12章)。老子告诫人们要要从自己的内在实际出发产生欲求,而不能一味的去追求无限的身外之物。老子的这段话在现今的廉政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公职人员要“把发展作为硬道理,着眼于发展,这是为整体的中华民族繁荣昌盛而服务;而从个人角度来说,财富与地位的发展就绝对不是硬道理,不是唯一的,我们更应该关心消费的适可而止,学问与精神境界的精进,道德与人格的完美,对于群体的奉献,对于真理——大道的追求。”对于过多的欲望要善制其欲,凡视听言动,皆要做到自我节制,而不能贪婪失度。要克制自我,去其贪婪,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二)知足常足,宠辱不惊。老子曰:“知足之足,常足矣”(《道德经》46章)。意思是说,能够懂得知足的人,必然会感到心满意足,进而经常处于满足的状态。现实生活中,一部分人永远感觉自己无法满足,另一部分人则意识到自己一直都处于一种动态的满足之中,处于“常足”的状态。马克思说:“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由此可以看出,需要的产生是一个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唯一能把握的是个人的心态问题。因此,要做一个清正廉洁的人,就首先要有知足常足的心态。一方面,要知足。老子从透视人生、审查万物的制高点出发,指出了一个人怎样才能从自己“小算盘”出发平安快乐过一生,那就是六个字“致虚极、守静笃”。作为公职人员要做到知足常足,就要对自己后天的种种欲望、成见、心机等加以控制、调适、消解、澄清,分清欲望当中的“可欲”与“不可欲”,面对“不可欲”的一切诱惑,比如金钱、美色、权力、名声等,要坚守住静,做到知足常足。另一方面,又要不断进取,要有为人民谋取更多幸福的心态,不断的努力,不断地为人民创造更多物质、精神财富,造福人类。老子又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道德经》46章)。即受宠受辱都有惊恐之感,是因为荣辱观念太重。把名利得失看得象自身生命一样贵重。如果我不顾自身,我会有什么灾患?因此,人能重视用尽自身的力量以为天下人,才可以把天下交付他;喜欢用尽自身的力量以为天下人,才可以把天下委托他。老子的这段话,告诫公职人员,要宠辱不惊,要谦虚低调,不好大喜功,争名夺利,要以人民利益为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宽厚仁慈,重德修身。老子认为,天慈万物,“道”是“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8章)。他认为,人应该效法天道。“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於人”(《道德经》79章)。他倡导宽厚仁慈是安身立命之本。“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道德经》27章)。善于行事者,顺应物性,遵循规律,无主观妄为之迹;善于言辞者,正心诚意,言事中节,无有疵漏偏差;善于筹谋者,秉本执要,以一持万,无须筹码算具;善于关闭者,澹泊寡欲,不设不施,无须栓梢却不可开;善于束结者,正己正人,民心浑朴,无须绳索却不可解。他告诫公职人员要为而不争,要顺应自然的规律,利于万物生发而不加伤害;顺应客观规律而不与之竞争。要顺应自然,虚静谦让,冲气为和;不贪施妄为,不妄生是非。老子的“德”是符合“道”的客观发展规律的产物,它滋养和充实着万物。“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遵道而贵德”(《道德经》51章)。老子认为,“道”是自然产生的,“德”是人类积蓄的,万物形成各自的发展规律,人类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万物的发展没有不遵道守德的。由此可见,作为社会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德”是后天形成,并且是由人类积蓄的。而怎样蓄德呢?老子说“上善若水”。意思就是最上等的善就象水,最上等的德行莫过水的德行。他告诉人们要重德修身,要学习水谦下自处的风格、大度能容的胸怀、仁慈柔和的美德、诚信无伪的准则,约束自已的品质和方圆有致的修为。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

二、以百姓心为心,执政为民

老子《道德经》中执政为民的廉政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顺天为民,使社会趋于公平。老子曰:“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道德经》77章)。他认为自然法则就象张弓开弦一样,那里弦位高了就往下压一压,低了就抬高些,弦位过满就减损些,不足就补充些。老子通过强调张弓的平衡、均匀、稳定、准确为例,来说明自然运化之机。老子要求执政者要使自己的行为附合于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在今天就是要做到,一方面,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另一方面,要处理好贫富分化问题,通过征收个人所得税,遗产税等形式,对过高收入者,进行调节,给各种低收入群体进行补给,以保证弱势群体的利益,使社会趋于公平。

(二)顺应民心,执政为民。老子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道德经》49章)。即圣人治天下,常无先入之见,一切听百姓的听民意的。要随时按照百姓的意愿调整充实自己的执政目标和执政理念。让人民“全其天性而不害其长”,使百姓各安其居,各乐其业。老子还说:“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道德经》66章)。即圣人要比人民站的高看的远,那就要处于人民之下,用谦卑礼让低调的语言说话,圣人想走在人民的前面,想带头做事情,必须先把自己摆在人民的后边,做到跟随人民的愿望说话办事。老子的思想要求执政者要谦虚低调,主动深入基层听民之苦,民之意,尊重百姓意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篇2

1.1有助于正确价值观的建立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重要时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会在这个时期形成。道德教育工作可以很清楚地告诉青少年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并且通过众多的教育实例以及理论分析,可以让青少年透彻地理解,为什么这样是对的。人的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量变促成质变的过程,只有在青少年时期通过正确的引导,才能够保证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由此,道德教育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

1.2有助于良好学习氛围的构建青少年时期是学知识、学文化的重要时期,古语有云:幼学如漆。古时有孟母三迁,可见学习环境的重要性,良好的学习氛围对现代教育十分重要。德道教育工作能够结合具体事例不断教育、不断感染我们的青少年,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耳濡目染,从而形成群体效应,构建起良好的学习氛围。

1.3有助于青少年正确审美情趣的形成审美情趣是一个具体的自然人在长期的观察、判别、思考过程中形成的审美鉴赏能力。正确的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十分重要,若一个人的审美情趣偏离主流审美,就很容易“变态”,进而形成不正确的、畸形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展现人性美、社会美是道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主题,只有正确地看美、审美、品美,才能够构建起健全的人格。

1.4有助于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人是社会性动物,只要有人就会有群体;相反的,群体的行为也会很大程度上改变一个人。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是面对整个青少年群体,每个人都会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成长、不断成熟。所有人的共同成长的结果就是构建起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

2当前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2.1网络发达,充斥各类不良信息现代社会是网络社会,网络上健康信息、不良信息鱼龙混杂。而青少年时期正是生理成长和心理成长的重要时期,很多学生分辨不了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迷恋网络,并在垃圾咨询、不良信息的影响下,形成畸形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2校园环境复杂,不良社会人员较多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员构成越来越复杂,校园也不例外。几乎每个学校校园中都会充斥着这样那样的人群。很多青少年在社会不良人员诱导下,逐渐认同他们的做事行为准则,道德教育工作难以开展。

2.3青少年思想前卫当前,九零后、零零后已经“崛起”,他们从小的生活环境和八零后、七零后有着很大的不同,对世界的看法也有所不一。很多青少年觉得道德教育工作讲述的都是老古董,“不入流”,不认同道德教育工作的内容。

2.4传统文化缺失我国是一个拥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古国,有着灿烂的历史和文化。但是当前我国经济腾飞的同时,传统文化的缺失也越来越严重。文化是凝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思想凝合剂,传统文化的缺失也是当前道德教育开展的一个阻碍因素。

3如何加强道德教育

加强道德教育工作迫在眉睫,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加强措施。

3.1加强传统文化宣传传统文化不能丢,要深入研究历史,要挖掘出我国传统文化中积极的、正面的文化因素,摒弃文化糟粕,在全社会范围内宣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只有在文化上形成高度的认同感,才能够有效地在青少年群体中开展道德教育工作。

3.2强化道德教育师资力量道德教育工作专业性、正对性很强,需要专业的教师队伍。要加强道德教育师资力量建设,要从专业教育、培训的角度入手,着重加强队伍业务能力,同时要着力于研究新时达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动向,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3.3加强网络舆情管理当前青少年都喜爱网络,从网络上获取知识、增长知识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网络是另外一个世界,只有加强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坚决扫清不良信息,还青少年一个纯洁的网络世界。另外一方面,校园网,校园FTP也是一个重要的信息共享平台,各个院校如果能够最大程度上丰富自身的信息量,也是构建良好网络环境的一个重要措施。

3.4加强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我们在开展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正确引导青少年的价值观,这个十分重要。要让青少年明白自己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认同什么样的价值。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明白自己当前做的事情有没有意义,对自己将来的人生来说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能够有效避免青少年在最重要的时期无所事事,让他们的每一天都活得充实,有意义。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做好道德教育工作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认真分析研究、有效有力执行才能够做好。

篇3

人的发展是建立在生命物质存在的一般性基础之上,具有自然界运动变化的一般特征,但在更多方面,人的发展体现出特殊性。我们必须认识到,警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建立在这种一般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基础之上的,而不是忽视一般性,或者一味强调人的特殊性的片面存在。因此,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建立在这些一般规律之上。一方面,开展广泛的职业道德普及教育,在新警培训和年度考核中加入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使每名警员都掌握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和《人民警察道德规范》,建立广泛的认同基础。另一方面,针对具有不同特点、执行不同任务的警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确保任务执行到哪里,政治工作做到哪里,职业道德践履进行到哪里,形成良好的职业氛围。

(二)把握好人的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的关系

人是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体,精神属性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从根源上讲,人的精神属性依赖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是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分工协作中逐渐生成的。警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最明显的精神属性就是其意识形态属性,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应该建立在这种属性之上。因此,要大张旗鼓地灌输“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核心价值观,筑牢维护人民民主的思想根基。另外,人作为一种自然存在建立在物质属性的基础之上,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应体现对个体生存的关注,注重解决民警的现实困难,坚持刚柔相济,实行从优待警。

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价值维度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的,这里所讲的人不是抽象空洞的人,而是现实的人、进行物质生产的人、处在一定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中的人。从现实目标看,警察道德教育着眼于培养警察的使命意识、职业精神,增强对公安事业的认同,提高履行义务的自觉性,为国家的安定和人民的幸福贡献力量。从长远目标看,警察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警察个体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关系,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同公安事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警察职业道德教育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功能从三个方面着眼。

(一)进行思想引导,坚定政治立场

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对警察思想导向的引导,最根本的目标是确保警察作为国家机器的政治立场。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总有一定的政治观念和倾向,社会主义国家的警察必须在政治上立场坚定,坚决服从党的领导。当前,一些敌对势力正加紧对我国人民警察队伍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思想交锋不可避免,这就需要以职业道德教育为着力点,培育警察的忠诚意识和奉献精神,打牢人民警察为人民的政治基础。另外,要充分发挥职业道德教育的导向功能。历史环境影响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决定了人对价值选择的多样性。警察作为具体的人,除了受法律的约束外,其行为还要受到道德的调控。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就是在宣传核心价值观念的基础上,对警察的价值选择提供正确的导向,倡导积极的、进步的符合警察职业特点的价值取向,促进人与社会的协调,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提高履职能力,完善素质结构

人的劳动能力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构成要素。人的劳动能力表现有很多方面,警察的劳动能力突出表现是职业技能,即警察履职能力。警察履职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素质的拓展。人的素质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程度及智力、体力状况等诸多因素构成的综合指标,是一个由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共同构筑的整体,其形成是以人的社会实践特别是以劳动为基础的教育过程、社会过程和历史过程综合运动的结果。[5]可以说,素质是能力的内在基础,能力是素质的外在表现。警察的素质包括身体素质、能力素质、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等,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对警察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激励作用,不仅能推动素质向能力的转化,还能促进警察个体能力转换成群体能力。在警察队伍建设中,职业道德教育对警察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启蒙和催化的作用。

(三)激发工作积极性,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实践证明,只有工作积极性的提升,警员业务技能和履职能力才能提高,公安工作才能搞好。当前,在工作任务繁重的情况下,个别警员存在畏难情绪,但从全局的角度看,公安工作不能因为任务重、警力少、待遇低或者个别人的抵触而畏葸不前。在物质条件受限的情况下,更需要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去启发警察的职业精神和思想觉悟,提高他们对国家和事业的忠诚度。[6]此外,警察职业道德教育还有调解人际关系的功能。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着力点和归宿点都是现实的人,在教育的过程中必然涉及人际关系,可以说,人际关系的完善和发展贯穿着职业道德教育的始终,警察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需要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融洽。警察道德教育通过引导,使警察能够正确认识各种社会关系,进而理顺和完善自身社会关系。新的历史时期,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势下,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近年来,警察的压力排解和职业倦怠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依靠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创造人际关系和谐的主观条件,借以提高警察对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的认识,是加强警察人际关怀的必然选择。

三、理论联系实际是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发展维度

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既要有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也要有具体形态下可行的实践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次将“敬业”纳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把“敬业”这一民族传统上升到公民道德准则和社会价值标准。这为警察职业道德教育描绘了宏伟蓝图,提供了具体确切的理论遵循。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发展和完善需要的不仅是坚强的理论基石,还要有不断探索、不断突破的气魄以及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根本方法。当前,在警察职业道德教育中还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如职业道德教育理念滞后的问题依旧存在,职业道德理论体系构建仍需加强,一线干警工学矛盾依然突出等,这些都是警察职业道德教育急需破解的现实困境。加快理论途径与实践路径的有机融合刻不容缓。

(一)实现教育观念的与时俱进

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设计者和工作者要具备与时俱进的理论素养,要通过观念更新,使思想符合实际,丰富和完善理论设计,进而更好地指导实践。一要充分认清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职业道德是从业者时刻遵守且信仰的理念和原则。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就是培育警察良好职业操守和具体行为规范的一种长期性教育,是伴随警察职业生涯始终的教育。当前,必须走出忽视公安政治工作的误区,把警察的职业道德指标作为警察入警、晋升的重要标准。[7]二要结合生动的公安工作实践把警察职业道德教育推向更高层次。理论离不开实践,公安工作实践既为警察职业道德教育提出了问题,也检验着教育的成果。三要搞好警察培养对象的教育,把好入口关。警察学校是警察职业生涯的起点,要从端正入警动机开始,搞好警察职业道德教育,要重点考察警校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和道德状况,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习惯。要以教育为引导,以监督为保障,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模式设计,尽最大可能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

(二)实现警察职业道德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完善

警察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既有以理想信念为支撑的核心价值观,又有在具体工作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这样才能给警察队伍的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尽快建立以警察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职业道德体系。2012年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社会上一些行业也相继确立了各自的核心价值观,对行业的从业人员起到了信念确立、职业定位和精神鼓舞的作用。显然,要发挥好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和统领作用,不仅要有核心价值观,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职业道德体系。只有进一步挖掘警察职业精神的内涵,才能增强警察队伍的自豪感和荣誉感,真正使警察职业精神成为广大民警的最高理想和最高追求。

篇4

追忆古时,传统的道德观念中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就是封建时代的不道德,同时被认为是大罪。可时至今日,无后不会在被和不孝挂在一起。现在的无后只会让人感到可惜,已经和道德毫无联系。这是一例。从中可以看到不同的时代道德观念会有明显的差异。

但这些没有触及到道德的本质,同样一种事情,不同的时代观念有土同的评价。但当一些事触及到人们心中最根本的道德观念时,制造事件的“英雄们”会留下千古罪名。不论人们的道德观念怎样转变,千古罪名不会随着时间的流失而淡化。如秦会者,骂浪千年不朽。

同时违背道德和触犯法律有着本质的不同,两者相互补充而同时又相互排斥。法律的缺漏可由道德来填充,同时法律的缺漏会受到道德的冲击。法律是对人有形的惩罚,而道德是对人们思想上的约束。对于一个良心为抿的人来说,道德的攻击似狂风暴雨,沉痛之后却是灵魂的惊醒。可对于丧失良知的人来说道德已经似有实无,对于作恶的人来说已经象蜘蛛丝一样无力。

在道德失去作用的地方,法律会表现出惊人的懦弱。那些无视法律的存在,严重冲撞道德的“英雄”,无耻,卑鄙,下流。他们置尊严和人格不顾,金钱的充足和肉体的享乐早是他们的全部。已经毫无灵魂可言。他们的无知恶很很的冲击道德的底线。在这些“英雄”的面前道德竟不堪一击,败的一塌糊涂。八万万炎黄子孙被打的一败涂地,毫无生气可言。

那些严重冲击道德的“英雄”竟高高的站在历史的浪尖上,得意的倾听大家对他的称赞:多么的伟大,多么的勇敢。傲慢的看着在一边气的咬牙,气的要死的“不和潮流的小人”。

而当道德站起来的时候,那些英雄们又装出一脸虔诚的样子,哭哭啼啼的象道德忏悔,象大众谢罪。可他们那有忏悔之意。在背后,他们依旧会大言不惭的称他们的行为是“上帝的杰作”,并且沾沾自喜。这样的人没有灵魂,只是一具肉体。自然不会有盛装道德的地方。他们没有道德的观念,他们的行为却吓的道德啊啊大叫,连连后退。文明道德演讲稿范文节选!

没有灵魂的肉体,何必存在与世界上。他们永远不会进入地狱,更不会进入天堂。死亡对于他们来说只是肉体的消逝,永远的消逝。在浩瀚的宇宙中不会留下他们的足迹,人生百年,却什么都没留下,可惜啊,悲哀。

篇5

2翻译目的论关照下的经济法律英译

翻译目的论强调翻译活动的“目的性”,其“目的”有三种解释,即译者的目的、译文的交际目的、使用某种特殊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因此,译者必须是在明确翻译目的的情况下进行翻译活动,而理想的译文也应与原文保持概念性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上的等值。因此,法律翻译除了要求语言功能的对等之外,还应照顾到法律功能的对等,即原语和译语在法律上所起的作用和效果的对等(张法连,2009)。法律语言作为最为正式的庄重文体,具有避免出现任何歧义、不确定性及模糊性的特点,而较之汉语法律语言的特点,英语法律语言又具有文辞古奥、句法繁杂等独特之处,因此,在目的性原则、语内连贯原则及语际连贯性原则(即忠诚法则)的指导下,汉语法律条文英译时,应该特别注意译文的准确性与严谨性,使译文同样呈现出准确严谨、简洁庄重的语域特征,准确再现原文的语义内容,保持法律语言的严肃性、准确性及权威性,以下将以《公司法》为例探讨翻译目的论三原则指导下的汉语经济法律英译的两大基本原则。(1)准确严谨是法律翻译的基本原则,也可是说是法律翻译的生命。译者应尽量以地道精确的语言准确再现原文的真实意义,从而精准地向译文读者再现原文法律信息,在实现原文与译文在意义上的语际连贯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翻译的目的。因此,在汉语经济法律的英译中,主要体现在译文措辞准确,不能背离原文意义,必要时还需要增加补充性语汇,使原文的模糊信息更加具体化;选词精确,符合专业语域特征;术语一致,达到法律文本术语同一律的要求;增加甚至重复法律行为主体,使之更好地为译文读者理解并接受等方面。如:例1:第十条公司以其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住所。Article10Thedomicileofacompanyshallbetheplacewhereitsmainadministrativeorganizationislocated.例2:第三十四条……公司有合理根据认为股东查阅会计账簿有不正当目的,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绝提供查阅,………Wherethecompanydeems,onreasonablegrounds,thatitisforillegitimatepurposesthattheshareholderre-queststoconsultitsaccountingbooks,whichmaydamagethelawfulinterestsofthecompany,thecompanymayre-fusetoprovideitsaccountingbooksfortheshareholdertoconsult,...法律语言中经常也会使用所指较为广泛的模糊词,用于表述法律条文中无法明确指示的事实性质、范围、程度、数量等。如上例1中的“办事机构”在汉语中是一个模糊化的语汇,英语中用administrativeorganization使之具体化,强调其主要行政管理机构,语义更加明确。而例2中的“合理根据”、“不正当目的”以及“合法利益”等都是概括性语汇,翻译时同样选用了“reasonablegrounds”、“illegitimatepurposes”、“thelawfulinterests”等模糊性语汇,从而涵盖原文在原因、目的及利益上的各种可能情况。另外,《公司法》中多处出现“社会”这一模糊性词汇,如“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第八十八条)、“社会公共利益”(第一百九十七条)等,译为英语时都按照英语社会及文化习惯直接省译为“gener-alpublic”、“publicinterests”。同时,经济法律的翻译还应该特别注意译文选词的精确性及术语的一致性,尽量选择专用语汇,保持特定法律专用语汇的一致性,必要时根据上下文选取合适译文词语进行表述。如上例1中的“处所”一词就选用了法律上专指户籍所在地的正式词“domicile”,使译文更为准确、专业、严谨。《公司法》中有大量重复出现的与公司设立、组织机构、财务、解散等相关的专业语汇,在法律条文中都应保持其译文的一致性,如《公司法》全文中,“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法人”、“公司章程”、“公司债券”、“连带责任”等一律选用一致的专业术语“acompanywithlimitedliability”、“acompanylimitedbyshares”、“legalperson”、“company’sarticlesofassociation”、“corporatebonds”、“jointandseveralliability”等进行翻译,保持概念上的高度统一,避免歧义与前后矛盾。而第二百一十七条解释《公司法》用语的含义时第一项“高级管理人员,是指公司的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译者将此处的“是指”翻译为“include”,选词非常准确,既完全再现了原文的意义,又贴近译语表达实际与习惯。由于汉语意合的特点,汉语法律条文中也经常省略法律的行为主体,翻译成英语的形合语句时,往往需要增加或者重复法律的行为主体,使之更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语义更加明确。如:例3:第六条设立公司,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Article6Whereanentityintendstoincorporateacompany,itshall,inaccordancewithlaw,applytoacom-panyregistrationauthorityforregistrationofsuchincorpo-ration.例4:第八十九条发起人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应当同银行签订代收股款协议。Article89Wherepromotersoffersharestothegener-alpublic,theyshallenterintoanagreementwithabankonthecollectionofsubscriptionmoneysontheirbehalf.(2)法律翻译在准确严谨的前提下,译者还应注意译文的简洁庄重,力求译文简洁凝练、行文严密、逻辑缜密,从而以法律英语的语内连贯性(即翻译目的论的连贯性法则)更好地实现翻译活动的目的。在《公司法》的翻译中,主要体现在:译文力求从各方面体现译入语的语域特征,如适当简化句子结构或使用动词的被动语态形式;再现原文庄重的语言风格,体现译入语法律文体的行文规范,如shall的使用上;重复信息的恰当处理,汉语意合与英语形合的转换,增强可读性与译文的逻辑性等方面。如:例5:第一百一十一条……董事会召开临时会议,可以另定召集董事会的通知方式和通知时限。Article111…Theformofnotificationandthetimelimitfornotificationinrespectoftheconveningofaninterimmeetingoftheboardofdirectorsmaybeseparatelypre-scribed.上例中,译者通过简化句子结构以及使用动词的被动形式,使译文更加简洁正式、中立客观,《公司法》英文版中还有很多相似的例子,如第87、113、127条等。新修订的《公司法》英文版基本没有使用thereof等相关古英语词汇,但通过动词shall来的频繁使用表示汉语原文中显性或隐性的禁止、许可、应该等法律行为(全文共出现564次),准确再现英语法律文体的行文规范与庄重风格,如第五十条中“经理列席董事会会议。”(Themanagershallattendmeetingsoftheboardofdirectorsasanon-votingattendant.)译文通过增加“shall”一词明确了经理的法律义务。再如:例6:第五十九条……一个自然人只能投资设立一个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该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不能投资设立新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Anaturalpersonmayonlymakeinvestmentforthein-corporationofoneone-personcompanywithlimitedliabil-ity.Suchacompanymaynotmakeinvestmentfortheincor-porationofanewone-personcompanywithlimitedliabil-ity.短短的不足50字的汉语原文中,长达8个字的专业名词重复了3次,其对应的英语译文中只在必要的地方重复的2次,而中间衔接的部分则采用了代词替代,从而是译文在语义明确的基础上更为简洁。汉语意合的特点决定了汉语法律条文中很多句子都没有主谓结构,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仅仅通过语义衔接,而英语的句子,尤其是正式严谨的法律英语,则必须有完整的主谓结构,分句与分句之间也必须有显性的连接词,如例7:第一百九十七条经批准设立的外国公司分支机构,在中国境内从事业务活动,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不得损害中国的社会公共利益,其合法权益受中国法律保护。Article197Initsbusinessactivitiesconductedwithintheterritory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thebranchofaforeigncompanyestablisheduponapprovalshallobserveChineselawsandshallnotimpairthepublicinterestsofChi-na.ThelawfulrightsandinterestsofsuchbranchshallbeprotectedbyChineselaws.例7中原文以“外国公司分支机构”为主语,统领后面四个形式上并列的小分句,英语一文中,通过状语“Initsbusinessactivitiesconductedwithin…”首先划定其法律行为的范围,并通过后置定语的形式限定行为主体的合法性,而为了保持句子结构的紧凑性、一致性、连贯性,同时使用代词“its”、“such”等代指前文或后文中出现的名词,从而有效地实现了汉语意合与英语形合的转换,增强了译文的语内连贯性。可见,在目的论的指导下,法律翻译应尽量做到措辞准确、选词精确、组句审慎,力求译文表意准确、行文严密、逻辑缜密,更好地实现译文与原文在交际目的、语言意义等的一致性及译文语言的连贯性。

篇6

1.当前中国伦理道德状况及其精神哲学分析

2.当今中国伦理道德发展的精神哲学规律

3.当前中国伦理道德的“问题轨迹”及其精神形态

4.《论语》伦理道德思想的精神哲学诠释

5.青少年生态伦理道德意识的培育探究

6.伦理道德,因何期待“精神哲学”

7.改革开放三十年行政伦理道德法制化问题研究述论

8.旅游伦理道德判断与结构性分析

9.科技伦理道德论析

10.中国少数民族伦理道德的起源和发展规律研究

11.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12.多重价值的融合与冲突——新闻伦理道德失范原因的深层阐释

13.中小企业伦理道德体系建设——基于儒学伦理分析

14.伦理道德,何种精神哲学形态?何种“中国气派”?

15.中国伦理道德发展与大众意识形态领域的“中国问题”与“中国战略”

16.网络时代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思考

17.科技与伦理道德冲突的四种类型 

18.论青少年生命伦理道德教育之必要性

19.乔治·艾略特伦理道德观的艺术表现

20.后奥运时代下对体育伦理道德发展的研究

21.新农村伦理道德建设问题探索

22.伦理道德的中国精神哲学范式与中国话语

23.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基本特征透析

24.“伦理”—“道德”的历史哲学形态

25.伦理道德,为何“精神”?

26.我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化重构

27.乡规民约与新农村伦理道德建设

28.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转变

29.哥特小说中的伦理道德因素——以《修道士》为例

30.新时期公务员行政伦理道德建设的途径探析

31.会通与更新:基督宗教伦理道德观与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关系

32.价值定位:公务员行政伦理道德建设的前提思考

33.服务型政府视域下的公务员伦理道德建设

34.伦理道德与美国外交——兼论伦理道德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

35.何谓“父亲”?为什么要反对“父亲”?

36.企业伦理视角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障碍与路径探讨

37.新形势下加强医学生伦理道德教育意义的调查分析

38.马克思的伦理道德观及其现实意义

39.医学期刊编辑与伦理道德应对

40.论菲利普·罗斯小说的伦理道德指向

41.我国乡村伦理道德的历史演变

42.从谚语看维吾尔族的伦理道德观

43.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的影响与疏解

44.关于新时期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探讨

45.关于信息技术伦理道德问题的思考

46.中国金融稳定的实现:金融伦理道德的实验分析

47.论教育制度的伦理道德之维

48.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思想政治教育

49.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对现代文明建设的积极影响

50.浙江省中小企业伦理道德状况调查报告  

51.药害事件引发的伦理道德教育

52.文化自信心与中华优秀伦理道德教育

53.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在近代民俗中的嬗变

54.伦理道德的西方精神哲学范式

55.试论伊斯兰教伦理道德思想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56.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失范教育的法治化思考

57.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阅微草堂笔记》的家庭伦理道德观

58.运用伦理道德理念进行护理管理的研究

59.伊迪丝·华顿伦理道德观的“相对论”——小说《元旦》的伦理道德思想研究

60.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对当代青年德育的启示

61.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信息伦理道德探析

62.加强企业伦理道德建设的思考

63.网络社会人际关系与伦理道德探究

64.社会转型时期家庭伦理道德的构建探析

65.论网络出版的伦理道德问题

66.浅议新闻摄影图片中的伦理道德问题

67.试论网络伦理道德失范问题

68.试论和谐社会中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意蕴

69.儒教与基督教对中西方社会伦理道德之影响研究

70.我国少数民族伦理道德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71.传统伦理道德现实价值研究

72.食品加工企业伦理道德建设对策研究

73.原罪与赎罪——纪录片拍摄中的伦理道德

74.中国优秀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价值探析

75.大学生家庭伦理道德的现状与构建途径——基于武汉高校的调查

76.护生伦理道德行为的相关因素研究

77.论佛教伦理道德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78.论清末民初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转型与重构

79.中国伦理道德传统述要

80.论中国传统体育伦理思想特征及其对现代体育道德重建的价值

81.论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

82.伦理实体的诸形态及其内在的伦理—道德悖论

83.网络社会伦理道德的特征

84.旅游伦理道德建设探析

85.浅议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现代伦理道德之区别

86.中国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社会价值

87.伦理道德:现代科学人才观的应有之义

88.浅谈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问题

89.网络伦理道德失范问题探讨

90.现代化进程中农村伦理道德体系危机及原因探究

91.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化转型与重构

92.网络文化背景下的高校伦理道德教育

93.试论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伦理道德教育

94.的家庭伦理道德

95.论伊斯兰伦理道德的社会应用

96.关于环境伦理道德教育地位的再认识

97.论壮族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在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

篇7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市场调节这只“无形的手”,同时,还需要政府这只“有形的手”进行宏观调控。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管理的主体,在通过其职能的发挥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时候,本身也存在着一个规则问题,以及如何遵守规则的问题。我国目前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许多突出矛盾,如市场秩序混乱、地方保护主义、政府办事效率低下等,除了市场化程度低、市场机制不健全外,政府调节也存在一些有待认识和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国际经济的历史条件下,更需要从经济伦理学的学科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文提出,政府调节中产生的一些问题,除了加强法制和制度建设之外(即使是这方面的问题,同样也离不开道德的作用)。还必须强化道德的规范和约束。这是我国经济伦理学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同其他市场主体一样,政府作为管理的主体,也是有章可循的。只有做到有章可循,政府的调节才能真正步入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才有可能完成市场留给政府的任务。当然,政府也是有缺陷的。有不完善的市场,也有不完善的政府,其原因有客观方面的,也有主观方面的。这就说明政府行为也不能不受制度的约束。加入WTO后,政府管理市场必须是依法办事,以保证政府力量成为社会的积极力量而非破坏性力量。这里仅就伦理的规约作一概述。

一、以尊重市场运作规律为政府基本的伦理理念探索、遵循经济规律,是经济学的任务,也是经济伦理的应有之义。政府调节的道德约束,首先必须强调这一点。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调节是第一性的,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市场是流通领域本身的总表现”①,它是一切经济关系的总结合部。这些关系集中在表现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及供需双方结构关系,而供需中的诸类关系又以价格的变动反映出来,并进行自发地调节,成为一种波动中的自然制衡机制。这种“无形的手”,表现了供求规律、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的合力,是商品经济所具有的基本调节功能。市场调节虽然是自发的,但它是自然进行的基础性的调节,任何以社会生产力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假如离开市场调节、另搞一套,就必然脱离实际,犹如神经系统脱离有机整体,自然没有存在的依托和载体。我们搞了二十多年的经济改革,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现在加入WTO,其实质是市场经济的泛化,市场机制的强化,市场规则的普遍化。

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政府行为提出的问题首先是必须尊重市场发展规律,增强社会经济理性。任何凭借“拍脑袋”、不计后果的决策,必须彻底改革,这就要求政府要从无端“管制”转向更好地“服务”,而要服务好,就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律来操作。这是一个经济问题,一个政府的公共政策水平问题,同时也是政府需要树立的一个新的经济伦理理念。据学者估计,前20多年,重大决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大约在4000—5000亿元。按照全社会投资决策成功率70%计,每年因决策失误而造成的损失在1200亿元。⑦因此,这种决策体制既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更不适应加WTO后经济一体化的要求。从目前看,有三点比较突出:一是政府职能的“越位”现象比较突出,过多的干预正常的经营活动,管了自己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二是对市场尚缺乏科学的、理性的分析,决策上的随意性较大;三是资任意识淡漠。对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行为后果,很少去追究决策者的行政责任。从政府行为分析,尊重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政府的计划调控才会具有科学性、规范性,管好自己应该管的,切实履行其职能,承担其责任。同时,要求政府必须精简、高效、廉洁、公正,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这是中国市场化进程的迫切要求,是政府调控经济必备的伦理理念。

二、以弥补市场缺陷为政府的伦理责任市场不是主管道德的组织

政府的弥补职能,同时又是一种伦理责任。当然,政府干预经济的范围和程度与市场发育程度有很大关系。就中国目前来说,由于市场发育不够成熟,市场运作还有待规范的情况下,政府可能干预的事情就相对多一些,甚至原本就应该由市场去他的事,有时也不得不由政府来暂时承担,待市场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再转交市场去承担。因此,就是在加入wTo的今天,政府在遵守其国际规则的前提下,还不得不根据中国的国情,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它通过提供社会产品,满足人们的需求。政府则致力于弥补市场本身存在的缺陷,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具体来说,一般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活动的五大领域,即利用财政货币政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通过公共财政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公共需求‘通过税收、补贴、转移支付等手段,缓照解社会分配不公的矛盾;利用赋税、补贴等办法,消除市场的外部经济负效果。恢复市场的效率和活力;通过制定法律法规,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维护市场经济制度的基础。就我国而言,政府还承担有搞好国有企业、壮大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的职能;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政府还负有保护和发展民族经济、保卫国家经济安全的职能。至于这两种功能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更好地有效地发挥,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这些客观上要求的职能,都要承担职能的人去认识它,自觉地创造性地执行它,并使之不断完善。

从目前看,政府在弥补市场缺陷方面,或说服务方面,应该特别强调,政府要通过制定法律、执行法规来规范市场秩序、企业和中介组织的行为,引导消费者。例如,市场法、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创造平等竞争环境,限制和制止恶性竞争及垄断行为;再如,利用质量法、合同法保护名优产品,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各种非法经营;当务之急是要引导国内各地区、各经济主体不要再各自为政、相互残杀。要尽快打破地区、部门和市场分割的局面,遏制地方保护主义的泛滥,使全国尽快形成统一规范的市场体系。再者,政府要着力解决公正与效率的关系,调节分配领域中的利益悬殊问题、保障最低生活标准的问题,特别是要尽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就业问题、医疗、义务教育、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生态环境等。因为单靠市场很难使经营者顾及全局利益,特别是自然资源的保护、生态平衡、公共卫生的维护以及治安环境的维持等。为克服和弥补市场的盲目性和短期性,政府必须从整个社会发展出发,根据科学技术的要求,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作为整个经济的导向。

这些职能和责任,都是政府应该而且必须解决好的问题。如果政府职能“缺位”,将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的命运和社会的稳定。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许多深层次的矛盾亟待解决,如就业问题、分配中的公正问题、市场秩序问题等,尽管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已发挥了强有力的作用,积累了许多经验,但是,市场运作中仍有一些本该政府管的事却没有管好。原因是,一些政府官员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要求,驾驭能力有待提高;有的是由于缺乏责任意识所致。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迫切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决策科学的政府来规导和调控,需要一个具有强烈的伦理责任意识的政府来引导。

三、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政府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主体,作为权力的主体,它是代表公共利益和意志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是政府的首要道德要求。由于我国处在经济体制的转型期,一些政府职能出现了扭曲,给经济生活带来了混乱,也直接危害了国家和公民的利益。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个人利益、部门利益与人民利益、国家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出现了紧张或矛盾。地方保护主义、由部门利益带来的“三乱”现象,就是近年来一直试图解决但并没有根治的突出问题。

地方保护主义是转型时期的地方政府职能畸形化的表现。出于地方的眼前利益(主要与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有关),加上某些地方官员为创造“政绩”的需要,特别是与腐败现象直接联系(权钱交易),一些地方政府不执行国家的统一的法规,不维护统一市场的秩序,却致力于保护地方上违法经营。如或明或暗地袒护制造假冒伪劣的产品,甚至对国家明令禁止、关系人民生命健康的药品、食品也加以支持保护;对于污染环境、破坏资源的经营不但不制止,反而百般袒护,以至水污染、空气污染屡禁不止,许多应该关闭的小工厂转入地下;破坏信誉,不遵守法规,本地的经营者受到司法部门的处罚,地方却拒不执行,有的司法机关有意错判,使得合同法难以贯彻,甚至设法包庇当地人对外地人的诈骗行为;为保护当地新产品划地为牢,不准外地商品进人,或强行销售当地的新产品,更有甚者,官员、执法人员同黑势力勾结,保护、贩毒、走私、虚开税票等违法经济活动。这种地方保护主义的盛行,是当前我国市场秩序混乱的原因,它严重破坏了市场的环境,阻碍了公平、开放、统一、竞争的市场体系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大公害。对此,有些地方官不但不去追究查办,反贩子倒以为是发展地方经济的有效措施。这里既有认识问题,更有利益问题。

地方保护主义之所以得以存在并发展,其实质是它与一些政府官员的个人利益有关,或者是经济利益,或者是谋取所谓的“政绩”。他们作为公共利益和意志的代表,其要求是必须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国家的整体利益,但他们的行为却背道而驰。

除了地方保护主义之外,还有部门类利益作祟。一些行政机关靠行政性垄断,谋求本行业、本部门、本集团的利益最大化,而不是人民福利的最大化。这正是“三乱”现象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三乱”首先造成企业和消费者负担加重,成本提高,效益下降。有的企业设法再转嫁给消费者,直接损害消费者利益,扭曲经济关系。其次,导致执法不严、秩序混乱、经济杠杆失灵、信用意识下降。为了“创收”不该管的乱管,该管的却有意不管,其结果是合格新产品可能销售不畅,不合格的劣质产品则横行无阻,行业不正之风难以克服。这种群体腐败,正是官员腐败的土壤,致使政府职能严重扭曲,不仅难以履行其职责,而且从根本上违背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四、以构筑信用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信用伦理体系为政府工作的着力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稳定的信用关系基础之上的法制经济,稳定可靠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条件之一。但目前的情况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在我国刚刚出现,尚处于起步阶段。企业信用制度没有建立起来,个人信用制度更为落后,政府信用也受到挑战,信用问题已日益成为阻碍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的“瓶颈”,成为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中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信用是一种经济关系。信用,是借贷活动的总称。在商品生产和货币流通条件下,以商品赊销和货币借贷的形式所体现的一种经济关系,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的特殊运动形式。借贷资本运动形式,是信用的基本形式。信用主要包括三种,一是以延期付款和预收货款的方式买卖商品的商业信用;二是银行将集中起来的闲散货币资本和社会游资,贷放给工商业资本家的银行信用;三是公司、商店及银行对个人消费者提供的分期付款售货及消费贷款的消贺信用。信用不是一个特有的经济范畴,而是在商品货币关系存在,并有一定的发展,信用就随之产生。由于我国几十年来的计划经济体制,社会资源主要由政府来配置,企业不是独立的经济主体,企业间隔就无法建立真正的信用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信用经济关系和体系建立的程度,是我国体制是否彻底转型的重要参照。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实质上是信用经济建立与发展的历史。市场经济愈发达,愈要求信用经济的发展,而信用经济也必然地要求相适应的伦理理念和准则为这服务。只有这样,才能维系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才能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由此可见,我们通常讲的信用有两种涵义:一种是经济方面的意义,另一种是伦理的内涵。经济意义上的信用,反映的是事实层面的客观必然性,即“是什么”的问题,这是经济学所必须探索的。伦理从价值的层面来分析来评价,解决的是“应当”的问题。“应当‘作为一些规范、准则,它既是经济生活的必然性要求,又对经济生活发挥着规导、调节的作用,同时,它又是一种强大的人文力,是经济活动的一种动力,一种不可缺少的资源。

篇8

罗国杰教授认为:“汉语中,‘伦理’和‘道德’这两个概念,在一定的词源意义上也是相通的,而且与英语中的Ethics和Morale的词源涵义暗合。”(注:罗国杰等.伦理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因此,“不论在中国还是外国,‘伦理’和‘道德’这两个概念,在一定的词源涵义上,可以视为同义异词,指的是社会道德现象。”(注:罗国杰等.伦理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北京大学魏英敏、金可溪在对中西关于伦理和道德两词的运用分析后认为:“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道德’与‘伦理’都是一个意思。因此道德现象又可叫做伦理现象,道德行为又可称为伦理行为,道德判断又可以叫做伦理判断,道德学又可称为伦理学。”(注:魏英敏、金可溪.伦理学简明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笔者同意上述观点,但是,作为一种分析中西文化差异的工具,笔者宁愿将二者区分开来。

其实在上述观点中,作者在肯定“伦理”与“道德”的相通之时,也承认二者在某种程度上的差别。罗国杰教授认为:“伦理”和“道德”又有所不同,道德较多的是指人们之间实际的道德关系,伦理则较多的是指有关这种关系的道理。(注:罗国杰等.伦理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魏英敏、金可溪两位教授则认为:“就西方而论,‘伦理’和‘道德’两个词,意义基本相同,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都是互相通用的,直到黑格尔才明确地把它们加以区别,前者指社会道德,后者指个人道德。”(注:魏英敏、金可溪.伦理学简明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华东师范大学杨国荣教授在其《伦理与义务》一文中也提出:“黑格尔曾对道德与伦理作了区分,在他看来,道德主要与‘应当’相联系,并展开于良心等形式中;伦理则涉及家庭、市民社会、国家等社会结构。”(注:杨国荣.伦理与义务[J].上海:学术月刊社.学术月刊,1996.6)

同样,笔者也同意这种对道德与伦理的区分,特别是黑格尔的区分,体现了他思想的深刻明晰和独到之处,对笔者的思考与写作具有直接的启发意义。本文试想在黑格尔区分的基础上结合中西文化的特点,将伦理与道德作进一步的厘定。

在此必须指出,儒家伦理是从现实的社会、现实的人出发去表述自己的伦理思想,并以此去规范人们的行为,这种现实的本源即是家庭,由家庭人伦推而广之,形成了家与国的难解难分。历史进入20世纪90年代,尽管受到多年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道德文化的冲击,尽管市场经济发展在中国已轰轰烈烈,但是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谢遐龄在中国最具影响的社会学杂志《社会学研究》上发表自己的观点认为:中国社会依然是伦理社会。(注:谢遐龄.中国社会是伦理社会[J].北京:社会学研究杂志社.社会学研究,1996.6)

勿庸置疑,在中国社会,“伦理”是一个现实的概念,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是一个最能体现中国人道德思想和中国文化核心价值的概念。中国的道德是伦理,是伦理道德。

道德一词在我国古代的解释是:“道”,即道路,引伸为原则、规范、规律、道理的意义。在老子看来,“道”是宇宙的本体。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德”,就是实行某种原则,心中有所得。“德者,得也”。按庄子的理解,“物得以生为之德”,强调天地万物的自然本性。

在古代中国,这种建立在内心规则、信念基础之上的道德理解,体现了对道德的形而上思考。但是由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道家的思考失却了主导社会的机会。在儒家,虽然其道德思考具有某种程度的形上性,但其道德从根本上来说是从家庭人伦出发的,再加上其道德实践中注重人伦之“礼”,因此,儒家的道德从本质上说是注重现实社会的伦理道德。

与此不同,在西方从古希腊到中世纪,再到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以希腊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为标志的西方文化,要么对人进行类的抽象,以理性作为建立道德大厦的基础;要么对个体作“超越的突破”,将上帝作为个体永世追求的道德目标。因此与古代中国以儒家道德为主体的伦理性道德不同,西方的道德是建构在对人性的抽象和超越的基础之上的,它是抽象的,是形而上的。这种缺乏以家庭为背景的人伦之理的道德,形成了与中国伦理性道德的明显分野,也构成了西方道德的实质和核心,是西方社会发展至今的原始动力,也是解释现今西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主流和种种社会矛盾的最本源性的、最权威的典章。

二、中西文化的不同路径

(一)中西道德价值文化的不同发源

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文化来自人们对现实的思考和回应。而对现实的不同思考,则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文化上的差异,特别是价值文化上的差异,会形成人们不同的行为取向及其行动结构。中西价值文化的差别,最集中地体现在“伦理”与“道德”的差别。很显然,这种差别来自于不同的思考着的“现实”。

中国的“伦理”性道德价值,来自于对人类生活的最基本的最初级的群体——家庭,及由此构成的现实社会的思考。在传统中国社会里,农业生产是人们主要的经济活动。由于经济活动的简单化,使绝大多数百姓一生基本生活在家庭中。由此家庭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细胞。人们面对的主要社会活动场所——村落,实质上基本是一个扩大了的大家庭。人们日常的主要社会行动是家庭性的行动,人们面对的社会关系主要也是大家庭的关系。因此从家庭出发,以血缘关系为依据的伦理性道德,就成了人们日常行动的主要价值取向。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正是立足于对这种现实的思考,从而创立了儒家伦理思想。儒家伦理从其产生一直到今天可以说已变成了中国价值文化的基因,在意识或潜意识中左右着中国人基本的行动,构成了现实中国社会行动结构的基本面貌。

在西方,生活在地中海沿岸的古希腊人,也许天生他们就不屑于家庭的存在,也许天生他们就善于思辩和理性的哲学思考,在“道德”价值的判定中,他们把个体从家庭和现实社会中抽取出来,进行“原子”性的分析和类的抽象,从而

使个体独立化、抽象化,理性化,并把理性和独立性认定为个体的基本道德价值。基督教企图超越个体的“理性”和“独立性”,设定一个抽象的全智全能的完美无缺的上帝,作为人们永生永世的价值追求。也可以说,古希腊和基督教的道德文化,从其产生一直到今天,成了西方价值文化的基因。这两种基因导演着西方人的种种社会行动,形成了西方社会人们行动的基本结构,从而也就形成了与中国人社会行动结构的清晰差别。 (二)中西社会行动结构的差别

由于价值文化或者道德文化的差别,导致了中国人和西方人的社会行动的差别。这些差别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受家庭性伦理道德的影响,中国人总是把自己放在一个群体(伦理群体)中来看待自己,从而确定自己行动的“差序格局”。尽管按教授所说,在这种差序格局中,个体的行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但这只能说明个体行动的出发点。其实这种行动出发点的依据从根本上说是伦理性的道德。所以在中国,个体基本上是消解在群体之中的。群体是个体生活的目的,而不是手段。群体的伦理道德命令,或者说群体的宗法伦理命令就是绝对命令。受到抽象性人格及由此形成的理性和独立性道德的影响,在西方人们总是把自己看作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个体为了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结合起来建立群体,并参与群体的活动。个体与群体是对立的,是一种契约关系。个体虽然结合于群体,但依据契约个体可自由出入群体。当然为了实现个体的利益,个体在享受群体赋予权利的同时,必须对群体负责,履行个体对群体的义务。

第二,在以家庭为出发点的差序行动结构中,血缘关系成了行动的主要参照系,由此中国人的社会行动被赋予了浓郁的感彩。

篇9

2012年12月3日,美国纽约市一名韩裔男子被一名流浪黑人推下地铁站台,没能及时逃脱,被列车撞死。为《纽约邮报》工作的摄影师阿巴西正好目睹这一幕,迅速在现场拍下照片,却没有及时施以援手。第二天《纽约邮报》在头版用了几乎整版的篇幅刊登列车驶近被撞男子的惊悚照片,同时配有文字说明:这个人被推下站台,快要死了。图片下方一条醒目的大标题《在劫难逃》。

照片刊发后,随即引来美国民众以及媒体人的责问和愤怒,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问:“为什么摄影师的第一反应不是救人,而是拍照?”

美国着名电视主持人拉里·金说:“《纽约邮报》太过分了,人们评价这个新闻没什么价值,不是新闻,令人厌恶的冷漠围观。”

非营利新闻学校泼因特研究所视觉新闻道德问题专家肯尼·厄比告诉美联社记者:在职业新闻摄影界,摄影师经常面对这类记录或救助的抉择,一张好的新闻照片可以让摄影师名利双收,也可以让他名声扫地。

肯尼·厄比和全国摄影记者协会道德委员会主席约翰·朗认为:不应该简单地对摄影师的道德品质下定论,因为在这类事件中,摄影师可能由于客观原因无法施救,“我无法评判阿巴西,”约翰朗说,“我不知道他当时离被撞者多远,不知道他是否能做些什么。”不过两人认同作为摄影师,从道义层面而言,如果可能,有义务施救而不是拍照,“我认为,首先是人,其次才是记者。”肯尼·厄比说。

就拍照与救人的关系而言,在突发事件或灾难现场面对一个需要救助的被摄对象,是去救人还是只顾拍照,这是新闻摄影界一个持久的热门话题,这实际上涉及对新闻职业伦理和社会道德伦理的思考。

西方新闻界有观点认为:记者应该是所报道事件的中立的旁观者,而不应该卷入他们所报道的新闻事件中去,他应遵循新闻职业伦理中的客观报道原则,中立的履行自己向公众传播新闻的职责,而不是轻易地制止或改变某个新闻事实。就摄影记者而言,在新闻发生现场捕捉第一手的图像,对摄影记者来说机不可失,由于新闻摄影中新闻场景的瞬间不可重复性,使摄影记者的拍摄行为更多出于一种直觉和职业本能,再加之图片在编辑时仍有机会来决定是否发表和以什么样的形式发表,许多工作在第一线的新闻摄影从业人员都认为:新闻现场应先按自己的直觉拍下任何有价值的影像,在发表时再去考虑伦理道德的问题。前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摄影部主任着名新闻摄影教育家罗伯特·基尔卡在纽约希拉丘斯大学讲授图片编辑课时,也指导学生:“先拍下,再考虑;没拍下,也无从考虑。”

然而公众对此难以接受,有时甚至义愤填膺,因为公众认为记者应先帮助处于困境中的人,而不是仅用冷冰冰的镜头对着他们,否则岂不成为一部泯灭人性的摄影机器,哪里还有做人的起码道德。

二、如何解决新闻摄影中的伦理道德困境。

关于拍照还是救人,其实在有良知的记者内心深处也充满困惑和挣扎,凯文·卡特之死可以说是这方面的经典案例。1993年,南非裔摄影记者凯文·卡特拍下的《饥饿的苏丹》获得1994年普利策特写性新闻摄影奖。这幅照片震撼人心,在照片中,一个瘦得皮包骨头的女童在前往救济中心的路上因极度饥饿而跪倒在路上,而在女童后方不远处,一只硕大的秃鹫正贪婪地盯着地上奄奄一息的这个瘦小生命。据说在拍照现场,摄影记者卡特在那儿等了20分钟,希望那只秃鹫能展开翅膀。拍完照片后,卡特赶走了秃鹫,注视着小女孩蹒跚而行,然后他坐在树下,点起一支烟,念着上帝的名字放声恸哭,并不停地嘟囔着想要拥抱自己的女儿。这幅照片在为记者带来巨大荣誉的同时,也引发巨大争议,有评论家称他见死不救,是现场的另一只秃鹫。三个月后,这位摄影记者自杀身亡,他在遗言中写道:“首先,我必须说我表示道歉,我到超越人生痛苦和欢乐、只有宁静的地方去了……真的,真的对不起大家,生活的痛苦远远超过了欢乐的程度。”有人把卡特之死和这张照片的拍摄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他的死是源于内疚和舆论的压力。这引发了一些质疑,从其遗书中还可看出他的自杀还和贫困、好友之死及对现实的绝望等因素有关,但不可否认,卡特之死和这张照片的拍摄还是有必然联系的。其实,在他拍下那残忍的一幕时,内心是有着极其激烈斗争的,职业素养使他知道,那是一个绝好的镜头,肯定会震惊世界,但人性的良知告诉他应该先去帮助那个孱弱的生命,一念之间的选择最终让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篇10

二、高职学生的学情特点及问题

今天高职学生的学情特点是在过去长期基础教育环境下形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本质上科学认识、从复杂的表象中找到德育突破口,是开展高职德育工作的首要问题。当前高职学生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典型特征具有以下四点:

(一)学习乃至人生动力不足

人生动力是人格系统中的重要部分,是推动学生追求梦想、履行人生责任的驱动力。但由于以往成长环境对人生动力的激励缺失,以及中小学阶段应试教育对于青春精力的透支,造成高职学生入学后学习以及人生动力普遍不足。高职德育工作必须以情感教育为突破口,以理性教育为导向,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力量,努力形成良好的外部动力激励机制,进而带动并激活学生内部的动力机制。

(二)对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缺乏科学认识

科学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人生永恒的主题。由于以往家庭教育、应试教育的局限性,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把复杂的人生问题仅仅看成是简单的几个指标、几个时期或者几件事情,思想观念、综合素质、知识储备等等都普遍缺乏必要的准备。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以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模式培养学生科学认识人与职业的关系,通过企业的顶岗实习及社会实践培养学生认识个人、企业与社会三者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分层次分类别的,所以问题的解决也不能一概而论和一蹴而就,需要我们高职德育工作者在实践中进一步开动脑筋,真正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职业角色人格特征不突出

由于受基础教育的影响,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根深蒂固,仅仅将职业单纯看作是简单的谋生手段。思想的局限性和解决问题方式的教条性使得学生难以形成优秀、全面而且独具特色的职业角色人格。这一问题非常复杂,主要涉及到学生人格的三个方面:一是学生的责任感,二是学生对于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的科学认识,三是学生的职业技能和顶岗经历。高职院校只有将这三点有机结合起来,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德育工作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四)是非观、价值观普遍模糊

当前社会上传统与现代、民族与外来等多种文化交错,高职学生过去的知识水平又不高,所以他们在思想、行动上普遍体现出盲目、教条和得过且过的现象。但对于高职学生而言,是非观、价值观实际就是对生存发展实际的分析判断能力,所以问题的解决要同自身的定位思考和个性的培养紧密结合。我们将这一问题分解为三部分:一是博闻强记,二是科学思维,三是实践交流。通过德育第一、第二课堂、学校社团及活动、校园内外文化等各种显性、隐性德育资源的培养与熏陶,使学生能够在科学分析实际情况后,真正勇于、擅于做出科学的判断,进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高职学生上述特点的形成有长期性和根本性的原因。其一,他们过去接受的基础教育与当前大众教育下的高职教育是相脱节的;其二,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总体成绩水平不高甚至趋向于后进;其三,在应试教育影响下的学生及其家庭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环境氛围等等都同当前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所以当前高职德育工作不能就事论事,必须按照人文精神的要求,科学发展、从长计议、循序渐进,努力形成良性的高职德育工作体系,真正做到环境育人和机制育人。

三、高职德育工作的对策思考

(一)根据社会需要开展工作,立足于新时期的伟大实践

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要立足于国际化和市场化的大背景,深入学习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真正抓住国内外形势发展的主流趋势,调查研究,科学思考,使德育工作体现时代性、战略性和预见性,使当前的教育培养能真正同未来的社会需求、学生的未来成长相适应。

要高度重视市场和社会组织的导向作用。在市场化分工高度发达的今天,社会组织在社会系统中的作用日益突出。高职院校要真正以在社会组织中的生存发展作为主要背景,以社会组织成员的社会服务意识、社会责任、职业道德为核心培养学生的社会人格,引导学生科学分析处理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的各种社会关系。高职院校要真正选择那些经济效益好、企业文化好、运行机制好、具备核心竞争力、能够科学发展的优质企业作为合作伙伴,通过各种渠道加强沟通合作,共同搭建良好的高职德育平台。同时高职院校也要积极发挥自身文化优势,充分体现作为文化教育机构的社会功能,将企业的文化需求、自身的教育需求、学生的成长需求三方面有机结合,积极发挥学校、企业和学生的三个主体作用,实现三方的长期合作和科学发展。

(二)彰显高职教育特色,形成科学先进的教育文化

当前高职院校的先进文化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际国内战略文化,即高职院校对所处环境的科学认识和自身发展战略和价值取向的战略思考;二是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它是高职院校对市场、企业的独特的分析视角和科学的理论体系;三是中国传统文化,高职德育工作必须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促进院校和学生更好地适应中国国情,同时也是提升高职学生人生素养的重要途径;四是特色的职业教育文化,它是指高职院校为职业教育目标服务的各种文化积淀的综合,以及相关的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教育过程的总和;五是和谐的校园文化,它作为一种精神,对学生的道德人格、伦理规范、思维方式等都产生深刻影响。

上述五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统一于高职院校发展的各个环节。作为专门的文化教育机构,高职德育工作的实质就是将先进的教育文化内化到学生的人格系统中去。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必须深刻把握先进文化和德育工作之间的关系。

(三)转变工作方式方法,切实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全面,是指学生要真正情感和理智均衡发展,人格完全;和谐是指“动态中的平衡,差异中的协调,纷繁中的有序,多样化中的统一”。高职德育工作者必须强化教育服务理念和“三贴近”原则,真正树立“以人为本,服务育人”的理念,深入学习有关理论,主动提升人生修养和人生境界,切实将德育活动贯穿于在以过程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模式始终,以过程教育塑造学生实践性和职业性的人格特征;切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诉求,把思想政治教育同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时效性;强化德育全局观念,认真研究教育规律;按照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掘发挥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既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又重视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挥。

(四)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形成良好的德育环境和德育体制

人格是在社会关系的影响下形成的。高职学生未来是要生活在以职业为中心、以家庭为依托的综合社会关系之中。高职院校的育人模式必定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高校:一要更突出职业化和实践化的特征;二要高度重视企业和社会需求的导向作用;三要整合家庭、社会、企业等等各方资源,在模拟职业环境的教育过程中育人,同时创设学生健康人格成长所需要的良好外部环境。

详尽完备的信息系统实际上就是学生目前及未来复杂社会关系的缩影。高职院校要形成良性科学的教育资源信息管理机制,横向包括学生个体信息、家庭信息、社会组织的信息等,纵向包括在校生信息、毕业生信息、用人单位供求关系变化等;同时要开动脑筋,使相关的教育资源形成良性的育人机制,如组建家长学校,以弥合家庭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的距离;搭建为学生个体服务的自由交流平台、企业――学校交流热线等等;建立毕业生信息档案和交流网站,延伸高职教育,将在校期间教育同就业后再发展、岗位再培训、技能进修等进一步结合,这既关注了学生的未来成长,又能为在校生提供现实的榜样。

(五)因地因时制宜,结合内涵建设打造精良的教育品牌

内涵建设的实质就是高职院校各项工作都形成科学又独具特色的运行模式。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特色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对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科学把握,二是学院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育人模式,三是培养出的学生完整而有差异化的人格特征。高职德育工作者必须要对外界环境科学思考,对自身科学定位,将德育工作同内涵建设、品牌建设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特色的育人模式。科学发展的实质就是通过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良好关系与和谐运动来促进事物的发展。在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初期,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构建良好的德育工作框架,各德育工作者各司其职,各种德育资源各得其所,诸要素形成一个和谐融洽而且能够不断进行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德育工作体系。要千方百计发挥学生和学校的两个主体性,学校促进学生发展,学生为学校赢得声誉、扩大影响。二者要相得益彰、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作为特殊的教育类型,其德育工作的本质和层次同高等教育仍然是一致的,核心仍然是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育人作用。高职德育工作者必须从系统和全局的高度出发,科学构建以人为本的高职德育工作体系,高职德育工作才能真正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为社会的科学发展负责。

参考文献:

[1]王尔勃.人文精神的本质――从马克思哲学人类学出发的三重思考[J].齐齐哈尔滨师范学院学报,1996(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