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青年教师计划模板(10篇)

时间:2023-01-23 18:48:2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指导青年教师计划,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指导青年教师计划

篇1

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实教学力量,培养青年教师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根据教育办有关安排的规定,为保证新教师的快速成长,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教学需要,让他们尽快成为教学中坚。在指导青年教师的同时,也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与青年教师共成长。

二、青年教师

张红燕潘秋玉

三、青年教师

培养内容

1、学习新课程教育理念。

2、课堂教学设计。

3、课堂导入方法与技巧。

4、教学论文指导。

5、教学总结与反思。

四、青年教师培养措施

1、树立三种意识。第一种意识:学习意识。学习对一个人成长进步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校领导经常和青年教师说这样两句话:“不学习的教师永远不会有出息。”“生命因学习而温馨,而丰满,而灿烂。

事业因学习而成功。”以次鞭策教师时时学习,终身学习。第二种意识:研究意识。要求青年教师不仅要单纯地教学,还要认真地研究教学,把教和研统一起来。第三种意识:发展意识。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超越自我,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2、做好五件事:教好书,教育好学生;读教育理论著作,读人文和科学书籍,读名人传记;思考对学生的教育策略和方法,反思教学活动,脑子常常要“琢磨事”;研究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学术问题;写读书笔记、教育日记、教育论文、教育随笔等。

3、在业务上要坚持不断学习,虚心好问,提高自身各方面修养,随时做好提高学历的准备。

在工作上,要严谨认真,精益求精。从而使他们逐步提高教学能力、熟悉教学环节,及早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篇2

我们计算机中心教研组是青年教师较多的部门,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有一种有形的或无形的培养青年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帮助提高青年教师的各方面的能力,提高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下面就从我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到的,谈几点对青年教师在业务方面培养的点滴感受:

一、坚持听课

首先,有计划听课。计划听课有两情况,一是新教师入校,就组织新教师讲汇报课;二是学期初,制定组内公开课计划,每位青年教师必须参加讲课、听课,老教师做示范。公开课必须有课件,必须经过精心准备方可上课。

计划听课,有利于挖掘每位青年教师的潜能,激发教师探求知识、积极进取的精神。

其次,随机听课。在计划听课基础上,引导青年教师抽时间听老教师的课,积极参加听学校示范课,青年教师之间互相听课学习,老教师随机听新教师课。

随机听课对青年教师和老教师在教学的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促进青年教师不断进取,积极上进;促进老教师不忘对青年教师的帮助培养,将自己的经验无保留地献给青年教师,增强其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

二、认真讲评

无论是计划听课,还是随机听课,不能听完就完事,都要认真讲评。

在讲评的过程中,每位青年教师先对自己所讲课做自评,指出自己感觉满意之处和不足之处,然后每位听课教师讲评,讲评每位青年教师的上课情况,肯定优点的同时,指出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评价每位教师对自己自评的准确与否;对示范课指出哪些是大家应学习的,取他人之长补已所短。

经过认真备课(备教材、教法、做标准教案、找老教师导课)、上课、听课、评课,每位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会有很大提高。

三、注重细节指导

一堂课、一个教案都是由无数个细节构成的。在培养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过程中,始终注意每一个细节的指导。如指导教师上课要面对学生,注意观察学生的眼神,从眼神中能读懂学生明白与否;指导新教师如何板书,事先应设计好,字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条理要清楚;指导新教师讲课语气不能太平,太平的声音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会使学生抓不住重点。讲课时声音应抑扬顿挫,对重点部分要用“强调”的语气,对了解内容可轻描淡写。指导新教师讲课时口齿要伶俐,一字一句,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练习方法:可自己念课文,做录音,然后回放。

四、培养青年教师要有创新精神

有时,听课听多了、被其他教师导课导多了,会使自己无所适从,会产生通过自己的课堂讲“别人课”的感觉,当遇这种情况,会鼓励他们讲自己的课,别人好的建议能顺理成章地应用则好,否则不要牵强,按自己的思路去做,要有创新精神,说不定哪天会用我们的名字命名“某某教学方法”呢!也时常引导青年教师经常上网学习较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要学以致用,达到推陈出新。

篇3

        我们计算机中心教研组是青年教师较多的部门,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有一种有形的或无形的培养青年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帮助提高青年教师的各方面的能力,提高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下面就从我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到的,谈几点对青年教师在业务方面培养的点滴感受:

        一、坚持听课

        首先,有计划听课。计划听课有两情况,一是新教师入校,就组织新教师讲汇报课;二是学期初,制定组内公开课计划,每位青年教师必须参加讲课、听课,老教师做示范。公开课必须有课件,必须经过精心准备方可上课。

        计划听课,有利于挖掘每位青年教师的潜能,激发教师探求知识、积极进取的精神。

        其次,随机听课。在计划听课基础上,引导青年教师抽时间听老教师的课,积极参加听学校示范课,青年教师之间互相听课学习,老教师随机听新教师课。

        随机听课对青年教师和老教师在教学的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促进青年教师不断进取,积极上进;促进老教师不忘对青年教师的帮助培养,将自己的经验无保留地献给青年教师,增强其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

        二、认真讲评

        无论是计划听课,还是随机听课,不能听完就完事,都要认真讲评。

        在讲评的过程中,每位青年教师先对自己所讲课做自评,指出自己感觉满意之处和不足之处,然后每位听课教师讲评,讲评每位青年教师的上课情况,肯定优点的同时,指出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评价每位教师对自己自评的准确与否;对示范课指出哪些是大家应学习的,取他人之长补已所短。

        经过认真备课(备教材、教法、做标准教案、找老教师导课)、上课、听课、评课,每位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会有很大提高。

      三、注重细节指导

        一堂课、一个教案都是由无数个细节构成的。在培养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过程中,始终注意每一个细节的指导。如指导教师上课要面对学生,注意观察学生的眼神,从眼神中能读懂学生明白与否;指导新教师如何板书,事先应设计好,字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条理要清楚;指导新教师讲课语气不能太平,太平的声音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会使学生抓不住重点。讲课时声音应抑扬顿挫,对重点部分要用“强调”的语气,对了解内容可轻描淡写。指导新教师讲课时口齿要伶俐,一字一句,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练习方法:可自己念课文,做录音,然后回放。

        四、培养青年教师要有创新精神

        有时,听课听多了、被其他教师导课导多了,会使自己无所适从,会产生通过自己的课堂讲“别人课”的感觉,当遇这种情况,会鼓励他们讲自己的课,别人好的建议能顺理成章地应用则好,否则不要牵强,按自己的思路去做,要有创新精神,说不定哪天会用我们的名字命名“某某教学方法”呢!也时常引导青年教师经常上网学习较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要学以致用,达到推陈出新。

篇4

"Excellent Engineer Program".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system of training young teachers' practical ability. The system design considered the integrity and unity of teacher's pre training and post training. In this paper we also explorated and practised the training of young teachers' engineering quality from three aspects: ideological education, basic skills training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raining.

关键词: 卓越计划;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

Key words: Excellent Engineer Program;young college teachers;ability of engineering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2-0239-02

基金项目:重庆市重点教改项目《面向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112012);重庆市重点教改项目(1202018)。

作者简介:雷芳(1972-),女,甘肃景泰人,副教授,信号处理教研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EDA和电子系统设计教学,院卓越工程师计划建设小组成员;陈前斌(1967-),男,四川云山人,教授,博士生导师,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执行院长,“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负责人,院“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建设小组组长;李强(1968-),男,湖南邵阳人,硕士,副教授,院“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建设小组成员,研究方向为图像处理与多媒体通信、图像处理与检测技术。

0 引言

“卓越计划”旨在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服务,为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提供源源不断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因此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是整个“卓越计划”实施的重要保障[1]。

重庆邮电大学是第二批“卓越计划”的实施院校。围绕“卓越计划”,我校成立专门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聘请教学、科研及工程经验丰富的教授和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等担任委员,负责“卓越工程师”实验班学生培养过程中的指导与重大事宜决策。

1 提高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措施

1.1 岗前培训和教研活动中工程意识的培养 如果一个教师没有工程意识,他就不可能自觉地提升自己的工程教育理念,更不可能自觉地参与到工程实践中。在思想上对青年教师进行教育,让他们了解国家教育的政策导向,正视现代教育情况;给他们灌输工程意识,让他们意识到作为一个工科院校的教师应该具有工程实践能力。

1.2 基本技能轮课训练,提高教学能力 对青年教师,首先要求经过基础课程教学训练培养过程,进行基本教学能力的培养。

其次,我们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打破了原理论教师只懂理论不懂实践,实践老师理论水平低的现状。先基础电类课程融合,再专业课程大的融合。要求理论老师每学期至少承担原理论教学班一个班的实验教学,实践老师跟班学习理论及承担2个班的理论教学,自2010年融合以来,不但提高了理论老师的实践水平,而且提高了实践老师的理论水平,青年老师整体教学水平都有提高。另外我们推行讲课比赛,设立课堂教学比赛奖,由专家听课﹑学生评课﹑公开讲课等环节评选出优秀讲课老师,并邀请青年教师观摩与学习,提高基本教学水平。

1.3 专业发展训练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计划

①有计划地选送中青年教师到企业工作1至2年,积累工程实践经验。在不影响教师完成学校各项工作任务的情况下,安排教师集中半年左右的实践,到企业去锻炼。第一年,在各生产部门进行见习。主要从事技术岗位,了解企业实际生产技术、培训课程等,回来后的半年研究具体解决方案。第二年以助理的身份回到企业,在生产等各方面协助企业进行整改,达到企业和个人的共赢。

②有计划的选拔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任课老师参加关于工程教育的培训以及到第一批卓越项目高校取经

学习。

③聘请相关工程师到我校给青年教师做报告。要求工程师报告的内容必须是该学科的最新动态、前沿信息,这样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就能够紧密地联系社会实践,从理论教学中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对本专业就业渠道有更深刻的认识。

④有计划的从与高校合作的企业中引进和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程教学任务,或担任本科生、研究生的联合导师,承担培养学生、指导毕业设计等任务。

1.4 深入工程实践,提升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①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工程实践,指导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各类竞赛。我们鼓励青年教师到校就参与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类的实践教学,尽快让青年教师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提高其工作能力。各专业为了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开展了各种各样的竞赛,青年教师自觉地参与指导学生的竞赛。通过指导学生竞赛,培养了青年教师的竞争意识,形成工程教育理念。新分配来的青年教师第一年先跟班学习理论一年,并辅导1,2门实验课程。

②参与横向课题研发,提升工程综合能力。横向课题通常都是工程项目,都来自于各企业公司。学校产学研中心创造条件给青年教师搭桥,让青年教师参与横向课题研发。青年教师通过参与横向课题,将理论研究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提升了自己在工程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系统集成的能力、协调工程中人事关系的能力、工程产生效益的思辨能力、工程对社会环境产生影响的综合思考能力,巩固了自己的专业知识。青年教师获得了全过程的工程实践训练,逐步形成工程综合能力,为理论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全面系统思考问题、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2]

1.5 健全激励机制,调动教师提升工程素质的积极性

①设立青年教师发展基金,鼓励青年教师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学校设立了青年教师发展基金,每年投入不低于200万元,以项目引导的方式鼓励全校广大青年教师不断提高学历层次和教学科研能力。青年教师发展基金项目主要包括“在职学位提升项目”、“外语培训项目”、“国内访问学者项目”、“青年教师基本教学能力培养项目”、“理工类青年教师人文社会科学素质/人文社会科学类青年教师自然科学素质教育项目”、“青年教师上岗前培训项目”等。

②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倾向青年教师,自制实验设备有优惠政策。学校每年的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全部支持青年教师,校级教材立项50%给青年教师,凡是涉及课程改革所申请的自制实验设备,学院和学校设备处在调研可行基础上给予物力和财力的第一时间支持,并以设备件数计算工作量;并大力支持青年教师将自制实验设备用在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商;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首次设立每月可申请院级教改项目,凡老师在新培养方案课程与实训项目开发中,老师想到好的点子用于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工程意识的点子,只要老师写一张A4的申请书,表明做什么,怎样做,预期效果,就可通过专业建设小组认定后立项,极大的鼓励了青年教师。

2 实践效果

以我校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作为例。目前有专兼职中青年教师共94人,其中专职中青年教师80人,自2011年之后我们更加注重企业工程师的引进,目前专职队伍有工程背景的老师占总人数的比例为16.25%。而兼职教师则由原来的3人增加到现在的10人(见表1)。

2011年~2012年,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加大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训的力度,总计培训和交流达64人次。青年教师通过其它途径深入工程实践,其中青年教师参与横向项目21人,参与指导学校各类竞赛有教师65人,仅2012年通信学院软件比赛就有35名老师指导50个竞赛项目,进企业锻炼的青年教师8人,聘请企业高级工程师来校进行关于电信业务支撑系统(BOSS)和IMS实验局建设等讲座 9次,老师参加出国外语培训27人(见表2)。

通过在职前培养岗前培训中置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要素,培养了青年教师工程意识;让青年教师深入工程实践,提升了他们的工程素质;老师参与横向课题研发,提升了工程综合能力;专业发展训练中我们实施的 “走出去,请进来”的措施已使青年教师的60%得到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另外我们健全激励机制,调动了教师提升工程素质的积极性。老师们已逐步探索与实践在理论教学中更多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同时,为我校2012级卓越工程师实验班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结束语

“卓越计划”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主动服务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的必经之路。而“卓越计划”中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是其实施过程中关键的一环。今后,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我校将坚持并进一步扩大在国际环境中培养青年教师,提高教师队伍的国际化程度,贴近学科前沿,开展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国外优质科技和教育资源培养一批“有国际眼光的人”、“有国际学术对话能力的人”、“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人”。

参考文献:

[1]孙珺,胡小平,秦华伟.“卓越计划”视域中高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7(11):17-18.

篇5

随着社会对幼儿教育观念认识的提升,家长十分注重孩子在幼儿时期的教育和培养,因此,幼儿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水平也需要社会的发展及幼儿教育的变革不断的提升。所以研究青年幼儿教师的成长是幼儿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

正确研究和规划青年幼儿教师的成长策略,应基于对青年幼儿教师成长的深入认识,总结青年幼儿教师的成长规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以教材为主体的朗读式教学阶段

对于刚投身幼儿教育工作的青年教师,在此阶段的特征表现为教学经验的缺乏,与孩子沟通方式单一,对教材依赖性强,此阶段一般持续2-3个学期。此阶段也是青年教师教学理念的养成,教学方法的摸索阶段,此阶段的成长主要来源于对环境的适应,对现有工作的总结,以及对骨干教师的学习。因此,这是引导青年教师树立正确教学观念的重要时期。

二、兴趣引导式数学阶段

随着教学经验的丰富和积累,青年教师也逐渐掌握了幼儿学习特性,对于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行为习惯有了深入的了解,再总结先前工作的基础,此阶段青年教师的教学方法逐渐从对教学的依赖中脱离出来,阶段初期,尝试根据幼儿的兴趣及习惯,调整授课方式方法。丰富授课内容,扩展孩子的认知方式,例如:在数学、英语的教学中,增加紧密贴近日常生活的内容,让枯燥的数学知识,通过结合孩子们的动画片,游戏等方式进行讲授。大大提升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这个阶段是青年教师成长的过渡阶段。在此阶段,青年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水平将会有明显提升。逐渐形成独创的教学思路及方法,但此阶段的不足之处是缺乏对幼儿教育的宏观把握,主要针对教学方法的提升。

三、逻辑思维式教学阶段

在此阶段,幼儿教师能够从宏观上分析所授知识是否符合孩子的成长需要,并思考使幼儿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养。应侧重哪些方面,通过逻辑思考明确教学目标制定合理教学计划,是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达到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由于拥有丰富的经验和较强的教学能力。幼儿教师更擅于把握儿童的性格和行为习惯,针对不同性格类型的儿童运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和教学方法。通过历练和提升,青年教师在某些课程的教学中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在此基础上成长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一定教研能力的研究型教师。

鉴于对青年教师成长过程的阐述和分析,目标是探索出符合青年教师的成长过程的培养策略,研究如何能使青年教师尽快由“朗读式”教学向“逻辑思维式”教学的转变。形成具有实践性的理论指导策略,综上,指导策略应具备两要素,一是适应性,二是有效性。适应性指成长策略应符合青年教师的成长过程,不能脱离实际规律,充分认识成长各阶段的特点,找出各阶段成长的问题,针对影响成长发展的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即知道策略的基础内容。指导策略的有效性是青年教师培养的核心所在,确保策略能够有效知道教师的发展方向,提出具体的合理措施。从策略的“适应性,有效性”两个要素出发,青年教师的成长策略,应包括以下三方面:

1.建立青年教师教学工作的总结计划制度

工作初期的青年教师,经验相对贫乏,工作方向尚未明确形成,因此,建立适当的总结计划制度,对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一方面对现有工作的总结可以从中找到工作中的优势,并能清楚的认识到工作中的不足,并思考如何改善不足之处。总结工作定期开展,采取书面式汇报形式。并为青年教师建立相应的成长档案。既可以为青年教师的自身成长做一个良好的记录,也能成为教师管理的研究工作的一笔财富。另一方面,针对下一个阶段计划,再在计划中体现“大目标”“小目标”,既有长远的发展规划,也有短期内应完成的具体工作。计划应切实可行,并能与定期总结相结合,通过阶段总结工作,检验计划的合理性及完成情况。

2.建立过程评价和考核机制

青年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单纯的进行总结和计划,由于受到思维的局限性,不能确保策略的有效性,因此,建立合理的过程评价和考核机制,是成长策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与总结与计划制度相辅相成。工作总结是青年教师主观的自身评价,而过程评价制度则是由管理者或其他教师根据客观实际对其做出评价和指导,既能使青年教师在此过程中不断学习前辈的优秀经验,也完善整体管理机制,与此同时,对工作进行考核,量化工作内容,建立起完整的管理机制。

3.加强内部培训,开展多岗位实践

篇6

在中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中,教学执教能力的提升是基础,也是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第一步。从北京联合大学所作的“北京市属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调查”中可以看到,青年教师所占比例已经达到50%(见图1);青年教师执教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高低,也决定着学校未来发展潜力的强弱。

图1 北京市属高校教师年龄结构分布图

那么,青年教师在自身的教学发展上有何需求?哪些方式可以促进和提高他们的执教能力?笔者结合近几年北京联合大学组织青年教师参加的每两年一次教师基本功大赛情况以及对学校中青年教师进行的专业化发展调研情况,对青年教师在自身的教学发展和执教能力提升方面的需求进行了研究,探讨青年教师参加教学基本功比赛与青年教师执教能力提高的关系,以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青年教师在教学基本功大赛中的优异成绩

北京联合大学于2000年、2004年、2007年、2009年、2011年、2013年举办了6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以下简称“青教赛”)。参加青教赛并获奖的教师共152人,分布在学校的14个学院、5个直属教学部;其中推荐至市级比赛并获市级以上奖30人,其中:市级一等奖5人、二等奖11人、三等奖14人。

获得市级奖项的30名教师基本上是青年教师,其中:近60%的获奖教师年龄在40岁以下,近40%的获奖教师年龄在40岁~ 45岁之间(见图2);82%的获奖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目前是讲师,18%的获奖教师晋升为副教授;获奖教师100%都是硕士学历,其中21%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其他参加青教赛获奖的教师中,64%的获奖教师在青教赛获奖后获得了其他校级或市级荣誉称号,45%的获奖教师还获得过校级、市级的教学科研奖励。

图2 学校青教赛市级奖项获奖教师年龄分布

成绩取得的成因分析

学校青年教师之所以能够在近几年的市级青教赛中获奖数量和获奖级别不断提高,原因是多方面的,深入和认真地分析各方面的因素,对于今后学校青教赛继续提高成绩,进而推动学校中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是十分有益的。

1.青年教师的主观努力是基础因素

青年教师之所以能够在青教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个人的主观努力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从近期学校对中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调查中可以看到,中青年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评价和期望值还是很高的;希望自己能够在执教能力上得到提高,胜任高校的教学任务。调查的六个方面包括:能根据大纲做好教学设计;备课总是很认真、很详细;能很好驾驭课堂;能运用适当教学方法实现预定教学目标;能根据教学实际及时调整教学活动计划;能恰当运用多媒体或网络等数字化教学手段。对以上课程教学实施六个方面,得到中青年教师肯定评价的比例大多数在90%以上(见图3)。

图3 中青年教师对课程教学实施的感受评价

2.学校的支持是关键因素

首先,学校专门制定了支持和鼓励青年教师参赛的政策。例如:在2011年的第五届青教赛中,学校专门制定了针对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帮扶计划,对获得校级青教赛前10名的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重点帮助;每名青年教师配备2名有经验的老教师担任导师,学校给予导师经费支持。导师根据培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指导工作计划,对培育对象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给予全面指导,并定期向学校汇报。培育期为两年,期满后,导师要写出指导工作的书面总结。针对培育对象,每位指导教师每学期至少听课5次,并针对授课情况给予相应的指导意见。每学期对培育对象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同时,带领培育对象参加教学研究工作,逐步培养青年教师成为本学科教学、科研的骨干力量。被指导的青年教师在导师的指导下拟定自己的工作和学习计划,并在工作中实施。争取通过两年的培育,在教学上达到北京市教学基本功比赛三等奖(含)以上获得者的水平,获奖的青年教师近5年的教学评价普遍都在良好以上。

促进了青年教师教学的成长

青教赛提升了获奖青年教师教学的自信心,他们在教学上表现得更有激情,增强了教学工作的钻研精神,课堂教学效果普遍提升;同时,增加了青年教师提高执教能力的动力和压力;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更扎实,促进了课堂驾驭能力的提升;对教学内容设计、安排技巧的多样化,使教学设计更加有特色,更能符合学生的需要,使人才培养质量上了一个台阶。73%的获奖青年教师认为青教赛提供了与专家、优秀教师近距离学习请教的机会,对提高教学能力帮助很大,成绩的取得也得益于学校教学团队的帮助与培育、专家评委的指导;100%的获奖青年教师认为青教赛对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对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有促进作用;91%的获奖青年教师认为青教赛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有帮助;73%的获奖青年教师认为青教赛对学校选拔人才是有益的。

进一步发挥青教赛对教师执教能力提高的助力作用

目前,学校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已经超过65%,其中,40岁以下青年教师的比例也超过了50%;对青年教师执教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为学校培养教学一代名师后备队伍,也是挖掘学校未来人才培养发展潜力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要从学校人才培养和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的角度来定位和谋划青教赛的活动和工作。

1.加强政策和有关制度的支持力度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教育工会对每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的部署和要求都联合下发文件,体现了上级党政工组织对此项比赛的重视和支持;学校党政工也联合下发组织和开展青教赛的通知,向全校教师及各教学单位发出动员和工作部署,也体现了学校各级领导对青教赛活动的高度重视。为进一步加强对此项赛事的支持力度,在原有政策和制度的基础上,还要在有关方面加强支持的力度。

首先,学校人事、教学和财务等有关部门要对青教赛获奖教师制定重点培育、技能培训和经费支持的相关政策,形成经常性和规范的制度;同时,对被列入培育计划的青年教师配备的导师也要给予政策和经费的支持。学校党政领导曾多次对青教赛活动组织给予了具体指导和帮助,主管校领导全程参与整个青教赛过程,进行把关指导。比赛活动期间,校党委书记、校长到比赛现场指导、观摩、点评,给参赛选手以鼓舞。

其次,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知情面。为广泛宣传和扩大校青教赛在青年教师中的影响,学校工会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专门设计制作有关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的活动宣传海报,加强对各个环节的新闻报道;要普遍利用校园网络媒体、张贴宣传海报等形式,对青教赛进行广泛宣传、造势;各教学单位也积极鼓励、组织和指导本单位青年教师备赛,使青教赛活动深入到青年教师中,提高青年教师的参赛热情。

最后,加大鼓励青年教师学历进修力度。获得市级奖项的青年教师100%具有硕士学历,但目前只有21%的获奖选手具有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因此,首先要通过加强教育和宣传,提高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对青教赛重要性的认识,激励和促使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参加青教赛;其次,学校要制定专门的政策,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去学习攻读博士学位,加强政策上的倾斜和制度层面的引导,在提高青年教师学历和全面发展上出实招。

2.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帮扶

多数参赛和获奖的青年教师渴望教学、科研能力双提升。学校对中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四个角度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可以看到,中青年教师特别希望能够在教学执教能力的发展上得到学校的支持。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中青年教师在教学研究改革方面需求最大,同时有近40%的中青年教师希望在教学策略技巧方面得到支持(见图4)。

图4 青年教师对青教赛的看法

学校各有关部门和各基层教学单位要采取措施,加强对青年教师执教能力和教学技巧的培训,在教学策略和课堂教授方法方面进行培训和强化训练,尤其是帮助青年教师能够尽快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上来,为广大中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创造条件;特别要加强对重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选拔,对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方法等方面进行重点帮助,配备有经验的教授或名师担任导师,根据青年教师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执教能力提高的帮扶计划,全面指导。

青教赛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向学校领导和同事们展示自我的平台,使得一些青年教师通过青教赛在学校“小有名气”,也为学校考察、选拔和培养青年教师提供了科学依据。一方面,校、院两级教学管理部门要定期对青年教师的帮扶工作进行总结,提炼成功的经验,努力将中青年教师培养成为学校教学、科研的骨干力量或高级人才的后备队伍,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另一方面,也要帮助解决青年教师在教学、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加强青年教师的心理疏导,积极改善他们的教学、工作和生活条件;特别是在青年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和聘任上,学校应该在理念和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有更多的支持和关心,以鼓励中青年教师能够放心地去钻研教学,提高执教能力。

3.将日常教学和赛事紧密结合

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是对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一次较为全面的督促与检查、展示与检阅;青年教师要在20分钟内展示自己的表达能力(语言、媒体、精神风貌)、组织教学内容的能力、课堂驾驭和管理的能力(调动气氛、学习的兴趣、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还要有一定的表演能力;对青年教师而言,每一次精心的课堂准备都是一次教学基本功的磨练与优化,每一次公开课都是一次胆量与才华的展示与提升;因此,要坚持以往青教赛组织中的成功经验和“以赛带练、以赛促导、导练结合、重在培养”的工作原则;既要组织好参赛青年教师的赛前“练功月”活动,又要引导青年教师把教学能力提高的功夫放在平时。学校教务部门可以制定实施经常性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计划,专门聘请专家为青年教师做好赛前的专题辅导报告;同时,制定措施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日常考核,将培养工作常态化;要充分调动各学院、直属教学单位组织开展青年教师执教能力选拔赛的积极性,各学院、教学单位要采取多种形式对青年教师进行辅导、选拔,帮助他们制定提高执教能力的具体措施和办法,使参赛的青年教师把教学基本功和日常教学水平相结合,形成校、院(教学单位)相关活动的有效连接和互动,相得益彰,互相促进。

篇7

本文作者:刘艳杰工作单位: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数学与统计学院

为确保青年教师教学基本技能的不断提高,学校教师教学培训机构要每年制订教学基本技能培训计划,同时聘请教学理论丰富、实践水平高的退休老教授担任专职的培训指导教师,通过开展各类活动,为青年教师搭建教学基本技能培训平台。教学基本技能培训的内容主要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调控教学过程的技能以及多媒体教学基本技能。其中,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包括教学语言技能、板书技能、讲评技能、变化技能、演示技能、提问技能等;调控教学过程的技能则包括导入技能、强化技能、组织教学技能、试误技能、结束技能等。青年教师今后都将传道、授业、解惑,所以进行试讲是一个必要的环节。根据今后工作安排,青年教师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认真准备第一次试讲。试讲时,将由学校教学职能部分根据评价指标进行评价,并记录在培训考核表中。一方面,评价结果为青年教师的今后努力方向提供依据;另一方面,用于培训结束进行第二次试讲时的比较和参考。另外,还要注重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专业技能培训是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个性化培训,是各系(部)在学校教师教学培训机构指导下,结合学科、专业、课程开展的教育教学技能培训。各系(部)要每年制订具体的专业技能培训计划,主要针对本单位所开设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使青年教师熟悉相关课程及对教材的内容、重点、难点的处理,提高专业知识教学水平、为充分发挥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学技能纯熟的名师的传、帮、带作用,要由各教学单位遴选符合条件的指导教师,通过教学结对指导、教学规范培训等多种形式,搭建专业技能教学交流平台,使青年教师较迅速地熟悉课程教学大纲、教材,明确教学任务及要求,较好地进行教材、单元(章节)分析,形成较强的授课能力。指导教师负责对青年教师进行以教学工作为主的全面指导,包括试讲、备课、教学观摩、参加实验等,指导教师在每个学期的期末要为青年教师写一次评语。每个学期,青年教师所经历的教学工作和培训内容都不尽相同,所以在每学期结束时要进行工作总结。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培训有“量”与“质”两方面的要求。在“量”的方面,要求按照培训计划完成全部内容,并认真总结和填写考核表。在“质”的方面,要求进行第二次试讲,并与第一次试讲比较,证明教学质量是否提高。

要拓宽培训平台,注重把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建立、健全以更新知识全面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制度,坚持在职为主、形式多样、加强实践的原则,实现有明确目的性和较强针对性的培养,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进修,做国内访问学者,参加骨干教师进修班或高级研讨班,开展学术讲座、学术会议、新办专业或新开课程进修培训等,实现培训形式多元化。为充分调动青年教师外出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学校应制定青年教师进修培训管理办法,提供进修机会,明确支持培训经费、保留学习期间相关福利待遇等,以鼓励青年教师参加进修培训。

篇8

【摘要】高校青年教师导师制对提高青年教师自身水平和学校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通过问卷等形式对我校导师制的实施效果进行调查;并对导师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改进青年教师导师制实施效果的几项措施。

关键词 青年教师;导师制;问题;措施

Problem and Countermeasures on the Tutor System of Young College Teachers Based on 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LI Jin1 SHEN De-yan2

(1.College of Mechanism Engineering, 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Fengyang Anhui 233100, China;

2.College of Food and Medicine, 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Fengyang Anhui 233100, China)

【Abstract】The tutor system has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young teachers and the university. The effect of tutorial system in 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was investigated by questionnaire and other means. Then the problems and reasons are analyzed, and finally some measures were presented to improve the young teacher tutor system.

【Key words】Young teacher; Tutor system; Problem; Measures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青年教师日益成为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基础和生力军,肩负着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任。然而,青年教师一般都是刚刚毕业即进入高校工作,如何尽快完成从学生到教师角色的转变,快速承担起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1],已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等能力,不少高校都重视建立并推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度[2]。该制度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本文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分析我校青年教师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法。

1 实施现状调查

为对我校青年教师导师制实施效果有个大致了解,首先以笔者所在二级学院为主,对全校的80名青年教师和指导教师进行了调查。由调查结果发现,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实施较好地发挥了指导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不仅有利于青年教师迅速提升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而且有助于导师更新教育观念和知识结构,从而对高校的人才队伍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帮助青年教师增强职业归属感和师德认同感[1],以努力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使青年教师更好、更快地了解学校教学、科研、人事等方面的相关政策,以及学校的基本管理规章、制度等;在青年教师备课、上课、教科研活动方面提供一定的建议和帮助。另一方面,该制度客观上也促进了指导教师在业务水平、责任意识等方面的学习和提高。

然而,从调查结果来看,青年教师导师制实施的整体效果不是很理想。在一项问卷调查中,针对青年教师及指导导师分别设定5道选择题。每道题的答案为四选一,依次为好(A)、较好(B)、一般(C)、差(D)。指导教师部分的题目为:(1)对我校青年教师导师制实施效果总体上的态度;(2)导师制的奖惩机制如何;(3)青年教师积极性;(4)指导青年教师时间的充足程度;(5)学校重视程度。青年教师部分的题目为:(1)对我校青年教师导师制实施效果总体上的态度;(2)导师的指导水平;(3)指导教师负责任程度;(4)导师指导时间的充足程度;(5)学校重视程度。

五道题中,共同设置的题目为题目1,题目4和题目5。题目1只有12.5%的指导教师和10%的青年教师选择了A。绝大部分指导教师和青年教师选择了C。题目4的四个选项指导教师的选择比例依次为15%,30%,55%,0%,而青年教师的选择依次为10%,40%,45%,5%。题目5则大部分选择了选项C,分别为70%和60%。

余下的指导教师题目方面,75%的指导教师认为学校的奖惩机制差,55%在青年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上选择了D。在青年教师方面,认为导师水平为“好”和“较好”的占到了80%,而在指导教师负责任程度上,选择A的仅占25%,选择C的为45%。

2 存在问题分析

由以上调查结果可知,整体上看导师制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如下:

2.1 主观上参与积极性不高

从调查结果来看,无论是指导教师还是青年教师,其参与导师制的积极性都普遍不高。其原因在于:

从指导教师方面看,其原因主要在于导师制奖惩力度不够。缺少奖惩就缺少斗志。虽然相关政策对指导教师有一定物质奖励,但其激励远远不够,这样就导致指导教师参与的热情明显不足。如果仅是象征性地给予指导教师一点物质奖励,而过多的寄希望于指导导师的责任心和职业操守,只讲奉献不讲回报,将难以激励指导教师的工作热情。另外,学校对指导教师的指导业绩考核力度也不够。这样,就使“干好干坏差不多”,其效果自然不理想。

从青年教师方面看,青年教师刚刚走进高校,在熟悉高校环境、转换角色、站稳讲台、从事教科研活动、职称评审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压力,同时高校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对青年教师的要求一般都很高。这就导致青年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备课、上课,做好基本教学工作上来,然后会考虑教研、科研、职称评审等与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大部分青年教师在入职一到三年内,感到工作负担过重,对参与导师制这种“优先级”较低的工作主观积极性不高。

2.2 客观条件限制了导师制实施

从指导教师方面看,我校采用“多对一”导师指导模式,即多位导师指导一位青年教师。其初衷是为了充分发挥了导师群体力量,以最大限度对青年教师起到指导和帮助作用。但事实上,除了第一导师外,其他导师基本上都是形式上的导师,在实际中几乎不起作用。因此导师制实施效果主要取决于第一导师的指导效果。而第一导师原则上要求是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这些教师一般是教研室、学院的骨干力量,教学、科研任务较重,有的还有行政职务,因此很难保证有足够的时间用在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工作上。

从青年教师方面看,如前所述,青年教师刚刚进入工作岗位,各方面的任务很重且压力较大,同时对他们的要求较高。因此,他们必须首先把精力放在眼前的备课、上课和完成基本教学任务上来。只有站稳了讲台,才会去逐步考虑从事其他方面的工作,才能有余力来提升自身教研、科研水平。这样就难以严格按照导师制培养计划里的目标和方案,在教学、科研等各个方面有序、全面地开展相关工作。

3 改进措施

3.1 健全考核机制

加强导师和青年教师双方的考核工作,是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的重要环节和制度保障,也是充分调动参与者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必要措施。首先,在考核对象方面,要对导师、青年教师、教学院部同时进行考核。要改变以前仅对指导导师与青年教师进行考核的模式,除了指导教师和被指导的青年教师外,应将各教学院部院长作为青年教师导师制的考核对象。其次,对考核结果要奖优罚劣。必须对考核对象进行严格的考核。对于考核优秀的导师和青年教师,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公布、宣传,在职称评定、评先选优等方面予以倾斜,并在工作量上进行适当的奖励;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导师和青年教师,可以在评奖评优、申报课题等方面加以限制。这样通过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双重激励,可以大大提高学院、青年教师、导师对导师制的重视程度,为导师制的有效实施打下良好基础。

3.2 加大监管力度

目前,虽然制定了导师制相关政策,从导师遴选、培养计划撰写、指导教师奖励等方面都有明确政策,但实际执行过程中难以实现有效监管。可以说,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启动仪式办得“轰轰烈烈”,但执行过程流于形式,缺乏必要的过程监控及管理[3]。因此,必须由学校和二级学院共同对导师制实施过程进行有力的监管。可以考虑将日常督查与述职评议相结合。学校成立青年教师导师制实施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导师制工作的领导、实施及考核工作,不定期督查导师制的落实情况[3]。一旦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将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约谈、教育,甚至警告等,要求其尽快做出解释并进行整改。每学期期末,由导师、青年教师公开陈述一学期以来的导师制实施效果,对取得业绩、存在问题等进行汇报。这种“公开亮相、公开评议”的开放式述职评议形式不仅使考核更为公开透明、民主合理,也促成师徒双方自我督促、自我提高[4]。

3.3 加强宣传和教育

导师制的有效实行需要“软硬兼施”。在健全考核机制和加大监管力度的基础上,需要加强对导师制的宣传和教育。通过对导师制的大力宣传和对指导教师、青年教师的教育,使青年教师和指导教师深刻理解导师制实施的重要意义,明确自己的职责、权益和义务,从而提高青年教师和指导教师的重视程度。尤其是青年教师,要更加的积极主动,敢想敢做,不怕辛苦,努力将自身的发展和学校的要求,将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统一起来,通过导师制培训计划的实施,使自己在基本教学、科研等方面快速成长起来,为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做出自己的贡献。

3.4 实行双导师制

选拔培养合格的导师至关重要[5]。为提高导师制实施效果,可以考虑采用双导师制。即有一名老教师和一名工作5年以上的年轻教师共同进行青年教师指导。年轻教师因为时间和精力较充足,可以负责青年教师日常的指导工作,包括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各个方面。老教师一般工作任务较重,因此可以不负责日常的琐碎事务,仅在重要的问题上加以指导。这样两名指导教师分工明确,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更好完成青年教师的指导工作。同时,在选拔导师时,要优先选择德才兼备的教师,并要引入退出机制,对于工作不积极的导师可以取消其导师资格。

4 结语

高校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在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在短时间内提升自身素质修养和专业水平、提高学校总体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安徽科技学院的导师制实施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了根据学校实际制定有效的考核和监督机制,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等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蔡向雄.高校青年教师导师制的现实困境和解决之道[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8):96-100.

[2]刘崇峰,刘春艳.实行导师制促进青年新教师快速成长[J].卫生职业教育,2010,12(28):19-20.

[3]李进,沈德艳.高校青年教师导师制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8):138-142.

篇9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近几年省属高校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不断进步,高校中专业教师队伍的结构日趋年轻化,一些海归、各大名校博士直接毕业进入教师工作岗位,这些青年教师没有师范学院背景,也没有进入过生产单位实习或者工作的背景,在平时教学中,教学实践能力差,对生产实践了解很少,教学与一线工厂生产实际相互脱节,只是简单照本宣科,教学能力受到了严重限制。更有些高校由于现行的考核制度往往以学术成果和教学科研工作量为主,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检查局限在课堂教学质量和实践教学成果上,造成了青年教师勤于做科研、撰写论文、申请课题,而忽视自身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工科青年教师为了申请课题,不停地进行科研实验,不停地撰写论文,重视理论研究,轻视实践能力提高,导致教学能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出现严重滑坡。针对这种现象,各个高校采取了不同手段和措施,笔者所在高校锦州医科大学采取了行之有效青年教师实践能力提高的若干办法,仅供各单位和各位青年教师提高实践能力作为参考。

一、青年教师实践能力提高体系构建,学校层面的制度构建与完善

学校层面高度重视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作出了若干相关规定,从源头为青年教师实践能力提高,提供制度上的保证。本校制定并且实施“导师制”教学实践培训, 实行全程跟踪管理和考核,进一步促进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培训时间为二年。这种制度建立,为年轻刚刚毕业的博士或者硕士,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提供很大帮助,使得青年教师在临床技能、企业生产经验等方面得到帮助,实现真正的“传帮带”。为此,学校每年组织青年教师举行实践技能大赛,在大赛中,参赛队伍有着合理的老中青结构,通过日常的培训和帮助,在这样的比赛中,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和锻炼。与此同时,本校根据青年教师所学专业和工作需要,由教研室选派学术水平较高,科研、教学经验较丰富的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在业务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也应在思想素质、教师职业道德等方面全面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使本校青年教师尽快转变成为一名思想成熟稳重,专业过硬的教师;指导教师应在了解青年教师业务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教研室情况,按学年提出具体要求和具体措施,制定年度培养计划,明确培养目标;指导教师对青年教师要进行经常性指导检查,在科研和教学工作中进行辅导、答疑或思想交流,了解他们的科研工作、学习情况,帮助他们掌握科研工作及主要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指导督促他们完成培养计划。通过教学观摩、全程听课及参与实验室工作,青年教师应对本专业的教学方法、主讲的教学任务和内容有全面了解,为熟练从事本科生教学,掌握本专业实践技能打下基础;青年教师从参加工作的第二年起,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专门的培训讲课,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各二级单位组织专家评审小组,对青年教师的讲课情况进行评审,通过试讲考核者,根据需要可提前担任教学任务。其指导教师应对青年教师的教案进行指导,每月至少听两次该青年教师授课。

二、青年教师实践能力提高体系构建,基层的二级学院为体系构建的保驾护航

除了学校层面高度重视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外,下属各个二级单位也非常重视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并且执行体系构建的具体措施,为青年教师实践能力提高体系构建做到保驾护航。各个二级学院对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出考核重点,同时在每个学年初制定培养提高计划,对指导教师的考核重点包括对青年教师进行思想和师德教育、学习指导、行为引导等方面的情况,以及青年教师对指导教师工作的满意度;青年教师成绩合格达到计划目标者,方可进入下一学年的培养;指导教师考核合格者,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及各类评优活动中,将优先考虑;积极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了解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掌握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的基本方法,具有应用多媒体课件和开发简单课件的能力。参加“双语教学”培训班,达到无障碍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和相关文献的水平,为学院双语教学做好人才储备。青年教师从第一年开始必须承担实验教学工作,在第一年内熟悉掌握全部教学实验内容及方法。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习与本学科有密切关系的相关课程,逐步了解本学科的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向。青年教师实行“坐班制”,以便更好地从事教研室和实验室的工作,顺利完成教学实践培养,坐班周期为二年。

三、青年教师实践能力提高体系构建,企业实践技能培训为其添砖加瓦

锦州医科大学特有的工科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每学年定期安排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食品学院这个二级学院与挂职锻炼的青年教师签订合同,要求青年教师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必须掌握自己所在学科的企业实践技能,相关食品厂,包括乳品企业、肉品企业、饮料企业和相关职能检测分析机构等单位生产、管理等各种标准和生产工艺技术技能等相关内容。例如,自从2009年,辽宁沟帮子熏鸡集团有限公司与锦州医科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以来,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为企业进行了新产品的研制、各种指标分析检测,标准流程的制定和生产工艺的培训等。2013年,帮助辽宁沟帮子熏鸡集团有限公司开发“气调包装”产品,经多名挂职锻炼培训的青年老师、学生和企业相关负责人共同努力,对生产车间、物流运输、销售终端等多个环节反复进行研究,制定各个环节的控制点、技术指标。“气调包装”产品已成功上市,产品口感、色泽和香气得到保留,保质期延长2天,获得重大突破。企业当年增收300余万元。在2014年,挂职锻炼的青年教师帮助企业规范了车间的生产工艺标准,实现了产品质量的稳定,产品口感达到提升,返货率由原来的2%降至到现在的1%,实现经济价格到150万元。公司由于产品标准化,工作流程的制定、操作规范的运用等措施,公司单个产品实施由4000万元到6000万元/年的大丰收。近4年来,锦州医科大学青年教师为企业进行培训30余次,主要针对生产环节、物流运输和终端销售等环节,依据GB/T23586、GMP、GB/T7718等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通过这些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得企业的管理层和基层员工对车间环节控制点进行明确,基础知识得到补充,生产操作更加规范,产品质量得到稳定和提升。真正将“产学研”的战略合作进行到底了,同时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企业管理、研发的进一步发展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时青年教师也得到了锻炼与提升。

在实践能力提高体系构建过程中,二级单位还定期安排青年教师参加省教育厅举办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工程,青年教师可以到省内重点大学如大连理工大学等进行在职学习和进修,进修院校对青年教师工科实践技能进一步进行培训指导,要求青年教师学到技能,拿到培训合格证书,为青年教师丰富实践经验,增长实践技能提供可靠保证。

在培训前与相关单位签订实践培训合同,使得青年教师到企业锻炼时,不流于形式,自愿深入学习工艺过程,为自身的发展,真正地参与到企业的产品研发、工艺过程控制管理等相关企业活动中来,为企业解决相关难题,自身工程能力提高的同时,也真正的为企业服务,体现大学服务企业,与企业社会真正的接轨。

参考文献

[1]王艳娜,李锦华.工科院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0(13).

[2]惠晓丽,吉莉,徐鹏.高等工科院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问题研究[J].教育科学,2010(6).

[3]钱静珠,管国锋,程本松.高等工科院校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现状分析与提升策略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9).

篇10

关键词:高校 教师 培养

Key word: The university teachers training

作者简介:王 婧,1973年出生,女,籍贯:黑龙江,单 位: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助理研究员,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研究、行政管理

教师是推动高校发展的第一资源,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重要后备力量,肩负着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开创未来事业的重要使命。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不仅有利于青年教师个体的成长,而且是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职业能力、实现学校改革发展目标的需要,对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地方高校主要为地方的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对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应主要根据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点,结合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规律,不断创新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注重教师培养的整体性和系统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特色明显、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师资队伍。

一、外引内培,促“双师型”队伍建设

地方应用型高校尤其要注重“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应采取外引和内培两种渠道,把人才引进和自主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实务类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同时注重对现有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大力引进具有丰富实务经验和从业经历的实务类人才充实教师队伍,承担应用类及实践类课程的教学,不断把最新技术、前沿信息、实际案例带进课堂,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并存的多元化用人体制,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理念,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聘请具有深厚理论知识、精通专业业务、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和兼职教师,作为专任教师的有效补充。

(二)实施“教师产学研践习计划”

“教师产学研践习计划”是以增强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培养计划,要求教师到企业、事务所、科研院所、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等单位参与管理、服务、研究、挂职锻炼等工作。教师应根据工作需要,结合学科、专业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进行践习。践习每5年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的践习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学校将践习经历作为教师岗位聘任、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学校和系部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和合作,建立教师产学研践习基地。设立教师产学研践习专项基金,根据教师的践习任务和践习成效提供一定的资助经费。青年教师在践习过程中,把践习单位的实践经验和最新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同时利用自己的理论知识为践习单位提供决策咨询和方法建议,承担相应的科研课题,不断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教师产学研践习计划”提高了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二、多项举措,促青年教师学能提升

(一)举办教育教学能力开发研修班

教育教学能力开发研修班是根据学校近年发展的态势及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而实施的针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研修班培训内容包括师德师风教育、教育教学能力开发、校史校情介绍、素质培训、团队合作等五个单元,通过专家作专题报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讲解学校规章制度、新老教师结对互动、座谈研讨、经验交流、团队拓展培训等形式,引导青年教师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使命,提升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尽快成长为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建设和谐的教学科研团队。

(二)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

为促进青年教师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和胜任教师岗位,充分发挥老教师的示范和传帮带作用,学校为新聘用的未系统从事过高校教学工作的青年教师配备导师,导师由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较深的副教授以上职务的老教师担任。系部会同导师为青年教师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导师通过带辅导、全程听课、合作试讲、共同承接科研课题、完成科研论文等方式做好“传、帮、带、跟、促”等工作,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并在生活上给予关心和帮助。实施这项制度,使青年教师和导师互相学习、互相交流、教学相长,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升师德修养,增强教育教学能力,教好书育好人。

(三)积极推进学历学位提升和国内访问进修

为更新和拓展教师的知识结构,学校有计划地做好青年教师的在职学历教育,尤其加强在职博士的培养。根据不同学科的需要,有计划地选派优秀青年教师报考博士研究生,并在经费资助、工作量减免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积极推荐教师到国内重点高校重点学科领域学习进修,参加骨干教师培训班。通过资助青年教师在职研修,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和教学科研水平,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四)拓宽渠道,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出国访学

积极拓展教师国际化培养的资源和渠道,扩大选派规模,提高进修层次,加大支持力度,增强培训效益。每年有计划地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外高校研修,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努力使大部分中青年学术骨干都有国外留学、研究的经历,使教师及时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增强创新意识,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构想和战略性思维的青年骨干教师。

(五)加强师德建设,不断提高德育能力和素质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是促进教师综合素质提高的动力和基础,师德建设应放在师资队伍建设的首位。通过组建师德师风宣讲团、举行“敬业爱生、教书育人”师德论坛等多种形式,树师德,铸师魂,促进青年教师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的提高。制定师德规范和师德底线要求,加强教师的学术道德建设,维护学术尊严,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六)加强外语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

为提高教师口语水平和对外交流能力,学校举办外语强化培训班,重点加强口语训练,帮助教师过好语言关,为开展双语教学、全英文授课和出国深造打好基础。同时依托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对教师进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训,鼓励和督促教师掌握教育和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变为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的工具和手段。

三、 评奖激励,促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一)实施“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建立骨干教师的选拔、培养、激励机制,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环境和良好氛围。重点选拔一批在各学科领域做出较大成绩,起骨干作用,具有发展潜能的青年优秀人才进行为期3年的培养。设立专项培养经费,为骨干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搭建平台,让他们在工作实践中经受锻炼、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多渠道为骨干教师争取海外研修机会,有计划、有重点地选送骨干教师出国(境)学习和考察;优先支持和帮助他们申报各类人才计划和项目,并给予相应的配套经费支持和实行学术休假;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进一步破除项目管理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中的论资排辈现象,为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加大科研经费投入,鼓励创新创业,促进骨干教师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为今后成长为学术带头人和教学名师奠定基础。

“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的实施,有利于形成学术带头人领跑、骨干教师传递、优秀青年教师继起的教师梯队,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二)举办青年教师讲课比赛

讲台是教师的人生舞台,教学是教师的永恒职责。为了鼓励广大青年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练就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提高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定期举办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讲课比赛是竞技的舞台,更是学习和交流的平台,青年教师通过比赛,汇报自己的教学成果,互相学习切磋,为今后的发展和成才开辟一个良好的起点,同时以比赛促提高、以比赛促发展,在未来的道路上追求卓越、再创佳绩。

举办“为人、为师、为学”系列讲座,请讲课比赛的获奖教师与青年教师们进行交流座谈,介绍教学经验和体会,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状态、接受特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

(三)设立各类奖项,表彰优秀

开展 “师德标兵”、“教学名师”、“奖教金”等各类奖项的评选表彰活动,表彰在教学、科研和思想政治教育中做出突出成绩的青年教师,充分发扬榜样示范作用,激励青年教师以优良的品质塑造学生,以高尚的情操熏陶学生,以优秀的业务影响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和成长发展的引路人。

四、多方资助,助青年教师科研进步

(一)加大科研奖励力度

为调动青年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为新进校的青年教师提供一定的科研启动费,并制定鼓励政策,加大科研奖励力度,规范科研管理,支持青年教师申报课题、参加科研团队、撰写出版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著作。

(二)制定个性化的指导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