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病例护理模板(10篇)

时间:2022-03-30 18:14:3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疑难病例护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疑难病例护理

篇1

患者男,67岁,于2011年5月18日急诊入院 ,诊断为呼吸衰竭,呼吸性酸中毒,肺结核,肺性脑病,20:30转入我科。 患者肺结核病史40余年,入院查体:体温37.3℃,心率83次/min,呼吸17次/min,血压64/40mmHg(1mmHg=0.133 kPa),指端脉搏血氧饱和度46%,患者浅昏迷,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胸廓凹陷,听诊左肺呼吸音低,可闻干鸣音,右肺呼吸音粗,可闻湿啰音。入院后立即给予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 模式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潮气量400ml, 吸氧浓度 (FiO2)60% ,呼吸频率15 次/min, 控制压力20cmH2O (1cmH2O=0.988 kPa), 呼气末正压 (PEEP)2cmH2O。 给予抗炎、抗结核、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 。 5月19日痰结核菌涂片回报(++),转入负压病房。每日监测血气分析, 随着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好转 , 患者意识 、 自主呼吸功能恢 复 。 5月22日 呼 吸 机 参 数 控 制 压 力 改 为16cmH2O,FiO230%,呼吸频率8次/min。 23日8:00改为自主呼吸模式 :FiO230%,PEEP 2cmH2O, 支持压力 10cmH2O,11:30患者自主呼吸正常,遵医嘱撤机,改为经气管插管接导管吸氧,3L/min,14:20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经过6d治疗,患者成功脱机 ,转入结核科继续治疗。

2 护理

2.1 负压病房的管理

结核菌经空气以飞沫和尘埃的形式传播[2]。负压病房主要用于收治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室内空气压力比室外低,能接受外部清洁空气,室内被污染空气经特殊处理后避免了污染环境,切断了空气、飞沫传播疾病的传播途径[2]。该患者结核菌涂片(++),为控制传染源,避免院内交叉感染,我们将患者安置单间负压病房隔离治疗,由专人护理。采取以下措施。①室温调控在21~26℃,相对湿度维持在30%~50%。 压力梯度(对相邻低级别房间)为5~15 Pa,以保证级差效果 ;房间换气次数>12次/h,确保环境始终处于清洁卫生状态 ,病房门外悬挂粉红色呼吸道传染病隔离标志。 ②室内地面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2次/d;仪器设备、病床、床头桌、相关物体表面均用0.18%~0.22%双链季铵盐消毒湿巾擦拭,2次/d。 ③污物处理,病房内设传递窗,传递窗装有紫外线灯,所有用过物品均放入密闭容器内,在传递窗消毒40min后拿出病房。 ④病房外设缓冲间,缓冲间备有隔离衣柜、污衣袋,医护人员在此穿隔离衣、戴N95口罩后进入,离开病房时需将防护衣帽放入污衣袋内,严格洗手后离开。 ⑤治疗车、床尾 、缓冲间配备快速手消毒剂,护士接触患者体液 、分泌物 、排泄物时戴手套 ,脱手套后注意手卫生。

2.2 人工气道护理与呼吸机管道的消毒

2.2.1 人工气道护理

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患者上呼吸道丧失了加温、加湿和细菌过滤的功能,如吸入的气体湿化不足或湿化过量,将导致呼吸道阻塞、肺不张等并发症和肺部感染率的增加。 ①采用加热湿化器和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法进行气道湿化,加热湿化器采用灭菌注射用水,保持温度33~35℃;同时将灭菌注射用水用50ml注射器接一次性延长管 ,将延长管的前端与密闭式吸痰管近患者端连接,用微量泵以5~10ml/h持续泵入[3]。 ②呼吸机雾化,遵医嘱将生理盐水4ml、氨溴索30mg加入贮液罐内 ,连接呼吸机雾化管路,贮液罐连接于呼吸机Y形管路送气端,打开雾化器按钮,呼吸机自动进行30min进行雾化治疗,6次/d。雾化治疗前关闭湿化器,将床头抬高30~50℃,有利于气道湿化,也有利于痰液排出。 ③吸痰的时机和技巧,吸痰不能作为常规操作,只有当患者出现气道分泌物潴留的表现 、 出现痰鸣音、 呼吸机气道压力升高 、 指端脉搏血氧饱和度低于90%、出现咳嗽或呼吸改变时才给予吸痰[4],吸痰前给予纯氧3min,动作轻柔 ,时间控制在5~10s。 ④每天上午配合医生为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经纤维支气管镜吸取患者气管深部分泌物,同时用20~60ml生理盐水行肺泡灌洗,观察支气管黏膜情况。

2.2.2 呼吸机及管道的消毒

该患者结核菌涂片(++),为开放气道为保证患者通气治疗,为防止管路中病菌造成污染采取以下措施。 ①呼吸机管道及湿化缸均采用一次性用物,5d更换1次。 ②呼吸机管路呼气端安装一次性空气过滤器,可以对患者呼出气流中的病菌过滤,减少对呼吸机及病房空气污染并每天更换。 ③呼吸机主机与压缩机过滤网每日10:00更换 , 用后滤网装密闭容器送供应科消毒处理。 ④呼吸机管路中冷凝水倾倒于专用容器内,1000mg/L含氯制剂浸泡30min后弃去。 ⑤采用防反流装置集痰瓶,一次性使用,每日与引流管同时更换,或分泌物达到集痰瓶容量的2/3时更换。 ⑥呼吸机外壳及呼吸机面板每日用75%乙醇擦拭。

2.3 病情观察和护理

2.3.1 镇痛、镇静护理

因行气管插管、中心静脉导管、间断吸痰刺激等生理应激及对疾病预后的担心、死亡的恐惧等心理应激,造成患者疼痛及躯体不适感,干扰治疗,遵医嘱给予镇痛、镇静治疗。为保证合理应用镇痛、镇静药物,我们采用以下措施。 ①Riker镇静-躁动评分 (Sedation Agitation Scale,SAS)[5],根据7项不同的行为对意识和躁动程度进行评分,其中,1~2分=镇静过量,3~4分=镇静好,5~7分=镇静不足。 评分由责任护士与主管医生共同进行。 ②患者行气管插管后,遵医嘱给予生理盐水50ml加咪达唑仑50mg、芬太尼0.2mg,3ml/h泵入,第1个4h内每小时评分,分别为3分、6分、4分、5分。 3分时患者镇静,表现为嗜睡,语言刺激或轻轻摇动可唤醒并能服从简单指令,但又迅速入睡。 6分时非常躁动,表现为咬气管插管,身体躁动,需要保护性约束,进行心理支持,向其讲解气管插管的重要性 ,可以告知患者病情已好转, 只要再坚持很短时间就能拔除气管插管,同时增加镇静药泵入,由3ml/h调到4ml/h。 4分时患者安静合作。 5分时患者出现躁动,表现为情绪不稳定,经心理疏导后能安静。 第2个4h后改为每2h评分,均为4分,患者容易唤醒,服从指令。 8h后改为每4h评分,均为4分。 清晨中断镇静药,实施每日唤醒,醒后根据患者评分结果调整泵入药量。 该患者最高泵入药量5ml/h,配合好,经过6d治疗,患者成功脱机,缩短了机械通气时间。

2.3.2 发热护理

入院后患者体温波动在36.0~38.8℃,发热无规律性 。 观察患者无荨麻疹、过敏性皮炎、肝功能正常,排除药物过敏和药物热,属结核病本身症状,继续按时给予抗结核药物。 低热时患者颜面潮红,无其他伴随症状,保证液体入量 ,增加鼻饲温水,每次100ml,3~4次/d。出汗时及时给予温水擦拭,保持床单位干燥。 5月20日体温38.8℃,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头部置冰帽;腋窝、腹股沟、腘窝置冰袋,足底给予保暖,降温部位注意观察防止皮肤冻伤。 40min后体温37.1℃,停止物理降温。

2.3.3 基础护理

预防压疮、坠床、非计划拔管的护理。 入院后接诊责任护士应用评估表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收集患者的相关信息。随着患者病情变化,每班责任护士进行动态评估。 经评估,患者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①营养状况差、卧床,活动受限、二便失禁,有发生压疮危险。 ②患者应用镇痛、镇静药物,意识不稳定,有坠床的危险。 ③患者存在气管插管 、胃管 、深静脉置管、尿管,有导管脱出的危险。 采取:①保持床单位干燥、平整,使用气垫床。 ②翻身拍背,1次/2h。 ③美皮康有边型保护骨隆突部位。 ④大便及时清理,使用润肤湿巾擦拭,保持肛周皮肤干燥。 ⑤防止管路脱出及坠床,妥善固定各种管路、记录管路插入深度、翻身移动注意保护、给予双手保护性约束、床档保护。患者住院期间,皮肤完整、无意外脱管等不良事件发生。

2.3.4 加强沟通,给予心理支持

篇2

1 临床资料

我院以2009年3月-2010年12月共接诊HIV阳性孕妇22例,均是经产前检查初筛发现阳性,经疾控中心确认HIV阳性病例。

2 心理护理

对于一个从未检查HIV的孕妇。一旦被告知检测结果是阳性,其心理反应一般要经过,怀疑否认期、愤怒发泄期、合作协议期、悲伤忧郁期、接受升华期这五个阶段,对于处于这五个期的孕妇,应由专业咨询员帮助其了解艾滋病疾病的知识,了解自己艾滋病感染状况,在与孕妇交谈中,用文明、礼貌的语言,并注意语气、声调、音量、语速、环境与孕妇沟通,并应主动上前、面带微笑,用同情与关怀的语言向孕妇问候,并辅助于形体语言,比如紧握孕妇的双手,近距离的接触和拥抱,帮助孕妇正确认识疾病,消除其恐惧、紧张心理,使孕妇积极配合治疗,尤其重要的一点是要尊重并保密患者的隐私,不歧视阳性孕产妇,使患者心理状态平稳,选择适当时候,向患者讲明妊娠结局,自愿选择是否继续妊娠。对于选择继续妊娠的患者,除按常规产前检查外,更要进行艾滋病知识的教育,保持乐观、健康心态,告知其体液、血液、均具有传染性,对体液、血液、及排泄物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后再处置,以免给他人造成传播,对决定继续妊娠的孕妇必须告知服用阻断药物的重要性,有专业咨询员详细讲解药物阻断的目的及意义,阻断的目的是为降低胎儿在母亲宫内的感染率,帮助艾滋病孕妇完成孕育健康下一代的心愿,鼓励其自愿、自觉配合全程足量服药,并及时对药物副作用进行干预治疗,减轻不适,以增强服药的依从性,服药时机最好从早期开始,12周或28周开始规范服药,口服齐多夫定(AZT)300MG,每日两次到临产,临产后立即口服AZT300MG一次;加奈韦拉平(NVP)200MG+拉米夫定(3TC)150MG,此后,每3小时口服一次AZT300MG,每12小时口服一次3TC150MG直至分娩结束,分娩后,继续口服AZT300MG及3TC150MG,每日2次,连续服用一周。

3 分娩方式

分娩方式可根据孕妇血液病毒载量的高低及产科情况来选择,胎儿的大小、胎位、产妇的身体状况及个人意愿都直接影响分娩方式,现目前并不主张直接以剖宫产方式来结束妊娠,阴道分娩只要不过多产科操作也可选择。

4 新生儿的护理

新生儿娩出后立即在产房内以流动热水洗净新生儿身体的血液和体液,实施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严禁混合喂养,并及时按阻断要求给抗病毒药物服用,降低婴儿的感染率,出生后应尽早服单剂量NVP(奈韦拉平)混悬液2MG/KG,最多不超过6MG,同时口服AZT混悬液4MG/KG,每12小时一次。母亲产前服药AZT时间不足4周,新生儿应连续服用AZT4周,如母亲服用AZT时间达到或超过4周,新生儿需连续服用AZT1周。要加强对婴儿喂养的指导与随访,婴儿在满18个月时进行HIV抗体的检测,已确定是否被艾滋病病毒感染。如婴儿在18个月艾滋病检测阳性,应及时上报信息,纳入艾滋病综合防治体系进行管理。

总结:凡是HIV阳性孕妇一旦临产,应及时安排住隔离病房,母婴同室,医护人员进行查房处置均宜在病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用物严格控制,日产日消,患者的体液、血液、排泄物用含氯消毒剂消毒后再处置,患者出院后应对病房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住院期间,严格为患者保守隐私,不得随意公开患者个人信息,医护人员在进行各项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个人防护,杜绝一切感染因素,尤其做好预防职业暴露,并在日常工作中,做好预防HIV感染的工作措施。

①首先要加强医护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使医护人员全面了解艾滋病的发生机制、传播途径、预防手段,从而在工作中自觉做好防感染工作。

②在科室配备好防感染的防护用具,要求在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及各种分泌物、尤其是有粘膜或皮肤破损时,一定要带手套防护,但戴手套不能取代洗手,医务人员应在接触患者前后,应脱下手套仔细洗手(用流动水彻底洗净),怀疑被感染性物质污染后,应在彻底洗手后用手快速消毒剂消毒。

③在实施产科侵入性操作时,医务人员应充分利用各种防护用具(手套、防护镜、防水围裙、防水靴及防护服等)做好个人保护措施,防止感染。

篇3

第一条 为规范我省公立医疗机构病房床位价格管理,维护患者和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国家发改委、卫生部、国家中医药局《关于规范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2]1170号)以及《湖南省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实施意见》(湘发改价服[2017]966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公立医疗机构病房床位价格管理。

第三条 公立医疗机构病房床位价格依照病区单元床位数量和服务性能分别实行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

双人间床位、三人间床位、四人及以上多人间床位、层流洁净病房床位、重症监护病房床位、特殊防护病房床位、门/急诊留观床位等床位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政府指导价为最高标准,各医疗机构具体执行价格可以向下浮动,不得上浮。

单人间、套间病房床位价格实行市场调节,由公立医疗机构自主定价。公立医疗机构在执行前须报有管理权限的发改(价格)、卫生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报备内容详见附件1。但其床位数不得超过本院《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的总床位数的10%。

第四条 公立医疗机构病房床位价格实行统一政策、分级管理。

(一)省发改部门负责制定全省公立医疗机构病房床位价格管理政策,并具体核定在长部省属公立医疗机构病房床位价格;

(二)市州发改部门负责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病床价格管理政策,并具体核定市属及辖区内其他省属公立医疗机构病房床位价格;

(三)县(市、区)发改(物价)部门负责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病床价格管理政策,并具体核定县(市、区)属及辖区内其他省、市属公立医疗机构病房床位价格。

第五条 制定或者调整政府指导价的病房床位价格,应按照《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要求,开展价格成本监审。

第六条 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的病房床位价格,应统筹考虑床位成本、财政补助、服务内涵以及医保基金和群众负担能力等因素。注意区域间价格水平和不同配置病房床位价格之间的衔接与平衡。

发改部门核定价格时,应征求同级卫生计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意见,并报上级发改部门备查。

第七条 实行市场调节价的病房其设备、设施和服务质量不得低于规定的基本配置要求。公立医疗机构应当合理确定价格,并保持一定时期内价格水平相对稳定。坚持患者自愿选择原则,不得强制或误导患者入住。

第八条 制定或调整属于政府指导价的病房床位价格时,有管理权限的发改部门应告知公立医疗机构提供下列资料:

(一)核定病房床位价格的申请报告;

(二)新建、改造病房的立项审批、床位编制等有关文件;

(三)病房房间面积、结构、床位数及布置图;

(四)病房及公共设施、设备配置清单;

(五)新建、改造病房的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六)新建、改造病房的财务决算或预算报告;

(七)新建、改造病房所需贷款合同和利息支出的凭证;

(八)用于测算新建、改造病房营运成本的相关资料(包括医院相关年度的会计报表、明细账和已经投入使用的病房面积等);

(九)发改部门认为有必要提供的其他资料。

第九条 病房床位价格项目内涵所列的服务成本、设施设备和物品消耗等成本都已包含在床位价格中,不得再另外收取。住院期间使用一次性脸盆、枕头、床单、被套、大小便器须事先征求病人意见,由病人自愿购买,不得强行推销。详见附件2。

第十条 医疗废物处置费已计入床位价格中,医疗机构不得另向床位使用患者及陪护人员收取。

第十一条 病房内安装取暖、空调设施并使用该设施的,可在床位价格外另收取取暖费或空调费,未使用情况下不得收费。层流洁净病房床位、重症监护病房床位、特殊防护病房床位不另收取暖费或空调费。

第十二条 精神病、烧伤、传染病患者使用精神病、烧伤、传染病专用病房床位的,可在同等级病房床位价格上加收适当费用。

第十三条 住重症监护病房同时保留普通病房床位的,应当分别计价。符合病房条件和管理标准的急诊观察床位按病房床位标准计价。

第十四条 公立医疗机构向陪护人员提供陪护床或陪护用具的,可以收取租金,但不得收取陪护人员的取暖费或空调费。

第十五条 病房床位价格一律按计入不计出的办法计算,即入院当天计算床位价格,出院当天不计算床位价格;当天入院当天出院的按一天计算床位价格。急诊观察床位使用不足12小时按半日计算,超过12小时不足24小时按1日计算。

第十六条 公立医疗机构在核定的病房床位数之外原则上不得增加病床。由于治疗的需要,确需增加病床的,按以下规定收费:

(一)在病房内增加病床的,新增床位和原有床位统一按加床后实有床位数标准收取床位价格。

(二)在病房外走廊、过道临时增加的病床,按四人及以上多人间标准的50%收取床位价格,但不得收取暖费或空调费。

(三)母婴同室婴儿床可适当收取床位价格,但不得收取取暖费或空调费。

第十七条 公立医疗机构病房床位价格报销比例由具有管理权限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根据相关规定和实际情况确定。

第十八条 公立医疗机构应在显著位置公示床位价格和医保报销标准。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的,由价格主管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等有关规定予以查处。

篇4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215-01

口腔癌根治后因术后放疗后出现口角流涎、口齿不清、食管狭窄情况,致进食饮水时吞咽受损,偶有口角流涎、呛咳,呕吐。这个病例的特点是他的吞咽困难增加了他术后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咽部感觉异常也使他的术后咳痰有困难,因此,术前,术后护理尤为重要。现将一例口腔癌放疗后吞咽困难合并肺癌的患者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67岁,因“痰中带血10个月”,CT提示右下肺占位,门诊以“肺癌”予2012-11-23收入院。患者于10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咳痰中带血丝,不伴胸痛。于外院CT检查示炎性病变,行抗炎治疗效果不明显。3个月前复查CT示右肺下叶肿物,PET-CT示右肺下叶一条形软组织影伴异常高代谢,考虑恶性病变。

患者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病史,行口腔癌根治后因术后放疗后出现口角流涎、口齿不清、食管狭窄情况,致进食饮水时吞咽受损,偶有口角流涎、呛咳,呕吐,进食量无明显变化。入院后完善检查,2012-11-27在手术室全麻下行右肺下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手术顺利,术后带右侧胸管返病房,予抗炎,止痛治疗。予2012-12-05出院。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此患者为老年男性,对疾病本身及手术有较大思想压力,存在焦虑和恐惧心理 。因此, 需要详细耐心做好术前宣教,介绍手术必要性和预后,护理工作主动

,热情,诚恳,向患者及家属细致讲解,认真解释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消除不安情绪,以取得最佳配合。

2.1.2 改善营养状况 患者进食吞咽延缓,偶有鼻道反流、呛咳,饮水后需多次吞咽,洼田饮水试验5级[1],协助患者制定营养支持计划[2] 关注患者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给予软食及稠质流食,避免稀流质,以减少患者呛咳,避免进食刺激性强、辛辣、粗纤维多和较硬食物。入院后给予摄食指导、并辅以心理治疗[3]

2.1.3 术前指导 为使患者术后能顺利恢复,预防肺部并发症发生。术前我们向患者讲解术后有效咳嗽及深呼吸的重要性,教会他们掌握有效咳嗽,深呼吸的方法。重点讲述术后饮食恢复步骤及食物选择:术后6小时可进水,第二日可进普食,该患者应进软食及稠流

2.2 术后护理

2.2.1 病情观察 ① 全麻未清醒给予患者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待清醒后再给予平卧位或半卧位,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术后2~3小时每15min监测生命

体征,待脉搏血压稳定后,改为每30分钟到1小时监测一次;②床旁备负压吸引装置,必要时予以吸出呼吸道分泌物;③鼓励患者定时咳嗽,以促进肺复张,如出现持续性SpO2降低、气促、发绀等缺氧征象,及时通知医生处理;④ 给予氧气吸入,注意观察有无气促、发绀等缺氧征象。

2.2.2 术后呼吸道护理 全麻插管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留置胸管引起疼痛,患者咳痰无力;①鼓励患者咳嗽,应用用力呼气技术[4]咳出深部痰液,咳嗽时注意保护患者伤口,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使用PCA镇痛泵,以减轻疼痛;②观察咳痰情况,痰液量、性质和颜色,粘稠度等。定时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每日3次,以促进痰液咳出;③咳痰后及时协助患者漱口,保持口腔卫生。④同时保证胸管充分引流,及时排出胸腔内积液。每日检查两肺呼吸音,判断肺膨胀

2.2.3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肺叶切除术后留置引流管能够及时引流胸腔内积气、积液,是促进肺扩张的重要措施。.因此,选择合适的,术后平卧6小时后改为半卧位为宜,以利于胸腔内积液流出。妥善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 。 引| 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24小时引流液小于100ml . X线胸片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 患者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患者于术后第6日 拔管。

2.2.4 术后早期活动 向患者解释早期活动的重要性,减少肺部并发症,预防血栓栓塞症,制定渐进运动计划,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基本活动水平[5] 评估患者肢体活动恢复情况,采取循序渐进的活动锻炼每次活动时记录患者的活动量,例如记录行走距离,了解患者活动能力恢复情况,同时注意防止跌倒。励和协助患者进行力所能及的日常生活活动,特别是以右上肢进行饮水、进食、刷牙等活动,以促进功能恢复。

2.2.5饮食护理,考虑到患者饮水呛咳,营养不良,指导患者以稠粥类代替部分饮水,一方面补充营养,另一方面增加水的实际摄入。稠粥中可适当添加蔬菜、肉末、水果等,榨汁机榨成匀浆后食用,改善患者营养状况。进食时尽量取端坐位,少渣易吞咽食物为主,小口进食,完全吞完一口后再吃下一口,每吃I-2口可喝一口汤或水帮助食物完全吞下。进食时如有呛咳,停止吞咽,及时咳嗽清除异物。术后第一天改为普食。

3 小结

本病例特殊性在于既往史复杂,有20年慢性支气管炎病史,患者习惯的咳痰方法正确,但痰量较多。护理过程中通过应用超声雾化器和胸部物理治疗,协助患者排痰,效果较好患者因口腔癌术后放疗后咽部感觉异常,导致吞咽受损、呛咳,一方面加重了患者的营养不良,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患者术后的排痰困难。在护理过程中,重视了患者的吞咽受损问题,注意通过膳食调查,发现患者饮食习惯存在的问题,并与家属商讨膳食的选择和准备方法。术后注意观察患者进食情况,出现呛咳及时协助咳嗽,以防止误吸。该患者排痰困难表现为大气道痰鸣音明显,痰液到达咽部时,因咽部感觉障碍,无法刺激咳嗽,痰液很难继续上升直至排出。此时嘱患者低头伏于床边,辅以叹气样呼气,促使痰液移向口腔(或鼻腔)。利用此方法,患者排痰较前更为有效。经过积极治疗及护理,患者痊愈出院。

参考文献

[1]大西幸子,摄食?吞咽障碍康复使用技术[M]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0:43-44.

[2]Kondrup J,Allison SP,Ella M,et a1.ESPEN guidelines for nutrition screening 2002[J].Clin Nutr,2003,22(4):415―421

篇5

1 临床资料

患儿,女,12岁。因发热3天,咽痛1周,呼吸困难、周身乏力2天,腹痛、憋气加重1小时入院。患儿10天前受凉后发热,体温38.5℃左右,口服对乙酰氨基酚、阿莫西林、阿奇霉素,3天后烧退。近1周感咽痛,2天前轻微呼吸困难、周身乏力。于1小时前憋气加重、伴腹痛,急来诊,门诊肌注654-2后腹痛缓解。患儿既往身体健康,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140次/分,呼吸35次/分;神志清,呼吸深长,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40次/分,律齐,无杂音;腹软,肝脾不大,肠鸣音正常。

实验室检查:WBC31.5×109/L,Hb144g/L,Gran20.7×109/L,Lymph8.3×109/L,Mid2.5×109/L,PLT169×109/L,谷草转氨酶17.7U/L,谷丙转氨酶15.7U/L,乳酸脱氢酶220U/L,肌酸激酶67U/L,淀粉酶111U/L,葡萄糖35.43mmol/L,CPR3.7mg/L,K5.10mmol/L,CO2-CP9.3mmol/L,尿酮呈阳性,胸腹透未见异常。初步诊断为I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立即静脉点滴胰岛素每小时0.1u/kg,并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积极控制感染。2小时后憋气、呼吸深长明显好转,5小时后血糖降至13.3mmol/L,第3天DKA完全纠正,半月后出院。

2 讨论

儿童糖尿病以Ⅰ型糖尿病为主,系胰岛β细胞破坏,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所造成,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典型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但有些患者无上述典型症状,仅因合并感染同时伴酮症酸中毒,患儿病史不易采集,常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特别是有感冒病史,之后出现憋气易诊断为肺部疾病和心肌炎,故在原因不明的呼吸困难情况下,应考虑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选择快速血糖、血气分析等简单快捷的检查协助诊断,以免耽误治疗。酮症酸中毒迄今仍然是儿童糖尿病急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必须针对高血糖、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和可能并存感染等情况制定综合治疗方案。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血气分析、尿糖中糖和酮体的变化,随之采取相应措施。治疗上补液是本病抢救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组织灌注不足时,胰岛素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及时纠正失水有助于血糖下降及消除酮体。输液开始的第1小时按20ml/kg快速静滴0.85%氯化钠溶液,第2~3小时按10ml/kg静滴0.45%氯化钠溶液,要求在开始12小时内至少补足累积损失量的一半,在此后的24小时内,可视情况按60~80ml/kg液体输入。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是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最简便有效安全的方法。首先静脉推注胰岛素0.1u/kg,然后按每小时0.1u/kg匀速输入,输入1~2小时后复査血糖以调整输入量,血糖下降速度一般以每小时降低3.9~6.1mmol/L,当血糖﹤17mmol/L时,应将输入液体换成含0.2%氯化钠的5%葡萄糖,并停止静滴胰岛素,改为皮下胰岛素注射。再次为积极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对酮症酸中毒不宜常规使用碳酸氢钠溶液,仅在血pH﹤7.1,HCO3-﹤12mmol/L时可按2mmol/L给予1.4%碳酸氢钠溶液静滴,先用半量,当血pH≥7.2时即停用,避免酸中毒纠正过快加重脑水肿。患儿开始排尿后在输入液体中加入氯化钾溶液并应监测心电图或血钾浓度。

篇6

1.1一般资料:

本组5例患者,男4例,女1例。年龄45~71岁,平均年龄54岁,其中无Ⅰ型糖尿病,均为Ⅱ型糖尿病,病程5~10年,其中合并COPD疾病的4例。1例服降糖药主要以“达美康、二甲双胍缓释片、诺和龙”等。3例皮下注射“诺和锐30笔芯”,1例皮下注射“诺和灵30R”治疗。糖尿病诊断均符合WHO认可的1997年ADA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新建议标准。

1.2临床体征及实验室检查:

病前3例有受凉病史,2例无明显诱因。5例患者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均正常使用,且无基础心脏病史,发病时间为2h-10h,均以口干、气急、呼吸困难为临床症状,无咳嗽、咳痰、胸痛症状,无典型“三多一少”病症,其中1例除上述症状外,还表现为腰痛。均无低血压表现,急诊查血常规示:血白细胞11.2×109/L-18.5×109/L,血中性粒细胞88.4%-91.2%。全胸片示慢支肺气肿、支气管炎。体检:体温、血压正常,神清,呼吸急促,双肺未闻及哮鸣音及湿性罗音,心率98-110次/分,律齐,无杂音,腹部未检及异常,双下肢不肿。均予吸氧、抗感染、平喘治疗后,气急、呼吸困难症状无改善。进一步查血气分析:PH6.82-7.14,发现PH降低,提示有酸中毒,结合患者有糖尿病并不是史,进而查血糖20.6-31.8mmol/L,尿糖++~+++,尿酮+++~++++,血钾5.6-7.1mmol/L,血钠131-144mmol/L,血氯99-116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11.1±1.6mmol/L。据血PH、血糖、尿酮等得以确诊。

1.3初诊情况:

据病史,患者均诉,近一周内查空腹血糖6.2-11.0/L,降糖药正常使用。4例患者误诊为COPD急性加重,1例患者误诊为肺部感染。其中从乡镇医院转院至我院的为3例,2例为门诊收治。

1.4治疗:

诊断明确后治疗,立即建立两条静脉通道补液,一管快速补液,另一管是输注胰岛素。①补液是抢救KDA首要的、极其关键的措施。通常用生理盐水,补液总量可按体重10%估计,在头2h内输入1000~2000ml,以便较快补充血容量,改善周围循环和肾功能。以后根据血压、心率、每小时尿量、末梢循环情况以及必要时根据中心静脉压,决定输液量和速度。从2~6h约输入1000~2000ml,个别患者治疗前已有低血压或休克,快速补液,不能有效升高血压,予以输入胶体溶液及抗休克治疗。同时液体中加入抗菌素及其它药物。清醒患者可结合给予纯正水口服补液。②胰岛素治疗用小剂量治疗方案,即(每小时每公斤每体重0.1U),微泵静注胰岛素4-6U/小时。重症者加用首次负荷剂量皮下注射胰岛素10u。治疗过程中每1~2h监测血糖、血钾、血钠、血酮等变化。当血糖下降至13.9mmol/L时,改输5%葡萄糖液并加入普通胰岛素(按每3~4g葡萄糖加1u胰岛素计算)。使血糖维持于11.1mmol/L左右。在治疗过程中,意识清楚者,鼓励尽量多饮水。当尿量大于40ml/h,就开始给予补钾。严格控制碱性药物的应用,当PH<7.1时,可给予5%碳酸氢钠84ml。另一管快速补液及应用抗菌素等其它药物。

1.5治疗结果:

治疗后5例患者气急、呼吸困难症状消失,血PH、血糖、血钾、血氯等恢复正常,尿酮、血酮消失。无发生严重低血钾及低血糖反应,均病情痊愈出院。

2.综述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内科常见的急症,处理不当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多数患者临床表现为:三多一少,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诊断不难。如果询问病史不详细,只片面注重就诊时的主要症状而忽略了对病史全面分析,实验室检查不全面,容易误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所致气急、呼吸困难,主要因酸中毒所导致(红细胞向组织供氧的能力与血红蛋白和氧的亲和力有关,可由血氧离解曲线来反映。DKA时红细胞糖化血红蛋白(GHb)增加以及2,3二磷酸甘油酸(2,3一DPG)减少,使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增高)。部分病例可有腰痛,常有食欲减退、口干、多尿等症状。对于气急、呼吸困难病患,特别是既往有糖尿病史或糖尿病症状者,应常规检查血糖、尿常规、血酮体、尿酮体、尿糖、血电解质、二氧化碳结合力,当血常规中白细胞数及红细胞压积升高时更应注意。治疗DKA必须给予外源性胰岛素来纠正糖和脂肪代谢紊乱。应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点滴(每小时每公斤体重0.1单位)的治疗方案,其优点简单易行,不但起到治疗DKA的作用,而且不易发生低血糖和低血钾反应,脑水肿发生率低[1]。据报道DKA丢失的体液一半来自细胞内液,补充细胞内液需要游离水。但单用等渗的生理盐水不能提供游离水[2]。笔者认为凡遇到不明原因的气促、呼吸困难且有糖尿病病史患者。应常规检测血糖、血酮、尿酮等,尤其是急诊室对于某些急、危重病人需要建立静脉通道时,应先建立静脉通道,予以生理盐水滴注。这样可减少DKA的发生及加重DKA的病情。综合上述,DKA是严重危害病人生命的糖尿病急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降低死亡率,预后良好。

篇7

(二)技术能力要求

具有较丰富的临床或技术工作经验,除普遍掌握本科疾病或专业技术外,应熟悉本专业诊疗常规,还应对本专业某——方面有所专长,能较熟练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问题,并能正确、规范地书写有关医学文书等资料。其专业技术水平达到本地区先进水平。

平均每年参加本专业工作不少于40周,具体要求:

1.内科系统:在内科常见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并能熟练地掌握与内科有关的专业技术;具有娴熟的技术操作能力,能熟练掌握本专业常用诊疗技术及相关技能,能熟练正确地救治各类内科的危急重症,能独立解决较复杂疑难病症的诊断与治疗问题;具有一定的病房及门诊医疗组织和管理能力,能承担二线值班、门诊咨询及院内会诊工作。任期内平均每年系统诊治病人不少于100例,主管或主治病例的确诊率、治愈率或有效率、抢救成功率等医疗技术达到本地区先进水平。主持危急重症的抢救和较疑难病症的处理平均每年不少于10例。

2.外科系统:对外科领域内较复杂的疾病、危急重症和较疑难的疾病有深入的了解,并能作出正确地诊断和独立地处理。熟练掌握并独立完成本专业较大中型常规或急诊手术,并具有较强的临床应变能力。熟练掌握本专业一些大中型手术的指征、手术操作技术、手术前后处理等,具有一定的病房及门诊医疗组织和管理能力,能承担二线值班、门诊咨询及院内会诊工作。任期内作为术者平均每年完成手术至少100台(例)次,其中完成甲类、乙类手术或复杂疑难病症抢救平均每年不少于10例。

3.中医:熟练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及与本专业有关的各家学说。能熟练运用中医理、法、方、药进行辩证论治,对本专科领域内较复杂的疾病、危急重症和较疑难的病症有一定的了解,并能正确的诊断和处理;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现代医学临床知识及技能。能承担二线值班、门诊咨询及院内会诊,具有一定的病房及门诊医疗组织管理能力。

内科系统(含内科、儿科、妇科、针灸科、推拿科、皮肤科等):主管或负责主治病例的确诊率、治愈率或有效率、抢救成功率等医疗技术水平达到本地区先进水平,任期内平均每年系统诊治病人不少于100例,主持危急重症的抢救和较疑难病症的处理平均每年不少于10例。

外科系统(含外科、眼科、骨伤科、耳鼻喉科、肛肠科等):掌握本专业手术指征,并在手术前、后能运用中医中药进行辩证论治。主管或负责主治病例的确诊率、治愈率或有效率、抢救成功率等医疗技术水平达到本地区先进水平,任期内平均每年系统诊治病人不少于100例,其中,主持较疑难病症的处理平均每年不少于10例;或在任期内作为术者平均每年完成手术不少于100例,其中完成中型手术。

4.预防医学:能全面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

从事公共卫生的人员能按照公共卫生工作程序的要求处理各种事宜,能进行公共卫生有关业务工作的设计及数据的收集、处理工作;能独立从事常见及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并作出卫生学评价,能熟练掌握所从事专业工作常用的现场监测仪器操作、卫生学检验采样、卫生质量感官评价等技能。

从事疾病控制的人员能独立拟定并具有组织实施传染病、慢病防治及地方病、寄生虫病防治方案,并能承担流行病学调查任务;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重大疫情、食物中毒或有害毒物泄漏等)具有独立的现场调查和紧急处理能力,能独立完成调查报告。妇幼保健人员能参与本专业中短期和年度工作计划的制定、协调、实施和效果评价:能独立开展妇女或儿童保健专科门诊,并能解决较复杂问题;参与组织面向人群的健康教育活动;能较全面系统地开展本专业妇幼保健咨询,能完成本专业调查、监测、干预项目的设计、组织实施,分析评价。具有指导基层组织或下级医师的能力。任期内完成较高水平的相关专题报告平均每年不少于2份。

5.药学:能全面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丰富的药学工作经验,并在某一领域有所专长,具备解决日常工作中复杂疑难问题的能力。

从事医院药学(调剂及药事管理)的人员能熟悉掌握药品供应、调配及管理等各项工作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熟练掌握毒、麻、等特殊药品的管理规定并能指导下级药师。能熟练地掌握临床用药的作用特点、机理,不良反应相互作用及药物应用趋势和经济学评价、储备学原则、保管要求,能指导或参与临床合理用药工作,熟悉医院药学管理及法规的基本内容。

从事医院药学(制剂与药检)工作的人员能掌握制剂管理规定及制剂各环节应注意的关健技术和工艺学原则;具有解决制剂生产过程中疑难问题的能力;熟悉医院制剂的质量保证体系。具有控制药检工作质量的能力,能根据检验结果发现制剂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医学.全在.,线提,供。具备一定的新制剂研制能力。

从事临床药学的人员能熟悉临床所用药品的药理作用、疗效、不良反应,治疗方案。深入临床参与会诊,进行治疗药物监测,设计个体化治疗方案。了解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程序与监测方法;开展药学情报研究,提供药物咨询,积极参与并有效指导临床科室合理用药。中药人员还应熟练掌握中药的加工炮制、制剂和配方等各种技术操作,并在某一方面有所专长,能掌握400种以上中药的性味、功能、鉴别、质量检查、配伍禁忌等全面技术。药检人员能掌握本专业检验仪器的性能、使用与维护,熟练掌握药检技术操作,能掌握药物光谱、色谱分析、测试的方法和意义。任期内完成较高水平的相关专题报告平均每年不少于3份。

6.护理:熟练掌握护理专业的基础理论与专科知识,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并在护理学某一专科领域有所专长。熟练掌握本专科疾病的护理要点、治疗原则,能综合运用理论知识指导临床护理工作,具有娴熟的技术操作能力,能熟练掌握本专科护理技能。能独立解决本专科疑难重症病例的护理问题,能参与完成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具有护理管理及培养专科护理技术骨干的能力;掌握本专科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掌握本专科临床常用检验标本的采集方法、检验目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任期内主持护理查房和护理疑难病案讨论或组织参与危重、疑难病人护理计划的制定及实施平均每年不少于10次。

7.医技类: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动态,较熟练掌握本专业各项技术操作及相关技能,有丰富的管理实验室的经验和能力。

从事诊断工作的,能及时吸收最新技术应用于本专业,为相关学科提供较准确的诊断、检查报告,积极参与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工作并承担院内外会诊。从事检验工作的人员,能为临床在某一检验学科方面提供咨询服务,在实验选择、结果解释上提出指导性意见,为临床合理解释试验结果,提供正确的信息。从事影像诊断工作的人员,能熟练掌握复杂、疑难病例的诊断医学.全在.,线提,供。任期内出具诊断报告1000份,其中疑难病症不少于5%,完成高质量的专题报告平均每年不少于10份。

从事技术操作的,能熟练掌握本专业仪器设备的原理、性能、使用及其安装、保养和维护,能分析其结果及其误差原因,能解决本专业较复杂疑难问题。从事检验技术工作的,能熟练掌握本专业各项检验的原理,检测方法、临床意义和质控程序以及2种检验仪器的操作、日常保养和维护。任期内参与临床技术工作1000例,完成高质量的质量控制、保养维护专题报告平均每年不少于10份。

(三)科研水平要求

篇8

[中图分类号] R473.5[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3(b)-095-01

2009年1~11月我院收治住院患者20 850人,危重、疑难病例1 164例,如何提高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为护理管理者提出新的课题。为此,我院护理部积极探讨,在危重患者中开展了护理会诊,针对院内危重、疑难、病情复杂需要跨专业解决护理问题的患者,组织护理专家进行护理会诊,分析病情、讨论护理诊断、补充护理措施,从而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系统的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1~11月,我院组织科内护理会诊98例,科间护理会诊36例,全院护理会诊22例。例如:神经内科收治1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由于此病例少见,护士长立即组织科内护理会诊,查阅国内外先进护理资料,为患者制订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又如:1例急性脊髓炎患者,入院后随机血糖:16.1 mmol/L,空腹血糖18 mmol/L,餐后血糖26.5 mmol/L,尿糖(++++),酮体(++++),科护士长及时组织科间会诊,内分泌科护士长针对患者应用胰岛素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讲解,补充护理诊断,完善护理措施。重症监护室收治1例因交通事故引起胸、脑、腹、头部外伤患者,患者多发性骨折、脾破裂、严重创伤性休克,伤后很快出现心、脑、肺等多个脏器的功能衰竭,大小便失禁。患者病情复杂,护理问题涉及多科专业,护理部立即组织护理专家会诊。从不同专业对患者现存的、有危险的护理问题及潜在并发症进行全方位讨论,制订可行的护理计划,由6名全科护士组成特护组,组织实施。经护理会诊后患者的健康问题明确,护理计划全面,措施落实得当,问题解决及时,预期效果满意,经治疗护理后患者痊愈出院。

1.2实施方法

1.2.1建立护理会诊专家组

科内会诊由病区护理骨干参加;科间会诊由各病区护士长参加;全院会诊由各科科护士长参加。

1.2.2护理会诊原则

邀请的护理专家会诊组成员必须临床经验丰富、理论知识扎实、技术娴熟,能够予以指导、解决相关问题[1]。

1.2.3护理会诊制度

重症患者、抢救涉及多专业护理问题的患者,根据情况组织科内、科间或全院会诊。

1.2.4护理会诊方式

1.2.4.1科内护理会诊:适用于本专业疑难病例、新业务、新技术开展,由病区责任护士填写护理会诊单,病区护士长主持。

1.2.4.2科间护理会诊:适用于患者病情涉及本科室其他专业的护理难题,如:神经内科患者伴有循环内科、内分泌科疾病。由病区护士长填写护理会诊申请单,本科科护士长主持。

1.2.4.3全院护理会诊:适用于病情复杂,需要多科室参与才能解决的护理难题,如:外科患者伴有内科、五官科疾病等。由本科室科护士长填写会诊申请单,由护理部主任主持[2]。

1.2.5会诊程序与内容

1.2.5.1评估患者:先由申请人说明会诊的目的或希望解决的护理问题,然后汇报病情,查看患者,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检查、分析、评估,找出专科的护理问题。

1.2.5.2讨论分析:结合评估患者情况及专科特点,进行讨论,按护理程序要求,找出护理疑难点,由护理专家补充护理诊断,完善护理措施[3]。

1.2.5.3总结实施:主持人总结讨论意见,提出指导性建议和要求,申请人负责整理会诊意见,修订护理计划、组织实施。

2结果

2.1提高护理资源利用率

我院7个科室,24个护理单元,护理专业细化,危重患者经常出现跨专业的护理问题,制约了护理质量,开展护理会诊后,充分发挥了各专业护理优势,护理资源共享。

2.2提高护士专业素质

科内会诊可促进本专业新业务、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本科室护士专业知识;科间会诊及全院会诊可促进知识相互交流,拓宽知识面,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各专科护理专业人才和设备的作用[4]。

2.3提高护理质量

通过护理会诊使患者的护理诊断准确全面,护理措施具体,及时纠正了护理工作中的偏差及不足,通过护理会诊提高了护士的专业技能,解决了跨专业的护理疑难问题,使患者得到完整的、系统的、高质量的护理,从而提高护理质量[5]。

[参考文献]

[1]段真真,祁艳,胡倩倩.通过护理业务查房培养学习型ICU护士的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8):89-90.

[2]马继红.实施护理会诊提高重症护理水平[J].护士进修杂志,1999,14(4):22.

[3]林菊英,巩玉秀.护理程序临床应用指南[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43-144.

篇9

1人才培养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

只有优秀的护士,才能提供高质量的优质护理,才能更好地贯穿专科发展的主旨,更专业地解决疑难、复杂、危重病例的护理问题。因此,我院坚持以人为本,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以适应临床护理专业实践发展的需要。根据临床护理岗位的需要,完善培训体系,建立培训基地,改革培训方式,规范培训课程,把教育训练贯穿于日常护理活动中,把专科护理人才的培养与查房制度、会诊制度、病例讨论制度等核心工作制度紧密结合,在日常查房、会诊等工作中,实现高级责任护士对初级责任护士的传帮带和规范的技术指导,实现层级管理,保证护理质量。此外,护理部不断提供各种专科经验分享、交流的平台,使相同专科和不同专科间互相启发,共同进步。每年除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院交流讲学外,同时选送近200名临床专科护理骨干赴各专科护理学术交流和学习。迄今为止,我院已经培养了具备专科护士资格的专科护士40余名。

2开展危重症护理特色培训

危重症患者护理联合查房是我院专科护理发展的亮点之一。此项工作已开展10多年,每月1次的危重症护理联合查房护理部主任都坚持参加,通过专题讨论、疑难危重症护理业务查房、工作坊、临床实践等方式,解决急危重症护理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如针对1例主动脉夹层的病情观察、用药护理等做详细的查房;就如何让使用硝普钠患者的血压不因药物更换而变化等方面展开讨论,解决临床硝普钠更换零缝隙连接难题等。借此培养临床护理人员急危重症护理的临床思维,为急危重症患者及时解决更深更难的专业问题。此外,每个病区每月进行1次疑难病例讨论,护理部每半年组织全院护理疑难病例讨论。通过讨论,提高护士病情观察的能力,培养护士对危急情况的迅速反应能力,同时增强护士不断学习和总结经验的能力,为专科护理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开拓创新,应用现代化手段开展培训

将传统的培训课程(专题讲座、多媒体课件、技术操作演示)开发成网络课程,为临床护士提供数字化学习平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完善的专科护理教学培训及认证体系。现已有5个培训基地和1个中心落户我院,分别是广东省ICU专业护士准入培训基地、静脉输液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消毒供应中心技能培训基地、慢性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急危重症医学护理基地及我院与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其中,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是美国心脏协会授权的华南地区第一家培训中心。

搭建专科护理发展的平台

1规范专科护理小组的管理

专科护理小组作为专科护理活动的基本单位,保障专科护理的发展。2007年我院成立专科护理管理委员会,先后成立了18个护理专科小组,分布在重症监护、造口伤口、急诊、肿瘤、静脉输液、骨科、腹膜透析、糖尿病、老年等护理单元,每个小组还设立了18名专科护理带头人。各专科护理小组结合护理专业问题,建立标准规范,制订科学流程,用以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每月安排专科学术讲座、专科护理查房,定期召开专科小组会议,介绍各小组活动进展,进行临床疑难护理技术和疑难病例讨论等。各专科小组紧密围绕“解决疑难、复杂、危重病例的问题”主旨,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已创新技术19项,解决临床疑难复杂护理问题4590余例。

2立足岗位,促专科护理发展

专科小组的成立保证了专科护理的规范发展,而“责任制整体护理”和“医护共同管床”的开展,则为专科护理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平台。通过“医护共同管床”,责任护士与管床医生、教授共同查房,使责任护士更加全面深入掌握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整体情况,有计划、有预见性地安排检查和治疗。责任护士在病情观察、判断、迅速反应能力等的提高,让她(他)们在同行和患者眼中变得更专业,拓宽了护士职业发展的道路。

专科护士兼任科室的护理组长,负责护理组日常组织管理、科室危重病例及疑难个案的护理、科室的教育研究、全院相关专科护理会诊等工作。针对临床护理难题,各专科护理小组发挥护理会诊的作用,使患者得到更加合理的护理。其中,重症监护、慢性伤口造口护理、PICC专科、糖尿病、血液净化5个专科的全院会诊已经成熟运作,临床上患者很多复杂疑难危重症的护理问题都得到解决,每年的会诊量达到2200多例次,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他专科也在不断完善中。

改进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1建立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数据库

2011年4月,我院的“三级综合医院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敏感指标的建立与应用研究”被批准为广东省卫生厅的指令性课题。我院对质量控制模式进行了探讨改革,采用了数据化的敏感指标,有效地反映了护理质量问题,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供了科学依据。我院8个ICU率先建立ICU护理质量指标数据库,制定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常规与工作管理制度,全面实施专科护理质量管理目标监测。

2开展品质圈活动

护理部鼓励各科室根据患者满意度与病区实际存在的问题选择QC课题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工作,内容涉及患者用药、安全、饮食、健康教育、满意度等,每季度进行1次成果,还通过现场验收质量改进的结果,评选出优秀QC课题并给予奖励。QC课题的开展,完善了临床常见疾病病情观察指引、突况的处理指引、专科药物使用说明书、护理工作交接流程等指引,使专科护理发展触及临床护理工作的每一个角落。

延伸专科护理服务范围,深化优质护理内涵

1开设专科护理门诊

早在2004年我院率先开设了慢性伤口造口专科,至今我院共开设5个专科护理门诊,包括慢性伤口造口专科、静脉治疗专科、糖尿病专科、肾病腹膜透析专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专科,延伸了专科护理的服务范围,为出院患者提供换药、造口护理指导、糖尿病自我管理指导等服务。2011年造口专科门诊、静脉输液专科门诊、糖尿病专科门诊、肾病腹膜透析专科的接诊人数达14533例次。护理门诊的开展,拓宽了服务范围,加快了护理的专业化进程。

2出院患者随访服务

我院独有的出院患者电话回访制度,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开展随访的病区由最初的6个增加到55个,共随访了超过2万余例次,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康复指导,满足了患者出院后的需求,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

3开展居家护理

针对乳腺癌术后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腹膜透析患者、肠造瘘患者、无喉患者等还开展了出院后康复指导、透析指导、导管护理等,每年进行居家护理人数达到210余人次。

篇10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522-01

随着现代护理事业的发展,社会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病人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样,对护理工作者的要求也随之增高。护理人员停留在原有的工作水平已很难满足现代护理工作的临床工作需求。因而转变护理理念,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专业知识水平,提高沟通技巧已经势在必行。只有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达到现代护理工作的规范化,合理化,人性化,科学化,以满足病人及家属的要求,得到病人及家属的信任,从而增进护患关心,减少护理差错。真正做到社会满意,医院满意,病人满意,护士满意。

1 一般资料:我院是一家三级甲等医院,内科一系5年以内青年护士80名,本科38人,专科42人,主任护师2名,副主任护师10名。

1.1 方法:将本科及专科青年护士进行穿插排序,两周两次进行轮流讲课。采用多媒体形式进行形象化、系统化讲解,护士各抒己见。最后由高级职称护师点评,相互学习交流,进行讨论。

1.2 讲课内容:青年护士讲课内容不限,自由发挥,各抒己见,涉及内容较多的有以下几点:

1.2.1 基础护理 现代护理事业强调以人为本,重视基础护理的实施及质量。基础护理质量面临着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的挑战。由青年护士对各项基础护理如床上洗头、会护理、整理有人床单位、口腔护理、留置尿管护理、压疮预防及护理等等进行要点剖析,规范操作流程,强化操作技巧等。加强了护士之间的交流学习,使基础护理实实在在应用与临床,应用于患者身上。成为护患沟通的桥梁,提高了病人满意度,赢得的极大地社会效应。

1.2.2 沟通技巧 现代护理事业要求护理人员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实实在在的临床案例介绍沟通技巧。如:应用准确的语言,恰当的称呼,适时保持沉默,肯定的眼神,微笑的应用,保持有效的距离,进行身体抚摸等。同时青年护士的沟通技巧相对欠缺,对一些特殊的沟通问题通过临床案例来请教年资高的护师,讨论最佳的解决方法,达到了更大程度的互动。是护士掌握了多种形式的沟通技巧,学会了如何使愤怒的患者平息,与患者及家属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

1.2.3 护理理念 随着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转变,现代护理事业大力发展优质护理服务。要跟上时代步伐就必须要顺应时代要求,大力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对此,我院也全面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工作,青年护士对此各有见解,通过青年护士讲课我们在探索中寻求发展,使我们的护理工作蒸蒸日上。护理服务质量得到了质的飞跃,建立了具有医院特色的护理品牌,赢得了护理市场。

1.2.4 专业知识及临床经验 由于现代医疗分科较细,不同学科之间存在一定的专业代沟,这样严重影响了护理事业的发展。通过不同学科的护士介绍本学科的护理专业知识。如:心内科的心电图观察,除颤仪的应用;呼吸内科的呼吸衰竭分型、血气分析临床的意义;消化内科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鉴别,大便颜色的临床意义;肾内科尿量及颜色的观察等等。使护士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及临床经验,在于病人沟通时能够轻松回答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是病人对护士的信任度提高,促进了护理事业的发展。

1.2.5 疑难病例讨论 在临床工作中各个科室都会遇到一些疑难病例,很多疑难病例都融汇了不同学科的问题。由青年护士汇报疑难病例,护士长领导组织进行讨论。各科室从各专业出发寻找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不同专业之间得到了更大程度的交流学习,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同时规范了护士行为,提高了护士对危重患者的病情观察和应急处理能力,减少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1.2.6 创新与科研 创新是发展的需要,不断地突破常规能够不断地发展,在当今医疗行业亦如此。把各科室的创新小发明进行汇报学习,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极大地活跃了青年护士的思维。使青年护士的科研成果实现从无到有,提高了青年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为医院创造了极大地正面影响。

2 结果:通过青年护士讲课,提高了护士的专业知识及业务水平,加强了不同专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提高了护士的沟通技巧,转变了护理理念,丰富了临床护理经验,极大活跃了思想。从而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护患和谐,增强了护士的创新意识,促进现代护理事业的发展,为现代护理事业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讨论:青年护士作为护理事业的新力量,要求我们具备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要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和创新意识。我们要以青年护士讲课作为交流学习的平台,学习更多的相关知识,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不断超越自我,更好的顺应时展,把现代护理事业推向新的。

参考文献:

[1] 吴欣娟 曹晶.以夯实基础护理为切入点 全面提升护理工作质量[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5):308-309.

[2] 郭燕红.适应形势锐意进取促进护理工作可持续发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5):305-307.

[3] 韩永毅 牟园芬 王平方.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04,10(2):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