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1 03:33:2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经济学研究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信息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和发展前景
信息经济学可以同时作三种理解:信息的经济研究、信息经济的研究、信息(学)与经济(学)关系的研究。信息的经济研究可以囊括信息的费用与效用、价值与使用价值、信息资源的分配与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的经济评价等研究;信息经济的研究可以囊括信息产业、信息市场、信息经济规模及其确定、信息技术对经济的影响、信息基础设施经济问题、国民经济信息化等研究,信息(学)与经济(学)的关系研究则可以囊括非信息对称条件下市场参加者的经济关系、信息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信息与经济的相互作用、信息学与经济学交叉结合等研究。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许多问题需要信息经济学去参与研究,并从中提高信息经济学的水平和加快信息经济学发展。信息经济学是一门新型的经济学科,它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体现信息经济的发展,最能充分反映经济活动中信息及其交流的特征。
二、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信息经济学研究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如马费成教授认为,信息经济学是把信息和信息活动当作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来加以研究的学科。乌家培认为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活动的经济问题和经济活动的信息问题。陈禹认为信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中的信息现象及其规律的经济学。总之,学者们对信息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认识是围绕信息活动中的经济问题及经济活动中的信息问题展开的。
三、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1、信息经济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任何一门学科,由于其研究领域中的矛盾特殊性所规定,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并按照自己所研究的对象来建立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理论体系。要学习、研究信息经济学,不了解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知道信息经济学围绕什么内容来研究,不清楚信息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和地位,就不可能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就会降低研究效率,甚至会影响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在基本理论研究中,主要包括信息经济的涵义、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学科体系、学科地位、学科性质以及其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
2、信息资源的研究。
如果说物质资源是“第一资源”,那么信息资源可称为“第二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逐渐变革,信息资源完全可能成为“第一资源”。如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好,不仅物质资源能充分发挥作用,信息资源本身也可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信息资源的研究中,主要包括信息资源的涵义、信息资源的类型与特征,信息资源提高经济决策水平、提高生产力、优化产业结构的功能,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及配置的机制,作为信息资源主体的信息产品的性质、生产过程、生产方式,信息生产力的相关内容。
3、信息市场的研究。
信息市场是作为信息形态独立存在的商品,在流通领域传递交流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流动方式,也是信息商品买卖双方进行交易或交流,使之扩散、应用、渗透到生产领域,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过程。在信息市场中我们主要研究信息市场形成的历史及其作用,信息市场的基本类型与功能,信息市场的基本特点及其运行机制,信息市场的价格水平极其运动变化规律。4、信息产业的研究。
信息产业被认为是信息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信息产业的研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巨大作用。这部分主要研究信息产业涵义、分类、产生过程与发展,信息产业的特征、作用,信息产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信息产业结构的涵义、形态、演进的特点和规律,信息产业结构优化的标准、基本思路和调节方式,信息产业的投入产出分析,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规模以及与信息产业发展相关的政策措施等。
5、信息化的研究。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什么是信息化,乌家培认为,信息化是信息活动(包括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利用等)的规模相对扩大及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相对增大的过程,它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从这个角度来讲,信息化一定要成为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信息化的直接作用在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可见,研究信息化的意义重大。
6、信息系统的研究。
信息系统按信息种类的不同可以分为经济信息系统、科技信息系统、社会信息系统等。而经济信息系统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他任何信息系统功能的发挥,都离不开经济信息系统的帮助。信息系统的研究主要也是侧重于经济信息系统,包括信息系统的产生与发展,国家、地区、企业信息系统的基本任务,信息系统的费用与效益的比较,对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和评价方法,信息系统的运行、反馈、控制、监督等有关理论。
二、经济体制的改革才是治本之策
之所以必须坚持运用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来看待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问题,不仅是因为政治经济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理论基础,而且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中国经济发展状况越来越接近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做的分析。概括起来说,由于中国选择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同时又发展出大量的私人资本,并且公有的生产资料也采取了资本的形式,市场与资本叠加,使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更加接近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进行的分析及其所得出的基本结论。因而,运用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具有现实性和有效性。但是,我们不能将中国经济完全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这是因为中国不仅存在大量的公有企业和农村土地集体公有制,而且我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性作用。这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实践表明,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同时又必须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从理论上来说,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决定了一定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模式。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角度来看,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在于地方政府在实际职能上的企业化。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一方面造就了中国经济在一定阶段的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又是产生一系列问题的体制性根源。自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表现出一系列问题:对外贸易增长乏力、部分产能严重过剩、产业结构失调、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脱节、资源生态危机等等。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些问题都具有供给侧的性质。因而,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符合实际的。但必须深究的问题是,产生供给侧问题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不找出产生问题的真正原因,必然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对于当前的中国经济问题,可以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但是,必须抓住中国经济发展的“牛鼻子”,这个“牛鼻子”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特殊经济体制以及由此产生的特殊经济增长模式。正如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中指出的那样,全面深化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是进一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其中,如何处理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尤为重要。因而,改革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模式才是治本之策。因而,改革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特别是改革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如何通过改革,使地方政府一方面在经济增长中继续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又能够贯彻落实中央制定的综合改革和发展目标,这是能否解决供给侧问题以及能否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环节和关键。
以下的经典数学结果依照阿罗、德布鲁五十年代的定义和证明,本文只对表述方式作了一定的修改。
商品空间R是l维Euclid空间。
经济e=[<Xi>,<≥i>,<Yj>,w]
i=1,2,3.....,n;j=1,2,3.....m
是消费者i的消费集;是生产者j的生产集;≥i是消费者i的偏好关系;w是经济的总禀赋。满足:
(1)Xi凸,闭且下有界;
(2)≥i连续,凸;
(3)
(4)凸,闭;
(5)
(6)。
可行状态(,)满足:且。
帕累托效率(最优)状态()是可行状态,且不存在可行状态()满足有,并有。
瓦尔拉斯均衡(,p*)是私有制经济下的一个均衡,其中消费者i以股份θij拥有企业j,满足:
(A)在i的预算集{}上使偏好≥i极大,
其中。
(B)使j的利润极大;
(C),是i的初始禀赋。
Arrow-Debreu一般均衡存在性定理:上述经济(条件(1)~(6)成立)中,如果任何一个消费者都没有充分满足的消费束,且在其消费集内部都有一个初始禀赋,那么上述定义的瓦尔拉斯均衡存在。
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定理:上述竞争均衡配置是帕累托效率的。
下面是一个说明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定理错误的模型。
[模型S]生产–交换经济e。
商品:x,y,z,v,w。
当事人:消费者A,B;厂商X,Y。
偏好:A的偏好函数
B的偏好函数。
生产函数:X的生产函数(α)x1是投入;y1,z1是产出
Y的生产函数(β)v2是投入;y2,w2是产出
初始禀赋:A,B各自完全拥有企业X,Y。
A初始拥有xA=0.5,,B初始拥有vB=1。
以上的假设均满足Arrow-Debreu模型条件。记瓦尔拉斯均衡状态为“*”。
论证:如果本模型存在瓦尔拉斯均衡,根据是否为0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形:
(一)先设瓦尔拉斯均衡价格≠0。显然有
设模型的另一个状态为,并保持Y的生产和B的所得不变,则有
说明该状态优于瓦尔拉斯均衡状态*。
(二)再设瓦尔拉斯均衡价格=0,此时
,
因当事人均为“价格领受者”,=0意味着y不被生产,
设模型的另一个状态为并保持X的生产和A的所得不变,则有
说明该状态优于瓦尔拉斯均衡状态*。
综合以上情况,说明本模型的瓦尔拉斯均衡状态*如果存在,其必定是非帕累托效率的。
[结论]在符合Arrow-DebreuModel标准假设的情况下,瓦尔拉斯均衡未必是帕累托效率的,即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定理不成立。或者Arrow-Debreu一般均衡存在性定理不成立。
二
我们把上述论证翻译成关于一般均衡的ADM模型反例的一个寓言:
鲁宾逊A、鲁宾逊B分别生活于两个孤岛A、B。
假定:
(1)岛A上有1个单位的不可运输的生产性资源(x),如该岛上的土地
A掌握的技术,使他可以运用资源x生产面包(y)或黄油(z),其生产函数为;
A初始拥有1个单位的黄油(z)
对A而言,黄油和面包是补充品,A的效用函数为
(2)岛B上有1个单位不可运输的生产性资源(v),如该岛上的土地。
B掌握的生产技术,使他可以运用资源v生产面包y或奶酪(w),其生产函数为;
B初始拥有为0;
对B而言,面包和奶酪是可替代的,其效用函数
(3)产品的运输和交易是完全无成本的;
(4)存在一个完全无成本并不谋求自身利益的定价者P。
该经济可以按照两种模式运行,即
(甲)“鲁宾逊模式”,即A、B各自以封闭的方式生产消费而不理会P所的价格。
(乙)“瓦尔拉斯模式”,即A、B作为价格领受者,完全依据P的价格信号生产,并试图以交易改善自身的境况。
显然,依照(甲),A最大化的满足是自己生产1单位的面包并与初始拥有1个单位黄油同时消费;B最大化的满足是自己生产1单位的面包。
依照(乙),如果P的价格中面包的价格不为0,B将生产1单位的面包;A将生产少于1单位的面包,但其生产的一小部分黄油,却无法交换出去,A比模式(甲)的满足程度为低。“瓦尔拉斯模式”将劣于“鲁滨逊模式”。
如果P的价格中面包的价格为0,A的满足同于模式(甲);但B将生产1单位的奶酪,这时B的满足又将低于模式(甲)。
这样,完全市场方式的“瓦尔拉斯模式”劣于“鲁宾逊模式”,经济退回至鲁宾逊的自足经济中。这当然也构成了对Arrow-Debreu模型的一个反例。
进一步的讨论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考虑模型S中消费者直接生产的问题。
一种可能的批评认为:由于消费者分别完全拥有厂商,故厂商的生产决策由消费者直接作出。又由于该经济是自给自足经济,利润在这里失去了意义,所以消费者都应该在自己的禀赋及生产集约束下实现效用最大化。于是反例不再生效。
事实上,根据Arrow-DebreuModel的标准假设,效用最大化和生产最大化是分离的,厂商和消费者一样是完全独立的当事人,它的行为不受所有者的直接控制,不论消费者是否完全拥有企业,他绝对不可能直接按自己的效用最大化来确定厂商的行为,厂商的行为必须也只能按利润最大化来决定。除非批评认为反例中的厂商是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设而加以取消。但这批评只需将模型S稍作变形便可化解。
为更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只要把原经济放大N倍,A和B各变成N个孪生兄弟(但不是复制经济,厂商仍只有两个),他们各拥有1/N的股份,其余不变。
[模型N]生产–交换经济e。
商品;x,y,z,v,w。
当事人:消费者Ai,Bj,其中i,j=1,2,…,N;厂商X,Y。
偏好:Ai的偏好函数
Bj的偏好函数。
生产函数:X的生产函数(α)x1是投入;y1,z1是产出
Y的生产函数(β)v2是投入;y2,w2是产出
初始禀赋:Ai,Bj分别拥有企业X,Y各1/N的股份。
每个Ai初始拥有xA=0.5N,,Bj初始拥有vB=1。
论证同于模型S,反例依然有效。N>1时厂商的生产决策必须服从利润最大化,特别是N极大时厂商的生产决策直接由消费者作出是极其荒谬的。
其次讨论模型假设的现实性。
对于大多数把理论作为预言和解释工具的现代学者而言,假设的现实性不值得加以考虑。但在模型构造过程中,现实性的考虑有助于模型不被当成“畸型”的特例而排除掉。
就本文的模型而论,两种商品成为补充品是普通的。一种商品为某消费者必需却被另一消费者视作无价值可以因为禁忌(如宗教原因禁食某类食品),也可以因为它尚未被接受。至于同时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产品则几乎是古代一直到现在制造业的共性。
最后我们考虑凸性。
在严格凸性要求下,本反例并不成立。寓言中补充品造成某种商品(y)价格为0。B作为价格领受者,依据价格信号生产并试图使自身的效用最大化的一种可能的设想是让w的价格为0,但这很容易造成价格系统的崩溃。可设想位于孤岛C上的鲁宾逊C可利用岛上的资源v’生产w和w’:v’=w+w’,但C更偏好w’,这又使w’的价格为0。设定一串“岛链”后以此类推,价格体系则不再能成为指导生产和消费的信号系统。三
现代经济科学的核心无疑是一般均衡理论,它主要研究竞争性均衡的存在及其效率的特性。阿罗-德布鲁理论(Arrow-DebreuModel)则在寻求其数学阐述方面取得了迄今为止最满意的进展,就形式的优美、表述的简洁、概念的普遍性和深刻性、方法的有效性及逻辑上的严谨而言,被誉为经济理论皇冠上的明珠。
这个反映新古典主义最古老、最重要思想的现代均衡理论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它在获得“边际革命”(特别是瓦尔拉斯)的推动和现代数学工具的有力帮助后迅速发展。整个学说发展史与一大批杰出的、富有才华的经济学家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一般均衡经济理论领域也肯定是最多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领域。其二十世纪的主要贡献者,象萨缪尔森、希克斯、阿来、纳什、阿罗和德布鲁等都因此(或部分地因此)摘得诺贝尔奖的桂冠。
由于Arrow-DebreuModel成功,西方主流经济学家,特别是几乎所有的数理经济学家已经接受了如下基本信条:
在新古典的框架内(即新古典的假设范围内,指个人理性、完全竞争、新古典偏好和私有制企业、规模不经济等)可数学证明竞争均衡的存在、效率和活力。正如福利经济学第一、第二基本定理所表述的:瓦尔拉斯均衡状态与私有经济的帕累托效率(又称帕累托最优)状态一致。在恰当的形式化后,竞争均衡的存在和效率被演化为几个数学定理。瓦尔拉斯均衡的意义就在于:市场价格体系充当“看不见的手”实现最大的社会福利。
本文构造的数理模型指出,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定理或者Arrow-Debreu一般均衡存在性定理的数学证明有错误,两个定理不能同时成立。这个结果显然对于微观经济学有很大的影响,它意味着Arrow-DebreuModel应当进行重大改造,而这种改造无疑会在一般均衡经济学领域中引发一场重大的理论革命。
参考文献
[1]Arrow,K.:AnExtensionoftheBasicTheoremsofClassicalWelfareEconomics,1951.InP.Newman,eds.:ReadingsinMathematicalEconomics.Baltimore:JohnsHopkings.
[2]Arrow,K.andG.Debreu,“Existenceofequilibriumforacompetitiveeconomy”,Econometrica,1954,22,265-290.
[3]Arrow,K.andF.Hahn:GeneralCompetitiveAnalysis.SanFrancisco:Holdon-Day1971.
[4]H.Varian:MicroeconomicAnalysis.NewYork:W.W.Norton&Company1992.
价格大战的实质是企业价格竞争激烈化的表现形式,而恶性价格大战是指企业为了竞相压价,把价格定在边际成本以下的定价行为。传统经济学认为,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根本目标,在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要求下,企业的生产决策必须遵循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由于价格与平均收益相等,一定大于或等于边际收益,也即大于边际成本,因此企业不会在边际成本以下定价,从而不会出现恶性价格大战。以上只是对利润最大化目标下企业定价原则的总括性描述,没有考虑市场结构这个因素。实际上,即使分析不同市场结构下的价格竞争策略,也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
根据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市场经济有四种基本类型,即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在这四种市场结构中,垄断力量依次加强,而竞争力量依次减弱,在完全垄断市场上,生产经营者只有一家,是独家垄断,不存在竞争因素。因此,我们分析市场结构与企业价格竞争策略时,只需分析前三种即可。
1.完全竞争市场
在完全竞争市场,产品的价格由行业的总供求的均衡决定,个别企业只是价格接受者,企业的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都等于价格。在短期内,企业按利润最大化原则实现生产者均衡,此时,企业的经济利润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零,企业也不一定是在平均成本的最小点进行生产经营。在长期内,通过资本流入或流出行业,可以实现行业长期均衡,这时,所有企业都在长期平均成本最低点进行生产经营,且这个最低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和市场价格相等。在这种情况下,恶性价格大战就不大可能出现。
2.垄断竞争市场
在垄断竞争市场,企业的产量是由利润最大化原则决定的,而价格要由需求曲线来决定。从短期看,均衡时企业的经济利润同样可能会大于、等于或小于零,企业不在平均成本的最小点生产。从长期看,由于资本流动,企业进入或退出行业,可以实现行业长期均衡,此时,企业的长期经济利润为零,行业价格与均衡时的长期平均成本相等,虽然此时的平均成本不是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但大于长期边际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出现恶性价格大战的可能性也不大。
3.寡头垄断市场
在寡头垄断市场,根据斯威齐模型,寡头之间的定价原则是懜桓菕,寡头企业面临的是曲折的需求曲线,行业的价格相对地稳定在这个转折点对应的价格上。厂商都会明智地意识到,当只有两个或少数几个销售者时,他自己的行为一定会对其他竞争者产生很大的影响,他们不会接受强加于他们的损失,而是会奋起反击。这样,任何一方削价的结果都不可避免地会减少他自己的利润。因此,寡头们不会轻易采取价格竞争策略,大都选用非价格竞争策略,行业的价格调整都是通过领导价格或合谋定价进行的。因此,在寡头垄断市场,恶性价格大战更是不可能出现。
总而言之,由于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要求,不同市场结构下的企业都可以实现长期的均衡。在长期的均衡点,企业的价格必定会大于边际成本,因此,不会出现价格低于边际成本的恶性价格大战。
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使企业目标偏离利润最大化,但并不必然导致恶性价格大战
传统经济学理论把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的唯一目标或最终目标,这是对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的古典企业的良好抽象表述。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现代企业中,企业目标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利润最大化往往不是企业经营者的首要目标。但是,由于现代市场经济具有的完整高效的市场体系和科学的产权制度,能够对经营者的行为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从而也确保了竞争的有序性,恶性价格大战同样不会出现。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以及由此导致的经营决策过程的复杂性,其本身就有可能使企业偏离利润最大化选择。委托棿砝砺廴衔执笠抵凶魑砣说木砣嗽钡哪勘暧胱魑腥说钠笠邓姓叩哪勘瓴⒉煌耆恢隆@笞畲蠡氖抵适撬姓呷ㄒ娴淖畲蠡撬姓叩哪勘辏欢砣嗽背R韵凼杖胱畲蠡魑饕勘辏蛭砣嗽钡男剿投钔饨蛱雀@鐾凼杖氲墓叵得芮谐潭瘸峭笠道笾涞墓叵怠T谙凼杖胱畲蠡勘甑囊笙拢笠档亩奂锌赡茉诒呒食杀疽韵拢ㄈ缦峦妓荆?/P>
在利润最大化时,价格P1大于边际成本MC1;在销售收入最大化时,价格P2小于边际成本MC2。如果这种把价格定在边际成本以下的竞争定价只是偶然的或短期的现象,就不会引起恶性价格大战;如果这是企业的长期或常态的定价行为,那就有可能出现所谓的恶性价格大战。但是,从具有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达国家的实际情况看,由于存在一些有效的约束机制,经理人员目标与所有者目标偏离的程度不会太大,出现长期的价格低于边际成本的可能性极小,也即不会出现恶性价格大战。这些有效的约束机制包括:
第一,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和经理人员市场这三大市场体系的约束。首先,完善的产品市场使价格信号能充分地反映产品的供求状况,使企业违背供求规律的定价行为不能长久地维持下去。其次,发达的资本市场使要素能够在行业间自由地流动,从而产品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的现象不会长期地存在,发达的资本市场还使得股东能够比较容易地实现撘越磐镀睌(即卖出某个企业的股票,退出这个企业),从而实现有效的产权约束。最后,完善的经理人员市场对企业经理人员形成强有力的行为约束,因为一个因经营失败或侵害所有者利润而被所有者解聘的经理人员在经理人员市场上的价格会大大下降,同时也不再容易在该市场上找到好工作。
第二,有效的产权制度约束。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财务预算硬约束。财务预算硬约束使得经营不善,资不抵债的企业就要破产,企业破产无论对所有者和包括企业经理人员在内的全体员工来说都是灾难,这使得所有者具有监督经理人员的动力。另一方面是所有者拥有实施产权约束的手段,能够对企业经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所有者实施产权约束的手段也有两种:一种是撚檬滞镀睌,即通过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这个制度架构来实施产权约束,具体说就是通过委派自己信任的董事与监事(或所有者直接进入公司董事会与监事会)来表达所有者的意志,完成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控制和监督;另一种是撚媒磐镀睌,在现代大公司(主要指上市公司)中,股东非常分散,几乎难以形成控股股东,任何单个的股东都很难在股东大会里形成有效的控制权,这时,股东不可能有效地实施撚檬滞镀睌,只有选择一走了之,退出这个企业。如果某个企业的大量股东都卖出手中所持有的股票,那么,这个企业的股票在证券市场上就会急剧下跌,这极容易引起摱褚馐展簲,从而对企业现有的经理人员形成较大的威胁,使经理人员的目标不致于偏离所有者目标太远。
第三,法律和政府管制方面的约束。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为了保持市场的竞争秩序和竞争特性,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都制定有摲绰⒍戏〝、摲床坏本赫〝和摲辞阆〝等相关的法律规定,同时,政府对企业的经营行为还实行必要的管制,对于违反相关法律和政府规定的企业会给予一定的惩罚。如驱除竞争对手定价①是一种掠夺性定价,它违背公平竞争规则,在各市场经济国家中它都是一种违法的定价行为,会受到相应的制裁。
以上分析说明,由于完善的市场体系、有效的产权约束和健全的法律制度等的综合作用,使企业经理人员不致于过分地侵害所有者的利益。现实中的企业目标应当是在利润最大化和销售收入最大化之间并偏向所有者利润最大化的某个位置。这说明,即使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现代企业中,从较长时期看,也不会出现价格低于边际成本的恶性价格大战。
三、生产能力过剩与过度竞争是我国目前恶性价格大战的直接导因
恶性价格大战是中国体制转轨时期特有的经济现象,其形成的原因非常复杂。从表面看,生产能力过剩与过度竞争是恶性价格大战的直接导因。
据原内贸部的分析,1997年上半年,在609种直接关系人民生活和生产的商品中,供不应求的只有32种,其中包括农副土特产品15种,再生资源13种,农业生产资料4种,没有一种工业消费品供不应求;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有545种(占89.4%);供大于求的商品也是32种。另据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中国大部分工业生产能力已经处于严重的闲置状况。在94种主要工业产品中,生产能力利用率在60%以上的只有59种;利用率在50%以下的有18种,约占20%。中国工业生产能力的综合利用率大约只有50%,大大低于一般市场经济国家的水平。②
普遍的生产能力过剩,在行业进入壁垒低而退出壁垒高从而使资本无法在行业间流动的情况下,必定会导致行业内的过度竞争。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深化,产业进入壁垒相应降低了。一是政府产业管制放松,使许多产业进入的政策壁垒减弱;二是由于交通运输条件和产业经济技术条件改变,使产业进入的资源性壁垒相对弱化;三是相当多行业的企业最低经济规模不高,形成不了有效的进入壁垒;四是投融资体制改革不到位,地方政府的资金筹措能力加强,使资金壁垒的作用大为减弱;五是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假冒产品进入市场的渠道畅通,大大降低了进入壁垒。相反,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国家支持结构调整的财力有限,劳动力就业安置困难等问题,企业无法承担破产重组的巨大成本,形成了较高的产业退出壁垒。低进入壁垒与高退出壁垒的共同作用使得相当多的行业出现了过度竞争。在过度竞争的市场中,价格竞争是企业最有效的竞争手段。企业为了求生存,就得以较低的价格把竞争对手挤出市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付出一些代价也是在所不惜的。
四、企业缺乏有效的产权约束与市场机制不健全则是我国目前恶性价格大战的制度性成因
国有企业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企业。国有企业的所有权,从理论上说是属于“全体人民”,但从实际看,全体人民既缺乏信息,又没有有效手段,更没有激励动力去对经营者进行约束,国有企业的实际控制权掌握在政府部门或由政府部门任命的厂长、经理手中。由于“国有企业厂长经理不仅享有相当的控制权收益”“企业的生产成本基本上都是由全体人民承担的,经理个人承担的边际成本远远小于生产的真实边际成本”,导致国有企业经营者们追求的不是撈笠稻眯б孀畲蠡瘮,而是个人目标最大化。有人已经证明,国有企业经营者在企业权利责任关系上的摳河桓嚎鲾程度愈大,经营者愈有可能卷入恶性价格大战。③我国的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运作不规范。市场受行政干预较普遍,在地方保护主义和本位主义的影响下,难以形成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市场的条块分割相当严重。这一方面使价格不能成为真正反映市场供求变化的信号,使企业的经营决策具有盲目性;另一方面又使企业不能进行公平竞争,使企业效益并不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好坏。在地方保护主义的作用下,企业往往通过政府的力量控制生产资源和市场,通过由政府来承担经营亏损的后果以逃避企业或经营者的责任,企业财务预算约束的软化使竞争的优胜劣汰原则不能生效。资本市场刚刚起步,所有者的撚媒磐镀睌根本无法实施。没有经理人员市场,职业经理人员队伍没有建立,现有企业厂长、经理的行政官员身份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经营亏损的企业经理人员易地做官的现象极为撜,这样,来自经理人员市场对经营者的约束就不存在。
法制建设相对落后,政府对企业行为的管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差较远。面对近年来日益激烈的价格大战,有关部门也曾想过一些对策措施,如制定行业自律价就是一个例子。然面,这些对策措施要么是有悖于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要么是无法具体实施,根本产生不了实际效用。
总而言之,无论是传统经济学理论还是现代企业理论都说明,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价格竞争只是企业的一种主要竞争手段,由于存在各种市场的约束和制度规范,企业价格竞争不会演变成普遍的、广泛的、持久的恶性价格大战。中国目前的恶性价格大战,从表面看,生产能力过剩与过度竞争是其直接导因,但从深层次看,企业缺乏有效的产权约束和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等制度因素则是其形成的关键。
①驱除竞争对手定价(PredatoryPricing),指有些企业为了将竞争对手驱逐出市场,而将价格定得较低,甚至低于企业的生产成本,待自己对市场已形成垄断优势后,再把价格提高到有利润的水平。
②朱文晖:《“过剩”的中国经济》,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4页。
③张维迎、马捷:《恶性竞争的产权基础》,《经济研究》,1999年第6期。
参考文献:
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视角(perspective)、参照系(reference)和分析工具(analyticaltools)。第一,现代经济学提供了从实际出发看问题的视角。这些视角指导我们避开细枝末节,把注意力引向关键的、核心的问题。经济学家看问题的出发点通常基于三项基本假设:经济人的偏好、生产技术和制度约束下可供使用的资源禀赋。用经济学的视角看问题,消费者想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企业家想赚取利润,都是很自然的。经济学就是要探讨在个人自利动机的驱动下,人们如何在给定的机制下互相作用,达到某种均衡状态,并且评估在此状态下是否有可能在没有参与者受损的前提下让一部分人有所改善(即是否可以提高效率)。以此为出发点,经济学的分析往往集中在各种间接机制(比如价格、市场供求因素等)对经济人行为的影响,并以“均衡”、“效率”作为分析的着眼点。以这种视角分析问题不仅具有方法的一致性,且常常会得出出人意料,却合乎情理逻辑的结论。第二,经济学提供了多个参照系。参照系对任何学科的建立和发展都极为重要,经济学也不例外。这些参照系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们是否准确无误地描述了现实,而在于建立了一些让人们更好地理解现实的标尺。经济学家的头脑中总有几个参照系,这样,分析经济问题时就有可比性。比如讨论资源配置和价格问题时,充分竞争下的一般均衡理论就是一个参照系;讨论产权和法的作用时,科斯定理就是一个参照系。参照系的建立对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第三,经济学采用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它们多是各种图象模型和数学模型。比如:供需曲线图象模型,它以数量和价格分别为横、纵轴,提供了一个非常方便和多样化的分析工具。经济学家用这一工具来分析局部均衡下的市场资源配置、市场扭曲、市场失灵等问题和政府干预市场的政策效果。这种工具的力量在于,用较为简明的图象和数学结构帮助我们深入分析纷繁复杂的经济行为和现象。
二、数学工具对经济学发展的影响
现代经济学的一个明显特点是越来越多地使用数学(包括统计学)作为分析工具,绝大多数的经济学前沿论文都包含数学或计量模型。从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来看,这并不难理解,因为参照系的建立和分析工具的发展通常都要借助数学。但是,在部分经济学家的理论研究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基于唯数主义的数学化倾向,这种倾向偏离了经济学研究的基本视角,不仅不能为非西方世界的经济学家所接受,而且在西方经济学家内部也颇存异议。因此,我们必须一分为二地看待数学工具对经济学发展的影响。
(一)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从理论研究角度,借助数学模型有三个优势:第一,数学语言可以清楚地描述前提假定,这使得经济学的推理与分析过程呈现出数理逻辑的严谨性。例如,边际效应价值实际上是在对效用函数进行测定的基础上,运用一系列联立方程组推导的结果。社会资源最优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理论,也是运用联立方程组对生产和交换均达到最优配置下社会福利最大化的阐述。第二,数学方法使经济学拥有了一个统一的语话体系,并进而使经济学的发展具有了一个共同的基础,让后人较容易在已有的研究工作上继续开拓,也使得在深层次上发现似乎不相关的结构之间的关联变成可能。西方经济学就是在这一共同的话语体系下获得长足的发展。第三,数学表述具有文字性表述所不具备的确定性与精确性。数学推导具有数理上的逻辑性,运用数学模型讨论经济问题,学术争议便可以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或不同意对方前提假设;或找出对方论证错误;或是发现修改原模型假设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经济学理解上的歧义,避免基于不同理解而发生的毫无意义的争论,因此,从整体上有利与提高经济学家工作的效率。从实证研究角度看,使用数学和统计方法的优势也比较明显:其一是以经济理论的数学模型为基础可以发展出用于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计量经济模型;其二是证据的数量化使得实证研究具有系统性;其三是使用精致复杂的统计方法可以让研究者从已有的数据中最大程度地汲取有用的信息。因此,运用数学和统计方法进行经济学研究可以把实证分析建立在理论基础上,并从系统的数据中定量地检验理论假说和估计参数的数值。这就可以减少经验性分析中的表面化和偶然性,并分别确定它在经济意义下的显著程度。
(二)经济学数学化的误区在肯定数学在经济学中的重要作用的同时,更需要指出的是:经济学不是数学。首先,经济学并不是一些数学模型和概念的简单汇集,经济学家的工作也不是开拓数学理论前沿,而是运用这些理论所代表的分析框架来解释和理解经济行为和现象。经济学发展的关键绝不在于其对数学的运用是否精通,而是取决于经济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深度。比如经济学家应用统计回归方法,不仅关心变量的估计值和变量间的相关性,更关心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模型假定对预测的影响以及计量结果背后的经济含义,这是计量经济学不同于数学或统计学的最重要方面。其次,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必须从经济学独有的研究视角出发,数学和计量方法只是体现和执行经济想法的一种工具,而不是唯一的工具。目前,英美许多经济学杂志取舍稿件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是否建立了数学模型,是否采用计量分析,如果论文不是有意的使用一组代数符号的话,那么,该论文便会自动被视为毫无价值而遭拒绝。这种作法排除了其他解决问题的思路,使运用其他研究方法解决经济问题的个人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这种过分数学化的趋势,标志着经济学在逐渐失去其作为社会科学应有的特征(如对现存的社会经济结构的批判性,对人和人之间生产关系的揭示,对社会经济制度的揭示,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直觉性感悟等),标志着经济学在唯科学主义道路上走过了头,以至于逐渐丧失了对活生生的人的关注与分析,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标志着经济学分析工具的贫乏与单一。因此,我们不能以数学水平的高低来衡量一名经济学家的水平,我们也不能以运用数学的多少和它的难易程度来作为评判经济学论文质量的标准。同时,经济学中的过度数学化倾向还表现在,一些经济学家把数学当作经济分析的唯一手段,不顾条件地加以运用。这种运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形式主义的运用,导致了经济研究的资源误置。经济学研究人类的生产、消费和分配的社会经济活动,而人类活动受道德、历史和社会的诸多因素影响,许多环节之间都有或明或暗的联系,这使得经济活动变得相当复杂,如果用数学变量来表示,那么必将形成一个极端庞大而又难以处理的数理模型,这就给使用带来了困难。而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一些情况下人的决策与模型中的严峻假定有系统性偏差,修改某些有关数理模型条件下市场中人的经济行为,将得出很多与已有的理论不同的结论。要想使严峻假定下建立的模型具有可行性,就必须要不断的放松假定,加进新的变量,这样做会使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直到超出数学能力所限,使得数学方法的运用陷入死循环。必须承认,经济运行中存在着许多无法量化的因素,如果一味地追求对经济现象的数量分析而忽视数学分析方法本身的局限性,将必然会陷入“数字游戏”的怪圈。事实证明,单纯使用数学工具解决经济问题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超级秘书网
三、运用经济学分析工具的几点建议
应该说,在经济学中系统地运用数学方法是不应受到过多指责的,但是,任何方法的运用都需要遵循适度的原则,过度化只能造成相反的效果。第一,经济学是一门以现实中的经济行为和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对理论的现实性非常关注。一方面,所有的经济学理论最终都要接受现实的检验;另一方面,新理论的创立和旧理论的发展也要受现实的启发。包括数学在内的任何分析工具都不能脱离这一范畴而孤立存在。经济学过度数学化使经济学家在研究问题时不自觉地接受了数学家的价值取向,把经济学变为基于一系列超现实抽象假定的科学,实际上忽视了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特征。因此,解决经济问题必须考虑到经济学研究不同于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困难,是可控实验的不可行性和用经验数据直接检验结论的有限性,必须摒弃以主观局限的数学推导进行客观经济规律探索的方法论。第二,经济理论是描述一个理性的人如何在给定的条件下做出选择,以达到其目标最大化的过程,而选择结果便是理论所要解释的现象。因此,一个经济理论能否解释现实的关键就在于模型中限制当事人选择的给定假设条件是否合适。所谓合适,是指模型中的限制条件要尽可能地具有“普适性”(Robustness),也就是要具有一般性。例如,要素禀赋决定了一个经济中的各种要素的相对价格,是社会中任何经济决策都必须考虑到的条件,因此,要素禀赋是一个非常“一般”的条件,以发展目标和要素禀赋的矛盾来解释计划体制的产生,也就有了较强的“普适性”。运用要素禀赋理论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不同社会性质的国家采用了类似的计划体制以及为什么我国的社会性质未变,而改革后却从计划体制转型到市场体制的现象。所以,我们要将经济理论的探讨建立在经济运行各个环节之间普遍联系的基础上。第三,从经济学引入数学以后100多年的历史来看,作为一种分析工具,数学的确显示出诸多值得充分肯定的优越性,我们应该不断加强经济学数学分析方法自身的完善,拓展其应用领域,进一步发挥其在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的作用。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数学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学习和应用最新的数学分析方法,如博奕论方法、对策论方法、模糊数学方法、非线性系统方法等,使数量分析由单变量向多变量发展,由单目标向多目标发展,并且大力拓展计算机等相关技术领域,提高数学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第四,经济现象本质上一种社会现象,其发展受到许多无法量化的因素制约,这要求我们进行经济研究的时候必然要经过一个定性到定量的分析过程。如果舍弃那些不可定量却对经济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生硬地把经济现象抽象到数学模型当中,就会歪曲经济事物的本来面目,影响结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因此,在加强数学工具运用的同时,我们绝不能局限于数学的分析方法,更不能局限于形式上的数学化,简单否定和排斥定性分析的作用。行为经济学之所以逐渐被主流经济学接受,正是因为它合理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并且将通常的理性假设的情况包涵在其中,而不是单纯的依靠严峻假设下的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1]程祖瑞.数学化,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J].经济经纬,2001(6).
[2]赵凌云.经济学数学化的是与非[J].经济学家,1999(1).
发展问题始终是人类社会所热切关注的一个永恒课题。发展经济学自诞生以来,就一直以发展为核心来探讨发展中国家如何摆脱不发达的困境。在发展经济学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发展经济学家对于发展这一核心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对于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逐步形成了比较全面的新发展观。因此,对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观进行梳理和分析,对于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1新发展观问题研究
笔者认为,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已从传统的模式向新模式转变,即经济发展不仅限于经济增长,而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追求实现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和文明化,而所谓新发展观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观念体系,它涵盖了当展经济学家对于对发展问题的许多新认知。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发展的方式应当具有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观对增长发展观把经济发展看作是不依赖外部环境的孤立系统的这一重要缺陷进行了必要的修正和补充,它认为经济发展只是外部有限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经济发展的子系统与外部生态系统之间相互关联,互相影响,必须反对人类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无限制索取。只有这样,发展才能持续下去;2.发展的目标应是实现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财富、收入、技术进步、社会现代化等只属于工具性的范畴,它们最终是要为人的发展、人的福利服务的。新发展观把发展看作是一种不可剥夺的人权,认为发展过程必须是公民真正参与的过程,是本着公平和公正利益分配原则稳步提高所有人福利的过程”,“在此进程中所有的人权和基本自由最终都将逐步充分实现;3、对发展的机制和手段做出了一些新的思考。新发展观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信息极不充分,因而,政府和市场失败是一种普遍现象。从理论上讲这可以通过法律程序来纠正,但是发展中国家的交易规模普遍较小,司法成本通常超过了调节争端的预期收入。由此,新发展观另辟蹊径,提出了配置资源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只有实现国家、市场与社区三者的互补结合,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笔者认为,新发展观的产生不仅昭示着发展理论的研究正在向更大的领域扩展,同时也标志着发展经济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然而新发展理论也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和不足,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首先为发展目标的泛化。汲取传统发展观把经济增长作为惟一发展目标的教训,新发展观把经济增长、分配公正、政治民主、环境保护、人的自由实现等等都纳为发展的目标,虽然面面俱到,却不免使人无所适从。面面俱到的发展目标在事实上是不可能实现的,各个发展目标并不完全具有相容性,各目标之间的冲突在所难免,这方面很大程度上被新发展观所忽视;其次是缺乏对不确定性发展的关注。新发展观提出的发展方式和手段基本上都属于确定性发展和随机性发展——尤其是确定性发展,这种对人类发展理性的过分推崇,难免会造成发展的某种迷失;最后为发展的视野狭窄。当今时代,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加速发展,世界各国的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任何一国的发展都不可能再是国别范围内的封闭式行为。然而新发展观的发展视野基本上局限于民族国家的界限之内。超国别范围的共同体、非国家行为主体、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对于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影响,新发展观都没有进行系统的分析,更缺乏建设性的理论体系建构。
2在新发展观模式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思考
笔者认为,当展经济学家植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通过系统反思传统发展理论的优点和不足,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的关于发展中国家发展问题的新认知。与传统发展理论相比,新发展观在许多方面都有所突破。我们应该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国情及新的发展观的要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1)树立以科学技术为先导,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科学技术观。
经济的发展,经济效率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归根结底都依赖或取决于科技进步。当今世界上经济增长方式已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的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结合西方国家的经验来看,美国政府把发展科学技术放在首要的地位,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由正副总统任正副主任,以加强国家对科技的领导作用。根据经济学家的测算,二战后的50年中,美国生产率增长的1/3应归功于科学研究取得的成果。就亚洲来讲,日本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时也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1959~1979年,日本从西方其他发达国家引进技术33854项,居世界第一位。因而要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观念,以科学技术为先导,这样才能有力地促进经济的增长及增长方式的转变。
(2)具有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多层次教育体系及职业培训机制。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验之一是,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是伴随着技术含量的提高而实现的,而技术含量的提高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作保证。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即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素质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的得多。从美国等国家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和该比重提高的速度看,这些国家都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事业,这是使这两个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条重要措施。而我们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快速转变,政府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建立多层次教育体系及职业培训机制,其开发和投资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3)积极促进结构调整,适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
广义的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等。最重要的是产业结构与区域结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的迅速发展,必须将农村的过剩劳动力转移出来,并进行合理的产业分工及产业引导,进而实现工业现代化。发达国家普遍走过的一条经济发展道路就是从粗放型经济到集约型经济。面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我国必须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低能耗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改造高能耗的传统产业;提升第二产业的技术含量,提高其劳动生产率;以促进投资结构的演进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这样才能有力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4)政府具备较强的驾驭经济的能力,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能够进行适度干预。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发展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需要政府进行发展管理来弥补以确保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在一定的社会形态和一定的发展阶段上,何种经济增长方式占主导地位,应主要由市场的力量来决定。西方国家实行自由市场经济走过了一段漫长的发展道路。如果我们从产业合理化入手,在政府的干预下,通过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则可能实现经济集约化程度的快速提高。因此,政府对经济的有效干预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十分必要的。
(5)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粗放式的外延扩张,以“高投入、高消费、高排放、低效益、难循环”为特征,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虽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但却造成矿产资源和能源日趋短缺,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后果。据统计,2003年,我国消耗了世界钢铁总产量的30%,水泥总产量的40%,煤炭总产量的31%,实现GDP却仅占世界的4%,并使资源基础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陕西省在石油和煤炭等能源开发上也经历了同样过程,付出了沉重代价。因而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及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6)依据经济发展的进程科学选择经济增长方式的能力。
综观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历史可以看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不是由人的主观意愿决定的,而是由经济发展的进程所支配,跨越客观发展阶段而人为地进入某种经济增长方式对一国经济发展进程而言,未必是最优的,甚至效_果会适得其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过程。对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立刻全面由粗放型的经济增长过渡到低投入、高效率的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是不切合实际的。因此,在现阶段我国选择集约化投入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继续扩大要素投入,更具有客观现实性。当然,在投入时我们应该不断地提高要素投入的效率和要素组合的优化程度,逐渐提高经济的集约化程度,为经济增长方式向低投入、高效率型转化创造必要的基础和条件。
(7)具备良好的经济体制环境和完善的市场机制。
我们所谓的体质包括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等。发展经济学研究体制应把体制作为发展的因素。构造合理的经济运行模式,实际上是寻找一种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机制。以发展为纲来研究体制问题,使体制更加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定要有相应的市场体系。市场是市场经济活动的舞台,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资源进行市场配置的空间和环境。市场状况如何,市场体系是否完善,市场机制是否健全,决定着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这是西方国家经济增长方式成功转变的经验,也是苏联东欧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失败教训之总结。
参考文献
[1]常修泽.中国新发展模式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理论参考,2004.
[2]周天勇.发展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0.
《计量经济学》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末期产生,后来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该学科成为经济学中一个较为活跃的分支学科。随着教育部将《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确定为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各专业核心课程,该门课程的重要性才逐渐得到高校经管类教师的认同,并逐渐成为我国高校经管类各专业一门备受关注的课程。但是从学生学习过程来看,众多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的学习感到困难和吃力,尤其对于那些数学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更是特别困难。而在该门课程的具体教学过程中,从教材选用、课程安排、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
一、国内外《计量经济学》发展概述
大多数《计量经济学》工作者都致力于客观的分析认识经济现象与科学准确的阐述经济规律。但是,经济学的科学化进程一直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如经济活动的多因素性、随机波动性以及事件发生的不可逆性,等等。我们知道,自然科学研究中能够建立实验室和创造出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的理想状态和环境,其变量往往会遵循特定的函数关系,而经济学研究则不同,它不能遵循既定的函数关系,只能通过建立统计模型来进行定量分析。
《计量经济学》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本世纪70年代以前,《计量经济学》以“经济平稳时间序列”为样本数据进行建模分析。数学方法在经济理论运用上的不断深入,为《计量经济学》的诞生奠定了数理基础,如19世纪初高斯(Gauss)提出最小二乘法概念,19世纪末高尔登(Galton)提出“回归”概念,20世纪初费雪(Fisher)提出抽样分布理论。之后,尼曼(Neyman J.D)和皮尔逊(Pearson)相继提出了假设检验理论。随着数理统计理论框架的基本形成,人们逐渐学会应用这些知识来分析和研究经济问题,从而诞生了《计量经济学》。1926年挪威著名经济学家拉格纳·弗里希(Ragnar Frisch)提出了《计量经济学》的名称,为这门学科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29年美国经济学家戴维·S·穆尔(David.S.Mull)描述了工资波动,并决定从1933年开始出版《计量经济学》杂志,这一举措标志着《计量经济学》这门学科已成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
第二阶段:本世纪70年代以前的建模都是以“经济平稳时间序列”为样本数据进行分析,而现实生活中的宏观经济变量大都呈现出非平稳性特征,因此在利用联立方程模型对非平稳经济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和预测时,常常出现伪回归现象或预测失败。从70年代开始,宏观经济变量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问题和伪回归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进而来提高经济计量模型参数估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0世纪60年代Granger-Newbold首先提出伪回归问题,引起了计量经济学界的关注。之后,Box-Jenkins于1967年出版了《时间序列分析,预测与控制》一书,对上述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时间序列模型与回归模型有一定的区别,时间序列模型是一种较为全新的建模方法,它往往通过依靠变量本身的外推机制来建立相应的模型。由于时间序列模型客服了变量的非平稳性问题所带来的伪回归,提高了分析的准确度和可靠性,从而为其在经济领域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此时,《计量经济学》的发展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经济变量非平稳性的检验方法;如何把时间序列模型引入经济计量分析领域,以及如何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传统的经济计量模型,等等。
针对《计量经济学》发展中出现的这些问题,Dickey-Fuller于1979年首先提出时间序列非平稳性的DF检验法和应用更为广泛的ADF检验法。Sargan于1964年提出误差修正模型(ECM)概念。之后,Hendry-Anderson(1977)和Davidson(1978)的论文进一步完善了误差修正模型,并尝试用该模型来解决和分析非平稳变量的建模问题。Sims于1980年提出用一组内生变量作动态结构估计的联立模型,即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向量自回归模型虽然不以经济理论为基础,但却具有较强的预测力。以上研究成果为协整理论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Engle-Granger于1987年提出协整概念。Granger定理证明若干个一阶非平稳变量间若存在协整关系,那么这些变量一定存在误差修正模型表达式。反之亦成立。1988-1992年,Johansen对向量自回归模型中检验协整向量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和阐述,并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的文章,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协整理论。协整分析理论为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和描述提供了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强有力工具。近些年是《计量经济学》快速发展阶段,尤其是对非平稳经济时间序列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如:1982-1985年出版了一本《计量经济学手册》,为三卷本,含有35章讲解内容。虽然当时计量经济学者们大都知道大多数宏观经济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但囿于知识面的局限性,手册中没有对非平稳的时间序列问题进行任何的分析和讨论;1985年在波士顿召开的世界计量经济学会大会上,上百篇发表的论文中只有为数很少的几篇论文讨论了非平稳时间序列。而当今在世界主要计量经济学杂志上几乎没有一份、没有一期不刊登有关平稳性检验及协整问题的文章。
1960年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成立了一个经济数学方法研究组。主要搞投入产出、优化研究。那时在大专院校的经济类专业还没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改革开放以后,1979年3月成立了中国数量经济研究会(1984年定名为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并办有一份杂志,《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0年中国数量经济学会首次举办《计量经济学》讲习班,邀请Klein等七位美国教授讲课。自此,《计量经济学》的教学与科研迅速展开,取得许多研究成果。国家信息中心为参加联合国的“连接计划”研制了我国的宏观计量经济模型。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研制了“国家财政模型及经济景气分析系统”。1998年教育部第一次把《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列为我国大学经济类专业本科学生的8门必修课之一。多数学校已经把《计量经济学》列为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必修课程。目前我国已经有14个《计量经济学》专业博士点、42个硕士点。但从整体上说,我国的《计量经济学》教学与科研水平和世界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还缺少在世界上知名的学者。
规范经济学,作为西方经济学的异端学派,他们批评主流经济学派对道德的“遗忘”,强调经济学不可能摆脱道德的“纠缠”,不可能离开伦理道德原则和回避价值判断。如新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夫人和当代新制度经济学派的冈·缪尔达尔等,认为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之间并不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经济学决不可能是一门“纯粹”的科学。
那么,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可以沟通的桥梁又是什么?或者说两者之间的交汇点在哪里?这也正是我们探讨经济伦理学的切入点。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在《伦理学与经济学》一书中对这一问题作了有益的探索。乔治·恩德利教授在《面向行为的经济伦理学》一书中指出:“他(指阿马蒂亚·森,作者注)在伦理学和经济学两方面的学术成就都是杰出的。而且,他非常精细地探索了两者之间的交汇处,建立了一些桥梁,这些桥梁使得不同的观点彼此之间更有意义。”约翰·勒蒂奇在《伦理学与经济学》一书的前言中这样讲:“对于那些关心当代经济学与道德哲学之间的经济学家、哲学和政治学家们来说,这本书可谓是一个思想‘宝库’。”“在全新的意义上,他阐述了一般均衡经济学能够对道德哲学分析所做出的贡献,道德哲学和福利经济学能够对主流经济学所做出的贡献。”
1.阿马蒂亚·森首先论证了经济学与伦理学这一严重分离,以及这一分离如何铸就了当代经济学的一大缺陷。阿马蒂亚·森认为,随着现代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隔阂的不断加深,现代经济学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贫困化现象。揭示这一隔阂的本质,就显得特别重要。他认为必须澄清两点:一是正确认识和评价“工程学”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应用问题。“工程学”的探索主要专注于逻辑的问题:在一些非常简单的行为假定中,为了最大效率地达到从别处给定的目标,一个人应当选择什么手段。正是由于“工程学”方法的广泛应用,使经济学可以对很多现实问题提供较好的理解和解释,因为经济学中确实存在大量需要关注的逻辑问题,即使在狭隘解释的非伦理人类动机观和行为观的有限形式中,这些逻辑问题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的解释。如一般均衡理论所研究的是市场关系中的生产和交易活动,虽然这些理论非常抽象、简单,而且对人类行为的看法也非常狭隘,但是,它们毕竟使我们对社会相互依赖性本质的理解更加容易了,这一点是毫无疑义的。同时,他还认为,即使那些回避了伦理考虑的、极为狭隘的行为动机描述,也有助于我们对经济学中许多重要的、社会关系本质问题的理解。也就是说,他并不认为,“没有伦理考虑的方法就必定使经济学失效”。但是,他所强调的是,“经济学,正如它已经表现出的那样,可以通过更多、更明确地关注影响人类行为的伦理学思考而变得更有说服力,我的目的并不是要列举经济学已经取得的成就和正在进行的研究,而是要提出更高的要求”。
需要澄清的第二点是,由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不断加深的隔阂所造成的损失具有两面性。因忽视“伦理相关的动机观”和“伦理相关的社会成就观”而给经济学所带来的损失;经济学中的“工程学”方法,也是可以用于现代伦理研究的,因此,两个学科的分离,对于伦理学来说也是一件非常不幸的事情。
2.经济行为和动机。阿马蒂亚·森指出,“理”假设在现代经济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他认为,即使标准经济学关于理的描述被认为是正确的,从而被人们普遍接受,也不一定意味着人们一定会实际地按照其行为。因为现实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的行为动机也是多样的。他说,一种理性观会承认其他行为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最终目标和约束条件被充分认定,理假设自身也不足以把握某些‘必需的’的实际行为;必须把理等同于实际行为(无论理如何定义)的问题与理的内容问题加以区别,这两个问题虽有联系,但它们之间的差别还是相当大的。这两个特征在标准经济学中,实际上是作为一种补充的方式被使用的。通过一个共生的过程,这二者都被用于描述人类实际行为的特性:(1)把理等同于实际行为;(2)以一种相当狭隘的方式限定理的性质。
一般来说,在主流经济学中,定义理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个方法是把理性视为选择的内部一致性,第二个方法是把理性等同于自利最大化。这里的一致性指的是选择和目的的一致。在他看来,理必须要求一定的一致性,但是,一致性自身并不是理的充分条件。因为选择是否具有一致性,不仅取决于我们对这些选择的解释,而且还取决于这些选择的某些外部条件,如我们的偏好、目的、价值观和动机。
定义理性的第二种方法是自利最大化。理性的自利解释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好几个世纪中,它一直是主流经济学的核心特征。自利理性观意味着对“伦理相关”动机观的断然拒绝。阿马蒂亚·森对此作了有说服力的批评。他说:“把所有人都自私看成是现实的可能是一个错误;但把所有人都自私看成是理性的要求则非常愚蠢。”日本市场经济在生产效率方面所取得的成功,曾经被当作是自利理论的证据,但是一个自由市场经济的成功根本不可能告诉我们,在这样的经济中,潜伏在经济行为主体背后的行为动机到底是什么。事实上,有大量的经验证据表明,责任感、忠诚和友善这些偏离自利行为的伦理考虑在其工业成功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想着重提出的是,说自利行为在大量的日常决策中不起主要作用肯定是荒诞的。事实上,如果不是自利在我们的选择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正常的经济交易活动就会停止。真正的问题应该在于,是否存在着动机的多元性,或者说,自利是否能成为人类行为的惟一动机。这里,他触及到了一个人们似乎都知道但尚未彻底澄清的大问题,即对亚当·斯密提出的追求个人利益的“经济人”的重新讨论。
长期以来,亚当·斯密被不少经济学家尊崇为自利的“宗师”,但这与他实际提倡的正好相反。在讨论自利行为问题时,区分以下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第一,人们的实际行为是否惟一地按照自利的方式行事;第二,如果人们惟一地按照自利的方式行事,他们能否取得某种特定意义上的成功,比如这样一种或者那样一种的效率。这两个问题都与亚当·斯密有关。因此,人们常常引用亚当·斯密关于自利行为的普遍性和有效性的观点。事实上,并没有证据表明他相信这两个命题中的任何一个。首先,同情心和自律在亚当·斯密的善行概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他所说,“根据斯多葛学派的理论,人们不应该把自己看作某一离群索居的、孤立的个人,而应该把自己看成是世界的一个公民,是自然界巨大的国民总体中的一员”,而且,“为了这个大团体的利益,人们应当随时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的微小利益”。“人道、公正、慷慨大方和热心公益是最有益于他人的品质”。但在拥护亚当·斯密关于自利以及自利成效的经济学家们的著作中,亚当·斯密的“同情心”不见了。斯密看到的,也是任何一个人都能看到的,大多数人的行为确是受自利引导的,其中一些行为也的确产生了良好的效果。而且,在论述市场中,正常的交易活动为什么会发生?如何被完成及为什么会有分工等,斯密强调了互惠贸易的普遍性,但这些并不表明,对于一个美好的社会来说,对于挽救经济来说,他并没有满足于建立在某种单一的动机之上。他曾指责伊壁鸠鲁试图把美德视为精明,并斥责某些“哲学家们”试图把所有事情都简化为某种单一的美德。通过上述分析,阿马蒂亚·森认为,在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中,人们对亚当·斯密关于人类行为动机与市场复杂性的曲解,以及对他关于道德情操与行为伦理分析的忽视,恰好与在现代经济学发展中所出现的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的分离相吻合。“实际上,道德哲学家和先驱经济学家们并没有提倡一种精神分裂式的生活,是现代经济学家把亚当·斯密关于人类行为的看法狭隘化了,从而铸就了当代经济理论上的一个主要缺陷,经济学的贫困化主要是由于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分离而造成的。”
3.经济判断和道德哲学。阿马蒂亚·森在依据人们对福利经济学与预测经济学不同关注程度上的分析,指出经济判断与道德哲学相通的方面和不同的方面。在古典经济学中,本来并不存在福利经济学和其他经济学研究的严格界限,后来,随着对在经济学中所使用的伦理学的怀疑不断增加,福利经济学变得越来越不明朗了。现代福利经济学的标准定理是建立在一个结合体中,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追求自利的行为假设;二是一些以效用为基础的社会成就判断准则。传统福利经济学准则曾经是简单效用主义者的准则,即判断成功与否的依据是效用总和,除此之外,其他任何东西都不具有内在价值。由于离开了伦理分析,这些理论显得非常肤浅和狭隘。在19世纪30年代,以罗宾斯为代表的一些学者激烈批评个人之间的效用比较,认为这是“规范的”或“伦理的”考虑,是没有意义的,从此,福利经济学走上了更为狭窄的道路。随着反伦理主义的发展,福利经济学拒绝了个人之间的效用比较,剩下的准则,只有帕累托最优了。
(一)人的理性是有限的
管理中对人性的不同假设,形成了不同的管理出发点、管理方式和手段,形成不同的组织资源配置模式。传统的假设有:受雇人、经济人、社会人、管理人,但不论哪一种都基于理性人的基本假设,这也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但实际上人真的能在任何时候都保持理性吗?答案是否定的。实践证明人的理性是有限的。
假设你到桃李苑买炸排,它们在配料和口味上完全一样,只是其中一块比另一块明显大,你是不是愿意为更大块的付更多钱呢?答案似乎是显然的,人们总是愿意为更多东西付更多钱,但实际生活中却并非总是如此。让我们看一个奚教授做的冰淇淋实验吧。有两杯哈根达斯冰淇淋,一杯有7盎司,装在5盎司的杯子里看起来快要溢出来了,另一杯是8盎司,装在10盎司的杯子里,看上去还没装满。你愿意为哪一杯付更多钱呢?
如果人们喜欢冰淇淋,那么8盎司的冰淇淋比7盎司多;如果人们喜欢杯子,那么10盎司的杯子也比5盎司的大。可是试验结果表明,在分别判断的情况下(也就是不能把两杯冰淇淋放在一起比较),人们反而愿意为少量冰淇淋付更多钱,平均来讲,人们愿意花2.26美元买7盎司的冰淇淋,却只愿意花1.66美元买8盎司的冰淇淋。这让人很难接受,但更多的实验得到了相类似的结果。
这便是卡尼曼等心理学家所描述的: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人们在决策时并不是去计算一个物品的真正价值,而是用某种比较容易评价的线索来判断。比如在上述试验中,人们其实是根据冰淇淋到底满不满来决定如何花钱的。
这对企业决策,商场摆货方式等都有启发(试验表明两样都好的东西分开来摆较好,两样都差的东西则放在一起比较好),甚至影响着政府的决策。比如政府想通过减税来刺激消费,有两种选择,一种是降低税收水平,一种是退税。从金钱来看减收5%的税金和返还5%的税金是一样的,但是在刺激消费上的作用却不大一样。人们会觉得减收的税金是自己本来该得的,是自己挣来的,所以增加消费的动力不大,但返还的税金则好比一比意外之财,刺激人们更多的消费。所以退税要比减税更有效。
(二)"前景理论"二定律
面对风险决策,人们会选择躲避还是勇往直前?这当然不能简单绝对的回答,因为还要考虑到决策者所处的环境,企业状况等情况,我们先抛开这些条件来研究在只考虑风险本身的时候,人们的心理对决策的影响。这时候我们会得出很有意思的结论。
卡尼曼的"前景理论"有两大定律:(1)人们在面临获得时,往往小心翼翼,不愿冒风险;而在面对损失时,人人都变成了冒险家。(2)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损失的痛苦要远远大于获得的快乐。
来看两个好玩的试验:一是有两个选择,A是肯定赢1000元,B是50%可能性赢得2000元,50%可能性什么也得不到。你会选择哪一个呢?大部分人会选A,这说明人是风险规避的。二是有这样两种选择,A是你肯定损失1000元,B是50%可能性损失2000元,50%可能性什么也不损失。结果大部分人会选B,这说明他们是风险偏好的。
可是我们仔细分析一下,这两个实验其实是一样的,只是玩了个文字游戏而已。第一个实验中假设你刚刚赢了2000元(以此为参照),那么如果你选了A就相当于肯定损失了1000元;选B50%可能性赢2000元就相当于50%可能性不损失钱,50%可能性什么也得不到就相当于50%可能性损失2000元。
这个似乎玩文字游戏的实验结论对管理决策是很有意义的。举个例子,一家公司面临两个决策,投资方案A肯定盈利200万元,投资方案B有50%的可能盈利300万元,50%的可能盈利100万元。这时候如果公司定的盈利目标比较低,不如说100万元,那么A方案看起来好像多赚了100万元,而B则要么刚好达到目标,要么多赚200万元。A和B都是获得,那么大多数人会选A方案。但要是公司定的目标比较高,比如是300万元,那么大多数人会选B方案,员工会抱着说不定会达到目标的心理,去拼一下。这说明老板(决策者)完全可以通过改变盈利目标来改变员工对待风险的态度。
也许是受计划经济思想观念影响时间太长的缘故,刚刚改革开放的经济使得法学工作者有些无所适从;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对市场经济渴望已久的原因,法学工作者认为只要是跟经济有关的法律都属于经济法研究的范围,于是相应地形成了大经济法的概念。在当时,人们以谈经济为时髦,对于经济法学和其他法学部门之间的关系,还没有来得及作深入的探究。只要是跟经济有关的问题都当作经济法问题来对待。为了寻求理论上的支持,人们一方面立足于本国资源,从理论上对经济运行进行研究;另一方面从外国积极引进各种经济法理论,借鉴外国的法学研究成果。在这个阶段,有一大批的经济法学教材和著作被翻译成汉语出版发行。其中最有影响的有前苏联、日本的一些经济法学著作和教材,如前苏联拉普捷夫主编的《经济法理论问题》和《经济法》,日本的金泽良雄的《经济法概论》、丹宗昭信、厚谷囊尔主编的《现代经济法入门》、《日本经济法概要》等。此外还翻译了一批经济法学论文。在国内则出版了相当一部分经济法著作(主要是教材),形成了众多的经济法派别,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纵横经济法论。经济法学研究对法院的司法实践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大量经济案件的出现,使得各级法院相继成立了经济庭,专门处理这些案件。在当时看来,企业之间的经济合同纠纷、涉外经济纠纷等,只要涉及到钱的纠纷案件(民间借贷除外),一般都当作经济案件来对待,而民事案件则只限在婚姻家庭纠纷、民事侵权等很小的范围内。
随着经济法学研究的日渐深入,人们发现,经济法学并不是包罗万象的,经济法研究的许多方面实际上应当属于民法的研究范围。于是经济法和民法的关系问题,包括经济法和民法的范围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1992年,中国正式确定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们通过对市场经济国家法律的比较研究,发现各国不但在经济上可以互相借鉴,而且在法律上也可以相互参考。法学家们对经济法进行研究后,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观点,但是这些观点已经跟以前的经济法观点有了明显的不同,无所不包的大经济法概念已经很少有人坚持。这些观点被称作为“新经济法理论”或者“新经济法诸论”。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自从新经济法理论逐渐定型以后,人们对经济法基础理论的研究就很少有突破,形成了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驻足不前的局面。人们更多的是关注经济法各部门学科的研究,甚至还有少数经济法学者对经济法是否真的存在,或者是否有必要存在都产生了怀疑,将自己的研究方向转向了民商法的研究。尤其是近几年来民事立法的显著成就,使得经济法的地位问题受到了更大的影响。《合同法》的制定和施行、《物权法》的起草以及《民法典》制定工作的启动,使越来越多的经济法学者把目光转向了民商法学研究。同时,法学研究的结果对法院的司法实践同样产生了影响。虽然经济法学界对经济法还存在不同看法,对经济法概念在表述上有哪些差异,但是他们之间都达成一种共识,即经济法只调整跟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有关的法律问题,而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由民法来调整。对于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法学界已经很少有人表示怀疑。至少对于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等等属于经济法的研究范围,人们都不表示怀疑。由于经济法研究范围的缩小,于是有人对法院经济庭的存在都表示了怀疑。认为经济庭受理的案件都是民商法的范围,而真正属于经济法范围的案件则很少,因此主张撤消经济庭,变经济庭为民庭。这种观点是一种狭隘的部门利益观点。人们意识到经济庭受理的案件很多是属于民商法的受案范围,这是人们认识的深入,是一件好事,也是法学研究的进步。但是,是否就到了一定要取消经济法庭的地步呢?我们应当承认,经济法庭的设立,对我国解决经济纠纷、促进我国经济法制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经济庭审理的大量经济案件中,很多案件即使按照某些激进民法学家的观点也不应当属于民法的受案范围。例如,反不正当竞争的案件,等等。当然,他们可能会说,不正当竞争的案件,从本质上说是侵权纠纷案件。反垄断案件(尽管我国目前还没有)实际上是合同纠纷案件,即这种合同是否违背社会公益,因而是无效合同的问题。如果这样认为的话,其实所有其他法庭(除刑事法庭外)都没有必要存在了,因为他们归根到底都是一种侵权纠纷或者合同纠纷。行政纠纷从本质上来说,难道就不是由于行政机构侵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酿成的侵权纠纷吗?
其次,法院各法庭的设置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有的法庭是根据受理案件的性质来设立的,如刑事法庭、民事法庭、行政法庭等;而有的则是根据其他标准,主要是为了满足处理某一类案件的方便而设立的,如铁路法庭、海事法庭的设立,就不是由于所受理的案件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法理特征,而是由于他们同属于某一个部门,集中起来由某个单独的法庭来处理比较方便。我们也不否认法院各审判庭的设置都是从审判的实际需要出发的,但是其目的都是为了方便人们诉讼活动的进行。经过近二十年的审判实践,人们已经完全适应了经济庭的概念,人们已经对经济庭的受案范围已经有了非常清楚的认识。如果突然间取消经济法庭,势必使人们对法院的行为感到茫然,对法院受理案件的范围无法了解,从而降低诉讼效率、提高诉讼成本,甚至使人们产生经济法是否已经已经被废除了的疑虑。这对当前的经济法学研究是很不利的。
再次,取消经济法庭即便是为了使受理案件的性质在法理上说得过去,但是,在经济法庭取消以后,本来应当属于经济法庭受案范围或者将来肯定会出现并且应当属于经济法庭受案范围的案件,缺乏相应的受理机关。我们总不能把它们让民庭来受理,因为那将在法理上又说不过去了。例如,近些年来,人们对垄断现象都非常痛恨,因此认为我国制定《反垄断法》不但必要,而且可行。如果在最近的将来,《反垄断法》出台以后,人们想提起反垄断诉讼应该由哪个法庭来受理呢?以及现在还经常出现的反不正当竞争的案件应当继续由哪个法庭来受理?如果由民事法庭来受理,这样岂不是又成了大民法理论,回到了原来大经济法研究的老路上去了?
因此,本人认为,撤消经济法庭的提法应当慎之又慎。我们完全可以考虑保留现有的经济法庭,但是对其受案范围作适当的调整,使得所受理的案件在法理上更加说得过去,同时也不至于让人们一时无法接受。对于经济法应当向何处去的问题,张守文教授在其新近发表的论文“中国经济法的回顾与前瞻”中提到,中国经济法学在世界法学舞台上的地位问题是我国经济法学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这个问题的提出非常必要,而且也非常及时。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每一个法学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在我国的经济法学研究中,似乎比较注重从外国借鉴,而忽略了向外国介绍中国的经济法理论。他们也许考虑的是我国的经济法理论还不够成熟,许多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因此,不宜冒然向外国介绍。实际上,他们也清楚地知道,经济法产生的历史还不长,我国当初从外国引进经济法理论时,外国的经济法理论也同样很不成熟。通过二十来年的研究,我国的经济法学已经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就,经济法的理论已经基本形成,经济法的地位已经得到认可。但是我国的经济法理论和外国的经济法理论已经有了较大的不同。我国的经济法已经不再是前苏联和日本的经济法著作中所说的经济法了。美国的法经济学(lawandeconomics,laweconomics,economicanalysisoflaw)也和我国的经济法概念有着质的不同。它更多的是利用经济学的方法和手段来对法律问题进行分析,这些法律问题不仅包括刑法、商法上的问题,也包括法制史上的问题。笔者从互联网上看到美国法经济学会年会的一份会议安排,其中不但有法制史(不是经济法的立法史或者立法思想史)、而且还有法理、刑法、行政法等各方面的发言。这也就说明,美国的法经济学和我国的经济法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或者反过来,如果认为外国没有我国所说的经济法,怕他们接受不了,而不去向外国介绍的话,就更加不应该了。如果国外已经有了我们所说的经济法理论,而且发展得更加成熟,这时向它们介绍,反而有班门弄斧之嫌。而正是因为他们没有,我国的经济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学体系,我们才值得而且有必要介绍给他们,使他们了解、接受我们的经济法学。美国没有大陆法中的民法学,但是,美国用英文出版的各国民法著作已有不少,包括我国民法著作。美国还用英文出版了我国的法制史、行政法、刑法方面的著作。但是真正经济法含义上的著作似乎还没有见到。近几年中国政法大学以及今年北京大学针对美国学生办的中国法短训班都没有安排经济法的课程,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经济法学者没有努力争取也许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我们在向外国借鉴法学理论时,一般都比较注意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美国和日本、法国、德国等加以借鉴,因为他们的经济比较发达,对其他国家的影响比较大。那么,我们在向国外介绍中国经济法时,同样应当以这些国家尤其是美国为主要目标。我们要想经济法在世界法学舞台占有一席之地,不主动向它们介绍我国的经济法理论,他们是不会主动向我们来取经的。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向国外介绍中国的经济法理论呢?笔者以为,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考虑。
一、出国讲学。近些年来,我国每年都有不少法学家到国外作访问学者或者讲学,但是经济法学者所占的比例似乎不是太大。就是在走出国门的经济法学者中,除了很少一部分外,绝大多数都是去当学生,了解国外的法学研究动态,介绍外国的法学研究成果,而很少向外国介绍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经济法理论。我盼望我国的经济法学家,尤其是经济法权威们不要将自己的影响局限在国内,而应当向国外渗透。出国讲学,介绍中国的经济法理论,尤其是经济法基础理论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
二、单独或者和国家立法、行政机构举办经济法国际研讨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培养了不少外国留学生,其中就有一部分是经济法专业的留学生。他们对中国的经济法理论即使没有深入独到的研究,也有相当多的了解。他们回国之后,有的从事法学研究,有的从事法律实务。我们可否建议他们利用所学的中国经济法理论以及经济法学研究方法对他们本国的经济法进行比较研究,写出文章或者专著在本国发表或者出版。同时在有关的经济法国际研讨会上和国内学者进行交流,相互切磋,以促进中国经济法在国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