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头族调查报告模板(10篇)

时间:2023-01-02 16:46:2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低头族调查报告,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低头族调查报告

篇1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9-0054-02

一、学生“低头族”调查情况统计

据中国少先队事业中心最新的关于: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行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6.8%,而且17.5%的未成年人早在6岁之前就已经和网络有亲密接触。北京市妇联也在近日的《2013年中国城市儿童生活邢台报告》中公布4~6岁的幼童中,约有一半以上会上网,且乐此不疲,将近有八成以上的成年人使用移动终端上网。所以有调查宣称:六成以上的人群因为低头成为习惯,慢慢有了双下巴。因为在低头时,我们脖子承受的压力是平常的3倍,脖子的肌肉一向都是垂直生长的状态。长时间或者过度低头的不良习惯,导致脂肪溢出下颚,积日渐深后,定型出双下巴,颈部松弛提早约五年,而且容易产生皱纹。

针对当前同学们使用手机的情况,我们制作了调查问卷,对校园内的同学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我们随机抽取了200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5份,由于时间原因,未收回5份),收集他们对于“低头族”相关问题的看法。问卷数据处理结果如下:

问题一:通过调查显示本次调查者的性别比例为

A:男性26% B:女性74%

问题二:通过调查“你身边的低头族多吗?”显示

A:很多60% B:一般30% C:较少10%

问题三:通过调查是否认为自己是低头族显示

A:是53% B:不是47%

问题四:通过调查那种情况下使用手机频率最高显示

A:学习时5% B:就餐时6%

C:睡觉前58% D:其他空余时间31%

问题五:通过调查一天中玩手机所用的时间数显示

A:1-2小时26.5% B:2-3小时25.5%

C:3-4小时26.5% D:4小时以上21.5%

问题六:通过调查上课玩手机原因显示

A:习惯性的17.8% B:老师上课没吸引45.6%

C:偶尔处理短信或其他信息17.8%

D:其他18.8%

问题七:通过调查“手机对学习造成的影响主要是?显示

A:占用大量时间23%

B:导致学习缺乏严重性17.6%

C:导致学习缺乏专注度38.9%

D:能更好地利用学习资源6.5%

E:帮助我放松从而提高学习效率8.3% F:其他5.6%

问题八:通过调查“与朋友家人聚在一起时是否只顾玩手机”显示

A:经常玩9.5% B:偶尔玩71.6%

C:从不玩18.9%

问题九:通过调查您会为了玩手机而忽略你身边的朋友吗?显示

A:经常8.3% B:偶尔41.7%

C:极少33.3% D:从不16.7%

问题十:通过调查“您在大约多少时间范围内离开手机会感到情绪不安、焦虑现象?”显示

A:1小时以内19% B:1-2小时11%

C:3-4小时19% D:4小时以上51%

问题十一:通过调查“吸引你“低头”的是以下哪方面需求”显示

A:资讯信息(新闻、导航、美食、旅游、天气...)23.1%

B:娱乐休闲(游戏、音乐、体育、摄影、视频)27.6%

C:社交(微博、微信、QQ、人人、陌陌、)32.7%

D:工作学习(词典、电子书、教育、外语)14.1%

E:其他2.5%

问题十二:通过调查显示“请问你知道以下哪些“低头族”现象所带来的危害?”显示

A:眼部肉群过度使用无法放松,出现干眼、眼睛酸痛、头痛、以及视力模糊等症状26.1%

B:会使拇指过劳,发生手指肌腱炎7.4%

C:皱纹的产生几率会增加30%,而且更容易产生双下巴10.6%

D:使人与人之间的自然交流显得日渐缺失18.4%

E:脑部过度刺激,会注意力不集中13.4%

F:浪费时间24.1%

二、调查结果剖析

1.大部分同学对“低头族’现象是有所了解的。而且有将近一半的同学就是“低头族”中的一员,这说明“低头族”现象充分的存在于我们的身边,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2.高职院校在校生使用手机大多是社交和娱乐休闲,而学习在其中占的比重只有三分之一,因此低头玩手机大多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和别人聊天或者消磨时间,睡觉前玩手机的比例超过了一半,上课玩手机的主要原因是老师授课缺乏新意,只是照本宣科,很难激起学生兴趣,而且在一天中学生玩手机的时间普遍偏长,同时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手机在同学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占着重要的位置,在没有手机在身边超过四个小时,学生普遍会感到不安,这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学生对手机产生了严重的依赖。

3.对手机如此高频率长时间的使用,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手机在丰富学生生活的同时,也让学生淡忘了周围。学生在手机上谈天说地,却给了身边的人一个低头的背影;学生在论坛上畅所欲言,却不愿当众发表意见;学生宁愿在说说上发心情,也不愿对身边的人说。加强交流,不仅可以通过低头玩手机,面对面的交流胜于任何方式。最后,大多数学生认为:“低头族”现象将越来越普遍,并且学生们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危害都有一定的了解,学生们对这种现象态度倾向于一般化,当了解这种现象的危害后,大多数人表示以后会考虑抬头或者坚决抬头,并对这种行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因此抬头不仅是一个动作,更是一种态度。

三、原因分析与解决建议

通过查询相关资料,结合采访中收集到的信息,课题组总结出危害并提出解决提案如下:

(一)低头现象的原因分析

1.攀比心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需要去消费物品的使用价值,而是更注重消费物品的象征价值,手机在各种场合常常代表着身份。所以很多学生对品牌手机趋之若鹜!

2.舒缓压力的需要。更多的时候是这个原因,面对日益繁重的工作学习生活压力,大家迫切需要寻找一种适合的休闲放松方式在合适的地方放松,而手机便以其独特的优势当仁不让地成为校园内缓解压力的首选。

3.孤独感。正值花样年华的同学们在大学生活缺少了面对面的人际交往,远离故园,心中的那份孤独寂寞和忧伤无法排解,须臾不离的手机自然而然成了同学们派遣的对象,时日渐久,产生了精神上的依赖性。

4.同学们缺乏学习目标,感觉迷惘,无所适从,失去学习的原动力和兴趣,因此在课堂上上课不专心,提不起兴趣。

(二)低头现象的解决建议

1.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低头现象产生的负面影响,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重中之重。在调查中发现,高职院校在校生普遍认为自己使用手机的频率已经对学习生活产生影响。帮助大学生养成正确使用手机的意识,强化大学生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精神教育,倡导合理消费观念,帮助大学生消除攀比消费心理,形成符合实际的消费理念。

2.高职院校应注重开展以培养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例如校园人文大讲堂、社团文化节、学生科技大赛等等,精彩纷呈的校园文化可以吸引大学生广泛参与其中,让学生在参与中不断感受大学生活,在寓教于乐中强化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道德意识教育。让大学生在参与中接受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中摆脱对手机的依赖,养成理性使用手机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范媛媛.高校校园低头族现状研究[J].高教研究,2015,(3).

[2]徐华,吴玄娜,兰彦婷,陈英和.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01).

[3]李昌镐.韩国青少年智能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14,(02).

[4]唐洪森.思想政治理论课“低头症”现象及其化解途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4,(08).

[5]张岱年,程已删.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6]赵中建.学校文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段子秀.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现状研究及建设途径[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6).

[8]李化树.论大学的软实力[J].复旦教育论坛,2005,(03).

篇2

现代社会,手机的使用已经濒临泛滥的边缘,对于大中专学生群体尤甚。据调查,90%的学生认为,手机已经越来越成为大家的基本“生存”需求:起床后第一件事是看手机,睡觉前最后一件事是看手机,吃饭的时候经常看手机,走路的时候不时看手机,在宿舍大部分时间在玩手机,上课的时候会时不时摸手机,甚至偷偷聊天、看小说、玩游戏、发短信……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有不同程度的“手机依赖症”,而且明知这是一种弊病却又难以有效控制。

一、高校学生手机上网情况调查

2014年5月,某学校在网上进行了一次关于手机上网的调查,来自湖北高校的占92.14%,陕西高校的占1.52%,北京高校的占2.08%,山东高校的占0.66%,上海高校占1.32%,天津高校占0.81%,未知的占0.47%;被调查的学生大二的占69.21%,大一的占17.03%,大三占9.85%,大四占3.91%;理工类学生占64.32%,文科类占32.41%,艺术类占3.27%。

具体调查情况如下:

1、拥有手机的占98.46%,没有的1.54%。

2、上课经常玩手机的男生占35.78%,女生占17.67%;不玩的男生占31.18%,女生占15.37%。

3、玩手机做的最多的事,看新闻的占42.68%,看小说的占18.82%,聊天的占25.56%,查资料的占9.92%,玩游戏的占5.02%。

4、平均每天上网时间1小时的19.28%,2小时的占23.86%,3小时占 28.43%,4小时占13.86%,5小时占17.57%。

5、上网做的最多的事:看电影的占40.34%,看新闻的占23.4%,查资料的占16.49%,聊天的占13.02%,玩游戏的占7.74%。

笔者本人在大学做过一些暗查,大教室合班课(尤其是理论性较强的科目),教师讲课激情高昂,声音抑扬顿挫,台下学生的反应却截然相反。有的嗡嗡作响,有的虽一无人说话,但认真听课的只有前面几排少数学生,65%-70%的学生却在低头玩手机。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某类高校的个别情况,据中国高校传媒联盟《2010大学生网络文化调查报告》显示,“超过七成的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间集中在4个小时以内,上网仍然以娱乐为主要目的”

武汉是全国乃至世界高校最多的地区,本地区高校学生玩手机现象的调查结果具有很大的代表性。“调查显示,大学生利用手机阅读的主要目的包括了解新闻资讯占85%、休闲娱乐占73%、打发无聊占63%、应急查阅信息占58%。”

有记者调查了武汉8所大学发现,不论是重点大学还是独立学院,不管是课业相对轻松的文科学生还是学习紧张的理工科学生,在课堂上用手机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的一种普遍现象,结果显示,至少有1/3的学生经常在课堂上上网。

二、不同角度看待上课用手机现象

(一)从教师角度看

大学的功能在于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从评价高校和相互竞争的角度看, 科研和社会服务明显能提高学校的声誉,带来实际利益。 而且决定教师命运的主要是科研,教学所占比重非常少,教师的职称一般只与发表的论文、参与的课题挂钩,教学方面只要按照学校安排按时上课、不出教学事故就可以。所以教师的主要精力就花在科研上,花在教学上的精力不足,教学质量显然会受影响。对于在课堂上上网的学生,大部分教师的态度较为“宽容”,只要不是过分影响课堂秩序,教师基本不会制止学生的行为。有教师反映,即使当时制止了,几分钟后学生又会重新拿出手机,教师上课时间有限,不可能把大量时间花费在管教学生上面,所以就出现屡禁不止的现象。而且与中学不同,大学生学习的主要靠自主性,教师不可能强迫学生学习,只要不对其他同学造成影响,也不会多管。

(二)从学生角度看

学生认为上网原因是多方面的:1、上课玩手机,折射出一部分同学性格比较孤僻,与同学的关系相处的不是很融洽,缺乏自信;2、这些同学对自己的专业缺乏认识,心里产生巨大的就业压力,对学习持消极态度,对学业失去信心,从而感觉大学生活无聊,把这些精神压力通过在课堂上玩手机发泄出来,进行情绪迁移;3、有时候老师上课讲得很投入,却疏于对上课纪律的强调,这就使得很多同学认为上课玩手机很正常,更有甚者,明目张胆地将手机排放在桌子上玩,丝毫没有避讳的意思;4、部分同学选择性的听课,他们认为有些课程对自己帮助不大,对未来就业没有用,所以没有必要学习。

三、学校采取的应对措施

为有效干预“手机依赖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武昌理工学院于2015年新学年开学初便开展了“文明课堂,手机入袋”活动,实行课堂上“人机分离”的管理办法(此举措始于2013年11月江苏大学课堂上出现的 “手机暂存袋”),要求大家进入教室后都把手机放入“手机收纳袋”一个专门在教室存放手机的袋子。为避免手机拿错,学校对“收纳袋”按照学号或宿舍号进行了编号,同学们也都非常自觉地将手机静音或关机放入手机袋。“手机入袋”活动得到了大家的广泛支持,任课老师认为,“学生上课玩手机,不但会影响学习,也会影响老师上课的心情,是对老师劳动的不尊重。现在课堂上没有了手机的干扰,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多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容易了许多,课上的学生开心,老师舒心。”

同学们也普遍反映,手机没有被收纳前,课堂上大家都经常会不经意间把手机拿出来瞅瞅,几乎成了一种“生理”习惯,严重影响了听课的连贯性,一堂课下来课听得断断续续,对老师讲的似懂非懂,搞的自己心情也很郁闷、很苦恼、很困扰。现在好了,手机被放进“收纳袋”,再也没什么“心事”了,听课效果好多了,心情也晴朗多了。

参考文献:

篇3

一、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德育教学面临的困境

高校德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高校德育教学延续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坚持以理论灌输的课堂教学为主。虽然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应素质教育要求,高校德育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但一直以来,高校德育教学实效性不明显,尤其是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德育课堂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教育主客体的变化、教育载体的更新以及教育环境的复杂化等都在影响着高校德育的效果。以新媒w为背景,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困境。

1.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冲击着传统德育课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迎来了以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和数字媒体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高校德育话语权式微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具体来说,首先,网络开拓了教育新领域,使得网络课程开展成为可能,微课、慕课等新一批教学模式兴起,这一新兴教学模式以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新颖的教学手段等优势博得广大学生青睐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传统的德育课教学主要是通过学生提前预习课本、教师讲解课本、课后学生练习以期实现教育目标,但事实上,学生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凭死记硬背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并未将课堂所学内容内化于心,因此也很难做到外化于行,以至于出现在实践中“言行不一”的现象。传统德育课堂确实存在很多值得反思的问题,也有很大的改进空间。自媒体时代的到来逐渐打破了这种格局。一方面,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甚至网络化语言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这种新颖的网上在线授课学生方式受到学生青睐。另一方面,这也冲击了传统的德育课堂,学生对枯燥乏味的课堂讲授渐渐产生了逆反心理,造成课堂上“低头族”现象盛行。

其次,网络平台的资源共享性,降低了德育工作者的权威性。网络提供了一个资源共享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是平等的,由于网络的虚拟性,教育主客体之间的沟通是一种虚拟的、在线的交流,双方避免了面对面交流的“尴尬”和“不好意思”,交流的语言就会更加诙谐幽默,内容也会是双方感兴趣的话题,这种以网络为中介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必然会超越传统的师生关系而显得更加和谐。由于资源共享,随手触动鼠标,随之而来的就是海量信息,并且,新一代尤其是“90后”学生,对网络上的新内容比较敏感,在某种程度上,学生了解到的时事新闻和其他领域的知识要多于教师(特别是一些五六十岁的老教师),一些固守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师,俨然已经成为新媒体浪潮下的“牺牲者”,尤其在课堂上,与学生之间产生了不可逾越的鸿沟,不能够理解学生的行为的同时也不被学生理解,甚至被嘲笑是“装在套子里的人”。正是由于学生获取知识渠道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这就降低了传统德育工作者在信息掌握上的权威性和优越性。

最后,网络的超时空性,使得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文化意识和社会思潮的涌入和渗透成为可能,对我国主流价值观传播和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了威胁,让传统德育教学有效开展“雪上加霜”。此外,新媒体还宣扬形式自由、个性奔放,并且呈现出网络各种资源鱼龙混杂的态势,传播的价值观念也是泥沙俱下,大学生往往会有一种不想做而又不得不做即跟风的矛盾心理,盲目从众进而陷入心理机制错乱、文化取向紊乱和选择混乱的困局。因此,网络的快速发展,开辟了高校德育教学新路径的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此外,网络文化发展和网络思潮泛起,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素质和政治立场也产生了无法预测的影响。

2.新生代大学生对传统德育课的积极性不高

在湖南师范大学三百多份抽样调查中,有76%的学生表示对本校开展的思想道德课不感兴趣或兴趣一般,仅有20%的学生表示喜欢。这一调查结果值得深思。原因分析中,学生普遍反映对德育课内容不感兴趣,认为高校德育普遍存在政治化和理想主义化倾向,更多的是强调道德规范教育、理想信念培养,而忽视了道德的生活实践指导意义。这种局限于抽象推导和理论灌输的教学内容,游离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之外,是很难让学生内化于心的。此外,新生代大学生多指“90后”,与上一代人比,他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更发达的时代,网络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甚至更具有吸引力,动动手指,随之而来的就是海量信息,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他们更愿意将时间投入虚拟空间中。因此,了解当今新生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利用网络实现德育课堂内容搬家,这是提高德育教学实效性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3.教师专业素养制约了传统德育课堂的发展

由于学生科层结构的原因,学校各个学院是相互独立的,各个部门之间各司其职,部门之间缺乏紧密协作,而学生道德教育这一重要任务就落在了任课教师(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和辅导员身上。据了解,一些思想政治教师和辅导员并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出身,很多是跨专业转过来的,并没有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知识。并且,人们普遍有一个错误认识,认为学校道德教育没有过高的专业技能要求,任何其他学科的教师,只要熟读课本都能胜任,于是就出现了不同专业的教师从事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学的现象。然而,在调查研究中被问到“教师的言传身教对道德教育的影响大吗?”时,319份调查报告中,有89%的学生回答影响很大。试想,如果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专业知识参差不齐,学生又如何会对德育课感兴趣?这将直接影响德育课的实效性。在调查报告中还反映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与沟通。319份抽样调查中,只有34位学生在回答“在学校里,老师是否会经常主动找你谈心”这一问题时给出了肯定答案;在问及“你认为辅导员对你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情况的了解”时,仅有40位学生说“很多”,而有186位学生回答“一点也不了解”。究其原因,现在很多高校教师普遍关注自己的科研工作,无暇顾及学生。难道科研的目的不是为了学生吗?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学生们也只是在课堂有限时间内了解老师的德行与人格,而这种了解也将在下次课到来这段“漫长”的时间等待中逐渐褪去,德育课老师也变成了他们“熟悉的陌生人”。

二、新媒体视域下的高校德育教学方法创新

1.坚守课堂教学主阵地,增强德育授课吸引力

先进的理论是要从外部灌输进去的,课堂教学这一传统理论灌输形式对于高校德育来说无疑是最主要和有效的。教师是德育教学的主体,是影响带动整个课堂的灵魂人物,对增强教学吸引力和实效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德育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专业素养,提高专业技能,培养人格魅力。

首先,德育教师要不断增加知识储备,提高专业素养。德育课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教学内容更新速度快,教师必须通过及时和广泛的阅读,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确保占领知识的高地,只有让自己疏通知识脉络,了解学科前沿知识,才能不断地造血,让思想保持新鲜,进而让授课变得生动。作为德育工作者,要培养自觉学习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从容自信地面对各种教学困难,才能不断提升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能力。此外,德育教师要与时俱进,注重“潮人”思维的培育。“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新媒体视域下,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教师与学生之间要营造对话平台,拥有“共在”的场所,这需要教师在增加自身知识储备、提高专业素养的同时,更需要去反思、去了解,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在教学中提高媒介素养。

其次,德育教师要注重授课技巧,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虽然我们强调以理论灌输为主的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但并不意味着德育课就是教师进行枯燥无味的宣教。这就要求德育课教师应由“能教”向“会教”转变,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体现在教学设计上,需要教师认真熟读教材,明确知识框架,区分重难点,在把握教材整体基础上认真思考如何实现“两个转换”,即教材语言向教学语言转换、教材体系向授课体系转换。要实现这两个转换,就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设计教学,从宏观上把握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微观上则细化知识点,具体到每一个知识点该以什么图片呈现、以什么案例分析、以什么样的方式表达出来等。体现在课堂组织上,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不断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反应。课堂教学如同一场演出,教师是“导演”,而学生是“演员”,需要师生互动才能完美收官。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应,适时调整授课方式,进而激发学生听课的积极性。

最后,德育课教师要完善自身人格魅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对于德育工作者来说,这点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调查中发现,教师的性格特点、言谈举止、价值观念、思想境界对学生以及授课效果的影响都很大,尤其是新生代大学生,他们逆反心理要比上一代人强,“吃软不吃硬”,这就对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一言堂”的时代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是在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教师要以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品德素养去感化学生、塑造学生。但值得注意的是,课堂教学不是以取悦学生为目的而教,也不能人云亦云、信口雌黄甚至哗众取宠,内在的知识素养和文明修身所散发出来的人格魅力才是一个教师在课堂上保持长久吸引力的方法。

2.合理运用慕课平台,着力改进德育教学方法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优质资源能够在互联网平台上共享,教学也不再受时空限制,慕课、微课、翻转式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兴起,受到师生们的青睐。慕课主要是以15~20分钟的微课的形式在线介绍知识点,与传统授课形式不同,它不是完整地讲解一章或一内容,而是将每章节知识点进行分解,有针对性地在线讲解核心知识点。此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知识结构选择学习,可以反复观看学习,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不同学校之间可以共享优质资源,学生们可以享有同等接受教育的机会,这对于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在德育教学领域提高教育水平是有益的尝试。

由于慕课、微课的出现,今天出现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翻转式教学”,这是一种把课堂教学与慕课平台相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学生以自学为主,可以在家提前预习,完成基本知识学习,而课堂则成为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场所。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碰撞出知识火花的同时,也联络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德育教学可以借助慕课平台,实现德育课堂的翻转式教学,同时也可以探索和借鉴其他学科的教学模式,比如“课堂―网络―实践”这一混合式教学模式就受到很多学科教师的青睐。

3.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德育教学实效性

与课堂理论知识讲授相比,实践教学具有气氛生动活泼、形式丰富多样、学生广泛参与等特点,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能够让“高大上”的德育课“接地气”。调查报告显示,在问到“你喜欢何种授课方式”时,有61.7%的学生选择了小组讨论,有62.3%的学生选择了课堂实践活动,可见,学生们普遍愿意教受这种教学方式。

教学实践分两种形式,即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德育课实践教学则以课内为主,因为教学组织起来更方便,更具有可操作性。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级、专业、课程内容,结合时政话题来设计教学活动。比如,时政热点大家谈、两会PPT 案例大赛、红色诗文赏析等,这些以德育内容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并且能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一些教学内容,比如“中国梦我的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等,如果以纯理论灌输的形式开展教育,只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更不用提融入他们的精神世界。只有将课堂教学与这一主题实践活动相结合,才能促使学生在认知基础上深入思考。课外教学实践着重以开展各种文化艺术活动、精品文化活动为主,可以将课堂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外,并且通过不断扩大受众群体、影响范围,渲染一种积极向上、健康、和谐、包容的文化氛围,从而达到使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教学目标,并且增强其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感和向心力。

实践教学对提高德育教学实效性有明显的效果,但在具体操作中也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注重与教学内容配 合。课内外的实践教学其最终目的是为德育教学服务的,因此要与课堂教学内容衔接好。二是要注意做好实践教学的记录和总结,尤其是做好关于教学效果、学生参与度、存在问题分析等方面的工作,做好相关记录。

总之,在新媒体背景下,要提高德育教学实效性,就要分析新形势下德育教学面临的困境,分析教育主客体、教学环境、教学载体的变化,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但同时我们不能轻视德育教学内容而一味强调教学方法创新,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德育教学效果。

篇4

二、中职学校图书馆在人文经典阅读推广中的作用

教育部最新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别提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密联系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实际,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按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职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培养学生德智美全面发展的宣传阵地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对学校德育教育有着重要的教育职能。对于中职学生,学习和训练的主要地方是教室和实训场所,但是对于人文经典的阅读推广而言,图书馆应该是这一工程的天然主体。图书馆作为中职学生课外活动的主要场所,本身就是最好的潜在课堂。相对于传统学习课堂学习的封闭性,有共同学习需求的学习者聚集在图书馆,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培养中职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起春风化雨的作用与效果,使他们在无意识中领悟人生的真谛,调适自己的偏颇,约束自己的行为,发挥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质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说,图书馆潜移默化的德育功能具有其它部门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

中职学校图书馆自身所具有的阅读环境、丰富馆藏、知识传递、宣传导向等,不仅能满足中职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而且能弥补传统教学中枯燥的课堂教学之不足。学生通过主动阅读获取必要的知识,促进自身人文素质的有效发展,进而达到尽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目的。阅读推广,作为阅读行为的导向与规范,在引领中职学生通过有效的读书活动来实现自身生存能力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人生意义和社会价值。学校图书馆是人文经典阅读推广的重要载体,在实体上,图书馆能够提供经典阅读图书资料、专业指导和相关服务,以满足他们的专业学习,同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文艺作品,以及一些能使学生增长知识、认识人生、学会怎样热爱生活、怎样做人的好书刊,采取宣传导读的方式,可以改变以往偏重专业书籍,文艺书籍的导读倾向,增加德育书刊和人文经典的导读。另一方面,学校图书馆是书籍与智慧的栖身之所,是知识信息中心、经典文化传播中心,是师生的精神家园,所以也是人文经典的典藏和发光之处,作为一种文化精神的象征,学校图书馆最适合也最利于进行人文经典阅读的推广。

中职图书馆人文经典阅读推广的措施

发挥中职图书馆人文经典的阅读推广的有效实施,图书馆硬件、人文经典阅读推广活动的机制等方面是重要的保障措施。

篇5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2-0131-04

一、引言

很长一段时期,国内高校社会学专业采用学科分支的方式培养研究型人才。学生在修完各分支学科和社会研究方法等课程后,获得足额学分就能完成学业,获得学位。按照知识结构,教学安排了学科分支的顺序和内容,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研究性。因其重视专业知识和方法的掌握结果,故能为学生求学深造和学术研究打下坚实基础。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在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高校盛行。就其理念来看,它合乎两类高校研究型的发展定位,但其影响到了一般本科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

改革开放以后,社会对社会学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顺应应用型人才培养趋势,一些教学型高校从强化职业技能寻求改革方向,力争使培养的本科人才具有基层经验,掌握调查技能,符合市场要求。[1]一般本科院校社会学专业根据自身资源,较早提出和开展了社会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

二、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探索

为贯彻落实国家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适应高水平海洋大学建设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广东海洋大学的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经过探索,初步形成了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创新了文科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项目教学法是“做中学”理论的进一步凝练、完善和提升[2],在西方职业教育中比较成型。这种模式被引入中国的职业教育,并逐步扩展到基础和高等教育领域。项目教学法和具体学科结合,会产生特定学科的项目教学方式。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是社会学学科顺应时代诉求,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探索和创新。这种探索创新立足于社会学的学科特色。基于学科发展的历程显示,实证研究是社会学学科得以安身立命的根基。在对诸多社会问题的研究中,实证研究的优势日益突显,并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基于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和人才需求状况的调查[3]显示,掌握良好的社会调查技能有助于对社会现象和工作任务进行精准认知、分析和解释,进而开展相关工作。因此,社会调查被作为社会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形式。

社会调查是使用科W方法,对特定社会现象进行描述,解释其发生的各种原因及其相互关联,形成解决社会问题的对策或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是基于一般社会调查的程序流程,其突出了社会调查的问题意识和应用属性。

这种模式是在低年级学生较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调查技能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兴趣、教师意见和社会需求,选择有实用和研究意义的项目,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以小组或个体的形式最终完成项目。[4]项目来源于各类组织实际运行中急待回应的现实问题,而非纯粹的学术探究。目的是通过项目实施过程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促使其成为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5]

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遵循社会调查的基本程序。在低年级阶段,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方法的准备。这一阶段延续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递―接受”模式。学生主要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社会调查技能方法,掌握包括资料收集方法和技巧、测量工具的设计规则、指标体系、组织管理等基本知识。教师应密切结合各分支社会学内容,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掌握调查方法。

中年级阶段,学生自主选题,制定和实施项目方案。学生成立的项目小组应结合社会需求和指导教师意见,甄选有应用意义、回应现实的选题,并查阅资料,分析选题的可操作程度。围绕选题,项目小组制定实施方案,通过设计完善调查问卷或访谈提纲,实施抽样调查,发放回收问卷或完成调查访谈。

高年级阶段,项目小组形成数据分析和分析报告。项目小组整理、录入问卷数据和访谈资料,审核、分组、汇总调查结果,探求相应应用问题的诊断和趋势。形成的相关调查报告能够呈送机构部门解决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三、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初步的成效

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在实施中已产生了良好效果。这种模式,立足于学生兴趣自主选题,激发了学生学习和科学客观解决问题的主动精神和探究动力。学生自主实施项目的全过程,重视结果,更重视过程,这激发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将理论知识和具体实践紧密结合,缩小了大学和未来职业之间的距离。传统的社会学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和技能实训分段或分离。学生前期学习理论知识,后期进行技能实训,这样教学和职业之间存在脱节现象。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模仿社会学本科从事市场调查与预测、项目管理与评估、问题诊断与分析、客户拓展与维护等工作领域展开技能训练,将服务领域从国家与政府拓展到社会与市场。

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体现了教学相长的互动教育规律。二年级后期,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后,能够进行一定水平的专业探究。项目主导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与指导教师沟通、交流,这能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促进了学科体系的横向协同。传统的课程设置以基础概论为根,以研究方法为干,分支社会学为枝,形成纵向的塔形结构。各分支社会学划定各自边界,缺少分支之间的横向关联。项目主导模式关注某一任务或问题,以求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这提出了问题导向的应对方式,促成了分支学科的横向关联,盘活了学生的理论知识。

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在具体的实施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2013年和2015年广东省第十二届、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学生项目团队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学生项目团队还获批了2014年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资助项目14项,占全校文科类项目的45%;在进行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项目团队获优秀论文一等奖4篇,占学校一等奖名额的50%;学生项目团队从2013年至今获批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7项,在学校的文科院系属前列。学生撰写的《广东海洋大学教师工作幸福感的调查研究》、《广东海洋大学在校大学生学习满意度调查研究》等调查报告都引起了学校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学校相关部门因此及时调整了相关政策,提升了工作效率。

由此可见,项目主导模式在理念上将社会学本科人才培养转向了应用型,在操作上将研究方法转向了实践,在实践上将教学与职业紧密结合,师生间形成了良性互动,体系上增强了横向协同。可见,实施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对教学型和教学研究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和创新。

四、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实施中的困境

(一)师资素质不能满足实施社会调查项目的需求

与学科本位的社会学教育体系相比,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强调学生主体,指导教师不再是居于中心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评价者。在准备阶段,师生共同进行项目选题、论证项目、制定计划。实施阶段,教师指导学生合理分工,形成工作小组,在心理、方法等层面实施引导,保障活动顺利进行。总结阶段,教师是评价主体之一,帮助学生总结和反思活动的目标、过程和绩效。

实施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要转变教学方式。实施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后,教师的工作量将大大增加。这对教师的教学指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师资素质离满足实施社会调查的需求还有一定距离。现有师资的职业成长以学科训练为主,从学校到学校的历程,使之缺乏企业阅历和实践经验,对技术性问题缺乏质性感受。多数教师精力有限,其更愿意将精力放在科研领域,缺乏应用型的项目开发经验。实践凸显了师资素质不能满足实施社会调查项目需求的窘境。

(二)教师对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理解存在偏差

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是师生通过共同参与实施一个完整的调查项目,实现学生技能训练的活动。一些教师认为,人才培养方案已经设有专业实验、实习、实训、社会调查等实践环节,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与其没有太大差别,没有实施的必要。针对项目主导模式,一些教师认为须获批项目才能实施,这样他们就生硬地搬给学生一个项目(多是教师的科研项目);在教学方法上,一些教师认为使用了项目教学法,就可以忽略甚至排斥其他教学方法;在课程设计上,一些教师认为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适应面广泛,在大多数课程中皆可以使用,从而导致课程设计的泛化雷同。

已开设的实践环节,多是在特定课程框架内检验和重复已知知识,以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如社会调查,是社会研究方法课程的实践;市场调查,承接了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社区实训,承接了社区管理课程等。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是多课程框架,甚至是全部专业课程的综合设计。如在校学生学习满意度调查项目,必须应用社会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青年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等课程知识。项目主У纳缁岬鞑槭茄生在已有基础上解决现实问题的自主研究活动,这与检验和重复的实践教学有较大的差异。

相比于已有实践环节对主题和方向的严格规定,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完成,不局限于已有实践环节,其重点是突出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有其使用的限度和范围。有些课程适用研讨教学,有些适用实训,不是每门课程都适用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来完成。

(三)社会调查的项目选择与现实结合不够紧密

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其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学习是积极的建构过程,是学生根据外在的信息,集合背景知识和实践经验,对外部信息主动进行选择、加工、处理,从而构建起社会共享和协商的知识、意义的过程。项目指导的社会调查,以学生为主体进行项目选择和设计,创造出学生之间交流、讨论、分工完成任务的机会,实现知识互补、资源共享。

正因为如此,学生在进行项目选择时,容易将主题局限在自己熟悉、有兴趣感知的一些领域,如大学生的情感、恋爱、占位、低头族等。这些主题和社会、市场所关注的问题有较大的差距,难以达到训练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的目的。

教师对学生项目选择负有指导职责。如果教师具有一定的企事业、市场的经验,或在项目选择前能到企事业部门调研,就能选择典型和恰当的调查任务。但问题是教师关注的多是自己的研究领域,远离企业和市场所需,对企事业部门面临的问题缺少思考,这就难以在学生进行项目选择时给予恰当的指导。

(四)配套教学资源不能满足社会调查项目的需求

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以小组合作方式实施。调查小组协作分工,学生掌握项目任务的不同阶段环节,彼此提供支持,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协作和人际交往能力。但当前班级授课人数在40人以上,开展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就涉及配套教学资源不足的窘境。这具体表现在师资资源匮乏、项目成本约束等方面。以每个项目小组6-7人计算,在班级授课情况下,将有7-8个的项目小组,这至少需要4名指导教师。在未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无法核算工作量前,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项目选择、实施也面临着成本硬约束。部分项目因其接近企事业单位所面临的问题因而能够获得经费支持,但相当一部分的项目缺少经费支持,具体实施时就会捉襟见肘;如果一味节省成本,一些环节的实施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五)学生对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培养有待适应

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以小组合作为基本组织形式。虽然学生可以按照个性、喜好、学业状况等自由组成合作小组,但这毕竟与学生习惯的教学组织形式不同。同时,学生在选题、概念操作化、问卷设计及修改、调查实施、数据整理及录入、分析探讨等层面需要自主完成,这对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要求更高。

学生内部差异明显,项目实施易出现两极分化。理解和自主能力较强的学生很适应这种方式,而那些习惯于传统课堂教学的学生初期面临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活动时,表现得有些不知所措。有些学生习惯于灌输式的被动学习,在面临需要自我组织、自我决策、自我实施的学习任务时,他们会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在实施过程中,一些小组甚至忽略了和指导教师的基本沟通。

五、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进一步完善的方向

社会学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还处于艰难的探索之中。在教学改革中,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也需要根据所在院系、专业的具体特性,根据可供利用的现实资源,加以改造、调适,创造性地建立适合教学型和教学研究型高校社会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

教学型和教学研究型高校社会学及其他相关专业都面临一个相似的问题,即如何转变研究型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务实的应用型人才。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需要师生、管理者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总结,这样才能实现观念的系统转变。

应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下,通过院系交流、座谈、会议等方式,确立新的师生观,全面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倡导学生学会学习,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实现人才培养的良性师生互动。

(二)提高指导教师的指导能力

培养学生,是高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激励教师指导学生的责任感,提高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提高师资职业能力的前提。高校教师在面对快速变化的社会和市场需求时,只有自我增量提质,才能胜任培养人才的社会责任。

专业建设应结合师资队伍特点及规划要求,制定面向企业和市场的师资培训计划;应创造条件鼓励教师进入企事业单位,尤其应鼓励教师进入社会机构、调查咨询公司,了解企事业运作;应着力提升教师的应用能力,提升教师项目开发、设计、实施的能力;应适时开展项目主导模式研讨,进行成果展示;教师应适当参加一些学术及教学改革研讨活动,了解最新的教学理念,学术动态;应鼓励有条件的教师接受新技术培训,使之具备相应专业的技术水平,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推动“双师”素质教师的发展。[6]

(三)拓展项目来源的领域

项目的来源需要有政府领域,更应有学生就业去向较多的企事业组织。[7]应用型人才需要胜任企事业组织的具体事务。因此,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需要行业、企业人员的参与。这类企业应包括调查公司、评估公司、咨询公司,企业市场部、客服部等。他们对企业、行业的问题、运作等十分清楚,能够合理有效地协助教师制定恰当的项目开发。

实施项目主导模式,可以建立有行业或企业人员、专任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项目开发机制,专业和企业的联系,发挥企业对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内容、教材建设等环节的功能。

(四)建立项目实施的保障机制

在师资方面,需要建立激励教师参与的长效机制,加强师德建设,有序建立教师进入制度和人才培养方案。对于企事业人员,应鼓励其成为校外导师,并给予其应有的名誉。

在资金筹措方面需要进行校外、校内的合理探求。校外方面,可以深入推广校企合作,借助企事业提供的资金;可以凭社会调查的前期成果,满足企业、事业单位的需求,从而获得企事业单位的资金支持。校内方面,需要加快成果转化,借助前期成果,学生可以申报主持或参与一些大学生创新等项目,有序推进项目主导模式。

六、结语

经过数年的实践,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已经成为社会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有效方式。这种探索和创新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困境,但其可以作为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良好平台,并具有向其他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经验的拓展空间。

[ 参 考 文 献 ]

[1] 王应解.在本科教学中引入项目开发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07(3):47-50.

[2] 任魏娟.业教育项目教学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8-14.

[3] 刘勤.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的不足与创新:围绕社会调查的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9(19):238-239.

[4] 宗亚妹,李建启.系列化项目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13(11):44-47.

篇6

摘 要:农村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基地,其稳定一直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农村的有组织犯罪仍然时有发生,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特征和趋向,这不仅对农村的安定构成威胁,也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分析农村有组织犯罪的原因和特点对研究合理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治理农村有组织犯罪格外重要。

关键词:组织犯罪;农村;特点

农村有组织犯罪的概念:有组织犯罪的定义和外延在学界上一直有争议,有的学者主张共同犯罪说,认为有组织犯罪是指两个以上的人为了某种具体的犯罪目的,组织起来共同实施的犯罪活动。有组织犯罪与法律意义上的共同犯罪基本相同。[1]有学者认为其不是简单的共同犯罪,而是多人组成的具有复杂分工的犯罪。[2]此外,还有集团犯罪说,黑社会犯罪说和概括说等。笔者更倾向于从广义的范畴来理解有组织犯罪,即以非法牟利为目的而相互勾结作案的犯罪团体,包括已经形成了固定组织,或者未形成固定的组织但是经常共同犯罪。临时勾结,一次作案就散伙的一般化共同犯罪除外。[3]判断是否为农村有组织犯罪的标准就在于犯罪的发生地点是否在农村。

一、 农村有组织犯罪发生的原因

(一) 经济原因

早在中国古代,人们即论及了贫穷、人口、分配等经济因素与犯罪的关系,“饥寒起盗心”就是对贫穷与犯罪的真实写照。[4]由此可见,农村经济贫困落后,有着孕育以谋取经济利益为主要犯罪目的的先决土壤,困窘相较于平和富裕的生活状态促使人们倾向于采取暴力或者其他手段获取财富。且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各家各户多以平房和独居的方式居住,这也一定程度上为犯罪提供了便利。受经济等利益的驱使,个体容易逐渐认识到独自犯罪的缺陷,容易拉帮结派,形成农村地方恶势力。

(二) 文化原因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古老文化,就比如尊老爱幼,对礼节的重视,对道义的遵守。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也存在一些糟糠文化,比如专制,奴性,封建义气等等。这些都会潜移默化的加大有组织犯罪产生的可能性和维系的稳定性。[5]在实际生活中,网络和电视等传媒的普及让人们受到更多元化价值的影响,其中包括很多负面的价值取向。比如争斗暗算,称王称霸,凶杀暴力等等。据调查,青少年所在的学校就有拉帮结派且对其他同学施以暴力的现象发生,在某市的教育部门提供的一份官方调查报告中显示,在青少年群体中,景仰黑恶势力老大的学生是崇拜父母人数的两倍。[6]

(三) 法律原因

农村地区,法律约束机制不到位,人们法律意识淡薄也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农村组织犯罪的产生发展。在农村打官司难的现实不但对人们的法制意识有限制,更促进了人们不愿接触法律和不想接触法律的意识。

二、 农村有组织犯罪的特点

(一) 主体多为社会闲散人员或者受过违法和犯罪经历的人。

1、随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和乡政村模式的建构,农村社会结构逐渐向市场整合转型。与之相伴而行的是农村社会系统震荡的危险与机遇,农村秩序的失范与重建。[7]由此,农村劳动力安置不再固定在土地上,农民有了更多的谋生方式,一部分劳动力分流到城市里面成为农民工,还有一部分劳动力弥留在农村,其中少数仍在从事土地种植。

2、有过违法和犯罪经历的人也比较容易走上有组织犯罪的道路,并且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很可能成为组织犯罪当中的中心和骨干。主要原因在于这部分人将坐过牢当做自己“炫耀的资本”,通过吸引别人来建立“威信”,从而形成相对稳固的组织。加之对社会不满情绪强烈,作案经验丰富和反侦察意识相对较强,都是其在有组织犯罪当中发挥巨大作用的重要条件。如重庆市的龚刚模黑社会性质组织,21名成员中9名有犯罪前科,占43%,2名组织领导者和2名骨干成员均包括在内。2008年底,海口警方破获的二梁领导的农村黑社会性质案件当中,梁姓兄弟二人就曾经因为故意伤害等罪被判刑入狱。南昌破获的新建县龙岗村黑社会组织案中,其“老大”欧阳龙喜曾因盗窃罪被判刑。

(二) 成员内部关系紧密,体现为“邻里乡亲”发展的组织形式。

农村是乡土人情社会,且居住方式是聚村而居,平日里的相处模式就是互通互助。就拿解决纠纷的方式来看,“家长里短”式的纠纷比较多,且发生纠纷以后,很少人愿意通过诉讼等方式来解决,而都是因为熟人圈子,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找人说说理,调解一下就解决了。如果说理不能解决,有时候会结伙两三个人寻衅滋事,动手打架等粗暴方式解决。这就体现了有事找“熟人”商量,大家一起解决的习惯。基于这样的风气和习惯,成员之间也会有点“沾亲带故”,这样能够保障组织内部的基本信任关系,也符合“熟人社会”的特点。

(三)农村黑恶势力内部成员文化层次普遍较低,从事的犯罪多为暴力犯罪,多依附于同乡、同业或同家族。

如河南省虞城县何长利黑社会性质组织中,何长利系该县利民镇副镇长,该镇47名人大代表中有22个组织成员是何长利的结拜兄弟,7个村支书有5个支部书记是该犯罪的组织成员。很多作案团体当中,不仅有结拜关系,还有兄弟关系,叔侄关系,甚至父子关系,刚才提到的梁姓兄弟团伙就是其中的一种体现。

(四)农村黑社会组织多与地方政权机关相牵连。

为了更好的谋取经济上的利益,农村犯罪的爪牙也逐渐伸向了政治领域。有了政治做防护外衣,能够更安全的保障犯罪活动。其表现不仅在于利用复杂的关系网贿赂和腐蚀地方官员,套取信息等资源,有的甚至将地方村官等拉拢入伙,或者犯罪组织头目摇身一变,通过各种途径自己就任拥有政治权利的要职。以松原村主任哈某为例,其作为涉黑村霸,2005年当选村委会主任就是通过贿选、暴力威胁村民等手段实现的,就职后,有了合法身份做外衣,其更加大肆侵占村集体资产和公款,短短几年聚敛了巨额财富。南昌以新建县龙岗村欧阳龙喜涉黑组织,也是在其哥哥欧阳茶喜在龙岗村当上了村主任之后,势力一度壮大,甚至凌驾于当地政府之上,他自己也成为梦山水库管理所的副所长。利用这些优势,又干起了强开赌场、聚众斗殴、敲诈勒索、强占工程的勾当。

(五)发展趋势,跨地域作案的趋势明显。

当今社会,网络时展迅速,获取并详细知晓其他地区的相关信息变得容易许多,所以有些地区犯罪也逐渐变成了跨领域犯罪。同时,不可否认的是跳跃式的流窜作案相较于固定的方式作案会加大公安等机关的侦破难度,今年轰动全中国的周克华案中,主犯周克华之所以逍遥法外8余年正是因为其认识到了异地作案能加大办案难度,因此其穿梭于苏湘渝等地连续作案近十起。

综合以上特点分析,目的是要为农村有组织犯罪的相关预防对策提出借鉴意义,具体对策比如加强农村的法制观念建设,针对跨区域犯罪的特点来加强科技上的预防措施,宣传正面、减少影视作品对青少年的影响,重视并加强农村政权组织的监督制度等等,本文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显容等:《犯罪与社会对策――当代犯罪社会学》,群众出版社1992年版,第190页。

[2] 转引自康树华主编:《犯罪学大辞书》,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9页。

[3] 卢建平《有组织犯罪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6月版,第13页。

[4] 莫洪宪《中国青少年犯罪问题及对策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第一版。

篇7

电子游戏机迅速渗透,网吧难免受击

八十年代中,日本的任天堂公司把一台叫做FC(也称任天堂)的8位游戏机送到了小朋友的面前。在当时可称为好看的画面、卡通可爱的游戏主角、丰富有趣的游戏规则和百元左右的销售价格让这款游戏机迅速的风靡整个中国,而当时的电脑价格是万元以上的,并且达到同等于家用游戏机的游戏画面所需要耗费的金钱是普通家庭无法承受的。

时至今日,X360、PSP3000、PS3、will;怪物猎人、使命召唤、天诛、马里奥赛车……不断更新换代的游戏主机,不断推陈出新的游戏、以及不断升温的动漫氛围,让我们不得不意识到,家用游戏机(包括掌机)对国人的影响已进入喷发期。著名市调公司Niko Partnwers在年初公布的一份关于中国游戏市场的调查报告中指出,尽管中国自2000年就有相关的法规禁止销售游戏机,但中国玩家仍然涌向销售水货WILL、X360、PS2、PS3主机的游戏机店,虽然对主要普通消费者来说,这些主机都很昂贵,但是玩家仍然愿意花钱在这方面。单在2007年,这类家用游戏主机共卖出248万台!

可见,越来越多的动漫爱好者、游戏爱好者被家用电子游戏机上多种多样的游戏、优质而带震憾感的画面、独特的操作方式所吸引而投入到电子游戏玩家的行列中。而这种情况对网吧行业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强大的冲击。

PC网游停滞不前,电子联机受追捧

网吧与网游是唇齿相依的,可以说,网络游戏的盛行,成就了网吧行业的第一次辉煌,而网吧同时也让网络游戏的用户数量剧增,开创了网络游戏的赢利时代,造就了像盛大这类的“传奇”。对于网吧而言,网络游戏的盛行,除了带来了稳定的顾客群体外,还令网吧可以从网络游戏的点卡中受惠。也就是说,顾客在网吧中玩游戏,除了需要支持机时费之外,还为网吧带来了点卡销售的一部分利润,改变了网吧利润来源单一,只有通过上机时间收费的模式,网吧与网游的这种互利互惠的关系,令网吧与网游在国内市场得以迅速发展。

但是,网络游戏发展到现在,却难免令人有停滞不前的感觉,在网吧里多人玩的网游,还是那几个挂在口边已多时的魔兽、传奇、梦幻西游、CS等,网游似乎已很难再出现如当年的传奇、魔兽这类能迅速普及并占领市场、吸引网民进入网吧厮杀的游戏了。而且,曾经有相关的调查显示中国网络游戏用户未来最希望产生的网络游戏方式是家用机网络游戏,看来大部分网络游戏用户还是希望网络游戏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创新。

相对于PC网游的停滞,在家电游戏方面来说,游戏的更新换代正进行得热火朝天,对应不同主机的各种游戏均是未发行就已聚集了强大的人气,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越来越多的家用游戏机、掌机都加入了联机协作及联网多人在线的模式,朋友聚会时找个有无线网络的地方一起联机打个痛快,已经是时下游戏迷一族又一种新的休闲选择,网吧的客户流失在所难免。

另一方面,在网吧玩游戏有种最大的优势来自于比家里电脑更高的配置、更快的网速以及更好的游戏气氛。可是对于真正的游戏迷来说,画面才是王道!PC游戏,特别是目前一些网游的画面质量,和PS3、PSP、XBOX游戏可以说不是一个档次上,在多机种的游戏如怪物猎人、罪恶之城等游戏画面的比较中就可以轻易看出差距,这一因素也令更多的网游玩家投身到家用游戏机的玩家行列中去,对网吧来说又是一个不小的冲击。

面对家用游戏机迅猛发展,网吧行业应如何应对呢?是坐视不理、逃避、对抗还是合作?这值得网吧经营者认真思考。

看准时机,引入机遇

其实,家用游戏机说到底也是电子游戏产品,而且相关主机的价格也并不是每一个玩家都可以承受得起,即使有,在玩某些游戏时还是希望能在有游戏气氛的环境下联机一齐玩,因此在市场上也不乏专门为家用电子游戏机开设的“机吧”,但大多数是卖游戏主机的档口顺便摆几台出来租用,或是一些小店“黑”着去做的,一来不规范,二来也远远满足不了日益庞大的玩家群的需求。

由此可见,现在就开始考虑引进家用游戏机到网吧经营中去已是最佳的时机,在日本和韩国,家用游戏机网已相关普及,但在我国,政策上又是否可行呢?

尽管目前政策上还没有部分家用游戏主机设备的进口,在网吧能否经营电子游戏机的规定上亦没有明确的规范,但是根据目前国家和地方两级政府发展互动娱乐产业的政策导向而言,引进这类主机和引进到网吧还是有可能的。因为,就部分家用游戏机,如X360的功能而言,其不仅仅是一台游戏机,而是一台包含上网、看电影、电视、听音乐、玩游戏等综合互动娱乐功能在内的类似PC的机器。如果厂商在和有关部门协调后,在海关申报时,将其作为类似PC的产品申报,进关的问题的解决还是有可能的。另外,日本索尼公司的PlayStation2已于年前登陆中国销售了,前两年微软也曾透露来有意在成都建xbox 360网吧的消息,而业内也有消息指下年度国内会开放电子游戏的市场,这一来如果网吧要引进家用电子游戏经营相信也不会受到太大的阻力了。

网吧如果要引入家用游戏机经营是否需要重新大量投入了?其实不需要,目前的网吧大多数配备都是17寸以上的液晶,只需要在网吧中划出一个舒适的区域,调配几台优质高清显示器(同时需网管研究视频转换的相关技术知识),建立一个无线网络,加以宣传后,立马就可以吸引电玩数码迷到网吧去享受一番,甚至连主机都可以先不作购置,待有需要时,可考虑配置相关的主机数台,虽然价格不低,但更新换代就没有PC来的快,只要宣传到位,投资回报率还是有一定保证的。

多元化经营,拓展客户源

除了可以考虑引入家用游戏机市场融入这一游戏发展趋势中外,网吧也需要立足自身功能,促进网吧的多元化经营,以拓展客户源。

1、强化媒介功能

篇8

2012年,根据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公布的用户数据估测,我国手机用户数已经达到10亿规模。在大学校园,手机也已成为大学生的重要随身工具,在他们的生活、学习、交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以湖南吉首大学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有针对地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415份,回收率达83%。其中有效问卷为402份,有效率为97%,其中男生约占20%,女生约占80%。文科专业占40%,理科专业占54%,艺体专业占6%。通过调查发现,58%的学生自中学开始使用手机,42%的学生自大学开始使用手机。此外,随着2012年以来智能手机的普及,该校学生中智能机的使用率已达到75%左右。

1 当代大学生使用手机行为特点分析

1.1 手机使用内容多元

作为新锐电子产品,手机尤其是智能机的强大功能成为吸引大学生群体的主要因素之一。相比儿童、中老年人等其他不同年龄段的社会群体,大学生群体具有一定媒介素养,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在手机功能开发方面更加全面充分。在吉首大学学生中,他们主要使用手机从事“交流沟通”、“收看资讯”、“娱乐消遣“、“学习阅读”四大基本活动。而智能手机的诞生使得各种新颖好玩的应用程序层出不穷,“墨迹天气”、“熊猫看书”、课程表APP应用,大学生在手机上下载各种软件,满足自己的爱好需求。调查中还发现,有学生开始通过手机完成“淘宝”购物、买火车票等活动。据此分析,随着手机技术的进步、“购物安全”等配套服务的提升,未来大学生使用手机办理生活业务将更为普及,其使用手机的内容、功能还有更多可探索开发的空间。

1.2 手机使用频度较高

和低年龄段的中小学生相比,大学生的手机普及程度更高,和高年龄段的中青年相比,大学生易被有趣刺激的事物吸引。一项调查显示,84%的大学生每天都随身携带手机,13.5%的学生偶尔携带手机,只有1.8%的学生表示去上课时不会随身携带手机。[1]手机的高携带率反映出当今大学生使用手机之频繁。在吉首大学,83.4%的学生习惯在起床和睡觉之前使用,其中仅4%的人表示不会经常使用手机。随着吉首大学“校园一卡通”的推广,校园购物、食堂就餐、进图书馆、借阅图书等事务都需要使用手机,吃穿住行,学生们的生活都离不开手机,手机成了大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电子产品。

1.3 手机使用空间不限

手机可贴身携带,在任何场合都能灵活使用。调查中,69.8%的吉首大学学生表示他们常在排队、等公交等零碎时间玩手机打发时间。另外,即使在上课或开会等场合,部分学生也会把手机调成震动,私下把玩。上课时学生使用手机娱乐已成常态,这种使用手机行为“加深了人们身体与精神所处空间的分离――在场的缺场以及缺场的在场,强化了人们随时随地在两种并行时空之间切换的可能性。”[2]

1.4 手机使用投入趋高

大学生脱离父母监管,但又享有了一定的金钱支配自由。加之在广告宣传、品牌营销的刺激下,手机成为品质、群体身份的标签,这两方面原因导致大学生群体在手机初期投资和后期使用方面投入趋高。在大学生中iPhone被称为“爱疯”,苹果等高端手机倍受追捧。而一台苹果手机市场价大约为4000多元,几乎是一般大学生每月生活费(1000元左右)的四倍。大学生还紧追时尚,频繁更换手机。调查中,大部分吉首大学学生都更换过2部或3部手机,统计数据还发现,有的手机更换个数最高达到了8个。在大学生每月的通话费用中,手机增值业务的消费也正在上升。“流量包”成为他们最主要手机增值业务。在对吉首大学的调查中,75%被访者的月移动数据流量在“70MB至150MB”之间。但即使是通过办理套餐等来节省话费,49%的被访者的手机月消费额也在50到100元之间,100元以上的占总人数的10%。

2 手机对当代大学生行为的具体影响

手机作为通讯工具,不论其功能如何拓展,社交沟通始终是其核心。凭借手机,大学生获取外界信息、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形成了自己的个人信息系统。

2.1 社交沟通

2.1.1 在社团班级活动中提供便利的事务信息

社团班级是大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组织中,他们的表达沟通、协调组织能力得到锻炼,为日后融入社会打下了基础。飞信是款融合语音、GPRS、短信等多种通信方式于一身的综合通讯业务,其发送信息不花钱,只要支付流量费,有效应用于大学的组织传播中。吉首大学小谷就说道:“上大学后,我主要是通过‘飞信’得知班上要开展活动、上课时间变更等信息。”而小谷自己作为班级劳动委员,每当学校卫生检查时,她也会通过飞信来通知同学。通过在大学社团组织中的扩张,手机覆盖到校园里的每一个学生,编织出一个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的高校社交网络。

2.1.2 满足大学生群体异地情感交流

随着交通发展,社会变迁加快,对大部分学生而言,上大学首先便意味着要离开家乡,告别父母亲朋,来到新鲜而陌生的城市,亲情、友情、爱情等情感交流在此时显得很有必要。而手机能提供文字、表情、图片、语音等多样化交流方式,弥补异地造成的非语言符号交流的缺失,有利于产生移情作用,满足人们情感体验,营造出一个逼真温馨的传播环境。68%的吉首大学学生通过办理手机“亲情包”或“长话包”与异地亲戚朋友保持联系,这也从侧面显现出手机是大学生异地交流的主要工具。手机能打破场地限制,改变了大学生人际亲密关系。在情感丰富的大学生群体中,“异地恋”现象越来越普遍。吉首大学一位异地恋四年的戴同学在调查中谈到:在校期间,她和男友最多一个月见一次,但他们每天都会使用手机交流。依托手机,大学情侣“零距离”地交流日常生活,抒发亲密情感。

2.2 学习实践

手机中移动学习资源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大致可以概括为学习工具类、获取资讯类、应用实践类。由于移动学习受时间、地点约束小,大学生常在学习遇到困难、琐碎时间使用手机等学习工具。在武汉地区大学生移动学习情况的调查中,大学生拥有的电子设备主要有手机(75.14%)、Mp3系列(38.00%)和电子词典(26.86%)[3],手机已成为大学生使用最多的移动学习设备。吉首大学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表示,他们经常会使用手机完成采访录音、抓拍新闻照片、收发邮件,及时完成新闻作品。该校历史文化学院的刘同学也谈到,在田野调查时,他们常使用手机去记录调查过程中的所见所思。手机集多媒体功能于一身,有效地帮助着大学生的课外实践。

2.3 娱乐休闲

从“切水果”游戏到最近很火的“百度魔图”,搞怪好玩的游戏软件大量兴起,迎合大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最近,我们就经常看到吉首大学学生在手机微信的“朋友圈”中自己“百度魔图”的照片。浏览社交网络,还发现其他高校中也有不少学生在展示自己的“魔图”图片。“百度魔图”是一款掌上美图软件,“魔图”在把用户照片处理后,搜出与其最相似的明星照,最后结果还可分享至社交网络。这使得大学生们在自拍、自娱自乐的同时,进行着“角色扮演”,体会到明星般被注目的感觉。

3 手机对当代大学生行为影响的利弊分析

3.1 手机对当代大学生行为的积极影响

3.1.1 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表达的平台

每个大学生几乎都在新媒体中拥有自己的主页空间。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9年1月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6显示:大学生拥有博客人数达81.4%,博客在大学生用户中半年更新率达到80.3%。大学生热衷自我表达、彰显个体个性,通过手机他们能更便捷地进入博客、微博等,展现出个体没有表露出来的另一面特点。在吉首大学问卷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在阅读资讯信息时,会习惯性地转发、分享、评论。通过移动客户端,尚在校园中学习的大学生得到一个参与公共讨论、彰显自己思想的平台。

3.1.2 丰富了大学生交友渠道

腾讯QQ、新浪微博在与手机的结合后推出了移动社交应用,吉首大学的受访学生中,97、5%的学生都经常使用手机QQ,手机微博、微信的使用率也分别占到47%、45%,大学生使用的移动聊天工具呈现出越来越丰富的趋势。就像“六度分割”理论所描述的那样“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空前紧密。近来在吉首大学等高校,微信“摇一摇”、“漂流瓶”等虚拟社交方式在大学生中流行。在虚拟环境下,双方保有一定的生活距离,脱离现实束缚,更加注重心灵交流。根据相同爱好、个性,大学生广结朋友,畅游于拟态移动社交。

3.1.3 开辟了大学生阅读学习新方式

从传统的纸质阅读到手机的电子阅读;从定时、规律性接受信息到随时随地地获取信息,手机使得大学生的阅读方式发生了改变,纸质书本文化开始向掌上文化转移。吉首大学黄同学在电脑无法联网时,她第一反应不是翻看计算机教材,而是马上使用手机“百度一下”,解决了电脑联网问题。大学生可以不依赖老师、书本,他们靠手机尝试自我解答、自我探索,这不仅提高了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精神、思辨能力。

3.2 手机对大学生行为的消极影响

3.2.1 “手机依赖”造成现实中的人际疏离

随着虚拟社交的流行,现实社交受到了冲击。在吉首大学调查时发现,课间,教室很少有同学在和周围人聊天或出去活动,班级中的近一半同学都在座位上玩手机。“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而你却在玩手机”这种现象出现在大学生群体中。他们对虚拟世界产生感情依赖,沉迷于手机游戏和手机聊天工具,甚至还有同学患上“手机依赖症”。在国内高校调查中,调查者通过“如果某天,你的手机坏了或丢了,你的感觉会怎样?”这一问题来评定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结果显示,64.5%的学生认为“身边好像缺少了什么,心里空荡荡的”,30%的学生“感觉有点焦虑”。[4]

3.2.2 不良的手机使用习惯影响大学生身体健康

熄灯后没有睡觉,而是躺在床上翻手机,这样的“深夜手机党”在吉首大学并不少见,甚至有时到凌晨时分,一个寝室大部分学生的手机屏幕还在闪烁,大家在刷微博、使用QQ聊天、看电子书。然而这种情形不仅仅是吉首大学独有,据新闻报道,不良的手机使用现象在高校普遍存在。这样长期在黑暗里看电子书会造成视力下降、青光眼等眼疾,导致大学生作息不规律,生物钟紊乱,影响了他们的健康。

3.2.3 课堂注意力受损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在大学生群体中,注意力受损会损害他们的课堂听课和阅读思考。在吉首大学,一些教室的墙上就贴有“请把手机调至静音”的提示语。除了手机铃声扰乱课堂气氛,在吉首大学和其他高校中,学生课堂走神玩手机的现象也很普遍,部分学生在课堂、讲座中成为了“低头一族”。手机上碎片化的信息也正在改变着大学生的阅读质量、思考深度,导致零碎化、浅表化阅读。在调查中,吉首大学化工学院张同学表示他从来没去过图书馆,基本不怎么看纸质书,只会在手机上看玄幻、言情等网络流行小说。

3.2.4 隐私安全

大学生善于开发手机功能,经常在手机上下载、更新应用程序。然而由于信息监管难度大,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不少应用程序未经用户同意私自收集用户资料以此构建广告或设备档案,悄然侵犯着大学生的隐私。在吉首大学问卷调查中,只有3%的学生注意过手机隐私泄露问题。大部分学生都没有隐私可能被侵犯的担忧。随着人们联系的加强,手机已成为个人信息终端,大学生作为交友活跃的群体,一方面,手机上存储着他们大量私密信息;另一方面,大学生常常使用手机自己的个人近照,公开自己目前的具置,信息安全存在潜藏的威胁。

4 当代大学生对待手机的正确态度与行为

当代大学生群体几乎由“90后”构成,他们作为社会转型期的年轻群体,接受新事物能力强,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在形成中,心理状况欠稳定,缺乏必要的辨别能力。面对不断革新的手机,大学生表现出对新媒体工具掌控能力差,思想易受网络亚文化干扰,道德观模糊等问题。为此,大学生对待手机应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和行为。

4.1 高效利用“第五媒介”,提高大学生手机媒介素养

当今大学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知识更新换代快,大学生应该高效利用手机这一信息平台,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在我们的调查中,吉首大学学生中使用手机有效学习的人数仅仅只是少部分,大学生移动学习能力尚待提高。此外,要做到使用手机媒介与其他媒介之间的平衡互补,例如平衡手机阅读与纸质阅读的时间,在享受手机阅读带来的广度的同时,通过纸质经典作品保持阅读的深度。

4.2 以实用为导向,树立理性手机消费观

大学生易受手机卖家鼓动,常在群体感染、攀比中跟风消费。吉首大学学生中也存在盲目追求苹果、三星等名牌,认为消费“越贵越好”的问题。而大学生自身并没有固定收入,消费能力和水平完全依靠家庭,他们应根据自身需求和家庭状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价值观,以实用为导向,理性消费。

4.3 合理使用手机,规避手机带来的心理和生理风险

大学生应合理利用手机的社交功能,做到现实交往与虚拟匿名社交相结合。面对“手机依赖”、“社交恐惧”这些较为严重现象,大学生更要学会融入真实社交世界,积极参加校园实际活动,遇到矛盾时,学会与周围同学交流,必要时还可同老师、心理医生倾诉咨询。同时,大学生应控制使用手机的时间,养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不让生活被手机媒体操纵。

4.4 注重手机隐私保护,维护自身信息安全

在信息化时代,凭借便利技术、发达设备,信息和信息搜索都变得极为容易,大学生要提升自身信息保护意识,在下载应用软件时,留心所下载软件是否侵犯隐私。手机上传自身照片时,采取打马赛克等方法避免关键信息暴露,避免自身隐私暴露在公众视野,确保自身信息安全。

【参考文献】

[1]梁娜,杨烁.80后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调查报告[J].东南传播,2009(3):99-101.

篇9

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定位是困扰各个院校的比较难解决的问题,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对专业要求实践性强,与工作岗位能否有效对接,但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将管理学的思想与内容更好地传递给学生,却是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因此,迫使各个开设有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不断提升建设的内涵,着力打造特色专业,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是我院的龙头专业,具有很强的品牌效应,本文着重解决如何把我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业特色,打造成广西区内有一定影响力,为我区及全国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提供相关借鉴作用,现将我院工商企业管理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阐述。

一、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术科班简介

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于2007年开始招生,是学院重点建设、重点打造的拳头专业,2013年获得中央财政支持项目,2015年获“工商企业管理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项目。自2012年9月开设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术科班,从2012級级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中遴选37名学生组建术科班,进行教学改革实验,为做好对比实验研究2013级再次组建术科班。改革实验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的内容设置分为基本知识、职业素质、职业能力三个模块,课程教学主要以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为主,基本流程是:教师讲授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学生在课堂上主要是针对教师提供的案例进行演练,最后再由教师通过点评向学生传授企业管理专业知识,要求教师对术科班教学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加大学生的训练力度。经过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该课程教学已形成相对固定的模式,同时也显现出一些问题。

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定位方面

调查2012级和2013级工商管理毕业生100人的职业现状,为人才培养定位提供依据。方法是以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毕业生为调查对象,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抽取100名毕业生进行调查,50名普通班,50名实验班。结果显示非实验班的50名工商管理毕业生的职业锚多倾向于生活型和挑战型,男女生只在管理型和创造和创业型。实验班的50名毕业生男、女生职业现状差异性不明显,均倾向于挑战型和创造型。根据调查也显示出问题:实验班的学生由于在校期间的教学方式采用术科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人才培训定位倾向于中层管理者,而非实验班的学生人才定位倾向于基层管理人员。两者的差异从学生的就业导向可以看出,问题存在于两个方面:首先,实验班的同学在就业能力从理论上较本科生存在差距,本科层次人才定位为中层管理者(根据南宁市5所开设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人才培训方案得出),其次,依据调查分析实验班的学生实践能力指标在毕业的2年左右时间段内尚未发现与普通班学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也说明实验班的学生就业质量尚未达到人才培养的预期。

(二)毕业生就业情况

2016、2017届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人数分别为296人、405人,毕业人数逐年增长。2016、2017届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4%、93%,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3%左右,就业形势保持良好。

本校2017届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分布中,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为77.8%,受雇半职工作的比例为1.2%,自主创业的比例为8.0%,毕业后入伍的比例为0.6%,毕业后读本科的比例为4.9%,无工作继续找工作的比例为5.6%,无工作及其他的比例为1.9%。

(三)教学体系建设方面

教材体系建设问题主要存在课程建设规划、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这3个方面,方面存在具有学生调查表统计显示:

(1)课程建设规划方面,由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周期较长,定性类型的研究方法运用较多,定量的方法采用较少,在岗位要求与课程设置存在错配性的可能。

(2)课程内容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创新创业内容存在明显的不足。100名同学有90%不具备创业的基本理论,对开设创业课的课程类型不多,课时较少反映比较强烈。二是实践内容上,实验班的同学具备认为内容与就业岗位要求存在差别。三是师资大部分来源学校老师导致课程内容与就业市场具备一定的滞后性。比如:实验班的同学很多就业于共享经济的企业,教师可能对共享经济的模式都不是很了解,更谈不上就业前的指导与培养。

(3)课程标准上,由于课程的授课方式,内容未形成统一的标准;课程教学大纲存在不一致的现象;教师在课程讲授方面存在差异等等问题未形成统一意见。

(四)教学方法方面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一般要求理论与实践课是3:7比例,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是停留在灌输式教学阶段居多,大多数知识的教授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以满堂灌讲授方法为手段,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虽有实验班的学生训练与练习,但占比比较小,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不能以实操为主,所以,学习的主动性欠缺,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教学过程已然变成了学习主体缺失的纯粹教师讲授灌输行为。

(五)学生接受方面

现在的教学手段多以多媒体教室PPT展示授课为主。即使利用实训室授课,多数教师对实训室的多功能掌握较少,教学仍然以播放、讲解PPT为主,教学软件、教学资源库等共享资源未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此外,教学中涉及到的很多问题,例如虚拟建立企业、构建组织结构图、战略制定、决策、物力管理、信息管理、市场分析、市场投标等知识还是需要借助于特定职业情境教学来完成的。如果缺少了这些真实情境,对于学生来说对知识的掌握,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仍停留在抽象的理论思维上,学生缺乏生动直观的实践感受,导致学生遇到实际问题解决的实际能力相对不足。

三、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一)重新定位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我院这几年立足广西区域经济发展,以服务广西经济建设培养管理类人才为定位,大量走访广西企业,充分了解企业对工商企业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情况,认真分析工商企业管理人才社会需求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进一步明确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定位,结合学院的实际,立足于行业特色,设计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分方向培养模式(见下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分方向培养列表)。

提出此方案是基于以下分析得出:

专业发展方向与专业定位:

(1)专业培养方向定位:适应广西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服务面向北部湾经济建设,面向中小型企事业单位,为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培养社会急需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

(2)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按照“知识+素质+技能”的要求,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具备良好的管理类职业岗位所需的综合素养,具有扎实的管理类技术技能知识,富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

(3)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服务广西地方经济,主要面向中小型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宽口径、强实践、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

(二)构建基于工作岗位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

根据调研结果,管理类专业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基本上是以1-2年基層业务型工作,3-4年逐步走上管理岗位,担任班长、组长、基层部门的负责人等,5-6年成长为企事业单位的中层领导。基于这个成长路径制定基于工作岗位的程序化、系统化、科学化的课程体系,缩短学生的成长时限,增强学生的发展后劲为突破口,开发课程体系,与企业共同形成课程标准,总结各阶段所需的知识结构,构建适应学生成长的实践教学体系。

1.制定切实可行、规范合理的教学计划

现在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的话,普遍会出现“三多”现象,即上课不能专心听课学的知识少的多、上课看手机的低头一族多、上课中人到心不到神游的多,这样教学效果不能很好地实现。所以制定的教学计划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以实训课为主,以教师教,转变为学生学为主。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协调发展,增加户外课程,按照到企业学习、职业情境模拟、学生岗位角色扮演等要求设置课程,坚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实践训练,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2.制定详细完整、富有创造性的课程教学大纲

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大纲的制订要坚持课程体系整体设计和教学基本要求,充分考虑“知识+能力+素质”三者要求的现实需求,特别是要兼顾学生就业后的3-5年内的能力培养和个性化发展需要,能够实现人才培养规格的多元化。据调研结果分析,毕业5年后,走向中层领导岗位的学生占培养当年培养学生人数的30%左右,所以,大纲修订时要进行优化、整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适应不同的学生的学习要求,培养方向要兼顾课程之间的衔接,使教学内容能够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3.充分研讨、积极开展课程标准建设工作

课程标准的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最终落脚点,以《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为例来说,因为教学对象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考虑学生的就业方向,所讲授的内容也有所不同,但这门课程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来说,是比较难上的,理论知识偏多,学生学起来比较难理解,所以课程标准的建设相对难。但总体思路可以是:立足课程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分析培养人才的规格和基本要求,将所有课程串起来,根据培养方案分析每门课程要教会学生什么,再分析具体一门课程要如何完成要教会的内容。在课程结构整体优化前提下,调整、合并、重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不断深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同时,还要考虑在课程建设上,要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开展集体备课会,加强教师梯队建设。以优化教学大纲为依托,注重课程内容的重组、优化,以自编教材为突破口,要求教师开展教材编写工作。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在教学中应要求每门课程均需设置一定比例的案例讨论课,教师应适当编写适合课堂教学的课程案例供学生讨论使用。要采用现代教育手段,不断提高课程质量和效果。

4.加强校企合作,加大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力度

管理类专业离开企业的支持与合作,就象无根之水,难以进行下去。所以要加大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充分满足教师实践教学的需要。财经商贸类企业与院校合作中存在的难度比较大,主要是企业以经营获利为主,学生去企业往往以现场参观、企业工作人员对流程进行讲解为主,学生实际参与经营并不多,所以对于开展一门课程的企业实践还需要创新,通常以半个学期或者3个月综合实习为主进行开展,这对教师也提出了要求,如果教师个人对企业工作流程不熟悉,那么教学过程就比较枯燥,所以,也要求教师本人积极到企业实践,同企业建立联系,形成教师实践——学生实习——学生就业的校企合作模式。学生通过具体工作岗位的实习,强化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5.加强产教融合,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要求,需要将课堂教学、在校实训、校外实训、社会实践、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综合实践报告)、预就业等实践环节有机地贯穿起来,以加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为出发点,将学生在校三年的学习时间分阶段进行合理规划和安排。实行“2+1”或者“2.5+0.5”培养模式,从目前实践的结果来看,把学生三年学习时间分成三个阶段,一是在校学习阶段、二是校外学习阶段、三是预就业阶段,通过三个阶段学习,学生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寒暑假的安排,一般以完成专题调研报告为主,学生在假期与企业有效沟通,对社会问题有效分析,学习能力有所提高。

(三)转变教学方法,以“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如何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已经变成一个共性问题,现在的学生对知识获取的渠道相对比较多,对教师上课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如何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通过对现阶段工商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学管理和教学效果的研究来来看,原有的“填鸭式教学”、“问答式教学”已经很难适应现在的教学要求。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实施启发式、讨论式、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以《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为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以小视频引出要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或者以案例开篇,引導学生自己查找资料或进行调查,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讨论和解决问题。从实践的结果来看,学生普遍接受的教学方式有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职业情境模拟、公开展示、角色扮演、社会调研等等互动式学习,这样容易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结合课程到企业参观考察也比较受学生欢迎。比如《门店经营管理术》课程,要求学生针对某一运营中的门店,开展调查实践活动,写出详细的社会调查报告。再比如《营销管理》课程,布置学生联系实习单位进行产品服务质量调查分析,并写出调查研究报告。开展研究型学习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独立思考、善于发现、勇于创新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咏梅.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合作经济与科技[J].2017(8),108110. 

[2]韩红蕾.国际视野下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J].时代金融,2017(9),322. 

[3]周媚.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研究[J].中国商论,2017(5),183184. 

[4]龙昱.信息化环境下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10),304305+31. 

篇10

收稿日期:2006―08―15

作者简介:赵明(1985-),男,汉族,黑龙江省绥化市人,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学生。

一、情感过滤的强弱是个体学习者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情感过滤假说是80年代美国语言教育家克拉申曾对第二语言习得的提出的五大假说之一。其中情感过滤是一种内在的处理系统,它潜意识地通过情感因素来阻止学习者对语言的吸收,被视为第二语言习得的关键因素。克拉申认为,语言输入(input)必须经过情感过滤的作用才可能变成语言吸入(intake)。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如果情感过滤作用很强,语言输入就会在大脑中受到阻碍(即被过滤掉)。从而学习者无法完好进入语言习得机制(LAD)。相反,如果情感过滤作用很弱,语言输入就会最大限度地变成语言吸入,学习者往往可以顺畅地进入语言习得机制,进而完成语言习得。这一理论可以用下图表示:

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学习者可以吸入一部分或全部可理解的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也可能不吸入任何语言输入。输入之所以变为吸入,是情感因素对可理解语言输入起了过滤的作用。当习得者学习动力不足、缺乏自信心、过度焦虑或身体状况欠佳时,我们可以认为学习者的情感过滤不恰当(过高)。这时,习得者面对可理解性语言输入的吸收率很低,习得的过程受到阻碍。而当习得者的学习动力充足、自信心强、焦虑程度适当、精神状态良好时时,我们可以认为学习者的情感过滤恰当(低)。习得者此时面对可理解语言输入的吸收率很高,有利于第二语言习得。

二、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一)情感过滤假说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假说之一,对对外汉语教学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让非本族人再去掌握一门外语无疑是困难的,而汉语更有它的难学之处。汉语语法重“意”不重形,具有意合为主、隐性语法关系丰富、表意灵活等特点,与外显语法规则清楚的语言相比,汉语语法显然更难掌握;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声调的抑扬顿挫变化与轻声、儿化等对初学者均是难点;汉语词汇中的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同音词、多音词、量词、语气词等都曾给外国人带来过大量障碍;汉字对于外国人更是一套陌生的文字体系。为此,对外汉语的教学工作者与研究者,必须运用第二语言习得的一些理论,在教学中采取相关的措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活动不是单枪匹马靠自己摸索,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的。优质的对外汉语教学,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为主导,重视情感因素,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性”这一原则,利用情感因素丰富教学。如果老师上课时都板着脸,不懂得如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采取“满堂灌”的传统教学做法,那么课堂就容易死板僵化,往往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情感过滤假说正是为对外汉语教学的提供了这样一种理论基础:汉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应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必须有驾驭课堂气氛的能力、用情感进行师生之间沟通的能力、极强的个性感染力。

(二)对外汉语教师应调整课堂模式,寻求降低情感过滤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个体学习者的情感因素主要有动机,态度,个性,信心等等,根据这些因素可以确立如下几种降低情感过滤的教学模式:

1.愉快教学

愉快教学首先要形式生动,寓教于乐。以让学生感到快乐为目的,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加大可理解语言输入为语言吸入是关键。心理研究表明,处于愉悦状态下的学习者常常有自我满足感,而满足来自他们在语言学习中取得成就的感觉。所以愉悦的课堂气氛十分重要。有经验的对外汉语教师都曾经尝试过用愉快教学模式来指导对外汉语教学,有的老师利用卡片、游戏、绘画、演讲、唱歌、表演、小组活动、口头作业等形式来活跃课堂气氛,结果往往收到奇效。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高涨,兴趣提高,学习汉语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而且乐于接受他(她)传授的知识,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也快。比如在讲授汉字“落”与“掉”的区别时,教师可以在黑板的两侧各画一个跳降落伞的人,左侧一个降落伞的旁边画一个剪子。有剪子的降落伞表示“掉下”的动作,没有剪子的降落伞表示“落下”的动作。这样的教学既生动,又直观。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轻松地掌握了汉语知识。

2.激励教学

激励教学要求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激励物,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励教学的结果一般是学习者能有较好的学习态度。态度是个人对他人事物的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态度又与动机密切相关。态度积极的汉语学习者因为渴望了解中国的社会风俗、历史、文化,一般会有良好的动机去学习。所谓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人的内在潜力得以发挥并为实现追求目标而努力的过程。外国留学生在来到中国时,一般都会先经历这样一段“蜜月期”:对中国文化感到好奇,学习汉语随之充满激情,在课堂上积极踊跃地回答问题,每次上课都举手,希望得到老师的提问。可好景不长,当其接触中国文化的“蜜月期”消失时,学习中随之而来了畏难情绪,这种情绪渐渐表现为:上课低头、睡觉、思想开小差、上课说话等等。

对外汉语教师这时如果不能很好把握其心理特点而加以正确地引导,这类学生可能就不来上课了。这是一个极危险的信号,因为态度直接影响课堂的参与程度,学生的课堂表现同学习态度成正比。教师此时应该主动找学生谈心,给予情感上的支持,使其在内心产发一种自发力量来学习。或采取相应的奖励手段,比如:上课认真听课、表现突出的学生要给予表扬,考试得高分的同学要给予物质奖励,通过竞争促进其向上学习的动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因为受到竞争目标的鼓舞,人会出现一种向上的心理状态,导致潜在能量的发挥。否则,有些学生极有可能走上放弃汉语学习、回归本国的道路。要极力避免这类现象的发生。

3.宽容教学

宽容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习者的学习信心。信心是成功者必备的心理素质之一,是一个人相信自己,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积极心理倾向。信心强的人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与不足,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要优于自卑者。语言学习的成功者也往往是那些具有高度自信和良好的个人映象的人。因为自信会使人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克服各种困难,想办法积极进取,以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这好比是两军对阵,气势十分重要。倘若没有开战己方就已经气馁了,己方的胜算就一定不大。所以自信心强的学习者要比缺乏自信心的学习者的成绩好。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的学习过程是按“假设―验证”的过程进行的,因此在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犯下错误,有的错误甚至十分好笑。其实,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因为语言经过大量的“输入”后,必然会有“输出”,而输出语言,就可能会有错误,。对外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一开始面对的就是已经掌握了母语的外国学习者,他们已经养成一套语言习惯,在这个基础上学习汉语就容易出现按原来语言系统造出的错误句子。有的外国人把汉语的动宾关系说错,造出“饭吃你”的句子。曾经有过一位年岁较大的留学生对老师说:“我的两个女儿都出jiā了!”老师听了以后吃了一惊,问:“为什么?”其实他是把出嫁中的“嫁”(jià)的声调由去声读成阴平,结果成了“出家”。这完全是汉语学习者没有系统掌握好汉语语音知识造成的缘故。对于这类错误,教师应该以一种宽容的态度,用善意的、委婉的方式指出来,而不能劈头盖脸地批评,造成学生的心理伤害。如果使学生觉得汉语难学而放弃汉语学习,那就得不偿失了。

宽容教学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宽容学生的错误,增强其学习的信心。让学生觉得:我可以讲好汉语。当然,宽容不是不指出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对那些涉及语义表达、语法错误严重的错误,教师在事后一定要及时指出。而对那些由于紧张、不熟练造成的错误,教师可以暂且放过。纠正错误在学生表达完之后并通过事后纠错来提高学生语言学习的信心,是教师宽容的具体体现。对外汉语教师要尽量满足学生的成就感,避免挫伤其信心。

4.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最初提出于二、三十年代的英国,在外语教学中曾得到过大力推广。它强调通过有 意义的情景进行目的语基本结构的操练。之所以将情景法作为降低情感过滤的途径之一,是因为情景的操练有助于学习者外向性格的培养。心理学中的性格有内向与外向之分。一般认为,外向性格有助于语言学习,原因是外向性格的学习者活泼、爱讲话,能大胆地用外语进行交际并不为语言错误而感到难堪,从而能获得许多语言实践的机会。而内向性格的人喜欢思考,不爱讲话,所以口语表达能力往往没有外向性格的人强。采用情景教学会使学习者获得出语言的表达习惯。而且情景教学把新的语言点放在情景中介绍和操练,重视基本词汇的教学,按先易后难的原则对语法项目进行分级排列,使得学生具备一定的词汇基础后再阅读。这些对培养学习者的外向性格大有好处。因为在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指引下,刺激与模仿是自然生成的,在这样的情景下,性格内向的人也会尽力去完成语言实践。从而渐渐改变其内向性格。比如在对一内向外国留学生讲授“是……的”句式时,教师在事先知道他在寒假没有回家。所以就问他:“你放假为什么没有回家?”他回答:“我父母来了。”教师继续问:“你父母是坐飞机来的么?”他回答:“是坐飞机来的。”教师又问:“他们是要坐飞机回去吗?”他回答:“是要坐飞机回去的。”教师再问:“你是很想他们的,是么?”他回答:“我是很想他们的。”其中“是……的”在教师与学生的谈话反复出现,这就比在课堂上的讲授简单地多。教师按照内向学习者的思路,抓住他感兴趣的话题,使其开口张嘴说话,在轻松的谈话中把“是……的”句式教会给学生。

外国留学生因为是在中国学习汉语,教师对他们进行情景教学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留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与中国人对话,学习正宗的汉语;在商店购物、 在公园游玩 ,都会遇见可以练习汉语的对象。而对外汉语教师,在国外教汉语时应如何实践情景教学,则是一个应该好好考虑的问题。原因是国外没有相关的中文语言环境,实践情景教学就不太容易。而且情景教学以口语为基础,通过有意义的情景进行汉语的操练。如果过于重视口语而忽视读、写等基础训练,就会犯下只会说不能看的弊病。有的外国人就是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而报纸、杂志一个字也看不懂。所以情景教学也要同其他的训练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真正掌握汉语的目的。

5.适度焦虑教学

焦虑是指个体由于预期不能达到目标或者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得其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而形成的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心理学家认为,焦虑会使人烦躁不安,加重情感过滤,从而影响学习效率。而近来研究表明,适度地焦虑是“一种必要的情绪,可以促使事件的加速完成”。语言焦虑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焦虑,而是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产生了不自信的心理,进而害怕在运用汉语过程中出现错误。包括:语境方面的听、说和学习有关的紧张和特殊感觉。对课堂环境下的学生而言,常见的焦虑原因有三方面:交流畏惧、负评价恐惧和考试焦虑。这三个方面体现在汉语方面主要是:交流畏惧是学生害怕在与中国人交流中出现错误而害怕,负评价恐惧是指学生在运用汉语知识过程中因为不熟练、不地道、怕汉语水平胜过自己的学习者耻笑或老师的轻视而产生的沮丧心理。考试焦虑指学生担心考试考得不好或者不能通过HSK考试。

焦虑感不可以过大,否则对学习者不利。但完全没有焦虑感肯定也不行。适度的焦虑有助于人们增加完成一件事的决心。完全没有焦虑感的学生会感到汉语学好与学不好都无所谓,这样的学生永远不能掌握汉语。

因为语言焦虑与学习者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所以,关键还要靠学习者自己努力调节,教师的引导作用也不容忽视。对外汉语教师要树立一个亲切友善的形象,随时与学生进行沟通,消除外国人心中的恐惧感,使学生意识到:“他(她)其实就是我的朋友。”高水平的对外汉语教师,往往充当着严师与慈父(慈母)的双重角色,将爱无私地奉献给留学生们,班级也就像一个温馨的家。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学习汉语,焦虑感大大减弱,汉语能力得到增长。克拉申提出的“情感过滤假说”对改进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广大对外汉语教师,应该意识到情感对汉语学习的重要激励和抑制作用,以自己丰富的情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为开创我国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注释:

①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商务印书馆。

参考文献:

〔1〕蒋可心、金春花.浅谈对外汉语教学〔J〕.外语学刊,1995, (2).

〔2〕刘NC046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3〕杨一虹.论情感在图书馆管理中的作用〔J〕. 图书馆建设,2000,(6).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