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9 05:45:5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老庄论坛,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作者:高仙 张世伟 李玉红 甄媛 李鑫 单位:北京市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教师吸烟与被动吸烟情况有41名(20.8%)教师曾经吸过烟,其中男教师33名(80.5%),女教师8名(19.5%)。男教师曾吸烟率(54.1%)高于女教师(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403,P<0.01)。30名教师现在吸烟,吸烟率为15.2%,其中男教师29名,女教师1名;20名(66.7%)教师想戒烟。男教师现在吸烟率(47.5%)高于女教师(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465,P<0.01)。在曾经吸烟的41名教师中,现已戒烟的有11名(26.8%),吸烟30名(73.2%);过去1a曾在校园吸烟10名(24.4%),未在校园吸烟31名(75.6%);23名(56.1%)教师戒烟的原因为改善健康;23名(56.1%)曾得到过有关戒烟方面的帮助或建议。在过去30d中,有102名教师(51.8%)平均每周至少有1d和正在吸烟的人一起呆在室内或车内15min以上,其中男教师39名(63.4%),女教师63名(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1,P<0.05),男教师被动吸烟率高于女教师。2.2学校控烟工作100名(50.8%)教师表示没有接受过预防青少年吸烟方面的培训,有97名教师(49.2%)参加过培训。188名(95.4%)教师认为应该接受专门培训;156名(80.0%)教师在教学或工作中,向学生讲授过关于烟草危害或控制吸烟方面的内容。193名(98.5%)教师报告校园不能买到烟,13名(1.5%)不清楚;119名(60.4%)教师报告在学校附近(200m内)能买到烟。分别有172(87.3%),177(89.8%),172(87.3%)名教师报告学校严格禁止学生、教职员工(在校)、外来人员(在校)吸烟。2.3教师对吸烟危害知识知晓情况“吸入他人呼出的二手烟有害健康”正答率为100%(197/197);“吸烟会导致疟疾”正答率为59.4%(117/197);“吸烟会导致肺癌”正答率为85.3%(168/197);“吸烟会导致心脏病”正答率为76.1%(150/197);“吸烟时如果不将烟雾吸入肺中,就不会危害健康”正答率为89.8%(177/197);“偶尔吸入一点点二手烟,不会危害健康”正答率为87.8%(173/197);“吸烟只要不上瘾,偶尔吸着玩,不会危害健康”正答率为90.4%(178/197)。2.4教师对控烟的态度98.0%(193/197)的教师认为“公共场所应该全面禁止吸烟”,99.0%(195/197)的教师认为“学校应该出台禁止教职员工在校内吸烟的政策”,97.5%(192/197)的教师认为“学校应该出台禁止外来人员在校内吸烟的政策”,70.6%(139/197)的教师认为“不可以允许烟草商赞助学校、体育赛事”,87.8%(173/197)的教师认为“应该完全禁止烟草广告”,74.6%(147/197)的教师认为“卷烟应该涨价”,71.6%(141/197)的教师认为“烟草厂商在有意潜移默化地鼓励青少年吸烟”。
学校不仅是儿童青少年获得文化知识的主要渠道,也是生活技能养成、社交方式形成的重要场所。学校可通过制定控烟政策、开展系列控烟宣传活动、控烟宣讲等,教育学生远离香烟。在各环节中,教师起到重要的作用,吸烟行为与控烟习惯对青少年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7]。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其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本研究中,教师曾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分别为20.8%,15.2%,均高于刘春燕等[8]研究结果(17.4%,13.6%)。男教师曾经吸烟率、现吸烟率、被动吸烟率均高于女教师。说明男教师仍应作为重点干预和指导的对象。在曾经吸烟的教师中,56.1%教师戒烟是为了改善健康,56.1%教师得到过戒烟方面的帮助或建议,26.8%的教师已经戒烟;在吸烟教师中,66.7%的教师想戒烟。说明通过近些年无烟学校的建设,控烟制度的完善,宣教活动的开展,控烟理念的深入等多种途径和形式,教师控烟工作已见成效,教师们能够意识到吸烟的危害,也正在克服不良行为。让烟草远离青少年,这是政府和整个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9]。教师掌握控烟知识和技巧有助于帮助、指导学生远离烟草。本次调查中,80.0%的教师在教学或工作中,向学生讲授过关于烟草危害或控制吸烟方面的内容,但是只有49.2%的教师曾接受预防青少年吸烟方面的培训,高于叶永清等[10]的研究结果(15.47%)。95.4%的教师希望能够接受预防青少年吸烟和戒烟的专门培训,说明教师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希望得到专业培训。调查的教师基本掌握吸烟危害健康的知识,尤其是“二手烟有害健康”知晓率为100%。但是对吸烟危害身体健康存在一定误区,“吸烟会导致疟疾”正确率为59.4,吸烟会导致心脏病正确率为76.1%,对烟草会引发的疾病需要进一步培训。其余问题的知晓率均在80%以上。有研究显示,加强教师控烟培训,是提高教师控烟意识和开展控烟教学积极性的关键措施[11]。
学校应对教师定期开展控烟培训,提高知晓率和技能。鼓励教师将控烟知识和技巧融入到日常教学过程中,而不是只针对无烟日等主题活动开展培训,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控烟知识和技巧的反复强化,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远离烟草危害。98.5%的教师报告校园内不能买到烟,60.4%教师报告在学校附近(200m内)能买到烟。有研究显示,学校周边200m内有售烟点的学校,学生尝试吸烟率和目前吸烟率均高于无售烟点学校的学生;吸烟的报告率均随烟草销售点的增加而增高[12]。直接购买烟草是学生获得香烟的主要途径,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中购买香烟被拒售的比例逐步降低,即香烟的可获得性越来越高[13]。香烟易获得性会对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对烟草销售商家的管理就尤为重要。分别有87.3%,89.8%,87.3%的教师报告学校严格执行学生、教职员工(在校)、外来人员(在校)禁止吸烟。教师对公共场所全面禁烟,制定严禁教师、外来人员在校内吸烟制度支持率较高。说明教师认可吸烟的危害,将其视为不文明的行为,意识到校内吸烟会影响学生健康。虽然学校建立了控烟的规章制度,严禁教师在校吸烟,但仍有一部分教师在学校吸烟。说明学校控烟制度落实不到位,监管力度不够,没有真正起到约束和警示的作用。多项国际研究表明,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形成青少年对烟草使用的正面态度,从而有效地鼓动青少年尝试吸烟,鼓励吸烟者多消费,降低吸烟者戒烟动力,鼓励已戒烟者重新吸烟,创造烟草使用被认为是司空见惯和可以接受的环境,从而显著增加烟草销售量[14]。本次调查发现,在对禁止烟草商广告、赞助、认为在有意潜移默化地鼓励青少年吸烟支持率不高。目前烟草商的广告随处可见,且有研究表明,以烟草企业或企业集团冠名的间接烟草广告宣传效果非常明显,广告对青少年的影响是成年人的3倍[15],说明青少年更易受广告宣传的影响,可能会成为吸烟者。所以要加强对学校教师的培训,使其了解烟草控制法律法规,理解烟草广告、促销的危害,对其指导学生拒绝烟草毒害是有帮助的。
将农民工纳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是保障其基本权益的措施之一。近年来我国每年进城农民工一般保持在1.5亿左右,由于农民工以中青年为主,大部分都还没有达到养老年龄,农民工养老问题目前还不突出,没有成为社会问题。但若现在不重视,在不久的将来,大规模的农民工年老体衰后的养老问题将发展为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农民工年老后在哪里养老,城市还是农村?谁将承担养老义务,是农民工自身、是其子女还是国家和社会?这些问题不解决,将给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带来巨大的冲击,因此,解决好农民工的养老问题刻不容缓。
一、当前农民工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997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确立。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2亿人被纳入该制度的覆盖范围。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范围包括各类企业及其全部职工,明确规定包括1年以下的农民工,而且农民工对于养老保险有强烈的需求。但从现实情况看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情况并不乐观,存在许多障碍。
(一)制度有缺陷
目前实行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规定,参保农民工只要累计缴费满15年,达到了规定年龄就可领取退休金。但农民工从事的多数是体力活,多数是灵活就业,也很少有单位会这么长时间雇佣他们。由于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难,造成农民工大量退保的现象。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难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统筹层次低。二是转移办法滞后。三是省际之间缺乏协调机制。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遇到问题,迁出地省社保机构解决不了,迁入地省社保机构也不管,农民工不知找谁才能解决问题。
(二)立法滞后,执法不严
近年对农民工的权益保护国家和地方都制定了许多政策、措施,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立法不足、执法不严和行政管理不到位的现象。我国劳动力市场长期处于严重供大于求的状况,劳动者必须依靠法律的武器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而我国现阶段法律法规的缺失和低“硬度”使维权工作缺乏力度,其存在的不少漏洞和操作性不强,以及缺乏明确的责任追究条款等问题,使该部法律在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问题上显得软弱无力。对于涉及农民工报酬、劳动保护、社会保险等问题,大多都是出现了问题或投诉举报才进行检查处罚,主动监督不足。由于我国相关法律立法滞后、行政管理和执法的缺位,导致企业在为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等社保费用时,是逃费的多,纳费的少,主动纳费的更是微乎其微。
(三)企业不愿参保
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城市脏、累、差的体力活和高危行业,这些企业人工费用所占比例较高,参加养老保险对企业的压力较大,大多数企业缺乏为农民工缴纳保费的积极性、主动性。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采取不给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农民工在就业市场上是弱者,只要能找到一份活干就行,几乎没有可能考虑是否参加养老保险等事项,农民工生存压力大,他们只能考虑当前的生存问题,因而产生部分收入低的农民工愿意企业不参加养老保险而给予一定的补贴,导致许多企业根本不给农民工参加任何社会保险。
(四)农民工自身缺乏保障意识
农民工自身方面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认识问题。虽然农民工普遍意识到以后养老是一个存在的问题,但认为自己现在还年轻养老是几十年以后的事抱着“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想法。二是生存压力。目前农民工工资收入一般不足1000元,在西部地区只有600元。三是就业压力。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劳动力供大于求,农民工为生计满足于有活干,只能放弃养老保险等权力。四是法律意识淡薄。对不签劳动合同,克扣拖欠工资,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等侵权行为,往往持克制,忍耐的态度,没有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这也是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民工中推行不力的原因之一。
二、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的措施
建立平等、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社会发展目标和当前的城乡差异现实,决定了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必须具备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的可衔接性,才能有助于逐渐消除人身差异,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才能提高国家、社会在老龄化高峰来临时承受风险的能力。
(一)加快立法、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体系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资金的筹集、管理与使用缺乏应有的法律保障,至今尚未颁布《社会保险法》,制约了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加快《社会保险法》、《职工养老保险法》的立法工作,已成为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首要任务和迫切要求。目前,农民工参保率在低位徘徊与参保后其利益得不到保障有直接关系。由于农民工流动频繁,单位和农民工参保缴费后,社会保险关系难以转移和接续。要吸引更多的农民工参保,就要设计适应农民工高流动性的养老保险制度。
(二)制定全国统一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异地转移与接续办法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要求劳动保障部门抓紧制定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异地转移与接续办法。2010年1月1日新施行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规定,农民工中断就业或返乡没有继续缴费的,由原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保留其基本养老保险(下转第14页)
(上接第39页)关系,保存其全部参保缴费记录及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储存额继续按规定计息。农民工返回城镇就业并继续参保缴费的,无论其回到原参保地就业还是到其他城镇就业,均按前述规定累计计算其缴费年限,合并计算其个人账户储存额,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与城镇职工同样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农民工不再返回城镇就业的,其在城镇参保缴费记录及个人账户全部有效,并根据农民工的实际情况,或在其达到规定领取条件时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或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的出台实施,一有利于维护参保人员特别是广大农民工的养老保险权益。二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随着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特别是2009年全面实现了省级统筹,劳动者在省内流动就业转移接续养老保险关系,有了制度和体制的基础。三是有利于促进城乡统筹。《暂行办法》规定,农民工在城镇之间流动就业或间断性在城镇就业,只要参保缴费并达到规定条件,与城镇职工享受同样的养老保险待遇。这对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就业,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具有深远影响。
(三)强化监督和管理,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当前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严格查处各类侵犯农民工权益的现象。对于农民工权益的保护工作,要走综合整理的道路,从用人单位这个源头抓起,从签订劳动合同入手,对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事件,特别是不给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企业要进行严肃查处,杜绝企业不给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现象的发生,将在企业打工的农民工全部纳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2-290-02
疲劳是一种常见的生命现象,其形成是生物、心理、社会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亚健康状态最典型的表现是疲劳。所谓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低质状态,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但在躯体上、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从而呈现活力减弱和对外界适应力降低的一种生理状态[1]。亚健康可以向健康和疾病两方面转化,积极正确的医学干预可以使亚健康转化为健康,反之,则可能导致疾病[2]。中医学“治未病”的基础理论在防治亚健康状态方面有着丰富的内涵,“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早在《黄帝内经》就提出来的防病养生谋略,是至今为止我国卫生界所遵守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最早思想,其意义与现代积极调整亚健康状态近似。
以中医“治未病”为理论基础,运用外治疗法去预防和调理亚健康状态,是对疲劳状态进行干预的有效方法,现介绍如下:
1 针灸
在我国传统医学理论中,针、药治疗病症的作用是尽同的。其都是以调解阴阳、疏通经脉、祛邪扶正,使人体五脏六脏经脉气血畅疏,阴阳平衡,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健康长寿目的。在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医书《黄帝内经》中,在论及针灸治疗病症时一再强调治早,治其萌芽,治其神。其意义与现代积极调整亚健康状态近似。如《内经・汤液醪醴论篇》说:“夫病之始生也,极微极精,必先入结于皮肤。今良工皆称曰病成,名曰逆,则针石不能治,良药不能及也”治病要治在始生精微症候不显阶段,即现在的亚健康阶段。
2 穴位灸疗法
针用毫针,灸用艾绒药物等。艾灸的治疗作用是通过艾的药理作用与热的物理作用,同时完成的。主要有温经散寒、调理气血、疏导瘀积、扶阳固脱之功效。穴位灸有温经通络、祛湿散寒、有升阳举陷、回阳固脱、消瘀散结、拔毒泄热作用;还亚健康状态,达到保健强身的作用。
3 耳针、头针疗法
耳针疗法历史悠久,1973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阴阳十一脉灸经》中就有耳脉的记载。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中《内经》和其他一些著作中,都记述了许多借耳诊疾病的理论和具体方法。《灵枢・口问》篇有“耳者,宗脉之所聚也”之说。心、肝、脾、肺、肾五脏与耳均有联系。近年人们在抗疲劳过程,逐渐实现了耳针的疗效,使我国耳针疗法有了大的飞跃。头针疗法,是继承和发扬祖国医药学宝贵遗产,将针灸疗法与现代医学、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互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有中西医结合特点的外治疗法。本方法安全、简便,对神经系统疾病所引起的疲劳症候的治疗有一定疗效。其机制除了通过针刺头部穴位、刺激和兴奋人体诸阳经,达到助阳而益阴,通里而滋补肾、肝、脑诸阴之功能。
4 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又叫“拔罐子”,它是祖国医学中的宝贵遗产之一。在我国传统医学发生与发展历史中,亦占重要地位。据有文字记载,晋代医学家葛洪在他的《肘后备急方》中,就曾用“角法”治疗外科疮疡之吸脓。“角法”是用兽角挖空制成。拔罐法的特点是通过罐内的负压和温热,而对人体功能产生调节。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拔罐时的负压、温热刺激,能使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调节以局部为主的微循环状态,加强新陈代谢,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在生理、病理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5 推拿按摩类疗法
推拿按摩类疗法,历来是中国传统医学明确肯定的缓解人体亚健康状态的外治疗法之一。它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达到治疗目的。它主要通过纠正解剖位置与改变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系统功能相结合,纠正解剖位置与调整信息的结合来发挥作用。推拿按摩疗法,还可以增强血液循环,扩张毛细血管,促进血管网重建,恢复血管壁的弹。推拿按摩作用,可使压力传递到血管壁,加速血液流动,降低血液粘稠度,促进肌体各部位营养供给和代谢水平改善,进而发挥除祛人体疲劳,改善人体五脏六腑功能失衡等重要作用。
6 足部反射区疗法
该方法简便、应用广范、便于普及,且疗效良好,因此,该方法是外治疗法诸多调整人体亚健康状态中,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当人体脏腑器官发生疾病时,这些在人足与人体脏腑器官相应部位或点就会出现前已述及的异常病理反应现象。而当用某种方法刺激这些敏感区(区域或点)时,疾病与痛楚也随之得到缓解或痊愈。
7 痧类疗法
痧类疗法是通过刮痧等手段,刺激人体体表皮肤经络、络脉,达到疏通经气、畅通气血,产生抗应激、除劳倦、解痉、消炎、清热、改善脏腑功能,调整人体阴阳平衡,达到阴平阳泌、解除疲劳之目的。痧类疗法其适应的脏腑为肺和人体卫气系统,肺主皮毛、主一身之宗气,关系人身体的卫外系统、抗病能力,因此,通过痧类疗法治疗,可以提高人体防病抗病解除疲劳之能力。
8 热浸敷类疗法
人体某一部位因劳累或运动过量而产生疲劳症候,用热水敷或浸泡即感到舒适,达到活血通络、舒筋和脉、除痹祛寒、除瘀滞等功效,使疲劳解除。该疗法是我国传统医学外治疗法最简便、最常用的抗预肌肉筋骨及五脏六腑疲劳的方法之一。亦是民间抗疲劳常用方法。
9 体育类疗法
体育疗法预防疲劳,除祛疲劳是众人皆知的常识。汉代末年,医学家华佗提出了健身防病的理论,他认为“人身常动摇,则谷气消、血脉通,病不得生,”他在继承前人导引术健身操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推广了一套名叫“五禽戏”的医疗保健操,为在他以后健身抗疲劳运动的出现,开辟了广阔道路。后来宋代“八段锦”和明清时期“易筋经”、“太极拳”的出现,都是导引术的发展和创新。这些预防亚健康和抗疲劳方法,都在民间广泛流传,延续至今。在现代医学中,体育疗法占有一定的地位。它方便易行,人人都能做到。实践证明,体育疗法对人体除祛疲劳和治疗疏通气血、调和阴阳某些疾病的疲劳症候,是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并获得满意的效果。
中国传统医学在诊治疾病、亚健康状态时,历来主张针、药同用。针、药同用是我国传统医学发生发展的历史真实,在人们比较公认的中医师祖中,如扁鹊、淳于意、涪翁、程高、郭玉等。都是针、药并用或单独用针灸疗法治疗病患的先师。而针、药两大系列治法,延续至今日,仍是处在各有所长、互为替代、互相为用、效均无弱之局面。中药能防治的未病和已病,针灸和其外治疗法均能胜任。特别是在抗疲劳、延年益寿方面,针灸更有其长处,其无毒、无副作用,在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气血、经络通畅等方面,又有立竿见影之长处。因此应用针灸及对症治疗法调整人体亚健康状态,是目前亚健康研究与应用的重要内容之一。不管亚健康形成的原因如何,症状如何,中医都可以应用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通过针灸、推拿和传统体育运动等多种外治疗法进行全方位、多途径、多环节的“调理”,阻断亚健康向疾病发展,从而使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4]。因其外用疗法的简便易行,在人们防病保健、延年益寿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与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王琦. 防治亚健康状态是中医学在21世纪对人类的新贡献.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 24 (2) : 1.
关键词: 道;名言;论证;形而上学
中图分类号: B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7387(2013)02-0112-05
在中国哲学中,“名言”是与“名实”、“名辩”相联系的一个概念,三者同属认识论。对应西方认识论,名言可以被近似地当作描述人们经验、思想和信念主张的命题或命题集合。在先秦哲学中,关于“认识是否可能”的问题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一般经验知识是否可能?第二,对“道”或“真知”的认识是否可能?对于前者,儒家和墨家持肯定态度。如孔子、荀子和墨子都讲正名。道家虽对此没有专门论述,但也没有否认日常经验知识的获得。而“道”或“真知”是否可以用名言来把握就成为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大争点。[1] 各家或多或少都有所涉及,并给予不同回答。儒家和墨家持积极态度,特别是荀子。他不仅认为道可以把握,而且指出认识道需要通过“虚壹而静”的途径。《荀子·解蔽》中说:
“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心未尝不臧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满也,然而有所谓一;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万物莫形而不见,莫见而不论,莫论而失位。”
《易传》虽然认为名言不能把握“天道”,但是通过“圣人立象、设卦、系辞”就可以直观“天道”,因此,也可以说是一种“天道”可知论。与此相对,《老子》和《庄子》认为道不能用名言把握,因此是不可认识的。这一观点及其论证在哲学史上极为重要,为此后在哲学、文学以及绘画领域开展的言意之辩开启了帷幕并确定了基调。为了分析其论证的可靠性和揭示其结论的内在特点,本文依次重建了《老子》、《庄子》中“道”与“名言”关系的论证过程。
一、《老子》中“道”与“名言”
论证过程的重建
《老子》中表明“道”不可言说最直接的表述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其中,第一和第三个道、名都是《老子》的专有名词,用来指称和命名最根本的、不可认知的那个东西,而第二个道和名作为动词,有言说、表达之意。由于作为专有名词的道和名指称同一个东西,且“道可道,非常道”与“名可名,非常名”结构相同,因此,笔者只对前者做论证分析。
(一)两个前提的推导
“道可道,非常道”作为结论,应该是从前提按照逻辑规则推演出来的。现在我们来重建论证的前提和过程。首先,把“道可道,非常道”翻译为日常语句就是“道是不能言说(认识)的”。把这个命题进行还原就形成完整的语句:人不能认识道。而要做出这个判断就必然涉及两个认知环节:一是人的认识能力,二是作为认识对象的道。把“道是不能认识的”这个命题作为结论,在前面两个认知环节的维度上,推论的前提有且只有两种可能:
§1人没有认识能力并且如果人没有认识能力,那么人就不能认识道。
§2人有认识能力并且如果人有认识能力,那么人就不能认识道。
用K表示知识;a代表任何具有健全认识能力的人;p表示命题:人没有认识能力;q表示命题:人不能认识道。那么上述两类前提可以形式化为:
§1′: Kap∧(KapKaq) §2′: 瘙 綈 《Kap∧( 瘙 綈 KapKaq)
由此可见,在逻辑语法层面,前面两类前提都能有效地推出结论“人不能认识道”。但为了确证这个结论是否可靠还应该对两类前提进行逻辑语义分析。下面笔者依次分析这两类前提为真会产生什么样的认识结果。
(二)第一类前提的分析
第一类前提是由“并且”作为联结词形成的合取命题。如果这个合取命题为真,就要求两个合取支命题同真。首先看第一个支命题“人没有认识能力”。如果这个命题为真,则必然导致悖论,即必须肯定它为假。具体来说,如果“人没有认识能力”为真,那么,这个真命题本身就不会形成,或者说,我们至少具有“‘人没有认识能力’为真”这一知识。如此一来,就必须接受人有认识能力这个现实。既然如此,“人有认识能力”就为真,而第一类前提也就转变为第二类前提。
另一个合取支命题“如果人没有认识能力,那么人就不能认识道”是逻辑蕴涵式。从命题表达的意义本身来看,如果人没有认识能力,显然就会得出人不能认识道。前面已经证明“人没有认识能力”为假,也就是说,第二个支命题的前件为假。在逻辑语法层面,前件假,不管后件是真是假,逻辑蕴含式恒真,或者说,从“人没有认识能力”为假并不能推出“人不能认识道”的具体真值。但在二值逻辑系统中,其真值只能有两种可能:要么为真,要么为假。在逻辑语义层面,由于“人有认识能力”为真,第二个支命题就有且只有两种可能情况,具体表述为:
§1.1如果人有认识能力,那么人就能认识道。
§1.2如果人有认识能力,那么人不能认识道。
第一种可能情况属于强的可知论,这与《老子》和《庄子》中道的不可知论不相符,故不作具体分析。而第二种可能情形与第二类前提的第二个支命题相同,因此在分析第二类前提时再作说明。
(三)第二类前提的分析
第二类前提的第一个合取支命题是“人有认识能力”。从常识的维度看,其合理性显而易见。但要对其进行逻辑辩护就应从两个方面展开:第一,从认识结果分析。尽管有极少数怀疑论者否认人有认识能力,但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人会否认我们具有知识,至少在常识层面。同时,自然科学的发展为人类具有认识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辩护。第二,从论证系统的外部进行反证。中西方哲学都有对认识论进行反思与怀疑的内容,相比之下,西方哲学更是形成了自古希腊延续到现在的怀疑论传统。其中,笛卡尔对外在世界与休谟对经验知识的怀疑成为近代以来西方认识论必须要解答的难题。但反过来看,这种反思和怀疑之所以可能,就是因为人有认识能力。如果人没有认识能力,就没有正常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更谈不上对自身的反思与怀疑。换句话说,反思与怀疑都要立足于一定的认识能力和知识之上。由此可知,“人有认识能力”为真。
现在来看另一个合取支命题“如果人有认识能力,那么人不能认识道”的逻辑语义。直观来看,这一命题表明人有认识能力但又不能认识道,或者说,道在人的认识能力之外。从逻辑可能性来讲,外在于认识能力的道,其意义一般有两种可能:一是,“道”为笛卡尔、洛克和休谟等人所说的外在世界。按照笛卡尔的论证来说就是:因为你不知道你没有做梦,所以你就不知道任何关于你没有做梦的证据。也就是说我的认识都在我的意识之内,对外在世界的认识也是在我的意识中形成的,没有超出意识范围的认识。即使我的认识是由邪恶精灵所控制,我们也无法知道。[2] 对外在世界,康德也认为由于我们没有关于它的经验材料,所以不能形成关于它的知识,如果试图把世界作为认识对象,就会导致二律背反。二是,道为大全。它类似于黑格尔哲学中的绝对理念,但又不是纯精神性的。它是人们思辨的设定,但又不是完全脱离我们的所有经验知识。那么,《老子》和《庄子》中的道是哪一种层面的道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对道的文本意义做一番考察。
(四)《老子》中的道
《老子》中论及道的地方有73处之多。尽管道不可言说,但我们还是可以近似地描述道。比如,“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二十五章》)这是说有一个东西在万物生成之前就存在,并且是万物产生的根源,人们不知道它的名称,姑且以“道”或“大”来命名和指称。同时它又具有以下特点: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老子·十四章》)“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老子·三十五章》)
可见,《老子》中 “道”的所指对象不是具有确定属性的具体事物,而是本身模糊并变动不居的“有”;同时,这个“有”无法用名言从正面直接把握,只能用否定或负的方法进行描述,如通过“不是什么”来衬托“它是什么”。作为“有”的名称,“道”不是对“有”的反映和描述,而是对“有”的命名。可见,“道”与“有”一样,都是古人对宇宙万物根源终极追问的产物。
一般来说,早期的哲人喜欢追问宇宙万物的根源和本质,尽管思考的方法和结果各不相同。比如,早期的中国哲人喜欢思考万物产生于什么?在得知“万物生于有”之后会继续追问“有”又是怎么产生的?“有生于无”。那么,“无”是什么?假如“无”具有某种确定的属性,又会问“无”是由什么产生的?如果“无”的确是个“什么”,那么,这样的追问还会继续下去,以至无穷。无穷追问是怀疑论者否认知识可能的一个有力证据,但无穷追问又不符合我们的认识事实,因此,合理而明智的做法就是在某个节点停止这种后退追问。在《老子》中,这个停止追问的地方就是道,不能再追问道之后是什么。这样就既阻止了对宇宙万物产生根源的无穷追问,又对人的认识活动在一个可能维度上划定了界限。对应前面两种类型的道(外在世界和大全),《老子》中的道是具有思辨性质的大全,但又具有东方哲学的独特内容,即对宇宙生成和运动根源的追问与解答。
〖BT(1〗 二、《庄子》中“道”与“名言”论证关系的重建〖BT)〗
与《老子》一样,《庄子》也认为名言不能把握道,但又有所区别。《老子》侧重于道的终极性和不确定性,而《庄子》在强调道的不确定性的同时,侧重于对认识能力的怀疑。
(一)《庄子》对认识能力的怀疑
《庄子·齐物论》中讲,“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果有言邪?其未尝有言邪?其以为异于鷇音,亦有辩乎,其无辩乎?”这是说名言不像风一样飘无定所,而是有言说的对象存在。但对不同的人,言说的对象可能不一样。即使同一个言说者,不同时地的言说对象也可能不同。那么,如何为我们言说的内容提供辩护呢?一般来说有以下三种方法:第一,用认识的对象来衡量对这个对象的认识。在大多数认识论哲学家看来,对象就是我们所认识的对象,而我们所认识的对象就是由关于对象的认识构建起来的。因此,用认识对象来为关于对象的认识进行辩护显然是无法辨别真假的。第二,用“我”自己的知识来辩护。这又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用只有自己才懂的想法为我们言说的东西提供辩护。比如,在对自己坚信的观点进行辩护时,如果自己无法提供充足的证据和强有力的论证让对方满意,人们往往会说类似这样的话,即“尽管你(们)不同意,但我凭直觉发誓这就是真的”。然而这必然会陷入私人语言的陷阱之中。维特根斯坦认为,私人语言是不可能的,语言的意义只能在公共的“语言游戏”中形成。[3] 因此,仅凭自己确信但又不能提供公众可以接受的理由是不能为信念主张进行辩护的。二是运用我的知识(得到辩护的信念)来为我对某一对象的认识(待辩护的信念)进行辩护。但由于辩护双方都是信念,因此这类辩护就可以归约为我相信“我的某个信念”。然而,“我相信‘我的某个信念’”本身又是一个待确证的命题,为其提供辩护就会得到“我相信‘我相信我的某个信念’”,如此延续下去就会陷入信念辩护的无穷后退之中。第三,要真正辩护“我的信念”,一个可行的方法就是把它纳入到公共的“语言游戏”之中,看其能否与相关理论和思想融贯协调。但《庄子》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不同思想必然会产生论辩,而论辩并不能辨别各自的是非对错。《庄子·齐物论》中讲:
“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则人固黮闇。吾谁使正之?使同乎若者正之?既与若同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恶能正之!使异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异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同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邪?”
这里有两层意思:第一,辩论的输赢并不能确定论点的是非对错。赢的一方的观点并一定正确,输的一方的观点也不一定错。或者说论辩胜负与观点对错没有必然关联。第二,引入第三方作为辩论标准也不能判定孰是孰非。在《庄子》看来,第三方观点或者与我的观点相同,或者与对方的观点相同,或者同于、异于两方的观点,因而无法起到甄别是非对错的作用。在这里,《庄子》一方面对普遍知识进行了富有意义的怀疑;另一方面也暴露了这种怀疑的粗糙型。
由上可见,《庄子》由认识活动的相对性和认识对错的不可判定性推出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即人不能用名言把握道。因为“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庄子·秋水》)运用名言只能对认识对象的具体特性和状态进行刻画,但不能把握道。
(二)《庄子》中“道”的意义
《庄子》发挥了《老子》的思想,也主张道是宇宙之究竟本根。[4] 但又有新的特征,如《庄子·大宗师》认为,“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道先万物而存在,尽管“无为无形”,但却是“自本自根”的有,而且是一切万有存在的根源。表现在宇宙生成层面就是天道:“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庄子·天道》)表现在人类生存层面就是人道:“有为而累者,人道也。”(《庄子·在宥》)表现在帝王统治层面就有帝道和圣道:“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庄子·天道》)可见,相比于《老子》,《庄子》中道的意义更加丰富和多样。但相对于具体事物的可辨别和可衡量,作为宇宙本根的道是“无形者,数之所不能分也;不可围者,数之所不能穷也。”(《庄子·秋水》)在认识层面,作为对具体认识对象条分缕析、有限刻画的认识方式,“名言”显然不能对不可明其数度和条理的“道”进行描述。因此,道是“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庄子·秋水》)尽管如此,《庄子》认为还是有其它办法把握道。这就是《庄子》所讲的“心斋”、“坐忘”,即“损之又损”的具体途径。对此,《庄子·齐物论》中讲,“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把这段话倒过来就可以类比把握道所需要经历的三个阶段:首先,“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即虽然事物之间还有区别,但已经忘掉彼此之间的是非对错;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即尽管认为有物存在,但已经没有彼此的区别了;最后,“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至此,就彻底忘掉物我和世界的分别,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三、道所蕴含的内在区别
张岱年先生认为《老子》中的道“非感官所能觉察,故亦不能用一般名言来述说。普通的名言都由感觉经验来,而道则超乎感觉经验,所以没有恰当词字可以形容道。”[5] 那么,能不能认识道?如果能的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词把握道呢?对此,现代哲学家冯契持肯定态度,他认为道是一个总名,而总名是表示元学理念的,即表示宇宙整体的。总名不同于达名,达名是最高的类,以万物为外延,一般是哲学范畴,如物、性、时、空、类、故、理等。所有这些以达名所表示的范畴构成了一个辩证综合的整体,即大全、宇宙和天道。而这些是囊括万有、超越对待的总名。总名不能用立足于形式逻辑基础之上的概念和语言来认识,只能用理性直觉、辩证的综合以及德性自证来把握。[6] 但是用当代认识论来衡量,以上两种观点都是无法用经验知识为之辩护的形而上学。在维特根斯坦看来,只说我们能说的,如自然科学。由于形而上学命题没有确定意义,也就没有对错之分,因此是不能说的。对其,我们只能默然忽略。[7] 按照维特根斯坦的说法,《老子》和《庄子》中的道都是无法验证的形而上学。
但对道与名言的关系,《庄子》给出了两重说明:一方面,《庄子》对名言表达能力表示怀疑,认为依靠名言形成的认识是片面的、有限的,这样的认识只会产生对是非对错的无谓争论。与此相对,道是虚无缥缈、无形、不可围的,不能用名言把握,因此道就具有某种神秘性;但另一方面,《庄子》又认为可以用其它的方法表达道,这就是“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庄子·齐物论》)的方法,即用古人和老人的“重言”以及寓言故事显示“道”,“实际上就是用诗的语言来表达道,把哲理体现在艺术形象之中,也就是用形象思维的方式来表现哲理境界。”[8] 正是由于道的这种不可知但又可以体悟的神秘性和模糊性使得此后的言意之辩成为可能,同时也为文学家和艺术家寄托情感提供了条件。
但是,在当代分析哲学家看来,我们的思想和语言有密切的联系,思想通过语言来表达,而语言的意义就是思想。因此,不管名言、卮言、重言还是寓言都属于语言,只要语言能描述和表达“道”,那么人就有能力认识“道”。这显然与《老子》和《庄子》关于“道可道,非常道”、“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庄子·知北游》)的思想相矛盾。然而这仅仅是表面的矛盾,在其内部隐含着两个更深层次的区别:一个是重视综合和体悟的认知方式与重视分析和论证的认知方式之间的区别。前者是中国哲学的一大特征,而后者是西方哲学的显著特点。例如,《老子》和《庄子》都认为对道的认识只能通过“损之有损”的体悟和直觉,这样的认识活动不仅不依赖经验知识,相反要消除经验知识的拖累。与此不同,西方知识论通过条分缕析的分析工作追求对世界万物的确定性认识。
另一个是知识与形而上学的区别。现代哲学家主张知识有两类:一是通过分析得来的先天知识(prior knowledge);一是通过综合得到的经验知识。美国著名哲学家奎因(V.W. Quine)认为,分析和综合的区分以及还原主义是逻辑经验主义的两个教条。尽管他在一些场合承认先天知识和经验知识的区别,但他强调所有的知识或多或少都是经验性的,而且是可以验证和辩护的。[9] 与此相对,传统哲学认为有一些认识是超验的,例如,《老子》和《庄子》中的道是不能用经验命题进行验证和辩护的。因此,在是不是根源于经验以及能否验证的标准下,经验知识和形而上学产生了分裂。这种情况在《老子》和《庄子》中表现为:一方面人们能够获得日常经验知识,尽管不是严格意义上得到辩护的经验知识;另一方面又有对超验对象(如道、无等)的体认。尽管两类认识有一定关联,但更多的是区别和不同。显然,在西方知识论的视域下,《老子》和《庄子》中的道既不是神秘主义的未知对象,也不是对人类认知能力普遍怀疑的结果,而是对宇宙万物生灭变化终极追问的思辨产物。
【参考文献】
[1][4][5]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527、50、48页。
[2] Jonathan Dancy: An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Epistemology, Basil Blackwell Ltd, 1985, p.11.
意境作为道家思想始终贯穿于中国艺术设计的美学精神中,是东方人认识物象、品味设计的惯习。例如,传统的吉祥图案,比翼鸟、连理枝是“化景物为情思”,这种寄情于物的美感境界是一种虚静的心境,是抛开一切烦恼对自然的体会。这种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意境及效果,正是在老子思想的巨大影响力下达成的。
1大巧若拙———自然朴素的唯物主义
世界万物都由自然而来,艺术创造就是自然美的创造,表面质朴奇拙实质巧夺天工才是真正的艺术之美。正如明末清初画家傅山提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的审美倾向,巧不是表面的聪明技巧,而是顺其自然规律的真实体现,形拙而意巧便是“大巧若拙”。然而每个艺术家在设计作品时都会为自己的生活经验、思想感情、美学观所制约,忘记了美来自自然天成,来自平凡的劳动生活和景致,忘记了即便是杂乱无章的景物也能从中寻求那种敏捷流畅的画面。现代的艺术设计者也往往因思维的混乱或法则的束缚,只留于表面构成样式的多样性上,而丧失设计的简洁单纯及精神内涵。但也有的设计注重以简单粗旷的语言来体现平易近人的真实情感。这样的设计看起来没有什么精致华丽的图形画面,实质上却是自然淳朴、返朴归真,做到了真正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比起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一味狂怪渲泄、闹上加闹的全“效”设计更夺目。例如,曾经一举成名的酒鬼酒正是以极其质朴粗犷的个性包装,改变了名酒不可突破的历史。麻绳和麻袋构成的机理造形是古拙别致,泥巴随意捏制的材质色彩是大朴大雅,毛笔题写的书法字体是奔放洒脱。于是,一幅酒鬼披着麻袋的写意水墨画使产品包装形象格外的平易近人,实乃大巧若拙。事实证明,酒类包装设计若完全模仿洋酒既无特色也无生命力。很多融中国传统文化于设计而成功的中国酒包装看似传统“老土”,实际上是以至真至情表现得一览无遗,大盈、大巧由内而发。因此,在设计中只有真心领悟,抒发真实的情感,才能获得成功。
2以柔胜刚———有无实虚的辨证思维
中国的艺术实则都是间隔艺术、空白艺术。插花艺术要上松下密的间隔,绘画艺术要前实后虚的空白,音乐艺术要高低快慢的间隔,因此,任何艺术设计都要从间隔、空白中悟识到所有、所含、所用。容器中“容”才能盛水、房室有“无”才能容人纳物。所以,“无”是“有”的必要前提,“无”与“有”相互依存、互为利用。老子的“有无”辩证体现在设计中便是黑白、实虚、正负或满和空的对比关系。设计艺术中往往运用空间,空白来强化作品的表现力。例如,运用留白来突出主题是目前平面广告设计常见的一种表现方法,即通过大面积的空白,在有限的画面上让人产生无限的联想,以取得惊人的宁静效果或强化主体的作用,这就是“无声胜有声”的效应。反之,被塞满了图形或文字的拥挤画面反倒造成了视觉上的困难和记忆上的障碍,不利于留住观者。因此,好的设计必须是有留白的“透气”设计。另外,一个文字或版面编排设计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字里行间和版面分割空白的处理。如字的行距要比字距大,否则就会产生视觉方向和次序上的混乱。不同类的文字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或空白,以便区分各种字体的特点和作用。这正如构成设计练习中的疏密对比关系,没有疏就难有密的突显,没有虚哪来实的力度?因此,空白作为画面构成元素之一,其作用不亚于色彩、图形和文字。在设计中,要敢于留白。平面设计中的正负形也是“留白”的一种表现方式,常见于标志图形设计中通过正负形的相互依存共构一个完整形体。例如,联邦快递的标志,在看似简单的字母E和X之间包含一个“空白”箭头,其通过含蓄轻快的留白空间间接地传达“积极,迅速”的服务理念。在直接准确地表现出主旨内容的同时引导观者领会标志的信息内涵,从而获得“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和意境。老子思想中有无虚实的辩证思想和柔弱胜刚强的内涵实质是统一的。“柔”即为灵活性,“弱”为低姿态,“柔弱”是合乎天道,应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留白或间隔,犹如音乐中的休止符,是安排节奏的无形指挥棒,通过它的协调组织,才将各构成元素统一在一起,它在画面中带来的讯息和效应往往比实体的构成元素还要丰富和强大。因此,在设计中单纯简洁是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好的标志是易记易识的,它具有高度简化明快的视觉语言,需要设计者排除一切非必要的构成要素,反复提炼,以惜墨如金的笔调构成形象,以尽可能简洁的形式表述更丰富的内涵,发挥以一当十甚至当百的视觉传达力量。我们可以看到,在众多的现代标志中,那些以几何形体构成的抽象形态似乎更符合现代人的认识心理,因而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由此,我们更加不可否认“以柔胜刚”这个富有哲理的道家精神实乃艺术创作的最高智慧。
二下笔如有神:看庄子理想谈艺术设计的思维方法
1从熟能生巧到技进乎道
庄子认为“序是道的属性之一,任何事物不依循有序的原则就不能长存”。艺术设计之序即是法则、是技。任何艺术创作,技巧是艺术家首先必备的基本能力和素养,没有娴熟的技术手段、表现形式就无法表现出巧妙的构思与设计。“庖丁解牛”一文正是反映了古人对技术如何达于艺术创作过程的深刻体验,它告诉我们如何“由技入道”,如何通过“所见无非牛者”到“未尝见全牛”的经验积累和思维转变过程,领悟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的艺术创作方法,而最终获得“技进乎道”和“下笔如有神”的境界。然而,艺术的追求不仅只为熟能生巧而停于表面技法的进步与熟练,而是“由技入道”,实现由物质向精神的转化和思维能力的升华。若止于技艺,只是一味地追求技法形式的作品,那么这个作品只有工艺的价值而没有艺术的价值。任何技艺超群之物都应该提升至道的境界。技艺的高深,进乎道,亦出乎道,即内在立足于道,又外在表现于道。因此,对于设计内涵的挖掘和研究尤胜于绚丽神奇的形式和技艺。所谓“物物———太极”,任何事物均有更深一层的东西等待挖掘。艺术设计应当在了解并灵活运用各种点、线、面,黑、白、灰等各种表现手段和技法之后,通过“神遇”超越形式美法则及设计要素等的“技”的束缚,探究其内在的玄机奥秘,最终获得作品更深层意义上的精神内容,到达“道”的深度。这种由技入道,轻技法、重竟境、轻形式、重内容的中国设计艺术即是真正达成了下笔如有神的高超技艺。
2从无象无形到无言无为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道无形无象,却以抽象潜藏的形式存在;道可知,但并非语言概念和感觉经验所能知的。道是任何艺术创作都必须道循的规律。因此,庄子主张随顺自然的无为态度,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大自然的美就在于它最充足地体现了“无为而无不为”的道。大自然并未有意获得什么,却在无形中成就了一切。于是,在这种崇尚“逍遥虚静、无为顺应,淡泊自由、浪漫飘渺”的审美情致下,以自然仙境为题材的园林设计应运而生。我国的园林艺术设计大都受到“自然无为”思想的影响,在布置经营上,采取山水、建筑、景物相互穿插渗透的组合方式构成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自然空间,从而获得一种道家仙境般的自然之美。正如苏州留园的“小蓬莱”即是这种飘遥仙境的体现。而今天日本的园林艺术也是源于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无为”思想。日本的园林又称“和式园林”,它以其幽静、深邃、曲折的艺术风格盛名于世。其实,和式园林艺术是中国汉、唐时代形成的家居环艺风格在日本列岛上单独延续至今的结果。它以“原色”即非人工雕逐为审美理念,实则是根植于老子的无为思想。从今天日本园林艺术的优雅风貌中,我们仍可清晰看到“无为”之境的影子,尤其是其中布局方式的起、承、新、合,“枯山水”的拟意等,无不和我国的传统艺术理念如出一辙。所以,我们今天在民居环艺的设计上,应继承并传载“无为”思想,将传统风格与现代化家居结合,打造特有的中式艺术风格的家居建筑。
写意是中国艺术的重要属性,也是中国哲学精神的重要内涵。而当写意作为中国美学的价值思想出现的时候,其实也是用其本意来揭示中国艺术的价值体系与价值追求。
中国四大国粹,中医居首位。
马烈光 十分有幸,今天能与朱老在宝岛台湾的圆山饭店相聚,一同参加“第二届海峡两岸养生高峰论坛”,为中华文化的普及及养生的发展贡献力量。2010年广州第一届两岸养生论坛上,与朱老失之交臂,引为憾事,今天能面晤朱老,聆听教诲,真是得偿所愿啊!
朱老 马教授的演讲,旁征博引,通达古今,使我也颇有收获,你可说是当代养生界的一大代表人物,希望我们以后能有更多的交流和合作的机会。
马烈光 早就听说您是养生大师,尤精道家养生术,这几日相处之中,发现您虽然近九十高龄,仍健步如飞,银髯飘拂,宽袖摆摆,恍如古之“列子御风”,没有半点老态,真可称得上是“却老而全形”的养生达者。能否请您首先谈一下在运动养生方面的心得,您是如何保养出这样老而不衰的好体格呢?
朱老 这主要得益于长期的武术修炼,尤其是对道家养生功的修炼。家父在我少年时,就请了两位老师教我《周易》、《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古籍经典,同时习医练武,学习道家养生术及风水堪舆知识。武术和道家养生术的习练,从我六岁开始,一直持续至今。几十载的坚持锻炼,我对武术和道家养生术有了更多理解,更有诸多感慨和赞叹。
朱鹤亭 养生语录
中华武术、中华气功、中华医理、道家养生等,无不讲求意与气、静与动、刚与柔、内与外、精与神、劲与力、身与形的谐和统一。
马烈光 古人说“引挽腰体,以求难老”,武术与养生的关系应该是很深了。
朱老 武术,乃是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具有民族形式的一种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功法运动、套路运动、搏击运动。中华武术,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成长、发展,故它与传统哲学、医学、兵法、养生、气功、武打、武舞、宗教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武术精要中的“动中求静、静中求动、以动为本、刚柔相济、内外合一”等,无不包含着养生、强身、克敌、制胜的道理。中华武术、中华气功、中华医理、道家养生等,无不讲求意与气、静与动、刚与柔、内与外、精与神、劲与力、身与形的和谐统一。其旨在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增长寿命,以求福乐。而习武练功,能让人身手灵敏、举止快捷、进退无形、内外兼修、动静相依、精气相随、筋骨劲强、心神合一、刚柔相济、攻防自如等,养生之道,实已蕴藏其中。
马烈光 “身手灵敏、举止快捷”,您老真是楷模。武术,对习练者有没有什么要求呢?
朱老 首先,对人的身体有一定要求。以太极拳术为例,虽然它是防病防衰的良法益术,但是,患有肺气肿、肺癌、心力衰竭、肝硬化腹水、严重高血压、肾衰竭、血压低、美尼尔综合征、帕金森氏症、肝癌等患者,不宜习练。其次,需要有一定经济能力。常言道,穷文富武。穷者,寒窗苦读,以求闻达,自能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收获;富者,习武练功,拜师授徒,访友比武,样样事情,无不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才能有所作为。最基本的来说,练拳,饮食为先,要吃饱、吃好;练武,兵械为要,须拥有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铲、棍、鞭、锏、锤等。一美食,二器械,无不需要具有相当的物质基础。另外,还要有恒心,并要坚定和坚持练武的意义。
我幼年随父习套路,练器械,仅是学和仿,所以对家父所练的拳术、功法,所习的兵械、技艺,既不知其然,更不解其所以然。因而至今深知“学会三天,练好三年”,“欲学惊人艺,须下苦功夫”的习武道理,同时也明白了“学艺先识礼,习武先明德”的练武意义。这些都是有志于习武强身的朋友需当谨慎的。
朱鹤亭 养生语录
道家养生,提倡“性命双修”,修性,在于炼心、炼意、炼性;修命,在于炼精、炼气、炼神。
马烈光 您出身于道、武家庭,令尊又是崂山道士,请您谈一谈您对道家养生的心悟。
朱老 道家,是主张“清静无为、养生益寿”的一种老庄学派。道家在悠久的中华民族历史中,对研究、传播养生学与养生术,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道家对人的精气神形、饮食起居、、疾病等理论,也皆合于养生益寿,所以道家习气练功,道饮、道膳、房中、服食药饵等,皆基于物质生活。
马烈光 养生,就是根据人体的生命健康规律所采取的一切有益身心的物质和精神的行为。而中国的养生学术,受道家的影响最深,至今,道家养生也是各种养生流派中极其重要的一支。
朱老 中国道家思想之核心,乃向往长生不老,基于这一思想,形成了道家对养生学的研究和养生术的追求。虽说长生不老是违反自然规律,甚至是无法实现的,但道家热衷追求长生不老的历程中,却探索、研究、领悟了许多益寿延年行之有效的方法,丰富和发展了道家的养生学。
马烈光 道家的养生体系如何呢?
朱老 道家养生学,遵循的原则有三:一是养生与自然的结合,使养生与天地环境之统一;二是养生与形神的结合,使养生与精神形态之统一;三是与生活的结合,使养生与饮食七情之统一。因而,道家的“性命双修”和“精气神合修”的学说,便形成了道家的养生体系。
马烈光 道家讲求效法自然,想必养生实践也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吧?
朱老 道家养生,提倡“性命双修”。修性,在于炼心、炼意、炼性;修命,在于炼精、炼气、炼神。道家养生,讲求静动之互涵,神静,以求身心泰然,而益健康;身动,以求气血协调,而养脏腑。道家养生,讲求七情协和,人生之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过之则成害,调和则益寿。道家养生,讲求顺应季节。春,宜活动肌肤,舒展筋骨,以助身体机能之生发;夏,宜疏泄肌肤,强化脏腑,以促进气血之周流;秋,宜收敛神气,润养肺气,以增强血脉之贯通;冬,宜防避寒冷,活动肢节,以养筋骨。
总之,道家养生学,注重养生与自然的结合,提倡养生与形神的结合,故善养生而求益寿者,应涵养精神,益养形态,修养情志,懿养德行,从而使内养心性与外练形体,臻于合一、达到升华。养生之道,寓于其中矣。
马烈光 道家对膳食养生有哪些要求呢?
朱老 养生之道,重视客观物质性,即应善饮善食。道家以“饮”、“食”为养的养生观,在几千年中,始于黄帝问道于崆峒山广成子,启于夏商殷周之祀神祭典,基于周代老子作《道德经》,继之战国时庄子宗黄老之道,汉代张道陵组成道教,道家学说,遂益广大,形成了广博的养生体系。
《黄帝内经》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莱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民以食为天的道与理,饮食为生命之源的意义,蕴寓其中。道家养生学和养生术,本于健身益寿,防病疗疾,基于饮膳养生,饮食有节。晋代道家代表人物葛洪曰:“不欲极饥而食,食不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
过多。”
道家经典说:“食欲无过,去肥浓,节咸酸,能中和者,必久寿也。”由此可见,道家对饮膳之益、饮膳之养、饮膳与健康、饮膳与寿命,有着合理而实际之论。取饮膳而养生,择饮膳而疗疾,此乃道家养生学内容之要。精,人身之本,人命之宝。善养生者,当先宝其精。养精之要,在于身,安身之要,在于食。
朱鹤亭 养生语录
呼吸吐纳之术,在于强化生理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生命活力。
马烈光 气功,在中医养生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运动方式,也是中国独特的文化现象。气功与道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您是如何看待气功的呢?
朱老 我来谈一谈道家气功吧。道家气功,以静养神,重静贵柔,以动养身,动静相合,以养精固本,养气兴力,养神益生为主,有益于协和生机。所以内养功法,以静协调脏腑、气血、脉髓和神志。外动功法,以动强健筋骨、肌肤、肢节和形态。习之有常,练之有法,气功之物质功能作用,功法之客观规律效果,自然可见。在几十年的道家气功修炼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气功的科学性在哪里?我认为,从道家气功的习练过程和结果来看,气功之科学性,基于其呼吸之物质性,呼吸之物质性源于吸收氧气入体内,呼出二氧化碳与体外。气功之调节呼吸,锻炼呼吸,增强呼吸系统之功能,表现着呼吸节律之规律性和客观性。习气练功,增进健康,养益生命,可谓气功的精华所在。
《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有:“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所以,呼吸吐纳之术,在于强化生理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生命活力。
马烈光 您的话语中时常提到《黄帝内经》的原文,而且我得知您的医学造诣十分深厚,恰好我对《黄帝内经》养生学术也略有研究,自古“医道同源”,您觉得道家医药学和中医有何联系呢?
朱老 中华医学在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中,受到了道家和儒家的深远影响,尤其是道家。
在中华医学的历史中,对中医学产生深远影响的医药学家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均是道家名士。典型者如孙思邈,世称“孙真人”,善读老庄,博通经史百家,隐于太白山习道,是道家的代表人物。而孙思邈又是唐代著名医药学家,被称为“药王”,对中医药学的发展有很重要的贡献,其所著《干金要方》及《千金翼方》,对中医学之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都做了系统而全面的论述。所以“医道同源”这几个字,可谓道尽了中医药学与道家的根本联系。
马烈光 您曾多次出国讲学和行医,对中国文化和中医学在国外的传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朱老 能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贡献微薄之力,是我最欣慰的事情。记得有一次在日本交流中医学的时候,曾为福田博士治疗瘫痪,点穴、针灸和食疗三管齐下,经过八天的治疗,福田博士终于能站立起来。这对于日本人来说,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奇迹。有一位日本大夫惊讶地赞道:“中国医生真棒!中华医学真行!”听到这句对中华医学的赞美,我感到无限的快慰与光荣。
马烈光 我听说中国古籍出版社副社长杜杰慧博士已成为您的入室弟子,真巧,杜博士也是我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曾教过的学生。我为她能成为您的弟子而感到高兴,同时祝贺您得此高徒。
朱老 呵呵!道家讲究缘分,收到一个好徒弟其实不易。中医经典的《黄帝内经》也说过:“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杜杰慧于中医经典颇有功底,对中国文化也有相当的积累,尤其治学严谨,态度诚恳,愿意潜心研究道家养生术,我也很欣慰能得到这样一个好徒弟,可谓“得其人也”。
马烈光 《诗经》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聆听朱老谈经论道,感佩万千,特拟诗一首,诚表敬慕:
自古华夏重养生,当下首推鹤亭翁;
曾踏千山论老庄,更涉重洋传岐黄;
古闻崂山道祖庭,今出玄鹤追彭铿:
拳不离手筋骨健,仙风道骨气如虹:
布林迪西有不少私人橄榄油庄园,Pantuleo是最大的一间,主人家热情且好客,如果提前联系,就能如愿走进印象中神秘的橄榄油庄园,走在橄榄树林中,能闻到各种香草的味道,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庄主在每棵橄榄树之间种植了不同种类的香料,让橄榄果可以吸收香料的精华,如此就能培育出口感丰富的橄榄果,当然漫步橄榄树庄园之余,还能顺便还能品尝庄主亲自栽培制作的茄子酱或者各种天然果酱。
天堂小镇Alberobello 八道式的“轻食午餐”
从布林迪西驱车40分钟,就可到达阿尔贝罗贝洛(Alberobello)。阿尔贝罗贝洛是“美丽的树”的意思,因为独特的建筑,自然古朴的环境,被意大利人称作“天堂之城”。阿尔贝罗贝洛有1500多座白色墙壁并带灰色圆锥形屋顶的石头房子,这种特别的蜂窝状乡村建筑叫“陶尔利民居(Trulli)”,现在已经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房屋的起源不为人知,它们是由地上收集的石灰石板建成,据说过去每当收税的人经过,陶尔利建筑的居住者就会将他们的石顶拆掉,这样就不需要交房屋税了,一旦收税人走得足够远,石顶又会被重新建起来。
沿街的石顶屋很多被改造成了餐馆、咖啡馆、或是别具特色的手工艺商店,走走逛逛,就能在这儿花费一整天。
虽然布林迪西和阿尔贝罗贝洛都是小城小镇,但和所有意大利人一样,当地人对于食材、香料都极其重视,因此无论是在市中心。还是连接两城的公路边。看似门面普通的小餐馆也可以出品让人“惊艳”的菜色。在阿尔贝罗贝洛的市郊,一家名为“di Marianna Palmisano”的餐厅就值得尝试,虽然提前预定的午市套餐被称为“轻食午餐(Light Luch)”,但看到菜牌上的足足八道式菜,不禁让人唏嘘,当地人当然见怪不怪,在三份前菜之后,还能完全不浪费的吃完两款意面,一份由香肠、培根和肋排组成的烤肉拼盘和两种甜品。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有“橄榄油浸香料鲜鱿鱼”、“喜相逢”和用大麦做的Risotto。当地是海港城市,新鲜的海鲜是特产,无论是鱿鱼、大虾还是海胆,都是最常见的开胃菜,用当季的香料稍加腌制后加入意大利调味醋和橄榄油,便是一道开胃清爽的前菜了。“兽相逢”则是用猪肚、牛肚和猪大肠层层套套叠加一起后,加入番茄酱熬制,起这个名字也算是应景了。在品尝完甜品后,当地人习惯喝上一杯柠檬酒(Limonce)或是用葡萄渣酿制的餐后蒸馏酒Grappa,最后来上一份Espresso浓缩咖啡才算正式完成整个午餐,而时间已然到了下午三点。
家族式餐馆众多的斯波莱托城
在游览了布林迪西和阿尔贝罗贝洛两个意大利南部小城后,可以从Bari机场搭乘意大利国内航空公司的航线北上罗马,在罗马车距2小时左右,就能抵达斯波莱托城(Spoleto)。斯波莱托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家庭式餐馆,虽然规模很小,但名声远洋,经常有不少熟客从罗马或佩鲁贾过来捧场。“Osteria Philip the Fool”就是其中一家,店堂不大,当从踏入餐馆大门的一刻起,就会情不自禁被这家店所吸引,店内整墙都挂满了店主的收藏品和展示品,从大大小小的各式比诺曹玩偶,到店主的家庭照。餐厅至今由老店主亲自下厨,年过七旬的老太太每天亲自在厨房忙碌,制作一道道家族菜谱中的美味佳肴:撒入白松露油的胡萝卜汤加入了柑橘汁,清甜中带着微酸的香气;青椒碎、橄榄碎与烤山羊奶酪的组合让人一试难忘。
在斯波莱托除了有不少精致的小型客栈可以选择入住,还可以选择像“Frantoio del Poggiolo”这样依山而建的古老庄园式酒店。“Frantoio del Poggiolo”是当地知名的Monini橄榄油公司所属的庄园,只有7间客房,需要提前预定,有私人管家,家庭套房和大小起居室,庄园后山的花园种满了橄榄树和各式香料、野蘑菇。
维罗纳 朱丽叶与罗密欧的故乡
维罗纳(Verona)跟意大利众多古城一样,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公元前一世纪就已经是占罗马帝国的一个重要驻防地,城中现有的古罗马建筑大多建立于此时。现在,维罗纳城中心的交通千道依然保留着古罗马时代的网状结构,罗马时代的三条主要大道:奥古斯图斯大道、高卢大道以及波斯突米亚大道都要经过维罗纳。因此,维罗纳被视作意大利第二大的古罗马化城市。维罗纳城内至今依然保存着从古代、中世纪一直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建筑如著名的圆形竞技场、大圣泽诺大教堂和罗马剧场、大量纪念碑和一座完好的斗兽场。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这座写满仇恨和战争历史的小城一直被人们看作军事重镇、历史古城。
维罗纳可以风靡全球也得因于莎士比亚的名作《罗密欧与朱丽叶》,维罗纳就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乡。院内正面竖立着一尊真人高矮的朱丽叶青铜塑像亭亭玉立、深情而又略带哀怨,由于传说触摸塑像的右胸能带来美好的爱情,如今朱丽叶塑像的右胸显得尤为锃亮。
维罗纳菜属于威尼托菜系,与法国菜相近,多用乳酪、鲜奶。因毗邻加尔达湖(Lagodi Garda),许多菜肴都用到当地特产的番茄作调料。最传统的维罗纳菜肴就是炖牛肉配以Peara调料酱(Peara是一种由汤、面包屑和烤过的意大利帕尔马奶酪制成的酱),同时伴以大量的黑胡椒。其他还有炖马肉、红萝卜配巴多利诺葡萄酒饭等。维罗纳还是著名的葡萄酒产地,口味强烈带有芬芳香气的巴多利诺葡萄酒(Bardolino)、带有甜味的奇亚莱多葡萄酒(Chiaretto)及卢嘉葡萄酒(Lugana)等都是佐餐佳品。
帕尔玛 火腿与芝士的天堂
帕尔玛(Parma)位于意大利东北部,同时也是意大利的美食之都,很多驰名国际的美食都产自帕尔马。
在帕尔玛最出名的Parmesan中,最出名的要数硬奶酪之王的Parmigiano Reggiano,在当地,Parmigiano Reggiano奶酪被看作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它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奶酪,这种奶酪的制造配方已有七百年以上的历史,它除了饱满的奶香味外,还有明显的咸味:香气如同肉桂,咸味像是生蚝里的海水,甜味像是姜汁饼干,总之它就是各类极品奶酪完美的结合体。在意大利人的饮食习惯中,这种奶酪不仅可以擦成碎屑,还可以把它掰成小块,配以开胃酒,当作餐前小吃。
帕尔玛在制造火腿方面已经有二千年历史,现在城中有170间火腿厂,腌制火腿的第一步是在猪髀上反复抹上大量海盐,在1℃的温度下腌5天,再在2℃下存放两星期,跟着在12℃下腌三个月,然后把盐洗掉,将火腿在适当温度和湿度下风干,火腿的颜色和香味会随着风干日子的长短转变。
橄榄油的品鉴:
关键词:言不尽意;双关;多义
言意论是我国古代文学创作论的基本论题之一。它从文学作品的语言运用和意蕴表现的关系角度来探讨文学创作的问题,考察的是言与意作为文学的两种构成质素相互间的内在构合关系。先往论者一方面意识到言与意两者之间相互表里,难以分割,无意不会有辞,而无辞意也就无处可寓,另一方面,他们又感觉到辞与意毕竟是两个概念,两种事物,两者之间存在相当隐秘曲折的关系。先秦论者在言意关系中的这些思考奠定了古代诗学言意论的重要基础,但在现实文学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当所说所写之言不能很好的表达内心所感之意时,便形成了双关,多义等文学现象,笔者结合古诗词对言不尽意论做一些探讨。
一、关于魏晋“言意之辨”的三个观点
魏晋时期,在老庄思想的基础上,就言意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认为言不尽意,以荀粲、张韩等为代表。第二,认为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以王弼为代表。第三,认为言尽意,以欧阳建为代表。
当然,从表面上看,无论言和意是何种关系,都仅仅将语言定位为达意的媒介、工具和外化形态,而忽视语言的本体价值。哲学领域中“言意之辨”作为文学领域讨论此问题的诱因和借鉴,掀起了当时文学领域对创作中言意关系的讨论以及重视语言本体价值的浪潮。在魏晋南北朝文论中,如何结合文学本身特点来谈文学创作中的言与意,如何使情志和语言完美地结合,成为诗学的首要问题。
二、文学创作中言意问题的提出
陆机在《文赋》的序言中结合自身对创作的深切体会,明确指出他写作《文赋》的目的,就在于探讨文学创作的“用心”,即“意称物”和“文逮意”的问题。“意称物”,即如何使创作中作家的主体情意和创作客体的物象彼此相称而融合;“文逮意”,即如何巧妙地运用语言文字把心中孕育的具体生动的文意,及时地把握并准确地表现。作文最担心就是“意不称物,文不逮意,《文赋》中的言意思想,是作为文学语言进入自觉时代的显著标志,人们首次对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这种认识,为我们剖析文学创作的思维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其贡献及地位是不可言喻的。
陆机之后,刘勰的《文心雕龙》对创作中的言意问题作了进一步探讨。在刘勰看来,创作中言不尽意的现象是必然的。他认为,“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1],“意”与“言”是具有不同性质两个个体,“意”在头脑中处于不稳定的形态,它虚无飘渺,无形无踪,具有不确定性和无限性;而“言”是实在稳定可以触及的东西,“意”落实于“言”,是质的转换,的确很困难。如果解决好二者间的矛盾,则言可圆满表达意,二者完美结合;否则,言与意将形成错位而形成断层。上述分析、认识体现了刘勰在理论上探讨视角的转变,即对审美主体思维机制的关注从一般的外部形态描述进入到内在本体原因的分析,这种转变体现了人们对文学创作的认识达到一个新层面。
三、言外之意的审美发掘――双关,多义
值得注意的是,刘勰在创作的言意矛盾中进一步发掘了具有开创意义的审美范畴―― “隐”与“秀”。但是,直到刘勰提出“隐”和“秀”,文学的这种审美追求才作了明确定位。在六朝之后,关于言外之意的论述,越来越深刻,以至有了意境理论的出现创作中,人们不断突破语言作为载体的僵化陈规,而开掘着语言自身的双关和多义的生产和呈现机制,使言意矛盾的困苦体验发展到文外之旨的审美追求,同时这也是对诗性语言的追求过程。
(一)双关
双关是指依靠语言环境的帮助,利用语言的声音或意义上的联系,使一个词语或一句话同时关涉到两个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双关的字面意义是明确的,内涵的意义是暗蕴的。双关的存在基础是语言材料的多义现象和表层信息与深层信息之间的某种相关性,即语言材料和表达意义的不统一对接,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使读者领会其弦外之音。
例如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张水部,即张籍,时任水部员外郎兼主考官。在当时的唐朝有士子向著名文人行卷的风气,诗人朱庆馀在应进士考之前诗,献上这首诗,委婉试探自己的文章是否主考官的心意。本首诗字面是说的是新婚妻子向丈夫询问妆容的得体与否,而实际上就是朱庆馀对主考官内心想法的试探。其谨小慎微的态度和新嫁娘如出一辙,两种意蕴都跃然纸上。张籍观后,回了他一首诗:即《酬朱庆馀》:“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也是同样的双关笔法,含蓄地肯定了朱庆馀的才学。
可见,双关表面上的意思,不是说话或写文章的真正意图,它要表达的意思是“弦外之音”。即言此而意彼,但由于它的特定读者与作者有着特定的关系、特定的环境,彼此有着共同的交际背景,所以,不需点破即能迅速领悟其真意,不会造成信息传递和接收的障碍,而且,“双关诗”传情达意含蓄委婉,能避免直言不讳所产生的心理刺激,使对方乐于接受,造成“曲径通幽”的良好交际效果。
同时在古诗中运用双关的修辞手法,不但有助于诗歌的多义性、含蓄性,进而营造出诗的高格,引发人们的想象,而且使语言本身增强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激励后人的至理名句。
(二)多义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讲,多义是从静态的描写上去看的,多义是指同一个词语具有两个以上意义的多义词语。但从诗学的角度来讲,多义就是言和意之间的非一一对应的关系,即言和意之间存在的一对多的关系。如杜甫《春望》,关于第三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就有四种不同的理解。(1)一连三个月;(2)两个春天的三月份,指两年;(3)整个春天(三个月); [2](4)一连数个月,多个月,指时间长。上面这些理解涉及于“烽火连三月”中“三”的意思,从语言本身去看,作第四种解释未必不对。这首诗歌是五言律诗,不但对词的对仗要求工整,而且也对每句中的平仄要求甚严。下句的第四字既然是仄声“万”,那么“烽火”句的第四字必为平声,可是在这十个数目字中只有一个选择了,即“三”。而且“万”不是表具体数量的“一万”,那么“三”也当然表示约数了;而且自古以来“三者为众”。可见这四种对“烽火连三月”的理解都能够成立。
综上所述,魏晋六朝的文学家、文论家在吸收哲学上言意思想的同时,使言意问题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诗学论题。中国古代诗歌在历史大浪的淘洗下以精华的形式保存下来,就是因为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精髓,它以精简微约的语言来表达出诗人心中无限的意蕴。诗句用多种修辞手法用语言文字构建文学作品,表达出了一种或多种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同时也会因读者的阅读视野和对某些事物认识的不同而造成“一物多义”。这就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多义现象,要弄清作品的作者究竟是哪种或者哪几种象征义,仍需要从整体上入手,结合具体的诗作写作背景,以及作者当时的主观状态来看看这些象征义是否与整首诗的构思一致。(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齐物论; 成心; 平等
在《庄子•齐物论》一文中出现了,诸如吾丧我、天籁、成心、莫若以明等重要概念,其贯穿整篇《齐物论》,从而使文章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纵观全文我认为“成心”这一概念最为重要,它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庄子所谓“成心”,就是指人在精神上所受主观成见的蒙蔽。按我们今天的说法,“成心”就是一种“执一家之偏见”。他认为,如果我们坚持现实中各个事物之间存在差别,但是不至于为这些差别争论不休,这就不算影响到道的完整性;相反,如果坚持己见,就会形成一种心理上的偏见,执着于自己的是非,这就是认为有是非了。所以,是否对于自己的观念形成一种偏见,是确认是否有是非观念存在的一个试金石。于是庄周得出结论:知识肤浅的有其特有的偏见,知识深刻的亦有其特有的深刻偏见。结果,谁也说服不了谁。正确的和客观存在相应的认识,根本就没有。唯一正确的出路就是消灭成心,消灭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对立,那样的话是非之争就没有了,于是天下就太平了。在《庄子》当中有许多的事例,这些事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形成的原因相同,即“成心”。
一、 批判士大夫“口诛笔伐”的悲哀命运
庄子一直以十分超然的态度看待人生,一切顺其自然,他有着广博的学问,但是却以逍遥的态度生活于人间。在《齐物论》中有他对士大夫的明显态度:“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梦也魂交,其形也觉开。与接为,日以心斗。”这句话的意思是那些自以为绝顶聪明的人根本听不进别人的见解,而才智低浅的人又与人争论不休,斤斤计较;善于雄辩的就盛气凌人,词不达意的还要罗罗索索。他们在睡梦中都心神烦乱,醒来时更是四体不安。和外界的人与事接触纠缠,整天是勾心斗角。《齐物论》中还形象地刻画出论辩者的种种心理变态:写出他们那种时而欣喜、时而愤怒、时而悲哀、时而快乐、时而忧虑、时而嗟叹、时而反复、时而恐惧、时而浮躁、时而放纵、时而张狂、时而做态等等。从这些评论可以看出,庄子对士大夫的态度并不认可甚至可以说是不屑的。庄子以这些人来影射百家争鸣,当时的社会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片言论自由的景象,儒、墨、法等各家对对方的言论都不认同,今天写一文攻击对方,明天写一纸为自己辩护,他们都是从自己的“成心”出发,“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最有名的当然要数“儒、墨是非之争”了。
儒、墨相争过程中,最多的是墨子对儒家学说的反对,比如说《墨子》中就有《非儒》篇,认真分析里面的篇章就会发现儒墨之争的根本是双方所站的立场不同,也就是所谓的“成心”。他们的目的都是建立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都反对战争和暴力,按理说他们应该站在同一立场,但是双方却闹得剑拔弩张,大有“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势,其实看过这些文章之后会发现双方在指责对手时都有些心不在焉,一味只管各说各的,并没有从整体上去分析判断对手观点的真正意义及善恶是非,而且各自都只挑对自己有利的东西来说事,这样的争论有什么意义呢?
庄子在《齐物论》中也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即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则人固受其,吾谁使正之?使同乎若者正之,既与若同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恶能正之?使异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异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同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哉?”是啊,这样分不出结果的争辩又有什么意义呢?只博得“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
二、 去除成心
“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与有焉。”这句话意思即是:假如我们都把自己的成见当作是判断是非的标准的话,那么谁还没有一个标准呢?何必非得要知道变化之理并且在内心中得以印证的人才有一个标准呢?愚人也有自己的标准啊!正是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标准,而且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所发生的事情,所以就产生了是非。那么成心可不可以去除呢?在下文中,庄子就给出了我们答案。如何去除成心也是是《齐物论》中最重要的部分,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庄子行文的严密逻辑,他在提出一个问题之后会紧接着给出我们解决办法,而去除成心的办法则是“莫若以明”即用空明的心境去面对事物的本性。
在《庄子》中与“莫若以明”有相同意思的概念还有“心斋”“坐忘”。所谓“心斋”“坐忘”都是消除心中欲望的一种功夫,正因为有了某种欲望才会产生争执,进而出现成见。那什么才是“心斋”?在《人间世》篇庄子假托颜回与孔子的对话中给出了答案:“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代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心斋即是虚静空明的状态,也即莫若以明。庄子已经明明白白告诉我们要想去除成心,就要心智纯一不做他想,不要用耳朵来听,而要用心来听;不要用心来听,而要用气来听。停止用耳朵来听声,停止用心来感知事情就可以用虚静的“气”来感知也就可以达到“道”。
庄子继承老子的思想,追根究底都是为了达到“道”。而消除成心则是达到“道”的一个有效方法。老子在《道德经》中曾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以说的道就不是常道,常道不是在语言世界之,不可以用任何符号来表示,儒墨之争传下来扬扬洒洒几千言,但这到底是不是真实的谁又能保证呢?他们都以自己的成见来分辨事情的好坏,难道他们认为好的就一定好,认为不好的就一定不好吗?王倪问啮缺:“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鳅然乎哉?木处则惴恂惧,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正因为我们根本没处在对方的角度考虑,所以根本就不会知道对方真正的思想,我们想象的对方的思想都存有自己的主观感受,所以我们应该使自己的心境空明,消除自己内心的成见。
三、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消除成心就可以实现《齐物论》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齐物论》的宗旨就是主张万物平等,而万物不平等的原因就是因为成心的存在,《庄子》的开篇《逍遥游》一开始就提出了一组相对的概念――大小。大小是我们常说的一对相反的概念,但是真的问到什么是大,什么是小,没有一个人能说明白,因为我们常说的大小都是相对而言的,比较已经存在于无意识当中。就像《庄子》中说的“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相比的对象改变了,大小也就改变了,其他相对的概念也如大小一样,参照物发生改变,得到的结果也就不一样了。但是假如我们心境空明,不存偏见,我们看到的所有事物都和我们一样处于平等的地位,那样就不会有争执了。
庄子的行文天马行空,通常不按常理出牌,有很多的观点都是用寓言表达出来的,通常所说的“寓言十九”绝对不是一句空话。“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概念也通过寓言表达了出来。《秋水》篇中:“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与惠施是好朋友,在惠施死后,庄子曾对其他人说:“自从先生去世,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谈论的对象了”,虽然庄子和惠施经常辩论,但是他们并不是把对方当做敌人,而是当做知音,庄子在惠施死后的言论与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难道没有异曲同工之妙吗?
但是看多了庄子与惠施的辩论会发现庄子的思想要高于惠施,庄子总是从本体论的角度出发来阐述事物的本质,而惠施总是从实物出发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以现象对本质,以点对面怎么可能辩得过庄子呢。以上文的“鱼之乐”为例,庄子已经把鱼和自己看做一体,他看到鱼在水中自由畅快的游乐,感到很快乐,所以发出了鱼很快乐的感想,但是惠子抓住庄子不是鱼这一点来说鱼不一定很快乐,他的思想当中还是存有成见,总是把自己的观点强加鱼物之上,所以到最后胜利者终归是庄子。
所以我们对待事物就要回归事物的本然,因任自然,不将自己的观念强加于事物之上,做到“道通为一”也即“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四、 不同观点说“成心”
庄子在《齐物论》中阐述最多的就是怎样破“成心”。在论辩这一命题的过程中,庄子纯任自然,一股脑地否认人世间存有万事万物的是非的标准,显然是错误的;但他的“成心”说,也深刻揭示出以自我为中心,引发出无数主观是是非非的争执,独断排他,绝对的以己为是,以他为非的思想方法的危害。庄子的论辨起码可以告诫人们:第一,那种“与接为构,日以心斗”,是对生命的最大浪费!在这点上庄子道出了常常被人们误解为消极的话语:“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在我看来,庄子这里所说可以理解为,被一己之偏见缠身,终生忙忙碌碌而不见有什么成就,疲惫困苦又不知为了什么,这不是很可悲吗!这或许言重,但确可使人头脑更清醒些。第二,庄子在破“成心”说时,提出过“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的观点,意思是说,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作为事物的“彼此”来说,彼有它的是非,此也有它的是非。否认是非的客观标准是错误,但它的可贵处在于:庄子指出了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是非标准,是非的认识标准也是相对的。这种思想方法仍然可取。第三,沉溺于主观偏见,主观是非之中,必然成为“外物”的奴仆;越沉醉于外物,就越丧失自己,就越不自由。人的主观“成心”,使人不能豁达,不能宽容,不能平等待人,这是一种自苦其苦,自寻烦恼的“倒悬”之苦的人生之路。从庄子人生观的视角观之,寻求个人的解脱和自由,必须破除人之“成心”;难道从我们今人的领悟与实践中,不也可以有所借鉴吗。
所以,庄子的“成心”说贯穿于他的整个思想体系,在他的思想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应该重视他的“成心”说,而不是一掠而过。(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01)
参考文献:
[1] 孙通海译注.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3
[2] 庄子著 郑开注译.南华真经今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12
[3] 王德有.以道观之:庄子哲学的视角[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
[4] 陈鼓应.老庄新论(修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1
[5] 王博.庄子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
[6] 韩林合.虚己以游世:《庄子》哲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
[7] 吴冬梅.“一”以贯之――《齐物论》的内在逻辑新论[J].江淮论坛,2009.5
[8] 胡金旺.论《齐物论》的内在思想线索[J].社会科学论坛,2009.10(下)
(下接第117页)
“意到言到,言到意到”,反之,学习者则会有一个反应时间,也就是在听到或者说出目标语的时候,会将听到的目标语加工为自以为标准的发音,然后才达到意思层面,这样自然会直接影响学习者的语言水平。
4.结语
汉语的语音教学应该强调规范,不求地道,坚持语感培养,强调准确与局部的流利,但条件必须是发音标准。语音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教学者应该根据学习者的母语背景,分析其困难之处,然后着重练习,及时纠正。虽然一开始进程缓慢,但不久之后则势如破竹,学习者的进一步学习也会更加顺利。毕竟“一失音成千古恨”不容忽视。(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参考文献:
[1] 钱珍.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感[J].文学教育,2008.
[2] 徐通锵.《汉语研究方法论初探》.商务印书馆,2004.
[3] 张林军.知觉训练在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中的作用――兼论对外汉语的语音习得和教学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0,(1)
[4] 赵元任.语言问题[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5] 钟.《对外汉语教学初探》.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
(下接第118页)
当西方的书写工具pen和pencil等进入到中国之后,汉人就按功能的属性把它们归人到了“笔”的名下。并根据构造的不同,将其分别译作了钢笔、铅笔、蘸水笔、圆珠笔等等。(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参考文献
[1] 束定芳.《认知语义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03第一版
[2]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58.
[3] 吴世雄,陈维振.中国模糊语言学的理论研究述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2(2),76-81
[4] Halverson. Prototype effects in the “translation” category. Translation in Context. Amsterdam: John Benjamin Publishing Company, 2000.
[5] 杨炳钧.翻译原型论[J]外国语言文字研究,2004,(4)
[6] 梁晓波.原型理论与外语教学的启示[J]. 外语教学,2006(4)
[7] 王寅.《认知语言学探索》重庆出版社,2005.09第一版
[8] 袁毓林. 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M] .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9] 朱景松.语法理论研究[M]. 上海:百家出版社,2001.
[10]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M]. 李步楼,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1] 曹聪孙,等.汉语外来词及其规范化进程[J] . 天津师大学报,1997 (1) .
[12] 史有为.外来词研究之回顾与思考[J]. 语文建设,1991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