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鹰捉小鸡教案模板(10篇)

时间:2022-05-12 12:14:0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老鹰捉小鸡教案,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老鹰捉小鸡教案

篇1

一、投放玩具材料的层次性

玩具材料可引发幼儿进行体育活动的构想和愿望,并产生相应的行为和活动。体育活动材料的投放对幼儿体育活动过程与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投放材料上注重层次性,即材料丰富多样,既要符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要有一定难度;既要让幼儿获得成功,又让幼儿的能力得到挑战。另外,教师在活动中灵活地引导、指导幼儿选择层次材料,能促进幼儿能力的提高。

1.提供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需求的多层次材料,并进行针对性指导

由于幼儿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能力、年龄的差异,在投放材料时要考虑材料的层次性,使每个幼儿都能在与不同材料的互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提供满足小、中、大不同年龄段幼儿发展的体育游戏活动材料,并以游戏的口吻引导幼儿与材料有效互动,如体育游戏中发展幼儿爬行能力的垫子:小班投放两手着地的屈膝爬的垫子,重点锻炼幼儿双手屈膝爬的能力;中班提供手脚着地屈膝爬的小动物手掌,加大爬行距离并有定点方向;大班提供匍匐爬的垫子和网子,重点锻炼全身着地匍匐爬行的能力并有目的设置障碍,以增加游戏难度及趣味性。

2.关注同龄幼儿动作发展的个体差异,有目的地使用游戏活动材料

幼儿的发展水平和速度不尽相同,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能力水平和游戏目标选择、投放若干个与幼儿发展水平相符合的游戏材料,使幼儿能够按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如小班体育游戏“小袋鼠运粮食”,教师根据小班幼儿双脚持续跳跃高度水平不一、跳跃动作不连贯、跳跃距离远近不等的情况,投放了用软地垫制作的小格子,可随意拼摆成不同线路;用呼啦圈、绳子、牙膏盒等组合的小路,材料之间的距离从25-50cm、高度从平面到5cm四个层次,幼儿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小路进行游戏。

二、体现游戏难度的层次性

幼儿是一个发展的个体,不同的年龄阶段体现着不同的年龄特征,相同年龄阶段也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教案及开展体育游戏时要随着幼儿运动能力的不断发展,适时适度地提高活动的难度,让幼儿在不断挑战自我中保持活动兴趣,提升运动能力。

如小班体育游戏“蹲蹲下鸡蛋”,游戏玩法是幼儿分别扮演小鸡和老鹰,当唱完儿歌时,老鹰就要去追四散跑的小鸡,一旦小鸡蹲下,老鹰就不能再去捉小鸡了。活动中,教师设计了三遍游戏,每一遍都是有目的地根据幼儿能力提高难度。第一遍仅仅是让老鹰追小鸡,小鸡四散跑,重点练习了幼儿四散奔跑的能力;第二遍游戏在小鸡跑的同时学会蹲下保护自己,发展了幼儿躲闪及快速下蹲的能力;第三遍游戏则是在幼儿熟练掌握快跑、蹲、躲闪能力后,选出两个以上老鹰追小鸡,增加了游戏的难度和趣味性。

一个游戏,通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提出不同层次的游戏要求,为幼儿提供一个循序渐进、小步递进的活动过程,展开游戏情节,使幼儿在活动中逐步掌握动作技能,提高运动能力。

三、注重教师指导及评价的层次性

1.教师应根据幼儿个体差异给予有层次的指导

篇2

2.动作要领与动作要点

动作要领指身体练习的技术基础。它包括身体练习的主要环节及其动作顺序。在体育课教案中,对新教材的技术的描述用动作要领的概念,这种描述是比较细致的。

与动作要领比较接近的概念是动作要点(有称技术要点)。它是对动作要领的简洁描述。在体育课的教案中,对复习教材的技术描述多用动作要点的概念,这种描述比较简单,它常常用技术口诀

的形式表达。

3.重点

体育课教案中重点的涵义有两种。

其一是教材重点。它是指身体练习的主要部分,即某一个身体练习的技术关键或技术环节的重要连接部。教材的重点是客观的,它不以学习对象的不同而改变。例如:跳远教材的重点就是

助跑与起跳的结合。

其二是体育课的重点。它是指一节课的主要任务或主要教材,一般而言,短短的一节体育课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完成所有教学任务。它仅仅是学期或单元教学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因此,一节

体育课应该有一个重点。在中小学的体育教学中,体育课的重点一般是指新、难、险的教材及其要达到的目标。

4.难点

教材的难点是指学生对某教材在技术上不易掌握的部分。教材的难点具有主观性,它不仅与教材有关,更与教学对象的学习能力、身体素质等有关。

例如跳远教材,从难点的角度出发,有些人可能是起跳与助跑的结合(从这一点上看,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是一致的)掌握不好,从而影响了整体技术的提高;有些人可能是因为助跑速度不好(从这

一点上看,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又是不一致的),从而影响了整体技术的提高;也有些人可能是助跑步点不准确;腾空时不平衡甚至前倾;落地时小腿不能前伸等等。总之,教材的难点是因人、因时而异

的。

5、一般性练习

一般性练习指为了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或充分全面调动学生的机体,使之进入良好工作状态而进行的活动。一般性练习多用于一般性准备活动和课课练的教学活动。

6.专门性练习

专门性练习指为了学习某项基本教材而选用的身体练习。它包括诱导性练习、辅练习。专门性练习多用于专门性准备活动。诱导性练习是指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较难动作而采取的技术结构与所

学身体练习相似,技术又较简单的练习。这种练习多是通过调整身体练习的要素,降低所学身体练习的难度,从而有利于学生较快、较顺利地学习运动技术。

辅练习是指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而采取的相关身体素质练习。学生进行这种练习多是因为他们专门的身体素质储备不足,从而影响顺利学习某项技术。辅练习应该在学习某项技术以前一

段时间进行,不一定在临学习某项技术之前进行练习,因为人在某方面的身体素质的储备需要一定的时间。

篇3

动作要领指身体练习的技术基础。它包括身体练习的主要环节及其动作顺序。在体育课教案中,对新教材的技术的描述用动作要领的概念,这种描述是比较细致的。

与动作要领比较接近的概念是动作要点(有称技术要点)。它是对动作要领的简洁描述。在体育课的教案中,对复习教材的技术描述多用动作要点的概念,这种描述比较简单,它常常用技术口诀的形式表达。

3.重点

体育课教案中重点的涵义有两种。

其一是教材重点。它是指身体练习的主要部分,即某一个身体练习的技术关键或技术环节的重要连接部。教材的重点是客观的,它不以学习对象的不同而改变。

例如:跳远教材的重点就是助跑与起跳的结合。

其二是体育课的重点。它是指一节课的主要任务或主要教材,一般而言,短短的一节体育课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完成所有教学任务。它仅仅是学期或单元教学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因此,一节体育课应该有一个重点。在中小学的体育教学中,体育课的重点一般是指新、难、险的教材及其要达到的目标。

4.难点

教材的难点是指学生对某教材在技术上不易掌握的部分。教材的难点具有主观性,它不仅与教材有关,更与教学对象的学习能力、身体素质等有关。

例如跳远教材,从难点的角度出发,有些人可能是起跳与助跑的结合(从这一点上看,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是一致的)掌握不好,从而影响了整体技术的提高;有些人可能是因为助跑速度不好(从这一点上看,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又是不一致的),从而影响了整体技术的提高;也有些人可能是助跑步点不准确;腾空时不平衡甚至前倾;落地时小腿不能前伸等等。总之,教材的难点是因人、因时而异的。

5、一般性练习

一般性练习指为了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或充分全面调动学生的机体,使之进入良好工作状态而进行的活动。一般性练习多用于一般性准备活动和课课练的教学活动。

6.专门性练习

专门性练习指为了学习某项基本教材而选用的身体练习。它包括诱导性练习、辅练习。专门性练习多用于专门性准备活动。诱导性练习是指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较难动作而采取的技术结构与所学身体练习相似,技术又较简单的练习。这种练习多是通过调整身体练习的要素,降低所学身体练习的难度,从而有利于学生较快、较顺利地学习运动技术。

篇4

我所任教的宝丰镇,是竹山县的教育大镇,全镇有11个教学点。其中,深沟教学点目前仅有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1人,2名教师。原来只有几间年久失修的平房,每到雨季,“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老师下班的时候,一定要把粉笔盒放在一个雨淋不到的地方,生怕粉笔被雨淋湿。操场则是刮风天像沙尘暴,下雨天满是泥泞。2013年,在郧阳师专的援建帮扶下,该教学点建好两间新教室,但仍只是杯水车薪。

和深沟教学点一样,很多教学点办学条件差,导致生源流失。很多农村教学点都是“裸教学楼”,没有围墙、操场、宿舍等,除了教学楼和简易厕所外,再无其他配套设施。教学设备上,除了陈旧的黑板和缺角少腿的桌凳外便再别无他物。教师上课“一根粉笔打天下”,与城镇小学的差距越拉越大。

农村教学点除了校舍简陋,布局也很不合理。有的离中心完全小学或村小较近,该拆而没有拆;而有的地方有生源却缺乏教学设施,孩子们往往要跋山涉水十多里去上学。学生数逐年减少,是乡村教师最为忧虑的事情。随着城乡一体化的统筹推进和劳务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学校生源流失严重,许多校舍即将成为“空房”。

3个年级一个家,一个教师12个娃

在马场教学点,有学前班、一、二年级共12名学生,其中有9名留守儿童,3个年级组成一个“家”。吴华忠是这所学校唯一的教师,在这里一呆就是38年。去年8月中旬,吴华忠向教育主管部门递交了申请书,申请退休后继续留校任教,申请得到批准后,吴华忠心里才踏实下来。他坚守着心中的梦想,也守望着深山的希望。

虽然只有12名学生,但教学任务极为繁重。吴华忠每学期要写十多门课的教案。上完一年级的课,接着上二年级的课;讲完语文,又讲数学;忙家访,写家访日记……样样都不能马虎。因为3个年级12个学生同时上课,他就把黑板分成了三部分:左边写一年级的生字,中间写二年级的生词,右边区域空着给不同年级上课进行板书,一个备用的小黑板上还画着拼音格子。

上课时,吴华忠布置学前班的孩子做认识拼音游戏,一年级的孩子复习学过的生字组词,二年级的孩子读书,找出相关词语。二年级学生的朗读一结束,一年级学生也在黑板上组好词回到了座位……在艰苦的条件下,吴华忠总结了一套“多级合作,以高导低”的复式教学方法。

学校没有体育设施,为了让孩子们锻炼身体,吴华忠就组织孩子们进行拔河、踢毽子、打陀螺、滚铁环、掰手腕、老鹰捉小鸡、猫捉老鼠等传统游戏。为了保证孩子们能够安全回家,每逢雨天,吴华忠就护送孩子们一个个过河。河水涨了,他就将他们一个个背过河。

篇5

出发前,我们将各类操作材料。例如笔墨纸砚、民间运动器材等装箱。这些材料也将作为礼物赠送给美国的孩子们。

一、参观幼儿园

我所在的Soule early Childhood Center建于90年代末,他们以瑞吉欧教育及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为指导:相信童年是快乐的,孩子需要空间去探索、实践技能并学习如何发展社会能力。

幼儿园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幼儿园处于Soule公园的核心地带,他们拥有庞大的自然活动区,一块自然草皮、一块人工草皮,一个体育馆、一个户外游戏器械区、一个游泳馆、一个溜冰场,甚至有一个有着兔子、松鼠、秃鹫以及熊的后山,在这里幼儿可以尽情探索自然。

Soule每个教室都有自己独特的氛围,能够为幼儿提供开放的空间、通透的照明以及丰富的活动材料。通过对环境的精心打造,幼儿园希望为幼儿与教师创设一个充满脑力激荡、充满吸引力、温馨舒适的文化氛围。

二、班级的见习时光

我所在班级为混龄班,班上14名3岁。4岁的幼儿,2位专职教师,一位叫Sharon,一位叫Nancy。班级划分为前后两个区,前面为多元活动区。后面为安静活动区。

早晨刚进入班级,幼儿都在区域里活动。开放的区域有美工区、识字区、数学区、阅读区、工具探索区。其中大部分材料为蒙氏材料。Sharon与Nancy则在教室里巡回观摩,偶尔走进区域里与幼儿互动。Sharon不停地用手机拍摄幼儿的活动场景。

区域活动之后是集体活动,集体活动内容十分简单,有的是讨论活动中的规则、有的是讨论某个话题。这些内容大多为生成性内容,没有特别严格的课程计划。

集体活动之后才是他们一天最主要的活动——户外活动。就sharon班上的情况而言,他们每天上午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户外度过。在外出前,孩子们自己开始换外套,当我想要帮一个孩子拉上衣服时。那个孩子却拒绝了我。这时Nancy走过来对我说:“如果你要想帮助他们,可以问‘Can I help you?’这样如果他们有需要,会向你求助的。”这时,我才明白,这里孩子的独立性都很强,除非他们觉得确实需要你的帮助,否则不会轻易求助的。

在出发前,sharon与Nancy为每个孩子戴上了一个望远镜,看来这一路要看的东西不少。在路上,sharon随身带着一个背包,我问她里面是什么,她告诉我,里面是水、点心、医药箱、放大镜、压舌板等。我大吃一惊,怎么看起来像远足?果然,这一路的活动非常丰富。我们先去了后山,孩子们完成了给熊搭房子的工作,接着坐在山坡上休息了一会儿,用望远镜观察树上的秃鹫。我们走过树林来到人工草场,看着孩子们在草地上跑来跑去,而教师则远远地观望,接着孩子们在草坪上用放大镜研究蚂蚁。当完成了这些工作后、我们回到园所,并在体育馆里玩了会运动器械,才结束长达35分钟的户外活动。第二天,我们则是在外走了快45分钟,来到湖区喂水鸭和小鱼,去山坡捡树叶、树枝,在足球场奔来奔去,最后才来到幼儿园门前的大草坪上听教师讲五月花节的故事。

在幼儿园见习的这两天里,让我贴近了美国的一线教学,这里看似开放,但却很重视常规,特别关注幼儿的人格与社会能力发展。更重要的是我深深感到这所幼儿园对于幼儿自然探索与户外活动的推崇,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而他们也充分利用了这片丰厚的资源,为幼儿的多元成长提供了充分的空间。

三、第一天实习经历

真正考验自己的时刻到了,第一天的活动我主要给幼儿分享具有中国特色的三项内容:十二生肖及年的故事、制作灯笼、写书法。讲完步骤后,我便请幼儿操作。

为了让孩子们明白自己说的话,我在国内就把活动变成了教案,然后翻译成了英文。同时以防忘词,我还把一些需要在活动中说的词汇总结了一下,写在了一张纸上,在去幼儿园的路上还一直回顾。

区域活动时,我开始进行活动的准备,把制作灯笼的纸张、剪刀分类摆放。把墨磨好、水放好、笔头舔匀,班上的教师也不停地问我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让我很感动。

到了属于我的circle time,我深吸了一口气,开始了教学。介绍十二生肖时,幼儿对于十二种动物都非常感兴趣,也能够根据图片自己说出动物的名字。我也有意识地提示他们跟着我重复几遍动物的名字,巩固他们的经验。单个介绍还不错,可是接下来却感觉没那么顺了。当我试图讲解十二种动物应用的规律时,孩子们都比较费解,我也感觉很难向这群孩子表达清楚这十二种动物是每十二年循环一次,每一年都是一种小动物。而当我想尽办法去讲解时,这群孩子开始不老实了,不停地动来动去,有的孩子只是在重复几个小动物的名字,而不愿意再听我讲了。由于语言转化不太顺畅,我也感觉越解释越说不清,于是只能仓促地问了几个孩子的年龄,帮他们推算出属相,两位教师也在帮我圆场,也把自己年龄报出来,请我解释属相。可是这时候,场面已经较为混乱了,我也慌了手脚,只能草草结束第一个活动。

第二个活动更为仓促,当我介绍中国关于年的传说及风俗时,我发觉可能是文化差异和内容选择的问题,他们对这个话题并不是很理解。我问知道什么是焰火吗?有没有吃过饺子?舞龙是什么?并没有人回答我。反而是两位教师显得更加有兴趣,不停地回答我的问题。而当我尝试问孩子们,在圣诞节大家会做什么时?照理这个问题应当会有很多孩子能够回答出来,竟然只有一个韩国小朋友回答我。我纳闷了,这是什么原因?难道是自己的亲和力不强?难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没办法,我只能硬着头皮把活动上完。虽然整个过程是按照方案结束了,但是缺少互动,让我感觉自己很像在上一堂无人在场的演示课。

第三个活动是制作灯笼。出乎意料的是,这种制作类的活动却受到了班上孩子的欢迎,其实灯笼的制作方法很简单。不同颜色的纸,教师事先描出一根根线条作为灯笼的穗。用剪刀剪开,然后将纸围成一个环,加上纸把手,就完成了。我实地演示了灯笼的制作方式给孩子们看,他们听得非常仔细,在实际操作环节也做得非常好。

第四个活动是书法,基于对前面活动的意外,我临时将书法的步骤做了精简,只告诉孩子几个简单的书写步骤:执笔——蘸墨——舔笔——书写,并且我书写了日、月两个字供幼儿学习书写,但实际操作时。幼儿并未按照教师提供的方案书写,而是去用毛笔在宣纸上乱画,沉浸于感受宣纸被墨水浸透晕染的效果与乐趣。

活动后我进行了反思:

1 由于国内外文化的差异,同时,由于年龄发展水平与国内幼儿的差异,一些教学内容设计得过于复杂,理论性过强,这样不利于幼儿的吸纳经验。同时这里的幼儿善于接受的是直接经验或操作经验,所以应避免理论性环节,多提供直接体验的机会。

2 这里幼儿喜欢操作,应多提供一些操作性的活动,特别是一些手工方面的内容,这样更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3 由于语言交流上的障碍,幼儿对我有陌生感,在互动上存在着距离,难以产生亲近感,影响了互动的质量。

4 活动目标性不用过强,幼儿感受宣纸与墨水之间的关系,同样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也有利于掌握一些科学的经验,并发现纸的特性。

回去以后、我对第二天的活动进行调整。精简了讲解时间,增加了孩子自主探索的时间。

四、第二天的实习故事

第二天的活动包括武术操,游戏“老鹰捉小鸡”,以及跳绳、踩高跷、牛皮筋、踢毽子四项民间游戏。

武术操环节。我将动作尽可能精简,不做具体讲解。而通过同步演示的方式,带着幼儿听着音乐一起学习冲拳、马步、推掌、踢腿等动作,一方面感受中国武术的一些基本动作,另一方面也为接下来的活动做了热身。果然,孩子们非常喜欢,一招一式煞有介事,连女孩子也“嘿、嘿”的大声喊着口令。

篇6

那么,怎样的互动是有效的?具体的表现如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映,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回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互动关系”。因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逐渐清晰“师幼互动”的实质,即通过有效的互动,建构新型的师幼关系,形成交互影响,不断产生“思维共振”,达到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

如何现集体教学活动中互动的有效性?在教学实践中,我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和探索。

一、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设计适合的互动提高活动有效性

我们在设计一个集体教学活动时,正确的认识幼儿的发展水平,是保证集体教学活动有效互动的前提。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本班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实际生活经验,理解和预想到幼儿可能出现的行为,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设计适合的互动问题。比如:在主题《在秋天里》有这样一个集体教学活动《装水果篮》。活动设计环节有让幼儿自己根据任务卡装水果,教师会准备大量的操作材料,不仅是提供许多种类的水果,还要考虑数量的合适,同时给幼儿设计的任务卡也要考虑中班幼儿实际的数的经验,还要考虑幼儿之间的个体的差异,提供的任务卡难度不同,最后还要准备验证的过程。在这里,我们老师通过让幼儿自己动手装水果,帮助幼儿感知数物的对应,这个过程也是活动的重难点,通过这样的操作,让教师能够充分了解幼儿的学习的情况,活动的有效性有所了解。

二、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要有效调控,层层追问

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时往往会根据活动预设进行提问,但是在活动中完全按预设好的问题实施却不一定起到好的效果。所以组织教学活动,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适时、适当地调整预设的问题,而提问的适切性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品质的高低。因此,教师根据教学现场的实际情况,通过巧问和追问引导幼儿针对各种问题进行思考,有效调控教学现场。

1、倾听是巧问的前提,教师善于倾听幼儿,包括倾听幼儿的妙想,倾听幼儿的童心,倾听幼儿的错误,倾听弱势幼儿的声音等。

2、现场的巧问要抓取即时的素材,抓住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多用激励、接纳的语言增进教师与幼儿互动的行为,有效引导幼儿的比较与思考。

3、充分有效地运用“追问”,展现幼儿的思维过程,引导幼儿发现问题的“真迹”,这样既能了解幼儿探索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所在,使幼儿的思维状态由此得到启动。捕捉细节重在一个准字,教师通过“追问”将某一幼儿的想法呈现在大家面前,不仅使教师了解了幼儿的思维过程,同时也为大家提供了倾听、理解他人的想法、发现他人问题、同伴互相质疑等师幼、生生互动的环境。活动中,教师“追问”得当,是进行有效师幼互动的关键。过程中,教师必须思考“追问”的适宜、适时和适度,以提升“追问”的质量。

三、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要及时关注幼儿,给与幼儿温暖的情感回应

在集体教学活动组织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多的关注幼儿的反应,要学会从幼儿的回答中了解实际发展水平,并从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灵活调整教育策略。当教育活动中幼儿出现了更有价值的关注点,教师更应该予以鼓励,情感上的支持。

中班的幼儿都会察眼观色,他们都会喜欢面带笑容、和善、有耐心、喜欢自己的老师,感受被爱、被关注、被尊重、被支持的积极情感能够使幼儿产生信赖和安全感,能够产生积极 有效的互动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一颗童心,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善于体悟幼儿鲜活的情感和需要。要赏识幼儿的主动互动行为,以平和和正向的态度对待幼儿,营造民主、和谐、轻松、自由的互动环境。

篇7

从第2个班开始,我就给他们卡表,如我所料,迟到又在七分钟以上。当大家都站好队后,我把秒表给大家看了一下,学生很纳闷,接着我就告诉他们,因为他们的迟到,我在太阳底下晒了七分多钟,老师的付出应该有同等的回报,所以大家应该接受同样的待遇。我让学生也向后转,跟我同样的面对太阳。在这同时,我向他们强调纪律观,告诉他们在体育场上的精神,同样可以迁移到社会生活中去,如果他们在体育场上散漫,在社会生活中也可能散漫,两者所不同的是,前者可能只是违纪,而后者则可能是违法,没到七分钟就结束惩罚啦!其实看着他们,心里也挺不舒服的,对体育课的接触应该从小学时就开始,但我们老师却对学生太放任自由啦!一上课就给两个球,让他们自己玩,因此体育课在他们心目中的概念就是“自由活动”,一时之间让他们改变以前的态度似乎很难,不过我希望通过我的课能让他们有所改变。

作为我们这一代的体育教师,是受着新大纲影响而成长起来的,头脑中有着新的思想,似乎也致力于改变这一不好的现实状况,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而不能让愤怒冲昏头脑,我想这每次课也是对我性情一次又一次的锤炼吧!在接受考验时我应该不能忘记总结经验,同时保持自己应有的态度。

九月二十日 星期二

体育游戏课应该说是在大学里特别受欢迎的,就算是老鹰捉小鸡这样比较小孩的游戏大家也会玩得比较疯狂。在我的实习课上,我也采用了体育游戏,可是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他们的积极性特别不高,表现的很冷漠,有的学生还对我说:“老师,这样的游戏好幼稚啊!”他们的态度让我的心里很不舒服,因为我们这些自称大人的大学生还在玩他们认为很幼稚的游戏,而且我们还玩的很开心。

课后我认真总结了一下,90几个人的一个班,要组织出一个体育游戏确实特别难,而且要使这样的游戏符合大众的口味就更难啦!像这样多人数的班,我一般采用的是接力性的游戏,理由是便于组织,而且适合集体参与,可是学生参与积极性仍然不高。这里就存在着一个问题,学生的竞争意识。由于学生的竞争意识不够强,因此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的做游戏,而不是积极主动的参与游戏,这样让学生感觉到的仍是一种任务的完成,而不是以一种愉悦的心情玩游戏。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对游戏表现冷痰的原因之一。另外一方面就是各个班所表现的氛围不同,对于同一个游戏不同的班也有不同的表现,所以针对各个班的特点,应有不同的游戏设置,绝不能一劳永逸。

我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并不是体育生,体育生一般都性格开朗些,而且对于体育活动的参与也是万丈热情,所以在面对这此示是体育生的学生时,我们体育老师应该认清这一点,不能将我们对体育的热爱理所当然成为他们的热爱,只有认清这一点我们才可能更好的摆正自己的心态,更好的组织我们的课堂教学。

十月八日 星期六

今天上星期四的课,我有两个班的课。上个星期我准备了一份武术基本功的教案。

在热身活动之后,我给大家介绍了武术中的并步抱拳礼,三种基本手法,几种步型。可是怎么说呢?大家似乎并不是很感兴趣,我记的开学第一次课我告诉大家,我会给大家教一些武术基本功时,大家好像都挺兴奋的,表现的也很乐于参与似的。可真正到上课时,许多人的心思已经飞到旁边篮球场上啦!我知道大家对体育课放羊已经习惯啦!正正规规的体育课很难完全地开展起来。因此我在课穿插游戏,希望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可效果仍然不怎么好。学生可能受电视上的武打片影响,认为武术就是那什么踏水无痕啊!可真正这样的武术是否存在,我都无法确定。这就可见学生对一些事物的认识还只停留在一个表面,缺乏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正因为如此,一旦现实超越它虚幻的表面时,人们就很少能像开始般投入。从这次课,我就明白自己所面对的对象是青少年,应该学会了解他们的思维,从他们的角度为他们设想一些问题,而不是纯粹的抱怨学生的素质如何,他们的状况多么的不好等。要当好体育老师就应该勇于去发现问题,用十足的耐心去纠正和解决问题。

十月十七日 星期一

篇8

二、优化体育活动器材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确定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提供器材,在幼儿园现有的器材中选择适当的、有层次的活动材料进行活动,并在运用幼儿园现有的体育器材的基础上进行自制适用的体育器材。教师在选择的体育器材时要避免盲目性,要根据目标选择器材,通过使用器材达到锻炼目的并完成目标来优化选择。如周目标的一项内容为练习幼儿的平衡性,教师选择内容有走跑区的跨栏、乌龟鞋、过平衡木、绕障碍跑、赶小猪等等。在材料特征选择方面,幼儿会习惯选择轻便、灵巧、既能一物多玩又能满足其多种多样需要的材料,教师要尽量满足幼儿的自主选择。当然,对于幼儿喜欢的活动材料要投放足够的数量,以免发生争抢的现象。

三、优化设计体育活动方案

在设计体育活动方案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差异。小班体育活动内容要简单,规则单一,活动角色要少。中班设计体育活动时,活动内容要多样化,加强限制性,增加竞赛因素。因为大班幼儿在活动中控制自己的行为能力在不断地加强,知识经验变得更加丰富,带有情节的游戏占很大的比重,游戏中的角色不断在增加,每个角色都可以有自己的动作和任务,游戏的规则数量大大增加,限制性也更强了一些,因此,大班体育游戏的内容也更加体现多样化,除了跑跳、追捕外,还要通过一定的障碍物,利用一些小型器械进行游戏。如果说将中大班的游戏方案放在小班幼儿来进行游戏活动,幼儿就有了难度从而就退缩;如果说将小班的游戏特点放在中大班幼儿中进行游戏活动,对幼儿来说缺少了挑战性,各项动作发展也难以得到正常的发挥。同时还要注意同一年龄幼儿的个体差异。比如,某大班平时体育游戏活动有基础,班内幼儿又都是从小中班升上来的,这时可根据他们学过的各项动作和体力情况选择一些较复杂、难度较大的体育活动。优化设计体育活动方案,还要明确选编体育游戏的目的。课的基本部分前半部分是练习投掷动作,后半部分选用的游戏应该是流动量大的带有跑、跳动作的,结束部分则应选用活动量小的游戏。正是因为体育活动的各部分对游戏量和动作的要求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在选编体育活动时,必须要考虑一节课的各部分任务。因为游戏能激发幼儿园的情绪,能提高幼儿的积极性。还有,在优化设计体育活动方案时,如果上午进行的是音乐课,则应选用活动量小一些的较安静的体育游戏;如果上午进行安静的语言课、计算课或是美工课等,户外体育活动时选编的应该是活动量较大的集体体育游戏,幼儿在玩的过程中,需要付出较大的体力和精力,如带有跑、跳动作的体育游戏。四、优化体育活动教学方法教师备好课后,在实际教学时不能死板僵化地照搬教案,而应根据上课时的具体情况作适当灵活的处理。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增加幼儿的求知欲,增强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幼儿能很好地学会简单的体育常识和技能,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实际效果,适应身体能力的发展。比如,当发现幼儿在练习强度圈套的教材时已显出中度疲劳状,教师则应立即调整课的节奏,改个人分散练习或集体集中式练习为分组轮换观摩式练习,让幼儿可得到轮流休息,或直接让幼儿休息1~2分钟,教师可利用这一时间讲解、示范或简评,以纠正幼儿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又如,练习双脚向前跳时,如果前面放置一条红带,或画一个圆圈,要求幼儿往这人标志物上跳,效果就更好。为了引起幼儿兴趣,可以适当加入竞赛性。如玩“看谁跑得快”“看谁先追上球”“哪一队站得快”等游戏,这种方法在大班使用的较多。

四、优化体育活动形式

幼儿体育活动要不拘一格,要将“体育活动”与传承民间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家长教育资源,挖掘民间传统游戏。生动、丰富的传统民间游戏活动,能大大激发幼儿了解民间传统文化的兴趣,使幼儿感受到运动的魅力,分享着运动的快乐,使得传统文化在家庭、幼儿园得到了传承与发扬。如小班幼儿在师幼互动中形成旧游戏、新玩法,一物多玩、旧物新玩、多物一玩、多物合玩,可以进行老鹰捉小鸡、熊和石头人等游戏;中班幼儿则选择翻饼、烙饼、打沙包、攻城、传电等游戏;大班幼儿可开展跳竹竿舞、编花篮、跳皮筋、踢毽子、滚铁环等。当然,大自然中同样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有目的、有计划、有要求的远足活动,既能促进幼儿身体的发育,增强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又能达到陶冶性情,锻炼毅力和意志品质的目的。教师可以和家长沟通,建议家长将自己的孩子带入大自然,让孩子感知春夏秋冬,感受自然本色,感受家乡之美,与大自然、环境和谐相处。

篇9

关键词:小学体育;快乐体育;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045-01

快乐体育思想引进到学校体育教学中,给学校体育教育观带来了全新气息和有益启示,引起了体育教法体系的全面变革。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以运动和情感作为实施教学目标的手段,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气氛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习的愿望,体验运动中的乐趣,理解运动的意义,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才是实施快乐体育的真谛,同时也是对传统的、刻板的体育教学模式的一个挑战。

一、快乐体育的概念

所谓快乐体育是学生在心境自然,开朗的环境下,教师的指导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自觉而快乐地进行体育课的学习与锻炼,同时也是指从终身体育和个人发展需要出发,从感情入手,对学生进行的健全人格教育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二、快乐体育的原则

1、主体性。学生是体育课堂的主人,教师在确定课时目标、设计教案、组织活动时应充分予以考虑,教师在发挥课堂主导作用的同时,要改变单纯灌输、学生机械再现的教学程式。

2、情境性。快乐体育要使学生贴近生活、使体育学习变得亲切、自由和愉快。运用各种方式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自由、形象、直观的情境中保持良好心境。主动学习和锻炼,获得知识和技能,使身心素质得到和谐发展。

3、激励性。教学中一方面要“激情、激趣、激志”,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热情;另一方面要“激疑、激思、激智”,激发学生的心智活动。达成在快乐中成长,在发展中求快乐的目标。近期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乐学精神,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远期目标是培养终身体育思想。

三、快乐体育的意义

1、改变了体育教学中单纯对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体力的教育观念。倡导从情感人手,在发展体力的同时进行人格教育。

2、改变了体育教学中“教师强制灌输、学生机械再现”的教学方法,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法、发现式学法。这是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更新。

3、改变了在体育教学中被动学、苦学的局面,倡导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学习,即在情感上主张乐学,反对苦学,在意义上主张勤学,反对怠学。

四、快乐体育的实施

1、让音乐进入小学体育课堂。

体育教学的场地就是学生的课堂,要布置得赏心悦目,让学生每堂课都有新感受,喜欢上体育课。比如,从组织学生进课堂便配上雄壮的《进行曲》,随着教师的讲解和示范播放轻音乐,在学生练习过程中配播儿童轻快乐曲。这样除了能营造愉悦的课堂气氛外,还能减轻学生运动的疲劳。针对体育活动的单调乏味,教师一定要营造欢乐轻松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让他们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进行各种活动,寓教于乐。

2、用情感驱动学生的学习态度。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好动等特点,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做到教学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游戏化,并通过教师富有鼓励性和情绪化的语言来引导学生主动练习。对教材的认知和学习要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始,但同时还要从情感入手,如能在每节课休息时加上小型活动,比如老鹰捉小鸡之类的运动游戏,创设和谐民主的气氛,活动中,要本着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原则,面向全体,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特别对身体弱的孩子要照顾到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项目,使其感受教师的关爱,和其他同学一样体验体育活动带给他的成功感和愉悦感,促使自己更加努力,不断转变自己的学习状态,从而慢慢地喜欢体育运动,喜欢上体育课。

3、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内容。

从理论上讲,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不断更新变化,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教材的枯燥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主因。体育教学内容,将从“以运动技术为中心”向“以体育方法、体育动机、体育活动、体育经验为中心”转移,具体的教学内容将根据社会体育的发展、学生个体的需要及学校的教学条件,进行不断的调整。非竞技运动项目、娱乐体育项目及个人运动项目的内容比重应加大,内容的广度将拓宽,包括理论、技术、保健、素质等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内容的深度强调可接受性,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实用性,以利于吸引学生主动地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

4、善于运用科学合理的表扬和批评。

篇10

误区一: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新课程实施以来,不少低年级语文老师开始关注学生写话能力的提高,只要看到教材中有可写的内容,就让学生试着写。以小学语文第四册教材为例,第一单元《识字1》-教完,有的老师就忙着布置学生以《春节》为题写话;第二单元《春雨》一教完,就叫学生写《春天》;第三单元口语交际《学会劝阻》一教完,就让学生以此为题写话。写话内容过于依赖教材,缺乏生成,学生怎么可能写出灵动的语言来?

策略一:依托生活,注重趣味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学生写话的源头活水。低年级写话内容应丰富多样,注重生活化和趣味性。写话内容从学生生活中来,学生才会有话可说,写得精彩。

“水本无波,相荡而起涟漪;石本无华,相击而生火花”,学生的情感要在适当的生活情境中才能被点燃,被激活。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有趣的话题。教师要做个有心人,不断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有了教师的有效引导,写话就能变“无趣”为“有趣”,变“平淡”为“生动”了。

误区二:流于形式,杂乱无序

曾经听到一位老师是这样指导学生写《我最喜欢的游戏》的:“小朋友,你玩过哪些游戏?”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玩过“老鹰捉小鸡”,有的说玩过“切西瓜”,有的说玩过“警察抓小偷”,接着老师说:“请你选择一个有趣的游戏写下来,要注意写清楚游戏的名称和方法。”接着学生就开始抓耳挠腮,冥思苦想了。可是学生并不明白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写出的东西颠三倒四,前后次序混乱,词不达意。这样流于形式的写话指导,没有范例的学习和方法的感悟,怎么能有效提高学生写话水平呢?

策略二:分层推进,目标明确

新课程标准下的低年级写话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能够“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低年级学生刚开始写话,教师的写话指导要有计划,有目的,做到分层推进,循序渐进,先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再逐步提高他们的写话水平。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学完拼音后,可以尝试让他们用一个拼音句记录自己的喜怒哀乐,指导他们把一句话写通顺,写完整;一年级下学期做到句子前后连贯、规范使用标点,指导他们能写好两三句话;二年级上学期做到写话有条理,指导他们留心观察,注意细节,用上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二年级下学期做到有想象,有创新,具体生动,指导他们把自己想说的话有条理地写出来,能写一段通顺的话。

写话时,教师要帮助学生理清思路,适当点拨,启发想象,及时捕捉精彩用语,积累词句;指导学生完整地说,最后写下来,以提高写话的实效性。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写《我长大了做……》时,是这样指导的。

一、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小朋友,你们每天都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生活,那么你们知道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吗?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聊一聊,写一写:我长大了做什么。

二、指导说话,明确方法

鼓励学生先说好一句话,接着说好两句话。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想法,适当引导,以评价的方式拓展这项工作的相关词语,如“治病救人、教书育人、为国争光、奇思妙想”等等。接着范例引路,播放录像短片,让学生明白皓皓先说什么,后来又说了什么,知道皓皓想做小丑的三个原因。接着指导学生自由说,同桌互说,推荐学生上台说,其他学生来补充,在交流讨论中,要求学生把话说完整,说清楚。

三、指导写话,展示佳作

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前后连贯,句子通顺,能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就更棒啦!

误区三:无米下锅,不见成效

下面就以上个月我执教的两次写话指导课《我长大了做……》为例来说这个问题。有一个班级,没几个学生会说几句完整的话,更别说写了;有一个班级的很多学生说话都特别生动有条理。同样的老师,同样的教案,在不同的班级上,学生的表现为什么会有着天壤之别呢?笔者认为这和孩子平时的积累有关。不重视阅读积累的班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话都说不连贯,写话更是颠三倒四,让人读了摸不着头脑。注重阅读的班级,学生往往思维活跃,妙语如珠,有说不完的话,写话也是得心应手,条理清晰,词句表达也是恰到好处。

策略三:广泛阅读,厚积薄发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