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工商管理专业描述模板(10篇)

时间:2022-12-15 17:08:4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工商管理专业描述,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工商管理专业描述

篇1

1.1 问卷设计

为尽可能全面科学分析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学习中大学生主体性的实践现状,笔者和其他课题组成员根据主体性的基本内涵、长期从事工商管理类课程教育的专家学者的意见,共设计了 20 个有关工商管理类课程学习中大学生主体性实践的问题项。对每一个问题项,笔者根据其实施情况与效果设计了 5 个等级,分别为 1 =“没有考虑”,2 =“计划考虑”,3 =“已经考虑”,4 =“有所实施”,5 =“成功实施”。

本文主要通过下面几种方式确保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第一、由于所使用的问卷项目中的一部分被其他研究人员使用过,因此认为这些量表具有可靠的效度。第二、通过咨询长期担任工商管理类课程教育的专家学者、老教授,对学生进行了问卷的预调查,在科学评估了问卷设计的恰当性之后,再根据预试者提供的意见对相关题项进行了修改。第三、通过克朗巴哈 信度系数法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信度检验,发现统计数据结果符合要求。

1.2 研究样本

笔者和其他课题组成员主要向河南省 2 所普通本科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 300 份,收回问卷 295 份,有效问卷 285 份。其中男生占比为 55.43%,女生占比为 44.57%;一年级学生占比为 16.73%,二年级学生占比为 31.52%,三年级学生占比为 36.73%,四年级学生占比为 15.02%;经管类专业占比为 87.82%,工科类专业占比为 12.18%;从户籍构成来看,城市户籍占比为 42.26%,非城市户籍占比为 57.74%。

2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文主要应用 SPSS 统计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由分析结果可知,20 个调查题项的均值大部分都介于 3-4 之间(限于篇幅,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不在文中列示),表明这些学生已经考虑了主体性实践的内容,并且大部分学生已经开始了实施。

2.2 因子分析

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本文对各调查题项的原始数据使用KMO和Bartlett球度检验。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922。与此同时,Bartlett 球度检验结果显示相伴概率为 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 0.05,即拒绝统计量相关矩阵为单位矩阵的假设,所以适合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③通过对 20 个初始变量作因子分析,按照特征值大于1 以及方差极大旋转方法提取因子,可提取 3 个新因子作为 20 个初始变量的主因子,3 个主因子的累计贡献率为 72.931%,即它们可以反映原始20 个变量 72.931%的信息量。提取 3 个主因子的特征值和贡献率。对 2 个主因子进行方差极大旋转(旋转次数为 13次),得到因子载荷矩阵。

为了验证因子分析得出的同一因子各个问题是否测量同一问题,本文进一步进行了内部信度检验,检验结果显示 3 个主因子的克朗巴哈 系数值均大于 0.7,因此有效保证了因子构造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3 研究结论与建议

篇2

托利多大学商学院授予工商管理、信息技术科学、应用组织技术等学士学位。其中工商管理包括会计、电子商务、家族企业创业、金融、金融理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国际商务、市场学、运作与供应链管理、组织领导与管理、销售等专业。各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如表1所示。其中工商管理专业的共修课程包括工商管理发展方向、信息技术管理、财务会计信息、统计数据在商务决策中的应用、职业发展、专业沟通等课程。各专业还有各自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以市场学专业为例,市场学专业要求学生学习顾客行为和关系营销、市场研究与数据库管理、营销分析与决策等共计12学分的课程,然后从模块一中选择6学分的课程,再从模块一和模块二中选择6学分的课程。其中模块一包括国际营销、网络营销、营销沟通原理、企业营销、实习、销售。模块二包括供应链管理、全球电子商务框架、广告战略、直接营销、销售渠道管理、国际采购物流与运输、高级营销分析、产品价格管理、专题、购买与企业关系管理、销售领导力[3]。在表1中,多数专业方向都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但家族企业创业、人力资源管理等方向的课程以必修课为主。

2课程设置的主要特点

美国托利多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现出通识教育基础雄厚,专业教育目标明确,课程关联相互支撑三个显著特征。

2.1共修课程教育基础雄厚

如前所述,托利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通过共修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坚实而雄厚的工商管理专业学习的基础,形成了通识与专业基础教育的框架。在四年制工商管理本科教学中,第一年和第二年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完全相同。在这些课程中,大学写作、报告写作为学生提供了写作能力学习的平台;微机应用、信息技术管理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商务应用数学、商务数据分析、统计数据在商务决策中的应用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了统计数据工具基础;财务会计信息、决策会计、财务管理原理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财务分析基础工具;工商管理的发展方向和商务概论、市场营销、生产与服务、宏观经济学、经营环境、高级商务政策论坛等课程将工商管理的各类要素和相互关系整体呈现给学生,从工商企业外部环境的关键要素到企业内部的人、财、物的管理过程,从企业产品的生产到企业产品销售各个环节给学生呈现了清晰的学科内容。同时,托利多大学在通识与专业基础教育中贯穿了职业发展的相关课程,让学生具备学习知识同时思考自身职业发展的能力。

2.2专业方向教育目标明确

托利多大学为进入商学院选择不同专业的学生确定了明确而清晰的职业定向,并用与工商管理实践紧密相联系的课程设置来实现其教育目标。例如,销售专业是托利多大学获得AACSB认证的第一个重要专业,获得了美国国家级的荣誉和大学销售专业的领导地位。所有销售专业的班级被设计成真实的企业,学生未来可以成为企业销售领域的领导者。销售专业要求学生必修商务营销、购买与商务关系管理、销售、会计与区域管理、销售领导力、高级销售、销售实习共计21学分课程,同时需要的人文科学课程分必修和校级核心课程,包括心理学初步(校级核心课程)或者社会学初步(校级核心课程)任选一门,个体沟通(校级核心必修课)、批判思考(人文社科领域)和逻辑学初步(自然科学领域)任选一门。在沟通原理与实践、公共演讲、群体沟通、劝说理论、非语言沟通等课程中选择两门课程。这些课程为培养学生出色的表达与沟通能力、聪慧的关系管理和科学推理能力、审慎的决策和领导能力提供了实践与知识相结合的平台,有利于实现托利多销售专业的教育目标。再如电子商务专业是AACSB的特色项目。托利多大学商学院为学生提供了两种职业轨迹,一种是让学生在学习电子商务专业的同时辅修市场营销、信息系统、金融、国际商务或者创业等其他专业方向,成为在这些专业领域中有电子商务专长的人;另一种是学生成为专业电子商务技术人员。这两种职业轨迹可以使他们将来成为管理者、企业家、经理人才和网络开发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商学院要求该专业学生必修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网站设计和商务传播、商务智能管理、电子商务模型和计划管理课程,同时选修电子商务的信息技术、网络营销、财务营销和制度、全球电子商务框架等课程,并积极鼓励学生辅修其他专业方向课程。

2.3课程关联相互支撑托利多大学商学院的课程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支撑促进了学生对工商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较快融合。所设课程之间由浅入深、由工具到实践,形成相互支撑的多层次课程体系。以工商公共必修课程(第一层次)为例,图1显示出各课程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微机在商务领域的应用课程是信息技术管理课程的先修课程,财务会计信息是财务管理和决策会计的先修课程,商务数据分析是统计在决策中的应用课程的先修课程,工商管理学生的发展方向课程是职业发展Ⅰ和职业发展Ⅱ课程的先修课程,职业发展Ⅰ是职业发展Ⅱ的先修课程,商务初步是各管理类课程的先修课程,统计在决策中的应用是生产与服务系统原理的先修课程,商务数据分析是财务管理的先修课程[4],在以上课程先修的基础上,才能进入高级商务政策论坛的课程。这些课程之间形成的先后关联,使学生学习各门课程均学有所用,并随着课程的进展反复应用所学理论并不断深化。同时,如图1中虚线框所示,在公共类必修课中,分为信息技术类、财会工具类、数据分析类、职业方向类和管理核心类五大类课程。其中信息技术类课程为数据分析类、财会工具类和管理核心类课程提供最先进的手段,数据分析类课程为管理核心类课程提供缜密的分析工具,财会工具类课程为管理核心课程提供理解工商企业信息的专业技术。而职业发展类课程更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管理核心课程中不断调整职业心理预期,在职业选择调整中不断增强学习信念和能力。在专业选修课和必修课(第二层次)中,需要在以上课程作为先修课程的基础上,切入特定专业方向深入学习和实践。

3教学手段及其资源特色

在科学合理配置的课程体系基础上,托利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手段、教学资源选用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

3.1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

在教学手段方面,商学院拥有先进的教学设备。例如,新教学楼中的每个阶梯教室里,所有课桌都安装电源和网络插口,这为学生提供了同时上网、与教师同步进行对网络信息资源操作的机会。教室中多媒体设备齐备,面积较大的阶梯教室中甚至设有三个屏幕装置,教师利用教学软件或幻灯片切换都非常方便。另外,商学院学生有利用学院机房资源免费打印课程资料的权利,学生自由打印课程学习资料。

3.2教师发挥各自特点引导学生创新思维

托利多大学的教师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讲授角色和引导角色交替进行。学生随时在课堂提问,教师立即解释和引导学生讨论。每名教师制定的教学计划不尽相同,选择的商务模拟系统不同,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完全相同。教师通过固定答疑时间、电邮、网站等交流方式与学生在课外积极沟通。同时,商学院教师大多数具有企业背景和经历,结合案例内容指导学生到企业调研或在公共企业数据库查阅资料完成各种调查或研究报告。

3.3网络模拟和视听教学资源的选用

在商学院的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使学生在教室里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与实践对接。例如,商务初步是一年级新生在第一个春季学期就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笔者在旁听该课程教学中发现教师在讲授理论的同时,充分利用Capsim公司开发的企业模拟系统让学生在虚拟的市场环境下进行公司管理实践。不仅要求学生在网上建立自己的公司,当课程进行到管理各项职能的介绍时,让学生对自己的公司进行新产品市场预测、进行生产决策等。教师也可以利用该系统对学生进行测试,并及时了解学生课下对自己公司的运作情况。为了让学生理解公司发展中创业者的性格所起的作用,教师在课程计划中安排了Film计划,加入苹果电脑公司成立的影片,并组织讨论。

3.4以应用为第一要素选择教材

在托利多大学商学院中,教师选择教材考虑的重要环节是是否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能否有丰富的案例资源和应用价值。以统计学为例,我国国内的统计学教材内容涵盖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的内容,虽然很多教材中也注重各章节后面加入案例内容和Excel、Spss等软件应用内容,但大学本科教材基本涵盖描述统计、概率、抽样分布、假设检验、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指数体系等内容,并以理论阐述、例题的数学推导类课程模式阐述统计学的内容。托利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将统计技能课程分为商务数据分析和统计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两门课。前者教材主要以贯穿案例的形式阐述描述统计学的内容,后者教材以企业决策案例的形式阐述推断统计学的重要作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实用的教材为蓝本要求学生使用统计软件根据模拟或实际的企业数据完成作业或报告。

3.5人性化的课程辅助网络资源

篇3

1 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

托利多大学商学院授予工商管理、信息技术科学、应用组织技术等学士学位。其中工商管理包括会计、电子商务、家族企业创业、金融、金融理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国际商务、市场学、运作与供应链管理、组织领导与管理、销售等专业。各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如表 1 所示。其中工商管理专业的共修课程包括工商管理发展方向、信息技术管理、财务会计信息、统计数据在商务决策中的应用、职业发展、专业沟通等课程。各专业还有各自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以市场学专业为例,市场学专业要求学生学习顾客行为和关系营销、市场研究与数据库管理、营销分析与决策等共计 12 学分的课程,然后从模块一中选择 6学分的课程,再从模块一和模块二中选择 6 学分的课程。其中模块一包括国际营销、网络营销、营销沟通原理、企业营销、实习、销售。模块二包括供应链管理、全球电子商务框架、广告战略、直接营销、销售渠道管理、国际采购物流与运输、高级营销分析、产品价格管理、专题、购买与企业关系管理、销售领导力[3]。在表 1 中,多数专业方向都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但家族企业创业、人力资源管理等方向的课程以必修课为主。

2 课程设置的主要特点

美国托利多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现出通识教育基础雄厚,专业教育目标明确,课程关联相互支撑三个显著特征。

2.1 共修课程教育基础雄厚

如前所述,托利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通过共修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坚实而雄厚的工商管理专业学习的基础,形成了通识与专业基础教育的框架。在四年制工商管理本科教学中,第一年和第二年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完全相同。在这些课程中,大学写作、报告写作为学生提供了写作能力学习的平台;微机应用、信息技术管理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商务应用数学、商务数据分析、统计数据在商务决策中的应用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了统计数据工具基础;财务会计信息、决策会计、财务管理原理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财务分析基础工具;工商管理的发展方向和商务概论、市场营销、生产与服务、宏观经济学、经营环境、高级商务政策论坛等课程将工商管理的各类要素和相互关系整体呈现给学生,从工商企业外部环境的关键要素到企业内部的人、财、物的管理过程,从企业产品的生产到企业产品销售各个环节给学生呈现了清晰的学科内容。同时,托利多大学在通识与专业基础教育中贯穿了职业发展的相关课程,让学生具备学习知识同时思考自身职业发展的能力。

2.2 专业方向教育目标明确

托利多大学为进入商学院选择不同专业的学生确定了明确而清晰的职业定向,并用与工商管理实践紧密相联系的课程设置来实现其教育目标。例如,销售专业是托利多大学获得 AACSB 认证的第一个重要专业,获得了美国国家级的荣誉和大学销售专业的领导地位。所有销售专业的班级被设计成真实的企业,学生未来可以成为企业销售领域的领导者。销售专业要求学生必修商务营销、购买与商务关系管理、销售、会计与区域管理、销售领导力、高级销售、销售实习共计 21 学分课程,同时需要的人文科学课程分必修和校级核心课程,包括心理学初步(校级核心课程)或者社会学初步(校级核心课程)任选一门,个体沟通(校级核心必修课)、批判思考(人文社科领域)和逻辑学初步(自然科学领域)任选一门。在沟通原理与实践、公共演讲、群体沟通、劝说理论、非语言沟通等课程中选择两门课程。这些课程为培养学生出色的表达与沟通能力、聪慧的关系管理和科学推理能力、审慎的决策和领导能力提供了实践与知识相结合的平台,有利于实现托利多销售专业的教育目标。再如电子商务专业是 AACSB 的特色项目。托利多大学商学院为学生提供了两种职业轨迹,一种是让学生在学习电子商务专业的同时辅修市场营销、信息系统、金融、国际商务或者创业等其他专业方向,成为在这些专业领域中有电子商务专长的人;另一种是学生成为专业电子商务技术人员。这两种职业轨迹可以使他们将来成为管理者、企业家、经理人才和网络开发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商学院要求该专业学生必修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网站设计和商务传播、商务智能管理、电子商务模型和计划管理课程,同时选修电子商务的信息技术、网络营销、财务营销和制度、全球电子商务框架等课程,并积极鼓励学生辅修其他专业方向课程。

2.3 课程关联相互支撑

托利多大学商学院的课程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支撑促进了学生对工商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较快融合。所设课程之间由浅入深、由工具到实践,形成相互支撑的多层次课程体系。以工商公共必修课程(第一层次)为例,图 1 显示出各课程之间的关系。如图 1 所示,微机在商务领域的应用课程是信息技术管理课程的先修课程,财务会计信息是财务管理和决策会计的先修课程,商务数据分析是统计在决策中的应用课程的先修课程,工商管理学生的发展方向课程是职业发展Ⅰ和职业发展Ⅱ课程的先修课程,职业发展Ⅰ是职业发展Ⅱ的先修课程,商务初步是各管理类课程的先修课程,统计在决策中的应用是生产与服务系统原理的先修课程,商务数据分析是财务管理的先修课程[4],在以上课程先修的基础上,才能进入高级商务政策论坛的课程。这些课程之间形成的先后关联,使学生学习各门课程均学有所用,并随着课程的进展反复应用所学理论并不断深化。同时,如图 1 中虚线框所示,在公共类必修课中,分为信息技术类、财会工具类、数据分析类、职业方向类和管理核心类五大类课程。其中信息技术类课程为数据分析类、财会工具类和管理核心类课程提供最先进的手段,数据分析类课程为管理核心类课程提供缜密的分析工具,财会工具类课程为管理核心课程提供理解工商企业信息的专业技术。而职业发展类课程更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管理核心课程中不断调整职业心理预期,在职业选择调整中不断增强学习信念和能力。在专业选修课和必修课(第二层次)中,需要在以上课程作为先修课程的基础上,切入特定专业方向深入学习和实践。

3 教学手段及其资源特色

在科学合理配置的课程体系基础上,托利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手段、教学资源选用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

3.1 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

在教学手段方面,商学院拥有先进的教学设备。例如,新教学楼中的每个阶梯教室里,所有课桌都安装电源和网络插口,这为学生提供了同时上网、与教师同步进行对网络信息资源操作的机会。教室中多媒体设备齐备,面积较大的阶梯教室中甚至设有三个屏幕装置,教师利用教学软件或幻灯片切换都非常方便。另外,商学院学生有利用学院机房资源免费打印课程资料的权利,学生自由打印课程学习资料。

3.2 教师发挥各自特点引导学生创新思维

托利多大学的教师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讲授角色和引导角色交替进行。学生随时在课堂提问,教师立即解释和引导学生讨论。每名教师制定的教学计划不尽相同,选择的商务模拟系统不同,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完全相同。教师通过固定答疑时间、电邮、网站等交流方式与学生在课外积极沟通。同时,商学院教师大多数具有企业背景和经历,结合案例内容指导学生到企业调研或在公共企业数据库查阅资料完成各种调查或研究报告。

3.3 网络模拟和视听教学资源的选用

在商学院的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使学生在教室里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与实践对接。例如,商务初步是一年级新生在第一个春季学期就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笔者在旁听该课程教学中发现教师在讲授理论的同时,充分利用 Capsim公司开发的企业模拟系统让学生在虚拟的市场环境下进行公司管理实践。不仅要求学生在网上建立自己的公司,当课程进行到管理各项职能的介绍时,让学生对自己的公司进行新产品市场预测、进行生产决策等。教师也可以利用该系统对学生进行测试,并及时了解学生课下对自己公司的运作情况。为了让学生理解公司发展中创业者的性格所起的作用,教师在课程计划中安排了 Film 计划,加入苹果电脑公司成立的影片,并组织讨论。

3.4 以应用为第一要素选择教材

在托利多大学商学院中,教师选择教材考虑的重要环节是是否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能否有丰富的案例资源和应用价值。以统计学为例,我国国内的统计学教材内容涵盖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的内容,虽然很多教材中也注重各章节后面加入案例内容和 Excel、Spss 等软件应用内容,但大学本科教材基本涵盖描述统计、概率、抽样分布、假设检验、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指数体系等内容,并以理论阐述、例题的数学推导类课程模式阐述统计学的内容。托利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将统计技能课程分为商务数据分析和统计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两门课。前者教材主要以贯穿案例的形式阐述描述统计学的内容,后者教材以企业决策案例的形式阐述推断统计学的重要作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实用的教材为蓝本要求学生使用统计软件根据模拟或实际的企业数据完成作业或报告。

3.5 人性化的课程辅助网络资源

篇4

二、课程设置

工商管理作为一门涵盖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内部行为管理两大方面的学科门类,他的主体课程范围也就十分广泛,包括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市场营销、企业战略管理等等,其中经济学就被细分为微观、宏观、西方经济学三个方面。就国内的高校而言,因为需要学习的科目繁多,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学到的只是这些学科的基础知识。在类似一些欧盟国家,他们是以修学分的形式来完成整个学业。举个例子,研究生毕业要求修满36个学分,每科4个学分,那么需要学生自己选择12门课去学习。这个选择当然会有专业的老师根据你的能力、时间安排和学科的难易程度为你提供方向性的意见,但是起码这个学起来自由度相对较高,程度由易到难,还可以根据自己兴趣做调整,这也就会比国内高校广开课、门门修的效果要好。一般来讲,管理学、会计学、市场营销、企业战略管理、项目管理是作为主要科目,也就是必选科目,特别是项目管理,它按照难易程度可以被分为两个等级。就我的个人经历而言,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欧盟国家对工商管理专业课程选择的这种模式,首先,他会有一个难易程度的安排,可以先学到基础的东西再到深入的理解,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使学生更好的吸收知识。其次,以修学分的方式来学习更为灵活,学生可以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比如,比较轻松的课程可以选在同一个学期修完,较难的一点的或者自己比较有兴趣的可以单独用一个学期来修完,当然也会有一定的年限,一般是本科3年内、硕士2年内修满相应的学分。

三、教学模式

中西方教学模式的差异一直都是人们热议的话题。因为人口的原因,中国无论从小学到大学都是采用的大课堂的方式,40~50人一个班,人多就会有“浑水摸鱼”的现象,偌大的教室老师只能尽可能的使愿意听课的学生认真听课,如果用更多的时间去纠正小部分学生的纪律就会耽误正常的上课时间。就工商管理专业而言,外国的课堂,一般皆为不超过30人的小班教学,这样老师可以认识、顾及到每个学生的状态及程度。所以,这就是硬性规定课程的大班教学的弊端之一。一直以来,中国学生理论知识一直强于实际动手能力,中国的课堂也缺乏给学生提供更多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的机会。在各高校中,因为管理的原因,假如要外出进行社会调查、社会实践,需要经过层层审核批准同意,手续复杂繁琐不说,带队老师的责任也是相当重大,五六十个学生外出的安全问题确实必须要引起重视。因此这一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则鲜少在国内高校中频繁开展。但是,在相当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西方国家当中,频繁展开社会调查、数据收集活动是很普遍的。具体而言,就是老师对一个要讲授的题目,是以指导性的提问去引导学生探讨这个专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老师除了要求你做好文字性的叙述之外,更看重的是来自真实数据与背景材料的支持与分析。作业和考试内容也不会是单纯的单选多选题,都是实际案例分析或是对一个问题的分析描述。充分体现了“教育个体经验的累积、发展与改造”这句话。比如某“项目管理”的作业是关于某航空公司的项目计划,乍一看,连这个航空公司的名字都不认识,因为都是真实的案例,所以还需要自己去搜集有关这个航空公司关于这个项目的所有的数据,查找相应的资料,甚至是走访到这家公司做详细了解。最后相当于把整个航空公司和这个项目全部深入了解了一遍,最后一步才是进行数据分析并提交作业。对条款的细致把握和复述可能中国的教学模式更能出成效,但是对于将条款运用在实践中去分析,这则是中国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弱项。到毕业论文的时候,中国学生更多的是文字性的精彩描述,但是在国外老师看来这些缺乏实际性。他们要求学生进入真正的公司去做实践,每周反馈、交流信息,在经过反复修改、数据统计之后得到毕业报告,当然,最后面对着校长及各科老师做现场演说这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就国内的学生而言,我更多看到的是对书本的背诵,校园内并不充裕的实训室、鲜少的实训机会。不过,国内有一个不可多得的优势,则是毕业之时会有很多企业提供实习岗位供学生选择,这给学生们减少了求职的压力,另一种程度上这也可以算是为学生提供了一次校外实践的机会,对提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运用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篇5

在国家教育政策的指引下,近几年国内普通高校招生规模急剧增加,各个专业的学生数量都增加明显,尤其是教育成本相对较低的工商管理类专业更是扩招的重点。扩招生源毕业后的就业压力曰益严峻,可伴随着的是另外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即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抱怨找不到符合要求的工商管理类员工,许多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的学生连基本的要求都达不到,是企业的用人要求太高了吗?基本不是,原因在于现在毕业的工商管理类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太弱,难以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也就是说学校对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培养与企业的现实要求脱节,学校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亟需改进。这其实反映了我国高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各类专业的毕业生数量庞大而总体教育质量低下,突出表现为理论教学有余而实践教学环节却不足。

 

因此,针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现状与不足,探索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模式就显的十分重要和迫切。

 

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进行实践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实践教学作为高校商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总体教学工作的重要形式之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效果、工作能力的培养、企业工作的适应性等影响很大,直接体现了学校的总体教学水平。但是,基于种种原因,目前各高校尤其是非财经类院校商学院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进行实践教学时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对实践教学工作重视不足,措施不力,课堂教学内容和方式简单

 

我国长期以来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都比较重视本科生课堂教学,对工商管理类专业也是如此。对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实践教学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促进作用等等问题重视不够,以至于大多数高校的实践教学工作总体上存在走形式、偏向于仅仅完成任务、缺乏系统规划等现象。学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课堂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工作,而把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补充。由于普遍存在偏好课堂理论教学的现象,因此在曰常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相关政策措施上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配套措施也不得力。比如在课堂理论教学过程中,简单讲述概念、原理,导致学生对相关概念和知识理解不够深入,基础掌握不扎实,在实践教学中不能及时、完整地回忆理论基础知识,导致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效果不好。

 

(二)校内实践教学设备与场地投入不足

 

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分为校内和校外两个部分,开展校内实践教学要求学校具备一定的环境与基础设施,比如针对性强的专业性管理模拟实验室的建设,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可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更好地结合,有助于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也可以为校外实习与实践打下一个好的基础。目前的困难在于:除部分专业性财经院校外,其它综合性大学商学院总体上不属于主流学院和强势学科,由于各高校在经费方面的限制,除了创收能力很强的极小部分商学院外,一般院校的管理类实践教学经费一般都有很大的缺口,相应的软硬件设施也就难以满足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性教学的需要,因此,许多学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在进行实践性教学时常常采取合并、缩减规模、模拟等方式代替,部分学校甚至基本取消统一的实践教学,让学生自己联系企业进行各自的实践教学工作,其效果可想而知。

 

(三)缺乏有价值和效果的企业实践基地

 

校外企业实践教学基地特别是有价值和效果的实践基地极为缺乏,严重影响了高校实践性教学的顺利开展和实践教学效果。工商管理专业相比其他管理类专业而言属于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市场营销、生产运作管理等理论课程知识是比较抽象的,如果学生自己不能在企业中亲自去体验和感受所学技能与知识,那么学生所学知识就难以真正意义上得到理解和掌握,也难以在企业中很快适应真实的岗位需求。目前的问题是企业不愿意与高校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即使克服困难通过层层关系建立起来的实践教学基地也会因为企业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企业的现实困难而对学生的实践、实习敷衍了事,难以发挥效果。比如部分企业对高校学生的实习收费过高且不注重后续配合,也有部分企业基于企业内部业务和技术保密等原因,也不愿意同时也不放心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实际操作。同时,由于近几年高校扩招数量过快,也使得高校难以建起足够的能够满足学校学生需求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三、解决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进行实践教学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对策措施

 

(一)更新观念,制度先行

 

在工商管理专业的曰常教学工作中要转变传统观念,认识到实践教学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观念改变后才有可能影响行动。同时要提高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制度与规范。要从根本上转变重视课堂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的传统教学方式,在课堂理论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实践教学的联系,进行相应的讲解与指导,有助于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仅仅是观念的更新也是远远不够的,学校还要在制度建设上下工夫,建立起配套的管理制度与规范,激发老师与学生的实践教学热情,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完成。

 

(二)整合资源,统筹规划,加快校内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作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主要管理部门的高校要认清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要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包括任课教师个人的社会资源,加大投入,并统筹规划,加快校内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工作。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不是互不关联的两个部门,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联系,即分阶段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服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要贴近理论教学,以协助学生掌握理论教学的知识点,增强感性认识,提高对理论基础知识的深刻理解为重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应该以应用专业理论知识,了解企业真实运作,提高工作适应能力为重点。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有机组成部分。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要尽可能满足全部学生的实践需要,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有欠缺的情况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重要性就更加突出,因此,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一定要落到实处,有针对性的展开。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要突出实际操作能力,真正建立有价值、对学生又帮助的基地,哪些流于形式、没有实质帮助的基地要越少越好,避免浪费资源又耽误学生宝贵的实践时间与机会。在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过程中,一定要广泛了解,深入沟通,及时掌握企业的需求信息,使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成为学校和企业双蠃的产物,才有可能长期延续并发挥积极作用。对已建立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要规范化管理,合理配置和使用实践教学资源,并积极拓展实践教学内容。通过校外实践教学与实习工作,要让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真正有机会到企业各种岗位上实际去操作,感受其运作过程,增强对企业管理的感性认识,达到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的效果。

 

(三)加强工商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教师队伍

 

教师是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主要完成者,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效果与工商管理专业任课教师对企业的了解程度和授课能力高度相关。工商管理专业授课教师如果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教学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有很大的帮助。针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现有授课教师主要都是没有企业工作经验,存在理论与实际不太符合的现状,各高校应针对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实际,与各类企业建立联系、交流和沟通机制。学校也可以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条件下,鼓励工商管理专业授课教师到企业从事部分兼职工作,如果授课教师能够自己开公司或者参股公司就更好,这样就可以让工商管理专业的授课教师能有机会接触、了解企业的实际运作过程比较具体的流程和环节,积累实践经验,并应用到教学工作中。同时也可以组织一些企业管理人员和授课教师的交流、研讨活动,建立起相互学习的机制。上述工作的目的在于让授课教师提高自己对企业实际运作情况的理解程度,并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经验传授给学生,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动手技能,增强适应能力。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6-0225-02

一、引言

作为一门注重应用实践的学科,工商管理类专业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对工商管理类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庞大。但随着就业市场对毕业生需求的变化,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就业供需矛盾越来越明显,企业迫切找到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而学校理论教学内容的更新速度往往滞后于劳动力市场对毕业生需求变化的速度,究其根本,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缺失或者不足是导致劳动力市场上供需不匹配的主要原因。

学科竞赛是在某专业领域内,根据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选定相关主题,以竞赛的方法,将课堂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进行联系,通过实践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团队工作的能力,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而言,相应的学科竞赛兼具社会性和理论性的特点,竞赛往往将社会工商类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作为竞赛主题,基于此,学科竞赛将趣味性和竞技性、专业性和实践性相结合,一方面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另一方面通过实践反思理论的深层含义。通过竞赛,可以为学生毕业之后就业做前期铺垫。

二、工商管理类学生参与比赛现状分析

以防灾科技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为例,工商管理专业组织学生参加的学科竞赛活动主要有基础类竞赛和专业类竞赛,基础类竞赛主要为与基础课程有关的竞赛,如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专业类竞赛主要侧重于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开展,如创业计划类有“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管理决策类有全国大学生管理决策模拟大赛,企业资源计划沙盘模拟大赛;营销策划类有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基础分析类有工商管理案例大赛、市场调研大赛等。在这些竞赛中,防灾科技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中有多人获得奖项。

近五年来,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学科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的情况为:“社科奖”第六届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营销策划项目》河北省总决赛一等奖(2014年);“社科奖”第六届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品牌创意项目》河北省总决赛三等奖(2014年);第八―十届全国大学生“用友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河北省总决赛二等奖(2012―2014年);第四届“东华杯”全国管理决策仿真大赛一等奖(2012年);第六届“用友杯”全国大学生信息化技能大赛二等奖(2012年);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用友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晋冀总决赛二等奖(2011年)。

除以上获奖情况,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还参与了许多省级以下的以及校级的学科竞赛,如市场调研大赛、管理学案例大赛等。通过不断推进学生对各类竞赛的参与,稳步扩大学科竞赛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影响。

三、学科竞赛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作用

1.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工商管理类学科竞赛,从实用角度考虑,竞赛主题一般都是与企业实际密切相关的,旨在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如第五届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以“哇哈哈”为冠名企业,工商管理专业类学生通过对“娃哈哈”企业真实产品进行市场调查、营销策划和销售实施,参赛人员加入到真实的企业市场营销中,将课程中学习的营销理论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切实为企业培养具备营销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学科竞赛作为理论与实践联系的桥梁,提高了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是在竞争态势下存在和发展必备的基本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学科竞赛可以为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一定的激励,以竞赛形式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方面,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创新,从理论课堂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了解决某个实际问题,采取各种方式获得相关知识的“主动学习知识”。另一方面,学生的知识碰撞有了创新,从“个人学习”转变为“团队学习”,碰撞出新点子。但创新能力不仅是碰撞出点子,而是将点子通过团队整体的分析、策划,实施、评估,将点子最终落地,这一系列工作中体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学生通过参加学科竞赛,可以将其灵活思维落到实处,从点子到实施结果,有始有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对工商管理专业参赛学生的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参加了学科竞赛,自己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3.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大部分的大学毕业生都是要走入工作岗位的,但是很多学生并不清楚未来的职业方向和市场需求特点。对于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未来的输出方向可以有很多,如:人力资源类、财务管理类、物流管理类、运营管理类、市场营销类、企业信息化类等。学生只是通过对相关课程的学习,对就业方向和岗位的内容和要求的感觉比较抽象,而通过参赛,预先体验未来就业中的职位,可以更好地了解岗位需求。如管理决策仿真大赛中,学生在做决策过程中,模拟扮演了企业中专业管理人员的角色,可以更真实、更直观地体验企业决策,并在竞赛中挖掘自己的兴趣和潜力,毕业之前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4.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不同于其他实践活动,学科竞赛更注重实践结果,是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实践活动。对于工商管理类学科竞赛,模拟经营类和实践经营类,都会考察企业的赢利能力,企业赢利能力决定着比赛是否继续进行,而企业以赢利为主要目标,整个比赛经营过程都充满着异常激烈的竞争。在符合竞争原则的前提条件下,学科竞赛更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工商管理类学科竞赛,大多以团队的形式进行运营,团队小组成员分工不同,对应着比赛企业中的不同岗位,企业运营的特点是,统筹企业内部的人、财、物、信息等资源,惊醒决策,以达到企业预期目标,在整个运营过程中,都在不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四、工商管理学科竞赛培养模式

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应以人才培养为其中心,开展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保证教学教育质量达到国家标准。”这说明,高校培养的本科生,是要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范围是工商类企业,其中,工业企业和商品流通类企业的需求比较大,而这些企业需求的岗位大多集中于行政岗、人力资源岗、营销岗、运营岗,策划岗、物流岗、销售岗以及公关岗位等。

篇7

1.1企业工商管理基本含义

企业工商管理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企业管理.企业管理的具体含义指的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提高宏观调控方法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MBA、飞E0T2篇及EMBA等均为常见的企业管理教育.企业的工商管理可以稂据其内容和特点分为几个部分的内容.第一点就是根据企业管理的对象来分类,其主要内容有人力资源、项目、资金、技术、市场、信息以及企业的各项经营环境等.

第二点内容是按照企业的发展流程来进行分类,主要内容包括开始的的调研到接下来的设计再到对具体项目的建设以及对项目的投产运营管理,在逐渐发展完善后还要具体的更新以及项目的再运营和进一步的更新等一直循环下去从而有利于项目生产的执行环节.第三点内容是根据职能或者业务功能来进行分类,主要内容有计划、生产、采购、销售以及质量管理等等的管理工作.第四点内容是根据起亚的层次来进行分类以及第五点是根据企业的资源要素进行分类.其主要内容在这里就不一一赞述.

1.2企业工商管理的特征

作为企业发展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有必要了解企业工商管理的基本特征以便对其有更深的理解并有利于后面的讨论.通过对企业更深管理的基本特征的总结,其具体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点就聋企业的更深管理是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为终极目标,所以,对于企业的工商管理的活动中主要以长远的战略管理为主.第二点就是现代企业的工商管理中非常重视营销管理,而营销管理需要企业的各个部门以及各个工作人员之间的相互协调才能实现,最终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达到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大的利润.第三个特征是现代企业的工商管理中管非常强调财务管理和会计管理的重要作用,这样才能了解企业的发展动态,实现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和管理.第四个特征是要实现现代企业的各个工商管理目标就是要通过全员的努力才能实现,所以强调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也是一项重要的管理目标.第五个特点就是企业的工商管理活动也是跟时代的发展离不开的,所以,在企业的工商管理活动中需要不断引进各种先进的管理工具来使得各项管理活动更加高效地进行.第六点特点就是要把企业的工商管理活动当做一门独特的艺术来进行精细地经营和管理.第七点特点就是企业工商管理的最终管理目标是要实现企业的文化建设,这样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企业工商管理目前的发展模式

目前我国的企业工商管理的发展模式基本上都是跟我国的传统文化相关的管理方式.我们可以将这种管理方式成为中国式的管理模式.我们都知道,我国是具有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文化古国,在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以及关于治国等的文字当中都有关于如何做好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的描述.最 重要的是,经过几千年的文化传承,某些管理模式已经深人到了企业家的骨髓.中国式的企业工商管理模式强调的是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来看待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以及企业人员的管理.虽然这种中国式的管理方法强调的是中国文化的运用,但是也没有忽视现代企业作为世界经济主体的一个部分需要采取的国际化的视野.因为在每个国家的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如今这个信息技术不断革新的时代’每个国家针对自己的企业的工商管理模式多少都会带有自己国家的特色,但同时也具有国际化的特点.即这个世界上的关于企业的工商管理模式没有国界的区分,只有具有某个国家的特色的管理模式.

但是,针对我国目前大部分的中小企业来说,在工商管理的发展模式中还是主要采取的具有鲜明的国内文化特色的管理模式.虽然这种文化的传承下的企业工商管理模式具有其特有的优点,但是针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以及企业国际化的视野来看的话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在目前的21世纪,整个时代背景在发展,经济在发展,因此各个企业也需要不断的发展,所以,企业的工商管理模式也需要发展和革新.从世界上关于企业的工商管理模式的发展中,各种管理的模式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最后的利润目的.所以,具有我国文化特色的中国式的企业工商管理模式也是时展的产物,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将各种不同的企业的工商管理模式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其利弊.最后想到怎么将这些发展模式结合起来以实现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3.企业工商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的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的发展前景也越来越好.虽然我国的企业的工商管理模式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在涉及具体的工商管理模式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缺点的.本文在此部分将会着重讨论目前我国的企业工商管理发展模式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希望可以从更加精细的方面来了解企业的工商管理模式的发展现状以实现企业在将来更好的发展.根据企业工商管理模式的具体内容来看,我过的企业工商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如下:

3.1企业的管理水平受到生产力水平的限制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企业都还属于中小企业的规模,只有小部分的大型企业的发展水平可以跟世界发达国家的大型企业的发展水平相比.如果企业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之后才会有能力在自己的工商管理水平中得到提高.因此,我国的发部分企业的工商管理模式的发展受到了企业本身发展水平的影响.国外的大部分企业在其经济发展中受到了政府及其他机构的支持,在企业发展的各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他们有能力发展其先进的管理方法,这样的话企业的工商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也能够得以发挥.根据上文的描述,我国企业的发展情况和工商管理模式的发展情况却是另外一种情景.由于企业本身的发展的水平不高,因此对于企业的管理工作难以提供雄厚的资金支持所以最终导致了企业的管理水平的低下并使得企业的资源不能得到合理的利用,最后是由于企业的工商管理模式发展的问题导致企业的利润率的低下.

3.2我国的工商管理活动缺乏创新精神

我们所有人都明白一点:企业无论是在哪方面想要取得长远的发展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在企业的工商管理中也是这样.而我国正好缺少创新精神.大多数的时候,我国企业在管理模式上都是采取的国外的著名企业的管理模式,这样不仅忽视了本企业的真正需求还漠视了本企业的自身发展模式的需要.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很难实现企业的完整的管理模式,为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必须经常对企业的管理做调整.

3.3管理体系的不健全

对于企业的工商模式需要形成一个比较完整个工商管理体系,这一地那在我国是相对比较缺乏的.企业的管理活动中由于受到资源以及人员等的缺乏也就自然导致了企业的管理体系的不健全.由于管理体系的缺乏,企业在管理模式的发展中以及管理活动的实施以及管理中的监督和检査等过程都将会受到阻碍.由于整个管理体系的不健全’对于全面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就会受到很大程度的阻碍.

4.企业工商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

根据上文提到的我国企业的工商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种种缺陷,我们将讨论在企业的未来的工商管理模式中需要做到的哪些方面的改善.具体的我们认为需要做到的改进的方面来自以下的内容.根据我国的当前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企业的工商管理模式的现状的分析来看,企业的工商管理模式对企业的战略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想要高效开展企业的工商管理工作和提高管理水平的话就要重视企业的工商管理的体制建立和这方面的专业人才的培养.有关于企业的工商管理的体制不健全的缺陷在上文的描述中也有所体现,所以,逐步加强我国企业的工商管理的体制的建立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情.对于体制的建立,不仅是企业本身,而且国家的相关部门也需要付出相关的努力才能一步步地实现.如果企业在工商管理体制的建立中缺少国家的支持,那么关于体制建立的很多过程是无法实施的.另外一个方面的内容是在管理体制的建立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人的参与,因此,在企业和国家建立比较完善的工商管理体制之前还需要吸引一批优秀的人才进人企业或者是国家的相应管理部门开展具体的工作.

篇8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21. 059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1- 0102- 01

1 概 述

案例教学最早运用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它以案例作为教学材料模拟现实情境,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参与有关实际问题的分析及其解决方案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案例教学不同于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更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强调用理论知识指导和解决实际问题。案例教学法的优势越来越凸显,目前国内多数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基本都采用案例教学法,但从实施案例教学的部分教师和学生反馈的信息看,教学效果还不是很理想。因此,如何切实提高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的效果成为工商管理教学中的一个亟需研究的问题。

2 案例教学的特点

(1) 理论与实践并重。案例教学是管理类专业教学活动中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纽带,工商管理教育非常重视通过案例教学达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某种平衡,案例教学作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纽带,所选取的案例均是现实企业中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例。工商管理案例教学要求学生去研究、分析那些描述现实经营管理事件的案例,判断问题所在,通过与其他学习者一起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形式多样,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案例预分析、小组讨论、课堂讨论点评等多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每个学生取得最大收获。工商管理案例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既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又给学生留下充分的讨论和思考空间,允许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学生深入讨论得到一个一般性的参考结论,同时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的认识和理解,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实际问题,发挥创造性思维,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思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应变能力。

(3) 注重学生参与、师生互动。作为一种以互动式为主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关系,教师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互动性上,学生则应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在阅读分析案例和课堂讨论等环节中发挥主体作用。

3 工商管理专业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1) 对案例教学的认识和重视不足。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许多高校还没有认识到案例教学的意义和重要性,在案例教学定位上认识模糊,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倾向尚未完全改变,这影响了案例教学效果的发挥,也直接影响了工商管理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2) 案例内容单一老化,缺乏特色。由于工商管理案例教学在我国推广和应用的时间不长,用于教学的案例主要是从国外引进的,不能完全适合我国的国情。由于没有自己的案例库,教学所用案例不够规范,基本来自于教师的整理和归纳或者照搬国外案例,导致教学效果不好。

(3) 教师普遍没有接受过案例教学的系统培训和学习,难以适应案例教学要求。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工商管理教育偏重于理论传授,工商管理教师也大都直接来自于高校毕业生,来自于企事业单位的双师型教师较少。这些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未能对案例研讨进行有效的组织和控制,使学生感到毫无新意。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把握不好自己的角色,经常出现缺位、越位。

4 改进措施

(1) 重视案例教学在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当前高校工商管理类本科培养的目标是为各类企事业单位培养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这个目标要求工商管理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而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教学方法就是案例教学。因此,相关领导及机构应该切实认识到案例教学的重要性,从投入、设备、师资培训、激励、考核等方面建立配套机制。

(2) 鼓励教师编写案例。通过对相关专业教师进行案例教学方面的培训,使教师认识到自主编写案例的重要性,学校、学院应从考核、工作量等方面出台鼓励教师编写工商管理相关案例的政策措施。

(3) 课前悉心备课。为使案例教学达到预期目标,教师应在在课前悉心准备,要求教师对本课程专业素材平时就必须有一定的积累,及时整理和更新教学案例,以便用时得心应手。由于管理、经济理论的更新速度很快,许多书本上的知识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要求,必须及时补充、更新教案。

(4) 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注意力应当高度集中,掌握课堂的进度,出现问题及时地做出讲评,并注意课堂气氛的调节。为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给他们一个客观合理的评价,每次上课都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给予评价并做好记录,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让学生对每个学习过程都有成就感。另外在上课过程中,还可以适当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吸引学生,使学生在案例教学活跃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知识,而又不感到枯燥。

篇9

理论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教师和学生均应转变观念,理论学习并不是最终目的,实践才是最终目的。对此,首先,教师要完善相关实践配套教材,用于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工商管理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教师安排课程要做出改变,避免出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的状况,合理安排课时,做到学生在学习基本的理论时候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去实践;再次,学校要筹集足够的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只有当相关基础设施完备时,学生才有机会进行实践。为此学校必须要多方面筹集资金,与此同时,必须培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使其为实践教学做出贡献。

2.开展案例教学模式

牛顿曾说过:“我成功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功的案例对于工商管理教学而言至关重要。首先,案例的建立要适应教学的需要,要与教学内容相适应,这样才能让学生从中得出正确的思考;其次,对于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而言,要提供不同的案例,这样学生才能从中学到自己的知识,太过简单或太过困难的案例都是不合理的,不利于学生消化吸收。就工商管理专业而言,有些知识较易理解,在这一些问题上,案例可以相对少些;对于那些理解起来相对困难的知识应该多一些案例,以便学生可以从中吸取实践经验。案例教学模式的开展不仅需要国家加大对案例的搜集工作,将合理的案例收入库中,也需要教师对案例有所研究,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案例的理解。

3.实行研究型教学模式

工商管理这门学科需要培养相关的创新型人才,以便为未来社会的发展打下基础。而研究型教学模式正是致力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想,在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的思维得到了极大的开阔,实践能力也会有所提高。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实现需要教师从权威者转变为指导者,学生要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吸收;研究型学习模式的开展需要学校与社会有良好的交际,以便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案例依据,这就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努力。

二、工商管理教学模式的转变也需要师生的一些转变

1.教师需做出的一些改变

上面提到的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均需要教师在角色上有所转变,而且对教师能力的要求也较高。对于工商管理这个实践性知识重于理论性知识的专业而言,教师更应转变自己的角色,为学生提供实践性指导。而在此转变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加强对自己专业课的实践理解能力,加强对案例的思考,以便引导学生从理论学习的层面向实践学习的层面转变。

2.学生需做出的一些改变

篇10

二、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实践目标方面,各个实践课程总体培养目标清晰,但各个具体实践环节的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却缺乏有效界定,导致实践教学过程缺乏有效控制。

第二,各实践教学环节之间缺乏系统性和关联性。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具有较强的交叉性和综合性,在实践课程设计方面往往存在着内容的重叠,或者部分知识的缺失。

第三,各实践教学环节缺乏规范的教学内容和计划。这也是目前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最严重的问题。一门实验课程往往只有简单的教学大纲,并没有规范的、明确的、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对具体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方法缺乏研究讨论,教学实施环节因教师而异,差异较大;而且教师引导有限,放羊现象严重,教学效果参差不齐,未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

最后,现行的考核体系不能全面客观的反映学生实践环节的学习成果。目前的学生成绩主要依据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定,未明确实践环节所占的考核比重以及具体的考核方法,教师对学生实践环节的学习成果的考核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学生学习成果的评定仍然是基于传统的理论学习的考核方式,不能有效引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考方式。

三、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独立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效果提升思路

基于以上问题,本文梳理了实践教学的目标和过程,提出了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优化思路。

(一)指导思想

系统性思考和设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调研界定工商管理专业的职业能力,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综合考虑各专业之间的关联性,设计相应实践课程;构建课程质量标准体系,规范标准化实践过程,重点突出,层次分明。

(二)实践教学内容优化

充分调研,界定工商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精心设计与之E配实践课程和环节[2]。所谓职业能力,指的是从事某种职业的劳动者必须具备的、在职业活动与发展中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笔者通过企业调研、专家访谈等形式,针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目前就业岗位所需能力以及若干年后职业发展能力进行统计与提炼,最终界定工商管理专业职业能力主要包括经营计划与决策能力、人力资源规划能力、物资采购与客户管理能力以及战略规划与管理能力四个方面,围绕职业能力设计建立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如图1。

(三)实践教学过程优化

    1.实验准备阶段

比如《战略研究与规划实训》课程,就可以细分为调研和资料收集、环境调查、分析与评价、战略分析与决策、战略规划与计划、撰写总报告以及总结与考评六个阶段,每个阶段详细列明具体的训练内容、训练时间和训练方式,并明确各阶段性成果。

其次,准备相关资料素材。为保障实践效果,作为教师课前必须做好相关的资料准备,比如《采购管理课程实训》中招投标采购环节训练,教师应准备不同行业企业的各种招标文件帮助学生加深对招标书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在提供背景企业方面,尽量选择当地知名企业或者学生感兴趣的企业,在实训之前将相关资料发给学生,要求认真研读。

第三,构建科学合理的全过程、全方位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过程为导向,建立各阶段考核指标体系,在考核指标选择方面,除了对专业知识和效果的考核外,应适当增加考核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思考、团队协作,服务精神等方面指标,并清楚描述各指标标准,形成课程评分表。

最后,加强沟通。为了加强实践过程把控,教师课前可先与班委、辅导员和班主任进行沟通,了解该班学生基本状况,为实践课程分组分工、重点控制打好基础。

2、实验实施阶段

首先,合理分组、恰当分工。实践课程的开展一般以小组或者项目组的形式展开,课程开始之初,教师可采用“自由组合”与“教师微调”的方式对是实践学生进行分组,在组内分工方面,可指定或学生自我推荐形式产生组长或项目经理,具体任务由组长或项目经理根据组内成员特点恰当分工。

其次,组织培训、授权管理。实践课程强调全员参与,团队合作,但是工商管理专业的授课特点一般是学生较多,教师在重组织和过程控制中的难度较大,因此,教师可以采取组长负责制形式进行管理,对各小组组长或项目经理进行培训,明确组长或项目经理的职责权限范围,授权其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考勤、激励,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主动性。教师从旁指导,做好监督和协调。

第三,定期考核、阶段控制。做好阶段性成果验收提升整体实践效果的重要保障,因此对于学生实践效果必须定期验收。对于有实质

成果的实验可采取提交相应材料的方式进行,比如《战略研究与规划实训》,在环境调查、分析与评价阶段,要求学生提交《战略环境分析报告》;对于没有实质成果的环节,可组织学生进行发言汇报,与其他小组分享实验过程中的体会与收获。

3、实验考核阶段

首先,以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公正客观进行成绩评定。管理类实践课程的考核仅仅是知识应用的考核,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按照构建的质量评价体系,对学生实践过程中的考勤、团队合作、阶段性表现以及最终成果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评价。

其次,最终成果的考核可以采用“书面报告+口头汇报”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整理汇报,学生对于整个实践过程和环节能够进一步总结,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的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第三,在成绩评定主体选择方面,可以由教师和各小组组长共同组成。各小组组长对其他小组的成果进行评分,评分的同时可以吸收借鉴其他小组的亮点;另外,各小组组长也要对本下组其他成员的表现进行打分,组长对于各自成员的表现比教师了解更加深入,打分将更加准确客观;教师对于各组成绩以及各成员成绩做最后的把握和调整。第四,教师最好实践课程的总结和评价。不仅仅是单纯成绩的公布,教师应该对实践课程过程中各小组、各成员的表现进行概括总结,中肯评价学生实践过程中的诸如态度、团队合作、只是理解等各方面的表现,肯定突出表现,指出不足。尽量做到关注细节,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过程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