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9 02:15:1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产品设计毕业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名片;品牌建设
引言:品牌建设的实际呈现效果相当于房地产企业的对外形象,在房地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品牌建设关系到企业在社会公众中的知名度,决定了与目标客户之间的粘性。为了有效提高公信力必须在打造品牌的过程中突出优势、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转型。
一、品牌建设的意义
(一)提高企业的公众知名度
群居才能乐业,住房是公众最关心的问题,是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重要保障,更是给予广大人民群众幸福感与安全感的关键指标。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房地产市场一直保持着相对良好态势,现阶段,大型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广泛分布、规模持续扩大,为了确保不同规模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保证市场占有率,就必须在保证房屋建设水平和高质量服务的同时,以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呈现在公众的事业中。在移动网络和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广,了解和搜索指定信息的方式更便捷,无论是哪一行业或领域的企业,健全的品牌建设体系不仅是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更是向公众展示自身优秀文化和价值理念的平台,如果公众缺乏对企业品牌文化的了解,就无法发挥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水平。房地产建设成本投入大,只有要做好品牌建设,加强对品牌长期发展的整体规划、设计、公关、宣传和综合管理,才能使房地产企业的品牌文化成为竞争的软实力和无形资产[1]。
(二)增加目标客户与企业的粘性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理财投资的认识不断加深,房产购置意识持续提高,房地产作为期货的一种,短时间受波动影响因素较小且受不同地区政策、规划发展等多种因素影响有很大的升值空间。许多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群众,在通过购置房地产满足了自身的住房需求后,还存在投资的意愿,至此房地产就不再是以往的“一次性”交易商品,而是能够吸引客户多次投资购买的商品,想要留住客户,就必须通过让客户进一步了解企业文化和品牌理念,全面认识房地产企业的优质产品和人性化服务。退一步讲,即使最终未实现让客户重复购买产品服务的目标,也可以增加与现有客户之间的粘性,发掘潜在客户发展为目标客户,充分把握品牌发展的每一个机遇,积极展现企业自身的服务态度与价值观念,以合理的方式使客户受到感染,使房地产企业从抽象冰冷的品牌成为具体、有温度、有态度的品牌,以此推动房地产企业的良好发展。
二、品牌建设的存在问题与解决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因素
1.品牌建设意识淡薄
现阶段,我国房价整体处于持续上涨的阶段,特别是一线和超一线城市房价一直保持着飙升阶段,甚至有价无市。在商品房总体交易成交数量不断增加的今天,许多房地产企业存在盲目追求眼前经济回报的问题,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市场行情下,常常会出现前期激进后继疲软的状况。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企业,未能充分认识到品牌建设的对自身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一昧地照搬大型房地产企业,缺少综合调查、分析和整合发展要素的意识,品牌建设理念相对落后,单方面从提升产品质量入手的方式,无法在公众视野中崭露头角,导致了后续销售业务上的质效水平不高,造成了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不利于维持企业的良好运营。
2.建设重心理解偏差
在市场经济制度的调节下,价值规律在房地产行业的体现越来越突出,许多房地产企业未能适应市场主体的转变,在长期发展建设和眼前短期盈利之间难以取舍,甚至在市场的波动中自乱阵脚,不能坚持品牌塑造的长期性和连贯性原则,还在品牌建设的过程中常出现重心理解偏差。品牌建设是一项涉及不同专业的综合性建设内容,商标、口号、推广只不过是一小部分外表的集合,品牌建设的目的更好地体现企业文化,而不是“至尊楼盘”和“黄金地段”,这些非主要因素不能作为品牌建设的重心,在偏差的理解中制定品牌建设规划,必然会经过反复的修改、调整与变化,在如此操作后,公众会对企业的认知与定位更加模糊,甚至许多商业宣传投资与公关活动策划会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2]。
(二)解决措施
随着品牌管理理论发展,当前国内外针对房地产品牌管理的分析研究成果较多,就近几年来看,房地产品牌建设的相关分析研究中,杨蕾(2016)对房地产企业的品牌经营管理情况进行探究,分析了品牌传播及管理改革策略。韩冰(2018)结合我国大、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的品牌建设及品牌价值评估进行了分析研究。商亮勇(2019)以浙江省的商业地产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并总结了房地产品牌建设成功的案例,为区域房地产品牌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以文献综述和实践调查为研究方式,通过知网、百度文库、校内外图书馆的等信息库,收集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总结了先进理念,并根据研究需要对部分客户和房地产内部工作人员进行了调查,了解二者对房地产企业品牌的看法以及对品牌管理的建议,提出以下解决措施。
1.提高建设意识
主观行动意识是客观实践的先决条件和思想基础,决定了整体建设工作的方向与质量。基于此,企业品牌建设的过程中,房地产企业必须要全面且深入地认识到品牌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特别是企业的领导管理层要注意发挥带头作用,做好企业品牌建设工作的相关宣传,确保为各部门提供科学的建设指导。同时,进一步整合品牌建设的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和社会资源,充分借助岗位责任制度,提高各个部门自身的积极性,加强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从内部的企业文化构建入手,由内而外地、自发地形成默契的衔接后,再进行与外部资源的整合,通过多种方式将品牌建设为纽带和桥梁,更好地连接各个流程,在资本运作和项目拓展的过程中,与相关企业机构达成合作共识,保证品牌建设的质量和效率水平。
2.把握建设重心
房地产企业的项目建设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其中牵涉到各个复杂系统都需要大量的现金流支撑,只有做好品牌建设战略才能保证长远的投资回报。为了进一步把握企业品牌建设重心,房地产企业在实施品牌建设战略的实施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定位打造、宣传推广、保护管理等多个阶段,应始终明确品牌建设目标,以进入消费者房产购置选择视野为基础,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企业品牌的正面形象,强化认知,加深认识,以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经济实力出发,优化资源,保证配置的合理性,层层递进,不断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经营实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一方面,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充分考虑到房产质量的特殊性要求,从保证消费者利益角度出发,维护企业信誉和社会公信力,在房地产工程建设阶段要严格控制施工建设质量水平,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满足国家相关建设标准,用高质量的产品说话,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后续的销售服务过程中,也要不断创新服务意识,树立以客户需求为主体的人本化工作理念,提升业务服务的质效水平,以业主满意度为目标,形成房地产品牌的口口相传的好口碑。另一方面,要在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客户在精神层面的多元化需求,充分发挥作为实体经济的独特优势,发挥房地产住宅作为“家”的人文价值属性。从安全层面入手,提高产品的舒适度,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给予客户更多选择,不断完善社区环境和基础设施,从多方面提高品牌建设的精细化水平,保证建设质量,促进房地产企业的良性发展。
三、建设路径分析
(一)品牌定位
正如上文所述,品牌形象是作为实体产业代表的房地产企业的重要隐形资产,品牌的建设过程也是价值提高,质量升级的过程。应通过品牌建设和形象打造的方式,将房地产企业自身的文化价值理念传播到消费者的视野中,不断提升企业的公关宣传效果,帮助提升资产价值。在具体的实施中,要先从品牌的定位入手,充分结合房地产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和自身优势特点,从各个角度出发,对企业品牌定位。相应地,还要以不同地区消费者的居住需求与生活习惯入手,以消费者为主体,设身处地地考虑消费者的真实体验。以心理认知理论为指导,强化目标客户印象,使其更好地理解房地产企业产品与服务的独特性和创新性。在定位的过程中,还要突出品牌定位的时代特点,坚持与时俱进,改变以往从营销者单方面视角下的定位过程,对品牌的文化背景和目标决策进行全面细致的构思策划,从内部打破传统品牌建设过程中的局限和束缚,确保品牌建设的有效性,更好地体现企业的风格特点[3]。
一方面,要以各方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平衡好消费者与房地产企业的关系,对消费者群体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走进客户的内心世界,了解其不同层面的需求,保证品牌建设成果与不同地域消费者的思想高度契合,以高质量的商品住宅满足消费者的感性理性需求,提高品牌建设的层次水平。另一方面,要树立知己知彼的品牌战略意识,在品牌的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定位工作,加强对竞争对手企业的品牌建设分析,保持和而不同的理念,避免趋同化,提高自身的标志性和差异性。以我国发展规模较大的BGY房地产公司的品牌建设为例,该公司通过明确品牌定位,进一步提高了品牌管理效率,提出了打造“高品质”品牌价值形象,加强了产品群体定位,结合目标客群,引入专业形象策划公司,优化了本公司的整体形象,通过全面提高品牌意识,实现了品牌战略目标。
(二)品牌传播
在品牌建设中品牌传播是与消费者进行交流沟通,提升目标客户粘性与社会影响的过程,对实现品牌建设预期效果起着关键性作用,其中品牌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是保证决定品牌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4]。
房地产企业完成品牌定位后,需要及时开展品牌传播工作,好的传播内容不仅要包含企业的标志、符号和特质,还要确保自身文化价值和服务发展理念被公众所认可,品牌的传播内容中应展现品牌的每一面,例如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形象、产品设计、经营管理理念以及名称等。在这些关键要素中,企业品牌的传播内容要重点把握企业文化形象,保证公众对企业的第一印象良好,通过企业文化形象传播品牌宣传的重点。相应地,还要灵活地渗透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应以自身的实际发展目标确定经营管理理念,实事求是地表达真实的服务与保障,以此拓展和吸引潜在客户,使其成为目标客户。
在做好品牌传播的内容后,还要采取多种传播方式。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发展,媒体技术在为人们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因素的同时,也是企业传品牌传播的重要方式,相比于传统的宣传方法具有更高效率水平和更优的质量效果。就房地产的品牌传播媒体形式来看,现阶段可以选择媒体形式主要有大众媒体、互动媒体以及寄件媒体,这三种形式还可以衍生出不同的传播方法,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合理选择[5]。
首先,作为较官方的大众媒体,主要以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形式进行传播。当前,我国大多数房地产企业都会选择大众媒体的形式进行品牌传播。大众媒体作为国家的企业,所发表和传播的内容具有权威性,受众面广,企业在选择此类品牌传播方式时,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可信度和公信力。然而作为权威媒体的收费较高,虽然传播的辐射范围广,但是目标性、针对性和指向性不强,不能精准地实现对潜在客户的定向品牌传播,因此无法保证短期内快速得到宣传效果。
其次,是互动媒体。互动媒体是互联网计算机技术与媒体融合的现代化传媒形式,具备了海量客户信息收集整理和大数据分析的功能,可以记录不同客户群体的喜好并通过数据分析为消费者提供购买建议,因此,在投放广告信息时的精确性和针对性更强。不仅如此,随着网络社交平台与自媒体平台的兴起、发展和成熟,互动媒体还具有社交性、互动性、即时性等优势,对于现阶段的许多中小型房地产企业来说选择互动媒体形式的更经济,当然,企业也可以创建媒体频道,例如双微平台、短视频和长视频平台等,都可以获得可观的传播效果,但对媒体内容的要求和运营管理要求会更高,且要经历较长实践的用户社区形成阶段并需要长期运维[6]。以JZY房地产公司的品牌传播推广模式为例,改变了以往无处不在的广告投放,采取了成本更低的互动媒体渠道,通过对潜在消费者的分析,充分借助新型媒体的优势,在双微平台和自媒体视频平台创建了自己的频道,并举办了丰富的线上和线下活动,有效地培养了客户对企业品牌的认同感。
最后,是寄件媒体。这种媒体方式可以通过线下和线上邮箱以直接邮寄的方式进行传播,具有定向直接性更强的优势,可以为客户提供精准服务。然而现阶段由于诈骗、骚扰信息的影响,许多消费者都比较抵触这种品牌传播方式,如果选择了这类传播形式,要注意把握好寄件的频率和形式。
总结: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转型,不同规模和服务类型的房地产企业之间的竞争模式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不再取决于地段、区位和价格等因素,而是取决于消费者对企业品牌认知。随着消费水平的升级,消费者对居住环境的文化、精神、价值等隐形条件越来越关注,因此房地产企业必须顺应消费市场,转变观念,升级产品和服务质量,做好品牌的长期建设工作。本文通过文献和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房地产品牌建设的意义,发现了当前房地产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同时提出了解决措施,结合企业品牌建设的实际案例分析了建设路径,房地产应从品牌定位和品牌传播入手,全面深入分析目标客户和潜在用户,以科学可行的品牌建设战略规划,加强品牌管理,促进企业品牌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毅.我国房地产代建企业核心竞争力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20(27):8+10.
[2]蔡景洋.创新房地产经营管理方式与实现平衡目标分析[J].上海房地,2020(07):38-40.
[3]陈焕林.基于竞争优势的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品牌价值建设研究[J].知识经济,2020(16):79-80+82.
浓浓
学 号
12345678
二级学院
学院
专 业
级 班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指导教师
职 称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期限
(根据本专业毕业论文工作时间安排填写)
2019年 9月 2日起至 2020年 5月 10日止
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地点
学院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近几年来在互联网背景和新媒体时代的推动下,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国耳熟能详的地标性传统文化景点,成功转型为一代超级文化类大IP,成为国内外博物馆争相学习的典范。近年来,在文创产业带动下,故宫化身成为“网红”。到2019年,故宫文化创意产品研发超万件,文创产品收入年营收在2017年就已达15亿元。如今,故宫已不再仅仅是一座博物馆,更是利用文化创意产品走进百姓生活的一个样板。故宫“年轻化”,文创的创造性开发和新媒体传播是不可或缺的力量。但故宫的成功并未带动国内其他博物馆文创产业的腾飞,文创产业发展并不尽如人意。本文希望从对故宫博物院文创产业发展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些对其他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的借鉴之处。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
本文着重分析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开发、营销与传播的成功方法,从研发,新媒体平台与营销渠道等方面研究新媒体时代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发展模式。文内除分析了故宫文创产品的开发外,还分部分展示了故宫品牌的营造 ,包括故宫系列APP,这些应用不仅推动了博物馆内文物知识的传播,而且丰满了故宫亲和的形象;“故宫六子”的拟人化推广,不仅与古代文化相对应,而且极受观众喜爱。
三、研究方法、设计方案及预期进度:
研究方法: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取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先后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活动策划、视频资料,然后到故宫博物馆进行实地调研。对故宫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进行分析和总结。
设计方案:整篇文章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分析故宫文创产品开况,包括开发理念、模式和特性;第二部分研究故宫文创产品的新媒体营销,包括故宫系列APP和故宫线上商铺;第三部分则是分析故宫文创品牌的跨界合作。
预期进度:
1、2019年7月1日-5日:毕业论文写作动员会议,安排指导老师;
2、2019年7月6日-9月1日(暑假):选择研究范围,酝酿选题;
3、2019年9月2日-11月24日:定题,修改和提交开题报告书;
4、2019年11月25日-2020年5月4日:毕业论文写作、修改、定稿、提交;
5、2019年12月23日-29日:毕业论文写作中期检查;
6、2020年5月4日-5月10日:毕业论文相似度检测;
7、2020年5月11日-15日:小组答辩;
8、2020年5月15日-17日:大组答辩;
9、2020年5月22日前:毕业论文工作建档、总结、评优等工作。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吴春晖,范文静. 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研究——以北京故宫博物院为例[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9,27(04):37-41.
[2]石珺婷.博物馆文创产品发展趋势分析——以故宫博物院为例[J].中国报业,2019(08):10-11.
[3]赵迎芳.中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理论与实践[J].山东社会科学,2020(04):169-176.
[4]宋云飞,张云笛.新媒体背景下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发展探究[J].新媒体研究,2019,5(06):124-126+137.
[5] 王昭.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再设计研究——以中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为例[J]. 设计,2019,32(11):142-145.
[6]陈子焓,王晨奇,刘珈莉,刘倩.新媒体环境下博物馆数字化转型分析——以故宫出品App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9,5(10):78-80+90.
[7]王威娜.新媒体重塑旧传统——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品牌创新[J].广告大观(理论版),2016(02):89-96.
[8]史灵歌,孙子惠.社交媒体时代故宫文创产品的网络营销分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6):18-25.
[9] 何依宁. 新媒体时代故宫博物院的品牌文化传播路径分析[J]. 新媒体研究,2019,5(04):54-56.
[10]刘东昂.媒介融合背景下营销模式创新研究——以《上新了·故宫》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2):107-108.
指导教师审核意见(研究意义、创新点、前期准备工作、存在的难点和困难、建议等):
专业(方向)
学历
毕业生人数
服装与服饰设计
本科
74
服装设计与工程(理)
本科
27
表演
本科
40
舞蹈表演
本科
12
总计
153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科学素养、团队意识以及沟通能力,具备良好的艺术设计修养和较扎实的服装学科基础理论,具有传统造型与造物理念,有一定的文化传承创新能力,能独立进行服装创意设计和成品实现,从事纺织服装商品企划、服装产品设计、消费需求与流行现象分析、设计流程与管理、时尚文化研究及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服装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服装概论、造型基础、构成基础、色彩与图案基础、服装设计表现技法、立体裁剪、服装材料学、服装纸样、服装工艺、服装结构设计、服装设计程序与方法、服装市场营销、时尚摄影、时装展示与陈列设计、传统服饰专题创新设计、礼服定制设计、专题设计、男女童装设计等。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发展需要,具备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与人文科学素养,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工程实践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系统掌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学科前沿及服饰传统造型与造物相关理念,具有较完善的专业技能、工程素养、服装产业领域实践能力和人文科学素养的工程型应用人才。
主要课程:造型基础、构成基础、服装CAD、服装立体裁剪、服装材料、服装纸样设计、服装工艺、成衣设计、针织产品设计、服装产品企划、服装市场营销等。
表演专业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为文化创意及时尚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一定的艺术审美修养和服装专业基础知识,经过服装表演系统训练和实践,能从事服装模特、服装编导与活动策划、模特经纪管理、模特专业教育、整体造型设计、服装市场营销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服装表演概论、服装表演、服装表演编导、镜前展示、广告表演、服装摄影、舞蹈编导、形象设计、服装设计基础、服装工艺基础、服装买手、服装概论、服装市场营销与实践。
舞蹈表演专业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掌握舞蹈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具备扎实的舞蹈表演基本素质和技术操作能力,较好的舞蹈创作和改编能力,较强的舞台表演实践能力,一定的舞蹈演出组织、排练与协调能力,具有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能够在社会文化部门、艺术团体、教育部门等单位从事舞蹈表演、编创排练与教学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基训、剧目排练、编舞技法、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身韵、现代舞等。
联系人:刘怡宏 联系电话:89626346 邮箱:412321260@qq.com
现代手工艺术学院2021届毕业生宣传材料
毕业生人数:
专业(方向)
学历
毕业生人数
工艺美术
本科
145
公共艺术(手工)
本科
18
总计
163
工艺美术专业(共145人)
工艺美术专业是山东省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山东省高水平课程群建设专业、山东省“省级特色专业”。
本专业秉承传统工艺美术与创新艺术设计融合教学理念,在传统工艺美术振兴、新旧动能转换、产教融合、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引领下,依托校内外教研平台和社会资源,通过实训实践、项目工作室、大师进课堂、企业实习基地实践等多种教学形式,培养能够掌握工艺美术专业理论知识,了解工艺美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熟悉艺术市场经济规律、艺术生活消费、时尚动态,具备设计实践和艺术创作能力,能够从事现代工艺品设计制作、为工艺美术产业服务的高水平创新应用型人才。
工艺美术专业下设纤维工艺、染织工艺、陶瓷工艺、玻璃工艺、漆器工艺、金属工艺、首饰工艺等专业方向。
纤维染织设计方向(共25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方向培养具备纤维染织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纤维染织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纤维染织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色彩风景、素描人体、立体构成、白描、归纳水粉、立体构成、中国画(工笔写意)、新民艺学、地毯设计、织绣设计、材料实验、丝网印、手工印染与设计、染织发展史、市场学、印花面料设计、纤维艺术—平面形态、彩印、纤维艺术—空间形态、家纺产品工艺与结构、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艺术实践、毕业创作、毕业论文
陶瓷艺术方向(共26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方向培养具备陶瓷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陶瓷艺术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陶瓷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色彩风景、素描人体、立体构成、陶瓷艺术史、陶瓷成型工艺(拉坯)、陶瓷成型工艺(泥条)、动物雕塑、新民艺学、浮雕、陶瓷釉彩、陶瓷装饰、陶瓷成型工艺(翻模、烧成)、陶瓷日用器皿设计与制作、服饰陶艺、陶瓷壁画、课题创作、现代陶艺创作、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艺术实践、毕业创作、毕业论文。
琉璃艺术方向(共25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方向培养具备玻璃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玻璃艺术设计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玻璃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色彩风景、素描人体、立体构成、玻璃艺术史、玻璃设计表现技法、模具制作、烧成与综合材料实验、玻璃后期加工、传统工艺雕塑、计算机软件、浮雕、吹制玻璃基础、动物雕塑、窑制玻璃课题设计、吹制玻璃课题设计、灯工玻璃、玻璃产品设计、玻璃首饰设计、综合材料研究、玻璃环境设计、热熔玻璃、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艺术实践、毕业创作、毕业论文
漆艺艺术方向(共23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方向培养具备漆艺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漆艺艺术设计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漆艺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色彩风景、素描人体、立体构成、漆艺基础、立体构成、装饰基础、漆艺史、漆艺综合材料研究、写实漆画课题创作、漆立体脱胎成型工艺、建筑环境与漆壁画课题研究、漆器皿课题创作、装饰漆画、现代漆家具设计与制作、空间与漆塑课题创作、漆艺产品设计、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艺术实践、毕业创作、毕业论文
首饰艺术方向(共22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方向培养具备首饰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首饰艺术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首饰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色彩风景、素描人体、立体构成、材料与工艺基础、成型工艺、首饰制作工艺、皮雕工艺、镶嵌工艺、首饰综合材料、首饰加工、金属器皿簪花、金属焊接工艺、腐蚀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首饰展示设计、首饰文化、刻铜工艺、首饰起版工艺、首饰铸造、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艺术实践、毕业创作、毕业论文
金属工艺方向(共24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方向培养具备金属工艺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金属工艺艺术设计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金属工艺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色彩风景、素描人体、立体构成、泥塑浮雕、材料与工艺基础、表现技法、设计概论、动物雕塑、成型工艺、徽章设计、电铸工艺、铁艺设计、金属焊接工艺、锻铜浮雕、铸造工艺、金属器皿、人体雕塑、环境雕塑设计、产品设计、腐蚀工艺、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艺术实践、毕业创作、毕业论文
公共艺术(手工)专业(18人)
公共艺术专业是山东省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
本专业培养学生从城镇化空间环境中,以艺术方式表现社会和生活公共性问题。本专业下设公共造型艺术、工艺装置艺术两个专业方向。开设课程注重拓展学生对材料综合利用的思维方式,使其在认识和了解空间环境的前提下,利用多种艺术形式,具备教学、研究以及在室内外公共空间进行艺术创作等方面的能力,成为能胜任城市文化艺术相关领域工作的实践型文化艺术人才,以满足相应的城市环境美化与人文关怀需求。
主要课程:公共艺术概论、形态训练、色彩原理、中外建筑史、立体构成、写生、装饰基础、雕塑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综合材料1、环境心理学、雕塑形态、园林设计、公共艺术策划I、金属装置工艺、浮雕、数字雕刻、模型制作、城市色彩设计、陶瓷设计、综合材料2、纤维壁饰、公共艺术策划II、陶瓷陈设、玻璃环境设计、金属装置艺术、艺术实践
联系人:李遵 电话:89626366 邮箱:1361967895@qq.com
创新创业学院(淄博陶瓷学院)2021届毕业生宣传材料
毕业生人数:
专业(方向)
学历
毕业生人数
艺术设计(雕刻艺术设计)
专科
51
总计
专科
51
艺术设计(雕刻艺术设计)专业 专科(51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文化涵养和健康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意识,培养具备雕刻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传统雕刻工艺与现代制作工艺相结合设计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毕业生能够在产品设计公司、工艺美术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雕刻产品、雕刻工艺品的相关设计与管理工作,主要担任产品设计师、雕刻工艺技师等职业,也可以个人从事雕刻产品、雕刻工艺品的设计与制作。如下表所示:
职业类别
初级岗位
发展岗位
设计类别
助理雕刻设计师
雕刻设计师
助理产品设计师
产品设计师
设计绘图员
产品设计师、雕刻设计师
技术类别
初级技师
高级技师
工艺美术师
高级工艺美术师
主要课程:传统装饰文化与表现、传统绘画技法、雕塑、计算机辅助设计、玻璃内画技法、玻璃灯工工艺、陶瓷成型工艺、陶瓷釉色装饰、刻瓷工艺、品牌策略、文创产品设计。
联系人:杨友森 联系电话:0533-4126217 邮箱:2298033374@qq.com
应用设计学院分院2021届毕业生宣传材料
毕业生人数:
专业(方向)
学历
毕业生人数
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
专科
33
环境艺术设计
专科
34
影视多媒体技术
专科
28
总计
95
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专业 专科 (33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思想品质、职业道德、一定的文化素质、健康的体魄、较高的艺术涵养和审美水平,掌握视觉传播设计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独立完成广告、包装、品牌、界面等工作,并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技能复合型设计应用人才。毕业生能够到设计公司、企事业单位及其他有关机构从事美工制作、书刊编辑、广告策划与设计、包装整体开发与设计、品牌设计与推广、新媒体交互设计等职业。
主要课程 :图形创意、编排设计、样本设计、电脑辅助设计、字体设计、图形创意、书籍设计、摄影、容器造型与纸盒结构、包装设计、招贴设计、界面设计、企业形象视觉识别设计、广告策划与设计等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专科 (34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文化涵养和健康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意识,掌握室内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室内设计与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高技能复合型应用人才。毕业生能够在建筑表现公司、房地产公司、室内设计公司、家具设计公司、软装设计公司、照明工程及设计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居住空间设计、家具设计、照明设计、软装设计、装饰工程技术与管理工作,主要担任图纸绘制员、三维建筑表现设计师、室内装潢设计师等职业。
主要课程 :人体工学、室内设计原理、计算机辅助设计、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建筑构造与测绘、建筑装饰预算、照明工程设计、家居设计与构造、室内设计专题、室内软装与陈设设计、景观设计、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 专科 (28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文化涵养和健康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意识,掌握数码图形图像和新兴数字媒体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艺术设计、计算机图形图像、数字影像技术、网页设计等高技能复合型应用人才。毕业生能够在电视台、报社、数字影视制作公司、移动多媒体公司、互动娱乐公司、广告公司、电视频道及栏目包装部门、网络媒体制作部门从事平面设计、网络动画、纪实摄影、商品摄影、视频采集与编辑、影视后期特效等职业。
主要课程 :计算机图形基础、图形创意、商业摄影、数码图像后期、版式设计、分镜头设计、网络动画制作、数字音频、影像风格化设计、摄像基础与剪辑基础、平面卡通设计、三维造型、纪录影像、叙事视频创作、UI设计、影视特效与合成、品牌与栏目包装。
李冰尝试着用单纯元素的创意叠加营造出丰富多元的内涵。经过半年不断试验,她决定从极简主义入手。这是她第一次做产品,虽然设计的理念是相通的,但由于经验不足,随着展出日期的不断逼近,她难免会有些焦虑。“毕竟是做产品,造型是立体的,和平面设计、排版还有广告牌都不一样。一开始的时候,怎么确定造型是个很大的问题。这些方形、圆形还有三角形的基本元素,应该多大,数量多少,拼接接口多大,还有角度应该怎么调整,如何搭配,都要不断反复地尝试。”她说。
“能用毕业论文的理念来做毕业设计,真的是一个巧合。”李冰说,“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我就觉得简约设计是很舒服的。后来接触到毕业设计的时候,就确定了创意灯罩的形式,希望通过单纯的元素拼接把这个产品做出来。”为了做出自己最满意的效果,她跟老师不断地沟通讨论。“一开始我们没沟通明白,两个人的想法不太一样,所以有很多争执。老师的构想是去模仿国外一些产品的风格,可是我想做自己的设计,是别人没有做过的,能让人眼前一亮的,不只是惊讶还要惊喜的产品。其实老师是根据以往的经验选择了风险低的途径,让我更容易完成作品。但是我想要的并不是这样,所以我们有了很大的分歧。”最终,李冰和老师还是达成了共识,设计的时候兼顾功能和外观,做出了两人都满意的产品设计。
2基于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设计学专业毕业设计模式探索
2.1优化选题模式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毕业设计作为培养合格人才的主要教学手段,更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接受新的挑战,深入探讨与研究现状,为培育新时代的设计工作者提供更好地教育平台。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与其他院校的交流,发现设计学专业毕业设计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关注学生毕业设计选题的指导工作,通过开展关于毕业设计如何选题的讲座、座谈等形式,提高学生对于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有效地避免了选题的盲目性。(2)学生毕业设计的选题可以来自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或产学研的课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对于今后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为指导老师的课题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3)以相关专业的国内外竞赛为毕业设计题目,加强了学生对于市场的了解,有效地防止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完成一些虚拟的设计;同时也为教师积累一些指导设计竞赛的实践经验,为以后的教学指导打下坚实的基础;又能为提升学院的知名度、带动低年级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术环境。(4)题目由学生自定,一方面学生可以依据自己就业的单位或已有意向的单位为背景,尽快熟悉将要工作单位的实际情况,鼓励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与单位项目相结合,或者运用自己的知识为单位的创新提供一些设计。这样既满足了对学生能力的鉴定,又使学生尽快的融入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通过开题报告形式来陈述自己对选题的认识与理解,以及对选题所做相关的前期准备,特别是对自拟题目创新性、可行性等进行分析,指导教师要在内容、形式、可行性等多方面严格审核,使学生的毕业设计在专业设计范围内与自己的兴趣相结合,展示学生专业创新性与个性化设计相结合的能力。2.2 开展“导师负责、联合指导”的模式由于选题注重从市场的实际需求出发,因此采用学校导师负责和企业联合指导的方式,对学生设计能力的提高和对市场现状的分析、就业能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模式克服了传统毕业设计虚拟化的缺点,有利于锻炼学生与企业间的沟通合作能力,便于学生进行调研实习,了解相关行业最新的发展现状,为今后的就业提供实践经验;同时也有效地保证学生毕业设计进度和质量,为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于指导老师而言,应具有教师和设计师的双师角色,既有利于最新设计信息和技术的交流与沟通,又提高了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价值,为今后的设计课程指导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实时掌握设计类专业国内外前沿理论和业内动态,同兄弟院校、企事业单位、设计公司多多交流,从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相关交流、总结指导方式方法,为培育出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做充足的准备。学院也可利用与企业良好的合作关系,真正了解市场的人才动态需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缩短学校与社会的差距,培养出更切合社会需求的人才。2.3 培养团队合作的设计模式设计学专业涉及工业设计、广告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多个领域,跨越艺术、机械、建筑环境等多学科,同时也包含材料、结构、工艺、市场、销售等相关知识,因此从整体的教学程度而言,应力争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应用型、创新性的多元化的复合型人才。比如一个完整的市场产品设计过程需要有市场调研、设计定位、草图概念设计阶段、设计材料学期、结构力学分析、工艺选取、优化设计、包装、销售等多方面的人才相互协作完成,因此学生可根据四年的知识积累及自己的兴趣和学习情况,可跨院系由3~5人组成跨学院间的创新团队模式,各个学院的指导教师共同协作来共同完成一项毕业设计项目,既有利于把设计做的更深入和全面,又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团队合作精神。2.4 毕业设计的新模式与评定为了全方位地锻炼学生,并检验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从事研究、写作、创意和设计制作的综合能力,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确定新型毕业论文/设计的项目模式为:A+Dx[其中A:毕业论文(广告学)D:毕业设计(依据专业进行详细分类)]和Bx+C[其中B:毕业设计(依据专业进行详细分类)C:策划书或设计说明书(工业设计、广告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由于专业特性而选定的A+Dx和Bx+C模式应分别设定成绩评定方式A+Dx模式以A80%+Dx20%评定;Bx+C模式以Bx70%+c30%评定。其中:A=A11+A12+A13+A14。A11:毕业论文写作过程考核≤15分;A12:毕业论文质量由指导教师评定≤25分;A13:毕业论文质量由评阅教师评定≤20分;A14:毕业论文答辩成绩≤40分,Bx=B11+B12+B13+B14+B15;B11:毕业设计过程考核≤10分;B12:毕业设计质量由指导教师评定≤15分;B13:毕业设计质量由评阅教师评定≤20分;B14:毕业设计展示成绩≤15分;B15:毕业设计答辩成绩≤40分;C:策划书或设计说明书成绩≤100分,Dx=D11+D12;D11:毕业设计过程考核≤40分;D12:毕业设计质量由指导教师评定≤60分。特别是针对在国内外参加竞赛获奖的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的同学,在评分标准钟加入创新能力评价因子,视工作量的情况予以奖励。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7-013-03
引言
在工业设计研究中,出现了很多优秀的相关硕士论文,本文从工业设计论文的研究方向以及发表数量等,初步分析出2000—2012年间工业设计发展的趋势与变化,从而了解每个工业设计发展阶段的新趋势,研究成果以及仍然存在的问题。
一、分析方法与步骤
在《中国知网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之中国学术会议文献数据库》分别检索论文以及会议文献题目中包含“工业设计”关键词的文献,在《中国知网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工业设计”为关键词检索结果,截止到2012年7月19日,为557篇。
二、结果与分析
1.时间分布。考虑到要对现有工业设计趋势进行研究分析,所以选择了较近12年(2000年—2010年)的论文,通过使用“工业设计”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2000年没有相关优秀硕士,从2001—2003年相关硕士优秀论文属于发展起步阶段,从2004—2012年每年都会很多优秀硕士,属于迅速发展阶段,相关优秀论文增至557篇,2009年(88篇)是相关数量最高峰点。
经过推断可知,在2009年工业设计的论文达到历史最高的原因在于我国本专科扩招是从1999年开始的,自1997年以后,随着广大群众渴望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愿望的增加,对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同时,考虑到国家快速发展的需要,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大规模扩招,当年本专科生招生数与1998年相比增长了47.4%。本专科规模的迅速扩大给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而研究生的扩招能够对本科生的就业压力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因此,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也不断攀升,录取比例和入学率都在大幅提高。
2.作者分布。在检索到的工业设计方面的优秀硕士论文中,作者主要分布在以下几个学校中,可见相关院校的工业设计发展程度。如表1所示。
小结:由于优秀工业设计硕士论文具有一定的删选性,由表1可以看出工业设计发展较快的院校,并且通过涉及最多的关键词可以看到每所院校所侧重的工业设计发展方向或者是发展程度较深的方向。
3.关键词分布。从2000年到2012年,以“工业设计”为关键词搜索的期刊论文中,论文的关键词主要集中在产品设计、CAID构思与表达、设计教育教学、IDFORCNC(先进制造设备工业设计)、设计管理、绿色设计等。由于搜索分布时采用了关键词“工业设计”,所以这里忽略“工业设计”关键词的数量。所有论文相对较多的关键词如下:可持续发展设计(绿色)、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学 语义学)、设计管理/用户研究交互设计、CAID构思与表达、数据库、设计教育、造型语言、工设工程(材料、工艺)、汽车设计、时尚设计、服务设计、品牌PI(产品形象识别)设计、人机工程、可用性、设计史、信息视觉化、故事版/情景设计、设计心理学、体验/情感化设计、IDFORCNC。
其中有代表性的有如下几篇:2010年,北京服装学院屈新波在《现代新材料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1}一文中论述了现代新材料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借助于“需求”将产品设计与材料联系起来。2008年,山东大学张志强在《面向家用健身器材的人机工程理论分析与研究》{2}一文中论述了如何运用人机工程理论对健身器材进行分析,以及针对相关器材人机方面的具体研究。2006年,山东大学吴兰萍在《面向产品设计自动化的人机工程研究与应用》{3}一文中论述了人机工程学的定义以及与工业设计之间的关系,阐述了人机工程学的原理以及产品设计的不同阶段的具体内容,此外还重点分析了现有计算机辅助人机工程软件,例如JACK、SAMMIE、SAFEWORK等。2004年,武汉理工大学刘红在《简论设计项目管理》{4}一文中论述了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化,用户需求的多样化,项目管理的组织及团队建设的内容与项目管理的执行关键,以及设计项目的生命周期。2007年,西北工业大学韩娟在《CAID系统的用户界面研究及应用》{5}一文中论述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综合认知心理学、人机工程学、计算机信息科学等对CAID用户模型进行分析,将基于用户模型构建的用户界面原型引入到界面设计过程中。
4.影响力分布。在检索到的期刊论文中被引用频次最高的,排在前6位的论文,如表2所示。
通过引用频次最多的文章中发现,关注最多的工业设计方向多为产品设计、交互界面方面。因为产品设计和交互设计的研究较早,所以时间早的被引用的几率就很高。但也充分说明这些优秀论文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三、工业设计研究趋势
工业设计从2000—2012年这12年间,发展速度是迅猛的,这一点可以从优秀硕士论文的发表数量日趋增多看出来,并且也是在跟随着社会每一步的发展而发生着变化,从简单地仅仅研究工业设计的表面内容,即“产品设计”,变成研究工业设计更加细节化的方面,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现在工业设计优秀硕士论文中,研究方面数量最多的依次为产品设计、设计管理、设计教育、ID FOR CNC以及可持续发展设计。
李北在2006年中国科协年会的会议论文《未来工业设计的多元化发展趋势》{12}中阐述,现在工业设计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并且可以看到,工业设计是一种战略资源,是国家创新战略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设计正在向着跨专业跨学科的综合领域发展。此外通过计算机使用的普及,工业设计信息化也成为主流。
通过对2000—2012年优秀工业设计硕士论文逐年的分析发现,发表的时间与内容和2000—2012年工业设计发展的过程、发展的主题是一致的。通过对这些论文关键词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到工业设计在每段时间里发展的内容、重点、趋势,这与社会的需求具有着强烈的联系。
每篇论文的关键词是不变的,在以“工业设计”为关键词搜索到的硕士论文中,通过对新的一年与以往相比较新出现的关键词进行统计,洞察出工业设计每个阶段的新趋势。如表3所示工业设计研究方向从泛泛的大方向上的研究,比如“产品设计”、“可持续设计”等,发展成为细分的研究方向。研究表明,从抽象的工业设计,变为具体的产品设计,后来人们发现工业设计离不开与社会、人的联系,所以研究方向渐渐与社会、人联系起来,最终发展成多方向的、细分的研究方向。这与现有工业设计研究人员对工业设计发展方向的研究结果不谋而合。
2000—2012年有关产品设计、人机工程学以及设计管理等成为研究的主要趋势。此外,还可以发现每年相比前几年新增的研究方向即是工业设计发展中研究趋势的新方向。例如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13}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那么工业设计对此也进行了研究,在2002年第一次出现在相关优秀工业设计硕士论文中。例如2002年湖南大学龚克在《非物质与可持续的工业设计道路》{14}中阐述了有关可持续的工业设计道路的相关内容。
再例如,在现代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计算机信息库在工业设计专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06年第一次出现有关数据库研究的硕士论文。例如2006年东华大学孙明华发表的《设计艺术学专业建立设计材料数据库的必要性研究》{15}。2009年山东大学郝松发表了《基于产品表象信息库的工业设计构型方法研究》{16}。
同时也发现,由于优秀硕士论文是要在社会需求的大背景下提出,受发表时间和评审的限制,虽然相对滞后,但是也能够体现出近十年间的工业设计的大体研究趋势、新的研究方向。工业设计研究趋势的发展变化受社会发展因素(技术、环境、国情、学科交融等)的影响较大。
四、结束语
2000—2012年,我国优秀工业设计数量以及发表的内容质量都有着质的飞跃,这也说明我国工业设计方面研究的水平日趋深入。但是从近几年发现,已经存在研究过(下转第16页)(上接第14页)热的现象,主要表现在研究课题的重复性,例如人机工程学,此间不乏相关类似课题的出现。
从2000—2012年间优秀工业设计硕士论文中,可以看到工业设计事业发展迅速,方向由单一转为多元化,并且呈现多学科融合趋势。此外,研究趋势受社会发展的因素(技术、环境、国情、学科交融等)影响较大,比如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工业设计专业与计算机应用越来越密切,因此出现了CAID等相关研究。可以看到工业设计的研究趋势在以后会围绕产品设计、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CAID)、设计管理等热门话题展开。随着工业设计的深入研究,也会出现更多新的设计概念,而这些概念一定是可持续性地围绕用户的人机设计,相信在以后的研究中,会有更多优秀的硕士论文出现。
注释:
{1}屈新波.现代新材料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
{2}张志强.面向家用健身器材的人机工程理论分析与研究[D].山东大学,2008
{3}吴兰萍.面向产品设计自动化的人机工程研究与应用[D].山东大学,2006
{4}刘红.简论设计项目管理[D].武汉理工大学,2004
{5}韩娟.CAID系统的用户界面研究及应用[D].西北工业大学,2007
{6}吴瑜.人机交互设计界面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
{7}周睿.基于可用性的手机交互界面设计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
{8}杨大年.中国民间儿童玩具再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04
{9}王巍.ICAID系统的实现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4
{10}王军锋.计算机游戏界面设计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
{11}熊湘晖.产品造型设计的外观质量美学评价理论及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
{12}李北.未来工业设计的多元化发展趋势[R].中国科协年会,2006
{13}我们共同的未来[R].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
{14}龚克.非物质与可持续的工业设计道路[D].湖南大学,2002
{15}孙明华.设计艺术学专业建立设计材料数据库的必要性研究[D].东华大学,2006
二、课程教学项目来源
(一)企业项目
企业项目的引入具有明显的教学优势,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需与设计程序相结合,学科之间的糅合度较高,有利于学生把条框的知识系统化与实践化。更重要的是,在实施过程中能够为学生积累更多的关于产品制造、原理方面的经验,学生在多次完成企业项目后,能够胜任成熟的产品设计工作。当然亦存在相应的问题,如项目的来源,项目的困难度、前期投入较大、项目开展周期较长。
(二)设计竞赛项目
设计竞赛是有效的项目化教学方法之一。首先,由于设计竞赛公平、公正、公开及具有相应的奖励机制,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其次,在大赛评审的过程中非常明显地体现出对产品的审美、市场对接、开模制造、舒适性、安全性,操作的便利性等要求,而对于这些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可控的,非常具有可操作性。同时,较大的设计赛事通常会举办相应的设计展,也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与交流机会。另外,项目来源异常丰富,每年由年初到年终,我国举办的设计竞赛不胜枚举。
(三)毕业设计项目
严格意义上的毕业设计就是一个标准的项目完成的过程。它要求学生在进驻设计公司或者企业的实习期间,结合设计公司或企业的需求,设计出满足本单位的产品。整个过程必须在最终的毕业设计中有所体现,包括:毕业设计由概念形成、手板制作、可用性测试、投产等,这亦符合企业的生产流程。而产品的评估则由校方和企业方共同完成,体现在校方中的是毕业答辩及毕业论文。
三、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项目化教学课程群的研究
一般来说,完成一个完整的产品设计项目,需要多个课程知识的支撑,项目的选择必须同专业课程的开设顺序、课时安排相匹配,也需要授课教师的协同指导,因此,建立一个科学的教学课程群是项目化教学的前提。另外,由于企业项目的导入时间在教学设计中是无法预计的,因此,教师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可预留一个较为灵活和宽松的教学周期,本个学期如果没有企业项目引入,可插入相应课程。项目化教学应该务实地基于本课程教学目标、内容及特点。对于一般的带鉴赏特征的课程或者是工业设计基础课的课程,是否应该引入项目化教学,需要经过商榷及论证。而对于类似于“设计程序与方法”、“设计专题”等富有操作性与灵活性的课程可相应结合企业项目展开。
(二)完善项目教学评价机制,注重教学过程和项目成果
以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教师教学的效果,在项目化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与问题要及时反馈,以利于修正和完善项目课程体系。同时,评价方式应当避免单一化。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8-0319-02
对于高等教育工科专业而言,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重要环节[1]。它需要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这既是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增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2~5]。从这种意义上说,毕业设计的质量是衡量高校工科专业教学水平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特别在当前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形势下,高校应该认真分析毕业生的学习心态,把提高毕业设计质量作为提高整个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方面常抓不懈[6]。
要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关键在于增强导师指导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一般而言,毕业设计的指导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学生选择课题、指导知识的综合运用、指导科研方法、教给科研中的交流技巧、教给科技论文写作规范。
一、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毕业设计课题
毕业设计的质量,首先取决于课题选择的好坏。在这方面,指导教师一定要把好关。
1.课题的选择要尽量兼顾学生的专业兴趣和教师的科研方向。一方面,毕业设计的主体是学生。确定的课题学生感不感兴趣,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投入的程度和最终成果的质量。另一方面,如果确定的课题与指导教师自己的科研方向有较高的重合度,教师不但指导得深入、有效,而且指导的积极性高,指导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相对更加充分,甚而至于达到教学相长的理想境界。在实践中,选题时不能兼顾上述两个方面――要么忽视学生的兴趣,脱离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要么忽视教师的研究方向,使指导毕业设计成为教师的一种额外的负担或包袱,都会严重影响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
2.课题应该具有综合性,难易程度适中。机械专业的毕业生很多都是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的,因而他们做的毕业设计的课题应当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涉及机械、控制、传感检测和信息处理等多个领域。学生通过完成这种课题,可以开阔眼界,学会综合运用这些领域的知识解决问题。这对他们将来独立开展设计工作或者从事机械专业的科研工作,无疑是非常有益的。相反,如果给学生选是非综合性的课题,例如一般的工艺或设备的设计题目,难度小,学生只要掌握机械领域的知识就可以完成。但是,这种设计工作既不能提供足够的科研方面的训练,也不能提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遇到技术难题,很可能不知道如何解决。不会应用新技术、新知识进行产品的整体设计和开发。
不过,要注意的是,综合性课题的难度一般较大,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各领域的知识才能完成。而毕业设计的时间有限,学生较难圆满完成课题。针对这个矛盾,教师可以通过降低单个领域的设计难度来加以克服。比如,在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中,机械部分的设计可以采用常用机构,以降低机械设计的难度。
二、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的专业知识
现代的机械产品,很多都是机电一体化产品。在设计过程中,除了要用到机械专业的知识外,还需要其他控制、检测传感等专业的知识。在本科阶段的课程学习中,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都是分别单独学习的,包括课程设计也是各个课程单独进行的,同学们只能学习各个课程的知识,还不能把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综合应用实际的产品设计中。在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应该根据毕业设计的题目,指导学生综合应用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进行产品设计。学生在综合使用各个领域专业知识的同时,一方面巩固了各领域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加深了各领域专业知识的融合。这样,在具体的产品设计过程,才能融会贯通,熟练应用。
三、指导科研的方法
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只是储备、积累了一些专业知识,科研能力的训练很少,科研能力非常薄弱,学生远没有掌握科研的方法。学生毕业后,不管是走上工作岗位,还是继续读研深造,都需要掌握一般的科研方法。对于机械专业的学生来说,一般的科研过程包括:检索资料、确定设计方案、建立模型、仿真与实验、系统集成。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指导学生掌握科研过程中常用的科研方法。
在检索资料阶段,指导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通过图书馆的图书、期刊、数据库、网上论坛等多种渠道检索到需要的资料。同时,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了解现有产品的技术现状,进而对现有的技术方案进行优化,确定最终的技术方案。
在建立模型阶段,指导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物理模型、有限元模型等几种模型,或其中的某一种模型。学生经过训练,能够掌握其中一种或几种模型的建模方法、建模工具,主要是相应的计算机软件工具。当然,由于是在本科阶段,学生所建的应该是简化模型,建模步骤比较简单,所建模型也应该易于检验。
在仿真与实验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所建的模型,进行数值仿真、有限元仿真、半物理仿真,要教给学生适合的仿真工具和软件;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掌握一般机电系统实验的搭建方法,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实验数据的简单处理、分析方法等等。
在最后的系统集成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仿真与实验结果,修改所建模型,把机械系统、检测传感系统和控制系统集成到一起,成为一个实际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总之,在毕业设计的每一个阶段,指导教师都应该明确地指导学生该阶段所要达成的目标,实现目标的方法、途径、所需的工具等等,从而使学生的设计工作有的放矢,有法可循。
四、教给科研中的交流技巧
学生在课程学习阶段,和老师、同学也有过学业上的交流,但都限于校园中。在毕设过程中,学生首先要与指导老师充分交流、沟通。遇到技术难题,还需要向学校里的其他老师以及企业里的专业技术人员请教。有时候,还要利用网络平台向更广泛的人群请教。这些都需要学生拥有一定的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和技巧,尤其是与他人交流技术问题的能力。
有鉴于此,教师需要教给学生相应的交流技巧。比如,指导学生在交流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查找相关资料,把遇到的技术难题的来龙去脉搞清楚,这样,在交流的时候,才能有的放矢。目标明确了,交流也就更顺畅、更有效了。再如,要提醒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既要有自己的主见,又要保持开放谦虚的态度,从而能够博采众长,兼收并蓄,通过交流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形成更优的问题解决方案。当然,教师还要提醒学生注意交流的基本礼仪和要求,包括称呼要得体,说话要简单、明了,从而花最少的时间,用简洁的语言,把问题说清楚、说透彻。
五、教给科技论文的写作规范
本科毕业后,学生不管是参加工作,还是继续深造,都需要撰写各种科技文献,包括科技论文。在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学生要学习如何撰写科技论文,包括论文的总体结构、开头结尾、具体内容、语法结构等,为以后的论文写作培养能力。总的说来,论文应该格式正确、内容全面、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练、说明透彻、推理严谨、立论正确,避免使用文学性质的带感彩的非学术性词语。
指导教师在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写作情况,多次指导学生修改,直到达到学校的要求为止。
参考文献:
[1]宋海农,王双飞,梁东梅.一年导师制对提高工科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尝试[J].高教论坛,2002,(5):77-79.
[2]孙政荣.提高工科院校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5,(2):200-203.
[3]张继红,王恩伟.“产学研”相结合改革工科毕业设计的内容和方式[J].当代教育论坛,2004,(4):71.
1高职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环节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1.1学生生源层次不一
目前陕西省高职院校的生源组成有:普高生、中职生、三校生、初中毕业生(五年制);且录取形式多样化,有高考录取、单独招生考试录取、报道注册录取、中考录取等。这就造成了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参差不齐,学习状态多样化,学习成绩差距大;然而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过程中,培养目标却是统一的,尤其在专业综合训练环节,如何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来检验高职培养目标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1.2毕业设计选题单一,偏离培养目标
通过近五年我院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执行情况统计,目前数控技术专业的毕业设计依然是以毕业设计论文形式进行,这种模式已经不符合当前高职教育培养的对象以及培养目标的要求。我院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内容包括:零件图绘制、零件图分析,毛坯选择、毛坯图绘制,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确定,工序尺寸及公差确定,数控加工工艺装备(设备、刀具、夹具、量具)的选用,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确定,工艺文件的制订,编程。完成设计内容之后,进行毕业设计说明书、工艺文件、答辩PPT等资料的编制整理,然后答辩。统一的毕业设计模式及要求,无法满足多岗位、多形式、“零距离”就业的需求。
1.3受提前就业影响,毕业设计辅导监控难、质量差
伴随着高职就业压力的增大,就业时间越来越早,高职毕业生基本上在大三一开学就投入到应聘热潮,一旦学生签约,大部分学生将面临立即上岗的要求,往往在就业与毕业设计环节的取舍上,高职院校基本都是以就业作为首选。这样一来,毕业生只能将老师布置的设计题目带走,到企业去,边工作边搞设计。进入企业,毕业设计的辅导监控就落空,从而造成了毕业设计质量差,答辩各环节成绩低,甚至有的同学毕业设计资料无法达到要求,不能顺利进行答辩,这样给毕业生综合实践环节的成绩评定带来诸多不便,现在就业与毕业设计之间的矛盾越发凸显。
1.4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脱节
毕业设计是高职毕业生的最后一个专业综合实践环节,目前高职毕业设计的形式受到其内容的制约,基本上都是由指导教师给出毕业设计的题目,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校内完成毕业设计并进行答辩。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过程,毕业设计完成之后,再进行顶岗实习环节。数控技术专业的顶岗实习主要是进入毕业生就业单位实习,随着学生就业的普遍提前,大部分学生在大三第一学期就已经签订就业协议,随后即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提前就业影响了毕业设计环节的进行,同时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再完成毕业设计环节的任务。
1.5毕业设计环节分层教学迫在眉睫
如何解决高职学生生源层次多样化,毕业设计论文模式偏离培养目标,毕业设计辅导监控难、质量差,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脱节等现实问题,我院通过多方调查研究,成立课题组,探索出分层次教学,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可以进行毕业论文设计、试件加工、CAD/CAM设计、顶岗实习报告等多种模式的学习方法。多种模式多种题目,既满足在校生完成毕业论文要求,又满足顶岗实习学生,专业综合实践与就业相结合,解决就业与设计矛盾。在校生也可根据个人学习情况选择是做论文,还是做CAD/CAM设计,或者做试件加工,从而提升不同层次学生在毕业设计环节的设计质量,指导老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针对性的指导,学生专业综合实践效果更好,解决了种种矛盾。
2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分层教学实施的保障条件
分层次教学极大地解决了目前高职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但是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进行不同模式毕业设计需要一定的保障条件,我院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界领导给予了大力支持,各部门分工协作,为分层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条件。
2.1设计室
对于学习成绩较好、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同学,数控学院提供了足够容纳设计学生的设计室。设计室配备桌、椅、绘图板、丁字尺等必要的设计工具,以及设计用的机械加工工艺手册、零件设计手册、公差手册、夹具手册、刀具手册、量具手册等设计资料,为设计的顺利进行提供条件。
2.2CAD/CAM实训室
对于软件应用水平高、进行CAD/CAM设计的同学,数控学院提供了CAD/CAM实训室。该实训室有高配置电脑100台,能快速流畅运行UG、Pro/e等三维造型软件及仿真加工软件,为造型仿真加工提供条件。
2.3数控实训基地
对于理论学习成绩一般、动手能力强的同学,毕业设计环节重点训练其一项专业核心技能,数控学院提供数控实训基地对毕业设计学生开放。我院数控实训基地目前有CAK6136数控车床10台、CL-20A全功能车2台、XD-40数控铣床10台、1055VMC加工中心6台、CTM450电火花2台、DMWG320T6线切割4台,这些设备在课余时间全部对毕业生开放,保证试件加工同学进行技能训练及毕业设计产品制作。
2.4顶岗实习企业
对于因就业参加工作,或进行顶岗实习无法顺利进行毕业设计环节的学生,学院积极联系顶岗实习单位,为学生创造便利条件,通过企业给定题目或者完成顶岗实习报告的形式进行毕业设计。数控技术专业目前拥有校企合作工作站1个、校企合作单位20余家,先后与西安嘉业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工作站协议,与西安华元机械有限公司、宝鸡秦川机床发展集团、西北工业集团、西光集团、西安东风仪表厂、陕飞集团等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为学生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提供保障,同时这些企业对进入企业实习的学生,都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工作和设计指导,保证了学生学业的顺利完成,同时能尽快完成从学生到技术人员的工作角色转变。
2.5师资条件
分层次教学,除了必备的硬件条件以外,师资队伍也是最重要的保障之一,根据学院教学管理规定要求,参与毕业设计指导的教师必须是讲师以上职称。数控教研室目前拥有专兼职教师33人,其中高级职称17人,中级职称14人,为分层次教学提供了必备条件。2015届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各个环节有专门教师负责指导,参与毕业论文指导教师10人,其中副教授以上7人,讲师3人;参与CAD/CAM设计指导教师8人,其中副教授以上5人,讲师3人;参与数控加工设计指导教师8人,其中高级技师5人,技师3人;参与顶岗实习联系指导教师5人,均为讲师。
2.6制度保障
在分层次教学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教务处、实践教学管理处、质量监控中心、数控学院各级部分的规章制度执行实施。教务处、实践教学管理处联合下发的毕业设计管理规定,明确了毕业设计目标、任务、内容、效果、指导教师要求等内容,实践教学管理处定期对毕业设计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每年度进行评比;质量控制中心则按周、按月进行检查反馈,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数控学院不定期进行检查指导。各部门协调合作,保障了毕业设计环节的顺利进行。
3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分层教学实施过程
2015届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环节,共有160名学生,参与指导教师31人,通过项目组成员共同努力,形成了一套分层次教学模式。
3.1毕业设计题目审核
参与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指导的教师进行选题表填写,选取毕业设计题目。要求设计题目要符合分层教学要求,突出专项技能特点,设计题目要有新颖性,能调动学生设计兴趣。
3.2专业指导委员会审核、公布选题
对教师所申报的题目,教研室组织专业指导委员会审核,通过并在院部备案。选题不合适的,将退回重新选题。并且将通过选题、指导教师名单在第一时间公布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特长提前考虑设计方向。
3.3学生选题,院部审核
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审核的设计题目、指导教师,以及教师指导人数,将通过学院公共平台,向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公布,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学习情况、就业情况,以及兴趣爱好选择题目,选择指导教师,完成后交院部审核。院部学籍管理员与教研室共同对选题学生进行成绩分析,进行综合评价。选择进行论文设计的学生,要求学生综合知识丰富、机械基础课及专业核心课成绩优良;进行CAD/CAM设计的学生,要求至少有一门软件应用课程优秀,能熟练进行三维设计及二维设计,有解决复杂曲面设计加工的能力;数控加工的学生,对理论课知识要求低,重在实践技能的锻炼;需提前就业的学生选择顶岗实习报告,进企业联系企业指导教师,完成企业设计任务。根据审核结果,通过的进入实施阶段,不通过的则需要教师指导重新选题。
3.4毕业设计实施
进入实施环节后,各指导教师要严格按照学院各项规章制度的要求,分别在不同的设计环节进行指导。论文设计指导教师在设计室进行7周各阶段的设计指导,完成论文资料、工艺规程文件;试件加工的学生,则在数控实训基地,由指导教师进行工艺方案确定、加工指导,完成试件的加工,并保证各项加工精度要求;CAD/CAM设计环节,学生有指导教师在CAD/CAM实训室进行产品设计、造型、仿真加工等,最后形成动画、视频等影像资料;顶岗实习学生在校企双导师指导下,完成企业题目或者顶岗实习报告。
3.5设计资料整理、答辩
各环节主要设计任务完成后,要求学生按照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资料要求,完成对应的论文、加工件、CAD/CAM动画视频、顶岗实习报告、答辩PPT等资料的整理。所有资料必须按照规范要求,完成设计内容,待指导教师审核签字后,进行答辩。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答辩,由专业指导委员会统一组织实施,邀请企业专家、校内外专家共同参与,保证答辩的公平、公正。
3.6成绩评定
数控技术专业,分层次教学后,毕业设计环节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毕业设计过程占40%,设计资料占30%,答辩成绩30%,重点突出毕业论文、数控加工、CAD/CAM造型、顶岗实习的过程训练,从而提升毕业设计质量,调动设计的积极性、参与性。
4分层教学取得成效
4.1分层教学培养了不同层次、有特长的人才
将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单一的模式进行毕业设计这种旧的模式,变为根据不同层次进行多种模式的学习,这种状态的转变,有利于发挥学生特点培养专项技能,更符合人才培养目标,有利于培养有特长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
4.2监控组织更到位、设计质量显著提升
分层次教学避免了一刀切,离校难监控,毕业设计质量差的现状。通过分层教学,管理部分及企业专家一致认为,学生设计质量显著提高,加工技能得到锻炼,造型能力得到提升,促成百花齐放的局面的出现。
4.3缓解就业与设计冲突,毕业生受到顶岗实习单位青睐
提前就业进入企业的学生,通过企业题目或者顶岗实习报告的形式进行毕业设计,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在工作中总结、学习,能更快地融入企业、融入岗位,改观了以往设计内容与工作内容不符,失去综合训练意义的尴尬。通过改革,进入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通过这种企业安排设计、指导设计,协调了校企关系,同时缩短学生培训时间,受到单位的青睐。
5思考与瞻望
学生生源多元化、学习状态参差不齐是高职学生的现状,如何解决这种复杂状况下学生的培养,越来越值得职教人深思。虽然我院数控技术专业在毕业设计环节采用了分层次教学模式,但是在公共基础课、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仍然是以大班集体授课,如何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要我们继续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0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和高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毕业设计(作业)环节逐渐凸显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因此,教育部于2012年3月16日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明确指出“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验、实习实训、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2015年7月了《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文件的下发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各高职院校对毕业作业的重视,文章基于所在学校的院级课题,以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往年毕业作业为研究对象,从毕业作业题目、形式、指导教师、组织管理、考核评价、各方参与的积极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导致毕业作业质量不高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改革,提出了毕业作业质量提高的方法和途径。
1毕业作业存在的问题
1.1题目陈旧、缺乏创新
对2008级至2012级毕业生的毕业作业题目进行分析,发现毕业作业题目较陈旧,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有近5成的毕业作业题目是与旧车型甚至是淘汰车型相关的,题目内容与山东省区域经济联系不够;毕业作业题目数量极少,很多都是一个班共设置5到6个题目,存在10几个学生选做同一个论文题目,甚至选作同一题目的学生论文内容完全一致;题目缺乏新意,去年的毕业作业题目今年拿来继续做的现象非常普遍,题目相似程度较高;题目多偏理论性,脱离毕业作业的目的,模拟课题居多;有些题目范围较窄,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课程设计,工作量明显不足。有些题目又太大,短短几个月根本做不到,因此只能泛泛而谈、敷衍了事。
1.2抄袭假作现象严重
高职学生对待毕业作业态度不认真,整个毕业作业过程松松垮垮,不去对毕业作业题目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问卷中许多学生表示十几周的毕业作业通常是前几周什么都不做,剩下几天开始网上抄袭,自己什么也不用做,就把毕业作业轻松搞定,俨然失去了毕业作业这一环节的培养目的。
1.3指导教师薄弱
问卷显示,目前的毕业作业指导工作多数是由校内教师担任,而这些教师承担着大量的授课和科研任务,对于毕业作业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严重不足;许多教师只是将毕业作业题目发放给学生,然后就是等待学生主动来找,若学生不找,指导教师也不管不问,不对学生的毕业作业主动进行指导,基本上是放任自流状态;大多数指导教师没有企业锻炼经历,自身缺乏产品设计和开发的能力,不能对学生实现有效的毕业指导;毕业作业指导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很多是两个教师带一个整班的毕业作业,教师精力是有限的,一名教师指导过多学生,就不可能实现面面俱到。
1.4管理不到位
很多高职院校对毕业作业的管理不到位,毕业作业管理规范不全面。如缺乏对指导教师的具体要求,对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没有资格的审查,使得不符合指导条件的教师进入了指导行列;缺乏对毕业作业的整体评价标准,答辩时采取能过就过态度,宽容迁就,使一些明显低质量的毕业作业蒙混过关,造成学生对毕业作业的极为不重视;往往对日常教学工作督导很到位,而对毕业作业的督导几乎没有,对于指导教师的指导进度、毕业作业的中期完成情况缺乏督查。
2提高毕业作业质量的对策
2.1合理设置毕业作业的时间
高职院校毕业作业一般安排在第三年,也就是最后一年,而这一年学生面临着顶岗实习和找工作等问题,根本没有心思专心做毕业作业。将毕业作业的题目提前发放,可以提前至第二学年,此时学生已经学习了较多的专业课,并且根据所学的专业课知识选择自己有能力完成的题目。因为提前拿到了毕业作业题目,那么就可以将毕业作业题目带进课堂,且将所学的专业课知识和毕业作业联系,从而实现深入的学习,学专业课时会时刻与自己的毕业作业内容相联系,起到了毕业作业和专业课相互促进的作用。同时,学生遇到设计过程中的问题可以在课堂中随时咨询专业课教师,做到随时指导。
2.2科学合理的设置毕业作业题目
毕业作业题目是关键,题目的质量直接影响毕业作业的质量,所以对于题目要给予重视。毕业作业题目的内容要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满足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采用产品制作形式而非毕业论文形式。题目尽可能多的涵盖本专业的课程,即应该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这样有利于巩固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题目内容要与当地经济发展相联系,能反映当代科学发展的水平,重视在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过程中寻找毕业设计课题,通过技术咨询、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及推广,消化吸收先进技术,调整并优化工艺结构等方式确定毕业作业内容。在企业最需要的技术、工艺问题上下功夫,有利于加强高职毕业作业与就业岗位、工程实际的融合度,从而缩短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师生的积极性,实现真题真做。毕业设计题目要避免重复,设置题目时要充分考虑创新性和实用性。题目数量尽可能多一些,最好限制在5人一个产品制作型的题目或者一人一个毕业论文性质的题目。
2.3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在毕业制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指导教师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决定着毕业作业的质量。高职院校需要加强指导教师的培养,在提高教师理论水平的同时,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企业建立教师工作站,利用教师工作站加强技师与企业的沟通,鼓励教师利用寒暑假到企业实践,参与企业的产品研发工作,使教师更多的接触生产前沿,避免出题陈旧。打破传统的单个教师指导制,引进企业师傅或技能大师与学校教师组成“1+1+N”的毕业作业教师团队指导方式共同指导毕业作业,每个毕业作业题目安排一位理论教师、一位实训教师和多名企业师傅共同完成毕业作业指导,安排指导教师时尽量让不同专长、不同学科背景的指导教师结合到一个组,有利于发挥各自的优势,全面提高毕业作业的质量。
2.4强化管理、规范组织
从规范管理入手,以质量评价为突破口,把过程管理作为毕业作业质量的保证。对毕业作业的选题、立题、下达任务书、开题、设计、撰写论文、毕业答辩、归档的整个过程进行规范组织和管理。根据毕业作业的进程,严格检查,①组织毕业设计督导组对毕业设计题目、内容、工作量和可行性进行审核,对毕业作业指导教师进行资格审查;②采用普查及抽查的方式检查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学生的毕业作业的质量、进度等;③对学生的毕业制作的产品、撰写的论文进行抽查,组织专业答辩委员会对答辩、评分情况进行检查,严把答辩质量关。
2.5建立合理的毕业作业考核标准和激励机制
建立合理的毕业作业考核标准,考核标准要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展现人的个性、开发人的潜能、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重点,把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运用能力、职业素质及创造力作为考核的重要量值。建立良好的毕业作业激励机制,可以提高师生投入毕业作业工作的积极性。建立院系优秀毕业作业评选体系,对优秀毕业作业的学生和指导教师颁发证书,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将其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参考指标。
参考文献
1麻丽华.高职毕业论文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文教资料,2014(20)
2胡延华,王文涛,冯华.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论文)改革与创新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12(10)
3刘益虹.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J].应用能源技术,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