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微格教学教案模板(10篇)

时间:2023-02-01 08:47:0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微格教学教案,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微格教学教案

篇1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索笔算减法中隔位退位减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发展自主探索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运用计算方法笔算三位数减三位数(隔位退)。

难点:理解从被减数的百位上退1当100的原理。

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

1.出示例题的主题图。

2.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尝试计算204-108=

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独立尝试计算。

联系拨珠的过程进行竖式计算。

先在小组内研究计算方法,再在班内交流。

交流时指名说计算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

学生验算。

2.计算1000-537=

指名板演,并向全班同学说明自己的计算过程和方法。

同桌互相说一说是怎么计算的。

学生验算,总结减法的计算过程。

3.比较并揭示课题。

三、组织练习,完善认知。

(一)基本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解答,并验算。

集体校对。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解答,并验算。

集体校对。

(二)专项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独立做题。

全班订正交流,比较每组两题的不同点。

(三)解决实际问题。

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弄清题意,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

四、小结。

『板块一

师:你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三位数减三位数减法算式,大家有信心学好吗?

『板块二

师:求“买的民间故事有多少本”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师:你遇到什么麻烦了吗?

师:个位上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上又是0,怎么办?

师:这的确是一个新的问题,我们这节课就是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师:遇到困难时,我们还是请计数器来帮忙,你能用拨算珠的办法来解决这个困难吗?

师:我们已经知道被减数十位上是0,没有1可退,你们是从哪一位退1的?这个1退到哪里去了?百位上退过1之后,十位上有了几个十?这时十位上可以退1了吗?它退过1之后还剩下几?

师:像这样难算的题目,要想知道我们算得对不对,应该怎么办?

你能计算1000-537吗?

提问:这节课学的减法计算与以往学的有什么不同?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板书课题)

『板块三

师:请你算一算,再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师:勤劳的啄木鸟看到大家认真地计算每一道题,也想来和你们一起学习呢。(出示第一题)

师:请你做一次医生,帮他们治病,你能帮啄木鸟指出题中的错误在哪里吗?先自由说!

师:其它树的毛病出在哪儿?你能帮忙找出来吗?

师:你觉得在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隔位退位减时有什么特别要注意的地方吗?

师:要求有多少人没有蛀牙应该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做?

篇2

2案例教学在军事卫生毒理学课程改革中的运用

2.1课前准备阶段的案例库建立

案例设计与编写是案例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案例库的建设首先要有丰富的故事素材,我们在日常生活和教学活动中不断搜集与化学毒剂危害相关的故事素材、图片和影像资料,建立素材库。其次,巧妙运用素材设计编写案例是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一份好的案例要符合以下原则:一是为课堂教学服务原则,课堂上一切教学方法和手段都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案例的选择与编写要以服务课堂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坚持典型性原则,案例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最好选择历史或者时事中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这样能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三是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案例教学旨在将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在授课过程中我们主张针对每一类毒剂选取一个或几个典型的中毒事故,围绕毒剂的基本特点展开,将毒剂的理化性质、中毒途径、毒性机制、侦检手段、中毒症状、预防措施和救治方案等相关知识融入到具体的案例故事中。在神经性毒剂这一章节中,我们以东京地铁沙林事件为例,把沙林等神经性毒剂的危害及其防治策略融入到案例故事中。1995年3月20日,奥姆真理教成员在日本东京营团地铁放毒气,地铁乘客闻到淡淡的水果香味,短时间内便出现流泪、流涎、胸闷、气短、肌颤,严重者出现了昏迷甚至死亡,事故最终造成12人死亡及5510人受伤害。从沙林的水果香味和挥发性可以展开对毒剂理化性质的进一步讲述,吸引学生注意力。从当时的事故现场视频中,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沙林的中毒症状,并由此引出这类毒剂的毒性机理是对胆碱酯酶活力的抑制作用。最后结合事故救援,分析毒剂的预防、用药及治疗原则。整个故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掌握了神经性毒剂的相关知识。不仅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也加深了学生对其危害认识和事故处置的经验,达到了教学目的。

2.2课程实施阶段的案例展开

案例教学的成功不仅需要精心编写设计案例库,更需要演讲者根据授课对象、案例特点、讲授内容和教学目标实施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常用的案例展开方法如下:①案例穿插,阐明道理。即设计一个主线故事,将课程的基本知识点和要传递给学生的信息串联起来。如我们以东京地铁沙林事件为基础分析以沙林为代表的神经性毒剂特性,课程设计逻辑清晰,简单易懂。②案例讨论,总结评述。案例讨论一般分小组进行,教师主要负责组织和引导学生发言,并对讨论结果进行评述。如毒物作用影响因素一节,我们就CO中毒事件为例,让学生讨论CO性质、剂量、作用对象和环境因素对事件结果的影响。不仅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理解知识点。③案例演练,情景重现。对于一些注重应用和操作的课程,在讲授相关理论知识后,还可以通过模拟案例故事情境,让学生去处置问题。如在突发化学事故救援这一节,通过模拟简单的中毒场景,让学生急救伤员或者染毒动物,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这些案例教学模式的运用,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并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3课后考核阶段的案例解析

传统的卷面考核的方式重在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无法体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而案例教学在课程考核中的应用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因此,我们探索在军事卫生毒理学课程考核中使用与案例教学相匹配的评价模式,更加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一方面特别是把学生课堂参与案例讨论的情况纳入考核体系当中,计入适当比例的分数。另一方面可以选择适当的专题,让学生独立的检索与思考相关知识,课堂上利用5~10min做汇报交流,大家互通有无,展开讨论。课后学生就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归纳与提升,书写课堂知识回顾与心得。书面及课堂表现成绩将以30%的比例计入本门课程期末考试成绩中。在期末的测试考试中,传统的试题多采用填空、选择和简答的模式,只能单纯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情况。在案例式教学模式中,我们将化学毒剂的相关理论知识融合到考题中,这样既保证了试题的知识覆盖面,也考察了学生对实际问题的逻辑思维、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些考核方式不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主观能动性的权重,还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篇3

【关键词】 远程教育;学历教育;“引领服务式”在线教学设计;学习评价;教师发展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6)02―0057―08

在线教学在师生分离的状态下开展,要促使在线教与学真实、有效发生,确保学习质量,涉及的因素很多,但教师无疑是关键因素。教师不仅是在线教学的组成部分,更是在线教学有效开展的必要条件。不同的在线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形式,都是特定教学设计思想的现实映射,同时也对执行教学的教师提出特定要求。

一、“引领服务式”在线教学的内涵阐释

(一)两种学习模式的比较

基于网络的在线教学历史并不长,基于网络应用的普及,国内在线教学的真正发展始于21世纪初。英国学者简・奈特(Jane Knight)女士(E―learning Center创始人)将在线课程分为“内容核心”模式和“沟通核心”模式两类,分别对应自主式学习模式和引领式学习模式。[1]自主式学习模式的重心在于开发高质量的学习内容,强调教学内容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满足学习者的需求为基本理念;引领式学习模式更关注学习者的网络学习行为,重视教学过程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侧重各种学习活动的设计,鼓励学习者参与讨论、积极思考,以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应用和分析能力为价值追求。它们在教师参与度、学习设计和课程内容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不同。

在自主式学习模式下,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课程内容的开发,学习者拥有充分的学习自由;而在引领式学习模式下,教师既注重前端的课程设计,也注重对学习者在线学习过程的参与,[2]通常采用组班学习,学习者仅有有限度的学习自由。也正因为引领式学习模式对教师参与学习过程有所要求,在线教师成为在线教育领域的“新”职业。英国开放大学专门开发了针对在线教师所需掌握技能的课程,几乎所有从事远程教育的机构都对新教师进行为期数月或数周的系统性岗前培训[3]。

自主式学习模式以学习内容的丰富和呈现方式的精致见长,强调通过网络提供满足学习者多样化需求的学习内容和资源。以系列名家讲座视频以及网络精品课程为代表的我国网络课程主要偏于这一类。[4]引领式学习模式并不进行内容的重复开发,以教科书或电子书为教学资源,重视学习活动以及过程性的多元综合评价设计。

自主式学习模式没有学习进程的统一规定,以每一个个体都是“理性学习人”为假设前提。引领式学习模式则以教师设计好的学习任务为主线,对于在线学习过程有明确的人力和时间的投入要求,常采用固定周期式大同步小异步教学设计[5],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性学习活动成为在线教学活动的主体。

(二)“引领服务式”在线教学内涵与设计创新

内容是课程的核心,但并不是有优秀的内容就能自动促使学习发生。根据哈佛和麻省理工学院关于“2012年7月到2014年9月间,68门MOOC课程的数据分析”,注册课程后没有任何后续学习的人数从第一年的37%上升至第二年的47%,edX平台上11门重复开课的课程,第二次比第一次参与人数平均下降43%[6]。这一研究数据充分证明缺乏有效的教学组织,没有教师的全程引领与深度参与,无异于将在线教学简化为单向的信息传播活动,不仅高估了学习者的自主性,还误解了有效教育与学习的根基。[7]

虽然新技术的出现会改变人类记录和表达“事实”的方式[8],但教学交互的本质并不会因为技术与教育的融合而消解,教育的主体无疑是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以及互动交流是教育存在的先决条件[9],在线教学必须将教师和教学的交互本质纳入在线教学过程,而教学的交互,不是一种泛化意义上的群体流,必须落实到针对每一个个体的观察、设计、沟通、评价、反馈和调整活动中。有学者坚信,在“以人类互动为中心的更为传统的教育观念在因特网上普遍化”时,这样的在线教学“将有利于受教育不足人群的参与,并且可以普遍提高人口的文化水平”[10]。

当然,对于来自受教育不足人群的学习者而言, 除了客观存在的外界不利因素外,这部分学习者自身也无可避免地存在着学习能力、学习意识以及学习动力的相对不足[11],事实存在的能力差异使他们更需要教师全程全面服务式的个别化引领和辅导。所以,针对我国远程开放学历教育的学习者,融合自主式学习模式在课程内容方面的优势,并深度引入服务理念和服务要素的引领式在线教学,已经在教学改革探索实践中逐步应用和尝试,我们称之为“引领服务式”在线教学。“引领服务式”在线教学强调学习进程控制和教师全程深度参与,以周为学习进度单元,以按课程划分的在线班级为教学组织单位,以学习者个体为异步服务对象,以学习活动为支架,以过程性多元综合评价为推手,为每一个学习者提供定制化服务。通过教师有针对性的差异化引领服务,在帮助学习者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逐渐强化学习者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与素养。

“引领服务式”在线教学绝不是简单回归传统教育的“班级授课”,而是充分利用网络和数字化通信技术的优势,在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范围内,最大限度实现差异化、个别化的“学有所教”,是信息时代引发的富有创意的突破与进步。

二、基于在线教学个案的观察与考量

“引领服务式”在线教学要求教师密切关注和深度了解每一位学习者(通常一位教师所服务的学习者数量有限),以学习者的视角,通过选择学习内容和设计在线交互活动以及评价反馈,规划并调整特定时间内整体学习进度和个体学习进程;借助课程论坛与即时通信工具,为每一位学习者主动推送各项学习服务,引领帮助学习者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

这一设计是否能切实落实到教师的具体教学行动上?会不会在运作过程中出现偏差?我们尝试以课程个案的在线教学全程为观察分析对象,以判断教师的在线教学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希望发现有助于提高教师在线教学能力的相关策略。

(一)研究方法

采用个案研究法,通过具体课程的相关数据、各种交互情形记录、在线辅导内容和教师个别访谈,分析教师的教学思维倾向和具体的在线教学行为。

(二)研究过程与内容

选择某开放大学的一门课程,对该门课程88个班级的49名辅导教师的在线教学行为进行跟踪分析,同时全程参与该课程每次的线上线下教研活动,并对其中7位教师进行个别访谈。相关数据和内容分析来源于学习平台和教师提交的教学档案,统计时间截至2015年8月17日。

这门课程学习时长为8周,学习者超过3,000人,平均每位教师负责61名学习者。课程设计强调内容与沟通并重,教师全程在线引领辅导,有明确的教学进度和作业评价反馈要求,学习平台与即时通信软件互为补充,要求教师主动与每一位学习者保持密切联系,每周关于学习方面的交互(不限形式)不少于1次。

1. 教师的基本情况

这门课程的49位教师来自该开放大学全省办学系统,中青年教师占绝对多数(见表1)。接受个别访谈的7位教师中,4位具有中级职称,2位具有高级职称;4位年龄在30-39岁,2位年龄在40-49岁,1位年龄在50岁以上。

表1 49位教师基本情况

[年龄\&29岁以下\&30-39岁\&40-49岁\&50岁以上\&4.69%\&52.42%\&29.12%\&13.77%\&职称\&初级及以下\&中级\&高级\&10.35%\&57%\&32.65%\&学历\&本科及其他\&硕士毕业及在读\&49%\&51%\&]

2. 教研活动情况与集中反映的问题

因为教师分散在全省各地,所以通过QQ群建立日常联系是团队运行的重要手段。这样做额外的好处是除了四次正式的教研活动外(见表2),还能通过QQ群就常见问题以及相关信息开展日常教研互动。虽然每次教研活动的主题都预先并清晰明确,但每次教研活动的讨论热点最终都会归结到两个问题:一是现在科研压力非常大,科研考核要求高。而在线教学任务太重,要求太高,和普通面授教学相比有很多改革创新之处,可不可以将在线教学改革的工作代替部分科研考核(纳入职称晋升考评之中)?二是在线教学的工作量应该怎样计算,才能体现在线教学的特点,符合大家在实际工作中的付出?几乎所有教师都对学习者的学习状态持不满态度,认为学习者不配合、在线教学太难顺利开展的占多数。

在接受访谈的7位教师中,5位教师认为“带1个学习者要做这么多事,哪来时间精力”? 7位教师都表示“8周30个学习者折算下来差不多就算12-16个课时的工作量,学习者又不配合,教师已经是非常努力了”。

教师们的问题与讨论并不令人意外,虽然教学实践的意义并不一定小于,但众所周知,职称晋升的核心条件是学术研究能力考评,如主持了什么等级的课题、发表了多少核心期刊论文,有明确细致的条款规定,至于教学业绩与职称晋升之间的关系,除了教学工作量饱满和没有教学事故外,基本没有更进一步的细节要求。更关键的是职称与个人绩效收入紧密相连。

在这样的外部评判机制下,学术研究能力成为衡量教师地位与价值的最重要的依据[12],也是校内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教师真正用于教学设计、反思与研究的时间和精力都非常有限。

还有重要的一点,目前国内对于教师在线教学工作量的核算制度尚不完善,因为传统的课时数计算法用于在线教学时无法直接兑换折算,通常根据对作业批改量和交互量的估算,在传统课时数的基础上打折。但“服务”本身难以物化衡量,又需要贯穿于师生教学交互全程,如果以达到同等教学效果为衡量标准,采用“引领服务式”在线教学的教师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远远超出正常课堂教学所需。现实的工作考评制度不仅不能激发反而会抑制教师的教学服务热情。

3. 在线教学进度的过程控制

在49位教师的在线教学小结里,都有关于固定周期中大同步小异步的设计,根据集体教研的结果,分别在第一、二、四、六和八周规定了融于学习活动的形成性考核任务(即作业),并且预设了不同学习者可能会有不同进度的解决方案。

但学习者在线完成各项学习活动和任务的时间数据显示(见表3),几乎没有一位教师能严格遵循最初的教学进度设计,预设的解决方案在实施中集中表现为教师主动或被动地不断更改每一次考核任务的完成时间,反复向后延长。

表3 形成性考核任务进度完成情况

[形成性考核

任务进度\&第一周\&第二周\&第四周\&第六周\&第八周\&如期完成

的比例\&64.21%\&40.79%\&51.33%\&17.85%\&84.67%\&完成时间

的更改\&1-6次\&2-5次\&2-4次\&1-3次\&1-2次\&最长延至

第10周\&最长延至

第10周\&最长延至

第10周\&最长延至

第10周\&最长延至

第10周\&]

在课程结束后的最后一次教研活动中,有超过 2/3的参与教师认为教学任务的时间限定无法在过程中落实,有15位教师认为有明确的时间限制非常不利于解决学习者的工学矛盾。接受访谈的7位教师不同程度地不理解为什么要限定作业的完成时间,担心会与“人人时时处处可学”的宣传口号相违背。

以上数据与现象都反映了长期以来在远程开放学历教育中存在的严重忽视教学进度要求与设计的现象。教学进度与人的认知特点紧密相关,人类对新知识的认知―理解―接受―运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早有研究证明同样的教学内容会因为不同的教学进度而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13],虽然统一的课堂教学进度一直因为不能充分适应接受能力不同的学习者而被批评,但在线教学大同步小异步的周期设计正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所以,我们认为教学进度的要求是“引领服务式”在线教学的标志性特征之一。

“人人时时处处可学”的本意是教育机会公平和教育资源共享,是对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宣传性概括。从国外的经验来看,这一理念主要应用于数字化图书馆、学习资源库等非正式学习领域和企业、政府等组织内部的业务培训,而在正式学习领域都有明确而严肃的教学进度要求[14]。在线教学中与教学进度相对应的作业完成时间设定,正是为了检验在这个时间段内学习者是否及时学习以及是否已经学会,并可以根据学习者个体的情况做出适当调整。但如果普遍不按进度完成或者所有的学习任务到最后截止时间一起完成,正可以推断出这种教学设计还没有被师生普遍接受,在线学习可能并没有真实发生或者学习效果并不理想,教师的在线辅导与引领服务可能还没有落实到位。

4. 在线交互设计与实施情况

为了便于与学习者保持紧密联系,提供全方位服务,该门课程采用学习平台与即时通信软件互为补充的办法,主动推送教学信息,强化日常教学交互,建立了一系列在线交互途径。我们发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QQ因为普及、便利和功能强大被广泛运用,学习平台的短信功能也非常受教师欢迎,但使用邮件和微信的学习者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学习平台上,可能受到QQ普遍使用的影响,论坛交互很不活跃。交互的内容相对单一,QQ群中绝大多数是围绕作业的提醒和催促以及一些简单的技术性问题解答,其余基本属于情感交互,有关专业问题的讲解释疑与交互性活动设计的初衷差距甚大;论坛中的发回帖在数量和质量上也存在明显差异(见表4和表5)。

在对教师基于学习平台的在线辅导数据进行查询时,我们发现,49位教师在每个班的在线时长差异非常大,最短的仅14分钟,最长的可达396小时。同时,我们还发现,在线时间长的,并不是发回帖数量多的,而发回帖数量多的,也并不是发回帖字数多的(见图1)。在对7位教师的访谈中,他们分别提到QQ的零技术门槛和即时交互常常会令他们忽略对学习平台上论坛的使用,总是在浏览平台时发现问题就立即和学习者QQ连线,停留在平台上的时间其实是在和学习者QQ交互。这一点证明了使用QQ对学习平台在线交互的影响,同时也说明师生间的交互可能还停留在浅层信息交流层面,因为QQ的信息即时性特点并不利于系统的学术性辅导交互。

图1 在线时长与发回帖总字数对比

在第三次教研活动中,有超过1/2的参会教师表示有相当数量的学习者非常不欢迎短信和电话这两种沟通方式,认为影响他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但同时几乎所有的教师都认为学习平台的短信功能非常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信息沟通与联系。这也促使我们更进一步思考如何针对不同学习者个体提供不同的服务路径。

接受访谈的7位教师中,有两位尝试了开课初的破冰活动、课中的小组QQ视频讨论活动以及课末的班级合影合成活动,虽然认为学习凝聚力增强了,但更觉得投入精力与结果不成比例。

5. 在线辅导与作业评阅

该课程已经拥有按进度呈现的完备学习资源,含电子教材、系列授课视频、小课件和基本教学活动设计,因此教师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通过活动的开展增进学习者与学习资源之间的紧密频繁交互。但由于目前教师在线教学的工作量是以学习者形成性考核的完成情况为基准计算的,因此在整个追踪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对学习者作业的关注成为绝大多数教师的主要辅导内容,无论是论坛、QQ交流,还是短信、电话联系,焦点都是提醒、督促学习者按时提交作业,但对于作业的批改与反馈教师的表现各有不同(见 表6)。

在每次教研活动中,不少于3/4的参会教师都对作业评语及反馈不以为然,主要原因是学习资源中已经有相关作业内容讲解,写了评语学习者也不看。7位接受访谈的教师也都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对于在课程资源已经充足的情况下如何开展在线辅导的疑惑,感慨师生分离与学习者的不主动,似乎只有作业可以成为唯一抓手。

最后一次在线教研活动中, 5位教师分享了与学习者拉近距离的解决方案, 1位教师对课程内容本身提出了有建设性的调整建议。

我们在统计与分析上述数据的过程中发现,年龄和职称对于教师差异性的行为没有影响,在活跃、相对活跃和不活跃的教师中分别有不同年龄段和高中低职称的教师。

(三)研究小结

以上数据与实例反映出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固有的教学思维与传统认知导致教师尚未真正理解“引领服务式”在线教学的内涵,教师还没有充分意识到对教学进度的严格把关和实质性学习交互对提高在线教学质量的意义所在。

2. 引领服务理念与外部考评制度存在内在紧张,外部评价所引发的教师个人发展定位与引领服务理念不相适应,现有的工作量考核制度不能激发教师的在线教学改革热情。

3. 教师的在线教学能力与引领服务的专业要求相去甚远。

如果说服务与教师的工作责任心紧密相连的话,那么如何做好引领教学就与教师的教学能力密切相关。教师缺少与学习者的在线交互,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很多教师还“不会”在线教学,更“不会”开展个别化的引领设计与策略选择。主要表现在:

1. 在师生分离的网络环境中,教师对学习者在线学习过程的参与程度差异较大。

2. 在线教学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活动,也是一种新出现的教学活动,现有教师(不论年龄和职称)的经验无法给予足够支持,如果没有有效的研修培训机制和有力的外部政策引导,教师们并不能清晰、自主地认识自己的工作内容。

3. 离开了实体课堂封闭的物理环境和讲授式的教学方式,绝大多数教师面对缺乏自主学习意识的学习者显得束手无策,单一的作业引领策略苍白无力。在略显苍茫的网络课堂里,如何吸引学习者并把他们“黏”住,绝大多数教师需要补课。

三、“引领服务式”在线教学中教师

思维转换与能力提升策略

教学能力是一种需要教师自主建构的实践性能力,教学能力的每一次提升都包括从心到行的全面调整。但这是一种“知易行难”的挑战,教师的成长具有高度的个人生活史特性[15],来自于家庭、社会、受教育经历和最初的工作要求等的所有生活历史内容,都是影响教师思考与行为的重大事件[16]。现在的教师从年龄上看,绝大多数在受教育过程中仅接受过单一的传统课堂教学,更何况截至目前,在线教学仍属于新生事物,“引领服务式”在线教学设计需要一个推广、普及与内化的过程。

(一)定期举行教育思想讨论,促进教学理念与教师角色转变

在线教学本身不是目的,“教”是为了“学”,教师线上的引领和服务只有借助于与学习者的交流和沟通才有可能真正促进学习的发生,因此教师首先要回归教书育人的本位职责。在分离的时空中育人,在线教学完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教师的作为不再限于教课辅导,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学习新的教学设计等知识并学会吸引学习者。

行源于心,教师稳定而深层的教学设计理念和自身的角色定位[17]会成为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定期进行思想碰撞和交流辩论可以促进教师深入理解“引领服务式”在线教学的内涵,自觉强化自身对在线教学要求的认同感。

(二)以在线工作坊的形式开展教师培训

工作坊(workshop)是一种以解决应用性问题为重点的学习方式。在线工作坊通常以一名在远程教育领域富有经验的主讲人为核心,10-20名团体成员分组,在该名主讲人指导之下,通过有关在线教学具体主题的资讯分享、小组讨论、演示、实际操作、意见表达等活动,探索在线教学过程中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

这种模拟真实情境并讨论和分享解决思路与方案的实操性培训,对于提高教师的在线教学技能和对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应用能力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如果工作坊采用在线形式开展,会更有利于参加培训的教师对在线学习形成直观感受,参训教师可以揣摩主讲人对自己和他人的辅导方式,通过师生角色换位更好地理解学习者所思所想,甚至发现学习者自身还不清晰的学习需求,形成自己的在线辅导方法与风格。

(三)推进教学学术研究,提供有效的论文写作支持

开展教学学术研究既有利于教师个人成长,也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还可以部分缓解外部评价机制与在线教学要求之间的紧张。高校的教师发展中心可以学习借鉴英国大学教师与教育发展协会的经 验[18],尝试在校内建立教师联盟,为教师个人提供服务,如开办暑期学校,成立阅读小组,对相关热门文献进行深入解读与分析,为成员提供写作支持,使成员的研究成果能够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提供小额资金资助,促进教学成果转化为研究论文,并支持受资助教师传播他们的研究成果;举办校际交流会议,通过论文交流为同行提供更为广阔的在线教学成果分享平台。

(四)教师在线教学行为指南,完善外部考评制度,规范教师在线教学行为

每一位教师都是一个自组织系统,根据系统论和控制论原理,自组织系统的发展完善与评价反馈密切相关。而教师现有发展水平与目标发展水平之间存在“有待跨越的地带”,可以称为教师的“最近发展 区”[19]。教师需要在外部评价和反馈的指引下跨越一个又一个“最近发展区”,从事在线教学的教师在这一方面尤为明显。

在线教学行为指南可以根据目前教师在在线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做有针对性的引导,以时间为纵向轴,以行为内容为横向维度(见表7),明确引领的方式和服务的内容。

表7 在线教学行为指南纲要简表

[开课前一周\&完成所有课程内容与在线交互活动方案的设计、修订以及实施准备\&熟练掌握学习平台的各项功能并能做出使用说明(问答模板)\&获得所辅导学习者的基本信息,分析基本情况,形成有区分度的辅导方案与服务策略(模板,字数不少于……)\&通过邮件、短信、QQ、微信、电话等方式与每个学习者建立首次联系(记录模板),判断学习者个体最愿意接受的联系方式\&根据每个学习者最愿意接受的方式,分别推送课程学习建议\&第一周\&选择简洁、明了的方式告知每一个学习者本周学习内容与任务,设计有趣的活动,引导、激励学习者阅读/使用学习资源\&第一时间回复学习者的所有疑问\&根据学习者的反应,判断不同学习者可能遇到的问题,通过课程页面、论坛或QQ群,主动问题讲解文本(建议图文版)\&及时评阅学习者完成的活动与作业,在鼓励、肯定的基础上指出问题并即时反馈(字数不少于……)\&第二周\&定向联系没有参与学习的学习者,了解原因,理解困难,提供解决方案(联系记录)\&根据上一周学习及作业完成情况,分析学习者状态,调整辅导策略\&通过论坛、语音或视频发起小组讨论(时间不少于……),选择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热点话题等,增强课程及教师的吸引力\&讨论活动小结(字数不少于……),对每一位参与者分别做出鼓励性评价,并给予“分级奖励”\&第三周\&发现学习困难以及缺乏学习动力的学习者,提供定向辅导和远程协助,帮助其与热情友善的学习者结对学习 \&组织“线下进行线上呈现”的活动任务,展示学习成果后开展同学互评、教师点评并反馈(字数不少于……),对表现优秀者赠送小礼物等\&……\&教学阶段性小结(字数不少于……),并通过课程论坛或其他交流途径与学习者沟通\&第…周\&……\&]

指南不仅是教师的在线教学行为准则,也是评判依据,一旦纳入教师整体工作绩效考评范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现有考评体系单纯重视科研与教学获奖,缺乏诊断性考评、过程性考评的缺陷[20]。同时也能为教师在线教学工作量的核定(含即时通信软件的使用)提供一个相对科学、合理并可操作的基准,比如为教师提供各项教学活动模板和字数、时间要求,为教师每一周的个别化教学行为核定平均时间。在进程中,学校可以通过与大型网络企业合作获得相关交互数据以及学习平台数据,审核是否符合要求,必要时可以要求教师提供佐证材料。确认教师辅导单个学习者的工作时数后,乘以学习者人数就是教师的在线教学工作总量。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指南可以为教师的行动反思提供参照,教师对自己每一周、每一阶段、每一轮的在线教学历程都可以据此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在线教学行为以及教学策略的适切程度。通过内外部评价与反馈,教师在不断调整自身教学行为的同时,会逐渐将引领服务的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

每个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历程中,都会因为长期的教与学实践形成内隐的个人化的“实践理论体系”,“引领服务式”在线教学对于教师既往的个人知识体系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完善。在我们目前的个案追踪研究中,还缺乏细致的对影响教师教学思维与行为选择的变量的分析,未来以教师个体持续的在线教学行为与能力发展作为观察和比较研究的对象,也许可以从更微观的视角发现有意义的影响变量,从而提出有效的教师培训策略。

[参考文献]

[1][5] 秦宇. 引领式在线学习模式[J].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版,2005,(11):37-39.

[2] 石磊,梁亮. E-learning环境下引领式学习模式初探[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3):149-150.

[3] 任岫林,谷鸿. 从马里兰大学的教师发展看远程教育质量保障[J].当代继续教育,2014,(6):77-79.

[4] 郭. 引领式网络课程:理念及设计[J].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13-17.

[6] John S. Rosenberg. 哈佛与MIT最新研究:近50%学习者注册后从未上课[ EB/OL]. (2015-04-23)[2015-08-26]. http:///post/613026/.

[7] 张丽,伍正翔. 引领式在线教师培训模式理论创新与实践机制――以全国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平台为例[J]. 中国电化教育,2011,(1):61-65.

[8] 郭. 教育的“技术”发展史[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3):137-157.

[9] 余清臣. 交互主体性与教育――一种反思的视角[J]. 教育研究,2006,(8):25-30.

[10] 安德鲁・芬伯格. 技术批判理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44.

[11] 邢延龄,李莹. 中英开放大学辍学比较研究[J]. 教育学术月刊,2012,(11):94-97.

[12][20] 胡小桃. 从高校教师发展状况看我国教师考评制度存在的问题[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1):95-98.

[13] 李伟胜. 实验研究指导[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8.

[14] 王晨. 引领式在线教学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天津:天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06.

[15] 姜勇. 个人生活史与教师发展初探[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3):17-20.

[16] Bullough. R. V. ,Baughman. K. First year teacher ― A case study[M]. N Y:Teacher’s College Press,1989.

[17] 姚青伟. 学术资本主义视阈下高校教师角色冲突与调适[J]. 学园,2015,(8):33-34.

[18] 吴薇,陈春梅. 英国大学教师与教育发展协会:支持并引领教育变革[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4,(9):38-47.

[19] 郑家裕. 教师专业化需要重视教师的“最近发展区”[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8,(33):23-24.

篇4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3-0195-02

一、来访者一般情况

苏某,男,16岁,河南xx县人,初中文化水平,身高1.63米,体重53公斤;无重大躯体疾病。父母健在,兄弟两人,排行第2。因盗窃罪于2010年8月被XX省未成年人劳动教养管理所收容。

精神行为状况:来访者衣着整齐,接触主动,对人物、时间和地点均定位准确。情绪略显低落,面带倦怠,语音语调低沉,较有思想,能详细描述自己的感受。与咨询师有眼神交流,行为不退缩。

二、来访者要求咨询的问题

通过包教干警的介绍,苏某主动向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

主述:这一段时间以来情绪低落,内心痛苦,晚上睡眠差,活动时无法集中精力。

三、咨询师对问题过程的描述

苏某童年时期顺利度过,父母感情融洽,对其兄弟两人的教育比较宽松,物质生活上的要求基本能够给予满足。但三年前,苏某的母亲有了外遇,频繁地离家出走,并带走家中的钱,家庭的和睦遭到了破坏。在苏某质问母亲时,她总是找出各种理由哄骗苏某。这让苏某感到了幸福生活的终结,内心经常惶恐不安。于是尾随母亲,查看母亲的行踪,并希望能通过打破母亲的谎言来挽回母亲。但经历了多次的挫折和失败后,苏某内心的困惑和矛盾冲突愈演愈烈,以致开始放纵自己,和结识的同伴一起参与盗窃,希望以此博得母亲的关注,并使其留下。在接受劳动教养之后,母亲并没有来看他,因此更加苦恼,每天都会反复思考这个问题,想知道究竟该如何做才能解决母亲的问题,不知道自己还可以做什么样的努力。在所内的半年多以来,情绪一直比较低落,不想与干警和其他学员交谈内心的想法。内心感到痛苦,但是还要故作快乐,晚上睡眠质量不好,每天活动时也总感到无法集中精力,对未来的生活感到迷茫。

四、来访者背景资料

苏某的父母是个体经营者,家中还有爷爷和长兄。小的时候家庭关系比较融洽。但是三年前,母亲开始出现奇怪的行为,经常外出,有时候甚至夜不归宿,出走的同时还从家中带走很多钱,而且并不说明钱是做什么用途的。当时苏某才十三岁,但自述已经为和母亲的交涉付出很多努力。例如尾随母亲,查看跟踪母亲的行踪,曾向母亲跪下请求她不要再这样做。在其父亲、哥哥和苏某本人多次的努力下,苏某母亲仍然不说明情况及原因,家庭的和睦关系也因此遭到了破坏。自此,苏某心中感到受到很大的伤害,不明白母亲究竟为什么要这样做,同时认为自己是很爱母亲,不想她做什么傻事,更不想她离开自己,不再爱自己。

苏某从小聪明活泼,喜欢唱歌。童年时家庭经济状况较富裕,自己有很多零花钱。因为父母忙于生意,对其结交朋友、学习玩乐等活动并不干涉。八九岁时学会了上网,常跟已经辍学的伙伴出入网吧、迪厅等娱乐场所。

五、咨询问题的归类与诊断

(一)心理问题的排除

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来访者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是统一的,且对自己的问题具有自知能力;其精神活动的内部成分也具有协调性,对发生的负性生活事件有着痛苦的体验;其人格无特异性变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由此可以排除精神疾病。

(二)心理问题的归类

社会学层面:重大生活事件应激(母亲有外遇,背叛了家庭)

心理学层面:情感问题(痛苦,矛盾冲突);认知问题

医学层面:无特异归类

(三)对症状的归纳

鉴别诊断:根据CCMD-3关于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可知该来访者虽有一定的抑郁表现,但是其症状不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根据许又新对一般心理问题的界定,该来访者情绪问题未得到内容上的泛化,且反应强度不太强烈,并能够找到现实的原因。其思维合乎逻辑,人格也无明显异常。故咨询师将其界定为一般心理问题。

(四)心理测查的结果

EPQ测试结果:E:45分,P:50分,N:56分

SDS抑郁量表得分:粗分43分,标准分54分

从心理测验的结果来看,该来访者的人格特质属于中间型;抑郁得分为54分,刚刚超过中国常模水平,说明该学员具有轻度的抑郁。

六、咨询师对问题的归因分析

(一)生物学原因

来访者无躯体方面的遗传病史,经检查也无其他器质性病变和感染;母亲事件发生时正处于青春期。

(二)社会学原因

1.母亲感情的出轨和对家庭的背叛给苏某的情感上带来了巨大的冲击;2.幼时父母对来访者的社会化及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关注较少,致使其在面对不良生活事件时,未能采取正确的应对方式;3.同伴对其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来访者更沉迷于网络和其他的娱乐活动中,最后产生违法行为。

(三)心理学原因

来访者对母亲行为错误的认知是其内心痛苦情绪的根源。来访者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对母亲强烈的依恋,使其不想母亲离开。内心感情的失衡使其以“成人”化的思维来考虑问题的解决,以为仅凭自己的能力就可以改变现实。

七、咨询方案与知情同意

(一)咨询目标

根据以上评估和诊断,同来访者协商,确定如下治疗目标:第一阶段:通过情绪宣泄的方法及手段使其抑郁情绪得到缓解。第二阶段:通过合理情绪疗法改变其在和母亲关系处理时的不恰当观念。第三阶段:通过叙事疗法使其进行深度的自我探索,从而训练其建立正确完整的自我认知,最终学会自我完善,自我成长。

(二)所依据的理论

合理情绪疗法。该理论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件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核心是人们可以通过改变对事件的认知而改变行为和情绪。不良情绪是因为人们错误或歪曲的认知方式导致。咨询师可以通过改变来访者的错误的认知而改变其不良情绪和不恰当的行为方式。

叙事疗法。叙事研究法是质性研究中的方法之一,叙事心理治疗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为澳大利亚临床心理学家麦克・怀特及新西兰的大卫・爱普斯顿。所谓叙事心理治疗,是咨询者运用适当的方法,帮助当事人找出遗漏片段,以唤起当事人改变内在力量的过程。叙事心理治疗对“人类行为的故事特性”,即人类如何通过建构故事和倾听他人的故事来处理经验感兴趣。其核心是来访者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而重新获得正确的体验和认知。

(三)所应用的主要技术

合理情绪疗法,叙事疗法

(四)拟实施的步骤

第一阶段:建立咨询关系。

原则:了解基本情况,收集一般资料;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做出初步的问题分析;与求助者协商确定咨询目标。

内容:通过情绪宣泄的一些方法手段使其抑郁情绪得到缓解。

方法:摄入性谈话,心理测验。

第二阶段:咨询阶段。

原则:这一阶段是咨询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一方面要取得求助者的足够的信任,进一步加深咨询关系;另一方面,要运用适当的咨询技巧与方法,逐一实现咨询目标。

内容:先通过合理情绪疗法改变其在和母亲关系处理时的不恰当观念,然后通过叙事疗法使其进行深度的自我探索,从而训练其建立正确完整的自我认知,最终学会自我完善,自我成长。(叙事研究法的访谈方案见附录1,咨询过程记录见附录2)

方法:会谈,情绪宣泄训练,合理情绪疗法,家庭作业,叙事疗法

第三阶段:咨询效果巩固阶段。

原则:咨询基本目标基本达到后,可进入结束巩固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巩固前面咨询的效果,并指出继续努力的方向。

方法:会谈,心理测验

内容:评估来访者现在的心理状况,鼓励其能够积极阳光的面对现在及以后的生活,同时学会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应激事件。

(五)知情同意,说明双方的权益和义务

向来访者说明咨询师和来访者的权利和义务,告知采用疗法的原理及意义,说明咨询效果取决于其配合程度,共同商定咨询约需要6次以上,初步确定每周一次,每次60分钟左右(因其场所的特殊性,不涉及费用问题)。以上内容得到来访者的认可。

八、咨询效果评价

(一)来访者主观感受

低落的情绪状态得到了很大的缓解,感觉心情较之以前放松了许多。开始尝试着理解母亲及其他家人。睡眠状况好转。

(二)包教干警评价

苏某的精神面貌较之前积极了很多,开始主动和干警交谈心中想法。

(三)咨询师评价

来访者表情自然,能够比较自如地与咨询师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说到过去的经历时承认“自己有太固执的地方”,现在“可以开始尝试着理解母亲”,对自己未来的生活有了“初步打算”,相信自己再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可以“以积极态度面对”。

(四)心理测验结果的对比

SDS分数 咨询前:粗分43分,标准分54分

咨询后:粗分26分,标准分33 分

九、总结

此案例是在XX省未成年劳动教养管理所较为一般性的问题。青少年在此发展阶段具备了他们特有的特点:自我意识萌发但同时又不成熟,冲动性强,内心矛盾冲突较多。对事物的认知水平还达不到正确的推理和逻辑水平,控制力差,且易受暗示和诱惑。渴望爱的关怀和自我肯定,却不能够运用正确的手段和合理的方式使其得以实现。案例中,苏某在经历家庭关系的变故之后,内心无法承受这个打击,同时因为其他家庭成员没有能够及时给予他支持、引导和爱的关怀,从而导致其有一些偏激的想法和行为,不成熟的认知导致无效的行为,从而内心产生更多的冲突和痛苦,并陷入自我情感的“包围圈”。

在这个案例咨询的过程中,成功的地方有两处:一是空椅子疗法的运用,实现了该学员积聚多日的抑郁情感,使其内心的情感得到有效的释放;二是叙事研究法的运用。它之所以在这次案例中取得了较好的咨询效果,是因为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资料既丰富全面而且具有较强的分析性。同时,结合未教学员本身的特点,这种方法在访谈时的效果较为突出。Ruth E. Masters 在陈述对青少年罪犯进行心理咨询存在困难的影响因素时提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只为此时此地而活着,只关心即时的快乐与欲望,而不关心未来。”这个论述揭示了青少年犯罪存在的一个较为明显的特点:冲动性和无知性。针对这种特点,叙事研究法是比较合适的一种咨询方法。因为他们对自己和这个世界不成熟的认知,导致其一些不良行为的产生。而叙事研究法规范而全面、深刻的使学员反省自身、剖析自我,这种规范式的自我探索的训练对青少年的成长是必要的,同时也是很有效的方法之一。

该咨询案例需要改进之处是需要加强与学员的其他社会关系的联系,即在学员的资料的收集方面应该更全面。这其中的原因是因为场所的特殊性,与学员其他的社会联系存在了一定的难度。

【参考文献】

[1]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吴宗宪.国外犯罪心理矫治[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篇5

一、教师个性经验总结后的预案重写

所谓预案重写就是指教师在完成教学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课堂上各种变化,对首案进行调整、修改、完善,以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同时,通过对各个首案的调整完善的基础上,总结预案重写的基本调整方向,使以后首案预设效益得到提高。

1.教材内容的个性化提炼

因为教师个性的差别,教学中学生的不同反应,我们往往发现一些教学预案时有些教学处理在借鉴他人的基础上没有很好地考虑到教师自身的教学特色。如,有些教师擅长朗读导学,有的教师擅长理性分析。这时,通过预案重写就能比较准确地把握自己的教学个性,并能借鉴他人教学完成自己的个性预案。这里也要明白教学预案重写不同于教研磨课。我们知道教研磨课时,总是集中教研组成员集体智慧结合自己平时教学,在达成教研主题的基础上怎么精彩怎么来。并通过反复推敲试讲,最后展示的一种特殊的教学预设。从目的角度分析,预案重写是立足于寻找语文教材、教师个性与所教班级学生语文素养养成之间的最佳交汇点,而磨课则立足于寻找语文教材所隐含的语文知识的创新处理和呈现。从实现手段看,预案重写立足于教师自身和学生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与精练,磨课是群体经验的激烈碰撞后的结晶。可以说磨课是一种立足于他人智慧的达成一定教研目标的一般化的教学预案,预案重写则立足于学生个性与教师个性的特殊教学预案。

2.课堂生成的一般化处理

教学预设解决的主要是教学的“目的性”和“秩序性”问题。课堂生成却是个性的,甚至是不可控的。从系统论角度看,在特定的时间单位和空间单位里,强调整体的、侧重于静态的活动,在偏重于集体活动的同时,必然忽视学生个体充分的学习活动。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原则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学习活动。教师要充分尊重这个特性所赋予的相应的学习规律和教学原则,在活动中发展学生个性。因此,实际教学中,需要在考虑班级学生共同语言实践特性的基础上,通过课堂生成的一般化处理,可以做到在此后的教学预设中尽可能多地把课堂生成融合在教学预案中。

3.教学反思的系统化解析

预案重写就是分析学生课堂言语实践中的个性化表现,提炼本班学生一般性的言语实践特性,在整体上系统性把理性教学思考和感性教学过程结合起来。这里的预案重写不同于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总结经验、积累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但是大多停留在点上,很少有老师在实践中把课堂教学反思直接作用于教学预设中。预案重写不但要把教师的教学反思与教学实践融合,以降低学生在课堂上实际获取知识间的差距,而且使教师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提前考虑类似的言语实践情况。在这样多次往复的预案重写后的课堂中,是师生双向课堂实践的更新和更高层次的飞跃,从而能更好地帮助教师总结教训和积累经验,在不断的反思中扬长避短,形成一套能准确判断教学变化的、能出色驾驭课堂教学的本领。

二、学生语言实践效度分析后的预案重写

预案重写的重要前提是预见和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创设思维碰撞的空间。教师刚上完课,往往会很快发现原来教学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学设计的某些环节不合理、课堂情境创设的某些细节不够完善、学生活动展示不够充分等,同时在实践的基础上,教师在课间也会产生许多“动态生成”,这样可以在预案重写中及时调整。为了更好地体现预案重写的优势,在预案重写前必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要监测途径,以课堂上学生言语实践中言语能力为标尺,对教学目标设置、教学方法、过程引导这几环节进行全面监控和分析,找出改进措施。

1.语言实践目标的合理性分析

从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就是言语的角度看,课堂教学是立足于语言形式的言语实践过程,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实用语言能力,教学内容就是对“言”与“意”转换的把握就是语文学习的关键。简而言之,语文课堂就是学生学习与实践言语的课堂。但是语言实践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呢?一是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基础的差异,以及语言实践在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中考虑学生语言实践能力提升中各个内容的轻重缓急,从教学预设的视角,就教学预设中的结构、主次、实现方式进行再认识。二是考虑教学目标与学生游离度,即,考虑学生的具体学情。三是要考虑各层次目标均衡度。即,在教学前进行反思,把以前的生成纳入现有的预设范围,拓宽预设的可能性。这是再预设的主要目的。但是因为教学过程在同一班级中呈现的是线形状态的,因此再预设的目的更侧重于对学生当前认知水平的准确把握或者说努力无限接近;侧重于对班级中多数学生的优势智能的把握与预设性应用。

2.学生语言实践与教师个性的契合度分析

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选择与使用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教师使用恰当的方法能够使教学朝既定目标顺利进行,使用不当的方法则往往会与目标背道而驰,南辕北辙。这里重点要考虑的是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由度的影响。赞科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会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看是否触及到了学生的情感和意志,是否能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是否给予学生充分自由,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自主学习成为一种基本的教学理念。

比如在阅读教学中,对初读课文阶段,多数教师采用放手让学生自学。其中“放手”非同“放任”,放手要求教师主体意识要强,不对学生强加干涉,只需提出一定的学习目标让学生通过自学来达成。要求学生借助多种渠道疏通课文,理解生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说出对课文的初步感受。但是在不同的年级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就有区别。如,针对四年级学生尚不能完全独立地进行自读自悟的特点,教师需要进行具体的方法传授。教师可以教给学生借助生字表读准生字字音;听示范朗读读好长句子;查字典理解生词意思;联系生活实际感悟部分词语深刻含义;与同学交流获得识记生字字形的方法等等。由此可见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的契合度在整个教学预设中要放在首要地位进行考虑。

3.学生语言能力突破性点拨的效度分析

“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没有激情的行程。”(叶澜语)课前预设得再完美,再周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总会有“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出现,如何使这些“意外的生成”不影响教学宗旨,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教师的引导是关键。引导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获得知识和找到获得知识的方法。

三、语言实践目标提升的预案重写

在对课堂精细的监测和教师的及时反思的基础上,预案重写立足于首案,着眼于今后的教学预案设计,使阅读教学的预案重写更具意义。

1.着眼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多元发展

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的分析框架告诉我们,学生除了通过语言和数理逻辑这两种渠道认识世界外,还要通过视觉空间关系、音乐节奏、身体运动、人际交往、自启我反省、自然观察者和存在的思考等渠道来认识世界。但是,在传统的阅读教学过程中主要以语言和数理逻辑这两种途径来呈现知识。事实上,有些学生相对倾向于语言和数理逻辑,但也有学生更倾向于其他的途径。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尽可能地照顾个体学生的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智力潜能更倾向于何种认识途径。同时,尽可能地使学生具有更好的适应班级授课制下的学习能力。

2.着眼于学生语言实践的现实可行性

明确教学目标及其要求是有效预设的前提。根据首案的教学效果对教学目标进行微调,但更多的是对教学任务的有效实施方法的调整。首先,是教材解读渠道的修正。教师作为教学的引领者必须迎合班级优势智能来解读教材。但是由于教师作为一名普通的成年人,其智能中肯定有其优势智能及弱势智能,在班级学生优势智能逐渐变化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选择更适合自己表达的教材解读渠道。其次,因为教学中不确定性的客观存在,要求教学活动突破既定计划的限制而走向生成的天地。当前教师多采取两个维度的策略,通过迂回完成教学任务。

3.着眼于教学预案的课堂预见

篇6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2

一、引言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实施,现今教育的一大特点是提倡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我们大家都知道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的活动,以往的教学过程都是以教师为核心而设计的。学生的学习活动实际上是被教师牵着走,是一种被动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学生的创造能力受到压抑,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不到伸展。因此,我们应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索知识,变“学会”为“会学”。课堂教学设计中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脑、动口、动手能力上下功夫,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形成以学生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育人为目的的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指导生策略

英语课堂就是要紧紧抓住“学生全体参与,教师做好引导”的教学理念,同时,教学中教师个性和创造性的表现又为学生发展个性和创造性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角色,既是主角也是配角,既是演员也是观众。作为新课标下新时代的英语教师,只有把握这一原则,才能上好每一堂英语课。作为教师,必须利用各种机会让学生展示其个性和创造性,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采用“启发式”、“情景导入式”、“辩论式”、“任务型教学”等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充满兴趣地自主参与,把教学的重点从“教”转移到“学”上,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1、培养自立探究,巧设创新探索机会

①运用启发式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学习。

案例: 在教授8A Unit 5 Birdwatchers 中的“What do you know about birds?”时,笔者是这样运用启发式教学的。

T:Which bird flies to northern countries in summer ?

S: Swallow, swan .

T: Can you tell me what swallowis like ? What is its tail like?

S:It has forked tail.

T: What about its wings?

S: It has long-pointed wings.

T: What does it eat ?

S: It eats insects.

T: Is a swallow good for humans?

S: Yes.

T: What actions should we take to protect them ?

S:….

② 运用情境导入式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导入快,易于设置探究问题,能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基于情景教学是老师们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也是学生在轻松氛围中接受知识的最佳途径。“情”指洋溢在“境”中的教学双方,即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境”是教学环境,既指物理环境,也指教学双方的关系。情因境生,境为情设,情与境和谐统一。

笔者在教授Birdwatchers 时,通过情景式引入。教师手指窗外,提出下列情景问题。

1. Listen , can you hear the birds’singing in the tree?

2. Look out of the window, is that bird beautiful ?

3. Look at the cage in my hand , is this bird happy in the cage ? Why ?

由此问题引出一个debate Is it good to keep birds in cages ?

通过刚才的情景问答,马上引出了一个关于“鸟儿关在鸟笼有好处吗?”的一个辩论。

③通过运用辩论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这种方式 ,笔者认为学生可以各抒己见,互相学习,在辩论中主动获取知识、提高素养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适时运用辩论的教学方式可以极大地发挥学生的创新创造潜能,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团队协作精神及观点表达等语言能力。

笔者对于Birdwatchers 中的辩论论题设计为“Is it good to keep birds in cages?”论题难题适合中学生表达水平,学生的精彩的辩论句子令笔者大为吃惊,以下是学生在辩论中使用的句子。

I don’t think it is good to keep birds in cages, because they can’t fly freely in the sky .

I don’t think it is good to keep birds in cages ,because the cage is not big enough for the birds to live in .Birds will get ill easily in cages .

It is good to keep birds in cages because it is safer for birds to live in birds. Hunters can’t kill the birds in cages.

It’s good to keep birds in cages because people can feed them . They don't need to worry about their food.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学生在辩论中的创造性和跳跃性思维往往超出教师的预设。

④通过任务型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案例片段一:在教授牛津译林版8A Unit 5 Birdwatchers 时,在引入本单元时,笔者提前布置让学生感兴趣的与单元相关的任务,即告诉学生,由于环境问题,部分鸟濒临灭绝,作为一名学生,如果要想保护鸟类,就要先了解鸟类,笔者于是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搜索各种鸟类的英文名称,图片,以及简单的介绍和关于鸟类的英语谚语。许多同学积极性高涨,通过网络资源 ,查询出许多除了课本之外的许多信息,对鸟类的了解超越了课本知识,扩展学生课外知识,增加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创新。在资料的查询过程中,他们自主独立地思索着,独立地学习,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增强学习信心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己找规律,自己做总结,通过独立思考,开发智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以“主人翁”的身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这样激发了学生探究欲望,培养其独立获得知识,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

2、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创新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培养逐步形成的。如何去创设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环境,是我们每个教师都要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因此需要我们创设语言情景,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为了使学生对每天必上的英语课兴趣不减,无论是从课堂问候语到结束语,还是从导入新课的艺术性到创设语言情景的多样性,一声亲切的问候既能融洽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①即兴而新颖的课堂问候往往能激发出学生对这节课向往和兴趣。笔者经常使用这些真诚的课堂问候语作为一节课的开始,Did you have a good dream last night? One day no see,how much I miss you ! Hello, boys and girls!,Shall we begin our class? Boys and girls , you look smart today !

②创设情境的多样性。教师教会学生部分生词与部分句型,让学生自主根据图片来介绍鸟类。我尽量加上浅显易懂、不落俗套的句式变换,使用学生能听懂的词汇,创设出能紧扣学生心弦的英语教学情景,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中我精心设计语言情景,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唤起他们探求新知识的欲望。谈论图片的时候,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开始形成,这就是创新意识。

笔者通过多媒体手段,在屏幕上放映出鸟儿的图片,视频,音乐,鸟鸣声,让学生感觉到他们身处鸟群中一样,然后,笔者设计了以下语言情景,

Do you want to fly like a bird?

Why ?

What kind of bird do you like ?

Why ?

教师指着图中麻雀不同的身体部位,向学生提问:What do we call this part ? 自然而然地教授新单词:beak , neck , wing , tail , leg 和foot .

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图片对麻雀进行描述,由总体感觉到细节描述。例如: What does a sparrow look like ?

Is it big or small ?

Does it have beautiful feathers ?

What colour are the feathers ?

What about the beak ?

Is it short or long?

笔者依次出示其他鸟类的图片。引导学生对其各自特点进行观察和描述。

通过语言描述与鸟儿的叫声,进行一个猜测游戏,让一个语言能力较强的学生对鸟儿进行描述,其它学生进行猜测是什么鸟类。

The bird has long-pointed wings and a forked tail . It eats insects. You can find them under our eaves.

告诉学生,Birds are in danger !

让学生进行讨论,鸟类面临哪些危险。学生们非常聪明活用了8A Unit 4 Wild animals 中保护熊猫的句子,一些同学还创造性地说:We should build more nests for birds. 还有的学生说:Plant more trees and flowers to give birds a good environment to live! Don’t buy anything made of feathers ! Stop the hunters from hunting birds!

③ 开拓思维的结束语能让学生对这节课脱离平庸,得到升华。

一般教师在一节课结束时,经常用这些句子结尾,That's all for today. Time is up. Let's stop here.

在Birdwatchers这课时,我是这样结束的“Birds are our friends .Saving birds is saving ourselves. Not only be a birdwatcher but also be a bird saver!

课堂教学过程中,孩子们可以进行头脑风暴的讨论,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通过话剧、新闻、音乐剧等等表现形式进行练习,进而发表和评估讨论结果。正是在这样多形式的创意情景教学过程中,孩子们既完全融入英语环境锻炼了口语,同时又学会了如何与他人进行合作解决具体问题,更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塑造自己的创意性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通过激励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往往对学生学习评价就是考试与考查,而考试或考查的分数就成了学生学习成效的唯一评价依据。这种片面性的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一定的程度上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学水平提高。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有必要扭转过去单一、片面的评价方式,而且学生喜欢教师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自己,因此老师在课堂上教师应尽量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给予激励性的评价。

①运用激励性的语言

英语教师通过激励评价,可以使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和决心,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应重点显示出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评价必须坚持正确的人文价值取向。英语课是一堂语言课,要让每个同学都参与进来,就要多鼓励,多激励,对学生犯的错误要注意方法巧妙地给予纠正。例如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的、恰当的使用以下语言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当学生回答错误的时候可以鼓励他们:Try harder.或者I think you can do it better,逐步使学生树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

②独特新颖的评价方法

笔者在课堂上评价学生,除了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外,还创造性运用了一些新颖的评价方法。

案例:在教学Birdwatcher 时,我对于学生的正确回答的表扬是通过奖励给学生一张用美丽的千纸鹤折纸, 上面有我的祝福与签名,让学生倍感温馨,让学生深切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与鼓励。由于英语课强调语言交流,心灵交流,我经常还运用肢体语言对学生进行鼓励性的评价,对于学生的精彩回答,有时我会竖起大拇指,有时我会做一个Ok的手势,有时我会带领全体同学一起鼓掌来对同学的回答表示赞扬。有时我甚至会走到他身边握握他的手。

教师在评价时要善于抓住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语言表达等方面的优点加以表扬,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四、结束语

新《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发展智力,提高思维、注意、想象等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教师也应想方设法,创设情景,进行创新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综上所述,创新一种崭新的,科学的,能最大限度地开发人脑的智力活动。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英语教学大纲提出:着重培养为交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人才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是素质教育的要义之一。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创新教育在线》2003.2

[2]张志勇.“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教育研究》1999.7

篇7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1-0036-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1.012

一、问题的提出

思维导图由英国著名教育家托尼・博创立,其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直观、形象的思维逻辑顺序图示,将一切能够联想到的或重要的知识点进行罗列,呈中心辐射状分布。“图示是个体的整块的系统知识在人脑中记载和呈现的方式。在认知心理学看来,图式就像是围绕某个主体组织起来的认知框架或认知结构,其中有许多空位,以便容纳新知识。”[1]英国管理学家Dr.Tony Turrill说:“思维导图可以让复杂的问题变得非常简单,简单到可以在一张纸上画出来,让你一下看到问题的全部。它的另一个巨大优势是随着问题的发展,你可以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地在原有的基础上对问题加以延伸。”在英国思维导图已经作为国民中小学的必修课,德国、新加坡、美、日、韩等也在大力推广思维导图。

从多元智能角度看,学生绘制化学思维导图个性化作业,能平衡逻辑思维能力和图像接受能力,同时开发左右脑,促进学生的逻辑-数学智能的发展,同时需要学生应用色彩、形状、线条等因素表达出知识间的层次和逻辑关系,能帮助学生将烦琐、庞杂的知识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进行二次整合,可以锻炼学生概括、发散思维的能力甚至可以反映出在思维上存在的不足。

二、学生思维导图作业的实践

笔者在高三化学复习课中应用学生思维导图个性化作业引导学生梳理知识和解题,具体做法如下:

1.思维导图学习阶段

通过以思维导图为主题的化学小报在班级介绍思维导图的概念、作用和绘制基本过程等,让学生接受思维导图,重视思维导图在高三复习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借助班级微信群,分享一些思维导图案例和绘制技巧的文章,在复习课中逐渐渗透思维导图的画法和应用。

2.思维导图的实践阶段

首先,让学生通过自己对整章知识点进行总结,并依自己的理解画出思维导图;其次,教师批阅学生交上来的作品,对其在思维导图中体现的思维错误进行一定程度的点评。接下来,教师在课堂上抽取一幅典型作品,先让其作者依图介绍复习要点,然后大家讨论还可以进行哪些补充,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并指出作业中普遍存在的不足。最后,根据课堂复习情况,学生对自己的思维导图进行修改或重新制作,并适当地在图中插入一些事例,以帮助自己加强记忆,从而形成个人的复习资料。这样,整章内容就浑然一体,浓缩为一张思维导图,知识盲点、能力缺陷也就非常清楚,从而逐步达到“把书读薄”的目标,复习课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3.学生个性化思维导图案例及分析

[案例1]高三一轮复习“生产生活中的氮及含氮化合物”,笔者先布置学生自主复习后整理思维导图,以下为一个学生的作业作为典型当堂点评:

[案例分析]此学生作业应用了归纳,在对比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颜色差异后对二者的相似性有毒进行归纳,由硝酸的易分解联想到同样因为见光易分解而保存在棕色瓶里的次氯酸,并且将氮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硝酸的转化串成一线,对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了内在逻辑的梳理,并把实验室制氨气的装置图画出来,此作品作为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中学生自主梳理知识的方法介绍可谓可圈可点。

[案例2]高三化学复习中学生做题时必不可少的,教师能不能有效讲题关键在于能否发现学生的思维误区进行针对性讲解,笔者尝试选择具有一定难度和思维过程的选择题让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将解题的过程表示出来,教师通过学生的解题思维导图判断学生解题思维是否合理。

[题目]某一混合物水溶液,只可能含以下离子中的几种:K+、NH4+、Cl-、Mg2+、Ba2+、CO32-、SO42-,现取三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mol

②第二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③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Cl-不可能存在

B.100mL溶液中含0.01mol CO32-

C.K+一定存在

D.Ba2+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

[学生思维导图作业]

[案例分析]此溶液中不含有镁离子,作为选择题学生可以选到正确答案,但笔者发现不少学生的思维导图中体现出不含镁离子的判断是通过①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mol得出的结论,学生认为题目讲收集到气体0.04mol言下之意是没有沉淀生成,而这样理解题意显然是牵强的,暴露出学生思维的不严谨性。正确的推理过程应该是根据步骤③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可知有3.94g沉淀溶解,判断原溶液一定含有CO32-、再根据Mg2+不与CO32-大量共存知原溶液不含有Mg2+,同时上述思维导图也暴露出学生对CO32-、SO42-只能做定性判啵无法通过沉淀的量进行定性计算CO32-、SO42-的物质的量,更无从谈起利用电荷守恒判断K+的存在。

[案例3]化学实验题中的计算是高考化学中重要的考查方式,让学生将题干以思维导图形式梳理出来,更方便理解题意进行计算。

[题目]有某种含有少量FeCl2杂质的FeCl3样品。现要测定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实验采用下列步骤进行:

①准确称量mg样品(在2~3g范围内);

②向样品中加入10mL 6 mol・L-1的盐酸,再加入蒸馏水,配制成250mL溶液;

③量取25mL操作②中配得的溶液,加入3mL氯水,加热使其反应完全;

④趁热迅速加入10%氨水至过量,充分搅拌,使沉淀完全;

⑤过滤,将沉淀洗涤后,移至坩埚,灼烧、冷却、称重,并重复操作至恒重。

试回答下列问题:

……

(6)若坩埚质量为W1g,坩埚及灼烧后的固体总质量为W2g,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请把结果约到最简)? 。

[学生思维导图作业](6)计算过程如下:

[案例分析]本题的题干转化为思维导图形式,对于第(6)步的计算变得一目了然,利用元素守恒观,样品中的铁元素最终全部转化为灼烧后的Fe2O3中的铁,难点在于实验过程中的换算如配制250mL量取25mL进行实验,不用思维导图,学生容易疏忽这个细节,通过思维导图思路变很清晰,简单计算便可得到答案。

三、学生思维导图个性化作业评价与反思

思维导图个性化作业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加强知识间横、纵向联系。学生在归纳整理知识结构中思考、整合,使自身的知识体系更加系统科学、完善化,这种个性化作业不仅促使他们主动思考,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空间智能的发展,同时也容易给学生带来成功体验,因为角度可以不同,答案没有唯一,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2]。

实践表明,有效的学生思维导图个性化作业在实施中要做到:

(1)教师加强示范:平时教师在题目讲解或课堂板书中多利用思维导图,除了能让学生学习思维导图的画法,明白思维导图的用处,还能优化课堂教学。

(2)学生勤加练习:教师选择合适的内容布置思维导图作业,如复习课的知识梳理、计算题或推断题的解题过程多让学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

(3)加强师生交流:构建师生互动平台,教师多做思维方法如联想法、归纳法、对比法等的指导,启发学生主动建构,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在教师点评中帮助弥补学生思维的不足。

(4)引导学生反思:教师点评后学生多做反思,如思维的发散性、严谨性等,发挥学生思维导图的最佳效果。

篇8

商务英语专业定位是学术界广泛争议、亟待厘清的问题。归结为姓“英”还是姓“商”两个观点:一是商务英语本质上就是姓“英”,是在商务环境下的英语(鲍文,2009)。二是认为,商务英语应归属于商科或经济学科,是应用经济学中的国际商务分支。我们认为,以上两种观点都会产生思维惯性,从而在“转型”的关键点上无所作为。第一,如果商务英语姓“英”的话,进一步的推论则既然商务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经济、管理、法律……那么英语也涉及了社会的方方面面,英语之前冠之商务,岂不是多此一举?有人更认为,商务英语如果成立,据此类推,商务汉语也成立,但是为什么没有商务汉语呢?因此,在任何一种语言之前加上“商务”,实属多余。以上推论为某些教师在改革中不思进取提供了借口、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出现指指点点,在施教过程中换汤不换药。第二,商务英语姓“商”的话,作为“商务英语”这个词的落脚点“英语”如何体现?从现实上看,我国在商科或经济学科能够全部用英语授课的高校有几所?即使是全英文授课,充其量只是双语教学或用英语教学的国际商务。落脚点在“商务”而不在“英语”,但又硬把它称为“商务英语”,真有点挂羊头卖狗肉的味道。这个观点的直接后果就是商务英语根本不应该成立,改革的点落在课堂语言运用了英语而已。

2 逆转商务英语思维惯性的理论探索

以上争论容易使我们陷入惯性思维去定位商务英语,第三条道路,即商务英语既姓“英”又姓“商”,可以称之为统一论观点,统一论观点应该成为逆转商务英语思维惯性的利器。也有人提出过融合论观点,并且用数学符号表示为:商务英语专业=英语∩商务技术专业,解释为:用英语学习商务技术,在商务技术岗位上运用英语。(赵新,2013)我们认为:融合论观点与统一论观点的相同点是对商务和英语抱着兼收并蓄的态度,但是,我们查阅融合论观点的所有支撑内容,发现没有关于网络技术的内容,可以认定它有一个比较大的缺陷。因为,随着“互联网+”的出现,现代意义的商务技术包含了网络技术并在课程设置中体现。该公式没有突出这种应用性,导致我们对传统英语的课程不做取舍。如果不抓住应用性去吸纳新内容,利用“互联网+”的趋势,还是会回到老路。

我们定位的商务英语,用公式表示应该是:商务英语专业=应用英语∩应用现代商务技术。基于这种认识,还提出了三个逆转思维惯性的举措:第一,对原有的专任教师提出“英语+要求”,通过考证、进修掌握相关的应用商务技术或应用网络技术的知识;第二,对新进的英语专任教师,需要同时具备应用商务技术或应用互联网技术的知识背景或实践背景;对属于商务或计算机专业的老师,则需要其具备英语听说读译写的知识背景或实践背景;第三,五年内,通过引进、培训和淘汰,五十岁以下的教师要成为“双师型”教师;第四,力促相关实验室、实训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上马,建立健全有效可行的进出机制。

3 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新模式的实践探索

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新模式是教师创造出来的。具备一支能够逆转商务英语思维惯性的富于创新的教师队伍,一定能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新模式。事实也正是如此。这支队伍在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中的新模式值得我们总结和推广。文章以个案(专业集中实训A模式――为期两周的密集型实训活动)为例,分享其学以致用,使学生尽早明确就业方向和努力目标的益处。在管理中我们解决了三个问题:学生到底需要往哪个方向发展?实践教学的时间如何保证?这种新模式有哪些特点?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了350余名学生的想法,有三个不同的方向:第一,有20%的学生希望参加英语语言基础教学训练,认为一定的英语教学实操训练对他们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有帮助。第二,有30%的学生希望将来从事英语语言工作,报考研究生并深造,有的想考翻译证书、过八级,以获得相关从业资格。他们不是对应用商务技术不感兴趣,而是认为可以放一放。第三,有50%的学生希望将来从事商务英语的工作,他们想了解英语和互联网如何结合从而助推商务活动。

我们首先解决了新模式的时间保证问题。有原则地突破原有课程的制约,对由于停课两周进行有组织有针对性的集中专业培训所耽搁的课时用相关培训专题抵顶。我们还请来了被马云称赞为“东莞电商第一人”的莫良总裁开设讲座,点拨学生的疑虑,还分享了莫亮总裁专门为同学们提供的电商平台,选拔了部分学生进行开发和维护。请了近十位商界成功人士给同学们进行不同种类的创业指导。利用自己的教师资源,为学生开设了区别于普通课程的实训练习,对需求不同的学生进行培训,连外教――地道英国人Michael老师,都特地为同学们进行了精彩高效的语言辅导。

篇9

案例概述:

曹同学,来自湛江一个农村的教师家庭。他从大一开始,与无心学习的老乡混在一起,经常旷课,并且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由于与宿舍某个同学发生误会,为了报复那个同学,在某天晚上,他偷了该同学的笔记本电脑。经过派出所民警的调查与取证,他承认了错误。经过多方面的考虑,派出所让他以取保候审的形式暂时继续留在学校读书,等候结案。

离开派出所后的第二个晚上,由于宿舍受害同学的强烈反对,加上宿舍其他同学对曹同学以往在宿舍不搞清洁卫生、私自使用他人物品、拖欠电费等不良习惯的厌恶,尽管曹同学真心认错,但却无法融入原来的宿舍。曹同学与宿舍其他同学之间仿佛隔了一层厚厚的冰。秉承以人为本、教育为先的理念,我系领导、辅导员老师晚上深入学生宿舍,与曹同学宿舍的同学一起座谈。曹同学坦诚向宿舍的其他同学承认错误,并通过正确的引导,宿舍的其他同学分析了曹同学造成恶果的原因,也反省自身以往做的不足之处,最后,受害者豁达地原谅了曹同学,宿舍其他同学同意给他一个机会,继续住在原来的宿舍,并且愿意在往后的日子里,通过监督的措施,帮助曹同学改过自新。曹同学非常感谢同学和老师的原谅和帮助。从那天晚上至今,曹同学与宿舍其他同学和睦相处,并且按时上课和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破冰之举至此画上圆满的句号。

案例分析:

(一)心理原因

曹同学出身于一个农村的教师家庭,家庭成员从小给予他很大的希望。从高中开始远离家乡,到寄宿学校读书,由于与无心学习的同学混在一起,学习成绩一直不好,但是为了应付家庭成员的期待,开始说谎,报喜不报忧,慢慢养成一种虚荣和懒惰的心态。

大学生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是长期以来,尤其是初中和高中阶段,家庭不科学的教育方式和学校不良的学习风气造成的,扭曲了其正确判断事物对错的标准,诱发诸如好逸恶劳、受挫能力过低、过分敏感地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等不良的心态。

(二)经济原因

由于大学生活比较自由,没有像高中时代从穿着、宿舍生活以及用餐上相对统一的规定,大学生群体内容易产生相互攀比,不切实际地追求物质生活的现象。曹同学的家庭经济一般,在拖欠学费和宿舍电费的情况下偶尔还请宿舍以外所谓的哥们吃饭以及花一部分的生活费在网络游戏上。家庭无法满足其消费的欲望加重了他实施盗窃行为的动机。

(三)社会原因

当今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贫富悬殊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读书无用论以及拜金主义导致了部分大学生丧失了奋斗的欲望,沉溺于游戏,用从虚拟世界获取的满足感填补现实的失落。同时,这种浮躁的社会风气导致部分大学生产生投机取巧、不务正业的心理特征。由于抱着自认为小心行事就不容易东窗事发的投机心态,促使了曹同学实施盗窃行为。

解决方案:

(一)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大学生误入歧途,一般来说,是由于在某个人生阶段受到了不良环境的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一定的扭曲,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由于一时冲动就做出违法犯罪的行为。但是,大学生一般是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基础和道德观念,即便在某些人生阶段受到遮蔽,但是在其受到法律制裁的时候,以真情去感化他,以理去教导他,让他认识和承认自己过去所犯下的错误,这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而且恰好抓住此时机让他痛改前非。

(二)敞开心扉,解开心结

通过老师、家长的正确教导,曹同学认识和承认自己的错误后,就面临要解决与宿舍同学之间的矛盾,要争取宿舍同学的原谅和接纳。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让宿舍所有同学面对面地坦诚交流,让每个同学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告诉大家,如果有矛盾,老师就要在合情合理的原则下,尽量引导其他同学们以博大的胸怀去给接纳和帮助一个愿意悔改的同学,同时,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让他们也反省自己以往行为的不妥之处。其实,敞开心扉的交流是解开同学们心结的有效办法。曹同学通过与宿舍的其他同学真诚的交流,最后得到了宿舍其他同学的原谅。

(三)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为了带动曹同学改正过去的毛病,在那天晚上之后,安排了其宿舍一名品学兼优的同学每天督促他,跟他一起上课,尽量帮助他跟上之前旷课所拉下的学习课程进度。由于所安排的同学在整个班上都是公认的学习楷模,因此,在其鼓励和帮助下,曹同学再没有出现无故旷课、私自使用他人物品、拖欠电费等不良行为,而且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同时也积极主动地去联系重修补考课目的任课老师,争取早日通过不及格的课程。

大学生能否成才,与其所在的环境,特别是经常接触的朋友,有密切的关系。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揭示了我们要尽力地去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通过宣传和报道一些学习楷模,鼓励这些学习楷模去帮助和感化一些曾经堕落的同学,他们所起到的激励效果可能远远大于课堂上空洞的说教。

经验启示:

(一)普法教育进宿舍

大学生虽然有法律基础课程,但是大班上课的效果往往不好,因此,有必要把普法教育融入宿舍生活当中。专业教师或者辅导员深入学生宿舍,以宿舍为单位,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至少进行二次普法教育的座谈,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同时也了解学生在学习上或者生活上所面临的困惑。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课堂教学相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重要的作用,而大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课堂或者宿舍里面,上课教师的言行对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养成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还需要因势利导向学生灌输正面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艰苦奋斗的工作精神。心理健康教育与课堂教学相融合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篇10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9-0009-03

一、引言

积极为地方经济服务,在服务中求生存与发展,对于地方高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例如,梧州学院的办学目标是成为广西与粤港澳科技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桥梁,成为一所适应梧州市和泛珠三角经济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支柱产业发展需要,特色和优势鲜明,充满活力的综合性、实用性本科院校。因此,在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培养方面,应强调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二、梧州学院2012年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调研对实践教学改革的启示

2012年10月-11月,学生工作部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84份,问卷回收率为90.33%。其中,学生代表共753人,包括本科、专科,覆盖一、二、三、四年级,每个年级所发数目均等。问卷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状态、学习动力、学习困难、学习习惯、读书、自习、学风中需要改进的问题。其中与实践教学有关的调研结果如下:

(一)你认为我校学风方面目前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多选)

A.缺乏学习动力,厌学,为考试而学。(选择A项的占总数的45.95%)

B.没有学习、学术气氛。(选择B项的占总数的26.56%)

C.迷恋上网游戏。(选择C项的占总数的8.63%)

D.学习纪律意识差,迟到旷课现象严重。(选择D项的占总数的11.42%)

E.浮躁不踏实,考试突击。(选择E项的占总数的9.56%)

F.满于现状,进取心不强。(选择F项的占总数的8.23%)

G.创新性不强,缺乏实践能力。(选择G项的占总数的15.14%)

H.考试作弊。(选择H项的占总数的5.71%)

I.其他(为文字填充项)。(选择I项的占总数的3.19%)

(二)你认为目前学习中最大的问题(此项为多选)

A.不喜欢所学专业,负担太重。(选择A项的占总数的13.15%)

B.学习方法不科学,效率不高。(选择B项的占总数的30.68%)

C.所学内容过于枯燥、陈旧,学习兴趣不浓。(选择C项的占总数的20.19%)

D.只掌握了书本知识、缺乏实践能力。(选择D项的占总数的28.82%)

E.没有明确目标,很迷茫,不知道未来在哪里。(选择E项的占总数的18.33%)

从结果中可以看到,为考试而学、缺乏学习气氛、缺乏实践能力会极大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内容枯燥、缺乏实践能力是目前学习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所以,在信息安全专业教学中,提高信息安全实践性教学比例,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对专业教学效果的提升会有明显作用。

三、地方高校信息安全专业实践教学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实践教学基础较为薄弱

对信息安全专业实践教学要求认知不足,早期教学计划中实践环节内容覆盖不够全面,多数信息安全实践教学依托软件工程等传统的计算机专业教学环境。例如开设汇编语言、Java语言等课程时有相应的实验教学。而在网络安全编程、入侵检测、专业安全防御软件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实践性教学比例偏低。另外,受实验设备等客观条件限制,信息安全硬件开发设计方面的教学在地方高校中缺少实践教学环节;对常用网络安全设备安装与配置等网络安全实践教学,也由于缺少专门的信息安全设备很难进行。

(二)实验室教学人员和任课教师需要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在地方高校由于缺乏足够的培训和对外交流,以及对实验室教学人员在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缺乏足够认识,一般实验室教学人员不具备实践教学所需的管理能力,工作积极性也不高,对特殊实验中使用的仪器设备了解很少,无法对实验设备进行有效管理和充分利用,比如某些病毒、木马实验根本无法完成。实验室教学人员要课前与任课教师做好充分沟通与测试评估,做好实验环境规划与安全防范措施。

(三)缺少实验仪器设备以及未能对现有设备有效维护

梧州学院计算机教学实验室配置的主要设备有台式电脑、曙光服务器等。随着信息安全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信息安全专业实践教学要求的不断提升,需要更复杂的软硬件环境,不仅需要计算机、三层交换机、二层高性能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平台设施,还需要防火墙、IDS等在实际商用环境中常见的专用信息安全设备系统。而作为地方高校的财力投入,未能一步到位购置最新的完整软硬件实践教学平台是正常情况,这对培养应用型人才有一定制约作用。另外在设备出现故障时,经常遇到本地设备提供商快速响应能力不足、维修技术有限,导致售后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维修,造成一些精密仪器设备破损。

(四)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

早期制定的信息安全专业培养计划侧重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内容是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和补充,没有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建立有针对性的信息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内容只是单一地围绕课程知识点进行验证性实验,缺少专门的实验课程和增强性的实践环节。由于实验内容偏重于验证,结论已知,学生只是按照课本所示得到最终结果,没有自主发挥的地方,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容易敷衍完成。这样的实践教学不容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不利于教师了解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

四、依托科研项目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在信息安全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求培养的人才具有宽阔的知识面、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快速的知识更新能力。[5]因此,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规律性,按强化基础、循序渐进、重视创新的原则,根据梧州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特点,依托学院与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签订的大量科技开发项目,我们研究探索了依托科研项目来建设信息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含以下三个部分。

(一)项目团队建设与实验室建设并重

2010年以来信息安全专业分别引进博士,从中国移动公司引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参与实践教学环节,充实了实践教学的一线教师队伍。

同时,学院还设立网络与信息安全研究所,给予一定启动经费,资助年轻教师依托各级科研项目和本地科技开发项目锻炼团队,有效提升了教师队伍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科技攻关的能力,为实践教学提供很多真实案例和经验。而且在项目开发过程当中,需要针对客户需要,构建出各种适合业务要求的网络与硬件测试运营环境,通过沟通,实验室教学人员从中可得到很好的综合型实验思路,有效完成对相关知识的更新,进一步推动了实验室教员自身素质的提高。

(二)课程实验与项目产品研发配合

基本课程实验依据具体课程设立,要求学生必须完成。综合实验面向高年级本科生开设,需要综合运用多门专业课知识。部分综合实验由任课教师融入项目产品的测试环节,将产品测试流程、测试技术与测试工具使用说明编入实践教学内容,利用教学实验平台,锻炼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让学生实际参与项目产品的测试。

为了满足信息安全专业实践教学工作需求,要建立信息安全实验环境。考虑到应该优先利用现有硬件条件,在学院网络中心进行服务器虚拟化操作,建立集中且易于管理的资源池给原来分散的学院各个业务系统使用,然后把剩余的服务器,跟软件实验室组成封闭的网络。因为网络信息安全专业课程实验具有一定破坏性,建立封闭的实验环境很有必要,这样实验时不会对其他网络系统带来影响。信息安全实验环境所需要的软件平台,学院给予教学改革项目立项,由专业课程任课教师承担,根据专业课程要求,指导学生开发各门课程的实验软件,这个过程能够加强学生理解专业知识。利用上述方法建成的信息安全专业基础实验平台,主要承担密码学、入侵检测技术、计算机病毒原理等课程中的基础验证项目,如密码学实验中的DES、AES、RSA密码、数字签名、计算机文件加密、通信加密等实验项目,计算机病毒原理及软件安全实验中的软件漏洞机理分析、软件漏洞利用实例分析、安全防护工具分析等实验项目。

(三)推进项目研发成果产业化与本地网络安全服务外包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利用学过的知识及积累经验,针对各级业余科研项目、校内外科研竞赛项目、校外实践基地项目、信息安全应用领域科研子课题,鼓励学生以团队方式提出有创意的设计方案并加以实现,从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团队合作与协作能力。这些项目研发成果的产业化过程,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动力。

除了利用各级科研项目,学生还能依靠梧州学院校内实践平台――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通过课程体系、模训体系、实践体系和行动体系进行教育实践活动,承接本地企事业单位的网络安全服务外包项目,在实践中得到更大的成长空间。

五、结束语

针对学院信息安全专业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通过将项目团队建设与实验室建设并重,课程实验与项目产品研发配合,推进项目研发成果产业化与本地网络安全服务外包等措施,推动为项目服务的实践教学改革,提高信息安全专业实践性教学比例。

[ 参 考 文 献 ]

[1] 顾纯祥,徐洪,郑永辉.信息安全专业实践教学方法探讨[J].Proceedings of 2011 National Teaching Seminar on Cryptography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2011,(1).

[2] 王小军,刘顺兰,黄骞儒.信息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7):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