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小学教师一级教师模板(10篇)

时间:2023-01-31 17:39:0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小学教师一级教师,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小学教师一级教师

篇1

王平,女,汉族,生于**年2月。2011年6月毕业于河西学院。2011年12月在XX县XXX中学开始任教,2012年12月,本人经甘肃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为中小学二级教师。从教10年来,我担任过班主任工作,及九年级的物理、化学教学,七八年级的生物教学。直到2019年7月,调入XX县XX小学,之后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及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在此期间,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率先垂范,尽职尽责,服从分工,勇挑重担,关爱学生,团结同志,赢得了学校、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现将本人任职以来的工作情况简述如下:

一、政治思想觉悟高。我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二、用心做好班主任工作。无论是差班还是好班,我都一如既往地做好工作,与学生交朋友、谈心,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上的难题,能做到什么程度,尽力去做。严慈相济,使学生感到亲切的同时又有一丝威严。三、积极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本人不仅一直在看有关专业方面的书籍,还看了大量的我国的道德修养书籍,以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平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吸取相关的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本人还通过网络及一些相关的教学杂志,了解教育前沿动态,以便更快的适应新时代的教育,解决新时代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业绩方便,我在2019年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教师;在陇西县教育局组织的活动“分析小学科学与初中理化生相关或相似知识点的衔接”论文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在2020年秋季乡表彰大会中,我荣幸的获得了乡级优秀班主任。

综上所述,本人自认为符合申请中小学一级教师职务和资格,请上级有关部门给予评审!

篇2

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新兴的专业,它既有高等教育各专业的一般特征,又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保证办学的高等教育水准,坚持并发展小学教育专业的办学特色,应是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同时,应按照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探索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一系列问题,形成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培养本科层次小学教师的途径和方法。其中,反思传统的对学生的“基本功”的训练,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系统设计并实施符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培养要求的教师职业技能培训方案,是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索的课题。

一、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必要性

重视教师职业技能培训是师范教育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原国家教委师范司1994年颁布的么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中明确提出:“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是高等师范学校各专业的学生都应具备的,是学生必修的内容。对高等师范学校在校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系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目的是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具体从师任教的职业行为方式,并使之趋于规范化,对于形成学生教育和教学能力,对于学生毕业后胜任教师工作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培养专业化的小学教师的需要

我国小学教师专业化意味着在高等院校中设置本科小学教育专业,通过系统的专业训练,使学习者具有完善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具有成熟的教育专业技能,形成良好的专业精神和专业道德。提升小学教师学历层次的核心在于提升其教育专业素养。教师职业技能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必备的素养,它决定了教师的专业素质的优劣。因此,加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学生的专业化技术水平是培养专业化的小学教师的当务之急。

(二)小学教育工作的特殊性的需要

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小学生正处在成长发展期,尤其是其思维的具体形象的特点,对教学活动外在表现的兴趣比对教学内在内容的兴趣高的特点等,在小学,“如何教”比“教什么”更重要的共识决定了小学教师的教学技能比中学、大学教师有更为特殊的要求。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小学教育专业比其他专业更需要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系统培训。具有过硬的教师职业技能是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富有个性的特色。

(三)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生源状况的需要

培养本科层次的小学教师,应认识到处理好课程与教学模式的学术性与师范性、深度与广度、理论与实践等问题的关系的重要性。特别是面对高中起点的大学生,与三年制、五年制初中起点的专科生相比,可塑性不强,再加上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其生源质量、专业思想、教师职业技能的潜质水平等方面明显削弱。如何在本科教学中,用大学的文化影响、提升和完善小教专业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应引起我们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高度重视。 二、构筑科学合理的职业技能培训内容体系

根据原国家教委师范司1994年颁布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2001年颁发的《关于印发搞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试行稿)》的通知精神,参见浙江省高等师范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要求与考核办法,以及根据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由中专或大专培养的技能型的小学教师转向培养研究型、反思型的专业化的小学教师,应重新审视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内容,拓展原中师“写一笔好字,说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能够声情并茂地朗读、演讲”等单纯的训练项目和要求,构筑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文字与图形表达能力、课堂教学基本技能、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美育与艺体活动技能、学生教育与班级管理能力、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技能七个方面的系统的培训内容。其中,在其他基本技能培养和训练的基础上,更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研究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使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具有反思性、探索性、研究性、总结性学习的技能。在此基础上,还应细化基本技能和专业方向技能的具体项目,既要包括教师的初级基本技能,还应包括教师的高级职业技能,由理论体系、操作体系等构成完整的整体网络式的系统结构体系,使初级阶段的基本功训练走向高一级的教师职业技能的系统培训,着力体现本科教育思想性、师范性、专业性、学术性相统一的理念。

三、优化职业技能培训管理过程

第一,制订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将这一计划纳人课程建设整体中来统筹考虑,在必修和选修课程中应分别设置教师职业技能类模块,开设音乐基础、美术基础、体操、舞蹈、写字、教师口语、小学多媒体课件制作、班队工作原理、小学各门课程的微格教学、小学教育科研方法等课程。同时注重内容安排的系统性,体现一年级到四年级从基本技能训练到专业技能训练的逐步深化过程,并对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进行综合训练及考核,颁发《教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第二,采取开放多元的培训方法。可以将训练内容列人教师职业技能类课程以及教育类、专业类、相关的选修课程的教学大纲之中,将一般技能训练与专业方向技能训练相结合、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采用课堂训练与课外自练相结合、理论指导与实际训练相结合、单项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相结合、自觉训练和考核评比相结合等方法进行,并重点通过安排学生自主的分散训练与有教师指导的、集中的训练等形式,将理论与实践结合、阶段性与全程性结合,做到课内有教学指导、课外有训练目标,并有多元化的展开形式,建立全方位、全程的训练体系,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提高学生对教师职业技能的反思能力和领悟能力。

篇3

我是xx省xx县xx乡xx小学教师韦春台,男,水族,1986年03月08日出生于xx省xx县xx镇xx村三组,XX年06月30日毕业于xxx教育学院法政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全日制专科学历;XX年01月31日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法学专业,在职本科学历。

XX年,我通过报名参加xx省xx县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这一竞聘途径,进行一系列相关的笔试、面试、政审、体检、公示后,于当年08月15日被受聘于xx县xx乡xx小学,光荣地当上了一名人民教师。

通过四年以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历练,是我各项教育教学综合素养得到快速成长的历练。在风雨交错过来的日子里,我通过刻苦的学习与教授,掌握了与专业知识所未涉及的丰富的观点、问题、方法和理念,积极参与学校各项活动以求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质量更加充实和丰富了我,不断健全了自己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成我各项综合能力素养与先进理念在不断追求中得到进步。

四年以来,我服从学校给我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安排,均得到了圆满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四年以来,我接受学校各项校务分工安排,谦虚谨慎,勤勉工作,出色地完成了所有分配的各项任务指标,赢得了学校全体教师的认可和学校所在地人民群众的肯定与赞誉。

XX年08月至XX年03月,我接受了本校工作的需要,分管了学校的财经工作,通过了合理的施用与调配,使学校资金均用于教育教学和学校基建安全亟需解决的各个方面,均得到了学校的合力支持和有效的理解。我所承担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均得到了圆满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通过四年的施教,所教授的各学科教学目标均得到了稳步推进,效益明显好转,学生认可度、满意度不断上升;教学任务稳健、充实、有效,学生的感知能力与创新能力均得到了提升,自身成就感不断上升。从始至终,学生们灵性光芒的显现,而人生的价值就在这转瞬即逝的时空里得到了升华。

XX年08月至今,我接受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工作安排,担任了xx县xx乡xx小学教务主任一职。在教务主任这一岗位上,我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在以xx县xx民族学校张仁先校长为中心的xx民族学校核心集体的坚强领导下,紧密地团结在全校教师周围,营造和谐的教师团队。在常规教育教学业务管理工作之中、之余,我均主动协调并适时适地安排好本校各科任教师做好日常的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校本教研活动等常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协助学校负责人负责学校的各项工作,与其他科任教师真诚沟通,通力合作,共同搞好平日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接受学校的授权,负责协助并监管学校的财经管理工作;住校的同时,协管学校图书、教仪、安全、卫生以及涉及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工作等;节假日期间适时安排各科任教师深入村组、各校点等进行一定程度的社会实践活动,使之能够准确地理解村民的成见及相关问题、需求等并完整地记录下来,使之拥有了良好的社会实践能力,以便进一步促进和提高日常教育教学效益,在整合资源,创新教育发展理念中进一步充实了自己的综合业务能力。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既为人师,言传身教;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与学生交,真诚动人;知行合一,协力争先;憧憬未来,为人师表。

四年以来,作为教师,首先,我从严治教,以身作则。精雕细琢地实施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之中,经常向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请教与探究,充实和提高了自身教育教学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为同行作出了很好的榜样。其次,我认真学习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严格遵守教师行为准则,尊崇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言传身教。再次,我在学校工作上细致认真,勤于争先,乐于考究,施予真诚,树典范而创效益。最后,我认真地上好每堂课,寓教于乐,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提振学生兴趣以使其每天都有所进步,有所快乐,在快乐中健康成长,在快乐中感受学习的幸福。

篇4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2-0128-03

1 序言

自治区和兵团中小学教师计算机技术水平考核自2002年开考以来,一直作为自治区和兵团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一种测评工具,在教育信息化、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推动了全疆中小学教师使用计算机,促进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教研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虽然考核进行了十多年,但考核方式比较落后,在试卷命题、保管、运送和阅卷等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阅卷、评分等环节耗时耗费,考试总体成本较高。

2013年10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教师z2013{13号)文件,要求在2018年前完成全国1000多万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的新一轮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和考核工作。自治区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2014年出台了教师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其中确定了“开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测评工具,建设网络测评系统,有效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以评促学,以评促用,激发教师持续学习动力”的测评目标。

借此机会,自治区中小学教师计算机技术水平考核办公室按照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要求,决定将现行的纸质考试改进为完全无纸化考试,修订汉、维、哈三个语种的考核大纲,编写新教材,有计划地采用新的考核大纲,平稳过渡到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标准,其作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终结性评价结论。

2 新疆中小学教师计算机技术水平考核概述

2.1 考核的目的和意义

新疆中小学教师计算机技术水平考核目的是以考核促进学习和培训,激发教师持续学习的动力,全面提升我区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重点解决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意识淡薄、能力不足的问题,促进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变革传统教学方式,实现专业自主发展。

中小学教师的计算机技术水平考核符合我区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工作要求,在带动我区的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实现教育的跨跃发展,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2 考核的对象及考核原则

新疆中小学教师计算机技术水平考核的对象是在职的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和从事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教学工作的其他工作人员。

依据考核的目的和对象,其考核命题原则确定为:试题尽可能考核教师对计算机的实际应用水平,试题尽量考核教师对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操作能力考核尽可能从教师和学校对计算机在教育和教学领域的应用方面命题

2.3 考核方式

在纸质考试期间,考试分理论笔试和上机操作考试两部分进行,笔试时间40分钟,上机操作考试时间60分钟。笔试试卷、操作考试试卷统一命题、印刷并运送到各考核点进行考试。笔试的答案填涂在机读答题卡上,由读卡机自动阅卷。上机操作考试分场次在机房进行,考生的答案保存在计算机上,由监考教师阅卷打分。

笔试命题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操作系统、字表处理、多媒体技术、网络基础知识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六个部分,按照基础性、实用性、新颖性和科学性原则命题。上机操作命题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操作、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处理、演示文稿制作和网络操作等部分,按照实用、覆盖面广、运用考核文件夹(含有待处理的半成品文件和待加工的素材6603个)的原则命题。

3 创新考核方式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3.1 必要性

首先,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全面启动,为新疆中小学教师计算机技术水平考核的创新提供了巨大的契机。其次,已经存在10年多年时间的新疆中小学教师计算机技术水平考核,不论是从试题的合理性、前瞻性,还是考核的形式、内容、评分方法、评分标准以及考展ぷ鞯榷喔龇矫妫一直在沿用传统形式,而这种传统形式越来越不适用于现在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按照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要求,创新适合本地特点的考核方式、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和势在必行。再次,无纸化考试是计算机软硬件及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十二・五”期间,自治区加快推进学校标准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优先建设教育信息网络,拓展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为载体的教育资源服务平台,网速加快,促进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为无纸化考试创造有利条件。

3.2 意义

1)促进了具有新疆地域、民族特色的多语种计算机考核系统的研究、实现和使用。因新疆的地域广阔,网络传输距离遥远,各地网络条件差异较大,使得无纸化考试系统的设计面临更多的变数和困难,对稳定性、可靠性的要求更高,系统结构更复杂、实现难度更大。同时,考核系统使用三种不同语言文字,而且维吾尔文和哈萨克文的书写方向跟汉文不同,在网络环境下的混合编排和正确显示也增加了实现难度。因此,在新疆实现计算机考试系统的无纸化,具有挑战性和重要意义。

2)考核方式的创新,推动了适合新疆地域性、民族性的计算机技术考核大纲、考核方法、考核内容和评分规则的创新和完善,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教材建设和信息技术培训工作。

3)无纸化考试系统充分发挥了题库的作用,方便考核中心及时、全面、准衡的组织试卷。省去了试卷的打印、印刷、装订、运送和保管等一系列过程,减少了相应工作量并提高了安全性。考试时间可以灵活安排,并实现了客观题部分的自动阅卷功能。成绩的登录、统计和分析等工作也比较方便,效率高。

4 无纸化考试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4.1 无纸化考试系统的结构及运行方式

为保证考核题库和考核过程安全,并考虑考试过程中的断网风险,新疆中小学教师计算机技术水平考核所使用的无纸化考试系统采用刹憬峁沟幕チ网C/S工作模式。

中心服务器:是考试系统的核心,负责题库资源和考试数据的统一管理,具有考核核心数据的存储及管理、考试管理、题库管理、考生数据管理、成绩管理等功能。

考点服务器:是各考点的考试服务器,含有考务管理系统,具有考试命令收发、试卷收发、试题组卷和查卷、考试监控、考场管理等功能。一般对考点服务器的硬件要求并不高,性能好一点的PC机即可满足要求。

教师端:安装有考试管理系统,负责管理考试过程、登记考生状态、接收操作题答案文件等。

考生端:安装有考试客户端和素材文件夹。在考试时,考生打开考试客户端输入准考证之后,即可看到本人的照片和其他主要报名信息,经检查无误后确认,就可进入考生须知页面并等待监考统一放开考试。考试开始之后,在客户端主页面上显示倒计时,并第一阶段考试(客观题考试)结束之后,将自动开始第二阶段考试(操作题考试)。客户端支持提前交卷或到时自动收卷,还具有自动建目录、检查答案文件个数等功能,并当答案文件没有提交时,收卷前提示保存或关闭文件。

题库管理端:通过题库编辑模块,实现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三种文字的试题命题、预览、编辑、导入和导出等功能。导出试题经过审核之后,可导入中心服务器的题库中。

操作题评分端:在阅卷时,通过预设账号连接中心服务器,实现操作题答案文件的人工阅卷和评分。

4.2 无纸化考试系统的功能及优势

1)支持分布式部署

本系统基于新疆现有的网络和硬件环境,采用分布式考试管理模式,即考核办架设一组中心服务器,实现题库资源和考试数据的统一管理;在各地州、县城考点分别架设考场服务器,考前由考场服务器从中心服务器接受考试指令和试卷,并承担本考点或考场的考试压力,考试结束后将考试结果(考生客观题答案信息、操作试题答案文件、考生信息、考场信息等)返回到中心服务器。

上机操作试题所需要的素材文件夹都已提前安装在每一台考生机。在考试过程中,中心服务器和考点服务器仅下发考试卷和上传考试结果时则需要互联网,并且数据经过深度加密。操作题评分时直接连接中心服务器,减少中间环节。通过这些手段,即达到了经济型、可操作性和安全性的目的,又满足了大规模考试项目的顺利进行。

2)阅卷功能

客观题采用了机器自动阅卷、自动评分,而操作题采用了人工判卷功能。阅卷老师只有下达阅卷任务之后,即可连接中心服务器并可逐次打开、查阅每位考生的答案文件并在系统中给分,评分结果自动上传到中心服务器。系统将需要阅卷的考生答案文件按照便于阅卷的方式和顺序列表,提供给阅卷老师。

3)题库建设功能

题库编辑模块支持汉文、维吾尔文和哈萨克文三种不同语言的试题录入和题库编辑,具有独立命题、管理试题并批量导入题库功能。除了文字,还支持图片、动画、声音、影片等多媒体试题的录入并支持图文混排。丰富的题型支持,能满足将来考试内容和形式的改革、变化需求。具有灵活、科学的组卷功能,可根据内容比例和题目权重自动抽选组题。

4)支持多语种

本系统最大的特色就是支持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三个语种的考题和答卷。除了支持多语种题库,其考生页面根据考生所选择的考试语种自动调整为相应语言文字,方便少数民族考生考试。解决了在同一个页面内,汉文、维吾尔文和哈萨克文的混排问题。

5)安全性和可靠性

新疆中小学教师计算机技术水平考核所使用的无纸化考试系统基于可靠的考试引擎术,数据传输和题库严格加密,经一年多的试用,证明了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系统具有完善的考试监控功能。安装在每一个考场的两个高清摄像头可把考场的实时画面和音频传送到考核中心,便于监督考试过程。考试结束之后,各考点还要把原始监控视频刻盘提交考核中心,以有效避免了考试过程中的舞弊发生。

具有强大的分级管理功能。管理员、用户账号分角色、分级别、设权限,同时具有时限放权和日志功能,方面追查操作记录。

6)先进性

突破了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无纸化考试系统的技术难题。不受人为因素影响,提高了考核的公正性、安全性、准确性、灵活性、及时性和随机性等特点。

5 结束语

由于新特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无纸化考试系统的实现和使用必然面临着其他省市和地区无法比拟的困难和坎坷。通过一年多时间的实用,虽然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经过了考验,但在系统的完全智能化、全自动阅卷等方面还需要深入研究技术创新。

篇5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能有好的教育。”我国现有中小学教师大约1400万人,其中农村教师占总数的3/4。在当前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背景下,加强农村教师培训不仅关系到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更关系到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乃至全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成败。

一、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日益受到重视,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也在各地蓬勃发展,为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推动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中仍存在大量问题急需解决。

1.缺乏资金

农村学校经济条件较差,教师收入不高且素质较低,教师培训需求较大,而有关教师培训投入则明显不足。通过调研发现,许多农村学校的普通教师从来没有接受过教师培训,原因主要在于学校没钱,缺乏培训资金。

2.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

由于农村客观条件所限,校外集中培训是一种常见的农村教师培训形式。较为典型的一个缺点就是培训内容大一统,难以兼顾教师差异,脱离教师的教学实践,无法满足他们的实际需要。

3.培训方式和手段单一

受训教师都是成年学习者,一般具有目的明确、讲求实效、追求效率、参与性强等特征,决定了教师培训必须是多元化和个性化的。但通过广泛调研发现,许多农村教师培训采用的还是大课堂、满堂灌的讲座式培训模式,既不能适应教师们的需求与个性差异,又大大降低了他们的积极性。

4.培训师资问题突出

在当前各类农村教师培训中,大部分培训教师是来自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学科专家,他们理论扎实、思想先进、知识系统、认识深刻,但最大缺点是不熟悉农村中小学教学实际,不了解农村各地区、各学校及教师的差异。而且专家们也很难抽出时间和精力进行因材施教,给予具体指导。与此相对应,校本培训的师资多来自当地或本校,较为熟悉学校及教师情况,但理论知识、专业素质往往欠缺。农村教师培训真正需要的是教育理论素养过硬、农村教育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型教师,可惜这样的教师奇缺。

5.缺乏规范的培训质量评价机制

规范合理的评价机制是保障培训质量的必要措施。目前许多农村教师培训都缺乏规范评价。有的是自己搞培训自己组织评价;有的干脆就不进行评价;有的培训虽然有评价但存在手段单一,既难以客观、全面评定培训效果,又不足以反映教师的个性化成长等缺点。

6.培训缺乏实效性

由于培训目的模糊,培训内容脱离教师工作实际,培训形式与手段单一缺乏适应性等因素,农村教师培训实效性较差。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前许多教师培训都是“一劳永逸式”的,缺乏对培训后续效果的关注。教师成长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培训效果需要到教师实践中去体现,并且需要不断强化。然而,现在的农村教师培训对培训后教师的持续成长问题关注不够,许多教师是“培训的时候知道了、会了,回到学校长时间不用又忘了。”

通过对当前农村教师培训存在问题的分析我们发现,农村教师培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脱离农村学校和教师现实进行培训所带来的缺乏实效性问题。在现阶段,农村学校的财政情况难以立刻好转,教师间差异也不会马上消失,要想真正将教师培训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就必须激发教师兴趣、满足教师需要、强调教师参与、适应个别差异,而最好的方法是将培训与教师教学实践结合到一起。这就需要大量培训者较长时间深入到农村学校,根据教师实际需要制订细致具体的培训方案,采取多样化方式展开校本培训。

二、基于“农远工程”的校本培训模式探索

河北省从2004年开始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目前已建设教学光盘播放点5372个,卫星教学接收点10273个,计算机教室3672个,覆盖了河北省9个市所属的11003所中小学。借助河北师范大学“送培下乡”和“顶岗实习”活动,我们组织教育技术高年级学生在河北省邢台、衡水等地百余所农村学校开展了基于“农远工程”的教师培训。从制定培训方案,到组织实施,再到培训效果评价和教师专业发展建设等,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进行了积极地实践探索,并收到了良好效果。

1.重实践、促发展的培训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为了保障培训工作切实落到实处,我们提出重实践、促发展的培训理念,即“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以教师为主体,以需求为导向,强调参与,全程指导,促进农村教师专业素养的可持续发展。”

2.具体实效的培训目标

明确可行的教师培训目标是确保培训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许多教师培训在确定培训目标时都过多依赖于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文件要求,目标确立过大、抽象。为了确保培训的实效性,我们将学校教师实际需要的满足作为培训的出发点,并考虑到个性差异,主张每位教师都要有收获。从而将“帮助教师利用农远设备和资源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促进其专业发展”确立了培训目标。

3.以高校为依托,以高年级大学生为主干的培训团队

为了解决培训者大量短缺的问题,我们选用河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高年级本科生作为培训的实施者,以2~3人组成培训小组的形式深入到农远项目学校进行培训和个别辅导。该专业学生既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又通晓卫星传输、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等先进技术,并能够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在高校优秀教师团队的支持下,他们的知识结构、技术能力足以满足开展“农远工程”教师培训的要求,同时还能辅助教师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而且,选用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作为校本培训的实施者还具有独特的优势,如:30~45天的培训时间,为切实将培训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提供了时间保障;教育技术专业宽泛的知识结构和优势互补的结组方式为每一个小组都能够根据该校教师不同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供知识保障;大学生作为培训者,更容易拉近培训双方的心理距离,方便与当地师生的沟通、交流,有利于个性化培训的落实等。另外,我们还组织河北师范大学优秀师资成立农远培训教师指导组,负责对各小组培训活动进行指导帮助并进行监控与评价,以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

4.以需求为导向的培训内容

脱离了受训者的个人实际,培训工作是难有成效的,我们将教师实际需求作为确定培训内容的主要依据。每个培训小组到达项目学校后,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形式,对受训教师进行调研、分类,然后再依此有针对性地确定相应培训内容。

以衡水邓庄项目学校为例,通过调研并结合以前的培训经验,依据受训者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施了分层次、分阶段培训。我们把受训教师分为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学科教师和学校领导三类人员。第一类为学校领导及教学管理人员。作为学校政策的制定者和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者,他们的意识、看法会直接影响学科教师运用农远设备与资源的积极性。考虑到理论灌输的弊端,我们安排了和其工作直接相关的以办公自动化为主的技术培训内容,引导其在应用中自觉改变观念。第二类为信息技术专业教师。他们大都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基础,主要负责本校的农远设备管理和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因此将远程教育地面卫星接收系统的使用、计算机教室的组建与管理、网络教室管理软件的使用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作为培训内容。第三类为学科教师,为数众多且差异较大。我们根据信息技术能力的差异将他们分为低、中、高三个层次,有针对性地安排培训内容,以保证每个教师通过培训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那些信息技术能力非常低、对计算机了解很少的教师可归为低层次,培训内容涉及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改革等先进教育理论和计算机与网络操作使用等基本技能;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教师可归为中层次,培训内容涉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教学环境创设等理论,图像处理、Flash、视频编辑、网页制作等常用多媒体软件工具及QQ、博客等新技术的教学使用。计算机与网络操作比较熟练的教师属于高层次,培训内容涉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研究等理论,和教学案例分析、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开发、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等技能。

5.多轮次复合的校本培训方式

基于“农远工程”的教师培训是一种培训与教学相结合的校本培训,将培训任务与教师的教学工作融合到一起,目的是避免培训成为教师的负担,让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直接受益。而且,我们在培训内容分层的基础上,采取多轮次复合式校本培训。即以受训者现有水平和最近发展区为基础,将培训按内容难度从低到高分阶段进行,每一个阶段都循环进行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交叉培训,当受训者掌握了较低层次的知识与技能后,根据受训者的实际学习情况,酌情提升到更高一级的培训,以使每个受训者都能阶梯递进,获得最大发展。另外,充分突出教师的培训主体地位。为了满足不同教师、不同任务的培训需要,我们还采取了案例教学、任务驱动、问题解决等多种培训方法来增强教师的参与性,辅助提高培训效果。

例如,在邓庄中学我们曾采取案例教学,首先对教师进行调查、诊断、分组,并根据教师的具体需要制定培训方案、确定培训内容,然后围绕真实具体的一堂课和教师一起去设计“农远工程”教学应用案例,并指导教师对案例实践应用进行评价、反思。针对问题进行修改后再指导教师进入下一轮案例设计、实践应用、评价反思。如此,将培训工作融于教师教学之中,并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教学案例设计、实践、反思,指导教师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去学习、提高,以促进他们意识的改变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6.多形式、多手段相结合的全程式评价方式

为了更好地发挥评价的教学功能,我们采取了多形式、多手段相结合的全程式评价。首先在培训开始前,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教师当前知识、技能以及兴趣、态度等基本情况,为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方案打下基础;在培训过程中,通过实践操作了解受训教师对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并借助教师成长档案记录培训进程,更好地督促教师使他们参与进培训中来;在培训结束后,采取教师自评、互评的形式进行总结,检查阶段性培训后教师的成长水平。并辅以评优课、多媒体教学软件大赛等形式促进培训效果迁移。另外,在加强培训过程评价的同时,我们也积极关注培训后效的持续与发展等问题。除了为各项目学校建立教师自学与交流的专题网站外,还专门开通了农远校本培训网站,对各学校和教师进行后续观察与指导,以使培训进一步落到实处。

三、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思考

几年来,我们在河北省农村中小学进行的基于农远工程的农村教师校本培训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不但提高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促进了各地农远设备与资源效益的发挥,而且还更新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推动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以衡水邓庄中心学校为例,培训前该校仅有13人能够独立利用信息技术上课,培训结束后95%以上的教师能够独立制作课件,近50%的教师将其实践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其中在培训期间有6名教师为了学习购买了电脑。通过这些数字可以看出,教师们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教育技术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且在思想观念上发生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教师主动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许多农村学校还专门向河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发来感谢信,并明确表示希望这种培训能持续下去。

反思现在各类农村教师培训,为什么花费了那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请了专家和学者来辅导,教师们却并不满意,反而宁愿在当地接受一群大学生的培训?答案其实很简单,谁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满足他们的实际需要,他们就买谁的账。高年级大学生作为培训者拥有独特的优势,如在高校教师的指导下专业知识及培训技能有保障;人数众多、教育实习时间相对较长,为因材施教、全程指导提供了保障;有效消除了培训双方的角色对立,地位平等为培训者与受训者的无障碍沟通提供了便利等,从而能够切实从农村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另外,农村教师培训的经历对大学生的成长也意义重大。连续几届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都反映,通过农村教师培训不仅锻炼提高了他们的教学技能,也促进了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巩固与转化,而且丰富了社会实践经验,使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以大量农村教师校本培训实践为基础,我们逐渐摸索出一条以高等师范院校为依托,以高年级大学生为培训者,深入农村学校,以需求为导向,立足实践,教学与培训相结合的校本培训模式。尽管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我们相信,只要始终坚持“帮助教师解决问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培训宗旨,伴随着不断的实践、反思与总结,该模式会越来越完善,将在农村教师培训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在科教领导小组会讲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DB/OL].省略/ldhd/2009-01/04/content_1194983.htm,2009-9-1

[2]王跃生,张国强,马欣.基于农远工程的校本培训实践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5:68~70

篇6

关键词:培训;必要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G527.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Z007)07―0170―07

为进一步加强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加快提高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意见》及《2003―2007年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计划》的有关精神和要求,在实施2000―2003年“教育部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项目”工作的基础上,教育部决定启动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项目暨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这对于提高六盘水市乃至整个贵州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素质,加快民族教育的发展来说,是一个难得的良好机遇。

一、现状与要求

实施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是六盘水市中小学教育特别是民族中小学教育现状的内在要求。六盘水市位于贵州省西部,地处长江上游和珠江上游的分水岭,属贵州省省辖市,市辖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和钟山区四个县级行政区及钟山、红果两个经济开发区。全市面积9914平方公里,总人口298万。改革开放以来,六盘水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力地促进了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基本情况统计如表一:

十五期间,六盘水市的初等义务教育和“两基”工程取得了突出成绩,2005年底,小学毛入学率高于全国2004年98.9%的平均水平,但初中阶段的毛入学率低于全国2004年98.1%的平均水平和全省98%的平均水平。2005年底,六盘水市高中在校生40,482人,比2004年增加4647人。2004年,六盘水市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比同年全国的平均水平62.9%低了35个百分点。虽然经过2005年一年的努力,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已接近40%,但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仍然有较大的差距。

六盘水市是一个多民族居住区,境内主要居住着苗、布依、彝、回、仡佬等37个少数民族,全市少数民族人口75.68万,占全市总人口的27%。全市98个乡、镇中,有50个民族乡。六盘水市民族地区共有中小学校798所,教学点231个,在校生190,998人。六盘水市政府重视加快民族教育的发展,2004年全市中小学和幼儿园少数民族在校生162,832人,比2000年增加了29,855人,少数民族儿童入学率比2000年提高了1.19个百分点,但仅占适龄入学儿童的24.33%,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005年底,六盘水市民族中小学办学基本情况如表二:

在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中,少数民族学生的毛入学率均低下于全市的平均水平。在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辍学率中,少数民族学生的辍学率已经有所降低,巩固率逐步提高。当前,最关键的问题是,要巩固民族中小学生的入学率,大幅度降低辍学率,必须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师资队伍的培训,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为提高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应当严格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适时启动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项目,使培训、研修、教学统一在教师素质不断提高和学生入学率不断巩固的过程中来开展。

众所周知,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教育的对象。要提高中小学生的入学率、巩固率,除了必须认真贯彻教育部“两免一补”及相关的义务教育优惠政策外,关键在于要认真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中小学师资队伍。教学是一个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复杂过程,教师对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掌握十分重要。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方法直接与课堂教学效果相联系,影响学生的学习实效和积极性。近年来,六盘水市政府加快了对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力度,有力地促进了民族教育的发展,但与省教育厅和国家教育部的要求仍然有较大的差距。其中,各级教师的合格率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因为,教师学历合格率的提高,是提高教师队伍基本素质的基础。

从(表三)可以看出,除初中教师外,六盘水市小学、高中教师的合格率均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初中教师合格率与全国初中教师合格率相比,还低0.16个百分点。因此,启动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计划,提高教师的合格率,巩固“两基”工作的成果,已成为全市中小学教育的当务之急。

比学历合格率更为重要的是中小学教师的知识能力,我们认为,一位能胜任教育教学的教师主要应具备三方面的知识:学科知识,即教师所具备的特定学科的知识;条件性知识(conditional knowl-edge),即教育教学中所运用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知识;实践性知识(practical knowledge),即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详见林崇德、申继亮、辛涛,1996)。在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项目启动的过程中,教育部终始把教师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及对教育学、心理学的掌握作为关注的重点之一。在培训方式上,新一轮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强调以校本研修为主,即以教师任职学校为主阵地,在不离岗、不离职的条件下开展的一种教师专业研究和自主进修的活动。这是一种基于教师教育实践,来自于教师,服务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活动,具有实践性特点,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综合实践能力,满足教育需要。

二、目标和任务

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数量不足,二是结构不合理,三是质量不高。因此,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必须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来开展。

首先,要着力解决中小学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的问题。就六盘水市而言,近几年,市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采取公开招考,择优录用等方式,吸引了大批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取得了较好效果。但无论小学、初中,还是普通高中,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且发展不平衡,县际之间、城乡之间师资力量的布局不尽合理。与本省和周边省区相比,近年来,六盘水市中小学师生比已得到提高,但这种比率是专任教师与学生毛入学数的比较,并不客观反映真实情况。

2005年,六盘水市小学在校生数414,051人,教师占学生总数的29%;初中在校生数169,521人,专任教师7692人,教师占学生总数的22%;高中在校生数40,482人,专任教师1867人,教师占学生总数的21%。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六盘水市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师生比略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与周边省区相比,也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从全市范围看,中小学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仍然突出存在,还不能满足教育全面发展的需要。为解决好中小学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的问题,在十一五期 间,六盘水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合格教师。设立教师岗位专项资金,吸引高校毕业生和其他优秀人才到边远地区,从事一定时期的教师工作。设立“奖教金”,对在艰苦、贫困地区乡村长期作任教且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通过进一步实施“西部助学工程”、“大中城市学校对口支援本省贫困地区学校工程”、“东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工程”等教育发展工程,获得必要的资金和师资支持。二是改革师资培养模式,构建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协调发展的师资培训方式。实现职前职后教育互相勾通,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的形成。三是实施动态补充教师编制,市、县(区、特区)各级编制办公室要根据各类学生数适时给学校补充教师编制。各级人事部门要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适时给学校补足教师缺额。四是要高度重视高中优秀教师和紧缺教师的培养、培训和选拔工作,尽快解决高中学校教师严重不足、结构性短缺和超负荷运转的现状。五是要抓好全市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和干部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合理设置岗位,实行“资格准人、竞争上岗、全员聘任”的制度,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全面推行中小学校长公开聘任制度,把教师队伍和干部管理队伍素质的提高与综合素质培训工作联系起来。

其次,努力优化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结构。结构问题首先是教师队伍的合格率问题。所谓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是指具有中师和高中及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重,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则是指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重。从(表三)可以看出,六盘水市中小学教师的合格率整体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教师的素质有待于进步提高。

从长远看,中小学教师合格率不仅是“两基”攻坚的重要指标,更是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证。从全国范围来看,十五期间,教师学历合格率已进一步提高,城乡间、地区间差距较小,2002至2004年,全国农村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从96.7%提高到97.8%,城乡差距从2.2个百分点缩小为1.5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从95.4%提高97.0%,与东部地区的差距由3个百分点缩小到2个百分点;中部与东部地区缩小到1个百分点左右。同期,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的城乡间、地区间差距也呈缩小态势。值得注意的是,“十五”期间,全国省域内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的城乡差距和县际差距虽已经较小,初中教师的城乡差距也较小,但县际差距较为明显。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全国小学、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的县际差距也在缩小。其中广东、广西、山西等15个省缩小了5个百分点以上,陕西、贵州和青海尤为明显,缩小9个百分点左右。2004年,有13个省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的县际差距较小,在10个百分点以下。其中,上海和北京县际差距最小,均在3个百分点之内。

在中小学教师合格率省域差距、地区差距缩小的同时,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义务教育学校的中级及以上职务教师比例,城乡间、地区间差距仍然较大,而这一比例是反映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2004年,全国农村小学高级教师的比例为35.9%,农村初中一级及以上职务教师的比例为32.3%,分别比城市低8.9和14.5个百分点。小学高级教师的比例、初中一级及以上职务教师的比例,东、西部地区都相差12个百分点。目前部分地区农村学校教师不足,城镇学校大班额现象严重,校际之间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比较突出。因此,要提高西部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必须尽快实施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工程。

六盘水市政府已经启动“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项目,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小组,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和管理措施,围绕下一轮中小学继教“三新一德”主题开展“贵州省六盘水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研究”。我们认为,这一研究的目的应与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素质紧密结合起来,其主要任务就是提高民族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

三、措施及途径

实施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解决中小学教师质量不高的问题。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开展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的培训,积极探索和努力开展教师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工作,努力造就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学习型教师队伍,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促进农村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它对于改变我国民族、贫困地区教育落后状况,提高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项目,是根据我国民族、贫困地区“普九”之后,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需要而启动的。“普九”实现后,占人口50%左右的广大农村地区面临着巩固和提高“普九”成果的问题,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是巩固提高和实现“普九”目标的根本。大部分民族、贫困地区严重缺少师资,有些农村中小学一人兼任几个班级的全部课程,周学时平均17节左右。教师因教学任务繁重而难以脱产培训。

为开展好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结合六盘水市中小学教育实际,我们认为,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在培训原则上,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以“三新一德”为培训目标,把开展“贵州省六盘水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研究”与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结合起来,同步进行。加强师德教育,增强教师职业道德意识,增强教师的光荣感和使命感,促进职业道德水平显著提高。

第二、在培训目标上,坚持校本教研、校本研修,自学为主。坚持以在校为主的培训方式,主要原因在于西部民族、贫困地区因教育经费困难,无力送教师外出培训或组织集中培训。从培训目标上看,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综合素质培训所建立共同愿景是促进教师从“适应型学习”进入更高层次的“自主型学习”,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建立团队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从一个现实人向理想目标不断逼进,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超越”。创建学习型学校,为教师创造和提供民主、平等、双向沟通的良好学习氛围,为教师终身学习、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即“建立和完善校本研修制度,建立学习型学校,做发展型、反思型、学习型教师”的培训目标。从“项目”的实施途径看,主要体现为开展校本教研及校本研修,即所谓培训的目的和方式,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校本培训就是在学校这个教育实体内部进行的培训。它是以学校为基本单位,基于并为了学校的发展,学校有充分的自。因此,本项目的培训要强调以校本为主的教师研修,是一种“从学校中来,到学校中去”、“以问题为出发点,以解决问题为归宿”的培训,学校和教师存在和出现的问题是培训的起点,解决这些问题是培训的归宿。教师以“自修一反思 一实践”和合作、互助、互动、集体分享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在自学的基础上,强调反思,适时辅导,在合作中分享、升华。

第三、在培训过程中,使中小学教师成为新课程改革的自觉主体,伴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提高自身素质。使全体教师能认识并理解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及改革的具体目标、相关的政策措施,明确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中小学教师应树立的教育观念;使全体教师都能理解并掌握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及内容、结构、评价、管理的重大变化,明确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中小学教师的角色和工作方法的转变;使全体教师都能掌握并运用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解读,各学科改革的突破点及教学实施建议,明确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技能的更新和教学策略的变化;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切切实实地帮助教师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使教师对新课程充分理解,诚心接受,热情投入和有效运行;使教师不断地检验、完善和发展新课程,并根据新课程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第四、在培训资源上,要选用科学的新课程改革参考教材。在新课改中,首先要解决的是观念问题,传统观念的更新,新课改观念的确立,将是伴随着新课改推进的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而观念的转变与更新,关系到新课改能否健康发展与取得成效。根据其他省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的成功经验,可选用由北京出版社出版“新课程师资培训资源包研发工作组”组编,教育部师范司组织评审的全国中小学继续教育教材中的《课程的反思与重建》、《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些什么》、《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为教材,对全市的中小学教师开展全员培训,重点解决课程观、教学观、教材观、评价观问题。

第五、在培训方式上,坚持“自修――反思――实践”的培训方式。“自修――反思――实践”,实质上是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是指中小学教师在自我进修、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用教育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一种培训方式。在“自修――反思”培训方式的基础上,提倡多种培训方式的有机结合。一是“自修――反思”培训模式,二是“参与式”培训模式;三是案例教学法;四是教学诊断式培训模式;五是研训一体培训模式。同时,要充分运用教育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培训质量、效益,可考虑建立“六盘水市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网”,开辟在线培训、问题探讨、专家点评、经验交流、结对互助,各地动态、成果展示等栏目,提供培训、辅导与交流、研讨的综合服务平台,使网络平台成为构建全市教育系统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会的一种载体形式。

第六、在实施步骤上,分步开展,分类指导。市教育局主要组织开展县、(区、特区)一级的培训。培训对象为县、区两级项目实施管理人员、专家组成员、培训者。县、(区、特区)级开展二级培训。培训对象为乡镇继教站、中心完小、中学项目实施管理人员,专家指导组成员。主要负责对县、(区、特区)的培训工作实施统一规划、宏观管理和督导评估;成立由教研室、电教以及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县级专家指导小组,负责为教育行政部门当参谋,设计培训工作的实施方案,构建相应的评价体系,同时对培训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及时巡回指导。

学校开展三级培训,培训对象为全体教师,学校可编制《六盘水市教师综合素质发展和继续教育登记报告册》,并组织、指导《报告册》的使用。每个培训专题完成后,要完成本专题《报告册》的填写任务,作为检查评估的依据。要充分认识《报告册》的导向、激励、管理、调节、评价的作用。学校是实施校本研修的主阵地,学校要加强与社区和学生家长的联系与沟通,广泛征询社区和家长、学生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发展的意见,并对这些意见进行整理分析,结合培训,思考、改进学校和教师的培训计划和考核方式。充分调动社区、家长、学生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各方面工作参与的积极性。逐年增加教师培训经费,支持教师参加提高学历培训和集中培训;使学校真正成为教师培训的场所。

教师是校本教研和校本研修的主体,所有教师都要自定个人专业发展计划,寻找适合自己专业发展的途径与方法,确定不同阶段的发展计划。学校要根据教师情况指导教师自定切实可行的专业发展计划,如根据工作和兴趣确定自修内容,规定学习时间,学习方式,不离岗、不离职,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和学习的对象,从自己最困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人手确立课题,制定计划等。在学习中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反馈、自我评价。边学习边实践;边实践边反思;边反思边改进;边改进边提高。不断调整、不断充实和发展。

教研不能只是少数教师和专业研究人员的专利,而是广大教师的权力和责任。只有当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以研究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新课程实践和从事的工作,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学校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才有真正的可能。

篇7

过去的教学一般是老师教,学生学,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新课程充分体现了让学生自学,用多种方法思考、记忆、分析字形的思想,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对字形的记忆也会更加扎实牢固,还可以从中摸索体会汉字的构字规律。在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让他们产生读书的欲望,在反复朗读中掌握生字读音、认识字形。接着我就问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这几个生字,看谁最聪明?自己动脑筋想出最好的记忆方法,请你告诉大家。”这样一问,同学们兴趣盎然,马上就开始在大脑中寻找答案,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记忆方法,这样学生很快就记住了生字。

二、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突破字形难点

刚刚入学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易于疲劳。《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对汉字以及汉字学习的态度和情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所以,教学时要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在兴趣盎然中边玩边学。这样,在充分调动学生无意注意的同时也促使其有意注意的发展。并且老师要为解决困难创设情境,以促使学生思维灵活、有创造性地发展。下面我介绍几种趣味识字方法:

1. 编字谜。在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发现“编字谜”能帮助孩子们轻松地掌握一些难教的生字,经过引导,孩子们经常动脑筋编字谜在课堂上交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比如:朋――两个月亮交朋友;林――两棵树,并排站;休――一个人靠在木头上;息――自己的心;禾――一棵小树苗,头上戴草帽;思――十张口,一颗心,猜猜看,动脑筋;雷――雨点掉到田地里……孩子们不仅能编出书上出现的生字,还把这种识字方法扩展到课外,并讲给家长听,这样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识字兴趣,同时也巩固了生字,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 组字游戏。老师把一个字或几个字的构字部件打乱顺序写在卡片上,发给每个小组一份,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尽可能多的组字,然后小组派代表到讲台前来展示合作的效果,让全体学生认读,评出冠军组。这样,体现了保底不封顶的教学思路,学生们不仅能组出课本上出现的字,有些还能组出许多课外认识的字。

3. 抢卡片。老师把许多卡片放在黑板槽里,指名2―3人站在黑板前,按老师读的字音,找出有关的卡片组成字,读后组词或说一句话,谁抢得多谁就可以得到一面小红旗。

4. 编故事巧记字形。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构字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去揭示汉字的造字原理和音、形、义的关系。通过直观手段、形象语言、生动故事,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幅幅图画或一段小故事。如:学“呆”时,教师边讲故事边写笔画:“一个人张着大嘴巴(口),像木头一样一动不动,原来他在发呆。”

5. 变字小魔术。我结合语文百花园中“这样识字真有趣”,组织了“变字小魔术”的游戏。选出一些简单的字让学生加一两笔变成新字。如“日”,孩子们变出了:电、甲、由、申、田、白、百、目、旦等,“木”,变出了:本、禾、术、未、米等,课堂上,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到“魔术”中,在游戏中学习,在交流中巩固。

篇8

一、做好常规教学管理与教研活动计划的落实

全面实施“吉林省义务教育新课程计划”,开全学科,开足课时,做到常规教学严格按照课程表上课,做到表课一致,保证所有学科都能正常开展。保证教学时间,保证学生的学习和每日至少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认真落实《吉林省义务教育教学常规》,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打造学校高效的课堂、精细的管理。深入开展以“校级公开课”“双三课”和“教学开放日”等活动为载体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活动中把“集体备课”“双三课”和“推荐骨干教师”三项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备好课,讲好课,评好课,选准人”。第一,各教研组要按照学校各项工作总体计划的安排和要求,以开展教研活动为主要内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研组工作计划”。第二,学校通过严格的检查措施,保证全校的教研活动顺利有效地开展起来。以教研组为单位,由教研组长组织,学科业务领导参与检查指导。学期初教研组做出具体的活动安排,做到“五个明确”,即明确教研活动的任务,明确教研活动的目的,明确教研活动的时间,明确承担教研活动的教师,明确开展教研活动的方法。强化教研组长职责,要求各教研组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学校月重点工作安排表”的有关安排,每周一填写一份“教研组下一周的教研活动安排表”,并按时组织进行。通过三项活动的密切结合,来实现“实践、发现、研究、解决课本和课堂教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的目的,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认真落实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各项要求,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学习和培训,实行“上级培训”“校本培训”和“教师自培”三结合的办法,以学习“新课程、新理念、新技术”为主要内容,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培训,“工学”兼职。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师培训计划》和《校本培训计划》,做到任务具体,目标明确,时间明确,责任到人,及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及时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级和外地名校对新课程教学研究活动的学习。及时安排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的训练、学习和培训。认真研究和实践校本培训行之有效的方法,做到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教师进行校本培训。为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加强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努力做好“名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打造出更多的省市级名师和学科带头人,并充分发挥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引领与辐射作用。选出专业知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肯学习,爱钻研、善总结的中青年教师作为上级业务部门的培训对象,并根据上级的培养条件向上推荐骨干教师进行培训。组织“名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对普通教师进行“一帮一”的培训活动,要求优秀的教师制定详实的带徒计划,对所帮助的青年教师的培养与提高写出具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真正达到一人发展全员提高的引领作用。

二、加强学校管理,为学校教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校要加强在校学生的管理,特别是住宿生的管理。学校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提高课余辅导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安全健康的生活、愉快地学习。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合理地安排辅导时间和辅导学科,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并加强过程管理,严肃学生纪律,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检查和调查,及时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努力使学生的食宿满意,学生成绩得到明显提高。做好防控流失生工作,提高适龄少年的入学率和在校生的巩固率。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特殊的生理时期与心理特点,致使这个阶段的学生情绪波动性很大,处于叛逆期的学生,更需要家长与教师与其进行沟通。因此,教师要利用学期初的有利时机,对流失生进行集中多次家访,注重实效。实行防控流失生的单项奖惩政策。实行防控流失生责任制,提高在校生的巩固率。学年初召开家长会。开展创建无流失生班级活动,实行专项表彰奖励制度,力争把流失率降为0。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校园环境。利用板报,学习园地、班会、集会对学生进行交通、劳动、饮食、防冻、取暖安全教育和环保、国防、道德及法制教育,利用重大节日开展读书征文活动,组织参加青少年科技艺术大赛。

篇9

一年级小朋友第一次接触正规化的美术课,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新奇、有趣、好玩的,而且新生入学前所受的教育各不相同,心理因素也不一样,在绘画上、工艺制作上一定有着学生自己的创造思维、想象能力、技法的个性,但这些会造成学习的不一致性、习惯不统一化,给美术课的课堂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1.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2.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3.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三、全册重难点:

(一)重点:

1、认识常用的色彩及形状,并能用英语表示各种色彩,体验不同媒材工具的使用效果。用撕、剪、贴、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2、探索感知泥性,归纳几种基本的玩泥方法,口头发表体验感受。

3、欣赏感受剪纸、撕纸、折纸艺术之美,学习剪纸、撕纸、折纸造型表现的方法。

4、探索用线描的形式表现各种物体。

5、引导学生感知并发现食物之美,在教学中穿插双语教学,激发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兴趣。

(二)难点:

1、学生对感受物体的发表,并用简单的英语口语来表示。

2、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的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引导学生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个性,充分学生对卡通形象的感受,在学习活动中能举一反三进行探究。

4、领会自然界中的事物与美术作品中的区别,让小朋友们学习观察艺术作品,对作品的造型、色彩、情节予以描述,说出自己的感受。

5、怎样使双语教学在美术课堂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四、措施:

1、教师联系各学科的课堂要求,根据美术课的自身特点,明确地向学生提出正确的学习态度,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利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直观性演示,动作要规范化,给学生以楷模,学习正确作画方法,充分调动起学习气氛。

3、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游戏教学形式并渗透英语美术术语,在学生不知不觉游戏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4、注意学生的情绪,语言要亲切,气氛要轻松,要积极鼓励学生动脑筋,大胆添画,来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五、全册课时安排:

第一周: 大家一起画 第二周: 花花绿绿的糖纸

第三周: 绕绕涂涂 第四周: 有趣的拓印

第五周: 我的太阳 第六周: 奇妙的撕纸添画

第七周: 做拼音卡片 第八周: 小鸟找家

第九周: 鸟语花香 第十周: 小动物盖房子

第十一周: 数字变变变 第十二周:会飞的娃娃

第十三周:猜猜我是谁 第十四周: 变脸

篇10

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教人[2008]15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决定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制度,现在有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义务教育学校已经着手实施。但是,有些问题还不甚清楚,需要做些商讨。

一、绩效不是考核出来的而是管理出来的

《指导意见》的主题思想很明确,就是通过“建立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师职业特点的教师绩效考核制度”,对教师绩效进行“考核”,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义务)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单纯强调绩效考核的绩效管理系统,这样做有可能事与愿违。因为绩效考核反映的是一个人过去的绩效,仅对教师一段时间内的绩效进行的总结性评价,而不是着眼于提高未来的绩效,尽管在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中,绩效考核所牵涉的利益最大、所占分量很足,单独来看也是最难实施的部分,毕竟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环节,只有实行系统的绩效管理,才能带来未来绩效的提高,才能提高教师素质,提升学校的竞争优势,“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义务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所以,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是不同的,《指导意见》混淆了“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内涵与意义,过于强调“绩效考核”,是典型的“绩效考核主义”。

(一)教师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区别

1 人性观不同

绩效考核主义把人性看作是“恶”的,认为多数人本性懒惰,厌恶工作,必须用强制办法乃至惩罚、威胁,才能使他们为达到组织目标而努力,把教师当作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手段、工具,只有通过“考核”才能促使教师完成教育教学工作,这很显然是片面的。绩效管理的人性观是“善”的,是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师是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保障,实现教师自身价值也是目标,重要的是当学校利益与教师自身利益趋于一致时,教师为了实现自身价值,能够在被激励的条件下自觉地发挥其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2 内容不同

绩效考核仅强调教师的绩效结果,并且只在特定时间(一般在学期末)进行,强调教育教学任务结束后的评价。而绩效管理包含的内容更丰富,不仅包括上述内容,还着重强调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管理者与教师在教育教学任务开始之前对教育教学目标的沟通,强调任务过程中教育教学信息的分析,任务结束后教师行为、思想和效果的总结与改进,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伴随着教育教学管理的全过程,强调的是事先的沟通与事后的反馈。

3 目的不同

绩效考核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考核”,掌握每个教师的工作情况,以便于做出某些教师“绩效工资分配”、“教师人事制度”决策,“也要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岗位聘任、职务晋升、培养培训、表彰奖励等工作的重要依据”。而绩效管理除了有以上的作用之外,绩效管理的结果更多的是用于开发教师教育教学潜能、培养教师教育教学的技能与技巧,使教师认识到自己成功与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帮助教师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以进一步提高绩效。其更深层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推动教师个人的行为表现,引导学校全体教职员工从每个人到各个部门,共同朝着学校教书育人的目标迈进。

4 效果不同

绩效考核按照教师的业绩进行奖励和惩罚,因而考核过程常常使教师感到紧张、产生反感,难免有的教师在考评的过程中弄虚作假,使绩效考评的结果无法全面客观地反映真实的情况。而绩效管理在考核结果之后,还要针对教师的情况对其评估结果进行诊断和反馈,帮助教师认识和改进自己,从而真正达到提高绩效的目的。

(二)教师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的联系

虽然教师绩效考核和绩效管理有许多区别,我们必须承认,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有效的绩效考核有赖于整个绩效管理活动的成功开展,而成功的绩效管理也需要有效的绩效考核来支撑。从管理的角度看,通过教师绩效考核可以为学校的绩效管理提供很多基本信息和资料,使绩效管理真正帮助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管理者改善管理水平,从而帮助学校获得理想的绩效水平,提高整个地区义务教育的质量。从教师发展的角度看,通过绩效考核来肯定教师过去教育教学的绩效使教师增强自信,同时找出不足及时给予教师反馈,使教师明了未来需要改进的地方,给予其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这正是绩效管理所要达到的目的。

总之,单纯强调绩效考核的绩效管理系统就如同一个没有油的发动机一样,转得越快越急,摩擦就越大,对机器的伤害也就越大。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的目的不是为了“绩效”,而是为了通过绩效的认定从而为义务教育事业服务,它的目的不在于考核本身,而在于提高我国义务教育的质量,实现国家素质教育的战略目标。绩效考核只是一个衡量手段,在绩效管理环节中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以教育教学的计划为标尺,来评判教师的行为、态度和结果,另一方面又根据这些评价结果,对教师的优缺点、强弱项做出翔实的归纳与总结,为进一步改进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依据。高绩效不能纯粹靠考核,而是包括绩效考核过程在内的绩效管理系统。

二、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什么

从《指导意见》中分析,绩效考核的目的大致有以下三个,有些目的是非常有益的,但有的目的却未必有利于教师职业发展,未必有利于义务教育学校的建设与管理。

第一个目的是“绩效工资分配”。绩效考核可以为甄别高效和低效教师提供标准,为学校的奖惩系统提供依据,从而确定奖金和晋升机会在教师个人之间的分配。研究表明,尽管影响一个人绩效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报酬仍然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将绩效结果与薪酬联系起来,建立一种付出与回报之间的条件关系,能够增强个人对工作的投入程度,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个人的绩效。绩效考核与薪酬的关系也提高了物质利益分配的客观性和逻辑性,如果绩效考核结果与薪酬之间没有关系,出现“平均”式的工资分配机制,必然导致教师对绩效考核重要性与薪酬分配公平性的质疑,影响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以及奉献精神。从这个层面来说,非常有益于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

可是《指导意见》有些过分强调这一点,在此文件的第一句话就是“为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制度顺利实施”,强调的是“绩效工资制度的顺利实施”,换句话说,指导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是为工资分配和发放服务的。如果是这样,这个目的就是非常错误的。工资作为最重要的激励手段,绩效考核与之关联对教师绩

效的提高有着非常直接的作用。但是如果过分强调工资的激励性,把工资的分配和发放作为绩效考核的目的,只会将绩效考核引向歧途。实践证明,过分依赖于物质的激励会使教师做出不符合学校长远发展的短期行为,教师之间还可能钩心斗角,不利于和谐校园文化的建立,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绩效管理除了发挥工资的激励作用外,还要满足教师其他方面的需要,如归属安全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需要得到满足,才有可能实现教育教学的高绩效,教师才肯甘心情愿地为我国义务教育事业付出。

第二个目的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毫无疑问,这一点是非常正确的。通过绩效考核去开发那些工作优秀的教师,通过对教师进行甄选与区分,保证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而脱颖而出的教师就会得到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倾斜,能够赚得更多的工资,同时,也会得到“职务晋升、培养培训、表彰奖励等”,便会“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同样,通过绩效考核也会甄选出低效的教师,如果教师的业绩没有预想的那样好,那么,绩效管理也会帮助他们分析自己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以便于提高未来的业绩。激励先进教师,鞭策低效教师,在学校内部就会形成一种无形的竞争,教师们争先恐后地学习与实践,并且要学得快、学得有成效,教师的素质就会得到不断提高。正如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说的:“未来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绩效管理通过有效的引导机制和反馈机制,提高了教师素质。从这一点上可以认为绩效管理是一种促进教师职业发展而进行的教育人力资源的开发与投资。有利于教师队伍加强与建设。

第三个目的是,“依法保障教师收入水平”。这个目的,我们有些疑问,似乎找不到绩效考核与“依法保障”教师工资之间的因果关系。不过,在绩效考核中高绩效的教师或骨干教师会得到较高的工资,但是,这个较高工资是因为高业绩得来的,与“依法”“不依法”似乎没有直接的联系。而能不能依法获得工资关键是看能不能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与绩效考核无直接的关系。如《教育法》中明文规定“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但是仍有一些政府拖欠、挪用教师工资,这些地方不乏有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校,也不乏有呕心沥血、甘愿奉献、殚精竭虑的优秀教师,但是政府就是不按照教育法律规定去发放“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即使教师绩效再高,有些政府也不会被感动。

三、绩效考核中怎么处理“不合格”教师和“低效末位”教师

既然是考核,根据考核指标体系和内容,会甄选出合格教师、优秀教师和高绩效教师,自然也会区分出另外的两类教师:一类是不合格的教师,就是没有履行岗位职责、没有完成学校规定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教师;一类是“低效末位”教师,就是低绩效、且处于整个教师绩效末尾的教师,这两类教师有别于低效但是合格的老师。对于这两类教师,我们该怎么办呢?

《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绩效考核结果要作为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也要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岗位聘任、职务晋升、培养培训、表彰奖励等工作的重要依据”。这是《指导意见》中唯一找到可以处理这两类教师的意见。我们理解有三种处理办法:

第一,让这些教师去接受“培训”,找出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向高绩效教师取经,学习教育教学能力,使自己的素质得到更快提高,由不合格到合格,由低效到高效。

第二,不聘请这两类教师担任现在的岗位,转岗、换岗,由教学第一线调整到后勤服务部门,或教务岗,或实验员岗,或在这些教学服务岗之间轮岗。

第三,不认定这两类教师“教师资格”。教师资格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它规定着从事教师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不认定教师资格,就意味着不能再作教师了。但是不是就意味着被学校辞退了呢,《指导意见》并没有说清楚。

实际上,只要是考核,必然有不合格的教师出现,也总会出现排名倒数的几位,对于这些教师,能不能淘汰出教师队伍,能不能被辞退,几次不合格能被辞退等问题,亟须我们认真考虑,否则,又如何“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