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居配施工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2-03-22 22:23:2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居配施工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居配施工总结

篇1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8-01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要坚持以综合为主,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让学生了解社会、深入社会,适应当今社会环境,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当前,各地、各校开课不均衡,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开、假开、虚开的现象,有的对综合实践这门课程的价值认识不足,仅从课本中挖掘资源,为完成教材而实施,课程资源内容单一。因此,综合实践的实施需要丰富的课程资源予以支持,需要一个更加开阔的实践场所。

“全球教育项目”则是在“和平、环境、公民、发展”等主题活动的基础上开展的,充分发展学生的脑、心、手三方面能力的同时,让学生能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乐于实践。不仅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树立个人在全球社会的积极参与意识。关注自己、家庭、社区、城市、国家、世界和自然界等事务;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世界,有效讨论、批判思考、欣赏差异;愿意在小区以至世界层面做出行动,为建设更公平、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而努力。在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开发中,学校根据全球教育的特点,紧扣现实生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以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为线索,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世界四位一体,全面实施世界公民素质教育,让综合实践活动聚焦公民素养的培育,以多层合作的方式完成。

一、家庭辅助,传播世界公民素养正能量

人生处处皆课堂。家庭无疑就是一个很好的可利用的课堂。在家里,范围有限,学生可以在有限的条件下自由发挥、无拘无束、尽情地进行实践。可是,这样一块非常好的“实践基地”,却往往被人忽视,甚至被剥夺。世界公民素养,就是要以个人的行为来影响他人。以家庭实践活动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最终受益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家庭本身。全球教育项目下的综合实践活动,以家庭实践活动为辅助,家长为孩子提供各种实践的机会和场所,以此来拓展孩子的学习空间。这样,家庭环境被充分利用起来了,孩子进行综合实践的天地宽阔了,他的综合实践能力也就会渐渐地增强起来。

比如,结合学校“环保”主题,在进行《今天你低碳了吗?》的实践活动时,家庭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学生需要根据各自家庭在资源使用、饮食使用情况计算各自家庭的碳排放量,这就需要家长配合,协同孩子完成一天当中表格内各资源的用量情况,然后孩子才有可能进行调查和计算。所以说,家长的支持是实践活动的基础。活动中孩子征询家庭意见,树立正确的资源使用观念,带动全家开始意义深远的低碳活动。有的家庭马上行动,减少纸包饮料的饮用;有的家庭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有的家庭了解到牛肉的食用会造成大量的碳排放,从而养成少吃牛肉的习惯。此外,《有限的水资源》《废电池的危害》等活动,也都需要家庭的支持和配合。家长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尽可能地为孩子提供实践材料中真实、可靠的数据,在家庭中提供给孩子施展才能的机会,并认真对待孩子的观点和看法,尊重孩子在家庭实践方面提出的合理的建议与意见,保证实践的顺利进行,促进孩子实践能力的提高。

类似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许多家长与孩子一起探索、尝试、思考,不仅可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家庭亲情。同时这样的教育也在改变家庭的认知,改变家庭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对于每个家长的家教理念起到更新作用,让更多的人具备世界公民素养。

二、依托学校,培养世界公民的基本素养

1.学校搭建平台,学生乐于实践,发展动手能力

建立校园实践基地,开展实践体验活动,既能让学生乐于实践,发展动手能力,也是开展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基于此,学校根据校园环境资源,建设一个有效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校园种植实践基地,让学生有机会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并在活动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实现学生个性的张扬和健康发展。

根据不同年段的学生能力,学校设置不同的种植任务。低年段以菌种的培植为主,中年段以有土种植为主,高年段以无土栽培为主。自己播种,自己施肥,学生乐于成为一名专业种植人员。在培育、种植的过程中,学生们并非一帆风顺,都或多或少的遇到了一些困难,或者经受一些挫折。有土栽培的虫害问题、无土栽培的育苗难等问题都成为学生种植活动的“拦路虎”。教师鼓励学生在进行劳动实践时,要仔细观察、开动脑筋,主动去寻找问题,分析问题。经过大家的探讨和不断尝试,反复动手实践,总结出了自己的种植办法。通过实践,体验照料植物的酸甜苦辣,在锻炼动手能力的同时,不少学生还培养了责任心和爱心。一名学生在日记中写道:“种子是一个生命,我第一次感受到责任的重量。正如辅导老师在总结中说的那样:孩子们体验到的不仅是种植的快乐,还体会到生命的过程,这样的经历是留给孩子最宝贵的财富。”学校开辟的种植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生命”,也给予了学生亲近土地的机会,让他们去耕耘、收获、感受,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2.跨年级手拉手,学生乐于帮助,构建互助思想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说:“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动,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脚步。”这是描述的一种教育理想,其实就是培养互动意识,落实互助学习。这也是我们在落实世界公民意识的重要一项。个人非独立的个人,而是存在于集体中的个人。结合学校的校训“让我帮助你”,我们的帮助行动先从学校做起,从身边做起。

一年级初入学的学生活泼好动,充满活力,聪明伶俐,充满朝气。为了让这些学生能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学校策划了“让我帮助你,大手拉小手”的互助活动,六年级的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上对一年级的弟弟妹妹们进行帮助和引领,成为一年级的爱心小天使。在一对一的帮助式双语绘本阅读活动,或是一对一的考核式拼音测试活动,又或是固定的时间段进行拼音学习辅导活动中,六年级的班级和一年级的班级结对,开展各种帮扶活动。六年级学生真正担负起为一年级同学护导和帮助服务的职责。在这样的结对下,学生增强了互助意识,同时也赢得了家长们的声声称赞。

3.与企业携手,学生乐于思考,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探究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由此可见,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目标。

学校与广西博世科环保有限公司携手进行了一系列关于“水环保”为主题的活动。企业为学校召开水污染及处理的专题讲座;现场提取水样,做对比实验,讲解荷花池污水治理项目,如何运用池底栽入成行的水草状的植物,湖边栽种一些绿色植物,湖面上漂浮类似于浮萍的植物等进行水体的生态修复;提供机械设备,让学生自主研究水污染的净化处理……看似简单的水,背后却有着许多有待我们研究和处理的问题。如何造成水污染,如何进行水净化,如何用最生态、最环保的方法保护我们周边的水质等问题,引发了学生的各种思考。学校和企业携手提供给学生广阔的空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三、走进社区,形成世界公民意识

1.走进社区,学会发现,学会关心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中提出:“教育不能把学生关在书本中和教室里进行,而要发挥社会的各种教育力量和教育因素的作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性学习、接触社会、认识和了解社会、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学习活动。”服务社区通过服务社区的活动,使学生熟悉社区在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物产特色、民间风俗等方面的特点,经常留意社区中人们关注、谈论的问题,围绕社区群众共同关心的话题,选择活动主题。

为提高世界公民意识,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为小鸟安家”活动:选取社区里(广西大学内)人类活动干扰的程度为弱、中、强的三类地点,每类地点悬挂20个鸟巢进行记录观察,看看有多少小鸟来安家落户,从而探究出鸟类对人类生活环境的适应性,并提出社区环境改善的方法和建议;“走进社区,为老人送温暖”:学生分组到社区老人活动中心、社区居委会等地方做调查,了解老人在社区的生活情况、活动情况,对哪些老人需要帮助,需要怎样的帮助进行实地了解,探讨相关帮助举措,并展开帮助行动;清洁街道:在学生反映周边社区的清洁情况后,同学自行撰写倡议书,宣传城乡清洁活动,并自主展开社区街道清洁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学生践行合格公民的义务。

整合有效的社区教育资源,帮助学生融入社会,接触社会现实,积累社会生活经验,增强法制观念、民主意识,在实践中发展社会参与能力,形成参与意识和较强的世界公民意识,增强服务社会、关爱他人的责任感 。

2.了解地区民族文化,培养探究能力

不同地区综合实践的课程资源是独特而丰富的,因为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文化是有差异的。学校从本地课程资源中开发出更多的可利用的教育因素,既要保持文化的独特性,又要引导学生学会理解,不断挖掘其内在的丰富文化。在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时,结合地区情况,可以让学生亲自去感受和体验本土文化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学会不断探究文化深层次内涵,并逐步学会从不同文化中吸取营养。

关注世界文化,不代表要抛弃中国传统文化,而是培养有中国根基的世界公民,传播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只有在国际化过程中才能让世界所认识和接纳。以多学科整合的“三月三”综合实践活动为例,教师引领学生走进壮乡,领略骆越风情,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引导学生阅读相关书籍,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创建特色书香校园。语文学科阅读、探究、收集相关资料,写读书笔记,制作读书手抄报;数学实践活动围绕五色糯米饭的染色比例进行精确计算;美术学科出版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绘本《三月三》;科学开设了科学试验站,研究了五色糯米饭的染色原理及药用价值等;音乐学科结合学科特点,配上原创乐谱,出版了绘本《三月三》,将中国独具特色的壮乡文化带到加拿大结对学校,从而推向世界。

这样的活动仅仅是学校培养学生探究“三月三”的开始,在以“环保”为主题的本学期,学校还将继续在“三月三”读书节的活动中,引导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挖掘壮族衣食住行中原生态的、绿色环保的元素,进行读写绘等活动。日后的“三月三”活动会随着学生的深入探究将更为精彩。

四、置身世界,理解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1.模拟异国风情,感受世界文化

在立足全球化,进行多元文化教育的同时,最值得学习的地方就是世界公民素养中对世界文化的包容性学生可以在各种学习中感受中西方文化差异,领略多元文化魅力。

西方孩子最喜欢的节目莫过于万圣节。万圣节到来之前,学生自行做足准备:了解万圣节的来历、庆祝习俗等知识,并手工制作服装、道具。当学生来到学校时,每个学生都装扮一新,校园里蜘蛛侠、南瓜灯、超人、公主……齐聚一堂。而老师们也不甘落后,扮成小熊、海盗、魔女等,在办公室准备好糖果等候学生上门讨糖果。随着学生来到老师办公室门前,大声喊着“Trick or treat!”(“不给糖就捣蛋”),讨糖活动开始。此外,走秀、才艺表演等层出不穷,学生在欢声笑语中感受着、理解着、欣赏着文化上的差异。

透过万圣节、圣诞节、感恩节等节日气氛的引导,让学生了解其由来,感受跨国文化的异同,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遵循原则,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校园是一个传播文化的重要场所,而且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举行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能够丰富校园生活,拉动同学之间的关系,促进交流,而且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世界文化知识,增强文化竞争意识。

2.打造异国风情,理解世界文化

围绕培养国际根基的世界公民素养,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学习、搜集、创作、实践,共同打造了学校的中国馆、五大洲展馆。

中国馆,处处体现着浓浓的中国红:红红的窗花、红红的篆刻、红红中国结,且无处不文化:圆木桌上的茶文化溢着清香;棋文化透着禅理;古筝琴音袅袅;巍峨巨龙――长城正盘旋馆中。

原生态的大洋洲馆:师生用简单的壁纸、沙子、树枝、茅草营造出一方碧海晴空,一片沙滩延绵,还有树上的考拉、沙地里的袋鼠、草坪的绵羊等典型物种。

原始明艳的非洲馆:金色的沙漠浩瀚无边,金色的胡夫塔斑驳却屹立,组合成人间最壮美的景致。墙壁上33幅非洲部落人像图最吸引大家的眼球,其他展品,如非洲鼓、玫瑰木、非洲面具也是精彩纷呈。

个性鲜明的美洲馆:馆中央那根直达天花板的图腾柱展示了印第安部落的特点。墙上手工绘制的印第安人彪悍强壮,喜骑善射。

典雅庄重的欧洲馆:学生精心制作的比萨斜塔、凡尔赛宫、凯旋门……欧洲的建筑风格多样而独特,线条简洁分明,讲究对称。一旁蔚蓝色的风车伴着悠悠散发着香气的郁金香,荷兰风情得一览无遗。

特色鲜明的亚洲馆:墙上几袭艳丽独特的裙子,有朝鲜民族的衣装,有越南女性的传统服饰……此外,建筑文化,亚洲美食也一一呈现。

篇2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5-0176-01

1、前言

后浇带,也称施工后浇带。在高层建筑物中,由于功能和造型的需要,往往把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在一起,裙房包围了主楼的大部分。从传统的结构观点看,希望将高层与裙房脱开,这就需要设变形缝;但从建筑要求看又不希望设缝,因为设缝会出现双梁、双柱、双墙,使平面布局受局限,因此施工后浇带法便应运而生。

2、后浇带的分类

后浇带按作用分可分为三种:

2.1用于解决高层主体与低层裙房的差异沉降者,称为后浇沉降带;

2.2用于解决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者,称为后浇收缩带;

2.3用于解决混凝土温度应力者,称为后浇温度带。

施工后浇带是整个建筑物施工中的预留缝(“缝”很宽,故称为“带”),待主体结构完成,将后浇带混凝土补齐后,这种“缝”即不存在,既在整个结构施工中解决了高层主楼与低居裙房的差异沉降,又达到了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目的。后浇带一般具有多种变形缝的功能,设计时应考虑以―种功能为主,其他功能为辅,因此一般可同时考虑几种作用,但这样终究是临时性的措施,只有将该处混凝土补齐后,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3、常见问题的施工技巧

多年来,我们在后浇带施工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施工技巧来和同仁们交流:

3.1后浇带两侧的隔断做法

后浇带两侧宜采用钢筋支架铅丝网或单层钢板网隔断,钢筋支架的钢筋直径及间距设置视构件断面大小而定,以支撑稳定为原则,铅丝网的网眼一般不宜过大,以避免灌注混凝土时跑浆,如网眼偏大,可在网外粘贴一层塑料薄膜,并支挡固定好,以承受灌注混凝土时的挤压力,并保证不跑浆,待混凝土凝固后,薄膜即可撕去,钢筋支架亦可除去,而铅丝网则留在后浇带两侧,即永久留在后浇带内。

3.2采取措施确保后浇带处钢筋的准确位置

后浇带一般预留700~1000mm宽,常用者为800mm宽,考虑施工操作的需要,钢筋应保证准确位置而连续不断。对于板,单层钢筋下应设置垫块,双层钢筋应设置支架;对于梁,底部钢筋亦应加垫块,上部钢筋一般直径较大,可不用支架,但应注意的是在后浇带部位应设马道通过,不应直接踩钢筋。施工后浇带的位置宜选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一般在梁、板的变形缝反弯点附近,此位置弯矩不大,剪力也不大;也可选在梁、板的中部,弯矩虽大,但剪力很小。在施工后浇带处,混凝土虽为后浇,但钢筋不能断。如果梁、板跨度不大,可一次配足钢筋;如果跨度较大,可按规定断开,在补齐混凝土前焊接好。后浇带的配筋,应能承担由浇筑混凝土成为整体后的差异沉降而产生的内力,一般可按差异沉降变形反算为内力,并在配筋上予以加强。

3.3后浇带补齐混凝土后的整体连接问题

采用钢筋支架铅丝网隔断,后浇带两侧混凝土应局部干硬一些,即水灰比小一些,既保证密实,又不跑浆,使侧面混凝土强度和其它混凝土一致。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后浇带处侧面混凝土凿毛,清刷干净,底部碎屑清除彻底。

3.4后浇带灌注混凝土的时间问题

当高层采用天然地基,或以摩擦为主的桩基时,由于高层沉降量较大,应待高层主体结构完成后,再浇筑后浇带;当高层主楼基础座在卵石层或基岩上,或以端承桩为主的摩擦桩时,由于高层沉降量较小,可根据施工期间的沉降观测,确定在高层主体结构施工到一定高度时,灌注后浇带。对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接的基础梁、上部结构的梁和板,要预留出施工后浇带,待主楼与裙房主体完工后(有条件时再推迟一些时间),再用微膨胀混凝土将它浇筑起来,使两侧地梁、上部梁和板连接成一个整体。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把高层与低层的差异沉降放过一部分,因为高层主楼完成之后,一般情况下,其沉降量已完成最终沉降量的60%~80%,剩下的沉降量就小多了,这时再补齐施工后浇带混凝土,二者差异沉降量就较小,这部分差异沉降引起的结构内力,可由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结构承担。

3.5后浇收缩带,后浇温度带灌注混凝土的时间问题

篇3

中图分类号:TU755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我国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截止2013年,我国汽车保有量为1.37亿辆,与此同时,废旧轮胎产量超过4.9亿条,总重量1500万吨,居世界第一。废旧轮胎是一种难以降解的高分子化工材料,采取焚烧的方法处理,容易引起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如长期露天堆放,不仅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容易积存污水滋生蚊虫,污染环境,因此将其称为黑色公害[1-2]。橡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技术可充分发挥橡胶粉和SBS改性剂各自的改性优势,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沥青路面建设质量和服务水平,有效解决沥青路面病害[3-4],而且还可以实现废旧轮胎资源化和无害化利用,保护环境,促进公路建设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应用,重点介绍橡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应用技术,为其后续大规模推广应用积累经验。

1实体工程自然概况

本实体工程属于吉林省道长白线路面改造工程,路段长18公里,路线所处区域气候特点鲜明,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最高气温历史极值37℃,冬季最低气温历史极值-43.3℃,冰冻深度最大为1.5m,特殊的气候特点对路面高低温使用性能具有较高的要求。

原路面工程为二级公路,1999年竣工,路面结构为22cm水泥混凝土面层+18-20cm二灰碎石基层+15-20cm二灰砂土底基层+30cm砂砾垫层。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载重货车数量的增加,原来的路面结构承载力以无法满足要求,造成了路面板的破坏。为此,提出面层采用4cm废橡胶粉-SBS复合改性AC-13沥青混凝土结构层进行补强。

2废橡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性能试验

试验工程所用的废橡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中胶粉细度为40目,胶粉掺量20%,SBS掺量为2%。对表征废橡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的重要指标包括旋转粘度、软化点、弹性恢复、延度等进行了检测,结果见表1。

表1 废橡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性能试验结果

项目 实测值

PG等级 PG82-28

基质沥青 90号

175℃旋转黏度(Pa・s) 3.1

25℃针入度(0.1mm,100g,5s) 62

软化点(℃) 61.0

弹性恢复(25℃)(%) 83

48h离析 3.8

3配合比设计

废橡胶粉-SBS沥青混合料设计中核心问题是级配的选择,我国的现行沥青路面设计、施工规范中还没有废橡胶粉-SBS沥青混合料专用级配的介绍[5-6]。目前国内一些地区参照国外的使用经验推荐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采用间断级配或嵌挤级配,以增大混合料矿料间隙,容纳更多的橡胶沥青。

然而研究发现,与传统的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不同,废橡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粘度较大,在击实功相同的情况下,混合料的空隙率和矿料间隙率均偏大,因此,需要用较大的油量或增加细料用量才能填充空隙,保证混合料体积指标合格。为此,研究中在传统的矿料级配曲线接近中值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适当提高了4.75mm筛孔通过率,增加细集料比例及橡胶粉沥青胶浆的用量,保证了混合料的密实性和路用性能。调整后的级配曲线见图1。

图1 矿料级配图

根据设计的矿料级配曲线,以4.8%、5.2%、5.6%、6.0%和6.4%五个油量制作不同油石比的马歇尔试件,根据马歇尔试验结果,在保证规范要求的设计空隙率前提下,同时考虑寒区低温性能及水稳定性能的要求,确定最佳油石比为5.7%,对应性能指标结果见表2所示。

表2AC-13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指标

试验项目 单位 试验结果 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

车辙试验动稳定度 次/mm 3600 ≮3000

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 % 88.2 ≮85

冻融劈裂试验残留强度比 % 84.2 ≮80

4施工控制要点

(1)施工温度控制

施工温度是影响废橡胶粉-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在进行大面积摊铺前,根据试验段的试铺,总结提出了施工温度控制要求,见表3所示。施工中严格按照提出的温度进行控制,有效保证了废橡胶粉-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质量。

表3 废橡胶粉-SBS改性沥青施工温度

施工工序 温度要求(℃)

沥青加热温度 180~190

矿料加热温度 190~220

出料温度 175~185

混合料废弃温度,高于 195

运输到现场温度,不低于 170

摊铺温度,不低于 165

开始碾压的混合料内部温度,不低于 155

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不低于 钢轮压路机 120

轮胎压路机

振动压路机

开放交通的路表温度,不高于 50

(2)碾压工艺控制

沥青混合料面层的压实是保证施工质量、使其获得良好路用性能的关键环节之一。废橡胶粉-SBS复合改性AC-13沥青混合料碾压时共配置了3台13t双驱双振钢轮压路机,碾压遍数按8遍进行控制,具体方式如下:

初压2遍,采用13t钢轮压路机碾压,前进时(关闭振动装置)以2-3km/h的速度匀速静压,后退时沿前进碾压时的轮迹行驶并采用微振方式。

复压紧跟初压后面进行,采用13t双驱双振钢轮压路机以微振方式碾压4遍。

终压采用13t双驱双振钢轮压路机碾压2遍,终压速度为3-6km/h,碾压方式为静压。

5效益分析

使用废橡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修筑公路在全面提高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同时,一定程度上还可以降低工程造价,且节能减排效益显著。

(1)修筑本试验段共需废橡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约690t,每吨橡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价格比SBS改性沥青低200元,为此,本试验段共可节省工程造价13.8万元,

(2)因胶粉掺量为20%,试验段共消耗废旧轮胎橡胶粉约138t,约合2.7万条废旧轮胎,按废旧轮胎出粉率70%计算,则共消耗废旧轮胎约195.4t,相当于节省215t烟煤,折算成标煤量为154t,节能减排效益显著。

6结论

本文通过对废橡胶粉-SBS与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应用技术进行全面介绍,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1)提出了不同于传统的矿料级配形式即采用连续密级配,并可通过适当增加混合料中粗集料和橡胶粉沥青胶浆的用量,其有效性可通过后期实体工程观测进一步验证。

(2)通过实体工程施工,总结了废橡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关键技术,提出了施工温度控制要求。

(3)废橡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相比SBS改性沥青混合料不仅可以降低工程造价,同时,还具有明显的节能减排效益。

参考文献:

【1】陈丽. 废塑料-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试验研究[D]. 重庆交通大学.2011.04.

【2】周孔,叶奋.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影响因素分析[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8.

【3】韦大川,王云鹏等. 橡胶粉与SBS复合改性沥青路用性能与微观结构.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8.5 .Vol.38No.3

篇4

Abstract: the landscap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and also should have new standards and requirements. The time limit for special needs, greening projects to break season limit, abnormal seasonal construction.

Keywords: green nursery stocks; This increased; Planting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本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着力推进重点地区建设,不断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和载体功能,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宜居城市。

而城市建设中重要内容之一的园林绿化,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在目前很多重大市政建设工程的配套绿化工程中,出于特殊时限的需要,绿化要打破季节限制,克服不利条件,进行非正常季节施工。

1、什么是反季节栽植

反季节栽植,即在不适宜绿化的季节进行苗木栽植。苗木成活率低,形态复壮慢,施工、养护难度大的特点进行绿化施工。园林绿化施工主要是园林植物的配植过程,种植成活的内部条件主要是生长势平衡,种植枯死的最大原因是植物根部吸收水分、营养物质与植物因茎叶生长蒸腾量大,需水分及营养物质长期收支失衡所致。

天津市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总体上来说,年降水量不多,气候比较干燥。夏季炎热期较长,雨热同期,降水量比较集中,冬季较冷。在适宜的季节种植树木,也因树种的不同而各异,各种树木除有共同的生理特点外,又都有它本身的特性。有些树木既适宜晚秋又适宜早春如雪松、三角枫、五角枫等;有些树木适宜晚秋例如白皮松、国槐等;多年的植树经验说明,一般情况下有些树种在发芽前栽植较好,但有些树木在发芽时栽植更好例如刺槐、乌桕、水杉等;如果进行晚栽对成活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如适应性较强的树种,杨树、柳树,浅根性、须根多的花灌木,如丁香、连翘等。

2反季节栽植的必要性

全国普遍开展的城市园林建设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位,创造良好的人居条件,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意义。

2.1正常季节的栽植已不能满足绿化需求

我市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实施绿化工程,严格按照定位要求,为市民建设生态宜居家园。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精心打造山水园林城市,为了尽快加大绿化进度,加强绿化栽植技术,体现绿化效益,彰显适宜人居森林生态景观效果,正常季节的栽植量远远不能满足城市绿化的需求,实施反季节绿化栽植迫在眉睫。

2.2城市建设需要反季节施工

随着城市建设飞速发展,人们对改善生态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园林绿化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的绿化种植和造园,需要在规模和时空两个方面进行创新。绿化种植工程是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的主要工程项目,为了体现绿化效果,尽早发挥树木的景观功能作用,社会上对绿化尤其是富有特殊任务的绿化工程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反季节栽植,而且要造园成景。因此,反季节施工大大地延长了绿化施工工期,增加了绿化施工年工程量。所以,城市建设需要反季节绿化施工。

3反季节栽植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3.1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

3.2坚持依树种特性为依据的原则

园林树木的配植方法,是依据树种的生长特性、树体的生长发育状态、树木栽植时期以及栽植地点的环境条件等,可分别采用裸根栽植和带土球栽植。

3.3适时栽植的原则

4反季节栽植技术

苗木反季节栽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4.1种植前土壤处理

(1)、天津滨海新区如塘沽、大港、汉沽等地区,由于沿海,土壤大部分为盐碱土,便需要做地下排盐处理,在做完地下排盐工程后,再回填符合要求的种植土。非正常季节的苗木种植土必须保证足够的厚度,保证土质肥沃,透气性和排水性好。种植或播种前应对该地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化验分析,采取相应的消毒、施肥和客土等措施。

(2)、引进种植土

如果种植地的土壤含有建筑废土及其他有害成分,或属于强酸、强碱性土、盐土、盐碱土、粘土、沙土等,则应根据设计规定,引进种植土或采取改良土壤的技术措施。

(3)、按设计要求构筑地形

对草坪种植地、花卉条款、播种地应施足基肥,翻耕25 ~ 30cm,搂平耙细,去除杂物,平整度和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2苗木选择

反季节栽植的苗木规格较大时在适宜的季节带土球挖掘好,并适量修剪树冠,可用木箱、砌砖、编织袋等半埋于地下,高培土,正常管理,需要种植时苗木根系基本不受伤害,树冠可以不修剪,保持原状,能达到某些临时特殊要求。水生植物的根、茎发育应良好,植株健壮,无病虫害。

对于没有提前挖掘的大规格苗木,绿化工程建设又迫切需要栽植,苗木应做好提前断根处理,全包扎覆土浇水,15-20天后土球内已新生根系,再吊装、移栽,加强管养措施,移植苗木的形态、生长势都较好。

4.3运输前的修剪

为了使树冠的蒸腾作用减少,运输前即起苗前对苗进行粗修剪。一般要减掉全部枝叶的1/3~1/2,同时剪去枯枝和病虫损伤枝,切勿将顶端优势明显的树木顶梢剪去。另外,对裸根苗的根只短截无须根的主根,促其发须根。植物在运输前的圃地中,应先进行疏枝摘叶,剪口需平滑,较大的伤口要用伤口愈合剂涂抹防止感染。

4.4运输

如果苗木长途运输,裸根苗要作根部蘸泥浆处理,再用湿草包裹。大树在车上要冠向车尾倾斜放置,并在树与车帮接触处,用柔软材料衬垫,防止磨伤树皮。

苗木的运输应选择有棚架、能遮荫挡风的车辆。大苗装车应前根后干,依次排列。小苗要求直立装置,打单包,中间设隔层,分层装置,如运输时间超过4小时,应准备降温包,并在途中采取喷水增湿等措施。

4.5栽植

栽植前进行苗木根系修剪,劈裂根、病虫根、过长根剪除,并对树冠进行修剪,保持树体地上地下平衡。

在苗木运到之前,要事先把地整好,树坑挖好,最好是随到随栽,来不及栽种的苗,也要及时假植好,遮荫处理。

种植坑应比常规大,在坑底先回填加有基肥的好土。植物种植前应分别用1~3%的消毒液和5~8%的生根剂进行浸穴。

水要随栽随浇,浇透,浇后就扶一次苗。根据苗木胸径,确定苗木的土球规格,应把种植穴加大、加深(通常比土球要大30cm左右),并做好渗水层,保证在高温期反复浇水、保湿,不积水。

4.6栽后科学管理,精心养护,保证成活。

目前反季节栽植已成为城市绿化施工中普遍使用的方法,其技术的实用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均已得到实践的证明。它的应用不仅解决了植物非生长季节进行绿化施工的难题,同时也加快了城市园林建设的步伐,大大延长了绿化施工期。我们要从植物生存、生长的客观规律出发,加强计划性和预见性,适时合理地安排好反季节植树工作,同时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反季节栽植的成功经验,注重科技新成果以及先进园林机具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尽量减少实施反季节栽植的损失,确保移植树木的成活率和正常生长。

5、总结

对于园林绿化中反季节施工,我们并不提倡,因为这违反了植物生长的客观规律。但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必然导致一些绿化工程必须在特定的时间段完工,这使我们不得不着手考虑和研究如何提高苗木在非正常季节种植的成活率。以上所列举的一些方法和措施都是在施工经验中总结提炼、创新出来的。在现阶段条件下很好地解决了非正常季节施工遇到的困难。随着技术的发展,其的施工技术将会得到新的进展。

参考文献

「1《园林植物生产技术》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篇5

引言

由于计算机普及和计算性能的飞速发展,通过计算程序对高层结构,甚至超高层结构进行计算成为普遍现象。但是结构设计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还未得到根本改善[1]。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结构师业务水平的差异。结构师对相关规范规程、参数设置等的考虑不周和理解不全面,新技术掌握不够等原因,造成对结构设计中各技术环节中的关键因素的处理和选择会有所不同,并对最终的设计结果产生很大影响。例如计算参数的选择决定了最终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结构选型的好坏直接关系建筑的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重要指标;结构布置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建筑是否能满足建筑功能、强度、刚度、稳定性等要求[2];荷载计算及布置方式的准确很大程度影响着建筑的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等性能要求[3]。从结构设计各阶段的关键因素出发评价结构设计质量要比从最终的设计结果评价设计质量更加直接和有利于设计质量的提高。一个建筑工程项目的结构设计阶段依次可以划分为结构方案设计、结构计算和施工图设计3个阶段[4]。不同阶段工作内容和作用不同,其侧重点也会不同,但每个阶段都会直接影响到结构设计的质量。要想管理好结构设计质量,就必须重视每个工作环节的关键因素,从过程上保证结构设计的质量。为此本文拟从影响结构设计质量的各技术环节的分析出发,找到提高设计质量的关键因素以及各环节的常见问题,避免结构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再次出现类似的问题,帮助明确优化结构设计的方向。

1方案设计阶段中的问题

如图1所示,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需根据抗震设计要求、建筑形式的需要、经济性要求等,从整体把握结构设计方案,依据不同的结构形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使用范围,选择出最佳的结构形式。不仅要满足建筑方案的造型和使用功能的要求,更要考虑建筑的经济性、安全性、舒适性、耐久性和适用性。在此阶段,结构专业的主要工作内容:①结构体系;②结构分缝;③结构布置;④主要构件截面尺寸估算;⑤特殊技术措施。1.1结构体系(1)上部结构体系不同的结构体系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结构设计师在进行结构选型时通常根据建筑高度层数、抗震设防烈度等因素来确定一个与之匹配的经济的结构体系,使结构和建筑材料充分发挥作用。但由于设计师水平、经验和对结构认识的不同,针对同样的建筑造型,结构选型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4]。结构选型是否合理很难用一个量化的指标去评价,但设计师可以通过不同结构方案的特点比较,以此来判断其是否科学合理。(2)基础体系将上部结构的荷载和自重传到地基的作用,关系着整个建筑的安全。所以,首先要满足强度要求,在设计上部结构时应尽量使其传到基础上的荷载分布均匀。其次,支撑基础的地基应选择稳固或土质均匀的地基,同一建筑的基础不宜采用两种形式。再者,选用的基础要能满足建筑使用功能上的要求,例如人防功能、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和储藏室。基础体系应满足构造上的要求,基础的埋深要满足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的要求,筏形基础在地基比较均匀的情况下,基底平面形心与结构竖向荷载中心重合,满足受冲切承载力要求等。最后,根据上部结构的体系,基础应尽量选用与其相适应的结构形式[5]。只有综合考虑了基础选型的各方面因素,并进行多种基础方案的选型比较,才能使所选择的基础体系既经济合理又安全。1.2结构分缝结构缝的作用是将一栋建筑划分为各个平立面规则、刚度均匀分布的独立单元,以减小地震作用对结构产生的扭转效应。但结构缝的设置不仅影响建筑立面的效果、增加施工难度、防水处理困难,而且造价昂贵,在强烈地震的作用下还会使得相邻结构发生碰撞而破坏。在结构设计中应尽可能地通过其他措施来避免结构缝的设置,例如平面布置、结构构造、采用后浇带、膨胀加强带、增加板厚和增加构造配筋等措施。1.3结构布置合理科学的结构布置不仅能减轻后续计算调整的工作,还为结构设计好的成果奠定了基础。(1)结构布置力求受力明确、传力路径直接、布置简单规则减少扭转效应;(2)当结构布置难以避免平立面的不规则、刚度偏心时,应针对结构薄弱部位用较精确的分析方法分析其内力,并采取一定的加强措施;(3)抗震设计时,竖向抗侧力构件应上下连续,质量、刚度、承载力均匀分布,结构体型的悬挑或收进程度不应超过相应规范的限值。1.4主要构件截面尺寸估算结构布置完成后需要对结构主要构件的截面尺寸进行估算。构件尺寸估算通常依据变形条件和稳定条件,利用经验公式估算得来,如果尺寸不满足要求,调整尺寸再估算,直到满足要求为止[6]。1.5特殊技术措施随着建筑业的发展,为了满足越来越复杂建筑造型和使用功能,结构设计常常需要采用特殊技术措施来应对一些较为复杂的工程问题。如:顾长波列举了回填土对建筑安全稳定性影响、地梁计算、钢筋锚固和伸缩缝设置等问题的应对措施[7];罗佳川归纳了目前隔震减震常用的技术措施[8];李蕊以一个工程实例总结了错层结构在计算方面、构造方面的技术措施[9];任旭就高层连体结构抗震不利的部位归纳了相应的处理措施[10];张路分别总结了处理平立面不规则结构、超长结构的技术措施[11];居炜通过计算分析探讨了如何经济地解决地下室抗浮的技术措施[12]。

2结构计算阶段中的问题

在结构计算阶段,以方案设计阶段的设计成果为基础进行调整细化,选择适当的计算软件,合理地选取计算参数,分析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和可靠性。这一阶段是最容易受设计人员自身判断等因素影响的。选取错误的计算模型或错误的计算参数都会导致计算结果大大偏离实际情况,从而造成安全隐患。2.1计算参数的设置计算参数的设置是否合适决定了结构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通常选取的计算模型与实际结构是有一定差异的,而如何将这些差异缩小降低计算误差,这就要求结构设计人员熟悉每一个参数的含义,例如周期折减系数的设置是为了降低填充墙对地震作用计算的误差、中梁刚度增大系数考虑楼板对梁刚度的提高等。但由于设计人员对参数设置认识不足、取值不妥,最终造成计算结果偏差较大的事经常发生。所以设计人员在设置计算参数时应熟知并严格遵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3](以下简称《高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14](以下简称《抗规》)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15](以下简称《荷规》)等规范中的相关要求。2.2计算结果分析对计算结果的分析是对前面结构设计工作的检验。如何分析各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来判断是结构设计的哪一环节出了问题,并作出相应的调整,是结构计算环节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例如,侧向刚度比、质量比等指标超出规范要求可以反映结构竖向体型的不规则,应调整结构竖向体型;结构扭转周期比可以反映结构平面布置是否规则;轴压比可以反映柱的延性是否满足抗震设计的原则,防止脆性破坏等。这一环节能有效保证建筑结构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3施工图设计阶段中的问题

经过结构设计前两个阶段对结构的详细计算后,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通过图纸把结构设计的最终结果清晰正确地表达出来。这一阶段的工作是把设计和施工联系在一起的桥梁。该阶段结构专业的主要内容划分为结构计算书和结构施工图绘制。对结构计算书和施工图质量的评价归纳内容如图2所示。

4工程实例

某海景酒店的1#客房楼,位于福建福州,地下1层地上7层,采用框架结构,建筑高度为30m,上部结构长约116m,宽约21m,长度超《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6](以下简称《混规》)的有关规定,属于超长结构。占地面积0.2269hm2,计容面积13398.93m2,不计容面积6603.12m2。建筑造型特点为竖向体型逐层收进,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场地类别为III类,建筑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特征周期0.65s,修正后基本风压取0.8kN/m2。结构整体效果如图3所示,剖面图和平面图如图4~图5所示。根据前文的总结,从方案设计、结构计算和施工图设计3个阶段对该工程的结构设计进行分析与优化。(1)该工程桩基需要穿越4层中砂层,施工有可能有难度,现场应根据试桩可采用“水冲法”,优质泥浆护壁等附加措施穿越土层。使用水冲法时应注意带来的水是否会破坏原有基础产生不良影响,并引发环境问题。(2)该工程结构长度超过了《混规》中的相关规定,属于超长结构,需要设置结构缝,但因为建筑立面和使用功能的要求无法设置伸缩缝。为了尽可能避免裂缝的产生,应在施工过程中做好超长结构的施工方案。该工程设计从设置温度后浇带和温度引导缝,混凝土的配合比方案、混凝土浇筑温控方案、养护方案等方面出发避免设置伸缩缝。(3)该工程标准层普通楼板厚设置过大,应根据楼板的跨度、实际所受荷载、配筋值合理等采用楼板跨度。同时也能相应减小结构自重,对应的地震作用效应亦相应减少,使得整个结构受力减轻,带来含钢量的相应降低。(4)模型中部分梁间荷载的布置方式与实际情况梁间荷载的分布不符,且模型中计算取值偏大。例如1#客房楼的边梁上荷载取10kN/m,而根据07G120《工程做法(自重计算)》和外墙饰面的做法,计算得梁间线荷载为7.38kN/m。(5)该工程中部分板的最小配筋率设置为2%,偏大。根据《混规》8.5.1,楼板采用三级钢筋,最小配筋为0.15%和0.45×ft/fy中的较大值,混凝土等级为C30的楼板最小配筋率可设为0.179%,混凝土等级为C25的最小配筋率可设为0.159%。(6)板上砌墙时(100mm墙厚),板底加强筋建议由或者取消。只要楼板计算时满足要求,板上隔墙荷载应考虑如下处理办法:①计算楼板配筋时时,按《荷规》附录C处理;②总体计算时,按砖墙实际荷载输入即可,不必按折算荷载输入,可有效降低结构自重,进而降低地震力,连锁减少梁、柱、墙等计算内力和配筋。(7)对梁进行配筋分析,梁纵筋应尽量减少钢筋排数,从而增大截面有效高度,受力更合理,同时可以优化纵筋配筋量。钢筋配置应根据模型的计算结果来配置(在荷载输入准确的前提下),不应放大配筋值。(8)根据《混规》9.2.13,梁的构造腰筋按三级钢设置即可,无需按四级钢设置。该工程大部分梁截面有效高度大于450mm,按规范要求均应设置构造钢筋,从目前钢筋市场来看,三级钢的价格和四级钢价格相差约10%,故建议构造钢筋均按三级钢设置即可满足要求。(9)当梁支座两侧配筋计算结果相差较大时,应分开配筋。例如三层梁KL14与1-17轴相交支座处左边计算面积为25m2,右边计算面积为21m2,实配4d25/2d20(2592mm2),超配23%,建议支座左边不变,右边配3d25/2d20(2101mm2)。(10)地下室顶板梁跨中计算配筋面积远大于梁支座处面积,参考11G101-1第33页和第87页。建议框架梁和次梁仅第一排底筋锚入支座,其余排在梁边截断,使得结构在节点区受力更加合理,有效保证强节点,也便于节点核心区的施工。(11)柱箍筋的肢距满足《抗规》和《高规》的要求即可,详见《高规》第6.4.4条,箍筋类型号可采用5×4或者6×4等。不应大部分采用5×5,如800mm×600mm时,按照规范要求600mm一侧可采用4肢箍即可,不必全部采用5×5。此可有效降低柱子含钢量,且便于施工。根据对该工程结构设计质量评价的意见,对结构设计的各项指标进行优化,重新计算结构,将优化后的设计结果与之前的设计结果进行对比。借助Excel工具,采用抽筋算量的方法,估算出板、梁、柱的钢筋优化量,共节省钢筋139.6t。同时对于施工工期的缩短,劳动力使用的减少以及使用功能的改善等也为建筑产品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性和投资效益。

篇6

0 引言

交通的快速发展使世界的距离在缩短。近几年我国的公路建设事业不断地上新台阶。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起步晚,但速度快,势头好,到今年年底有望突破4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损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公路健康发展的突出矛盾。工程项目是一次性的投入很大的资金投入,在高速公路事业发展过程中,我们不由得关注沥青公路路面容易出现的损坏问题。公路平整度差、行车不舒适、颠泼起伏等病害,严重影响了路面的使用性能,再加上年年的修复养护投入,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提高沥青公路的寿命,并研究应对沥青公路路面容易出现的损坏问题的方法,使公路资源得到最大的保护问题意义重大。

1 我国沥青路面容易出现的问题

现实中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形式有:坑槽、沉陷变形、龟裂、横缝和不规则裂缝等。下面主要分析沥青路面产生损坏的主要原因:

1.1 对路面施工要求不严格,质量标准没到位,导致路面施工质量低劣。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1 沥青砼和沥青碎石的压实度对沥青路面的厚实度起关键作用。如沥青砼和沥青碎石未检测压实度,则影响沥青路面的质量,容易造成沦陷、坑槽。

1.1.2 材料施工配比准确、含水量充足,集料中不得含超尺寸颗粒,达到应定级配是公路质量的基本保障。现实施工中在材料施工配比、含水量的检测都达不到合格公路所应有的标准,加上有含超尺寸颗粒的集料,严重影响沥青路面的质量。

1.1.3 沥青公路施工过程当中要求按规范的级配要求掺配碎石,并拌合均匀,如未做到这一点,容易影响沥青路面的质量。

1.1.4 不少沥青公路出现问题的原因还有级配砂砾底基层松散、整体强度低,含超尺寸颗粒、级配差,含泥量大等。

1.1.5 混合料不均匀离析,导致此现象的原因多是因为施工未用稳定土拌合机拌和,而是采用装载机拌和。

1.1.6 沥青路面的使用的材料性能差。以下针对高速公路的沥青路面分别阐述容易出现的几类问题。

①车辙是我国高等级沥青路面主要的病害之一,车辙是车辆长时间在路面上行驶后留下的车轮永久压痕。路面车辙是路面周期性评价及路面养护中的一个重要指标。路面车辙深度直接反映了车辆行驶的舒适度及路面的安全性和使用期限。路面车辙深度的检测能为决策者提供重要的信息,使决策者能为路面的维修、养护及翻修等作出优化决策。②由于气候寒冷或者气温的骤降,会使沥青路面由于收缩或者来不及应力松弛而产生开裂。③对疲劳性能的影响在车轮荷载的反复作用下,沥青路面会由于不断地受拉荷受压出现疲劳破坏,其主要原因是沥青出现应力疲劳。

1.2 沥青路面设计方案欠妥。

1.2.1 对路面材料和配比进行设计,并有严格规划,在施工时按此标准执行是沥青公路质量得到保障的一个重要前提。现实中很多沥青公路的项目在施工前并没有严格设计路面材料和配比,在施工时又没有科学的设计方案可参照,导致沥青路面质量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

1.2.2 设计人员在对建设公路的一系列系数进行设计时,不仅应考虑到公路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应具备的质量素质,还应当考虑到非正常使用状态下公路不受到损坏所应具备的质量素质。比如说超载汽车对路面的影响这一问题,如设计人员在设计公路时没有考虑这一非正常使用状态,现实中常常出现非正常使用状态,如超载。因此便极容易使马路受到损坏。

2 针对问题解决的方法

改变公路质量容易受损的现状的前提时改变修建公路人的行为做法,使行为做法科学、严谨、专业。而改变人的行为做法最重要的时改变人的思想。针对现状中存在的沥青公路质量不过关,路面容易受损的状态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本人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2.1 从机制上完善公路建设的管理。公路管理部门对建成的公路实行严格的验收制度,并在使用过程中实行每年的检查,对质量不符合规范的公路,分析原因,并找出相关负责人承担相应的责任。只有权责明确,制度规范,人的行为收到正当的约束,沥青公路的路面容易出现问题的现状才能得到基本的改变。

2.2 公路管理部门对专业人员进行培训。专业的人才能修建出专业的路。因此,对公路的修建人员,包括管理、设计、施工、监理、材料供应、后期维护等都要进行专业的培训。

2.3 材料的选用采取严格的筛选。并不断引进国外新的能源材料。长寿命路面是目前世界各国最热门的研究问题。这种路面主要采用抗车辙,不透水,抗磨损的表面层。其结构使用寿命在50年以上。因此,其不管在设计还是材料的选取方面,都有值得我国公路修建可借鉴的地方。

2.4 沥青公路的养护与维修不可忽视。

2.4.1 养护。公路的寿命与人的寿命一样,同样需要用心去保养与爱护。沥青路面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车辆的反复作用及气候和环境的影响,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损坏现象。另外,现实当中由于超载车辆长期超负荷运营,更加快了道路病害的产生。因此,用相关专家的概括来说我国目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的目的是:“经常保护公路公共设施的完好状态,及时恢复损坏部分,保障行车安全、舒适、畅通”。养护方针是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篇7

一、检查时间

1月8日到2月8日

二、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实施《安全生产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条块结合、联体行动”的要求。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深化整治、强化监管、加强检查、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推动“平安路北”工作取得新进展。

三、工作目标

力争全街道安全生产各类事故指标不突破区控考核指标,杜绝各类重特大事故,降低一般性伤亡事故,确保全街道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四、主要内容

(一)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检查

1、责任单位:企办

2、配合单位:各村居、街道所属各单位

3、检查范围:全街道各类较大规模生产企业

4、检点:以“三合一”企业为重点,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模有无建立健全、企业车间的电器设备安全状况、特种作业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和安全教育培训情况。

(二)三产企业、经营场所安全检查

1、责任单位:三产办

2、配合单位:各村居、街道所属各单位

3、检查范围:全街道范围内的各类市场、特别是危化品经营场所

4、检点:以“化工市场、装饰城”内危化品经营单位为重点,安全管理制度,消防设施配备,安全标志标识等,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等单位,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要坚决予以取缔,严把市场准入关。

(三)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检查

1、责任单位:城建办

2、配合单位:各村、居、街道所属各单位

3、检查范围:全街道范围内的建筑施工工地

4、检点:建筑施工工地的脚手架搭设状况,从业人员的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和使用情况,建筑升降机,卷扬机、塔吊是否经安全检查,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等。

(四)人员密集场所、公共场所安全检查

1、责任单位:政法办、路北派出所

2、配合单位:各村居、街道所属单位

3、检查范围:全街道范围内的宾馆饭店、网吧、歌舞厅、车站等

4、检点:消防设施配备、消防安全通道、安全标志标设、应急救援预案制定等情况。

(五)学校、幼儿园安全检查

1、责任单位:社会事务办

2、配合单位:各村、居、街道所属单位

3、检查范围:全街道范围内的学校、幼儿园

4、检点:消防设施配备、消防安全通道、安全标志标识、是否危房、饮食卫生、幼儿园接送车等情况。

(六)宗教场所、村居活动室安全检查

1、责任单位:宣统办

2、配事单位:各村居、街道所属各单位

3、检查范围:全街道范围内的各类宗教场所、村居活动室

4、检点:消防设施配备、消防安全通道、安全标志标识、是否危房等。

(七)道路交通安全检查

1、责任单位:政法办、派出所

2、配合单位:各村居、街道所属各单位

3、检查范围:全街道内的主要交通路口

4、检点:交通标志标识、道口值勤人员到岗

(八)森林防火安全检查

1、责任单位:农办

2、配合单位:各村居、街道所属各单位

3、检查范围:全街道内的森林

4、检点:森林防火宣传情况、森林防火巡查情况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当前正值各类事故多发期,致灾因素增多,各村居、各单位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加强对安全生产大检查的组织领导,切实抓好本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各责任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精心组织,落实人员,全面认真做好本次检查工作。

篇8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crete temperature cracking reason,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nstruction control measures, for your reference.

Keywords: mass concrete; Crack; mix proportion

中图分类号: TV54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水工混凝土裂缝多为温度裂缝,是由于混凝土的温度变形受约束而产生的。在大体积混凝土申一般有两种约束情况—— 外约束和内约束。在混凝土初期升温阶段的内约束产生表面裂缝,后期外约束产生贯穿性裂缝。这两种约束是造成混凝土裂缝的主要机理。

由此可见,混凝土的开裂与原材料、配合比、结构尺寸、配筋、约束强度、养护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对于水电工程,一般采用就地取材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节约工程投资,故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应从施工过程控制入手。现将青居水电站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加以总结,供类似工程借鉴和参考。

2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

2.1 水泥的水化热

拌和时水泥与水发生水化反应,放出大量的水化热,混凝土的温度随着水化反应的不断进行而逐步升高。当混凝土体积较大和散热条件不好时,积聚在混凝土内的水化热使构件内部温度明显升高,产生温度变形。当温度变形受到约束时,会引起温度应力,从而产生温度裂缝。

2.2 外界气温

温度应力实质上是混凝土内部与外界环境之间存在温差而产生。温差越大,温度应力也越大。在外界高温条件下,大体积混凝土不易散热,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且持续时间较长?

2.3 约束条件

约束条件一般分为外约束和内约束。外约束是指结构物的边界条件。内约束是指较大断面的结构由于内部非均匀的温度和收缩分布,各质点变形不均匀而产生的相互约束。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温度变化会产生变形,而这种变形又受到约束,这就是温度变化引起的应力状态。

3施工中质量保证措施

3. 1 混凝土原材料优选和配合比优化

3.1.1 水泥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因水化热引起的温升较高,容易引起温度裂缝。水泥品种和用量的选择,既要满意设计的强度等指标要求,又要满足低热等要求,一般要经过试验论证,最终选用水泥标号及用量。

3.1.2 骨料

粗骨料的最大粒径除了满足混凝土本身的设计指标外,还要考虑结构尺寸、钢筋间距、施工工艺等因素。石子粒径大小最好采用粒径为80mm 的三级配石子或粒径为150ram 四级配石子,细骨料最好采用细度模数为2.98的中砂。

同时粗细骨料的含泥量过大,不仅增加混凝土收缩,降低混凝土强度,而且对混凝土耐久性和抗裂十分不利。施工中按照以下要求控制含泥量;粗骨料含泥量度≤1 ,细骨料含泥量≤2 。

3.1.3 掺合料

粉煤灰及磨细矿渣在混凝土中具有形态效应,适性效应,微集料效应,因此它能改善和提高新拌混凝土的性能,改善混凝土和易性,降低混凝土泌水性,特别对泵送混凝土可改善其可泵性,减少输送管中的堵塞和分离,降低与管壁的阻力,延长泵机和管道的寿命,由于其可泵性的提高和泌水性降低,在相同坍落度情况下,混凝土用水量可降低,从而减少混凝土早期沉缩量,有利于裂纹的控制。

3.1.4 外加剂

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最好采用NT高效缓凝减水剂,在保持水胶比不变时,可以减少水泥用量,推迟水泥水化进程和水化峰值出现的时间,以提高混凝土抗裂能力。

根据上述选定的原材料,经过试验优化,最终采用配合比。

3.1.5 水灰比

水是影响砼收缩最主要因素,混凝土用水是越大,坍落度越大,则干缩最大,因此,严格控制水灰比十分重要。

3.2 混凝土拌制质量控制

混凝土水灰比是影响强度和裂纹的主要因素。正常情况下,大坍落度是靠掺外加剂来获得,坍落度大不等于水灰比大。但是施工现场临时掺水很普遍,所以要特别注意因掺水而造成的大坍落度。应严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一般以不超过18cm为宜。

3.3 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

混凝土的水化温升,与混凝土浇筑温度关系非常密切。浇筑温度太高,必然导致混凝土最高水化温升增大和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从而引起温度裂缝。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主要是通过控制混凝土人模温度和采用合理的浇筑工艺来实现。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来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

3.3.1 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

控制混凝土人模温度,包括控制混凝土搅拌前的原材料温度,混凝土搅拌过程中的温度,混凝土运输过程的温度,我们主要采用如下措施来控制混凝土人模温度。

(1)混凝土搅拌前,将砂子、石子堆放于覆盖避免日光暴晒。

(2)避免使用温度高的热水泥。

(3)搅拌台及输送混凝土的主要线路搭设凉棚,避免日光暴晒。

(4)采用2台60m。/h机同时搅拌混凝土,加快混凝土浇筑速度,现场加强指挥,缩短混凝土运输和停歇时间。

3.3.2 采用合理的浇筑工艺

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浇筑采用一个坡度、层层浇筑、一次到顶”的方针。根据混凝土泵送时形成的坡度,在上层与下层布置两道振捣点。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主要解决上部振实;第二道布置在混凝土坡角处,确保下部混凝土的密实。先振捣料口处混凝土,以形成自然流淌坡度,然后全面振捣。为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现裂缝,减少内部微裂,提高混凝土密实度,还采取二次振捣法。在振捣棒拨出时混凝土仍能自行闭合而不会在混凝土中留孔洞,这时是施加二次振捣的合适时机。由于泵送混凝土表面水泥较厚,在浇筑两小时至6小时后,先用长刮尺按标高刮平,然后用木抹反复搓压数遍,使其表面密实,在初凝前用铁板压光。既能较好地控制混凝土表面龟裂,又能减少混凝土表面水分散发。

3.4 加强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收缩量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养护质量的好坏,良好的混凝土湿养护,可以从外部补充水分,减少砼的干缩和自收缩,因此,加强混凝土的早期湿养护与加强混凝土早期温控防裂措施同样重要,缺一不可。

3.5 加强施工组织管理与协调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有技术措施,还要有组织、管理措施。为了保证施工处于受控状态,建立了由施工、设计、监理和监督等部门共同组成的质量保证体系,为了加强统一管理,保证指挥部与施工、设计、监理和监督部门能够及时联系,在施工现场设置了电话通讯系统,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组织了具有一定经验的技术工人进行示范操作。

篇9

1.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

1.1 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管理不到位

城市环境质量的高低在相当程度上是由园林绿化质量好坏决定的,而城市园林绿化科学布局即规划设计则成为二者质量控制的源头所在。现阶段,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缺乏长远性与科学性。由于没有较为稳定、长久的规划系统来指导城市绿化规划,在进行城市园林建设时缺少依据,导致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的编制与实施脱节,各类绿地数量严重不足,大大滞后于城市化建设发展的要求及市民游憩出行和生态环境防护的要求。

城市内部绿化发展不均衡、布局不均匀。一是社会绿化积极性不高。一些老居民区、单位庭院绿化明显滞后,绿量明显不足,绿地管理差;新建居民小区、单位庭院绿化不达标现象仍然存在。二是老城区绿化水平低。道路、街头游园等公共绿量相对较少;旧城区和旧住宅区整治、城中村改造以及道路拓宽等城市改造时,绿化破坏严重,缺少有效的保护。

1.2 形象特色问题

城市园林作为展示城市形象特色的载体,是城市对外形象的窗口,也是城市文明程度、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一个城市应具有鲜明的形象特色。然而城市经营中缺少科学全面的特色定位,各城市几乎同时掀起了大树热、草坪热、追求名贵树种,这些行为与现象造成了城市文化缺失、形象的雷同,也造成了城市功能的重复和浪费,步入"千城一面"的误区。

1.3 城市园林绿化忽视自然生态和以人为本理念。

很多城市不注重绿地的实际功能,不顾群众需求,盲目追求新奇高档。植物配植方面,追求即时视觉效果,随意性较大,缺乏科学性、植物多样性和生态性。

1.3.1 片面理解生物多样性原则

当前城市园林绿化中,很多城市一味的追求丰富生物多样性,盲目的增加植物种类,甚至从国外引进植物种类以丰富生物多样性。。当然,这也要避免一味的种植乡土树种、地方特色的现象。因此,要全面的理解生物多样性原则,避免片面理解、断章取义的现象发生,把握好其中的平和。

1.3.2 大树移植

大树移植应选择适合本地区生长,全冠移栽成活率高的品种,树形优美的大树能给城市生活带来了美观和情趣,如在河南山东等地国槐、朴树等。但是将大树移开其生长原始地后,整个群落的生态必将受到严重破坏,直接的恶果是水土流失,殃及区域环境,与其改善城市局部生态环境相比,可谓得不偿失。另外,移植大树为保成活,需要大抹头、强修剪,原来的枝繁叶茂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只是树体主干或主干上孤零零的几个大枝,谈不上有美化效果,因而也不能立即起到良好的绿化效果。

1.4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不够规范

主要表现在,施工建设行业管理不够严格,工程招投标管理不够规范,进入施工建设领域的施工队伍良莠不齐,施工单位内精通相关专业的施工技术人员缺乏,甚至有些施工单位为片面追求高额利润而不合理压缩成本支出,乃至采取偷工减料等行为,不按设计图纸要求施工,加之个别监管单位与监理部门把关不严、监督不力,直接导致工程质量不高,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问题仍不同程度的存在,极大地损害了园林绿化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5 养护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缺乏系统科学养护管理方法,资金不足

提高养护队伍整体素质,普及养护知识,掌握关键技术是保证巩固园林绿化效果,绿化管理费用上投入不足,重建轻管问题依然存在,有的园林部门经费严重不足,缺乏基本的作业设备,甚至出现发生病虫害没钱买药防治,树木、植物造型常年不修剪,绿地养护管理粗放等影响日常绿化管理水平的现象。

2.对策

2.1 完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科学规划,加强城市绿化规划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具体来说,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在规划层面应考虑以下因素:

(1)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按照地域气候、土壤、水文、地形等生态条件及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规模等条件,综合考虑城市绿化的发展方向与步骤。

(2)综合考虑,统筹安排,在维护现有绿地基础上推动城市普遍绿化,与规划、建设部门相协调,使绿化建设与工业布局、居住区规划及公共建筑分布等城建工作有条不紊地稳步推进。

(3)均衡分布,建设完整的园林绿地系统。公共绿地要符合点、面结合的特征。以面为主、点线穿插,使用权与绿地养护组合为完整的系统,使用权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与景观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4)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应当严格执行城市规划设计程序,立足当前,放眼未来,从城市建设的宏观视角科学绘制出城市园林绿化现状图,近、远期限园林绿化规划图与设想图。

(5)进行城市园林规划,应该尊重和利用当地的自然因素,尊重场所的文脉,充分体现出城市的文化、自然特色。

2.2 坚持自然生态,营造和谐宜居的城市绿化环境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1)在绿化建设模式上,转到节约型绿化上来,增强城市园林绿化的可持续性。

(2)在绿地植物配置上,转到复层配置模式上来,增强绿化的生态性。

2.3 规范绿化建设管理,加强工程施工监督和有效质量控制

要加强绿化工程质量管理,全面落实绿化建设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和质量监督制。

2.4 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强化绿化管理部门职能

要进一步强化各级园林部门的宏观管理职能,理顺和完善适应城市实际的园林绿化体制,建立城市绿化管理长效机制。

2.5 建立科学的养护管理制度、进行养护专业技术知识培训,加大绿化管理投入

(1)建立和完善植物养护管理技术档案,方便总结,分析和改进工作。建立树木养护管理工作年历,从而做到有预见、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工作,避免盲目性。同时又能总结经验,并为今后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2)进行养护专业技术知识培训,制定标准化、规范化的培训模式,提升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3)制定详细的养护标准,进行分级养护。理论与实践表明,现代化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机制对于完善、改进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工作都具有明显的助推作用。根据现实情况处理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园林绿化部门要坚持改革,强化管理,因地制宜,不断总结与完善,真正地将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打造出崛起中的城市新形象。

篇10

一.引言

本文结合某市项目工程的实例和笔者实践工作经验,论述民用建筑工程中后浇带的主要功能和设置原理,并从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后浇带施工缝的处理及后浇带混凝土质量控制等多方面详细探讨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工艺,并对施工中遇到的常见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二.工程背景

某市国际商贸大市场1-2#号楼总建筑面积约4.5万m2,其中地上建筑面约3万m3,地下建筑面积约1.3万m2。其中地下1层,地上3层。该工程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中地下室采用剪力墙结构,地下室底板、侧墙和顶板均设置纵横4道后浇带,后浇带宽度为1000mm,厚度同梁板厚。该项目中,具体做法是:后浇带采用掺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水中养护14天的混凝土限制膨胀率大于等于0.015%.后浇带中梁、板钢筋跨内均增加20%,后浇带应待主体结构完成60天且沉降稳定后再用较相邻砼强度等级高一级的膨胀砼浇注。

三.后浇带的实际功能解析

在该建筑物中,由于功能和造型的需要,往往把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在一起,裙房包围了主楼的大部分。从传统的结构观点看,希望将高层与裙房脱开,这就需要设变形缝;但从建筑要求看又不希望设缝。因为设缝会出现双梁、双柱、双墙,使平面布局受局限,因此施工后浇带法便应运而生。

施工后浇带分为后浇沉降带、后浇收缩带和后浇温度带,分别用于解决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间差异沉降、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相减小温度应力等问题。这种后浇带一般具有多种变形缝的功能,设计时应考虑以—种功能为主,其他功能为辅。施工后浇带是整个建筑物,包括基础及L:部结构施工中的预留缝(“缝”很宽,故称为“带”),待主体结构完成,将后浇带混凝土补齐后,这种“缝”即不存在,既在整个结构施工中解决了高层主楼与低居裙房的差异沉降,又达到了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目的。具体来说:(1)解决相邻建筑的沉降差。高层建筑和地下工程的结构及基础设计成整体,但在施工时用后浇带把两部分暂时断开,等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完成沉降以后再连接其它部分的混凝土。(2)减小温度收缩的影响。新浇筑的混凝土在上强度过程中会收缩,混凝土收缩的大部分将在施工后的1-2个月完成,而温度变化对结构的作用则是经常性的。当其变形受到约束时,在结构内部就产生温度应力,严重时就会在构件中出现裂缝。留出后浇带以后,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可以自由收缩,从而大大减少了收缩应力。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可以大部分用来抵抗温度应力,提高结构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

四.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

主要是:(1)后落带的设置遵循的是“抗放兼备,以放为主”的设计原则。由于考虑沉降原因而设计的后浇带,施工中应严格按设计图纸留设,施工单位不可随意改变其位置,由于施工技术等特殊原因而需要增设后浇带时,应视工程具体情况而定,留设的位置应经设计方认可。(2)后浇带处的梁板受力钢筋不许断开,必须贯通。如果梁、板跨度不大,可一次配足钢筋,如果跨度较大,可按规定断开,在补齐混凝土前焊接好。后浇带交界处用10×10钢丝网分隔,起梁板侧模作用。不必拆除。施工时先布置楼板筋和梁筋,再固定钢丝网,如有与钢筋互撞处,将钢丝网剪开缺口绑扎固定。(3)后落带在没有浇筑混凝土前不能将部分模板以及模板支撑体系拆除,否则会导致梁板形成悬臂结构,造成主体结构的变形。后浇微膨胀砼强度等级均取高于该层主体砼强度等级一级,成型后可获得0.5~1.2N/MM2的自应力,以补偿后浇带砼的收缩。(4)施工后浇带的位置宜选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一般在梁、板的反弯点附近,此位置弯矩不大,剪力也不大,也可选在梁、板的中部,弯矩虽大,但剪力很小。后浇带楼板配筋采用直通加弯形式,梁主筋不断开,并保持一定的联系。(5)后浇带的断面形式应考虑浇筑混凝土后连接牢固,一般宜避免留直缝。对于板,可留斜缝;对于梁及基础,可留企口缝,而企口缝又有多种形式,可根据结构断面情况确定。(6)后浇带浇注时的湿度应尽量接近主体砼浇注时的湿度,以减少新旧砼收缩引起的裂缝。(7)后浇带浇注前,必须将已浇注的砼的水泥膜及松动的石子除掉,形成毛面,杂物清理干净后应隔夜浇水润湿。浇注时,先在其侧面抹水泥浆一层,才开始浇注,接缝处应仔细抚平,以求密实,终凝后即进行潮湿养护,养护15d。

五.后浇带施工关键技术措施

(1)后浇带部位的模板支设

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方案划分出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层段支设模板,后浇带部位的模板材料应该选择优质的10厚的竹胶板,其支撑体系在进行浇注前应严格检查,由于后浇带属于局部薄弱部位,支撑体系的间距应严格按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施工时应仔细检查模板支撑是否安装牢固,钢筋应进行清理整形。

(2)后浇带部位的保护措施

对于底板后浇带,在后浇带两端两侧墙处各增设临时挡水砖墙,其高度高于底板高度,墙壁两侧抹防水砂浆;为防止底板周围施工积水流进后浇带内,在后浇带两侧50cm宽处,用砂浆做出宽5cm,高10cm挡水带,上面满铺竹胶板覆盖防止杂物进入后浇带内部;基础承台的后浇带留设后,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垃圾杂物掉入后浇带内。保护措施可采用木盖板覆盖在承台的上皮钢筋上,盖板两边应比后浇带各宽出500mm以上。

(3)后浇带施工缝部位的处理

当施工缝部位的混凝土达到初凝时(用手压混凝土表面能出现指纹),用水冲冼后清除混凝土浮浆、小碎块并使冲洗部位露出粗骨料,同时将钢丝网片冲洗干净。当混凝土终凝后将钢丝网拆除,立即用水再次冲洗施工缝表面。也可根据现场情况和规范要求,尽早拆模并及时用人工将施工缝部位的混凝土凿毛。

(4)后浇带部位的混凝土浇筑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