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7 02:52:0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扶贫四个落实,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听力是人们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在英语的五项技能听、说、读、写、译中,听的能力放在其他四项技能之首,符合了语言教学规律。英语听力课程作为一门传统课程,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受到广泛认可和重视,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技能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重视和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力能力。然而,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费时低效。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给人们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而且也带来了崭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模式,为传统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注入了生机。作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网络自主学习模式为本科生的听力教学改革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和方向。本项目的教学改革便是以此为基础,在2012级新入学的本科学生中进行试点,从而探索新形势下的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推动我校大学英语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网络化教学的理论基础
外语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成功与否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学习者的主动参与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近年来,有关学习者和学习成功的关系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学习理论也不胜枚举,建构理论便是其中之一。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学习理论源自儿童发展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分支。让·皮亚杰(Jean Piaget)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认为知识和意义是由人类的经验所得(individuals construct new knowledge from their experiences)。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认为知识是通过学习者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意义的主动建构而获得的。这与传统的以教学理念不同,传统的教育模式中,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知识由教师的头脑传输或灌输给学生;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是中心,强调的是“学”。学习者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在学习过程中的其他人的帮助下(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1]由此可以看到,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学习,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习者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不是知识的主动灌输者和传授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教材不是教师灌输的内容,而是学习者建构的对象。何克抗也曾说过:“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主动参与、发现并加工信息的主体和知识的建构者,而教师则需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指导者、促进者和组织者。”[2]这一理论与传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相反,不再以教师为中心,建构主义理论承认学习者的认知主体地位,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通过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与外界环境交互作用、建构新的知识意义的过程的结果,认为知识的掌握也不是学习者的记忆与练习的重复,而是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体会和顿悟。这一理论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给教学带来了新的期待和更高的要求。
实施网络自主学习正是对这种新的教学理念的实践。Krashon的“输入假设”理论认为,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对学习者理想的输入应该是既生动有趣,又内容翔实,关联性强,且要保证足够大的输入量。[3]因此,网络多媒体教学的丰富性和生动性可以帮助教师在极小的心理障碍下向学习者提供大量的学习素材,而学习者也可以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习得语言,满足这种理想状态下的输入模式。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对第二语言的习得有着重要作用,而从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本科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具有比较成熟的心理机制,学习动机明确,自主性强,如果实施网络化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让他们充分利用网络丰富的教学资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满足专业学习需要的材料进行语言学习,充分体现网络化教学的趣味性和个性化原则,从而真正做到“以学习者为中心”;另外,网络辅助教学的学习氛围自由、轻松,没有传统课堂的压力和焦虑情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最后,本科学生作为我国培养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具有良好的学科素养,较强的认知能力和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为网络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因此,建构主义理论和本科学生所具备的综合素养,为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提供了实践依据。
三、本科学生的听力教学现状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要求》的实施,大学阶段的本科英语教学,尤其是听力教学,已经放到了五项基本技能之首,由此可以看到外部环境的变化对英语教育的影响。回顾这些年来的大学英语教学,虽然有一定的改进,但从教学的连贯性和延续性来看,与《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要求》里所提到的目标还是存在一定的距离,这既表现在课程设置上,又表现在教学模式上,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传统的英语听力课以班级授课的方式进行,以教师为中心,采用相同的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以及步调划一的教学进度,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单一的授课方式存在着极大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本科学生经过中学阶段的学习,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听力水而比较薄弱。这既有个人内在因素,也有外部客观原因。以听力课为例,传统听力课的教学往往采取学生听录音,完成听力练习,教师分析讲解的教学模式,把教学的重心放在了做练习和讲解录音文字上。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仍然是学习过程的讲授者和灌输者,学生被动地听录音,对答案,记笔记,无论听懂与否,课堂的教学步骤却不会因小部分学生的疑惑而停滞。这种内容和形式的重复往往会使学生感到机械乏味,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同时,给听力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会造成比较大的心理压力,容易产生课堂焦虑感,打击学习的自信心,产生畏难情绪,不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另外由于本科学生的英语知识结构中,还不具备相应的英语文化背景信息,如对英语国家的思维模式、风土人情、社会习俗等了解不够,直接影响了他们对所听内容的理解。
2.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尽管本科学生的英语起点较之以往有所提高,但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英语水平的个体差异也日益明显,尤其体现在听力能力上。以我校情况为例,来自经济较为落后地区的学生与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学生相比,在初次入学的听力测试上明显落后许多;这些学生中,由于中学学习环境所限,以及个人的重视程度等原因,在中学阶段,很少或几乎没有接触过听力课程,也没有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英语的听力训练;再加在此期间各中学对英语的重视程度和教学水平存在差异,学生在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上也存在明显的区别。除此之外,来自音、体、美专业的学生,大学阶段只要求达到三级水平,很多学生反映上课根本听不懂材料内容,也跟不上教师的授课节奏。如此参差不齐的英语听力水平,如果让教师比照全班的平均情况进行教学,势必造成听力基础较好的学生在课堂上吃不饱,感觉内容简单,昏昏欲睡;基础较差的学生又跟不上,上课坠入云里雾里,自信心备受打击。尤其是这几年,较为发达的城市,中小学开始便开设了听力课程,这样造成的地域差异也更加明显,传统教学模式的缺憾也更为突出,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3.有限的听力时间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学习需要,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我校自2006年来单独开设了英语听力作为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但每周一学时的教学时间,学生得到的听力指导非常有限,迫切需要通过其他途径改变这一状况。
因此,鉴于听力课程设置在数量上不能满足自主化、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并且传统的英语听力课程常以单项技能训练为主,忽视在听力教学中对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过多地重视听力技能的机械操练,针对这一现象,在英语听力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各个方面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充分利用听力课的有限教学时段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听说能力,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建设网络辅助的大学英语教学平台,构建适合本科学生生的听力教学模式。
四、以网络辅助的大学英语多媒体视频教学改革的模式及特点
作为一种新型的英语教学手段,网络多媒体听力教学有着传统听力教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多媒体网络技术以其生动多样的形式在英语听力教学中为师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交流平台。鉴于此,本项目遵循关于英语教学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理念、原则和要求,结合“建构主义理论”、外语教学的新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针对当前社会对于高素质专业人才英语应用能力的实际需求,以及我校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不断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将多媒体网络技术与英语多媒体视频教学相结合,集视、听、说为一体,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创新思维提高教学质量,重视学生听力能力的培养,逐步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重心,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结合我校学生分级教学这一特点,将“优化第一课堂,强化第二课堂,做好分层次教学”作为本项目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建构模式,为推动我校大学英语教学寻找更好更快的发展契机。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项目的多媒体视频教学改革利用了学校现有的网络教学平台,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估与考核等方面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1.在教学内容上创建以文化单元为线索、多媒体视频材料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模式。语言是文化最直接的反映,学习语言也就是学习目的语文化的过程。在大学英语的听力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因缺乏语言文化和背景知识而导致的听力障碍,不能正确获得语言信息中所包含的言下之意和说话人的真实意图。因此,在听力教学中加入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中英文化差异,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本项目试点下的听力课程,不再采取传统的以单一的习题练习为主的听力教学模式,而是在听力技巧与听力能力的训练过程中,以文化为章节进行选材,围绕英美社会历史文化知识以专题的形式进行讲解。利用与文化单元相关的多媒体视频为媒介,穿插讲解、补充材料,引导学生在听力的过程中领略目的语文化的魅力。如在讲节日这一章节的时候,我们选取了CNN的一则视频报道来引入白色圣诞节,让学生先作泛听后,然后以此作为拓展,探讨其宗教来源,现实含义,然后选取经典美剧Friends中的一个片段,穿插讲解,让学生体会欧美人过节时的一些传统;同时选取其他视听材料,通过小组活动讨论,把英美的其他节日和中国的节日做出对比,让学生在听力练习中能对这些常见的节日的传统内涵和来源有所了解。鉴于课堂时间有限,所以我们在课后还利用便利的网络平台,把与节日这一主题相关的视频、音频和文字补充材料提供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外进行深入的了解。根据教学课时和教学需要,我们选取了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从社会、艺术、文化、教育、科学等多侧面、多角度展示了英美文化的多元化,同时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并以此为导入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事实背后所传达的文化信息和价值体系。如在介绍奥巴马第二次竞选情况的新闻时,教师同时会把他第一次当选的胜利演说向学生播放。针对其中出现的这样一句话“She was there for the buses in Montgomery,the hoses in Birmingham,a bridge in Selma”,很多学生不能理解,因为这涉及当时的民权运动所引发的几个案例,如果没有相关的文化背景,在听音过程中必然不能理解。经过一学期以文化为中心的多媒体视频教学,通过便利的网络环境,给学生提供了与主题相关的英语原声视频影像等补充材料,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又使英语听力从枯燥乏味的练习中解脱出来,真正体现了“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思想。
2.在教学方法中积极运用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技术,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课堂的主动和核心因素,引导并掌控学生的学习进程。由于传统课堂中上课的学生水平不一,所以在教师掌控的情况下,不仅有的学生会出现吃不饱或是跟不上的情况,而且学生的学习进度不能自主掌控,难以体现学习的自主性。鉴于此,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多媒体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形式便成为了我校教学改革的主要模式。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的应用使得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再局限于规定的时间之内,为学习者开辟出了第二课堂,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和自主学习的需要。本着“优化第一课堂,强化第二课堂,做好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利用网络环境,将自测试题、电子教案、学习指导及其他辅助教学资料发放给学生,为学生提供更多更新的知识以及进行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英语听力不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英语听力教学也从单一的课堂教学转移到了以校园为主的英语学习的大课堂。针对教师所授班级人数众多,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特点,网络教学系统可帮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听力材料进行课外补充,以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依托我校现有的网络资源,教师利用学校的教师FTP和网络课程空间,构建了本项目的英语听力网络体系。通过注册登录,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下载课堂上的教学课件和视频影音。另外,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会在网络上布置额外的与主题相关的听力练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安排时间在线完成,充分激发学习热情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体现个性化教学和因材施教的原则。
3.完成多媒体视频材料数据库的建设,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为了建立网络音视频数据库,项目组成员充分利用了外语学院现有的学习资源,包括购买的音像制品和相关听力教材;同时利用校园网便利的网络资源,积极搜集优秀的音频、视频素材,如历年来各类英语试题,CNN、BBC和VOA的精彩节目,其中涵盖了时事新闻、人物访谈、文化透视和家居旅游等内容,同时还选择了影视佳作,经过我们精心挑选、加工整理后放在网上供学生学习欣赏,尽量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自如,寓教于乐的学习环境。随着项目实施的逐渐深入与完善,它将逐步取代课堂的听力练习部分,学生在课余时间内按要求完成教师布置的听力材料,提交之后查看答案和听力原文以检验和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也可与同学之间交流讨论。教师在授课时主要是以文化视频进行导入,讲解与拓展相关的背景知识,同时传授听力技巧和答疑解惑。教师通过对网络平台的监控,可以时刻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收到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增减和修改,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
在课外,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和爱好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己需要的听力资料进行听力练习。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视频材料可以从不同侧面刺激学生,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理解能力。同时本项目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有目地向学生传授视频材料中涉及的听力策略,引导其系统地掌握不同主题的听力技能,从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两方面来克服听力学习的障碍,学会在平常的听力训练中把英语的各项技能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学习。
4.据90后学生乐于参与、乐于展示的特点,设计围绕视频主题相关的学习任务。本着“优化第一课堂,强化第二课堂”的指导思想,利用计算机网络环境,引导学生在课前收集、准备相关主题信息;在课堂内围绕视频主题开展各项活动,如做展示、模拟视频语境、表演以及小组内讨论、小组间辩论,等等;课外对布置的视频材料进行小结,此外还会把视频的相关材料通过网络提供给学生,为学生提供更多更新的知识以及进行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英语学习不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本项目选取直观的视频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介绍英美风俗和文化特色来扩大学生知识面的同时,还在英语课堂上进行实用性强的视听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在理解语言真实度较高的各类视频材料的基础上用英语进行口头表达,使学生能就日常生活中一般情景进行恰当的交谈,能就所听材料或熟悉话题进行谈话或连贯发言,以直观画面和情节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听说技能。
5.加强了计算机辅助下的教学评估与考核。现代化的网络平台不但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网络学习资源,同时也可帮助老师随时监控学生的学习进程及学习效果。教师对学生实行监控,不仅是检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包括了对学生的学习指导,既包括了对其学习内容及时间分配方面的指导,也包括学习方法和疑难问题的指导。因此,本项目融入了学生平时作业、课外参与情况等形成性评价。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网络平台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借助网络环境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及时地知晓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进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建构。
此外,学生可以通过课程空间的网络留言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沟通,教师也可通过此方式监控学生学习情况,使网络教学更为有效。本科学生尽管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但在学习的过程中,无论学生学习能力强弱与否,都会或多或少地碰到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有的问题可以通过学生查找资料、和同学之间交流协作得到解决,另外一些问题可能需要和教师交流之后才能得到解决,由于教师的课堂时间有限,每周才有一次听力课,学生感觉从老师那儿获得的指导有限,因此,有必要提供教师与学生交流的网络平台。学生在复习教师提供的听力视频或文字材料时,或是对课外练习或补充材料有疑问的地方,都可以及时记录在平台的留言板上,一来可以温故知新,二来教师每天登录察看的时候,能对提出的问题及时地进行分析,给出解决的意见,从而实现对学生学习的监控;学生的互动社区是学习交流的场所,有助于协作式学习,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在网上,供其他同学学习指正,同样也可以把学习中的问题张贴出来,供同学和老师阅读,通过交流讨论共同寻找答案。教师通过监控此平台信息,能随时发现学生的学习困惑,免去了一部分性格内向的学生怯于向教师当面提问的顾虑;并且通过对教师答疑专栏留言等等方式,做到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其学习情况,帮助清除学生的学习障碍,确保了英语教学的顺利实施;通过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对每位学生的评估做出了比较客观全面的评价。
五、网络辅助的大学英语多媒体视频教学的优点及上升空间
本项目改革能得以顺利实施与我校软硬件设施密不可分。首先,网络教学体系已经初具规模,网络建设已成为我校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校园网体系的成熟为我校实行研究生的网络教学模式铺平了道路。其次,招生比例的扩大是我国外语教育的必然趋势,而我校网络体系的快速发展,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师资不足带来的压力和矛盾。再者,本科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随着计算机知识的普及,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熟练操作计算机的技能,并且几乎每人都有一台计算机,这也是计算机辅助的英语教学改革能得以开展的原因所在。
我校构建网络听力教学平台以来,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后,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听力资料库里的内容,自主决定听音时间;课堂上教师的任务不再是放音做练习,更多的是补充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拓展学生的听力技能,引导学生正确合理地开展自主学习,解决课堂外学生听力中遇到的问题。
网络自主听力学习,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但又没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克服了传统听力教学的不少缺陷。首先,网络自主听力教学打破了传统听力教学平均化的弊端,方便对不同起点的学生实施个性化教学,符合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专业需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扩展联系,至于学习的内容、难点和学习进度的安排,在教师的指导下,都由自己决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主动性得到了加强。其次,传统的听力课是一个教室加一个教师,每次上课的时间有限,网络听力平台建立在学校校园网的基础上,学校里的任何一台电脑,只要能登录上网,就可以进入系统进行学习。因此,学生不必通过语音教室便能完成课堂练习的内容,也节约了教学资源。再者,网络教学形式丰富多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并且,便于教师掌控学生的学习情况,调节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根据学生的信息反馈和定时答疑解惑,能及时发现并帮助学生克服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学习障碍。最后,计算机辅助的英语教学能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程和学习效果,在完成练习后能及时反馈练习结果,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存在的不足,教师也能随时查看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后得到客观、公正的形成性评价结果。
目前,网络辅助的大学英语多媒体视频教学改革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实践操作中的上升空间还很大。首先,本项目的多媒体视频的资料库的内容还需要不断更新,其他与主题相关的听力素材还需要不断完善。虽然当今市面上和网络里充斥了不少听力材料,但内容繁杂,良莠不齐,且侧重点也各有不同。学生面对众多的听力材料会感到无从下手,一是没有那么多精力一一涉及,二是其甄别能力有限,担心听过之后才发现对听力毫无裨益,既浪费时间,也浪费精力。因此,我们的资源需要从中精心挑选,将各种不同的材料在试听甄别之后,按难度不同进行分类,如适合英语几级的材料,在旁边能附上相应的说明,为学生选择时节约了时间;同时也按内容进行划分,如分成专业类,娱乐类,教育类等等,或是按专题进行分类,方便学生查找听力资源。另外,在将来的改革实践中,如果能加强完善网络平台的教学和学习功能,跟踪记录好学生每一次在平台上的学习实况,统计点击材料的频率和难度级别,教师在课堂上更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六、结语
计算机网络辅助的大学英语多媒体视频教学,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理想模式,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在网络教学日新月异的今天,有必要改革并完善听力教学体系,引入真实度很高的国外原版视频材料,积极筹备具有我校大学英语教学特色的、适应本科学生自主学习需求的英语学习中心,帮助学生根据教学要求和自己的水平,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必将会以富有特色的平台资源更好地体现以文化单元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的原则,真正做到师生之间的随时随地互动交流。
参考文献:
[1]陈远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适合外语教学吗[J].外语界.2001(3).
一、创新农业发展思路,确保农民持续增收,贫困人口下降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上年3545元预计增加到3746元,人均增收201元;扶贫对象由上年的6.37万人下降到5.86万人。一年来,广昌县坚持扶贫开发式扶贫方针,狠抓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确保农民持续增收。一是加大农业投入,夯实发展基础。全年财政投入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达到2.1亿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048万元),较上年增长20%;二是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几年来,该县大力拓宽思路,探索机制,通过通过“扶贫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科研机构+基地+农户”、“协会+基地+农户”和小额扶贫贷款贴息等多种模式,大力发展莲、烟、菌、药、油茶五色缤纷的致富产业。今年,全县白莲种植面积稳定在8万亩,产值3.8亿元;烤烟年产量达0.357万担,产值0.787亿元;茶树菇种植达3.6亿筒,产值实现6亿元。全县农民从中人均增收0.26万元,较上年增长12%;三是以白莲为基础,加大专项产业化扶贫资金投入,加快发展姚西村、贯桥村、龙水村和桥头村的乡、村生态游、红色游基地建设,以点带面,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发展。
二、按照“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的原则,加快推进整村推进扶贫开发
今年,投入29个国定贫困村、59个省定贫困村整村推进项目资金总量达到2654.88万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省财政扶贫资金677万元、增长14.7%,县级配套71万元、占全年任务的105%,整合部门889,7万元、增长10%,群众自筹240万元、增长14%。实施批复项目62个,项目开工率、完工率达100%。扩建、硬化村组道路30.3公里;实施水利实施项目13个,新增农田灌溉面积1600亩;实施饮用水项目2个。解决了贫困地区农村安全饮用水人数0.0336万人;实施“三清三改”项目3个,改善了3个自然村群众生活居住条件和生态环境。
三、落实移民扶贫举措,全面完成了整体搬迁任务
2012年移民搬迁任务1069人,其中生态移民139人,扶贫口移民430人。兴建了6个集中安置点。已完成集中安置移民539人、分散安置530人,占任务的100%。省下拨移民补助资金374.15万元全部发放到移民手中。省配套53.45万元、市配套42.76万元、县级配套10.69万元,均全部到位。搬迁出来的移民全部入住了新房,每人拥有了0.6亩以上耕地,移民生存条件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四、高位推动,深入落实“四个一”组合式扶贫工作
乡、镇、乡、镇在脱贫脱贫摘帽后始终保持高度清醒和警觉,按照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四不摘”的总要求,狠抓落实,四个乡镇八个村均继续保持原有驻村工作队伍的稳定,“五个一”帮扶力量不减,第一书记、驻村队员常态化驻村办公,县级联系领导、结对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均按照要求频次到村开展工作。
二、不摘政策方面
该四个乡(镇)八个村均继续落实省、州、县政府政策不打折扣,继续落实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政策到户到人,保障政策的稳定性,确保将贫困群众“扶上马”后再“送一程”,实现持续增收、稳定脱贫。
三、不摘帮扶方面
该四个乡(镇)八个村的各帮扶队伍稳定,做到帮扶成效不降低,帮扶工作不断档。对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帮扶落实情况进行了持续跟进,确保了因户制宜、一户一策。
吉安县是国家贫困县。要实现脱贫摘帽,就意味着:全县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底的8.4%下降到2%以内,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86个贫困村的水、电、路、通讯网络、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全面改善。而率先在全省实现脱贫摘帽,就意味着:吉安县的脱贫攻坚必须按照创建全省样板区、示范区的高标准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因地制宜、创新方式,走出一条具有吉安县特色的精准脱贫新路子。
率先脱贫摘帽,底气何来?
曾几何时,贫困一直是吉安县朝着小康迈进的牵绊,贫困人口的高居不下、贫困群众的寒暖疾苦也是县委、县政府的心头之痛。2002年,吉安县被列为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从此戴上了“国家贫困县”的帽子。才只“戴”了十四年,吉安县何以急切要求率先脱贫摘帽?底气何来?
底气,来自上级的关注、关怀。2016年2月3日,在视察吉安时寄予了“吉安、井冈山在脱贫攻坚中要带好头,做示范”的殷切期望;省委鹿心社书记在吉安县调研扶贫时,要求吉安县紧紧抓住“精准、落实、可持续”三大关键;市委胡世忠书记则对吉安县的脱贫攻坚指出了“三个到位、志智双扶、两表公开、力度加大”的思路。
底气,来自经济和社会的长足发展对扶贫脱贫的一以贯之的不懈探索和成效。多年来,吉安县经济总规模、经济增速稳居、财政收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一直稳居全市前列。在扶贫工作上,吉安县高唱“四个一产业扶贫”(一户一亩井冈蜜柚、一户一亩横江葡萄、一户一个鸡棚、一户一人进园区务工)主旋律,实施“四轮驱动”(担保贷款、贷款贴息、现金奖补、产业保险)的金融支持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被誉为“让农民学得到良法、拿得到良种、找得到市场、分得到红利、看得到希望,是比较扎实的扶贫脱贫路子。”
底气,来自吉安县委、县政府的坚定决心。“率先实现脱贫摘帽,是无数革命先烈交给我们的历史使命,是庐陵50万人民群众的期盼,是没有退路的攻坚战。”县委书记李克坚斩钉截铁:“不破楼兰誓不还!不能如期摘帽,我将向市委递交辞职申请!”
军中无戏言。一年来,吉安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干部,以对历史负责、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以“攻城不怕坚”、义无反顾的精神,以严谨科学的工作作风,开始了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艰难征程。
构建组织体系,确保层层落实传导压力
县委、县政府把全面脱贫作为全县最大的政治责任,不断强化县、乡、村、党员干部“四级联动”的组织保障体系。
――县级层面。成立了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县长担任第一副组长,副书记担任常务副组长,其他所有常委和副县长担任副组长,政府分管副县长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下设综合指导组、资金统筹组、项目实施指导组、督导组、宣传舆情组、考核验收对接组等六个工作组,由分管县领导分别担任工作组组长,确保县委、县政府所有班子成员人人肩上有责任、个个身上有任务。
――乡镇层面。按照有固定机构编制、固定工作人员、固定办公场所、固定工作经费“四个固定”的要求,在全县19个乡镇成立精准脱贫服务中心,由乡镇人大主席或者党委副书记分管扶贫和移民工作并兼任服务中心主任,内设政策咨询、产业扶贫、劳务扶贫、安居扶贫、智力扶贫、保障扶贫、健康扶贫等七个窗口,为贫困群众打开了一扇脱贫攻坚政策咨询、业务办理的服务窗口。
――村级层面。加强村级扶贫干部力量,实现307个行政村“第一书记”全覆盖。积极推行村级“六个一”(一办、一柜、一袋、一牌、一证)和“六上墙”(贫困户评选、退出、扶贫政策一览表等六项工作制度)建档立卡规范化建设,向贫困户发放了贫困户“三证一卡”(登记证、股权证、安居证,扶贫政策宣传卡),进一步提高了贫困户扶贫政策的知晓度和满意度。
――党员干部层面。按照4321帮扶要求,每位县领导定点帮扶1个乡镇、挂点帮扶1个贫困村和4户贫困户,每名正科级干部帮扶3户贫困户,副科级干部帮扶2户贫困户,一般干部帮扶1户贫困户,确保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全覆盖,确保贫困户不脱贫、干部不脱钩。
改革试点。在国土资源改革推进过程中,国土资源部将定点扶贫地区作为改革试点,改革措施在这里先行先试,先期分享改革红利。批准赣州率先实施稀土和钨枯竭矿山资源接续、稀土开发利用综合试点、稀土矿产地储备试点等三项试点政策。自2012年以来,每年都出台支持赣州的国土资源扶贫政策。这些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并持续发挥撬动效应,对加快赣南革命老区脱贫致富、振兴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订单式。定点扶贫地区地方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攻坚工作需要,组织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出国土资源政策需求和请求解决事项,向省级国土资源部门申报。省级部门“上接天线,下连地线,拾遗补缺,添砖加瓦”,在审核把关基础上,能在省域范围内支持解决的直接落实,需要国土资源部协调解决的转报部支持解决。国土资源部针对省级部门所报需求,在政策范围内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力求“对症下药”,精准出台政策。同时,注重多策并施,将土地规划、用地指标、土地整治等土地政策,地质勘查、矿产开发、矿业权转让、和谐矿区建设、地灾防治、地质环境治理等矿管政策,建立扶贫干部双向挂职交流机制等人才政策配套组合使用。
当日上午,李容根在省市有关领导陪同下,顶着烈日来到乳源县游溪镇八一瑶族新村、一六镇东粉村、东坪镇斜岭村、乳城镇“两不具备”迁移安置新村等地,了解上一轮扶贫“双到”工作情况,调研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李容根每到一处都进村入户,与村民嘘寒问暖,了解村民经过上一轮扶贫后生活、收入的变化。
“让你们从山里搬入新村好不好?”在八一瑶族新村,李容根与瑶胞赵志财拉起了家常。赵志财以前住在深山里,到山下办事至少要走五个小时的山路,十分不便。2009年在省市帮扶单位的支持下建起了新村,赵志财一家与该村村民一起搬进新村,视野开阔了,生活变好了,赵志财给李容根一个肯定的回答:好。“大家都说好,那就是真的好。”李容根高兴地说;在东粉高元村张帮会家里交谈时,李容根对村民说:“要好好研究、统一思想,重新规划,做好改旧建新、重建家园的工作”。
当日下午,李容根一行召开调研座谈会。会上,李容根充分肯定了乳源县上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取得的成效。他认为经过上一轮扶贫“双到”,贫困群众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他们幸福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人深受启发和鼓舞。李容根表示,三年扶贫工作成效显著,社会各界齐心协调,形成了合力,共同支持我省扶贫开发工作,许多成绩和经验值得我们总结。今年是我省开展扶贫“双到”工作的第四个年头,要切实做好扶贫济困日的捐赠活动。今年的扶贫重点工作是支持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的贫困山区村民搬迁和危房改造,资助经济困难家庭大学生入学,支持养老和福利机构的建设,资助残疾人、先天性疾病患者等四个方面。各地各部门和社会各界要踊跃参与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让社会发动面更广,参与度更高,“扶贫济困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要动员和带动更多的人参与扶贫济困。”
现在由我对仙庵、靖海两镇的前期扶贫对接工作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召开扶贫攻坚对接工作座谈会,确保工作有效对接
为了全面落实做好对接工作,5月13日,**镇扶贫驻村工作队在惠来县仙庵镇政府召开了扶贫攻坚对接工作座谈会。会议落实扶贫工作队员的岗位轮换和工作交接,明确驻村“第一书记”五项工作职责,要求全力冲刺脱贫攻坚决胜战。**镇委副书记杨国梁、镇委委员苏惠英一行赴惠来参加座谈活动,同时,仙庵镇、靖海镇相关领导参加了座谈。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镇定点帮扶惠来县仙庵、靖海2个镇共10条村,经过此前3年的精准扶贫、脱贫工作,扶贫成效显著,为新一轮的脱贫攻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落实“一对一”专人工作交接,确保工作无缝对接
根据惠来县工作组要求,新一轮驻村工作队长全员到位后,**镇驻村工作队安排新老队长实行“一对一”工作无缝对接,主要完成了4项工作交接:1、人事交接。在前期,新一轮驻村队长在老队长的亲自带领下,各自拜访了仙庵、靖海两镇村领导及扶贫办。2、对象交接。一个月来,通过由驻村老队长带领新队长的方式,连续开展多日高强度、不间断式的逐户走访,摸清了贫困户基本情况。3、资金交接。这个月来,新老队长在走访空闲之余不断对资金使用、结余情况进行反复核对,一一核查,确保无误。4、工作交接。在交接过程中,**镇所以驻村老队长都对所驻贫困村的基本情况和三年以来开展的工作以及正在进行中的事项进行了详细介绍和交接,并合理地提出了2019-2020年到村引导资金项目规划意向,为新队长指明了方向。
二、着力推进稳外贸,持续在保市场主体上攻坚发力
做好出口企业孵化工作,积极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申请自营进出口备案登记,推进转内销和出口市场多元化;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着力培育新增长点。着力开展“四送一服”活动,强化挖潜增效,以现有骨干企业为抓手,促进皖神面制品、东大木业、新远大橱柜等骨干企业做大做强。
三、着力推进稳外资,持续在扩大投资上攻坚发力
积极组织参加进博会、世界制造业大会、投洽会、高交会、东盟博览会等重大经贸活动,开展投资环境推介,推动更多的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建立重点外资企业联系服务制,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四、着力推进脱贫攻坚,持续在助力乡村振兴上攻坚发力
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上级关于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抓好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加强双包工作,推进消费扶贫,提升电商扶贫,确保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第一年,是中央打响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第一年,也是中央发出脱贫攻坚战总攻号令的第一年。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的唯一的短板,脱贫攻坚做不好,不仅贫困人口不满意,人们也怀疑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真实性。脱贫攻坚承载着人民之福,凝结着民族之梦,汇聚着全球的眼光。
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强调,拿出“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概,“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向贫困发起总攻。
下面,我围绕学习贯彻系列讲话,就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落实湖北省委、省政府“十个务必”要求和“三大战役”精神,以“识时局、顺时势、担时任,努力提高扶贫系统脱贫攻坚战斗力”这个课题,谈几点初步体会。
一、“四个意识”升级
脱贫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大的政治任务、发展任务、民生任务,也是重大发展机遇。我们要认真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提高政治站位。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把“三严三实”作为一种作风、一种精神,作为一个标准、一个境界。领导干部要始终把党和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担责不误、临难不却、履险不惧、受屈不计,切实担负起管党治党的责任。
二、扶贫情结升级
树立“一切为了贫困父老乡亲”的扶贫价值观,构建精神高地。扶贫干部唯有像田垄间的麦穗,身子越低,分量就越重。只有把老百姓生活的富足当成自己的责任目标,克服懒政怠政的作风,才能使扶贫工作切实扎根基层。
三、学习能力升级
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脱贫攻坚工作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要切实加强思想武装,把的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作为全省扶贫干部的必修课。防止只顾埋头拉车,不顾抬头看路;防止高不上来,也低不下去;防止穿新鞋走老路,思维固化。
四、专业素质升级
提升综合能力。扶贫开发工作综合性强,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复杂系统工程。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在一次讲课中指出:我们要努力提高八个方面素质:提高时政分析素质;提高经济理论素质;提高公共管理素质;提高法律素质;提高人文素养;提高科技素养;提高互联网和信息化利用的素质;提高生活素养。
扶贫干部要练就“两刷子”。湖北省扶贫办要有与席位相适应的能力,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要有思想、有招数。
五、发展理念升级
当前,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我们准确把握新常态下的新要求,力争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扶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产业基础、动力基础、社会基础和生态基础,奋力完成更大的历史使命。
落实新发展理念。脱贫攻坚是全面建设小康最大的短板,也是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内容,面对经济新常态,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就要提高统筹贯彻新的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真正把五大发展理念作为红绿灯,指挥棒。
要致力改革。指出,“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改变办法靠上头指路、措施靠领导点头的惯性思维和惰性思维。扶贫办要有“爬北坡”的勇气,努力在扶贫工作上有创新。
要弘扬法治。立法是教人向善的艺术,大力推进依法扶贫。依法行政,而非简单地扣条文。
六、职能作用升级
目前,扶贫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在扶贫攻坚上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湖北省扶贫系统的工作应做到以下几点:
实现从“扶贫攻坚”到“脱贫攻坚”的转变;树牢“闯过娄山关,拿下腊子口” 的新精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精准扶贫、不落一人;建设一支铁军的总要求;建设一支立“军令状”、冲锋陷阵的“尖刀连”;落实“1+N+M”政策体系,推进扶贫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定位脱贫攻坚参谋部,作战室,督查队职能;盯住出干部,出成果的目标。这场世纪之战,要出“战斗英雄”“战斗群体”,要出工作品牌。因此,要守住两个底线:一是“准”,二是“实”,防止弄虚作假,数字脱贫。念好四字经:细――细致完善数据平台,细微明晰村级挂图,细心填写农户台账。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出实招实功。深――深化双联行动、深化驻村帮扶、深化社会扶贫、深化协同推进。严――以严的程序、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保障精准扶贫深入推进。严把对象人口关,严把督查考核关,严把脱贫退出关。慎防“虚假脱贫”“数字脱贫”形式主义。
建好国家扶贫开发大数据平台、省级扶贫开发融资平台、县级扶贫开发资金项目整合管理平台,贫困村扶贫脱贫落实平台,社会扶贫对接平台。这“五个平台”建设湖北省要走在全国前列。
落实“四个转变”要走在全国前列。创新扶贫开发路径,由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创新资金使用方式,由多头分散转向统筹集中使用;创新模式,由偏重输血转向注重造血;创新考核体系,由偏重考核地区经济发展指标转向考核脱贫成效。
“四个一批”要有湖北经验。在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要有湖北做派。在健康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交通扶贫、水利扶贫、劳务协作、危房改造、科技扶贫、中央企业百县万村帮扶、民营企业万企帮万村行动中要有湖北板块。在“十大工程”中要有成为湖北品牌。
七、干事作风升级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正。扶贫工作是政治工作、经济工作,民生工作,松懒散软是脱贫攻坚最大的敌人。我们既要做发展工作,又要做群众工作、思想工作;既要开展扶贫战略谋划,又要冲锋陷阵,到村到户。一般的状态,一般的手段,一般的作风,干不了这样工作,必须昂扬精神,转变作风,付出超常努力。要发扬十堰市干部“黑夜如同白天忙,激情远比气温高”精神,“外修生态、内修人文”,永葆“干部内心的青山”。
八、监督执纪升级
指出:“有油水的地方滑,站稳就不容易”。对那些求是不可得的,不该拿的,不要去追,更不要去求。
打赢脱贫攻坚战,从严治党是保证。全面从严治党,清扫陈垢积弊,建设扶贫系统政治生态上的绿水青山,是对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一个重大考验,也是从政理念、从政方式的转型和调整。各级扶贫干部要加快自身转型,系好“安全带”,增强原则性、主动性、创新性。
理想信念是主心骨,纪律规矩是顶梁柱。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守正严把法律戒尺、纪律戒尺、制度戒尺、规矩戒尺、道德戒尺。
九、担当意识升级
10月18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扶贫开发大会,出台了含金量极高的《关于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及10个配套文件,鲜明地提出了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的奋斗目标、着力重点和具体措施。明确我省分两步实现扶贫攻坚目标任务,第一步,扎实推进“33668”扶贫攻坚计划,大力实施“六个到村到户”和“六个小康建设”,到2017年末,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300万人以上,按照省定标准24个贫困县、375个贫困乡镇脱贫“摘帽”,5800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00元。第二步,认真落实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保护、加强教育、社会保障兜底等“五个一批”扶持措施,到2020年末,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实现623万现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群众收入迈上新台阶,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高,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全面消除绝对贫困。
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我县研究出台了《关于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及11个配套文件,这12个文件将作为指导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政策性文件。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结合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出台的“1+10”政策文件,把落实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的“1+11”文件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各级干部认真学习领会,深刻理解和吃透精神实质,全力抓好贯彻落实。
今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安排部署,始终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深入实施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和基础设施“六个小康建设”,扶贫开发成效显著:一是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大幅增加。目前我县已争取到财政扶贫项目18个,到位财政扶贫资金9064.8万元。二是贫困人口大幅减少。1—10月,我县共减少农村贫困人口3.025万人,占全年目标任务的94.53%。三是“33668”扶贫攻坚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四是干部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成效显著。在11月4日全省领导干部遍访贫困村贫困户情况统计表中显示,我县在全省88个区县中干部遍访人数为4255人,居全省第一,访问贫困户户数36886户,居全省第二,访问贫困村次数242次,居全省第三。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首轮贫困村贫困户的遍访工作进度较慢,部分乡(镇、街道)完成较差。遍访贫困户录入率低于50%的有2个镇、街道,其中双塘街道贫困户遍访任务为1041户,实际录入64户,占比为6%;鹦鹉溪镇贫困户遍访任务为2549户,实际录入510户,占比为20%。遍访贫困村录入率低于50%的有3个乡镇,其中__镇遍访任务为14个村,实际录入2个,占比为14%;鹦鹉溪镇遍访任务为19个村,实际录入2个,占比为10.5%;长坝镇遍访任务为10个村,实际录入1个,占比为10%。二是贫困户信息不精准,存在逻辑错误。系统中超过120岁的有6人,其中孙家坝镇3人、大坝场镇1人、长坝镇1人、天桥乡1人;小于0岁的有7人,其中青杠坡镇2人、天桥乡1人、思林乡1人、兴隆乡1人、鹦鹉溪镇1人、__镇1人;贫困村登记表中女性贫困人口填写为0的村有25个,其中__镇9个、__镇14个、枫芸乡1个、大坝场镇1个;林地面积填写为0的贫困村有30个,其中__镇14个、__镇14个、枫芸乡1个、大坝场镇1个;收入大于贫困线(2884元)未脱贫户数有3户,其中板桥镇、凉水井镇、杨家坳乡各1户;非低保户领取了低保金的有23户,其中大坝场镇21户、板桥镇2户。三是贫困村计划出列、贫困户计划脱贫标注不完全。贫困村计划出列年份未标注的有76个,其中:__镇18个、鹦鹉溪镇15个、__镇10个、思林乡8个、青杠坡镇8个、大河坝镇7个、大坝场镇4个、塘头镇4个、香坝镇2个;贫困户计划脱贫年份标注率低于30%的有11个,其中大河坝镇22%、枫芸乡25%、合朋溪镇27%、胡家湾乡24%、三道水乡29%、双塘街道25%、天桥乡21%、亭子坝镇22%、鹦鹉溪镇24%、许家坝镇24%、香坝镇22%。四是数据填写不完整。全县有1602户贫困户未填写银行账户,其中:鹦鹉溪镇663户、大坝场镇413户、许家坝镇390户、三道水乡93户、塘头镇25户、大河坝镇11户、胡家湾乡3户、思唐街道1户。五是身份证号重复人口较多。其中塘头镇707人、__镇179人、大坝场镇171人、鹦鹉溪镇149人、大河坝镇113人、青杠坡镇105人等。
(一)切实开展精准扶贫“回头看”工作。
1.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一是看扶贫对象准不准。对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拉网式全面认真核实,逐户逐人彻底核清贫困人口的基本情况、贫困原因。对尚未建档立卡的其他农村贫困人口,一并进行全面清查核实,通过程序上级确认后补充建档立卡,确保扶持对象精准。继续认真开展财政供养人员、工商注册人员、购置车辆人员和在__、铜仁购买房屋人员等“四类人员”信息比对和复核清理工作,所有问题这次必须全部解决。二是看脱贫需求清不清。按照“四个一批”的要求完善帮扶措施(即,通过产业和就业发展一批:包括城镇化、旅游业、建筑建材业、山地高效农业、第三产业、交通运输业、产业园区带动和能力素质提高8项措施;通过扶贫生态移民安置一批:包括小城镇、产业园区、重点景区、县城及县城
规划、就地就近搬迁5项措施;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主要是低保保障兜底措施;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主要是医疗救助措施),并按年度拟定帮扶项目计划,解决好“怎么帮”的问题。对贫困乡、村、组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乡施策,制定明确、具体、可行的整乡帮扶、整村或整组帮扶措施,并准确记入建档立卡信息系统。三是看指标数据是否齐全。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档案(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脱贫)是否资料齐备、数据详实、管理有序;贫困乡、贫困村、贫困户信息登记和贫困户收入管理数据是否全面、准确、合理。四是于11月28日前全面完成信息平台核查任务。五是对重新核实的贫困人口及相关工作,实行由村支两委主要领导向乡(镇、街道)党委政府书面承诺、乡(镇、街道)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于11月28日前向县委、县政府书面承诺,县委、县政府于12月5日前向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书面承诺。2.扶贫项目管理实施“回头看”工作。一是看扶贫项目安排是否精准,是否集中瞄准贫困村、贫困户。要对2014年和2015年扶贫项目覆盖到贫困村和贫困户情况开展认真核查,解决建档立卡和项目安排“两张皮”的问题,消除大而化之、撒胡椒面、面子工程、优亲厚友、扶富不扶贫等突出问题。二是看项目是否严格按照财政专项扶贫发展资金项目批复的实施方案进行实施。三是看项目的进度快不快,质量好不好。四是看群众对项目实施的满意度高不高。五是看“第一支部书记”在项目管理中是否做到全程参与项目申报、全程指导项目实施、全程加强项目监管、全程督促项目评估等“四个全程参与”。
3.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回头看”工作。一是看资金是否使用精准,是否安排到贫困村、贫困户,并在“信息平台”项目管理系统上做好到村到户项目资金及报账进度、项目覆盖农户及项目地理信息等备案工作。二是看是否按照财政扶贫资金的要求规范使用和管理,保障资金的安全。三是看是否按照要求实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程序是否符合规定。
4.2015年计划乡镇“摘帽”、贫困村和贫困户出列“回头看”工作。一是看帮扶机制实不实。健全帮扶机制,落实帮扶责任,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落实好到村到户帮扶措施。做到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和帮扶责任人“两个全覆盖”;解决好人员选派不好、工作任务不明、驻村时间不够等问题,切实做到因村派人;解决好帮扶责任流于形式、帮扶效果差等问题;解决好非建档立卡贫困村中贫困户帮扶责任人落实不到位、措施不到位的问题。二是看脱贫成效真不真。准确反应2014年、2015年减贫成效。主要核实2014年贫困人口脱贫标识及后续跟踪管理情况,2015年扶贫开发信息采集、减贫计划落实情况(含贫困人口计划脱贫、贫困村计划出列)、减贫摘帽乡镇的标识。对贫困村、贫困户退出的标准和程序精准度进行随机抽查核实等。探索对贫困乡镇减贫摘帽以及贫困村退出开展第三方评估核查。三是要坚持“三个按照”对贫困人口实行动态管理,即:按照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对贫困人口进退实行动态管理;按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要求,对贫困人口进退实行动态管理;按照国家贫困退出机制指导意见中“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超过当年国家贫困标准的地区,凡纳入低保的家庭,视为脱贫人口”的意见,对低保人口进行动态管理。四是要巩固扶贫成效。对2014年以后脱贫的人口,如有返贫迹象要进行后续跟踪管理。对纳入2015年及以后脱贫计划的贫困户要认真落实脱贫计划和帮扶措施。原则上计划脱贫人口在当年应享受到国家政策扶持(包括投入的各类公益性项目)。
(二)切实抓好扶贫开发工作考核。
1.减贫摘帽暨巩固考核验收工作。一是已经实现“摘帽”的17个贫困乡镇,按“贫困发生率年度下降4.3个百分点以上”的标准,按照县级年度评估核查、报市级年度复查的方式进行,确保稳定脱贫。各乡(镇、街道)的减少贫困人口计划年初已经下达,要提供可靠真实资料,按照程序录入贵州精准扶贫信息平台。二是尚未实现省定标准“摘帽”的杨家坳乡、兴隆乡2个贫困乡,必须在2015年末实现“摘帽”目标,通过县、市两级验收。
2.贫困村出列考核验收工作。贫困村出列执行国定退出标准。以贫困发生率和村级集体经济为主要衡量指标,在实现“贫困发生率年度下降4.3个百分点、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不低于3万元”两个指标时,即可退出。今年,我县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计划安排有71个贫困村出列,其中:宽坪乡、亭子坝镇、青杠坡镇、三道水乡、天桥乡、合朋溪镇、鹦鹉溪镇、板桥镇、胡家湾乡、大坝场镇、枫芸乡、凉水井镇、关中坝街道、双塘街道、塘头镇、许家坝镇各2个村,兴隆乡、杨家坳乡、长坝镇、思林乡、大河坝镇、__镇、文家店镇各3个村,香坝镇、孙家坝镇、__镇、瓮溪镇各4个村。贫困村出列任务已在贵州精准扶贫信息平台备案标识,各乡(镇、街道)要根据工作要求和流程,按照出列程序,准备好相关资料,千方百计确保贫困村如期出列,由县扶贫办于11月15日前出台考核方案。
3.贫困人口脱贫出列工作。贫困人口脱贫以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超过当年国家贫困标准、有安全住房、家庭无辍学学生为主要衡量指标。凡贫困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当年国家贫困标准(今年贫困线标准为3028元),即视为脱贫人口。今年,我县计划减少农村贫困人口3.2万人,各乡(镇、街道)要按照减贫工作流程,对照在建档立卡中标识今年要脱贫的农村贫困户完善资料,各乡(镇、街道)既要有脱贫人口花名册,又要有减少贫困人口的专题报告,经过县扶贫办审核后及时录入贫困户信息平台,确保完成减贫任务。
(三)切实抓好扶贫项目资金管理。
1.扶贫项目资金监管工作。按照“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督跟着资金走”的原则,建立完善扶贫项目立项、审批、实施、验收、评估等管理制度和监管程序。一是按时拨款报账。项目实施单位要按项目实施进度拨款报账,实行专款专用,确保资金不挪用、不滞留。通过对5个报账试点乡镇的检查,发现存在问题很多,如未采购、未招投标及委托实施的项目内容与批复方案不一致等。二是加强管理。县扶贫办要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开展项目、资金监管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专项检查和重点抽查。三是强化监督。县审计、财政、纪检等部门要组织开展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专项督促检查工作,要做好扶贫项目的廉政档案建设,确保扶贫资金
高效安全。2.扶贫项目实施工作。一是抓好已建项目的管抚。对已建好的核桃、油茶、精品水果等项目要按照方案进行管抚,县扶贫办要及时将管抚费拨付到项目实施单位。二是抓好在建项目的实施。各项目实施单位要按方案实施项目,按时拨款报账,县扶贫办要抓好督查,确保项目按期完成,发挥效益。三是抓好竣工项目的验收。对已竣工的项目,项目实施乡(镇、街道)要进行初验,然后申请县级验收。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对项目单位申请县级验收的项目进行验收,必要时可采取第三方验收的方式进行。
3.2016年扶贫项目申报工作。一是建设好项目库。各乡(镇、街道)、有关部门要结合县整体规划、本地资源、扶贫对象需求和精准扶贫要求,扎实开展项目编制工作,县扶贫办要抓紧建设扶贫项目库,将质量高、可行性强的项目列入县级项目库。今后县级审批项目原则上从项目库中筛选。二是抓好对接。县扶贫办及有关部门要主动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工作,积极争取各类扶贫项目列入“十三五”规划。
任务已经明确,现在关键就是狠抓落实。全县上下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以务实高效的作风、以强有力的工作执行力,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一)强化责任落实。各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要履行“主体”责任,始终把精准扶贫主体责任扛在肩上。党政主要领导同志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亲自安排部署、亲自检查督促、亲自核实把关。各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要履行“主抓”责任,把主要精力和到位的项目资金安排在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减少贫困人口数量、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上。要认真实施好“1+11”配套文件,明确目标、规定时限,层层分解责任,确保取得实效。各级干部要履行“主帮”责任,按照“三严三实”要求不折不扣做好帮扶工作,做到不脱贫、不脱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