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机械制图测绘实训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2-02-20 17:00:1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机械制图测绘实训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机械制图测绘实训总结

篇1

一、引言

机械制图课是机械类高等院校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是后续专业课、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不可或缺的基础,主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改观低分无能、高分低能现状,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真才实学适应工程和市场,良性就业、发展成才。传统的制图课偏重理论、轻视实践的考核方法,不能适应现代高职教学的目标要求,不利于人才培养,因此,要运用好考核这一指挥棒,科学、合理的考核学生制图课学习的全过程,建构理论和实践考核、课堂内外考核、过程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多元考核评价体系,力求促使学生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切实掌握理论知识和具备动手能力,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二、制图课考核的现状和弊端

(一)考核现状:制图课的第一学期,我校长期以来采用传统的闭卷笔试的考核方法,总评成绩100分,其中平时占5%,期中占25%,期末占70%。主要考核学生画法几何部分的投影基本知识、截交线、相贯线、组合体和图样画法等。第二学期以考查的形式考核,成绩按优、良、及、不及四等评定。内容有标准件、测绘零件图、装配图、计机绘图等。

(二)考核的弊端

1.方法太固化,真实性差。传统考核方法,采用100分钟的闭卷考试,以笔试成绩为主,题型一般为补漏线、补视图、单选某视图、由轴测图画三视图、改画剖视图、断面图等,由于受考试时间和试题数量的局限,题型老套单一,数量有限,知识覆盖面不全,有些试题是讲评过的练习题,有些试题多次使用,在考试内容上有很大的片面性,难能反映学生学习的真实状况。

2.比重不合理,针对性差。机械类专业如机制、模具、汽车、机电、数控等专业的学生进行制图课考试时采用统一的试卷,内容基本相同,不能体现对各专业学生人才培养目标的专业区别和特性。另外,期末成绩所占总评比重过大,平时成绩占比重过小,对制图课的学习过程失去管控,不能引导学生注重平时学习,导致有的经常旷课;有的睡觉;有的玩手机;有的人在课堂心在外;不做作业或相互抄袭,到了期末突击复习、猜题押题,为了考试而考试,成绩可信度低,教学效果差。

3.目标不明确,实践性差。机械制图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国家标准、具有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而现实的考核形式和内容并没有体现以素质、能力为核心,单纯的卷面考核方式并不能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成果。零件图、装配图部分的测绘考核,对学生尽管有动手实践的要求,但几种测绘件反复使用,极易是学生懒于动手而相互抄袭。由于没有按一线技术工人的要求注重实践能力的考核,学生现有的能力与企业的人才需求差距甚大,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上岗就业。

三、制图课考核改革的实施和思考

首先,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考试的引导、激励和调控功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设置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如试卷考试、课外实训考核、答辩、制作模型、徒手绘图、测绘零件图等。其次,考试命题类型主要有选择、判断、据轴测图画三视图、补画漏线、补画视图或剖视图、改画剖视图、断面图等,以多类型、多方向引导学生勤学苦练,提高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使考试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具体的改革方法:1.为了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在考核权重上要恰到好处,考核总评=出勤10%+课堂表现20%作业20%+期中20% +期末30%,加大了平时的出勤、上课表现和作业的比重以加强学习过程的考核,扭转上课不专心,作业不认真,突击求得分的不良学风。2.考卷考核:闭卷考试促使学生扎实、系统、真实地掌握基本知识和方法。开卷考试目的在于考核学生物图转换的能力和工具书的使用能力,从总体上考核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掌握程度,用已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3.实训考核:对于零件图、装配图部分要加大实践考核比重,考核总评=出勤10%+作业10%+实训表现20%+阶段成绩20+结果考核40%。由于制图课的第二学期是标准件、零件图、装配图、计机绘图等基本技能知识,不便用考卷考核,而用测绘零件图、装配图、软件绘图进行考核,就必须加大实践考核的评分权重,在整个实训过程中不仅要考核出勤和作业,更重要的是考核实训投入和动手表现;实训每一阶段的成绩如:拆卸、测绘及数值、画草图等;测绘结果。4.答辩考核:为了防止测绘结果出现抄袭、代画等虚假现象,不能只由图面确定分值,采用学生当面答辩的方式,答辩的内容可广泛取材,紧密联系生产实际,针对学生的测绘结果,涉及不同的知识点,包括机件的表达方法、零件图和装配图中的特殊画法、工艺结构性、公差配合、装配关系等。这些知识含盖广实践性强,可以考核学生综合读图、绘图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让实训考核的指挥棒督导学生深入实践,勇于动手,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适应就业和企需要。5.几点思考:在改革考核的实施中,要保证考核实施的可靠性、有效性,必须加大试卷考核题库的题量,尽可能的覆盖各考点部分的精细处,同一知识点的题目不仅数量大而且要类型多,难点、重点把握好,难易程度要适当;可以吸纳实验实习老师出题入库;教考分离,并且出同分量的考题四份以上,考前随机抽取;相近专业的考题不能公用,要有区分和侧重;最重要的是要严格考核、严格把关,严格学籍管理,避免一杆过和高分低能现象出现,使考核的指挥引导作用落到实处。

四、结语

“考核”这一教学环节是引导学生学习、促进教师教学的“指挥棒”,只有结合制图课目标和教学实际,不断总结和革新,制定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模式,才能真正发挥它督导“教”与“学”的指挥、调控作用,使制图教学真正面向就业和社会,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的现代应用型人才。

篇2

《机械制图》是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学生入校后涉足工程领域的第一门课,人们将其称为未来技术人员的启蒙课,也被誉为“工程界的语言”。它在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际工作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经过本教研室全体成员几年的努力,分析并总结多年来教学过程中碰到问题,我们将AutoCAD、UG、PRO/E等CAD/CAM/CAE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使用,并将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大胆创新,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努力提高其绘图技能和计算机绘图速度与质量。改变了黑板和粉笔的传统教学方式。

一、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1、以岗位需求为依据,确定以培养学生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为主线,制订实训项目,实现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2、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读图实训和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的减速器测绘综合实训项目,真正实现了工学结合。

3、将教室、实训室融为一体,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

二、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本课程的特点是即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在讲授投影理论部分,更多地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在讲授机械图部分时,在课件中,更多利用立体模型、三维动画和三维CAD软件进行演示,以增加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技能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探究机械制图课的教学规律和特点,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与讨论相结合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进行具体内容的讲述过程中,注重空间分析、投影规律、表达特点和方法步骤的归纳总结,使学生分析问题有思路、解题作图有方法,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引导式教学法:制图课程的绪论通过拆装减速器在制图实训室进行,引导学生了解机械设备的构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练结合教学法:在学习投影作图基础部分中,教师理论讲授,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且能使学生很好地掌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知识点。学生动手进行绘图及读图练习,使学生掌握正投影的理论和方法,不断地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读图、画图能力。

3、讨论、启发式教学法:在学习机件的表达方法时,通过课堂上大家讨论,方案分析比较,确定最佳表达方案,正确、完整、清晰、简洁地表达机件。

4、任务教学法:在读图实训中,教师布置任务,学生按照要求完成机械产品零件图、装配图的识读,实现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5、项目教学法:减速器测绘实训项目中,教师布置实训项目,学生制订计划,通过测绘,确定表达方案,完成整套图纸的绘制,实现项目导向教学模式。

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机械制图是比较适合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的课程,在传统的教学中,采用的是模型和挂图的方式,来解决直观问题。采用多媒体教学后,可以在课件中建立立体模型以帮助学生想象空间形体,也可以采用三维CAD软件进行现场解析机器或部件的装配、拆卸过程的教学手段。

学生在学习“机械制图”课程过程中老师通过挂图教学,是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读组合体视图,要求学生充分掌握线面的投影特性和基本体的投影特性,有时还要利用捏橡皮泥的方法或利用白萝卜切割制作实物,帮助学生提高空间想像能力,对于复杂形体这样就很难了,而教师借助AutoCAD进行建模,不管形体有多复杂,都能方便迅速地制作出三维形体,制作后的形体能清晰表达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各个面、线的实际形状以及各部分的投影关系,还能对局部或整体进行自由缩放,从而使学生看清重点部分或局部细小结构的形状;还可以将形体自由旋转,观察形体在前后、左右、上下六个方向上的连接关系,用三视图的知识分析形体,然后画出三视图。并将三视图与立体图对比,三视图想象立体图,立体图想象三视图,如此反复,让学生建立空间想象能力。

因为AutoCAD可将二维图形通过“建模”命令生成三维造型,这对刚接触机械制图的学员来讲可增加他们的立体想象能力。在设计过程发现错误或不合理的地方,可以通过“实体编辑”命令对设计的零件进行修改,可以一直修改到符合设计要求。设计完成可以将三维立体图自动生成三视图并进行尺寸标注。学生还可以利用AutoCAD中图块的功能,把多个三维实体块装配在一起形成装配体,并对装配体进行模拟装配。学生一方面能通过零件模型看到每一个装配体的真实形状,另一方面,通过装配体能看明白各零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动力传动路径,从而分析出各个零件在装配体中的作用等。通过在多媒体教室的演示教学,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对空间物体的认识能力。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多进行零、部件模型的测绘,提高学生想象与动手同步进行的综合能力。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更丰富、生动、形象,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为了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制图能力,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在制图研究室教师们的引导下,成立了制图协会,该协会完全以学生自我管理,从高年级的学生中,精选出一批优秀的学生,并进行强化训练后,组成一支优秀的辅导团队,在课后,帮助新学生更好的学习机械制图和AutoCAD,新学生想不出来图形,通过AutoCAD、UG、PRO/E等CAD/CAM/CAE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画出立体模型。同时高年级的学生也得到了更大的收获,而且制图协会每学期自发组织机械制图大赛和AutoCAD大赛,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针对《机械制图》这门课的特点,我们分两个学期来完成课程任务,采用的考核方式是:第一学期是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再结合成为总成绩;第二学期是平时成绩占总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50%,计算机绘图占总成绩30%,再结合成为总成绩。

篇3

机械制图学科是中职机械类专业学生必修课,主要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图形表达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为课程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识图、读图、绘图能力为具体的教学目标。传统的机械类专业课程设置是单独开设机械制图、AutoCAD、公差与配合测量课程,甚至由不同的教师去教授这三门课程,导致课程之间的知识衔接度较差,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根据实际教学经验与学科的相关度,笔者对课程进行了新的整合尝试:以机械制图基础理论为主,AutoCAD为辅,并穿插相关的公差与配合测量课程知识。改革效果相较于传统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增且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1 课程内容的整合设置

当前社会用人单位较为看重技校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所以我们在课程设置中,要注意以实际技能操作为主、以理论教学为主线、以项目教学为手段,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际技能操作水平、提高课程效率的课程整合目标。笔者的课程整合教学内容设置如下所示:

(1)制图的基础知识,包括课程的基本要求、制图的国家标准等;(2)AutoCAD 基础知识,包括AutoCAD用户界面、设置绘图环境和绘图的概念术语;(3)投影与视图的基础知识,包含点、线、面的投影、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4)简单图形的创建,通过平面图形绘制讲解AutoCAD中的绘图和编辑命令;(5)组合体的三视图及尺寸标注,包括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组合体的尺寸标注;(6)AutoCAD的尺寸标注及常用绘图命令的综合应用,上机绘制组合体视图并标注其尺寸;(7)零件图,包括视图选择、尺寸标注、极限与配合、表面粗糙度、形位公差、零件上常见工艺结构、读图方法以及AutoCAD绘制零件图,并进行文字、尺寸、形位公差及粗糙度等标注;(8)装配图,包括装配图的画法,装配图的尺寸标注、技术要求、明细栏,并要求AutoCAD绘制装配图;(9)专题项目测绘,强调综合技能的训练,利用两周的时间进行实体零部件的测绘,要求手工画出草图,再用AutoCAD绘出整套图纸。

2 课程整合实施后教学方法的改革

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整合的终极目标就是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将学生培养成符合时代要求的应用型人才,所以在教学中,笔者采用多媒体教学、项目教学法,着重强调加强机械制图与CAD课互动实践教学。

2.1 利用多媒体教学,课程内容穿插讲授

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精心对教学内容再梳理的过程。笔者将每一部分的教学内容都以ppt的形式呈现,再结合声音、动画等效果,让枯燥、晦涩的理论知识变得立体、生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也高。在讲完相关基础后,可以同时利用AutoCAD 软件授课:(1)复习巩固。可以把基础知识中所涉及到的图形提前在AutoCAD 软件中建立模型,在授课时,通过对模型的旋转、剖切等操作,加深学生对图形的理解,从而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2)承上启下,导入新知。可以把手工绘制图形的过程,在AutoCAD中演示,通过两种方式的对比,学生更能直观地体验到计算机绘图的高效、美观、便于修改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多媒体教学将两门课程的内容穿插起来讲授,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2.2 实施项目教学,将课程内容应用于实际

项目教学法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分析、解决、处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至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教师仅为项目的开发者、指导者。学生通过所选项目的实施,了解和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并获得最终的结果。例如:在进行制图测绘教学环节时,教师可以通过学校联系一些附近的工厂,合作绘制一些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零件图纸。根据工厂提供的零部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零件的测绘,从尺寸测量到手工图纸的绘制,然后根据手工图纸利用AutoCAD软件绘制出实用的零件图和装配图,最后进行分组答辩。答辩由指导老师及工厂项目负责人组成,从中评出最优秀的作品作为工厂拟用图,并将优秀作品在全班展览。项目教学的关键是“项目”是真实的,且项目实施的结果是“有用”的,真实情境下的学习与实践对学生学习态度的端正及主动学习的习惯养成起着比较积极的作用。

3 评价、考核方式的改革助力课程整合实施

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整合要达到理想的效果,除了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评价与考核方式的改革也是必不可少的。对学生的评价与考核应注重以能力为先,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考核与评价的标准以实践操作为主、笔试为辅,通过手工绘图作业、理论基础笔试及利AutoCAD实际上机绘图、独立完成的项目成果,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

4 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整合实施前的准备

4.1 培养能够胜任课程整合新课程模式的教师

职业学校的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及能力上也存在着差距。机械制图基本功扎实的往往是有着多年教学经验及工厂实践经验的老教师,但其计算机绘图能力水平就相对较弱。而计算机绘图能力强的新教师,机械制图基本功又不够扎实、教学经验不足。培养综合教学素养强的能够胜任课程整合的教师,便成为学校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一方面学校应该搭建平台,让新老教师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另一方面,应该多创造机会让有潜质、肯学的青年教师与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交流,通过去工厂和下实训车间获取直接的实践经验从而加速育成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双能教师。

4.2 教材的研发

学校应开组织教师编写适合本校机械类专业教学使用的《机械制图与CAD》教材。加强课程整合的集体备课,提倡教学资源的共享,创建学科课件库、习题库、试题库,不断完善教学系统,促进提高教学质量。

实践证明,将机械制图与AutoCAD两门课程有机结合的教学改革,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掌握机械制图基础理论的同时,空间想象力、绘图能力、读图能力得到了提高。在教学中,两门课程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在教学内容上避免了重复,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职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较好的培养。机械制图与CAD 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个持续、动态、循环反复和逐步完善的过程,只有边实践边思考边总结,才能将这两门课程整合得更优、更高效。

篇4

一、机械制图和AutoCAD课程的性质和关系

机械制图是“工程界的技术语言”,是主要研究绘图和读图的原理及方法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应用正投影理论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制图技能。AutoCAD是一种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绘图软件,它具有强大的绘图和图形编辑功能,其本身也可看作是一种绘图工具。CAD的绘图工具比手工绘图工具、仪器更丰富更细化,而且绘制图形更准确、方便、快捷,可大幅度提高作图的质量和速度。

许多人认为,有了AutoCAD课程就可以完全省去机械制图这门课程,其实不然,笔者认为这两门课程是相辅相承的。一方面,机械制图是CAD的基础。比如,用CAD绘图虽然取代了手工绘图的方法,但CAD技术再怎么先进发达也不能离开人脑的思维,其制图的原理、分析图形的方法、投影规律等均和制图的标准、规律等是一致的,并没有实质性的脱离制图知识,只是甩掉了实际的图板、图纸、绘图工具和仪器等,用上了虚拟的图板、图纸和工具等。笔者认为若是完全脱离制图知识的CAD工作人员只能称其为计算机抄图员。另一方面,CAD技术又可以有效地促进机械制图的教学。比如,讲授到组合体的组合形式时,运用CAD进行三维造型,绘制基本体,再进行布尔运算,可以很形象地用并集将组合体的叠加形式展示出来,用差集将组合体的挖切形式表现出来,且用CAD的3D旋转、动态旋转等工具可以直观、形象、多方位、准确地展示给学生。再比如,制图中学到剖视图内容时,可以应用CAD的3D旋转、3D剖切即slice工具等多方位观察零件的内外结构,这用传统的挂图是办不到的。所以在制图教学中穿插CAD技术丰富了制图理论,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兴趣,取得了制图教学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机械制图和AutoCAD课程内容整合的必要性

加强实践教学,压缩理论课时是高职教育的特点。同样,机械制图课也面临着课时的缩减,由此,课程以“必需、够用”为度,将画法几何、点、线、面等作了大量的删减。在学时少、内容多的情况下,传统的教学模式满足不了现代企业生产对技术人员的技能要求。

随着计算机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在我国各企业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大大提高了绘图的质量与效率。同时,三维设计成为CAD技术应用的必然趋势,这也给机械制图课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仅依靠传统的、独立的分开传授这两门课程已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目前,学生对手工绘图的兴趣不高,而对计算机绘图软件有着较浓厚的兴趣,为解决这一问题,突出机械制图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注重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以适应不断引进新技术、新知识,跟上技术发展的要求,机械制图和AutoCAD课程教学内容整合的改革已迫在眉睫。

三、机械制图和AutoCAD课程的有机整合

目前仍有许多院校把这两门有关系的课程分开独立讲授。他们往往在机械制图课程结束后再学习CAD,这样,学生很容易把前面所学的制图知识点忘记,达不到教学目的。也有部分院校采用的教材貌似将两门课程进行了结合,但也只是将这两门课程简单、笼统地结合。比如,在制图教材最后的装配图结束后,紧接着添加一章CAD绘图知识简介或是举几个图例,学生无法进行充分、系统的CAD上机操作练习,这样会适得其反,反而使学生认为CAD不好学,失去学习CAD的兴趣。

通过分析和理解两者之间的性质和关系,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培养目标,笔者编制了计划和教学方案,以各个知识点为单元,将制图与CAD课程同步开展,使其相辅相成,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整套将这两门课程内容有机整合的教学方法,具体改革措施如下:

1.明确培养目标,调整、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是“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而并非“工程师”。因此,在教学模式上应突出实践操作及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降低对课程理论的要求,注重模块、项目式教学,且在教学内容上也要做相应的调整。本着“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并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结合教材实际,优化教学内容。如:对传统的画法几何内容进行必要的删减,以适应CAD技术发展的需要;适当降低仪器绘图的要求和难度,加强草绘技能训练和测绘能力培养;加强CAD二维绘图的实训,并突出绘图和识图能力的培养。

2.授课中充分应用多媒体和CAD技术

为提高学生对制图课程的学习兴趣,应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授课,做到传统板书教授与多媒体教授的有机结合。如:利用CAD技术对平面图形进行拉伸、旋转等绘制三维实体,应用布尔运算等工具将实体进行编辑操作,可有效加强学生的空间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结合教学实际,将两门课程内容有机整合

笔者将两门课程的内容整合为如下十二个部分:

(1)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AutoCAD简介。即CAD界面,配合以上内容讲解CAD中的绘图环境设置即图幅、图层等。

(3)投影理论、点、线、面及立体的投影。

(4)应用项目式教学将上述平面图形穿插CAD中的绘图和编辑等命令同步进行讲解,如将CAD的点坐标输入结合具体的平面图形来讲解。

(5)组合体、轴测图及尺寸标注。

(6)CAD的轴测图知识点,三维绘图简介、三维基本体绘制、布尔运算、二维绘图与编辑命令同步讲解,尺寸标注设置。

(7)机件常用的表示法穿插CAD中的三维绘图建模工具、旋转实体和slice剖切工具形象地讲解分析机件的内外结构,并讲解CAD中的图案填充命令的具体设置和使用。

(8)标准件、常用件及零件图中穿插CAD的图块制作、块插入、写块命令的使用。

(9)应用项目式教学丰富CAD的尺寸标注设置,通过零件图实例进行CAD标注,并介绍CAD中文字样式设置,标注出零件图的各项技术要求,针对零件图穿插标注工具栏中各个标注工具的用法,利用CAD三维动态观察将零件进行旋转,多方位观察来理解、看懂零件。

(10)装配图,其中包括画法、尺寸标注、序号、明细栏和技术要求等。

(11)利用AutoCAD绘制装配图,穿插CAD中图块的具体应用、设计中心的功能,利用引线标注注写装配图中的序号,再穿插表格设置等。

(12)部件测绘实训,编制CAD实验指导书,降低教师劳动强度。应用CAD技术把测绘的模型进行三维造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的测绘难度。在两周的测绘期间,首先是安排学生手工绘制草图,标注尺寸,再用CAD将整套图绘制出来。

篇5

机械制图是技工院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担负着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绘制和识读机械工程图样能力的重要任务,机械制图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且比较抽象和枯燥。因此,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甚至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

一、传统机械制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以教为主,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传统机械制图教学模式,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课堂讲授为主,以挂图、模型等为辅助的教学模式,向学生讲解绘图原理、方法,学生则通过练习巩固知识。尽管不少学校积极引入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但原有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并未得到根本改变,所以效果并不显著,教师讲完课教学任务也就完成了,没有重视学生学得怎么样,效果怎么样?由于传统模式重教轻学,无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从思想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和兴趣,所以他们容易对制图课产生厌学情绪,教学效果当然不理想。

2.重课本轻实践,忽视能力培养

机械制图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识图和绘图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训教学。但是,传统教学模式明显偏重理论教学,对制图理论知识讲解比较系统,占用的课时达90%以上,而对绘图技能的训练却很少,有不少学校从未进行过零件测绘训练,完整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绘图练习也极少,而徒手绘图的内容甚至被有些学校删掉。由于实训教学被忽视,绘图训练太少,造成学生对投影基本知识的理解不透彻,识图和绘图综合能力不强。

3.与其他课程衔接不紧密

机械制图、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计算机绘图是联系比较紧密的三门课程,它们的内容也是相互衔接、紧密联系的。然而,在现行的教学模式下,这三门课程的教学独立运行,各行其是,缺少相互联系,导致教学内容庞杂,重复与脱节并存,不仅造成学时膨胀,教学效率不高,而且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模式改进途径

1.整合专业教学大纲,做好专业基础课程衔接

技工学校机械制图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看图、读图、空间想象能力和绘图技能。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努力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的实际需要调整教学大纲,对机械制图、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计算机绘图的相同内容进行整合。同时,本着实用、够用的原则删除一些重复内容及较难、较深的内容。如尺寸标注、公差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等内容在教学中是有重复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这些交叉重复的内容删除不讲,只找出重点知识点加以讲解就够了,扩展在实际工作中比较实用的徒手绘图和计算机辅助制图动手能力练习。

2.转变教师角色,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那么,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机械制图课程的兴趣。如在上绪论的时候,暂时不讲课本上的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学对机械专业的就业前景、机械行业的现状、制图在专业发展中的作用等,通过视频播放的形式让学生有充分的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机械制图课程的兴趣。在讲授“轴测图”这部分内容时,老师可以精选工厂中常见的零件,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图样的绘制。通过相应知识在绘图过程中的应用,使学生产生兴趣和跃跃欲试的求知心理,提高他们的求知欲,发展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对学习就有了信心,就能逐步养成刻苦钻研、勤于思考的习惯。

3.增强教学直观性,利用项目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提高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并通过项目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具有图文、动画和声音等功能,并具有直观性、动态性、交互性、科学性等优势。多媒体教学主要用于学生难以理解,需要有空间想象能力的内容的讲解。例如,在讲述读齿轮泵装配图的时候,利用多媒体教学把齿轮泵的内部各个零件做成3D效果,通过课件的运行与教师的讲授学生就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装配图的读图和画图了。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的选取不要太难,太难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如在剖视图的教学中笔者引入项目教学法,以绘制轴的剖面图为例,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再把问题涉及到的所有以前学过的知识都总结出来,引申到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的应用上来,学生看到实际的轴模型也同时画出轴的剖面图,自己总结画出放大图,学习的效果很明显。

4.“双师型”教师是机械制图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

机械制图教学要求老师不仅要有坚实的理论功底,还要有丰富的机加工生产知识、很强的手工和计算机绘图能力,并且熟悉常用量具的使用。但是,目前技工院校的专业理论教师大多是本、专科毕业后直接到学校任教的,与实际生产接触较少,实践知识不足,动手能力不强。机械制图教学改革能否成功,师资是关键。学校应该组织专业理论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到实习工厂跟班实习,提高动手能力;也可以利用寒暑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技能培训和CAD培训,有条件的学校应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相关工种(包括CAD)的技术等级考试,提高技能水平。另外,学校还要经常选派教师到校外工厂参观和学习,丰富教师的实践知识,使之成为理论课和实习课教学均能胜任的双师型教师。

综上所述,为提高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质量,关键在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转变角色,变灌输式教学为指导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整合教学资源,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有效地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使学生顺利掌握机械制图课程的内容,为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钱可强.机械制图[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篇6

一、在机械制图的教学中要用最现代直观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机械制造业是我国GDP的主力军,机械专业是国家职业教育的重点建设专业。《机械制图》对中职在校生的专业学习,培养合格的现代化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CAD在制图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具有高效率、高质量、直观性强等特点。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有着积极的作用。把机械制图与CAD有机的结合是一种新的教学趋势。

二、传统机械制图和AutoCAD的教学现状

很多学校都开设有机械制图和CAD课程,但都是分开进行教学的。这样CAD软件的优点往往不能与机械制图的教学很好的结合起来。在机械制图的教学中,学生的三维空间想象能力不足,模糊不清。在CAD的教学过程中,多数学生存在制图理论薄弱,使CAD的教学难以推进。所以,应把机械制图与CAD软件有机结合起来,相辅相成,这样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传统机械制图与现代CAD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

(1)合理调整学科体系

将机械制图与CAD有机的结合,有利于教学计划的整体优化。保留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和组合体的表达方式,适当精简几何作图的内容,增强学生徒手作图的能力。调整教学内容和次序,轴测图适当分散到各章节中,机械图样切合现代新技术;将两门课程有机的结合起来。总之,让学生掌握传统机械制图的精华,同时掌握针对性的新知识,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及学习兴趣,更好发挥本学科的社会功能,为今后创造性设计打下基础。

(2)采用分段模块教学

将机械制图和CAD经过概述及探索后,结合机械制图学科体系,把CAD课程分为三大模块,穿插在机械制图中,从二维平面图形到三视图到实际的机械图样,一步步的完成,在每一模块中,安排一定的CAD绘图编辑命令,并根据这些命令选择相应的案例。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模块为二维平面图的绘制,要求掌握直线、圆、圆弧、椭圆、正多边形等,同时学会使用删除、复制、剪切等基本编辑命令,并初步了解绘图辅助工具,穿插简单的对象捕捉方法。当然每个模块还可以分成更具体,更灵活的小模块,每个模块都有相对独立性和可连接性,每个模块都有明确的目标,相对独立的内容和确定的考核标准。须注意的是,模块式教学应精选教学案例,每一案例要包含一定量的命令,多个案例相互衔接,以保证对模块所有命令能进行反复演示机操作练习,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训练。

第二模块为投影作图阶段,讲解图层的设置及作用,增加构造线及多段线命令,更多的使用复制和镜像等编辑命令,合理操作图案填充及夹点快速编辑。投影作图部分是机械制图的一大难点之一,这部分是学生由二维平面作图思维转向三维空间作图思维的关键,是建立空间想象能力的关键阶段。应适时通过CAD软件教学来突破制图中的难点,教师可以利用轴测图和三维效果展示空间立体,运用模型空间与图形空间的转换,帮助学生完成由图到物,由物到图的过程,并更加清晰、深刻地掌握视图的“三等”关系,充分发挥AutoCAD的工具效能,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模块为机械图样部分,以装配图的形式来加强学生学习文字的创建和编辑,掌握普遍的、常用的绘图命令及编辑命令。并注重标注及标注样式的修改。AutoCAD是现代化科学信息的产物,必须创造条件,带领学生到多媒体教室及计算机机房等现代化实训场所,特别是在计算机网络机房,教师不用离开座位即可通过教师机向学生进行演示,同时也可以实时观察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效果。实现机前讲课,边讲边练,并随时对每个学生进行单独辅导与检查,且每个学生所绘制的图样及过程都可以对其他学生进行演示、讨论,即增加了读图容量,又提高了每个学生的自信心,活跃了学习气氛。

四、教学目标要体现行业需要

机械制图的学习要以行业需求为立足点,实践实训内容要与生产加工紧密结合。因此,可以从实际加工意引用一些图纸,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同时还可以采用实际加工零件,要求学生自己测量,并手绘草图,然后用CAD软件规范绘图,在此之中,部分掌握好的学生甚至可以直接用CAD绘图,修改也容易,图面美观,出图效果好,准确率大大提高。一般学生基本能测绘出台虎钳、三抓卡盘等机件的全部图纸,部分掌握较好的学生能用数天时间就完成叶片泵或齿轮泵的整套图纸。还有学生可以独立设计一些生活常用小零件的图纸,如耳机、u盘、手机壳等。实践表明,学生的机械制图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AutoCAD也成了学生喜爱的课程之一,为今后专业课程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篇7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a)-0055-01

《机械制图》是一门既注重理论同时又注重实践的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在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从事生产实践中,经常会涉及到机械制图的有关知识,要与各种各样的图纸打交道。如果他们不通晓机械制图这门“工程语言”,就很难学好其它专业知识,也就无法胜任以后的工作。[1]而且高职院校面对的是一群爱说爱动、思维活跃、学习习惯相对较差、自我约束能力也比较弱的十八九岁的高中毕业生,如果我们漠视学生的年龄和身心特征,一昧的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填鸭式的讲解、灌输,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失去学习与生活情境的结合,以及知识与技能技巧应用的乐趣。

1 做好教学设计

要使《机械制图》课堂成为一节45钟“精品”课堂,我们首先就应该做好教学设计,认真的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和每一块教学内容,做到可学性强、关联性紧、趣味性浓,真正起到“提神醒脑”的作用。[2]比如,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

1.1 确定项目任务

给定学生一定数量的几何形体的木质材料,要求学生根据材料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简单的组合体,并且绘制每个组合体的平面图形以及标注完整的几何尺寸。

1.2 确定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能够灵活应用组合体的相关知识,设计出合理的立体模型,并且确定投射方向,选择主视图,确定视图数量和表达方法;能够运用尺寸标注的相关知识,通过对零件的测量在绘制好的视图上标注正确、齐全以及清晰的尺寸。

(2)团队合作目标。

具有团队合作意识,在各个组员的合作下完成尺寸的测量,三视图的绘制;还要具有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确保尺寸精确图形完整;组长要组织组员布置和整理测绘现场;每组成员共同上交一张完整的组合体测绘图纸。

1.3 教学流程

1.3.1 准备工作

(1)将学生分组,3~4个学生一组。

(2)发放木质材料,确定项目进行的场所(教室、制图室、实训室)。

(3)教师设计学生评价表。

1.3.2 项目分析

用头脑风暴法,各小组成员对小组所领取的材料进行制作方案探讨。

1.3.3 决策

制定出制作方案(零件、部件设计草图纸)。

1.3.4 实施

(1)确定合理的制作工艺路线。

(2)各小组完成制作,并提供出零件图。

(3)各小组完成部件的装配。

(4)计算材料的利用率。

1.3.5 评价返馈

各小组完成自我评价表。

1.4 教师点评总结

对每个小组的设计都要逐个做出点评和讲解,评出最优秀的三组设计,予以奖励。

2 亲其师信其道

作为一名老师,在课堂上,不能总是站在高高的三尺讲台上让学生产生距离感,而是要经常的走下讲台,到学生中间去,从而拉近和学生们的空间距离;同时,还要以饱满的热情和真诚的微笑,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这样,学生们就会觉得,我们的老师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从而就愿意和老师主动的进行交流,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尤其是对个别成绩落后的学生,我们更应该用自己的真诚和足够的耐心去感化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的改变。”

3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会使学生产生枯燥厌烦的感觉,学习兴趣也跟着衰减,因此,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1 师生共同参与法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环节中可采用巧问问题法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到学习中来。但是课堂提问是有技巧的,好的课堂提问包括新颖的提问方式和巧妙地问题。因为新颖的提问方式会唤起学生的注意力。而精心设计过的问题才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3.2 直观教学法

机械制图这门课所表达的物体是很直观的,具体直观的实物总是比抽象的易于理解。所以我们可以拿一些放大的模型到课堂上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充分利用直观的教具,让学生建立起对事物结构特点、轮廓形态认知的信心和“欢心”。

3.3 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是一个集声、像、文字、动画于一体的多功能教学方法,具有形象直观、兴趣性强、生动活泼等特点,在机械制图教学中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使教学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诸如:在“齿轮配合”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演示各种齿轮啮合的实物画面及工作过程,对立体图进行透视、剖切、观察其内部结构。这种教学手法的运用,给机械制图课堂带来了高效率、高质量,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多鼓励,乐表现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千万不要吝啬自己鼓励的语言,我们要知道:“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总会给学生一些问题让学生当堂回答,要么是语的回答,要么是黑板上绘图。当一个学生有所进步或者出现过失时,我们应该做恰当的、科学的评价,运用得当会变成动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运用不当就会产生副作用,伤了学生的自尊,适得其反。

总之,机械制图教学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当你把学生装在自己心里,就拉近了你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少了距离,才能多一些亲近、信任和爱戴。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学好的信心,结合学生实际与机械制图教学特点,探索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虽然引起学生趣味学习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情感才是是教学活动的灵魂,这些方式方法,应该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关爱”融入其中,才能发挥它们的最大效能。

篇8

在职教课程中,《机械制图》一直是机电、汽修等专业必选的专业基础课,担负着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等能力的重要任务,能否学好这一门课程将直接影响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将来的发展。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进行了种种探索,并对不同方法进行评估,在这里谈谈我对上好机械制图课程的一些技巧:

一、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成功的课堂教学,始于良好的开端

成功地上好第一节课,对于课程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在学生初次接触本课程时,讲清课程的特点、内容和用途,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一种新鲜感,进而产生学习兴趣和探索愿望;同时要求学生注意身边物品和机器零件的形状、结构和位置,并且尝试能否用某种方法将其表达出来。比如我们讲三面投影体系时,让学生把黑板、地面和右侧墙面当成三个投影面即:V面、H面和W面,这样让学生自然地关注起身边普遍存在的、平时却又不太注意的许许多多立体结构体系,并试着表述它们的结构和位置;再通过欣赏往届学生的优秀作品,介绍以往学生在工作中熟练应用制图知识所取得的优异成绩来激励学生,增强学好本课程的信心和决心,使学生明确“图样是工程技术界的共同语言,是设计、制造过程中人们表述物体空间位置、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

(二)活跃的课堂气氛,和谐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的气氛和和谐的师生关系有着直接关系。在日常教学之外,老师也应从各个方面关心学生,与学生多做交流,拉近师生距离,使得师生关系和谐,和谐的师生关系就很容易在教学活动中统一思想,统一行动,让老师在这一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并积极实现预定教学目标。当然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也应不断丰富自已的知识,不断改善教学艺术,努力做到以渊博的知识征服学生,以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以豪迈的激情感染学生。老师的知识丰富,讲课时思维活跃、妙语连珠,学生就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并对老师由衷地“佩服”、“欣赏”,让学生肯定你,爱听你的课,学生听课时就会聚精会神,效率自然就高。

(三)灵活教学方式,多彩课堂效果

《机械制图》课技能性较强、有一定难度,但是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能把抽象的知识内容形象化、直观化。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根据教学内容或案例制作课件,使之更具直观性,使教学过程深入浅出,从而将原来抽象、复杂的描述用生动图像和动作表现出来,如利用3DMAX制作的三维动画,就可以任意显示物体的不同角度,并将物体任意拆开与组合,再配以AutoCad和Power Point制作的课件将物体的三视图绘制步骤,学生更易理解、吸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需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们可以购买或从网上下载一些比较成熟的课件与自己制作的课件结合使用,这样可减轻老师的负担,也避免了重复性工作。

当然多媒体教学并不是万能的,在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先进性的同时我们仍然要利用图形、模型或实物相结合,在制图课上,教师仍然要借助制图工具进行正确地板演示范,鼓励学生用切削萝卜、肥皂或用橡皮泥等方式取得模型,这样能让学生近距离观察、观摩实物模型。既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又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口诀 巧妙的化繁为简

《机械制图》教学中需要学生理解记忆的东西相对较多,帮助学生找到记忆的最简单的方法,我们可以用生动的日常形象作比喻,也可将一些抽象原理用口诀或顺口溜的形式表达出来,如:我们讲到“平面的投影特性”可以用“一框两线:平行面”“两框一线:垂直面”、“三线框:一般面”,再如我们讲到螺纹的画法用顺口溜:“表示螺纹两种线,用手摸来可分辨,摸得着的画粗实线,摸不着的画细实线。”这些口诀简单明了,又便于学生运用,而且还记得牢固,效果非常明显,这样又使课堂充满活力,使学生觉得听课是一种享受,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掌握学习内容,并实现长久记忆,这样教学效果要比生搬硬套背概念要好得多。

三、注重实践教学、精讲多练 熟能生巧

《机械制图》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有着较强的实践性,培养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除了通过一定课时的绘图读图、切制模型等练习还要注重实践教学实训实践(图板大作业):零件测绘在制图课的最后阶段,安排学生集中进行一周的零件测绘,给出零件,对所给的零件如轴类零件进行结构分析,在同学中展开讨论,最终确定理想的表达方法,进行尺寸分析,选择尺寸基准,进行合理的标注,并合理确定技术要求,然后再确定图纸幅面大小,画出图板大作业。老师可以将学生分组,然后对每组进行评比,分析常见错误,评出优秀方法,让学生现场对比。

较强的空间想象力是学习《机械制图》的基础,但是空间想象力的提高要靠学生多想、多练、多画才能很好地掌握。所以老师首先要精讲、讲透每一细节,讲完后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练习,多练习读图、绘图,老师从旁指点,及时讲解,指出其存在问题,及时回顾总结,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再次予以详解,之后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关习题再练习。只有通过这样的精讲多练,学生的读图、绘图能力才能得到不住地提高。

总之,在理论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主观上主动地想学;还要巧妙地应用口诀、精讲、多练等有效教学方法及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听得懂、学得会;在教学中精讲多练 熟能生巧,达到“理论学习基本完善,具有初步动手能力”这样的水平。

篇9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299-01

1 机械制图课程的特点

机械制图是一门以图形为研究对象,用图形来表达设计思维的一门学科,该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既有理论又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工科各专业的必修课。涵盖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机械工程系、汽车工程系、热能工程系、工业工程系和宇航学院全部专业。在工程科学、特别是机械工程科学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培养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机械制图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绘图、读图、零部件测绘的一般方法步骤以及分析处理一般工程问题的基本方法和能力,同时它也是学生学习后继课程和完成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不可缺少的基础。

2 职业技术教育及学生特点

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目前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来源多种多样,有应届高中毕业生、初中毕业生还有中专毕业生,大部分学生有些共同的学习特点:(1)基础薄弱; (2)缺乏学习兴趣 正由于基础差,从小到大多数都是从初中或者高小开始,中职学校学生在学习上的挫败感非常强烈,在这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由于没有正确的引导,甚至还受到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学生渐渐地丧失了学习的兴趣;(3)目标不明确,没有进取心;(4)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5)学习自制力差;(6)学习无压力不努力。

3 对本课程教学方法的认识

基于本课程及职教学生特点,做为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对课程的支持兴趣,不断激励学生使其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因此,应该不断更新课堂教学手段,认真对待每堂课,把握好整个教学进程,并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教学工作:

3.1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比如在讲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这节时,在教师讲完正投影概念的基础上,给学生几组简单的三视图及相应的实物,让学生比较一下同一组的二个视图是怎么投影得到的,再比较一下不同组间同一位置视图的投影关系,再提出三个视图为什么要这么摆放的疑问,让学生去思考,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解释,教师在此基础上演示,下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学生就会恍然大悟,并会牢固掌握三视图的位置,再进一步让学生总结出投影关系和方位关系。学生会在不断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愉快地学到知识。

3.2 积极采用基于多媒体技术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机械制图传统内容与现代设计技术有机结合,体现科学技术的新进展改变过去将制图传统内容与现代产品设计方法和技术分开学习的方式,将计算机作为支撑环境与制图传统内容的教学有机结合,学生在制图知识不断丰富的过程中,计算机绘图及辅助设计的能力也同步拓展,学生的知识体系比较完整,符合当前技术的发展要求。机械制图多媒体教学课件,综合了图、文、声、像、二维图形、三维动画等多种媒体手段,经科学、合理的重组、整合、加工,构筑了一种虚拟实际场景的教学氛围。对开阔学生视野、扩展思路、增强工程实践意识及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直观教学:引进多套教学模型教具和学生绘图模型。教师教学用模型齐全,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仍然组织学生多看实物模型。

(2)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量大、立体感好等特点,讲授新的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在利用常规教学,对学生进行辅导、实践、巩固,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应该提醒的是,在利用多媒体进行学习时,不能将注意力只集中在丰富多彩的课件画面上,而忽视对课程内容的关注和理解;课堂学习中,由于信息量较大,课堂进度较快,应注意对重要内容做记录,并在课下及时复习和总结。

(3)采用“立体式”现代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课下学生完成课程作业,不懂的习题可借助于三维立体素材库的帮助。学生还可以利用网络自学,通过网上课堂学习解题方法和技巧。

(4)采用“启发、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启发、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讲解综合题或较难的构型设计题时,先带学生进行分析、启发、思考,再进行讨论,最后由学生和教师进行总结,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5)分组讨论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减速器与球阀测绘为主的项目,以绘制项目全套图纸的工作过程为导向,将机械制图与测绘的“知、技、能”点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教师对项目的介绍,学生搜集与项目相关的资料,再进行讨论、设计、实施及检查评估等一个完整过程的教学训练,促使学生掌握学习内容,达到培养目标。

(6)角色扮演教学法:教学中,注重职业角色理念的渗透,要求学生在各个项目训练过程中将自己看成是企业的制图员与工艺员,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要逐渐学习如何积极接受设计部门下发的任务,如何与“同事”共同协作解决问题,如何解决与“同事”之间对项目的意见分歧,如何向有经验的“长者”(教师或同学)进行技术沟通等非专业知识。

3.3 加强机械制图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学生学业考核评价作为检验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其方式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学生学业考核时应将知识与能力并重,以能力考核为主。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以激励为主,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 树立正确的评价观,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它的目的是检验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它是所学制图知识的综合体现。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对其内容的组织应高度重视,要做到内容全面充实,也要有所偏重,并体现专业特点;要严格按生产的实际要求实施,让学生感到综合练习是一个实际设计演练,以促使学生把学习结果与生产联系起来,把完成作业与职业能力的培养联系起来。

4 结语

职业教育是生存能力的教育,能力是就业的资本。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为职校学生升学、就业提供了多层次的发展空间。因此,职业教育要主动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积极寻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有所长,为适应社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春生.职业技术教育导论[M].吉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60

篇1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6-0177-02

在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中,机械制图课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该教材对这门课的重要性作了如下概括:它是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人员,必须掌握的一种“语言”。笔者从事中职教育工作二十载,深知机械制图课的重要地位。尽管中职学校对机械制图课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只重视学生的实用性,能“识读”就可以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更多以讲练结合法来实施。传统的教学法比较机械、枯燥,即教师在讲台上用实物或模型对照挂图讲课,学生只是看、听,然后做练习。这种方式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了一种机械的注入式教学方法。现代职业教育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对于机械类专业学生来说,提高制图综合实践能力势在必行。

一、关注中职学生目前的状况,调整好他们的心理,迎接职业能力学习

近些年,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各种公办、民办的学校数量和招生人数也有了显著增加,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经过重点高中、普通高中层层选拔后的落榜生,带着无可奈何的心态进入职校。大部分中职学生的素质不尽如人意,文化知识基础不高,心理承受力较弱,识别能力不强,面对复杂纷呈的社会现象和各种不良思潮往往不能自持,有的甚至把消极和腐败的东西当做正确的目标去追求。美国成功学大师说过,不要因为瑕疵就拒绝发展的可能性。作为中职学校教师,授课时更要调整好学生的心理,多多看到他们的优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明白“纵有万贯家财,不如一技在身”的道理。另外,机械制图既然是机械行业的“语言”,就要努力学好这门语言才能与别人“交流”,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重视现代企业对技术工人的基本要求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对职校毕业生的职业能力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企业选择人才不仅仅是一纸文凭,更注重毕业生是否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对他们的专业实践能力有较高要求。国家职业标准是对相关职业的基本要求,分等级对职业的活动领域、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水平作出明确规定,为劳动者提供客观、规范、统一的从业资格要求,对于中职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也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

三、以人为本,分清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不同的目标

在现代教育中,学生是参与教育过程的主体。在此过程中,表现为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三者是确立学生主体的依据和衡量标志。尤其是在我国实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发挥学生主体性日显重要。实际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课程,学生应参与课程开发。当前,课程观背后隐藏的哲学理念是“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目的指向是学生个体的自由和解放。这样,学生就成为了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及课程主体,也就融入了课程开发过程之中。当然,学生无法直接参与那些与生活隔离的课程开发,只能以自己的全部生活经验和学习活动参与对课程的体验与重构,从而寻找并建立自己的课程。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教学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热爱学生。”陶行知先生也说:“没有爱的教育,将会只是枯燥教育,像山泉枯竭一样。”可见,情感教育是现代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情感教育主要包括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关怀、理解、尊重、赏识、信任和期望,等等。多年的教学经验使笔者深知,教好课首先要和学生交心,使他们明白每个人都会遇到难题。许多中职学生性格软弱,缺乏面对困难的信心和勇气。笔者曾经在课堂上发现一个学生上课不专心,看无关杂志,走到他身边时急忙把杂志藏起来,拒绝交出。笔者没有呵斥学生,课后主动找他谈心,发现这名学生并非不爱学习,只是认为自己基础差,没有学好制图课的信心。通过多次辅导,慢慢消除了障碍心理,他逐渐学好上制图课。可见,教师的点滴鼓励将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不要放弃任何一名学生,重在引导他们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四、交叉运用评价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

中职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一直是各大中职学校关注的重中之重。在制图教学中,培养动手能力不是主要问题,“动手和动脑结合”才是重点。如果中职学校不能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作为重点,就不可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在机械制图教学中,不能单纯地模仿教师,只有不断创新,将理论与实习中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真正适应企业需要。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力求合理地评估教学效果。比如,采取每堂课、每周、每月等不同阶段的评价方式;学生自评、学生间互评、学习小组成员集体评价、教师评价等不同层面的评价方式。将以上评价结果设计成表格,以利于总结,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并进行针对性地辅导,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达到提升学生识图、综合绘图的能力。

五、机械制图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设计

1. 做好授课前的准备。课堂时间有限,要充分利用好每一分钟,因而做好课前准备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2. 以教材为蓝本设计实践活动。笔者在轴套类零件的授课中,预先设定目标,考虑小组每位学生的特点,使以小组为单位的活动各负其责。活动和过程如下:

活动一:轴套类零件用途的探究(实物零件或模型展示)。生活中的用途、生产中的用途及其他方面。

活动二:轴套类零件材料和加工方法的探究。金属材料的加工、塑料件的加工和其他材料的加工。

活动三:探究轴套类零件技术要求及图形表达的特点。

要求团队合作:在一至两课时内完成本课题的探究,必须由团队合作完成任务,每个小组的探究实验都要进行小组分工,为下一步教学打好基础。

3. 运用演示教学法,让每位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演示操作。所谓演示法是指上课时,教师配合讲授或谈话,向学生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或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或证实所讲授知识的方法。这样,直观性强,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加深所学知识的印象,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笔者在轴套类零件测绘的授课中,让每个小组选派一名学生观看测绘过程,并要求他们做好记录,然后带领小组其他成员完成布置的测绘学习任务。

4. 结合授课课题,带领学生到实训场地或企业参观多种实物。将课堂延伸,将教材放大,带领学生到企业、到实训场地中学习识图、识物,这样更生动、更有趣。机械制图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同构共生的过程。把课堂、学习交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探究、人性和生命力,成为师生互动的乐园。学生在生动、愉快的活动中,不仅扎实地掌握画图的理论知识,而且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技能,对其终生不无裨益。另外,实践性教学在对教师原有的课程理念、专业素质形成挑战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和提高。

总之,在综合实践能力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构建有效的教学策略、把握好各个环节,使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体验学习制图课的乐趣,才能不断提高专业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