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2 03:37:3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公共厕所建设合同,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sting laboratory as part of the project quality supervision, plays a important role.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business, how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esting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project, how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test laboratories, to reduce the cumbersome process become needs of research.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sting 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urpose is guaranteed t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sting laboratory quality system normal operation conditions, as far as possible to reduce link, improve efficiency. This paper before the material and exampl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posed projects testing 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function integration, again use value engineering method to evaluate the function of choice, and finally determined that economic and reasonable function scheme, for the laboratory quality system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Key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sting laboratory;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Functional integration; Value engineering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本文是针对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信息化建设的分析研究。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信息化成为目前实验室业务大增的情况下,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而如何有效的整合和评价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信息化相关功能却一直是薄弱环节。
1.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信息化管理功能整合
根据一般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信息化的所有功能,把文件管理、组织基本信息、方法标准管理、能力项目管理、设备管理、人员管理、质量活动管理、资质申报管理、内审管评管理、业务管理、质量监控、质量改进功能结合到一起,并根据一般实验室质量体系职能分配情况和实验室本身质量体系岗位职能权限来设置本站质量体系信息系统中各功能涉及人员的权限。【1】
2.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信息化管理功能评价选择
(1)确定功能系数
对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信息系统功能整合后,在本建设工程实验室范围内进行封闭式问卷调查,对所有功能设置权重,对所有功能进行评价选择。
根据询问总经理、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各研究所所长、设备管理员等关键岗位人员,通过两两比较对所有功能的重要性作出设置各功能权重,如“文件管理”比“组织基本信息”重要,就“文件管理”得1分,“组织基本信息”得零分,各功能得分累计加1得出修正值,得出各功能项目的权重和排名。
在全公司相关人员范围内发放问卷调查,评价考虑因素参考《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信息系统技术标准》DBJ/T15-45-2005的评价原则:
A科学性:该功能是否简化目前纸质程序;该功能是否使得岗位职责设置是否更为清晰;该功能是否方便任务传达;该功能是否必要,对本站来说是否经济合理;该功能是否安全保密。
B先进性:该功能是否使得过程受到监控,可随时抽样监督;该功能是否具有持续改进的质量体系;
C开放性:该功能是否适合现代化市场的需要,有扩展空间;该功能是否增强了资源共享、合理搭配。
根据评价平均分和权重的乘积,对建设工程实验室质量体系信息系统功能进行排名,此排名正是每个功能对实验室的重要程度和适应性,此功能系数可以作为功能选择的重要评价。
(2)确定成本系数
根据软件公司对每个功能给出了报价,比如:“文件管理功能报价1500元占总成本2.5%,0.025就是此功能的成本系数”。依次确定各功能的成本系数。
(3)确定价值系数
运用价值工程分析:V=F/C,如果价值系数V接近于1,说明功能和成本在比重上是比配的;如果V小于1说明,成本比重大于功能比重,作为考虑首先削减的功能;如果V大于1要具体分析,看其是否存在不需要的功能,应去除,或者功能比较重要,考虑是否适当增加成本来;也许本身成本低廉,就不需要考虑增加成本。
运用最合理区域法分析价值系数,对于那些功能系数和成本系数较大的功能,由于它们改善功能或降低成本的潜力大,对全局的影响大,从严控制,不应偏离价值系数标准线(V = 1)太远;而对于那些功能系数和成本系数较小的零件,因其对全局影响小,功能改善或成本降低的潜力不大,可从宽控制,允许偏离V = 1的价值系数标准线远一些。
到此,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信息管理系统基本完成构建。
3.总结
希望通过本文对建设工程实验室质量体系信息化功能整合和评价的研究,能给建设工程实验室和建设工程行业管理机构以参考。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信息化工程研究还有很多研究空间,如何提升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效率,提高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是研究的共同目标。
参考文献
杨海鹰 潘华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毛义华 《建筑工程经济》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孙玉澄 《简谈实验室、检查机构的评定工作》 现代侧来那个与实验室管理 2009年第3期
管建华《信息管理系统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中的开发应用》科技咨询2008.32
一、村庄示范点基本情况
1、斑竹村:斑竹村位于罗江县城东面,地处御营镇范家大园(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俺的故居)、108国道,罗桂路,还有正在修建的青轨铁路东站,交通十分便利,是休闲和旅游的好地方。斑竹村辖区共有5个村民小组、615户、1548人、劳动力1048人、耕地面积455.5亩。该村也是罗江县2010年度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示范村,基础设施完善,村庄环境优美,符合“五市十县百镇千村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创建标准。
2、芒江村:位于罗江县城北面,地处中心汽车站,成绵高速公路,宝成铁路,四川警安职业学院,芒江村辖区共有7个村民小组、分布在环山周围之间,耕地面积605亩、农村户数为434户、1293人、农村劳动力849人。该村以发展脆罐梨和蔬菜种植带动该村的农副产业的发展,是首批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生态环保示范村,村庄环境优美,也是罗江县2010年度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示范村,基础设施完善,村庄环境优美,符合“五市十县百镇千村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创建标准。符合“五市十县百镇千村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创建标准。
3、长虹村:位于罗江县城西南面,地处108国道、蟠龙镇的宝峰山(罗江县贵妃枣基地),白马关景区的倒湾古镇,近邻罗江县城南新区,是旅游、休闲、观光的最佳去处。村辖区共有9个村民小组、农户589户、人口1624人、农村劳动力1134人、耕地面积1208亩。该村也是罗江县2010年度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示范村,基础设施完善,村庄环境优美,符合“五市十县百镇千村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创建标准。
4、柏云村:位于罗江县城东北面,108国道成绵高速公路,紧邻调元镇(李调元故里),村辖区共有9个村民小组、农户656户、人口1945人、农村劳动力1249人、耕地面积2009.6亩。近年来,柏云村通过创模、创卫,结合灾后重建,村庄环境面貌有较大改观,公路沿线、河道沿线得到有效整治,也是省市级2010年度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示范村,该村村庄环境优美,符合“五市十县百镇千村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创建标准。
二、主要目标
按照“主题鲜明、特色突出、效果明显”的要求,确定斑竹村、芒江村、长虹村、柏云村为环境优美示范工程示范村,精心策划,通过打造高标准、高质量的村庄精品亮点,以点带面,以点促面,整体推进我区镇(村庄)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最终实现全镇所有村庄达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标准的工作目标。
三、工作任务
以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为重点,以巩固“双创”及2010年万安镇芒江村的新农村建设和万安镇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果为依托,强力推进我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环境优美示范工程打造工作,全面提高万安镇(村庄)环境综合治理水平。协调指导各村的整洁工程和村庄清洁行动,加强各村环境卫生治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指导户用沼气池建设,进行农村改厨、改厕、改水、改圈工作,搞好庭院美化建设工程,加强农村畜禽圈舍改造和畜禽粪便的无害处理。实现农产品质量无公害化,城乡环境优美、生态良好、风貌协调、庭院美化、田园清洁、村容整洁、民风文明的目标,达到城乡环境“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标准,城乡人居环境和村民卫生意识明显改善。
四、工作重点
(一)规划水平提高
提高村庄的规划水平和布局水平,杜绝在新建公路两侧夹道修房,村落规划充分利用自然地形,错落有致。
(二)风貌特色突出
着力打破“火柴盒”,提高居民设计水平。融合地域和历史文化、传统民居特色,按“外部突出特色、内部优化功能”要求,组织实施农村民居设计和特色风貌控制设计,新建居民随形就势、高低错落、风貌独特。
(三)配套设施完善
通村及村内路网布局合理,主次分明,村内主干道硬化。完善给水、排水系统,集中处理生活垃圾等废弃物,生产和生活污水因地制宜净化处理。
(四)村容整洁卫生
保洁制度健全,村内有公共厕所,提高农户卫生厕所改造率;农户普遍使用清洁能源;村内有休闲健身绿地,主要道路和河道两边实现绿化,住宅之间有林盘绿地,农户庭院绿化。
(五)文明乡风形成
多形式宣传普及文明、卫生常识,倡导文明行为方式和良好卫生习惯,制定“村规民约”推进村庄环境治理,在农村居民中形成讲文明、爱卫生的新风尚。
1、清洁化标准
(1)村庄道路与公共活动场地内不得有人畜、家禽粪便,柴草、肥料、砖石及其他废旧物资应集中有序堆放;有效清理地面痰迹、烟头、纸屑及瓜皮果核等;村庄道路与公共活动场地附属设施(公告牌、宣传栏、标志牌、路灯等)应保持清洁,不得出现明显污损,不得有积尘、痰迹、淤泥或其他污垢。
(2)村设置的垃圾收集点应基本保持洁净,无垃圾吊挂现象;公厕内外保持整洁。
(3)村店铺应履行“门前三包”合同义务,无向店外地面抛洒垃圾或污水现象;村民在自有房屋门前设置的固定摊位,应保持摊位本身和周边环境的整洁。
(4)村小商业设置的门面牌匾,每处不得出现2块以上浮土、锈迹、油渍等污垢;每处建(构)筑物、市政设施立面、公厕内墙和绿地树干上未及时清理的“牛皮癣”不得超过5处。
(5)庭院绿地内不得堆放生活垃圾、柴草、肥料及其他废旧物资;不得出现痰迹、烟头、纸屑及瓜皮果核;附属设施(坐凳、灯具等)应基本保持清洁,每处设施不得出现2处以上积尘、痰迹、淤泥或其他污垢。
2、秩序化标准
(1)道路布局有序,新建主要道路应作环状布局,不得出现断头路,并禁止设置各种妨碍消防的障碍物;道路宽度应满足使用功能。附属设施(公告牌、宣传栏、标志牌、路灯等)应无缺失,并按有关规范有序设置、满足功能要求。
(2)每个村设置的垃圾收集点应不少于15个,收集频率为每周2~3次;一般村庄不单独设置垃圾处理设施;交通不便的村可进行简易填埋,禁止明火焚烧;公共厕所推行三格式化粪池改造,村庄卫生厕所普及率应达到95%以上。
(3)村小商业设置的门面牌匾,不得超过建筑外墙面0.5米以上,不得影响道路通行、侵占公共空间;严厉取缔单位和个人自由散发小广告、张贴启事和涂鸦的行为。
(4)保洁人员数量按每1000平方米不少于1人;保洁工具和小型车辆(密封式垃圾三轮等)的配备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3、优美化标准
(1)把握好“村布局、村落规划、民居设计”三个环节,切实做好农村风貌塑造工作;突出民风、民俗,结合当地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进行村庄和村落民族风貌规划设计。
(2)村道路与公共活动场地应实施硬化,整体风貌应保持协调统一、美观大方并基本保持完好;不得有断裂与破损现象;凹陷、锈蚀或脱漆的附属设施应及时修复;路灯亮灯率不得低于98%。
(3)垃圾收集点基本无残缺、破损,封闭性较好;公共厕所建筑即附属设施基本无破损。
(4)村店铺应保持店面完好、整洁。
(5)庭院植物配置经济实用;植物生长良好,无死树枯枝、空秃现象,无大型和缠绕性、攀缘性杂草;附属设施采用当地砖、石、木等材料制作,以农村特色为主,提倡生态自然、简朴亲切,反映地方民俗特色。
4、制度化标准
(1)以万安镇政府出资,村民出劳轮流保洁的方式落实保洁人员;制定简便实用的村庄保洁、设施保修的村规民约。
(2)将公厕、垃圾桶等设施的保洁列入村规民约和清扫保洁人员的职责范围,由村委会专门监督。
(3)定期对村民进行思想和环境卫生意识的指导,提高村民的思想素质和人文素质。
(4)制定清扫保洁的村规民约,建立村庄日常保洁制度;保洁标准等任务和责任内容;建立村委会监督机制,对清扫保洁人员不履行职责或履行不到位的具体情形,作出相应的处罚规定。
五、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把打造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目标管理和对党政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统筹规划、周密部署,及时总结经验,完善工作措施,大力培养和宣传先进典型,务必抓出实效。
2、加大资金投入。将必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加大对村庄基础设施的投入。同时,要拓宽筹资渠道,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企业投资经营、业主承包开发、个人资本投入等多种形式参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3、严格督察问责,注重工作实效。
(1)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各成员部门认识一定要到位、工作一定要到位、责任一定要到位,对重视不够、措施不力、进展缓慢的,要进行严格问责追究领导责任。
(2)乡村环境日益优美。按照“三打破,三提高”的要求,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和风貌打造力度,大力整治河库污染。同时,继续开展村庄环境治理,教育和引导农户美化庭院环境。充分发挥示范村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我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创建工作,最终实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的工作目标。
六、保障机制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村要高度重视“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创建工作,把该项工作作为考核领导政绩和工作效能的重要内容,统筹规划,周密部署,总结经验完善措施。万安镇各部门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要对各村工作推进情况进行调研督导,落实整改。
(二)加大经费保障
万安镇政府要根据城市环境综合治理需要,结合当年财力状况,编制专项经费预算。同时创新投入模式,建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五十百千示范工程”专项资金,将“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创建支出列入财政预算。
(三)落实制度体系
1、万安镇“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创建领导小组负责对全村创建工作进行检查、督导和考核。
1、斑竹村:斑竹村位于罗江县城东面,地处御营镇范家大园(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俺的故居)、108国道,罗桂路,还有正在修建的青轨铁路东站,交通十分便利,是休闲和旅游的好地方。斑竹村辖区共有5个村民小组、615户、1548人、劳动力1048人、耕地面积455.5亩。该村也是罗江县2010年度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示范村,基础设施完善,村庄环境优美,符合“五市十县百镇千村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创建标准。
2、芒江村:位于罗江县城北面,地处中心汽车站,成绵高速公路,宝成铁路,四川警安职业学院,芒江村辖区共有7个村民小组、分布在环山周围之间,耕地面积605亩、农村户数为434户、1293人、农村劳动力849人。该村以发展脆罐梨和蔬菜种植带动该村的农副产业的发展,是首批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生态环保示范村,村庄环境优美,也是罗江县2010年度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示范村,基础设施完善,村庄环境优美,符合“五市十县百镇千村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创建标准。符合“五市十县百镇千村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创建标准。
3、长虹村:位于罗江县城西南面,地处108国道、蟠龙镇的宝峰山(罗江县贵妃枣基地),白马关景区的倒湾古镇,近邻罗江县城南新区,是旅游、休闲、观光的最佳去处。村辖区共有9个村民小组、农户589户、人口1624人、农村劳动力1134人、耕地面积1208亩。该村也是罗江县2010年度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示范村,基础设施完善,村庄环境优美,符合“五市十县百镇千村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创建标准。
4、柏云村:位于罗江县城东北面,108国道成绵高速公路,紧邻调元镇(李调元故里),村辖区共有9个村民小组、农户656户、人口1945人、农村劳动力1249人、耕地面积.6亩。近年来,柏云村通过创模、创卫,结合灾后重建,村庄环境面貌有较大改观,公路沿线、河道沿线得到有效整治,也是省市级2010年度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示范村,该村村庄环境优美,符合“五市十县百镇千村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创建标准。
二、主要目标
按照“主题鲜明、特色突出、效果明显”的要求,确定斑竹村、芒江村、长虹村、柏云村为环境优美示范工程示范村,精心策划,通过打造高标准、高质量的村庄精品亮点,以点带面,以点促面,整体推进我区镇(村庄)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最终实现全镇所有村庄达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标准的工作目标。
三、工作任务
以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为重点,以巩固“双创”及2010年万安镇芒江村的新农村建设和万安镇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果为依托,强力推进我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环境优美示范工程打造工作,全面提高万安镇(村庄)环境综合治理水平。协调指导各村的整洁工程和村庄清洁行动,加强各村环境卫生治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指导户用沼气池建设,进行农村改厨、改厕、改水、改圈工作,搞好庭院美化建设工程,加强农村畜禽圈舍改造和畜禽粪便的无害处理。实现农产品质量无公害化,城乡环境优美、生态良好、风貌协调、庭院美化、田园清洁、村容整洁、民风文明的目标,达到城乡环境“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标准,城乡人居环境和村民卫生意识明显改善。
四、工作重点
(一)规划水平提高
提高村庄的规划水平和布局水平,杜绝在新建公路两侧夹道修房,村落规划充分利用自然地形,错落有致。
(二)风貌特色突出
着力打破“火柴盒”,提高居民设计水平。融合地域和历史文化、传统民居特色,按“外部突出特色、内部优化功能”要求,组织实施农村民居设计和特色风貌控制设计,新建居民随形就势、高低错落、风貌独特。
(三)配套设施完善
通村及村内路网布局合理,主次分明,村内主干道硬化。完善给水、排水系统,集中处理生活垃圾等废弃物,生产和生活污水因地制宜净化处理。
(四)村容整洁卫生
保洁制度健全,村内有公共厕所,提高农户卫生厕所改造率;农户普遍使用清洁能源;村内有休闲健身绿地,主要道路和河道两边实现绿化,住宅之间有林盘绿地,农户庭院绿化。
(五)文明乡风形成
多形式宣传普及文明、卫生常识,倡导文明行为方式和良好卫生习惯,制定“村规民约”推进村庄环境治理,在农村居民中形成讲文明、爱卫生的新风尚。
1、清洁化标准
(1)村庄道路与公共活动场地内不得有人畜、家禽粪便,柴草、肥料、砖石及其他废旧物资应集中有序堆放;有效清理地面痰迹、烟头、纸屑及瓜皮果核等;村庄道路与公共活动场地附属设施(公告牌、宣传栏、标志牌、路灯等)应保持清洁,不得出现明显污损,不得有积尘、痰迹、淤泥或其他污垢。
(2)村设置的垃圾收集点应基本保持洁净,无垃圾吊挂现象;公厕内外保持整洁。
(3)村店铺应履行“门前三包”合同义务,无向店外地面抛洒垃圾或污水现象;村民在自有房屋门前设置的固定摊位,应保持摊位本身和周边环境的整洁。
(4)村小商业设置的门面牌匾,每处不得出现2块以上浮土、锈迹、油渍等污垢;每处建(构)筑物、市政设施立面、公厕内墙和绿地树干上未及时清理的“牛皮癣”不得超过5处。
(5)庭院绿地内不得堆放生活垃圾、柴草、肥料及其他废旧物资;不得出现痰迹、烟头、纸屑及瓜皮果核;附属设施(坐凳、灯具等)应基本保持清洁,每处设施不得出现2处以上积尘、痰迹、淤泥或其他污垢。
2、秩序化标准
(1)道路布局有序,新建主要道路应作环状布局,不得出现断头路,并禁止设置各种妨碍消防的障碍物;道路宽度应满足使用功能。附属设施(公告牌、宣传栏、标志牌、路灯等)应无缺失,并按有关规范有序设置、满足功能要求。
(2)每个村设置的垃圾收集点应不少于15个,收集频率为每周2~3次;一般村庄不单独设置垃圾处理设施;交通不便的村可进行简易填埋,禁止明火焚烧;公共厕所推行三格式化粪池改造,村庄卫生厕所普及率应达到95%以上。
(3)村小商业设置的门面牌匾,不得超过建筑外墙面0.5米以上,不得影响道路通行、侵占公共空间;严厉取缔单位和个人自由散发小广告、张贴启事和涂鸦的行为。
(4)保洁人员数量按每1000平方米不少于1人;保洁工具和小型车辆(密封式垃圾三轮等)的配备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3、优美化标准
(1)把握好“村布局、村落规划、民居设计”三个环节,切实做好农村风貌塑造工作;突出民风、民俗,结合当地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进行村庄和村落民族风貌规划设计。
(2)村道路与公共活动场地应实施硬化,整体风貌应保持协调统一、美观大方并基本保持完好;不得有断裂与破损现象;凹陷、锈蚀或脱漆的附属设施应及时修复;路灯亮灯率不得低于98%。
(3)垃圾收集点基本无残缺、破损,封闭性较好;公共厕所建筑即附属设施基本无破损。
(4)村店铺应保持店面完好、整洁。
(5)庭院植物配置经济实用;植物生长良好,无死树枯枝、空秃现象,无大型和缠绕性、攀缘性杂草;附属设施采用当地砖、石、木等材料制作,以农村特色为主,提倡生态自然、简朴亲切,反映地方民俗特色。
4、制度化标准
(1)以万安镇政府出资,村民出劳轮流保洁的方式落实保洁人员;制定简便实用的村庄保洁、设施保修的村规民约。
(2)将公厕、垃圾桶等设施的保洁列入村规民约和清扫保洁人员的职责范围,由村委会专门监督。
(3)定期对村民进行思想和环境卫生意识的指导,提高村民的思想素质和人文素质。
(4)制定清扫保洁的村规民约,建立村庄日常保洁制度;保洁标准等任务和责任内容;建立村委会监督机制,对清扫保洁人员不履行职责或履行不到位的具体情形,作出相应的处罚规定。
五、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把打造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目标管理和对党政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统筹规划、周密部署,及时总结经验,完善工作措施,大力培养和宣传先进典型,务必抓出实效。
2、加大资金投入。将必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加大对村庄基础设施的投入。同时,要拓宽筹资渠道,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企业投资经营、业主承包开发、个人资本投入等多种形式参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3、严格督察问责,注重工作实效。
(1)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各成员部门认识一定要到位、工作一定要到位、责任一定要到位,对重视不够、措施不力、进展缓慢的,要进行严格问责追究领导责任。
(2)乡村环境日益优美。按照“三打破,三提高”的要求,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和风貌打造力度,大力整治河库污染。同时,继续开展村庄环境治理,教育和引导农户美化庭院环境。充分发挥示范村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我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创建工作,最终实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的工作目标。
六、保障机制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村要高度重视“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创建工作,把该项工作作为考核领导政绩和工作效能的重要内容,统筹规划,周密部署,总结经验完善措施。万安镇各部门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要对各村工作推进情况进行调研督导,落实整改。
(二)加大经费保障
万安镇政府要根据城市环境综合治理需要,结合当年财力状况,编制专项经费预算。同时创新投入模式,建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五十百千示范工程”专项资金,将“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创建支出列入财政预算。
(三)落实制度体系
1、万安镇“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创建领导小组负责对全村创建工作进行检查、督导和考核。
内官营镇作为定西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较快的大镇,自1993年3月被国家建设部列为全国500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以来,在总体设计、资金筹措、规划管理、产业选择等方面已经取得了较为成功的经验,对类似地区小城镇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亦不能否认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失误。
1现状分析内官营镇位于定西县西南部,祖历河上游,暖泉河畔,距县城25km,定临公路穿境而过,北、西、南三面分别与榆中、临洮、渭源相邻。自古以来是四县八乡镇十万人口的商贸中心,素有“陇中旱码头”之称,也是甘肃十大集镇之一。内官营镇的小城镇建设自1995年3月正式实施以来,在镇党委、镇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严格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分步实施,配套建设”的方针,以改善投资环境,建设现代化集镇为目标。小城镇建的设起步与发展带动了镇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繁荣,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了区域优势,为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小康社会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开发区企业户数达到280家,从业人员3830人,年产值1.6亿元,销售收入1.43万元,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3800人,截止2001年底工农业总产值2.89亿元,人均纯收入1490元,财政收入300万元。
2问题探讨在肯定经验与成绩的同时,不能否认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资源相对短缺,生态容量有限,加之小城镇建设在发展前期缺乏一定的经验和必要的理论及技术上的储备,还有居民意识的培育,管理者经营城镇理念的形成等一系列原因,使内官营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中暴露出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1)规划设计的前瞻性不足,增加了不必要的修编成本。由于资金有限,规划设计缺乏专家及有关部门综合论证,致使15年的规划期在实施了7年后,又不得不花费大量资金和人力重新修编。同时设计过程中过多地应用和模仿大中城市与发达地区小城镇的理论模式而使地方特色大打折扣,影响了设计的兼容性与生命力。(2)投、融资渠道的单一性,导致了建设资金的匮乏。一是小城镇建设中政府是唯一的投资主体,而贫困地区财政收入与地方税收的有限,承担不了从城镇基础设施到文化休闲场所建设所需的全部资金。二是银行贷款不偏重服务于小城镇建设的中小施工企业。三是利益激励机制不配套,不能有效吸纳民间游资,当然也不能排除农民增收近年来的持续低迷。基于上述原因使小城镇建设因资金问题而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3)单纯强调建设进度而使生态与环境问题有所忽视。内官营镇的小城镇建设由于起步较早,就全国来讲还处于试验试点阶段,无先例可循,在建设中存在着重建设、轻环境;重经济、轻环保;重近期、轻远期的现象,既无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就连城镇必备的公共厕所建设亦不到位,再加上居民的环卫意识不高,环境问题已成为直接影响小城镇形象和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4)土地利用规划与小城镇总体规划缺少有机地衔接与协调。城镇总体规划与土地总体规划在编制体系、用地分类和审批权限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但两个规划之间关联度高,必须进行有效地衔接和协调。在内官营镇的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着城镇规划区范围界定与土地用途管理、村镇体系空间布局与土地资源配置、城镇总体规划建设用地确定与土地利用规划、农村土地整理与城镇建设用地的置换等方面地协调与衔接问题。(5)管理的滞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城镇整体功能的发挥。当一个城镇初具规模后,管理问题就会马上上升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就本镇的管理而言,一是一支懂管理又会管理的队伍有待尽快培养和建立;二是公安、工商、城建等职能部门与镇政府的执法权限划分与协调须进一步加强;三是管理者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居民的环卫意识、交通规则意识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都有待培育和提高。
3对策研究基于上述现状与问题地分析与探讨,就内官营镇及其同内类地区的小城镇建设而言,要使小城镇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使其在解决西部不发达地区的“三农”问题特别是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是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基本前提。推进小城镇建设,首先必须使农民特别是县、乡镇领导干部尽快转变就农业谈农业的传统观念,认识到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村市场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思想的转变;有利于提高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利于乡镇企业集中规模经营和二次创业;有利于农村人口的集中、耕地保护和生活生存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有利于启动农村市场、扩大农村内需,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增添新的动力,从而加快农村的产业化、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进程。只有从这中高度来认识,才能在小城镇建设中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农民的支持与拥护。
(2)加强规划、修编中的地方特色性是加快小城镇建设的首要环节。小城镇规划的编制、修编要突出特色。按照城乡一体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原则,树立大市场、大流通、大发展的思想,结合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的开发利用与城乡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和支柱产业建设,编制具有人文内涵、能充分体现地方传统风格与时代特色相结合的注重传统文化和名胜古迹的小城镇规划。同时还应搞好道路、绿化、供排水、供电通讯、环保等市政公用设施的专业规划,按生态要求合理布局商贸服务区、乡镇工业区、居民住宅区、科教文化区。在做好规划科学、合理、配套的同时,实行没有规划不审批土地、项目的制度,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配套一条龙,从而树立规划应有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