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舞曲教案模板(10篇)

时间:2022-09-05 09:34:0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青春舞曲教案,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青春舞曲教案

篇1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认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在音乐课程中,演唱这一教学环节被视为培养学生音乐表现技巧的最直接手段,演唱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艺术教育方式。我也是给这节课如此定位的,但正是这样,使我陷入了教学模式的瓶颈无法突破。

9月21日,我在县一中听了石河子师范的孙新凤老师上的《青春舞曲》。孙老师以一种全新的角度诠释了我一直困惑的教学瓶颈,我豁然开朗:音乐课原来可以这样上!孙老师从新疆民歌的节奏训练和学生发声演唱的角度看似普通实则全新设计了这节课,使学生在充满新鲜感的探求中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去了解未知。整节课,学生在孙老师的引领下,如一个个充满探求的海绵,探索,自信,充满张力。从这里可以看出音乐老师不仅要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兴趣所在,还应尽可能避免自身的弱点,从自己的长项着手,发挥自己和学生的潜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现在,当再教授《青春舞曲》时,我把重点重新做了调整。以下是这节课重新设计后的思路。我希望学生能够在浓郁的音乐意境和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歌曲风格,体验和表达歌曲的情感。

[教学目标]

1.感受新疆歌曲的情绪及风格,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清晰地吐字,用明朗活泼的情绪演唱《青春舞曲》并背唱这首歌。

2.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或自创打击方式)为《青春舞曲》配伴奏,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特别是维吾尔民族特色的节奏的兴趣。

3.了解王洛宾及其主要作品和新疆民歌整理创编的歌曲。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表现歌曲的音乐情绪和风格,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编能力。

2.难点:自编打击乐器,为《青春舞曲》配伴奏(可以是敲击身体某部分,或教室中的课桌书本等等)。

[教具准备]

电子琴、手鼓、铃鼓、课件、教学用书。

[教学过程]

[教后感悟]

篇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切学习的前提。我们音乐教师应创设富有情趣的音乐情境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课堂,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兴趣品质,让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和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形成热爱音乐、向往音乐持久稳定的情感。如许老师在执教歌曲《七子之歌》时,是这样做的:他用充满感情的声音讲述了葡萄牙殖民者侵占澳门的历史,爱国诗人闻一多先生义愤填膺、感慨万千地写下爱国诗篇的背景,激发了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激起了学生强烈的爱国思想,顿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热情高涨,情绪激昂,纷纷表现出对帝国主义的愤怒。在这种氛围下,许老师趁势提问:“演唱时应带着什么感情去演唱?”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得出了应带着深情的、激动的、期待的、迫切的、渴望回归祖国母亲怀抱的情感去演唱这一结论。教师通过介绍歌曲背景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歌曲学唱时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准确地把握了歌曲的表现情感,演唱效果非常好。

又如:官老师在欣赏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童声合唱曲《渴望春天》时,她是这样设计的: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春天”的诗歌、散文、图片等资料,上课时运用《美丽春天》的多媒体画面引导学生欣赏、感受春天美丽的景色,配合音乐朗诵有关春天的诗歌、散文,然后再导入欣赏歌曲阶段,这种方法既激发了学生的音乐兴趣,又丰富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拓宽了音乐学习的广阔空间,让灵动的音乐充满了音乐课堂。

二、重视艺术实践是提高学生表现力的关键

“让活动成为课堂的中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是时代的要求。音乐课堂上教师应启发和指导学生亲自参与体验音乐,把音乐技能方面的知识通过游戏、活动的形式渗透给学生,让学生在活动、在玩乐中学习知识,使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享受成功的欢愉。如:张老师在执教歌曲《猎人合唱》一课时,组织学生模仿猎人打猎的动作和活动,通过学生模仿猎人射击追捕的动作,边唱边动,引导学生感受猎人在森林里快乐打猎的情景,让学生用表情和动作表现音乐,在游戏中体验音乐,享受成功的欢愉,从而增强学生的表演兴趣,不断提高学生音乐表现能力。这种重视艺术实践的方法,提高了学生音乐表现力,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灵动的音乐氛围。

音乐教学就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参与艺术实践和探索研究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有效尝试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如:熊老师在执教歌曲《青春舞曲》时,她根据歌曲欢快、热烈、幽默的风格特点,将音乐歌唱和舞蹈动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歌曲中编进新疆舞蹈动作,学生在欣赏歌曲音乐的同时,教师边歌唱边舞蹈进行示范,这种边唱边跳的歌唱形式激发了学生强烈的音乐表现力,调动了学生主动、大胆、全身心全方位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整节课全体学生都能自然、自信、大胆地参与到边歌边舞的音乐互动活动中,体验音乐的愉悦。在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创造良好的音乐艺术与音乐氛围,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音乐审美体验,从而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

三、培养审美情趣是提高学生创造力的重心

篇3

“音乐欣赏是人们感知、理解、体验音乐情感的一种音乐实践活动,音乐欣赏的教学目的是扩大音乐视野、培养学习兴趣、发展想象力和感受、理解音乐的能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进入21世纪,在我国音乐教学的改革大潮中,音乐欣赏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成为人们陶冶情操、开阔视野、培养音乐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和创造力的有力武器。

但是在我国的中学音乐教育中,往往忽视了音乐欣赏教育的重要性和它的特殊性。音乐教师走入了录音、录像观摩课、单纯的听音乐的误区,给中学的音乐欣赏教学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在教育改革的今天,素质教育被我们列为重中之重,音乐欣赏课就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我们应该充分利用音乐欣赏课的优势,发挥其作用。真正起到陶冶学生的情操、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促进学生优良品格形成的作用。

一、把握学生心理,引导学生

有选择的欣赏音乐

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处在一个特定的年龄阶段――青春期。他们活泼好动,天性里有种不安分的因素,对身边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和兴趣。但是对于音乐来说,除了从小受到过正式的音乐训练的学生,大部分的学生对音乐欣赏还只是停留在听、学唱的阶段上,他们觉得好听,就会去喜欢,主观上并意识不到音乐欣赏的选择性。

他们喜爱的往往是现今的流行音乐。象周杰伦、蔡依琳等这些流行歌手的音乐。举例来说:我曾经调查过我的学生,他们就很喜欢这些流行音乐,很多人都自己买了随身听,MP3整天带在身上听。当我问他们喜欢怎样的音乐课的时候,80%以上的学生要求音乐课就要欣赏流行歌曲。这些都是由中学生的特定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所决定的,同时也给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并不是说流行音乐不好,而是要引导学生更多的欣赏具有更高艺术价值和丰富内涵的音乐。

要做到这些就要求我们从语言上激发学生兴趣,用情感来带动学生思想,逐步引导学生有选择的欣赏音乐。

(一)从语言上激发学生兴趣。“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首先应该用一些有情感的语言来启发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在平时多与学生交流,懂得他们的心理,运用自己语言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欣赏热情。例如: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浪漫、凄美的爱情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欣赏兴趣。

(二)用情感来带动学生思想。“教师要善于把情感寓于音乐欣赏的教学中,努力完善自身情感的投入,吸引住每一位学生,使之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实践之中,在音乐中去加强情感体验的深度,用心灵去感受音乐艺术的特有魅力。”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每一首乐曲都有自己包含的不同的情感思想,作为教师,首先我们自己要融入到音乐中去,全面的理解音乐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用自己的感情来带动学生真情的进发,从而到达音乐欣赏教学的目的。例如:在欣赏歌曲《松花江上》的时候,教师首先要深切的体验歌曲作者所表现的在中华民族家破国危时的悲愤心情,把握歌曲凄婉、悲壮的意境,引导学生走进乐曲,从而起到更好的教育教学作用。

(三)逐步引导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在已有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式,形成良好的音乐文化氛围。例如在课间操或者午睡前利用学校的广播播放一些优秀的曲目,在学校内多举办一些音乐实践活动――如艺术歌曲比赛、小型音乐会,举办各种音乐兴趣小组等等,逐步的引导学生有选择性的欣赏音乐。

二、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

提高,全面提升业务水平

教师是音乐欣赏教学的主导。“从教师的角度看,我们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教材的内容来安排教学计划,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学习任务。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发挥得如何,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③因此,教师的自身素质及业务水平直接决定着音乐欣赏教学的成功与失败。

(一)教师应该加强自身审美素质的修养。审美素质是音乐欣赏课重要培养的一种素质,如果教师自身都不具备较高的审美素质,肯定是教不好学生的。要提高自身的审美素质修养就要做到

(1)增加自身文学底蕴,多读书,多记读书笔记,增加自身文学修养,

(2)身正为范,提高自身道德素质修养,

(3)注重美学修养。

(二)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深入理解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目的,有的放矢。要多听、多看、多想,要学会领会作品的音乐语言、音乐效果、旋律如何、节奏特点、声部的组合情况、乐曲的发展情况等等。同时要加强理论学习,尤其是音乐美学和音乐史方面。教师具备了深厚的理论基础,才能在授课时引经据典,使授课过程才能更加吸引学生。

(三)学会熟练的使用各种多媒体设施,从而更好的为音乐欣赏教学提供保证。例如在欣赏课《瑶族舞曲》中,就可以利用电脑来做一个课件,有音有画,可以将曲目表现得更加活灵活现。有些条件差的地方,也要善于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为音乐欣赏课的教学锦上添花。

三、认真备课,采用灵活多样

的教学方式

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对于音乐欣赏课来说,备课更加是重中之重。我们要认真编写教案,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编织一个丰富多彩、绚丽多变的教学过程,将音乐欣赏课上的有声有色,时刻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一)在备课过程中,首先要钻研教材。“只有全面深刻的理解音乐教材,才能把握住教材的要领,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教育意义,并找出其重点和难点。”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定制确切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案设计。”例如同是一首曲目对于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和高中一年级的学生要求就不能相同,对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就应该要求得更加深入,要在掌握乐曲感情的同时尽可能多的让学生了解音乐的理论知识。

在编写教案时,我们要注意找出正确的授课难点和疑点,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设备,准备适当的教学教具。“在欣赏前的提示、设疑一定要明确、恰当,以便学生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也为下一个环节的教学工作铺平道路。”教案的编写中一定要注意教学环节要紧凑,环环相扣,不能松散,或者是前言不搭后语,要连贯,不能给人以突兀 的中断感。各个教学环节的过度要自然,否则不但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反而会使学生厌恶对音乐欣赏课的学习。

(二)上课的方式应该灵活多样,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时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好的完成一堂音乐欣赏课。

“音乐欣赏课不能上成录音、录像观摩课,如果每堂课都变成按部就班的音像制品的放映式接受课,音乐欣赏课教学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目前在我国的大多数地区,对音乐欣赏课的教学都不是很重视,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水平不高。很多教师都把音乐欣赏课上成了简单的录音、录像观摩课,给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造成了一定的伤害。

要上好音乐欣赏课就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措施。要把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如:讲述法、观摩法、熟悉主题法、律动法、直观法、对比法、迁移表现法、调整乐谱顺序法、谈论法、启发联想法、启发想象法等教学方法相结合。上成一堂丰富多彩的音乐欣赏课。例如: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欣赏教学中,就可以将讲述法――讲述梁祝之间的爱情故事;观摩法――观看《梁祝》的剧照、图片;熟悉主题法――边讲故事边播放《梁祝》主题;律动法――在欣赏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由的随乐曲舞蹈;直观法――将乐曲的曲式结构、主题旋律列出,供学生参考,谈论法――由学生参与谈论乐曲的思想感情;启发联想、想象法――启发学生联想、想象在古代时,梁祝相交的真实情景相结合。使课堂变的生动,有趣味,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软化学科边缘,提高欣赏水平。当今社会,各种学科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利用、相互借鉴,往往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势所趋,音乐教学的改革也必将顺应这个潮流。“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借用其他学科的一些知识、方法,可以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的,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深化学生的欣赏层次。”冒继光先生在他的论文中谈到用散文化的语言讲述音乐、用多彩的画笔描绘音乐、从历史的视角理解音乐。这些都很值得我们借鉴。

音乐艺术与其他学科是息息相关的。我们应该学会充分利用文学、美术、历史、地理、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来促进我们的音乐欣赏教学。在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的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乐曲《团结就是力量》的欣赏教学中,就可以给学生用生动的文学语言讲述1998年抗洪救灾中涌现的英勇故事,同时向学生展示一幅幅震撼人心的图片,给学生讲解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从文学、美术、音乐等多角度加深对乐曲的理解,促进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四)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目前我国的教育机制正在由以前的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向转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能单纯的以教、授为目标,要使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来。

篇4

音乐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并强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主要靠提高课堂教学利用率。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是有的放矢地、全方位地真正将素质教育引入课堂。对于教师来说现在的课堂教学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让学生自主的掌握音乐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及创造能力,这就需要提高教学课堂的有效率。笔者就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谈谈感想:

一、整合教材内容,用好、用活教材

教材是构成教学的重要要素之一,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础和主要对象。要想上好课,就必须立足于教材,研读教材,做好对教材的二度开发,并适度整合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的增删、置换、重构、组合,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做教材的“奴隶”。这犹如品葡萄酒,一口下肚,并非只是过嘴瘾,而是能够通过酒味品出酒存储的年代、产地等,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对教材的整合,即上课并非是对教材内容的简单复述和直接意义上的“教教材”,相反要揣摩编者的意图,并结合新教材的要求和新课程的理念,本着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灵活掌握教学目标,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即“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如《音乐鉴赏》花城出版社,它的单元教学内容比较丰满,曲目涉及面广,数量多,在中外结合、古今结合的同时,还选择了一些现代气息较强的曲目。另外,还有意识地加强了广东地方音乐的曲目以突出地方性教学。那么在备课内容的选择上就应该有所取舍,不能贪多,进行走马观花式的浏览性欣赏,而应该分析编者意图,选择最能体现编者意图的作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充分挖掘教材,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进行有深度的鉴赏。

二、优化音乐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优化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实施素质教育这一过程中,通过科学的设计,间接的认知活动,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辩证统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处理好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教与学、讲与练、教学主导与学生主体、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以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效率。众所周知:音乐教学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它是集唱歌、舞蹈、器乐、欣赏、表演以及音乐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一体的综合教育。为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艺术才能,我在教学中紧紧依靠大纲,利用课堂这块阵地,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特别注重视唱教学、到时初中毕业时,音乐的简谱技能掌握比较娴熟。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利用各种电教手段,通过对优秀作品的分析、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学生通过对作品的了解和老师的讲解,能领悟《黄河大合唱》的宏伟气势,能感受《二泉映月》的悲愤情怀,能与《牧童短笛》同乐,健康优美的音乐会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能在审美过程中去伪存真,扬善弃恶,促进审美素质与艺术素质的形成。音乐课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让学生直接表现,但由于我们学校很多的学生来自农村,小学期间没有经过系统系统的音乐学校,如果让他完整演唱一首歌,也比较困难,却经常跑调。对这些学生一定要多鼓励,可以多几个学生一起唱,久而久之,他们的自信心被激发起来,并能站在台上高歌一曲。因此在课堂上一定要多鼓励鼓励学生。同时在教学上设计合理的内容,这样使学生能参与各种活动,从而成为培养发展学生表现力的关键。

例如学习歌曲《青春舞曲》,为了丰富歌曲的表现内容,我在原有单声部旋律的基础上增加了领唱旋律、二声部分合唱的学习,领唱由班长担任,二声部由男生担任,主声部则由女生担任,演唱时有分工、有合作,人人各负其责。在达到各声部熟练并和谐得延长自己的的声部时,在进行第二次分工,让两位同学上台表演打击乐器,其他学生敲打桌子,老师指导、调动大家的演唱积极性。最后,我让舞蹈才能的学生即兴上台表演跳舞,随着《青春舞曲》的音乐边歌边舞,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表现歌曲的活动中,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又使学生的表现能力得到了锻炼。这种让全体学生都参与的师生间的和谐、互动活动,可以使还好表现的学生更大胆,使不擅表现的学生也得到有效的锻炼,增强其信心,发展其表现力。

三、借鉴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理论――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将“学习”按照其效果划分为“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两种类型。能否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这种联系,是影响学习的唯一的最重要因素,是教育心理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一条原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

根据奥苏贝尔提出的“有意义学习”带来的启示,在挖掘教材内容的同时,充分了解和利用学生已经知道的知识作为所教新内容与学生的切合点,为新课做好铺垫,最大限度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力求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更好的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关系,因为“课”是上给学生的,只有让学生乐意接受,他们才会接受的好,这犹如数学中的交集,公共元素越多,交集的范围越大,对于教学而言,所教内容与学生最近发展区切合越多,学生越易于接受,课堂的教学目标就越易于实现,有效性也随之提高。

四、教师――当好课堂的“导演”和课堂教学“生成性资源”的重组者

教学是实现教学效果的必要经过,这犹如剧本的演出,成功与否有一个好剧本外(教案),更重要的是导演以何种思路来更好地对剧本进行演绎(教学过程),如何让演员以最佳的状态对剧本进行表演。教学也正是如此,课堂是舞台,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而一堂课能否实现好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导演”能否以独特的角度、视野来演绎剧本、指导演员。

可如何当好这个“导演”,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既需要在课前尽可能地对教学过程实施中学生可能出现的种种“可能”加以猜想推测,又要具备良好的教学敏感,敏捷地捕捉学生在课堂上稍纵即逝的变化;不断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见机而作,适时调整教学进程和教学内容,形成新的教学步骤;使课堂教学更贴近每个学生的实际状态,让学生思绪飞扬、兴趣盎然,使师生积极互动,涌现新的问题和答案,使教学过程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生性质,引领学生共同进入 “发幽探微”的教学境界。

篇5

一、促进作用分析

(一)作用

基于高中音乐教学角度分析,整合、利用数字化资源,不仅能够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同时利于师生全面发展,是现代音乐教学必不可少的。其作用主要为以下几方面:一是音乐教学资料更加丰富,尤其是音响资料。教师可择优音响资料展开教学,使其更符合教案需要,从而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二是备课余地逐渐增多。素质教育要求高中音乐教学应带动学生全面发展,对此,满足听觉需求是相对局限的,还需借助辅助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技术等,借助视频、图片、声音等载体,让学生直观理解音乐教学知识,营造教学氛围的同时,突显音乐表现力、感染力,以集中学生注意力,勾起其学习欲望。为确保教学效果,还需加强教材、课件等信息的审核,多寻求网络教学资料以及音响与视频文件等,结合教案与学生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的调整,确保教学难点有效解决,教学重点更加突出。三是缩减课堂教学时间,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音乐教学空间、容量不断拓展,也可以重复讲解教学内容。学生对于音乐特征、演奏技巧精准化掌握,可感悟更多的音乐文化魅力。四是与传统教学方式契合度高,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快。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密切配合,尤其是音乐教学,需要师生共同探索奥秘,以实现优势互补、规律性结论。课堂教学中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利用,实现了资源与教学方式的综合,对教学方式创新有着积极促进作用,但不能一味的追求资源渗透,还需适当的提问、引导与评价,做好学生思维、欣赏等综合能力的重要导向。教师应当不断突出主导作用,而学生应不断突出主体地位,师生间的有效交流,是数字化资源不可替代以及资源高效利用的有效辅助手段,对音乐教学现代化发展有现实意义[1]。

(二)价值

如下所示,一是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教学资源高效整合,多元教学要素的合理应用,助推了音乐教学的发展。二是学生通过数字化资源,对音乐本质特征有了全面化、清晰化认识。声情并茂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能够达到艺术育人的效果。学生可了解更多的音乐作品背后故事以及作者创作情感与思想等,学生内心世界渲染更加强烈。各种大师作品的观赏与认识,对学生艺术修养提升有着积极促进作用。三是教育观念出现变化。作为信息时展产物,现代高中音乐教学,俨然离不开了数字化资源的支持。教师利用数字化资源教学的意识越发强烈,学生在感受艺术愉悦的同时,使得音乐教学成效显著提高[2]。

二、数字化教学实现条件

(一)教材

新课标的出现,要求音乐教材应注重与多媒体技术结合。按照新课标的指导,结合教学现状,应当重新组建、编制教学导学案,实现问题具体化、知识引导化。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以及图像、声音等网络教学资源,实现教材与时俱进。如在欣赏课教学中,应当有音响资料、教学图像等,实现听与讲相互协调,从而快速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网络教学材料,如曲式结构、节奏等方面的知识,弥补课本理论知识的不足,让学生更加透彻掌握音乐理论知识。教材编入曲目相对严谨,偏向于经典音乐,流行与通俗音乐微乎其微,对此,教师应当合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对通俗、流行音乐的涉及度,满足学生求知需要,带动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件

教学课件不仅需要与教材配套,同时还需要提高其多媒体化。作为音乐教师,应具备媒体课件,如音像出版社的教学课件,不仅内容完善,同时声情并茂,操作便利效果显著,以满足教学需要。

(三)教师

教师是学生获取书本知识的重要桥梁,也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主导者。音乐教师的艺术修养、业务水平、教育观念以及多媒体运用技能、数字化资源整合成效,将直接影响教学成效。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优良教学素质,还需具有教学创新意识,无论是教学理念的创新,或是教学模式的创新,以轻松应对岗位工作,确保课程教学效果。尤其是在新课改背景下,应加强对音乐教师的培训,要求其明确掌握新教材内容,能够根据教学活动目标、教学方向等,灵活利用多样教学方法,以夯实高效音乐课堂教学基础[3]。

(四)硬件

高校应加强音乐教室建设,配置完善的音响、麦克风、投影仪、电脑等媒体设施,最大化程度提高媒体教学设施利用率与实用性,提高学生理论实践综合能力的同时,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五)环境

多媒体教学的现代化、信息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教师单方面能够实现的,与大环境助推有直接关系。借助信息化,在实践中摸索适用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课件与教学评价等,以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教师间应加强沟通交流,多借鉴有效教学经验,实现优势互补与取长补短,积极营造和谐与信息化的教学氛围,促使音乐教学资源合理利用,以及教学的稳中求进。

三、具体实践

(一)音乐鉴赏课

鉴赏课占据音乐课程较大比重,仅凭借教师的教学经验、音乐知识积累难以达到理想教学效果,还需注重数字化资源的合理利用,以突显音乐感染力、表现力,让学生自发并主动的学习与练习。音乐鉴赏课上,离不开教学课件的展示,带动学生学习欲望的同时,自然带入与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具体化、直观化的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与理解能力,以实现多媒体教学的针对性展开。如在《五十六朵芬芳的花》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听赏《辽阔的草原》,识别蒙古音乐风格与作品特征,了解音乐作品是如何借助调式、旋律与节奏等要素表达的民族风格,以明确民族风格特征的形成要素。由于音乐风格特征分析难度大,教师需在课前向学生推荐《天堂》等蒙古族音乐、《天路》等藏族音乐、《阿里郎》等朝鲜族音乐、《青春舞曲》等维吾尔族音乐,让学生根据音乐的情绪、节奏与曲调等,去了解、识别蒙古族音乐的粗犷、质朴、自由宽广的音乐风格。课上利用《爱我中华》歌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借助多媒体图片、声音与文字等,展示各个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生活风俗、地理环境与宗教信仰等,让学生将其生活差异与民族音乐相匹配,以更好地了解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借助音响资料播放《辽阔的草原》,让学生随着歌声进入蒙古包,跟着自由节奏、舒展的旋律,以及对比呼应的曲调,充分感受草原气息。

(二)音乐课堂

篇6

有那么一天,他遇到了个女孩——萧雪。她乐观纯真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里.他誓言永远爱她,并且作为生命的唯一爱恋来珍藏。他的信仰变得更加坚定不移。

毕业的钟声敲响了,人生转折也就随之到来。那么在这人生的十字路口,叶影能否坚持住“象牙塔”的梦想和信念。它的光芒能否始终照亮他以后的人生,那就只能让岁月作证吧!

主要人物:

叶影(简称影)——外表还算帅气,有诗人的气质;性格有些孤僻,给人以冷感,孤傲的印象,但内心热情如火;追求唯美,常常在梦乡中无法自拔;尊重人生,真诚毫无恶念的跟人交往着

萧雪(简称雪)——外表纯洁如其名字一样,乐观向上,追求完美,给人以圣洁不可亵渎的美;开朗大方,善解人意,善良朴实;非常重视思想上、精神上的完美和修养的高尚

卢子——影的舍友加好朋友,爱好足球,玩网游;机智,风趣,阳光十足的男孩

景老师——风趣,热情,很有亲合力,当然吉他弹得很好

钟老师——慈祥,擅长交际应酬

雪的父亲——善良,重视同胞友谊,标准的慈父形象

剧本正文:

情景一室内夜

镜头特写:昏黄的台灯下,一只握着笔的清秀的手在纸上不停地写着些什么,一直写……一直写……

(屏幕上显示字幕:仅以此片献给我们的纯真年代。)

(片名和演员表出)

(伴随着“沙沙”的笔尖划纸的声音)画外音:

也许你的两鬓已生华发,也许你的事业正蒸蒸日上,也许你还是无忧的少年,再也许你像我一样学生年代的青春行将逝去。

也许你也相信缘分,也许你无意间的一瞥就意味着一个故事的开始,而这个故事的起伏总是围绕着一个人。

是的,……,也许是吧!

也许这个主角就是你!!!

——淡出

情景二学校教室日内

课堂上,那只手还在写着东西。

(镜头由特写向广处扩展一直到容纳了老师和讲台。)

老师(收拾教案):下课。

同学们收拾书包,准备下课吃饭。

(镜头拉向坐在教室中间一排的叶影和卢子)

叶影:卢子,帮我打份饭回去吧,我去趟图书馆。

卢子:行,你要吃什么菜啊?

叶影:你自己看着买吧,不要太贵得就行了,加两个馒头。谢了!

叶影从口袋里掏出饭卡递给了卢子,卢子接过卡走出了教室。

情景三学校图书馆日外

镜头晃动着描绘图书馆的大体轮廓。

情景四同上内

叶影跟几个同学,正站在图书馆宣传报亭前认真地读着报纸。(这时萧雪进入镜头,也读着报纸。)

报亭前仅剩叶影跟萧雪了。

叶影在挪动脚步的时候不小心撞到了萧雪。

叶影(向萧雪):啊,对不起。

萧雪(不在意地):没事!

(叶影在向萧雪道歉的那瞬间,他感觉从萧雪身上发现了以前

从没有欣赏过的东西,很特别。)

他们俩继续看着报。

——淡出

情景五校园路上日外

整洁的街道,初夏的绿意装饰着美丽的校园。

萧雪在前面走着,叶影隔着段距离在后面跟着,有点特务跟踪的味道。

情景六校园餐厅日内

同学们在欢快着用着餐,有些吵杂。

(镜头缓慢的移动,最后落到雪身上)

萧雪在优雅地吃着饭。

叶影的身影进入镜头,他端着饭菜做到了她的对面。

叶影(有点心虚地搭话):真巧啊,我们又见面了!

萧雪(微笑着):是啊。

叶影(始终微笑,含有傻劲):你知道吗,其实,我们以前见过面的。

萧雪(怀疑的):是吗?

叶影:恩。记得那时你是在校园内教人折千纸鹤呢。(以吃饭掩饰激动)

萧雪:哦。

——画面淡出,对话继续

叶影:你是不是环科系的啊?

萧雪:是啊。你呢?

叶影:我是法学院的。

(对盛饭用的托盘特写,以示吃完。)

叶影:能告诉我你的电话吗,以后有事情能找你拔刀相助吗!

萧雪(微笑着):没问题啊。

雪从书包里掏出纸和笔。 影把雪的电话折好放到了自己的书包里。

叶影:那,我们这样就算认识喽,很荣幸能认识你。

雪的画外音:

就这样我又交了个新朋友,不过从他看我的眼神里我感觉到了有什么不一样的东西存在着。

——淡出

情景七雪的老家秋日内

镜头扫摄:青色的瓦房,还有一个不算太宽敞的院子。

雪的妈妈(简称:雪妈)正坐在堂屋的板凳上缝补这衣服。

雪在他自己的卧室里写着作业。

镜头特写:雪看的语文课本——初一份册。

这时院子的大门开了,雪的爸爸摇摇晃晃地走了进来,并且一声不响地直奔他们的卧室。

雪妈看到雪爸喝了这么多酒,气不知打哪上来了。她把要补的衣服往椅子上一扔,跟进了卧室。

特写:雪父母的卧室门半掩着,雪爸坐在床边,雪妈跟他面对面吵着。

雪放下了写作业的笔,很担心地听着外面的动静。

画外音:雪妈:说!在哪喝了这么多马尿。

雪爸:你管那么多干什么,不就喝了点酒吗。真不知道你哪来的气。

雪妈:好啊,你闲着没事就出去灌酒,大鱼大肉的,你可真有钱啊!!

雪爸:谁闲着没事去喝酒了,还不是因为你家妹子超生的是给搅的。你以为我愿意去拍那些搞计划生育的杂种的马屁,可不这样行吗,你自己掂量掂量。

…………

雪听他们越吵越凶,很害怕。于是,忧郁的逃出了家门。

特写:雪开大门,消瘦的身影。

——淡出

情景八村头小河边黄昏外

雪坐在一块大石头上,面对着清澈的小河和落日沉在河底的余晖发着呆。

特写:雪的眼睛哭红了一大片,泪痕犹存。

雪爸悄悄的来到了她身旁,俯下身,用手抚摸着雪的头。

雪爸:爸就知道你又跑到这里来了。

雪猛地转过头,扑到了爸爸的怀里有大哭起来

萧雪:爸爸,为什么你跟妈妈总是吵架?

雪爸(亲切地):雪,爸妈以后再也不吵了。乖,听爸的话,咱回家。

雪牵着爸爸的手走在回家的路上。

情景九男生宿舍日内

影扒在桌子上写着东西,镜头里有把吉他挂在靠窗的墙壁上。

突然一只手把影的笔记本抢了过去,卢子穿着一身运动装,拿着影的笔记本,做作的读了起来。

卢子的画外音:在你清澈的眼底,

我发现了纯真的含义。

………………

飞吧!无边无际的黑夜,

愿你能为我带来,

她的欢歌笑语。

叹过的一口气,

也不准丢弃。

影马上站起来,想抢回笔记本,可卢子跟他较上劲来了,愣是不给。

卢子(护着本子):嘿,哥们,行啊!看上谁家的姑娘了,要不要兄弟帮你介绍啊?

叶影:哪有啊,我刚才想起一首诗就抄了下来。

卢子(怀疑地):还向狡辩啊。不说我可要公布于世了。

影还想再分辩什么,好趁机抢过来。

这时外面有人叫卢子。同学甲画外音:卢子,快点啊。

卢子(把笔记本还给影):给,给,还给你。我才没闲工夫给你做政治思想工作呢,踢球去喽!

影把笔记本放回了抽屉,没心情再写什么了。

接着,影把书包拿了过来翻腾起来。

最后,他把写有雪的联系方式的纸片拿了出来,看着发起呆来。

——淡出

情景十海边广场夜外

夜幕降临,一弯淡黄的月瓣挂于夜幕之上,接着一只调皮的风筝跃入镜头,像是在跟月儿做着游戏似的,来回游动着。

(音乐:欧洲民族舞曲)

(镜头往下拉,一直到面对一个舞台,台上异国人在跳着欢快纯朴的舞蹈。)

影,雪陶醉似的观看着表演。

情景十一海边音乐广场夜外

人们悠闲的做着自己的事情。(古典乐曲像小溪一样流淌着)影,雪并肩散着步。

萧雪:告诉我,你上大学以来最难忘的一件事吧。

叶影:让我想想啊。(想问题的样子)有一个暑假,我独自流浪到北京,获得很多生活的感悟,深深体会到现实的残酷和无奈。最为残酷的一件事,是旁观了一个刚从大学毕业的学生,如何为了生存而放弃了人生尊严和是非观念。……(对话淡出)

他们继续散着步。

他们走到了一个石凳旁,坐了下来,夜变得寂静了。

叶影:我的说完了,你的开始吧。

萧雪(停了一下):大二的时候,我们班同学一起到海边去玩,大家快乐得说笑打闹着,忘记了一切烦恼忧虑,感觉像是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不知以后还会有这样的时光吗?

雪的目光朝无边的夜空望去。(镜头跟上)

情景十二海边沙滩黄昏外

镜头面向无边无垠的大海,远处的小岛也披上了神秘的面纱,安静的,准备享用夜的灯火晚餐。

远方像是有一群人在沙滩上嬉闹着,还有细语在欢快地跳跃着“传这边来啊”“啊,好高啊”“yeah,,接到了”“班长,你们要倒霉了,看我这一球啊”

——朦胧淡出

情景十三海边音乐广场夜日

篇7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7-0124-03

上海名教师顾泠沅老师这样说到:“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活动的结果或所要达到的标准,它强调教学目标的预设性,所以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教学目标对教师来说是教的标准,对学生来说是学的标准,在现代教学研究中,教学目标占据的地位日益重要,几乎成了全部教学活动的依据”。

一、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的要求

现时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的要求跟课程改革前的教学目的要求有很大的不同之处,传统教学强调教师的主体作用,而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传统教学的教学目的是教师在教学中所要达到的教学要求,强调教师的教学行为,而现时的教学目标是强调学生学的行为。音乐课堂教学目标的叙写受到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的制约,不同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对教学目标的要求也不同。以往教学目的属于传统教育思想下的教学要求,依据的是传统的教学大纲.在音乐课程标准的理念下,教学目标的设置要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力,提高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音乐课堂教学目标的叙写就其本质来讲,是音乐课程理念指导下现代教学观的具体体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不仅体现在知识与技能上,而且还要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诸方面有具体的培养指向,现在音乐课堂教学目标叙写要是体现现在新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例如:以往叙写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或“把学生培养成――”,主体是老师,学生是被灌输的被动学习,一堂课中是无法达到理解掌握到什么,更无法能把学生培养成为什么,要培养学生是要通过长期的教学才能达到的。而现在的教学目标的叙写是体现学生为主体,既:“学生应该――”或“学生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从而提高学生对学习音乐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叙写存在的问题

教学目标制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当前教师在教学目标制定时还存在一些问题。

1.主体不明

在新课程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叙写教学目标时还是或多或少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课程标准下的教育教学理念是要转换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只能对学生实施主体性教学,积极优化课堂教学氛围,充分引导、调动教学学生参与配合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要想培养出有意识的学生,使他们积极进取、主动求知,发挥他们学习的主体作用,使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能在课堂教学得以实施和验证。

例如:七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歌曲《游击队歌》乐教案主题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感兴趣,结合《游击队歌》让学生了解相关的音乐文化和历史背景;2.感受体验《游击队歌》的音乐内容、音乐情趣,认识歌曲的演唱形式及音乐的时代表现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注意热情;3.积极参与歌唱、聆听、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

此教学目标中“使学生能够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感兴趣”“结合《游击队歌》让学生熟知相关的音乐文化和历史背景”“培养学生的爱国注意热情”的目标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一堂课教师不可能让学生就能够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感兴趣,也做不到让学生熟知相关的音乐文化和历史背景,培养学生的爱国注意热情,一堂课中怎样“培养”,用什么方法,用什么手段等,这些行为都不是很具体,这些教学目标是很难达成的。

2.难以操作

在日常教学中,教学目标叙写不明晰、空而泛的现象普遍存在。例如:八年级下期《瀑布与溪流》与《日出》的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习音画这种题材的音乐,并体会这种题材的表现方法及特点;

(2)想象并体验音乐所表现的意境美。

目标中的“进一步”“体会”“想象”在教学中就很难操作,现在很多教师在叙写教学目标时没有层次性,操作性不强。我们知道,教学目标的特点之一是具有系统性、层次性。在教学目标体系中,并非各个目标都在一个层面上,而是分层次的,这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具体化、明确化,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操作性。

3.难于测量

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叙写的教学目标陈述比较笼统,不便于检测。从我们实践中可以看出,教学所叙写的行为动词用得不够正确,在课堂教学中用于表示学生应达到的目标程度的行为动词只有“掌握”“认识”等。例如:教唱《当兵的人》一课中的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军旅音乐节奏与旋律的一般特点。通过音乐作品来了解人民丰富的精神世界,养成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良好品德;(2)学唱《当兵的人》,掌握歌曲中几种不同的节奏型。并学会用激昂、饱满的情绪演唱歌曲、较好地表达歌曲的进行曲风格和所反映的精神气质。怎样才算“掌握”、怎样才算“养成”,无法衡量,不便于检测。

4.条件不明

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在叙写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到具体的教学条件,即教学环境、人为因素、教学设备、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课程安排、课堂课后学习音乐的时间等等因素。

例如:教唱歌曲《大海啊,故乡》教学目标:1.能用不同的音色、唱法表达对歌曲《大海啊,故乡》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对祖国、对家乡以及生活的热爱,能背唱全曲。2.通过欣赏比较小提琴版与人声版《大海啊,故乡》,了解更多的演奏演唱形式,感受歌曲的情绪异同及音响感受的异同。这个教学目标中的条件不明,教学条件有限,我们家乡身边没有大海,学生对大海情感的概念不是很深,让学生同过演唱《大海啊,故乡》进一步加深对祖国、对家乡以及生活的热爱,这个目标我们这里的学生是很难达成,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对家乡以及生活的热爱”这个情感。

三、教学目标叙写的基本要求

音乐新程标准的制定和颁布以来,我们要抛弃传统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根据现在音乐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观念和理念来叙写音乐课堂教学目标。

1.行为主体――学生

现在的课堂教学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能是指导者和引导者。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的学习结果,即预期学生通过学习后产生的行为变化,内在的能力和情感变化。学习目标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结果的预期描述,是以学生为目标行为主体,而不是教师。判断教学有没有效果的直接依据是学生课堂上有没有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这是新课程教学目标与以往教学目的不同之处,是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如:在叙写课时教学目标中出现了“培养学生,使学生,提高学生”,这样叙写的目标主体搞混淆,使教师为主学生为辅,而应该是“学生能,学生可以,学生会”。这样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2.行为动词――明确、具体、可操作

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不能是模糊、笼统、抽象、不可测的,否则评价无法操作。例如:目标叙写成:养成、了解、懂得、知道等笼统、模糊,不够具体的行为动词,这样一来就很难对学生检测。有一位教师在欣赏《我爱你,中国》的目标中写到“学生仔细聆听这首乐曲,希望聆听后能培养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情感,从而提高学生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目标中的“培养、提高”就聆听这一首乐曲是根本达不到的,也无法对学生进行评价和检测。新课程标准中有使大量的行为动词,教师在叙写教学目标时要以课程标准的行为动词为依据,科学、合理、准确用词。在叙写教学目标时应该用列出、辨别、写出等等行为动词。

3.行为条件――特定限制或范围

教学目标的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即评定学生学习结果的约束因素。包括教学环境、人为因素、教学设备、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课程安排、课堂课后学习音乐的时间等等因素。例如:“聆听《青春舞曲》后,让学生在音乐教室里根据音乐节奏进行表演”“欣赏《进行曲》让学生用打击乐器演奏行进中的步伐”“在老师乐器伴奏和音乐伴奏下,能有情感地背唱歌曲《摇篮曲》”等等。有些学生音乐行为受各种条件的影响下是很难做到的,可以通过别的行为条件去落实。如:聆听《进行曲》音乐后,学生可以用拍手和跺脚的形式打节奏来体验音乐情感。

4.行为表现――评判标准

学生的行为表现是评判该项能力的标准,是学生最终的学习目标。即新课程中学生对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而且应该是全体学生最基本、共同要达到的标准。如:通过学唱歌曲《游击队歌》,学生能简单感悟歌曲中意境,能运用多种演唱形式进行演唱此乐曲。

四、教学目标叙写的实践

(一)不识庐山真面目――《渴望春天》教学目标的第一次书写叙写

教学目标:

1.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唤起学生对音乐、对春天、对生活的乐观、积极的情感体验;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有关作曲家生平等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背景知识,由学生课外自主探索解决,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3.初步了解作品的结构,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创作尝试。在表现中体验和实现自信、交流、分享和创造的快乐。

该目标体现主体混乱,学生和老师的地位不明确,根据教学目标叙写的四个要素来看这个目标存在着几点不足:

1.学生主体不明确,行为主体混乱不明晰,目标中的“培养,唤起”,通过这一节课就能培养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吗?不可能,更不可能马上就能唤起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培养和唤起都是教师的行为,学生是被动接受。行为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

2.行为动词用词不当,目标中所写的“了解,引导,实现”,行为动词含糊、笼统,老师很难对学生进行课堂检测,学生通过这堂课真的就能了解作品的结构吗?了解程度如何无法操作检验。唱一下这首乐曲就可以实现自信、交流、分享和创造快乐吗?

3.行为条件的情景化很难体现,引导学生进行简单创作尝试,学生有这个知识技能吗?学生连创造是什么大部分学生可能都不懂,学生只能在下面随便写两个音也叫创造。这种行为根本就违背了初中音乐教学的范畴。

4.在目标中看学生的行为标准有点高,在这个教学目标中“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唤起学生对音乐、对春天、对生活的乐观、积极的情感体验和简单的创作尝试”是不能体现学生基本的、共同的学习标准。

(二)暗香浮动月黄昏――《渴望春天》教学目标的第二次书写叙写

叙写教学目标的四个要素,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这四个要素不一定都能具体显现,但在叙写教学目标时一定要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要改变过去使用的《教学大纲》、《教师教学用书》等旧观念的影响,教学目标的叙写主体一定要明确,要以学生行为为主,课堂的主角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在音乐课程标准理念下,我对《渴望春天》的教学目标进行了第二次叙写:

教学目标:

1.在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说说你心中的春天景象。

2.学生简单了解歌曲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3.学唱《渴望春天》后,学生分小组用你们自己心目中的春天情景随伴奏进行表演唱。

五、教学目标叙写的成效

1.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要以教学目标为导引,可以将对学生的评价融会于教学设计之中,最终能让我们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运用达到我们的美好愿望,从而提高音乐课堂的有效性。

2.新课程下教学目标的叙写,应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这一理念,学生通过一定的学习活动后,其内在的能力或情感的变化,并尽量使这种变化可观察和可测量。

3.叙写教学目标时,在目标中要尽量体现“主体行为、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行为表现”这四个要素。即,以学习者为行为主体描述学生的行为,行为动词要选用那些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词语,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限制条件与范围,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

六、教学目标叙写的启示

1.教学目标叙写不能生搬硬套

在实际的教学环境中是复杂多样的,不能机械地按目标叙写的四要素来套用。可以根据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情景的需要,而制定较为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叙写在不同的情景中有着不同的叙写方法,但不管如何,在教学里一定要体现音乐课程的教学理念。当然,在实际的教学中的目标叙写,不可能都包含目标叙写的四个要素,根据教学内容,个别叙写要素是可以省去的,但行为主体一定要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2.应充分发挥教学目标叙写的功能

叙写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使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能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叙写教学目标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教学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尤其是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叙写教学目标,更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专业性和教学思想的时代特点,对于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音乐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叙写是个复杂的工程,也没有具体的格式,叙写的过程有很多因素制约,每一个课堂教学目标的叙写并不是唯一的,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内容设置自己的教学目标。叙写课堂教学目标是要通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这个叙写过程是任重而道远的。但无论怎样叙写课堂教学目标,一定要符合新课程学习目标设计的基本理念,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