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0 16:53:5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外出参观考察报告,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名级各地公派人员的外出考察活动日渐增多。每次考察活动结束之后,考察人员往往要将考察的情况、学到的经验及受到的启示等,写成文字材料报告本单位或上级有关领导,以便借鉴外地有益的做法和经验,推动和改进本单位的工作。正因为如此,这些年外出考察报告的写作频率明显提高,而且越来越为各级领导所重视。
考察报告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常用的事务公文,是一种类似于调查报告的独立的应用文体。它既不属于记叙文,也不属于论述文,有三个明显的文体特点:
一是记叙和论述兼而有之。考察报告的写作以考察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为基础,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通常要用一定的篇幅对考察的情况和事实加以叙述和说明,有时还需要少量的描写或抒情,需要引用一些当地的谚语、惯用语或群众议论等。在叙述情况的同时,考察报告中还要明确地表示出作者对考察对象及有关情况的看法、意见和态度;有时还要将外地的经验与本单位的情况进行简要的分析比较,提出一些评价性、结论性或启示性的意见。而这些又需要用议论的方式来表达。可见,考察报告中的记叙和论述缺一不可。
二是观点支配和统帅材料。考察报告的写作同其他应用文写作一样,写作者必须先对考察中所获取的大量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形成综合性、结论性的观点或意见,然后才能进入实际的写作状态。离开丰富的考察材料,就难以提炼报告的主题和观点;离开正确的结论和观点,同样无法准确地归纳考察的情况、事实和典型事例。在考察报告中,议论成分明显地占居着主导地位,而叙述成分只是对结论和观点起着配合作用。
三是语言和材料客观准确。考察报告选词平实准确,用语质朴自然,基调庄重严肃,措辞讲究分寸。它既不同于以说明为主的解说词和简介材料;也不同于描绘性情感性较浓的事件通讯或游记散文。在材料的选用上必须客观、真实、准确。报告中所引用的数据应是经过当地核实和确认的数据;报告中所列举的事例应是真实的、新鲜的、具有典型指导意义的事例,不允许使用道听途说的有水分的材料。
二、考察报告的基本结构
在外观结构上,考察报告有标题、正文和落款。标题通常由事由和文种组成。如《关于赴海南经济开发区参观考察的情况报告》。也有的标题略去事由,直书《参观考察报告》、《出国考察报告》等。落款一般写“××考察团(队、组)”,也有的在落款中标明考察人员的姓名。落款之下写年、月、日,一般不加盖公章、私章。
在正文内容的结构布局上通常分为三部分:
(一)考察概况部分
这部分是考察报告的前言或序言。通常包含以下一些内容:有的重在介绍起因,简述本次考察的动因及背景,指明为什么要对某地区某项目进行考察等;有的主要简述过程,叙写本次考察的时间、地点、涉及范围及考察方法等;还有的侧重说明情况,介绍考察对象的基本情况、突出成绩、显着特点、典型经验及对其考察的意义作用等。这部分内容的写作要开门见山,简明扼要,篇幅不宜太长。
(二)考察内容部分
这部分是考察报告的主体。要写出考察对象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做法、基本经验、突出成果等。内容布局上可视情况采用纵式、横式、合式的结构安排方式。
采用纵式结构的考察报告,通常有两种写法:一种是按照考察的先后顺序,自然地逐“点”叙写。即以作者的考察活动为线索,把参观的若干个单位、走访的若干个人、考查的若干个“点”串在一起去写。既要交代各“点”情况,又应突出考察重点。有时还可以对每个点侧重讲一个特色或一条经验,防止报告内容重复。另一种是按照考察对象本身发展变化的过程或时间顺序来写。这种结构方式适用于反映考察对象的情况,可将其发展过程大致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去写,然后归纳综合其做法和经验。
采用横式结构的考察报告,主要是按照考察对象的几种做法、几条经验、几点体会或认识来分别组织材料,逐项加以叙述或论述。采用这种写法要在材料的筛选分类和各个小观点的提炼上下功夫。为使叙述眉目清楚,对于各个相互并列的内容往往要分段叙写或者用小标题分隔。各段的小标题或头一句话就是小观点,它们与考察报告的主题或总观点形成“众星捧月”的格局。
广东省东莞市莞城一中 杜 锡 来
2000年10月16至22日,我作为广东省普教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省级名教师培养对象,随广东省普教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高级研修班的70多名学员一道赴江苏、上海一带考察基础教育。在7天的行程中,我们看到了江浙一带不但经济腾飞,而且教育观念新,教育投入大,给人一种全新的大办教育,办大教育,办现代教育的恢宏感觉和振憾!
考察的第一站是江苏。我们受到了江苏主人的的热情接待。原江苏省教委副主任周德藩为我们作了关于“江苏基础教育发展概况”的报告,江苏省教育学院副院长彭坤明教授做了题为《创新时代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的报告,生动的例子,精彩的演讲,宏观阐述了培养创新主体是创新时代要求的命题,让我们比较全面的了解了江苏省近年来的教育改革情况,受到了极大的启发。随后对南京市的中小学教育进行了考察,我们参观了金陵中学、江苏省教育学院附中、泰兴市洋思中学等,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对江苏教育的认识。
金陵中学是一所百年名校,曾培养出9名院士。它是素质教育的成功典范。采用学分制,建立高三实验班,推广研究性学习等方面,金陵中学都做出了大胆的改革。学生写出了包括各个领域的论文,如:《关于解决口香糖污染问题的构想》、《论》、《金陵中学高二年级同学上午饮食的研究》、《发光二极管自行车指示灯的设计》等等,收获是明显的:培养了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责任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潜能,树立了学生的信心,培养了学生科学研究的志趣、态度和精神。金陵中学老师们具有极强的改革意识,有创新求变的强烈愿望,有对学生创造潜能的深刻体察。金陵中学的教改实验顺利进行并取得丰硕的成果。
第一部分:所考察各校的特点
一、 深圳高级中学
1. 概况
深圳高级中学创办于1997年,公办全寄宿学校。学校占地面积65667平方米,建筑面积6700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46个,在校生2500人。专任教师200人,其级教师3人,高级85人,一级98人,本科以上学历183人,平均年龄36岁。
2. 学校建筑特色
(1) 学校建筑庄重典雅,具有东方与西欧结合的风格。
(2) 建筑群错落有序,色调统一,现代文化浓郁。
(3) 教学区,办公区,运动区,服务区划科学合理。
(4) 学生宿舍带有卫生间,安装有空调。
(5) 大型建筑中设置了图书馆和报告厅等公共设施,绿化面积达40%。
3. 校园网络建设投资大,达1200万。各教室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学生机房建设六个,教师备有笔记本电脑。
4. 办学特色
(1)分层教学(a、b、c)。 (2)学生自律管理。
5、 借鉴之处
(1) 在建筑设计上可以借鉴其东西结合的风格,以及建筑功能区划的思想(如报告厅连体设计)。
(2) 在办学上可以借鉴其分层教学的做法。
二. 深圳实验学校
1. 概况
深圳实验学校于1985年建校,集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一体,分为四个部分的独校园。XX年兼并一所民办中学,现该部单办高中。
2. 校园建筑特色
整体一般,呈天井形两进院落。但教学功能区划合理,学校绿化面积达标,植物种类多,建有房顶植物园和阳台花卉。
3. 办学特色
(1) 从管理者到教师在观念上的转变明显。
(2) 隐形课程、壁画、雕塑、讲座。
(3) 固定活动。
10月份为教学开放周,邀请社会各界随时来校听课,同时为学校提出意见和建议等。
4. 借鉴之处
(1) 建筑方面:浮雕(深圳高级中学也有)、植物园。
(2) 办学方面:教育观念的更新和转变。
三. 珠海市第一中学高中部
1. 概况
珠海市第一中学占地300亩,现有教学班46个,在校生2500人,于1999年新建,由清华大学设计。总投资2亿人民币。
2. 建筑特色
(1) 整体规划科学合理,功能区划符合现代示范高中的要求。
(2) 各年级的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单列。公用设施:图书馆、体育馆、游泳池等一应俱全。
(3) 该校正在新建图书馆和大型体育馆,在功能使用上更为超前。
(4) 运动场馆,球类田径分离。
3. 办学特色
(1) 学校管理制度科学化、程序化。
(2) 教研教成果显着(出版了多本教师教研成果着作)。
4. 现代信息技术
校园网络、教学监控系统、校园电视台和多媒体教学共投资XX万元,属国内一流。
5. 借鉴之处
(1) 建筑方面:功能区划,各功能区的连通,以及建筑的外型和色调。
(2) 校园网络建设。
四. 中山纪念中学
1. 概况
创建于1934年,由中山先生之子孙科创建。校园面积350亩,寄宿制学校,在校生3700人,教职工200多人。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60117
一、地理实践活动课程基地建设的提出――建设条件
1.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推动。地理新课程改革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地理学习方式,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这为课程基地的建设提供了指导方针和理论依据。
2.拥有天文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优势。南京一中在1985年建成了全国首家中学生天文台――望星楼,旨在让学生了解天文知识,增强对天文学的兴趣,同时也培养学生进行天文观测的能力。2005年又建成了江苏省首个中学生天象厅,2009年该校被授予首批“南京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星光基地”并获得江苏省天文学会的表彰,2010年校本课程《望星》荣获南京市校本精品课程一等奖等,这些天文科技教育方面的优势为课程基地建设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3.厚实的实践活动基础。中学地理教学必须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学校长期致力于开展丰富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从校内的“立竿见影”――测量日影,到校外的“识图用图”――定向越野、参观1865――寻访工业遗迹、考察冶山铁矿等,积累了一定的实践活动经验。
4.勇于创新的教师团队。在积极组织和开展学生活动的同时,也不忘加强教师团队的建设,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培训、外出考察、动手实践、合作探讨等,不断增强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组织能力。
二、地理实践活动课程基地建设的回顾――建设过程
1.成立项目小组,强化组织管理。课程基地的建设离不开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校长亲自挂帅成立专门项目小组,定期研讨,分工明确,力求课程基地建设高质高效。
2.加强学习研究,细化建设方案。课程基地建设的过程并非单打独斗、闭门造车,而是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建设方案。组织相关人员外出取经,学习其他院校的一些成功做法,同时邀请一些课程基地建设方面的专家能手来校指导,最终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最佳的建设方案。
3.加强软硬件建设,开发实践课程资源。硬件方面主要是场馆设施、各种标本、实验模型、模具教具等;软件方面主要是课程建设,如邀请专家开展讲座、建设专题网站、开展活动平台建设等,积极开发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三、地理实践活动课程基地建设的成果――成果展示
(一)地理实践教学环境已经形成
1.天文台:近年来学校不断更新仪器设备,可以实现学生开展对太阳、月球、大行星等天体的观测探究。
2.天象厅:可以逼真地演示四季星空、月相变化、流星雨、彗星运动、日食月食过程等天文现象。
3.古生物地质陈列馆:以开放的形式向学生展示精美的矿物、不同类型的岩石、不同地质时期代表性的古生物化石等。
4.地理园:作为古生物地质陈列馆的室外延伸,展示了太湖石等各类奇石,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内外力对岩石的作用和影响。
5.校园自动气象站:可自动实时监测校园内气温、气压、湿度、风向、风力等气象要素并与南京市气象网,实现实时数据共享,通过气象信息显示屏及时呈现且每隔20分钟自动更新一次数据信息。
6.数字化创新地理教室:通过触摸式电脑一体机、电子白板、音响系统、网络互动、语音立体地图等现代化设备,创建数字化、信息化的互动式地理学习教室。
7.地理过程探究实验室:配备了风力地貌、流水地貌、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黄土地貌、海岸地貌等常见的地貌模型,这里是学生进行地理实验的主要场所,同时配备数字立体多媒体投影设备,可实现双屏联动。
8.校外课堂:积极开发校外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如江苏六合国家地质公园开展野外地质学习和考察,南京紫金山天文台进行天文观测探究,行知学农基地感受农业生产过程,1865产业区寻访工业遗迹等已成为学生最受欢迎的校外实践活动课程。
(二)三级课程体系日趋完善
1.第一级基础性实践课程:围绕国家必修课程核心内容,面向全体学生,设计系列微实验,构建实践活动模型。目前已经比较成熟的地理微实验如:地转偏向力、热力环流、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温室效应、流水作用与地貌、流水的沉积过程、 褶皱、地幔对流的过程、洋流等。
2.第二级拓展性实践课程:学校结合了学生兴趣、办学特色、高校资源等,开设了《望星》《动手做地理》《地理信息技术与人类生活》等校本课程,拓展了学生的实践活动知识。
3.第三级创新性实践课程:以学生社团活动和研究性学习为平台,为少数优秀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提供帮助,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
(三)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断增强
经过多年地理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学生的创新探究和综合实践能力明显增强,真正做到了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发展。如2014年第七届“国际路边天文夜”,天文社团的成员们组织和指导市民观测星空,到瓜埠山野外考察并撰写考察报告,参加国际天文竞赛和地球小博士科技大赛并多次获奖等。
关键词 :高职院校;职业人文素养;“宁波商帮文化”课程;体验式教学法
作者简介:庄丹华,女,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和地方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3-0060-03
根据2014年5月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而这也是许多高职院校多年努力的方向。当前,随着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招生人数迅速增加,分数线不断下调,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偏低,由此带来一系列教育问题,而对于介于青春期和成年早期之间的高职学生来说,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相对固定,要引导提升其人文素养难度也很高。为了培养高职学生具备“高素质”,为他们成为“职业人”做好准备,高职院校有必要专门开设适合学生就业所需的人文素养课程,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感染、影响学生,提升其职业人文素养。如百年老校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该校以“传承宁波商帮精神,培养现代商帮人才”为办学特色,致力于培养具有现代商业意识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吃苦耐劳,并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为此,该校特意开设了“宁波商帮文化”课程,以帮助学生提高职业人文素养。为提高教学实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推广使用了体验式教学法。
所谓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宁波商帮文化”课程以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体验式教学法做了深入的阐释和演绎,经过几年实践,已取得明显成效。现以该课程为例,探讨体验式教学法在高职院校职业人文素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宁波商帮文化”课程开设的目的与课程设计理念、主要教学内容
(一)开设目的
“宁波商帮文化”的开设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创业意识、职业伦理和良好的职业人文素养,使学生通过学习,逐步具备或强化创新创业意识和诚信、务实、协作的精神,并增强爱国爱乡的情感;同时培养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理念与思路
“宁波商帮文化”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人文素养和现代商业意识,故不以知识点的讲授和掌握为目标,而重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有所触动,有所感悟。所以在教学设计中考虑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全面实行体验式教学,达到课内外、校内外有机结合,使以“创业、务实、诚信、协作”为核心的宁波商帮精神深入学生的心灵,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三)课程教学内容
1.课堂教学。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宁波商帮精神与人才培养、宁波商帮崛起的背景、宁波商帮的发展历程、宁波商帮的典范人物、宁波商帮的经营谋略、宁波商帮的人文精神等。上述内容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情况进行有倾向性的讲授。
2.参观考察。在课堂教学结束后,由主讲教师组织学生外出参观考察宁波帮文化旅游区(含宁波帮博物馆、江南第一学堂、包玉刚故居等),请资深讲解员随同讲解,播放相关资料片,以从多个方位体会、感悟宁波商帮精神。
二、体验式教学法在“宁波商帮文化”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宁波商帮文化”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明确采用体验式教学法,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互动中体验、实践中体验,逐步实现教师引导、学生主导,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且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使学习成为“体验,认识,再体验,再认识”的循环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不断厘清自身的思想认识,对“宁波商帮精神”产生真切的感悟。
(一)教师引导,学生主导
改变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加入教学进程,共同探讨。一方面,组织教师对“宁波帮”现象及其中的典型人物、事件作深入系统地研究,并结合其他商帮进行类比,贯穿古今,以更好地分析其精神实质和文化内涵,以真实的材料、生动的实例感染和引导学生;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习老师解析的方法,就自己家乡的经济、文化、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精神特质撰写考察报告,在课堂上进行分析讲解交流,开阔眼界,并加深认同感和自豪感。为交流方便,打破课堂的局限,建立课程网站,内容呈现方式符合学生课外学习需要,加强师生、生生互动。同时,利用QQ空间等和学生加强沟通、联系,拓展教学时空。
(二)校内课堂教学与校外参观相结合
在课堂教学结束后,组织学生参观宁波帮文化园区,并请博物馆提供导游和讲解,实行现场教学,让学生直观印证教学内容,撰写心得体会,从而对其思想、情感和行为产生深刻影响。为此,“宁波商帮文化”课程建立了固定的实践体验教学基地:宁波帮文化旅游区(含宁波帮博物馆、江南第一学堂、包玉刚故居等),在导游、讲解、信息交流等方面提供了充分的支持,保证了校外教学的顺利进行。
专门组织学生参加在宁波帮博物馆召开的“2011全国商帮文化研讨会”,研讨会的主题是“新时期下商帮文化的融合与发展”。研讨会由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全国职业经理人协会联盟、宁波市人民政府主办,宁波市职业经理人协会、宁波帮博物馆执行承办。本次全国商帮研讨会有徽商、晋商、甬商、粤商、陕商、鲁商等全国各地商帮积极与会,是国内商帮最集中、探讨最深入的研讨会之一,也是国内级别最高的商帮研讨会。部分师生参加研讨会的讨论并作大会发言。
(三)课程教学与课外主题教育活动(现代商帮讲坛)有机结合
现代商帮讲坛以现代商业文化建设为核心,具体包括宁波商帮精神、商业经营之道、创新创业事迹、地域文化内涵等。主讲人包括本省(市)宁波商帮、浙江商帮等研究专家,本省(市)地域文化研究专家,本省(市)经济研究专家,行业协会负责人,知名企业家,创业成功的校友等。每学年开设10次以上大型讲座,以达到进一步传承宁波商帮精神,培养学生现代商业意识,营造出以现代商业文化(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的目的。
在两年中,现代商帮讲坛开设了20多场,所开设讲座包括:宁波商帮在上海的崛起、保税港区建设与宁波经济发展、宁波商帮的经营谋略、宁波帮成长的土壤、家电业国际发展趋势及国内发展现状、学生理财规划、宁波中小企业生存状况与大学生就业、宁波市工程造价行业现状及其发展研究、如何成为优秀的外贸业务员、甬商大讲堂—放飞心灵、甬商大讲堂—激情与理性、甬商大讲堂——职业精神、甬商企业转型升级与产品创新设计、从甬商成功的秘诀谈大学生创业、高职学生走向职场融入社会之要领、宁波商帮文化与当代企业家价值、当代高职生如何适应民营企业文化等。讲座与课堂教学互相补充、有机融合,拓展了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拓宽了学生的视野,给他们不同视角的体会与感悟。
(四)采用体验教学评价方式
改变传统的以考查知识点为主的卷面考核的方式,采用新的体验教学评价的方式,从注重结果评价转化为注重过程评价,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历程、情感交流与理解沟通而不是知识的增减,更关注教学的互动过程而不是教学的知识授受结果,更关注师生在情境中参与的程度而不是结果的正误。由单一的评价标准转化为多元化评价标准,在学习评价上,采取包括课堂观察、测试与练习、学生作品评价(小团队考察报告加现场汇报)、学生体验与反思(参观心得等)等多元化评价标准,着重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期中考试要求学生介绍、提炼自己家乡的经济文化特色和人文精神,制作成PPT向全班同学汇报;期末考试要求学生将参观考察宁波帮文化园区的情况进行介绍,并结合每位同学的参观心得,也制作成PPT汇报,与全体同学共享。考试成绩由任课教师和学生代表共同评定。从任教过的班级来看,进行考核方式改革后,期中、期末考试学生普遍参与热情很高,现场气氛热烈,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效果
“宁波商帮文化”课程系公共必修课,计16学时,在模具、机电、电子、自动化、楼宇、企业管理、市场营销、金融、投资理财、电子商务、应用英语、产品设计等10多个专业一、二年级学生中开设,5年来已开设百余个班级,学生数近五千人。就学评教的结果来看,基本上排名在前三分之一,而且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这门课从一开始纯粹的传统课堂教学到实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受学生欢迎的程度明显提高,有时甚至很热烈;从学生的心得来看,体会明显加深;学生能举一反三,用以分析体会自己家乡的经济文化和共同的价值取向,说明这样的教学改革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下面列举几位学生的参观心得。
“包玉刚,邵逸夫……那一个个伟大的宁波名人,用他们坚韧不拨、努力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创造了很多的奇迹,并对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对中国教育事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可见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的前进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而这些宁波名人也确确实实推动了中国的发展,同时也把自身价值展现得淋漓尽致。作为大学生的我,通过这次活动,更是受益匪浅,对于未来大学三年有了更准确的规划以及更明确的目标,说白了,人就这短短几十年,我们应该实现自身的价值,让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
“在这次博物馆的参观中,我学到了许多,坚持、努力是他们的精神;公平竞争是他们从商的原则;永不放弃是他们固有的态度;而扶贫救济,更是他们内心的最真挚的表达。我们学习、生活,都应该不放弃,自信的面对一切。”
“通过这次宁波帮博物馆的参观,我认识到了从商的积极一面。我以前并不理解从商的真正含义。自从听了商帮文化研讨会后,我知道了,从商,就是把商人集结起来,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回馈社会,回馈消费者,努力把社会建设得更加美好。以前上商帮课的时候,一直都感觉到宁波商业历史的魅力,在参观完博物馆后,我更加感到宁波商业实力的雄厚,我要努力学习商业知识,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初中、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一般是以小组活动为主要形式,其课堂教学归纳起来主要有六种课型。下面,笔者就基于小组活动的综合实践活动六课型及操作流程,分别作简要阐述:
一、选题指导课
1.活动目的:确定主题,主题分解。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生活背景中的现象与问题,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题,小组或班级归纳、整理后确定活动主题。再进行小主题分解,成立实践活动小组,并对小组研究课题进行论证。
2.一般流程:发现问题,生成主题—讨论交流,分解主题—组建实践小组—论证形成研究课题。
3.操作要领:发现问题。课前通过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在实践情境中发现问题,引发、生成主题;汇报发现问题。组织学生将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报交流,教师用简洁的语言记录问题;问题归类提升。将问题进行比较、归类和提升,引导把类似或包容交叉的问题归为一类,将问题转化为研究的课题;分组选择问题。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兴趣相同的学生自愿组成3~8人实践活动小组,进行简单分工,并论证研究的主题。
二、活动策划课
1.活动目的:根据确定的探究问题,各组制定活动计划、策划实施过程。
2.一般流程:小组策划、制定计划—全班交流,修订计划—小组改进,具体分工。
3.操作要领:学生进行活动策划。小组讨论,完成小组分工和活动计划。教师巡回指导,给予一定的方法指导,班级汇报小组活动方案,与其他同学交流;班级讨论小组活动方案。组织学生对各组的活动计划进行讨论。论证方案的可行性,帮助完善活动计划。
三、方法指导课
1.活动目的:通过讲座、研讨、模拟等指导学生掌握、运用调查研究与言谈、文献收集与处理、试验研究与观察等基本实践活动方法。
2.一般流程:问题解答性:收集问题—疑难解答—归纳整理;知识交流性:小组交流—知识共享—总结评价;专业讲授型:确定内容—聘请专家—现场培训。活动传授性:导入—学习编写采访提纲—小组设计采访提纲—学习采访技巧—创设情境,模拟练习采访—课堂总结。
3.操作要领:结合具体的主题活动,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主要活动因素,指导学生掌握一般的活动程序;将方法论的指导与方法实践相结合,形成方法论系列,探讨方法论教学的途径;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指导,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知。
四、总结交流课
1.活动目的:各组交流处理好的资料,展示实践成果,畅谈收获体会,进行活动反思评价和活动延伸。
2.一般流程:分答辩式总结交流课和小组汇报式交流课两种。答辩式总结交流课基本流程为:主持人介绍答辩程序—分组陈述或展示—教师与学生针对性提问—研究小组当场作答—主持的教师作总结性评价;小组汇报式交流课基本流程为:主持人介绍成果汇报要求—分小组进行成果汇报—教师、学生针对性提问—总结性评价。
3.操作要领:成果呈现形式多样。成果展示方式多样,如办展览、开辩论会制作网页、举行竞赛等;尽可能地运用信息化手段分享过程,呈现多样式和个性化表达,
五、项目设计课
1.活动目的:学生开展社会性活动的设计和科技类项目的设计。
2.一般流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分组商讨设计方案—交流、修正方案—分组设计—展示设计成果—总结评价。
3.操作要领:包括社会性活动设计和制作应用设计等类型,如一次社区宣传活动策划、改进某一设备等;可与劳动技术教育相结合,以平面或立体设计、制作为主;班级逐一展示设计成果, 展示中进行互动式的提问和评价。
六、实践体验课
1.活动目的:在参观、考察、访问、社区服务等活动体验中,使学生关心社会、参与社会生活,获得积极的价值体验。
2.一般流程:激趣,提出活动主题—小组商讨实践活动方案—班级交流、论证、修订—实践活动体验—交流活动感受和收获—评价反思、总结。
一、抓好新农村建设农民认识问题
新农村建设为了谁?这是一个主人的问题,直接的答案十分明确,当然是农民,但深层次答案并不简单。通过十二天的考察学习,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新农村建设群众的思想工作必须做好,群众要有积极性,在我们考察的一些村当中,有经济实力强的,各种基础建设村里全包,如辽宁的兴城四家村、山东寿光的三元朱村,村级集体经济实力非常强,建一个村部50多万元,不用群众拿一分钱。江西的石城县大坝新村、益兰花村,经济较落后,资源困乏,但新农村建设有声有色,有特点,得到了中央的肯定,关键是思想工作做得好,农民参与积极性高。他们的做法是通过民间理事会解决新农村建设,做得很好。理事会成员由村中德高望重、奉献意识浓、组织能力强的“五老”、村干部、党员和致富能人组成。理事会出面与广大群众协商化解矛盾,让群众做群众工作,真正让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因此,我认为新农村建设重要的是教育群众,因为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人,要改变群众无政府状态,目前我市农民(包括我乡农民)对新农村建设认识有许多偏见,认为新农村建设,国家和政府要给群众多少好处,一切都由国家和政府掏腰包,普遍存在等、靠、要的思想。解决这些问题,首要的问题要对农民进行思想教育,通过媒体的广泛宣传等活动,让农民真正认识到他们即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人又是主体,通过建立理事会制度,使村屯很多事通过理事会来解决,坚持走群众路线,既要尊重群众意愿,又要有政府的主导作用,让农民群众无异议、满意。
二、抓好新农村建设农民主体问题
农民的主体地位如何体现?这是一个“谁来干”的问题,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最担心的是自己会全部成为买单者。过去有不少类似“人民某某人民办”的口号,新农村建设决不能穿新鞋走老路。为此,新农村建设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广泛参与这样一个指导思想。党委领导就是要解决各级干部的思想问题,思想和思路必须统一。政府主导,就是抓各项工作的落实、着实、抓投入。农民主体就是农民自己的事自己办,不能指望政府包办一切。社会参与就是解决全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人的出人,有智的出智,有钱的出钱。当然,发展生产必不可少,要千方百计让农民增加收入,凡是典型投入必须慎之又慎,避免政府投钱,个别人满意,而多数人不满意,虽然政府在主导上有“鸡”随“米”走的情况,但“米”必须是引导性的,投米是让农民主体作用发挥得更好,调动农民积极性,使新农村建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决不能什么事都由政府包办。
三、抓好新农村建设主导问题
政府的主导作用如何发挥?这是一个“怎么干”的问题。新农村建设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靠短期就可以完成的事,既等不得,又急不得。推动新农村建设,政府责无旁贷,必须发挥主导作用。主导作用的前提,必须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首要的问题规划必须先行,根据各村屯情况的不同,经济发展不同,做出既适合于本村,又体现出本屯特点的规划,让村民理解和把握规划的科学性和超前性,不失时机地把握和利用好上级政策。对于基础设施建设要尽可能让群众早日享受到阳光普照,抓住中央的政策能解决一件就先解决一件,享受改革带来的好外,同时又不脱离实际,不改变群众好的传统生活习惯。
我们虽然没有像“四家村、三元朱村”那样的经济基础,所有的事由村里全部包办,但我们也不能完全按江西大坝新村和益兰花村那样完全用农民腰包里的钱办自己的事,我们要多掌握国家政策,充分利用好国家的政策,多渠道、多方面争取资金、物质和社会帮助,调动农民积极性,让农民积极行动起来。
中央在新农村建设中虽然有大量资金投入,但我们的国情地域广阔、农民人口众多,十里不同天,三里不同俗,平均到每个人头就不多了,积极引导农民参与,要切实把发展自还给农民,坚持既尽力又量力而行,引导、帮助和支持农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用自己的双手积极、稳妥、扎实地建设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防止一哄而起、大拆大建,真正把中央的惠民政策变为农民群众的福祉,切实把事情办好,让农民舒展疑虑的眉头,不让百姓吃亏。
(横道河子乡党委书记、袁文义供稿)
结合实际,努力开创我村新农村
建设新局面
有幸随市委、市政府组织的新农村建设考察团对江西、山东、河北、辽宁等四省进行了为期11天的考察,通过听取经验介绍,实地参观,走访农户和座谈讨论,提高了认识,开阔了视野,增强了工作信心,学到了宝贵经验。同时,也感到了自身存在的差距。所考察村屯,既有比较富裕的村,也有经济比较落后的村,但他们的新农村建设干得有声有色。
回来后,我们村党支部就考察情况进行了讨论,一致认为,新农村建设必须克服“等、靠、要”依赖思想,必须更新观念、主动迎上。做为横道河子文华村双河社作为市里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社,我们准备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重教方面的差距:真正重教
江苏省各级高度重视教育,真正把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在真正意义上的实施教育强省战略,营造了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已经把教育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
其一、办学条件差距大。考察的如东实验中学、如东实验小学、泰兴洋思中学、苏州大学附属中学都是国有民办性质的学校,其办学条件当然无法进行对比。而溧水东庐中学是一所农村乡镇中学,它的办学条件很好,如各教室安装了电子摄像系统、学校有塑胶跑道、师生有标准的宿舍等。如东131所中小学都建设成了高标准的学校,高举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两面大旗,近几年来政府实施了中小学危改工程、布局调整工程、三新(新课桌、新黑板、新讲台)工程、六有工程、校校通工程、四配套工程等,实现了教育的均衡和超前发展。我镇即使建设成标准化学校就需投入经费500万元以上,我校也需200多万元。
其二、经费上差距不小。从我的感觉中,好像江苏所参观到的中学都不存在经费上的问题,办学条件改造经费、学校运转经费、教师福利待遇经费等都无需校长操心,而我们的校长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考虑解决经费问题。我校是一所现仅360名学生的初中,学校没有任何其它经费来源,教师福利待遇与我镇两所小学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年头到年尾,作为校长的我都要愁钱,为钱奔波。
其三、队伍建设上的差距。江苏十分重视校级领导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管理体制比较顺畅,努力营造了尊师重教的浓烈氛围。由于我镇属边远山区、教师待遇低、教师缺少住房等诸多原因,教师调出的多,调进来的少,教师队伍不稳定,我们的教师都是凭着一种敬业奉献的精神在此努力工作。
当然,从湖南省、到浏阳市、再到大围山镇,各级党委、政府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不容否认。但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在落实上。
二、观念上的差距:以质量为中心
在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的大旗下,江苏各学校把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的生命线,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让家长满意作为奋斗目标。因以质量和效益来进行管理,所以使江苏教育教学质量长期处于全国前列。
其一、打造精干的教师队伍。江苏把质量作为评价教师和学校工作的最重要指标,打造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讲奉献、特别肯钻研、特别勤学习的教师队伍。注重名校长、名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而且给予特别高的待遇。我们更注重人文关怀,没有把质量作为评价教师(因缺乏比较,也不好评价)的主要依据,
其二、建设书香校园。教师与学生都注重读书,形成制度,学校还特别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其三、课堂教学求实效。我听了洋思中学八年级语文和七年级数学各一堂,他们的课朴实无华,课堂教学目标明确,讲究“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只只蚂蚁捉上树,实现了课堂效益的最大化,提出了构建和谐课堂的目标,即紧张、有序、高效,还提出了教育“打假”的问题。溧水东庐中学多年来推行的“讲学稿”,以“学”定“教”、“教”“学”合一,实际上是围绕课标设置大量的题目,让学生一个个搞懂,最终实现了教学质量的飞跃。
当然,在抓质量方面,我觉得我们现在的作法比较好,但小学要加强质量管理,在课堂教学和有些管理方面要务实,少搞花架子,也确实要打假。
三、管理上的差距:注重创新、总结与推介
所参观到的各所学校都做到了学校管理规范、制度健全、卓有成效。而且他们还特别注重创新、总结与推介,各学校都有成套的资料,洋思中学和东庐中学还收取门票。
1、如东实验中学:最大的亮点是学校节会和文化立校理念。他们每年举办全员参与的体育节、科技节、文化艺术节等节会。制度文化、管理文化、德育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等构成了学校文化。学校建有网站,教师都有博客网,注重交流。办学理念“享受快乐、演绎精彩”。
2、如东实验小学:注重生态校园、数字校园、和谐校园、书香校园建设。把学校建设成花园、家园、乐园。特别注重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注重课堂教学。教育理念“让儿童天天快乐、让教育处处精彩”。
如东县教育局长期开展课堂教学“一听二警三停制度”,从局领导到学校领导都经常性随堂听课。管理上做到了严、精、细、实、活。
3、泰兴洋思中学:最大的亮点是打造紧张、有序、高效的和谐课堂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德育工作上“讲求实效、持之以恒”的思想和“生活课程”的设立,办学思想上“尊重主体、面向全体”。
4、溧水东庐中学:推行“讲学稿”,以“学”定“教”、“教”“学”合一。集体备课和捆绑式考核作法。
5、苏大附中高万祥校长:书香校园理念、教育打假思想等。
所参观的几所学校都有全新的教育理念,都有各自的特色,他们的校长都有全新的、完整的教育思想。我发现,我们缺少创新、总结与推介,我们的校长为“钱”所累、为繁琐的事务性工作所累,还没有沉下来去认真研究教育教学,更谈不上创新、总结与推介。
四、做一个有思想的校长
考察了江苏的教育,我真正体会了“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个有思想校长,就是一所发展的学校”的内涵。我们要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学习江苏的经验。主要是学习江苏中小学校的先进办学理念,校长们的先进办学思想。学习他们的创新精神、实干精神。学习他们以质量为中心,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学习他们努力建设书香校园,以文化立校;学习他们注重反思、总结、推介,注重学校特色发展。可学习借鉴的除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外,捆绑式质量评价方式、“讲学稿”课堂教学模式、学校节会作法、“生活课程”作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等都值的探讨。
学校师资情况考察报告
根据市教体局的统一安排,我校组织学校领导班子先后深入教育教学一线,进行调研,广泛与教师座谈、交流,虚心征求他们的意见,并接受反映的问题,对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细致的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我校教师队伍的现状
近几年来,我校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举行政治学习、工作述职、演讲赛、专题研讨交流会等活动,尤其是开展思想大讨论以来,极大的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使其使命感、责任感普遍增强,人人争创一流成绩的浓厚氛围正逐步形成。
目前我校教师队伍的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教师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敬业爱岗,尽职尽责,兢兢业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为我市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三个代表”,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全校涌现出了一批师德高尚、工作成绩优秀、在社会上享有较高威信的模范教师。广大教师一心扑在工作上,追求一流的教学成绩和育人质量,使我校教育质量稳步上升。
但是,当前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仍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有几个学科教师缺编,造成物理、生物、政治、历史等薄弱学科,给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另一方面是在教师素质方面有三点不足:
1.思想认识不到位。个别教师虽说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但对师德建设的重要性认识的还不够。有的教师缺乏爱心责任心,对家长给了好处的孩子特别照顾,对其他不主动沟通与帮扶。
2.工作作风需改进,少数教师业务能力不强,学习态度不好。有的教师不爱读书、不善于学习,理论水平低,知识陈旧,管理方法、教学方法落后,缺乏现代教育思想;对工作不深入调查研究,不全面了解具体的情况,大搞形式主义,真抓实干做的少,对工作不用心,精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不高,私心杂念较重。
3.质量意识待增强。个别教师敬业精神和进取心不强,职业倦怠,教学上应付,不思进取,敷衍塞责,得过且过,教学成绩始终较差。
二、对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1.切实加强领导,促进师德建设。
由于教师所从事的职业特殊,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一言一行,都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师德修养,做到爱岗敬业。通过言传身教,帮助学生完善人格。
首先要成立组织,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让领导小组切实负起全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督促责任。
其次,继续在教职员工中深入开展“三讲三比三热爱”的活动,努力提高教职员工的思想素质、理论水平。
第三,各年级组要强化措施,狠抓落实。要认真组织全校教职工读书学习活动。在学习方式方法上,一要抓住重点学,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科学发展观等知识,以学习促进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二要联系实际学。要把解放思想学习讨论与个人工作及思想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三要构建和谐幼儿校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树立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科学发展的思想意识,掀起学习讨论。
2.培养树立典型,带动全体教师。
典型人物对众人有较一定的影响,但对教师影响最大、最有说服力的还是他们身边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先进人物,因此,我们要培养、树立一批典型。要把近年来我校教育方面涌现出的先进人物、模范教师筛选出来,总结他们的工作成绩,交流他们的先进经验。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带动作用,使广大教师学有榜样,通过我校“帮、带”活动实现整个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质的提升和飞跃。
3.开展业务学习,提升教学能力。
教师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时代的日新月异就是我们面临的第一挑战,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专业知识、业务能力都必须紧随时代车轮,不断地更新、拓展、充实、提高。要敏锐地了解新思想,认真地研究新理论,迫切地学习新技术,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
教师必须做到博学多才。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师博学多才,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所以教师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它表现在精通与知新的方面。精通,就是对所教学科,要掌握其基本理论,了解学科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和社会作用,掌握重点、难点。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知新,就是要学习新知识,讲课要有新意。当代科学知识分化急剧,新陈代谢迅速,应用期越来越短,知识的创新性越来越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充实自己,完善知识结构。专业知识的精通与知新,要求教师自觉参加理论学习、业务学习、外出培训,坚持接受继续教育。
4.表彰模范教师,弘扬师德正气。对我校涌现出来的师德模范教师,学校要进行表彰鼓励,把师德作为岗位聘任、评优树模的重要内容,从而营造人人敬业爱岗、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关爱学生的良好氛围。
爱生是教师的天性。教师必须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教师爱自己的学生,就是要真正找到学生身上的可爱之处,这样的爱才会是发自内心,持久的。基于这一点,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与学生交朋友,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拉近与学生的心灵距离。
每位教师要时刻按照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确立创新意识,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开拓进取,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自己的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5.构建评价机制,科学评价教师。
围绕市教体局开展的“三查三评”活动,落实对教师的评价。一是完善教师教学工作监测考评方案,以更有利于调动全校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二是每学期组织一次评议教师活动,精心设计评议材料和表格,主要通过三种形式进行:学生评议教师、领导班子成员评价教师和家长评议教师。从而确保对教师工作评价的科学、公平、公正。
6.争取上级支持,加强薄弱学科。
学校可通过正常渠道与教体局、人事科、教研室的领导进行沟通,反映学校实际情况,争取领导的理解与支持,尽快解决学科教师缺编现象,解决薄弱学科建设中的师资问题,以保证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总之,为了认真贯彻市教体局“以改革创新求发展,用特色内涵铸辉煌”的工作思路,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就需要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广大教师敬业爱岗,全身心投入到教书育人这一神圣事业中去。我校要继续在教职员工中深入开展“三讲三比三热爱”的活动,努力提高教职员工的整体素质,进一步加强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勇于创新,争先创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教师必须做到博学多才。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师博学多才,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所以教师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它表现在精通与知新的方面。精通,就是对所教学科,要掌握其基本理论,了解学科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和社会作用,掌握重点、难点。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知新,就是要学习新知识,讲课要有新意。当代科学知识分化急剧,新陈代谢迅速,应用期越来越短,知识的创新性越来越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充实自己,完善知识结构。专业知识的精通与知新,要求教师自觉参加理论学习、业务学习、外出培训,坚持接受继续教育。
4.表彰模范教师,弘扬师德正气。对我校涌现出来的师德模范教师,学校要进行表彰鼓励,把师德作为岗位聘任、评优树模的重要内容,从而营造人人敬业爱岗、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关爱学生的良好氛围。
爱生是教师的天性。教师必须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教师爱自己的学生,就是要真正找到学生身上的可爱之处,这样的爱才会是发自内心,持久的。基于这一点,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与学生交朋友,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拉近与学生的心灵距离。
每位教师要时刻按照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确立创新意识,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开拓进取,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自己的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5.构建评价机制,科学评价教师。
围绕市教体局开展的“三查三评”活动,落实对教师的评价。一是完善教师教学工作监测考评方案,以更有利于调动全校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二是每学期组织一次评议教师活动,精心设计评议材料和表格,主要通过三种形式进行:学生评议教师、领导班子成员评价教师和家长评议教师。从而确保对教师工作评价的科学、公平、公正。
国务院根据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要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即在科学技术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方面的素质。学生的科学素质应涉及到如下四个方面:(l)科学知识与技能;(2)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3)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4)科学、技术与社会。学校的科学教育要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和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为核心,以培育学生科学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为主导,以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实践能力为重点,以适应学习化社会所需要的基础科学知识以及科学技能的学习为基础,以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为背景。
凉山属于偏远落后地区,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还较为落后,教育无论在设备和设施,还是其他可实际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怎样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实现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目标。我认为利用现有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是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
1 自然资源
我们大凉山地势特点为西北高东南低,北宽南窄。山地占总面积71.7%,山原占20%,丘陵、平坝、宽谷和盆地占7%左右。境内有属大雪山脉南支的锦屏山、牦牛山、鲁南山、小相岭、黄茅埂等山,多数山峰海拔超过4000米。高山深谷的相对高差达5633米。主要河流有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安宁河、水洛河、理塘河等,山峰高耸,河谷深切,高差悬殊,不仅构成了特殊的地貌景观,也形成了我国罕见的亚热带干热河谷稀树草原景观。地貌形态在垂直方向呈层状分布,既有多级剥夷面、多级阶地,也存在层状喀斯特溶洞(如雷波马湖溶洞、西昌仙人洞等),以及屡见不鲜的低海拔土壤被抬升到高海拔地区的奇观(如在木里海拔3000~3800米地带的典型的云杉、冷杉树林里随处可见古红壤)。这种多元性地貌的优势,气候复杂,自然生态环境类型多样,决定了自然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在1998年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之前,凉山是我省森林资源和商品木材生产的三大重点林区之一,林业用地占全州国土总面积的55.7%,森林覆盖率为28.6%。现在螺髻山以及大风顶、冶勒等自然保护区和木里西部等地,林区植被尚保持原生状态,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亦未遭破坏。栖息其间的陆生野生动物,有脊椎动物5纲40目100科661种及亚种,占全省的51.2%,具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79种。这里也是国宝大熊猫栖息活动的最南分布区。凉山的植物植被的水平、垂直分布也差异明显,但类型齐全,可以说从干热河谷稀树草原植被、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硬叶阔叶林,到亚高山与高山灌丛草甸与草甸、旱生灌丛、沼泽草甸、寒漠植被和流石滩植被等,各种类型的植被,应有尽有,号称中国植物王国。由于第四纪冰川尚未完全覆盖过整个区域,所以这里也成为了古代孓遗植物的避难所和走廊。现存各类植物数千种,其中野生经济植物就达2878种。拥有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20种。尤以杜鹃最丰富并最有特色。凉山州作为一个生物起源古老、物种多样、珍稀生物种类众多、分化强烈的基因库,这些都为开展多种类型的科学研究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那么怎样有效的利用这些自然资源开展科技实践活动呢?是我多年来一直探讨的问题,并在这个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就我的一些做法提供给大家参考和探讨。
一. 我在教育教学和科技活动中,紧紧依托这些资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生物考察、生物与环境研究等活动。如开展 “认识身边的动物”,“认识家乡的珍惜植物”等主题活动。在三年级以上的各个年级开展主题班队科技活动,如:“邛海冬候鸟考察活动”,、“安宁河鱼类资源考察”等。组织学生观察当地常见的动物,记录下它们的身体特征、生活环境、生长特征,写出观察报告。活动除了集体活动,还动员学生及其家长利用假期外出旅游等机会,认识和了解家乡特殊的的动、植物资源。补充集体活动的不足。增强学生个体活动能力,锻炼学生自觉参与意识,在各个活动中使学生不仅认识了家乡的生态环境,还培养了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运用科学解决问题的能力。“邛海冬候鸟考察活动”这个活动,我从98年起,每年在冬季都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实地拍摄、实地记录。在此期间,有的学生毕业了,升入了初中,但是人员变动没有影响整个活动的持续性,我特别注意让高年级学生在考察中带动低年级学生,有意识的让高年级学生教会低年级学生如何观察和记录。使学生不仅认识了许多冬候鸟,也从多年来邛海记录的冬候鸟种类和数量的变化中认识到环境变化对生物的重要性。由于活动坚持了十多年,我们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学生从实际活动中认识和体会到:科学活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而且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在活动中指导学生写出相关科学论文十余篇。如:《邛海鸟类考察报告》,《邛海水资源调查报告》、 《螺髻山大蹼铃蟾生活环境调查》、《邛海白鹭栖息树木的种类》、《邛海植物资源》等科学小论文。在今年的暑假里,同学们还在科学考察活动中拍摄了两部“DV”作品:《夏令营的新发现――蝉花》;《彝家山寨的珍稀生物――大蹼铃蟾》。这些小论文和“DV”作品,充分展现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科学实践的能力。
2 利用人文资源培养学生科学思考能力
凉山彝族千百年来在这片富饶而迷人土地上,繁衍生息,传承和保留着中国彝族最古朴、最浓郁、最独特的文化传统,创造了凉山独特的民族文化。故而凉山彝族作为中国彝族中有鲜明地域文化特征的彝族重要支系而倍受国内外的瞩目。其中彝族的毕摩文化最具代表,一个彝族从出生到最后回归自然都和毕摩相伴,毕摩是彝族人民传承祖先文化的代言人,在彝族文化中最精髓部分就是著名的“毕摩文化”,它涉及包容了彝族传统文化诸多方面的一种综合性文化。由于历史、自然等原因,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凉山地区还完整地保留着延续了2000多年的奴隶制社会形态。毕摩是古代彝族社会结构兹、莫、毕、格、卓中的一个等级。在古代彝族君主制时期,毕摩不仅是专门掌管文书、主持宗教仪式者,而且是教师、军师、医师和法官。同时,他们又是创造文字,撰写、收藏彝文经典,通晓彝族历史、天文、地理的知识分子。彝族毕摩产生于远古的原始社会,有2000年以上的悠久历史。凉山彝人深信不疑万事万物都有特定对应的鬼怪神灵。它们与人为伍,随时随地与人发生着联系,这种文化意识也影响了彝族青少年。直至今天绝大多数彝族无论什么事情都要请毕摩做法,祈求平安幸福,万事如意。甚至生病不上医院而请毕摩通过与神灵对话来求得除病不需吃药。怎样让彝族学生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又破除迷信,弘扬科学呢?我在对我校民族学生的科学课教学中主要开展几方面的工作:
1 是组织学生参观“凉山奴隶社会博物馆”,考察摩梭族、彝族聚居区等让学生认识祖先们在“天文”、“医学”等方面的科学成就,使学生了解民族的发展也是建立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的。指导学生正确认识毕摩,毕摩不仅是“去鬼怪”的神人,更是教师、军师、医师和法官;是创造文字,通晓彝族历史、天文、地理的知识分子。
同业对标工作是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巩固一流建设成果,促进创先争优的一项深入而持久的企业管理活动,认真贯彻国家电网公司同业对标管理办法和过程控制要求,建立健全同业对标管理机制,创新对标工作的方式、方法,能够有效促进县供电企业实绩指标和管理水平的同步提升,从而取得良好的工作成效。
一、健全常态管理机制,明确对标工作目标
建立健全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常态管理机制,实现与日常工作的有机结合。一是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职责、权限、程序。为切实组织开展好同业对标工作,应成立同业对标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明确同业对标工作的日常主管部门,细化落实每项对标指标、每项业务工作的责任部门和配合单位。对领导小组、工作小组以及各职能部室的职责、权限进行了具体规定,对同业对标日常工作程序进行明确规范。二是加强教育培训,掌握上级要求。每年至少应组织两次创一流同业对标知识专项培训,组织学习国家电网公司和省公司关于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指标体系和文件、标准、制度等,了解和掌握上级最新要求,保证各专业的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三是建立创一流同业对标例会制度,及时协调工作进展情况。每季度至少开一次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例会,调度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计划进展、重点对标项目实施、指标提升目标完成和保证措施落实等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当国家电网公司、省公司同业对标信息后,及时加开会议进行公布、传达,督促相关部门进行查询、研读和分析。四是制订方案、计划,确定工作目标。应制订并实施“同业对标改进提升工作年度实施方案”,明确通过深化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全面提升企业综合素质,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根据总目标,确定年度提升目标和工作计划,分别制订单项指标及专业评价、综合评价的对标提升目标及保证措施,保证同业对标工作目标的如期实现。
二、贯彻四大工作原则,创新对标方式方法
认真学习领会国家电网公司《县供电企业同业对标工作管理办法》,针对《管理办法》所提出的“全面开展同业对标”、“动态比较”、“指标与管理兼备”和“创特色、讲方法、计成本、重实效”等四项同业对标原则,深入理解和把握其科学内涵,结合工作实际进行诠释和发挥。在同业对标工作的具体实践中,突出“指标与管理兼备”原则,拓展和创新了同业对标工作的方式方法。
(一)力求全面对标,坚持动态比较
开展同业对标工作,旨在全面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实现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效益和一流的服务。因此,必须坚持“全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对标”的对标工作思路,不局限于几个部门、几个专业、几项指标的单一对标比较,而是将对标的理念贯彻到方方面面的工作中,做到每项业务都有对标目标,每个岗位都有对标责任。把同业对标作为一项长期性、连续性的工作任务,确立对标工作的长期目标和长远规划。以持续取得发展进步为目的,不断修正对标目标,根据上级的同业对标信息,及时更新各项指标和各项业务的标杆单位,进行动态比较,促进公司始终处于赶超先进、永不停顿的状态。将长期发展目标、远期发展规划细化分解为可量化、易操作的阶段性目标,筑牢基础,循序渐进,以达到持续改进的效果,最终实现企业的又好又快、健康快速发展。
(二)指标与管理兼备,过程与结果并重
对于供电企业来说,指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主要尺度。通过指标对标,分析差距、查找不足、确定目标,从而持续提升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先进性,是同业对标工作的首要任务。但指标是管理的结果,指标的先进与否取决于管理水平的高低。公司采取“以指标对标明确差距,以管理对标缩短差距”的对标策略,使指标与管理相互促进、共同提升。
在指标对标方面,一是加强指标数据的统计、审核,保证数据质量。各项指标数据的统计、审核工作分三个层次进行:先由各职能部室进行单项指标统计、审核,再由专业小组进行专业审核,最后由公司组织全面审核。通过以上措施,确保了对标数据真实可靠,为后续工作有效实施打下良好基础。二是认真研读对标信息,了解自身水平。通过对国家电网公司、省公司的对标信息进行查阅、研读,全面掌握指标水平、专业水平和综合水平的排序情况,分析差距,查找不足,明确努力方向。三是落实保证措施,促进指标提升。由各专业小组、各职能部门分别针对各个专业、各项指标提出提升目标,制订保证措施并进行细化分解,并逐条逐项进行落实,确保先进指标得到巩固,落后指标得到合理提升。
在管理对标方面,除通过实施重点对标项目,现场交流学习等方式外,创造性地通过最佳实践的总结提炼和引进吸收实现低成本、宽领域、快节奏、高效率的管理对标。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建立了县供电企业同业对标最佳实践库,开展最佳实践评估认定和推广应用工作,给各个县供电企业之间开展管理对标活动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运用最佳实践库开展管理对标,采取“引进来”和“拿出去”两种方式进行。一是有计划地引进吸收入库最佳实践经验。密切关注省公司最佳实践每年一度的更新情况,结合实际,根据必要性、迫切性决定引进吸收的专业范围、轻重缓急和先后顺序,制订学习计划,细化学习内容,从“管理目标”、“工作流程”、“方法措施”和“绩效评价”对入库最佳实践进行系统地学习借鉴,与本公司相同专业的工作流程和管理方法相对比,有选择、有重点地引进、消化、吸收。二是总结提炼具有自身特色的最佳实践经验。形成最佳实践的前提和基础是在专业管理工作中,具备流畅、完善的业务流程,优于同行业的技术和管理,并且经过实践证明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因此,总结提炼最佳实践的过程也是深化企业管理,提升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的过程。积极参加省公司组织的评审,与兄弟单位进行直接对标比较,借此发现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实现持续改进。同时,应高度重视最佳实践成果的转化,将最佳实践总结提炼与引进、吸收过程中所改进的工作流程、管理方法更多的固化到企业标准体系中,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三)外部对标与内部对标相结合,激发全员创先争优活力
做好外部对标工作,通过学习和赶超先进标杆实现自我提升是同业对标工作的目的所在。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开展外部对标的同时,不可忽视内部对标工作,因为内部对标是激发员工潜力,增强企业活力的有效手段,探索内部对标的方式方法,将成为深化企业管理的新领域。公司根据自身实际,积极开展专业部室之间、供电所之间、车间班组之间不同层次的对标比较,在公司内部营造争优良创优的浓厚氛围,激励基层单位和员工主动采取措施提升工作质量。公司探索了分专业进行内部对标的方式,由各职能部门牵头,在分管业务范围内,选择部分可比指标,建立“内部对标专业指标体系”,确定与各自业务有关的基层单位,分专业进行内部对标。外部对标方面,不断拓展和创新对标的手段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一是通过国家电网公司、省公司的同业对标信息系统和典型经验库、最佳实践库进行全方位的指标对标和管理对标;二上组织对标项目小组到各个标杆单位进行现场对标,实地考察学习标杆单位的先进工作经验;三是主动邀请标杆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本公司来指导、交流,传授经验,帮助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等。
三、落实过程控制要求,实施对标重点项目
在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对标工作原则的基础上,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出的工作思路,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县供电企业同业对标工作过程控制管理办法》规定的程序,针对薄弱环节,确定重点项目,认真实施同业对标过程控制各阶段的工作。
(一)认真开展现状分析。每当国家电网公司和省公司年度或半年同业对标信息后,立即开展现状分析工作,梳理和掌握每个专业、每项指标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山东电力系统以及同等电量规模企业中所处的位次,深入分析相对落后专业、相对落后指标的影响因素。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县供电企业综合评价工作管理办法》的要求,每年在省公司同业对标信息之后,组织编制形成公司《综合评价分析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及与先进水平的差距,存在的主要问题,下一步的整改方向及目标等。通过综合分析评价,查找薄弱环节和管理短板,针对亟待改进提高的关键指标或重要事项,一般每年研究确定3-5项重点对标项目,并组织实施。
(二)适当选择标杆单位。针对通过现状分析确定的重点对标项目,分别选择、确定标杆单位。标杆单位的选择按照指标结果和管理过程并重的原则,通过广泛调研、咨询、日常信息积累,以及电力报刊、国家电网公司、省公司的对标信息进行分析、取舍、确定。公司的选择、确定标杆单位一般为国家电网公司、省公司选树的同业对标标杆单位,针对一个重点对标项目省内、省外各选择一个。标杆单位的选择同时还坚持以下几个标准:一是与重点对标项目相对应的专业指标水平较高;二是相关专业有一项或多项典型经验、最佳实践入选国家电网公司、省公司典型经验、最佳实践库;三是与公司处于相同规模、具有相似特点。在选择重点对标项目标杆单位的同时,一般每年选择1-2个与公司规模相似、环境相似、供电量相似,但综合绩效优于公司的县供电企业作为综合标杆,组织开展全方位对标比较。
(三)有序进行对标比较。针对重点对标项目,组织对标项目小组实施对标比较和改进提升工作。公司每年组织的对标项目小组分别由分管领导任务组长,项目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业技术人员参加。重点项目的对标比较工作以现场学习参观为主,结合近年来山东电力开展的“三走出活动”,在每年5、6月间集中进行。为保证对标学习的实际效果,应专门制订《“三走出”对标学习活动工作规则》,对于对标学习的程序、内容以及形成的文件资料进行规范。各项目小组外出前制订《“三走出”对标学习项目计划》,报同业对标领导小组审批后方可实施。学习结束后,分别撰写《“三走出”对标学习考察报告》,主要内容包括:标杆单位的基本情况,和特色亮点;对标学习的主要收获;在所选对标项目方面,公司与标杆单位的差距何在,对方有哪些经验值得学习借鉴;根据对标学习到经验做法,结合公司实际,提出本专业的改进项目和改进措施。为督促提高对标学习效果,各项目小组的考察报告经同业对标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方可报销差旅费用。
(四)持续实现改进提升。重点对标项目的实施和改进实践工作,是同业对标过程控制最重要的环节,决定着同业对标工作目标是否能够真正实现。首先是制订重点对标项目的改进措施。在实际操作中,除通过现场对标学习借鉴标杆单位先进经验外,公司还通过前述的指标对标、管理对标的方式方法,尽可能多地搜集有用的资料和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在改进措施的制订过程加以参考和采纳。其次是制订改进计划,进行改进实践。各对标项目小组围绕项目改进措施,于每年6月份前制订完成项目改进计划,进行改进任务分解,明确量、质、期要求。每年第三季度为集中改进实践阶段,各个项目的改进计划纳入公司月度生产经营计划,由各项目小组及相关部部门进行改进实践,同业对标工作小组负责跟踪监督改进效果,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做到“实时监控、及时协调”,确保改进效果。最后是进行改进评价,验证改进措施的可行性。每年10月份,同业对标领导小组组织开展各个对标项目的改进效果评价工作,对于改进措施实施以后的绩效结果进行分析、论证。对于实施有效的改进措施作为重要的对标成果,固化到企业标准体系和相关规章制度、工作程序中。对于改进效果不理想,未实现预期目标的改进措施,区别不同情况,或者加以改进继续实践,或者放弃实施。通过开展改进评价工作,实现持续提升工作业绩的同业对标工作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