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3 11:41:1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英文科学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要先让学生掌握好语音知识,这是基础中的基础。梁仪在认为,“语音是学习语言的基础。”英语语音是七年级第一学期的教学重点,在第二学期的期末阶段,全班应该有超过90%的学生能够将48个国际音标正确地读出来,而且还能够做到根据音标读准单词,还能根据所听到的读音来写出较为简单的词汇。在课堂教学中要有计划地落实语音教学:学26个字母时,教师可以先从归纳字母读音入手,能够将字母以及音标明确地区别开来,而且还要讲授部分比较简单的发音要领;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解单词的音标,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开音节、闭音节,分清辅音以及元音,能够准确地朗读长元音以及短元音;而且还要尽可能地运用单元综合技能训练课,最大限度地配合教材的单元语音练习任务,有步骤地学习相关的语音、语调内容,例如,重读、连读、浊化以及字母组合和失去爆破等。从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来看,在“Isthisyourpencil?”这个语音教学片段中,要掌握的主要内容是辨别元音音素[i藜]以及[e藜]。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如下操作:首先教师讲解双元音[i藜]以及[e藜]的发音方式,然而开始相应的听辨音训练。它要求学生能够听辨音标,而且教师也要向学生朗读以下成对出现的单词:hair-hear,ear-air,dear-dare,fare-fear,beer-bear,chair-cheers,然后让学生能够清楚地分辨出所听到的元音,可以按照下面步骤进行T:hair;Ss:[e藜];T:hear;Ss:[i藜];然后让学生听辨单词,教师要随机地朗读以下的词汇:hair,hear,ear,air,dear,dare,fare,fear,beer,bear,chair,cheers,而且还要让学生能够根据所听的内容圈画出教师所朗读的单词。在此基础上,要开展相应的口头训练。要求学生熟练朗读下面的句子:(1)Dear,IhavetwoearsandIcanhearyou.(2)Pleasedrinkthebeeronthechair.Let’scheers!(3)Dareyoucutyourhairintheair?
2.善于复习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就是我们要在将记忆内容遗忘之前,尽可能早地、有规律地进行复习以及运用。教师和学生可以听、读,也可以写,还可以说出来,这样不断重复以及运用,就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些单词。例如,学生在学习单词apple时,可以说,Applemobilephone,也可以假想吃苹果时想起apple,教师也可以向学生讲授俗语,“Oneappleadaykeepsthedoctoraway.”这样以来,不仅掌握了知识,还想起了现代科技,还学到了如何养生。
3.语境学习法
在运用语境学习法开展词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初中生的认知特点有清楚的理解与把握。在此基础上,教师要能够熟练地创设多种语境,这样就能够为学生借助不同的句式或前后文学习单词提供较好的语言氛围。例如,教师在讲到新单词water时,可以拿来水瓶浇花、也可以喝水等,这些场景都是学生们很熟悉的。教师要及时地向学生展示下列句子(1)Iwanttodrinksomewater(.2)Imustwaterthemeveryday.学生从这两句话中就能够大体上把握住(1)句中的water含义是可以喝的水,(2)句指的是动作“浇水”。在这种语境下,学生能够很好地接受water一词的用法以及词性。
4.开展实物、图片、游戏教学
考虑到初中生的认知特点,他们更能够接受实物以及图片。那么,运用这些方式,可以让学生学会更为丰富、生动、形象、直观以及立体的词汇,学生也会牢记这些单词。从初中英语来看,绝大部分名词以及动词都是用来表示非常详细、具体的时间、人物、地点、事物以及动作,如watch,clothes,cup,smile,jump,run等。这些单词相对比较简单,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运用场景、实物或多媒体等丰富多彩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且还刺激了学生的诸多感官来感知词汇,从而加深对词汇的印象。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搜索、选取和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素材。例如,在教授七年级下Unit11Whatdoyouthinkofgameshows?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浏览当地影院首页的相关内容,学会talkshow,soapopera,sportsshow,sitcom,gameshow等词语,这样不仅很好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较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5.教授构词法知识
初中阶段很多英语词汇的构成和含义有着较强的规律性。因此,如果教师能够向学生教授一定的构词法知识,就能够很好地扩充学生的词汇量,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在猜测词义方面的技能,从而不断提升学生词汇学习时的自信。比如,可以利用已经学习过的单词health来推断出healthy、unhealthy的含义,也可以根据teacher推测出teach、teaching等派生词的含义;利用非常熟悉的meeting与room,class与room,让学生推断出meeting-room以及classroom的含义等,这都能够很好地让学生迅速而有效的掌握相关词汇。
6.让学生自由交流
从英语学科来看,它属于语言学科,不仅要听读、写译,而且最重要的是说,也就是交际。交际是语言学习最为主要的目的之一。因此,人教版教材仍然坚持了“交际教学法”。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Freetalk的教学模式来引导出一些生词。例如,在教授七年级下册Unit9Howwasyourweekend?时,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来询问学生:“Didyouplaysportslastweekend?”“Whatdidyoudolastweekend?”“Whatdidshedolastweek-end?”学生往往就会脱口而出一些词组,例如visitaperson,gotothebeach,stayathome,dosomereading,studyforatest,playbasketball,cleanherroom等。通过此过程,就能够很好地引导出本节课的一些生词,而且也能够引导学生在自由交流中学会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营造和谐融洽、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笔者在教授UnforgettableFilms一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先放一段相关的视频,在学生看完视频之后,找一位学生把刚才的视频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紧接着再让学生用英语把自己喜欢的Films讲述出来。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标准的语音语调;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活跃课堂气氛,为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础。
2.讲究授课艺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其标准之一是看教师的授课艺术,包括组织教学艺术和讲授语言艺术。教师拥有较高水平的授课艺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例如,我们制作课件时,尤其是在导入部分,可以用一些时下比较流行的学生看到会引起共鸣的资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从而使他们顽强拼搏,努力学习英语。
二、精彩的导入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导入是一个最基本的课堂教学环节;虽然不用占太多的时间,但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良好的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短时间内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对新课题的学习中。
二、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高校学学英语专业的学生往往是非英语专业。这些学生仅仅通过两年的课程完成对于大学英语的学习,而且教学模式僵硬,没有脱离中学模式,其教学的内容集中于单词、句子讲解、语法等方面,这也就形成了一系列的负面问题。对大学生尤其是刚刚进入大学的的新生来说,大学的任何事情都是新奇的,包括教学课程在内,但是当他们接触到大学英语课程的时候发现教学模式和中学时期几乎相同,同时大学英语的教学形式仍然是基于课本之内的,并没有和社会生活和时事政治相结合,这也就造成了学生对于大学英语没有兴趣,从而不能够促使其在短短的两年的时间认真努力的学习英语。同时大多数的学生在学学英语的时候也容易走入误区,简单的认为在大学学习英语就是为了学习一点单词,毕业生走入这样误区的根本原因在于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再者刚开始很多的学生对于英语抱有一定的兴趣,但是由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冗长和繁琐,使得学生逐渐的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动力和兴趣。以上的原因都不利于大学英语教学在教学任务中的开展。所以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采用微课式的教学,利用现代化的手段成为促进大学英语教学和开展的一大重要途径。
三、微课教学对大学英语的促进作用
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每个大学老师都会遇到相同或类似的问题,微课教学模式也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形成,使得学生产生了对大学英语的兴趣和动力。同时也使得大学英语在学生的生活和工作中能够得到实际的应用。所以我们更加应该尝试利于微课教学的模式来开展大学英语的教学工作。笔者在研究一系列的资料之后认为,微课教学对于大学英语的教学开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下面我们从微课教学的本身特点来分析其促进作用。首先,“微”“小”成为微课教学模式特点之一,对于与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讲解一个语法时,从上到下所有的相关内容集中在一节课上,对某个语法点进行长篇大论,微课教学则是集中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比较重要且细小的问题来进行着重的讲解,将语法中最重要也是最实用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微课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这也就解决了学生接受英语教学过程的乏味性,大大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主动性。其次,教学内容的灵活性也是微课教学的模式特点之一。微课教学素材的选取相对传统教学模式更加广泛,其教学内容相对集中。这样的模式对于大学英语在教学中的开展也是具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由于教学素材的多样性,教师可以选择更加贴近生活和时事政治的素材,这样也就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素材和课程单一性的问题。在微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主要的接受体,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进行专门性的学习。同时学生接触到更多贴近生活和社会的话题,使得大学英语在学生毕业以后的社会生活中占据了很重要的角色。学生在短时间内接触到不同的话题,这种多样性的教学模式也解决了学生对于传统大学英语缺乏兴趣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了互动性,教师和学生在微课模式下相互探讨研究某一个问题,学生的主动参与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学生对于大学英语的兴趣大大提高。最后,“务实”也是微课教学模式的特点之一。相对于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微课教学的选题不会按照课本的要求,固定的以某一脉络进行选题,它的选题范围更加活络,而且更加注重对于当前社会需求以及社会热点问题的选择,其模式相对来讲更加务实,更加贴近学校、教师和当代的教学内容。微课教学的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也是社会需要的,如果是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对于大学英语的兴趣和主动性都会大大的提高。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在实践中解决是微课教学的主导思想。所以微课教学不像传统教学那样教学和实践活动相分离,它更加注重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实践,在实践过程中进行教学,这样的模式提高了学生在大学英语开展过程中的参与度和互动性。学生的经验也随着大量的实践活动不断的得到提高,同时也体现了自己独有的特点,从而提高了学生学学英语的积极性,有利于大学英语在学生群体中的开展。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大学英语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经过30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大学英语课程基本分为基础英语课程(包括综合英语、听力、口语、阅读等课程)以及专业英语课程,即跟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英语,如经贸英语、会计英语、管理英语等。而英语文学课不论在学生一二年级的基础阶段,还是在三四年级的提高阶段都没有作为独立的课程出现过。这一方面是因为大多数英语教师觉得英语文学语言程度要求较高,英语专业学生上该课程尚嫌吃力,更别提英语水平差得多的非英语专业学生了。另一方面,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文学无用论盛行,用人单位瞄准所谓的“实用型”人才,文学课难免遭受学生的冷遇。难道文学课真的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毫无益处吗?本文试图从英语文学课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具体实践来阐释这一问题。
一、文学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
回溯英语教学和文学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过去尤其是20世纪之前,英语教学与英美文学被认为是不可分割的硬币的两面,一面是提供语言的形式,另一面则提供语言的内容。例如,为英语学习者提供巨大帮助的牛津英语大词典就大量使用了文学作品里的引文作为例句解释单词。而我国解放前的学生英语学习材料主要来源于英语文学作品。但20世纪以来,不论在我国还是在西方学界都认为文学在语言学习的作用正在减弱。许多研究者如JohnPovey,RuthSpack等就认为文学是不实际的,应该从英语学习者的课程表里剔除。但我们认为,对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英语是语言工具,阅读文学作品并不会成为他们提高专业水平的障碍,相反文学对人生、社会及世界的微妙表现以及文学语言的精巧优美能锻炼学生的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专业水平的提高。同时,文学主要表现的是人类的生存境遇和情感,它能使我们有可能体验他人的生活,理解他人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使第二语言的交流更顺畅”。正如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张中载教授在2006英国文学学会举办的专题研讨会上指出的:“英美文学课程在语言、文化学习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英语文学课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学生提高英语水平,人文素质,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下面我们将具体介绍文学课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实践情况。
二、文学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英语文学选读课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育学院从2003年开始,为了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以及人文素养而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在开设文学课之前,相关教师调研了文学课在本校和国内其他高校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教学和学生反馈情况。我们发现,英语文学课在各高校都面临着困境与不足。大多数院校强调培养学生实用性的语言交流和具体的实践能力,英语文学课程的课时量和内容被大大压缩。同时,文学课因为教学方法单一,内容枯燥而不太受学生欢迎。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对英语文学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都作了相应调整,以满足新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1.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
英语文学选读课是根据国家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的规定,为非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开设的为期一学期的选修课。选择在三年级开课是因为我校三年级学生大多数已经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我们认为,在此阶段开设文学课能更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能力,也符合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提出的素质教育的要求。它能帮助学生了解英语文学、文化方面的基本知识,在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同时,该课程还希望帮助学生较流利地运用英语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培养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需要指出的是,后者是我们课程教学的重点。
2.教学内容
在一些学校的英语文学课中,往往在讲文学作品的同时也讲文学史,这样的效果并不太好。因为我们面向的是非英语专业学生,所以,我们放弃了专业性很强的文学史,主要以作品选读为教学内容。在选择课本时,考虑到学生的非英语专业背景和实际英语水平以及课时长度,我们并没有找到合适的课本,因此,在充分掌握学生水平和兴趣的情况下,授课教师自己编写了《英语文学选读》讲义。教材并没有按照一般的文学课本以时间或文学流派为线索编写,而是分成不同的和学生生活相关的主题,如selfidentity,spiritualgrowth,love,family,socialchanges等。每篇作品开始部分有作者简介,文本中附有生词解释,文本后有三类思考题,分为理解、阐释和延伸理解三部分。每单元结束前还有文学术语介绍。当然,为了让学生扩大文学的知识面,我们也选了一些著名戏剧或长篇小说的片断,但数量不多。对长篇的文学作品,我们主要列出了阅读书目,希望学生课后阅读。此外,我们在选择作品时虽然以英美作家的作品为主,也兼选了世界其他国家,如俄国、德国、尼日利亚、沙特等国的英语翻译作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并在横向比较中引发较深入的思考。同时,我们还特意选择了一些中国作家与各个主题相关的作品,旨在引导学生在了解别国文化的同时,通过对比更清楚地了解本国文化,激发批评性思维。3.教学方法
我们认为传统文学课之所以让人感觉枯燥乏味是因为教师通常采取“满堂灌”的“一言堂”式授课方式。为此,我们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于实践中学习的教学思想,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大胆创造。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1)启发激励教学法。在每篇文学作品后都设计有由浅入深,从内容理解到主题探讨等各种问题。在教学中提倡个性的发展,注意启发和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分散性思维,就各类问题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不是仅仅听教师的讲解或名家权威的解读。因为如果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所谓“正确”的观点,不会自主思考的话,久而久之思想就会僵化,更别提创造性了。同时,因为学生的思维不受教师固有思路或权威的局限,他们也有更大的表达空间,觉得有话可说。
(2)小组讨论教学法。学生在表达自己思想的同时,也要求和同学交流。通常我们会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有一句英语谚语说: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下,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分析文学作品,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在讨论的过程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会发现自己没有想到过的新思路、新见解,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3)实践活动教学法。教师会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文学实践活动,例如,文学创作、戏剧表演等,使原本枯燥、遥不可及的文学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活泼,贴近生活,使纯知识、纯文本的课程成为知识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课程。比如,诗歌创作让学生开动脑筋,创造性地用英语表现生活,表达思想。这不仅符合年轻人渴望表现个性的愿望,增强其自信心,也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以便更好地表现自我。
(4)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资源的运用使文学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比如,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作品内涵的理解。而这种轻松的学习方式也能使学生感受到文学的巨大魅力,上课的积极性会更高。再如,每个单元我们都会精选一些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名画,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可引导他们借助不同的艺术形式对同一主题进行思考。
三、结语
通过四年多的探索与实践,我们认为,我校的英语文学选读课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技能和人文素质。这门课自开设以来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在由学生打分的课堂教学评估中,这门课的得分一直在90分以上。而每年由学生组织参与的英语戏剧大赛更成为他们的节日,空前地激发了学习英语的热情。文学课的作用不仅体现在能有效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更体现在它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许多从事跨国合作工作的毕业生的反馈也表示,文学课的训练使他们能很快理解跨国合作对象的风俗习惯和心理倾向,有助于领会对方的意图,从而更好地推动合作。这一特点成为他们和其他院校学生相比所具有的优势。其实国外的英语教育者也渐渐认识到文学在ESL/EFL教学中的重要,文学课出现在越来越多的课堂上。总之,我们的探索和实践证明,文学课不仅能在大学英语课中开展,而且还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希望我们的实践能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参考文献:
[1]Bay-Petersen,Ole."OntheLanguage-LiteratureRift,andtheCaseforUsingLiteratureinLanguageClasses."[J].Papersfrom
theSeventhConferenceonEnglishTeachingandLearningintheRepublicofChina,May1991:29-45.
讨论法是由学生独立参与探究的学习活动,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多向信息传递、获得创造性认识的过程,而非学生单方面接受教师提供的知识。在实践中我逐渐感悟到这种方法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
首先,无论是课前的准备还是课堂中的讨论,都以学生活动为主,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课前准备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科书,查阅参考书,可养成他们从小读书的习惯和查找、搜集文献资料的能力,我相信,让学生学会如何获得知识远比教给学生知识重要,而且能使学生从被动地回答问题发展为主动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人的思维发展中至为关键,“思维从疑问开始”。李政道博士也认为:“学习怎样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应在学习答案的前面。”总之,学生从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而教师由知识的讲解员、传播者转变为学生探索知识的指导者,这必将使学生学习主动性大大增强,并从中品尝到学习的乐趣,不断积极探求进而推动学习进一步深入发展。这种能力不仅在学校教育阶段需要,从长远来看,对人的一生发展作用甚大。
其次,课上师生间群体性的、自由的交谈讨论,可促进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寻求交流,既是学生的本能,又是现代生活的必然要求。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与他人思想上交流与合作,相互取长补短,利于激发出思维火花,这样,个体思维才能合成一个连贯的整体,还可帮助学生摆脱心理的“自我中心状态”而且从别人那里获得丰富的信息,要经常改变思维角度,能促进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得到全面训练。此外,在回答讨论的问题时,学生必须组织语言,把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完整、精炼、规范地表述出来,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个性心理特征。探究问题需要学生经过动手搜集整理和动脑冥思苦想,脑力和体力高度紧张,这就要求学生有坚强的自信心、耐心和恒心。这种积极的个性心理(非智力因素)可以通过长期训练形成。
第四,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能大大提高学习效果。根据学习心理学原则,学生自愿参与的学习过程,会进展迅速且学习内容保持率高。“因为学生将知识组织起来,并能随时得心应手地检索知识。”在课前准备和讨论过程中,大脑中已有的储存信息,在定向思维不停地刺激下被激活了,沉睡多时的知识被唤醒了,而且以学生活动为主,方法灵活多变,使其大脑皮层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不易疲劳,学习效果好。此外,学生在非被动情况下更易于记忆学习内容。如果学生每堂课都能在理解中学习,记忆将不再是问题,也不再成为负担,反过来又为能力培养提供源泉。
第五,课堂上师生平等对话,在和谐、自由的氛围下,相互交流甚至相互影响,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成为可能,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发现学生幼稚、可笑甚至错误的看法,正是教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认识、价值观念和人生观,进行思想教育的良好契机,使课堂不但成为能力培养,也是切实进行德育的场所。而有时学生积累的课外知识或突发奇想也会启发教师,使教学更趋完美。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英语+商务”科目的教学模式在不少学校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大批学生通过商务课程的学习成功地考取了国家承认的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加入WTO的大环境下,企业和社会对既懂英语又懂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既有商务知识又具外语能力的中职学生有其独特的优势,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已开设商务或商务英语等类似专业的普通中职学校,在成熟的“英语+商务”科目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前推进,实行具有中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全英商务教学已经成为可能。
中职学校全英商务教学能否实施,能否借鉴“英语+商务”科目的成功经验,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能否得以解决:一是人的问题,也就是生源和师资的问题;二是课程设置问题;三是教材选用问题。
优中选优的生源全英商务课程教学对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在学习期间学生要以英语为工具学习商务理论,并用英语实践商务操作技能。因此,他们必须有良好的英语基础才能完成全部课程的学习。学校必须对学生进行遴选:一方面对志愿报读本专业的学生进行选择,筛选出总分高、英语单科成绩也高的学生学习本专业;另一方面在全校范围内进行选拔考试,挑选出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学习本专业。
“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全英商务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及商务专业水平,既有英语教师资格又有其他专业职称(如国际商务师、经济师、会计师)或职业资格证书(如翻译导游员、报关员、单证员)。“双师型”教师是全英商务课程教学的重要保证。一般中职学校可以通过三个措施来解决师资问题:一是招聘“双师型”教师;二是使现有教师自我提升,实现向“双师型”目标的转变;三是与商务专业教研室实行人才资源共享,让商务专业教师参与全英商务课程教学与教研工作。
全英语授课的课程全英商务课程教学是指除国家规定的公共基础课(如语文、数学、政治、计算机)以外的课程全部用英语授课,包括所有的英语课和所有的商务理论及操作科目。根据中职学生的实际,全英商务教学实际上是以模块形式进行,通过英语强化模块、商务知识模块和商务实训模块,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既懂英语又懂专业的应用型人才。英语课程是基础课程,同时又是关键课程。要求学生的英语水平必须达到高中优秀毕业生的水平,或者达到大学一年级水平,而且必须通过全国英语等级二或三级考试,否则,全英教学模式不能获得成功。因此,必须在一年级强化精读、泛读、口语、听力等全部的英语课程,并在课时安排上予以侧重。因为商务专业的学生都是挑选出来的,通过一年的集中学习应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并能适应后期的学习。同时,英语应始终作为工具贯穿在各个模块的学习过程中,并且在商务课程中对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有所侧重。因此,用英语授课的商务课程和商务实训是全英商务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二三年级的学习中得以体现。二三年级的商务课程学习,每门课程必须保证有足够的课时量(如每周4~6节)。例如,对以培养企业单证员为目标的外贸专业方向,可开设国际贸易实务(英)、商务写作(英)、商务单证(英)、外贸谈判(英)等课程,以确保学生对外贸知识、外贸函电和外贸单证有足够的知识基础,以满足企业对这一方面人才的实际需求,使越来越多的中职学生通过系列的外贸课程学习成功地考取国家承认的单证员资格或报关员资格。只要教材得当,通过这些全英商务课程的学习,学生的英语和商务能力同时提高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合适的教材教材选用是保证学生水平有足够的提高,并保证学生在学习商务课程的同时提高英语水平的关键。商务英语专业所用的教材有三种:大学教材、引进版教材、自编教材。有人怀疑采用大学教材或引进版教材学生能否接受。其实,这是完全不必要的。因为,一方面,商务专业的学生都是优中选优的学生,有相当好的英语基础;另一方面,不管是大学教材还是引进版教材,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一、二册或初、中级本一般会注重基础,比较易懂。在大学教材或引进版教材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可由教师自编教材来弥补。如广东外贸学校的英语教师编写的《模拟实习指导》符合该校的情况,满足了学生对编制整套商务单证的学习要求;又如江门财贸学校的教师编著的《外贸英文函电简明教程》(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既让学生接触到商务英语写作,又切合中职学校学生的水平。不管使用何种教材,只要切合学生实际,有利于他们英语和商务能力的提高,并能保证全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都是可取的。
工科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普遍比较被动,很少会主动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被动的接受知识,这种被动学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前很少会预习要学的内容;2.课堂很少会跟着教师的授课进度积极配合教学,多数时候无法跟上课堂节奏3.课后很少复习和练习所学过的知识技能。这种被动的学习态度往往贯穿大学英语学习阶段。
(二)动机功利
不少学生学习英语并不是基于掌握这个国际化的语言工具,或者说可以利用这个工具扩大视野增长见闻,或者在今后的科研当中便于查阅国际文献。大多数学习英语的目的仅仅是应付期末考试,应付四六级英语考试。这种功利且短视的动机造成不少学生学习主动学习英语时间短,仅仅在考试前一段时间突击学习,考完之后,英语书就束之高阁。
(三)缺乏学习理论
工科大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往往缺乏对语言课程学习的理论认识,认为英语的学习就是死记硬背,无法认识到语言学习也有其学习理论和学习方法。不少学生认为英语学习就是背单词,读课文,听录音。不少学生在学习当中厌恶背单词,不懂语法句法,进而很难迈过语言学习的门槛。
(四)人文素养缺失
工科高校人文教育的缺乏和不受重视,导致工科学生人文素养普遍较低。这不仅严重妨碍学生的成长成才,也不利于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在工科院校,相当多的学生人文社科知识基础薄弱,结构单一。由于人文素养的缺失,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难于理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背景。
二、基于工科大学生的英语教学管理策略
(一)强化语言输入环节
在工科院校中,不少学生学了英语往往也是不能说,听不懂,读不懂,写不好,造成这种普遍现象的原因是过去在我们的英语教学当中往往比例失调,读写多于听说。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语言输入严重不够。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实际教学当中要鼓励学生培养科学的学习习惯,让他们认识到语言的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而非一蹴而就。要提高语言输出,无疑要加强语言输入。我们在实际教学当中,鞭策和鼓励学生加大英语阅读量,精读泛读相结合,同时大量提高听力输入,精听泛听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培养其语感,从而带动多种英语应用能力协调发展。
(二)量化管理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量化学习目标以及管理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避免学生的学习流于形式。笔者所在学校针对这个情况制定了学生平时成绩管理办法,具体如下:读写课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在平时成绩中又分为考勤,课堂表现,以及作业三项。具体到每节课的迟到早退以及旷课都有相应的扣分,每单元的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每堂课的表现情况都会如实记录到平时成绩表上。这样可以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做到形成性管理。
(三)培养学生兴趣,增强课堂趣味性
英语教学不能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课堂授课不能是单纯讲解单词、课文、练习的简单模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这门课没有兴趣,学习肯定是被动的,而且效果无疑很差。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每册书每篇课文自身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从而科学的安排教学。在教学中,教师作为引导者,不是一味的传授,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同时课堂授课的形式也要灵活多变。教师每堂课前可以布置一些主题任务要求学生课下准备,任务的设计尽量能激发学生兴趣,这样再到课堂上就会形成更好的参与氛围。
(四)优化知识结构,提高人文素养
在英语教学当中,教师必须主动转变英语教学是单纯教授知识的观念。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必须把教书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针对工科大学生人文知识面普遍狭窄,结构单一,甚至对基本文化常识也知之甚少的情况,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对工科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普及是很有必要的。教师选择一些经典的英语人文知识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多阅读外国人文著作;教师也可主动开设基础的人文学科课程和讲座,这不仅可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还可以提高对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不断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五)开办第二课堂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教师注意到了教学评价在课程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并开始了相关研究,随之而来的要求改革我国现行教学评价体系的呼声也日渐增多。而我校目前的大学英语评价体系又如何呢?笔者带着这样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我校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存在重知轻能的倾向,因而其主要的评价方式为终结性评价,即采用考试、考核、测验等一次性检验方式,以成绩高低来判断学生的学习结果和教学质量,考试等同于评价。我校也不例外,虽然有时也会考虑学生的平时成绩,但所占比重不大,一般不会超过总分的20%,且只是在每学年的最后一次评定学生成绩时才会予以考虑。终结性评价方式虽然有着易于量化的优点,但在当前强调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它给我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所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却不容忽视。
1.造成严重的应试教育现象。由于成绩作为最终的评判标准,终结性评价方式无疑过分强化了分数的作用。学校行政部门为了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将英语等级考试与学生获得毕业证书挂钩。这种方式不可否认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了一定的刺激作用,但它所导致的直接后果便是整个校园形成一种片面追求分数的现象,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只为考试过关,顺利毕业。开设大学英语课程的真正意义为人所忽略。
2.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长期、过多地依赖终结性评价,以考试为唯一手段,不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表现的评价,忽视成绩后面不同的学习态度和努力程度,成绩决定一切,这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旦考试成绩不理想,学生很容易产生焦虑或者悲观、失望的情绪,有的甚至会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这种消极情绪极易使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缺失,因而容易出现越学越差、越差越不想学的恶性循环现象。
3.伤害了教师教学改革的热情。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许多专家和学者及一线老师对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校目前仍沿用旧的评价体系,这种忽视非智力因素而以单纯的分数来决定学生优劣的标准无法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更无法有效促进大学英语教学,它极大地挫伤和遏制了教师对教学内容与方式进行改革与探索的积极性。
4.不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现代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独立的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学习者,即自主性学习者。只看重学习结果不重视学习过程的终结性评价使得学生完全处在被动局面,只有当课程结束时才能以考试成绩这种唯一的评判方式来确定自己学习的成败,而此时再想采取措施改进学习已为时过晚,它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无法帮助其成为自我监控、自我激励、不断进步的自主学习者,不能真正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5.有违公平原则。我校的部队生和地方生在招收渠道和英语基础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却使用同一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即学期末的考试且采用同样的试题和及格线一锤定音。虽然部队生在入学初始比地方生多开设了20学时的预备级课程,但这短短的20节课怎能补上几年的英语学习差异?这种一刀切的评价方式不但无法给学生一个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而且还忽略了学生个体的差异及实际需求,人为地加大了学生学习的紧张和焦虑情绪,造成英语学习情感障碍,不利于英语学习。
大学英语教学评价机制的评价内容和方式直接限定了大学英语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及教育方向,而原有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进程,因此教育部最近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明确提出“教学评估分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两种”,即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应改进现行的终结性评价为主的考试制度,增加形成性评价的内容。
二、形成性评价理论和实践
形成性评价又称为过程性评价,是在某一项教学计划、方案或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为使教学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而不断进行的评价,其目的是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及时地获得反馈信息,改善教学进程,提高教育质量。形成性评价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其学习过程,试图通过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来改善学习结果,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和评价的监控者。及时准确的反馈信息,一方面,能帮助学生迅速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探寻更为有效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还有助于教师全面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细致、深入地分析总结各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调整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这种评价方式使得大学英语学习者不再盲从于各种考试,而是将接受知识与运用实际、提高效率结合起来。由于强调以发展的眼光来客观评价个体的发展,有研究表明,如果使用得当,形成性评价方式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增加学生的学习收获,对原来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帮助更为明显。它从认知、情感、交际、自我管理等多方面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监控能力、自我评价能力,使学生成为策略型的学习者。因而为学习者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改革我校现行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
鉴于我校目前的情况,笔者建议改革现行的教学评价体系为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并重的体系。同时,为了不过多加重师生的负担,要尽可能地使其在操作中简便易行。具体实施方式建议如下。
1.设计问卷调查表,全面了解学生英语学习的情况。通过调查学生英语学习的历史、现况及存在的问题,掌握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风格、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等,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师的教学方案,调整教学步骤,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2.建立综合评价体系,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在操作中,我们要改变以往考分决定一切的评价方式,通过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在教学中应起的作用。其中终结性评价主要由期末考试的分数决定,而形成性评价则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实施评价,它不但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即学生、同伴及教师三者均参与评价),而且注重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内容涉及教学的各个方面,包括课堂表现、课外活动、书面作业、学习效果、口语测试、平时测验和小组竞赛等课内外学习行为,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等主观的因素。
3.实施量化评估,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主性。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并结合学生实际,合理设计每个阶段学生应达到的标准,并给出具体参数以供量化评分。比如,可以根据教学大纲以单元为单位制定评估表,列出期望达到的能力目标,分为“自评”、“同学评”和“老师评”栏,评价内容可包括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努力程度、学习结果和学习中的长处及不足等。通过这种循环促进的有机评价体系,可以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正确、有效地评价自己的学习,并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从而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4.建立学生学习档案,增强教学针对性。可以系统收集一段时期内与学生学习有关的全部资料,如作业、听写、小论文、录音带等,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努力程度、进步轨迹及取得的成就。教师通过对档案袋的分析和整理,可以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这些资料来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5.实行试卷难度自主选择,期末综合评定成绩。期末成绩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个阶段的量化评估结果给出综合评定、建议,学期总评成绩=期末考试50%+平时评价(即形成性评价)50%。期末试卷可按照试题难易程度而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且赋予不同的学分,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选择相应难度等级的试卷,修得不同学分。这样,就能给学生创造一定的挑战,从而避免地方生“吃老本”不思进取而部队生即便怎样努力也难追上的局面。
四、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
虽然形成性评价有着诸多传统评价方式所不具备的优点,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一些问题。对此,我们应当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1.角色意识转换的问题。教、学双方都应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新的评价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不再是课堂活动的主宰者,而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监控者;学生才是学习与评价的主体,要真正使学生参与学习与评价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评价,从而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自我监控,提高学习效果。
2.评价信度的问题。形成性评价在实施中可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评价标准的不一致。不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可能相差很大,学生自评和互评时所采用的标准也可能不一致,即便是同一位教师在不同时间也可能由于一些非评价性因素(如学生的性别、外貌、人际关系、与教师的关系亲疏等)而判断标准不一。因此,在形成性评价中应注重把握评价标准的科学性、一致性、全面性和可行性,同时还应加强对评价信度的研究。
3.评价过程耗时费力。形成性评价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深入研究教学大纲、教材、教法和学生,并且对每一位学生都要提供及时、准确的指导和反馈,同时还要及时调整教学,以保证教学质量,因而整个过程十分耗时费力。由于我校英语教学基本都是大班授课,班级人数众多,授课任务繁重,教师有时难免力不从心,对学生评价不足,反馈不及时。因此,教师应当正确处理教学与评价的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设计形成性评价方案时要注意遵循简便可行的原则,尽量不加重师生的负担。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作为教学评价手段有着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在教学中应当有效地将二者结合起来,合理地对学生进行评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还应加强对评价体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使评价逐步做到指标全面化,标准科学化,主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和结果人性化,从而真正发挥评价应有的作用,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林芸,宋艳萍.形成性评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J].中国成人教育,2006,(9).
因为中职学生接受英语课堂教学的时间不太长,接触的的词汇量少,掌握的词汇量更是少之又少,能运用的单词也就少。即使学生有强烈的表达欲望,但是没有大量的词汇量作为基础,根本没有办法较为流利的将口语表达出来。学生会觉得自己不但表达不出来流利口语,还会受到别人的嘲笑,一点好处没有,久而久之就会放弃说英语,从而彻底对口语失去兴趣。我们可以看出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课堂口语训练的困难和阻力是相当大的。
(二)对口语交际训练存在着心里障碍,害怕被他人否定
将外国学生学习汉语和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困难作比较,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困难侧重于写作练习,而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困难侧重于口语训练。为什么会有这样奇怪的现象呢,我们发现中国学生学习外语存在着好“面子”的心里障碍,中国的学生非常渴望被他人肯定,怕同学的嘲笑、怕老师的批评。这种心里障碍导致学生在口语交际训练时焦躁不安,从而影响了他们的正常思维和顺利表达。
(三)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
“杰斯伯森(Jesperson)说过,教好外语的首要条件是尽可能地让学生接触外语和使用外语。”在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教学训练过程中,教学活动受地域条件、历史条件、文化条件的影响,我国是一个以汉语言为母语的国家,在这样的语言背景下学习外语,平常接触英语的机会不多,学校的英语教学课程也有限,根本没有办法进行有效的口语交际训练的机会,在课外也根本没有复兴巩固英语的语言环境。同时教师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对口语交际训练设计的不科学合理的缺陷,课堂上的口语交际训练大多是教师在主导,根本没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口语教学中来,教师与学生缺乏必要的沟通,造成课堂缺少学生使用目的语的氛围和场合。这样的英语口语训练环境,根本不可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四)缺乏进行口语训练的兴趣
中职学生在之前虽然有学习过英语,但是英语的基础薄弱,英语对他们而言可以说是一门比较陌生的语言。初中学生易对英语产生障碍心理,主要体现在老师在课堂上抽查他们回答问题时,出现几次错误回答以后,就会觉得英语学习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从而阻碍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他们不想记单词,一听到“听写”就感到恐惧;更不愿自己私下朗读背记课文,觉得这是一件烦人的差事。久而久之,他们的“欠债”越来越多。结果有一部分学生面对英语课本就如同看到“天书”一样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有的学生他们宁愿在考试中被罚,也不愿意在平时多下点功夫看单词和文章。这些都充分的表明学生普遍不喜欢学英语,更畏惧开口说英语。
二、 提高中专学生日常英语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进行辅导教学
交际能力是一个多维的,关于语言知识及其运用的能力。其核心就是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在不同场合对不同对象进行有效的、得体的交际。信息技术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为课堂是培养学生言语交际的主要阵地。在现代信息技术下的英语教学,通过网络传递和传播信息,由此形成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信息源。由信息源激起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欲望,从而促进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这不仅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且还在语言实践中融入了情感交流。通过网络,可以向能力、层次不同学生发送不同的文件(信息内容不同)。学生在不同信息源的促动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对相关要了解信息产生了的强烈交际欲望,从而形成了浓厚的交际氛围以供师生、生生之间进行交际。这样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需求得到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交际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二)加强口语发音训练
要让学生重视发音的练习,发好每一个音标,读准每一个单词。同时还要加强听音、辨音的训练,让学生们了解音素的特征,掌握连贯语流中音的变化。还要让学生们学习并掌握重读,停顿以及语调的有关知识。要纠正学生的发音,教师要主动的与学生进行交流,不能只是播放完听力材料就了事。
二、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
英语课堂纪律是指制定一系列的规则规范教师与学生的行为,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制度保障。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适当的约束控制。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由于英语课堂提倡教师给学生以更多的说话机会,加之中学生本来就比较活跃好动,一些英语教师因为缺乏心理准备或者课堂管理经验不足,往往会导致教学活动没有办法顺利进行。也有一些教师因为担心学生扰乱课堂秩序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而过分重视课堂纪律,于是采取高压政策,制定严格的制度来约束学生。这样,学生就会把制度当成了一种威胁,从心底里抵触英语课堂,也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说,课堂上对学生行为放任不管不行,控制得太死也不行。教师只有相信学生,热爱学生,给学生一定的自主与自由,和学生一起制定课堂教学规范,并和学生一起遵守,学生才会自觉地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地配合好课堂教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要经常创设许多情景,培养学生养成的英语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英语课堂管理要树立以英语控制课堂的理念。有些英语教师常常习惯把英语翻译成汉语,导致英语课上汉语用的比英语还多。教师要尽可能地用英语解释英语。例如,针对许多学生带手机的现象,让学生分组讨论在把手机带进校园里便利与弊端,然后让学生用英语来分组展开辩论。因为学生对手机这一话题非常熟悉,所以就能热情参与,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师在课堂上的用英语提问,学生与老师用英语进行对话,给学生创造了英语环境,既训练了学生的听力,也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在课堂纪律管理师多用英语,可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帮助学生形成英语思维。
三、创造最佳的课堂环境
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可以给教学活动提供物质保证。课堂环境的舒适与合理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语言学习环境的缺乏是中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个重要因素。英语教师要想方设法的去改变不利的环境因素,为学生学习英语创造良好的环境。首先,教师要充分教利用教室的各个空间,发挥教室的最大功效。例如,在教室四周粘贴英文谚语和名人名言,如“Wherethereiswill,thereisaway.Nopains,nogains.Practicemakesperfect.Failureisthemotherofsuccess.”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勤奋努力学习,要敢于探索,不怕失败。在教室内设立英语角,放上适合中学生阅读的英语书刊杂志;组织学生收集英语的说明书、图片、宣传资料等等。这样学生随时随地都能看到英语,感受到英语在我们生活当中,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情感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