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初中语文阅读总模板(10篇)

时间:2023-02-04 23:55:1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初中语文阅读总,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初中语文阅读总

篇1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069

“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改变当前语文教学相对封闭的状态,能改变课本作为教学资源的单一性,更能全面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措施。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在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均衡发展,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跨学科联系,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着重强调学生在学习时的协调合作,通过持续不断的语文实践教学培养起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实施的能力,最终达到让学生独立自主进行语文学习的目的。

另外在进行课外实践活动时,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实践活动流程设计,让学生参与到活动组织中来,教师全程仅进行引导、辅助。同时,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适时的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通过实践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并让学生将语文学科同其他学科有机的联系起来,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来辅助解决语文学科的相关问题。

一、注重阅读教学,搞好课内综合学习

第一,阅读教学先要注重“读”。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正式进入课堂教学前先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口语训练,给学生5分钟左右的时间来进行说话训练,做到以“读”促学。学生可以在课前进行广泛的阅读,如新闻、生活见闻、古诗词、文学作品等,然后再在课堂上将这些“读”出来,将这些分享给全班同学。当然,这里的“读”是让学生对所见所闻、所读所感、所学所悟事先进行归纳整理,用笔记录下来再“读”出来,在学生能力足够的情况下,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脱离稿子“读”,即进行复述。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可以将阅读到的好文好词、风俗趣事、生活见闻等进行分析,充分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能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同时还对学生的语文口语交际能力进行了训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课外阅读。

第二,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动”起来。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研讨的形式营造轻松、愉快、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将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起来,同时,教师要在语文课堂中对自己进行准确定位,做好语文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把课堂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以凸显。当然,教师还需要注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并向学生提出符合实际学习情况的问题,让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到语文阅读的学习之中,使学生同阅读的文章、文章的作者、文章中的人物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简单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文章进行分析、讨论,以此使学生群策群力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让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得以提高。如在学习《桃花源记》时,学生就对文章中描写的内容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大多数学生认为文中描写的景色如此之美,现实之中或许没有这样景色的地方,这篇文章或许是虚构的。虽然这样的争论不一定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学生能够发现教师在讲课时没有提及的问题,同时能对书本中的描写产生质疑,这对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的,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学生对文章质疑的态度,引导学生在课后去对文章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让学生在课后去查阅资料找出答案,这不失为训练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好办法。

第三,阅读教学要带学生“玩”起来。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把握学生的身心特点,利用这个阶段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知识接收能力强、爱表现自己的特点,将游戏运用到语文阅读教学之中。在日常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用游戏的形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分角色朗读是一般语文阅读教学中常用的游戏方式。

例如,在进行老舍的《茶馆》这篇课文的教学时,由于这篇文章是话剧,因此里面的人物角色是较多的,是很适合进行分角色朗读的。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将学生进行简单的分组,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分角色阅读,这样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更具有角色代入感,更能理解文章中角色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当然,在学生进行了多次分角色朗读后,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让学生把文章搬上舞台,让学生自己编自导,将文章转化为话剧、小品等形式进行表现,如《茶馆》一文,本身就是话剧剧本,这就更适合学生以表演的形式进行展现。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学习的热情被激发起来,在游戏的时候不知不觉间就完成了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深度挖掘

篇2

初中有不少学生流连于网吧,沉迷于网络游戏,老师家长多次教育却收效甚微,学生依然在老师和家长的心痛与着急中痴迷于网络游戏,有时甚至有逃课去网吧玩游戏的现象,更有极个别的夜宿网吧通宵玩游戏,媒体上报道的学生连续几天玩网络游戏的,也不在少数。

现象之二:学生三五聚集玩牌赌博

有些成年人因文化活动的缺乏,精神极度的疲乏,聚众赌博的现象是司空见惯的。

活动目标

综合性目标:通过“畅游书海”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丰富学生知识的积累,同时也让学生不断积淀文化素养,厚实文化底蕴。

阶段性目标:借助“畅游书海”的活动,指导学生有效的阅读,初期目标是在阅读与引导中不断养成学生的阅读习惯,后期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书籍的甄别能力,能选择价值大、人文底蕴厚的书籍阅读。

活动过程:

一、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调查:

据调查情况显示,初中学生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只读语文课本,就连苏教版的配套教材《语文读本》,老师不讲也就不读,只读书后的附录——调研考试时考的30条名句;有不到百分之十的男生对武打和魔怪小说着迷、女生迷恋校园言情文学,他们着迷到上课也偷着看;另有不到百分之十的有较为良好的阅读习惯,喜欢阅读《读者》等杂志,对阅读也缺乏明确的目标。

由此可见,初中生的课外阅读状况堪忧。

二、宣传发动阶段:

1、利用学校橱窗、黑板报等场地大力宣传。

2、利用校园广播每周作一次好书推介,有故事情节的概述,有精彩篇章的宣读,也有个别学生的阅读体会。

3、班主任配合语文老师组织好班级流动图书箱,可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两本自家的图书,语文老师予以编号并做好登记,登记图书名称、价格及借阅者,如有丢失按价赔偿。

4、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图书资料。

三、推荐阅读书目简介: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建议阅读书目

2、语文课本上推荐阅读的书目

3、根据我平时的阅读,我推荐了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目:

反映孩子生活类的小说:如秦文君的《男生贾里》《女声贾梅》系列等;黄蓓佳的《我是好孩子》

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百年孤独》(马尔克斯)、《老人与海》(海明威)、《雪城》(川端康成)《蛙》(莫言)等。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平凡的世界》(路遥)、《历史的天空》(徐贵祥)等。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的作品:契诃夫、欧~亨利、莫泊桑

中国现代文学大家的作品:老舍的《茶馆》《骆驼祥子》等;的《雷雨》等;巴金的《家》《春》《秋》等;鲁迅的《朝花夕拾》等;

世界名著:《童年》(高尔基),《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唐吉诃德》(塞万提斯)等。

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

百家讲坛名人作品:于丹的《论语心得》,易中天的《品三国》《品人录》,王立群读《史记》等。

四、走进名著:

第一阶段:畅游书海,撷取养分

通过多种方式组织书源,让学生手头有书看。首先是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这一广博的教育资源,让学生走进图书馆。其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办好班级图书角,让班级图书以流动的状态,成为学生的精神食粮,让漂流的图书发挥最大的作用。

划定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节假日的空闲时间,可以每周抽出一两节课,专门用于学生的自由阅读。也可把学生用于机械重复作业的时间节省出来让学生自由阅读。

初期,宜向学生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趣味性强、情节性强的小说,让学生对阅读感兴趣,先调起胃口,再寻求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粮。如可以利用阅读课时给学生读路遥的短篇小说《在困难的日子里》,生动地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一定给学生留下的难忘的印象,在此基础上,再向学生推荐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教师培养了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之时,也是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由阅读之时,学生畅游于书海之中,情感上受着熏陶,文化积淀上也不断地丰厚。名著中弘扬的正气,也能提升学生的人格;名著中蕴含的审美标准也能不断地牵引着学生的美感需求向着更高的方向发展。

第二阶段:阅读交流活动——“靓出你自己”

例如我们举办好书推荐榜活动:让学生写推荐词,谈阅读体会

《上下五千年》——推荐人 (封志华)

打开《上下五千年》,一幅幅随时间流逝的历史画面展现在我的面前。征战沙场的霍去病,忠肝义胆的岳飞,运筹帷幄的张良,叱咤风云的李世民,彪炳史册的文天祥……《上下五千年》是一面镜子,既教会了我们如何观照历史,又启示我们如何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红楼梦》——推荐人 (姚瑶)

走进红楼,领略众芳的艳丽,浪漫的大观园终归繁华落尽。柔情似水的女子在那高墙内呼喊自由,爱情的焰火时燃时熄,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于是青春在人们眼中消失,红楼一梦,引人三思。

《老人与海》——推荐人 (孙进)

桑地亚哥老人在海上打鱼,连续84天没能钓到一条鱼,但他仍不认输,依然充满着昂扬的斗志,终于在第85天上钓到了一条比船身还长的大鱼,奋力拼搏后,老人精疲力竭,可鱼最终也剩了骨架,你想知道具体情况吧,还是看《老人与海》吧。

第三阶段:读书汇报会

准备阶段:

1、以“走进名著”为主题,学生每人自办一期《文萃报》。

2、自选一部作品,写读后感或进行评论。

具体过程:

1、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读书汇报活动,每组推荐一人参加班级汇报活动。

篇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从中突出了“对话”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了“文本”在对话中的地位,那么,阅读教学就不能靠灌输和机械训练来实现。学生必须成为真正的阅读主体,教师是学生阅读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对话关系。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落实新课标理念,转变教学思路呢?

一、打开学生学习的信息通道

学习语文是封闭的还是开放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决定学生语文学习的质量,也决定了学生主体的参与程度。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打开学生学习的信息通道,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

在古典章回小说里,往往在情节向前推进时,中途打一个结,让它暂时挂起,给读者产生一个期待的心境。用“且听不回分解”悬念来吸引读者往下看,这是启发式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如《背影》一课中,作者朱自清在开篇写道:“我与父亲不见四年有余,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讲到此处,教师适时启发:为什么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呢?这就给学生造成一个悬念。跟着提问:一般作品描绘人物部位最多的是什么?学生讨论明确:人最富于表情部位应该是面部,应着力于面部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这是文学作品惯有的手法;而《背影》这课书,为什么抓住人物的“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呢?教师引导学生在讨论中逐步领悟这里描写的“背影”是进入老境“颓唐”父亲的背影,它刻下了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一个印记。父亲在家境惨淡,奔走谋职之时,还不辞劳苦,不怕麻烦送儿子上北京,还艰难地爬过铁路为儿子买桔子。这“背影”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背影”是父子依依惜别中给儿子烙下的一个深刻、不可磨灭的印象。如果还是囿于描绘人物的精神、音容笑貌,就不能像描写“背影”那样更想往下看,品味字里行间,所渗透的情感,学生的求知欲在悬念中被激发出来了。

(一)强化课内外结合。

以往的语文教学也十分重视学生的预习,但预习往往是局限于课本内的,而且局限于上课前的,这样做是不够的。如:教学《伟大的友谊》时,可以让学生大量的课外阅读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各种资料,而在教学过程中,将课外阅读与生活实际来体会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这样,教学中对文本既有阐释,又有质疑,课内外信息互相结合。

(二)强化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打破了以往师生简单的信息交流,增加了生生互动。而且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了学习活动的亲切感。在教学《伟大的友谊》一课时,不管是对马克思、恩格斯伟大友谊的理解,还是对某个重点段落的朗读,都可以进行小组方式讨论,交流。这样做,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给学生多种阅读方法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与理解。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应该还学生以真正的“读者”地位,让学生能够自主阅读,直接阅读。学生阅读的过程应该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在读中形成正确有价值观,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从而,阅读是间接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应提倡多角度阅读、比较阅读、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应成为学生阅读的导师,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控制信息的专制的权威。教师应该积极营造亲密和谐的气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掌握阅读的方法,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阅读”、“理解”、“领会”、“体味”、“品味”、“感悟”还给学生。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不应该以标准化解读去规范学生的阅读和理解,应该培养富有创意的读者,而不能培养人云亦云的听众。教师应该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会并掌握阅读的技能和方法。如朗读、默读、诵读、精读、略读、浏览等。还应注重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培养语感,丰富积累。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的阅读习惯

阅读教学中,学生大多有一个不良的习惯就是只听不记,主要表现为不愿动笔,结果一部分学生是“左耳听,右耳出”,收效甚微。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查字典、不动笔墨不读书等良好习惯。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经常让学生在书上给字正音,画出重要的或特殊的句子,甚至把有的词的意思在书上记下来。

篇4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073-02

在新课标的改革下,初中语文教学也在不断变化发展和不断创新,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在初中阶段应该对学生的语感和文学素养做出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阅读不仅仅能够很好的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够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不断拓宽学生知识面。

1.从初中语文教师的角度提升课堂提问方法的策略及意义

1.1 通过巧妙地设置导入语创设问题场景,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在提问中给学生制造想象回忆的空间。如,讲《我的四季》这篇课文时,可以创设引导语"人的一生如同四季一样,必然要经历从稚嫩到成熟的蜕变过程。不同的是,属于我们人生的四季只有一次,自然界四季却循环不息、轮回往复。我们该如何去度过属于自己的人生四季呢?"在讲导入语的过程中可以配合相应的图片背景或适应场景的音乐文字等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中,进而加深对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欲望。

1.2 根据提问的作用和目的提前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以加强学生对旧知识的记忆或为新课程学习做铺垫为目的可以提认知型的问题,如"文章的作者叫什么?他的作品有哪些?我们之前学过他的哪篇文章?……"以既要求记忆又要求理解变通的可以提理解性问题,如"如何理解《骆驼赋》这篇课文中的范介民'跪倒在地''失声痛哭',并且义无反顾地踏上寻找骆驼的行动?"等类型的问题;以学生通过自己的观点、认知、思想对各类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对照才能回答的问题可以提评价型问题,如"是什么让《热爱生命》中的主人公在非常态下仍然活了下来?"等;还有一类是探讨性问题,它是以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理解、感知、共同合作探讨,让学生从书本和书外去思考为目的的问题,如"《安妮日记》中的安妮在特殊环境下为什么会有超越年龄般渴望自由的苦闷心理?"等。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可以有效地加强学生对旧知识的记忆,对新知识的理解应用,对各类知识方法进行综合、汇总、分析,并能高效地评价它们、运用它们。对学生长久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动力,促进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

2.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2.1 针对式提问。新课改要求下,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课程的引导者。当一堂课开始时,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将学生带入到阅读课堂中去,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解决文章中的问题提高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够完全掌握课堂的主动权。但是,由于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语文基础与知识面等方面都存着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所以教师在进行问题的设置和提问之前,应该全面了解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提问。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与在阅读方面的能力等因素进行层次的划分,可以分为A、B、C三个级别,并根据不同的级别设置不同的问题。

2.2 拓展延伸式提问。在初中教学体系中,语文属于主要科目,所占的比重最大,是学生进行其他科目学习的基础。对学生进行阅读的教学和训练,不仅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解决文章中的问题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在学生全面了解文章内容之后,根据文章的中心思想提出一些拓展性和延伸性的问题,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讲解《傅雷家书》时,教师可以在基本的教学活动和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提出一些有关学生同父母之间关系的问题,问学生是否可以以书信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感情,如何表达等。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本堂课教学内容的印象,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孝道的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2.3 创新性提问。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如果自身的提问水平不够高,就很容易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等情况。由于提问的问题不够全面,不具有针对性,且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就会造成初中语文阅读的改革不够成功等现象的发生,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逐步树立起创新意识,精心设计课堂中的所有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学生能够利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对问题进行一定的回答,从整体上对文章进行思考和探讨,进行正确的赏析,提出具有创新性的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

2.4 注重课外拓展,开阔学生视野。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该贯彻实践性,注重课外扩展,开阔学生的视野(尤其是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初始阶段,更应该重视现实与生活实际的紧密结合。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迅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因此,注意课外知识的拓展这一重要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显得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将初中语文阅读知识进行拓展延伸不仅有语文知识,还包括文化知识'历史知识和哲学知识等。

总而言之,在初中人教版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应该重视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目前我国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提问进行教学时。因此,现阶段研究初中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提问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上是本人的粗浅之见,但是由于本人的知识水平及文字组织能力有限,因此文中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各位能够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篇5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虽然一直被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所倡导,但是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初中语文新课改背景下的小组合作中的学习是指在合作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另外在语文合作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给学生讲述语文讨论的技巧,使学生掌握讨论的基本形式和方法,改变传统教学中“无目的”的讨论模式,使学生掌握讨论的真谛,从而促进有效学习。

例如,在讲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小石潭记》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分析文章中的实词和虚词,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特点,掌握作者写景过程中情景交融的描写模式,通过体会这些描写的特点,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进行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并在每一个小组内部设置一名组长,配合老师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度。本课主要采用讨论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教师指导学生先从简单的讨论开始,再逐渐深入,最后再升华主题,引导学生进行一步步的讨论。首先,教师先给学生提出简单的问题,即“作者为什么能够发现小石潭?小石潭的全景是什么样的呢?作者在描写小石潭上景物的时候是怎样来表达的?”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显而易见的,学生经过讨论,很快就回答了出来。之后教师层层深入,继续提出“本文在描写景物的时候,用了什么样的描法?作者写潭水用的是什么样的技巧?”小组学生经过讨论,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回答了问题。之后教师对文章进行深化,继续提出“作者描写小石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教师指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描景特点,分析出“作者悲苦凄凉的心情”。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给学生讲述具体的讨论技巧,加深学生的理解,从而促进有效学习。

二、在“翻转课堂”中进行阅读理解

篇6

看看王传扬17年的从教追梦之路,你可能就不会惊讶于他的惊艳一时:阜阳市初中语文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阜阳市中学语文骨干教师、阜阳市优秀班主任,市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负责人,颍上县教坛新星、颍上县首届名师、颍上县优秀教研组长……

王传扬老师,就来自安徽省颍上县五十铺乡中心学校语文教研组,并且是现任组长。

一.一花独放不是春

安徽省颍上县五十铺乡中心学校,处于国家级贫困县――颍上县的最西北,是一所偏远的农村初中学校,现有教职工50余人,在校生600多人,18个教学班。这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村初中学校,成立于2004年,由原来的五十铺中学和九湾中学合并而来,至今已历十年风雨。

学校语文组刚成立时仅有7名教师,其中4人为民办教师转正,仅有2人为专科学历;2009年9月一下子充实了5名本科毕业的特岗教师。现在的11名成员均为本科学历,其中中学高级教师3人,中学一级教师5人;35岁以下8人。他们教风严谨、团结协作、勤于思考、善于创新、充满了蓬勃生机。

正是语文教研组这个年轻优秀集体,一连三届获得县级优秀教研组称号,连续四年在全县教研工作会议上做先进发言。语文教研组的11名成员,人人都在追梦,个个风采不凡:他们中有省课改先进个人1名,省优秀教师1名,市学科带头人1名,市骨干教师3名,市县教坛新星3名,市优质课大赛一二等奖6人,县优质课大赛一等奖8人,9人在市县公开课等教研活动中担任主讲教师或者评委,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近二十篇。

刘元立,前任教研组长,现为学校业务副校长。睿智执着,敦厚好学,独树一帜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理念花开持久。是第十届全国四项全能语文教师,安徽省优秀乡村教师、安徽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阜阳市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阜阳市中学语文骨干教师、阜阳市第四届教坛新星、阜阳市中语会第六七届理事,主持一项国家级阅读实验、两项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三项市县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在《语文教学与研究》《语文教学通讯》等刊物多篇。

王新瑜,灵秀亲和,婉约善感,倡导语文是读出来的,一直高举激情满怀的朗读教学旗帜。是阜阳市中学语文骨干教师、颍上县优秀教师,市县初中语文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多次担任县以上公开课主讲教师,参与一项国家级阅读实验、四项省市县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发表文章多篇。

刘凤桂、李晓风、白娟、王坤、李影、张凤等青年教师,也都各具特长:有的课件制作精美,有的古典文化研究颇深,有的擅长书法,有的文采风流。他们获得过市县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多媒体教学大赛、青年教师经典诵读比赛等一二等奖,参与了多项省市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在论文评选和作文竞赛辅导等方面获奖颇丰。

二.宝剑锋从磨砺出

一个地处偏远农村普通初中的语文教研组,要想有所建树实属不易。针对身处偏远农村和组员年轻化经验少的特点,他们克服条件艰苦、学习少路、信息不畅、机会匮乏等种种困难,以建设学习型教研组为目标,认真做好学习提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观课议课、以赛促教、读书交流、青蓝工程等语文常规校本教研工作,重点抓好特色活动,形成集体合力,加速每一位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惠及每一个农家学子的全面发展。

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上,语文教研组已形成统一的大语文观,即语文教学应该是课文、读书和作文三分天下。课文教学重点应抓好语文课堂的有效性。为此,语文教研组所有成员都要参加“相约美丽周二”观评议课活动,每学期每个成员都要上好五课――组内公开课(研讨)、1237高效课堂模式课(达标)、优质展示课(过关)和走堂交流课(换教),把自己研究课标、研究学情、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评价等结果指向课堂教学实践,把课堂教学技艺精湛当做最高奋斗目标来追求。

读书课重点抓好经典阅读的质与量。要求每班每周在时间上至少保证两节课读书――一节名著阅读课(把图书室搬进课堂),一节报刊阅读课(把课堂搬进图书室);在操作上用好两种课型――导读课(用于指导学生阅读名著书籍)和展示课(用于引导学生展示阅读名著成果)。作文教学重点抓好训练的有序性研究,要求每个组员积极参与整个初中学段和本年级作文序列研究,并把集体智慧的结晶再运用到自己的作文教学中去实践。

三.问渠那得清如许

在农村初中语文教研上,语文教研组践行了和谐的新教研观――物我两用创机会。这些土生土长的农村语文教师很明白自己的差距,都能自觉执行组规,主动阅读、借鉴、实践、反思、写作,虔诚虚心,一丝不苟,且行且思,拔节成长。

语文教研组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尽最大努力提供学习交流提升的机会。为了让他们多接触教研员、接近名师,语文教研组积极向学校争取外出学习的机会,有计划的分批参加各级各类语文教研活动。比如全国中语会阅读推广中心“为中国未来而读・2013阅读论坛”(宣城)、2011年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主题研讨会(合肥)以及安徽省中语会第五届年会暨专家报告会(2012安庆)等高级别教研活动;像阜阳市初中语文教学优质课评选、“赵文汉名师工作室”活动等教研活动则尽量观摩。语文组多次邀请市县语文名师名家沈松怀、郝家峰、王家良等到校指导,更多的是要求组员网上学习语文教学名师尤其是本地名师王磊、武宏均等的博客。但多数时候由于农村学校经费紧张不能与会,也总是想方设法通过多种渠道(教研室、网络、其他学校等)搞到名师上课或者报告的录像,也都及时传阅。学习观摩之后就是“复盘”借鉴、化为己有,再积极参加市县优质课大赛、公开课展示等来锤炼提升,再上台阶。语文教研组更是挤出有限的经费订报订刊,让组员能够接触到《语文教学与研究》《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等当今最优秀的学科专业杂志。

近几年来,语文教研组连续申报了课题研究工作。2010年,语文教研组立项了颍上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例分析促进农村初中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通过课例反思促进成长;2011年,立项了阜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初中语文课堂学习过程的有效检测研究”,通过锤炼课堂加快成长;2012年和2013年,立项了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名著走进农村初中语文课堂的实践研究”和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规划课题“基于班班通的农村初中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通过关注课程增速成长;2013年9月,我校有幸成为全国中语会“阅读推广实验学校”,希望文化建设助力成长。

在农村初中语文实践活动上,语文教研组追求提升学生真正的语文素养――内外兼济收效好。抓好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操练听说读写能力,才能真正提升其语文素养。因此,语文教研组特别重视实践活动,并因时因地因人的适宜的开展。比如:

写观察日记,感受自然,走进社会。农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农村初中学生每天上学放学的途中,就是在春游夏感,秋赏冬览;学生每天的生活轨迹,就是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经历。长期以来,语文组语文教师一直要求学生在自然、社会中去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感悟生活,体味社会,用日记记录人生,这比课堂上再多的道理都有说服力,都更能训练听说读写。

开展校园读书节活动。每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前后,语文教研组都会发起并主办校园读书节活动。2013年的校园读书节活动历时一个月,围绕“走进名著 阅读悦美”的主题,开展了包括黑板报评比、读书角建设评比、相约周一名著阅读课、名著阅读征文评比、读书笔记评选、书签印章制作大赛、快乐读名著手抄报展评、书海絮语现场书法比赛、文采飞扬现场作文比赛、经典留香周末看名著电影活动、书香少年书香班级评比、文艺汇演在内的12项丰富多彩的活动,全校师生踊跃参与,热情投入,涌现出许多创意新、水平高的佳作,对农村学生尤其是留守孩子的快乐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篇7

陈雄伟 

(仙桃市张沟镇中心学校,湖北  仙桃  433012)  

 

摘  要:本文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突出人文性、强调自主性、鼓励合作学习、倡导探究性学习、和对话教学,的角度进行探讨,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教学;语文课堂;有效性

在教学体制变革的大环境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已经成为了我们所要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上增强课堂活力氛围,培养学生文学修养,增强学生语文能力是本文研究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目前在一些中学已经已经针对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做出了一些举措,并不断的探索和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让学生有了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所创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与《初中语文课程教学标准》所要求教学理念貌合神离,缺乏实效性。下面我们就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语文教学课堂既要突出人文性又要工具性

“语文教学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主要课程之一,一直贯穿于我们学生学习生涯的整个历程之中,它是我们人际交流与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将课程进行条理划分,根据文章的段落、文章章节、成语词语的含义等要点进行讲解,将语文作为语言工具传授给学生。课堂上教师秉承师道传授解惑的传统教学思想,但是现在的学生的自我约束力较差,并且随着社会形式的变化,学生更多的是需要心灵上的沟通和情感上的交流。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丰富学生的情感和提高学生的价值观。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但要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还要注重教会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将语文作为工具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修养,但是不能轻视语文的基本功训练。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做到人文与工具性相结合,不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够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能力。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每个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都不同,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要对学生进行分类教学,因需施教灵活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表现力,让学生能够表达出自我的意识和想法。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加以引导,为学生设定学习框架,让学生在课文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又不偏离学习范围,脱离学习内容。教师要具备在课堂上进行“二度备课”的能力,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引导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课堂互动式教学模式。

 

三、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教师们广泛采用。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可以畅所欲言,通过分组进行讨论或者组织学生相互竞赛,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与人际交流能力,让学生享受课堂学习的乐趣。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不断的突破自我,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合作学习,相互启发,共同进步。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能够相互之间吸取各自的优点,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语文课文或者课题的研究,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探寻词句、文章等的真正内涵。教师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首选要注重充分调动和培养学生自我思考,敢于发言的精神,让学生那充满幻想的思维迸发出奇思妙想的篇章,不要在思想上束缚学生,要让学生敢于天马行空的想象,敢于自我表达个人的观点。其次,学生之间的交流要掌握彼此配合的能力,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在教师的辅导之下更加融洽的探讨下去,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彼此共同进步。第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的引导辅助作用不可或缺,教师在课堂研究探讨的大环境下,让学生不偏离学习内容,不产生矛盾,组织学生共同完成学习目标。

四、适度做好语文探究性学习

语文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引导学,学生可以自主意识的去尝试和体验语文课程中的内容,在遇到问题是,教师可以辅助学生学会处理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对文章的阅读方面,对于教学课本中的课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开放的、多元的探究学习。譬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阅读课文中作者的其他文章,让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作者的创作体会和写作风格,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要提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积极去思考,进而能够感悟出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对话理论教学模式

对话理论教学模式是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新增加的一种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的教学模式,它能够帮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建立互信的关系,进而能够同时进步,共同学习。师生之间的互动需要真诚地交流,缩短二者之间的距离。目前,在师生之间的交流过程中还单方面以教师为主“一言堂”,给予学生对话交流的机会较少,一些教师对于某些学生的喜爱,在课堂上总与几位学生互动,而大部分学生成为了听众。二是注重发表和说话,忽视倾听和交流。学生之间相互思想上的交流较少,单凭学生个体发言难以产生互动交流的效果,同时教师也难以真正观察到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程度。三是不重读书,只重对话。在学生阅读完文章后教师就会安排学生对文章中出现的词语、段落进行讨论。此时,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并不深入,因此也就讨论的质量和效果不好。四是对话到底,方式单一。在课堂上我们总是对文章中的段落、词语等进行讨论,但是在课堂上对于文章的整体阅读和学生的独立思考给予的时间相对较少,单凭布置学生回家阅读,课堂效果并不理想。

六、结语

面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我们要立足于传统教学基础,不断的探索和学习,以学生为根本突出教学的人文性,辅助式教学让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培养自我学习能力,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助式学习模式,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喜欢上语文这门课程,促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篇8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新课改规定“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的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我们可以在实际教学中,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一、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汇总,应注意采取适当的方式,有效激发学生想说的欲望,并促使学生付诸于实际行动。对此教师首先做的便是对口语交际话题进行优化,做好重组准备,从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话题进行训练,不断可以轻易获得学生的共鸣,引发学生想说的欲望,更可以保证实际训练的效果良好。比如让学生做一下自我介绍,让学生讲一讲自己的爱好、愿望等等。也可以让其余的学生对其进行补充,从而有效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交往,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除此之外,教师也可有充分利用初中学生对于伟人崇拜的心理,播放一些有关伟人演讲的视频,比如总理在万隆的发言讲话等,通过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总理的风采,进而促进学生对口语交际的重要性有深刻认识,并自觉参与到口语交际教学中来。

二、创设良好情境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良好的氛围或学习情境,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从而有效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特别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轻松的氛围中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因此教师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应注意努力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从心理上感到轻松,以便可以轻松上阵。

三、利用阅读教学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与口语交际教学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因此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可以充分阅读教学,对其中适合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进行深度挖掘,特别是充分利用一些课后附带有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内容。比如在学习《秋天》时,我们可以要求学生讲出

一两句有关“秋天”的话语,虽然很多学生讲出来的话语是其积累的,不是自己独创的,但给了他们说的机会,就可以很好的促进其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或是学习课文知识的时候,要对教材潜力进行充分挖掘,拓展教学思维,随时随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四、注重实践训练

实践训练是检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如何,并可以针对性的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举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积极拓展教学思路,改变教学方式,计划和组织一些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或是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积极的参加一些实践活动,如到商场或街道进行义卖,体验一下买卖的乐趣。通过课堂实践以及针对性强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自身不足和需要努力的方向。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对相关内容进行总结,使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从而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整体上有所发展。

五、及时进行评价

学生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中,总会遇见不同的问题,对此教师不应快速打断,而是耐心的将学生的话听完。如果学生继续不下去,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将话说完。也就是说,教师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应采用激励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及时的肯定和评价,从而有效促进学生产生自我效能感。比如我们可以对讲的好的同学予以“声音洪亮、表达流程、逻辑性强”等评价。对于讲的不好的同学,则要对其进行安抚和鼓励,如“已经有了很大提高,我们继续努力,相信自己”等话语,让学生保持自信心。总之,对学生进行评价,不仅要评价结果,也要对其过程给予一定的重视,让学生可以感受到老师对自己是关注的。从而将口语交际训练持续下去。

六、结语

总之,口语交际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最主要的一项内容之一。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创设良好情境、利用阅读教学、注重实践锻炼以及及时进行评价等手段,充分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教师可可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自身实践的总结和分析,创新和改进教学手段,有效保证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大伟.对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板块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索.[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1,(3),92-94.

[2]戴菊芹.初中语文口语交际训练之我见.[J].语数外学习,2012,(2),269-270.

篇9

随着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作为近年来的新媒体,包含了图片、文字、声音等元素,具有很多信息量。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课程中,可以增强课堂活跃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围绕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进行阐述,希望给中学语文教师借鉴意义。

1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中学语文课程中,由于重点较多、内容繁多,同时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过于疲劳,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传统的中学语文课程里,语文教师对针对每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文章大意等进行详细讲解,由于讲解过程中涉及太多理论知识,使语文课堂变得过于枯燥,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中学语文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中,通过与语文课堂结合,将声音、文字、图片等元素充分发挥其作用,活跃了中学语文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了学生视野。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使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更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文学素养。

例如在教学《岳阳楼记》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讲解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等句子,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事件经过,通过“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等句子,了解了滕子京的政绩,明确后文的重修岳阳楼和作记内容,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将图片与文字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开阔学生视野,提高了教学质量。

2 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

通过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根据人类身体发展的特点,人类的左右半脑各有特征。左脑作为抽象思维的主体,更侧重符号、数字、推理等内容;右脑作为形象思维的主体,更侧重空间位置、事物形象、音乐形象等。学生通过充分发挥左右半脑的作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效率。在当代社会中,很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常常根据学生的“左半脑”抽象思维作橹饕导向,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学习自主性,从而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中学语文课堂的过程中,学生在阅读文字的时候,可以充分刺激学生的左脑;当学生在观看形象动画片的时候,可以充分刺激学生的右脑。通过综合刺激学生的左右脑,即将学生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进行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例如:教师运用CAI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对古诗《离骚》进行讲解,教师通过制作“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的图片,让学生补充“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的画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的活跃度,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还可以进行小组教学,让每个小组为《离骚》配上200字左右的解说词,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了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在课后还可以根据本诗中错落变化的句子结构,学习本诗中的语文特征。

3 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作为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中的主体,语文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转变教学观念,不再将教学方案设为课堂主体,从而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语文教师应建立轻松活跃的课堂,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图文并茂,同时含有大量音乐的特点,可以帮助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

例如:语文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课堂导入方式采用组合式、图画式、景式、设问式、音乐式等特点,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语文教师按照教学课堂中的剧本进行教学,通过播放多媒体课程,使学生在场景音乐的聆听、在动态画面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随后教师指定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角色扮演,从最大程度上提高教师的语文教学质量。虽然多媒体教学具有很多优点,但毕竟属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辅助工具。教师不应过于依赖多媒体,而是根据教学方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课程虽然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但教师应重视学生对语文课程的掌握能力,真正具有人文素养的知识都蕴含在语文课本中,教师不应不重视语文课本,必须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课件的过程中,为学生讲解课文的主旨大意,从而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提高审美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教师在语文阅读课堂中,通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学概念,提高学习能力。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注意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国纯.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整合的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02).

[2]檀晓斐.语文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洽[J].学周刊,2014(21).

[3]王成龙.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

篇10

汉语知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语文课程是学习系统性学习汉语知识与技能训练的关键途径,在新形势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进行基础的汉语语言知识讲授,还应帮助他们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对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充分意识到汇总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性和价值,利用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汉语语言水平,从而改善整体语文课程教学效果。

一、认真研读教材内容,挖掘传统文化元素

在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编有大量的经典名家作品,由于语言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在这些优秀作品中通常展现出传统文化的精髓,或者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是汇总传统文化渗透的主要素材。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深入分析和认真研读教材内容,着重挖掘课文中蕴涵的传统文化元素,并结合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情况加以运用,合理的进行传统文化渗透,使他同步掌握汉语语言知识和传统文化知识。

例如,在《中国石拱桥》教学实践中,教师需先研读课文内容,发现其中蕴含着大量的中国传统的石拱桥文化,文章以独拱石桥的代表赵州桥和联拱石桥的代表卢沟桥为例,这两座石拱桥都世界闻名,具有显著代表性和典型性令人信服。为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和了解中国传统的石拱桥文化,教师可利用互联网渠道搜集关于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图片、视频等材料,通过多媒体教学身边直观形象的呈现在他们面前。在图文并茂中吸引学生主动学习新课知识,使他们集中注意力研究我国的石拱桥文化。这样,能够促使学生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他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以及对聪明勤劳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二、积极转变学习方式,深刻解读传统文化

自从新课程改革颁布和实施以来,大力倡导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他们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等方式得以广泛应用,使其自觉主动性大为提高,让学生真正成为发现学习的主动参与者,以及知识结构的积极构建者。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进行汇总传统文化渗透,教师需积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吸引他们踊跃学习语文知识,使其对传统文化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通过深刻解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乐趣。

在这里,仍然以《中国石拱桥》教学为例,教师可使用合作学习、自由讨论的课堂学习方式,在课前设置好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相关资料,为讨论学习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在课堂上教师先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内部交流和讨论中国石拱桥的建筑特色,探究文中蕴藏的传统文化信息,促使他们自主感知到石拱桥的深厚文化底蕴。学生在相互讨沟通过程中,可以总结出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的特征,并通过对文章语言的揣摩体会到说明文语言周密和准确的特点,他们可以感受到石拱桥的艺术美,在互动中深度解读中国传统的石拱桥文化,从而深化理解。

三、不断创新学习活动,增强学生文化体验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体验感知是理解文化精髓内涵的关键前提,在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中,教师不仅可向他们传授丰富的汉语语言知识,还能够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为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开展丰富多彩、新颖个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从中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获得良好的思想陶冶和精神享受,并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体验,借此实现汇总传统文化的深入渗透。

比如,在学习古诗词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举办“诗词原创大赛”活动,鼓励他们按照古诗词的平仄押韵进行自主或合作创作。像在进行《钱塘湖春行》教学时,教师可先要求学生在课前为比赛做好准备工作,在朗读与背诵过程中了解和积累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感悟。在课堂上对古人写景抒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产生进一步认识,初步知道如何借景抒情,启发他们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接着,教师可让学生以诵读为基础描写景物和抒发心情,进行诗词创作比赛,不仅可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热情,还能够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渗透,丰富他们的文化视野和强化体验。

四、结语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汇总传统文化渗透,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与理念,还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教师需认真研读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的传统文化渗透,并通过转变学习方式和创新学习活动,让学生从多个侧面了解传统文化,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