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0 10:25:0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二教案,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technology,private car is no longer a luxurious thing for ordinary people,more and more people drive to work instead of going by bus. The popularization of private car has many advantages.First, it is very convenient and time-saving ,you can drive your own car to the workplace instead of waiting for the crowded bus and afraid of being late for working.Second,it can also improve the traffic structure,and help to mitigate the stress of the traffic.Third, the popularization of private car can help to promote the car industry and any other interrelated industries. I believe that in the future the private car will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vehicle and we cann't live without it.
交通安全英语作文二
每年有不少人在交通事故中伤亡。为使交通安全,要牢记如下交通规则:
(1) 骑车要靠右行;
(2) 遇见红灯时不能向左拐或横穿马路;
(3) 转弯或停车时要打手势;
(4) 穿过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5) 要帮助老人或孩子安全穿过马路;
(6) 要教育小孩不要在马路上玩耍或骑车。
参考范文:
Road Safety
Every year a lot of people are killed or injured in road accidents. How can we make the roads safer? Remember the following traffic rules.
When you ride a bike, keep to the right side of the road. Don’t cross the road or turn left at a red traffic light. Give a hand signal if you want to turn or stop.
Before crossing the road, stop and look both ways, right and left. If the road is clear, it is safe to cross. The correct way to cross is to walk quickly, but not to run. If you run across the road, you may fall down.
If you see small children or old people waiting to cross the road, it is a kind deed to help them to cross in safety. We should teach small children not to play or ride on the roads.
Always obey these rules, you’ll find it much safer to walk or ride on the road.
交通安全英语作文三
内容包含:
遵守交通规则,如走人行道/过斑马线。
别在街道上或马路上玩耍和踢球。
劝父母不能酒后驾车。
你可以适当增加内容,让短文通顺,过渡自然。
参考词汇:sidewalk 人行道 zebra-crossing 斑马线
注:第一段已给出,不计入总数
范文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识记:实践的概念,即实践概念的两层含义。
理解:比较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及它们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不同作用。
(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2)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3)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运用:依据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能用具体实例给予阐释。
能力方面
通过教学,培养和提高分析理解能力。
使学生养成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能力,以及历史地、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觉悟方面
(1)通过实践观点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的科学实践观。
(2)结合实践第一个特征的学习,使学生在实践问题上坚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3)联系实践第二个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活动。这是实践的第二个特征,它最能表现实践本质的特征。因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受意识能动性的指导,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最终要引起客观世界的改变,创造出客观世界原来没有的物质形态、物质关系。意识的目的性、结果的创造性,这就是实践最重要的特征,是其他什么东西绝不会具有的,只有实践才独有的本质特征。所以说,实践的第二个特征是教学重点。教学中要分析好这个特征,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实践的含义。
教学难点
实践是客观物质性活动与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的关系。实践的第一个特征强调客观性、物质性,第二个特征强调有意识有目的的主观性,学生学习中容易形成这二者是自相矛盾的,或者是用一个特征否定另一个特征的看法。如何把二者统一起来,是理解中的一个难点问题。
教学方法
讲述分析相结合法。
教具准备
投影材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排
[复习提问]
师:1.什么是理想?
2.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想怎样才能转化为现实?
(设计此问题的目的在于通过复习,引出新课学习的内容)(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理想是关于未来的蓝图和设想。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理想属于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理想产生于现实的需要,是时代的产物,是现实的发展方向。理想是比现实更高远、更美好的目标。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但不是今天的现实,而是明天的现实。要把社会理想或职业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多方面的条件,特别需要艰苦奋斗。需要人们创造性的劳动。
[导入新课]
认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人生价值和理想的实现,都离不开社会实践。
师:什么是实践?为什么要投身社会实践?怎样才能更好地投身社会实践?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第八课。
[讲授新课]
第八课 自觉投身社会实践(板书)
同学们先粗读一下第一课的引语、节标题、框标题。从总体上大致了解一下这一课要学习哪些知识。
(学生阅读后,教师用投影仪或幻灯出示第八课知识框架结构)
(放投影)
这堂课,我们先学习第一节中第一课时的内容。
第一节 实践及其作用(板书)
一、实践的特征(板书)
引言中河北农大的师生们为什么要开展走“太行山道路”的活动,这个活动从哲学的角度说叫什么活动,(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知识分子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才能有所作为。这个活动从哲学角度说叫实践。(紧接着提问并板书)
1.什么是实践?(板书)
师:对实践的观点历史上唯物主义与哲学有什么不同?
(1)历史上唯物主义者关于实践含义的观点(板书)
(放投影)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
(《荀子•儒效》)
师:如何理解?(学生回答)历史上许多唯物主义者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思想,还指出了实践或与实践相近的概念。如行、行动、行为、力行、活动、生活、践履等。但始终没有对实践作出解释。
(放投影)课件展示若干命题,进行判断分析:
①实践是人们的感官与客观世界接触的活动。
②实践是应付环境的本能活动。
③实践是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④实践就是认识,认识就是实践。
⑤实践就是履行诺言的行为。
⑥实践就是经商赚钱的活动。
⑦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
⑧实践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活动。
学生分组讨论,推荐代表发言。
教师点拨、释题:
①感官与客观世界接触的活动,有的是实践活动,有的就不是实践活动。例如,植树种花与观赏花木,都是人的感官与客观世界接触的活动。然而,前者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实践活动,而后者是认识世界的活动,不属于实践活动。
②把实践看成是动物的本能活动,混淆了两者的本质区别。
③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不是实践活动。
④把实践与认识混为一谈,划上等号,显然是错误的。
⑤履行诺言的行为,有的是实践,有的不是实践活动。
⑥经商活动只是实践活动中的一种具体形式。
⑦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包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活动。.
⑧把实践看做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活动,缩小了实践概念的外延,连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都未包括在内。
师生交流,共同导出什么是实践?并说明为什么?教师必须紧扣实践含义的两个方面来说明。
(2)哲学对实践含义的理解(板书)(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哲学第一次对实践作出了科学的说明,认为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与其他动物消极适应自然的本能活动有根本的区别;二是指实践是人们变革客观事物的活动,它必然引起客观对象的变化,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具体内容如下:
①“人们”——实践的主体(板书)
这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②“改造客观世界”——实践的对象(板书)
这意味着实践以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为对象,是发生在人与自然界、社会之间的活动。而停留在人的头脑中或口头上的活动——如思考、修行、辩论等——不是实践。
实践不是纯粹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
③“活动”——实践的性质(板书)
这意味着实践不是物质的具体形态。以“盖房子”为例,作为一种实践,盖房子不能等同于房子本身(当然也不等同于设计方案),它是把设计方案变为“房子”的过程。可见,实践是介于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之间的桥梁,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教师补充分析)掌握实践概念必须注意:
不能扩大其外延。如认为“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整个社会的活动。”
不能缩小其外延。如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社会的活动。”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实践”,我们必须分析实践的基本特征。
2.实践的基本特征(板书)
人类产生以后,整个世界就分为两大领域:物质世界(客观世界)和精神世界(主观世界)。人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但人脑怎样反映物质、物质如何“进入”到人脑中形成意识,则离不开沟通这两大领域的“桥梁”——实践。
正因为实践所处的这一特殊地位,使它具备了以下特征。
(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板书)
这是因为构成实践的要素都是客观的物质的。实践的基本要素有: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实践的手段。(阅读教材)(联系自己的实践活动、理解主体、对象、手段)。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像自然界的其他物质形态一样,也是客观实在的,人总是处于客观的社会关系中的人。人的智力和体力是在社会发展中客观形成的。它的状况归根到底是由客观条件决定的。所以,实践主体是客观的。
然而实践总是有一定的客观对象,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究竟什么是实践的对象呢?
师:它是由什么决定的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后回答)(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生产活动的对象是自然界,其中既有自然物,又有人工制成品。改造社会活动的对象是社会关系。可见,实践的对象就是自然界和社会,它们都是客观的物质性的东西。在自然界和社会的万事万物中,究竟哪些事物能够成为人们当时、当地的实践对象?归根到底不是由人们意识所决定的,而是由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和其他客观条件决定的。
实践的物质手段是工具和其他设备。人们进行实践活动不仅需要发挥其体力和智力的作用,而且只有使用某种物质手段,才能把自身的体力和智力作用于实践对象,以达到实践的目的,实践越发展,越需要物质手段这个基本要素。构成实践手段的材料是物质的东西;制造实践手段不能随心所欲。它们都是由客观历史条件决定的。可见,实践的手段也是客观的。
总之,由实践主体、实践对象、实践手段有机结合而构成的实践活动,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坚持实践的客观性,就是在实践问题上坚持了唯物主义。
(2)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板书)
师问:人改造自然界和动物适应自然界的活动有什么异同?举例说明(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虽然实践活动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但它与动物的纯粹适应自然界的本能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实践是在意识指导下的有目的的活动。因为人是有思维、有理性的社会性动物,人在行动之前会有明确的目的和方案,然后才动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去改造客观世界,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人们在实践中变革客观事物,就是把原有的东西改造为新的东西,创造出新的东西。改造社会的实践,就是要不断地创造新的社会关系。这种有目的的创造就充分显示了实践的能动性。意识的目的性、结果的创造性是实践最重要的特征,也是实践才独有的本质特征。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这与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二者是统一的,这个关系实质是实践中主客观的关系。(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实践的第一个特征主要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观点,第二个特征主要体现了辩证法的观点。二者互相渗透。因为意识的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都以客观性为基础;而主体的客观性又渗透着能动性。夸大第一个特征否定第二个特征,会导致机械唯物主义;夸大第二个特征否定第一个特征,会导致唯心主义。意识根源于物质,只有人们的意识符合客观的要求,人们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实践的创造性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投影或多媒体展示文字)
A.“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在他用蜂蜡建筑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B.“劳动终结时取得的成果,已经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存在于劳动者的观念中了。”
可见,人类从远古开始就从事的实践活动,都是按人的目的、意识、想法去改造客观世界,以适应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如果没有“能动性”这个特点,某种活动和行为即使改变了客观世界,也不能被称为实践。所以,这一特征是最能体现实践本质的特征。
(教师总结)以上两个基本特征是统一和相互渗透的。由于实践所处的特殊地位——是联系客观事物同主观认识的“桥梁”,因此它同时兼有客观性和能动性两个特征。其中“客观性”使其区别于纯粹的意识活动,“能动性”使其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如果就实践的自身性质而言,它还具有第三个特征。
(3)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板书)
旧唯物主义哲学中,有的哲学家把实践看做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哲学认为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所进行的活动。
“实践的社会性”是指任何实践都是在一定社会关系(如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中进行的,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才能进行的活动,必然带有一定社会的烙印。
“实践的历史性”是指历史上每一阶段实践的内容、范围和水平都不相同,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投影展示)
A.农业生产中工具和耕作方法的变化:刀耕火种——青铜工具,铁制、木制农具(中国古代)——农业机械化;
B.通信工具和手段的变化:古代的烽火传信和驿书——传统的邮递马车——现代的电话、电报——当代的互联网;
C.建筑方法的变化:中国古代堆土砌塔——现代重型建筑机械。
时代的发展变迁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注入新的内容。过去自力更生搞建设,在当今时代已远远不够。现代社会发展要求各国实行对外开放,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我国同样不能例外。这同样体现了实践的历史性。
附:重难点分析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是学习的重点。
从全框的内容看,一个是讲了实践的含义,一个是讲了实践的特征。课本中仅对实践的含义略作解释,只有进一步理解实践的几个特征,特别是这个根本特征,才能深刻理解实践的含义。
从三个特征与实践的相关性来说,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不是实践单独具有,自然界、人类社会、规律、运动等都具有这一特征。当然,实践这一特征的具体内容,即构成实践的要素则是“特别”的,因而实践的客观物质性是实践的第一个特征。同样,第三个特征,实践的社会性、历史性也不是实践所独有。因而最能体现实践本质的特征,只能是第二个特征:实践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因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受意识能动性的指导,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最终引起客观世界的变化,创造出世界原来没有的物质形态、物质关系。这就是实践最重要的、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特征。
[实践的第一个特征与第二个特征的关系]是难点。
实践的客观性、物质性与实践的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是一致的。这两个特征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实践中主客观的关系。实践的第一个特征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观点: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对物质的反映,意识依赖于物质;第二个特征体现了辩证法的思想,意识的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都以客观为基础,而主体的客观性又渗透着能动性,实践的要素应该是“活”的,而不是“死”的,只有能动地使用它、改造它,才能真正成为实践的要素。我们不能用第一个特征去否定第二个特征,夸大第一个特征而否定第二个特征,会导致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夸大第二个特征否定第一个特征,显然会导致唯心主义。第一个特征与第二个特征并不矛盾,两者相互渗透,统一于、根源于世界的物质性,不能用一个特征去否定另一个特征。
[课堂小结]
本课作为全书的总结,又是全书的根本落脚点。学习本课应把握一个根本观点——实践的观点;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强调一个结合——世界观与人生观、价值观的结合;贯彻一个思想教育中心——提高参加社会实践,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道路的自觉性。第一课时,重点把握实践及其特征,学生重在理解。本课时的学习使我们初步了解了什么是实践、实践的基本特征及其密切联系。这是学习全课的重要的理论基础,对这些问题的正确理解将有助于今后的深入学习。(放投影)
看了高二政治必修3实践及其作用教案的人还看:
1.高二政治必修3意识的作用教案
2.高二政治必修3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
3.高二政治必修3文化与社会教案
4.高二政治必修3在奋斗中实现理想教案
5.高二政治必修3在认识的根本任务教案
1.CO化学性质实验的组合设计和实施。
2.使用CO时的防毒意识和处理手段。
教学过程:
引入:通过回忆、对比、观察、阅读,初步认识CO的主要性质。
[讲解]CO和CO2都是碳家族的氧化物,CO2在前面刚刚学过,利用对比和观察法来初步认识CO。
[展示]CO、CO2样品(CO的贮气瓶内有水)
[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快速阅读教材、讨论发言、填表记录。
学生:回忆已有的CO2知识、观察实物、阅读教材、师生对话、填表、对比CO2认识CO。
CO2
CO
色味态
无色无味气体
无色无味气体
溶解性
可溶
难溶
可燃性
不燃烧
不支持燃烧
可燃
氧化性还原性
弱氧化性
还原性
与碱液反应
可反应
不反应
特性
有毒
展开:
提出探究问题:如何用实验验证CO的化学性质?
(明确CO的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不与石灰水等碱液反应。)
设计实验方案:分组设计、讨论,教师巡视、参与讨论、协助解决疑难问题、了解设计思路。
分组讨论、可用三个独立实验来验证,也可用一个实验全解决。
l三个实验分别考虑时,可参考H2、CO2的性质实验,但要考虑CO的毒性改造装置,通过改造形,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成初步设计。
可燃性:改H2燃烧装置,倒扣烧杯内壁涂石灰水
还原性:改H2还原CuO的装置
1.普通试管改成双通试管
2.加尾气中CO2的检验、除去装置(石灰水洗气瓶)
3.加尾气中CO的处理装置(酒精灯点燃)
不与石灰水反应:改CO2与石灰水反应的装置:在盛石灰水的试管口加双孔塞,加一尖嘴导管点燃CO。
l设计一个实验装置时,实验顺序为:先检验不与石灰水反应装置、干燥CO装置、还原CuO装置、检验CO2的生成并除尾气中的CO2装置、最后点燃CO并检验CO2的生成装置。
组织交流:强调CO的毒性,讨论防毒的几种办法,强化环保意识。特别是检验还原性、与碱液反应情况时要考虑CO的吸收和处理。
l每个小组选代表展示本组实验设计、说明设计意图。
l其他同学质疑。
l充分讨论后组内再修改方案。
CO尾气处理的主要方法:
1.点燃(无CO2)
2.回收
实施方案:
l首先组织同学讨论实验步骤(一个实验组),再次强化防毒意识,确保实验成功;
l然后协助代表组实验;
l提醒其他组记录实验现象。
l选出一组代表(设计一个实验的小组代表)
l讨论实验步骤
1.连接仪器(连)
2.检查气密性(查)
3.装药品(装)
4.通CO气体(通),立即点燃尾气(点)
5.加热氧化铜(点)
6.先停止加热(灭)、再停止通气,停止点燃尾气(停)
l在教师监控下、在毒气柜内实验。
l其他小组同学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总结:
l引导学生在实验基础上形成知识,明确物质的化学性质源于化学实验。
l同时第三次强
调在实验室使用CO时自我保护、环境保护的意识和方法。
小组讨论、自愿发言
l总结CO的化学性质:
1.可燃性
2.还原性
3.不与石灰水等碱液反应
l总结毒性
在实验室使用CO时注意通风、尾气吸收或处理、操作要得当,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注意环境保护。
结束:讨论CO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产生、应用、尾气处理等问题
引导学生讨论思考题,了解实际生活生产中CO的产生、防毒与中毒处理、用途,形成对CO全面、辩证的认识。
思考、讨论、发言、答题
l讨论课上思考题
1.冬天用煤火取暖,使用不当会发生煤气中毒,为了防止中毒,在炉子上放一盆水,管用吗?
2.冬天,在已发动但未行驶的小轿车中取暖,引起汽车尾气中毒,如何处理?。
3.钢铁厂利用大量的煤不完全燃烧产生的CO还原氧化铁炼铁,会给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吗?
l形成认识:
1.CO有毒。利用其性质考虑处理CO,防止环境污染、防止中毒的正确方法。
2.合理使用CO,不会引起中毒。
(主要内容见课本第121-123页、地图册174-176页)
班级:
姓名:
一、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
区位因素
主要影响
地形
平原
平原区地形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尽量少占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之间的关系
山地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的地区,在陡坡上修建应呈“之”字形弯曲或开凿隧道
水文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
地质
注意避开断层地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越
气候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
经济因素
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促进沿线经济发展。铁路线和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穿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穿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社会因素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
技术因素
可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自然条件对线路建设的障碍和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
二、交通运输站点的布局
1.港口
(1)概念:具有一定面积的水域和陆域,供船舶出入或停泊及货物和旅客集散的场所,包含河港和海港。
(2)影响区位因素
l
自然条件
①地理位置:
如果是河海港要点明其河海兼备的区位优势(如果临河点明淡水资源充足)。
②水域条件(航行和停泊条件):港阔水深,背风避浪(海湾),无冰期(有冰期则说明冰期长短)。
③陆域条件(即筑港条件):地势平坦开阔,利于港口基础设施的建设。
l
社会经济条件
①经济腹地广阔。
②以城市为依托。
③陆上交通便捷,利于货物的集散(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联系、组成交通网络等)。
注:①河港要布局在河宽水深(侵蚀岸一侧)的凹岸。
②海港要布局在水深(等高线密集处)、泥沙淤积少、风浪小的海湾,陆上地形平坦处。
2.航空港(飞机场)
l
选址要求
①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利于排水),地质条件好。
②少云、雾和暴雨天气较少(气象条件好)。
③风速较小,地势较高。
④距城市较远的地方(因飞机起降噪音大、及受城市高楼影响等,因而机场离市区有一定距离)。
三、我国的水运(包括内河航运和海洋运输)
1.主要内河航道及其特点
航
道
沿岸港口
特
点
长江航道
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①内河航运大动脉,运量占全国内河航运总量的70%
②通航里程最长
③江海联运,促进沿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黄金水道)
京杭运河航道
济宁、扬州、苏州、无锡
①沟通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②从济宁到江南段的航运,因向南运煤、向北运输工业品而日益发展③货运量仅次于长江,居内河航运第二位
珠江航道
广州、梧州
①通航里程仅次于长江②主干是西江,它沟通广东、广西各地
松花江航道
哈尔滨
东北地区的主要水运干线
注:①珠江:处东南沿海,流域内降水丰富,汛期长,水流稳定,是优良航道。
②黄河:流域内降水较少,水量变化大,有些年份甚至断流,冬季结冰,含沙量大,下游地区形成地上河,虽是第二长河,但航运价值低。
2.海洋运输
我国航线可分为沿海航线和远洋航线。沿海航线又可分为北方航区和南方航区。北方航区以大连、上海为中心,南方航区以广州为中心。远洋航线又分为东行、西行、南行、北行航线。
四、区域交通地图的判读
区域交通地图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大区域的交通线、点布局图,范围通常是我国或某个大区域,另一种是小范围的交通线或点的布局。
1.描述分布特征
一般描述“分布不均匀(均衡)”“哪密哪疏”,要注意结合区域名称说出其主要分布区。
2.关注两点(起点、终点)一线(沿线)
(1)关注起点和终点的地理特征:如资源分布、经济发展状况、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等。
(2)关注沿线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
3.分析线路意义
(1)对经济的影响:一般从三个方面回答:一是交通线对起点的影响;二是对终点的影响;三是对所经过地区的影响。即促进起点、终点和沿线经济的发展,促进区域间经济协作,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等。
我想,你会理解我们的心情,用宽容和耐心回应我们的请求——有什么比孩子更重要?有什么比孩子的安全和生命更重要?安全是什么?安全是一种仁爱之心。安全靠什么?安全靠的是责任心。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分里,安全的隐患随时都象凶残的野兽张着血盆大口,盯着我们脆弱的身躯、麻痹的神经。你是否目睹过一个鲜活的生命活生生地从你眼前消逝?你是否听闻过一个原来充满欢笑的家庭在一天之内就陷入永久的哀恸?生命在突然而来的灾难面前,永远是那样的脆弱、那样的无助、那样的不堪一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幼儿园的首要工作是保护孩子的生命和促进孩子的健康,并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对他们进行安全和保健教育,使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有所提高。”好动、活泼、具有好奇心是幼儿的天性,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有着浓厚兴趣,什么东西都想看看、摸摸。可是,由于他们的体力和能力有限,动作不够灵敏、不够协调,又没有生活的经验,对于一些突发的事情缺乏判断能力,当有危险发生的时候,没有自我保护的意识。下面是我在幼儿教育工作中的几点尝试,仅供大家参考:
一、加强安全思想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为了加强幼儿安全知识教育,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结合所教孩子与教材的特点,针对他们的日常生活情况,运用安全知识课对孩子们进行安全知识渗透。例如,我经常设计这样的教学内容:如果遇上了陌生人,你怎么办?如果有人敲你家的门,你怎么办?要是你口渴了,能自己去拿热水瓶倒水吗?能不能自己玩别针、小刀等物品?坐汽车的时候,是否可以把头伸出窗外?通过这些知识的探讨,孩子们有了明确的意识,懂得了哪些事情是危险的、不能做的等等。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1.运用童话故事进行安全思想教育
我们的教材中有许多形象生动的童话故事,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根据故事内容引导幼儿考虑生活中一些实际的问题,比如,如何救水中的小朋友?如何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在讲到“会飞的小男孩”时,我告诉孩子们,孙悟空、奥特曼等是作者虚构的,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根本没有,我们不能学他的样子,如果盲目地学习,就会受到伤害。
2.运用生活案例进行安全思想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搜集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对孩子进行教育,例如,杀人犯、小偷、纵火犯、抢劫犯等事例,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提高他们的鉴别能力,使他们在生活中能够机智地判断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当遇上暴徒时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方法,使暴徒们无机可乘,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真正目的。例如,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给你东西吃时,不要吃;他要求你开门时,不要开;如果他强拉你走,要大声喊“救命”等等。
二、加强行为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告诉孩子们哪些行为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这是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关键所在。例如,在学习吉林省编主题活动课程时,我经常这样教育学生:电线不能用手拉,否则会触电;煤气罐不能用手触摸,否则会泄漏煤气;腐烂变质的食物不能吃;土豆发芽、甘蔗变色都不能吃;药片不能乱吃;有坑洞的地方不能玩耍;筷子、木棍、剪刀等有尖的物品不能玩;嘴巴、鼻孔、耳朵里面不能塞小东西;上操、上厕所时不要推挤;不要去水边玩耍;不能在马路上玩耍;路上的东西不要随便乱捡;电视中的危险动作不要模仿等等。除了这些,我还告诉他们这些事情是应该做的:如果感到身体不舒服,要向老师说明;如果鞋带开了要自己系好或要求老师帮忙;做游戏要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喝热水时要先吹一吹,等凉了再喝;要远离煤气罐、电源等危险物品;遇到小偷要悄悄告诉大人等等。只有让幼儿知道了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他们才能有的放矢,进一步提高对自己的保护能力。
三、加强直觉体验,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当幼儿在户外活动时,经常会发生磕伤、摔伤或刺伤等情况,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不会正确使用工具。因为幼儿园里有不同玩具、不同器械,孩子们可以尽情地游戏、尽情地玩耍,在这快乐的同时,往往会有一定的伤害发生在他们的身上,造成孩子们身体上、精神上的一些痛苦。我为了让他们体验到这种痛苦,如果有的小朋友摔伤时,我就组织大家都在一块,让他们观看该生的救治过程,使孩子们体验到受伤带来的痛苦,这样的体验能够唤起幼儿的自我保护的意识。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我还组织幼儿找出哪些地方存在着危险,因为他们有这方面的经验,好多小朋友都说:“某某某曾在这里摔倒过,不能到这里来……”甚至有的孩子还贴上了危险标志,以便于提醒其他孩子不再发生同样的情况。
保证幼儿的安全与健康是我们幼儿教师的职责,经过对幼儿一段时间的教育,孩子们的伤害逐渐减少了,预防措施也积极了。毕竟,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持之以恒,不断加强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使幼儿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周敏.浅谈培养小班幼儿安全意识的几点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09).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5-0088
一、分组学习,使学习小组更有利于学生交流合作
在高二年级,非常强调学习小组的作用。由班主任教师负责,各代课教师协调,形成班级各具特色的学习小组,这比较有利于学生参与课堂,有利于学生与教师形成积极的、互动的效果。
二、制订合理高效的导学案,使学生课余时间更充分合理地运用
导学案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是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一环。学校强调导学案体现以下原则: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原则,主体性原则、探究性原则。强调教师个人深度备课基础上,备课组集体研讨,形成定案。导学案包括两个部分:预习案重在“导”字,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是学生学习的指南针;巩固案是对学生当堂学习内容的评价和检测。
面对高二学生时间紧、内容多的特点,我们对高二的导学案进行了符合历史学科特色的改革。
措施之一:直接联系课程标准和高考考点,以课程标准和高考考点作为抓手,设置问题,体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并以之作为学生课前预习的重点,以求减轻学生预习负担。
措施之二:对于一些重点难点知识,我们设置了一些“思考题”,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可以增加学生对知识之间横向纵向联系的理解。
措施之三:根据历史学科特色――强调“注重史实”,强调“论从史出”,我们设置了“知识拓展”或“合作探究”或“高考题赏析”或“历史链接”等模块,通过运用一些典型的、经典的、情景类的史料,来启发启示学生,来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证据意识,通过史料让学生体验历史、感悟历史。
对于导学案,要力求课前发下去,要求学生课前自主完成预习案,这样学生上课时可以就预习中的薄弱环节更有针对性的听课,同时也可以极大提高第二天课堂效率。所以,为督促学生完成,导学案要求及时收上来批改或查阅,对于完成出色的,给予表扬;对于完成马虎的,了解原因,给予督催。切实提高“导学案”的引导性和实效性。
三、加强课堂管理、注重课堂设计,使我们的课堂更积极、高效、精彩
随着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有效教学的研究已经成为全校师生共同的追求。我校倡导的“三环节导学式”教学模式包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彩展示”、“纠错反思”等。
在这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高二历史备课组还是力求每一课都按照这三段式的要求在完成,尤其是针对其中的“精彩展示”、“精讲点拨”环节,我们也力求做到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得到展示与表现的机会,得到锻炼与肯定。但是在整个实施的过程中,也不免会出现一些困惑。
困惑之一:学生的课余时间,不能得到真正有效利用,如何做到真正的精彩展示呢?
课堂改革背景下,课程资源已经不单纯是教科书、教辅材料,还应包括其他许多资源。从其来源分,可以分为校内的、家庭的和社会的三方面;从其存在的形式分,可以分为物质的和精神文化产品两方面。可以说,我们周围存在着丰富的而又极其珍贵的教学资源。以笔者所任教的历史学科为例,除了教科书以外的课程资源还可以包括――各种历史书籍、电影、电视、广播、网络、历史博物馆、纪念馆、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重大事件等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丰富历史认识,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历史课程资源。
然而,我们学生从早上7:00到晚上11:00,每天学生在上完必要的课程的前提下,还要完成第二天所有课程导学案的预习工作,所以,基本上已经没有多少闲暇时间再来进行家庭、社会的历史课程资源的进一步拓展工作了。说实话,可能连多看一本历史课外资料的时间都没有了。这样,就学案谈学案,就课本说课本,学生又如何真正做到精彩展示呢?
困惑之二:使用效果不佳,我们发现在课堂上讲过的题仍有少数学生没有完成或没有更正。
困惑之三:学案是学生很好的复习资料,但有些学生(普通班)今天发的学案明天就找不到了。
困惑之四:实施导学案,每一节内容比原来要多用两节课,时间比较紧,严重影响教学进度。
所以,针对这些困惑和问题,我们也在不断思索,尝试进行一些改进。
在探索中寻求解决方法:
解决之一:建议学生利用课余或周末时间,通过到图书室看书、上网查资料等方式扩充知识面,丰富历史知识,为精彩的展示作准备。
解决之二:对做过或讲过的导学案,再次收起来查阅或批改,并要求学生妥善保管,作为复习资料之用。
解决之三: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导入新课。每堂课的引入都要创设良好的情境。创设适合本课时的故事化、生活化、活动化或问题化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比如,用中国历史上北方民歌《敕勒歌》导入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再导入《北魏孝文帝改革》;还比如,用一段让学生捧腹大笑的《生物进化》宣传片,导入生物进化论……精彩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作为一堂课的首要环节,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对于学生对这节课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对于一节课的成败无疑是关键的一步。一个成功的课堂导入可如同徐徐拉开的帷幕,让同学们一眼看到精美的置景。又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为整节课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解决之四:进行小组竞赛。课堂上为了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采用了小组竞赛的方法,将全班分成12个小组进行史实的记忆、学习的比赛、课堂的展示、当堂的练习和每周的“周清”。每个环节必让学生竞争。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每个学生为了小组利益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大家都在抓紧记忆、整理和交流,同时也便于展开小组及小组间的讨论。在这样一种方式下,我已经再次见到了久违的“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的场面,甚至出现当一个问题提出后,十几个同学同时站起来抢答的场面,兴意盎然、热情高涨。让上课的教师也会随之激情澎湃。小组竞赛的方式已经存在于笔者的课堂的每个环节,笔者正试着让小组竞赛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让小组合作竞赛成为高效课堂的一个支点!
当然,教师的点拨要根据学生精彩展示的程度和理解的深度,随时进行点拨,这样可以针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知识要点的剖析,分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网络、抓住问题要害、突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姓名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17.1
能量量子化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黑体与黑体辐射。
2.了解“紫外灾难”。
3.知道什么叫能量子及其含意。
【重点和难点】
1.重点: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能量量子化
2.难点:黑体辐射的理解
【新课教学】
1.我们周围的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物体的________有关,所以叫做热辐射。
2.如果某种物体能够________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________,这种物体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________有关。
3.普朗克假说: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ε的________。当带电微粒辐射或吸收能量时,也是以这个最小能量值为单位________地辐射或吸收的。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ε叫做________,ε=________,ν是电磁波的频率,h是一个常量,后被称为普朗克常量。其值为h=________
J·s。
4.黑体与黑体辐射
(1)热辐射
①定义:我们周围的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所以叫热辐射。
②热辐射的特点
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射电磁波,热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随物体的温度而有所不同。当物体温度较低时(如室温),热辐射的主要成分是波长较长的电磁波(在红外线区域),不能引起人的视觉;当温度升高时,热辐射中较短波长的成分越来越强,可见光所占份额增大。
(2)黑体
①定义:在热辐射的同时,物体表面还会吸收和反射外界射来的电磁波。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完全吸收投射到其表面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
②黑体辐射的特性: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5.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1)温度一定时,黑体辐射强度随波长的分布有一个极大值。
(2)随着温度的升高
①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
②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黑 体
一般物体
热辐射特点
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或频率)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辐射电磁波的情况与温度、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
吸收及反射特点
完全吸收各种入射电磁波,不反射
既吸收,又反射,其能力与材料的种类及入射波长等因素有关
【课堂例题】
【例1】: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
A.随温度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
B.随温度降低,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
C.随温度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D.随温度降低,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长的方向移动
【例2】:关于对普朗克能量子假说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能量值ε
B.带电微粒辐射或吸收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的整数倍
C.能量子与电磁波的频率成正比
D.这一假说与现实世界相矛盾,因而是错误的
【例3】:红光和紫光相比
(
)
A.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大;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大
B.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小;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大
C.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大;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小
D.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小;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小
【例4】:光是一种电磁波,可见光的波长的大致范围是400—700
nm、400
nm、700
nm电磁辐射的能量子的值各是多少?
【课后反馈】
1.关于对黑体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黑体只吸收电磁波,不反射电磁波,看上去是黑的
B.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
C.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温度有关,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无关
D.如果在一个空腔壁上开一个很小的孔,射入小孔的电磁波在空腔内表面经多次反射和吸
收,最终不能从小孔射出,这个空腔就成了一个黑体
2.关于对热辐射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热的物体向外辐射电磁波,冷的物体只吸收电磁波
B.温度越高,物体辐射的电磁波越强
C.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只与物体的温度有关,与材料种类及表面状况无关
D.常温下我们看到的物体的颜色就是物体辐射电磁波的颜色
3.红、橙、黄、绿四种单色光中,光子能量最小的是
(
)
A.红光
B.橙光
C.黄光
D.绿光
4.某种光的光子能量为E,这种光在某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的波长为λ,则这种介质的折射率为(
)
A.
B.
C.
D.
5.某激光器能发射波长为λ的激光,发射功率为P,c表示光速,h表示普朗克常量,则激光器每秒发射的能量子数为
(
)
A.
B.
C.
D.
6.200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两名美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谱形状及其温度在不同方向上的微小变化。他们的出色工作被誉为是宇宙学研究进入精密科学时代的起点。下列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谱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微波是指波长在10-3
m到10
m之间的电磁波
B.微波和声波一样都只能在介质中传播
C.黑体的热辐射实际上是电磁辐射
D.普朗克在研究黑体的热辐射问题中提出了能量子假说
7.在自然界生态系统中,蛇与老鼠和其他生物通过营养关系构成食物链,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蛇是老鼠的天敌,它是通过接收热辐射来发现老鼠的。假设老鼠的体温约为37
℃,它发出的最强的热辐射的波长为λm。根据热辐射理论,λm与辐射源的绝对温度T的关系近似为Tλm=2.90×10-3
m·K。
(1)
老鼠发出最强的热辐射的波长为
(
)
A.7.8×10-5
m
B.9.4×10-6
m
C.1.16×10-4
m
D.9.7×10-8
m
(2)
老鼠发出的最强的热辐射属于
(
)
A.可见光波段
B.紫外波段
C.红外波段
D.X射线波段
8.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红外长波辐射,这种长波辐射的波长范围约是1.4×10-3—1.6×10-3
m,相应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相应的光子能量的范围是________,“温室效应”使大气全年的平均温度升高,空气温度升高,从微观上看就是空气中分子的________。(已知普朗克常量h=6.6×10-34
J·s,真空中的光速c=3.0×108
m/s。结果取两位数字)
9.神光“Ⅱ”装置是我国规模最大,国际上为数不多的高功率固体激光系统,利用它可获得能量为2
400
J、波长λ为0.35
μm的紫外激光,已知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则该紫外激光所含光子数为多少个?(取两位有效数字)。
(小班)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认真细致做一件事,并把事情做完的态度。
2.
鼓励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堆高,激发幼儿对尝试活动的兴趣。
3.
通过操作,让幼儿懂得运用各种材料来堆高,堆稳。
活动准备
1.
挂图:图一,小长颈鹿开心地住在小房子里;图二,小长颈鹿没房子住哭了。
2.
大小各不同的积塑,纸筒,纸盒(大小不同),小篮子,托盘,各种罐子和瓶子,纸杯,纸皮……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故事内容:小长颈鹿住在小房子里很快乐,后来小长颈鹿长大了,小房子住不下了,没有房子住哭了。
1)
小长颈鹿没房子住哭了,你们说怎么办呢?
2)
我们一起建一间高高的房子让小长颈鹿住好吗?
2、介绍游戏材料,鼓励幼儿尝试用各种材料堆高。
教师
⑴你们看老师这里有很多可以建房子的东西,它们有什么?
⑵你们能用这些东西建一间高高的房子吗?那我们现在就一起做好吗?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
幼儿可以自己建房子也可以几个小朋友一起做。
2)
注意拿了材料找个舒服的地方去建房子,不要都挤在一起。
4、小结。
1)
刚才你是用什么东西来建房子的?
2)
老师刚才看到有个小朋友怎么也建不成高高的房子,他是这样建的,你们看房子为什么会倒?(楼底部太小,不平。)
3)
我们怎样建房子才又高又稳?(楼底要平和宽,建的时候要轻拿轻放。)
启发幼儿用托盘,纸皮等辅助材料来建房子。
5、鼓励幼儿再一次进行尝试,并用多种材料来建房子。
1)
提醒幼儿行走时要注意,手脚放轻点,以免碰到房子而使其到掉。
1 教学档案管理的类型和内容
1.1综合管理类档案
包括上级部门下达的教学指导材料;学校教学管理;学院教学会议记录;教学管理制度;教师教研活动;教学工作计划;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教学管理队伍情况等。
1.2专业实验室建设类档案
包括实验室建设的材料及实验室的论证、评估、申报及审批材料、仪器设备的购置计划、报告、安装调试、保修单、移交文件、检修使用故障记录、使用情况统计等。
1.3教学与实践类档案
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多媒体课件;教学任务书;课表、学生测评;试卷管理;调课记录;期末考试安排;学生成绩;毕业论文;毕业实习考核表等。
1.4学生管理类档案
包括专业学生名册;学籍更改;各门课程成绩册;学生个人档案,学位清册;就业指导;毕业生去向;毕业生调查等。
2 教学档案的作用
2.1查考与凭证作用
教学档案是高校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工作状态的记载。它是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因此,在查考材料和处理问题时,它可以为人们提供无可质疑的证明材料。高校在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编写校史、查阅学生情况等都起着重要的历史凭证作用。
2.2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一所学校和学院的教学质量如何,这些都与教学档案息息相关。有完整的教学档案也就有了比较多的经验和成果,并加以完善和提高,为教学活动提供借鉴和分析,才有可能提高教学质量。
2.3为加强教学管理提供参考
教学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得依靠教学档案。通过对教学档案中有关内容的分析、总结、从宏观上明确学校的发展方向,制定教学计划,更好地安排师资,并可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短期规划和长远规划。
2.4教学档案是教学经验交流的有利工具
学校要发展,有时需要接受兄弟院校的建设经验,要了解学校的规划、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等。将这部分档案进行科学地集中统一管理后,势必方便兄弟院校间的经验交流,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3 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3.1教学档案材料收集不全面
二级学院教学档案工作规范程度低,层级归档机制不明,师生员工的档案意识不强,不少教学档案散存于部门或个人手中,没有定时收集整理;档案材料不归、漏归现象严重。
3.2数据不统一,材料不规范
统计数据繁多,相互间不一致现象严重。诸如学生学籍异动、毕业论文答辩、科研获奖统计、历年考研学生人数统计等各类数据出处甚多,相互不一;有的教学档案未按档案归档要求进行规范。
3.3教学档案服务方式落后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全新时代,但很多学院的教学档案信息仍停留在运用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方式,信息化管理手段明显滞后。
4 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管理策略
4.1树立正确的教学档案管理思想
教学档案的管理应由主管教学的院长具体领导负责。加强教学档案工作应从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建立教学档案室,按照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把分散在教学部门和个人手里应归档保存的教学文件材料集中起来,进行统一管理;二是要配备专职教学档案管理人员;三是要把教学档案工作真正纳入学院教学工作计划,把教学档案工作作为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4.2建立健全完善合理的教学档案管理制度
制定严格的制度,使档案管理能够做到按章办事。将教学材料的归档工作同年终考核及职务晋升、职称评聘等挂钩,从而增强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和归档的积极性。教学档案要确定保管价值与保管年限,同时要从长远利益出发,不断依据变化了的实际情况对库存资料、分类原则、目录编码等进行调整,使教学档案在数量与质量两方面保持动态平衡,以便于开发利用。
4.3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素质与水平
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档案工作质量的好坏,档案人员不仅要精通档案管理业务,还要了解所涉及的专业知识;不仅要熟悉手工管理方式,还要掌握档案现代化管理的基本技能;不仅要会立卷归档保管,还要有科学管理、主动服务、有效提供信息资源的意识。为此,就要加强对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提高其业务素质,以掌握新的档案管理技能和方法。
4.4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充分利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的编目管理,实现自动检索,提高查询效率。建立了一批电子教学档案数据库。另外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优势,实现档案材料的远程检索与鉴定利用,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从而提高教学档案的利用价值。
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改进教学工作、促进教学交流、提高教学质量的信息资源。
参考文献
[1]明艳.初议院系教学档案的管理[J].考试周刊,2008,(14):169-171.
[2]曾菊君.高校系部教学档案管理刍议[J].长治学院学报,2008,(1):84-86.
[3]武艳芹.浅谈教学档案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J].宿州学院学报,2008,(2):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