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的两面性模板(10篇)

时间:2023-01-05 01:48:3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科学技术的两面性,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科学技术的两面性

篇1

1、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首先,高科技产业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科学技术推动了社发展给社会创造出了巨大的生产力给人们带来便利。

2、在它给人类造福的同时,也会带来灾害。如核技术可以用于原子能发电,造福人类,也可以被人利用,造成原子弹发动战争,残害人类。现代化大工产,在给人们带来各种各样精美产品的同时,也带来了大废气、废水、废渣、和噪音,严重地污染了环境,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即使是现代医学,在增进人类健康、益寿的同时,也造成了人口的急剧增长,对资源、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压力,已经成了严重的全球问题。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关键词 科学技术 生态文明 人类发展

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识码:A

建设生态文明国家,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产业结构以及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观念是新世纪国家对人民的要求,也是为了建设一个更适合人类生存的社会的根本要求。党和国家在这方面也提出了相应的法律法规,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视,也说明了这一问题的迫切性。文明是一个国家的历史发展的结果,是一个民族长久的沉淀,是一个种族的代表。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人类进步的标志,同样,它与人类的进步密切相关。文明主要包括原始、农业、工业以及生态文明这四种,它们之间存在着递进关系,这种关系是由科学的发展程度决定的。

1人类文明的发展

所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殊不知它在原始文明时期就出现了。此时,人们并不能够对自然有充分的认识,也不会对自然进行改造,一切都是顺其自然,自由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逐渐学会了制作石器,进而学会了用火,这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也是人类对自然改造的开始;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基础的时期则是农业文明时代,此时生产力得到极大的发展,经济活动也由顺其自然变为主动探索。这一阶段,人类文明开始“开花”,并与原始文明呈现出来明显的不同。举世闻名的指南针以及造纸术等都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凸显了科学技术从量变到质变的特点。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这一时期最显著的特点,它的辉煌是在原始文明的基础上成就的;工业文明时代是科学技术腾飞的时代,蒸汽机以及电的使用等都是在这一时期。此时,人类不仅能够改造自然,甚至利用科学技术来控制自然,使得人类成为地球的主人。工业文明时代,科学技术展现了它的魅力,也勾起了人类的贪欲,最终产生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之后生态文明时代的来临,使得人们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也注重对生态的保护,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变革。尤其是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对于社会以及人类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它要求人们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利益,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取得双赢。

2科学技术具有两面性

纵观人类四大文明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科学技术的强大推动力,它刺激着人类的发展、延续。原始以及农业时代,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和谐统一的,而工业文明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平衡,使得人类的发展产生了质的飞跃,同时也使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状态出现了倾斜。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科学技术也不例外。自然界的事物都存在着和谐与斗争,因此,要想建立和谐社会,就要懂得如何把握二者之间的度。我们既要肯定科学技术始终推动社会的发展,但是在利用科学技术发展社会的同时,要做到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物的客观存在性相结合。此外,也不能因为科学技术产生的一系列负面效应(污染、噪音、沙漠化等等),就弃之不用,这样只会让社会的发展止步不前,甚至倒退,不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我们只有将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科学技术、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有机统一,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才能使得社会发展欣欣向荣。

3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

要想真正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就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是坚持人与地的和谐。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而这一社会的形成就需要我们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明白人与地和谐发展的中重要性。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具有两重性,因此只有调节好两者之间的“距离”,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社会的建立本就是对工业文明社会反思的结果,是人类思维的变革,文明的进步。生态文明的社会讲究可持续,它要求人们在社会理性发展的前提下,对自我的行为进行调节,最终实现以科学技术积极发展国计民生;第二是辩证地看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积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辩证和谐要求我们看待事物要从全局出发,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科学技术与生态文明社会是具有内在统一性的,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的推动,而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凸显社会生态文明的更高层次。矛盾与斗争是统一的,只有用辩证、和谐的思维才能达到科技与生态社会的共同发展;第三是实现“绿色”的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离不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也应该要支持可持续发展。构筑适合人类发展的绿色技术是时展的需要,也是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在生态文明社会,科学应该是低消耗、高产能、循环利用、节约资源型的,达到既追求利益又维持生态平衡的目的。生态文明社会下,人与自然是和谐的,因此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只有二者相互配合,共同发展,才不会打破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才能持续发展。

4结论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最高文明的体现,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最高阶段。和谐是发展最重要的前提,也是事物不断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的活动只有有助于自然系统的演化,才能够在自然的保护下持续发展,进而向更高阶段迈进。

参考文献

[1] 苏庆华.黔东南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云南大学,2012.

篇3

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问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实践的检验中也发现了许多的问题。现阶段,计算机在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发展,这其中,包括管理、生产、经济和军事等诸多方面。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有利和不利的一面,即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两面性。在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出现过很多网络安全问题。这给计算机科学技术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挑战。

三、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3.1生物计算机技术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研发人员利用对超微技术的发展,将其融入到计算机科学发展中,并由此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功。研究人员将生物工程技术运用到计算机的核心零件——芯片中,然后构成了一种名为蛋白质分子的生物分子形式的计算机。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科学家公布了这种新型生物计算机并引起了科学界,生物界的极大轰动,除此之外还公布了一种新型的运算模式。

3.2纳米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纳米技术在计算机中的应用和发展得益于纳米技术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和发展。随着纳米技术不断完善成熟,计算机芯片在保证其稳定性的同时还大大减小了体积。在计算机纳米技术领域的研发中,美国处于领先。它在纳米计算机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和突破性的发展。

篇4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5-0093-02

通用技术是指除了信息技术以外的,内容较为广泛,是区别于专业技术、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的技术。目前学校不管是使用哪个版本的教材,课本的内容都比较有限,相关的材料更是不足,若采用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那这种课堂将抹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自主创新意识。新课程理念引导我们:教学中要注重“授之以渔”,只有让学生对通用技术产生了兴趣,才能更好地完成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承载文字、声音、画面、视频等的多媒体课件,可以使通用技术的教学内容以图文声并茂的形式呈现出来,充分调动学生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继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目的。另一方面通用技术课程内容设计面很广,很多的知识或相关材料课本只是粗略地提到一下,并没有做深入的研究或探讨。这就需要师生从因特网上搜索信息,补充教材的缺陷。基于这些考虑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我提出了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进行整合的想法。

一 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1.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课堂成了教师表演的场所。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教师忽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也扼杀了学生的潜能。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整合后,教师可以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成课堂的组织者。通过这种角色的转变,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与激发学生的潜能。

在讲授《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第三节“设计的基本原则”内容时。为了让学生主动、轻松地掌握8个原则,我事先把学生分为4组,每一个小组负责讲解两个原则,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为了能更好地承担“小老师”这一角色,都积极地上网搜索资料,并对资料进行了有效的筛选与重组。在最后的课堂教学中,每一组都以丰富、生动的图片和视频很好地诠释了每一个原则。课堂效率非常高,课堂目标得到了很好的实现。使用信息技术的整合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感染力,使学生更好地走进通用技术世界,不但能轻松地掌握知识点,而且印象深刻。

学习《技术与设计2》第一章第三节“结构的稳定性”时,由于我校是农村学校,教学资源有限,没有齐全的实验设备。在研究“影响结构稳定性因素”时,我自己利用相关的物理知识,用木材、砝码、弹簧测力计等材料设计了一套简易的实验装置。在课堂演示时,由于学生人数较多,若不借助其他设备,后排的多数学生将看不到实验过程及结果。于是,我请两个学生上台演示实验并做现场的讲解,同时利用摄像机将实验过程放大展示在屏幕上,这样每个学生都能知晓实验内容。通过实验,学生得出影响结构稳定的因素:(1)结构的形状;(2)重心的位置;(3)底面积的大小。

2.巧用信息技术,活跃课堂

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给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感觉。特别是对课本中那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我们可以利用动画、声音、视频等,给学生提供直观的感受,便于学生掌握理解。

《技术与设计1》第一章第一节“技术的未来”这节内容,我们如果仅靠教材中苍白的文字信息,根本无法使学生对技术的未来产生想象与憧憬。因此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的图片:自动烫衣装置、人体冷冻装置、用作肥料的手机与电池、太空移民、睡觉时机器帮你锻炼等。使学生对科学技术的未来有更直接的认识,同时也对学生的想象提供了模型与提示。这样的课堂学生学习兴趣浓、积极性高,自然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容易,教师教起来也就轻松了,课堂功效事半功倍。

在上《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第三节“三视图”这节课时。本节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较为抽象,若只依靠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师讲解”的教学模式,效果可能不会很理想。因此我用CAD制图软件制作了3D的三视图,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这样学生通过CAD制图软件的运用学会了软件运用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学会了三视图的制图原理,对三视图的画法也有了充分的了解和掌握。

二 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所谓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课程的整合就是在原有的通用技术课程学习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通用技术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但如果脱离了信息技术的辅助,就会缺少了锦上添花的效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若把信息技术融入现有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将得到更好的提升。

如在上《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第三节“技术的制图”时,仅依靠尺子、圆规、三角板等制图工具,要完成一个较完善、专业的制图是有难度的。于是,我指导学生运用AutoCAD制作简易的2D机械制图,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机械制图的难度,简化了机械制图的烦琐性,同时也将设计方案以全新的方式呈现出来。

又如在学习“知识产权及其保护”这节时,我事先准备了一些侵犯知识产权的案例:假冒“邦迪”牌创可贴案、百事侵犯小企业商标权被告倒、天津“泥人张”胜了“北京泥人张”等。将实际的案例与课本理论结合,引导学生参与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意见,激发了学生思想的创新。利用信息技术强大的搜索效果,学生很快掌握了知识产权的意义,意识到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再比如在学习《技术与设计1》第四章第二节“木工工具及设备”时,由于我本身是信息技术出身,对多种多样的木工工具及其使用方法不甚了解,同时学校周围也没有合适的工厂参观。基于此情况,我搜索了各种木工工具的使用视频教程及使用注意事项。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师本身技术不全与教材内容不足的缺陷。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后,在接下来“简易木质板凳”的制作过程中,学生使用工具的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动手能力有普遍的提升。

三 提高通用技术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丰富教学内容

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这就要求通用技术教材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教材往往跟不上技术发展的脚步。若我们仅依靠教材的内容或案例来进行教学,就忽略了通用技术课程的先进性。因此,我们需要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注意引导学生从身边的技术内容延伸到高新技术、未来技术。

比如在上《技术与设计1》第一章第三节“技术的两面性”这节课时。教材中的案例明显滞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因此我将学生带到机房,将学生分成两大组,分别代表技术正面影响与反面影响两个观点。请学生通过因特网搜索各种技术带来的正反面影响,并进行课堂竞赛,看哪一组的同学找到支持自己组观点的案例较多。在这过程中,学生积极性高,不断找出现代先进技术给社会带来的两面性影响,学生对技术的两面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利用对技术两面性的认识,正确利用技术,为社会做出贡献。

又如学习《技术与设计2》第四章“控制的手段与应用”时,教材中的案例固然经典,但无法使学生掌握更前沿的技术。因此,我打破了教材的局限,通过网上获取信息,通过具体的“控制画面”介绍控制的作用。接着,我在多媒体课件中,充分体现现代社会的高新技术,介绍了音乐喷泉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自动热酒壶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神舟十号”带领我们遨游太空,精密制导导弹对所选目标进行准确无误的攻击等先进技术。学生通过这些展示的画面,懂得控制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国家民族的自豪感,更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学习技术的欲望。

教育教学过程就是一种摸索与创造,通用技术的教学要有较好的效果,就要求教师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互动过程中利用一切能提高教学质量的因素。信息技术作为这些因素中至关重要的一种,我们应该对它进行充分有效的利用,学好通用技术,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最终提高创造力。简而言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给通用技术教学带来的极大益处,积极倡导两者的有效整合,力求在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中获得最大的收获。

参考文献

篇5

我国对无籽西瓜的栽培成功,是我国生物水平得以发展的体现。无籽西瓜的高效栽培需要一定的管理技术。西瓜的栽培大致经过瓜田准备、播种育苗、栽培管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等几个过程。只有合理使用无籽西瓜的栽培管理技术才能增加无籽西瓜的出苗率,降低无籽西瓜出现花粉败育的几率。

1无籽西瓜简介

1.1无籽西瓜的培育原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籽西瓜已经研制成功,并且逐渐走入千家万户。无籽西瓜的培育是生物知识的应用,无籽西瓜的研制要先得到三倍体植株,三倍体的植株会使植物在减数分裂时发生联会紊乱,从而使其不能产生种子。具体的方法就是首先要用剧毒的物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植株,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二倍体植株就会变成四倍体植株,接下来用二倍体植株与四倍体植株进行杂交,杂交后代就会产生三倍体植株。成功栽培三倍体植株便能得到无籽西瓜了。

1.2无籽西瓜的优势和劣势

任何一个事物都有两面性,无籽西瓜也不例外。无籽西瓜研制成功,为人们带来了不少的便利。就其优点而论,食用无籽西瓜时可避免吐籽的烦恼,同时也减轻了清扫卫生的负担;另外无籽西瓜拥有更丰满的果肉,可以激起人们更大的购买欲。同时带来的问题是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会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就无籽西瓜发育的特点而言,无籽西瓜的出芽率、结果率都极低,并且无籽西瓜的生长期分配不合理,会降低无籽西瓜的产量,使其耗资大,利润低。无籽西瓜的成功研制栽培是具有两面性的,应客观认识无籽西瓜的优缺点。

1.3无籽西瓜成功培育的意义

无籽西瓜的成功培育不仅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更多地是体现在科研上。无籽西瓜的成功研制为其它的科研项目带来可借鉴的经验,促进了与其相关的一系列研究项目进度,同时会增加科研人员的研究信心,提高科研的成功率。例如无籽番茄的研究就可借鉴无籽西瓜的研制经验,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无籽西瓜的成功研制栽培应用了生物染色体变异,使生物更好地应用于生活。总之,无籽西瓜成功培育的意义决不仅是这项研究的成功,而在于其对于其他项目的深远影响,人们对现有知识技术的合理应用。

2无籽西瓜栽培时应注意的问题

2.1栽培密度和整枝方法的合理使用

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栽培密度要合理密植,充分利用资源,密度太小会造成阳光和养料的流失;反之,密度过大会使部分植物无法充分吸收阳光,从而无法进行充足的光合作用,使植物因缺乏养料不能生长。栽培密度的合理性是提高无籽西瓜产量的一个重要措施。但是对枝叶的定期裁剪也会很大程度地增加无籽西瓜的产量,如果西瓜枝叶太过于茂密,就会和果实争夺养分而导致西瓜的果实缺乏养料不能正常生长。当然西瓜枝叶的修剪不是盲目的,而是需要技巧的,要做到定时定量,留有适量的枝叶来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供西瓜生长需要。所以,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栽培密度和整枝方法的合理使用。

2.2在合适的灌溉期使用适宜的灌溉方式

水是生命之源,任何植物的生长都需适宜的水分,同样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中就需要在合适的灌溉期进行灌溉。针对西瓜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的特点,不能从始至终都使用相同的灌溉方式。西瓜的前期需水量相对较少,所以应采用控水蹲苗的方式灌溉,可以促进西瓜根系的发展,来稳固其根基。之后就不能灌溉过量的水分,土壤要干湿有度才能最好的生长。

2.3注意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方案

篇6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习惯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而科学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那么早期的科学学习对一个人的科学习惯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小学阶段的科学学习对于学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科学教学的现状是什么样的呢?

一、科学教学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科学教学中需要实验室,教学材料和学具材料的配备,学生需要亲自动手操作,才会明白这个实验现象,才会理解相关的知识。但是学校在这些硬件设施上严重不足,即使有的学校有基本的配备,但随着科学教材的发展,科学实验设施与教材要用的大多不符合,使实验器材使用率很低,教师只能自己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寻找或自制教具、学具,这就制约了科学教学的发展,限制了学生科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科学学习以探究为主,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学生需要自主探究,这就导致教师在课上成了背景,不敢引导学生探究,或是引导的不够导致学生脱离了目标不知道探究到什么地方去了,一堂课上得热热闹闹,学生很高兴,教师很轻松,但目标没实现,学生不知道学什么,失去了探究的意义。另外,由于实验设备的缺乏,实验室的使用率低,学生动手参与探究,自己动手实验的机会较少,有的知识教师只能讲授,学生只能死记硬背,根本不存在探究。

三、缺乏专业的教师

由于对科学学科的不重视,觉得它没有语、数、英重要,导致科学老师一般是由其他学科老师代上,或者是所有科学课由上了年纪的老师上。在有些地方由于教师的缺乏,根本不注重科学课的效果。现在的科学课涉及多个领域,知识面广,新知识多,有的教师自己都不清楚或是老师兼代科学,没有那么多精力放在这样的小科上,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对科学课还能有什么期待。

四、科学教科书的改进

改进科学教科书,使教科书的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别是教科书上大篇幅的插图,更接近于学生实际的内容,让学生不再感觉科学高深莫测,而是让学生有了探究的兴趣。然而,对于教师而言使用这样的新教材,忧虑大于欣慰。教材书上大幅度的图画让教师不知道该如何展开教学活动,探究得浅了学生不能掌握到足够的知识、探究得深了,又偏离了目标,达不到预期效果。这就让教师很难把握好这个度,久而久之教师也失去了信心。

篇7

1.引言

设计属于一种具体创造性特点的活动,在智慧理念的指引下,通过相关技术和工具的结合运用来达到自己的目标。因此可以把设计成为人类的欲望、思想进行物化的一种实践活动。技术通常是指机器技术,即为通过机器技术可以达到对物体的控制目的,从而可以更好地开展改造、加工、采集等各方面实际工作。然而艺术属于自由形式的活动,是无法转给机器生产制造的,同时不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艺术设计属于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相互结合的交叉性学科,在历史上每次发生科学技术的改革,都会推动设计理念的发展,有利于实现设计文化的进步。文艺复兴的前后时期,艺术设计的一般意义是艺术家内心的创作设计理念;在18世纪的后期阶段,其意义得到了发展,主要是指构成艺术作品的线条与形状,在比例、动态与审美等各方面的相互协调;在20世纪的初期阶段,主要是指实行某种创造活动时的计划方案的具体展开过程,即为在头脑中的思想构造。张道一先生对于这个词语的理解是十分清晰透彻的,设计主要是围绕着某一具体目的从而展开的计划方案或者设计方案,一般是思维与创造的动态化演变过程,其具体结果最终是通过某种符号的作用表达出来。另外需要充分考虑到具体方面的设计对象,根据实际的生产技术条件与制造工艺的可行性状况,从而进行相应的创造性活动[1]。

2.艺术与技术的发展

由古代到近代阶段,艺术和技术已经经历了漫长时间的时代才得到统一,从而融为成为一体。在17世纪的初期阶段,艺术和技术已经呈现出分离的发展趋势。艺术和技术的相互统一,需要根据艺术设计的本质进行决定。充分考虑到艺术设计所统一的物资和精神,在价值方面需要有效表现出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相互之间的统一。因此在艺术设计的发展过程中,艺术和技术是无法缺少的两种具体因素。在设计过程当中,只有把艺术和技术因素相互地进行统一,才可以更好地促进艺术设计的发展,才可以把艺术设计推向到更高层次的台阶上。在艺术设计过程中,技术主要是为了艺术而进行服务的,从而可以达到统一和谐的理想效果。艺术在进行艺术作品的创造过程中,需要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进行实现。然而不管是一种艺术作品,或者一种艺术,都应当充分符合艺术美的具体要求,艺术最高层次的目标在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艺术设计并不是简单形式的艺术表现,而应当是需要通过深思熟虑实现的,艺术家所产生的灵感,通过某一种具体的组合与技术,从而可以构成满足形式美标准的艺术作品,同时可以充分满足人们实际的审美要求。因此不管是艺术设计,或者是绘画,艺术和技术都是无法分离的整体,仅仅依靠艺术性,缺乏技术,艺术作品则会无法实现完美目标,然而仅仅依靠技术,缺乏艺术家的设想与构思,即使是先进的技术也无法创造出艺术作品的灵魂。艺术需要得到技术的充分支持才可以实现,然而需要以技术作为基础来充分表达情感与思维。技术属于理性和功能的完美表现,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迭代更新,可以为艺术表现提供了更多种创造形式[2]。

3.艺术与技术的关系

3.1艺术和技术存在着两面性

在设计艺术概念中,两面性关系的表现是十分突出的。在西方国家的设计艺术历史上,正是由于艺术和技术相互之间出现了分离状况,才会使得技术产品缺乏相应的人情味,外形显得过于丑陋,从而产生了“装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等各种艺术潮流。不管艺术潮流的形成存在着何种起因,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能够把设计艺术当中艺术和技术存在的关系进行充分有效的解决。在这种发展背景下,现代化的设计艺术教育相应地诞生了,其中最能够充分体现出实际意义的是在1919年期间德国包豪斯的成立以及在战后时期的乌尔姆设计学院的成立。在设计艺术的教育环节上,包豪斯与乌尔姆设计院校的主要出发点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充分追求艺术和技术的相互统一。然而充分考虑到两者之间相互存在的社会背景、时展的差异性,使得即使包豪斯已经提倡了艺术和技术相互统一的观点,然而在实际教学环节中却主要倾向于艺术方面;然而乌尔姆设计则是主要偏向于技术方面。在实际的发展过程当中,这两所院校的设计艺术教学观念逐渐趋向于艺术或者是技术方面进行倾斜。乌尔姆设计院校在后期阶段的艺术设计教学环节中,把课程教学深入地到社会科学领域与自然科学领域之中,然而无法很好地实现在艺术设计过程中达到艺术和技术相互融合的目标。在艺术设计的实际角度考虑,艺术和技术的相互融合才可以更好地推动艺术设计学科的快速发展。在1969年期间,美国管理学家、诺贝尔管理学奖的获奖者赫伯特·西蒙第一次提出设计科学的理论概念,设计艺术学从此逐步构成了独立形式的新型交叉学科体系。根据其体系的构成而言,可以把设计艺术学的交叉性特点出发展现出来。比如设计艺术发生学主要是对设计的来源、风格与发展等方面进行相关性研究,而且可以联系到考古、历史等方面;设计艺术现象学一般是研究设计艺术和消费、经济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可以形成艺术设计经济学等学科;通过实现艺术设计和计算机技术相互融合的目的,可以发展成为计算机图形图像学[3]。

3.2艺术和技术是相互促进的

在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艺术发挥出关键性的重要作用,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主要是以艺术设计作为基础的,然而数字技术发展的主要目的在于艺术设计问题的顺利解决,然而艺术设计可以提供问题解决相应的空间和条件。艺术和技术在我国艺术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已经不再是无法突破的关键问题,我国成立的400多所高校中都已经设置了和数字艺术相互关联的专业学科,学生已经达到了接近45万,其都可以系统地学习艺术设计过程中的艺术和技术,同时可以将其完美地结合起来,实现相辅相成的目标,从而通过一定的设计流程,创造出富含艺术特点同时具备视觉震撼感的艺术作品。艺术和数字技术的相互结合,已经成为现代化设计艺术文化发展的潮流。艺术和数字技术的相互结合,把单方面出现的问题消除掉,最终为了社会人类的幸福生活、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发挥出很大的辅助作用。现代化的数字技术不但可以实现人们的设计,同时可以提供更多形式的设计发展控制,使得设计的主体可以不断地丰富起来,产生更多形式的设计表达方式,从而可以有效地提升设计效率。同时,新型数字技术已经开辟了更多方面的艺术设计领域,可以为艺术家提供更多种形式的题材、内涵和思路,从而延伸出新颖的美学形态,把现阶段的工作方式、娱乐方式、交流方式进行相应地改变,有可能会对感受问题、思考问题与观察问题等具体方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4]。

3.3艺术和技术是一体的

技术和艺术一体化的现象已经延续到近代阶段。技术与艺术的具体概念属于一种历史性范畴,在各种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社会对这部分概念的理解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其所主要涵盖的内容会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生改变。直至18世纪时期,艺术才相应地划分成为优美艺术与实用艺术这两种类型。前者通常是指绘画、文学、音乐、雕塑等各方面艺术,后者通常指工艺、建筑等各方面艺术。英国的美学家罗宾·乔治·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有观点为,对艺术与技术进行了严格的区分,同时对技艺进行相应的解释:其一为技艺一般总会涉及到方式与目的相互之间的重要区别,两者可以清楚地被视为是相互区别同时又是彼此相关的东西,比如工具、机器、燃料等方面;其二为技艺一般会涉及到计划和执行相互之间的区别,执行的具体结果应当在获取之前已经进行充分的设想与考虑,工匠在制造之前就需要清楚所制造的东西;其三为在计划的实际过程中,方式和目的一般是以某种具体方式相互关联的,在具体的执行过程当中,其一般是以相反方式相互关联的。在计划过程中,目的总是先于方式,首先需要想到目的,才可以想出相应的方式。在执行过程中,首先形成方式,目的主要是通过方式而实现的;其四为存在着原材料与成品或者制造物相互之间的区别。一种技艺一般总是要使用在某种东西上面,主要目的在于将这种东西改造成为各种不同的另一个东西。经过技艺加工处理的东西,开始一般主要是作为原材料,最终会形成成品;其五为存在着形式与物质相互之间的区别。原材料与成品一样,都属于物质,然而其实现形式是各种相同的。将原材料说成是未经过加工处理的,并不代表着其是没有形式的,只不过说其实没有通过改造获得成品的那种具体形式[5]。

4.结束语

艺术设计的出现并非是偶然的,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类逐步已经摆脱滞后的状态,慢慢产生各种实际需求,从而产生创造,这即为艺术设计的生成。艺术设计作为生活和美学相互结合的实际产物,与社会大众生活是十分密切的,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都是为社会大众服务的。生活需要相应的设计,设计为社会生活服务同时可以创造生活。艺术设计,有利于提升社会生活的质量状况,从而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社会生活。设计是人类为了能够更好地展现出某种特殊的目的从而实行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活动。在艺术设计当中的艺术和技术是相互依存的整体,不管是单一形式地关注艺术,或者是单一形式地关注技术,都无法充分符合艺术设计的实际需求。所以推动艺术和技术的共同进步,相互协调前进步伐,才可以让艺术设计发展地更远,展现出更加广泛的发展空间,才可以更好地创造出具体现代化特点的艺术设计。

参考文献

[1]卢飞.试论数字化时代的艺术设计[J].包装世界,2011(02).

[2]吴欧红.现代艺术设计的审美与情感特征研究[J].大众文艺,2013(04).

[3]全泉.艺术设计中数字技术与艺术的关系[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01).

[4]陆晶.浅谈科学技术与艺术设计的关系[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07).

[5]谢时光.浅论现代设计体系中的技术与艺术因素[J].大众文艺,2012(14).

作者简介

篇8

2科学技术对竞技武术套路发展影响

2.1科学技术对竞技武术套路的正面影响

科学技术的介入与应用能够大大的提高竞技武术的水平,科学技术能够让竞技武术在技术选材方面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持,还能让竞技武术训练更加科学。也能让竞技武术在的比赛更加公平公正。所以我们要充分的利用科学技术的力量,来推动竞技武术走向世界

2.1.1现代科学技术为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提供了技术支持

现代竞技武术运动水平越来越高,正在逐渐逼近人类自身能力的极限,运动员之间的竞争不仅体现在比赛、训练中,而是从运动员选材就已经开始了。只有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挑选出具有竞技武术天赋的少年儿童,并通过6至8年科学、系统的训练,才有希望在将来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异成绩。因此,科学选材是竞技武术训练的第一步,也是获得成功的始端。

2.1.2现代科学技术使竞技武术训练更加科学

科学安排训练运动负荷,包括训练量和训练强度两个方面。它们彼此依存又相互影响,任何负荷都是以一定的强度为条件而存在的,任何强度又都以一定的量为其存在的基础,量和强度和合理搭配是训练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武术训练在大运动量的基础上,特别强调大强度的训练,突出强度训练在训练中的效果,大强度训练的科学性,首先要把握运动负荷的专项性符合比赛的要求,与队员训练的水平相称。其次要把握运动的能量供应形式,运动的技战术训练负荷特点,如在教学训练过程中,掌握新难技术时,运动负荷量和强度要小;在发展体能时,训练负荷和强度要大;高水平的武术比赛不仅是与对手之间的比拼,也是教练员和队员心理素质的考验。教练员心理素质的提高主要来源于自身在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的经验积累和专业知识的掌握,所以,作为教练必须与时俱进,保持自身以最先进的理念带领训练和比赛,同时仔细总结每次训练和比赛的经验,并把新的经验重新运用到训练和比赛中,真正做到理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2.1.3现代科学技术使竞技武术比赛更加公平、公正

武术比赛的成绩具有很大的决定性,尤其是在运动员水平相近、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裁判员0.10甚至0.05分的评判分差,就会出现金牌得与失两种迥然不同的结果,发生“分配成功”而不是“竞争成功”的现象。针对武术比赛成绩评分中存的问题,利用高科技研究的成果,研制出《裁判员监测系统》,为武术大赛中的裁判员评价、裁判员的等级晋升、奖惩和选派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现代化的通讯设施也加大了对裁判员执法的监督力度,使竞技武术比赛更加公平、公正。

2.2科学技术对竞技武术的负面影响

凡事都具有两面性,科学技术不仅给人类带来了益处和方便还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对竞技武术也是如此,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只有吸取精华去除糟粕,加强预防措施,才能给人们带来福利。

2.2.1科学技术导致兴奋剂的使用

随着高科技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竞技武术运动中,我们不得不承认若谁在现代体育竞赛中应用的科技含量高,使用的设备越先进,谁就可能成为强者。生物科学、医药科学的滥用导致了兴奋剂的出现和泛滥。兴奋剂是竞技体育的毒瘤,它的出现严重危害了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兴奋剂对身体的损害性是众人皆知的,长期使用合成代谢类固醇药物会带来暴躁易怒身体虚弱,人体生长激素荷尔蒙会导致人体肢体和器官的变态生长。兴奋剂不仅损害运动员的身体健康而且还破坏了竞技武术运动的健康发展。

2.2.2科学技术带来文化的扭曲

科学技术的核心推动力在武术界的运作,促使竞技武术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拜金主义”在竞技武术领域的盛行。目前的竞技武术竞赛市场所呈现给观众的更多的是血腥和暴力,使观众形成了武术只不过是一种社会底层人进行的暴力活动的错觉,从而不仅对整个武术文化的发展传播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而且使广大观众在血腥和暴力角逐中,所获得的也只是庸俗文化所带来的感官上的刺激、欲望上的满足。经过现代竞技化发展而形成的武术,更多地作为一种争强好胜的载体和政治和经济工具而存在,这不仅扭曲了武术文化的方向,而且降低了武术文化的层次。

篇9

关键词 科学技术 竞技体育 关系

随着高科技技术的迅猛发展,它已经对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起着重要的影响,也不可避免的影响到竞技体育的发展。竞技体育作为一项竞技价值很高的运动,很多运动员希望通过利用科学技术提高自身的竞技水平,与此同时,竞技体育的赛事主办方也希望通过科学技术来更好的促进竞技体育的开展,科学技术对于竞技体育不可避免的存在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本文将科学技术对竞技体育存在影响进行分析论述,希望能够促进科学技术更好的为竞技体育发展服务。

一、科学技术对竞技体育的积极影响

(一)科学技术促进了竞技水平的提高

毫无疑问,伴随着人类运动潜能的不断开发,通过训练提高运动能力的空间也越来越小。在竞技运动员整体实力相差不大时,科学技术对于提高竞技运动员的竞争力有着明显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科学技术能够提高运动器材和服装科技含量,进而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在最早的运动会上,运动员与普通观众的装束并无区别。运动取得成绩主要依靠自身的实力和临场的发挥状况。现在的竞技体育则与以前有着很大的变化。通过科学技术对运动员的装备和服饰进行改良对于竞技体育运动员的竞技成绩有很大的帮助。科学技术在运动器材中的应用也很多,例如将科学技术引进足球制造业当中,对于制造出更适合足球运动员的足球,有利于帮助足球运动员更好的控球;第二,科学技术能够帮助进行更科学的训练,提高运动员成绩。在现代竞技体育领域,例如在足球领域,运动员通过穿戴一些高科技设备,在实际的训练中,这些设备能将运动员的各种信息反馈给教练和球员,便于球员有针对性的完善自身的薄弱环节,进而提高球员的成绩。

(二)科学技术保证了竞技体育的公平竞争性

在很多领域,仅仅依靠裁判自身的经验和视觉判断,难免出现各种误差,然而通过高科技设备的配置,能够帮助裁判减少误判。科学技术也被应用到足球领域,来维持足球的公平。例如现在英格兰超级联赛引进的门线技术,裁判通过佩戴相关设备,当足球整体越过球门线时,该设备会发出讯号,这对减少足球中的误判有着很大的作用。

(三)科学技术扩大了竞技体育的影响

最早的竞技体育运动,只能去现场进行观看。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各种竞技体育赛事能够被更多观众所欣赏,这也推动了竞技体育的发展。例如,每四年一届的世界杯,已经成为全球球迷的节日,通过高科技技术对足球运动的转播,也为足球运动吸引了更多的球迷,提高了足球赛事的影响力,也为足球运动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科学技术对竞技体育的负面影响

篇10

1.传统庭院空间的局限性

传统居住类庭院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其中所包含的很多优秀的设计理念与手法仍值得我们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继承和借鉴。但传统庭院毕竟是经历了几千年封建中央集权制社会形态下的精神与物质需求的产物,也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强调君权礼制为中心,导致其轻视物质利益,轻视科学技术的倾向,阻碍了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给建筑科学的发展带来负面作用。另一方面,中国传统道家文化也有很多类似“无为而治”、“不与天争”的消极成分,在建筑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方面则表现为经验主义、观念保守以及缺乏创新。因此,应尽可能避免这种负面影响。

2.个人行为心理和功能需求

传统居住类庭院空间具有较强的功能适应性。传统庭院的各功能空间是由其相对独立又互有联系的构成要素通过围合限定而成的,并通过动态变化中人的行为流线来组织各个功能空间。在当代建筑设计中,我们可以借鉴这种手法,考虑人的行为层面,根据需要灵活划分与连接不同的功能空间,从而又引导人的行为。其次,传统庭院空间具有较强流动性。传统庭院通过改变其空间的开敞程度及各要素的组合排列等方式对空间流线进行引导与划分,这样既能有效分隔人流,又能增强空间亲和力,减弱人由于长时间行走而产生的疲劳厌烦心理。在当代建筑中,可借鉴这种手法来引导划分空间流线,增强空间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