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17:0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书法课程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F74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0-0255-03
国际结算课程是高等院校金融贸易等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主要基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相关学科知识,研究由国际贸易及其他方面的交往所产生的跨国货币收付,是一门外向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课程。在经济全球一体化和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我国对外经贸活动及其他方面的交往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在不断地扩展,由此产生的对国际结算的需求不断地增加,对国际结算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国际结算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掌握国际结算基本原理和具体业务流程,熟悉业务操作中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掌握各种业务操作的娴熟技巧的国际结算人才。但由于国际结算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同时又具有与国际惯例紧密相连、与多学科交叉等特点,使得学生在学习国际结算课程的时候感觉内容枯燥、又多又细,不仅难以掌握,也很难产生学习兴趣。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真正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合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一、国际结算课程的教学模式
课程的教学模式根据围绕中心的不同,可分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新型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施教者,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学生是参与者,是知识的灌输对象,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主要来自于教师的课堂讲授。新型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主要来自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学习。
目前高校国际结算课程的教学模式多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师上课讲概念、讲流程、讲操作、讲例题,学生被动地听讲、记笔记。这种单凭教师的讲解或简单的多媒体教学,对于国际结算课程,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国际结算课程是一门多边交叉学科,内容繁杂,既有理论层面的,又有实务层面的。对于从未涉足于具体业务操作的学生而言,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下,学生很难理解和消化实务层面如单据、结算方式方面的内容;对于理论层面的内容,由于条文众多,内容显得空洞又难以把握。虽然绝大多数院校都设置了实践教学环节,但仍缺乏综合性、设计性的实践课程,学生对于如何将书本知识及课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缺乏感性认识,实际操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鉴于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总结和创新,探索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新型教学模式改传统模式下的TTT(Teacher Talk Time)为STT(Student Talk Time),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再是片面的知识灌输,更加注重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对于国际结算课程的新型教育模式,没有统一的范式。王学惠、张丽琼(2008)提出,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校和教育者都要更新教育观念,彻底转变“以师为本”的教育理念,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育者自身要做到终身学习,紧跟国际结算的新变化;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侯方淼等(2011)提出了“国际结算课程多层互动式教学模式”。该模式的基本框架包含四个互动层次:老师学生间的互动、学生间的互动、知识能力互动以及课内课外互动。通过这四个层次的互动来实现以学生为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建构理念。赵璋等(2009)将建构主义理论运用到国际结算课程的教学中,提出了基于建构主义的“TCSP”教学模式。具体包括理论教学(Theoretical teaching)、案例教学(Case teaching)、情景教学(Situational teaching)、实践教学(Practical teaching)四个环节,即“TCSP”教学模式。运用“TCSP”模式在进行教学时,将课堂作为共同体,实现了理论与实践、教学与调研、课内与课外、共性培养与个性发展、动态与静态五个结合,有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了对学生知识、能力及综合技能的培养目标。张才杰(2010)提出了“国际结算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大学与商业银行、进出口公司和企业联合的方法来实现国际结算人才的培养直接与国际结算的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这些新型的国际结算教学模式,虽然形式不同,实质都是在探索更好地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理念。
二、国际结算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建立合理的书法课程管理体系
为确保书法课程的教学质量,需要建立合理的管理体系,这方面学校应该积极的组织和讨论,构建一个十分完善的管理体系。学校可以分组进行管理,确定每组的管理方向,并设定各组组长,每组安排好各自负责的工作。并定期进行汇总,总结当前发现的问题以便科学合理的管理。在学校的大管理体系下,每个系别也应同样的做出管理体系,以系为单位进行有效的时时走访、定期听课、调查问卷、课程考核细则等形式进行有效的管理,使书法课程走向合理化、规范化。管理体系能够确保各项课程顺利的进行,提高课堂质量,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书法课程管理工作的计划,计划中表明每学期的书法课程计划,各项活动内容的方式实施。教导处和系内办公室进行有效的协调,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管理。
(二)提高书法课程的软硬件保障
为提高书法课程的教学质量,民办高校还应该为书法课程提供一定的软件和硬件的保障。软件问题则是师资队伍的建设,不断引进资深的专业教师,定期为教师开设培训讲座,开展教师组的作品展览,促进教师队伍专业能力的提升和发展。师资队伍的不断引进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快速的成为特色课程,同时也促进了学校的发展。硬件问题则是书法课程相关的设施应及时到位,设有专用的画室、工作室、书画展览厅、艺术阅读资料室、学生作品展示区等等,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校内、校外、省级、国家级的创作比赛和书画展,按计划邀请著名的书法家来我校进行讲座指导。这样才能使书法课程的构建进一步得到完善。
(三)开展书法课程评估环节
高校应积极的开展书法课程的评估环节,评估环节可以细分为几项,学生对课程进行评估、教师对课后效果进行评价、系内领导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评估。对教师的评估,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师的教学做出结论,比如教学准备方面、教学方法方面、教学效果方面、教师教学状态方面等进行评价。对教学成果评估,这里主要是表现在自身的能力提升和学生的成绩两个环节。比如,通过课程说课比赛、教案撰写比赛、教师实践能力比赛、优秀指导教师比赛等途径进行评估。通过各个环节的评估得出总的评价,并对评估结果做出相应的奖惩,这就需要制定合理的考评制度,通过制度来施压教师,促使教师认真的对待每一门课,每一节课,加快课程体系的合理构建,有效的促进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
二、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
(一)明确书法课程的教学目的
构建好合理的课程教学模式,首先必须明确书法课程的教学目的,书法课程的开设,是艺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在整个高校综合素质教育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书法课程既是一门艺术课,同时它又是一门综合素养课,是一门以汉字书写为载体的必修的学问,书法课程的学习既能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气息,又能够培养出学生对文字良好的书写规范和学生的道德品质的修养。
(二)完善书法课程的教学方法
书法课程是一门艺术修养课程,对汉字良好的书写规范能够为后续课程起到很好的帮助,同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构建良好的课程体系要重视教学方法的完善,书法课程的教学方法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这一环节中要有老师的理论讲解和指导学生进行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具体的书写技法过程中更进一步的理解书法的知识要点,彻底的掌握书法的书写技法规范。书写教学是一个过程式的教学形式,它不可能通过短期的培训就能够完成的,据近期调查显示,当前有将近七成的学生写字姿势不正确,因此,书写教学的方式极为重要,书写习惯的养成包含了书写姿势、握笔姿势、书写方法、用笔方式等方面。在教学方式中应注重启发式、引导式、理论实践相结合、独立完成作品创作和市场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完善课程的教学方法。
(三)合理运用书法课程的实践教学
在实践教学中,书法课程的课堂辅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一环节中更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学习中最重要的是书写技法的掌握,在课堂辅导中要尽量保证一对一的辅导。因此,课程中课堂辅导的情况最能反映出教学水平的效果,书写教法的指导是实践性很强的形式,在书写实践的同时还应该注意书本的摆放、用笔的方式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属于实践教学的一部分。为了让学生创作出更优秀的书法作品,一定要安排好课堂辅导的流程,首先,教师进行板书技法指导,示范汉字书写规范要领,然后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试探性的进行书写练习,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书写情况做逐一的示范指导,而后总结学生的书写不足,做出正确的书写规范。
在课堂辅导教学余外,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访一些文化古迹,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氛围,可以让学生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提高自身素质。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校内书法作品展、组织学生参加各省级和国家级的书法比赛、积极参加省书协举办的书法展,还可以邀请一些书画家到学校去讲座进行相应的指导,同时还应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他们多看展览多鉴赏名家书法作品展,提高学生的知识的积淀,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鉴赏能力。
(四)明确制定书法课程的考核方式
高校中课程的考试方式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制定,书法课程也不例外,一般书法课程在高校中都是随堂作品创作的考核方式,当然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每一阶段的内容结束后,学生都要按照教学的要求和老师的安排来呈交课堂作业,并由教师评分,同时教师评出成绩后应及时的做出随堂讲评,以便学生有效的提高知识水平。教师应当结合学生平时的书写水平和最后随堂的作品创作进行合理的打分。
(五)开设校内书法课程网路平台
在课程的教学模式中,可以利用校园的网路平台来更进一步的学习和交流。当今是电脑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离不开的一种学习和娱乐工具,网路平台具有传播速度快、自主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可以有效的传播知识和获取知识,通过建立书法网路平台一方面使学生更有效的进行学习,获取大量的书法常识和跟书法有关的信息。另一方面使学生之间在学习期间能够有效的互动、交流,提高学习成绩。并且通过书法网路平台可以时时更新教师的一些书法讲座、更新书法比赛信息,使学生有效的进行学习。
三、全面把握书法课程的课程内涵
(一)科学的界定课程概念
构建书法课程要科学的界定课程概念,书法课程首先应该具备课程的基本理念,其次又要突出课程的个性化和特色化。所以说,构建合理的书法课程,要制定课程基本大纲,在基本大纲中详细的说明课程性质、教学目的、先修课程安排、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课程章节的重难点等等,制定了这些规范才能更加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书法知识和提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的书写规范化概率有效得到提高。
(二)提升课程的特色性
每个高校都有特色课程,其中书法课程就可以作为特色课程去发展,依据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1)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作为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它展现出了特殊的无法替代的魅力,它是传统艺术文化的代表;(2)高校中一般都开设书法课程,学校和书法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高校对书法课程的开设其实在逐渐的得到重视,从高校对书法课程的重视中可以看出书法课程的发展只会是逐渐上升;(3)书法课程既能够让学生掌握书法的书写技能有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在书写规范、审美鉴赏、思想品格、陶冶情操上都有明显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书法课程的特色化使学校艺术文化氛围起到明显的提高,通过学校教学楼环境的布置、书画展览厅、专业画室等等环节都能突出表现。
(三)树立书法课程的主要观点和培养教师队伍
书法教育并不是培养书法家的摇篮,因此构建书法课程体系要明确课程的观点是什么,在高校培养书法家并不现实,成为书法家毕竟也是少之又少,高校书法课程的开设目的是以书法为基本载体,促进学生的德育素质的全面发展。在书法课程的学习中,要挖掘高校大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培养,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培养专业教师,促进教师队伍的壮大是课程有效提高的重要前提保障,高校可以采取几种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对教师培养。比如,一种方式可以把专业好的教师集中起来共同的进行定期的互动学习,然后把他们分配下去再带其他的教师,开展研讨、互学、课堂示范、专业能力互评等方式进行培养。另一种方式是集体备课、说课的方式。在书法教师缺乏的前提下,采取集体备课学习和说课的方式是提高专业学习的最有效能力培养方式。可以制定计划,每周安排一次学习的机会,在网络办公通知教师集体备课、说课的内容和时间安排,让教师有针对性的准备,收集整理资料,通过多媒体、板书的方式将其展示出来,使教师有效的得到学习,在活动开展后,要求教师根据情况写份对课程学习的总结,以此提高专业知识。
一、民办高校书法课程教育的现状
1.民办高校书法教学师资紧缺
目前有很多学校已经把书法教育作为学校的基础课,也是必修课,从这里就说明了书法课程的重要性,也说明了书法课程建设是大家需要研究的一项任务。有的学校虽然还没有把书法课程作为必修课,但在高校的选修课上普遍都开设了书法课程,这就再次说明了书法课程的重要性。但是据调查全国各地专业的书法教师紧缺,特别在中小学的书法课上更是能够体现出来,一些美术老师承担了书法教师的任务。其实专业的、合格的书法教师少之又少,在高校中也是能够体现出来的,特别是民办高校中专业的师资少之又少,他们中有的并不是书法专业的,有的因想开设书法课程只能到校外去请老师,甚至有的因无师资只好暂时不开设这门课程。所以就目前有很多民办高校为了解决书法教师的师资短缺现象,到校外去聘请专业老师来授课,有的甚至找和书法专业相近的专业老师来授课。由于这些问题的出现,结果有的并没有保障正常的教学质量,从中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书法专业的知识不够,教学中教法出现误区,教学效果不好等等现象。因此,从民办高校书法课程建设上来看,应该及时解决这一问题,学校领导,教务管理等部门应该重视,把书法课程的建设和其他专业课程同等重视起来,把这方面老师的师资问题和其他课程一样去认真对待。配备了专业的书法课程教师,才能有效地去教授学生,使学生能得到更高层次的培养。
2.书法课程建设中教学管理不得当
开设一门课程必须要了解该门课程的课程内容、课程性质、课程意义及目的,才能够合理地安排课程。高等教育的课程必须要经过认真的思考判断,经过各个阶段的认真探讨才能合理地安排课程计划,在这个实施的过程中总会发现一些实际的情况,并不是当初设定的那样或者说并不是预想的效果,这样就必须及时地做出调整。这就说明了一些高校的书法课程教学计划安排得并不科学合理。一般常会出现的问题,一方面可能是时间节点安排得不合理,课程开设的时间延迟了,使学生得不到很好的学习。在一些民办高校就常出现这样的问题,民办高校更重视专业课的培养,所以把书法课程安排到了大三才开设,这样一来,学生刚学习点眉目,还没来得及抽出时间来练习就已经到了期末,到了离开校园的时间了,所以有的学生学习兴趣才刚刚培养起来就到了放下学习的阶段了,最后达不到课程的学习目的,也培养不了学生的基本自学能力,使整个课程体系模糊,感觉自己学习到了知识,又好像不精通不确信,最终失去了整个课程开设的真正目的和意义。另一方面,书法课程大纲不科学,专业的书法老师都知道书法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学科,它包含的书体很多,在短暂的时间里,能否合理地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大纲也是一门学问,因为高校中开设的书法课程主要针对的不是书法专业的学生,针对这些学生所撰写的教学大纲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在短暂的时间里了解技法并能够很快应用于现实生活中来。所以应该认真地对待教学大纲并且有针对性地撰写该内容。
3.学生对书法课程学习的不重视
目前,有些学生对书法课程没有真正的认识,他们认为书法课程没有什么用处,也不是专业课程,只是为了自己的学业开设的一门不实用的学科,因而这些学生不能够认真对待这门课程,对待这类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使其书写水平不能得到很好提高。书法课程在书写上要想达到一定的提升,首先必须要勤于练习,在课堂上掌握技法,课下找时间练习才能够有所提高,对于对书法课程有偏执的学生自然不会在课下去练习,对于作业的安排也是草草了事,所以他们往往是得不到进步的。他们总是认为当今社会是电脑时代,根本不会用笔去书写材料,只要涉及书写的都可以用电脑去解决,由于学生这样不正确地认识导致书法教学效果不好,从而使教师感受到书法课程教育面临困难。
二、民办高校书法课程的合理构建
1.明确民办高校书法课程的性质和管理
每门课程都是有明确的性质,书法课程也不例外,明确的课程性质是标明这个课程的开课目的、内容体系的计划、书法课程考核方式、学习的课程价值等等,书法课程也该有这样的性质,这对书法课程的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小学中所开设的书法课程是针对青少年的书写规范进行指导的,让儿童懂得书写的规范技能和知识,主要是文字的笔画书写规范的一种指导,而高校所开设的书法课程,特别是民办高校开设的书法课程是在对书写规范指导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文化传播、道德品质、民族精神的一种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德、智、体、美四个方面的一个综合性的素质培养,也是对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把握良好的方向的引导。书法能够陶冶情操,是人们对审美赏析能力和文化修养能力的培养。民办高校想要有效发展,必须构建高校的特色学科,在贯彻教育方针的同时,要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特别是民办高校艺术系的特色课程开设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明确民办高校书法课程的性质是至关重要的,在电脑时代广泛运用的同时,我们千万不要忽视书法给人们带来的作用,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书法课程,它是我们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
2.科学合理制定书法课程的教学模式
新形势下的书法教育课程需要适当合理地调整,教学模式也应进行改进,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掉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理论上构建中国书法史体系,其中重点在于现代性色彩的书法艺术形式。这里就包含了中国书法史论的知识传授和现代风格的书法创作两大内容,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潜力,调动学生的艺术个性创作具有现代感的书法作品,将书法、美术相融通进行有针对性的新型教学思路,因材施教的进行教学。实践环节上尽量以现场一对一指导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制定一个科学的学习进程,让他们循序渐进学习,逐渐探索书法带来的幸福感。目前新形势下的书法课程建设要充分地表现出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方式来授课,并定期组织学生参加书法展和书法比赛,定期组织学生到美术馆去鉴赏书法作品,增设美术、书法专业教室和书法展场地,定期开展师生作品展览,并请资深书法名家来校开设讲座和指导,为书法课程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教学环节上的内容充实性,提高学习质量和学科的专业发展。
3.科学界定概念,合理把握书法课程内涵
建设好高校书法课程,首先必须要合理把握好课程的内涵,制定书法课程的基本纲要、确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性质、课程的整体安排,此外还要通过课程评价、课后讨论、课后效果打分等环节建设书法课程体系。自主开展书法课程的开发与评估,结合随堂的讨论了解和讲评作品,总结课程建设的不足和经验,通过这样的课程建设才能使学生对书法课程感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书写文字规范的前提下,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审美鉴赏能力。
(一)主要是教师资源短缺的问题
一些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缓慢,缺少文化色彩,教师的书法达标率普遍较低。为此,教育部加大了对教师编制的扶持,有些高校还主动承担能培养这部分师资。像北京的某大学自几年前起就开始对教师进行一系列书法的培训,在经过长期的教学指导、实际书法演练还有总结研讨,使这些受到培训的教师在专业素养、专业知识方面都取得很大进步。另外,其他同类院校也纷纷开展类似的活动,均取得良好成效,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但从另一角度来说,由于教育政策的急迫与专业人才不相符合,目前教师资源缺失这一现象仍旧存在,这有待教育部的进一步解决。
(二)主要是课程标准不明确
教学《指导纲要》在对语文还有其他科目的参展下[2],对于书法这门课程的理念、教学内容、实施做了相关规定。上述的纲要,在中小学书法课程的开展当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与语文教学不同,书法教学无论是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以及设施的构建方面均不成熟。当然,这个具有指导性质的纲要还不能作为正式的课标。想达到标准,就必须全力以赴,动员相关力量,制定出合理的目标,丰富的内容。但由于其他各种问题的干扰,这些组织规划完备的方案也得不到很好的实施。想要明确的标准,就必须在各个方面进行完善,通过所有努力,达到目标准则,才具有真正的现实意义。
(三)书法教学研究需要加强
从哪里进行书法教育,又该怎么加深书法研究,书法课程怎么与教学有效结合,都是我们需要解决的。在中小学书法课程中,教师教什么以及如何教是书法教育研究的重点;书法课程教育怎样开展,书法教育怎么评价,还有如何处理好书法与语文课之间的关系,以及书法教学课内课外教学的关系都是在书法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中小学书法教育解决策略
(一)加大培养师资力度
各高校要加强对老师书法知识的培训,提高教师书法专业知识能力。在中小学教育中,语文老师也要不断学习书法技能,帮助学生提高书法写作能力。而对于学校而言,要引导具备书法专业知识的教师发挥其专长,和学生一起进行学习,或者给相关的书法爱好者进行讲学,发挥其作用,营造全校共同学书法的氛围。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聘请专业的教师人员、书法家等,让其以导师的身份对学生进行书法传教。
(二)加快出台课程标准的步伐
书法课程的确立需要时间以及实践的共同作用,书法课程才能让教研部门认识到这一课程的重要性,才能让其将书法课程当作考究的对象,才能使书法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获得相应的地位。有关调查显示,有些较发达城市的教师,虽然在进行书法授课,但其自身并未完全掌握与书法相关的技法,能力也十分有限,由于从前书法教学人才有限,只能大范围寻找师资人员,但是现在想真正做出点什么对于这些教师来讲就有些难度。也因此书法课程很难进行下去。
(三)编写适合书法特色的教材
在加强书法课程研究的基础上,最终编写出符合书法这门课程的教材。指导大纲中要求在进行学生教材编写的过程中,其内容一定要符合课程标准及相关课程要求,有序的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设计与教学相关的活动,落实目标,展现书法这门课程的特性。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教材编写,并且满足在教学形式、书法美感等方面做出例子典范,做出符合中小学生发展并要与教学相符合的教材。
三、中小学书法教育基本模式
(一)小学阶段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自身认知有限,老师可以逐步分段对书法教学的开展,例如,在小学最初的两年将书写硬笔汉字作为学生的主要任务[3]。在课堂教学上,老师可以将重点放在书写美观汉字的基础上,然后通过不同的例子进行详细讲解;再过两年,学生已经掌握了硬笔的书写,这时候老师可以教学生用毛笔进行临摹,老师帮助同学们选择合适的楷体范本进行临摹,在初始阶段学生要注重共性,而非个性;最后两年,学生应从毛笔的临摹,转移到自行书写创作。教师可以让学生接触更多的素材,培养学生书法意识,提高文化艺术素养。
一、提高教师书法专业素养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
书法是以笔墨与人交流的艺术,书法作品要得到别人的认可,首先要能被人理解、接受和喜爱。教师如果能写出优秀的书法作品,那么学生就会主动“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挥毫间即可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王羲之学习书法,池水尽墨;米芾临古不辍;董其昌自称“吾书无所不临仿”……可见,刻苦临帖是习书者的必经之道。曹宝麟先生于《抱瓮集》中指出:精勤,固然是成功的先决条件,但如果没有正确有效的方法,这种努力最终还会落空。书法教师作为书法教育的主力军,要想真正帮助学生学好书法,还需要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转变自己的学书观念,利用网络资源博涉广猎,主动与名书法家结对学习书法,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掌握丰富的书法理论,以及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和教学艺术。每一个书法教育工作者,都应该主动参与到书法教学研究中来,加强书法课堂教学研究,观看相关的书法电教录像,探索书法课堂教学策略,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写为主线”的书法课教学模式。学校在书法教育科研方面,应定期召开经验交流活动,从书法选帖需要注意的事项到书法教学所要渗透的美育、德育,以及书法教学课程结构的科学、合理安排等,都要进行认真研讨,以帮助广大书法教师迅速成长。
二、巧用多种途径打造高效书法课堂
1. 激发书写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激发与保持学生浓厚的练字兴趣,可在班级内开展一系列活动,比如:每个月举行一次书法竞赛,并将作品张贴于“学习园地”“黑板报”及橱窗栏等;班级“小小书法家”的评选也是学生感兴趣的;进步较大的学生每月可以与书法老师互赠书法作品。当学生听到师生的夸奖,手捧老师的作品时,他们内心充满了成功的喜悦,课后多练字、作业写好字自然就成为了学生的自觉行动。现如今,由于电脑和印刷技术的发展,放大影印本字帖、集字字帖等大量面世,影印本适合书法初学者,可帮助其创作,并降低了创作难度,保护了学生的书写兴趣。
2. 总结书写规律,约定书写要求
纵观古今书家读帖,其方式无非是“行,住,坐,卧常谛玩,经目著心。久之,自然有悟入处”。读帖,是学书者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多数学书者是在反复临帖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读帖能力的。书法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反反复复读帖、临帖,且在读帖、临帖过程中点拨学生抓重点,善发现,勤总结,即掌握学一个字,就会写一类字的书法规律和书写技巧,实现书法课堂的高效。除了帮助学生发现并总结书写规律之外,还必须形成约定俗成的上课要求。例如:检查并摆放好笔墨纸砚;书法时要注意正确的书法姿势与握笔姿势;教师指导时要认真听讲,细心揣摩;书写时要注意心定神安;每节课五分钟练习汉字的基本笔画;一分钟回忆上节课书写要点;下课相互检查课桌以及手掌卫生,以便为实现高效的书法课堂做好铺垫。
3. 巧用故事立品
在书法技能和技巧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秉承“书法育人”这一目标。对于学生来说,有色的、运动的、有声的知识会更加具有吸引力。书法教师应该尝试将书法课从一味机械式临摹,上升到有文化内涵、融合历史故事、经典欣赏、趣味书写的多彩课堂。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色;钟繇入抱犊山学书一年,木石尽写黑;赵子昂国公学书十年不下楼……通过探究这些历代书法名家留下的书坛佳话,播放书法家学书趣事的动画片,研究汉字的偏旁、部首、笔画、形态、结构等,对学生进行自律、谦让、利他、包容等品德修养上的教育,让学生在感受美、欣赏美的同时,修炼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4. 坚持帮扶结对原则
对那些书写有天赋、有特长的学生,要单独指导他们的学习,使他们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首先,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在书法小组中这些同学总是认真刻苦地训练,书法水平也提高得很快,可以让他们成为其他同学学习的榜样。其次,以这些同学为中心,成立学习小组,互帮互学,以一个带一帮的方式,提高学习效率,以好的风气带动整个班级的学习风气。
三、对教材进行重组、整合、拓展,活用书法教材
要想打造高效书法课堂,首先要选择合适的书法教材。每周根据教材的要求确定不同的教学重点,对不同年级分设不同的阶段性要求。书法课上,教师有意识地渗透文史哲内容,让书法课具有浓郁的文化味道。还可以通过对名家名作的观赏、分析、模仿、创新等,挖掘教材中的书法文化内涵,使书法课真正成为提升学生书法素养的阵地。对于有争议的、不符合本班学情的内容要尽量规避,也可以根据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拓展、延伸。教师应不拘泥于书法教材,做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四、营造浓郁的书法教育氛围
1.人生观的培养
苏轼说:“古人论书者,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刘熙载言:“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总之,如其人而已”。书品即人品,这里的人指人的道德修养,古代的书法艺术品,是书法家艺术价值和道德价值的体现。书法教育比较重视书写的形神兼备,书法艺术不仅能提高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养,还是一个人人格的体现。书法教育重视学生真、善、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对学生远大理想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一个人意志的培养过程,在学习书法时,必须经历摩、临、背、创几个过程,方能获取自己的成功体验,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理解“天道酬勤”的人生哲理,在书写的过程中不断体验虚实相生、阴阳互补、长短合宜、方圆结合、对立统一的世界观,在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阶段,我们可以通过书法教育来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强身健体功能
身体健康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书法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更能强身健体,练习书法要求有正确的姿势:抬头、挺胸、颈直、两腿分开、自然直立、两臂对称、指实掌虚、屏气凝神,这样姿势的练习可以有效锻炼身体各部分的肌肉,也能让人在书写的时候能够放松心情、心平气和,这对人的身心健康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古时候,人的平均寿命普遍偏低,很多书法家却都很长寿,隋朝的智永和尚活了近百岁;欧阳询、柳公权都活了 80 多岁;明代文徵明 89 岁;近现代梁同书 92 岁,所以书法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素养,还能延年益寿,何乐而不为那!
3.审美教育的培养
书法是人们思想情感的表达,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以美的生活的享受,书法能够提高人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人整体素养。书法教育作为美育培养的主要途径,通过书法作品的书写、想象、创作等活动,激发其情感,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在美的艺术当中不断提高整体素质。
书法与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具有相通的艺术美,因此,书法被称为“无声的音乐,纸上的舞蹈”。大书法家钟繇论书法说:“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非凡庸所知,见万象皆美之,点如山n、摘如雨线、纤如丝毫、轻如云雾、去者如鸣凤之游云汉,来者如游女之入花林”。把书法的结构进行如此的比喻,简直是美不胜收。书法融合了自然美、人性美、社会美,具有独特的审美愉悦功能。书法在书写的过程中要求平稳、大方、匀称,在构成方面讲究线条、布白、结构、章法,体现书法的造型美和神韵美,这些都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
二、书法教育存在的问题
1.书法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书法课程对于提高综合素质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其他课程无法取代的,目前,书法课程教育能够借鉴世界各地先进文化,敢于打破传统,是非常好的一种现象,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书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学习书法的人也越来越多。现在从地方到中央可谓掀起了“书法热”,纷纷成立书法协会,目前中国书协会员有万余人,各级书法协会有百万人,这也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现象。各种书法赛事也频繁举行,各大高校也开设了书法专业,但是,书法教育并没有明确的就业方向,就业面也很窄,据调查百分之六十书法毕业生找不到对口的工作,不得不转行到其他专业就业,就中小学书法教育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大纲、教材,学校也把书法课用语文的写字课代替,学校只重视学生的升学率,并不重视书法课程对于整个教育阶段的影响。书法只是作为爱好的培养,并不能把它作为主要科目的学习,这也是很多家长想法,这也势必是影响书法教育的一个方面。
2.书法教育的独立性不强,自身的问题也需解决
目前,国家虽然倡导书法教育,书法也在很多中小学已经开展起来,但很多学校对于书法的认识还不够,觉得书法就是写字,就是要书写规范,所以一些学校把书法课程放在语文里,由语文老师上课,也有的学校认为书法是美术的范畴,由美术老师担任,而多数的美术老师对书法的研究较少,可想而知,书法课程的教学会是一个什么状态。
书法自身也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一是书法与写字规范性的界定,我们都知道任何艺术都是从实践中来的,书法艺术的形成首先是从书写过来的,但是两者又有一定的区别,书写强调规范性,而书法艺术强调审美个性的培养,两者的教育方法和培养目标是截然不同的;二是书法的评判标准,在国内有很多大大小小的书法赛事,通常会请一些书协人士、知名书法家等担任评委,在评选结果时难免根据个人的好恶来进行评定,评判缺乏标准。另外,书法教育目标不明确、发展不均衡,中小学书法教育不能作为独立的学科进行规范教育,很多学校根据现有的资源来开设书法课程,可见很多学校并不重视书法课程教育。
3.人才培养与师资短缺的矛盾有待解决
现在虽然提倡书法教育,但是书法课程并未规定书法课为学校的必修课,所以有的学校对于书法课程可有可无,课程设置也较随意,随着各个学校书法课程的开设,书法教师严重缺乏,虽然很多高校开设了书法专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书法人才,但还远远不够,而且还出现了书法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相对口专业的工作,而很多学校又缺乏专业的书法教师的现象,这和现行的教育体制有很大关系,有些学校教师现行的编制已满,没有书法教师,书法课程只能由非专业教师任教,而专业的书法教师因为没有名额而不能进入学校,为了生存,很多书法专业的毕业生只能改行,这种现象还需要国家政策的调整。
4.书法教育各级部门管理不够健全,缺乏健全的考核、评价制度
目前,书法教育对口的管理部门职责不够清晰,大部分地方的书法教育归为美术管理范畴,学校也没有专业的书法教育的管理部门,对于书法教育的考核、评价没有完整的考核制度,自然无法对书法教育进行客观的考核、评估、监督和管理,导致书法课程不受重视,也影响师生学书法的热情,很难在书法领域有更好的发展。目前,学校书法教育急需一支完整的书法教学队伍,在理论上,能够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懂得书法教育,发展书法理论;在实践上,有专业的、造诣深厚的功底,建立健全书法教育体系,方能推动书法教育正常有序的发展。
三、发展书法教育的举措
1.政府引导,教育部门主管,加强书法教育的普及和提高
各级政府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应加强对书法教育普及提高,务实工作,协调各方面,切实解决书法普和教育教育工作中所遇到实际困难。从财政支持、政策法规、师资配备、考核细则、评价办法、学校管理、协调社会等方面进行切实工作,完善书法教育普及方案,使书法教育普及工作的能够顺利开展。
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对书法教育进行深入的调研和总结,制订完善的书法教育规划,加大财政投入,解决各种问题,切实做到书法教育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有规可循,在实际书法教学中能积极主动发挥潜能,推动书法教育正常有序的工作。各级地方教育部门一定要切实负责,把书法教育工作当成重要工作任务,了解学校的实际情况,做好基层工作,重视书法教育,对书法教育进行常抓不懈。
2.制定书法教育的评价标准、完善考核制度
完善的书法教育评价标准是评估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标准。要进行考核,必先要有考核标准和办法,政府部门要根据书法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健全和完善的考核标准,在进行推行下去时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执行。要有相应的考核制度,通过考核,来促进人们对书写重视。目前,我们虽然有硬笔书法考级标准,但很多考级部门良莠不齐,考核标准也就不一样,政府部门应当加大监管力度,制定完善的考核标准,才能推进书法教育正常持续的发展。
学校是实施书法教育教学的主体,学校要配合主管书法教育部门,落实书法教育责任人,努力完善教学体系、规范教学,提高书法教学人员的综合素质,完善考核制度,上下配合、齐心协力、积极主动、热情地投入到学校书法艺术教学工作中去,把书法教育有声有色开展下去。
3.加强基层人员能力培养,注重各级协会与学校均衡发展
师资队伍是教育教学中的核心问题。书法教师教学水平是书法教学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国家提倡书法教育的开展,但专业书法教师又有较大的缺口,虽然目前很多高校都有书法专业,但需求与就业不能很到地对接,现在很多学校的书法老师并不专业,所以对教师的培训和综合能力的提高至为重要,就需要主管部门把师资培训工作做好,提高书法教学水平。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6-0039-02
中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应用型中等专业人才。高素质包括职业技能与专业素质,还包括人文素养。而能够书写一手规范、整齐、美观的汉字,便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良好体现。因此,近些年来书法课程已成为中职学校公共素质教育程中的必修课程之一。在现代教育观念和立场之下,审视中职学校书法课程的实施不难发现,当下中职书法教育存在诸多不适应素质教育的地方。比如,由于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和中职学生的总体素质较低,导致书法教学方法失当和学生学习效果欠佳;教学中普遍存在偏重讲解理论和强化练字,学生难以把教师的讲解、示范和自己的练习有机结合,练了很长时间却进步不大,从而对学习书法丧失了信心,甚至产生了厌恶感;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忽视了书法教学的美育功能、忽视了书法教学模式的改革与优化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中职学校书法教育的效能。基于笔者多年从事书法教学工作的经验,现就书法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学生的训练与评价等谈几点浅见。
针对职教专业的性质,
开放性地整合教学内容
传统的书法教育都是依靠口传手授进行的,而现代教学主要依据教材。目前,中职书法课程并没有统一的教材,大多数书法教师都借助于各种字帖授课。毋庸置疑,这种教学思想和目标还是站在“写字”的立场上,要求学生临摹一本字帖或一种字体,以临摹的“像”为宗旨,学生的模仿力虽然得到了训练,但个性和创造力却受到了禁锢,同时,也没有体现出书法的美育特点、实用性质和时代特征。因此,中职书法课程内容应关注现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关注教育对象的发展变化,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更新,使之针对性、实效性更强,这样才能与时俱进,符合现代书法教育要求。
面对中职学生,书法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的职业方向和专业要求来整合,应力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且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对会计专业的学生进行书法教学时,就可以将“一二三……”、“壹贰叁……”、“123……”、“元角分……”、“合计、现金、支票……”等各类数字的规范书写和会计专业使用频率较高的汉字整合到日常教学内容中,并且设置情境教学,着重指导与练习,要求学生人人过关;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进行书法教学时,就可以将书法的字体演变和风格特点、书法的审美、各种书法形式的赏评等内容整合到教学内容中,渗透该专业学生在艺术设计实践中能迁移的相关书法知识;对即将毕业的学生可增加求职应聘应用文书写的内容介绍,并进行求职简历书写的模块指导与练习,令学生在制作简历时体会到练字的重要性;对教育专业的学生可增加小学课本的课题与教学内容的书写指导内容……这样,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和毕业生就业后的工作书写需求,增加相关的学习内容并进行整合,可以使学生在书法课中学习目的明确,充分感受到书法的实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书法教育提高实效性。
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
开放性地进行实践训练
中职学生多是因初中毕业后未能升入普通高中而选择中职学校的,学习成绩一般处于中下等水平,普遍基础知识储备不足,文化底子较薄,领悟能力偏弱,缺少学习的热情和兴趣,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容易灰心和自暴自弃。但是他们又具有思维活跃、情感丰富等特点。所以,要想保证书法课程的课堂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特点,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枯燥而艰苦的书法练习变得不令学生反感甚至对之产生兴趣。
(一)因材施教,分组要求,分层训练
书法课堂教学面对的是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心态、书法功底等进行分组,一般可以3~4人一组,选择有责任心、学习积极、书写水平在中上等的学生作组长,这样易于形成“互助式小组”,有利于发挥学生之间的良性影响,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分组训练、分组考核、布置不同作业等方式,进行隐性或显性的分层次教学。比如,对有的小组节节课都检查其练习作业,对有的小组的练习量适度加大,对有的小组侧重于书写结构的训练,对有的小组侧重于书写态度的关注……同时,在检查和指导的过程中,偏重于小组群体互助情况与共同进步结果的评价,积极肯定小组长的“小老师”工作和组员的点滴进步,充分发挥“互助小组”的作用。如此一来,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有了符合自己实际的学习目标和任务,练习中就少了畏难情绪,容易获得进步和成功的体验,从而大大增强学习和练习书法的信心。
(二)结合生活,注重应用,多样练习
书法作为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练习很重要。但师生都很容易走入“字是靠练出来的”误区,过分强调“多临帖”、“反复练”,同时,学用脱节,使学生在练习中感受不到书法给自己带来的益处,久而久之就对书法学习和练习失去了兴趣。
因此,在练习中要加强学以致用的指导和引导。比如,在阶段学习后的创作练习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喜好,让学生以“我喜欢的歌”为创作内容进行练习。学生书写自己喜欢的歌词内容,不仅兴致勃勃,而且自觉地提高了练字要求,感到练字有意思,有收获。还可以在训练中不局限于传统的章法训练,让学生通过制作书签、书写贺年卡和邀请函进行创作训练,增加练字兴趣;可以结合校园的文化活动,通过辅导学生书写宣传标语和通知等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还可以在春节前指导学生学习春联的书写……如此的多元化训练,能使学生在学以致用中获取成就感,有更明确的学习目标,产生更大的学习书法的动力和热情,达到身心的全面发展。
基于教育改革的要求,
开放性地实现多元评价
书法教学效果的评价是书法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做出客观的价值判断,评价的结果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结和反馈,也体现出对学生学习的肯定和期望。目前,学校书法考核与评价的方式多为“期末一张纸,一分定乾坤”的状况,不利于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表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进行综合评价,也不利于发挥评价的发展功能和激励作用。因此,书法课考评机制要进一步科学化、多元化,要注重日常考查和隐性考查,注重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考查。
在考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评价的内在激励作用,不囿于书法作业或书法作品的完成质量,而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多元评价。一是采取“考查+考试”形式,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例如,在期末进行传统的结业考试,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进行灵活多样的考查,按照百分比给出书法课程的综合成绩。二是改革考试的试卷形式,通过书法书写活动对学生的书写素养进行综合评价。例如,在评价学生的硬笔书法学习时,就可以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出一本手写的“硬笔书法作品集”,根据学生“作品集”的质量对“合作”和“分工”进行评分。这种形式在多次实践中都受到了学生的喜爱,他们兴致盎然,合作编出了一本令人惊喜的“作品集”。学生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他们给“作品集”起了时尚而又主题鲜明的名称,如《字也疯狂——某某组合硬笔书法》、《面子?面子!——字如其人》等等。学生们还颇有创意地在“作品集”中展现了他们自己查找的书法理论常识,一笔一画地抄录其中,增加了“作品集”内容的丰富性。他们有的参照市面的出版格式,所出“作品集”不仅设计美观,还绘制了条形码且订出了价格;有的是创新设计,做出了书卷等形式各异的“作品集”。在完成“作品集”的过程中,他们根据每个人的特长进行分工,有的负责左右结构范字的书写,有的负责上下结构范字的书写,有的负责书写硬笔书法作品,有的负责整个作品的装帧设计等等,每个人都各尽其责,充分展现了自己的优势,在组内达到了资源和优势的互补……这样的评价为我们展示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某个字书写是否合格,更体现出学生综合书法素养与团队合作意识,比传统的考试更有意义。三是要加强学生的互评和自我评价。多年的教育改革一直在提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不仅要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还要让学生自己也参与到对同学和对自身的评价中来,通过学生的互评和自评来认识自我,这既是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标志,也是其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的有效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自我反思、自我督导、自我评价的主动学习潜能,有利于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有利于学生个人能力的提高和身心的全面发展。
“水尝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以上仅是笔者通过实践的一管之见,希望与同仁共同探讨,得到指正。
参考文献:
[1]沈鹏.书法的“教”与“学”[J].中国书法,200l,(1).
[2]陈元龙.书法艺术的继承与创新[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2,(2).
[3]许建新.从写字到书法,与时俱进的“全人教育”[J].中国钢笔书法,2003,(7).
[4]俞芳.教师效能与书法教学的有效性[J].艺术百家,2005,(2).
[5]胡宇晴.书法分层教学的原则和措施[J].青少年书法,2004,(23).
[6]郭东兵.书法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现状分析与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7.
G633.955
汉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名词,汉字也在几千年中华文化的延续中扮演了重要的载体角色。中国的书法是古老的艺术瑰宝,她充分地展现了中国人的心灵世界与艺术精神,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才能的结晶,也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来的历史。
一、校本课程之高中书法教学现状
中国的汉字来源于社会的生活需要,起初生活在中华大地的先民们,用画图的方法将对象的形象描摹下来,成为表示这个对象的字,方便人们思想交流与信息传递。有句古语,“字疏尺牍,千里面目”很好地表达了汉字书法在古代的传达人们情感的作用,日久天长,图画慢慢地转向了象形字,书法由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经历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字体也因此在不断地演变,从萌芽到成熟,具有漫长的孕育过程,直到今天。但目前青少年书法教育,尤其是高中学生的校本书法教育存在很大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一)缺乏对学生汉字书写素质的重视
高中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很多学校的教学是围绕着高考而进行的应试教育,对书法等传统文化的课程并不重视,鲜有学校专门开设书法课程。学生也因为书法课程与学习并不相关,如果不是个别学生的特殊兴趣,很少会有学生对书法有太高的热情。
(二)信息时代对书法的冲击
由于计算机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办公工具,其便利高效的特点,使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硬笔的使用逐渐减少,毛笔书法的学习更是少之又少。
(三)缺乏有合格素养的书法教师
书法是我国传统的艺术,近些年高校也开设了相当的书法专业,以培养书法人才,但由于历史和社会问题,目前能娴熟从事书法教学的教师仍然很少。很多书法课均是由书法素质较好的教师代授的,再者书法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写字,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专业素养,不是简单能写好字就能从事书法教学的。
二、 高中书法有效教学模式的探究
(一)教学时要安排适当的书法鉴赏时间
书法教育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书法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书法鉴赏水平,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书法的热情和兴趣,提高学生的书法写作能力,而且鉴赏是书法学习入门的必须步骤,鉴赏时间应在课堂上应时加入。鉴于书法自身具有的这种特殊美,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感受众多流派,如五大书体流派纷呈,楷书中的欧颜柳赵四大楷书风格鲜明各异,以及褚体的铁画银钩风格,魏碑众多无名书家的怪俏,还有魏晋小楷,唐代的灵飞经到元代赵孟\的小楷和明代文征明的小楷都呈现了自己独特的面貌。篆书中的甲骨文,金文至李斯的小篆,李阳冰的玉箸体,再到清代诸家的小篆都引领了各个时代的审美取向。隶书、行书的面貌呈现也极其相似,这些丰富的历史书法作品可以启发学生去观察书法家的典故和思想以及书风,更深层次去体会书法作品用笔、线条、墨色、结构及章法,通过体会点线、结体,空间和意象,去领略作品中所蕴含着的风格。(二)注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对书法学习久的人都会明白,书法学习中个人领悟的能力在其进步中占有很大的作用,而这种领悟在课堂上的出现不如在实际生活中更加深刻。在课后之余,学生可通过如微课、网络视频等途径,学习字体结构、运笔技巧等,并结合相关书籍,多临摹喜欢的法帖进行练习。或者学生可选定自己感兴趣的某一种书法加强练习,然后教师根据学生自学结果予以指导,对提高学生的书法能力大有裨益。当然也可以在节假日在书法辅导班学习,结交在书法方面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共同交流学习心得,这样对自身书学素养的提高一定远远快于教学课堂。
(三)教学设计的创新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其自身有较强的趣味性,教师可借此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积极性,更多的注重课堂的有效性,使学生在书法课上获得艺术的享受和传统文化的熏陶。一是教师应该尽量活跃课堂气氛,探索新的课堂组织形式,使学生参与其中。例如每节书法课前,通过向学生讲书法家习字的故事的方式,或者让学生观看当代大书法家习作视频的方式,又或者由教师亲自课堂示范,来调动学生学习书法的情绪,提高其对书法学习的兴趣[2]。而是教师应注重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书法教学本来就是灵活多变的,只要是有益的方法,教师都可以采用,比如使用多媒体教学、使用网络或者请书法前辈亲临挥毫,都不失为合适的教学方法。
(四)通过临习书法提高书法写作水平
在临帖过程中有对临、背临和意临三种,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技巧和方法。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指导,最开始临帖应该是从书写楷书开始的,但也不一定,由于隶书篆书的难度不是很大,从隶书篆书入门再学习楷书行书也是可行的。等学生的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慢慢选择性的临习颜体、柳体、欧体等字体。毕竟书法学习没有捷径,只能通过自己的感悟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有所提高。讲解同时应该向学生讲述每部作品所包含的历史情感,使学生从内心中认同,愿意去体会书法文化的博大精深。
结语:
书法是学校实现美学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对书法的学习,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的素养。但如今社会,校本课程之高中书法教育面临诸多问题,本文通过概述高中书法教学的现状,然后分别从课堂组织形式、教学设计方法、书法正确临摹方式及评价和培养学生自学书法能力及素养等教师模式上不断总结探究,为高中书法之有效教学提供了宝贵经验,并强调高中书法教育创新改革的必要性及深远意义。
书法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因其内蕴广泛,具有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成为中小学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倍受社会关注。笔者曾对15所中小学书法课程开设情况,及家长对中小学生学习书法的态度进行了走访调查,总结出的数据不尽人意,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三年级喜欢写字的不到20%;五六年级不到10%;到了初中出现严重的分化,对书法有兴趣的只能达到5%;九年义务教育,怎么使我们的学生对书法的兴趣下降到了如此地步呢?经过调查分析,笔者认为有如下因素:
一、应试因素。
1、在很多中小学校里,只注重学习成绩和升学率,书法课的开设行同虚设。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虽然有所转变,但许多学校的教育观念没有转变,传统教学方法没改变,仍然束缚着教师的指导思想,应试教育仍然占主导地位,学生平时绝大部分时间被数、理、化知识学习所占用,可以说学生想爱书法不容易,从而也影响了参加书法学习的兴趣。
2、从对15所中小学书法课程开设情况调查看出,学校一手高举素质教育旗帜,一手高喊分数挂帅。把数、理、化知识考试成绩好的学生,在学校最显著的位置给予宣传表扬。而在艺术方面成绩突出的学生,就没有这种表扬形式。这种重分数轻技艺的现象也影响了对书法的学习兴趣。
3、在调查中发现个别学校就没有专业书法教师,有的学校即使有书法课,因缺乏资料,或图省事,书法课让学生自己练习临摹,学生本来就没有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再加上课堂气氛低沉,使学生自然失去学书法的兴趣,这种轻视书法课质量的作法,严重影响了对学生书法兴趣的培养。
二、家庭因素。
孩子从入学后,多数家长只注重孩子的文化课学习,轻视培养孩子的书法特长学习,只把文化成绩当成衡量成材的标准,这就使孩子错误的认为文化成绩是主要的,兴趣爱好是次要的,于是本来具有书写天性的学生被慢慢丰杀了。这种强制性文化学习,极大地影响了对孩子的特长培养。目前,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大一部分家长、老师认为书法是文化的边缘学科,学好学坏无所谓,反正考试成绩也不和文化成绩挂钩,导致学生上书法课往往没有主动性,不思进取、能躲就躲、能逃就逃,对写不好汉字缺乏应有的耻辱感,更不要说培养起书法兴趣了。
三、师资因素 。
传统教育是“师本教育”,其核心是以教师为本,过分突出教师的主体作用,重视由教师单向传授知识,再加上教师业务水平不高、教学方法不科学不新颖、责任心不强等因素,对学生没有吸引力。
有些书法老师对书写差的学生,不是耐心指导幚教,反而常斥责、挖苦学生,使学生对书法的学习兴趣、信心受到极大打击,认为自己就不是学习书法的料,往往就这样被泯灭了。 转贴于
通过对影响学生书法兴趣的原因分析,我们在书法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书法兴趣:
一、以表扬方式激发学书信心。
在书法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恰当的表扬鼓励,让他们增强学习书法的信心和兴趣,在教学中还要善于观察、发现他们在某种书体方面的兴趣,并给予技巧、方法指导,让他们在自己有兴趣的书体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教授学生时,应先易后难的教法,使学生感受到学有所获。对此,老师应事先周密考虑,把同等水平的学生分到一起,这样有助于克服自卑心理,增强学习信心和兴趣。也可以运用分层教学法,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客观地分多个层次小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书法的成就感,从而让学生在体验成就中增加学习兴趣。这种转变教学观念,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艺术素质,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书法书写水平。
二、以新颖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
书法老师应在贯彻教学大纲内容的前题下,尽量在新字上下功夫,比如:在课堂教学穿插一些现代或古代书法家、画家、包括歌唱家的一些有趣的故事,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放松了大脑的紧张情绪,从而缓解了压抑的课堂气氛,在寓教于乐中提高学生对书法的兴趣。总之,只要老师注意课堂内容安排的新颖性,教法手段运用的多变性,充分体现书法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艺术性,就能吸引学生爱上你的书法课。
一、中职学校开展书法教育的必要性
1.中职学生的书写能力薄弱笔者曾对本校的中职学生做过汉字书写能力的问卷,经调查发现:一个班级里接触过毛笔书法的同学只有1—2个,这1、2个同学也只是小时候学过1、2天,八成以上的学生毛笔执笔方式不正确,毛笔字基本不会写,书写能力低下。很大一部分同学连水笔字也写得歪歪扭扭,无行无列乱成一堆,难以辨认,临近毕业书写的水平还是不尽人意。2.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中职学校开展书法教育,一方面使学生了解汉字的发展历史,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踏实稳重、坚韧耐心的良好品质;更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应对就业和发展的一种技术技能、文化素养的体现。
3.中职学校的书法教育缺位严重今年,笔者在开设书法公开课之前,了解了一下本地区中职学校开设书法课的情况:中职学校开设书法课的情况不乐观,很多学校在工艺美术、广告设计等专业课程中也没有开设书法课,连专业需求要开设的书法教育都没有开展,更谈不上对全体学生进行书写能力的训练。有的学校虽以社团的形式开设了书法课,但常常因为学校、教师、场地等原因,没有科学安排和系统教学。今年教育系统举办的教职工书画大赛,在书法类获奖得17件作品中,中职学校只有两所学校的3位教师榜上有名,中职学校书法教师的获奖比例低,也体现了中职书法师资的薄弱。
二、中职学校开展书法教育的背景
2011年8月,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要求中小学校通过有关课程和活动开展书法教育。不过从本地中职学校的现状来看,情况不容乐观,课程设置没有到位,师资力量存在较大缺口,教材没有配套和到位等等,诸多困难导致学校开展书法教育较冷谈。但相上的一些书法培训班倒是搞得红红火火,这个现象反映出社会有需求,家长有愿望,学生有热情。在选择性课改的背景下开展书法教育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推动中职层面的书法教育工作急需我们教育相关部门上下联动,齐心协力。宁波作为浙江省职业教育走在前列的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对书法教育非常重视。近几年,宁波开展了中职书法教育试点学校评选,举办了宁波市书法教育论文评选活动,在市技能(才艺)比赛中设立书法比赛项目,对书法试点学校的典型经验汇编成书并正式出版等等。大大推动了中职学校书法教育的开展,掀起了中职学校开设书法教育,传承民族文化传统的良好氛围。宁波镇海职教中心成立政协书画院传承基地和书法创作教育基地,多年来坚持书法特色教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学校良好的书法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成长平台,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书法人才,"以书怡情,以书铸品,以书立信",也使得这些爱好书法的中职生全面地发展,成为社会优秀的建设人才。四明职高——《带领学生走进书法艺术的殿堂》,古林职高——《以人为本,构建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职高书法教学体系》,象山职高——《职业高中进行书法教育的实践和研究》,宁波水产学校——《立足书法教学,培养审美情趣》,宁波经贸学校——《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书法教育的思考和尝试》等等一批成果脱颖而出。
三、中职学校开展书法教学的思考
选择性课改正呈现出全面、积极推进的良好态势,学校的课程整合和学生的课程选择全面开展,书法教育可以借机登上舞台,让那些有需求有愿望学习书法的学生来选择书法教育,走进书法课堂。在具体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为使学生获得书法知识和书写技能,需要我们从事书法教育的工作者加强教学研究,采取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使其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1.开展职业体验活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办法,举办书法教育讲座,组织学生参观各级各类书画展览,欣赏书法家的现场表演,走进社区书写春联等形式,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激发兴趣,让学生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作为书法教师,要利用一切手段加以引导,把枯燥无味的书法课变成寓教于乐的“兴趣”课,以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建立多元选择,实行因材施教。通过选修课的形式开展书法教育,给学生提供选教师、选班级、选书体、选程度的机会,既满足学生学习的愿望,又能进行因材施教。让对书法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使他们成为书法的骨干,让他们在班级中起到带头作用。对基础较薄弱的学生,首先肯定他们的选择,鼓励他们增强自信心,从基础抓起,用心去关注他们,帮助他们。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他们书写中存在的问题,耐心指导,提出改进方法,使们不断进步。
3.安排科学合理的课程计划。根据中职学生的具体实际,作为非专业性、普及性的中职书法教学,应将中职书法课的教学内容分块化、系统化,使每个年级有各自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并将每个教学内容细化到每一堂课。中职一年级,重点讲授书写的基本知识,包括“文房四宝”、执笔方法和基本笔画的写法,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基本笔法和间架结构,达到运笔自如;中职二年级在正确书写楷书的基础上,重点学习行楷字的基本规律,掌握行楷字的基本笔画和间架结构,使学生书写正确,线条流畅,结构合理;中职三年级重点是书写技能的训练和提高,要不断地临摹和创作,达到字形美观,结构合理,章法正确。这样分模块、分阶段、有计划的教学,不仅便于教师操作,更有利于教学的顺利实施和教学效果的实现。
4.创新教学组织管理模式。在教学方法上倡导理实一体的教学理念,体现参与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点。在实际的书法教学中,可以采取软笔书法和硬笔书法同步的教学方法,同讲同练,相辅相成,使毛笔字和硬笔字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学生在临摹字帖的过程中,要把握对字帖用笔、结体、风格的理解,提高对字帖的认识和理解。在教和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帮助、引导学生总结书写的规律,通过规律可以促进学生对所学书体的认识,把握不同书体的不同特点和规律,有利于书写水平的提高和进步,学习便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书法教学要精讲多练,积极示范,对新授的知识点,先给学生做整体示范,或在黑板上集体示范,或以小组为单位示范,把书写的技巧展现给学生看。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实践练习,并对学生进行巡回指导。在指导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练习存在的不同问题,及时地指出并给予个别辅导。通过这种示范和指导,学生便能更好地理解、消化所学内容,并自觉地在实践中练习,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5、优化评价机制。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积极进取、全面提高。作业批改和点评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书法教师精炼、中肯、形象的作业批改,不仅能把作业中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学生本人,对提高学生的书写技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通过沟通还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中职学校开展书法教育教学是中职改革育人模式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激发学生自身潜能、搭建健康成长的重要平台。培养中职学生书写基本技能和书法艺术欣赏水平是有效提升综合职业素养、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的积极探索,可以进一步树立并牢固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认同和传承的执着信仰。
作者:徐飞波 单位:嘉兴市秀水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王茂虎.关于中职书法教学评价体系建设的思考.科学咨询,2015,第20期:6-6.
[2]王炳维.关于中职生硬笔书法教学的思考.速读旬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