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2 10:47:0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公益调查报告,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我市公益事业逐步发展,在改善民生、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市城镇有162户275个困难人口、农村22631户40854个贫困人口,64569残疾人,要解决好这些弱势群体面临的困难,不仅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而且需要慈善事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我市2019年2月成立慈善总会, 2019年1月成立慈善基金会。6年来,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广泛参与,我市慈善事业发展迅猛,全市累计募集善款7000万元,救助支出3200万元,救助困难群众13839人次,在助医、助学、帮残、抚孤、救灾等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19年下半年起,我市启动镇级慈善分会建设,全市16个镇和1个经济开发区全部建立慈善会,形成了以市慈善会为龙头,镇(开发区)慈善分会为依托的慈善组织网络体系,全市公褒事业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多年来,**市妇联积极参与全市慈善事业的发展,以孤寡老人、贫困单亲母亲、孤贫儿童和留守儿童以及下岗失业人员等为重点服务对象,以社会救助、慈善公益、优抚助困、敬老扶幼、法律援助等作为重点服务领域,先后募集资金150余万元,帮助86名贫困女大学生圆了大学梦,资助近千名孤贫儿童继续学业,为我市公益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正视形势,公益事业任重道远
我市公益事业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我市困难群众、弱势群体的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是宣传认知力度不够。公众对公益事业的认识非常模糊,慈善意识还比较淡漠。多数人都认为公益是企业家的事,是有钱人的事,公益活动只是对少数人的一种暂时的、消极的救济,实际上公益是一个人人都能为、人人都应为的事业,它是一个有责任感和道德观念的社会成员具有的基本素质,它是公民权利和仁爱理念的结合,是人道主义、人文关怀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结合,是公众的点滴奉献成就他人梦想的善举。
二是社会力量盘活不够。关心、关爱弱势群众的发展离不开慈善事业的帮扶,但仅仅依靠慈善部门力量还显得有些薄弱,还需要引导更多的社会组织、义工队伍共同努力,才能达到万众一心,共促和谐的社会效果。
三是救助项目开拓不够。目前,我市开拓的公益救助项目虽然涉及到医疗、助困等方面,但是远远不能惠及到各个层面。举个例子来说,我市特困单亲母亲3811人,据初步筛查,患两癌(乳腺癌、子宫癌)的农村特困妇女多达216人。这部分人虽然享受了低保照顾,但是家庭贫困,再加上高昂的医药费,生活十分困难。而社会救助手续繁杂,救助落实的资金只能是杯水车薪,且救助的方式为个人先治疗,再申请,使得一些特困妇女往往是望而却步,有的干脆放弃治疗和求助。还有孤儿收养、孤寡老人的赡养对贫困家庭等等的救助都还多多少少存在欠缺。
四是内生动力激发不够。目前我市的公益资金多依靠先富起来的企业和个人贡献力量,反哺社会,然而部分企业和个人对社会的回报不如人意,救助工作流于形式,缺乏长效机制引领和制约,导致慈善救助往往有头无尾,影响参与者的积极性,最终造成慈善事业的内生动力不足。
三、借力生力,公益事业循环发展
一要加强教育引导,形成全民慈善理念。慈善事业不是靠一人一时、一朝一夕之力传承和发扬的,它需要的是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要广泛地利用网络、报刊、电视等媒体宣传慈善事业的历史和发展状况、慈善爱心人士和企业的先进事迹等,多方合力、多管齐下,形成强大的舆论宣传攻势,形成一种榜样的引导作用和社会舆论氛围,鼓励激发更多的捐赠行为,弘扬“慈善光荣,助人为乐”的新风正气,扩大慈善影响力和覆盖面。
、影响城市供水企业效益的主要因素
(一)政府部门对供水企业的摊派和干预
长期以来,由于供水企业在城市生存和发展中具有基础性、社会性、公益性的特殊地位,供水企业与政府之间存在很深的特殊依赖关系。一方面供水企业在供水资源、建设投资、地方政策、水价调整等诸多方面对政府有极大的依赖性;另一方面政府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对供水企业除了正常的安全优质供水要求外,对供水企业人、财、物的摊派,使企业背上额外的负担。对于亏困企业欠费、供水报装有关规费酌减免以及城市建设过程中很多问题的处理上,政府常常通过牺牲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来缓解社会压力。这样不仅损害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严重损害了企业的社会效益。
(二)水价形成机制不完善
水价是影响供水企业水费收入的直接因素,水价形成机制是影响供水企业效益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因素。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水价普遍偏低,水价没有充分反映水的使用价值,水费收入并不能满足供水企业正常运营和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资金。长期以来,水价的制定偏离了完全成本的概念,受福利事业性质收费的思想影响,水价的形成没有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水价形成机制不完善,水价调整不到位,水费回收自然就难于保障供水企业的效益。
(三)城市建设发展、改造城市管网、提高供水质等促使供水成本增加
1、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随着老城区改造以及新城区的建设,城市供水管网不适应供水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大多数供水企业管网管材质量差且漏耗高,必须逐步更新改造;而新城区的建设又需要同步发展新的供水管网,这些工作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2、源水恶化、出厂水水质标准的提高。中国水源污染形势十分严峻,全国90的城市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每年有590亿吨的污水污染江河湖库。污染已成为我国城市安全供水的最大障碍。按建设部要求,从XX年起,全国供水企业出厂水浊度不超过1度。这就要求供水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生产工艺、技术改造,加快对老水厂改造的步伐;
3、实施一户一表对企业效益的影响。按国家要求城市供水应实行装表到户、抄表到户计量收费,推行抄收到户工作后,供水企业承担了楼内主管改造,水箱清洗、维护,户外管道改造等工作,大幅度增加了运行维护成本,加大了管网漏失率;
4、二次供水的经营管理。供水企业承接了大型居民小区、高层建筑等产权(管理)单位的二次供水工作。二次加压供水设施(含转压站、水池、水箱、管网等)的改造费、运营费由供水企业承担,大幅度加大自来水公司运行成本;
5、售水量下滑、欠费严重、水费回收难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在产业政策、经济大环境和市场导向等多重压力下,许多传统的行业,如机械、化工、纺织、印染、橡胶等传统耗水量大的行业出现负增长甚至关停并转,导致用水量大幅减少。取消底度、推行一户一表、实施分类计量等利民工程改造导致售水量下降。部分城市供水区域内自备井滥开滥采十分惊人,其数量不断增加。不但影响了城市水资源的有效保护,而且给城市供水管理带来极大隐患。在水费回收方面,有些单位长年拖欠水费,甚至变成呆帐、死帐。
中图分类号:TS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21X(2016)03-0150-07
一、田野调查点介绍
古丈县位于武陵山区山岳地带,境内山峦起伏,谷幽林深,溪河网布,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少酷暑。当地所产绿茶品质优异,以古丈毛尖为甚。古丈县种植绿茶有近千年的历史,是湖南省产茶历史最悠久的茶区之一。古丈县属于山地型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水集中,年平均气温在16 ℃左右,温和湿润,热量充足。土壤腐殖质及土层厚度微域分布明显,土壤质地多为壤土或砂壤土,含氮量大于1%的面积占土壤面积的83%。全磷含量在02%-05%之间,全钾含量平均为22%,硒含量极为丰富,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特定自然生态条件下,相对肥沃的土壤养分,尤其是茶园土壤母质多为紫色板页岩分化而来,含磷量高,极宜茶树生长。
古丈县古阳镇二龙庵为此次调查的田野点。历史上二龙庵曾为少数民族向中央进贡茶叶的茶叶产地,是土家族、苗族聚居区,距古丈县城3公里,东接岩头寨,西连双溪,北与罗依溪、高望界接壤,南和默戎、坪坝、河蓬交界。
主要调查对象信息:
1.罗时应,男,70岁,已婚,茶农,几代人以茶叶为生,古丈县古阳镇茶叶村人,主要茶叶地在二龙庵茶场;采访地点:二龙庵茶场;采访时间:2016年4月17日。
2.陈小二,女,47岁,已婚,茶农,古阳镇茶叶村凉水井人,其茶园位于古丈县二龙庵茶场;采访地点:古丈县茶叶村凉水井组;采访时间:2016年5月25日。
3.彭小燕,女,44岁,已婚,三道河茶叶个体经营户,古丈县红石林镇先锋村人;采访地点:古丈县三道河茶厂;采访时间:2016年6月7日。
4.张林禄,男,45岁,已婚,茶农,以茶为生,系古丈县古阳镇茶叶村竹溪组人,其茶园位于竹溪湾,目前该地方均被县政府规划为百亩茶叶示范基地。采访地点:古阳镇茶叶村竹溪湾组;采访时间:2016年6月20日。
5.田宏平,男,44 岁,已婚,古丈县广潭河茶叶有限公司个体户,古丈县红石林镇白果树村人,其茶园位于古丈红石林镇广潭河茶叶示范基地;采访地点:古丈县红星小区常德街茶叶铺;采访时间:2016年7月5日。
二、古丈毛尖的由来
古丈毛尖作为全国名茶之一,以其条索紧细圆直、色泽翠绿、白毫显露、汤色黄绿透亮、滋味醇爽、回味悠长、香高持久、耐冲泡等显著特点而久负盛名,屡屡获得各界称赞。
古丈种茶历史悠久,最早文字记载见诸东汉《桐君录》,该书首次提及茶叶之名。据《茶经》记载:“辰州溆浦县西北350里无射山,灵郡土贡茶芽二百斤。云:蛮俗当吉庆之时,亲族集会,歌舞于此,山多茶树。”[1]无射山的具体地界虽不可详考,但该书提及的产茶地显然地处武陵山区,而古丈地区也涵盖在其中。据此推测,古丈地区产茶树,由来已久,几乎可以上溯到1600年以前。不过,从该书的记载行文看来,这儿的茶树可能不是栽培茶树,而是野生的茶树。唐代杜佑《通典》记载:“溪州等地均有茶芽入贡。”①①(唐)杜佑撰《通典》,卷四《食货》。 溪州乃是后世永顺、古丈等地的古地名。这一记载可以佐证武陵山区向朝廷贡茶由来已久。南北朝《荆州土地记》记载:“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②②(南北朝)《荆州土地记》,(清)陈运溶辑。 足证武陵山区植茶历史悠久,茶品优良,通过地方政权的贡赋制度,将这儿产的茶叶流通到内地,其名茶产地所称的“武陵七县”显然将古丈地区包括在其中。又据《旧唐书》记载:“唐代溪洲以茅茶入贡”,③③(后晋)刘d撰《旧唐书》,卷四十八志,第二十八《食货上》。 文中提及的茅茶,乃是后世所称的茶芽。这一记载说明古丈产出名茶的历史,至少可以上溯到唐代。
宋时的溪州为羁糜州,溪州刺史彭氏也以土贡的方式向朝廷贡茶。但因朝廷对此地的管控并不具有延续性,因而有关贡茶的记录,文献所载并不系统,但溪州地区一直向朝廷贡茶则是不争的历史事实。元代在溪州地区设置土司,称为永顺安抚司,古丈地区则由该土司统辖。明朝永顺保靖分别设置为两个宣慰司,古丈地区交由永顺彭氏土司统辖,并在该地设置了古丈坪长官司,永顺土司对朝廷的贡茶出处,开始变得明朗。又据《古丈坪厅志》载:“青云山城北里许,耸拔入云,四时青光不断,上建青云寺。”④④(清)董鸿勋:古丈坪厅志卷十一《物产》,光绪三年(1907),铅印本影印。 青云寺亦名二龙庵,始建于清初,为古丈毛尖贡茶主要产区,所产的“青云银峰”,紧细圆直,汤色碧绿,滋味醇爽,微苦而甘,性微寒。该书对“青云银峰”茶产品属性的描述完全与其后的古丈毛尖相一致,这应当是古丈毛尖的源头,文中所称的青云银峰,显然是古丈毛尖正式流入民间市场之际的茶叶品名,可见,“青云银峰”乃是古丈毛尖的前身。
“青云银峰”后改称为“古丈毛尖”,有三大原因。其一,清雍正之际,朝廷实施了改土归流,古丈坪长官司改建为古丈坪厅,归新建的永顺府统辖。该厅境内产茶之处甚多,非止青云山一处。因而以古丈为商品名,更容易为外界所接受;其二,古丈所产的茶叶,表面布满了白色的毫毛,此前称为银峰,也是因此而来。称为古丈毛尖,意在凸显该地所产茶叶的外观特性;其三,古丈毛尖一名中的“尖”字,意在强调这种名茶是用初春萌发的茶芽制作而成。高标准的茶品通常都以“一枪一旗”茶芽为原料,制成的成品成针状。因而称之为“尖”,意在强调其外形。
总而言之,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无论是称为茅茶,称为茶芽,或者银峰,都可以视为古丈毛尖的前身,其制作工艺一脉相承,今天所能观察到的制茶工艺,乃是历史积淀的产物。
三、古丈毛尖的等级划分
苗族乡民认定,在古丈毛尖这一名茶的内部,同样也有等次分明的划分。为此,苗族乡民做了4个等次的划分:最上等为“社茶”;其次是为“毛尖”;再次级是“次毛尖”;最后一级称为“曲毫”。只有其中的“社茶”才配称为古丈毛尖的极品。所谓“社茶”,是指老茶树,最好是百年以上的老茶树,在秋后开始萌动的茶芽,入冬后,由于受当地自然环境所限,茶芽的生长极慢,要等到越冬后来年的春社日前后,才发育成型,可供采摘。采下的茶芽是“一枪一旗”,即,一片叶子张开,另一片叶子裹成针状。用这样的茶芽加工出来的古丈毛尖,就是大家所称的“社茶”。称为“社茶”的依据是在春社日前后采摘的粗茶,这次采下的茶芽,由于生长极为缓慢,储备的营养物质极为丰富,再加上是产自古茶树,因而制成的茶叶,才能达到优质品级。不过,近年来,这样的古茶树所剩无几,市间所称古丈“社茶”早就名不副实了。市间出售的茶芽,凡称为“社茶”者,在苗族乡民看来,都属于次级茶叶。
古丈毛尖在当地也称“清明茶”,主要是在清明节前后采下的茶芽,这样的茶芽是在入春后才萌发的茶芽。采摘时,茶芽呈现为“一枪一旗”,或“一枪二旗”。用这种茶芽加工制作的古丈毛尖属于次等茶品。目前市场上能够买到的优质古丈毛尖大多为这一等级的茶品。不过,同样因为百年古茶树所剩无几,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古丈毛尖,在质量上也达不到传统的古丈毛尖的标准。原因全在于这些茶叶都采自矮化后的幼茶树,幼茶树储备的营养物质不够,所发的茶芽自然达不到传统古丈毛尖的水准。立夏前后,采下的茶芽大多是从清明节以后才萌发的茶芽。由于这一季节茶芽萌发生长速度很快,到采摘时,大多呈现为“一枪二旗”,或“一枪三旗”,其制成的茶叶,品质就下降许多,苗族乡民将这一等级的茶叶通常称之为古丈“次毛尖”。目前市场上假冒古丈毛尖的多为这一等级的茶品。夏至后才采摘的茶芽,完全是在上述三类优质茶叶采摘后,才重新长出的茶芽。用这种茶芽制成的茶品,色香味的特色,基本上全部丧失,因而不配称为古丈毛尖,苗族乡民称之为“曲毫”。这次采下的茶芽较为粗大,纤维化严重,根本无法在加工中捻制成针形,而只能随意焙烘成茶。成茶后,形状拳曲,因而才特意称之为“曲毫”。事实上称为“曲毫”者,与古丈毛尖的名称完全不符,谎将这类茶品称为古丈毛尖,实属典型的商业欺诈,苗族乡民从来不予认可。
单从这一品级分类体系就不难看出,当地苗族乡民对茶叶生物属性认知获得的知识极为丰富、完善和精准。当然,这也是识别古丈毛尖等级差异的民间知识和智慧的结晶,更是当前申报优秀农业文化遗产,制定古丈毛尖质量规格和标准的本土知识和技术依据。
四、古丈毛尖的采摘工艺
古丈毛尖采摘季节性较强,鲜叶质量要求高。一般在清明节前一个星期开采,全程采摘期为10-15天。清明节前采的为“社茶”,清明节后采的为“清明茶”。鲜叶要求采一芽一叶,叶要求初展,或开展,并要求不能采摘带雨水的茶芽,不采紫色叶,更不能采虫伤叶,也不能采成空心茶芽,即光有茶叶,而没有茶芯的茶芽。同时不允许夹带鱼叶和茶芽根部的鳞片,所谓鱼叶,是指叶片尚未舒展者。
古丈苗族采茶有春夏秋三季之别。但古丈毛尖只能取自春叶。夏季所采的茶叶只能加工成粗茶,或者红茶。秋季所采的茶叶,通常也不能用于加工古丈毛尖之用。不过秋叶的质量,比夏茶稍高,可以制作古丈次毛尖之用。采摘期的采摘时辰以每天的清晨为好,一般要求在太阳直射到茶芽之前为度,这是加工极品贡茶的标准。至令,一般的古丈毛尖是中午采下的鲜叶,也可以使用,当然其品质就稍感逊色了。当下市场上所售的古丈毛尖,其采摘时间控制并不严格,为了提高产量,节约劳动力,通常不再关注每天的具体采摘时间。据苗族乡民介绍,其间的原因在于为了追求产量,不得不放宽采茶的时间,特别是雇工采茶,为了提高产量,更无暇顾及具体的采摘时间了。不过,正午采下的鲜叶品质标准都不高,对茶叶的质量影响较大。若不是内行,很难加以区分,普通民众也觉得没有必要苛求,才导致眼前的状况,但这种做法与传统的严格要求,肯定有较大的偏差。传统采茶时间的严格限制,其实有非常明确地科学性和合理性,其依据在于,一旦太阳光直射到茶芽时,初生的茶芽也会开始光合作用,而不是靠茶树所提供的养料生长。光合作用一旦开始,茶叶内部的化学成分就会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到茶叶的香味和口感。因而,古代加工贡茶时,一定要选择太阳光没有直射到茶芽前采摘。当然要执行这样的要求,会大大降低茶芽的产量。市场上出售的普通古丈毛尖,都无法按这样的标准实施。
古丈毛尖加工的要结在于,采茶时的断芽,大多采用掰断或者扯断,指甲通常不直接接触断口处。掰断是将手的大拇指和食指一并使用,再借手腕力量向上掰断;扯断是指用手的食指和中指夹住茶叶,向上使劲,扯断茶叶。之所以要严格规定采茶的技术要求,其目的都是要求采茶的过程中,手指不对茶芽构成挤压,以免导致茶叶基部细胞的破裂。细胞破裂后,细胞液会流出细胞外,茶叶内部的生化反应就会导致茶叶的香味和口感有效物质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制作茶品的质量。至于为何不能用指甲掐断芽根,则与很多有关茶叶的专著存在着较大地偏差。比如《茶史》一书就明确记载,断茶时必须要快,只能用指甲掐断,不能有手指掰断,而古丈毛尖的采摘却不允许用指甲。[2]其间的原因则在于,古丈毛尖的产地,与我国东南地带的茶叶产地生态背景很不相同。古丈毛尖的茶树生长地,春季多浓雾和阴天,茶芽长出后,生长速度很慢。茶芽基部的茶梗,十分柔嫩,通常都不会出现纤维化,因而很脆,只要稍加用力,茶芽的梗就会自然弹断,因而无需用指甲掐断。这样做的好处则在于,由于茶梗是自然弹断,因而破裂的细胞很少。汁液的渗出微不足道,不会引发红根,更不会影响到茶叶的香味和口感。
在采茶过程中,最易出现的败作就是“红根”。所谓“红根”,就是指制作好的茶叶根部呈现为红褐色,而这也是茶叶质量欠佳的直接标志。因而茶叶采摘后,如果每根茶叶的基部颜色变成红褐色,茶农们一般称之为“红根”。“红根”就是指茶叶所含的单宁酸,经过氧化后变成红褐色,出现红褐色以后,茶叶的品质就会明显下降,不能制作出极品的古丈毛尖。要避免制茶中出现红根,其间的技术要领是采茶时,不能对茶根处用力挤压,而导致茶叶里的细胞破裂。细胞破裂就会引发茶叶大量分泌单宁酸,从而表现为红根现象。
不仅采茶时的技术要求十分严格,对鲜芽的运输要求也十分严格,关键是要确保鲜叶及时进入制茶工艺,否则也会影响茶叶的质量。如果采下的鲜茶在空气中延续的时间过久,没有及时做摊青、杀青加工,或者在鲜茶芽运输的过程中,受到人为的挤压或过于紧密的堆放,都会导致茶叶过分的分泌单宁酸,同样会造成茶芽的红根现象。因而苗族乡民无论是采茶、运输,还是摊青、杀青,都要做到快、轻,不仅茶芽的装筐,要从快从轻,鲜茶芽运输的过程中也必须要用透风的竹篓、背篓,轻放、轻装。采完一批就要马上送到加工地点实施摊青和杀青。摊青、杀青时也要快放、轻放,不允许拖延时间,其标准是鲜茶芽运到加工地时,最好保持处于常温状态,茶芽如果发热,那就意味着茶芽开始变质,制作成古丈毛尖,等级就要下降。遇到这样的情况,苗族乡民通常是将稍微变质的茶芽用于制作红茶。这不仅是为了避免出现红根,同时也是为了避免鲜茶受挤压,或者呼吸不畅时,会发生不利的生化反应,影响茶叶的芳香和口味。
总之,古丈苗族乡民的采茶记忆十分考究,虽说各项技术要求都是靠经验积累而来,但其原理却与当代的科学技术分析结论完全契合,而且还与古丈毛尖的生长背景相合拍。随着中国社会富裕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对茶叶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当下为了追求产量而降低质量标准的习惯性做法,正不断地面临着来自社会的挑战,重新开发传统的采茶技艺和质量标准,按照科学的原理制定新的技术规范,看来不久就会出台,并影响到采茶技术的现代创新。
五、古丈毛尖的加工工艺
古丈毛尖的加工工艺传统而复杂,分为八个步骤:摊青-杀青-初揉-炒二青-复揉-炒三青-做条-提毫收锅,每一道工序都十分讲究。
1.摊青
摊青是第一道工序。摊青技术的目标是将茶叶的水分自然收干,使得茶芽在正常的生存状态下细胞均匀脱水,开始呈现半休眠状态,才进入下一步的加工。鲜茶在采摘回来后,为了保持鲜叶原料的新鲜度,采摘后不能堆积和挤压,鲜叶要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适当摊放。采摘的原料要严格按级验收,不同品种的茶叶要分开,做到晴天叶与雨水叶分开,老茶叶与嫩茶叶分开。同时要按质分别摊放,摊放厚度、时间应根据茶叶的含水量及天气状况而定。一般晴天茶叶含水量较低,可适当摊厚一点,约2-3寸,摊放时间4-6小时;阴雨天茶叶含水量较多,就必须薄摊,且时间就略长些,一般10-12小时,鲜叶减重12%-13%,即100斤鲜叶经摊放后称重为86-88斤。鲜叶应根据先后顺序摊放,不可摊放时间过长。鲜叶摊青后既有利于提高茶叶品质,又便于后续工序加工,如雨水叶摊青后,杀青时就不易粘锅烧茶,揉捻时又不会造成茶汁溢出而影响成茶外形色泽与香味。
从科学原理上讲,摊青工序的实质是要确保鲜叶在生长状况下缓慢进入休眠,使茶叶细胞间的水分溢出茶叶之外,但含在茶叶细胞内的水分,仅是均匀的有限脱水,从而引发细胞进入休眠状态。整个摊青过程,之所以要确保不受挤压和搓揉,其目的都是要确保茶叶的细胞不至于破裂,使细胞液外渗,从而影响茶叶的香味和口感。
2.杀青
杀青是茶叶加工第二道工序,其目的是要去除茶叶的青草味。杀青的含义是指,在直径78厘米、深245厘米、斜度15度的斜锅内进行高温炒制,使茶叶的细胞从半休眠状态,进入彻底休眠。这是因为加温后的细胞快速脱水所使然,但却不意味着让茶芽内的细胞因高温而破裂,那样做会导致茶叶所含香味物质的外溢,从而影响到所制茶叶的口感。因而,杀青操作升温要快,但却不能过高,否则会导致茶芽叶片边缘枯萎,甚至破裂。杀青煎炒前要先磨光洗净炒锅,燃料以松树柴最好,将手至于锅底15厘米处,感到灼热时即可投叶杀青,每锅投鲜叶15斤左右。鲜叶下锅后,要勤翻勤抖,先闷炒后抖炒,抖闷结合。杀青时火力要均匀,先高后低,切不可忽高忽低。杀青时间约为3-4分钟,至叶色变暗,叶质柔软,发出清香,即可出锅摊凉。
苗族乡民反复强调杀青的目的是要去除茶叶的青草味,所谓青草味,其实是指鲜嫩茶叶发出的气味,如果茶叶在杀青过程中没有做到均衡脱水,一部分茶叶细胞没有进入休眠状态,那就会使得制成的茶叶带有青草味。如果茶叶制成后,泡出的茶汤带有青草味,就会掩盖茶叶的本色香味,这就标志着杀青工艺操作失败,制成的茶叶只能降本处理。根据乡民描述,在传统的加工工艺中,加工技师们是完全凭手感,凭手在锅里面接触茶叶的温度,去决定抖还是闷。如果温度过高,会造成茶叶失水太快,茶叶脱水不均衡,在以下的工序中,就不能捻制成坚实的针状,甚至在捻制时,茶叶本身就破裂了,出现这样的情况,都标志着杀青工序的加工失败。但如果茶芽脱水太慢,炒锅的温度太低,茶芽的颜色也会发暗,香气沉闷,也算是杀青工艺的失败。古丈“茶王”张远忠说:“杀青要里手,也要支撑的住。就是要手能耐得住温度的炙烤,要是温度低了,茶不香,温度高了,茶会烧焦。锅的温度、茶叶的湿度、松紧程度,判断全在一双手去感觉,并及时调整锅的温度,温度了低了要闷,温度高了要抖锅,目的是要保持锅里的茶叶能够均匀受热,均衡脱水,一点也马虎不得”。
古丈毛尖茶的杀青,在温度的控制上,要做到高温杀青,先高后低;在操作方法上,要抖炒与闷炒相结合,多抖少闷;在杀青程度上,要掌握嫩叶老杀,老叶嫩杀。杀青时间要快,但茶芽脱水以透为好。杀青后,需要摊青回冷,进一步实现茶芽细胞的蛋白质凝固,细胞萎缩休眠。香味就能够包裹在茶芽里面,冲泡时才有香气。在传统的制茶中,苗族乡民们一般采用铁锅炒茶。但由于铁锅与茶叶中的单宁酸结合后,会形成黑色的单宁酸铁,会极大的降低茶叶的质量,所以改用陶锅焙茶杀青,茶叶的质量更佳。用陶锅焙茶,升温缓慢,降温也缓慢,而且不会造成次级污染。但陶器容易破碎,清洁难度大,焙茶后需要快速降温时,完全得靠人工控制。苗族乡民都是凭借经验和手感去控制焙茶的温度,技术操作难度较大,不是有经验的茶师,很难用巧陶锅。当前由于市场对茶叶品质的要求不严格,大多用铁锅杀青,这显然不是制作高标准古丈毛尖的理想做法。
3.初揉
初揉是制茶工艺的第三步,目的是为了初步整饰茶芽的外形,缩小茶芽的体积,便于下步工序的干燥脱水。经过杀青处理的鲜叶,由于经过初步脱水,茶芽的叶片变得十分柔软,只需要用手轻轻的压在茶芽上,向同一个方向平行移动,茶芽中变柔软的叶片,就会很自然的围绕茶芯卷起来,使整个茶芽呈现为坚实的针状。因而初揉的实质是用手工整理茶芽的外形,使之呈现为针状。这样做有利于下一步的干燥脱水,这是因为茶芽的外形呈现为针状,在下一步焙炒时,所有的茶芽几乎是在锅中滚动,这就有利于确保脱水的均匀,缓慢,而不会伤及茶芽的细胞,更不会引发叶片和茶芯的断裂。与此同时,经过初揉后,整个茶芽紧实的卷在一起,就会使得在下一步的炒制中,茶叶的本色香味容易得到保存,而不会散失。因而这一步的加工,对下一步茶叶的质量,影响很大,如果不是高超的技师,就很难处理好这一关键的工序。
苗族乡民向笔者演示时,观察起来,似乎很简单,只需将杀青后摊凉的茶芽,平铺到平底的光滑簸箕内,伸开手掌轻轻压在茶芽上,不管是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或者逆时针方向旋转都可以。但却不允许在整个初揉过程中改变方向,一旦改变方向,茶叶就不会呈现为针形。另一位苗族技师则别有高招,他不是旋转揉茶,而是向前揉茶,反复多次后,也能达到初揉的技术要求。苗族乡民将前一种揉茶办法,称为“转圈揉”;将后一种揉制办法,称为“直揉”。但不管采用哪一种揉制办法,都会有少数茶芽由于受热不均,而导致芽尖弯曲,叶片包裹卷曲的茶尖,形成茶团。对这样的茶芽,就要做特殊处理了,苗族乡民为此取了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解团”。解团的含义是要用手指将结团的茶芽拉直,然后再将弯曲的叶片也拉直,再用手指将茶芽一根一根的捻成针形。这显然是一项劳神费时的苦差事,但却是初揉工序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否则就会导致这些结团的茶芽成为真正的等外品。经过这样的初揉后,最终制成的古丈毛尖,再加开水冲泡时,所有的茶芽都会悬浮在水中,尖朝上,芽根朝下,整整齐齐的排列起来,十分美观。如果其间混入了结团的茶芽,所有这批古丈毛尖都得降等,不能卖出好的价格来。
据苗族乡民介绍,初揉的技术要领是手掌对茶芽的压力要轻,要均衡,以确保茶芽均衡受力,揉制的速度要均匀,要慢,茶芽的叶片才能够将茶芯包裹的坚实,而且叶片不会开裂,茶尖不会断裂。从事这样的重复操作,不仅需要耐心,而且还需要毅力,要沉得住心,精心操作才能达到预期的加工目标。最精细的茶叶需要用手指尖一根根揉搓,才能达到古丈毛尖紧细圆直的标准。从现代科学技术的眼光看,初揉工序的实质不仅是要保持茶芽外观的均匀整齐,更重要的是,使茶芽的细胞完全进入休眠状态,再加上茶叶整体紧实,以确保茶叶的整体香味不会散失,同时还必须保证茶芽不会出现轻微的破损。因而古丈毛尖的初揉工序完全可以称得上是高度精细的加工过程了。极品的古丈毛尖对这一工序要求更高,相传早年的贡茶,就更不允许批量初揉,而是要求一根一根地在拇指和食指间搓揉成形。而今同样是因为市场要求不高,乡民才会等而下之,将批量的茶芽在簸箕中初揉。换句话说,目前市场所能买到的几乎没有能够达到贡茶标准的茶品。
4.炒二青
炒二青是制茶工艺的第四个步骤。炒二青是利用高温继续促进茶芽进一步脱水,并确保茶芽中的细胞完全进入休眠状态,失去活性,以便最大限度的清除茶芽所含的青草味,并尽可能保留茶芽所含的香叶物质。炒二青的操作与杀青一样,目的是确保茶芽均匀受热,均衡脱水。炒二青的用茶量,承袭杀青而来。持续时间4-5分钟,茶芽需要炒至四成干即可出锅。出锅后,茶芽要迅速摊凉放热,使茶芽回润,回软,以利下一步的操作。
5.复揉
复揉是制茶工艺的第五个步骤,其操作与初揉一样,目的都是要让回软,回润的茶芽通过复揉,使之形成紧实的针状茶条。不过,复揉用力应较初揉为重。其依据在于茶叶已经基本脱水,或者脱水过半,一般不会被揉碎,揉断,只有用力搓揉,才能卷紧成针状条形。此外,在这一工序中,茶芽也可能结团结块,因而同样需要做精细的解团,捻制操作,以确保所有茶芽都形成外观均匀的针状条形。茶芽的鲜亮绿色得到最大限度地保存。
6.炒三青
炒三青是制茶工艺的第六个步骤。操作目的是把茶芽进行升温脱水,干燥度达到90%以上,以防止茶芽在储存过程中发生霉变。炒三青时茶条已经基本定型,因而在升温抖炒的过程中,茶条几乎是在锅中滚动,这就容易达到均匀受热,均衡脱水的操作目的。据苗族乡民介绍,炒三青时,温度不需要很高,而且抖动的次数和频率要加快,等到手掌碰到茶条不粘手时即可出锅。待茶芽的温度降至稍感烫手时,即可在锅内做下一个步骤的加工。制茶工艺之所以多次反复炒制,又需要多次揉捻成型,据苗民的介绍得知,其原因全在于茶芽的含水量很大,要做到一次性均衡脱水,很不容易。因而必须分步骤多次脱水,多次整形,脱水才能彻底,整形才能到位。而且还能确保在整个加工过程中,茶叶不会受到外伤,不会破损,茶叶的香味和口感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保存,并有利于长期储藏。如果仅一次炒干,那么就达不到以上各项加工效果,甚至会出现茶芽表面被炒焦,大量出现红根等弊端,出现这样的弊端都会导致茶叶品级的下降。
7.做条
做条是炒茶工艺的第七个步骤,做条的实质其实是对半成品的茶条作进一步的外形修饰加工。原因在于每一次炒制,随着茶芽的不断脱水,茶条的外形都会发生细微的变化,不能保持均匀紧实的针状,因而需要通过做条工艺,使茶条获得美观的外形。之所以要在锅中带有温度去做条,原因则在于这时茶叶已经脱水到9成以上,因而比较脆,如果不带温度做条,茶条在加工过程中就可能脆裂,导致整个制茶工艺的失败。
8.提毫收锅
提毫收锅是制茶工艺的最后一个步骤。最后一道工序称为提毫,则是因为到这时,茶叶已经基本脱水干透,茶芽表面的茸毛不会继续粘连在叶片上,而会自然树立起来。使茶条表面能够清晰地看到古丈毛尖表面的白毛,所以特意称之为提毫,使白毫充分的显现出来。炒茶锅要重新磨光洗净,控制好锅温,投叶量可以折算为一锅3斤叶。具体作法是:茶叶下锅后,先轻轻翻炒,边炒边理条,炒至全部茶条受热回软时,再双手将理顺的茶条置于掌中,轻轻揉搓。揉搓时要防止茶条断尖脱毫,动作要轻,白毫提出后适当增温,以利提高香气。炒至全干即可出锅摊凉,然后包装。在制作过程中,道道工序都要求精细操作,不可疏忽,特别是要掌握杀青和做条两道关键技术,都需要特别防范茶叶边缘烤焦,防止茶条在加工过程中脆裂。
六、结论与讨论
通过调查不难发现,苗族乡民对古丈毛尖的制茶工艺,掌握的极为娴熟,并与当地自然与生态系统达到了高度适应。然而,这套工艺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却具有鲜明的商品生产属性,这就必然引申出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
苗族文化是典型的游耕类型文化,该类型文化对所处自然与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资源,通常都具有极为精深的认知和把握,但却不长于从事商品性的生产[3]。这显然与苗族制茶工艺的娴熟与精深,表面上很难兼容。尽管我们可以推测,苗族掌握这套工艺为时较晚,是茶叶商品化转型中新起的现象,但仍然无法解释如此精深的茶叶加工工艺从何而来。但若结合古丈毛尖的历史和相关的族际文化关系后,却可望找到合理的解读。古丈毛尖的产地,在历史上是土司管辖区,而当地的土司通常由土家族首领充任,土司为了确保能向朝廷进贡优质茶叶,以获取朝廷的倚重[4]。这可以理解为土司会主动出钱、出力组织优质茶叶生产,但却无法提供茶叶加工的技术。为此,土司的习惯性做法,早年只能是从外地高价引进制茶技师,而不会让土司属下的臣民,特别是像苗族那样的底层民众,去学习复杂的制茶技术。苗族从何学到这套技术,同样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进而注意到古丈毛尖的主产地是古丈的青云山,该地早就建成了二龙庵。这是一座由尼姑主持的佛教寺院。查阅相关典籍得知,永顺保靖两土司及其下属各长官司,早就接受了佛教,并大力在境内兴建佛寺,为自己祈福。中国的佛教徒是要严于持戒,在各项戒律中,饮茶则是例外。历代高僧不仅经常饮茶,而且对茶道的领悟极为精深,以至于国内凡处在产茶区的寺院,往往配置有自己的茶园,不仅雇请高手植茶制茶,佛教僧人在修行之余,也参与茶园的种植和制作,往往都能够达到技师水平。
二龙庵能产出古丈毛尖名茶,除了自然与生态环境的奠基作用外,其制茶工艺特别是符合内地商品茶生产的技艺,显然只能靠该寺院的尼姑们从汉族地区引进。鉴于当地的苗族在土司时代处于社会的底层,他们当然无暇去专研茶艺,但作为社会底层,在土司的派遣下,进入佛教寺院充任劳役,在当时,则是一件普遍的社会事实。他们从中能学会并娴熟掌握制茶工艺,也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情。等到各级土司被罢废后,寺院尼姑为了自身的利益,将产出的茶叶推向市场也就不可避免了。与此同时,从土司统治下转化为朝廷的“编户齐民”,通过在寺院当帮工,而参与茶叶的制作也将成为可能。
总之,古丈名茶地位的确立和发扬光大,绝不是某一个民族单独努力的结果,而是上述3个民族协作完成的创造。土家族奠定了茶叶生产的社会基础,出生汉族的僧侣传入了制茶工艺,苗族民众则参与并娴熟的掌握了制茶和种茶工艺,三者缺一不可。这才是古丈名茶得以发扬光大的全部社会文化原因。仅此求正于海内贤达,不当之处,还望批评指出。
参考文献:
[1] 陈彬藩.中国茶文化经典[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473.
截止二OO五年七月三十一日,分公司获得投资及使用情况如下:股东现金投资__*元()。资金主要用途:
二、分公司基本情况。
分公司地址在号。该地原属村。二OO四年我们与该村签订了房屋和土地购置及承租协议,基本意向是办公楼房出售(已预付40万元购房定金),仓库以租代购,远期出售,土地使用权随之转让(目前停车场土地转让已初步达成协议并预付定金)。分公司目前有办公及营业用房__多平方米,仓库__平方米,并已按药品经营的G规定购置了必要的各种设施设备,二OO五年七月一次性通过了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认证,八月一日起__医药集团正式派员进驻指导医药经营流程操作,八月十四日起开始进货,目前已从__医药集团分四次购进__*万元的商品,八月十八日开始试营业。
三、分公司组织结构、人员构成及内部管理模式。
早在企业设立的初期阶段,公司董事会就分公司的组织和运作模式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征求了__医药集团的意见,一致认为分公司要想战稳脚步并得到发展,管理体制及用人机制十分重要。在企业设立形式上要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严格依照《公司法》组织有限责任公司,实行总经理负责制。在用人制度上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打破用人上的人情观,实行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目前分公司除了关健岗位(如总经理、财务部长、出纳、收款、仓储主任、采购经理、质管理部长等)实行总经理提名、董事会考察决定外,其他岗位的人员均由分公司从人才市场招聘*
四、与__医药集团的战略合作模式内容。
*医药集团是我省屈指可数的大型医药批发企业,二OO四年销售收入达到__*亿元。目前该集团已在省内外建立了多家联盟合作企业。该集团对合肥地区的业务发展十分看好。基于上述因素,本公司各位股东对分公司从事药品快批业务的前景持乐观态度,在资金投入上是积极的。目前与医药集团的具体合作意向分为以下几方面
五、分公司今、明两年的经营目标。
八、九月份是药品销售的淡季。根据公司董事会制定的分公司经营战略,今、明两年分公司的业务发展以扩大知名度、提升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为目标。二OO五年实现商品销售收入2600万元,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二OO六年实现商品销售收入1.5亿元,跻身*医药批发企业十强之列,同时加大企业的宣传力度,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计划三年内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与总公司整体销售进入*地区五强之列。
为实现上述目标,分公司将采取强有力的营销战略举措和管理措施;一是与*医药集团合作,将*医药集团在*地区的销售网络划入本公司,同时争取多家药厂在本销售区域的总权,以取得产品及价格上的竞争优势。二是增加品种规格,力争在经营规模上具有竞争力;三是强化服务举措。公司拟定了本企业在客户服务上新措施,主旨是以前所未有的服务,做到客户未想到的我们首先想到,一切为客户着想,以服务出效益;四是建立精干的销售员队伍,千方百计四方挖掘优秀销售人才,实行对销售员收入的倾斜;五是与*地区有相同利益的医药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共同应对本地优势同行的竞争挑战;六是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目前公司已搜集多家同行的管理制度进行学习与比较,在__医药集团的帮助下,各项管理制度、职责及工作程序已建立健全,员工培训计划业已完成,为试营业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六、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以上的报告可以看出,分公司作为全新成立的企业,初次投入的资金主要用于固定资产及基本设备设施的建设,医药集团给予的____万元的商品支持,帮助解决了大部分的流动资金缺口,但由于__*区的用药习惯与北方地区存在有较大的差别,__的不少品种不能采购,这部分的品种 需要从厂家采购解决。按照__地区的经营常规,医药快批企业的正常年资金周转次数为12次。这样测算我们的流动资金投入在800万元左右。缺口数额需要借助流动资金贷款解决。
七、分公司的未来发展远景及确保当前投资安全和有效运转的主要措施。
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与风险是一对矛盾。善于解决矛盾者能够及时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不会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从分公司当前资金的使用情况来看,虽然固定资产及开办费用占现有总资本的比例较大,但与当前同样规模的医药企业相比并不显得突出。也正是由于前期的投入,确保了今后的资金使用效率。况且按照__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新开办药品批发企业的新规定,当前的投入实在是不能与之相比,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分公司作为医药专业批发企业今后的升值潜力。其二,选址在这一地段也有做房地产投资方面的考虑。如果房产及土地购买操作获得成功,其升值远景不容置疑。文秘站网
一是劳动争议呈利益化。在经营活动中,企业追求的是利润的最大化,而劳动者则追求自身经济价值的最佳实现,由此
构成的劳动关系具有一定的矛盾性。二是出现集体争议的苗头。在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全民所有制的职工在劳动待遇、福利、休假等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变化,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及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不经过民主决策程序,很容易导致集体争议发生,争议人数也有所上升。三是劳动争议处理难度不断加大。随着多元化劳动关系格局的形成和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因终止、解除劳动合同而引发的劳动争议大多靠裁决方法结案,职工绕开企业和工会组织直接投诉,导致企业劳动争议调解机制无法按调解的正常程序进行运作。四是管理不到位引发劳动争议。在调整机构和清理劳动合同过程中,许多历史性不规范的操作问题凸现出来,使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处于非常被动的境地。
引发劳动争议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是企业经营者的法律意识淡薄,导致侵权现象发生。有些企业行政领导还习惯于用行政手段处理劳动关系中发生的纠纷和争议,不能自觉执行劳动法律政策规定。
二是劳动者观念不适应形势需要,也是产生劳动争议的重要原因。在施工企业低价中标成本经营的情况下,一些职工对自己享有的权利记得很牢,而对自己应尽的义务不甚了解,思想观念跟不上企业发展的步伐,导致发展为劳动争议,甚至是集体争议。
三是基础工作不规范而造成误解,直接产生劳动争议。有些企业在管理上存在着随意性、无序性,缺乏规范有效的管理,致使劳资双方发生矛盾进而产生劳动争议。
依法协调劳动关系的对策
工会干部要学会统筹兼顾,依法协调劳动关系。主要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加快了人事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管理进一步规范。一是严格依法行政。20*年1月1日,公务员法正式实施后,该局认真做好公务员登记、工资改革和培训、考核等工作,为深入实施公务员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积极实施行政许可制度,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工作比较规范。二是率先在全市开展县级机关内设机构行政许可职能归并改革,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提高了行政效率。新一轮镇乡(街道)机构改革也于日前完成。三是制定了全县事业单位新进人员考录办法,坚持“凡进必考”,在全省率先建立了面试评委库,并采取在考前两小时抽签产生评委的办法,使机关事业单位招录更加公平、公正。干部安置和企业干部解困,职称评审,引进国外智力和专家管理,工资福利等工作也保质保量完成了既定工作目标。
2、加快了人才资源开发,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一是积极做好参谋,出台了《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若干意见》,20*年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发放住房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达40多万元,成立了人才俱乐部,实施人才居住证制度,享受与本地人才同等待遇,使引进人才安心*工作。目前各类人才总量已达3.7万人,还引进外国智力6项,成效明显。二是积极牵线搭桥,每年通过举办春夏两次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和每月一次人才集市,开展网上人才用工招聘推介,建设毕业生实习基地等,有力推动了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也有效地解决了企业的用工需求。三是探索人才竞争激励机制,实施“名医、名师工程”,积极推荐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参加各类研修班学习,加大了各类高科技人才的培养管理。加强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将课堂和考点搬到上海、宁波、广州等地,上门为建筑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培训和考试,深受建筑界的赞许。
3、加强了机关作风建设,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从总体上看,县人事局领导班子团结向上,作风正派,在工作中既有分工,又有配合和支持,凡涉及人事问题等重大决策均集体讨论决定,充分发扬民主。局机关全体干部按照“作风建设年”活动要求,制订了切实有效措施,不断深化“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效能型”机关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提高人事工作的透明度,提高办事效率,促使全局干部作风有较大的好转。从县财政局对县人事局财务收支情况检查看,县人事局内部控制制度健全,财务核算管理比较规范,没有发现明显的违反财政纪律的行为。
4、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认真做好迎评工作。县人事局能认真贯彻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关决议决定。近两年来虽没有承办县人大代表建议,但对县人大常委会在日常工作中提出的意见建议,较为重视,认真做好落实工作。这次县人大常委会开展对县人事局工作评议以来,县人事局高度重视,召开局班子会议专题研究,成立机构,制定方案,开门纳谏,虚心听取各方意见,未评先改,边评边改,做到了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措施到位,使评议工作得到顺利进行。
二、存在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镇乡(街道)、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和人大代表普遍认为,近年来,县人事局工作成绩是明显的,有目共睹的。但从深层次上分析和人民群众的要求来衡量,县人事局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在如何“留住”引进人才方面措施还不够有力。我县每年都组织县属单位、企业利用各种方式引进了不少人才,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仅两年就引进各类人才2000余人,但能真正留住的很少。除了人才竞争激烈和无地域优势的原因,说明我县现有的人才政策力度不足,方法还不够灵活,难以适应当前人才工作的需求,县人事局在做好政府参谋,加大政策优惠力度,留住人才方面尚缺少办法。
2、对本地人才培养和重视还不够。从调查来看,最受企业欢迎的人才是本地人,但我县每年有大量的大中专毕业生不愿回*,而且每年还有不少教育、卫生系统在职人才外流。对此,还缺少吸引本县籍毕业生回乡就业的措施和办法,对人才的重视程度还停留在口头上,投入不够,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现有人才的结构与使用也不尽合理。人才培训的涉及面不够广,针对性欠强,没有能真正起到更新知识和提高能力的作用。科技人才和大中专毕业生的档案管理工作也有待加强。
3、机关事业单位考录工作仍有待进一步规范。县人事局的事业单位考录工作已走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但仍有待进一步规范。如今年上半年招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达5批次,显得过于频繁。一些招考单位人为设置条件,限制系统外考生或提高考生门槛,个别单位甚至规定任本行业的工作年限,变相成了行业招工考试。
4、人事体制改革还显滞后。我县自1997年以来基本冻结了机关行政人员增长。机关行政编制虽然得到控制,但也造成现有行政干部年龄老化,30-40岁左右的青年干部断档,出现部分事业干部顶岗现象。部分经营性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也显滞后。机关事业单位临时工虽经几次清理,但部分单位的临时用工仍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对此监管不够有力。
5、机关作风建设尚需进一步加强。县人事局服务经济、服务企业的理念还需加强,联系走访镇乡、县内中小企业不够,服务态度、办事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调查中还反映,对部门、镇乡(街道)等基层人事干部的业务培训还不够,如在工资调整晋升等管理环节出现了一些差错遗漏情况。
三、几点建议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事部门的工作职能逐渐由人事管理向人才资源开发转变,这对县人事局的人才、人事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增强服务意识,进一步加快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步伐。一是创新思路,进一步优化人才环境。要积极做好参谋,制订人才发展规划,建立各类中高级专业人才库,加快人才引进,逐步解决我县人才紧缺的问题。要修订和完善关于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破除限制人才合理流动的体制,通过设立优秀人才专项编制、设立人才基金等措施,确保优秀人才的引进并有用武之地。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居住证制度,加强引进人才的跟踪联系和服务,切实解决外地引进人才的住房、子女就读、户籍落实和家属安置等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当前迫切需要解决“人才公寓”问题,建议可以采取政府规划、企业出资,统一建造、统一管理的办法来解决。对我县迫切需要的高级人才,如符合条件,可以允许参加事业养老保险,从而使县外优秀人才能安心落户*,真正做到“引得进,留得住”。二是重视本地人才的培养和选拨工作。要研究制订激励机制,鼓励本地大中专毕业生回象工作。要充分利用*人才网、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和人才市场等,畅通企业用人渠道,提高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率。建议县政府对回象工作的本地大中专毕业生免收人事档案的保管费,并加强年审工作,做好跟踪服务,以保持人事档案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同时要进一步规范职称评定制度,并加强对已取得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知识更新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培训,提升实务操作能力,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三是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如赴上海等地建筑企业开展管理、法律等培训工作,可由县人事局牵头,各有关部门尽量集中组织,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企业负担。要重视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加大投入,建设劳动技能培训基地。如针对临港产业技工短缺现状,县人事局要会同教育、劳动部门加强数控机械、船舶工程等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提高职工劳动技能,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2、增强创新意识,进一步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力度。一是进一步开展公务员法学习、宣传活动,着力推进公务员管理法制化。要加大公务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公务员队伍的履职能力,增强责任意识、敬业奉献意识和艰苦奋斗意识,使公务员队伍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力军。要完善公务员考核办法,规范工资福利管理工作,并把年终奖金与工作绩效挂钩,奖优罚劣。二是继续坚持“凡进必考”,进一步完善机关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录办法。事业单位考录一般每年2-3次为宜,应采取限专业大类和工作年限等办法,严格审查录用条件,继续坚持“阳光面试”,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建议县人事局定期将群众关注的考试、培训收费的标准、收取的依据和收费的去向等问题,通过报纸、电视等途径向社会进行公开。三是要坚持积极、稳妥原则,认真做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清理、归并、精简和规范行政管理类事业单位。要进一步加大事业单位内部配套改革,用足、用活编制,优化人才结构,理顺出口,促进人才流动,真正使经营性事业单位走向社会,具备法人地位。
3、增强公仆意识,进一步强化机关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一是按照“作风建设年”要求,进一步完善机关各项制度,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办事效率。建议县人事局认真落实服务承诺制和首问责任制,简化办事程序和工作环节,深入开展“一站式”办公和“一条龙”服务。二是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经常性地深入镇乡基层和企业,开展走访了解,调查研究,加强工作的检查、交流和督促,帮助基层、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三是要加强机关业务能力建设,通过举办业务知识讲座和现代化办公技能培训,尽快提高机关干部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同时要加强与镇乡(街道)、部门和企业人事干部的沟通、联系,开展正常性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进一步发挥基层人事干部的作用一、主要成绩
近两年来,县人事局认真履行人事人才管理、监督职能,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深化人才服务,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1、加快了人事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管理进一步规范。一是严格依法行政。20*年1月1日,公务员法正式实施后,该局认真做好公务员登记、工资改革和培训、考核等工作,为深入实施公务员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积极实施行政许可制度,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工作比较规范。二是率先在全市开展县级机关内设机构行政许可职能归并改革,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提高了行政效率。新一轮镇乡(街道)机构改革也于日前完成。三是制定了全县事业单位新进人员考录办法,坚持“凡进必考”,在全省率先建立了面试评委库,并采取在考前两小时抽签产生评委的办法,使机关事业单位招录更加公平、公正。干部安置和企业干部解困,职称评审,引进国外智力和专家管理,工资福利等工作也保质保量完成了既定工作目标。
2、加快了人才资源开发,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一是积极做好参谋,出台了《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若干意见》,20*年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发放住房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达40多万元,成立了人才俱乐部,实施人才居住证制度,享受与本地人才同等待遇,使引进人才安心*工作。目前各类人才总量已达3.7万人,还引进外国智力6项,成效明显。二是积极牵线搭桥,每年通过举办春夏两次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和每月一次人才集市,开展网上人才用工招聘推介,建设毕业生实习基地等,有力推动了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也有效地解决了企业的用工需求。三是探索人才竞争激励机制,实施“名医、名师工程”,积极推荐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参加各类研修班学习,加大了各类高科技人才的培养管理。加强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将课堂和考点搬到上海、宁波、广州等地,上门为建筑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培训和考试,深受建筑界的赞许。
3、加强了机关作风建设,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从总体上看,县人事局领导班子团结向上,作风正派,在工作中既有分工,又有配合和支持,凡涉及人事问题等重大决策均集体讨论决定,充分发扬民主。局机关全体干部按照“作风建设年”活动要求,制订了切实有效措施,不断深化“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效能型”机关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提高人事工作的透明度,提高办事效率,促使全局干部作风有较大的好转。从县财政局对县人事局财务收支情况检查看,县人事局内部控制制度健全,财务核算管理比较规范,没有发现明显的违反财政纪律的行为。
4、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认真做好迎评工作。县人事局能认真贯彻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关决议决定。近两年来虽没有承办县人大代表建议,但对县人大常委会在日常工作中提出的意见建议,较为重视,认真做好落实工作。这次县人大常委会开展对县人事局工作评议以来,县人事局高度重视,召开局班子会议专题研究,成立机构,制定方案,开门纳谏,虚心听取各方意见,未评先改,边评边改,做到了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措施到位,使评议工作得到顺利进行。
二、存在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镇乡(街道)、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和人大代表普遍认为,近年来,县人事局工作成绩是明显的,有目共睹的。但从深层次上分析和人民群众的要求来衡量,县人事局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在如何“留住”引进人才方面措施还不够有力。我县每年都组织县属单位、企业利用各种方式引进了不少人才,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仅两年就引进各类人才2000余人,但能真正留住的很少。除了人才竞争激烈和无地域优势的原因,说明我县现有的人才政策力度不足,方法还不够灵活,难以适应当前人才工作的需求,县人事局在做好政府参谋,加大政策优惠力度,留住人才方面尚缺少办法。
2、对本地人才培养和重视还不够。从调查来看,最受企业欢迎的人才是本地人,但我县每年有大量的大中专毕业生不愿回*,而且每年还有不少教育、卫生系统在职人才外流。对此,还缺少吸引本县籍毕业生回乡就业的措施和办法,对人才的重视程度还停留在口头上,投入不够,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现有人才的结构与使用也不尽合理。人才培训的涉及面不够广,针对性欠强,没有能真正起到更新知识和提高能力的作用。科技人才和大中专毕业生的档案管理工作也有待加强。
3、机关事业单位考录工作仍有待进一步规范。县人事局的事业单位考录工作已走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但仍有待进一步规范。如今年上半年招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达5批次,显得过于频繁。一些招考单位人为设置条件,限制系统外考生或提高考生门槛,个别单位甚至规定任本行业的工作年限,变相成了行业招工考试。
4、人事体制改革还显滞后。我县自1997年以来基本冻结了机关行政人员增长。机关行政编制虽然得到控制,但也造成现有行政干部年龄老化,30-40岁左右的青年干部断档,出现部分事业干部顶岗现象。部分经营性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也显滞后。机关事业单位临时工虽经几次清理,但部分单位的临时用工仍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对此监管不够有力。
5、机关作风建设尚需进一步加强。县人事局服务经济、服务企业的理念还需加强,联系走访镇乡、县内中小企业不够,服务态度、办事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调查中还反映,对部门、镇乡(街道)等基层人事干部的业务培训还不够,如在工资调整晋升等管理环节出现了一些差错遗漏情况。
三、几点建议
二、饭菜质量
⑴、饭菜品种:20%的员工认为汤类的品种少,36%的员工认为饭菜、汤类的品种都少,36%的人则认为一般,而仅仅8%的员工认为饭菜品种多,也就是说,56%的员工都感觉饭菜品种过少。
调查结果表明,占有半数以上的员工对于食堂的种类不满意。鉴于此,建议食堂采购原料时,尽量多购买时令蔬菜与荤菜,如:隔两天左右增加荤汤一份,例如筒子骨汤、海带排骨汤等,以满足员工多变的口味要求,丰富员工的选择。
⑵、饭菜口味:28%的员工认为食堂饭菜口味很不错,48%的员工则认为一般,而剩下的24%的员工则对食堂的口味不是很满意。其中68%的员工认为食堂饭菜油量适中,24%的员工则表示饭菜油量偏多了。
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员工对食堂的饭菜口味表示一般,食堂在这方面仍急需加强。
⑶、饭菜分量:76%的员工表示对饭菜的分量表示满意,20%的员工则认为饭菜的分量为一般。其中有36%的员工表示偶尔会遇到就餐时间内没有饭吃的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饭菜的分量基本上能满足员工的需要,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员工,食堂的饭菜应该足量,尽量做到让每一位员工吃饱吃好。
调查结果表明,食堂在饭菜新鲜程度这方面存在较大问题,而这关乎到员工的身体健康方面,因此食堂应重视这方面的内容,加强改进,如:荤菜可留一顿,并且不收费,由员工自行决定吃不吃,素菜则一顿清。
⑸、食堂卫生:68%的员工表示最食堂的卫生状况感到满意,甚至很满意,32%的员工则表示一般。
调查结果表明,食堂在卫生方面还是比较重视的,望食堂能继续保持。
三、食堂服务质量
88%的员工表示对食堂工作人员的态度表示满意,甚至很满意,12%的员工则表示一般。
调查结果表明,员工对食堂的服务质量满意度较高,希望食堂工作人员能保持微笑、亲切的服务态度。
4、管理方面
纸扎,又称扎作、糊纸等,由于传统工艺是用纸糊在扎结好的框架上,制作成某种形态的物体,故名“纸扎”。然而,在传统遭遇现代的今天,民间手工纸扎的生存、变迁、传承乃至发展的状况如何?笔者于2011年2月奔赴江苏省淮安市河下镇,对始创于清代道光年间的百年老店――“李记纸扎”进行了实地调查,所得资料为研究纸扎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依据。
一、采录环境
1.采录现场环境
河下镇地处京杭大运河畔,向西北行15公里到达淮安市区,向西南行3公里到故居,笔者从淮安市区坐公交近一小时到达河下镇。河下古镇已被政府改造成一处旅游景点,其中集结了其他传统手艺作坊,例如吴鞠通中医馆、王兴懋酱园、效娲泥塑等。房屋墙面和路面也都被翻新,对比1995年当地电视台采访的视频来看,河下镇古街道的面貌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
2.人文环境之被采录者背景
李国荣、李国祥兄弟二人是李记纸扎的第11代传人。据李国祥回忆,李家在来河下定居之前,他们的曾祖父、祖父李福恒、大伯李寿臣当道士兼做纸扎手艺,三叔父李寿泉于镇江牌弯开纸扎店。李寿山作为二儿子,则在河下成为了庙会大型纸扎的实际总负责人。后,李国祥子承父业,学习纸扎技艺,后父子为淮安灯会和街头文娱活动扎制舞龙、花灯等作品,现在客户范围包含淮安当地以及周边宝应等地区。1990年1月,李国祥创作的作品《断桥会》被选送到江苏省首届民间美术博览会上展出,2010年,“李记纸扎”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成功。
二、淮安纸扎的变迁
淮安纸扎从道光年间基本形成算起,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随着中国由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纸扎工艺在功能、制作方式、题材、传承方式等多方面也都发生了变迁。
1.题材的变迁
若按照主题划分,传统纸扎可分为以下两类:其一是丧葬祭祀用品:仙房、轿子、袈裟、祥杖、纸人纸马等。其二是娱玩欣赏用品:花灯、花船、人物、动物、花卉等。
如今,应顾客之需,祭祀纸扎的题材有所拓展,最主要的是现代生活用品和交通工具,如麻将机、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轿车、飞机等,其造型均采用仿真手法,只是尺寸比真物小一些,是顾客的热门之选。
2.制作方式的变迁
制作材料更加多元化,传统的纸扎工艺以竹蔑、芦柴构建造型,新式纸扎大多用纸盒、旧挂历等纸质印刷品制作而成。
新式纸扎工艺制作过程相对简便,省时省力。扎制一件传统纸扎有扎架、糊纸、装饰等一系列步骤,一般需要六七个小时,而新式纸扎则只需一两个小时,可以应急突发事件。
以电视机制作过程为例,三个步骤就可完成。首先塑形,选两个大小不一的硬纸盒进行裁剪,然后按照电视机的形状粘贴在一起,再后描绘几个按钮就可完成。
利用废旧纸盒、日历等现成印刷品制作纸扎可以节省成本,节约资源。同时,印刷品的图案复杂、题材多变,形象逼真,如财神爷、金童玉女,可随意拼贴到纸扎作品中,使得新式纸扎具有更多的现代气息,用李师傅的话说,就是“时髦”。
新式纸扎也有不足。其用纸盒做骨架较笨重,不如传统骨架轻便,结构也较简单,造型不能灵活多变,总的来说表现力与工艺性大大降低。
3.传承方式的变迁
一般来说,中国的传统手艺继承方式是子承父业或师傅传徒弟。然而,李记纸扎如今面临的是没有传承人的境地。
以前逢年过节都会有单位集体举行灯会、舞龙等庆祝活动,当时定制花灯纸扎很多,李师傅说当年的一条纸扎龙可以卖一万元左右。然而现在过年的氛围不如以前,很少举办灯会,花灯的需求量大大降低,艺人基本靠不固定的丧葬类纸扎订单维持生计,每月大约一两千元或两三千元不等,仅够老夫妻俩生活。随着纸扎的需求量大大降低,传统工艺的生存现状难以养活更多的手艺人,年轻人不愿意学习这门技艺。李师傅唯一的女儿从事的是教师职业,现在家族中只有李国荣、李国祥兄弟二人还在做这门手艺,没有技艺传承人。
结语
淮安纸扎的传承与变迁从侧面反映了当代地方手工艺的普遍生存状态。在社会急剧转型的今天,传统手工艺往往被当地政府、文艺机关作为一种地方特色文化并冠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号。然而它们是否得到了切实的扶持、保护,至今仍是个值得怀疑的问题,因为这样的名号似乎并未对改善手工艺人的生活状态以及技艺发展传承起到明显的效果,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发展仍需要新思维,采取新措施。
参考文献:
[1]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观念[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
[2]管建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C].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调查方式:网络调查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网易新闻中心和爱调研,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3062人参与),79.3%的受访者感觉当前雇主仍处于强势地位。如果求职时遇到偏见,62.2%的人会寻找其他工作机会。
什么类型的雇主招聘条件限制多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徐丹丹正在找工作。她所在的国际会议传译班12名学生,目前只有4名男生签约,我们一起网申了不少国企,多数情况是只有男生 进入一面。虽然已有几家民企给了徐丹丹offer(录取通知),但她仍不太满意,因为同学之间会有比较。有时女生觉得某家公司已经不错了,男生还会 说,你们别把标准定那么低。
就业难,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求职者眼高手低,大家要找到理想的工作难。很多求职者比较盲从,对自己没有准确的定位。陕西某教育培训企业职业经理人白成瑞,前不久参加了西安市的一次招聘会。他看到一家保险公司刚打出4个大字国企招人,摊位前就立马 挤满了应聘者。但当他们发现这是做保险的职位,很多人又马上退了出来。还有些求职者把各家企业的招聘条件看了又看,就是不敢上前问。其实,企业的要求不 会绝对化。我们招人时通常要求本科学历,但如果遇到能力比较强的专科生,还是愿意录用的。
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侯欣一认为,一些用人单位的条件限制根本没必要。比如,一些重点高校招聘行政人员、教辅人员都要求研究生学历;还有不少单位学历查三代,即使是名校的硕士、博士,但其本科不是毕业于985、211高校都不行。
广东发展银行总行行长利明献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指出,每个行业、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招聘机制和方法,一些条件不见得是限制。近年来,很多青年才 俊想进入银行业工作,人力资源部门要高效率地招合适人才,录用的大学生以名校居多。这也给人才供给方提出问题:为什么某些高校的毕业生在名企的录用比例较低?这些学校需要努力,比如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做一些品牌营销工作,指导帮助学子就业等。
调查显示,62.5%的受访者认为目前劳动力市场是买方市场。不过,当遇到严苛的招聘条件限制或偏见时,62.2%的人首选寻找其他机会。另有45.7%的人忍气吞声,33.7%的人据理力争,18.4%的人向相关部门投诉。
雇主应该给所有求职者平等参与竞争的机会。侯欣一介绍,我国《宪法》和《就业促进法》中都有保障公民就业权利的规定,关键在于如何落实。香港有一个专门委员会,只要求职者受到不平等的对待,就可以去投诉,专门委员会负责调查解决。这种做法值得借鉴。他建议政府机关带头,在公务员招录中查找、消除不合 理的条件限制,给其他用人单位树立榜样。
什么样的求职者更容易获得录用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专业研究生王惠琳感 觉,很多雇主不喜欢个性张扬的求职者。她参加过一家民企面试,小组讨论时,雇主给出的讨论题目是:如果你们是销售员,有一批面包过了保质期,但还能吃, 这时你们遇到了饥民,又有记者在场,怎么办?这时,大多数人赞成把面包发给饥民,讨论主要围绕是否公布面包的保质期,怎么协调各方关系维护公司形象展 开。但有一名同学一直反对把面包发下去,始终融不进大家的讨论。王惠琳觉得,那名同学就是因为过于坚持个性,考官才没录他。
雇主到底青睐什么样的人才?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多位求职者和企业高管在观念上存在明显差异:求职者提到最多的是口才好和有关系而理想和兴趣更多被高管提及。
腾讯公司人力资源经理陈双华说,腾讯寻找的是有理想、爱学习的实力派。他曾在面试时告诉求职者,如果仅仅是打工,那就不用来了。来这里就是要做一番事业,要做出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在这里会遇到很大的压力和挑战,如果没有理想,会觉得非常难。同时,这个行业变化非常快,不善于学习很快会被淘汰。他提醒 求职者寻找一份自己认同、公司也认可你的工作,当遇到压力和困难时,才容易坚持下去,获得更好的发展。
什么样的求职者更容易获得录 用?在全部受访者中获选率较高的4种人才特质分别是:才思敏捷(66.8%);有主见(56.5%);沉稳(49.9%);有职业理想(42.8%)。接 下来依次为:有关系(36.3%),会来事儿(33.4%),直率、坚持个性(29.0%),迎合奉承(26.1%),委曲求全(13.8%),不讨好 (8.3%)。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有职业理想一项,人力资源部门人员(45.0%)和非人力资源部门管理人员(43.0%)的 选择率均高于普通员工(39.9%)。对于有关系一项,人力资源部门人员(19.8%)和非人力资源部门管理人员(37.0%)的选择率均低于普通 员工(39.9%)。
什么样的雇主更受求职者青睐
智联招聘副总裁罗义华认为,我国正面临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由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编者注),在劳动力供应量下降的同时,伴随企业转型升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提高了,符合要求的人就更少了,雇主将不得不接受雇员的挑选。
县辖15家底层医疗卫生单元,个中包罗12家乡镇卫生院、1家社区效劳中间、2家神经病院,现有在职职工673人,退休职工188人,效劳生齿67万人。
二、县医改任务发展状况及获得的成效
(一)根本医疗保证准则建立稳步推进
一是新农合医疗保证掩盖面进一步扩展。2011年全县参合农人564531人,参合率为98.19%。二是医疗保证程度稳步进步。本年新农合筹资规范进步到每人230元,个中农人小我年交纳参合伙金30元,中心及各级当地财务每人津贴200元,2011年共筹集新农合伙金12984.21万元。已到位12377.18万元,省级607万元津贴资金正在配套中。截止6月底,新农合共津贴资金4556.07万元,个中住院津贴3691.81万元,赔偿31232人次,门诊津贴864.26万元,赔偿289361人次。三是效劳程度不时进步。本年县新农合执行门诊家庭账户+门诊统筹+住院大额赔偿的赔偿形式,发展顺畅。完成全市23家、省级40家城市定点医疗机构直补任务,并开端在全省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执行跨区域即时结报,推行就医“一卡通”,便利了群众就医。作为全市展开新农合住院付出方法变革的试点,县探究单病种限价治理、住院总额预付、床日费用节制等付出方法变革。经过变革,乡级卫生院根绝了门诊转住院和挂床景象,县级定点医疗住院病人均匀住院日不超越9.5日,人均津贴费用不超越130元,病人住院费用大大降低,减轻了参合农人的担负。
(二)领先具体落实国度根本药物准则
2011年1月1日起,县12家乡镇卫生院悉数施行国度根本药物准则,具体执行根本药物零差率发卖。当前,总体运转状况比拟顺畅,群众反映优越。一是药品收购愈加标准。对省投标确定的307种根本药物和200种非目次药物悉数执行网上公开收购,完成了全县一切底层医疗卫活力构药品价钱一致,收购平台一致,收购渠道一致,药质量量获得包管。二是药品流畅愈加有序。县从全市遴选的15家配送企业中,选定局部企业作为县的基药配送企业,削减药品流畅环节,标准了流畅次序。三是药物运用愈加标准。各底层医疗卫生单元严厉执行《国度根本药物临床使用指南》和《国度根本药物处方集》,对临床大夫屡次进行相关培训,医务人员可以合理标准运用根本药物。四是底层医疗卫活力构运转比拟平稳。财务预拨的赔偿资金陆续到位,在绩效工资尚未完全施行的状况下,底层医疗卫活力构医务人员工资根本做到按时发放,医务人员心情比拟不变。
(三)底层医疗卫生效劳系统进一步健全
一是持续增强医疗卫活力构根底设备建立。2009、2010年完成了12个乡镇卫生院根底设备建立和全县365个规范化村卫生室建立义务。2011年市下达规范化村卫生室建立义务为21所,当前已完成16所,其他5所正在建立之中。县人民病院综合楼投资5600万元,当前已建至第4层,完成投资1500万元。二是增强以全科大夫为重点的底层医疗卫生步队建立。2011年,县卫生局共为底层医疗卫生单元雇用了46名医学学生,充分了底层医疗卫生人才步队。对12名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员、198名村庄大夫、5名全科大夫辨别进行了标准化培训。
(四)根本公共卫生效劳均等化扎实有用
具体落实10大根本公共卫生效劳项目,人均津贴公共卫生经费达25元。依照卫生部《根本公共卫生效劳标准(2009年版)》要求,以居民安康档案建档任务为切入点,稳步推进10大根本公共卫生效劳项目标施行。卫生局与财务部分结合制订下发了《县根本公共卫生效劳项目审核任务方案》和《县根本公共卫生效劳项目绩效审核施行方法》,成立了“县根本公共卫生效劳项目审核任务反省验收小组”、“县底层卫活力构绩效审核任务督导评价小组”担任对全县乡镇卫生院施行根本公共卫生效劳项目状况进行验收、评价。7月上旬,验收、评价任务具体完毕。在第三季度的公共卫生效劳项目资金拨付中将执行奖优罚劣的办法,按方案规则,扣减后三名底层卫生医疗机构的经费用于奖励前三名。截止当前,全县居民安康档案累计建档30.675万份,个中2010年建档21.0347万份,2011年建档12.9万份。全县建档率达53.7%,已完成年度建档义务,岁尾建档率可达70%。1—6月,对3332名乡村孕产妇进行了津贴,津贴金额99.96万元。为9407名乡村育龄妇女免费发放了叶酸。为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15.46万人次,补种率达95%以上。完成了2009、2010年3000户乡村改厕义务,本年的750户义务正在建立之中。
(五)公立病院变革试点积极稳步推进
一是岗亭设置与竞聘上岗任务已具体完成。连系实践,制订了《县乡镇卫生院岗亭设置及人员聘用上岗施行方案》,依照公开、公平、公道的准则展开定编、定岗、人员分流、竞聘上岗、双向选择、择优定岗任务,经过竞聘上岗与单元签署聘用合同,这项任务已于7月初具体完成。二是绩效审核任务稳步施行。根据医改要求,卫生局与财务部分、人力资本和社会保证部分结合制订下发了《县底层医疗卫活力构绩效审核施行方案》。从本年元月份起,各乡镇卫生院均执行了绩效工资审核分派;树立了按岗取酬、绩效挂钩、优劳优酬的审核分派机制。三是底层医疗卫活力构赔偿机制进一步完美。县当局办公室出台了《关于树立健全底层医疗卫活力构赔偿机制的定见》,对当局举行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效劳机构的人员支出和营业支出等运转本钱经过效劳收费和当局津贴赔偿。根本医疗效劳首要经过医疗保证付费和小我付费赔偿;根本公共卫生效劳经过当局树立的城乡根本公共卫生效劳经费保证机制赔偿;常常性进出差额由当局依照“审定义务、审定进出、绩效审核津贴”的方法津贴。按上述准则赔偿后呈现的常常性进出差额由当局进行绩效审核后予以津贴。四是底层药物收购货款结算及收购运用根本药物监视治理形式初步构成。县当局办公室印发了《县底层医疗卫活力构根本药物收购货款结算治理方法(试行)》、《县底层医疗卫活力构收购运用根本药物监视治理方法(试行)》。卫生行政部分将底层医疗卫活力构收购运用根本药物归入目的治理和绩效审核,增强监视治理和督导反省,并按期展开评价任务。
三、医改任务存在的问题
一是底层医疗卫生单元公共卫生效劳才能有待进一步提拔;二是国度根本药物准则宣传力度还有待增强;三是根本公共卫生效劳质量还有待进一步进步;四是绩效审核还需进一步完美。
四、进一步积极推进县医改任务的办法办法
本年是完成三年医改目的的最终一年,依据国务院和省当局要求,本年国度的重点是完成医保全履盖、推进国度根本药物准则施行和公立病院变革。县医改任务下一步要凸起抓好以下几项任务:
(一)出力落实新农合政策,进步参合农人实践受益程度。一要依照省市要求调整赔偿方案。具体履行新农合门诊统筹,门诊费用依照不低于40%的比例进行赔偿。执行分级分段赔偿,进步大额住院医疗费和底层医疗机构住院赔偿比例,力争完成政策局限内住院费用付出比例到达70%,大病赔偿封顶线为10万元。调整住院费用起付线,乡级为100元、县级400元、市级1000元、省级及省外1500元,对参合人员年度内涵同级别医疗机构第二及其今后住院的,可将起付线降为响应级别医疗机构起付线的50%,进一步减轻参合人员医疗费用担负。二要执行即时结报规则。便利参合人员看病就医和结算赔偿,确保参合人员结报便利快捷。三要强化定点医疗机构效劳监管和费用节制。进一步增强定点医疗机构建立,仔细落实按期督导反省机制、暗访抽查机制和乡级监管员监视审核机制,增强对定点医疗机构新农合政策执行状况的反省评价。把人均住院费用、实践住院赔偿比例、目次外用药费用所占比例归入日常任务审核系统。
(二)进一步增强底层医疗卫生效劳系统建立。树立并完美以县级病院为龙头、村卫生室为根底的乡村医疗卫生系统,根本完成县人民病院和县神经病院的改扩建义务。增强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设备添置任务,强化乡村卫生人才培育和步队建立,持续从高校卒业生中选拔人才到底层卫生院,还托付大专院校定单定向培育人才到底层卫生院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