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会计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2-27 11:18:4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优秀会计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优秀会计论文

篇1

会计监督论文参考文献:

[1]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料编写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合编.中国会计史料选编(中华民国时期)ⅠⅡⅢⅣ.[G].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

[2]郭道扬编.会计百科全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

[3]赵友良编.中国近代会计审计史[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年.

[4]宋丽智编.民国会计思想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

[5]魏文享编.民国时期之专业会计师论会计师事业(资料汇编).[G].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年.

[6]朱伯康、施正康编.中国经济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7]王海民、杨进、刘韬编.会计发展概论[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

[8]曾劲.中华民国时期会计教育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11).

[9]郑汉中.民国时期的会计师制度[J].财会月刊,1994(02).

[10]楚财.民国时期会计机构的设置[J].财会通讯,1990(04).

[11]吕增根.浅析民国初年的政府会计改革[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7(09).

[12]林美、冯俊豪.我国两次引进西方会计理论的比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12).

会计监督论文参考文献:

[1]陈国辉,李长群.论会计市场失灵与政府监管[J].会计研究,2000:24-28.

[2]王海民.对政府会计监管问题的几点看法[J].会计研究,2001:29-31.

[3]刘永泽,陈艳.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导向的现实选择[J].会计研究,2002:28-31.

[4]雷光勇,陈若华.管理层激励与会计行为异化[J].财经论丛,2005:42-47

[5]曾庆生.国家控股,超额雇员与公司价值[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6]吴水澎,毕秀玲.论政府对会计监管的必要性、缺陷和效果[N].厦门大学学报2002:10-17.

[7]郭庆旺,贾俊雪.地方政府行为、投资冲动与宏观经济稳定[J].管理世界,2006:19-25.

[7]胡宇辰,戴淑燕.企业家需要激励与约束[J].江西社会科学,2001.

[8]陈冬华.地方政府、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D].上海: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博士论文,2002:5-8.

[10]王克敏,王志超.高管控制权、报酬与盈余管理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7:111-119.

[11]刘凤委,孙铮,李增泉.政府干预、行业竞争与薪酬契约--来自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工商管理理论论坛,2007:76-84.

会计监督论文参考文献:

[1]证监会.上市公司治理准则,2002.

[2]赵春光.中国会计改革与谨慎性的提高[J].世界经济,2004(4):53-62.

[3]陈旭东,黄登仕.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的时序演进与行业特征研究[N].证券市场导报,2006(4):59-65.

[4]李增泉,卢文彬.会计盈余的稳健性:发现与启示[J].会计研究,2003,2:19-27.

[5]曹宇,李琳,孙铮.公司控制权对会计盈余稳健性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05(4):34-42.

[6]丁琼.董事会特征与会计盈余稳健性--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10.

[7]曲晓辉,邱月华.强制性制度变迁与盈余稳健性--来自深沪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7(7):20-28.

[8]薛晶晶.董事会特征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D].北京交通大学,2010,6.

[9]王艳艳,陈汉文.审计质量与会计信息透明度一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6(4):9-15.

[10]毛新述,戴德明.会计制度改革、盈余稳健性与盈余管理会计研究,2009(5):24-25.

[11]刘凤委,汪扬.公司治理机制对会计稳健性影响之实证研究.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6(3):16-22.

篇2

1.在全国首创效益成本法。朱学义教授1990年创造了“效益成本法”。该成果1994年获得了江苏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被天津财经学院翟文莹编著的《高级成本会计学》、华南理工大学李定安主编的《成本管理研究》收录于“高等院校会计硕士研究生系列教材”中,为中国矿业大学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开创了成本及效益研究的新亮点。

2.在全国首次提出产权收益分配理论。朱学义教授1996年4月完成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企业收益分配制研究”项目,1996年5月15日由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鉴定为“国内领先”,撰写的“论产权理论与企业收益分配”1997年12月获江苏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开创了西方产权理论研究同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密切结合的新亮点。

3.在全国首创资本化方法体系。朱学义教授1997年1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在全国创造了“矿产资源资本化方法体系”,2002年12月9日被江苏省科技厅鉴定为“国内领先”,其“矿产资源有偿开采研究”成果2005年12月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4.在全国首创矿产资源权益价值理论体系。朱学义教授1997年1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在全国创造了“矿产资源权益价值理论体系”,2002年12月9日被江苏省科技厅鉴定为“国内领先”,其成果2005年11月获江苏省首届软科学成果一等奖。该理论目前已拓展到森林资源、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等方面。

5.构建了我国环境会计应用框架。朱学义教授1999年在《会计研究》第4期上发表“我国环境会计初探”论文,建立了我国环境会计核算的基本框架。2003年12月,该论文获江苏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优秀成果三等奖。

6.构建了我国智力资本会计应用框架。朱学义教授2004年在《会计研究》第8期上发表“我国智力资本会计应用初探”论文。该论文不同于其他智力资本会计论文之处是:首次从会计确认、计量的角度划分了我国智力资本的三大内容和类别―知识资本、智能资本、拓创资本,其中,智能资本按业绩计价(文中称“才能评定认定法”)是一种创新;论文提出与此相应的会计制度改革,建立了与此相关的资本回报模型。

7.构建了煤炭企业责任会计应用体系。朱学义教授深入煤炭企业调查研究,于1995年11月主持完成煤炭高校优秀青年基金“煤矿责任会计系统设计”项目,在我国煤矿首次建立了责任会计应用系统。此后,朱学义教授将该项研究扩展到整个煤炭系统,于1997年9月公开出版《责任会计应用研究》专著,将该研究成果推广到全国114个煤炭企业。1998年3月,“煤矿责任会计系统设计”项目获煤炭部“管理现代化优秀成果一等奖”;2000年6月“责任会计研究与应用”研究项目获国家煤炭工业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8.在全国首创民本会计改革体系。朱学义教授2007年发表“论基于民本经济的会计改革”、“论会计等式的演变与改革探讨”论文,提出了会计改革的新等式“资产=负债+民众权益”。

篇3

关键词: 成人教育;会计学专业;论文质量

毕业论文是成人教育会计学本科教学的最后一个重要教学环节, 是衡量其学业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这一环节, 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独立完成某项较为完整的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实际能力。另外, 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准确的查阅、分析、整理资料, 形成科学思维方法、严谨工作作风、创新意识, 逐步实现知识积累向能力生成的转化, 真正提高毕业生综合能力,以适应自己所从事工作岗位的需要。为此, 研究如何提高成人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很有必要。

目前, 成人教育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 在时间安排上占本科教育整体时间的 25%左右, 且各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和具体的规定, 为确保毕业论文质量提供了保证。但是在实际执行中, 无论是指导教师还是学生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给予高度重视, 导致论文质量不高。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1. 成人教育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现状

1.1 论文选题存在一定的缺憾

首先, 成人教育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原则及要求基本是沿用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全日制本科的毕业论文进行的, 与成教会计学专业的实际存在一定的偏差。如: 成教论文选题多是由全日制本科论文题目筛选而来, 多侧重于科研领域的新观点、新问题; 少有体现会计实践中的新现象、新业务、新问题的选题。致使学生不知如何入手, 对今后的工作缺乏较直接的指导意义。

其次, 部分论文的选题本身前人已经作过不少的探讨, 而且在这些论文已有不少的成果, 但我们仍就没有跳不出已有的、旧有的模式,老是“ 旧瓶装新酒”。

1.2 论文创新意识有待加强

成人教育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要求学生在已学过的知识基础上, 进一步学习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 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会计理论、会计专业知识来撰写毕业论文。新的会计理论的产生, 都来自于会计工作实践, 但又不等同于会计实践, 它带有一定程度的科学创新, 论文中的某些观点必然反映会计学科的发展趋势。然而绝大多数学生的毕业论文主要是对书本知识或文献资料的简单堆砌, 很少提出自己对已有理论新的阐释或运用, 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可操作性的方法。

1.3 论文撰写格式不规范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 有的成教学生并没有围绕选题认真地进行调查研究, 搜集资料, 阅读有关文献。而是只满足于图书资料、网上资料、专业教科书, 闭门造车、拼凑论文。结果是表现为撰写毕业论文技术不规范, 缺乏平易生动的文采和严谨缜密的逻辑性, 内容重复, 结构不合理, 格式不规范, 缺乏说服力, 更谈不上解决实际问题。

1.4 论文答辩有待夯实

论文答辩是考察成人学生毕业论文的真实性和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环节。按照正规的答辩程序, 答辩人首先简要介绍论文选题的原因、论文的主要内容、主要观点及研究价值, 然后答辩委员会人员就论文中的相关问题向答辩人进行提问, 以考核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学生在答辩过程中, 由于前期工作欠扎实, 对论文中的问题浅入浅出, 与论文知识密切相关的深入问题很难回答出来, 答辩委员会人员只能根据答辩者的简要说明, 简单地提一、两个问题了事, 答辩有时只是流于形式。

2. 影响成人教育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分析

2.1 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够

在成人教育的学生中, 有很大一部分是参加工作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再接受教育的, 其学习目的功利色彩较浓, 部分学生急功近利, 只求结果, 不重过程。至于毕业论文, 思想上只想交差了事,通过网上下载、购买等途径, 东拼西凑, 匆匆应付, 甚至抄袭别人的文章等。根本没有把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作为提高自身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好机会。

2.2 缺乏足够的专业训练

成人教育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不一定要求在观点等方面有全“ 新”的价值, 体现出什么“ 学术进步”, 但论文结构与内容展开要基于会计实践, 以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为手段, 经过缜密论证, 得出科学结论。然而现实是学生学术规范意识淡漠, 平时缺乏必要的训练, 更谈不上学以致用了。从摘要到前言, 从问题剖析到参考文献, 有的学生只是从期刊上或文献资料上摘录一些资料, 然后拼凑在一起就形成了自己的毕业论文。可以想象, 如此形成的毕业论文内容上很难有自己的新意, 形式上也是差强人意。

2.3 部分指导教师责任心和师德意识不强

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 客观上存在有的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强, 面对物质利益降低对学生的要求; 在论文指导工作上敷衍了事, 缺乏与学生定期的交流和必要的指导, 中期检查公式化, 不能因病施治, 对症下药; 审阅毕业论文时, 对毕业论文的内容不求甚解, 重“ 面子”轻“ 里子”, 造成论文破绽百出, 经不住推敲。

3 提高成人教育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3.1 引导成教学生正确认识毕业论文的重要性

毕业论文是成人本科教育最后一个正规的训练过程, 因此,应加强对学生和指导教师的诚信教育, 提高他们对毕业论文写作重要性的认识。召开由指导教师、学生参加的毕业论文动员会, 从管理部门及指导教师专业的角度, 详细说明论文的目的及要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和激发他们设计的动机, 从思想上引起重视, 引导学生在论文写作上加强自律, 以诚实的态度做论文。通过动员会, 建立起指导教师和学生的联系, 将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落到实处, 另外, 学校还加强监督和检查, 以利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确保毕业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

3.2 进一步强化成人教育毕业论文管理措施

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强成人教育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管理和规范工作, 对成人教育毕业论文工作的指导思想、过程管理、格式要求、评分标准、组织管理等要做明确细化, 要统一设计封面格式、题目审批表、中期检查表、指导教师评语表和答辩记录表等, 明确规定成人教育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指责和管理人员职责。

一是, 建立毕业论文导师组, 实行责任追究。规范指导教师的指导责任、管理部门的管理责任, 并建立问责制。指导教师在毕业论文的指导过程中, 要定期通过

--> 电子邮件或 qq 视频和学生交流, 帮助学生解决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另外, 还要勤于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掌握好论文的写作进度, 确保证论文质量并如期完成。管理部门应对毕业论文的整个写作过程进行督促和检查, 建立和完善预答辩制度, 及时通报存在的问题。如有渎职, 追究部门和个人责任。

二是, 严格把好命题关, 努力做到论文选题结合会计学专业实际。学生选题时, 要根据本人的基础、岗位层面和兴趣选择恰当的题目, 确定论文选题要体现“ 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原则, 在满足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 尽量结合科学研究、实际工作和现实问题, 要适合成人教育学生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题目确定后, 还要征求指导教师的意见, 避免题目过大难以完成论文, 必要时可由指导教师和学生一起确定论文题目。

三是, 做好论文撰写过程中的检查监督工作。可依据既定的见面时间表, 检查学生的出勤情况和教师的到岗情况; 检查学生论文进展情况、阶段性任务完成情况; 了解学生对教师指导工作的意见、要求; 听取师生对毕业论文工作组织、管理的意见, 以更好的完善本专业的毕业论文管理制度。

四是, 严格答辩程序和评分标准, 同时实施激励措施。毕业论文导师组要认真地选拔答辩委员会成员, 注重不同研究领域成员的配置, 在认真评阅学生论文的基础上, 按照既定的答辩程序, 公正合理地进行答辩, 做好答辩记录, 客观公正地评定学生的论文成绩。对于优秀论文和不及格的论文实行二次答辩和复议制度。同时建立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和优优秀毕业论文奖励制度, 以形成积极的导向作用, 充分调动指导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3.3 强化成人学生学术规范的训练

在制定成人教育会计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时, 应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体现在教学中。比如, 开设学术规范的相关课程, 从选题、搜集资料、确定论点、结构语言到表述方式等毕业论文的各个写作环节, 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指导, 使他们掌握毕业论文的写作知识、写作规格、写作要求和写作方式, 从而为写好毕业论文奠定基础。

总之, 要提高成人教育论文的质量, 还要从服务于学生入手,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 要为学生提供很好的条件做保障。比如,从信息、图书资料、实验条件、实验场所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做论文的条件。另外, 可采取校企联合共同指导毕业论文。要结合成教生的特点, 可以将毕业论文的开题时间提前, 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准备, 减少学生学习时间与工作时间的冲突。要有适当的灵活性,可对毕业论文篇幅要求适当放宽, 加强质量要求, 避免凑字数而大段抄袭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袁小勇等.怎样撰写会计论文【m】.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篇4

计本科毕业论文是学生在学习完所有的会计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后,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实践活动,它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毕业论文要符合一定的质量要求。高质量的毕业论文不但文章排版格式要规范,而且论文立论要正确,观点要有创新性,论据要严密。会计毕业论文质量高低可以衡量一所高校会计办学水平高低。但近年来各高校会计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很大的下滑,已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因此分析影响会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探索提升会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应是当前高校强化会计教学改革和加强教学监管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毕业论文写作现状

(一)写作马虎、抄袭严重。尽管学校会就毕业论文格式、论文要求等下发文件反复强调毕业论文的重要性,但从学生交来的论文一、二和三稿来看并不令人满意,字体大小、文章排版不规范,错别字多和语句不通顺等现象非常普遍。不仅如此,文章抄袭现象很严重。

(二)学生文献检索能力差。很多学生只会使用Google、Baidu网络查询工具检索文献资料,对于专业性的搜索工具,如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不会运用。所以收集和查询的文献资料学术性、前沿性和权威性不大,影响了毕业论文的写作。

(三)很多学生不知如何正确选题。学生在写毕业论文前,很多人从来没有看过会计论文和论著,对于会计的热点、难点问题一概不知,因此无从谈正确选题。为了交差只能盲目从学校公布的相关论文题中选,结果题目要么偏大,论文写不出深度;要么题目偏小,无从展开,论文缺少宽度。

(四)写作能力较差。从交来的开题报告、任务书和论文初稿来看,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撰写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有的学生可能了解学术论文的格式,同时也收集了一定的材料,但由于写作能力较差,最终无法写出满意的论文。

二、影响会计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

各高校经过了这么多年的会计教学改革,应该说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为什么检验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毕业论文每况愈下,质量不尽人意呢?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

(一)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视不够。目前各学校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取决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打分,导致教师对学生不敢严格要求;学校也会担心因学生拿不到毕业证而影响学生就业和前途;少数学生因不能按时毕业而闹事时有发生,造成指导教师和学校对学生有时会有所迁就。这样学生不端正写作态度,毕业论文出现错字连篇,文章东拼西凑甚至严重抄袭等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二)过多考证、考研等严重影响了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学生本来课程负担就不轻,但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学生不仅要参加4、6级英语、托福、雅思以及计算机等级考试,还要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理财规划师等名目繁多的考试。除了上课,学生平时绝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考证上,根本没有时间去阅读会计专业期刊和学术专著。没有平时的专业理论的积累,只凭毕业前一小段时间怎么能写好毕业论文。此外,毕业班最后一年,学生面临就业、考研和考公务员多重压力,而无法顾及毕业论文的事。

(三)少数教师指导论文不力。多数教师都能按要求对学生指导论文写作,但也有少数教师或由于承担了繁重的教学任务,或工作责任心不强,或自身科研能力不强,疏于对学生论文的指导,加上目前会计教学还是停留在传统教学方式上,这种情况下,自然无法有效指导学生写出好的论文。

三、提升会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途径

(一)改传统会计教学为研究和创新式教学。多年来我们一直采取传统的会计教学模式,这种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应试教育,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差。改革为研究和创新式教学后,教师每讲完一、二章会计专业课后,应就这部分内容的理论热点问题要求学生查阅相关会计专业资料,随后学生在课堂上互相讨论,形成新的观点。比方说,教师在讲授完《中级财务会计》中的投资性房地产相关内容后,就要布置学生查阅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核算有关理论探讨问题,在课堂上学生讨论,形成新的观点,并让学生撰写。又比如,在教师讲解《审计学》中内部控制内容后,让学生大量阅读有关内部控制方面的材料,提出不同观点,鼓励学生撰写内部控制相关论文在省部级以上刊物发表。凡的学生,该门课程考核成绩可加分。这种教学模式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研究式学习的习惯,学生就能在日常的教学中积累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和锻炼科研能力。

(二)要开设毕业论文写作专题课并计算学分。该课程可开设在大三第二学期,主要由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的教师来讲授。专题内容应包括:(1)如何使用专业性的搜索工具。如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CAMAR证券财务年报股票市场研究数据库、CSMAR期货股票分析高频数据库、国外ASP、BSP全文数据库等的使用。(2)如何选题。(3)如何收集和整理资料。(4)如何写开题报告。(5)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格式。(6)如何撰写研究报告和专业论文。教学时要边教边练,学练结合,以提高教学效果。

(三)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毕业论文写作是一项科研工作。科研能力的提高不是仅凭一时就能提高,而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对学生较长时间的培养、训练和指导。目前大部分指导教师平时都承担了横向和不同级别的纵向课题。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的最有效办法就是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中来,科研团队里要有学生成员。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分配学生不同的科研任务,每年的寒暑假要根据学生的研究领域安排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撰写研究报告。学校要给教师配置教师工作室,科研任务在教师工作室里由师生共同完成。在学生具备一定科研能力时,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进一步训练和提高学生科研能力,为今后做毕业论文打牢基础。

(四)毕业论文开题时间适当提前。目前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开题一般安排在大学四年级第一学期末,收集资料、调研和实质性写作在大四第二学期,前后不到三个月就要提交论文定稿。这种安排,时间上不是很妥当的,因为很多学生要报考研究生,而研究生考试是每年的元月份。选题、开题时间正好是学生考前冲刺的关键时段,学生这时根本不会把精力放在选题和开题工作上。而到了毕业班的最后一学期,考研已上线的学生会要把主要精力用在应付考研的面试上,其他学生有的要备考公务员,有的要去落实工作或顶岗实习,一事接一事,学生往往认为目前的考试和求职更重要,而无法顾及毕业论文的事。建议把选题、开题提前到大三第二学期末,这样不但能加长论文写作时间,而且能有效避开因就业、考研造成的时间冲突,也能与毕业论文专题课相对接。此外,学校还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考试规划和教育,比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可安排在大一的第二学期。但人力资源师、物流师等考试,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就业作用不大,学生可以不报考这类考试。有了充足的写作时间,毕业论文质量才有保证。

(五)要切实加强毕业论文的质量监管。第一,各学院(系或教研室)要成立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具体负责毕业生论文的论题的遴选、确定毕业生的选题、安排论文指导教师、审定开题报告和任务书、检查毕业论文、指导毕业论文的答辩等工作。第二,各学院(系)要制定具体的会计专业毕业论文管理细则,并在指导委员会具体监督下对实施管理细则和加强毕业论文的质量进行监控。要规定学生从开题报告到任务书,再到毕业论文的定稿,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至少要经过三次修改;明确规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要全程记录。记录过程可作为评选优秀毕业论文和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重要依据。第三,对毕业论文电子稿进行检测。会计本科毕业论文重复率不能高于20%,重复率高于20%的论文要再次修改。所有学生要求答辩,通过答辩进一步确认论文的真实性,答辩后要求学生根据答辩意见再作最后的修改。这样论文经过检测前的三次修改、检测后再次修改和答辩后最后一次修改,才能有效杜绝论文抄袭现象,确保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第四,建立评优激励机制。每年开展毕业论文的评比,评选出优秀毕业论文,并推荐在学校的学报上发表。对获得校级、省级优秀会计毕业论文奖的指导教师给予奖励,从而进一步调动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因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的指导不力而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国海,杨美霞.大学生毕业论文与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03).

2.李红.高校毕业论文质量问题刍议[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10).

3.厉敏萍,熊璋琳.经管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亟待提高[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01).

4.林丽琼.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探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

5.肖鹏,康红霞.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教学探索与实践[J].杨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10) .

篇5

一. 目标明确的教学宗旨和理念

澳大利亚大学会计教育,对培养学生在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和组织系统中的职业角色,有非常明确的目标,使学生了解其未来职业生涯中所应承担的责任与具有的权利。这在澳大利亚各大学的教学宗旨中,都有明确的说明。强调培养学生以下的能力:“具备继续学习、增长知识、严谨的分析能力和创造力;拥有完整的、广阔的学科知识;清晰地交流与流畅地写作;拥有团队合作的能力;拥有解决问题与作出决策的能力;自信并能够清楚地陈述自己的意见;逻辑地推论和从观点中辨别事实。”对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上述宗旨与理念均与澳大利亚会计师公会(CPA Australia)和澳大利亚特许会计师协会(ICAA)的职业要求相一致。上述宗旨和目标,在其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均始终一贯地得以遵循。

相比较, 我们并不缺少教学宗旨和教学目标, 所缺少的是未能将它在教学过程中一贯地体现, 致使教学宗旨和目标与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脱节。例如, 我们也强调培养学生的分析、研究、解决问题、做出决策的能力, 也强调学生要有明辨是非与承担义务与责任的意识等等,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 缺乏具体的教学手段将它们很好地体现出来。因此, 在教学中, 要使教学宗旨和目标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中得以一致的反映, 这要求学校在进行教学安排、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时, 要十分注意体现这一点。

二、“教学计划”与“教学进度表项目 ”的有效实施

设计全新的“ 教学计划” , 以指导学生安排与管理其学习活动为主要内容。这是教学方式根本性变化的一个方面。在我国的大学中, 每学期授课教师要填写“ 教学进度表” , 但它只不过是一个记录教师工作量的流水账而己,并不包括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学习指南、学习方法介绍、相关能力训练要求, 以及学习参考文献等内容Β 我们填写教学进度表, 多半是为了应付学校的教学检查, 而不是以指导学生学习为目的的, 缺乏对学生如何安排和管理学习活动的指导与鼓励, 这样的教学进度表对学生来说是毫无意义的, 是形式主义的。另外, 给予学生的学习鼓励与指导, 除了在新生入学教育时有类似的说明外, 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 几乎不再出现, 仿佛入学教育一完成, 就可以一劳永逸了。这些都反映了我们的大学会计教学不是以“ 学” 为主、培养学生“ 综合素质。

三.教学工作的多样化和系统化

澳大利亚大学会计教学活动形式多样又密切相关,会计本科的教学方式以课程学习(Course)为主,其教学活动一般由四个模块(Modes)共同组成,包括授课(Lectures)、小组讨论与辅导(Tutorial Questions)、等方面相互补充、互为作用,这里只简单介绍一下其中的两种教学形式。

1. 授课:“授课”是教学活动的模块之一,其作用是讲授课程中的理论与技术问题及其内在联系;同时还针对课本、规定的阅读材料与案例中所涉及的焦点问题进行讲解,作出相应评价;有时还播放录像片断或媒体中的各种资料补充说明理论问题或实务与技术问题。“授课”的纲要内容可在网上下载;虽然如此,仍然强调学生进行积极的学习,包括记笔记、作注释,并将授课内容与其他学习资料整合起来。“授课”,体现了教与学中的“教”,以授课教师的讲授为主。

2. 小组讨论与辅导(Tutorial Questions):这是教学活动的模块之二,是学生的必修项目,讨论人数一般不超过20人。其目的是配合授课使学生在互动的环境中(与辅导老师和同学一起)进行学习,是一种“双向交流”的教学活动,它强调分享思想、讨论问题和促进相互理解。根据授课的进度与内容,每周都布置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活动,这些问题和活动上传至网页或列示在“课程计划”的表格中。学生们必须在“小组讨论与辅导”课前完成所有的问题,并为这些问题各准备一份答案,按时交给辅导教师,并且,这些问题将在“小组讨论与辅导”中进行讨论。讨论时学生除了要发表自己的见解外,还要向其他同学提出问题,也要回答老师和其他同学的提问;教师也参与讨论,并解释和更正错误观点。

四. 对高等院校会计教学改革的启示及借鉴

比较澳大利亚大学会计教育的特点, 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在教学中存在的缺陷与差距, 总体来看,就是我们始终欠缺对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训练, 这种欠缺, 不仅是教学方式的不足, 而且主要在于教学思想与观念上的差距。对此, 我们只有大力度的改革, 才能从根本上得以改变。具体来说, 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明确的教学宗旨和教学目标

事实上, 我们并不缺少教学宗旨和教学目标, 所缺少的是未能将它在教学过程中一贯地体现, 致使教学宗旨和目标与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脱节。例如, 我们也强调培养学生的分析、研究、解决问题、做出决策的能力, 也强调学生要有明辨是非与承担义务与责任的意识等等,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 缺乏具体的教学手段将它们很好地体现出来。因此, 在教学中, 要使教学宗旨和目标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中得以一致的反映,

2.设计全新的“ 教学计划”

改革后的“ 教学计划”, 将不再只是记录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流水账, 而应包括更多的向学生提供学习指导和帮助的相关内容, 为培养学生“ 综合索质” 提供现实的指导。

3. 教学活动的战略性重整

澳大利亚大学的会计教学, 正与国际上其他许多发达国家一样, 教学方法多样化, 并在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方面富有成效。反观我们, 尽管一方面压缩授课的时间, 但是, 另一方面却没有相应地增加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时间。授课时间的减少并没有实现增加学生学习时间的愿望, 学生缺乏积极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训练, 因而也缺乏相应的分析问题、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改变以上状况, 可以通过实践一下教学改革

篇6

1.概述

对于财会来讲,它的定义有很广义的含义,其是说组成财会的基础以及其活动时要使用或者是参照的一些要素。它的特点是说它和一般的管控财会以及别的一些学科间的不同之处的具体体现。通常涵盖如下要素。第一,它关键是供应财务内容。供应的这些内容关键是经由相关的报告来展示。它为外在的使用人供应信息,它供应的信息要合乎相关的品质规定。它按照复式记账的体系为前提。

2.发展过程中面对的不利现象

2.1关于生产运作

对于过去的时代来讲,单位的运作活动关键的聚集在制作时期,单位自身的管控体系在于生产步骤中。对于目前的社会来讲,单位把更多的时间放到员工的培训以及新的物质探索和市场调研等的一些活动之中。此时,信息相关的产业以非常快的速率成为当前的首要产业。

2.2关于单位的管控客体

在过去的时代中,单位管控活动的关键点是对于实物资产而开展的。在目前的时代中,单位财务获取的出处是信息之类的没有具体的形状的要素,在开展管控的时候,更多的是关注人相关的以及信息相关的体系之中。

2.3关于信息

在过去的体1系之中,信息的传递关键是将人工当成是关键点,它的费用非常多,而且效率不是很高,此时导致大规模以及大区域的信息处理受到很大的影响。在目前的时代中,电脑是信息处理的关键方法,其提升了速率,同时使得效率变得更高,而花费却变少了。进而保证了信息的处理等活动能够以非常迅速的态势发展。

2.4关于单位的组织体系

在过去的时代中,单位的组织体系是一种竖向的,多要素的管控体系,同时市场相关的调研以及财会等活动并非是有机融合在一起的,同时信息的传递速率不快,此时导致它的应变水平不高,管控资金变多。而在目前的时代中,单位的组织构造正出现了非常显著的变化。它的具体特征是,在通信体系运行有序的背景之中,过去的那种上下级的模式已经不是很关键了,有时候都不需要设置如此多的管控层,单位各个机构的功效互相融合,进而对于其以非常快的速率开展应变活动等有着非常好的益处。

2.5关于经济环境

在过去的体系之中,单位面对的经济氛围是一种非常稳固的氛围,它的变动不是很剧烈,而且风险也不多。但是在目前的时代中,氛围不断的改变,同时竞争也很残酷,价位以及汇率等不断的变动,此时技术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产品的使用时间变短了。很多繁琐的金融活动以及设备等出现了,此时导致市场之中存在了非常多的难以捉摸的要素,进而导致财务状态等更加的无法明确。

3.当前管控活动中面对的不利现象

3.1面对的不利现象

因为财会管控体系混乱等等的一些要素的存在,此时对于中小单位的财会活动没有做好相关的监管活动,单位的财会活动非常随意,进而就容易发生违规等现象。单位自身的财会管控体系不合理,工作者的数量较少等是导致该项管控活动品质不好的两项重要的内容。有序的管控体系会指引单位关注该项活动,单位也会自觉的吸收一些有着优秀素养的管控工作者。相反的来看,假如管控体系不是很合理,对于单位的规定不是很严苛的话,就会使得单位不关注该项管控活动,同时也不会积极的去吸收一些优秀的工作者。

3.2中小规模的单位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体现着非常关键的意义

由于最近几年的经济发展速率非常快,尤其是入世之后,我们国家的此类单位的发展速率更是迅猛。据财政部统计资料显示,到2005年底,中小企业数量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六成左右,解决了四分之三以上的城镇就业,上缴的税收已接近国家税收总额的一半。可见,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

4.财务会计问题的解决对策

4.1加强财务会计人员培训及提高管理水平会计电算化业的发展,给会计人员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不能只是固守传统的会计方法和传统的会计程序,而要不断更新知识,改变知识结构。今后,会计人员执行的任务应侧重于财务管理,为企业高层管理者提供各种信息等等,更好地发挥会计人员在企业财务信息管理和企业资源管理系统中的作用,使会计电算化由会计核算方法的电算化向会计管理电算化的方向发展。

4.2随时考察、跟踪、分析、预测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及其特点,并建立相应的会计反应机制和运作机制,确保会计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步。

篇7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爆发的时代,人力资源已成为决定企业乃至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资管理,通过对人力资源进行会计核算,更好地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本文谨从三个方面,分析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中存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一、人力资源会计的概念与发展情况

1.人力资源会计的概念。人力资源会计是在运用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原理基础上,与人力资源管理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所形成的一类专门会计学科,是对组织的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的一种程序和方法,是会计学科发展的一个全新领域。

2.源流及我国发展情况。

2.1源流。1964年,美国密歇根州大学企业经济研究所的赫曼森在《人力资源会计》中最先提出人力资源会计的概念,并被引入会计学的研究之中。此间的理论研究为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大,人力资源会计学家认为人力资源会计已进入迅速发展的时期,将使传统会计产生重大变革。

2.2我国发展情况。1980年,著名经济学家潘序伦在《文汇报》发表文章,提出我国必须开展人才会计的研究,建议既要计量人才成本,也要讲求效益,率先在国内提出人力资源研究的问题。此后,会计学界发表了大量人力资源会计的论文,就人力资源会计的一些理论和方法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我国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倾向于介绍有关概念和问题,20世纪90年代,人力资源会计开始转向系统研究。一直到目前,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还属于比较新兴的会计学科分支,还没有形成一个得到大家都认可的权威性、系统性的完整理论体系,而企业界对人力资源会计重视程度也十分有限,因此,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发展在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的同时,也有着可观的发展前景。

二、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现状与问题

1.人力资源的精确计量存在困难。

1.1人力资源价值不同于普通商品,很难用货币进行可靠的计量,后者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完成,而前者主要表现为教育投资的过程,包括家庭投资、国家投资、社会投资甚至企业投资,需要多达数十年的时间,而这些,首先需要对教育的过程有个完整的记录,其次对各个主体投入的价值也应有个较为合理的估计,目前,我国还未在社会上开展过类似的评估。所以尽管人力资源可能符合资产的定义,人力资源的信息也能影响到投资者决策,但长期以来却被摒弃于财务会计的范围之外。

1.2劳动者与企业之间本质上是合同契约关系,人力资源的所有者是劳动者本身而非企业,人力资源价值是可变的,存在许多不可预计的变量,因人事关系、激励机制等管理模式影响,同一人力资源在不同企业或管理模式下具有不同的价值体现。

2.人力资源会计的运用环境有待提高。我国的市场经济起步比较晚,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都还不完善,对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也形成了一个比较大的制约因素。从政治环境来看,我国的会计准则是政府制定的行为规范,体现的是国家的意志,代表性不足,不能全面地反应经济社会各个层面的需求;从经济环境方面看,我国人力物力资源结构不平衡,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普遍较低,人力资源市场等支持要素还不够完善,由于市场主体普遍缺乏在人力资源会计方面的实践,而导致了人力资源会计数据的缺乏,阻碍了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和推广;从社会环境方面看,目前,我国政府和企业界对人力资源会计的关注度不高,企业在财务管理实践人力资源会计的较少,一方面是缺乏此类的专业性人才,另一方面是缺乏利益的驱动。而会计学又属于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缺乏实践,人力资源会计对于企业管理者在经济决策方面起到的作用就不明显,财务意义也就大打折扣。同时,由于人力资源会计的实践需要耗费企业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且其所产生的实际经济效益却未必能投入大于产出,出于企业家的驱利心理,没有多少企业敢于、乐于尝试人力资源会计。从而导致运用人力资源会计管好、用好人才的事例很少,人力资源会计的运用在社会上未产生明显的示范效应,社会影响力不高。

3.人力资源信息披露制度尚未建立。传统财务报告既不反映人力资产的价值,也不反映人力资本,从而低估了企业资产总额,忽视了人力资源对企业的经济贡献,把为取得、开发人力资源而发生的费用全部计入当期损益,背离了收入与费用配比的会计原则。而目前我国尚未要求企业在对外公布的财务报表中披露人力资源信息,更限制了人力资源会计在研究与实践中的发展。所以,有必要对传统的财务报告进行适当的调整,把人力资源这项企业十分重要的资产及其有关的权益和费用,在财务报告中予以充分揭示和披露。

三、对人力资源会计的建议与对策

1.人力资源是可以计量的。《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资产的确认必须符合三项条件即:(1)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2)能为企业拥有或控制;(3)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人力资源的取得是企业通过招聘程序,签订劳务合同,支付一定薪酬来实现的,其符合资产确认的条件:一是人力资源是企业通过招工招聘等程序在众多应聘者中筛选出来的,符合企业用工用人需求的劳动力资源,企业通过支付工资的方式来购买劳动者的劳动力,由此,可以看出人力资源是符合第一个条件的。二是从《资本论》中我们知道,企业需要的并不是劳动者本身,而是劳动力。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签订劳务合同,从而固化了劳资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建立起了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企业通过支付薪酬,取得或控制了劳动者聘用、培训与解雇的权利,也就获得了对该劳动者所拥有的劳动力资源的使用权与支配权。此外,人力资源具有的某种专门技术、工作技巧或拥有某些特定信息,当企业用人环境适合劳动者发挥专长时,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就产了相互信赖的关系,劳动者希望通过自己的劳动体现其社会价值,从而使劳动者不会轻易离开企业。由此,可以看出人力资源是符合第二个条件的。三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生产的核心要素是知识,企业效益的高低,将取决于知识的拥有者——人力资源的利用程度。企业就是出于劳动者能够为其带来经济效益这个预期才聘用劳动者的,而劳动者也是出于企业能够实现其劳动价值这个预期而接受聘用的。由此,可以看出人力资源是符合第三个条件的。四是企业最大限度地开发人力资源价值,是企业进行聘用、培训与投资的过程,而这些都需要相应的成本支出与资源耗费,这种成本支出与资源耗费都是能以货币计量的。综上,人力资源价值=取得人力资源支出(包括招聘、选拔人力资源所需费用等)+维护人力资源支出(包括工资、奖金、劳动保健、医疗保健、社会保险、人事管理部门支出等)+开发人力资源支出(包括岗前培训、脱产学习等)。但是,人力资源的货币计量要达到或追求精确性计量也是不可能的。实现上,财务会计的计量本质上就是精确性计量、近似性计量和模糊性计量的复合和交叉运用,因此,对人力资源会计而言,计量过程必然含有估价的成分。

2.完善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人力资源的因素对企业经营的影响越来越大,投资者对人力资源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建立人力资源会计披露制度,将企业在人力资源投资情况、人力资源投资的收益情况等方面的信息向公众披露,能够为投资者和管理者提供更加科学、明智决策参考。此外,通过人力资源会计所提供的信息,政府可以了解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源维护与开况,并从宏观上调整人才政策,保障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笔者建议可以对传统的财务报告进行适当的调整,把人力资源这项企业十分重要的资产及其有关的权益和费用,在财务报告中予以充分揭示和披露。一是在资产负债表上,有关人力资产的数据,应该作为一个单独的项目列示。因为“人力资产”其流动性类似于固定资产,由于强调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和主观能动性,所以应将其列于“长期投资”与“固定资产”之间,相应在“所有者权益”里增记“人力资本”。二是在利润表上,可增设“人力费用”,作为“营业利润”项目的减项,用以反映企业为使用人力资源而发生的不应资本化的费用和人力资产的摊销,同时对原“管理费用”账户反映的内容作必要的调整。

3.营造人力资源会计的良好运用环境。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目前正处在学术研究阶段,任何科学的理论缺乏实践检验,都是无法付诸推广实施的。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强,如此丰富的人力资源,如果不加以开发利用,人力资源优势就会变为社会的包袱,在此情况下,如果能够制定一套合理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把丰富的处于闲置状态的“人力资源”开发转换为具有现实生产能力和知识技能的雄厚“人力资本”,是推动整个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而这一套管理制度的落实离不开政府的支重视与支持。首先,建议沿海经验发达省、市可以建立人力资源会计“试验田”,选取几个人力资源素质较高且占企业总资源比重较大的企业,开展人力资源会计的实践,通过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的方式,不断扩大人力资源会计的实施范围,为今后的全面推广积累经验,也为其他企业提供示范作用。其次,必须引导企业经营者重视人力资源价值,健全激励机制,这就要求建立评价经营者业绩的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型,并利用它对人力资源价值进行预测、核算、评估,为人力资本参与利润分配、健全激励机制提供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于春梅人力资源会计问题探讨[J].会计工作.2009年9期.

[2]李桂芳,关于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与计量问题探讨[J].经济研究,2005,(11).

[3]王军.我国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年04期.

[4]仲兴康.浅谈在我国建立和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及可能性[J].现代商业.2009年5期.

人力资源会计论文范文二:人力资源会计体系研究

摘要: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全球经济竞争已从物质资源竞争向人力资源竞争转变,开发、利用与管理人力资源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一个企业是否具备竞争力与发展前景,不仅受经营规模的影响,更离不开丰富的人力资源。如将人力资源归于企业资产,通过会计方式确认、计量与报告人力资源情况,可满足企业管理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对企业信息的要求,这已经成为时展的必要条件。通过对人力资源会计实施的必要性、人力资源会计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人力资源会计;账户设置;账务处理;会计信息

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将成为全部财富创造的最基本要求。“成功的组织都有积极的人不足为奇,人力资源才是一个公司真正能拥有的最有价值的资源。”自1964年美国密歇根大学赫曼森将“人力资源会计”这一概念首次提出后,经大量学者、专家的不懈研究,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体系现阶段已较为完善。人力资源会计是指在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原理充分运用的前提下,和人力资源管理学互相结合、渗透的会计学科。是计量、报告组织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的一种程序、方法,是会计学科发展的重要领域。现阶段,人力资源会计体系还不完善,在对国外先进经验充分吸收的前提下,需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会计体系。

一、我国实行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向使用者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决策信息

根据人力资源会计提供的信息,现代企业可对人力成本节约与人力投资之间的问题进行有效处理。并按照人力资源价值改变信息,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决策。

(二)有利于避免经济组织短期行为

现行会计体系无法将人力资源信息提供给管理者,导致管理者对人力资源投资重视程度不足,致使企业选取培训费用降低的方式减少成本的短期行为,但这将严重危及企业长远健康发展。

(三)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极为有利

企业人力资源投资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及全员素质水平提升具有关键作用。作为发展的重要财富,人力资源会计供给的信息,可以帮助政府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进行全面了解,以此满足本企业乃至国家宏观调控需求。

(四)人力资源发展的需要

“在企业中,组织良好且忠诚的职工是一项远比物质更为重要的资产。而传统的资产负债表却忽视报告这项资产,这是一种缺陷(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佩顿)”。人力资源会计将内部人力资源具体信息提供于管理者,可有效管控、监督人力资源,确保人力资源的安全性、完整性。

(五)对人才市场发展极为有利

通过对外交流活动的开展,加大优秀人才的引进同时避免人才流失。建立与完善有序的人才市场是衡量一个国家人力资源能否充分运用的重要依据。其中合理评估人力价值为人才市场建立的关键,同时人力资源会计还是人力资源成本、价值确认、计量、计量与报告的重要方式。

二、人力资源会计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一)人力资源会计账户设置及账务处理

构建人力资源会计体系中,需重新认识与分析人力资源核算相关问题。目前大量会计内容都可利用人力资源会计核算,在核算方式中也具有多样性,因其思路相同,可在传统财务会计系统内纳入人力资源会计,并把传统财务会计系统内容与人力相关内容进行独立核算和反映,如从相关费用内将人力资源招聘、培训等费用进行单独核算。为更好地分析人力资源会计体系,对设置账户、做好账务处理工作。

1.设置账户

为对人力资产、人力资本进行有效核算,并将人力资源信息全面反映出来,需进行以下账户设置。一是“人力资产”账户。该账户对人力资源获取、培养、开发管理与利用时产生的资本性支出、获得的人力资本投资等加以核算。支出发生后,获取人力资本投资与人力资本评估增值时可记借方,人力资本投资退出、评估减值、人员调出与意外伤亡记贷方。借方存有余额,为期末人力资产结余数。该账户为长期资产类账户,可进行费用化人力资产设置或资本化人力资产设置,并遵循单位或员工进行明细账设置。二是“实收资本———人力资本”账户。权益性账户为该账户的属性,如企业收到人力资本投资与人力资本投资评估增值时记贷方,由于转出、退休或死亡与企业向脱离及评估减值可记为借方。贷方存有余额,代表期末企业人力资本数额。三是“累计摊销———人力资产摊销”账户。作为人力资产的备抵调整账户,其作用为资本性支出人力资源成本累计摊销额的核算。企业当期需分摊计入费用由账户贷方登记,为资本性支出获取或开发的人力资源与成本数额。

2.账务处理

如企业投资人力资产时,人力资产记借方,银行存款或其相应科目记贷方;如企业员工录用时,人力资产记借方,实收资本———人力资本记贷方。笔者认为,人力资源和无形资产之间存有紧密联系,作为无形资产出现的重要保障,人力资源具备较高专业水平与素养,才能保证无形资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作为人力资源发展的外在性表现方式,无形资产对人力资源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各类人力资源入账价值在人力资源会计中很大程度上由其创建的无形资产要素取得的收益所决定,并能够对各类无形资产来源加以确定,利用专业评估机构测算评估各类无形资产,并在专用账册内计入,为评估人力资本有关价值提供便利。社会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会计新体系的构建,必须重视其核算内容。人力资源会计结算在新体系下不仅不会对财务会计现有体系完整性造成影响,更能够向财务会计现有循环过程中充分融入。

(二)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披露

现行会计制度下报表信息披露最大问题在于无法充分考虑人力资源信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其竞争内容为知识与人才的竞争,这就要求企业发展必须重视人力资源,要求会计必须反映人力资源信息。内容日益广泛与多元化为财务会计报告的发展趋势,通过不断增加非货币信息兼容性,财务会计报告信息内表外信息比重越加重要,为报告人力资源会计信息创建了有力因素。定量化信息与定性化信息为财务报告提供的两类信息。定量化信息是指通过定量形式将便于决策的财务与经营信息提供给使用者,其特点为财务,表示形式为货币。定性化信息是指无法以数量表示并对决策有利的信息。作为企业资源中重要的构成部分,人力资源可在财务报表内进行披露。按照会计平衡公式等相关理论,资产负债表内可在资产项内列入人力资产相关数据,并进行相关项目的增设,如人力资产、人力资产减值准备等。并在利润表内列入人力资产损益等相关内容,具体如表所示。

(三)人力资源会计体系的实施

1.同时选取两种核算方式

人力资源会计核算中,为在社会体系内充分融入企业会计报表,需选取会计电算化实施方法,也就是同时选取两种核算方式。这就要求企业在会计报表编制过程中,不仅要进行传统会计报表的编制,更需编制涵盖人力资源核算的会计体系。利用分析、对比两个报表,能够明确人力资源投入与其创建的价值能够对企业经营效益带来的影响。通过人力资源核算,帮助企业加大人力资源管理力度。

2.人力资源会计核算制度化的实施

在企业全面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前提下,能够建立与完善人力资源会计体系。与此同时,其核算方式与计量方法也呈现出规范化、合理化。人力资源会计核算制度化的实施能够确保人力资源会计报告信息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也只有这样才能将人力资源会计报告作用充分展现出来。在人力资源会计核算制度化建设中,需严格遵循会计报表编制内的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信息,准确计量、记录人力资源会计,推动人力资源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结语

综上所述,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为主的经济体制,也是服务性发展,更是人力资源发展的年代。伴随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人力资源会计的作用愈加重要。其不仅能够对企业和谐发展提供推动力,更能进行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建立提供有利条件。现阶段,市场经济环境竞争力越来越大,为确保生命力与竞争力的不断增加,企业必须重视人力资源会计体系构建,只有这样才能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人力资源会计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构成成分,通过科学、有效的实施,才能为企业高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周姝,顾文杰,赵九龙.试论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的应用及相关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J].网络财富,2010(16).

[2]高翠莲,王莉芳.我国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1(5).

[3]朱惠芹.人力资源的特性对构建人力资源会计模式的影响[J].华东经济管理,2001(2).

[4]祝元源.呈报格式、决策者个人能力与管理会计报告决策价值[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4.

篇8

管理会计是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一般在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课程的学习基础上开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战略、预算、成本、营运、投融资、绩效等管理,教学方法一般采用理论讲述、案例分析等,教学学时一般50学时左右,教学采用“多媒体+传统”方式。该门课程与财务会计相比具有四个特点。(一)以财务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为基础。财务会计通过特有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方法程序,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管理会计正是利用这些信息,进一步加工,用于组织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等方面,以实现组织的价值增值为目标。技术方法用到较多复杂的数学计算,如回归模型、指数平滑、方案评价指标等。与财务会计相比,都是比较复杂的数学计算,学生只有具备相应的数学基础,方能学好。(二)将管理理论和思想融于会计。管理会计是管理学与会计学的交叉,在会计中融入了管理的理论和思想、理念。通过不同方案、不同指标的对比(静态的指标如投资回收期;动态指标如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帮助企业选择最优的方案,这是管理会计决策部分的主要内容。(三)方法程序灵活多样。管理会计是为企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服务的,严格的会计准则、财务程序并不完全适用于管理会计,管理会计的方法、程序、工具,灵活多样,可以交叉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二、管理会计指引的实施有助于促进管理会计的发展

(一)管理会计指引的作用。为促进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加强管理会计工作,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促进经济转型升级,2014年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4]27号);2016年6月财政部《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一系列文件的颁布实施改变了管理会计缺乏“规范”的局面。管理会计指引是从政府层面提出的应用管理会计的指示和引导,具有感召力和强制性,有助于促进单位充分利用管理会计的工具方法,提高管理水平,从而增强竞争力。(二)管理会计指引体系构成。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包括基本指引、应用指引和案例库。基本指引、应用指引与案例,是管理会计龙头上的眼睛(于增彪,2016),用以指导组织管理会计实践。其中,基本指引在管理会计指引体系中起统领作用,是制定应用指引和建设案例库的基础,而应用指引则是对具体业务活动的详细要求,它们之间的关系类似于会计的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全文共6章29条,包括制定的目的、应用原则与应用环境、管理会计活动、工具方法、信息报告等。该指引在遵循战略导向、融合性、适应性、成本效益等原则的基础上,借助内外部环境因素,其中内部环境主要包括与管理会计建设和实施相关的价值创造模式、组织架构、管理模式、资源保障、信息系统等因素;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国内外经济、市场、法律、行业等,通过规划、决策、控制、评价等管理会计活动的运作,运用战略地图、滚动预算管理、作业成本管理、本量利分析、平衡计分卡等模型、技术、流程等工具方法,进行战略、预算、成本、营运、投融资、绩效、风险等管理,提供具有相关、可靠、及时、可理解性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并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综合和专项报告,最终提高管理水平。之后,陆续实施22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见下表。管理会计应用指引,是对单位实施管理会计工作的具体要求,具有指导性和较强的操作性。20世纪90年代后,河北邯郸钢铁公司实行的“模拟市场,成本否决”可谓成本管理在我国企业应用的典范。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的设计以企业战略、预算、成本、营运、投融资、绩效、风险等七大领域的管理为依据,每一领域都有各自适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

三、互联网、人工智能在财务领域的应用给管理会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管理也是生产力。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会计核算工作效率。从会计凭证制作、记账到会计报表形成,计算机都能在程序语言的基础上全部完成,且快速准确,这样会计核算人员的需求数量相应的减少。更多的会计核算人员可以转岗从事管理会计工作,分析、重整财务数据,为决策提供依据。人工智能用于财务领域,一些程序化、重复性的工作,可以由智能机器人完成,会计人员可以从重复的、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通过云计算处理财务数据,提高财务数据效能。这些新的技术在财务领域的应用,使会计工作重心发生转移,会计人员可以将精力用于开发思想、管理创新、提高组织管理效率,真正实现由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的转变,这为管理会计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四、顺应新技术时代,改革管理会计课程教学

经济发展靠人才,培养人才靠教育。管理会计的广泛应用,必须培养管理会计专业人才。而管理会计人才的摇篮主要是高校会计学专业。因此,应该与时俱进,从培养方案修订做起,通过优化大纲、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师资水平、拓宽教学资源等,探索新技术时代背景下的管理会计教学改革,培养优质的管理会计人才,促进管理会计应用。(一)师资培训与提高。从高校会计学教学实践看,管理会计师资相对紧缺。许多高校虽然开设了会计专业,但大部分是财务管理、财务会计、税收、会计电算化等方向,管理会计的师资储备并不充足。管理会计课程“管理”的特点,也对管理会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精通财务会计,还要具备较丰富的管理学知识、高等数学的知识等。尤其现在的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一方面为管理会计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另一方面也需要培养具备相关知识的管理会计教师。建议通过培训、专业跨转等形式,提高、充实管理会计师资,以满足新技术时代管理会计发展对师资的要求。(二)修订培养方案。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具有目标导向性。针对计算机、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的技术环境,要充分调研兄弟院校的教学现状,实时修订培养方案。在新的培养方案中,突出管理会计的重要地位,整个培养方案的重心由会计核算型向管理型转移。聘请业内专家,对初步拟定的培养方案进行论证,并注意吸收来自会计实务界、毕业生等方面的意见或建议,不断优化完善。(三)削减财务会计的课程及学时。一般会计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涉及财务会计的课程包括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税务会计、成本会计、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这些课程都是利用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会计特有的程序,用借贷记账法记账,实现会计核算的职能。它们之间的差异仅仅是核算具体内容的区别,其所用的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是一致的。只要学生掌握了会计的程序和方法,就能很容易通过自学扩展不同领域的会计核算问题。笔者认为,完全可以合并或删掉某门课程,如将中级、高级财务会计、税务会计合并为财务会计,在基础会计学习的基础上开设。(四)增加管理会计的课时或增加相关课程。因国家对高校培养方案总学时有明确限定,现在总的趋势是压缩专业课比重。因此,在总学时数一定的情况下,压缩的财务会计的课时,可以用来增加管理会计的比重。通过增加管理会计课程的学时,加大案例教学、辩论式教学比重,剖析管理会计应用的成功案例及失败的教训,提升管理会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服务于管理会计实践。(五)优化教学大纲。依据所修订的培养方案,撰写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应包括课程简介和课程教学大纲两部分。课程简介部分重在说明课程的类别、学时数、先修课程、所用教材、课程主要内容、参考文献及网络资源等参考资料,起到总括认识该门课程的作用。课程教学大纲主要包括课程的性质及任务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及分工、课程教学内容、学时分配表、教学基本要求、成绩考核说明等。课程内容应该按照章、节、问题等,尽量细化,并明确教学目的与要求、重点与难点,以便于课程的讲授。课程的考核应该明确具体,包括考试成绩、论文、案例分析等作业所占比重等。明确课程的主要参考书及网站,以便于学生课外研习。(六)选用优质教材、拓展学习资源。教材是教学的主要参考书,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应该优先选择国家精品课程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注意选择与管理会计课程、教材相适应的参考教材,促进学生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对所学管理会计理论知识的掌握。避免因某种利益关系而选用质量低劣的管理会计教材。同时,借助主流网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管理会计课程的学习。如通过大中型企业的网站,查阅其管理会计实践做法,用所学理论分析、验证、反思企业管理会计实践。通过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专业委员会网站,学习了解管理会计的学术前沿与管理会计面临的新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思维及创新能力。通过浏览会计专业期刊网站,搜索研究有关管理会计论文,从中吸收管理会计思想和实践的营养,提高管理会计理论水平和实务能力。(七)教学方法与手段。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级优秀教材《管理会计学》(第七版)为例,管理会计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经营决策、存货决策、投资决策、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全面预算管理、业绩考核与评价。既包括管理会计的方法,也包括预测决策、规划控制与业绩评价,这些内容要求管理会计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既包括对理论部分的教师讲述,还应该包括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等多种方法。案例教学要求教师通过案例内容的陈述与分析,将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管理会计理论融入其中,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实践感知性。案例的来源可以多样化,可以选用中国管理案例库、期刊杂志中的案例等;也可以因地制宜,对案例进行修改,以便符合教学需要;条件成熟时,还可以利用寒暑假或与企业合作课题等机会,深入企业实际,自行编写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案例。这些案例,既是教材内容的补充和延伸,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方案修订、学时的增加,使得类似“咖啡屋”、小组讨论、案例教学等方法成为可能。教学手段则可以根据内容,采用传统方法与多媒体相结合,(八)网络资源的学习引导。现在网络无处不在,网络资源丰富。在上述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如微课、慕课等,作为课堂学习的补充。中国会计学会、中华会计网校、各种期刊杂志网站、各级财政部门关于会计师职称考试网、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网站、教育中介机构网站、大学精品课程与在线课程网站等,都具有丰富的管理会计学习资源。只要愿意学习,总能找到学习资源。互联网时代的学习,渠道和获取资料来源已经做到充分多元化。

五、结语

管理会计是价值创造的信息系统,国家要强大必须要有强大的企业,企业要强大必须要用管理会计(于增彪,2016),但管理会计是我国的短板(楼继伟,2016)。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新技术,为管理会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管理会计指引的实施为管理会计的实践提供了政策支持,这也给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管理会计案例作为管理会计指引体系的构成部分,新技术时代的案例还相对匮乏。制作、编写新的管理会计案例的过程也是促进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实现管理会计由“短板”到“升级版”的跨越,逐渐满足我国管理会计的需求(于增彪,2017),管理会计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篇9

摘要: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在现代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旨在将企业会计的信息质量进行提升,在实际的工作中根据相关的工作制度和流程执行,做好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秩序。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对于企业整体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实力的提升和发展程度的提升都与此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当下的市场开放化程度逐渐提升,国有企业的发展也经历了越来越多关于市场的挑战,如何进行更为快速的发展,将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问题进行解决是十分关键的,而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不健全也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管理和工作的决策。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构建

引言

会计控制实质上就是财务管理,资金运转是国有企业发展的命脉,确保资金链条能正常运转是国有企业运营发展的重点工作项目。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则很可能使国有企业蒙受较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使企业陷入倒闭、破产的困境中。构建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并在实施期间予以优化是提升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当下我国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已有一定规模,但在具体实施期间依然会暴露出一定不足,应加强优化措施的应用,将体系的功能更充分地发挥出来。

一、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意义及主要内容

(一)意义分析

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原有的企业会计工作制度受到了传统模式的影响,内部会计控制通过财务制度、控制环境、控制程序3个关键程序的分析,进行会计信息质量的控制,也可以保证在当下的运行和企业发展的环境之下提升经营的水平和效益。国有企业在整体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支撑性的作用,也是发挥了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工具,为了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的作用,提升与完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是十分重要的,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也可以保证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内容概述

从根本上分析,会计控制体系隶属于一种责任制度,其建设及实施的宗旨是确保企业各项业务能正常运转,减少或规避资金流失的情况,保证企业运营过程的安全性,继而协助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会计控制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

1.成本投入控制在合理范畴中。国企在项目实施前期,压迫预算项目经费,通过预算环节能在早期初步了解项目盈利及亏损状况,借此方式协助企业尽量规避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对项目运转过程动态监测,确保相关问题发现的时效性,进而有针对性的修整生产规划,以防对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损伤。

3.推行责任落个人机制,以制度为支撑合理规划管理范畴,派遣专员对项目负责,并把工作绩效和职员的薪资、晋级情况等相关联,调动职工参与的积极性,认真履行各项职责。

二、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委托人和人信息不对称

人对于整体的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负责,也是企业财务信息的主要管理人,委托人则是在企业经营活动管理范围外进行客观的工作,其财务信息的来源是从人处获得的[1]。人需要获得更好的企业经营效益,因此在信息提供的过程中真实性有待考察,往往会提供给委托人更多地对自身有利的信息。而委托人想要获得更多的真实的企业经营的信息就需要付出较多的成本,不利于自身的发展。这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也就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人为了谋求私利行为方面很难进行约束,这就需要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来进行更为规范性的工作。

(二)业务指导不当

委托人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起到了对于业务进行指导的作用,虽然从法律层面和政府工作的层面已经进行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制度的明确,也在定期公开预算、固定资产、成本费用方面的会计信息进行了明确,不断将国有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进行了完善。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和制度并没有得到良好的落实,在业务指导的方面工作能力也不强,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监管职责落实不充分

第一,国有企业的外部监督作用是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提升的关键,在政府部门监管下,以及审计、财政、税务等監督下进行。因为不同的监督主体所涉及的利益范围不同,为了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实现自身的目标,对于自身管理范围之外的问题不会进行积极地处理。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在国有企业经营活动中监督工作的共享程度不够高,没有形成明显的监督合力。第二,在不同规范和不同标准的工作过程中,恶意的竞争会导致各种社会服务和第三方监督机构的监督工作受到影响,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而在业务的规范性方面受到了影响,企业的实际经营活动控制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国有企业在监督内容方面要进行充分地了解,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去做某件事情就使得监督责任流于表面的形式,无法解决实际管理和经营中的问题。

(四)脱节现象严重

财务工作为会计控制体系的主要内容,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激进化的大背景下,很多国有企业已深刻认识到构建会计控制体系的必要性,并把财务管理工作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改革后国企财务管理理念依然以最高决策者的决定为主导,决策团队的作用并埋没,决策权依然被掌控在个人手内,权力集中的现象依然没有被消除,这是造成决策和现实管理需求脱节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改善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

为了达到国有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的效果,就需要在全面而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上进行,也将监督管理的效率进行提升,全方位的实行监督管理的工作。首先,在进行业务指导的过程中,政府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部门应该进行协调性的管理工作,其中财政部门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确定工作进行深入的落实;审计部门、税务部门也需要进行政策的约束,将各种制度进行解决也进行规范。其次,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中也需要将激励和惩罚的双向管理机制建立起来,综合国有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实际效益进行评价,落实绩效考核的工作。在此过程中就将企业的业绩考核、市场发展的情况进行综合,也将员工的薪酬待遇、职业发展等紧密的结合起来,企业的管理目标和员工的发展目标一致,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2]。奖励机制的落实过程中,除了物质奖励之外,还需要将荣誉、业绩排名、职业规划等整体的发展结合起来,进一步促进管理工作的发展。激励和束的机制的完善是企业管理的动力所在,可以提升员工和整体企业发展的积极性,提升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效果。最后,需要进行企业全面监督责任的落实,政府的各个部门和各类监督组织都需要将自身的监督范围和职责进行明确,进行更为规范化的监督工作,协调各类信息与资源,做好分工也做好合作的工作。监管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工作的问题就要进行及时的协调,在各个部门的统筹指导和作用下提升管理工作。

(二)营造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

营造起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也是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完善和健全的重要方法。进行企业治理结构的规范,可以促进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的发展,将规章制度进一步的明确,做好制衡机制的健全工作。另外,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将内部协作发展的机制建立起来,每个国有企业都有着自身不同的业务特点,就需要将权力和责任在各个部门和各个工作部门进行明确,尤其是在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过程中进行落实[3]。与此同时,企业内部进行员工素质的提升、定期的宣传教育、业务培训是十分重要的,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和业务专业能力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积极地意义。企业面临的外界环境不断的发展变化,企业的员工也需要不断地提升工作能力,将管理工作变得更加主动化,企业加强会计控制人员素质、技能水平的培训,以此方式提升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的效率。

(三)加强财务风险控制

国有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会遇到内部和外部各种风险问题,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仅仅依靠财务部门进行风险控制工作,对整体经营过程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财务风险控制的工作需要在风险管理机构的专业工作之下进行,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分析的工作,根据企业经营的特点、业务情况进行风险管理工作。在生产经营、财务会计、人力资源的工作上进行部署,建立起风险控制的要点,做好风险源的识别、分析、预警、控制的工作,最大限度地完善企业风险防范机制,将企业的综合实力进行提升,降低财务风险系数。

(四)规范化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工作

在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中监督与考核是十分重要的。将财务部门的规章制度进行授权审批,财务控制、会计制度进行提升,减少违规操作的出现。出现了各种规范制度约束,一旦出现了违背工作制度的人员,就需要进行干预和控制的工作。对于工作人员的定期考核也是十分重要的,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做好薪酬待遇与职位的升迁,提升工作的实际效果。

(五)强化内部监督

国有企业有着自身的业务特点和发展的特点,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与完善十分重要的,提升审计部门的工作效率,做好独立运行。监督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畅通企业内部的信息,然后配备好专业的工作人员,提升全面的工作效果。审计部门在工作中履行好自身的工作职责,保证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好综合性的分析工作。

(六)改进会计核算技术

核算技术水平是影响会计控制工作效率、准确性的主要因素,若能以高端的核算技术与相关制度为支撑,则能较有效地优化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效率。改进会计核算技术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4]:

(1)完善电脑的会计电算系统,提高计算机中央处理器的运转速度,有益于强化数据统计和分析能力。

(2)完善公共查询平台,细化平台上的类目,企业高层管理者可以经由网络系统动态化的查看会计财务管理工作运行状态,及时发现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早期指正并督促员工予以修整。

(3)加强云计算技术的应用,这样财务会计管理就无须配置各类软硬件设备与TI技术人员,以信息系统为支撑的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质量也会得到一定保障。大数据技术有分析大批量信息的能力,能为企业管理者决策提供可靠的参照。

(七)重视内部信息的沟通

国有企业应予以内部信息沟通情况一定的重视,通过培训、教育等形式引导职工、各部门均自觉树立信息沟通意识,减少或规避信息堵塞的情况。在企业内部积极建设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公开被许可公开的信息,借此方式去提升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公开性、透明度,一方面能提升各部门的运转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减少人力资源的耗用量,协助国有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优化不要单纯依赖外部监督,也要予以内部的自我监督一定重视,为达成以上目标,就应将审计部门的监督职能充分发挥出来,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实施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将其反馈给相关部门或人员,及时作出改进。

结语

综上所述,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国有企业发展的支持,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完善是十分重要的,影响着关于企业管理工作中的决策和相关工作的部署。因此,需要将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工作能力进行提升,将各种资源进行协调分配,做好监督工作,促进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会计控制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现状与优化策略论文

摘要医疗事业在我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紧密的联系,而且对国家经济的发展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公立医院在医疗不断改革的情况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不过在内部会计控制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相关工作存在问题,对公立医院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公立医院要对内部会计控制管理相关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分析,进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这样才能够为公立医院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现状优化策略

一、前言

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简单来说就是公立医院为了对国有资产进行有效的保护,保证相关法律法规能够落实到医院实际的经营过程中,提高会计工作和经营管理效率而采取的一系列控制方法和措施。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对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并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这样才能使我国公立医院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目前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会计控制意识不强,重视程度不够

通过实际调查发现,我国公立医院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容易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医院管理人员受到传统管理模式和理念的影响比较大,在实际工作中单纯依靠以往的工作经验进行管理,这样就会导致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而且相关工作也无法落到实处。

另外,内部会计控制的经济价值不能在公立医院发展过程中充分显示出来,在一般的情况下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够发挥出部分效果,这样就使得医院工作人员无法意识到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忽视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比如公立医院没有指派足够的人员参与内部控制、执行任务,相关规章制度无法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再加上工作人员无法依靠自身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来解决问题,这样就会导致医院遭受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

(二)医院内部会计控制法律法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内部会计控制发展起步比较晚,实际发展过程中容易受到影响,发展速度比较慢,部分法律法规也是近几年才颁布的,这些法律法规会对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起到科学的指引和引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但是这些法律法规应用时间比较短,部分内容还不够完善,这样就会导致在实际的工作中出现一些问题,对医院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和制度的建立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资产管理存在较大困难

就现阶段来看,我国公立医院的资产管理工作仍存在许多问题:第一,在采購或建设固定资产时,许多部门与人员都极力争取,但是购入或建设完成后,却不重视其管理与维护工作,导致医院设备经常出现故障、严重老化或丢失的情况。第二,不少公立医院在对固定资产进行处置时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没有严格根据规定进行,导致国有资产出现浪费、流失等情况。

(四)缺乏对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的评价监督奖惩机制

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不断发展的形势下,我国部分医院没有对内部会计控制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国家也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这样就导致医院内部监督和评价机制无法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无法落到实处,相关体系的标准缺乏一定的科学性。除此之外,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机制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这样就会导致实际产生的控制效果与预期存在很大的差距,医院自身经济利益受到很大的影响,会计信息的时效性较低,管理层无法制定正确的决策,内部会计控制的效果无法充分体现出来。

三、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有效策略

(一)增强医院内部会计控制意识

为了对公立医院进行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相关管理人员要增强自身的内部控制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充分意识到其对医院发展的重要性。医院要对内部科室的设置、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充分的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具有现代化特点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另外,医院还要明确内部会计控制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使其充分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和权利,并且积极地参与到内部控制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补偿控制制度,这样能够使工作人员对财务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不仅能够增强其内部控制意识,还能够进一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这样才能够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我国公立医院要对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自身实际管理情况和各方面的需求有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医院内部会计控制规章制度。除此之外,相关工作人员还要对工作过程中存在不良行为的人员进行严厉的处罚,财务部门要与医院管理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在授权批准程序、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等方面相互配合。工作人员之间要互相监督,这样才能够使规章制度落实到具体的每一项基本工作中,各个部门负责人也要严格按照要求履行自身的审查监督职责。与此同时,医院各个单位还要将国家财政部门颁布的法律法规作为基本原则,有效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内部会计控制方法,进一步提高内控工作效率和质量,为医院发展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三)加大资产管理力度,实现资产管理的规范化

第一,公立医院需要不断增强工作人员的资产管理意识,转变其固有的思维,使其正确认识到科学合理地管理资产同样能够产生效益,并且该类效益更具持久性。第二,做好清查盘点工作。在具体清查盘点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审计人员到场,如果出现资产非自然损毁或丢失的情况,需要问责相应负责人。第三,在变卖或报废资产的过程中,必须切实依据规章制度,确保手续完善后方可执行。

(四)加强内部会计控制监督检查,建立评估奖惩机制

篇10

一、明确工作目标,制订工作标准

目标是一面旗帜、一盏指明灯,它可以带领大家朝着共同的方向去努力、拼搏。

财务工作目标从长远看是财务工作规划,从近处看是年度、季度、月度工作计划。因此,目标制订的过程是一个系统思考的过程,不仅要考虑长远工作规划,更要考虑财务管理现状、机构设置、员工素质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而要达到这些要求,三维一体的目标体系是必不可少,它是从纵横及战略三个维度构成的综合目标框架。三维目标体系的核心是公司战略及中长期工作规划,是各阶段工作的出发点;横向是指阶段性工作任务,是中长期工作规划的分解和支撑。纵向是指员工个人发展规划,是战略的最终落脚点。三维目标体系的建立,把许多看似不关联的要素综合起来,实现各类资源的有效配置,确保团队实现良性的可持续发展。(如图1所示)

建立三维目标体系框架后,第一步要把工作目标进行细致的分解,区分轻重缓急,落实到季度、月度,并建立相应的业务操作流程、对业务行为的过程进行控制、指导和监督。如图2所示,围绕月度财务指标真实完整的目标,所有部门都有相关的实施细则来保证,而且各个实施细则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这样财务指标真实完整就成为员工一致努力的方向。

第二步要进行纵向分解环节,把目标落实到个人,明确相应的工作标准,使员工从认识自己的岗位开始,熟悉自己所在的岗位以及各岗位、各工作室之间的协作关系,配以现实的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使之与部门长远规划保持一致。

工作标准是员工的行为指南和考核依据。缺乏工作标准,往往导致员工的努力方向与公司整体发展方向不统一,造成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浪费。因为缺乏参照物,时间久了员工容易形成自满情绪,导致工作懈怠。制定工作标准尽量做到数字化,要与考核联系起来,注意可操作性。例如,我们要求每位员工在自己的电脑上都设置自己的工作日志,随时明确工作任务及落实情况;每周一准时召开室主任会议,听取各室工作进展情况汇报;每月做出各室上月工作总结及本月工作计划,使部门经理及时掌握部门主要工作方向及内容。这样,工作目标才真正落实到每个员工行为面上,成为员工日常工作的指导原则,成为员工实实在在的行动。只有公司、部门、个人的努力方向都一致,企业战略目标才能实现。

二、要合理设置岗位,辅以考核培训机制

如何优化财务内部的二级机构和岗位设置,合理划分职责权限,是让部门经理颇费思量的工作。联通公司经过几年快速发展之后,现在已趋于稳定,抓管理、促效益的工作重点对财务部门提出了创新的工作要求,因此财务部门必须转变观念,围绕提高财务管理来合理配置资源。

根据财务职能划分和工作需要,可将部门职责细分到六个工作室(如图3),其中,将会计核算室的职责设定为:制定本单位的财务规章制度和会计核算规范、组织归集本单位及下属单位的各项收入和成本费用,按境内外要求编制各类财务报告;将财务检查室的职责设定为:制定有关财务检查制度、流程,负责会计基础工作、企业内部控制的检查监督,组织对本单位及下属单位的资金、在建工程、工程物资、固定资产、存货、收入、成本费用等专项财务检查;将财务管理室的职责设定为:组织本公司的预算管理、经营分析、信息披露、绩效考核、内部控制、综合统计和文档管理。其他工作室的职责不再逐一列举,总之,二级机构的设置尽可能职责明晰、分工均衡。

工作室内部编制的设定、每个岗位应具备的任职条件以及它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应在部门编制总额范围内加以考虑。原则上既要兼顾重点工作设专人的要求,又要考虑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要求,还要考虑设置AB角以实现审核约束的要求。对于需要跨工作室共同完成的工作项目(如月末盘点、装订凭证、月报审核、内控建设等方面),还具体明确落实到了每个责任人,这样做可以防止部门内相互扯皮、相互推诿的现象发生。

再合理分工也离不开团队成员间的合作:

一是要加强财务人员之间的合作意识,使他们懂得财务工作是一个整体性的工作,任何一个财务人员的工作不到位都会影响团队的工作效率。

二是在工作过程中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使财务人员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协作的作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如果部门内全体员工的长项在工作中都能得到有效发挥,那么人人都是块闪光的金子。对能力强又有主见的员工,只要正确地引导,就可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对于思想比较保守、依赖性强、踏实肯干的员工,在引导的同时,则应有具体的要求,让其明确自己的责任和工作任务;在相互配合协作方面,要考虑员工的互补性,用最佳组合方式,就能很快实现团队目标。

激励是提高效率的重要途径,是最经济的成本控制手段,同时也是最能获得员工忠诚的方法。为了激发员工潜力,提高工作效率,有效改善财务管理工作流程,考核激励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妥善运用好考核激励机制,不仅能检验每个团队成员的工作成果,也是向团队成员宣示公司的价值取向,倡导什么,反对什么,它同样关系到团队的生存和发展,为团队注入“推进剂”。

积极稳妥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应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上下左右相结合、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原则。一般采取月度定期考核的方式,季度及年度考核以月度考核结果为主要依据。考核指标体系可分为本岗位重点工作、计划外重点工作、团队精神、创新成果等四大类。考核形式主要为普通员工自评、室主任评议和部门经理评议三个方面。考核评估的结果要及时向员工进行反馈,帮助他们寻找自身不足和团队目标的差距,从而激发员工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达到团结进步的目的。系统规范的考核程序,能全面评价员工的各项工作表现,根据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奖励和处罚。

三、要弘扬团队精神,倡导相互学习与尊重

团队精神是团队的“魂”。一支优秀的财务团队,需要有一种共同的行为模式,需要全体成员的热心呵护。有必要使每个成员都强烈地感受到自己是雄伟城墙中的一块砖,是不可缺少的一份子。砖与砖之间紧密结合是建立城墙的基础,这种紧密结合就是凝聚力。员工凝聚力是团队发展的源泉和集体创造力的源泉,而只有步调一致,凝聚力的作用才能有效发挥。

弘扬团队精神,加强团队建设,最重要的是导向要明确。财务部经理必须以身作则,不但要像先人李离那样勇于替下属承担责任,而且要事事为先、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旦通过表率树立起在员工中的威望,将会上下同心,大大提高团队的整体战斗力。得人心者得天下,做下属敬佩的领导将使管理事半功倍。此外,团队的领导还要鼓励部门员工积极参加公司内外举行的各项团队建设活动,如户外拓展运动、登山运动、拔河比赛、合唱比赛、征文比赛、卡拉OK比赛、游泳比赛等。部门内定期组织开展各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如组织员工参加所在地会计协会组织的会计论文征文比赛,共同参加会计学术年会,组织员工羽毛球比赛等。员工之间的互助精神与情感交流往往就在团队活动当中得以体现,团队精神、团队凝聚力也随之提升。

学习决非耗费光阴,而是一种切实需求。大多数员工都明白,要在这个经济社会里生存下去,就必须锐化自己的技能。而财务行业本身就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的部门,在通信业激励的竞争环境下,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是提高财务团队执行力的有效方式。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最常用的学习方式是通过周例会来实现的。把周例会定位为技能培训提升会,根据员工的自身情况,利用例会拟订一个简单而持续的培训小课题,邀请财务经理或业务主管直接授课。每月制定一个周例会培训计划,每次例会除了正常的工作总结和工作安排以外,讲一个哲理小故事,做一个简单的培训游戏,讲解一个工作小技巧,内容提前准备,包括“财务核算原则”、“物流管理”、“财务分析”、“office软件操作”、“新会计准则影响”、“税法知识”等,由业务骨干轮流主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不但员工参与例会的积极性增加,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增强,工作沟通的氛围和员工之间的感情也会得到增加。

除此之外的学习方式还有很多,可以通过让财务人员报考职称获取书本知识,通过相互交流学习实践经验,通过部门会议学习规章制度等等,关键看如何运用,激发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型团队。只有懂得不断充实自我的学习型团队,才能在发展的社会中为公司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公司的发展更注重的是长远目标,因此,财务队伍的梯队建设问题也应重视。为了选拔优秀人才,造就新一代财务骨干,还应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财务后备人才选拔培养方案,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思想素质好、综合能力强的年轻员工进行重点培养,以增强财务人员的竞争实力。

彼此间相互尊重是团队成员合作的基础。只有团队成员彼此尊重对方的意见和观点、尊重对方的知识与能力,尊重个体的差异与需求,欣赏对方的才华与贡献,团队才能得以和谐的运转。因此,必须在团队内塑造彼此尊重的团队作风。部门经理首先要尊重员工的人格和劳动成果,还要尊重他们提出的一些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当员工通过踏实肯干取得成绩时,要激励其再接再厉;当员工由于思想麻痹犯了错误时,要给予适时的引导,而不是一味地加以指责。这样可以让员工在认识到自己错误的同时,能够树立信心,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做好工作,达到要求。

四、要加强团队沟通,公布正面、快乐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