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教学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3-02-27 11:18:4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八年级历史教学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八年级历史教学总结

篇1

二、上课—— 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

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辅导——面向全体,关注个别

月考是对全体学生进行的测试,我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需求,避免了只重视优生忽视后进生的思想和做法,力求做到既提高优秀率又要降低低分率。我对后进生的辅导,主要是学习思想的辅导,在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的同时,不断的给予鼓励和支持,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渐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

四、对每一次月考进行认真剖析,并做好备案工作

在每一次月考的评卷过程中,对学生的答题情况我都做了认真的记录,并根据评卷记录认真做剖析。本人认为对月考进行剖析不仅可以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还可以从学生错得比较多的题上发现自己授课中哪些知识点挖掘得不够。如第一次月考中关于“封建帝制”的理解、第二次月考中关于“取得内战胜利的原因”等问题没有讲授清楚。本人把每一次的月考剖析都挂在个人成长博客中,以便对以后的教学进行借鉴。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我还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电脑知识,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关学科知识为教学服务,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还将参加了学校校本课程的编写,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理论水平。

总之,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成绩已经成为过去,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将一如既往地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教育教学,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推荐阅读〗

关于“实施教学案一体化教学”的总结

实验初级中学体音美工作总结

学校体卫艺工作总结

2012年教研工作总结

篇2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篇3

针对本学期八年级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现将八年级历史学科教学工作作以下总结:

一、教学工作总结

1、精心备教,全面把握新课程标准

本人力争在每节课前仔细研读教材然后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在教每一节课前,精心准备、认真备课,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到教学中有的放矢,不打无准备之仗。从一学期的教学情况来看效果较好,学生的各项素质有较大的提高。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因此,每天我都用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例如我在讲授《血肉筑长城》时候,这课的主题是“”,教学难度比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会感到困难和沉闷。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感性材料,以一条谜语导入新课。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学生特别用功,教学效果十分理想。由此相比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为了这一目标,我做到了课前认真研读教材,学习新目标,精心设计教法,指导学法,认真落实上课,作业,练习,复习,单元检测等环节的工作,做到超周备课,作业全批全改,不定时抽查学生的背诵和记忆。通过单元检测考察,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教学效果,使历史课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

2、培养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的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动力的源泉。我在教学中非常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我主要是这样做的:教学中不生搬硬套,不搞灌输式教学、不提倡死记硬背,教学中主要采用问题教学法,让学生从问题中学会自主学习。在问题中尽可能的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使课堂更生动也能激发学习兴趣。努力突出历史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拓展历史的教育功能,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

3、多给学生鼓励和帮助培养学习自信心

由于学生基础差,学习感觉难度较大,学习信心不足,有的学生成绩不理想。这种情况我没有急于求成,更没有拔苗助长,而是从发展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适时给学生鼓励,从多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用赞赏的目光看学生,相信这点不行那点行,今天不行明天行。对有困难的学生耐心的辅导和帮助,鼓励他们大胆的参与课堂。很多学生由怕历史到喜欢,由差到好。开展课外辅导,课外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如(1),交流历史学习方法,经验。(2),观看爱国主义影视片:上时,给学生推荐一些抗战的影视片如《》等。 (3)学习方法,复习方法指导。

4、转变教学观念,不仅教书而且育人

放弃老观念和老思想,放手让学生学习,让他们在平等、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在教学中还多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教给他们做人的到了道理,用真心和爱心对待学生。

二、本期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的时间分配不够合理,本册历史书一共有22课内容,而且每一课内容都涉及中考的考点,课程结束时间快了一点。

2.忽视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对很多历史事件的分析不够到位,使得许多学生对历史事件理解不够深刻,记忆不牢。

3.对学生的要求不够严格,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不够细心。

4.教学方法不太适合学生,过于信任学生,平时看见学生资料完成质量较好,课后对学生的监督不够。

5.平时对学生的巩固练习较少,很多学生缺少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三、今后工作的措施

1.认真专研教材和课标,以课本为主、课标为导向,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科学分配时间,侧重考试考点,为学生中考作铺垫。

篇4

凡事依计划而行,学期初我会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教学计划,按照计划,规范有序地开展教研活动,使组内工作扎实开展。

二、坚持听课,抓好教研

每周一下午坚持听课,并开好教研会,认真听、评课,集思广益,集大家之所长,打造精品课程,以教研促上课。每周一周三上午第一节组内认真备课,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备好各种课型,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都尽可能备到。此外,我们组只要有问题会随时进行教研,努力将问题解决。

三、根据进度,坚持考试

根据教学实际,我会适时地出试卷考查学生。经常看资料,找一些好的题目印成试卷让学生做,各班考完后,再咨询一下情况,横向比较一下,做到心中有数。

篇5

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把握对培养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与社会核心内容、学科本质、核心思想与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的研究与实践是高效课堂改革的必然趋势。面对历史教学,现实中的大多数教师以讲授为主,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历史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特定的历史教学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当时的历史现场,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主动思考与解决历史问题,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历史的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历史的小主人。那么如何在历史情境教学法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一、回到学生喜爱的“历史现场”

要使历史情境教学法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在课前历史情境的选择与设置环节就要选择真正从学生主体出发的历史情境。

首先,历史情境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心理上迅速成为学习历史的主人。在设计八年级《秦朝一统》中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内容时,我预设了秦始皇一统天下可能会遇到的难题,设计了秦始皇内心的独白与大臣们的对话,邀请学生进行秦始皇与大臣们的角色扮演,并用漫画形式展示了秦始皇与大臣的形象,一下子激发了学生对于本课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立即进入历史角色,整堂课在愉快热烈的气氛中解决了秦始皇所遇到的难题,成了学习历史的主人。

其次,历史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自然成为学习历史的主人。在设计九年级《改革开放》一课时,我让学生回家采访长辈,听长辈讲述改革开放以前家里生活的方方面面,然后对比如今自己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最后通过对比具体生活实例亲身体会改革开放的意义。让学生通过实际参与调查,细心观察,最后对比总结,真正身体力行地感悟历史、总结历史,成为学习历史的主人。

二、回到学生自己运用的“历史现场”

首先,穿越时空,角色体验。学生在以为自己创设的情境中迅速进入角色,主动发现探究、解决历史问题。如组织八年级《面临挑战的中国――最后的盛世》教学时,我从学生角度出发,创设具体历史情境,让学生通过时空隧道分别来到了明清时期的湖广地区(湖南、湖北)、松江、江南地区及安徽和山西。要求学生根据史实,展开想象最有可能会从事的工作,并说明原因。通过学生进入角色的自主学习与思考,在多样的工作中了解了明清时期不同地区丰富的社会经济种类(农业、手工业、商业),感受到了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

其次,由易到难,梯度探究。在历史情境的创设中设计的问题既不能过于简单,又不能过于深奥,应有知识层次,有难度梯度,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如八年级《面临挑战的中国――最后的盛世》中要让学生对中国盛世背后所隐藏的危机有所察觉,我设置了“我眼中的盛世”历史情境探究环节,先由学生总结本课已经学习的中国明清盛世繁荣的具体表现,再由学生分析所给资料总结这一时期西方各方面的变化,最后通过东西方各方面的对比,得出中国盛世背后隐藏危机,面临西方的严峻挑战。这样学生由易到难,逐步在历史情境中探究历史问题。

最后,竞争合作,相互促进。在运用历史情境的过程中遇到较难的问题可以进行小组合作,

让学生在合作与竞争中体现学习历史的主人地位。在八年级《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与发展》的教学中,我将清朝前期疆域划分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四个区域,以小组探究合作的形式,小组合作解决清朝各对这些地区采取的具体措施,以及这些措施的作用。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有分工、有记录、有帮助、有竞争,使得本堂课清朝前期采取了哪些维护统一的措施的教学任务高效地完成,而且学生掌握了合作学习的技能。

三、回到学生自主反思的“历史现场”

对于历史情境的评价与总结是提高学生反思学习能力、提高学为中心课堂实效的重要措施。由学生课后对历史情境学习进行自主归纳,培养学生自主分析总结与评价的能力,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性。在八年级《丝绸之路与大运河》一课教学中,我让学生以图表形式对本节课丝绸之路与大运河的有关知识进行归纳与总结,并分析归纳出丝绸之路与大运河的异同,在学生自主回顾总结历史知识的同时培养归纳与总结历史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6

常言说:“团结就是力量”,“集体的智慧是不可战胜的”。为此,我校九年级历史教研组确立了集体备课的制度,在教学中经常开展集体研讨,这样既能发挥教师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能发挥教师群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便于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在集体备课时,我们安排一位教师主讲,讲课堂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其他老师认真听,并深入探讨研究,最后集思广益,对上述内容进行补充完善。每节课后,备课组全体教师都要交流得失、解决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进一步的反思提升,力争使每节历史课都上得生动活泼、高效实用。

二、注重实际,研究实例

初中生思维活跃、可塑性强,他们认知水平不同、个性有别,因此再好的教学设计也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课堂上难免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针对这些问题实例,我们注重搜集信息,积极研讨,本着“关注学生发展,张扬学生个性,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创新”的原则,努力教育学生,培优补差,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完美的人格。

三、大胆实践,勇于探索

我校九年级历史教研组把课堂教学作为教研的主要阵地,狠抓课堂教学改革,注意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教学这个环节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1)充分备课,熟练教材,讲课时充满激情,努力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2)讲课时有深度和广度,给学生充分的活动空间,使其享受学习的乐趣。(3)注意课本知识的有效拓展,引领学生联系实际、展望未来,使学生从历史课本中得到启示、学到道理。(4)每周都有一位教师公开上一节观摩课,其他教师听课,课后开展卓有成效的评课,探讨出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供大家借鉴参考。

四、研究学生,提高效率

七、八年级时许多学生对历史课重视不够,基础比较差,到了九年级,由于时间紧、任务重,除了学习九年级历史课程外,还要全面复习其他学科知识、备战中考。为在有效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一定要做到时时关注学生。例如,九年级开学之初,为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我们花大力气先对学生进行一场深刻的思想教育,从学生的自身利益、实际情况出发,通过讲一些生动形象的历史小故事,让学生领悟人生的道理和学习历史的重要性。思想做通了,还要抓课堂。课堂上,我们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锐意进取,要求课堂活动人人参与,课堂板书人人记录,课后巩固人人过关。课外查阅资料人人动手。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培养兴趣、锻炼能力,也有利于学生熟练掌握课本知识、学以致用。

五、研究中考,扎实备考

中招备考是九年级校本教研活动的重要一环。学生犹如希望之鸽,那么如何将他们放飞,让他们翱翔于知识的蓝天呢?做好复习备考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中考复习,我校九年级历史教研组经过多年的实践一致认为采取“三轮复习法”效果较好。

第一轮复习时紧扣课本,重点复习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具体方法是:老师按单元或专题先串讲基础知识,然后再让学生自己整理、巩固所学知识。为便于老师了解情况,我们将学生编成复习小组。小组长负责帮助组员,老师监督帮助小组长,形成层层负责、互帮互带制,这样在复习过程中既省力又高效。

篇7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

2.1有效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包括视频、动画、图形、声音、文字等全方位立体式展现历史场景,让学生在获得真实体验的情况下,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对历史知识进行宽角度、多层次的解读,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历史教学效率,而且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2再现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信息储存量大、表现力强的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再现真实的历史场景,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历史的风云变幻,引导他们想象英雄人物的雄才大略、不凡气度,培养其对历史的理解力、洞察力,对历史经验的总结能力和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如在讲八年级上册《》中的这一历史事件时,可以播放《甲午风云》影片中的几个关键片段:邓世昌等在海上英勇抗战,为国牺牲;李鸿章令北洋水师避而不战,以求自保;慈禧太后为准备她的六十大寿,大肆挪用公款铺张浪费;最后北洋水师全军覆灭,以清政府彻底失败而告终。接下来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装备如此先进的北洋水师竟然在短短几天内被日军毁灭?在真实可感的视频刺激下,学生宛如身临其境,家仇国恨在内心百感交集,经过全面客观细致的思考,对历史事件进行系统总结,深化认识,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2.3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特有的音像效果与情感渗透力强的优势,便于在课堂中为学生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情境,再现历史的真实发展过程,让学生设身处地感受历史的波诡云谲,从而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启发。如在讲八年级上册《》中的这一历史事件时,首先播放《》影片的几个特写镜头:官兵大肆吸食鸦片,战斗能力不堪一击;国库白银外流,导致出现银荒;百姓因食用鸦片导致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令人痛心的画面让学生深刻感受国弱民贫的苦难时期,无需任何语言,就可以形象地再现鸦片给祖国带来的沉重灾难,同时帮助学生加深对危害的认识,让学生不仅学习了真实的历史,而且也得到了反毒防毒教育。

2.4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不仅是掌握基本的历史常识,更要培养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熟练掌握自学方法加强实际动手操作的技巧。如在讲到八年级下册《“”的十年》这一课时,可以布置预习作业让大家搜集的相关资料,可以是那一时期的会议记录、老照片以及流传的民间故事,然后让同学们将这些历史资料做成电子课件,用以在课堂上展示,形成资源共享的学习模式。由于在这次教学活动中,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进来,多渠道搜集资料,积极思考,广泛开展交流讨论,以多媒体技术为教学媒介,在学生中开展自主性学习,为每位同学提供了自我表达的空间,突出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个人学习与团队合作的密切联系,丰富了教学形式,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效率。

3评价与反思

篇8

例如,川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第一次工业革命》这一课,有这样一个学习与探究活动:让学生参观现代化工厂,感受工业文明。我想,对于我们这些地处县城的学校尚且无法实施,对广大农村中学来讲,更无从谈起。因此,也就无法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问题情境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导致学生无法解读情境信息

创设情境是历史教学的常用手段之一。因为历史现象的不可逆性,使学生觉得它是如此的遥不可及。因此,教师要设计问题,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理解和解决问题。但有些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没有充分考虑所设计的问题情境是否符合学生的已有经验,导致情境缺乏真实感或过于生硬,造成情境无法为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提供服务。

例如,有位教师在讲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第15课《血腥的资本积累》时,试图让学生体会到“三角贸易”的罪恶,于是让一位同学扮演奴隶,对奴隶贩子(另一位同学扮演)进行控诉。由于学生缺乏对当时历史背景的了解,课前也没有条件去图书馆或上网查资料,再加上平时缺乏这方面的活动训练,结果一场控诉以哄堂大笑而结束,失去了创设情境应有的效果。

三、刻意追求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导致学生认知发展空间狭隘

生活材料能为书本知识的学习提供认知背景,可促进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但是,学生在理鳃历史现象时,不管教师是否愿意,他们往往习惯于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思考。如果教师对生活材料选择不当,学生就容易陷入生活经验的思考而影响到历史课程目标的达成。

例如,有位教师在讲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国际工人运动与的诞生》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较准确地观察到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所存在的罪恶,理解“诞生的背景”,教师举了种种事例。但有学生提出异议,因为他们所了解到的资本主义社会不是这样的。在相当一部分同学的心目中,欧美这些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全面,文明程度高……。如果这时教师不及时地把学生引圆”历史现场”,不强调创立的时间是19世纪上半期,那么学生依靠自己的生活经验。只会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与19世纪上半期的资本主义社会这两种历史现象混为一谈,那么他们也就无法正确理解诞生的背景到底怎么样。

四、将“历史课程情感教育”模式化。导致学生陷入误区

任何一节历史课都不应忽略历史思维的培养,但如果以单一的情感目标为主。就失去了历史课程的特色。

例如,有位教师在讲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这一课时,让学生总结:从林则徐身上我们可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经过讨论,有的同学得出了教师意料之外的结论。有同学认为,林则徐是地主阶级的一分子,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维护清王朝,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正是这种思想,阻碍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而教师的本意是要学生回答“为了民族利益敢于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如果不顾学生意见,非把教师的意愿强加给学生,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对学生的发散思维也是一个打击。

篇9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力求借助新颖的教学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激起学生乐学。历史教学更应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看、听、讲、做等多种活动中愉快地、主动地获取知识。那么如何优化初中历史教学呢?

一、抓兴趣激情点,生动引人

历史教育本身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师首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依据学生的好奇心理去捕捉学生兴趣的激情点,然后,凭借一定的教学手段,创设特定的与之相应的教学气氛,以趣激情,以趣生情,从而顺利引入教学内容。如在讲八年级下册《改革开放》时,我播放了MTV《春天的故事》,然后问:“一个老人是谁?画了一个怎样的圈?”这样便将学生的思维引入了恰当的轨道,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抓合作着力点,拓展思维

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特别受学生的欢迎。因为学生具有喜欢交流和互动的天性,具有喜欢探索和发现的特征,通过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也被调动起来了,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在这种合作与竞争并存的氛围下,学生互相讨论,极易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出现意料之外的答案,从而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比如我在讲《文艺复兴》时,学生对文艺复兴的性质认识不清,理解不透,我就组织小组交流。讨论,教师提出问题:文艺复兴的“复”什么含义?“兴”是什么含义?二者哪一个是重点?为什么?引导学生思索,随之展开讨论,然后各组拿出讨论结果,再组间交流、辩论,学生在激烈的语言交流经历由模糊到清晰的建构,澄清了概念,加深了理解。

再如:我在讲完《新航路的开辟》一节中,出示了这样一个论题:哥伦布是恶魔,还是英雄?面对这一问题,学生的探索欲望迅速被激发,学生小组合作的积极性非常高,学习参与程度也非常大,经过小组讨论,形成了两个论点:甲方:哥伦布是恶魔,给美洲居民带来苦难;乙方:哥伦布是英雄,发现美洲大陆,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对讨论热烈的小组,教师及时给与了表扬。最后,教师概括的讲解了人物评价的方法。课堂活跃了,学生感兴趣,参与程度高,对所学知识的巩固率也高。

三、抓教材关键点,提高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吃透教材、把握重难点,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予以突破,是保证课堂教学效益、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但如何利用教材呢?我认为要大胆合理的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进行取舍,引领学生提高综合运用能力。比如在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和《明治维新》这三课时,我就打乱了教材顺序,先讲了《俄国农奴制改革》,再讲《明治维新》,并把两次改革的异同进行了比较,最后才讲《美国内战》,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改革,便于提高比较辨别能力。

篇10

采用情境教学的教学方法,能够准确切合初中生的学习认知模式,初中生往往无法在课堂上快速集中注意力,抽象思维能力差,情境教学能够帮助他们克服学习的弱点,激发学习兴趣,发散学习思维。在初中历史实际教学中,情境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有效践行情境教学。

一、联系实际,教学相长

教学心理学理论认为,学生直接感知的,关系相关性高的事情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此,要想有效创设历史教学情境,必须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生活,把历史知识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历史,在历史中感悟生活。

比如,在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秦王扫六合》教学过程中,历史教材上并没有直接给出六国统一的直接现实性意义和长远意义。因此,我联系生活实际,并且紧密结合教材上的知识点和思考题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在班级上创设六个贸易市场,每个贸易市场都采用不同货币,然后让贸易市场之间进行“国际贸易”。学生纷纷表示,货币不同,语言不同,以及文字不同让“国际贸易”无法进行,学生逐渐开始认识到秦王扫六合的意义所在,包括直接现实性意义和长远意义。这个活动看似很小,却把历史知识点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给乏味的历史知识点添加了一剂催化剂,活化知识点,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吸收知识点并能灵活运用。

教师应当联系时政热点进行历史教学,指引学生关心了解当下国内国外发展的大事态。将历史与实际糅合在一起,引导学生思考历史现实问题,发散历史思维,赋予历史时代气息。

二、设置情境,灵活教学

要想取得初中历史教学的初步成功,首先应当让学生发现和感知不能理解的东西,让他们直面问题所在。初中历史教师应当主动创设历史问题情境,设置创新批判现实的历史问题,那么如何设计历史问题呢?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假设设问法

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假设历史上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没有发生,或假设中出现的重要人物没有出现,对将会发生的历史结果作出批判性评价或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历史问题。比如,如果没有秦始皇,那么六国是否能够得到统一。如果没有,那么中国的革命形势又将如何发展。

(二)直接设问法

直接设问法是历史教学中运用较多的方法。教师在日常历史教学课堂上,可以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直接评价。比如,在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过程中,我会直接设问:“为什么中,中国会失败?”“为什么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直接设问法就其发问方式具有许多优点,比如能够直接将学生带入历史教学情境,快速帮助学生吸收历史知识点。

(三)辩论设问法

教师在历史课堂上应当对特定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客观评价并阐述理由,并让学生阐述各自观点,进行争辩,最后教师进行观点总结,这种方法直接有效,教师可适当采取措施,深化教学。

(四)现实设问法

历史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以致用,教师在历史课堂上应当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历史知识或接受的历史观点解决现实中所遇到的问题。比如,在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思考台湾海峡在何时形成,历史上台湾海峡与大陆的联系,引导学生感知统一的重要性,以及和平交往的意义所在。在这样的教学下,学生视野将会越来越宽阔,历史思维得到充分发散。

三、角色扮演,深化教学

一些初中历史教师深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在课堂上一味采取讲授式教学方法,老师讲历史教材知识点,让学生记下来。由于知识点乏味无聊,课堂上往往出现教师讲课,学生开小差的情况,课堂氛围沉闷。因此,我在课堂上开展历史人物角色扮演的小游戏,给学生编排历史小品,争取让学生体会历史人物的感情变化,融入历史世界中。

四、多媒体教学

教学多媒体是能够将历史情境直观反映在学生面前的教学工具,它具有由远而近、循序渐进的特点。初中历史教师应当做到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因此,教师应该深入贯彻多媒体教学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在历史地图认知教学方面,多媒体教学具有较大优势,目前历史教材中的地图教学所采用的主要是插图、挂图方式,比较抽象。而在多媒体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展示动态地图,生动形象。

五、实物展示,转化教学

为了更好地贯彻历史情境教学,实物是较好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一些直观的历史照片、历史视频给学生看,帮助学生更好地、直观地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正确看待历史,这极其重要。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访问附近的革命前辈,询问历史事迹,并了解人们生活、思想的变化。

以上历史情境教学措施的目的是营造出更好的教学情境和课堂氛围,使学生达到最好的学习境界。初中历史教师应当深入贯彻情境教学措施,根据教学实际经验,灵活变化教学方法,不仅要准确切合新课程教学标准,而且要紧扣历史教材内容,联系实际生活,深化教学,帮助学生获得更强的历史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