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18:4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一地理必修知识点,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3、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
高一人教地理必修一知识1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
(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6、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地核主要由铁镍物质组成。
(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高一人教地理必修一知识21、岩石分三大类:①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②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③变质岩(变质作用)。
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
(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造成地表高低不平。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
(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风蚀地貌(风蚀洼地、蘑菇)、风积地貌(沙丘)。
3、六大板块名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海洋。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处,常形成山脉、海沟。
4、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
5、全球近地面有7
个气压带(高低压相间分布),6 个风带。
(1)低纬度环流:
①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
②副热带高压带:因为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亚的沙漠、北美美国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鲁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亚大沙漠)
③信风带: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左偏成东南信风。
(2)中纬度环流:
④副极地低压带:由来自低纬的暖气流与来自高纬的冷气流相遇运动上升而形成。形成温带多雨带。
⑤中纬西风带:由副高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风,习惯上叫西风,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区,在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温哥华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侧、澳大利亚南端及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等)
(3)高纬环流:
⑥极地高压带:因为热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气下沉,形成少雨带。不过极地因为气温低,蒸发更少,所以极地属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为湿润地区。
⑦极地东风带:由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东北风,南半球左偏成东南风。
(4)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移动的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动。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单一气压带或风带作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西风带)。
(6)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低纬信风带控制)、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中纬西风带控制)。
6、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锋面气旋。
气旋是低压,低压系统在实际大气中常会出现沿中心向一定方向延伸出的低压槽,在低压槽上形成了锋面系统。锋面与气旋是一个整体(高压系统是没有的)。
7、水循环
(1)类型: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陆地循环(水量很少)、海洋循环(水量最大)
(2)各环节的名称: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
(3)意义: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塑造地表形态;联系四大圈层。
8、洋流:
(1)类型:按成因分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按性质分暖流和寒流。
(2)分布:中低纬度——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流动(与半球反气旋方向一致),南半球逆时针方向流动(与南半球反气旋方向一致)。中高纬度(主要指北半球)——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南半球西风漂流,世界最强大的寒流。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季由西向东流,冬季由东向西流(夏顺冬逆)。
(3)影响:①对气候的影响:暖流起到增温、增湿作用(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澳大利亚西海岸的维多
利亚沙漠、秘鲁太平洋沿岸的阿塔卡马沙漠的形成都与沿岸的西澳大利亚寒流和秘鲁寒流有关)
②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渔场的分布:寒暖流交汇处,给鱼类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饵料。
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的交汇处。纽芬兰渔场——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的交汇处。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高纬南下的冷海水交汇形成。秘鲁渔场——上升补偿流使深层海水上泛,带来深海的硅酸盐类,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浮游生物又是鱼类的饵料。
③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也使污染物的范围扩大。
④对海洋运输事业的影响:顺流——航行速度快;逆流——航行速度慢。
高一人教地理必修一知识31、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
(1)气候的变化使地球上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得以不断改造,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2)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促使化学元素迁移;改造大气圈,使原始大气逐渐演化为现在大气;改造水圈,影响水体成分;改造岩石圈,促进岩石的风化和土壤的形成,使地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环境创造了生物,生物又创造了现在的环境。所以生物是地理环境的生物,同时又是地理环境的塑造者
(3)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举例:我国西北内陆——由于距海远,海洋潮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河流不发育,多为内流河——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高中地理必修一考试知识11、【聚落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可从形态上反映出来:
①平原地区,地形比较完整、开阔、平坦,聚落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规模较大;
②山区聚落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
例如:我国的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布。世界上的大城市多数位于平原上。
平原地区的区位优势: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
也有的平原不适宜城市的发展。
例如: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最著名的是巴西,其城市不是分布在亚马孙平原,而是巴西高原。
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公路选线避开不利地形,地形平坦地区的交通线网密度较大(造价低、工程量小),山地、丘陵地区的密度较小(造价高、工程量大)。
3、【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有利方面】
高纬度地区升温幅度最大,作物生长期延长,产量增加;
对农业生产不有利方面:中纬度半湿润半干旱区,若降水量不变,增温将加速陆地蒸发,使土壤中水分减少,导致作物产量下降。
对工业生产也有一定的影响,温度升高将减少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明显增加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
4、【自然资源的定义】
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它包括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
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举例:能源利用对生产力的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柴草为主要能源——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
18世纪,煤炭为主要能源——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
20世纪50年代以后,石油为主要能源——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5、【常见的自然灾害】
有水灾、旱灾、台风、暴雨、寒潮、沙尘暴、暴风雪、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
了解它们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高中地理必修一考试知识21、【地理环境】
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要素】
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
(1)气候的变化使地球上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得以不断改造,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2)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促使化学元素迁移;改造大气圈,使原始大气逐渐演化为现在大气;改造水圈,影响水体成分;改造岩石圈,促进岩石的风化和土壤的形成,使地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环境创造了生物,生物又创造了现在的环境。所以生物是地理环境的生物,同时又是地理环境的塑造者
(3)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举例:我国西北内陆——由于距海远,海洋潮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河流不发育,多为内流河——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
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南北)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
例如: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带,其两侧随纬度升高,是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
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产生的有规律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水分为基础的。
例如:中纬度地区(特别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出现: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自然带。
举例:赤道附近的高山,从山麓到山顶看到的自然带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水平自然带。
高中地理必修一考试知识31、【岩石分三大类】
①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
②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
③变质岩(变质作用)。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
(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造成地表高低不平。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
(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
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
①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
②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③风蚀地貌(风蚀洼地、蘑菇);
④风积地貌(沙丘)。
3、【六大板块名称】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
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海洋。
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处,常形成山脉、海沟。
4、【大气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
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
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
5、【全球近地面有7
个气压带(高低压相间分布),6 个风带】
(1)低纬度环流:
①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
②副热带高压带:因为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亚的沙漠、北美美国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鲁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亚大沙漠)
③信风带: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左偏成东南信风。
(2)中纬度环流:
④副极地低压带:由来自低纬的暖气流与来自高纬的冷气流相遇运动上升而形成。形成温带多雨带。
⑤中纬西风带:由副高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
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风,习惯上叫西风,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区,在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欧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温哥华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侧、澳大利亚南端及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等)
(3)高纬环流:
⑥极地高压带:因为热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气下沉,形成少雨带。不过极地因为气温低,蒸发更少,所以极地属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为湿润地区。
⑦极地东风带:由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东北风,南半球左偏成东南风。
(4)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①移动的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动。
②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单一气压带或风带作用形成的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
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西风带)。
(6)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
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低纬信风带控制);
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中纬西风带控制)。
6、【常见的天气系统】
①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准静止锋);
②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
③锋面气旋。
气旋是低压,低压系统在实际大气中常会出现沿中心向一定方向延伸出的低压槽,在低压槽上形成了锋面系统。锋面与气旋是一个整体(高压系统是没有的)。
7、【水循环】
(1)类型: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陆地循环(水量很少)、海洋循环(水量最大)
(2)各环节的名称: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
(3)意义: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塑造地表形态;联系四大圈层。
8、【洋流】
(1)类型:按成因分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按性质分暖流和寒流。
(2)分布:
①中低纬度——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流动(与半球反气旋方向一致),南半球逆时针方向流动(与南半球反气旋方向一致)。
②中高纬度(主要指北半球)——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南半球西风漂流,世界最强大的寒流。
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季由西向东流,冬季由东向西流(夏顺冬逆)。
(3)影响:
①对气候的影响:
暖流起到增温、增湿作用(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
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澳大利亚西海岸的维多利亚沙漠、秘鲁太平洋沿岸的阿塔卡马沙漠的形成都与沿岸的西澳大利亚寒流和秘鲁寒流有关)
②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渔场的分布:寒暖流交汇处,给鱼类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饵料;
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的交汇处;
纽芬兰渔场——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的交汇处;
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高纬南下的冷海水交汇形成;
秘鲁渔场——上升补偿流使深层海水上泛,带来深海的硅酸盐类,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浮游生物又是鱼类的饵料。
③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也使污染物的范围扩大。
④对海洋运输事业的影响:
顺流——航行速度快;逆流——航行速度慢。
高中地理必修一考试知识41、【天体系统的级别】
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
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
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
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
(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
北半球季节的划分:
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
9、10、11为秋季1;
2、1、2为冬季。
6、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地核主要由铁镍物质组成。
(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学好高中地理的技巧1、学会使用课本。
课本的目录提示了全书的要点和前后的联系,要经常翻阅,做到对全书内容心中有数。精读课文、常看深思,抓住要点,记下问题,要特别重视插图和表格,领会图表所说明的问题。
2、学会使用地图。
地图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图,首先要记住最基本的地图。对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视地理观察观察就是边思考边细看。
看一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以及人们在当地是如何活动的。通过报刊、电视节目、图片获得地理信息,锻炼我们的才智。
4、善于地理想象
。观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观,地图只能提供位置直观,想象才能使二者联系起来,使你获得地理环境的全面景观,进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来。
5、要善于动脑
进入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科目的数量(增至9门课)、容量增加了,在高考面前负担也加重了。如何使学生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地理教师应该经常思考的问题。下面就此谈一些个人见解。
一、教师引导学生从初中形态向高中形态转变
初中阶段地理课是否正常直接影响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初中地理已经纳入中考范围,这使得初中生的地理水平整体得到提高。然而,初中地理课仍然是不被老师、家长、学生重视的一门学科,存在教学过程的间断性,应试突击性的问题。这种观念一直延续到高一初期,使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地理课的地位,不懂得如何去学习、运用地理知识,更不能实现育人陶冶情操的目的。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地理教材发生了一些变化。江西地理高考模块分别是:必修部分的必修一(自然地理模块)、必修二(人文地理模块)、必修三(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块);选修部分的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和选修六(环境保护)。必修一当中一些系统地理中非常重要的原理和规律一直贯穿在高中地理之中,是高中地理学习的重中之重。高一阶段地理教材的知识是基础,是重点,也是难点,又是必修学业水平测试和选修学业水平测试中占比重较大的部分。因此,教师引导学生从初中形态向高中形态转变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提高高一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为今后两学年的地理教学做准备。这种形态转型包括学习观念转型、考试观念转型、学习习惯转型、学习方法转型等。
1.学习观念转型
教师在高一第一节地理课上就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转变学习观念。把原先思维中基本概念,哪怕是一知半解的概念作为基础,让学生尝试接受高中系统地理模式,使其逐渐适应高一地理学习。教师从总体上向学生介绍高中地理教材的构成特点,使学生明白自己将要学习、理解和运用什么,使学生对地理课重视起来。另外,详细介绍新高考方案是有必要的。这样可以使学生由原来地理是副科转变为地理是高考科目,使其意识到高中阶段地理课除去必要的基础记忆之外,也重思考、重理解和重能力。
2.考试观念转变
考试观念对现在学生和家长的影响很大,是否属于必测、必考的科目直接关系到家长和学生的重视程度。要让学生了解到高中地理学科考试在文科中是必选科目,考试成绩能否达到B级以上直接影响其是否被本科学校录取。即使是理科同学,也必须要参加每年举行的学业水平测试,对于普通类考生,成绩需要达到C级以上。初中生进入高一之后,对地理科目的考试观念改变了,会促使其端正地理学习态度,加深对课程的认识。
3.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转型
初中地理的教课形式和应试形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甚至于造成部分学生轻视课堂学习,只是把它作为“学科调味品”。有的地理课堂甚至于被其他科目占据,老师、学生只是在考前突击一下,因为在学生看来地理可以不看、不记、不理解,考试时在书本上找一找即可,使初中地理课出现间断性、应试突击性的现象。
高中地理课要求学生重视掌握基础知识,更要求学生会思考、会探究。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很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堂听讲和课后复习的习惯。学习中学生不能只简单记忆知识点,问几道“我不会做的题目”,应该注重培养“老师为什么是这样呢?”“与我平时感觉怎么不同呢?”的思考方式。对于学习中“吃不饱”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拓展思维,课外“加餐”。
学习地理不能仅局限于教材,学生应该注重平时知识积累,如阅读相关书籍,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媒介获取知识,拓展知识面。
二、教师应该怎样提高课堂效率
形成:自然和人文因素;
范围:可大可小,可单、多要素;
状态:一定时期相对稳定,不断变化;
举例:耕地:南水北旱;饮食:南甜北咸;民居:华北四合院、黄土高原窑洞,傣家竹楼。
(2)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建筑;
建筑空间布局;
美国:中心摩天大楼,外围建筑高度逐渐下降,立体化发展,现代城市布局;
欧洲:市中心为广场、教堂,中心及四周建筑物高度差别小,高层建筑一般在城市外围,体现了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
建筑结构:围墙,中国:保守,建筑外一般有围墙;西方:很少有围墙,园林;中国:讲究含蓄、显而不露、内向、封闭;西方:整齐划一、对称、和盘托出、外向、开放;
建筑风格:中国:宫廷式建筑:红墙、黄瓦、飞檐、楼台殿阁、突出皇权的地位;
西方:喷泉、雕塑、洋房、草地、突出教堂的地位。
2、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2
(1)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到达大气层上界的能量指标,大小为8.24焦/cm2.分。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
3、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3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
(1)气候资源的特点:普遍存在性,数值特征,变率大
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与农业:一地的气候资源往往决定了该地的农业类型和种植制度;
气候日照与街道方位:街道与子午线成30~60度的夹角。
开发资源与盛行一种主导风向:工业布局在下风向。
利用建筑风向与盛行季风区:工业布局在垂直于季风区风向的郊外。
城市规划已知最小风频:工业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气候资源与交通:公路和铁路的建设(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及其激发的泥石流、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机场的选址(宜选择低云、雾和暴雨出现频率较少、风速较小的地方,还应与城市保持较远的距离)。
(2)海洋资源
海洋渔业的形成和分布:在浅海大陆架海域,阳光集中,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渔场的来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形成条件在温带海域,季节变化显著,冬季底层海水和表层海水交换时,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盐类;在暖流和寒流的交汇处,饵料比较丰富;渔场的世界四大渔场:纽芬兰,北海道,北海,秘鲁渔场。
分布我国和日本是世界海洋渔获量最多的国家。
海洋油气生产过程:资源勘探(利用地震波探测)、油气开采(海上钻井平台)、油气运输(管道运输,船舶运输);海洋空间的利用。
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港口作用:海洋运输船舶停泊、中转、装卸货物得场所。腹地:为港口提供服务的区域;
海洋环境的主要问题,海洋污染:绝大部分来源于陆地上的生产活动,工业生产的废物;海洋环境弃物是主要海洋污染物,集中在大型港口和工业城市附近;
保护海洋生态破坏:人类活动(海岸工程,围海造陆)以及自然条件的变化(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主要来源:沿海工业生产和海运航线上的船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应是每个地理教师达成的共识,但怎样有效激发出每个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已成为永恒的研究课题,也是很多地理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难以突破的瓶颈。
探索1:导课激趣。导言是一堂课或一个内容的开始,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新课、新内容学习的兴趣。有人说导言应有思想的深度、感情的浓度、功能的宽度、表达的精度、色彩的亮度,要完成这种要求,就必须用浓厚的兴趣来支撑。例如,高二学生地理学习的内容首先是《必修3》,新学年开学的第一节地理课上导言可以先问同学:高一地理《必修1》和《必修2》,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学生回忆思考后的回答,一般是零碎的、不全面的,而且,这时的学生也很想掌握这两模块知识高度概括后的精确表述。教师应抓住这最佳时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高一地理《必修1》,主要阐述的是自然地理的内容,重点研究的是“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的运动特征和圈层结构特征”;高一地理《必修2》,主要阐述的是人文地理的内容,重点研究的是“人类生活在地球上,怎样通过衣、食、住、行等各种人类活动与地球发生关系,通过分析目前的人地关系,得出的最终结论是,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继续问学生:高二学段,高中地理首先学习的是《必修3》,这与高一地理《必修1》和《必修2》是什么关系?同理,在学生回答后再总结:高二地理《必修3》阐述的也是以人文地理的内容为主,并且是在《必修1》《必修2》的基础上,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区域来呈现人地关系状况,更有针对性地来研究各个不同区域,或者是同一区域的不同时段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措施。通过教师这种循序渐进的导入,带着学生复习旧知的同时又引出了新知,承上启下,脉络清晰,有效地激起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探索2:情境激趣。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根据学生已经学过或掌握的知识,从知识自身发展的角度考虑,在发展中还有什么问题需要研究解决;或者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问题是我们现有知识所不能解决的,以这样的问题为核心创设情景,引起学生的注意。例如,在学气这一章内容时,可提出问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插上的美国国旗会否在月球上迎风飘扬?在学习完日界线的教学内容后,立即提出一个问题:有一对双胞胎兄弟,由于他们出生的地点稍有变化,弟弟反而比哥哥大?学生一下子情绪昂奋起来,积极思考、探究,学习的氛围一下高亢起来。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和方法,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与此同时,作为地理教师本人,除了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之外,更要注重自己综合素养的历练,让自身的人格魅力持续焕发,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会“爱屋及乌”,他们会因为喜欢你而喜欢你上的地理课,我认为这一点的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前两种策略。
综上,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原动力。凡是学习感兴趣的事物,必然力求去认识它、掌握它。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
二、整合知识,建立地理认知结构
如果学生能够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地理认知结构,无论对于其今后继续学习地理知识,还是进一步解决地理问题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灵活运用知识,建立知识线索,搭建知识间畅通联系的渠道,从而能够达到知识联系紧密、思维培养深入的目的。我认为,这是根治地理课堂教学无效或低效的良方。
在高中新课标中,乡土主要指中学所在的县一级区域或省一级区域;乡土地理主要指中学所在县一级区域或省一级区域的地理知识,例如位置、地形地貌、矿物质、气候、植被、交通和产业分布等知识。
与初中基础理论相比较,高中地理知识与理论更复杂深入,许多高一新生还不适应全新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尽管教材中有设定具体的案例帮助其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然而这些案例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把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息息相关的地理现象引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导入环节十分有必要。
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与乡土地理相结合的教学策略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一种兼具开放性与互动性的新型教学方式。首先,它需要教师进行周密的策划与准备,并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阅读。其次,在课堂中,教师要安排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从而通过小组成员与小组间的互动交流完成对知识点的反复学习。再次,教师要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开拓思维、发散思维。最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对课堂讨论进行分析总结,并做好必要点评与补充。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五单元“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一课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新课改要求自主学习部分内容,再使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全面开展教学工作:教师提供学生有关我市的自然地理各要素材料,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我市的地理位置、地形、土壤、植被、水文和气候等特征,从而总结出以上诸要素之间的显性与隐性关系,加深学生对自然环境整体性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应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研究性学习法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促进学生搜集资料、分析材料为载体,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为目标的符合新课改思想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肯定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是指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采用科学的分析办法,探讨某一地理现象、解决某一地理问题的探究性学习过程。研究性学习的具体教学步骤是:首先,教师要设计好教学目标,确定学习主题。其次,教师要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数据分析。再次,教师要安排学生做好最后的总结活动。例如,在上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人口的变化”课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提前预习、了解必要的基础内容,再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开展教学工作:教师提供学生某一段时间内我市区的人口分布、市区规划与经济增长值等数据资料,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我市区的人口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城市功能区分布情况和经济发展趋势等总结性信息,从而得知以上诸要素之间的相关性,促进学生对人口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认识。
(三)实地考察法
地理课程涉及到很多方面,有自然方面、资源方面、地球方面等,学生从初中时期开始接触地理学习,然而初中地理课本上的内容相对来说都是较为浅层和简单的,教学和考试对于地理这一门课的要求又不是特别高,导致教师在教学时都停留在较为浅层的知识,不会去深入讲解,导致学生对于地理的学习不够深入。而一进入高中时期,高一的地理涉及到地球运动这一块,其难度可以说在整个高中地理教学体系中都算偏难的,学生学习地理的难度一下子就提高了,这对于他们来说难以适应难以接受,所以地理教学就会比较困难,教学效果也不是很好。因此,对于地理老师来说,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初高中的衔接是很有必要的,通过教师适当的初高中地理衔接教育,学生能够对初高中地理学习难度的提升有一个慢慢接受的过程,这样他们学习起来就会更加轻松,对于知识也比较容易接受,这对于学生的地理学习是很有帮助的。本文笔者作为一线的地理教育工作者,就对初高中地理衔接教育的方法做了一些自己的探讨。
一、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意义
学生有很多门课要学习,他们很难自己掌控每一门课的学习节奏,特别是在刚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的阶段,学习的内容、节奏和方法上都有了一定的改变,很多学生难以适应突然改变的学习状态,容易出现手忙脚乱的状况。地理是一门有一定的难度的课程,而且一升入高中之后地理的专业性和课程难度都有了一个不小的提升,这对于学生来说很难在一时间接受,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在学习的内容上、学习方法上等做好初高中地理的衔接教学的工作,帮助学生在地理学习上建立起一个由浅入深的过渡阶段,这是地理有效教学的需要,也体现了对学生的关怀。
高一时期的学习在高中三年的学习中是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的,高一时期学得好,学生就会对这门课程抱有一定的兴趣,在今后的学习中学习起来就会更加有效果。可以说,高一时期的学习起着一个打基础的作用,因此,教师在高一时期做好地理课程的初高中衔接教育有利于学生增强对地理科目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地理学习的节奏,同时也也有利于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积极性的调动,能够使地理教学得到有效开展,这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大有帮助的。
二、初高中地理衔接教育有效方法探讨
1.做好知识上的衔接
高中地理虽说较之初中地理在内容上有了很大的增加,难度上也有了大幅的提升,但是就教材的内容来说,初中地理和高中地理在很多知识点上都是有一定的共通性的。因此,对于高中地理教师来说,熟悉地掌握高中地理和初中地理的内容体系,做好知识点上的衔接是十分有必要的。例如,就地球运动这一块的知识点来说,其实初中的地理教材上就有所涉及了,只不过到了高中以后,这一块的知识点在难度上有所加深的,涉及到的知识点也更加广泛了,但是对于赤道、地月运动、经纬度这些知识学生初中时就已经有所学习和了解了,高中时地理必修一《行星地球》的相关知识和学生初中时学习的知识之间是有着很密切的联系的,因此教师在进行这一章节的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初中学习过的知识的迁移,这样能够使学生学习起来更加容易,也能够使学生觉得高中地理没有太大的距离感,课堂教学效率也会有所提高。总之,教师在进行高一地理的教学时要注重对知识点的迁移,来降低教学难度,提升教学效率。
2.做好教学方法上的衔接
初中时期的教学方式和高中时期是有一定的不同的,初中时期教师更多地采用比较直观和感性的教学方式,教师的引导性更强,而高中时期老师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在教学的方式和形式上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对于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地理学科难度的骤然增加就让他们学起来很吃力了,教学方式的突然改变更加会让学生难以跟上地理教学的进度,在地理学习方面出现一些困难。因此,对于高中地理教师来说,在地理教学方法上做好初高中的衔接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安排高一地理的教学方法,既考虑到难度的加深,又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方式的改变上循序渐进,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在课上增加自主探究的时间,并且引导学生去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引导学生做好学习方法的衔接
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他们学习的成效也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初中时期学生被动地学习更多,高中时期更加要求学生要自己掌握学习的节奏,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同时学会自主学习。学生自己可能无法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地理学习上就会遇到困难,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一些引导、提供一些帮助。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地理学习的节奏,学会更多地自主探究和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地理学习方法。例如,在上季风和洋流这一块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整理知识,在上课前就可以搜集资料用图解的方式整理出季风和洋流的知识,并在老师上课讲过后进行巩固和完善。
三、总结
总而言之,对于地理教师来说,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工作是很有必要的,这能够帮助学生进入高中地理学习的状态,同时又能掌握学习的节奏,不会跟不上学习的难度和进度。因此,教师要积极探索,找到适合的高中地理的教学方法,做好初高中的地理教学衔接工作。
【参考文献】
目前,地理学科在高一的教学中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在高考语数外为主要考察内容的阶段,在高二文理分科未进行之前,高一地理(包括其他必修学科)似乎显得有些多余。可是,既然开设了地理学科,必然有它存在的道理。如何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热爱地理,重视地理是每个地理教师努力的方向。在此笔者,结合实际提出一些拙见。
一、合理安排复习时间,避免各科“撞车”
临近期末,各科对于学生的要求日增益长,有些教师抓学生心切,经常在课堂之外安排大量的复习题,认为学生多做题就能复习自己的学科,达到提高分数的效果。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听到某些学生抱怨某某学科的课后作业是抄写复习提纲。我想,这位老师本意是好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通过抄写知识点从而潜意识地记忆知识。但是,如此盲目地抄写提纲是否有些眉毛胡子一把抓呢?学生的时间是固定的,兼顾不得。因此,教师在布置课后复习的时候也不应当单单注重本门学科的进度,还要兼顾其他学科。
对于高一地理来说,学生并不会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这里。因此,如何合理地安排每天的复习计划十分重要。在我所任教的3个班级中,我采取了两种不同的课后复习方式:地理课每周两节,A班我将课后作业放在每节课后,每次约半小时。B班采取每天布置一点课后作业,每次约10分钟时间。经过几周的观察,B班效果明显,进步显著。
究其原因,我认为知识应当是连续不断的,A班的学生完成半小时的课后复习后很难再花时间去体会理解,因为他们还有其他课程需要学习,同时一周仅有两次作业,使学生写了这一次早已忘掉上一次的知识,效果很差。而B班虽然每天只有10分钟复习地理,可能是几个选择题,也可能是一道综合题,但是由于每天都有,知识延续不断,因此效果更好。
笔者认为,在期末各科紧锣密鼓地安排复习时,不妨少布置点单次的作业,多一点知识的延续加强,这样既减轻学生的负担,同时又能起到较好的复习效果。
二、前紧后松,前详后略
期末复习的时候,很多学科都会遇到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时间不够”。很多教师遇到时间不够,往往会将既定的教学计划压缩,一节课的时间讲了两节课甚至三节课的知识。笔者曾经听过一节课,由于时间紧张,教师将本来应该由学生回忆的知识直接投影让学生记忆,表面上看完成了教学任务,实际上笔者认为效果非常差,学生在短时间内不可能记忆如此多的知识,而且很多旧知识可能已经遗忘,那么这样的知识罗列对于学生更是雾里看花,只能看不能记。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学生所记忆的知识在中长期时遗忘得最多,所以,复习应该就针对学生遗忘最多的知识进行复习,即学生期中考试前所学习的。以地理为例:本学期的地理课程,第五单元较为特殊,它是上册课本的最后一章内容。课本、作业本的不同,使学生经常忘记携带,记忆效果也较差,针对这样的情况,在课堂上,笔者并没有简单地让学生看书,划书,相反,我使用投影将本章节的知识点投影在黑板,有课本的学生对照课本记忆,没有课本的学生根据幻灯片记忆,并且留足时间给学生复习记忆,最后两组学生进行记忆知识比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样既不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又达到了复习记忆的效果。
而针对课时少,课程紧的现实情况,笔者大胆地压缩了后几章的知识点,同时对后几章的知识点进行了一定的归纳合并,如:笔者将农业与工业的区位选择两章节内容合并,列出表格归纳农业,工业的区位因素、类型等,同时对这两个区位的选择进行对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课堂狠抓效率,打造有效课堂
相对于课外复习,课堂45分钟时间是完全属于本科教师的,如何使用好45分钟,将其效益发挥到最大,也是令许多教师头疼的:复习课必须要给学生时间思考回忆,5分钟不算多,10分钟不算少,但是这么多时间给学生思考,有些教师多多少少有点舍不得,认为这么多时间是“浪费的”,还不如多讲一道例题。
“磨刀不误砍柴功”这句话用到课堂上再恰当不过,给学生时间思考是让他们对这个知识点加深认识,达到过目不忘。如果这点时间不花,学生记忆就不牢固,根基不稳,那么处于上层的实际练习也会摇摇欲坠,整节复习课就成了无用功。因此,课上教师应该多给学生一些时间思考,记忆。
提高效率,扩大课堂容量,学生这端不能省,必须压缩教师这端,我认为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总结:语言简练不拖沓;牢记中心不偏差;从简从易多鼓励;教授方法不对题。
语言简练不拖沓,即教师在课堂上所用的语言应当简单明了,就笔者课堂教学而言,我秉承“能不说就不说”的原则,让学生说,让学生做,同样也能带动课堂气氛。
牢记中心不偏差,即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当知道,本节课的知识点是什么,学生要知道什么,不要知道什么,什么知识可以给学生补充,什么知识不能给学生补充。这样,在上课的时候“心里有数”,自然就不会出现在讲解某一个话题的时候“扯远了”的尴尬。
从简从易多鼓励,笔者所在的学校学生生源较差,在日常课堂上,对于作业课本上的习题笔者大胆地删减,剔除较多较难的练习以及与考点无关的练习,将有效的练习给学生做,让他们会做,能做,从而爱做,达到教学的目的。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25-001
初中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和演示入手建立地理概念和规律,学生只要死记住了知识点,就可以拿高分。而进入高中后,高一一开始学习的就是自然地理知识,如人教版必修一教材一上来就是宇宙中的地球,不仅要求学生有基本概念,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立体思维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并要有一定的数学功底。那如何去解决这个“高台阶”使高一新生顺利地跨过高中地理门槛并学好地理呢?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增设小台阶。
台阶1.放慢起始教学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
刚刚我们已经提及了,必修一地理的学习,一开始就是整个地理学习过程中的最难的部分,所以在高一地理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握分寸,以低起点、小步子、多训练、分层次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温习旧知识,恰当地进行铺垫,分解教学过程,分散难点。让学生在自己已有的水平上,通过努力能够理解和掌握知识。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渐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多与交际运用相结合;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死”课本,后变通延伸活课本;在知识难点的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的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作必要的总结及举例说明。如我们在讲《地球运动》这一节时,光新课就讲了六个课时,三周的时间,节奏特别慢,但是我觉得在这一节放慢节奏绝对有必要,因为是刚开始,内容又特别难,到后面必须2、3的学习时可加快节奏,因为必修2、3以人文地理为主。
台阶2.充分发挥地理教师的个人魅力,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情商
大家都知道,有时候学生愿意花更多时间、精力在某一课程上,并不是因为该课程很重要或很有趣等原因,而是因为他(她)喜欢该任课教师。地理教师由于专业的影响,知识面很广,往往给学生博学的印象。地理教师应努力更上一层楼,让学生觉得你“无所不知”。例如,运用高超、精湛的教学技术,幽默风趣、极富感染力、号召力的口才;“龙飞凤舞”、“赏心悦目”的板书;形象逼真、生动活泼的板图;恰当的肢体语言等方面展现地理教师的个人魅力。在这一点上,我个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高中的班主任就是一个地理老师,他知识渊博、为人风趣,上课通常都不带课本,一只粉笔可以解决任何事情,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一幅精美的世界地图就呈现在我们面前了。我们佩服的是五体投地,从而时不时的就拿地图照着画,在他的耳濡目染之下,到高二时我们班每一个人都能画出一幅简单的地图,同时还知道每个国家的位置。在班主任的组织下,还举行过画地图比赛。正因为我们班主任的个人魅力,当时我们班每一个人都乐于去学地理,主动去学地理,最终很多人大学还报了地理这一专业。
台阶3.克服性别障碍
在跨越“台阶”的过程中,有的人越往上攀登越感吃力,不乏落伍者。而落伍者中有不少是女生。理科是女生弱项的舆论和事例常压得女生不敢放胆去学习偏理科的地理,造成心理负担,使学习信心不足。多年的教学经历中也确实发现女生学好地理的信心明显低于男生,学习的劲头也不如男生,对自己不敢高要求,做题时,也不如男生灵活。科学研究表明,男女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方面都存在差异。但这些差异主要不是表现在水平上,而是特色上的不同。男生在抽象、理解思维方面较强;女生在形象、机械思维方面较强,在高中偏向逻辑推理的学习中,女生喜欢记忆的方法已不适用了,从而在成绩上出现退步现象,但特色的差异并不代表能力水平的高低,只是一开始的适应程度的不同,使有的女生心理上产生障碍,缺乏信心,畏缩不前。因此,我们应多给女生充分的鼓励,树立自信心,消除过重的心理压力,采用各种形式或途径,进行表扬鼓励,实行激励评价,激起他们的成功欲望,使他们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唤起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学有目标,赶有方向,逐步提高。
台阶4.培养学生图文分析的能力
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必须重视地图,识图、用图也是地理学科最重要的基本技能。高中地理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各种类型的插图,与文字配合,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学习时,不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都要重视图的学习和运用,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地理规律和原理,使地理易懂易学、好记好用。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为此,老师应适时提出一些能激发同学阅读地图兴趣的问题或者认真设计地理略图,提高地理教学效果[1]。如我在讲解必修一第二章第2节里关于亚洲季风的时候,学生容易混淆,我就用图示法加强记忆:“之”字型图式识记。图中“之”字的“横”部表示东亚地区,“撇”部表示南亚地区,箭头表示风向。这样就能既快又好的掌握这一部分知识,学生也不再感到烦难而不可捉摸。[2]
台阶5.降低“教”的“营养感”,增强学生“学”的“饥饿感”
在地理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地理学习的组织者。因此,不要把主次颠倒,教师只是帮助学生认真地组织好材料,引导他们在交际活动中学,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强,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创新,逐渐步入“教”与“学”互促互动,使严肃的课堂荡起活跃友好的氛围。如我在讲地形对聚落的影响时,就给学生一个地形图,要求学生选择地形给自己造一幢房子,并说明你选这作为自己家的原因;讲地形对交通影响的时候,我就给学生一张地形图,地图上标出三条公里代表三种方案,要求学生选择一条自己认为最为合理的线路,并加以分析。这样,使学生主动进入学习的情境,变被动为主动,增强了学习活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