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史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2-27 11:18:5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中外教育史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外教育史论文

篇1

一、英语语言文化

谈到英语语言文化,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英国和美国。英国文化源远流长,历经盎格鲁―萨克逊、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历史阶段。美国文学在19世纪末就已不再是“英国文学的一个分支”。进入20世纪,美国文学日趋成熟,成为真正意义上独立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族文学。

英语的根源很复杂,包括拉丁语、日耳曼语、凯尔特语、挪威语等等。但它同时也变得更富有弹性,也更强大。目前,全世界有3.8亿人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大约2.5亿人将其作为第二语言;另外还有10亿人正在学习它。它是全球化的语言,广泛应用在国际商务、政治和外交领域中;它也是电脑和互联网的通用语言。

二、文化差异在语言中的体现

作为语际的交流,把握文化所传承的信息,至关重要。曾经有一个翻译的轶事:一位外国人参加中国朋友的婚礼,他称赞新娘很漂亮,新郎谦虚地回答:“哪里,哪里。”外国朋友大吃一惊,以为是问哪里美,只好硬着头皮说:“鼻子,眼睛,耳朵,嘴巴都很美。”

1.地理位置的不同。英国是一个海岛,而中国传统是内陆文化。因而在英语中很多习语与水有关,但在汉语中很难找到相同的对应。例如:

All at sea 不知所措

Drank the fish 牛饮

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千万不要班门弄斧

气候同样也带有地域特色。中国人喜爱东风,因为东风象征着春天,给大地带来一片生机,通常用来比喻革命的气势和力量。而西风是冬天的象征,给大地带来一片萧瑟和凄凉,通常用来比喻没落的腐朽势力。“东风压西风”(),如果不了解此殊含义,外国人是不会明白其特殊含义。但在西方,英国是海洋性气候,西风代表着春天,象征着生气勃勃,大地复苏。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天的讴歌。

2.思维方式的不同。民族思维方式属于传统文化,这种观念文化的主要载体是语言的句法结构。汉语句子重“意合”,反映中国人重“综合”,英语句子重“形合”,反映西方人重“分析”。汉语通常从已知到未知,从大到小的词序和英语从未知到已知,从小到大的词序,反映了中国人的顺向思维和西方人的逆向思维。譬如在地址和时间的顺序上,中国人先省份,后城市,再地方,而西方人则习惯于先小地方,再大地方。

3.人名文化的差异。人名的文字形式以及人名的结构模式影射出不同的信仰、习俗和价值观。中国传统的姓名由三个字组成,第一个是姓,第二个是家族的辈分,第三个才是名。但中西方在姓名的排列顺序上,却有很大不同。中国人姓在前,名在后;西方人则是名在前,姓在后。这种姓和名的不同排列顺序体现了中西方不同的传统文化内涵。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宗族观念,姓代表着宗族、氏族、群体和血缘关系,而代表个性的“名”就理应在后。然而西方更强调个性和个体,尊重个体独立的人格和主体意识,所以必然把代表个体的“名”放前,而代表共性的“姓”放在后面。

三、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手段和途径

首先,在教材选编上应使语言教学和文化教育同步发展。因此要考虑那些语言精华的文学作品和介绍语言国家风俗习惯的语言材料。其次,在文化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实用性和循序渐进性原则。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语言文化教学。

1.结合中国文化,欣赏英语谚语。每一种语言都有其沉淀的文化精华――谚语。在课堂中,开展 Guess and Translation专栏,学生分组做竞猜,用汉语的谚语翻译。例如:Today is yesterday's pupil. (直译为:今天是昨天的教师)学生要译成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为最佳。

2.对比中西节日,学习背景文化。每个国家都有其特有的节日,随着文化的融合,中国节日特别是传统节日备受外国朋友的青睐,如灯笼节又叫元霄节(Lantern Festival),中秋节(Mid-autumn Day),重阳节 (Double-Ninth Festival or the Elder's Day)。同样,学习英语了解西方的文化也是十分必要的。收集关于西方节日的相关信息资料,图片、音乐、或影片,向“中国人”简介西方节日的相关习俗知识;同时收集中国的节日,同样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其由来,习俗等等。由此学生可以了解到众多的西方节日的知识。

3.老美口中常用的酷句。众所周知,Language is from communication, is in communication and for communication 语言来自交流,融于交流之中,最终是为了交流。而英语中最常用的日常用语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涉及的不多,因此课堂中开展“快人快语”quick-speaking 活动,使用老美口中的常用酷句。例如:A: I happened to know a secret.(我碰巧得知了一个秘密)? B. What is it ? (什么秘密?)A. Between us,(你知,我知) I will tell you.(我就告诉你)B: Sure thin! (当然)。学生通过这个很简短的对话,却学到了很多在生活对话中很实用的句子。

4.巧用动物渗透文化知识。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动物都有特殊的寓意,如:汉语说壮如牛,英语却说as strong as horse 壮如马;汉语说亡羊补牢,英语说cock the stable door after the horse is stolen. “亡马补牢”;从以上的关于动物的习语中可能联想到语言形成与一个国家的社会形态是密不可分的,中国是农耕民族,以牛为主要的劳动力故出现“壮如牛”一说,西方是以游牧为主的,所以马在他们的生活中格外重要,故出现“壮如马”、“亡马补牢”的说法,也就不足为奇了。同样西方对狗是情有独钟的,所以英语中有大量的关于狗的习语,如lucky dog幸运的人,top dog优胜者,under dog 失败者,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Barking dogs seldom bite.会叫的狗不咬人等。在教学中渗透有关此类的文化知识,并鼓励学生收集相关动物的习语。

篇2

关键词:浅析 外语教学 文化导入 

 

传统的外语教学缺乏西方文化环境的配合,学生虽然掌握了一些语法知识、语法结构,但在实际交际能力上却很缺乏。最重要的也是根本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把语言与文化有机的结合,使外语教学只是单纯的培养了“纯语言能力”。要改善这种局面,在语言教学中导入文化是刻不容缓的事。笔者根据其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三种文化导入模式。 

 

一、 典故引入模式 

 

英语中有很多固定搭配有其固定的意思,这很类似于中国的成语。这些看似简单的习语却很容易对学生的理解造成障碍。对于这样的习语,笔者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典故向学生引入其意思,一方面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在具体的语境下,加深了学生对习语的理解。例如“Leave no stone unturned.”,就决不是“把每块石头都翻遍”的意思。这是出自于一个历史典故。波斯与希腊在公元前五世纪大战于古希腊的普拉特亚城,波斯战败。事后,有传言说波斯军队留下了大批珍宝。一个叫波利克雷兹的人东挖西掘,但一无所获。失望之余,他跑到阿波罗神殿去问神。神谕:“Leave no stone unturned!”。波利克雷兹照做,果然找到了珍宝。此语现在被引申为“千方百计”、“不遗余力”、“不错过任何机会”。 

 

二、 实践经验积累模式 

 

记得一位外国朋友问我,当他问中国学生“How are you?”,绝大部分学生的回答都是“Fine, thank you! And you?”这使他非常的费解,难道他们都经历了同样的事情?感觉都一样吗?从此可以看出,我们的口语教学太过于模式化,缺乏灵活性。那么除了了解课本知识之外,还要通过实践,即与英语国家的人接触,从交往的过程来提高口语的交际能力,同时学习异国文化。中西之间打招呼的区别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中国人见面往往会说“吃了没有?”,而西方人则很简单,仅“Hello!”或“How are you?”。中国人喜欢问一些在外国人看来是属于隐私的问题,如“你的衣服在哪里买的?”,“多少钱?”等。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喜欢谦虚,总喜欢说“You are flattering me!”这会让西方人摸不到头脑,甚至怀疑自己的判断力。仅这几例日常用语,就反映出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通过实践,学生们既学会了如何与西方人交际,也了解了西方文化。这要比在教室里组织学生对话收效大的多,达到了双重目的。

三、 对比分析模式 

 

东方文化含蓄、婉约,而西方文化则是开放、外露。中国与西方国家在习俗、价值取向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导入这类文化时,就要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别,从而加深对异国文化的了解。以《大学英语·精读》第一册第三单元“The Present”中的“marigold”(万寿菊或金盏菊)为例,绝大多数学生特意为老太太的生日献上一束“marigold”,以表示对她的关心,这与老太太女儿的态度形成鲜明对照。可是,中国学生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要“marigold”,而不是“carnation”(康乃馨)?这里就涉及到西方文化源泉之一,即宗教文化方面的信息。众所周知,carnation表“祝福”之意,而且是母亲节的花卉。实际上,marigold意为“圣母玛利亚的花”之意。据说古人以此花献给因失去耶稣而悲伤的圣母玛利亚。更重要的是marigold的花语是grief,而这不正是象征着老太太的凄凉晚景吗?至此,学生对整个课文的悲凉基调就能很好的把握了。 

篇3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C-0114-02

随着现代化旅游业的发展,对高素质旅游外语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在旅游外语教学中,渗透中外文化差异的内容,对培养高素质的旅游外语人才有着重要意义。如何推进中外文化差异的内容进旅游外语教学课堂,是旅游外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方法。本文从旅游外语教师的文化意识、旅游外语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方法、教材改革等方面作初步探讨。

一、切实增强旅游外语教师的文化意识和文化理论知识

涉外旅游业,不仅是经济领域中的朝阳产业,也是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载体,这对旅游外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旅游外语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明确了方向和内容。旅游外语教学传递给学生的不再是单一的语言知识,更是语言中蕴涵的文化要素,所以旅游外语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意语言的形式,更要注意语言使用的文化环境。形式的变化,客观上要求教师在旅游外语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外文化差异的内容。

在旅游外语教学中渗透中外文化差异的内容,也是提高旅游外语教学质量的要求。旅游外语教学不是纯粹的语言教学,不是为学语言而教语言,其目的是为了促进涉外旅游业的发展,所以,旅游外语教学不能只关注语言本身,更重要的是了解与语言密切相关的文化因素。教师不应将语言教学当做是旅游外语教学的全部内容,还应当重视学生文化意识和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教会学生语言的同时,更需要让学生了解中外文化之间的差异。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旅游外语教师切实增强文化意识,充分认识到文化对语言教学的影响,文化对语言应用的影响,并提高应对语言文化冲突的敏感性。旅游外语教师只有增强了文化意识,才能够自觉引导学生养成对中外文化差异的认识和处理文化冲突的能力。

旅游外语教师增强了文化意识后,还应了解和掌握丰富的中外文化方面的理论知识,如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传统文化中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文化差异理论知识;基于生存环境和生活环境不同而带来的中外文化习俗差异的理论知识;基于不同而形成的宗教文化差异的理论知识;基于不同民族性格而形成的非语言方面的文化差异的理论知识等。当然,这些理论知识中,有的是与教材上的内容有直接的联系,也有些看似无关实际相关,但教学实践证明,教师掌握的中外文化理论知识越丰富,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得心应手、信手拈来,及时向学生传授中外文化差异的知识,使文化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二、创新旅游外语教学的内容

语言与文化不可分离,这是毫无疑问的,语言结构、语言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文化,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语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产物,是人类交往交流的一种工具,但同时,每一种语言都代表着一种文化,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旅游外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用综合的“语言文化观”取代纯粹的“语言工具观”,创新旅游外语教学的内容。

综合的“语言文化观”进入旅游外语教学课堂,旅游外语教学的内容发生了变化,讲授的内容从单一的语言知识转变为综合的语言、文化知识,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创新。中外文化差异的内容进入课堂后,旅游外语教学内容的构成主要包括:语言要素(含词汇、语音、语调、语法、语段等)、非语言要素(含体态、表情、眼神等)、礼仪与习俗要素(含称谓、称赞、打招呼、做客与送礼等)、要素和价值观念要素,极大地丰富了旅游外语教学的内容。

旅游外语教学内容的创新,一个重要特点在于传授语言的同时把语言中的文化知识和交际内容传授给学生,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教学理念。这需要旅游外语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交往能力,使学生语言知识与文化能力同步提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不仅学会使用正确的语言,更重要的是能够用恰当的语言在适当情境中进行涉外交际,准确地获得信息,最大限度减少交际中的误会,提高交往的质量。

推进旅游外语教学内容的创新,还需要求教师以社会语言学的观点指导旅游外语教学工作。社会语言学的研究重心从语言结构转向语言功能,从孤立的语言形式转向在社会环境中使用的语言形式,重视语言的社会环境、社会制约。社会语言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研究语言形式和社会制约(社会环境)的关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旅游外语教学与各学科的关系,增设社会语言学、文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人类学等课程,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不同语言文化的背景、社会关系、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和信息,积极开展中外语言、文化比较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融会贯通于教学过程,提高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篇4

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花在学习外语的时间和精力很多,但是花在学习中国文化典籍和提升母语素养的时间精力就远远不够。这样造成的局面就是很多外语学习者知道圣诞节的来历,喜欢情人节的浪漫,熟悉复活节的典故,却不知端午节的来历和清明节的神圣肃穆。甚至有学生在翻译“Milky Way”时翻译为“牛奶路”而非“银河”。南京外国语学院教授从丛把这钟现象称为“中国文化失语症”。

二、 非英语专业母语文化知识的调查

笔者于2014年对我校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共计807人,来自10个不同的专业,分别是软件工程、统计学、生医工、工程力学、教育、计算机、历史、文学和土木工程专业。使用了陆魁秋先生设计中国文化常识问卷, 其问卷涉及中国古代文学、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交际规范以及民族和信仰诸多方面, 共30小题,每题100分, 满分为3000分。接受调查的807名学生中,其中5人放弃,共收集802份问卷,人均总分为895分(大约相当于百分制的30分)。调查的结果反映出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者对母语文化知识相对匮乏现象严重。

三、 原因分析

首先,传统的英语教学重点教授外国文化知识,这样致使学生在课外花大量时间学习外国文化,从而使我们自己的母语文化在教学过程中受到冷落。在笔者所教的2014级四个专业的学院中,开设与中国文化知识有关的课时只51节,共计3学分,占其选修总课时的(705课时)的7%,这是一个相当低的比例,可以看出,母语文化根本没有课时的保证,因此学生如果自己不能在课外自觉学习中国文化的情况下,是根本无法在课堂上学习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

其次,从目前我国广泛使用的各种英语教材来看, 中国文化的课文篇章甚少。而以英语国家为背景的物质文化、制度习俗和精神层面的内容几乎比比皆是。这一现象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国内英语学习者即使主观的想通过教材来弥补母语文化的缺憾,但是客观情况却不允许。

再次,我们英语教学的目标是要把学生培养成真正意义上的“双语人”,首先需要英语教师成为真正意义的“双语人”。但是对于我国庞大的师资队伍来说,除了具备好的性格和良好的基本功,广博的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良好的教学方法外,过硬的文化修养和素质还需加强。

篇5

创业人才的培养亦称为创业教育,我国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在近年来大力促进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力求使毕业生具备生存能力、竞争能力,既可寻找合适的岗位就业,又能在求之不得或为了寻求更好的自我发展机会时走向自主创业的道路,以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这也是把高校中的技术和知识更好地转化成社会资产的有效途径。

一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

创业人才的培养兴起于美国,而且美国目前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完善,其他发达国家多从美国奉行“拿来主义”拓展本国的创业教育体系。

1.发展历程

(1)萌芽阶段(1947年~1970年):1947年,哈佛商学院的MylesMace教授为MBA学生开设了一门课程——新创企业管理,这被公认为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第一门课程,也是创业教育在大学的萌芽。但因为美国当时正处于大工业时期,中小企业则不断减少,因此,创业教育尚缺乏成长土壤。

(2)起步阶段(1970年~1990年):进入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减缓,从1969年到1976年,大量新兴中小企业创造了美国社会81.5%的新就业机会。特别是1980年以后,美国超过95%的财富都是由变革中新兴的中小企业创造的。在以比尔·盖茨为代表的创业者掀起的“创业革命”冲击与影响下,大学生创业教育逐渐受到关注,高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纷纷设置创业教育课程。

(3)发展阶段(1990年~2000年):这一阶段,创业教育在高校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SBA(美国小企业管理局)的调查显示,1998年已有1400多所大学在本科生中开设了创业或小企业管理课程。

(4)成熟阶段(2000年至今):进入21世纪,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逐渐走向成熟,主要表现在创业教育评估体系日趋完善,这增强了高校的竞争意识,也促进了创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2.师资建设

美国创业教育师资不仅数量充足,而且实践经验丰富。同时,高校还十分注重吸收社会各界既有创业经验又有学术背景的资深人士从事兼职教学和研究,采取短期讲学方式参与大学创业教育项目。企业家的参与为大学创业教育提供了现实案例,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3.管理体制

美国高校多将创业学专业纳入商学院管理,并成立专门的创业教育中心,也有少数院校将其归入研究生院管理,只在研究生层次开设课程。创业教育中心的主要职能是制定和实施创业教育课程计划、研究计划以及外延拓展计划。课程计划一般分为公选课程、本科生课程、研究生课程。研究计划主要包括主办研讨会议、出版期刊著作、开展课题研究等。外延拓展计划一般包括建立孵化器、科技园、小企业开发中心、创业校友联合会等。

4.以斯坦福大学为例

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教育应该说是在创业活动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1967年,斯坦福大学商学院首次开设了一门创业教育课程,随后便不断拓展完善创业教育领域。1996年,斯坦福商学院成立了创业研究中心。20世纪90年代,为适应网络时代的到来,还一度成立了电子商务和商业中心。现在,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拥有社会创新中心、全球商业和经济中心等与创新创业相关的研究组织。

二国内高等学校自主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1.发展历程

(1)高校自主探索阶段(1997年~2002年4月):普遍认为,1997年清华大学的“创业计划大赛”是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端。这一阶段中,许多高校进行了自发性探索。

(2)创业教育试点阶段(2002年4月至今):2002年4月,教育部确定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9所高校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给予政策和经费支持,引导其探索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模式。这一阶段是创业教育在政府引导下的多元化发展阶段,5年来,试点院校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

2.课程设置

我国高校目前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大体分为两类:一是在面向毕业生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中增加了创业教育内容,这一类以更新学生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为主要目的;二是将创业教育融入素质教育中,面向全体大学生,以必修或选修课的形式开设,课程内容注重创业知识与人文社科知识的融合,以培养学生的事业心、进取心和开拓精神,帮助学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需求为主要目的。

3.培养模式

以试点院校为主的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形成了以下三种基本模式:

(1)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结合起来开展创业教育,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模式,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中,通过开展创业教育讲座以及各种竞赛、活动等方式,形成以专业为依托、以项目和社会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

(2)以增长创业知识、提高创业技能为重点的创业教育,通过建立大学生创业园,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及咨询服务,其代表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其特点是商业化运作,建立大学生创业园,教授学生如何创业,并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资助以及咨询服务。学校成立了“创业管理培训学院”,专门负责与学生创业有关的事务。学校还设立了300万元创业基金,对创业计划书经评估后进行“种子期”的融资。

(3)综合式的创业教育,即一方面将创新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的基础,在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和技术咨询。如上海交通大学以“三个基点”(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和创新教育)和“三个转变”(专才向通才的转变、教学向教育的转变、传授向学习的转变)为指导思想,确立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框架。

4.师资建设

开展试点工作之前,我国创业教育师资主要集中在商学院,由于缺乏通畅渠道和有效机制激励这些教师在全校范围授课,因此创业教育普及率不高。试点工作开展后,很多青年教师受到鼓舞,参与到创业教育中来。2003年开始,教育部开展了常规性创业教育师资培训活动,目前已培养了数百名创业教育骨干教师。这些教师积极摸索和传播创业教育理念与方法,促进了面向全校学生的创业教育课程开设。

三中外高校自主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与借鉴

通过比较可知,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不仅起步早,且发展迅速,目前已设有创业学专业并可授予学位,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高校乃至整个社会层面对创业教育的认识还比较模糊。“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的成功经验对于推进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1.深入认识创业教育重要意义

美国创业教育着眼于“为未来几代人设定‘创业遗传代码’,并以造就最具革命性的创业一代作为其基本价值取向”。我国高校应当进一步深化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应将其仅仅作为就业教育的补充,而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自觉预测变化并积极应对变化的能力和素质为价值取向。

2.加强对创业人才培养理论研究

现有的系统理论论述比较薄弱,加之对创业人才培养实践总结不够,导致理论研究不能够充分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3.加强创业教育与专业的融合

由于美国多数高校已将创业学作为专业或研究方向,因此其创业教育已形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如百森商学院设有创业课程教学大纲和外延拓展计划。课程内容采用模块化结构,主要由基本理论、案例分析和模拟练习等模块组成。这种系统化的课程设计,保证了创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通常情况下,大学生所创之“业”是与其所受到的专业教育直接或间接相关,因此,专业教育是创业教育的基础,因此高校要注重将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结合,使其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创业理念,激发学生创业意识,形成文化课、专业课、创业课互相协调、功能互补的多元化创业教育系统。

开展创业教育不仅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更是培养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虽起步较晚,但有着强劲的内生动力和成长空间,因此,我们应当积极借鉴国外已有理论和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理论框架与教育教学体系,以后发优势实现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美〕杰弗里·蒂蒙斯(JeffryA.Timmons)著.战略与商业机会(周伟民、田颖枝译)[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篇6

前言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更要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民族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等的制约和影响,所以我们学习一种语言实质就是学习一种文化,“要掌握两种语言,必须掌握两种文化”(Tobebilingual,onemustbebicultura1.)。因此,在各阶段的外语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坚持不懈地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文化教学。结合本人在剑桥少儿英语培训及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的体会,谈谈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通过分析汉英文化差异,研究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社会和时展的需求。

一、文化教学的作用、方法

语言与文化互为交织.不涉及文化就不可能搞好英语教学。而各阶段中文化教学的层次应有所不同。

(一)中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文化教学应以培养学生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即跨文化意识)为目标,以汉语文化、英语文化内容作对比,进行礼仪、习俗、节日、生活方式等浅层次文化内容的学习、了解.

1.比如“打招呼”: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Haveyouhadyourdinner?)问话人只是出于礼节并不在意对方吃饭与否,而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认为你是想请他吃饭呢!我在剑桥少儿英语二级培训中关于现在完成时的学习中,就举了这个典型例句,有个聪明的男生就偏问了我这个问题,我回答:“No,Ihaven’t.”然后期待地看着他,他从容地从书包里拿出一样东西交给我:“Havesomebread,please.’’

2.又如“隐私”方面:中国人初次见面爱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的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是涉及个人隐私。因此我在讲授“Howoldareyou?”“Howmany kids haveyou t?”“W herealeyougoing?”“How muchisyourlleWdress?”这些句型时,一定告知学生它们的适用场合,避免盲目使用,造成误解而产生交际障碍。

篇7

关键词:对外汉语,重音,教学

语调教学是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学生是否能用正确的汉语语音流畅地进行交际。语调是在语流之中的,语调教学是汉语语音教学较高级的阶段,要求学生语音达到自然优美的程度。赵元任(2002)认为:汉语语调不是独立于声调的音高变化,而是声调和语调的复合体。

对外国留学生来说,能够准确地发准字音是非常必要的,字音是整体认读的带声调的单音节。然而在真实话语交际语境中要想准确灵活地表达自己的意图,还必须掌握正确语调。它是独立于语流之外的,学生学会了单个字的发音并不代表着朗读的准确无误。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听到很多留学生在读单个字的时候比较准确,而在成句表达的时候就出现了“洋腔洋调”。本文就汉语语调中重音特别是词重音和句法重音的重要性,来谈谈如何进行重音的教学。

1.关于重音、词重音、句法重音、句子重音、焦点重音

根据《汉英双语言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重音指一个词、词组或句子里重读的音,重读指把一个词或词组里的某个音节或语句里的某几个音节读得重些、强些。例如“石头、棍子”两个词里,第一个音节重读,“老三”这个词里,第二个音节重读。“过年”里“过”字重读是“明年”的意思,“年”字重读是“过新年”的意思。

除了词重音,还有句法重音、句子重音、焦点重音。

句法重音是根据短语、句子的语法结构特点把其中某些部分重读的现象。这种重音不随语用而改变,是短语或句子的语法结构的特点决定的,每个短语和句子都有句法重音。

句子重音是逻辑重音,是语用上的需要,它往往可以改变句子的句法重音。

焦点重音是从不同的语用需要出发,选择的表达的重点,称为焦点,一般需要重读。例如“小李考上了大学”,分别重读“小李”、“考上”、“大学”,所强调的重点是不同的。(参见张斌《新编现代汉语》,2006)

因为句子重音和焦点重音是随语用需要而变的,位置不固定,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进行重读,相对好掌握。那么本文将主要讨论对于留学生来说不太注意到,而且在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词重音和句法重音教学。

2.目前对外汉语重音教学仍存的问题

现在很多教材已经注意到重音的教学,但是在现在通行的汉语教材中,都是把重音的教学放在初级阶段的语音教学部分。这会给我们造成这样一种印象:重音的教学只跟语音教学相关,语音教学结束后,在中高级阶段就不强调重音了。但是实际上,它对留学生摆脱洋腔洋调、更加准确地把握句法结构、更加准确地理解句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汉语重音的一些规律,还需要进一步明确。

《汉语教程(修订本)》第一册(上) P51第六课提到了双音节的重音:

“汉语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中总有一个音节读得重一些,这个重读音节就叫词重音。大部分词的重音在最后一个音节上。如:汉语、发音、英语、星期、大学、文化,也有一些词的重音在第一个音节上,如名字、大夫、学生。”

但是这样的描述,对于学生来说仍然很迷糊:有的词重音在第一个音节,有的词在第二个音节,那么怎么具体掌握呢?哪些是在第一个音节,哪些是第二个呢?因此老师在教学的时候,除了示范以外,还应进一步为学生明确重音的规律。

另一方面,句法重音的教学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仍以《汉语教程(修订本)》为例,除了第一册的语音教学中讲到了词重音、句重音和逻辑重音,第二册开始就未出现过重音的内容了。实际上在中、高级的语法教学中,很多语法现象其实都与句重音有关。

如“是……的”句型是公认的表示强调的典型句式,但在《汉语教程(修订本)》 第二册的语法说明中仅仅作了如下说明:

《汉语教程(修订本)》第二册(上) P93-94第六课 (一)是……的。汉语用“是……的”强调已经发生或完成动作的时间、地点、方式、目的、对象等。在肯定句中,“是”可以省略。否定句中“是”不能省略。如肯定式:我(是)去年九月来中国的。否定式:我不是来旅行的,我是来留学的。(其他例略)

《博雅汉语·中级冲刺篇Ⅰ》P11的语言点“是……的”说明中仅提到:用来说明一件已经发生的事情的时间、处所、方式等。例如:我是去年三月来中国的。(其他例略)

以上两个课本在一些本与重音有关的语言点的说明中,并未明确重音的部分,这对于一些语感不好的学生,就容易带来母语的负迁移,自己随意找重音,出现洋腔洋调。

在此,笔者把这些问题提出来,想再次引起大家的重视,并在重音的实际教学方面展开一些探讨。

3.词重音和句法重音教学举例

3.1双音节词的重音教学

上文已经提到,《汉语教程(修订本)》第一册第六课有双音节词的重音的介绍,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对于这个部分的教学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首先,要让学生介绍双音节词以“中重”与“重轻”两种格式为主。

其次,要为学生明确双音节词的重音规律:不带轻声的词,双音节词是后一个字重读,也就是说重音多在后一音节上。带轻声的词,重音是在第一个音节上。这就是上文我们提到的,为什么双音节词有的重音在第一音节,有的是在第二音节了。假如学生没有掌握这一规律,就会出洋腔洋调,如:谢谢、*谢谢。

再次,做演示、模仿练习。老师要给予正确的示范,让学生同听感上明确。老师可以带领学生朗读一至六课已学过的部分双音节词,甚至可以使用夸张的方法,让学生再次感知重音是怎么回事。

还可以做对比练习。与带轻声的双音节词同时做朗读练习,又复习了第二课学习的轻声的知识。例如:

中重 重轻

名字 爸爸

学习 哥哥

汉字 什么

发音 谢谢

今天 名字

学校 你们

再见 学生

…… ……

总之,教学中要注意的是,不能只说汉语有词重音,而不解释词重音的规律。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时候该怎么说,另一方面老师在指导学生口语练习时,要及时纠正学生发音,打牢语音基础。

3.2“连……也/都……”结构的重音教学举例

《汉语教程(修订本)》第二册P146第二十课语法部分(二)“连……也/都……”有如下阐述:

汉语常用“连……也/都……”这一结构表示强调。介词“连”引出要强调的部分(一般是极端情况),后边用“也、都”与之呼应。隐含有比较的语义,表示强调的对象尚且如此,其他的就更不用说了。例如:来北京快半年了,她连长城也没去过。(别的风景区更没去过了)(其他例略)

同样,没有特别明确指出重音的部分。因此老师教学时,可以特别重读重音的部分。特别是安排学生做操练练习时,可以明确标注,并及时纠正。

例如下列操练练习:

老师:认识这个汉字的人很少,连老师也不认识。

学生:(重复)认识这个汉字的人很少,连老师也不认识。

老师:这道题非常容易,连小学生都会做。

学生:(重复)这道题非常容易,连小学生都会做。

老师:你为什么说他不怕热?(他夏天也穿毛衣)

学生:我说他不怕冷,是因为他连夏天也穿毛衣。

篇8

随着国家之间的交往不断增多,语言交际越来越频繁。语言既承载着文化,同时也能反映和传播文化。我们的外语课堂不但是传授语言知识的场所,同时也是传播文化知识的阵地。而文化因素又能够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实现,因此,我们的外语教学不仅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外语人才的重担,同时还兼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但是从当前情况来看,外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缺失普遍存在。

一、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外语教学的必要性

(一)形成双向文化交流的要求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英语课堂应该是传授英语基本知识以及相关英语文化的重要场所,不应该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这种观点非常片面,因为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不但要增加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还要借助于英语这一工具,向西方国家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不断增强,中国经济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速度,在这一背景之下,其他国家的人民迫切的想要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而在外语教学中有益的渗透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则显得尤为重要。

(二)适应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求

引导学生树立跨文化意识,提升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水平是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目标。交流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是各自文化的载体,客观存在的文化差异是实行跨文化交际的前提条件,所以中国人首先要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非常了解、并认同,才能够用其他语言自然的表达出来。在英语教学中更多的加入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能够客观上提升学生对其他国家文化的认识,进而有利于学生形成用英语来表达传统文化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

(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的需求

对任何一个民族来说,文化是灵魂,也是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外语教学中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能够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准确认识,从而对本民族文化产生由衷的热爱。此外,还有利于学生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而形成科学的文化价值观。

(四)改善外语课堂教学的需求

如果在外语教学中反复向学生介绍西方文化,很容易使学生感到厌烦,但是如果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传统文化的内容,肯定会大大提高学生语言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不应该反复向学生讲解教材中的语言点,而是应该多为学生设置一些能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活动。这样的课堂气氛肯定会非常轻松、活泼,不但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而出现,同时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改善。

二、将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外语教学中的方法与途径

(一)更新教育观念,重视传统文化的介绍

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人们的文化平等意识非常淡薄。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习者跨文化交流能力,而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交流者一定要保持本民族的文化身份。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更要消除摒弃本民族传统文化,单纯学习外语的错误想法。教育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能将某一方的文化推举到很高的地位,而应是在比对双方差异的基础上实现优势互补,努力与当前多元化的文化发展趋势相适应。

(二)在测验中加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

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在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出来,比如明确规定出学生能够用英语表达哪些内容,达到什么样的标准等。还要在相关测试中加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如还可以通过口语测试的手段来检测学生跨文化交际水平是否符合相关标准等。这样一来,既有利于督促教师和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也能够为教师的实践操作提供必要的依据。

(三)正确对待文化差异,增加实践活动

学生能否形成特定的文化意识,除了教师的教授因素之外,还有学生自身的学习因素。教师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感知中西方语言的差异,一旦学生形成对这种差异的客观认识,总结出其中的特点,就能够更好地使用目标学习语言来表达中国文化。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教材中的内容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在一起,也可以在英语表达中添加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四)设置比对中西方文化的课程

学校可以设置专门用来比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要看到中西方文化的互相促进作用,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特别是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好的被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为学生设置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或者学生普遍感兴趣的话题,为学生创设双向文化交流的机会和场所,提升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

(五)将第二课堂作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阵地

高职英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多阅读一些英文的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或引导学生多参加一些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活动,也可以借助于英语角或者英语文化节等,使学生接触到更多的用英语表达传统文化的机会,校方亦可以在校内经常性的举办一些介绍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讲座、演讲比赛或者辩论赛等,以增加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机会。

三、结语

除以上几点策略之外,在外语课堂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时应该在不违背基本的教学规律的前提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进行。高职外语教师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基础上确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以及手段,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外语这一工具的作用下能够更好的被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

参考文献

篇9

外国文学选读课是根据国家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的规定,在此阶段开设文学课能更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能力,也符合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提出的素质教育的要求。英语课程“必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应用,加强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必需的,实用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具有阅读和翻译与本专业有关的英文资料的初步能力,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它能帮助学生了解外国文学、文化方面的基本知识,在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同时,该课程还希望帮助学生较流利地运用英语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培养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

《基本要求》强调专科英语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要在整个教学中突出基本语言技能的培养,并最终使学生具备阅读和翻译与本专业有关的英文资料的初步能力。但同时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知识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密不可分的。尤其在当今世界,各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各种形式的交流日益频繁,不同民族、种族人们的联系更加密切,某一领域的借鉴和学习势必影响和渗透到其他领域;单单强调某一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其相关文化的了解是不科学、也是不正确的。因此,给青年学生补充外国文学方面的知识是综合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专科英语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

语言知识的学习及语言技能的培养也是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灌输。语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习得外语的过程,就是逐步适应一种新的文化的过程。学习者要学好这种语言,就必须了解和适应该语言所表达的思想体系和信仰体系,以及涉及的文化格调,风俗习惯,交际手段等。因此,外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外国文学教育,增强外语文化思想的输入,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了解该国家的交际习俗、宗教礼仪、社会结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而且能使学生将第二语言真正学到了家。所以说外国文学的学习不仅是文化导入的重要渠道,也是专科英语教学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仅从这一点上看,外国文学教育不但不与《基本要求》相矛盾,反而完全符合《基本要求》的宗旨和原则,更有助于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和培养,能“为进一步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此外,《基本要求》也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是多数人吸收语言素材最主要的渠道,是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基础”[4](P11)。从学习规律的角度来看,在一个非英语的语境中学习英语,阅读能提高学习者的英语应用能力,而在这一过程中,阅读量的多寡至关重要。很显然仅让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是不够的,教师势必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水平,认真挑选、补充一些有趣的、可读性强的阅读材料。其中,外国文学名著是首选的,也是最佳的阅读文本。它不仅能为日后培养“阅读和翻译与本专业有关的英文资料的初步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还能给青年学生补充有关外国文学方面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兴趣,提高文学修养,真可谓一举两得。

2外国文学教学内容

在一些学校的外国文学课中,往往在讲文学作品的同时也讲文学史,这样的效果并不太好。因此我们主要以作品选读为教学内容。在选择课本时,考虑到学生的专业背景和实际英语水平以及课时长度,我们找到合适的课本,因此,在充分掌握学生水平和兴趣的情况下,授课教师自己编写了《英语文学选读》讲义。教材并没有按照一般的文学课本以时间或文学流派为线索编写,而是分成不同的和学生生活相关的主题,如self identity,spiritual growth,love,family,social changes 等。每篇作品开始部分有作者简介,文本中附有生词解释,文本后有三类思考题,分为理解、阐释和延伸理解三部分。每单元结束前还有文学术语介绍。当然,为了让学生扩大文学的知识面,我们也选了一些著名戏剧或长篇小说的片断,但数量不多。对长篇的文学作品,我们主要列出了阅读书目,希望学生课后阅读。此外,我们在选择作品时虽然以英美作家的作品为主,也兼选了世界其他国家,如俄国、德国、尼日利亚、沙特等国的英语翻译作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并在横向比较中引发较深入的思考。同时,我们还特意选择了一些中国作家与各个主题相关的作品,旨在引导学生在了解别国文化的同时,通过对比更清楚地了解本国文化,激发批评性思维。总之,外国文学在专科英语教学中的恰当、合理、科学的定位是《基本要求》的必然结果,是提高青年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同时,外国文学的教学内容本来应该涉及“原语文学”,像外语类的国别文学就 是针对某语言专业的原语文学作品,由于新升本科院校缺 少相应的师资,也就没有这类课程设置。中文专业的“外 国文学”严格意义上也包括了“原语文学”,像解放前的 北京大学国文系外国文学课程全由外文系教师担任,但问 题是苦于语种太多,授课者无师能通,后来多用本系教师 上课,自然“外国文学”也就变成了“译语文学”。

3外国文学的教学方法

鉴于专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够用为度和课程设置的实际,英语教学就非常有必要承担起这项重任,给青年学生补充有关外国文学方面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兴趣,提高文学修养。同时,这也意味着专科英语教学在强调外国文学知识学习的必要性及重要性的同时,不能忽视语言基本技能的培养。此外,外国文学既是文学,又涉及历史、哲学、心理学、宗教、艺术、自然科学等,内容十分广阔,文学思潮形形,艺术流派异彩纷呈,名家大师灿若群星,佳作巨著汗牛充栋。面对这样浩繁的内容,我们更需要认清外国文学在整个专科英语教学中的比重,把握好文学知识教与学的方法。

首先,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外国文学英文简本。

外国文学英文简本是中国文学界、外语界权威根据世界著名小说原著改编而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而且能丰富其文学内涵。鉴于外国文学名家众多,名著如林,教师可先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易读易懂、适合学生品位的作品,如《飘》、《茶花女》、《红与黑》等,引发他们的文学兴趣; 再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推荐一些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或著名作家的成名作品,如霍桑的《红字》、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勃朗特的《简爱》等,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力。

其次,指导学生观看英文录像片。在学生阅读一些外国文学作品后,教师应有计划地再组织学生观看这些名片或名段,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也加深学生对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并最终达到学生一触及外国文学著作就爱不释手的目的。最后,激发学生评说。评说既是语言教学的目的,又是丰富全体学生文学内涵和培养其创造性的手段。同一部作品不同的人读就有不同的评论,这也是我们常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可以利用课前五分钟或十分钟的会话时间,让学生主动上台,简明扼要地将他们所读的作品梗概或最精彩的部分向其他同学介绍一下;也可以在每一次课即将结束时,留一点时间,分组让学生讨论他们的看法。这种形式既激发了学生大胆开口说话,又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篇10

二、关注学生的智力背景,加强学生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的联系

对于读书多的学生来说,在课堂上的任何一个新概念,能够纳入他从各种书里吸取的知识体系里;这时候,课堂上所教的科学知识就具有了特殊的吸引力,学生会感到它们是帮助把“自己头脑中已有的东西”弄得更明白的必不可少的东西。因此,我们老师要善于把课堂上要教的教材跟学生的课外阅读结合起来,使两者互相促进,提高学生两方面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例如教学《草船借箭》时,课前先让学生去欣赏有关的故事片,看看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初步评价一下其中的人物。上课时,让学生谈谈对人物的看法,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我最喜欢诸葛亮,因为他足智多谋、神机妙算。”有的说:“我最恨曹操,因为他挟天子令诸侯。”有的说:“我喜欢关羽,他最讲义气。”有的说:“我喜欢张飞,他粗中有细、勇猛无比”……有了这样的认识,再抓重点句分析人物特点就水到渠成了。所以,大量的课外阅读,不仅仅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它能直接促进学生的课内学习。作为教师、家长,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阅读。教师要通过指导学生阅读,给他们打开一扇又一扇文学的窗口、文明的窗口、文化的窗口,使学生养成自己主动阅读的习惯。

三、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

生命的价值在于它是一种活力的存在,是一个有尊严的个性的存在。大家都知道,在知识的学习中,听来的忘得快,看来的忘得慢,听说做得来的记得牢。一个人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才会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才会勇于表现自我,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发挥,所以我们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发展的各种需求,精心设计语文活动,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动激活状态,主动积极地动手、动脑、动口,从而使学习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如教学《长城》时,运用以“一”带“面”,学法迁移的方法进行教学,加上欣赏录象、感情诵读,使学生爱长城、爱祖国的情感得到了升华。这时候,再让学生当小导游介绍气魄雄伟的万里长城,配上婉转动听的音乐、色彩鲜明的图象,学生如同置身于长城之上,再一次领略了这举世闻名的古老建筑。最后,让学生每人收集一个我国或世界各国的名胜古迹,当一回小导游,开展了“走进名胜古迹”的集体旅游活动。活动中,小导游们侃侃而谈,绘声绘色地介绍了名胜古迹的历史、规模、景观,使同学们坐在教室里游览了祖国和世界各国的名胜古迹,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情感的体验,必定会产生乐学的兴趣。在设计的语文活动课上学生不仅了解了万里长城,也了解了埃及的金字塔、法国的凯旋门……还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提高了语文能力。课堂充满了活力、情趣、智慧,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