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1-31 10:02:5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课程标准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教育家又对物理科学了解甚少,往往不愿意直接深入到学科教育的研究中,所以物理学在教育人方面的潜在功能一直没有被充分认识和挖掘.一切科学作用都离不开人的行为,物理学的基础作用,很重要的方面也是通过受过物理教育的人发挥其作用的.这场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改革促使人们从科学教育本质上去认识物理教育的社会功能,为挖掘物理教育的育人功能,发挥其在科学素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提供了历史机遇和良好的条件。
中学物理教育是科学教育,它的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科学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动手动脑相结合的科学活动.上个世纪50年代,在我国流传着一个非常响亮的口号:“知识就是力量”,这个口号曾鼓励多少人去刻苦钻研,攻克难关.对于我国的科研进步和教育发展曾经产生过很大影响.但是也使有些人长期陷入科学教育等于知识教育的误区。
改革开放后,发现我国物理教育相对于先进国家存在明显差距:重理论、轻实验,重知识、重习题、轻动手技能,重知识传授、忽略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和科学情感教育等倾向相当严重.这种状况表明我们的物理教育在科学教育理念方面还停留在科学等于知识的时代。科学是由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等构成的一个整体。
《中学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三维教学目标”全面地反映了科学教育的性质和功能.科学教育仅仅停留在科学知识教育层面上是一个历史时期在认识上的局限性.那种教育,是与科学技术十年、几十年基本不变,有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就够用一辈子的传统社会相适应的.当今信息社会、知识爆炸、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一个人的一生要经历很多科学技术的划时代变化,因而,把科学当作知识的时代已经过时了.回顾20世纪,由于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人们曾一次次地欢呼进入“电气化时代”、“原子能时代、”、“半导体时代”、“激光时代”、“计算机时代”,“超导时代”、“纳米时代”、“生命科学时代”等等.面对如此日新月异的世界,对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习能力、创新的思想、创新能力和探索未知的本领.这就是提出这场中学物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与三维教学目标的背景。
《中学物理课程标准》是我国科学教育工作者对社会发展、科学教育本质和青少年心理特性的综合研究的成果,是科学教育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创新.其基本点是把中学物理课程从片面地传授知识转变到以为学生为本,让学生自主学习,强调经历过程与方法,把动手动脑的科学活动作为物理教育的基本形式。
当前,我们国家正在发挥各级政府的领导作用,用行政力量大力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但是行政命令,并不能代替科学教育理念的力量。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全面普及科学教育的理念,要使每个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和方方面面都接受课程标准基本理念.首先全体教师要迅速转变理念,要他们相信学习物理归根结底要通过每个学生的心理活动,靠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活动才能学会.要宣传江苏省启东中学采用自主学习方式,多年来在国际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连续“摘金夺银”的成功经验.要让人们相信科学在改变世界中具有强大力量那样,相信科学教育在培养教育人中也具有比传统教育方式更强大的力量,要使科学教育的理念变成一种社会文化,我们的中学物理教育才会彻底抛弃“背概念、套公式、做习题”的传统教育理念,才会使大家认识到“题海战术”是扼杀青少年学习积极性、创造性的桎梏,应该彻底予以解脱。
经历了多年的传统教育,新的教育理念对任何人都是个新问题.我们对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三维教学目标曾经历了几年的学习、研究和实践,在长期的教材改革研究和实践中才逐渐体会到为什么要按照科学教育的目的、性质去理解这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什么要把科学活动作为科学教育基本途径和方式的理念去改革中学物理教材和教学.我们经过了几年的研究,才摸索到一套将知识结构与科学活动结构有机结合的教材编写思想和教材体系。
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有一个符合逻辑的“序”──由已知到未知,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即由认识的低层次向认识的高层次过渡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难简适度,既要保证优生在课堂上不会因为太简单而没有学习兴趣,又要保证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会因为太难而茫然失措。所以课堂提问必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认知的新高度,最终才能达到“跳起来摘桃子”的理想境界。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最后一句话“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这个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比较隐晦,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其深刻含义,可依序设计如下提问:①小女孩曾经幸福吗?为什么幸福呢?②她跟着奶奶走向新年的幸福中,这个幸福是指的什么?③这两个幸福的意义相同吗?第一个问题学生通过读课文可以知道,小女孩曾经是幸福的,因为奶奶活着的时候非常疼爱她。从课文中还可以看出,小女孩是在幻想、幸福与欢乐中死去的,所以她感到很幸福。第二个问题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理解,小女孩跟着奶奶到了另一个世界,她没有了生命,没有了思想,所以也没有了痛苦。第三个问题就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小女孩在有人疼爱的时候是幸福的,但当疼爱她的人死去后,她生活在贫富差别悬殊的资本主义社会,过着没有温暖,没有幸福的生活。在大年夜这个本应得到欢乐和幸福的日子里悲惨地死去,这就使幻想与现实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对比,加深了人们对小女孩的同情。
再如《穷人》的第二段中有一句话:“没什么可抱怨的。”老师先问:“‘抱怨’是什么意思?”帮助学生弄清词义后,进一步设问:“桑娜为什么会感到没什么可抱怨呢?”这一问题开始触及实质,但还可以在课文中找出原句回答,体现不出学生思维的过程。于是再问:“桑娜如此辛苦;而得到的仅仅是‘孩子们都还健康’,她可以抱怨些什么?现在为什么不抱怨?这又说明了什么?”这样,问题层层拓展,步步深入,由现象到本质,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文章的主旨。
总之,教师设计课堂提问时,应该做到心中有学生,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规律、心理发展规律以及语文课堂教学规律,而要坚决反对为图课堂热闹一问到底的形式主义的所谓“启发式”。只有这样,才能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提高独立思考、自能读书的能力。
2、注意情境的创设
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是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探究,设问激疑引发学生思维,交流互动促进学生发展,让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教师在创设情景时,不仅要注重课本的知识,还要注意联系课本以外的知识。如《田忌赛马》一课,教师在让学生复述课文、比较田忌两次赛马的异同后,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你们认为齐威王、田忌、孙膑各是什么样的人?这时学生的思维像打开的闸门一样。有的认为齐威王是个骄傲的人,从课文中”洋洋自得”、“轻蔑”等词语中看出;有人马上反驳,说他从课外书中得知,齐威王是个善于纳谏的人。关于孙膑足智多谋的故事更多了,《围魏救赵》、《苦肉计》、《空城计》……特别是有人提出,孙膑教田忌赛马的计谋是他能胜齐威王的好办法,除此之外,别无他计。同学们在和谐民主的气氛中,巩固了课本知识,开阔了视野,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广泛阅读的良好习惯。
另外,在创设情境时,还要多联系生活实际,如《匆匆》一课,我在学习完课文之后,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你每天是怎样过的?你觉得你的生活充实吗?学生们陷入了沉思,有的学生想了一会儿说:“我学了这篇课文才觉得我的很多日子都白白地浪费了。我每天玩的时间比做事的时间多。”有的学生说“有时候我觉得时间过得太慢,现在想想,就是因为我的生活太空虚。”通过学生们自己的感受,他们认识到了时间的宝贵,从而要好好珍惜时间,不虚度光阴。
在讨论中,不少观点的争论实际上都可上溯到这个层面上来,它涉及到为什么要制定标准?以什么制定标准?所制定标准需要体现的核心思想或观念是什么?这些问题实际上关系到标准研制的基础,也是需要在研制过程中不断深入研讨以形成共识的。
1.1应首先以时代性要求作为标准研制的依据
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一项重要工作,当然应该从更广阔的时代背景出发,反映出数学课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变化和应达到的目标,诚为G.豪森在《数学课程发展》一书中所指出的:应该将数学课程发展放在历史的,以及更普遍的社今的、教育的背景中去加以考察。"从这一角度出发,至少如以下几个方面是应该考虑的:
(1)未来社会发展的新特征(如社会的信息化、数字化、学习化)对教育及数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2)数学学科本身的发展变化(如技术性特征的凸现、应用环境的拓展、以数学理性精神及数学语言、思想、方法为核心的数学文化与人的生存更紧密的联系等);
(3)数学教育观的新发展(如数学教育功能、价值的变化;对数学教育过程、本质的新认识等);
(4)数学教育改革的国际、国内时代背景(如怎样适应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总要求以及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新趋势等)。
应该说,我国数学教育工作者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已敏锐地关注着上述时展要求所赋予的数学教育新的时代特征。如在ICME-8上,我国学者提出了"中国数学教育的范式革命",引起国际数学教育界的关注。之后,文[2]进一步从数学教育价值观、认识论观、数学观3个维度组成的框架来描述这种观念的变革。文[3]从"数学素质教育的建设是一项深刻的教育思想改革"的角度对上述观点予以支持。20世纪末连续两年·。在上海举行的"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不仅对20年来我国数学教育的成就和特点进行了总结和国际比较,还对改革的目标和未来10年中国数学教育的发展作了展望,作为参与者,深感数学教育的新观念、新思维已成为问题研讨的基础;而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高师数学教育年会上,主题报告《数学教育如何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鲜明反映出在知识经济理念之下对数学及数学教育的新认识。这里还要提及的是以青年学者为主体的"21世纪中国数学教育展望课题组"围绕"大众数学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长达6年的实验研究,专家鉴定意见指出:该课题"在数学教育观和数学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原则、理论依据方面提出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新思路"。其主旨报告从重新认识数学、重新认识学生、重新估价我国数学教育现状、把握国际数学教育新方向等方面论述了其研究在未来义务教育中"代表着一种新的数学思想和实践体系"。
上述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研究活动集中地反映出这样一种共识,即:应该以一种基于时展要求之下的全新的理念来推进数学教育改革,而这也就成了标准研制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基础。
1.2关于《设想》所提出的改革的基本理念
它主要涉及到如下层面:(l)数学观,从数学是模式与秩序的科学,是普遍适用的。技术,是一种充满探索与创造的过程等方面去反映对数学发展的新认识。(2)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数学教育观,从中体现出数学教育与国民素质、人的理性思维、自我情感发展、解决问题能力的新关系,体现出平等教育、终身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新观点。(3)围绕"学习的建构",从数学学习的本质、方式、教师作用等方面形成一种新的学习认识论观念。(4)基于以上观念变化,提出新的教育评价观,即建立一种注重过程的、动态的、多样化的数学教学评价机制。
应该说,上述理念基本反映了目前的研究成果和共识,反映了未来发展的时代要求,为前期研制奠定了必要的思想认识基础。随着研制进程的推进和讨论的深入,研制者对上述理念也作了一些调整和补充,我们不难从文[5]及《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发现一些变化。
1.3关于标准研制的核心思想
文[6]认为"一个好的数学课程标准还应其有明确的指导思担",它应该有一个核心的思想予以表述,它"事实上构成了新的改革运动的主要特征,或者说,是次之改革运动成败的关键因素"。笔者赞同这样的成点,只是认为这种核心理念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本身也是研制的一个成果),它需要对诸多层面的理念予以梳理、贯通、整合及提炼,需要以深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基础,它也不仅仅是一种理性思考的产物,更应该能通过课程载体落在实处。
综合研制过程中所接触到的种种观点,比较趋于共识的是:新课程标准应注重在素质教育的目标下实现"人的发展",有鉴于此,就必须实现如下转变,即:从面向少数学生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从强调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从数学接受性学习转变为数学活动中的建构性学习;从仅于数学内部学数学转变到更多地联系数学外部(社会、生活、其它学科等)学数学;从追求特定时限学习目标的实现转变到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及可持续发展基础的养成。
2课程标准研制需要注意的几个策略
由于"标准"的研制在我国尚属首次,加之涉及面广,需解决的问题多,且要经历一个较长的研制实验过程,可以说是一项数学教育改革的系统工程,为有效地实施这项工程,应该注意方法、策略问题。笔者曾在1999年10月份召开的北京会议上就此问题发表过意见,现在本文着重就几个问题再谈点个人意见。
2.1需处理好几个关系
首先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建国以来,我国数学教育经过若干历史发展阶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形成了具有自我特色的厚重的历史底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数学教育改革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但也应该看到,基于应试教育的大背景,数学教育也出现了许多值得认真研究、加以解决的问题。
而如果从前述时展的要求看,数学教育在某些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更应该加快改革进程。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分析,决定了"标准"研制的基本态度应是扬弃加变革,即采取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态度对数学教育的过去和现状作实事求是的分析,既要肯定成绩,也要正视问题,更要以改革的姿态,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应该说,研制者所采取的态度是严肃而科学的,除了注意历史总结,现状剖析和未来需求设计这三者的贯通外,其着力点放在了适应未来发展需要上,这也表现了"标准"是一个适应未来的向前看的标准目前有人对标准研制是否充分肯定了我国数学教育的成绩以及目前改革步伐是否迈得过大所表现的忧虑是没有必要的。
另一个需要处理好的是坚持自我特色与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数学教育研究历来具有国际协作的传统,而数字化社会的到来,使"地球村"更加成为现实,全球一体化的大趋势使得各国的数学教育更加走向开放和交流。值此世纪之交,各国数学教育研究异常活跃,反思过去、调整现在、思考未来已成为共同的主题。数学教育在这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也呈现出更多带普遍规律性的特征,这无疑为我们提供了进行国际研究的大好时机。中国作为世界上学习数学人口最多的国家,其研究应该更多地融入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主潮流,一方面吸取别国之长;另一方面也为国际教育界提供自己的经验。正是从局这双向目的出发,在标准研制中,加强国际比较研究就显得极其重要。研制组除了进行"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最新进展"的专题研究外,还广泛收集了各国第一手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国别研究和其它方面的专题研究。事实证明,这种比较研究对于认清自己国的长处和不足,把握数学教育改革的趋势是有效的,值得进一步深入下去。
在研讨中,还涉及到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的关系问题。比如,关于计算机(器)的普遍使用能否实现,某些现代内容(如概率统计)的增加是否会造成地区间新的水平差异,在义务教育阶段,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否能落到实处,师资水平能否保证标准的实现,等等。笔者认为,在标准研制中,注意我国国情和现实可能性固然重要,但这种现实可能性一定是放在21世纪发展的背景下加以考虑的,一定是以时代需要为前提的。所谓目标既定,行动使然,课程标准应该在这个意义上体现它的先导性。
2.2吸纳各方力量参与,增强研制工作的开放性
应该说研制工作一开始就注意到了这一点。除就《设想》在全国普遍征求意见外,还先后召开了华东、华南、西南、西北、华北地区的座谈会,并通过多种形式,分别听取了数学家、数学教育家、高师研究者、教研员、一线中小学教师及其他各方人士的意见,并调动国内、境外有关学者的力量,进行了5个方面专题的调研,研制工作及有关会议也考虑到了地区性和各个层面的代表性。考虑到标准研制及具体实施、实验还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更需要各方参与、通力合作才能收到实效,因此在研制的开放性上还需加强。应鼓励针对研制及实验有关各层面课题的立项研究,更提倡多方联合对重点问题进行攻关研究。
2.3提倡学术论争,增强研制过程的活力
围绕着标准研制,一段时间以来,在各种期刊上出现了不少文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多有观点碰撞。事实上,数学教育研究的多元化格局已是当前发展的趋势,更何况我们是在做过去从未做过的事,如果众口一词,循之一径那才是不正常的事。学术论争必然带来学术繁荣。笔者参加的几次会议,尽管时时感到"火药味",但同时更感到言者的坦诚和成就这一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因标准研制所引发的学术论争是一件大好事,它必然为这一工作灌注强劲的动力。
3关于课程标准的设计
3.l标准水平的定位
此问题曾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引发出应是高水平还是低水平的争论),这里要解决好4个方面的问题:(1)要以反映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要求(即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为定位的依据;(2)从上述依据出发,标准应首先是对全体学生的基本标准,但正如它是致力于"人的发展"的标准,所以这一标准又不应理解为基于当前现状的低标准,而是着眼于21世纪发展要求的高标准;(3)标准在确立规范性要求的同时,应体现一定的弹性,这种弹性能为标准的实施(教材编制、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手段及地区实际情况差异)提供必要的发展空间;(4)3学段(9年级)之间的水平划分也应体现科学性和学段水平之间的递进发展关系,即通过阶段性与发展性的有机结合,来刻画标准的完整水平定位,而这些又是需要一定的研究来予以确定的。
3.2标准的内容与结构
《设想》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标准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反映出如下特点:(1)以基本理念阐释标准制定的时代背景与指导思想;(2)将目标体系分为发展性领域与知识性领域,"虚"实结合、内容与活动结合、知识与素养(能力、态度等)结合、认知与情感结合,通过两个领域的交融、互动,来实现课程的总目标;(3)进一步对实施课程目标从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两个方面提出了思路,按此思路可对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形成指导性意见。这样。目标体系、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就形成了一个相互贯通,有机结合的体系,应该说这是值得肯定的有一定特点的结构。
2.制订音乐课程标准。为实现音乐课程的价值与确保音乐课程的地位,许多国家都意识到了制订或重新制订音乐课程标准的重要性与紧迫性。1994年美国制订了该国有史以来第一套由联邦政府直接干预下产生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日本从昭和33年(1958年)以来,已进行了四次《中小学音乐学习指导要领》的修订。此外,英国、俄罗斯等许多国家,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也相继制订了各具特色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或《中小学音乐课程纲要》。(下转第24页)
1.1应首先以时代性要求作为标准研制的依据
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一项重要工作,当然应该从更广阔的时代背景出发,反映出数学课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变化和应达到的目标,诚为G.豪森在《数学课程发展》一书中所指出的:应该将数学课程发展放在历史的,以及更普遍的社今的、教育的背景中去加以考察。"从这一角度出发,至少如以下几个方面是应该考虑的:
(1)未来社会发展的新特征(如社会的信息化、数字化、学习化)对教育及数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2)数学学科本身的发展变化(如技术性特征的凸现、应用环境的拓展、以数学理性精神及数学语言、思想、方法为核心的数学文化与人的生存更紧密的联系等);
(3)数学教育观的新发展(如数学教育功能、价值的变化;对数学教育过程、本质的新认识等);
(4)数学教育改革的国际、国内时代背景(如怎样适应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总要求以及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新趋势等)。
应该说,我国数学教育工作者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已敏锐地关注着上述时展要求所赋予的数学教育新的时代特征。如在ICME-8上,我国学者提出了"中国数学教育的范式革命",引起国际数学教育界的关注。之后,文[2]进一步从数学教育价值观、认识论观、数学观3个维度组成的框架来描述这种观念的变革。文[3]从"数学素质教育的建设是一项深刻的教育思想改革"的角度对上述观点予以支持。20世纪末连续两年·。在上海举行的"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不仅对20年来我国数学教育的成就和特点进行了总结和国际比较,还对改革的目标和未来10年中国数学教育的发展作了展望,作为参与者,深感数学教育的新观念、新思维已成为问题研讨的基础;而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高师数学教育年会上,主题报告《数学教育如何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鲜明反映出在知识经济理念之下对数学及数学教育的新认识。这里还要提及的是以青年学者为主体的"21世纪中国数学教育展望课题组"围绕"大众数学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长达6年的实验研究,专家鉴定意见指出:该课题"在数学教育观和数学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原则、理论依据方面提出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新思路"。其主旨报告从重新认识数学、重新认识学生、重新估价我国数学教育现状、把握国际数学教育新方向等方面论述了其研究在未来义务教育中"代表着一种新的数学思想和实践体系"。
上述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研究活动集中地反映出这样一种共识,即:应该以一种基于时展要求之下的全新的理念来推进数学教育改革,而这也就成了标准研制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基础。
1.2关于《设想》所提出的改革的基本理念
它主要涉及到如下层面:(l)数学观,从数学是模式与秩序的科学,是普遍适用的。技术,是一种充满探索与创造的过程等方面去反映对数学发展的新认识。(2)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数学教育观,从中体现出数学教育与国民素质、人的理性思维、自我情感发展、解决问题能力的新关系,体现出平等教育、终身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新观点。(3)围绕"学习的建构",从数学学习的本质、方式、教师作用等方面形成一种新的学习认识论观念。(4)基于以上观念变化,提出新的教育评价观,即建立一种注重过程的、动态的、多样化的数学教学评价机制。
应该说,上述理念基本反映了目前的研究成果和共识,反映了未来发展的时代要求,为前期研制奠定了必要的思想认识基础。随着研制进程的推进和讨论的深入,研制者对上述理念也作了一些调整和补充,我们不难从文[5]及《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发现一些变化。
1.3关于标准研制的核心思想
文[6]认为"一个好的数学课程标准还应其有明确的指导思担",它应该有一个核心的思想予以表述,它"事实上构成了新的改革运动的主要特征,或者说,是次之改革运动成败的关键因素"。笔者赞同这样的成点,只是认为这种核心理念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本身也是研制的一个成果),它需要对诸多层面的理念予以梳理、贯通、整合及提炼,需要以深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基础,它也不仅仅是一种理性思考的产物,更应该能通过课程载体落在实处。
综合研制过程中所接触到的种种观点,比较趋于共识的是:新课程标准应注重在素质教育的目标下实现"人的发展",有鉴于此,就必须实现如下转变,即:从面向少数学生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从强调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从数学接受性学习转变为数学活动中的建构性学习;从仅于数学内部学数学转变到更多地联系数学外部(社会、生活、其它学科等)学数学;从追求特定时限学习目标的实现转变到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及可持续发展基础的养成。
2课程标准研制需要注意的几个策略
由于"标准"的研制在我国尚属首次,加之涉及面广,需解决的问题多,且要经历一个较长的研制实验过程,可以说是一项数学教育改革的系统工程,为有效地实施这项工程,应该注意方法、策略问题。笔者曾在1999年10月份召开的北京会议上就此问题发表过意见,现在本文着重就几个问题再谈点个人意见。
2.1需处理好几个关系
首先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建国以来,我国数学教育经过若干历史发展阶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形成了具有自我特色的厚重的历史底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数学教育改革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但也应该看到,基于应试教育的大背景,数学教育也出现了许多值得认真研究、加以解决的问题。而如果从前述时展的要求看,数学教育在某些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更应该加快改革进程。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分析,决定了"标准"研制的基本态度应是扬弃加变革,即采取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态度对数学教育的过去和现状作实事求是的分析,既要肯定成绩,也要正视问题,更要以改革的姿态,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应该说,研制者所采取的态度是严肃而科学的,除了注意历史总结,现状剖析和未来需求设计这三者的贯通外,其着力点放在了适应未来发展需要上,这也表现了"标准"是一个适应未来的向前看的标准目前有人对标准研制是否充分肯定了我国数学教育的成绩以及目前改革步伐是否迈得过大所表现的忧虑是没有必要的。
另一个需要处理好的是坚持自我特色与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数学教育研究历来具有国际协作的传统,而数字化社会的到来,使"地球村"更加成为现实,全球一体化的大趋势使得各国的数学教育更加走向开放和交流。值此世纪之交,各国数学教育研究异常活跃,反思过去、调整现在、思考未来已成为共同的主题。数学教育在这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也呈现出更多带普遍规律性的特征,这无疑为我们提供了进行国际研究的大好时机。中国作为世界上学习数学人口最多的国家,其研究应该更多地融入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主潮流,一方面吸取别国之长;另一方面也为国际教育界提供自己的经验。正是从局这双向目的出发,在标准研制中,加强国际比较研究就显得极其重要。研制组除了进行"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最新进展"的专题研究外,还广泛收集了各国第一手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国别研究和其它方面的专题研究。事实证明,这种比较研究对于认清自己国的长处和不足,把握数学教育改革的趋势是有效的,值得进一步深入下去。
在研讨中,还涉及到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的关系问题。比如,关于计算机(器)的普遍使用能否实现,某些现代内容(如概率统计)的增加是否会造成地区间新的水平差异,在义务教育阶段,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否能落到实处,师资水平能否保证标准的实现,等等。笔者认为,在标准研制中,注意我国国情和现实可能性固然重要,但这种现实可能性一定是放在21世纪发展的背景下加以考虑的,一定是以时代需要为前提的。所谓目标既定,行动使然,课程标准应该在这个意义上体现它的先导性。
2.2吸纳各方力量参与,增强研制工作的开放性
应该说研制工作一开始就注意到了这一点。除就《设想》在全国普遍征求意见外,还先后召开了华东、华南、西南、西北、华北地区的座谈会,并通过多种形式,分别听取了数学家、数学教育家、高师研究者、教研员、一线中小学教师及其他各方人士的意见,并调动国内、境外有关学者的力量,进行了5个方面专题的调研,研制工作及有关会议也考虑到了地区性和各个层面的代表性。考虑到标准研制及具体实施、实验还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更需要各方参与、通力合作才能收到实效,因此在研制的开放性上还需加强。应鼓励针对研制及实验有关各层面课题的立项研究,更提倡多方联合对重点问题进行攻关研究。
2.3提倡学术论争,增强研制过程的活力
围绕着标准研制,一段时间以来,在各种期刊上出现了不少文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多有观点碰撞。事实上,数学教育研究的多元化格局已是当前发展的趋势,更何况我们是在做过去从未做过的事,如果众口一词,循之一径那才是不正常的事。学术论争必然带来学术繁荣。笔者参加的几次会议,尽管时时感到"火药味",但同时更感到言者的坦诚和成就这一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因标准研制所引发的学术论争是一件大好事,它必然为这一工作灌注强劲的动力。
3关于课程标准的设计
3.l标准水平的定位
此问题曾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引发出应是高水平还是低水平的争论),这里要解决好4个方面的问题:(1)要以反映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要求(即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为定位的依据;(2)从上述依据出发,标准应首先是对全体学生的基本标准,但正如它是致力于"人的发展"的标准,所以这一标准又不应理解为基于当前现状的低标准,而是着眼于21世纪发展要求的高标准;(3)标准在确立规范性要求的同时,应体现一定的弹性,这种弹性能为标准的实施(教材编制、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手段及地区实际情况差异)提供必要的发展空间;(4)3学段(9年级)之间的水平划分也应体现科学性和学段水平之间的递进发展关系,即通过阶段性与发展性的有机结合,来刻画标准的完整水平定位,而这些又是需要一定的研究来予以确定的。
3.2标准的内容与结构
《设想》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标准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反映出如下特点:(1)以基本理念阐释标准制定的时代背景与指导思想;(2)将目标体系分为发展性领域与知识性领域,"虚"实结合、内容与活动结合、知识与素养(能力、态度等)结合、认知与情感结合,通过两个领域的交融、互动,来实现课程的总目标;(3)进一步对实施课程目标从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两个方面提出了思路,按此思路可对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形成指导性意见。这样。目标体系、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就形成了一个相互贯通,有机结合的体系,应该说这是值得肯定的有一定特点的结构。
这之中,目标体系的设计特别是知识领域内容的设计是重点,也曾引发出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如关于平面几何的改革,关于小学是否引入方程,关于计算机(器)的进入?关于四则运算的要求以及一些具体内容的增、舍等等。此外,关于如何看待数学能力;如何贯穿数学思想方法;如何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关于"证明"限制的程度怎样才合适;在3部分内容(数与式、空间与图形、概率统计)之外如何反映数学的联系(内部及外部联系);发展性目标对知识性目标的导向如何落在实处;如何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教材编写与呈现之间的关系等也是引起关注的问题。
3.3对案例的重视
社会的发展都是公平的、普遍的,它不是满足一部分人的需求,而是给每个人提供充分体现价值的机会,尽量挖掘人的潜能,促进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新的课程标准是提供了一个促进学生平等发展、全面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它的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个学生和谐的发展,并重视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学生提供自由表现、全面发展的机会。
新课程标准中包含的全面性原则有以下几个含义:一是从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这一角度,新课程标准的设计是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例如: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二是从每个学生角度考虑,新课程标准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为目的,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是课程体系的全面性。虽然,旧的课程标准很注意全面性的,但由于人为的把课程分为主副之别,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新的标准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作了重大变革,不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强调了评价在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功能。
二、整体性原则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用一种整体的观点来全面把握学生的个性发展并将其视为课程的根本目标”,这里体现了一个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新的课程标准具有整体性。课程是学习目标落实到学生身上的中介。通过课程的实施,我们应当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所以,我们实施这一标准应当是完整的、全面的。二是新课程标准改革本身具有整体性。中学课程是一个有诸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整体,新课程标准顺利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协调了课程个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各要素互相配合,有机协调,使教育具有整体作用。
新课程标准的整体性原则就是要求我们努力探索课程标准的整体结构极其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合理的组织教育内容,利用各种教育手段,使教育任务得到全面落实并取得整体作用。
新课程标准的整体性原则对我们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使学生的发展是个整体。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受到身体、认知、行为、情感等各个方面的制约的,是一个整体。因此,我们应该具有培育学生整体发展的观念。二是使学生的认知也是一个整体过程。知识的互相联系使它变成了一个整体,因此,我们只有用整体的构思才能实现整体性的教育效果。三是要求我们发挥课程的综合作用。课程是有目标、内容、组织形式及评价等要素构成的,我们不能只注重课程各部分的教育作用而忽视了各个部分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因此通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过程等的发挥课程的综合作用。
三、发展性原则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各方面更科学、更全面、更持久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因此以发展性为原则,既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通过各方面的改革,实现课程本身的发展。新标准的发展性原则体现在:首先课程注意了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实质是使学生更科学、更全面、更持久的发展。因此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普遍适应的、有无限张力和发展可能性的、可以持续地创造新知识的技能。其次,新课程本身具有发展性。课程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要求的必然反映,而社会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课程只有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实际作出相应的调整,才能成为有价值的课程。也就是说,课程在本质上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再次,学生本身具有发展性。不管是从生理方面还是从心理方面来看,学生本身是从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的,新课程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通过对课程内容计划的调整,通过对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选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的发展性还包括学生学习方法的发展性
文[l]提出了"关于我国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的初步设想"(以下简称《设想》)之后,引起数学教育界各方人士的关注,对此问题的研究也日渐成为热点。经各方努力,《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已于2000年3月份问世,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也已启动。从l999年7月开始的这段时间,笔者曾多次参加过关于标准研制的有关会议,接触到从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到一线中小学数学教师对此工作的种种观点,深感研制的过程确如文[1]所希望的"应成为数学教育思想大讨论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为世纪之交的中国数学教育改革灌注了活力,经历其中,深受启发,以下就几个方面问题作一探讨。
1关于课程标准研制的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
在讨论中,不少观点的争论实际上都可上溯到这个层面上来,它涉及到为什么要制定标准?以什么制定标准?所制定标准需要体现的核心思想或观念是什么?这些问题实际上关系到标准研制的基础,也是需要在研制过程中不断深入研讨以形成共识的。
1.1应首先以时代性要求作为标准研制的依据
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一项重要工作,当然应该从更广阔的时代背景出发,反映出数学课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变化和应达到的目标,诚为G.豪森在《数学课程发展》一书中所指出的:应该将数学课程发展放在历史的,以及更普遍的社今的、教育的背景中去加以考察。"从这一角度出发,至少如以下几个方面是应该考虑的:
(1)未来社会发展的新特征(如社会的信息化、数字化、学习化)对教育及数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2)数学学科本身的发展变化(如技术性特征的凸现、应用环境的拓展、以数学理性精神及数学语言、思想、方法为核心的数学文化与人的生存更紧密的联系等);
(3)数学教育观的新发展(如数学教育功能、价值的变化;对数学教育过程、本质的新认识等);
(4)数学教育改革的国际、国内时代背景(如怎样适应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总要求以及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新趋势等)。
应该说,我国数学教育工作者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已敏锐地关注着上述时展要求所赋予的数学教育新的时代特征。如在ICME-8上,我国学者提出了"中国数学教育的范式革命",引起国际数学教育界的关注。之后,文[2]进一步从数学教育价值观、认识论观、数学观3个维度组成的框架来描述这种观念的变革。文[3]从"数学素质教育的建设是一项深刻的教育思想改革"的角度对上述观点予以支持。20世纪末连续两年·。在上海举行的"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不仅对20年来我国数学教育的成就和特点进行了总结和国际比较,还对改革的目标和未来10年中国数学教育的发展作了展望,作为参与者,深感数学教育的新观念、新思维已成为问题研讨的基础;而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高师数学教育年会上,主题报告《数学教育如何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鲜明反映出在知识经济理念之下对数学及数学教育的新认识。这里还要提及的是以青年学者为主体的"21世纪中国数学教育展望课题组"围绕"大众数学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长达6年的实验研究,专家鉴定意见指出:该课题"在数学教育观和数学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原则、理论依据方面提出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新思路"。其主旨报告从重新认识数学、重新认识学生、重新估价我国数学教育现状、把握国际数学教育新方向等方面论述了其研究在未来义务教育中"代表着一种新的数学思想和实践体系"。
上述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研究活动集中地反映出这样一种共识,即:应该以一种基于时展要求之下的全新的理念来推进数学教育改革,而这也就成了标准研制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基础。
1.2关于《设想》所提出的改革的基本理念
它主要涉及到如下层面:(l)数学观,从数学是模式与秩序的科学,是普遍适用的。技术,是一种充满探索与创造的过程等方面去反映对数学发展的新认识。(2)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数学教育观,从中体现出数学教育与国民素质、人的理性思维、自我情感发展、解决问题能力的新关系,体现出平等教育、终身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新观点。(3)围绕"学习的建构",从数学学习的本质、方式、教师作用等方面形成一种新的学习认识论观念。(4)基于以上观念变化,提出新的教育评价观,即建立一种注重过程的、动态的、多样化的数学教学评价机制。
应该说,上述理念基本反映了目前的研究成果和共识,反映了未来发展的时代要求,为前期研制奠定了必要的思想认识基础。随着研制进程的推进和讨论的深入,研制者对上述理念也作了一些调整和补充,我们不难从文[5]及《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发现一些变化。
1.3关于标准研制的核心思想
文[6]认为"一个好的数学课程标准还应其有明确的指导思担",它应该有一个核心的思想予以表述,它"事实上构成了新的改革运动的主要特征,或者说,是次之改革运动成败的关键因素"。笔者赞同这样的成点,只是认为这种核心理念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本身也是研制的一个成果),它需要对诸多层面的理念予以梳理、贯通、整合及提炼,需要以深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基础,它也不仅仅是一种理性思考的产物,更应该能通过课程载体落在实处。
综合研制过程中所接触到的种种观点,比较趋于共识的是:新课程标准应注重在素质教育的目标下实现"人的发展",有鉴于此,就必须实现如下转变,即:从面向少数学生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从强调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从数学接受性学习转变为数学活动中的建构性学习;从仅于数学内部学数学转变到更多地联系数学外部(社会、生活、其它学科等)学数学;从追求特定时限学习目标的实现转变到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及可持续发展基础的养成。
2课程标准研制需要注意的几个策略
由于"标准"的研制在我国尚属首次,加之涉及面广,需解决的问题多,且要经历一个较长的研制实验过程,可以说是一项数学教育改革的系统工程,为有效地实施这项工程,应该注意方法、策略问题。笔者曾在1999年10月份召开的北京会议上就此问题发表过意见,现在本文着重就几个问题再谈点个人意见。
2.1需处理好几个关系
首先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建国以来,我国数学教育经过若干历史发展阶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形成了具有自我特色的厚重的历史底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数学教育改革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但也应该看到,基于应试教育的大背景,数学教育也出现了许多值得认真研究、加以解决的问题。而如果从前述时展的要求看,数学教育在某些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更应该加快改革进程。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分析,决定了"标准"研制的基本态度应是扬弃加变革,即采取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态度对数学教育的过去和现状作实事求是的分析,既要肯定成绩,也要正视问题,更要以改革的姿态,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应该说,研制者所采取的态度是严肃而科学的,除了注意历史总结,现状剖析和未来需求设计这三者的贯通外,其着力点放在了适应未来发展需要上,这也表现了"标准"是一个适应未来的向前看的标准目前有人对标准研制是否充分肯定了我国数学教育的成绩以及目前改革步伐是否迈得过大所表现的忧虑是没有必要的。
另一个需要处理好的是坚持自我特色与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数学教育研究历来具有国际协作的传统,而数字化社会的到来,使"地球村"更加成为现实,全球一体化的大趋势使得各国的数学教育更加走向开放和交流。值此世纪之交,各国数学教育研究异常活跃,反思过去、调整现在、思考未来已成为共同的主题。数学教育在这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也呈现出更多带普遍规律性的特征,这无疑为我们提供了进行国际研究的大好时机。中国作为世界上学习数学人口最多的国家,其研究应该更多地融入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主潮流,一方面吸取别国之长;另一方面也为国际教育界提供自己的经验。正是从局这双向目的出发,在标准研制中,加强国际比较研究就显得极其重要。研制组除了进行"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最新进展"的专题研究外,还广泛收集了各国第一手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国别研究和其它方面的专题研究。事实证明,这种比较研究对于认清自己国的长处和不足,把握数学教育改革的趋势是有效的,值得进一步深入下去。
在研讨中,还涉及到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的关系问题。比如,关于计算机(器)的普遍使用能否实现,某些现代内容(如概率统计)的增加是否会造成地区间新的水平差异,在义务教育阶段,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否能落到实处,师资水平能否保证标准的实现,等等。笔者认为,在标准研制中,注意我国国情和现实可能性固然重要,但这种现实可能性一定是放在21世纪发展的背景下加以考虑的,一定是以时代需要为前提的。所谓目标既定,行动使然,课程标准应该在这个意义上体现它的先导性。
2.2吸纳各方力量参与,增强研制工作的开放性
应该说研制工作一开始就注意到了这一点。除就《设想》在全国普遍征求意见外,还先后召开了华东、华南、西南、西北、华北地区的座谈会,并通过多种形式,分别听取了数学家、数学教育家、高师研究者、教研员、一线中小学教师及其他各方人士的意见,并调动国内、境外有关学者的力量,进行了5个方面专题的调研,研制工作及有关会议也考虑到了地区性和各个层面的代表性。考虑到标准研制及具体实施、实验还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更需要各方参与、通力合作才能收到实效,因此在研制的开放性上还需加强。应鼓励针对研制及实验有关各层面课题的立项研究,更提倡多方联合对重点问题进行攻关研究。
2.3提倡学术论争,增强研制过程的活力
围绕着标准研制,一段时间以来,在各种期刊上出现了不少文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多有观点碰撞。事实上,数学教育研究的多元化格局已是当前发展的趋势,更何况我们是在做过去从未做过的事,如果众口一词,循之一径那才是不正常的事。学术论争必然带来学术繁荣。笔者参加的几次会议,尽管时时感到"火药味",但同时更感到言者的坦诚和成就这一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因标准研制所引发的学术论争是一件大好事,它必然为这一工作灌注强劲的动力。
3关于课程标准的设计
3.l标准水平的定位
此问题曾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引发出应是高水平还是低水平的争论),这里要解决好4个方面的问题:(1)要以反映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要求(即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为定位的依据;(2)从上述依据出发,标准应首先是对全体学生的基本标准,但正如它是致力于"人的发展"的标准,所以这一标准又不应理解为基于当前现状的低标准,而是着眼于21世纪发展要求的高标准;(3)标准在确立规范性要求的同时,应体现一定的弹性,这种弹性能为标准的实施(教材编制、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手段及地区实际情况差异)提供必要的发展空间;(4)3学段(9年级)之间的水平划分也应体现科学性和学段水平之间的递进发展关系,即通过阶段性与发展性的有机结合,来刻画标准的完整水平定位,而这些又是需要一定的研究来予以确定的。
3.2标准的内容与结构
《设想》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标准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反映出如下特点:(1)以基本理念阐释标准制定的时代背景与指导思想;(2)将目标体系分为发展性领域与知识性领域,"虚"实结合、内容与活动结合、知识与素养(能力、态度等)结合、认知与情感结合,通过两个领域的交融、互动,来实现课程的总目标;(3)进一步对实施课程目标从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两个方面提出了思路,按此思路可对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形成指导性意见。这样。目标体系、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就形成了一个相互贯通,有机结合的体系,应该说这是值得肯定的有一定特点的结构。
二、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标准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语言是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一特性决定了语文综合应用能力是个人职业能力中的“核心能力”。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在人们的职业生涯中发挥着重大影响。因此,根据这样的理念,我们确定了课程的设计思路。
(一)以能力为中心组织教学:课程主要围绕理解表达、思考辨析、综合应用三大方面开展能力训练,重在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二)结合专业特点组织教学:课程在强调语文学习共性要求的同时,注重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个性特点开展语文教学活动。
(三)以行动为导向组织教学:课程根据能力培养的特性,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作驱动,以项目为载体,在模拟或真实的情境中开展语文能力训练。
三、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构成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高职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基于对语文学科性质、高职教育和高职学生特点的研究,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掌握汉语言表达基本方法;②掌握人文阅读基本方法;③掌握专业应用文体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方法;④了解综合性语文活动策划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
①能够准确、清晰、流畅地表情达意;②能够准确地解读话意、文意;③能够欣赏、分析优秀作品的思想情感与审美意蕴;④能够较为准确、熟练地进行专业应用文写作;⑤能够将语文基本技能灵活应用到实际生活工作当中。
3.情感目标
①养成良好的汉语言听说读写习惯;②养成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③培养主动与人交流沟通、团结协作的意识;④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高尚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1.基础训练模块教学内容与要求
这一模块教学内容是“以语文要素为经,以听说读写为纬”,建议学时为26。安排了“提炼主题、设计结构、选择风格、锤炼词句、叙述事件、说明事物、论述观点”等语文要素,构成7个教学单元。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1)专业必修①主题观点(4学时):要求学生在与人交流时,能够迅速听出对方话语含义、表达自己的观点;在阅读文章时,能快速把握文章主题;在写作文章时,能做到主题鲜明集中。②结构层次(4学时):要求学生在与人交流时,能迅速听出对方话语层次,能围绕话题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阅读时能快速理清文章结构;在写作时,能做到条理分明,结构合理。③词汇语句(4学时):在阅读文章时,能准确理解文章词句的含义、区分措辞用语的优劣;在写作文章时,能恰切地遣词造句。④应用语体风格及写作(10学时):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恰当的语体、规范的格式较为熟练地进行专业常用应用文写作。(2)专业任选①事件叙述(4学时):要求学生能迅速把握对方讲述的事件要点,能恰当叙述专业活动中的事件;阅读记叙性文章时,能准确把握所叙事件的基本状况;写作专业活动中的记叙性文章时,能准确明晰地叙事。②事物说明(4学时):要求学生在专业活动交流中,能迅速听出对方说明的事物的基本特征;阅读文章时,能准确把握事物的基本特点;写作文章时,能准确、简明地说明事物。③观点论述(4学时):要求学生在专业活动交流中,能迅速听出对方论述的观点,能恰当阐述自己的观点;在阅读时能准确把握中心;在写作时,能充分阐明自己的观点。
2.综合训练模块教学内容与要求
(1)专业必修读书沙龙(8学时):要求学生能够撰写策划书、读书心得、读书交流会总结等;能够用口语较为准确、清晰、流畅地进行读书心得交流;在开展读书交流会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学习必要的新知识,能够主动、顺畅地与团队成员沟通合作,协同解决问题、完成工作任务。(2)专业任选①专业学习简报制作(8学时):要求学生结合专业特点,能够编辑“专业学习简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自主学习必要的新知识,能够广泛搜集、分析处理相关信息。②演讲比赛(8学时):要求学生能够搜集有效信息;能够脱稿演讲;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主动、顺畅地与小组成员沟通合作。③辩论赛(8学时):要求学生能够搜集与辩题相关的有效信息并在辩论过程中进行运用;在辩论中能够阐明自己观点、反驳对方观点,同时能够主动与小组成员一道完成任务。④调查报告(8学时):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调查要求小组合作完成调查问卷;能够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进行调查;能够形成分析报告,并且在项目实施中,能够协同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三)实施建议
在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努力体现“大语文”教育的课程改革理念,提倡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强调过程性考核,体现多元化评价功能。
1.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指导下,主要通过自我学习、团队协作方式开展能力训练;
2.注意在课内根据单项能力的要求,灵活机动地通过任务驱动开展能力训练;
3.注意结合高职学生特点,采用项目教学法开展语文课外活动。
4.注意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积极开展个人训练、小组训练、班级训练。
(四)教学评价
1.考核评价遵循的四个基本原则
①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淡化终结评价的原则。在学习进程中,适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并帮助学生纠正偏差。②可操作原则。考核模式要有良好的可操作性,考核内容科学合理,考核方式便于组织实施,具有实践意义;③能力导向原则。考核方式要鼓励学生自我学习、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真正能够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作全面测评。④师生共评原则。采取三维度的评价方式。学生自评占20%,学生互评占30%,教师评价占50%,以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体现多元化评价功能。
2.考核评价
总成绩=平时成绩×60%+期末成绩×40%=100分平时成绩基础训练模块(30%),主要依据学习纪律、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和能力水平进行评价;综合训练模块(30%),主要依据学习纪律、活动协作、能力水平进行评价,主要以专业必选项目读书沙龙作为评分依据。
3.期末成绩
主要以专业任选项目的活动成果为依据进行测评,教师可根据评价要素及班级特点灵活设计具体评分细则。
我们先做一个语素分析:“人文”分开来说,就是人与文化,人当然是文化中的人,人当然属于人类,但人也是个体的文化当然是人的文化,人的文化也可依此而分为个人的文化与类属的文化。因此,人文性包括人的文化性和文化的人性。
因此,人文性的实质是人文精神,语文课程人文性的生成过程直接体现在学生人文精神的生成过程中。关于人文精神,历来有不同论述。于满老师认为:人文精神的内涵应包括知、情、意等方面,主要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理品质等。又有人说:"人文精神最集中的特点就是对人心理的滋养作用。"还有人认为:"人文精神是人类文明成果的思想内核,也是对人类的现状、将来的关注与责任。
整合相关论述,具体到语文课程方面,人文性意味着:语文课程应凸显教师的人文关怀,体现对学生文化个性的尊重,把人文精神的养成作为课程目标的一种课程价值取向。具体而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应具备下列三个特质:(1)把人文精神的培养作为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并以此来制定语文课程目标和选择语文课程资源。(2)学生作为具有文化个性的人,在语文课程中受到人文关怀,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其自身的体验和个性心理特征受到尊重。(3)教师成为语文课程的建构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课程中努力突出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理念。
二、人文性对于语文教育的意义
首先,在语文教育中注重人文性有助于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素质。倡导人文性,势必打破"教师中心"和语文课堂中的"权威主义""话语霸权",使教师的地位和角色发生转变,由语文课程中的灌输者、命令者、训练者变为商讨者、组织者、引导者倡导人文性,能促使教师在关注学生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发展的同时更加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倡导人文性,更能让教师深刻理解"唯有用灵魂才能塑造灵魂"的道理,对于教师实行课堂民主,营造宽松和谐、富于人文气息的课堂氛围将起到良好作用倡导人文性,有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不断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注重人文关怀和语文教育的感染熏陶作用。
其次,在语文教育中注重人文性有助于转变学生观。注重人文性,必然认识到学生首先是人,是受人类文化熏陶的人,是生活中的人,是有其独特个性心理特征和情感体验的人。因此,在人文性的语文教育中,学生的独特情感体验将受到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受到鼓励,学生将始终被看作是一个大写的"人"。此外,强调人文性,还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学生的发展,认识到学生的发展不仅仅表现在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方面,更表现在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
再次,在语文教育中注重人文性有助于转变知识观。传统语文课程过于强调工具性,片面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对知识进行强化巩固,忽视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及以知识为载体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在语文课程中倡导人文性,无疑将有助于纠正片面强调工具性的偏差,使知识的获取与学生的个人体验与感悟相联系,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此外,倡导人文性,还有助于打破语文教学中的"知识实用主义"观,强调非实用知识(如古代诗文)的教学,注重发挥其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有助于学生良好人文素养的养成。
三、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实施规范
(一)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方面
要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在课程目标上,应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行为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结果目标和生成性目标同时并重。既应注重系统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等目标的达成,更应注重高尚的情操、个性、价值观等目标的达成。偏废了语文课程的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和生成性目标,实施人文性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在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首先应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使语文教材人文化,教材内容应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精神"。其次是要充分利用多种课程资源,如报刊、影视、广播、网络、广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全球事件等都可作为课程内容,成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良好素材。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教育者,在对上述人文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应切忌形式化、模式化、机械化,最重要的是应真正落到实处,以人为本,成为课程资源的组织者,成为学生人文精神的唤起者。
(二)在语文课程教学方面
要在语文课程方面体现人文性,我们认为,应在教学中完成三个转变。
一是由教师强加体验转变为学生亲历体验。传统语文教学以灌输为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常常是鹦鹉学舌,以教师的讲授为准绳。此种教学虽也强调学生“揣摩”“领会”“体验”,但其实质是一种"假"体验,是教师强加的体验。实施人文性教学,势必转变这种局面,鼓励学生自主体验,认可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多元化反应。
二是由讲授式教学转变为研究性教学。在讲授式教学中,教师被视为知识的源流,学生则是知识的容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基本是"授"与"受"的关系,学生的能动性和创新精神被扼杀。提倡人文性,就是要把学生看作语文学习的主体,把教师看作课程的组织者,变授受式教学为商讨、合作、研究式教学,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是由"课堂权威""话语霸权"转变为"课堂民主""心灵沟通"。应在课程中充分体现师生互动、师生平等,营造和谐的师生对话氛围。说什么话?说自己读书的心得,说肺腑之言,不要说参考书上的陈言套话,更不要说辅导材料上的标准答案,只有教师自己心里的真话,才能换得学生的心里话。这样才能实现师生间心灵的沟通,充分体现课堂民主和人文关怀。
(三)在学习方式方面
学生的学习如果不具有感彩,将会是空虚、无意义的学习,是失去人文性的学习,罗杰斯称其为现代教育的悲剧。要体现语文学习的人文性,使悲剧不再重演,笔者认为,主要应从学习的三个维度人手。
首先,应在学习时间上倡导人文性,改变过去单一、固定的时间制度,体现学习时间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如可根据具体教学情形设置长课和短课。同时还应注意在语文课程中合理把握师生时间比,多一些时间给学生,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合作、多探究。
其次,应在学习空间上体现人文性,改变以往以课堂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空间,拓宽课堂空间视野,构建开放、鲜活和充满人文气息、富于生命力的语文课程空间,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多元复杂的生活,利用综合性语文教学活动和一切社会现象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
最后,应在学习程序上倡导人文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程序,变教师强制下的被动学习程序为学生自主基础上的主动学习程序,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基本理念。
(四)在教学评价方面
评价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环节。在语文课程中体现人文性,首先应坚持正确的评价价值取向,在评价过程中,应当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应将语文教学的长远效果和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置于重要评价地位。在注重考察学生达到具体学习目标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具体而论,应掌握如下评价规范。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心中有教材、胸中有教法、目中有学生是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历史的教材编排并没有规律性,知识点比较模糊和零散。教师要在研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熟悉历史教材的编排体系,整合教材,为了使知识系统化,要理清历史各部分发展的线索,建立历史知识的框架,通过对比、梳理把课本上零散的知识用图表或框架清晰地表现出来。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充分准备与整合,是落实课程目标、实施有效教学的基础。教材内容熟悉于心就明确了教学重难点,再根据学情科学地设计教学流程、学生活动,选择运用教学媒体,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上去了。
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前提
新课标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它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神奇的内驱力。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常用的方法有倾注关爱之情、以疑激趣、创设情境、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历史课外活动等。二要训练学习方法,要建立学习小组,训练合作学习、小组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师生、生生有组织的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参与式教学,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发挥好学习小组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变得积极主动了,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可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3.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为关键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结合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教学中教师要结合重大事件准备史料让学生阅读,教给学生阅读史料、历史地图的方法,训练学生分析因果、动机与后果等的历史思维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探究锻炼学生表述历史的方法。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探究便捷的记忆技巧,教会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和技巧,坚决避免死记硬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