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学模板(10篇)

时间:2023-02-27 11:19:3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水产养殖学,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水产养殖学

篇1

当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步入大众教育阶段后,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学生对受教育机会的珍惜程度下降,对学好专业走向社会的信心不足,面本文由收集整理对人生未来心理彷徨的学生人数增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生在志趣与专业的结合上出现偏差,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本专业的兴趣。

一、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几个主要特点

(一)专业应用性更强,就业区域性更集中,产业前景更广阔

水产养殖学是研究水产经济动、植物养殖理论与技术的学科。专业本身即决定了其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就业方向除了科研、教学、管理外,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将在沿海地区发展。水产养殖业在沿海农村经济中地位显赫、经济效益高,是沿海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也是21世纪全球经济最重要的增长点,产业前景广阔。

(二)水产养殖环境更复杂,技术依赖程度更高

水产养殖学除关注经济动、植物自身的生理、生态特性以外,养殖生物生存的水环境同样非常重要。养殖环境复杂体现在水体的流动性和可变性更快,光照、氧气及营养限制更突出,这就更加需要综合的理论和过硬的技术做后盾。因此形成了当前在水产养殖业内,除了极少数非常传统的行业的部分生产环节可以不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外,其他绝大多数产业都离不开高水平的技术指导。

(三)学科交叉明显,理论与技术更新快,专业发展迅速

水产养殖学是一门以生物学理论为基础的应用科学,隶属于海洋科学,环境科学也是其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养殖工程学又属于工程学研究的范畴,因此学科交叉非常明显。各学科的发展促进了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水产养殖技术又在观赏渔业、濒危水生生物物种保护、海洋渔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另外,水产养殖种类、技术的快速更新,促进了理论的发展,并使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特点更突出。

二、引导学生走出对水产养殖学专业认识的误区

(一)端正对水产养殖学专业的认识

在大学生群体中,许多学生会看不起农学专业,认为农业科学不需多少知识,农业科学落后,工作后赚不到钱,没有前途等。要解决学生的这些心理障碍,就要让学生认识到农业的重要性。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粮食安全更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大事。通过国家对农业科研资金的投入量和每年科技大会奖励中农业科学所占的比重,可以反映出国家对农业及农业科研的重视程度。[2]

1.水产养殖对技术的依赖程度更高

水产养殖不像其他行业,生产是生产,科研是科研,而是科研寓于生产之中,生产过程中需要有能深刻理解水产养殖学知识和理论的技术人员来指导,不同水平的技术人员对相同问题的理解相差甚远。因此,在水产育苗等领域生产单位会高薪聘请技术人员指导生产,几个月的技术指导费少则几万元,多则上百万。这种纯粹以技术能力获得如此之高的个人收入的现象在其他产业并不多见。

2.水产养殖更具有创新性

水产养殖学是建立在生物学理论指导下的一门应用科学。生物科学是近三十年来发展最快的科学领域,水产养殖学作为生物学理论指导下的一门应用科学也必然会有快速的发展。水产养殖以海洋作为农田,海洋开发前景远大。一个快速发展且前景远大的领域一定会让从业人员有用武之地。水产养殖理论与技术的快速更新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3.水产养殖学比海洋生物学等专业更具有挑战性

许多大学生会更喜欢学习基础科学,比如与水产养殖学相近的海洋生物学专业。实际上,水产养殖是在一个小的生态系中通过调控各种生态因子达到控制某种生物的生长、发育的目的。从单纯地研究生物的规律性到按照人类的意愿干预生物,水产养殖学比海洋生物学更具有挑战性。

4.水产养殖学正在向着全方位发展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的水产养殖已不再是单纯的生产水产品,水产养殖正在作为一种技术手段,为观赏渔业、旅游渔业、水生生物物种保护等作出贡献。在我国大力发展海洋事业、保护海洋渔业生态环境的今天,水产养殖技术也会为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二)坚定学生把水产养殖作为人生奋斗目标的信念

水产养殖以占地球总面积71%的海洋作为战场,以当今科学发展最快的生物学理论为指导,在全球范围内我国的水产养殖学理论、技术处于领先水平。作为海洋产业的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在我国大力发展海洋科学的今天,从事这一专业可以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为个人创造更辉煌的人生。作为一名科研人员,本专业的基础理论更新快、历史短、空白点多,每个领域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都很多,申请科研课题、获得科研成果的机会多。正因为如此,仅在青岛就造就了涉水产养殖专业的院士近十人,是院士人数最多的专业之一;作为一名生产技术人员,本专业的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会有很多新的技术需要开发、推广、应用,而且水产养殖未知的东西很多,高水平的技术人员会得到重用;作为一个立志创业的年轻人,只要有雄厚的理论、技术,不需要有太多资金就可以快速创业,在水产养殖业中,许多个体企业从白手起家到实现千万元以上资产产业规模的时间多为五到十年,如蓬莱海益水产、莱州明波水产等。

三、如何引导学生立志学习水产养殖学专业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培养学生的专业志趣,首先要解决教师的问题。青岛农业大学是一个以农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公共课程都是由外专业教师担任,水产养殖学专业成立时间较晚,基础课教师对水产养殖学专业不太了解,这是影响学生专业志趣培养本文由收集整理的一个不利方面;另外,年轻教师刚刚走出校门就走上讲台,缺乏对专业的理解也是一个方面。为此学校安排年轻教师和本专业的基础课任课教师每年不少于两周的时间,走出校门,到生产一线,通过实践来提高教师对专业的认识,通过教师对专业的理解来熏陶学生热爱专业。

(二)提高学生的专业认识

学生自身的感性认识对专业志趣的培养更有价值。处在信息时代的当代青年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知识,他们不会盲目地去崇拜权威。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师长的建议只能是他们的参考,亲身的经历会更有说服力。让学生亲身体验专业的最佳时机是在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阶段。实习期间不能单纯地学习技术,要让学生对产业有所了解,到周边企业了解企业的发展史以及企业家的发展史,让学生明白水产养殖这个行业非常适合年轻人创业,以此来激励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也是加强学生专业志趣培养的极佳机会。

(三)强化专业建设,提高综合实力

专业实力是办学的基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专业学习的吸引力。拥有国内外知名学者和科研团队,具备良好的教学和研究平台,是增强学生专业学习吸引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自青岛农业大学校址移至青岛后,依托国家海洋科技城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科研人文氛围,水产养殖学专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大型藻类和贝类科研上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虾蟹类和水产营养方面也得到了国家级、省部级等各层次科研经费的支持。近三年间,其主持承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共17项,综合实力不断提高,专业知名度快速提升。

篇2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9-0149-02

Discussion on Aquaculture Production Practice Teaching//Yang Shiping, Liu Huiling, Liu Zhigang

Abstract The production practice is extremely important and essential part in aquaculture professional teaching. In order to improve effect of production practice, cultivate students’ practice ability and increase their overall quality,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teaching mode and practice management were discussed in the paper.

Key words aquaculture; production practice; experiment teaching

生产实习是指学生在修完专业课后,在生产现场以工人、技术员等身份,在教师和技术工人的指导下直接参与生产过程,将相应专业课学习的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理工科各专业,在教学计划中都要安排一次或多次生产实习。不同学科和专业的生产实习内容、方式、次数、时间不尽相同。

水产养殖学为一级学科,隶属于农学,其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在开展水产养殖专业各种生产实习过程中,如何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生产活动,并通过教学指导和技术内容总结,实现在有限的实习时间内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全面掌握各种生产技能呢?广东海洋大学一直注重“三能”(能安心、能吃苦、能创业)特色人才的培养,要求学生培养能扎根边远地区、艰苦行业和农村基层的敬业奉献精神,能经受艰苦环境、艰苦岗位和各种困难的磨练,树立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具有将所学知识技能灵活运用于工作实践并善于开拓的能力[1]。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其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为了提高水产养殖学专业生产实习教学的质量,广东海洋大学从实习基地建设、产学研平台的建立、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改革,解决生产实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笔者就如何做好水产养殖专业增养殖生产实习谈谈自己的体会。

1 生产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生产实习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了解社会、开阔视野,并能增强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奠定基础[2]。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的增养殖生产实习是在学生学习相应的专业理论课后,对有代表性的经济鱼类、虾蟹类、贝类和藻类进行生产实习,其目的在于通过实践巩固课堂的理论教学,培养学生生产操作和动手能力。学生通过各个环节的实习,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掌握水产经济动植物的育苗方法及关键技术,学会如何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以后从事生产和科研服务。

2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思维活性的触发剂,求知的需要是学习动机的基础。只有当学生对某件事情发生兴趣时,才会围绕这件事情积极地思考起来[3]。水产养殖专业增养殖生产实习内容包括养殖池的清洗、养殖设施的维护、池水更换、饲料投喂、拉网采捕、苗种转移等生产操作,具有如劳动强度大、生活条件难苦和实习时间长且无节假日等特点。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生产实习后容易失去学习兴趣,甚至个别学生找各种理由请假,无心实习。

因此,实习之前开实习动员会议,由生产经验丰富的专业指导教师向学生全面介绍实习中各个生产流程、操作要领以及注意事项等,让学生先查找好相关资料,做到有备而去。并布置一些与生产相关的思考题,让学生在生产中去体会、理解。同时,讲解一些优秀毕业生的事迹,让他们了解专业的优势地位,看到专业发展的前景,深刻地体会到生产实习的重要性。

3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生产实习为学生提供了接触生产实践的难得机会,那里有丰富的试验材料和优良的试验条件。还可以利用学校的实验教学中心提供的生物研究需要的各种常规仪器和药品,在实习基地设置临时实验室,并对学生自由开放。在那里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保证完成实习任务的同时,通过提交实习计划,通过实习指导老师或学校“导师制”的导师审批后,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实习相关内容或导师的相关项目进行验证或探索试验。整个研究工作由一个或多个学生设计和完成,教师负责对学生研究计划的可行性进行把关,并指导解决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关键问题。同时,导师也可提供一定的研究经费,解决实习经费不足的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研究和学习的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4 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课堂讲授的知识多为抽象内容,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知识框架。在课堂教学中更注重通用型知识的讲授,具有较强的教条性,学生掌握的知识生硬呆板,且容易记错和混淆[4]。通过生产实习,可以将这些理论知识进行有效的消化和吸收,使理论知识很好地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但由于每个学生的理论课程学习程度不同,理解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实践教学中要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环节,不只是告诉学生该如何操作,还须及时向学生讲解其相应的理论知识。如对虾育苗过程中常使用的虾片,一般教科书上会列出一个投放标准,实际生产过程中虾片投放量却变化很大,往往虾苗量与饵料投放量不成正比,学生就很难理解和掌握。必须让学生明白,虾片的投喂量与虾片的种类、是否配合其他饵料以及水质状况等条件有关,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5 实践教学与生产运营相结合

近年来,由于物价上涨,生产成本提高,而实习经费有限,导致部分生产企业不愿意接收本科生进行生产实习,从而影响了实习地点的选择和实习质量。因此,许多学校开始投资建设自己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建好并投入使用后,才发现生产实习耗资较大,出现一些实习经费上的实际困难。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决。

一是人员分流。大多院校都实行了“导师制”[5-6],“导师制”中的导师可利用拥有的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基地,且实习期往往为生产旺季,企业缺乏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少量的实习人员不但不会给企业造成额外经费支出,还可以帮企业解决燃眉之急,互惠互利,这样就分流了一部分实习人员,减轻实习经费的压力。

二是实践教学按生产运营模式进行。目前,学生在学校自己投资建设的实习基地实习时,生产实习运营方式大多是纯教学性质的,与生产运营脱离,实习生产的产品不能转化为经济效益,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如果生产实习按照生产运营的模式进行,将实习生产的鱼、虾苗投入市场,虽然量少,但也可以收回部分实习经费,缓解实习经费不足的问题,还可以增加学生对生产运营的了解。

6 实习管理

由于生产实习涉及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学生较为分散,且经常需要连续工作,指导老师很难及时详细地了解所有学生的情况,也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清楚指导老师的工作安排。这样就需要每班选配多名责任心强、理论知识扎实的学生担任实习小组长,作为教师和学生间沟通的桥梁,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实习指导和调整实习方案。指导老师要不定期到车间了解学生到岗情况、操作记录情况等,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理解差异造成的误操作。同时,指导老师要经常针对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向学生提问,以促使学生学习和思考。

通过生产实践实习,学生能够掌握实际生产过程的全部流程,并掌握水产经济动植物增养殖各个环节的关键技术,了解水产养殖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对水产养殖的信心,提高毕业后对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为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作贡献。

参考文献

[1]何真.肩负海洋使命培养“三能”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7-10-22(6).

[2]王俊,安晓萍,张玉,等.水产养殖专业生产实习体系的构建[J].华北农学报,2007,22(专辑):155-156.

[3]张欣.浅析生物实验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0):131-132.

篇3

1.1重视程度不够,许多高校并未开设专业外语课程

桂国平教授在《我国高校的专业外语教育与国家竞争力》一文中指出,我国的外语教育由三个子系统组成:外语专业的外语教育;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公共英语”教育和他们的“专业英语”教育。“外语专业的外语教育”和“公共英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以表一列出的水产养殖专业英语课程设置情况为例,各高校均意识到公共英语学习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在新生入学后的前两个学年开设英语课,要求学生完成至少12个学分的大学英语课程学习,且课程性质均属于公共必修课。相比公共英语的学习,专业外语的重视程度就十分有限了。高校对专业外语课程的开设更偏重于带“国际”和“世界”的人文和社科专业,如国际金融、国际贸易、世界经济、国际法等,而许多自然科学专业的学生通常与专业外语无缘。以水产养殖专业为例,许多水产类高校并未开设专业外语课程,开设该课程的学校一般的开课学期为第6或第7学期,课程性质为专业选修课程。对基础英语教育的重视能否弥补专业外语学习的不足呢?答案是否定的。专业外语的学习与基础英语既相互联系又是英语教育中独立的一个部分,不能互相取代,且专业英语其难度比基础英语更大,因为它既要求学生对专业知识有全面的了解,又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英语阅读、写作、听说能力。

1.2对教师要求较高,师资匮乏

讲授专业外语对授课老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老师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也要求老师具有良好的专业背景。而满足这两个条件的老师一般需具有国外留学经验。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对外联系的加强,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力度的加大,留学回国人数越来越多,但由于这部分人均具有很好的专业背景,其回国后大多作为科研骨干投身到科研工作中,而高校对专业外语重视程度不够、激励政策不明显,很少有教师花费足够的精力去钻研专业外语教学。专业外语教学内容相对较为复杂且一般无可参考的教材,以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为例,学院具有8个本科专业,相近专业的专业外语教育显然应有所区别。学院开设了专业外语A、B、C三个方向,其中专业外语A主要针对水产养殖、水族科学和动物科学等专业的本科生;专业外语B主要针对生物科学、海洋生物、生物技术等专业的本科生;专业外语C主要针对园林、环境科学等专业的本科生。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对师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教学方式单一

专业外语课时一般较少,通常为32学时,2个学分,而且目前许多专业的专业外语没有可供参考的教材。教师一般以自身较擅长的专业技术概论为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抽象而枯燥,教学方式也非常单一。许多学校的专业外语课成了翻译课,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另外,由于师资缺乏,专业外语课程的开设多采用大班教学,有的甚至50~60人一起上课。由于学生人数多,教师与学生不能很好地沟通和交流,学生更没有机会说英语。这又反过来决定了教师只能采取读生词、讲句子、评点翻译的教学方式,形成了恶性循环,专业外语课被上成翻译课也就不足为奇。

篇4

1.实验教学课时相对偏少。在高校水产养殖专业中,虽然已经充分地认识到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但事实上,现阶段无论是在课程设置、课时安排,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仍表现出理论教学占主导地位的观念,这门课的实验教学课时一般占30%左右。2.学生对准备实验教学参与不够。传统的水化学实验均由教师将所有的药品、水样等按照要求配制好,学生进入实验室后直接进行机械式操作,最后填写实验报告,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设计实验能力。这种培养模式大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在实验过程中虽然学生不会遇到问题,但学生做完了实验,不能完全掌握实验原理,实验中每一环节加入药品的作用和计算方法,以及每一实验对养殖生产的意义,毕业后依然不能独立完成有关养殖水化学的分析研究工作。3.实验教学内容简单。水化学课程实验教学多为验证理论性的实验,缺乏应用性和设计性试验的补充,有些学校即使增加了应用性和设计性试验,但这方面实验的比重还明显偏低,有时没有实验室硬件条件的支撑,应用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效果也不理想。总之,水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缺乏深度和广度,知识更新也不到位,学生很难把化学知识和化学操作技能应用到水产养殖生产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的学习、探究潜能也没有很好地发挥。4.教学手段相对落后。水化学实验教学手段基本上采用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本实验教材,仪器设备陈旧、缺乏多媒体和先进仪器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基本上是:学生课前预习,教师重点讲解和指导,学生按实验指导书“照方抓药”,进行机械式操作,最后填写实验报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很好地调动和发挥。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材在水化学教学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水产养殖门类品种多,受地域自然条件的影响,各地对专业教材的要求不尽相同。根据“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原则和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要求,在课堂教学内容中,将湛江水产专科学校主编的《淡水养殖水化学》和雷衍之主编的《养殖水环境化学》取长补短,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并把最新的水环境化学知识及时地补充到教学中,不断充实、丰富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地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化学在整个专业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学习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因而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在绪论中加强介绍水化学课程的主要内容、特点,以及与水产养殖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另外,教师渊博的知识,多种授课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师生感情的培养等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望。及时完善和调整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实验教学,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重视团结协作、严谨求实、锐意进取等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培养。针对这一教学要求,不再将实验教学作为养殖水化学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把它单独作为一门独立的实验课程,课时也由原来的18学时增加到24学时。另外,在原有验证性试验的基础上,开设了综合设计性实验。随着养殖业的迅猛发展,一系列水质环境问题相应出现,且对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在水产养殖业的水质问题中,非离子氨的问题就更为突出。因此,顺应行业发展的要求,将养殖水体氨的去除作为综合设计性试验让学生自行完成。通过这个设计性试验,学生对水产养殖过程中氨的污染问题理解得更加透彻清楚,并把理论知识应用于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最后,学生能通过自主设计,独立思考,自己动手,将水体中氨的污染问题有效地解决。通过综合设计性试验,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动手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对水化学在水产养殖专业知识体系中的地位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学习主动性有了提高。完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理论课的教学活动过程中,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和多媒体课件以及教学录像相组合的办法。在一些基础理论性很强的内容部分,采用板书教学的模式;在实践应用性很强的部分,采用多媒体和教学录像的模式。通过这个办法,一方面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可以牢固透彻掌握;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大大增加教学内容和信息量,可以将最新的知识和问题动态及时向学生传递。在实验课教学中,还采用预习、课堂提问、教师讲解、实验报告、随即小测验以及口试等教学手段,目的是要强调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各个环节、计算方法的理解掌握,同时对实验过程中某些干扰因素能够具有充分的分析、判断和解决办法。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及时纠正学生错误和不规范的操作,养成正确、规范的操作习惯。改革以往仅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仅从实验报告评定学生实验课成绩的办法。对实验成绩的评定采用平时成绩、实验考试成绩、实验报告相结合的办法。平时成绩包括实验态度是否端正、出勤情况、实验预习情况,上课回答问题的情况等;实验考试成绩主要是口试成绩,即学生从老师准备的考试题中选择两道题,进行口试回答,通过实践发现,口试可以很客观地反映学生在实验课的学习情况。注重科研结果向教学内容的转化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使自己的教学能够真正吸引学生,能始终站在学科发展的最前沿,离不开科研支持。但科研水平的提高,并不等于教学质量也会自然而然地得到保证,这需要一个转化过程。所以必须强化科研为教学服务的意识,重视科研成果向教学效果转化。积极倡导“产、学、研”结合的教育理念,瞄准地区渔业产业水环境面临的关键问题,运用国际国内先进的研究方法,将其纳入课题研究,同时也吸纳一部分理论知识扎实、热情高、动手能力强的学生通过科研实践的方式参与课题研究,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向学生传授理论和实践知识,同时,科研结果及时地补充到理论教学内容中,能使教师教学紧密结合生产实际,不断跟踪前沿问题,贴近实际,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能使教学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高校水产养殖专业水化学教学改革的实施,不仅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有了非常大的提高,而且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提高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这门课的教学改革依然任重道远,双语教学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尝试和运用,培养国际化人才,将教学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本文作者:杨雨虹陈伟兴黄金善工作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篇5

0引言

在以往的饲料学课程中,多以陆生动物为主的课程内容以及偏向于对学生进行大量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灌输的传统教学方式等,已经无法有效满足现如今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因此有必要对水产养殖学中饲料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本文通过对此展开相关分析研究,可为水产养殖学中饲料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提供必要的理论参考与指导帮助。

1水产养殖学中饲料学课程教学内容优化

1.1结合专业内容补充

当前水产养殖学中饲料学课程中,在向学生解释说明具体研究原理与研究内容时,通常会选择以陆生动物为例,且主要表现为列举大量相关研究数据。因受到课程内容局限性的影响,使得学生难以深入接触与水产动物有关的饲料学课程内容。因此在大力开展水产养殖学中饲料课程教学改革时,首先需要从教学内容改革入手,通过充分结合具体专业特点,及时对其欠缺的教学内容予以补充和完善。例如笔者在饲料配方设计的教学当中,除了利用现有教材中的陆生动物教学案例,还增加了包括淡水鱼与海水鱼等在内的诸多水产动物品种,并从网络中精选出和“浮性、慢沉性以及沉性饲料”相关的海水鱼、淡水鱼实际生产中设计使用的饲料配方案例。要求学生采用比较分析的方式,对比陆生动物和水产动物在配制饲料与开发利用饲料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与共性,进而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可以达到丰富教学内容、扩展学生学习视野的效果。

1.2丰富更多教学资源

为了能够进一步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和学习欲,使得学生在课下也可以自主开展饲料学课程的探究与学习,教师在深化水产养殖学中饲料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时,同样也需要积极利用互联网等多种途径与渠道,挖掘更多的教学资源,为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成效奠定良好基础。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具体教学内容,从知网、万方数据库等资源库中,精心筛选出与本课程相关的国内外研究论著、学术论文,使得学生可以通过阅览大量研究论文、学术著作,全面掌握饲料学科最新发展与研究动态,加深对所学知识技能的理解与记忆[1]。与此同时,笔者也主动向学生分享包括中国饲料网和饲料工业网等在内的一系列具有较高权威性和专业性、学术性的网站,鼓励学生在课下通过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浏览这些网站,获取更多与本学科有关的知识内容,进一步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

2水产养殖学饲料学课程教学手段创新

2.1灵活运用多种现代教育技术

在水产养殖学中饲料学课程的教学方式改革中,教师应当尽快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在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学习需求等基础上,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采用多种多样的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在增强饲料学课程教学新颖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自身学习成效。例如在讲解饲料配置的相关内容时,笔者便通过运用电子白板,向学生展示目前在海水鱼、淡水鱼等水产养殖中,实际使用的各种饲料的图片。在此基础上,利用Flash软件制作了一个有关饲料配方设计与配置的动态教学视频,在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对视频内容进行认真观看,进而使得学生可以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饲料配方设计与配置的具体步骤及相关内容,在有效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之余,使得学生可以深化饲料学课程学习。

2.2采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模式

在实现水产养殖学饲料学课程的教学深化改革中,为有效帮助学生深入掌握更多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并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综合实践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原本的纯理论式灌输教学模式,转变为使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意识地提高教学的实践性。例如在讲解花生粕饲料对虾生产养殖的实际影响中,笔者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将其分为若干学习小组。随后通过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将水产饲料企业中真实的饲料实验项目引入课堂中,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充分运用以往所学知识技能,以小组讨论与合作探究的方式,尝试围绕该饲料实验项目,设计有关花生粕饲料对虾生产养殖影响的实验。引导学生选取虾增重率与成活率等生长性能指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利用实验的方式适当调整添加使用的花生粕饲料量,对花生粕及其使用量对虾生产性能的具体影响进行实验分析。从而使学生可以在亲自参与实践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完成对本课程内容的消化理解与熟练运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当地水产饲料厂,使学生可以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饲料厂选用饲料原料、设计饲料配方等方法过程,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接触企业管理、生产流程管理等其他领域的知识技能,对促进学生在饲料学课程中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水产养殖学中饲料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篇6

我校的水产养殖专业是山东省应用型特色名校建设的重点建设专业,该专业学生既要掌握水产养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又可在水产养殖、饲料企业、教育、科研和管理部门从事健康养殖、科学研究、水质监测及管理工作。分析化学是与其专业技能联系比较紧密的一门课程[1-5],是水产养殖专业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的一门基础必修课,但根据现在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有关要求,该课程理论授课学时压缩较大,目前只有24个学时,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见表1。如何利用有限的课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学习效果,使得《分析化学》能够为水产养殖专业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是值得任课教师思考的问题。笔者根据对该课程的教授,结合水产养殖专业的特点,分析了分析化学课程在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进行了改革和探索。

1.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1)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占有1个学时,旨在让学生了解试样的采集、制备、分解、分离和富集的一般过程,但在实际分析工作过程中,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代表性、准确性,同时也是分析过程中最困难和复杂的步骤。1个学时的讲解过于简短,学生只是通过死记硬背记住了定量分析的几个步骤,然而对每个步骤的操作过程还是不够了解。建议将此部分学时增加,课前提前安排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课堂上针对水产养殖专业中通常用到的固体(如鱼饲料)、液体(水产养殖水样)和气体试样的采集、制备和分离工作进行讲解,这些实例可以给学生生动展示分析测定前的各步操作内容,把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和真实。(2)误差与数据统计处理中牵扯到较多的数学公式,课前需让学生做好预习工作,课堂上直接给出相关公式,结合计算题讲解。对于分析数据的取舍,讲授四倍法和Q(舍弃商)法,而以Q法为准。分析数据的取舍旨在通过分析上报分析结果,而并不是公式本身的记忆,所以应让学生意识到上报分析报告的重要性。建议将学生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学生做“老板”,提供测试数据,另一组学生做“测试员”,对测试数据进行取舍并向“老板”上报分析结果,提高课堂的活跃程度。(3)由表1中可知,四大化学滴定法占用12个学时,而该专业学生在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普通化学》中已经学习了四大平衡的基本理论,所以只要把分析化学中应用的内容在以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重点讲授滴定分析的共同点、滴定突跃、滴定曲线、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即可,可将此部分内容学时减少。(4)氧化还原滴定法和电势分析法均涉及电极电势和能斯特方程,建议将两章合并讲解,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电极电势和电池电动势的关系。(5)21世纪分析化学的发展由仪器分析引领,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包括信息化、智能化、微流控芯片化、在线化、实时化、原位化、仿生化、高灵敏化、高选择性化、高通量化、无损化等,以及生物分子序列快速测定技术,医学上的个性基因序列测定和疾病预防技术等。水产养殖专业的学生虽然不是专业的分析化学工作者,但应对最先进的仪器分析技术有所了解,建议增加本部分内容的概述性教学,让学生与时俱进,站在科学的最前沿。

2.教学方法改革

(1)教学模式改革。在我校水产养殖专业中,对分析化学这门课程的讲授,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学生听课效果好,对所讲授的知识内容理解透彻、牢固扎实,但是这种方法,课堂教学信息量有限,很难在课堂上利用更多时间引用实际生产、生活中鲜明、生动的例子说明、解释某些分析化学问题,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不能最大限度地被调动起来。因此,如何采用板书教学调动本专业学生的积极性是本门课教学过程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我们采取新型的教学模式解决这一问题。教学模式的步骤如下:预习、启迪性讲授、自学、探究、总结性讲授。启迪性讲授和总结性讲授突出的是教师的教;预习、自学和探究强调学生的学。其中,探究是抓住重点和难点问题展开讨论,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探索研究式教学的组织者,处于主导地位,在教师指导下引导学生进行探索研究。在学生预习的前提下,教师进行教学重点和难点知识的启迪性讲授;然后,学生通过自学和探究消化和吸收,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性讲授。(2)教学理论改革。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是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下自主完成的,教师应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充分讨论、协作、交流,自主完成各种学习任务。在课堂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因课而宜、因人而异、互相结合、取长补短。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和接受知识能力的培养,启发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实现分析化学教学的“双向交流”。例如:讲授四大化学的滴定突跃影响因素时,在介绍了酸碱滴定突跃的影响因素之后,针对其余三种滴定方式,让学生主动思考找出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帮助学生理解四种滴定突跃的影响因素。这样促进了学生主动思考,而且加深了学生的印象,还为后面的学生实验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将课堂与学生的普遍问题结合并进行课堂讨论。课前由教师拟出讨论提纲布置给学生,学生在课下自学后进行课堂讨论,老师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讨论的内容与进度,在讨论中使学生个性充分发挥,综合水平得到提升。

3.考核方式改革

考核能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程度,也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目前,我校分析化学课程成绩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其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考勤、课堂表现、作业情况等部分。该考核方式面对不同专业学生时略显单一,针对不同专业的特色考核方式才具有实效性。建议如下:首先将考核形式变为平时成绩占30%,课程论文占10%,期末考试成绩占60%。课程论文的主题内容为分析化学在水产养殖专业中的应用,启发学生将分析化学的知识联系水产养殖专业的研究前沿问题或者是水产养殖专业的社会热点问题,例如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的含量、鱼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水产养殖病害的检测等,都需要分析化学中的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技术,让学生真实体会到分析化学这门学科与自己专业联系的紧密度。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还减轻了学生期末考试压力。此外,期末考试内容除考查分析化学基本理论、概念和运算外,还可增加一些与生产生活实际相关的题目,检验学生对知识是否灵活掌握并学以致用。

4.结语

水产养殖专业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必须精选教学内容,并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同时优化考核方式,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学习水产养殖专业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徐光宪.对分析化学教学的两点粗浅看法[J].大学化学,2008:1-10.

[2]邱海燕,张世红,罗米娜,等.分析化学教学改革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2011:68-71.

[3]张晓娟,黎永秀,王胜碧.分析化学教学改革初探[J].安顺学院学报,2011:88-90.

篇7

水产养殖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社会急需的高等水产养殖技术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走出校门就直接进入生产一线。能够从事从事内陆水域和浅海水产经济动植物增养殖、病害防治、水产药物、水产动物饲料及相关专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二、水产养殖专业学生就业特点

1.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生社会需求旺盛

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的迅速发展及蓝色海洋经济的快速开发,辽西沿海地区水产养殖业发展前景广阔。因此,需要更多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专业人才。

2.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生专业定位不明确,就业稳定性不强

通过近几年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发现,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生要在水产行业找到一份工作并不困难。但水产养殖属于条件较艰苦的行业,水产养殖基地距城市繁华中心较偏远,地理位置比较偏僻,生产期间业余生活比较枯燥。另外,育苗场及养殖场的工作及食宿条件较差。由于学生对自我、水产行业和具体的企业了解不充分,很多同学在选择就业时没有准确定位。进入企业参加工作后发现,从事水产行业基层工作很辛苦、很枯燥,没能很好地看到岗位的发展前景,许多同学产生失落感,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特别是城市长大的学生对水产养殖的工作排斥性更强。另外,学生在对选择的岗位失望后,会产生换工作的想法,频频更换企业和岗位,就业稳定性不强。学生自我定位不准确,就业稳定性不强,不仅给用人单位带来极大的损失,给学校的声誉带来极大的损害,同时也对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水产养殖专业就业解决对策

1.树立正确的水产就业观念

通过多年的学生专业思想工作调查发现,在学生中对水产养殖专业认识中存在误区,认为水产养殖专业的毕业生只能去从事育苗和养殖工作,导致很多学生感觉毕业后就业道路非常狭窄。学生入学初始,通过往届毕业生事迹宣传、知名企业介绍等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观念。其实学生应树立大水产的观念,水产行业给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基本是两类,一是技术型的,如水产动物的育苗、养殖和病害防治等;另一类是水产业务型,如水产饲料业务、水产药物业务等。这就要根据同学的特点进行分别指导。

2.提高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水平

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一大特点是就业环境差,压力大、强度强,要在水产行业能有所发展,就必须要调整好心态,做好吃苦的准备。我校高职层次水产养殖专业培养目标是是培养适应水产养殖生产一线,能吃苦、能创业的应用型技术人才。通过社会生产实践、校企合作等形式引导学生调整心态,提高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专业观念。

篇8

(1)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

(2)沿途参观了冯家湾虾苗基地。

(3)螺旋藻养殖基地;

(4)南海水产研究所海润珍珠养殖场;

一:首先到达参观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位于海口东南方向琼山境内,红树林在这里的海滩上绵延50公里,面积达3337.6公顷,海南的红树林以琼山、文昌为最,其中琼山市的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是游人去得最多的景区之一。面积4000多公顷,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红树林保护区,是中国七个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保护区之一。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滨海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的植物群落,其大部分树种属于红树科,生态学上通称为红树林,是能生长于海水中的绿色植物。从照片上可以看出,这里的红树林生态环境极好,适合各种生物繁殖生活,水中有多种生物,包括各种鱼类诸如血蚶、蚝、对虾、青蟹、血鳝,各种蛇类等。生物资源及其丰富。据介绍,这里的红树林生长良好,涨潮时分,茂密的红树林树干被潮水淹没,只露出翠绿的树冠。我们到时,正处于涨潮前期,能看到水已经淹没树根,只有气生根还露出水面。有经常性腿潮涨潮,有利于生物生长发繁殖,因此这里生物物种繁多。

二:参观红树林后,汽车开到冯家湾,沿途参观虾苗基地。这里是中国南方最大的虾苗培育基地。这里实际形成了冯家湾———椰林湾地区对虾种苗产业带拥有种苗厂家400多家,虾苗总数占全省80%左右,成了远近闻名的“虾苗谷”。但是,从沿途参观来看,这里的基地虽然总体规模大,但都是小规模个体养殖较多,技术力量也很薄弱,竞争力不会太大。需要引进大量技术人员提高育苗技术和技术创新才是出路。

三:到达三亚后休息一晚上,晚上我到三亚海滩看看,这里的海水比海口的海水干净多了,说明三亚市的生态环境确实很好。

次日上午(五月十七日)到螺旋藻基地参观。我们主要参观了螺旋藻的室外水池培养:

图中看到的转动的是为了防止螺旋藻沉积在池底,加快流速。

下面是螺旋藻培养完成后进行过滤获得螺旋藻液,此时获得浓度极高的螺旋藻,再加工后可以生产了。螺旋藻目前在海南大规模养殖的只有一家,原因是不好养,同时市场需求不是很大,没有稳固的销路。

四,紧接着我们到南海珍珠研究所参观珍珠养殖,这里有专门解说为我们讲解:

这是我们看到的几个珍珠贝:

珍珠贝在海里称贝,在淡水中叫蚌,海水珍珠的价格一般你淡水高,他们的区别在于:海水珍珠和淡水珍珠的区别

珍珠文化底蕴深厚,早在几千年期就已经开始使用珍珠作为贵族和皇家权威的象征。明代有人把用铅块做好的佛像放入蚌壳中,形成佛像珍珠。现在的几个超级珍珠都分别藏于世界各大博物馆和知名收藏家手中,价值上千万美元。

篇9

1.水产养殖抗菌药物种类

1.1氯霉素类

包括氯霉素和甲砜霉素。氯霉素对革兰阳性、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且对后者的作用较强。在渔业中主要用于治气单胞菌引起的疾病,由于氯霉素具有杀菌强,效果好等特点,所以在水产养殖中应用非常广泛。甲砜霉素主要用于弧菌病和狮鱼的类结节症的防治。但是由于氯霉素类抗生素有严重副作用,已被禁止使用。

1.2 磺胺类

磺胺类药物是应用最早的一类人工合成抗菌药物,主要包括磺胺嘧啶、磺胺甲恶唑、磺胺甲氧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间二甲氧嘧啶、磺胺甲基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甲氧嗪等。磺胺类药物属于广谱抗菌药,血液中最低有效浓度为0.05mg/ml。具有抗菌谱广、疗效强、方便安全等优点,对水产养殖中的细菌性竖鱼鳞病、弧菌病、肠炎等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1.3 四环素类

主要包括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和去甲金霉素(我国已经不生产)等。四环素类药物是一种碱性的广谱抗生素,是快速抑菌剂,在高浓度具有杀菌作用,抗菌谱广,价格便宜,用于治疗鱼类弧菌病、对虾瞎眼病、对虾菌血症以及气单胞菌引起的疾病等。

1.4 硝基呋喃类

主要包括呋喃西林,呋喃唑酮,呋喃妥因等。由于呋喃唑酮除了防治疾病,还有促进鱼类生 长发育的作用,在水产品体内代谢很快,所以呋喃唑酮在育苗和养殖中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呋喃唑酮对人体有严重的危害,已被禁止使用。

1.5 喹诺酮类

喹诺酮类药物已经在我国人医和兽医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对水产品的细菌病具有巨大的潜在的应用价值。被认为是理想的抗菌药物。喹诺酮类药物按发明的年代的先后和抗菌性能的不同,分为三代。第一代:系指60年代开发的,抗菌谱较窄、抗菌作用弱,主要包括萘啶酸、吡咯酸、恶喹酸等;第二:系70年代开发,抗菌谱有所扩大,抗菌作用有所增强,主要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效的抗菌药物。主要包括新恶酸、噻喹酸、吡哌酸等;第三代:即氟喹诺酮类药物,效果要远远高于第一代和第二代喹诺酮类药物。

2.选择抗菌鱼药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2.1 有效性的问题

水生动物服用抗菌素药物后,机体会出现相应的改变,如病情好转,说明药物有效;病情无变化,说明药物疗效欠佳或者无效;病情恶化,说明用药不当或者失误;若出现新的病变,则有可能是药物造成的不良反应。因此,使用抗菌药物一定要考虑药物的治疗效果。判断鱼药有无效果,一般以药饵投喂后一周内停止死亡或只有少数鱼死亡的为疗效显著;超过一周停止死亡或死亡数明显减少作为疗效缓慢或好转;施药后死鱼数不减少甚至病情加重的作为无效。同时还要考虑摄食率、增重率、饲料效率等方面。在选择抗菌素类药物防治鱼类细菌性疾病时,应该采用在现场分离到的致病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病原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一般采用药敏纸片法和两倍稀释法。测定从患病水生动物中分离病原菌对各种药物的敏感性,是保证药物治疗效果的关键。

2.2 安全性问题

养殖户为了追求水产品的产量,防止鱼病发生,往往采用高密度养殖并大量使用各种渔药、饲料添加剂、激素等。特别是大部分养殖户为非规模化小型养殖户,不按国家、省级标准要求和规定使用渔药,不遵守渔药休药期规定,主要表现在盲目加大药量或长期低剂量使用抗菌素,造成药物残留,甚至是使用禁用药物,从而造成水产品药残超标问题,影响水产品的食用安全。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各种药物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养殖者在选择抗菌药物防治鱼病时既要考虑防治效果,也要考虑药物的安全性。一些鱼药虽然对治疗疾病非常有效,但因其毒副作用或具有潜在的致癌、致畸、致突变等毒性而被禁止使用,如孔雀石绿、硝基呋喃、氯毒素、五氯酚钠、喹乙醇等药物长期以来在水产养殖鱼病防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这些药物对鱼类和人类的危害和毒害作用,农业部2002年《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农牧发[2002]1号),禁止以上药物等19类兽药及其化合物在食品动物养殖过程中使用。对于允许使用的药物,应该严格遵守药物休药期,对不同的水生动物各种药物都有不同的休药期。休药期内,渔药通过代谢和排泄,在水生动物体内的残留可降低至最高残留限量以下,因而在食用前可基本保证其安全。但目前水产养殖的“休药期”意识还比较薄弱,养殖者和经营者为了掩饰水产品患病时的症状,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上市前使用药物;或将休药期尚未结束的水产动物起捕上市。

3.科学合理使用抗菌素

3.1 抗菌素药物使用的基本要求

(1)对经临床和实验室确诊患病的鱼类,应在技术人员指导下,按照药物使用说明书针对适用疾病进行对症治疗。

(2)所用的药物应具有产品批准文号;所用进口药物应具有《进口兽药许可证》;所用兽药的标签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04号规定。

(3)药物使用应遵循《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以及ny5071相关规定执行。

(4)原料药不得直接加入饲料中使用,应制成预混剂后添加到饲料中。

(5)使用药物时应填写《水产养殖用药记录表》,并保存至该批水产品全部售出后二年以上。

3.2 适宜的药物剂量

药物的剂量可以同时决定药物对宿主和病原体作用的强度,换句话说,药物的剂量是要保障宿主安全、健康,并抑制和消灭病原体。在一定范围内剂量愈大,药物的浓度愈高,作用愈强;反之,作用愈小。通常,药物的剂量分为最小有效量、常用量、极量、中毒量。剂量的选择范围一般是在最小有效量以上、极量以下的药量称之为安全范围。最小有效量不能发挥充分疗效,容易延误病情,而极量则往往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甚至危及宿主的安全。抗菌素类药物一般以口服形式给药,给药剂量应根据养殖水体中吃食鱼的体重而确定,药物通常是混在饲料中给患病鱼类,所以要根据摄食鱼类的摄食率来计算饲料中应添加的药量。

3.3 科学的用药时间和次数

抗菌素药物用药的疗程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给药的间隔时间,即一种养殖生物经确诊疾病后,每日用药一次或每日用药两次或更多,或隔日用药一次;二是总共应当用药多少次和多少天。用药的间隔时间和疗程是根据具体药物的半衰期(t1/2)、药物在机体内吸收、分布和排出的过程即药代动力学以及药物在机体内对病原体的作用力确定的。养殖者和技术人员必须按照药物使用的说明,严格掌握用药次数和用药量,切勿随意增减。用药时间则应根据具体的药物、养殖的种类、疾病的类型等综合考虑。如日本对虾患细菌性弧菌病,则应在傍晚或夜间投喂抗菌素药饵,因为日本对虾白天潜伏泥沙而晚上有外出并摄食的习性,因此在夜间投喂药饵对该病的防治更为有效。口服抗菌素药一般5—7d为一个疗程,每d1-2次。

3.4 严格遵守休药期

篇10

中图分类号 S9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2-0335-01

水产养殖专业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在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时,要从行业的发展及需求出发,对学院自身的条件进行分析。当前,我国的水产养殖业正处在一个科技含量快速提高的发展阶段,由劳动密集型行业逐渐向科技含量密集方向转变,特别在鱼虾苗种大规模繁育和高价值水产品养殖2个方面,不仅需要大量懂专业的人才,更需要会操作能实践的技术型人才。

地处长江中下游的扬州大学,左右紧邻里下河地区,北接高邮邵伯湖泊,南靠长江,水系复杂,水产养殖历史悠久,产业兴盛。扬州高邮地区的罗氏沼虾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一。因此,在扬州大学健全发展水产养殖学科,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而且在学生教育培养上能实现实践能力的锻炼,从而发挥出扬州大学学生的竞争优势。

1 人才培养目标及实践教学的体系组成与安排

扬州大学水产养殖系的人才培养方案定位于培养当今社会所需要的综合应用型人才。结合水产养殖学的学科特点和学校的地域特色,为使学生能够将知识结合实践,在具体的应用中分析和解决问题,必须加强其在实际工作中的锻炼。所以,扬州大学在水产养殖的课程体系建设中着重加强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由实验课、试就业实习(自愿原则)、课程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5个环节构成(表1)。

水产养殖学实践教学的时间分配主要依据以下几个原则:①实验课与其他的基础课或是专业基础课同时进行,试就业实习为自愿项目,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某个暑期前去相应的公司进行试就业实习;②课程教学实习安排在第4学期与第5学期之间的暑假期间,即在第5学期开学前2周学生们返校,进行课程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在第6学期的4、5月进行,因为水产育苗的主要品种繁殖期大部分集中在夏初,所以该部分实习尽量安排在4月。毕业实习安排在第8学期的3、4、5月,一般进行2~3个月。

2 水产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

2.1 实验课和课程教学实习的实践方案

实验课穿插在整个本科教学过程中,相关课程安排在某个学期,实验课便安排在此学期。课程教学部分的实习主要集中在水生生物学上,依据专业的学生人数将学生分组,分别采集扬州城内的5个湖泊内具有研究意义的生物,并对所采集的生物进行显微镜观察、分类、制成标本、保存。该课程的教师将指导各实习组的全部教学活动并进行综合研讨、规划和总结。

2.2 生产实习的实施方案

将全部学生分成观赏鱼繁育、四大家鱼繁育、海水鱼虾类繁育三大组进行为期1个月的实习,有关课程的教师将分别指导各实习组进行分析、讨论、总结。在生产实践中锻炼学生的责任心、细节观察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鱼类苗种的繁育是一项风险很大的生产活动,需要多年的经验积累,在此类实习中要让同学们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多观察思考,多交流总结,行动规范,严谨认真。由于水产养殖环境复杂,水电交织,特别是中华绒螯蟹,罗氏沼虾等生物育苗期间需要使用盐水,所以在生产实习期间一定要注意学生的人身安全,可将学生分组,禁止单人作业和私自外出。

2.3 毕业实习的实施方案

针对毕业生实习实施方案,具体可采取以下方法:一是可根据学生的综合学习成绩和拟就业方向,采取自愿申请和组织批准的方式确定学生参加毕业实践教学的形式。二是可组织多名学生集体去生产单位结合某项生产任务,在有关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独立地进行系列养殖生产并撰写毕业实习报告。三是临近毕业前,学院可根据学生自身的专业素质,寻求相关的公司作为试就业的实习单位,该实习项目为学生自愿选择项目,相关实习公司提供学生相应的报酬,让学生从工作岗位的角度了解所学专业。

3 水产实践教学的经验

3.1 水产实践教学的基础——合作

拥有高水平的实习单位是水产实践教学能够有力实施的前提和基础。近几年,扬州大学水产养殖专业有80%左右的毕业生直接投身于生产一线,由此可以看出,对于他们的实际能力的锻炼是尤为重要的。鉴于此种情况,扬州大学对合作实习单位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选择,确定将邗江国家四大家鱼苗种繁育中心、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吕四增养殖中心及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作为学生主要实习基地。这3个生产实习单位均是具有多年承担生产科研经验的,拥有一批具有高职称研究人员和大量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以及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完备的场所设施的单位。学校同时还与如正大饲料有限公司 、苏州海大饲料有限公司、北京生泰尔生物有限公司、六合饲料有限公司等学生就业热点单位进行试就业与毕业实习的良好互动,进一步为学生就业打下基础。从整体的培养计划来算,水产养殖系的学生在大三期间的生产实习和大四期间的毕业实习以及试就业的实践性学习基本都在与学校有良好互动的教育单位进行,使得大家对水产养殖这个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有了很深的了解,对水产业界的现实情况有了清醒的认识,为其今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为了使实习实践运行过程规范有序,学院在友好协作的原则上与合作教育单位签订合作协议书并挂牌。同时在学生实习指导方面,学校在对方单位聘请了部分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作为学生的实习指导教师。

3.2 水产实践教学的难点——考核

在教育改革日益深化的今天,实践教学在实施的过程中也相应地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特别是在对实践教学进行考核时[1]。为了确保合作教育的质量,学院必须确立明确的实践教学的考核目标及考核方法,并加强对实践教学的考核力度。为了落实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学习,扬州大学水产养殖系实行了双导师制,2位导师中一位是带队老师,另一位是实习单位车间负责人。在对学生的实习进行考核时,一般采取专业实习报告及实习讨论的形式;学生的成绩将由带队教师以及合作教育单位的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习态度及行为表现情况进行考核,但由于一个班级分不同组到不同单位由不同带队老师进行考核,考核标准一般无法达到完全一致。

为了尽可能使考核标准在执行时达到一致,应在今后的工作中对考核准则进行细化,并明文列出。同时,学校应加强对带队教师的监督与管理,对教师到场指导频率、内容等提出明确要求。

3.3 水产实践教学的收获与意义

3.3.1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生产实习是组织学生到现场从事一定的实际工作,以获得相关的实际知识和技能,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2]。学生单纯的通过课堂形式获得专业知识不仅达不到教学要求,更达不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目的,特别是对实践经验要求很高的专业课。因此,教师必须通过课堂讲授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才能达到教学目的,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也可以将课堂所教授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实习中,进一步学习并掌握实际操作和技能。

3.3.2 增强学生对水产养殖专业的认识和了解。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意识态度的培养和组织纪律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在实习结束前,要防止学生们的懒散态度,要求学生自觉巩固实习期间各方面的收获,并征求实习单位意见,对学生做出评价。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在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前景的思考上获得双丰收。

3.3.3 提高学生就业率。实践教学活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文化、专业、身心等方面的素质,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方面也得到锻炼[3-4]。扬州大学水产养殖系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是在饲料公司、养殖场、渔药公司等行业中从事生产、开发、销售等方面的技术与管理工作。从用人单位及学生们的反馈情况看,学生基本都能够较快胜任工作并迅速适应社会。较多用人单位对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生的评价是:“吃得了苦、做得了事”。有些用人单位在学生还没毕业就开始纷纷预订名额。据统计,近几年扬州大学水产养殖系的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为100%。

4 结语

近年来,实践教学已很大程度地融入了扬州大学水产养殖专业的教学中,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学校必须根据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实习企业的实际情况改革创新,从加强校企合作、建立稳固的培训基地、调动带班老师的积极性、加强带队老师培训等多方面入手,多管齐下,才能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5 参考文献

[1] 李懿,张军前.高职高专院校专业生产实习的探索[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