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19:5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数字化用户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图书馆开展多元化服务的意义
图书馆是知识的海洋,是智力资源的宝库,它蕴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成果。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有着丰富的文献资源,它是人们接受全面系统的素质教育所吮吸不尽的科学知识营养源泉。这种独特的物质优势是任何其他场所无法替代的。
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形势下,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图书馆工作还存在不少差距。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公众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增多,来图书馆借阅文献的读者,较以往有减少的趋势,传统的图书馆阵地服务方式显现出了它的局限性,图书馆函待在工作手段、工作内容等方面做出重大转变。同时,与图书馆硬件条件的改善相比,图书馆工作的内涵建设相对滞后,图书馆社会教育功能急待增强,开展多元化的综合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这些问题影响了图书馆既定的社会作用的发挥和图书馆事业的持续发展,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应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近年来,为扩大服务范围,提高社会效益,各级图书馆积极开展面向社区、面向农村、面向基层的延伸服务,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国家陆续实施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送书下乡工程和中华古籍善本再造工程等重大文化举措,也为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拓展和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
笔者将结合河北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情况探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图书馆多元化服务中凸显的优势作用。
2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图书馆工作紧密结合
2007年5月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天津召开的全国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中就指出要依托文化共享工程、互联网延伸图书馆服务工作。他还指出文化共享工程是数字图书馆服务的早期实现形式,是图书馆重要的工作内容。各级图书馆要紧密结合共享工程的推进,抓紧开展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图书馆建设。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2002年4月由文化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一项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新工程。文化共享工程应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对中华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的整合,利用覆盖全国的网络服务系统,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
文化共享工程以国家图书馆和省级图书馆为平台,以基层图书馆、群艺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文化中心)、校园网、有线电视网以及基层党员教育的网络为依托,实行统一的服务,分级管理,逐步建立遍及城乡的文化信息资源服务网络。
3推进多元化服务的进程、全面实现多元化服务
笔者认为多元化服务的含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3.1提供服务的文献载体多元化
现代化的图书馆不仅可以向读者和用户提供印刷型文献,也能够提供数字化文献,包括数字化全文文献和知识数据库等。这样,读者既可以获取系统的学科知识和自己特殊需要的知识单元,以满足一般阅读和科学研究的各种需求;也可以适应读者阅读、查阅各种载体文献的习惯。
从读者需求和阅读习惯来分析,人们从印刷型文献获取知识的方式和阅读习惯在我们可以预计的将来将广泛地保留。但是各种形式的数字化文献和先进的传播手段的出现,给传统的方式和阅读习惯带来很大的冲击,人们已经越来越多地通过先进的传播手段来利用数字化文献。这就造成了人们对各种载体文献和传播手段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必须改进,以适应这种环境,创造一种综合性的获取信息的方式,以最大程度来满足读者获取信息。
文献信息的载体和形式内容是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不断演变发展的、在现代图书馆中,数字化文献、影像制品、缩微制品,电子期刊的人藏量越来越大,数量越来越多,利用率越来越高。对此,国家也制定了一系列规定和标准,比如根据UB3469规定,电子文献载体类型及其字母标识,具体如下:
①磁带(MT)②磁盘(DK)③光盘(CD)④联机网络( OL)
文化共享工程资源建设有别于图书馆传统的文献资源建设,强调的是数字化资源的制作和合理利用,形式涉 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
文化共享工程资源建设弥补了目前国内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不足,除了文献资源数字化,还包括动态文化资源信息,各种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制作,针对不同服务群体可以组织和调整数字资源。文化共享工程有更为宽广的资源攫盖面,更具灵活的制作方式。
笔者认为将文化共享工程数字资源和数字图书馆建设有机结合,对基层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将是极大的补充。
到2005年底,全国文化共享工程数字资源总量已达到34TB(1TB数据量相当于20万字的电子图书25万册或920多个小时视频节目)。到2007年,河北省分中心资源建设已整合、自建、购买资源l0TB,并建成了燕赵文化名人、河北杂技、河北梆子、红色旅游等一批独具河北地方特色的专题资源库。
3.2服务手段和形式的多元化
服务手段和形式的多元化是指要坚持图书馆传统的阵地服手段和形式,同时利用网络传播手段进行知识传播。
3.2.1弥补传统服务手段和形式的局限性
图书馆传统的阵地服务手段和形式很难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人们获取文献也就受到了很大的局限。对于偏远地区的人们来说,这种局限会成为他们获取知识的决定因素。
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化文献就突破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实现了人们获取知识的平等权利。
3.2.2缓解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短缺
由于没有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运行保障机制,县、乡镇和村级公共文化机构的人员保障和经费保障存在困难,形成了很大一部分基层图书馆和文化站图书室设备落后、资源匾乏,没有能力开展有效的文献服务活动。
文化共享工程利用网络的传播优势,为基层文化传播搭建了一条高速公路。文化共享工程通过网络向基层图书馆和文化站图书室输送各种类型的数字化文献,大大地缓解了基层文化设置资金短缺的问题。
文化共享工程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互联网、卫星网、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网为主要传输渠道,光盘/移动硬盘为辅助传输手段的网络传输体系,实现了文化信息资源的有效传递;在终端服务上,提供了国家中心网站/省分中心网站、省分中心镜像站、卫星终端服务系统、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系统、有线电视、数字电视、光盘、移动硬盘等手段,方便广大群众以多种方式从不同渠道获取和使用文化信息资源。
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的定位是面向基层,服务大众,这与图书馆“任人借阅,不取分文”的“公益性”原则性质是一致的。河北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近年来开展的特色服务活动形式丰富多样。河北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开展了文化信息资源“服务快车”驶进社区,“文化信息资源服务农民工”活动,参加跨系统的大型国际信息化展会“河北省国际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博览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我的数字生活”网上系列活动等。其他各市县支中心,乡镇、村基层服务点也充分利用文化共享工程设备、优秀资源开展了多种惠民活动。
3.3服务内洒多元化:开展多元文化服务
有关多元文化服务的3个指导性文献:《澳大利亚规则》、《多元文化社会:图书馆服务指导方针》1987年版和1998年版。这3个文献是作为一种标准发行的,提出如何公正、公平地为多民族、多语种、多文化背景的少数读者群体服务是衡量图书馆现行服务是否充分的基础,应该落实在图书馆制定计划、公平地采购文献和提供服务方面,确保促进多元文化的少数读者群体之间的相互理解。
3.3.1在边远、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多元文化服务的意义
在我国充分尊重边远、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平等权利也应体现在文化教育和传播。文化部有关负责人曾在2008年全国文化厅局长会上表示,文化部将抓紧规划并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国家、省、市、县、农村乡镇(城市社区)、农村行政村六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其中重点是贫困山区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
开展多元文化服务,将在提高边远、贫困地区农村信息化水平,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文化发展上的差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角。
开展多元文化服务,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挖掘保护工作顺利开展,有利于弘扬和传承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加强各民族的相互了解,消除偏见,增进团结,进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保障。
3.3.2在城市建设中开展多元文化服务的意义
城市建设中开展多元文化服务的意义,上海图书馆馆一长吴建中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开展多元文化服务,不仅能让所有外籍和外来人员心情舒畅地生活和工作,而且能吸收优秀外来文化,吸引优秀外籍人才。在服务方面,除了借阅服务外,图书馆还要为少数群体提供其他服务,如介绍当地情况,帮助他们学习和掌握当地语言,上门服务等。
针对群体文化服务方面,河北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新农村建设、农民工、未成年人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在我省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建设尚属空白。如何能将文化关怀的触角延伸更广,更深人,更人性化需要图书馆人在未来资源建设和服务工作中考虑。
4结论
通过以上对文化共享工程自身特点和优势的分析,可见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引人文化领域,提高了文化工作的科技含量,实现了文化传播和保存载体的转变。文化共享工程主要依托各级公共图书馆推进,在工程的实施中,大大提升了各级图书馆的自动化、网络化水平及服务能力,为图书馆服务向基层延伸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图书馆开展多元化服务是完全可以结合文化共享工程的网络平台、技术支持、特色资源优势来开展活动。如果将工程的实施成为推动图书馆工作的有力抓手,则能够促进覆盖城乡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体系的建立,提升各级图书馆的公共服务能力,树立现代图书馆形象,这必产生很好的杜会效益。
5思考
5.1积极开展网上服务,内容和方式勇于创新
5.1.1数字化资源建设和网络服务的创新
数字化资源建设和利用网络开展服务已经成为全球化的主流趋势,例如美国国会图书馆开展的资源数字化项目:它正将数以百万计的书籍、手稿、相片等馆藏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以赶上、Internet的发展步伐。美国国会图书馆还拓宽了数字化资源的范围,不仅保存馆藏的印本资源,还保存一些网页内容,如美国大选、卡特里娜咫风、奥运会、伊朗人的博客等。这些内容分布在广阔的Internet上,存在的时间很短暂,因此也被它视为一种应该被数字化长期保存的重要的资源。绝大多数经数字化处理的资源被放在网络上其中两个特色栏目是“American Memor广和“Global Uateway0 o
资源,无论是印刷型文献资源还是各种形式的数字化文献资源,是图书馆和文化共享工程的立足之本。对于如何整合、加工和利用资源,我们应该加强统一的组织和指导,制定短期和中长期的工作规划,并制定相应的标准。
5.1.2开展网上咨询和知识导航服务
1) 以应用推动网络基础服务的发展
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整体的数字校园的支撑服务环境,必须统一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器软硬件资源,以满足校园网中多层次立体化服务对系统管理、系统安全、数据共享、降低成本的要求。通过应用带动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更高性能的数字化服务。
2) 整合资源完善校园数字化体系
在高校各个层次系统的建设中,始终需要贯穿对资源的数字化。已有的非数字化资源需要整合集中,新的资源经过灵活加载、规整和转换到统一的数据管理和服务体系中,因此需要建立起长期的数字资源集成的体制和机制。
3) 制定规范健全数字信息标准化`
构建数字校园的综合数据资源、应用服务和信息的统一标准,制定规范体系,实现在网络层面、应用层面、服务层面和管理层面的数据互联互通、应用模式的互联互通。
4) 推动数字资源的集成化
数字校园包括硬件环境(数字校园的基础平台、应用系统、信息化资源和人力资源等)和软件环境(数字校园建设项目的组织结构、项目投资、综合管理、师生对数字校园的态度等),更注重信息化教学、教务、科研、管理、服务行为。因此,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上的数字资源应该是集成并经过整合的信息,通过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的资源支撑服务,为学校领导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5) 推动数字资源带动生活的全向服务
建立覆盖学校教学、办公服务、人事、科研、管理、生活等各个区域的高速宽带网络环境,要建设高质量的数字化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和艺术馆等,提供面向全体师生的教学、办公服务、人事、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信息服务。在社区服务方面,要适应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需要开展各种网络化服务项目,包括电子身份、金融消费、电子商务等,为师生员工提供便捷、高效、集成、健康的生活和休闲服务,形成智能型的社区服务体系。
基于以上建设目标,数字化校园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基于面向全局业务服务的设计理念,在系统中提供数据库服务、应用支撑服务、满足教学和管理的业务应用,门户及协作服务,同时通过数据整合、应用整合平台进行资源整合、交换,实现松耦合的整体系统软件架构2。
2) 形成一整套信息标准管理规范:数字化校园校务应用建设项目的建设中,根据“统一标准”的原则,严格遵循计算机软件行业的各项国家标准、教育部颁布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同时参考国际上通行的软件开发标准和规范和以及面向本校特征的标准和规范,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能够与教育部现有和即将推出的符合部颁标准的各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软件配合使用;同时,在建设过程中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协助校方建立一套科学、实用、完善的信息化标准体系,形成《学校数据标准》以及相应规范。
3) 建成全校统一用户管理、身份认证及授权体系:提供全校统一的用户管理平台和授权、认证体系,实现各应用系统的统一授权、集中认证,充分发挥高校内部网络管理维护部门的管理职责,规范用户操作行为,强化用户合理使用网络资源的意识3。
4) 建成全校统一门户,实现一次性身份验证,并在一期建设中集成学校的原有系统,形成学校统一的门户平台,用户可根据权限灵活查询原始资源。
5) 建设统一的数据平台:是整个数字化校园校务应用建设项目实现信息共享、协同工作的根本,主要解决数据中心综合管理系统及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建立问题。在建设过程中,通过建立全校统一的信息编码规范、统一规划全校数据流,保障数据的权威性和唯一性。同时,对于全校有价值的数据基于统一的规范建立历史信息保存和利用机制,实现对于历史数据的保存和利用并实现对关键数据变更过程的跟踪和统计以及决策支持。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的建设将便于学校对全校信息的利用并面向全校师生提供更多主动的服务,并在此基础上丰富个性化内涵。
6) 遵循全局业务服务的设计思想和面向业务应用的服务框架,基于三类核心平台(共享数据中心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和信息门户平台)的基础上,教务处,青工部,招生就业处,人事处,科研处,计财处等业务机构的10多类应用系统的整合,以此为基础,为未来新业务的开展和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平台和支持服务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彰平;姜进军;聂瑞强;;浅析数字化校园的组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年03期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带来了大量无序知识,如不对其进行整合和创新,很难被用户有效利用。因此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知识服务”研究热潮,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众多国内外学者、机构纷纷对知识服务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但在开展知识服务的过程中,缺乏完整的知识服务体系成为知识服务工作成效的瓶颈,它不仅使得各服务机构之间因为没有一个普遍意义的体系作为参考而难以沟通和协作,更在无形中削弱了知识服务效果,影响了知识服务的效率。
一、知识服务
知识服务,是指从各种显性和隐性信息资源中针对人们的需要,将知识提炼出来的过程。它是以资源建设为基础的信息服务的高级阶段,是基于知识基础,为其他产业或个人提供智力支持、智力服务的高增值的服务。
1.知识服务的特点
知识服务是根据用户的问题和环境,融入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提供能够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它以知识的搜索、组织、分析、重组能力为基础,其特点和优势在于:
(1)知识服务是个性化服务。知识服务是站在用户的角度,为用户量身定做知识需求的服务,因此需要个性化的服务,其服务过程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服务方式上多样化及多元化。
(2)知识服务是一项增值性的服务。所谓 “增值”,即是结要合服务反馈信息及用户特征,而不局限于信息的简单罗列和堆砌。对原有信息进行优化组合和加工处理,产生新的知识,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知识服务。
(3)知识服务是知识的智能化开发服务。知识服务采用智能化手段挖掘蕴藏于显性信息中的隐性知识;用先进知识技术和只能技术实现服务各个流程尤其是内容加工和开发的智能化;以简单的用户操作接口提供对大量多媒体数据的高性能、个性化、主动化、多样化的检索及信息推送服务。
2.知识服务的内涵
(1)知识服务从用户实际的信息需求和所处的信息环境出发,遵循用户的信息获取途径来组织服务的流程。
(2)知识服务核心在于知识创新过程,在显性知识的加工中融入了对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共享,将显、隐性知识集成,形成了智力型的知识产品
(3)知识服务强调专业人员和用户的共同参与,关注的重点从信息本身扩展的服务过程,是一个“一站式”的综合服务。
二、基于教育信息化的知识服务体系研究
教育信息化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全面提高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如何利用现代化手段为教与学提供个性化的知识服务,才是教育信息化目标实现之所在。教育部“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以教育信息化为龙头,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建设‘中国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支撑服务体系’。”从国内外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来看,提供个性化的知识服务,已成为时代的趋势。
知识服务是基于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知识服务要求按照专业领域实施服务,其特点主要是在专业信息内容方面,用户希望能够获得针对性更强、专业性更高、更省钱、更方便地基于专业内容的服务,做到对用户问题和用户环境的准确把握、及时跟踪、提高服务质量。知识服务强调针对用户的特点提供个性化服务。协助用户开发个人化信息资源系统,为用户建立个人主页的系统界面和超级链接,为用户个人搜集、组织、定制个人需要的信息资源,以满足多元化用户的信息需求。
知识服务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的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为用户提供专业的知识信息服务。为用户提供快捷、准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将是知识服务的主导。充分利用数字化、网络化等现代通讯设施和技术,广泛利用网络资源来获取知识、信息,并进行加工、整理、组织,充分体现知识服务的时效性、快捷性和准确性。
在对知识服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基础上,我们对它的表述应该是:以各种网络(Internet、广播网、卫星网、有线、移动网等)为信息基础设施,建立在资源整合的标准体系和资源服务质量监控的基础上,通过服务中心提供内容服务,有规范的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管机制,通过整合、集成、应用和服务等技术手段,为用户提供符合需求知识的综合服务系统。知识服务体系的构成结构如图所示。
知识服务体系的构成结构可以概括为:由政府有关部门进行监管,按照市场机制运行,实施连锁管理模式,共享教育和教学资源,通过不同的学习中心,最后达到学分互认。也即:由国家行政部门负责监管,服务运营商负责运营(符合市场机制),学校、企业和个人共同进行资源建设(公益性与市场性相结合),通过国家攻关、企业参与技术支持,标准化委员会负责标准制定,网络提供者负责接入服务,最后的终端用户是学习者。该结构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分别为:
1.数字化学习管理中心
以连锁、加盟为主要运营方式的学习服务模式。围绕学生提供学习支持服务,主要包括提供网络学习环境、资源接受与发放、招生咨询、为办学机构开展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服务、考试管理服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等。
2.质量监管
包括教学质量的数字化监管与评估;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评估与认证;数字化学习超市的监管与评估;学分存储与学分转移监管;毕业、学位等相关证书的认证管理;考试监管和公共信息服务。
3.运营
包括知识整合与配送(注册、存储、检索、管理、推送和);学习支持服务(学习、交流、答疑、评价、考试);学习过程管理(招生、注册、学分、学习过程跟踪服务);收费与运营(收费、内部质量监控)和知识服务运营流程等。
知识服务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开拓努力,形成系统化的服务模式。在技术上,重点攻克知识整合与集成、知识应用与服务支撑技术,进行知识服务示范典型应用,形成知识服务产业,为用户提供开放、及时、准确、 便捷、主动、智能、无处不在、低成本的知识服务。
三、基于教育信息化的知识服务体系的应用
大力推进数字化教育资源整合和应用服务,发展基于教育信息化的知识服务体系,将是知识服务在教育上的主要应用,包括建立公共的现代教育知识服务平台,建设和整合优质的教育资源,形成开放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知识服务体系等。
基于教育信息化的知识服务体系应用比较典型的是国内的CNKI网格资源共享平台和国外的OKI计划。CNKI网格资源共享平台是一个全面支持知识信息资源建设、共享、增值应用、增值服务、运营管理,以及网络出版的数字图书馆系统软件平台。OKI(Open Knowledge Initiative)开放知识行动计划的目的在于设计和开发一个开放的、可扩展的学习管理系统框架,以解决各高校现有的软件系统的底层机构和功能接口不一致,从而导致应用软件共享困难的问题。
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实施有效的知识服务,达到全球知识资源共享,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系统的组织和利用,促进信息化教育的发展。基于教育信息化的知识服务体系的最终发展目标是通过集成各种网络教育技术平台,整合各种异构教育资源,集成数字教育服务的业务流程,逐步建立国家知识服务体系,建立知识服务体系支撑下的终生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712
在当今知识经济发达时代,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逐步融入了我们学校课堂的教与学,网络教学与面授教学的混合型教学模式已趋常态,特别是对于以就业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网络教学的开展需求显得尤为迫切及重要。
目前,随着我国校园数字化的推进建设和普及下,基于Web的网络教学发展逐步走向成熟。有了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的支撑,教学资源的整合已成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消除“信息孤岛”。
1 系统需求分析
在我高职院校负责精品课程与网络课程建设的技术支持服务工作期间,与在建精品课程与网络课程的教师共同探讨时所了解到的情况,总的来说,现阶段客户方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网络课程建设方面。教师个人自主开发的课程网站往往只适用于短期的、有限的专业课程,教师还应具有一定的网站编程技术知识,花费大量的精力才能完成一门网络课程网站的建设,且不利于课程资源的更新、累积,这种独立系统网站不具有普及性、更新升级性和扩展性。目前大多课程网站的资源建设系统都不具备教学团队的协同制作功能,无法和教师日常的教学工作结合起来,作为教师教辅的利器,不能把教师完成的课程网站独立导出一个基于WEB的课程静态网站,随教材或资料发行用于共同交流,真正达到课程资源建设的开放性与共享性。
(2)教学管理及在线教学班级活动组织方面。当前大多网络教学平台都是依据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教学管理设置的,不适合在校学生在线学习和课堂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管理模式;大多网络教学平台都只是对当前唯一的一个课程网站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活动,不能让每个教师拥有自己的教学班级课程网站,进行个性化教学班级管理和在线教学活动,缺乏在线教学活动的作业提交与批改功能、在线测试管理功能、在线交流学习互动功能,不能和课程知识点相结合来组织整个在线教学活动,形成相关的统计分析数据,达到辅助并促进教学的功能。
(3)学生在线课程学习方面。作为辅助教学的网络课程,学生往往有任务地安排某个时间段在线学习活动,这就需要进行大并发的数据运行,比如集中作业提交、集中在线测试、集中视频观看、集中在线答疑等大并发数据的发生。
针对以上问题,客户方希望通过结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设计的网络教学平台系统的实施,改善目前现状,加强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同时,促进教学改革。
1.1 原型法来获取需求
鉴于老师对于系统功能需求还没有特别清晰的要求,采取原型法来获取需求分析更科学合理。所谓原型法,是一个通过强化用户参与系统开发的过程,让用户亲身体验系统,找出隐含的需求分析错误,反复修改,不断完善系统。当用户在对系统有了感性认识之后,可以对系统提出修改意见,技术人员在根据用户提出的修改意见之后改进原型系统,逐步趋近目标系统,从而最终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原型法的开发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原型法获得需求示意图
2 系统总体结构的设计
结合对系统用户的功能需求分析的描述,网络教学平台系统主要由门户模块、网络教学模块和文件传输模块三大模块组成,其中核心的网络教学模块可分为课程建设系统、课程管理系统、教学班级管理系统和课程学习系统四个部分。
根据用户需求,结合系统的整体框架设计的要求和特点,本系统采用了J2EE架构的纯Java语言开发,运用了Tomcat服务器作为应用服务器,结合Oracle的优点:处理大数据量、存储多维数据集的能力、功能丰富、操作简单、稳定性好、在集群技术、高可用性、安全性、跨平台性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技术支持,我们选用了数据库Oracle10g作为服务器的运行及存储数据库。
3 相关技术
系统开发时,采用先进的基于J2EE的B/S三(多)层技术体系架构,支持大型分布式部署、负载均衡,满足全天候服务。可通过增添加应用服务器的简单方式,轻松扩展系统规模。可运行在各种网络和服务器架构上(windows2003/linus),支持sqlserver2005/oracle10大型关系型数据库,既考虑到满足当前的需求,又能适应今后发展要求,有效提高系统的可移植性、安全性、可伸缩性、负载平衡和可重用性。
J2EE提供了一个基于组件的方法和多层的分布式应用模型、一致化的安全模型,以及灵活的事务控制。J2EE通过定义一种标准的结构创造性实现的客户解决方案,而且因为它的跨平台,基于组件的特性还保证了解决方案不会被束缚在任何一个厂商的产品和API上。
目前在Internet/Intranet环境中,企业级应用系统大多采用三层B/A/S应用模式,三层B/S应用程序结构模型中,用户通过访问HTML页来输入数据,并提交给一个Sevrlet,这个Sevrlet寻找一个Session Bean,该Session Bean具体处理用户提交的数据。由于Servlet并不执行具体的商业逻辑,而是交由SessionBean处理,所以这种模型下的应用被称为瘦客户机应用模型。
4 总结与展望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对高职示范院校、骨干院校建设的推进,精品课程资源网的基本完善,资源的整合建设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在这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单纯的学校课堂教学已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发展,辅网络教学的开展已成教学需求的必要,也是将来教学手段必然模式的选择。
由于计算机技术更新快速,高职课程的专业设置灵活,教学模式的多样化,目前开发的网络教学平台只能满足当前教学需求的大部分功能,还有待拓展、更新升级,主要在功能拓展上、整合兼容方面、互动交流环节、监督管理功能、灵活网站搭建、并发数据设计上等相关功能技术上的升级与更新。
参考文献:
[1]网络资料.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http://.cn/web/index.aspx.
[2]江立颖.基于Web的通用远程网络教学平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硕士学位论文.
在信息时代网络的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昔日纸质媒体的主流地位已风光不再,而数字媒体则方兴未艾。如今电子出版业的繁荣发展,社会化媒体的成熟,人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也发生巨大的转变。颠覆传统纸质阅读的数字化阅读由此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数字化阅读作为现代阅读网络化的最具代表性的阅读方式,已然成为一种潮流趋势,毋庸置疑,数字阅读时代已经到来。
一、数字阅读的发展概述
(一)数字阅读的内涵
数字阅读是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发展的产物,它以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媒体为表现手段,与不同媒介形态进行融合,形成的一种新的阅读方式。数字阅读具有两重内涵:第一,阅读内容的数字化,不仅有文字、图像等静态信息,还有视频、音频等多媒体信息。它的主要呈现方式有:电子报刊、电子图书、电子地图、电子照片、网页等。第二,阅读方式的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数字化阅读终端设备的开发,带有显示屏幕的电子阅读器,如电脑、手机、iPad、Kindle等,以其便携、环保、廉价等优势获得越来越多读者的青睐。
(二)数字阅读的现状
从近年来的各项调查都可以看出,数字阅读的相关比重一路高歌猛进,不断冲击传统阅读领域,这意味着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必然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据CNET 科技资讯网国际报道,2011 年7 月亚马逊电子阅读器Kindle 图书销量首次超过精装书销量,专家们将其解读为“标志性事件”,称数字阅读时代的“拐点”到来了。
在高速发展的无线通讯技术不断推动下,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移动通讯技术频繁更新换代,手机3G/4G移动网络应用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同时,阅读终端设备和移动阅读APP的多样化,进一步推广了包括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方式在内的数字化阅读,使数字阅读规模不断扩大。2013 年4 月,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数字化阅读方式,包括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DA/MP4 /MP5阅读等的接触率为40.3%,比2011年的38.6%上升了1.7 个百分点。其中,18 至70周岁国民中有31.2%进行过手机阅读。在各种方式的数字阅读中,手机阅读成为最为流行的阅读方式。
(三)数字阅读的特点
(1)内容丰富。互联网巨大的信息存储能力以及广泛的资源共享应用为数字阅读提供了涵盖古今、包罗万象的阅读内容。读者可以轻松获取不同领域、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信息资源。此外,数字阅读内容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有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使阅读不受限于纸质载体,给读者提供了多种的阅读方式的选择,最大程度上的完善了读者的阅读体验。根据保守估计,到2018年,全球电子图书的市场份额将超过传统图书。
(2)检索便捷,交互性强。开放的阅读环境是全媒体时代下数字阅读的重要特征。信息资源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自由交流和共享,读者可以随意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数字阅读的过程中,读者只需输入一些特殊关键词,便可以轻松地获取相关的资料,实现按需取材,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自由阅读。
其次,数字阅读的交互性强,这是由数字阅读的实质是一种超文本阅读所决定的。读者可以通过下载资料信息到移动阅读终端随身携带随时阅读,又可以随时通过无线上网阅读网络上的信息资源,还可以即时在线与其它读者进行交流分享。此外,读者根据自身需要,在文本中的关键词进行标注,就能打开另一个相关的文本,从而进行高效、便捷、跳跃式的信息浏览。同时,这也是对读者选择阅读内容的自主性的一种扩展。
二、图书馆打破传统的资源服务,走向数字化建设
传统图书馆作为为全民提供文献资源的信息机构,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发挥着保存文化、传播文化的重要作用。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传统图书馆的许多功能和作用正在被削弱和淡化, 其时代局限也日益显现。公共图书馆走向数字化建设,弥补和拓展传统图书馆功能的不足,才能寻求到继续发挥自身职能的广阔空间。数字图书馆由此应用而生。
(一)数字图书馆的概念与发展
网络技术普及应用使人们的阅读习惯和需求发生变化,传统图书馆面临了一系列挑战。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环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信息量呈爆发式增长,而紧随而来的是“信息无纸化”呈大势所趋。这对于给人们提供文献资源阅读的图书馆带来了巨大冲击。而数字化信息即时、便捷、广泛的传播效应,使得需要通过一系列程序才能提供阅读服务的传统图书馆面临尴尬处境。
为响应国家文化建设工程“数字化”建设的号召,图书馆抓住机遇,依靠先进网络和技术信息,将本地的图文资源进行收索、分类、整合,利用国家数字图书馆信息基础设施,建立起富有本土特色的数字图书馆资源的共享机制。而数字图书馆作为一种提供数字阅读的全新服务形式,成功解决了自身阅读群体流失的危机。
数字图书馆实质是一种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统,即以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的图文并茂的文献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是基于网络环境下共享共建的可拓展的,不受限于时间空间、可跨库无缝连接与智能检索的海量、便捷的知识网络。
数字图书馆涉及到两个主要的工作内容:把纸质图书转化为电子版的数字图书,传统的纸质资源将失去主导地位,数字资源将成为馆藏主体,现有的纸质馆藏也将逐步完成数字化转换和基于版权协议的开放性获取。目前图书馆的电子期刊基本上已经实现了数字化,电子图书也将成为主流的发展方向。电子版图书的存储,交换,流通。以亚马逊Kindle阅读器为例,它占据全球电子书市场60%的份额,究其原因,并非是它有多么强大的软硬件平台,其核心竞争力在于资源平台。资源永远是阅读的主体,数字阅读时代,资源建设依然是图书馆服务的重心。
总而言之,数字图书馆在文献存储量、内容检索方式、信息传递速度、资源利用率等方面相较于传统图书馆进行了深度的发展和革新,更加符合当下数字阅读的潮流趋势。它在充分履行自身传统职能的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更优质的阅读服务。
(二)数字图书馆的优势
数字图书馆是融合信息时代特点,以海量数字资源网络为基础,具有强大检索功能,并能以各种类型数字阅读设备为载体,符合读者需求的数字阅读平台。
(1)数字图书馆涵括了数量庞大、类型繁多的阅读材料,而这些阅读内容以数字化形式储存于各种类型的电子阅读器中,大量节省了信息材料的物理空间,使读者可以随身携带,随时阅览。不仅如此,由于各类电子阅读器的广泛使用,人人都可以参与数字化阅读活动,在无形中也扩展了阅读的群体,更进一步推动全民数字化阅读。
(2)数字化阅读的载体本身融合了互联网与多种媒体形态,具有非常全面而强大的传播功能。读者可以充分地运用全方位、多层次的远程传播网络,进行世界范围内的信息资源交流共享,即时在线,与其他读者同步分享形象生动的阅读感观体验。
(3)数字图书馆建立数字资源统一的网络系统平台,能够提供强大的检索功能,读者可以在海量的信息中有选择性地进行地阅读。这样省去琐碎的传统借阅程序,读者直接键入关键词进行检索,在检索结果中浏览标题、目录、文摘、参考文献、图表、关键词等内容,筛选所需的信息,提高阅读效率。
(4)数字图书馆是在开放的阅读环境中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阅读材料的信息平台,一对多的信息交互模式,促进了信息的有效使用,使优质信息为更多人的所用。
三、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2001年5月23日,我国的重点科技项目“中国试验型数字式图书馆”通过专家技术鉴定。中国数字图书馆已经进入初步实用阶段,中国的数字图书馆研究、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在数字阅读的趋势之下,引导读者深度阅读,满足读者多元化、个性化的需要,是数字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充实优化数字资源,满足读者需要
数字阅读发展的推动下,人们对于数字资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多的读者开始寻求能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获取与实际需求契合度最高的资源信息。这意味着数字图书馆要强化信息意识,进行文献资源的建设,加工信息资源。具体的策略是,不断收录更新文献资源,推进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处理,加大对数字资源的采购力度,保证数字资源的丰富性与完整性,从而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读者的阅读需要。
此外,在互联网网络检索技术支持下,数字图书馆也要针对分散性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筛选、整理、加工,实现的有效整合与重组。建立网络导航,为读者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
(二)构建以网络资源共享为基础的系统平台
保障社会信息资源,提供文献服务是图书馆区别于其他社会机构的独有的重要职能。图书馆文献资料的系统性与完整性,是其职能发挥作用的主要动力来源。建立以网络资源共享为基础,涵盖核心文献、联合书目、联合期刊、学文论文、学术资料、电子资源等多个方面的各种特色数据库,并结合网络协作技术,完善数据库查询系统,从而实现数字图书馆。以网络操作平台为载体,将用户、公共图书馆自身数据库以及周边信息数据库紧密连接起来,最大限度的保障相关信息资源的高效共享。在“一站式”文献传递服务技术的支持下,配合对信息资源集中化使用以及网络共享的方式,降低各个公共图书馆数据库资源相互之间的重复性,一方面,实现降低公共图书馆用户信息资源利用成本的目的,另一方面,提高相关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三)完善数字阅读终端
数字阅读终端的数量和种类繁多,数字图书馆可以提供终端外借服务,完善图书馆基本功能。更新阅读内容,规范文本格式,优化用户使用界面,为读者提供简单高效的操作平台;还可以建立图书馆论坛,为读者互动、反应需要提供渠道;开展数字阅读推广活动,引导读者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开发互联网软件应用
如今手机网络已经进入4G时代,每天互联网市场开发出的应用软件多如牛毛,公共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转型的过程中,应结合现在信息技术,开发创新型的文献服务终端,抓住机会,发展移动图书馆,不断优化读者的阅读体验。数字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数字阅读载体的多样性与便携性特点,推广人文服务,整合数字资源,提供优质的在线服务,引导人们进行有效且有深度的阅读。
在数字阅读的挑战面前,现代图书馆应该解放观念,创新进取,引领数字阅读,拓展新型的资源服务,在数字阅读的新时代走得更长远。
参考文献:
但必须指出的是,虽然在理论上任何一位拥有能力和资源使用信息传播媒介的社会行动者都能够成为网络化用户,这却并不意味着当代社会的每个人都可以作为“网众”的一分子对信息的流动、意义的播撒发挥影响,进而借助新媒介的赋权参与到传播领域的权力博弈中。诚然,信息科技的发展作为物质基础的确推动了社会的渐趋网络化,但社会的网络化趋势在为实现了网络化的用户带来赋权效应的同时,也通过将部分人、部分地区“排斥”出网络的方式,造成了不平等与贫困。引入社会学的视野就会发现,虽然种种由网众生产的、在各种社会性媒体上广为传播的“屌丝叙事”,将“屌丝”定位于贫富两极分化的社会二元结构的下层;但是,那些生产、传播“屌丝叙事”的网众,事实上很难称得上是中国社会真正的下层。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内陆经济欠发达地区之间、在城市与乡村之间都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均衡分布;而从中国网民的职业结构的角度上来看,学生是规模最大的群体,占网民整体的25.1%,个体户/自由职业者、企业/公司一般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一般职员占四成以上,而无业/下岗/失业人员、农林牧副渔劳动者、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制造生产型企业工人、商业服务业职工则不到三成。(仍需补充说明的是,“网民”并不完全等同于“网络化用户”,后者不仅是互联网用户,而且通过积极的媒介使用行为,以跨越各种媒介形态的信息传播技术为中介,与其他媒介使用者相互联结,构成了信息网络和社会网络相融合的新型网络,并就此而被“网络化”。)
而根据陆学艺在2010年的《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迁60年》,在就业人口总数当中所占比例仍然超过七成的产业工人和商业服务员工阶层(主要是从事二三产业的蓝领员工,其中农民工占多数)、农业劳动者阶层,才是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真正的下层乃至底层;但是,由于城乡之间、地域之间的社会发展程度不均衡、资源配置不平等、财富分配欠公平,由于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以及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不够健全等多方面原因,那些处于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下层的人群大多缺乏接入并使用互联网新媒介的资源和能力,如购买新式数码产品的经济实力,操作电脑、积极利用新媒介的技术能力,数字化生存的闲暇时间与文化素养,等等。由于“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的存在,他们至今仍然相当缺乏在互联网空间中表述、显影自身的充分能力和资源。
能够积极地使用各种社会性媒体来进行内容生产,并且以“屌丝”为关键词展开种种意指实践的,主要是常被称作“中产阶层”“中等收入群体”的“白领职业人员”及其“后备军”——正在接受中高等教育的学生,正是他们对于“屌丝”这个能指的接受和挪用,使得生成于特定亚文化社群的“屌丝亚文化”演变为席卷中国内地信息网络、进而渗透社会网络日常交际的流行文化现象。
二
从2011年秋季开始,以李毅吧为原点,以“屌丝”及其衍生词为意指实践的生发点,借助于社会性媒体提供的信息平台,在互联网络上出现了许许多多被称作“屌丝文”的帖子,形成了一种风格化、程式化的叙事类型。在“屌丝文”的意义结构当中,“屌丝”/“矮丑穷”的“穷”与“高帅富”的“富”构成了一对核心的矛盾,这是文本生产者们对其在中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所感受到的社会“断裂”——也就是说,整个社会分裂为相互区隔、差异鲜明的两个部分——所进行的一种表征;作为这种“断裂”的“定型化”或曰“结构化”,代际之间的阶层关系再生产,也以种种夸张变异或者黑色幽默的方式呈现了出来。同时,“矮丑穷”“高帅富”“白富美”这样的符号将经济意义上的阶层属性与审美意义上的身体特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屌丝叙事”的情节主部,低阶层的经济失败集中显影为情感上的自我压抑和被淘汰感,情节推进的基本驱动力在于主人公“屌丝”如何尝试摆脱那种只能充当“女神”之“备胎”(可有可无的候补伴侣)的悲哀境况。社会经济上的阶层分化由此被“屌丝文”转喻为身体和情感的阶层分化,折射着消费社会中无所不在的视觉符号与话语实践透过人们的身体和情感而进行的阶层身份建构。
以“屌丝文”这样的意指实践所生产的丰富意义为表意资源,数量蔚为可观的网络化用户进而争相将“屌丝”用作自我指称、自我命名的符号。在网络互动的过程中,“普通网友”自称“屌丝”,“知名ID”也自称“屌丝”,各行各业的“白领”们互称“屌丝”,以“屌丝”为主题词在社会性媒体上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屌丝小组”“屌丝小站”。但与其说网络化用户争相认领“屌丝”这个身份标签是基于某种身份认同,毋宁说他们是在进行某种具有流动性和临时性的身份表演。如果说,“屌丝文”中那些以“搬砖”为典型工作的“屌丝”,在形象学意义上所再现的,是在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过程中因为城乡对立、区域不平衡发展而产生的经典意义上的穷人;那么,在“屌丝亚文化”逐渐演变为某种新主流大众文化的意义播撒过程中,使用“屌丝”符号体系进行意指实践的行为主体,则主要是积极使用新型数字媒介的“白领”职业人员,其经济基础在于全球资本主义由工业经济向金融经济、由实物经济向虚拟经济的过渡。
但是,在“屌丝文”这样的表征系统所提供的镜像序列当中,这些常被认为来自于“中间阶层”的网络化用户却似乎照见了自己。他们在与“高帅富”的参照对比之下,确认了自己作为消费社会中相对“失败”的消费者的角色地位;与此同时,在与那些“矮丑穷”的反向参照,以及对于“屌丝”能指的语词狂欢当中,他们又在一定程度上疏解了自己作为失败者的挫折感。一方面,阶层上升通道日渐狭窄,另一方面,对于耐用奢华消费品的购物欲望被不断地,在这样社会文化语境下,这些主要从事“白领”职业的网络化用户在社会性媒体上所热衷于表达的,并不是成为“中产者”的阶层认同,相反,却是某种作为“穷人”的相对剥夺感和相对贫穷感。
但与经典意义上的穷人不同,这些自称“屌丝”的“白领”及其“后备军”,是消费社会里的“新穷人”。在消费社会铺天盖地的品牌标识、商业广告、大众媒体炒作、金融衍生品宣传等多方位文化产品的诱惑与刺激下,他们的自我想象、社会指认与印证、个人梦想与价值观念,基本上是参照着消费主义文化的原发地——欧美社会尤其是美国社会的“中产阶级”而定位的。为了追求所谓“有房有车”的“中产梦”,他们常常选择通过信用经济的方式透支未来的收入,以提前享受自己所渴望的物质生活,然后却由于背负巨大的还贷压力而焦虑不安,沦为“卡奴”(信用卡债务的“奴隶”)、“房奴”(购房按揭贷款、房产抵押消费类贷款的“奴隶”)、“车奴”(购车贷款、燃油价格、停车费用、保险费用、保养费用的“奴隶”)。这些工作相对稳定、收入堪称不菲的中等收入群体作为“超前消费”的主力军,虽然时常因为消费压力而感觉身心遭受奴役,但他们才是在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形成的消费社会的真正“合格”居民,是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所询唤的主体。然而,消费社会的可怕陷阱正在于,这是一个大批量生产“新穷人”的社会,也是一个将中等收入群体拖入消费之泥沼,将其“下流化”的社会;2008年以纽约华尔街为原点爆发并迅速波及全球、影响深远的金融海啸,更是对全球的中等收入群体/中产阶级构成了整体性的剥夺,加剧了这种“下流化”的趋势以及中等收入群体对于“下流化”的焦虑与恐惧。
这些“下流化”的中等收入群体绝非经典意义上的穷人,却使用“(矮丑)穷”“屌丝”作为自我指认的身份标签,带着诡异的自嘲自己的主要营生为“搬砖”(字面义明显指涉着建筑行业农民工的工作内容,现已成为广为流行的“屌丝”符号体系对于“屌丝”工作的代称)。这无疑是一种刻意的文化误认和身份扮演,但这也是一种防御性认同或者说“精神失败法”。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能够在强烈鼓励“参与式文化”“用户创造内容”的社会性媒体为他们提供了种种想象性的自恋空间的同时,对消费社会“他人导向”特征所导致的自我形象焦虑、自恋主义人格进行了宣泄和疗愈。
三
上述这种浸于消费主义文化的“新穷人”,事实上正是文化工业产品最主要的目标消费者,并且以其旺盛的文化消费力决定着所谓“大众文化”/“流行文化”的生产样貌;他们固然因为消费欲望的永不餍足而心生挫败,却又不断地复制着同消费社会相互匹配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逻辑。
这些活跃于各种社会性媒体的白领职业人员及大学生,进而从“屌丝文”叙事程式的意义结构中提取出了一套进行文化娱乐评论(如“如果泰坦尼克号没有沉屌丝与白富美将会怎样”,“屌丝盖茨比永远逆袭不到他的女神!”)、时政新闻评论(如“薄瓜瓜一夜变屌丝”,“无房、无车、无老婆的法国屌丝奥朗德做了总统!”)、社会经济评论(如“房地产是高帅富,股市是屌丝”,“大荷兰的屌丝真心幸福啊:让人惊奇的社会福利之一妓”)的概念图式和符号体系,这些以形形的方式使用“屌丝”符号体系的评论,遍布在社会性媒体的海量信息流和门户网站的留言板/讨论区之上。
而他们对于“屌丝”符号体系的热情接受、挪用及其显示出来的“网众传播”效应和市场潜力空间,又驱使着敏感的文化工业生产者和销售者将“屌丝”及其所携带的意义作为创意资源,作为文化商品制造噱头、吸引眼球的关键指涉点。“屌丝”这个能指甚至成为了电子商务产业的许多创业者们对于目标消费者的代称,例如,京东商城高级副总裁吴声在首届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开放论坛上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移动电子商务不是白富美和高富帅的经济,而是从屌丝发展起来的全民经济”;玛萨玛索创始股东兼CTO季斌则称:“中国互联网最赚钱的业务,都靠屌丝……‘得屌丝者,得天下’是中国互联网创业的不二法则。”
在“屌丝”能指的播撒过程中,就连闻名的韩寒也给自己贴上了“屌丝”的标签,例如,他曾在微博上写道:“……我出生是纯正上海郊区农村屌丝,无权无势,白手起家,本以为自己是一个很励志的‘屌丝的逆袭’的故事,却硬要被说成一个经过多方神秘势力包装的惊天大阴谋。”蜚声国际的“艺术大腕”也在接受门户网站专访时将自己的经历概括为“屌丝的逆袭”,例如,陈凯歌在接受搜狐娱乐专访时说道:“我撑死了是屌丝逆袭成功。”
而使用“屌丝”符号体系来编写新闻报道、评论文章以至拟取标题的大众媒体更是不胜枚举,甚至就连中央级新闻媒体也开始使用“屌丝”这个词语。例如,由人民网和环球时报共同投资设立的环球网,在制作关于2012年国际新闻年度回顾的专题时,就以“屌丝”一词作为文案创意的关键生发点,将中国比喻为“这个世界最大的屌丝”,将美国比喻为“高帅富”,并且以中国“取下了发电量第一、钢产量第一、造船吨位第一、水泥产量、工业产值第一等一干头衔”等事实作为依据,将这个在其他相对更为正统的语境下通常会被称作“中国崛起”的历史进程称作“屌丝的逆袭”“中国正在逆袭”。
关键词: Logistic模型
网络效应
正反馈
数字电视
导言
在国家广电总局的“十五”规划中,我国数字电视用户规模20__年要达到100万,20__年达到1000万,20__年达到3000万。而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__年国内数字电视用户数充其量40万,20__年用户数不足150万[1]。以目前的发展势头,20__年指标的实现很困难。问题究竟是出在技术上还是市场上?节目内容不足、数字化标准推出迟缓、机顶盒定价过高等问题,及由此引发的市场需求疲软、数字电视运营商和平台商的犹豫不决等现象,成为人们批判的对象和关注的焦点。是不是解决了上述问题,数字电视的推广就能一帆风顺呢?
其实,在任何一项新技术的推广初期,现有技术体系和经济体系在接受新技术的过程中都会表现出某种程度的惰性,来延缓新技术所带来的冲击。市场经济中,很少有新技术的推广是立刻普及的,数字电视也不例外。这是供求双方理性选择的结果:供应方期望需求有快速地增长,不太愿意在形成足够的需求以前沉淀太多的推广成本;而需求方的新技术用户则期望数字电视的转移成本不断下降,技术不确定性不断减少。无论是过去的电话,还是现在的数字电视和今后的3G技术,都不能避免这种选择的犹豫过程。
实证表明,很多成功推广的新技术,其扩散的过程和路径是相似的。它表现为一种“S”型增长特征,即先缓慢启动,然后高速增长,最后减速增长并趋于饱和。这种“S”型的增长模式在生物世界中非常普遍,病毒的扩散、传染病的传播都是按这种模式。在信息技术领域,S型增长模式也是随处可见,传真机,CD,彩色电视机,电子邮件和互联网,它们的推广和普及也以同样的方式出现。本文认为,数字化技术在电视系统的扩散也将经历这种典型的S型增长过程。Mansfield(1968)及其追随者证实了“S”型曲线在新技术普及和扩散问题上经济计量上的成功[2]。不失一般性,本文选用Logistic增长模型来模拟数字电视的S型增长过程,根据对模型中参数的分析来归纳数字电视增长的影响因素和它们的作用机制,在整体把握数字电视推广过程的基础上,来预测和调整增长的实际走向,为加快数字电视的普及提供一些策略依据。
论文第一部分首先引入用于模拟S型增长的logistic模型,根据相关参数来描述S型曲线演化的不同阶段。并用我国移动和固定电话用户增长的统计数据来验证新技术增长中的S型路径。进而,结合数字电视当前所处S型增长阶段,提出要顺利扩散的二个必要条件:突破临界规模和激发正反馈机制。论文的第二部分,根据模型并结合我国现有电视用户的相关统计数据,指出我国数字电视要达到起飞点的临界规模值和能激发正反馈机制的网络效应。论文第三部分,着重结合数字电视双向网络特性来讨论如何激发和利用其强大的网络效应来加快市场的推广进程。
Logistic增长模型与“S”型曲线描述
Logistic函数,也被称为生长曲线函数,由美国生物学家和人口统计学家珀尔(R.Pearl)和利德(J.reed)(1920)首先在生物繁殖研究中发现,后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生长过程和产业成长过程的描述[3]。消费者对新技术或新产品的消费方式的形成与生长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微经济系统的生长演化问题,因此用Logistic生长曲线函数来分析其阶段特征,有较高的相似性和可行性。其函数原型为:
方程1
其中,t为时间,Y为因变量,这里指(有线)数字电视的用户数(规模),L为Y的最大极限值。比如,据统计我国现有1亿多有线电视用户,这可当作短期内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数的理论极限值,并可根据实际数据做相应调整。a、b分别为可控参数,它们的取值大小是由新技术扩散自身特征和扩散中的环境所决定的。c为常数系数。通常,在新技术扩散模型中,a表示消费者自发采用新技术的可能性,取决于新技术的特征优势和消费者自身的需求状况,也称为自发性扩散系数。b表示消费者受己使用新技术者影响而采用新技术的可能性,称它为影响性扩散系数,在生物学应用中,b通常包含二方面影响:自身规模和外部环境。
通过原函数求t的二阶导数,可解得曲线唯一的拐点Y*=L/2,t*=(lnC-a)/b。同样,通过其三阶导数,可解得其一阶导数的二个拐点Y10.211L,Y20.788L。对应的时间分别为t1=[ln(C/4)-a]/b,t2=[ln(c/0.27)-a]/b。
由此,根据函数特征,得到如下增长曲线(横轴为时间t,纵轴为用户数Y):
L
Y2
Y*拐点
Y1
起飞点
t1
t* t2
t
图1:S型数字电视用户Logistic增长函数
如图1,一个成功扩散的S型新技术的增长演化过程可划分4个阶段,如下表所示:
阶段形成阶段加速增长阶段减速增长阶段平稳阶段
时间段0~t1t1~t*t*~t2t2~
的变化增加增加减少减
少
的变化增加减少减少增加
特点缓慢增长加速成长快速成长成熟稳定
在拐点的左边,包括二个阶段:在形成阶段(0~t1),人们对新技术或新产品的优势和收益的认识有限,加上较高的转移成本和未来前景的不确定性,使得在这个阶段新用户的增长缓慢,大多数消费者处于观望状态。t1~t*的加速增长阶段决定着新技术最终能否推广和普及,从t1点起Y加速上升,消费者对新技术或新产品的预期不断变好,开始主动接受这种新技术或新产品,并且由于消费者相互间的自我增强机制,使得增长出现“井喷”行情。我们将t1对应的时间点叫做起飞点,将其对应的Y值叫做临界规模。
在此期间里,人们所关心是新技术本身的性价比,是否优于其它可能近期出现的新技术,是否有供给方的强力保障和支持,其他消费者是否也会接受。这一合法化过程类似于一个标准设定过程,它所需要的时间可能决定于旧标准到新标准的转换成本,新使用者的规模和对于市场增长和技术未来发展的预期。尤其是新使用者的规模是否达到临界规模(起飞点)和对未来的预期将直接决定能否顺利进入起飞区的关键,我们将在下文进一步论述二者的关键作用。
在拐点的右边,同样有二个阶段:减速增长阶段。此间,新用户数己达到其极限值的一半,随着饱和程度不断上升,增长速度由“递增”转入“递减”。随着潜在用户数量的减少,市场出现规模报酬递减,使得早期采纳者所获得的平均收益开始下降,这也降低了未采纳者对采纳收益的预期。最后,进入平稳阶段,新用户规模越来越接近于极限,增长速度慢慢收敛到0。如有另一替代新技术出现,它将开始出现负增长。
实证研究表明,大多新技术的成功推广整体上都经历以上四个阶段。以我国固定电话推广为例,我国20__年的家庭总数约为3.7亿[4],以此为极限值估算固定电话的起飞点用户规模(0.21L)约在7500万左右,拐点处用户规模(L/2)大约等于1.85亿。来自信息产业部的数据证实[5],到1998年我国固定电话达到8000万左右,期间用了几十年时间才达到这一起飞点的临界规模。而从1999年起到20__年只用了3年时间就达到2.01亿,可见1999年我国固定电话增长确实进入了加速增长阶段,这与Logistic函数的模拟走向比较接近的。20__年我国固定用户己达2.01亿用户规模(超过1.85亿的拐点规模),据此可判断出20__年固定用户增长己进入减速增长阶段。后续数据也支持这一现实,20__年我国固定电话用户数达到2.47亿,比20__年增长15.7,20__年截至9月达到3.06亿,与1999年至20__年之间的增速相比明显下降。同样根据Logistic函数估算出其进入平稳阶段的用户数(0.788L大约为2.9亿),以目前的增长速度判断,20__年起我国固定电话将进入平稳阶段,用户增长空间有限了。再看我国移动电话用户增长情况,从1988年开始到20__达到1亿用户共花了13年,而到20__年4月底,中国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957亿,不到3年时间增加了近二倍规模,可见我国移动电话己进入加速增长阶段。即使以20__年统计年鉴中我国15到64岁的8.88亿人口为其增长极限(实际远达不到),其拐点处用户规模大约为4亿多。对比20__年的3.57亿的估算值,我国现在移动电话业务进入减速增长阶段为期也不远了,于是人们又开始憧憬3G新技术带来新一轮增长。
由此可见,与步入增长平稳期的中国电信固定电话业务和即将进入用户规模减速增长的中国现有移动电话业务相比,广电数字化业务增长还刚刚起步,其增长的空间也着实诱人。在“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系统需要考虑如何抢占先机,加快进入加速增长阶段的步伐,充分享受先占者的优厚利润,以避免“自己栽树,别人乘凉”局面的出现。
与此对照,一项失败的新技术推广一般只在第一阶段徘徊不前,无法顺利进入后续阶段。它们或者因达不到临界规模而夭折,比如,铱星公司20__年倒闭便是一个典型的例证,虽然从纯技术角度考虑,它比现有的有线加天线的移动通讯模式要更先进。或者虽然达到临界规模但在面对竞争技术或产品时,没有激发起消费者的自我增强机制而导致市场萎缩低迷甚至失败,如网景浏览器。
显然,在四个增长阶段中,最为关键的是第二个阶段:加速增长阶段,它直接决定了一项新技术或新产品市场推广的成功和失败。从S型曲线可看出,进入这个阶段的二个必要条件是:首先要达到起飞点,突破用户临界规模,其次引发加速增长(产生自我增强机制),二者缺一不可。对于数字电视推广来讲,随着各地“整体平移”政策的实施,如何在达到起飞点后,在消费者群体内激发自我增强机制,促使用户规模的加速增长,成为下一步关键。
二、Logistic模型的应用与数字电视的网络特性
以1.4亿户的估算值为今后几年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极限值L,那么“有线”数字电视推广的临界规模在2800万左右。如果按照广电总局原计划,20__年数字电视用户能达3000万(其中以有线电视数字化为主)。但无论从现状还是从Logistic模型上来看这显然过于乐观,据最新报道广电部己将20__年数字电视用户推广数下调到更为现实的1000万。按此计划,到20__年末或20__年,中国“有线”数字电视增长就有可能突破2800万的临界规模而出现“井喷”行情。如果以全国3.6亿电视用户数作为我国整个数字电视用户极限值L,则全部电视数字化的临界规模则大约在7200万左右,加上直播卫星电视和地面数字电视的推出,20__年末达到起飞点的可能性较大。但这种“井喷”行情何时出现,又能持续多久,从上文的t1,t*和t2值的表达式可看出,它与数字电视logistic函数中的可控参数a和b的大小直接相关。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尝试通过控制自发性扩散系数a和影响性扩散系数b来调控数字电视实际的增长路径和效果。从Logistic函数的一阶和二阶导数和t值的表达式可看出,在其它条件不变下,a和b与加快新技术扩散速度、缩短推广时间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即a和b增加能使得“起飞点”和“拐点”左移,扩散速度加快(表现为一阶导数增加)。
理论上,在新技术扩散的Logistic增长模型中,a表示消费者自发采用新技术的可能性,取决于新技术的特征优势和消费者自身的需求状况。就目前我国数字电视的推广状况来看,消费者自发采用的可能性普遍较小。毕竟,数字电视只是从模拟到数字的一次技术升级,远不具备革命性、突破性的技术优势。而且,在满足消费者需求方面短期内尚未带来质的增长。这与数字电视的技术优势和效果还远末被消费者理解和消费者对数字电视的需求在其需求层次中还不是主导需求,都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光靠自发性扩散系数a来调整,可能十多年都未必能积累起必要的用户规模,欧洲数字电视近十年的市场发展仍在小打小闹便是明证。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的经验都表明,单纯通过自发需求来推广数字电视,试图短期内达到起飞点所需的临界规模是不现实的。虽然,当前我国各地实施的“整体平移”带有一定行政强制色彩,但它的确是弥补消费者自发扩散不足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另一方面,Logistic函数中的影响性扩散系数b表示消费者受己使用新技术者影响而采用新技术的可能性。它受本身规模影响,同时决定于现有规模和消费者预期是否能成功激发市场的自我增强机制,引起用户加速增长。而这种由本身规模决定的影响性扩散在现实经济中表现为一种典型的网络效应,它也是近20年网络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通常,网络效应是指当一个用户使用一种产品所获得的效用随着使用该产品的用户人数而增加(katzandShapiro,1985)[6], 它在一切具有网络结构的产业中发生作用。“梅特卡夫法则”(Metcalfe’slaw)[7]进一步将其量化为,网络价值与连接到该网络上的人数的平方成正比。由此推出,在其他条件不变下,连接到一个较大的网络显然要优于一个较小的网络。这种网络越大越好的“网络效应”,使得用户评估某个网络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网络上用户数量的多少。它产生一种“正反馈”的收益递增现象,即随着使用同种产品的用户规模增加,该产品的价值上升;与此同时,产品价值的上升进一步吸引更多的新用户加入,这就是前文提及的加速增长阶段的第二个必要条件所需的自我增强机制。罗尔夫斯(1974)、卡茨与夏皮罗(1985)、法雷尔和沙劳纳(1985)[8]的研究都表明,网络效应产品市场表现出与其他产品市场最为不同的特征是它面临着启动问题:只有超过临界容量的网络才能生存下来。这与S型增长曲线的分析是一致的。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具有网络结构的经济形态越来越多,网络效应和正反馈作用也到处可见。“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成了很多行业的生态现状。电视用户通过有线网络或卫星、地面网络连接到一起,是一种典型的网络拓扑结构,具备网络的基本特性。从网络结构上看,电视数字化将单向的模拟电视网络升级为双向的数字电线网络,这使得电视产业的网络特性更为明显,网络效应也大大增强且作用方式发生变化。单向网络具有间接的网络效应(即通过互补产品来增加产品价值),而双向网络除了间接网络效应外,还带有较强的直接网络效应(即用户规模直接增加产品价值)[9]。模拟时代的广电网可以看成是由硬件(网络设施)和软件(广播电视节目)构成的单向网络,以发挥间接网络效应为主,坚持“内容为王”来增加网络价值。而数字化后,双向广电网络更多地表现为直接网络效应。我们的市场策略和运营模式需要重新审视和加以拓展,兼顾间接网络效应的同时,应重视直接网络效应的开发和运用。三、基于网络效应的数字电视推广策略
网络效应理论认为,一个产品的效用应该包括两个部分:产品的基本效用(basicutility)和网络效用(networkutility)。前者取决于产品自身特征,后者取决于使用该产品的人数(即网络规模)。与之对应,在logistic模型中,可控系数a和b分别作用于产品基本效用和网络效用。相比于加强内容生产和提高数字电视技术优势等提高自发性扩散系数a的质量措施,现阶段,用于提高影响性扩散系数b的短期市场推广策略得到的关注远远不够,其强大的网络效应没得到明确的认识,自然谈不上充分的利用。某种程度上,市场中没有卖不出的产品,只有营销不适的产品。我们不能总以产品(如节目内容)质量不高为借口,而忽视数字电视网络营销方面努力的不足。针对数字电视的双向网络特性,我们该如何充分发挥其网络效应,来享受正反馈机制所带来的收益递增?
⑴影响消费者预期及必要的市场推广策划
夏皮罗(1999)指出,“当网络效应明显的时候,不可避免的预兆是强有力的武器,成功与失败受消费者预期和运气的驱动与受产品本身价值驱动一样多”[10]。也就是说,如果消费者预期有线数字电视必然普及,它就会成为流行,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则恶性循环占据主动,这也被称为“预期的自我实现”。因此,在正确的时间(用户规模接近临界规模)向正确的方向稍微前进一点儿,成功便唾手可得。此时,用来影响消费者预期的营销策略是关键的关键。
消费者会对数字电视未来的网络规模,产品服务质量,辅助产品供应、更新等问题进行预期,只有在这些方面都能让消费者有较为满意的将来,才能真正打动他们。对于数字电视的未来前景,调查表明大多数消费者是认可的。近期网络数字电视和20__年数字直播卫星业务的推出,更是明确了我国政府支持数字电视的决心和努力,这对于增强数字电视用户的信心无疑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另外,我们可利用市场手段来增强消费者的信心。与辅助产品供应商(如电视机厂商,电子商务企业等)结成战略联盟并对外宣布有关新技术和设备现在受欢迎程度和未来更新前景,同样能直接影响消费者预期。在很多产业,类似的“产业预告”都是企业用来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和市场预期的常用策略工具。另外,在节目内容质量和数量方面的承诺和更多的广告宣传,对于繁荣市场、吸引注意力、增强消费信心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邀请更多竞争者进入将能创造一个合意的网络效应,也将给消费者一种可信的高产出预期,因为消费者知道一个更具竞争性的产业将有更高的产出和前景。甚至在强网络效应市场,在位者给竞争者提供补贴来刺激更高的产量也被证明是极好的市场策略[11]。
除了上述相关的数字电视产品策划和广告推广外,必要的促销活动和新闻公关也是必要的辅助。以数字电视入网并低价甚至赠送广电宽带,或赠送部分收费频道等活动来吸引先期消费者。以“数字”生活的数字电视产品报道为主,行业新闻为辅,同时围绕数字电视不断获得的支持和进展举行新闻会。这些市场手段对于数字电视上市推广都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销售终端的执行,如产品的展示、服务的规格等,由于直接与消费者发生关系,自然也是策划的重点,需要用心布置。
⑵价格策略和用户资源的开发
不可否认,数字电视供应商的前期投入成本是巨大的,但如果将成本全部平摊到用户头上,收视费用必然高居不下,这很容易强化用户的抵触心理。与其他网络信息行业一样,数字电视行业的成本结构也是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支出结构。这这种结构下,新用户的边际成本较老用户有着明显的优势,用户规模越大边际成本越低。因此,理论上,只要定价高于边际成本,并能获取足够大的规模使得总平均成本下降到平均收益之下,就能获取巨额利润。所以,在信息网络产品市场上,低价进入的抢占策略到处可见。而且这种低价策略与传统产业的“赔本赚吆喝”最大不同是,前期的低价损失将由后期的高价来弥补。这种靠低价来吸引用户,然后随着用户增长而加价的策略,被论证是网络效应市场中垄断企业的均衡价格路径(Rohlfs,1974;KatzandShapiro,1985;SalantandWoroch,1999)。
值得期待的是,即使后期加价不成功,仍有其它潜在收益途径可弥补短期内用户收视费用的不足。信息时代,用户本身的信息资源就是个巨大的可开发财富,用户可能成为极有价值的资产。以较低的收视费用,获取用户相关的信息,包括消费习惯,爱好和需求信息等,再经过用户数据库的维护与整理,既可将它卖给相应的市场厂商,也可自己加以开发,生产各种市场研究报告和增值服务,还可以将接近你用户的机会出售给需要的商家,来获取额外收益。随着数字电视双向网络的功能越来越完善,各种基于电子商务的B2B,B2C增值业务也将是又一巨大的利润来源。
进入后工业社会,企业竞争重心从产业链的中端(生产),开始向产业链二端集中,研发和用户服务成为最大的利润区。许多国外企业开始重新战略部署,近期的IBM将电脑生产部门出售给联想,菲利浦出售苏州OEM显示器生产基地便是它们向服务和研发重心转移的战略规划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字电视用户端资源的获取似乎越来越重要,它将成为广电系统在未来“三网合一”的产业融合中的核心战略资源。一旦你获取较大规模和稳定的用户资源,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以升级、维修
合同、新设备的出售、互补品销售的形式依靠你的用户资源享受未定的经营利润。因此,以较低的收视费或较大的折扣换取对用户资源的控制和再开发的潜力,长远来看,投资回报是相当巨大且增长稳定的。反之,如果因为过高的收视费用而失去用户资源,并错失市场先占的机会,那么有线数字电视系统未来争取新用户的成本将远远高于现在的转移成本,而且可能因为没达到临界规模或没能激发正反馈机制而惨淡经营。
⑶锁定策略
一开始就狠打折扣,以此来迅速扩大用户规模的抢占策略,是网络效应下的有效竞争手段。但除非它促成的顾户群随后能被充分挖掘利用,否则即使通过明智的低价占领市场也可能徒劳无功。因此,如何锁定这些低价吸引来的顾客而不流失,成为接下来的关键问题,而这也正是有线电视网络和卫星电视网络、网络数字电视等今后需着重考虑的竞争策略。
当我们需要转移到新产品或新技术时,原先的投入(物质、时间、精力甚至包括感情)因为不可能完全收回而构成转移成本,使消费者产生一定的惰性。转移成本越大,消费者惰性越大,这种情况称消费者被锁定。不同的供应商对象,对待锁定的策略不同。作为老产品或老技术供应商,想方设法增加消费者的转移成本,希望锁定程度越深越好;而新产品或新技术供应商则相反,使用各种策略试图打破原有锁定,鼓励老用户转移。以数字电视为例,早期希望不断减少模拟电视消费者的转移成本,增加其对新技术的收益预期,打破原有锁定。“整体平移”,免费赠送机顶盒,降低数字电视收视费用,根据消费者效用函数制订差别定价,广告促销等策略对解除原有锁定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其中来自政府对转换用户的补贴也被证明能有效消除过大惰性问题:“泵中灌水”使潮流流动[12]。
虽然,数字电视的转移是不可逆的,一旦消费者转移到数字平台,将被牢牢锁定在数字系统中。但在数字电视内部,由于出现不同的竞争者,供应商在获得一定的用户基数(规模)后,仍需运用一定的锁定策略,迫使早期的消费者不能轻易地从现有网络转移到其他竞争性网络,如从数字有线转移到直播卫星。对此,我们可从收益和成本二个角度来实施相应的锁定策略。收益方面,可通过不断为顾客提供越来越多的增值服务来加深同顾客的关系,交互电视、信息服务和电子商务都将为数字电视用户带来较大的增值空间。而转移成本方面,可通过必要的顾客忠诚计划对收视费进行规划以吸引和保留最有利可图的顾客,如根据预交服务费的时间和金额对顾客进行等级划分,并据此设计顾客增量购买的优惠条款。此外,通过向顾客开发并提供竞争对手不能提供的互补产品仍是最有效的竞争方法之一。将来,有线数字电视网络供应商应充分利用双向网络的交互平台,与其他产品行业进行商业合作,设计和开发各种增值服务和互补产品。以优惠、打折的方式,通过电子商务与传统商业、银行业共同挖掘用户消费市场;将不同时段节目拆分打包,为消费者定制自己的专有频道内容;追踪电视用户的收视结构和购买习惯,定期为顾客提供选择性折扣和打包服务等都将成为锁定策略的常用手段。结论
现代经济学认为,技术可行性必须符合经济可行性的要求,某些个人或团体得到的利益必须超过成本。数字电视的推广问题也更多地应从市场经济行为方面寻找答案。本文认为我国数字电视用户增长尚处于S型路径的第一阶段,现阶段盲目乐观和过于悲观都是不可取的。结合Logistic增长模型提出我国数字电视推广要顺利进入高速增长的第二阶段的二个必要条件,文章进一步提出现有的“整体平移”思路有利于实现第一个必要条件:突破临界规模,而要实现第二个必要条件:激发市场正反馈,则需要充分发挥数字电视的网络特性,不能将目光只停留在“内容为王”上。
对于具有明显网络特性的数字电视,文章认为,现阶段的推广策略应该尝试以最大发挥其网络效应为目标,迅速突破用户临界规模,形成自己的用户资源(规模),利用市场手段激发用户自我增强的正反馈作用,谋求在位者的先发优势。网络效应下,对于数字电视推广,“做大”似乎要比“做强”来得重要。毕竟拥有一个巨大且有较强锁定性的用户网络资源,将是广电网络系统未来与其它网络系统竞争的核心战略资源和发展基石。
注释:
[1]数据引自于人民网电视动态栏
[2]Mansfield,E.1968.IndustrialResearchandInnovation.QuarterlyJournalofEconometricAnalysis.NewYork:Norton。卡米恩和斯沃兹(1982)在考察这种经验证据时还注意到,扩散在非垄断产业中趋于更快的速度。
[3]R.PearlandL.J.Reed,Proc.Nat.Acad.Sci.,1920,Vol.6:275
[4]和下文的人口数据都来自《20__中国统计年鉴》,P104-110
[5]数据来自信息产业部官方网站公布信息,详见
[6]Katz,M.,workExtenalities,Competition,andCompatibility.AmericanEconomicReviewvol.75:4pp.24-44.
[7][美]卡尔﹒夏皮罗,哈尔﹒瓦里安:《信息规则: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导》,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__.P162
[8]Farrell,josephandG.Saloner.Standardization,Compatibility,andInnovation.RandJournalofEconomic,1985,vol.16,pp.70~83。另外,伊克洛米德斯和希梅伯格(1995)还进一步证明了临界容量在网络增长中存在的一般性。
[9]Katz,M.,andC.Shapiro.SystemsCompetitionandNetworkEffects.JournalofEconomicPerspectives,1994(8),pp.93-115
个性化服务是指图书馆基于信息用户的信息使用行为、习惯、偏好和特点来向用户提供满足其各种个性化需求的一种服务,随着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类型的多元化,用户需求的个性化,催生了个性化服务这个崭新的服务理念,为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希望。
一、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是必然趋势
1、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陈旧
早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就是讨论图书馆服务将延伸到家庭、办公室等处,人们可以是足不出户即能享受图书馆服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也将更新。未来图书馆员的主要职责是集中精力为用户服务,并且电子形式的情报资源迅速增色,使图书馆的价值减少,但却使图书馆员的价值增加,而图书馆员的价值取决于他是否走出图书馆为用户服务;走出图书馆后,图书馆员怎样为用户服务。时至今日,许多图书馆仍然是传统服务模式,就是坐等读者上门,缺乏主动服务意识,自然就谈不上个性化服务。论文格式。
个性化服务与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最根本的不同在于服务不再围绕着图书馆的资源这个中心进行,而是围绕着用户个性化需求来进行。个性化信息系统可以帮助用户高效地利用资源,更加方便地进行数据库检索,从而有效地发挥图书馆的社会功能。
2、个性化服务促进信息服务向纵深发展
在张扬个性、倡导到新信息社会,信息资源的个性化需求决定着图书馆服务的个性化,个性化服务是信息服务向纵深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当今社会,信息资源分布的无限分散性与用户需求的特定性之间的矛盾正日益加剧;用户获取信息的障碍已从距离上的障碍转变为选择上的障碍;用户请求图书馆服务的层次由以“本”为单位转变为以“篇”和“条”为单位。这一切都促进图书馆服务的重点发生变化,即由面向大众转向个体,依据个体的需求和特点展开全面细化的个性化服务,根据不同用户提供主动的个性化服务,已成为图书馆发展的一个方向。
3、个性化服务必须适应经济的飞速发展
21世纪是社会进入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这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极大变化,以信息、知识等无形资产为代表的新财富观的形式,给图书馆的服务带来了挑战。个性化信息服务作为一种信息产品也存在市场竞争问题,在网络环境下,随着信息服务工作的深化和高智能化,带给其经济效益的个性化信息的价值日渐凸显出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谁能迅速及时地获得针对性极强的个性化信息,谁的竞争力就强,所创造出的社会价值也就越高。
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新形势下图书馆的必然选择。这种“量体裁衣”式的个性化服务是以用户为本的核心思想在图书馆的具体体现。
二、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内容
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内容可能归纳为服务资源的个性化、服务方式的个性化和服务内容的个性化三个方面。
1、服务资源的个性化
资源是服务的基础,个性化的资源是服务个性化的保证。所谓服务资源的个性化就是指各个图书馆能根据自己用户群的特点和需求建设有特色的信息资源,以满足多元化用户的需求,只有具有个性化,才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2、服务方式的个性化
服务方式的个性化主要是要体现服务的层次性,即针对用户的层次结构,有的放矢的提供服务。如对于科研人员,他们要求掌握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他们对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要求体现在更新检索方面;而一般读者主要是对普通图书的使用。服务的层次性才能突出服务的针对性和重点性。
3、服务内容的个性化
内容的个性化主要是指信息的深度问题。论文格式。要针对层次不同的用户提供深度不一的服务。如公共图书馆服务对象具有社会性,有的用户可能需要一些信息来消遣,而有的用户则需要深层次的信息来进行研究工作。
三、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1、馆员的素质问题
图书馆是一个动态系统,其职能结构形态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服务方式也是随之改变,随着图书馆馆藏的数字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对馆员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外语水平等都有更高的要求,馆员除了要不断充电外,还要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一问一答,不问不答的工作状态,要凭据用户的不同特点,采取主动地向用户提供信息资源的服务方式。主动服务是图书馆与用户之间长期保持联系的重要手段,而个性化服务更能吸引用户,主动的个性化服务是图书馆服务的最高境界。用户是否满意及其满意程度如何,是衡量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最终标准,当用户感受到图书馆馆员能力强时,他们就会感到满意,反之亦然。论文格式。目前,许多图书馆馆员队伍结构不合理,馆员整体素质较低,要做到“百问不厌”不难,而要做到“百问不倒”就勉为其难了,因此,馆员的自身的知识结构还有待调整。
2、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问题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文献资源总是急剧增加,任何图书馆都不可能收藏和提供所有的文献资源,资源共建共享成为一种必须和发展方向。资源共享是图书馆提高办馆效益的重要手段,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就已经采取了多种方式进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研究和实践,但收效甚微。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人们虽然在思想上认识到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必要性,但各种顽固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模式仍然根深蒂固,使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在实际运作中困难重重。尤其在网络环境下,资源的开发和增值是一种无形资产,这类资源是不可随意共享的,这直接影响到个性化服务的深入展开。
3、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虽然极大满足了读者的个性需求,但服务方式过于分散。应注意适时收集、分析和归纳用户经常提出的典型问题,并对它们进行分类、做好汇集、设计网页,形成信息咨询报告提高菜单,链接相关的数据库,网页和预备答案,制成预设的自动信息咨询服务项目,由系统为需要同一主题的用户,实行集体推送服务,减少成本,避免出现过于繁琐的局面。同时馆员还可以把它整理成共性珠专题解答,产生新的系统化的知识,提供给用户。既方便了用户,又节省了图书馆的人力资源。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图书馆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新技术的应用赋予了图书馆主动性、针对性和个性化的动态信息服务功能,把图书馆推向信息服务的前台。图书馆应重新审视和评价自己的服务模式和服务方法,从封闭式的部门化的服务转变为整合互动的集约式服务。同时,把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作为实现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手段,以用户为中心在深度和广度上提供“用户需要什么,我提供什么”的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提高服务的有效性,满足每位用户的“个性特征”。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是未来图书馆工作的方向,我们深信,只要精心策划,就一定能把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不断推向深入。
参考文献:
(1)魏争先 于迎娣 个性化服务——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的新形式 《图书馆学研究》 2005.2
(2)刘明 个性化服务——图书馆服务的新阶段
《图书馆学刊》2006.1
随着大数据、互联网、信息技术等的不断发展,在全球物联网的应用己渐成趋势,并进入了实质性的发展应用阶段。在不久的将来,物联网技术将无处不在。当物联网技术进入图书馆,图书馆拥抱物联网时,“没有围墙”的智慧图书馆应运而生。在物联网发展极具前景的大环境下,国内外图书馆界都掀起了对智慧图书馆实践的热潮。现阶段,智慧图书馆的构建任重道远。在未来,智慧图书馆将向所有人敞开大门,成为“零门槛、无边界”的图书馆,为用户提供高效率、跨时空的、深入满足用户需求的智慧知识服务。
1物联网环境下智慧图书馆的发展
1.1物联网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构建一个覆盖世界万物的“Internetofthings”,通过射频识别装置RFID、全球定位系统及红外感应器等传感设备,按照规定的协议,把万事万物与互联网相连,通过信息交换和通信,实现智能识别、定位、追踪、监控等管理的一种网络。
自我国1999年提出“传感网”这个概念,物联网技术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进入我们的生活,它已经在很多领域都已经有运用。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防入侵系统中物联网传感器产品率先得到应用,Zigbee路灯控制系统在济南园博园点亮,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电网等都广泛应用到了物联网技术。
1.2智慧图书馆
智慧图书馆是指把智能技术运用到图书馆建设中而形成的一种智能化建筑,是智能建筑与高度自动化管理的数字图书馆的有机结合和创新,利用各种先进的现代化技术,实现各种信息处理的自动化,以进行远程资料借阅、监控控制,座位预约等操作,实现书书相连、书人相连、物物相连的数字图书馆。
国外智慧图书馆的发展:90年代末,一所有着21世纪超前型电子图书馆之称的图书馆在纽约麦迪逊大街和34街交叉口新建起来,这所图书馆的最大特点就是电脑服务。2012年起,澳大利亚阿兰娜和玛德琳基金会及澳大利Telstra公司基金会用其获得的投资向社区所属公共图书馆设置统一的电子智慧图书馆,为用户提供不受时空限制的服务。马来西亚玻璃市的智慧图书馆专门设置了交互区、阅览区和专供小朋友阅读的区域。
国内智慧图书馆的发展:2005年上海图书馆率先在国内开设了手机图书馆,实现人书互联。2007年清华大学图书馆推出了D书流通通知的短信服务。2008年深圳图书退出了“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2011年厦门大学图书馆开通了自动选位的个性化用户服务系统。2012年首都图书馆联盟正式成立。2015年国内首家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图书馆在深圳盐田区诞生,率先探索实施了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转变。
与国外智慧图书的建设相比较,我国智慧图书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尚待进一步深化,刚刚建立起来的一些图书馆联盟,在技术支持、资源共享、服务管理等方面都还有所欠缺,法律保障体制也还不完善。
2智慧图书馆的构建设想――以江西省图书馆为例
面对江西省图书馆丰富的资源量如何为读者提供更加智能、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服务,是我们每个图书馆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江西省图书馆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中,如何整合各种资源、如何提供安全的使用环境,如何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一直在努力探索和创新。
2.1实体场馆的构建与改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智慧图书馆建设是一项极其庞大的工作。完善的智慧基础设施是智慧图书馆运行的基础和保障。为了建设智慧图书馆,需要对江西省图书馆传统馆舍设备进行系统改造,我们可以将“智能家居”的范式引入到智慧图书馆中来,将智慧化数字化的技术用到图书馆建筑中,综合利用以RFID为主的感知手段,对图书馆内外环境、读者和馆员等人群能快速准确的感知信息。借助各种信息感知装置,图书馆馆员在办公桌前就可以完成图书馆馆舍的自动化管理工作。
2.2馆藏纸质资源的建设
图书馆里书是最主要的资源,如何能让读者便捷地使用到这些资源,首先要做的是要对现有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图书馆管理员通过电脑对含有RFID标签的纸质图书进行图书信息登记赋予图书唯一的识别标志,对图书馆里的纸质图书资料进行数字化加工整合,通过统一的平台向公众开放。为了适应智慧图书馆的需求,建立资源共享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使图书馆员能根据读者的个性特征和实际需求,向读者推送全方位、立体化的智慧服务。
2.3智慧图书馆的服务构建
智慧图书馆的核心是服务,如何更好利用各种新技术提供创新服务是智慧图书馆的关键。江西省图书馆可尝试通过利用各种电子设备、网络设备及信息资源共享空间等,实现信息的智能化处理和共享,以各种型式载体进行信息的传播和互通,从而使用户能轻易地发现和获取图书馆资源。
2.3.1开通全省城市24小时自助图书馆
智慧图书馆应极大地拓展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时间与空间,需要和其他图书馆建立资源共享和协同合作。截止2016年底,江西省省市县(区)已经安装并连通“通借通还”项目的成员馆已达到50余家。这种自助模式实现了用户的自主化参与服务,各馆之间的馆际互借功能。它可以提供24小时无须馆员值守就能实现图书借阅及归还的自动上下架功能,并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远程监控和报修等功能。
2.3.2移动图书馆
江西省图书馆移动图书馆依靠移动网络,以江西省图书馆管理系统平台和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整合为基础,以适应移动终端信息搜索应用为核心,以云共享服务为保障,通过移动终端设备,为图书馆用户提供搜索和阅读数字资源,自助查询和完成借还业务,实现了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所需要的知识的梦想。
目前的江西省图书馆移动图书馆――掌上赣图,包含供手机用户阅读使用的3万多本电子图书和8000多万篇报纸全文。同时,可以实现馆外资源联合检索,提供24小时云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可通过有效的电子邮箱接受电子全文。此外,还可公告信息,提供读者个性化服务,实现江西省图书馆馆藏查询、续借、预约、好书推荐等自助式服务,并可以自由选择定制属于自己的移动图书馆信息交流功能。在以后的智慧图书馆里,应考虑加入自动定位功能、自动预约座位功能、信息推送功能以及虚拟化空间等功能。
2.3.3家庭电视图书馆
家庭电视图书馆,这个是一种新型图书馆模式,旨在把我们图书馆的资源通过电视展示给大家,这在以后的智慧图书馆中必然是一种趋势。可以通过和某些设备公司合作开发电视系统平台,读者只要通过某种特定的电视遥控器打开电视找到江西省图书馆频道就可以享受如亲临图书馆般的相关日常服务,可以聆听图书馆社会讲座,可以阅读电子书籍,可以下载相关论文等。目前只有国家图书馆2009年在电视上推出了国家图书馆频道,虽然还存在很多问题,但随着技术的发展,电视图书馆会为大家提供更多的资源,这也是江西省智慧图书馆以后要重点学习研究的方向。
3江西省智慧图书馆建设面临的问题
目前,智慧图书馆还是一个新兴领域,各项理论与实践尚开始起步,有待进一步深化。江西省智慧图书馆建设还在探索阶段,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1)馆舍改造问题。目前的江西省图书馆还是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要想建设成智慧图书馆所需要的场馆,就要利用现代化技术、设备推动图书馆的重新布局与转型,购买与智慧图书馆匹配的智能控制设备所需要投入的经费是空前巨大的,建设完成后的这些设备后期维护成本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所以短时间内,如果没有国家资金的支持,江西省图书馆是无法承受这些巨大投入的,江西省智慧图书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馆员素质问题。英国学者伊安・约翰逊提出,任何智慧图书馆都离不开智慧图书馆员。智慧图书馆馆员不仅要有高级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还要有坚定的为读者服务的职业信念。江西省图书馆馆员自身知识水平不足以达到智慧馆员的要求,业务水平也参差不齐,要培养出具备智慧图书馆馆员素质的工作人员,今后更要不断加强学习,主动了解图书馆行业的最新发展思路,学习前沿的图书馆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拓宽专业知识视野,以适应智慧图书馆服务的需求。
(3)数据安全问题。随着智慧图书馆的开放,庞大的数据量随着产生,如何有效保障这些隐私的安全,是江西省智慧图书馆亟待解决的问题。智确保数据安全,取得读者信任,这才能发挥智慧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作用。
信息终端理论具有广博的范畴,笔者则是侧重PSTN网络固化用户来探究如何科学设计信息终端通讯子系统的。主体目标就是打造一个通讯平台,借助这一平台信息终端可以丰富信息服务,增加服务项目与服务内容,通过这一平台信息所提供的通讯资源,业内人士能够发明更多新型服务,打破传统简单的普通电话语音服务的局限性,使用户能够享受到更多元化的服务,满足用户的需求。
一、PSTN与嵌入式技术分析
(一)PSTN简单介绍
PSNT的全称为:公共电话交换网,主要是以语音服务为主的网络系统,在高端电信技术的支持下,网络系统的绝大部分都达到了数字化高度,
当前市场上对于PSTN用户提供的服务多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所有的服务尚未被整理在同一个信息终端中,嵌入式技术作为一种时下流行的技术,目前已经被广泛开发与利用,将其应用于PSTN能够达到IP层的数据传输,这一技术具有更广阔的功能与优势。
(二)嵌入式系统的简单介绍
嵌入式系统又被称作:微处理器。这一系统目前被广泛利用于多个领域。特别是将其应用于PSTN系统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具体体现在:1.嵌入式系统获得飞快发展,具有功能全、体积小的特点,促进了微型信息系统的发展。2.对于PSTN在信号传播过程中所用到的调制解调芯片,其协议具有高度的集成性,功能也更为健全,具有良好的开发接口。3.由于嵌入式系统技术的持续发展进步,将其同互联网联系起来,有效地克服了internet 同计算机系统之间的矛盾,极大地降低了应对与解决网络协议时产生的负担,而且伴随着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引入,整个系统的功能扩展性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增强,为用户提供更为细致周到的服务,服务项目也更加丰富。
二、嵌入式信息终端通讯子系统设计方法
(一)通讯子系统与嵌入式信息终端系统关系
信息终端中,应用同服务是相互对应的,通过设计来完善服务,也就是说要凭借系统所供应的资源,参照服务特点来对应策划出应用,在利用通讯子系统资源的条件下,应用程序对应提供各种服务,应该根据服务所需要的基本协议来对通讯子系统进行设计,充分发挥操作系统的作用,实现对终端通讯资源的管理,二者的关系图如下所示:
以嵌入式系统为基础构建信息终端系统的通讯子系统,需要引入嵌入式微处理器以及调制解调芯片。
(二)通讯子系统的设计方法:
通常情况,信息系统是从顶端向下来设计的。1、先明确客户的服务需求,再来分析系统的工作流程,进一步对系统的服务流程与结构做出规划,从而抉择出功能模块。2、对功能模块进行集中探究找出其内部流程,在对内部流程科学分析情况下,来决定针对硬件设备操作的底层模块。3、对已经选择的硬件设备做出全面的总结与分析,确保底层模块功能的发挥。
嵌入式信息终端系统的设计的核心所在就是要实现其应用价值,所采用的设计方法也是直接针对于服务,然而这些服务的实现,则需要调动通讯子系统功能模块,而且必须有底层模块做支撑。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对信息终端通讯子系统的设计需要对服务做好分析,设计需要针对于服务来完成功能模块的设计,进而根据功能模块完成底层模块的设计。
与此同时,与子系统的设计类似,通讯子系统服务功能的实现也本着一样的思路,然而,由于不同阶段的预期目标有所差异,需要针对服务展开分析,明确在整个服务流程中,单个服务的详细定位,其中针对于服务的功能模块的设计就是要提供出与服务相对的功能模块内部程序;针对于功能模块的底层模块设计就是要通过参照通讯子系统中的信号底层模块,达到对底层模块的设计,实质上这其中无非是对设计的编辑与运用。
(三)嵌入式信息终端通讯子系统设计的特点
在PSTN通讯子系统的设计方面已经形成了多种方法,然而,几乎所有的设计方案都是对应某一特定服务,其不足之处在于无法兼具新类型的服务,就是说不能够更好地扩展服务项目与服务内容,然而,对应的嵌入式设计方案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这一设计方法能够兼容新类型服务。
(四)嵌入式信息终端通讯子系统所能够提供的服务类型
在嵌入式系统的有效支撑下,通讯子系统的服务类型更加多元化,这些服务类型也更具深刻的意义与典型性特征,以往的普通语音服务得以持续,对应又新增了一系列服务类型,那就是:固网短信服务、互联网网络服务以及远程控制服务等等,大大增加了服务类型,提高了对用户的服务水平。
三、总结
嵌入式设计方法是一种科学有效的通讯子系统信息终端设计方法,这一设计方法在PSTN中的运用,有效增加了信息服务项目,拓展了服务类型。
参考文献:
[1]梁衍学 基于DSP的VXI采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学位论文].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