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20:0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五年级学生学过近三年科学课,他们愿意合作交流,能自己动手实验探究,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这就需要我们科学教师引导。本课就是在学生认识形状与承受力关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动手制作活动,研究形状与承受力、结构与稳固性的关系。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也会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知道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
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三角形增大支架牢固程度的方法,会设计和制作立体支架。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通过实践认识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最稳定、用材少的特点。
教学难点:
会设计并制作立体支架,进一步体会三角形结构的稳定性。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
演示教具(三角形
四边形
五边形
六边形)
2、分组材料:塑料吸管、大头针、剪刀、报纸条、木筷、胶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认识这个建筑物吗?(课件展示埃菲尔铁塔)
教师介绍:它建于1889年由建筑师艾菲尔设计,全塔高307米,相当于百层楼房那么高,至今已有100多年了,可它仍然巍然屹立。想知道这样美丽、雄伟、坚固的高塔是怎样建成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搭支架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探究三角形的稳定性
①老师这里有几个平面支架,请你猜测一下:哪种形状的稳定性最强?
②学生活动:小组成员分工把搭好的支架摇一摇,晃一晃,比较哪种形状的支架最不容易变形,省材料。
③汇报看和自己的猜测是否一致,小结:三角形最稳固最省材料
2、加固其它平面支架
你能想办法使其它的支架变得稳固吗?(学生动手实验)
汇报
3、解决前面开课问题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铁塔的结构,说一说它如此坚固的秘密吧!
4、提问: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了三角形稳定牢固的特性,平时你们发现哪些地方用到三角形的支架?
5、刚才同学们说的高压线塔,电视塔、桥梁等为什么那么牢固又能承受巨大的重量?
(它们中有许许多多的三角形,而三角形是稳定牢固的。
6、拓展为后继学习准备
正因为埃菲尔铁塔如此坚固美丽才使众多人前往观赏,你也想搭一座这样的高塔吗?那怎样的高塔才算好呢?(高、稳、省材料)请同学们先在你的小组内设计一份高塔的图纸,咱们进行一场建塔比赛好吗?
三、设计并搭建立体支架
1、谈话:同学们,将三角形支架、四边形支架、五边形支架组合在一起会是什么?(一个立体支架)
你们能用尽量少的材料搭一个又高又稳固的立体支架吗?
在搭建前,我们要先干什么呢?
2、学生讨论回答并分组设计草图。
3、学生动手搭建立体支架,教师巡视参与其中并及时进行指导。
4、谈话:我看同学们动手搭建高塔的热情非常高,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到这里。下面请那个小组上来汇报并展示你们的作品?
学生交流,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作出评价。
5、教师小结:一个不稳定的高塔,可以增加其三角形结构,使它变得稳定。
四、拓展
1、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小结本课内容)
2、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搭建立体支架没有完成的小组课后继续完成你们的作品。
3、同学们要用一双探索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事物,会有很大的发现!
板书设计
:
搭
支
架
不易变形
三角形结构
最稳固
用料少
架梁
增加稳固性
《搭支架》导学单
实验一:搭支架
将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支架,用一定的力往两边拉拽,记录实验情况:(用的多少表示承受力的大小)
支架形状
预测稳固性
实际稳固性
三角形
正方形
多边形
通过实验,我们认为:(
本课选自教科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7课。教材是在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上展开活动。它是继“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之后从另一个角度探究影响物体沉浮因素的一课。本课使学生经历了一个十分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研究思想和方法。
二、学生分析
五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对实验很感兴趣,而且对物体沉浮的因素已经有了一些知识基础,他们还有一些生活经验,只是很少关注到液体的浓度对物体沉浮的影响。在以往的实验中,还积累了一些探究的思维方法。
三、教学目标:
从教学实际出发,深挖教材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发现盐水比清水浮力大,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认知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学会给液滴加热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中,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原有认知经验确立重难点如下
1、教学重点:让学生发现盐水比清水浮力大,认识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2、教学难点:推测及验证盐水的过程,引导学生自行设计验证实验。
五、教学材料准备
1、演示实验:马铃薯、两个一样的烧杯、。
2、学生实验:滴管一个、火柴、酒精灯、三脚架、金属碟、马铃薯块、食盐50克、白糖50克、装有100毫升温水的烧杯、搅拌棒、药勺、实验记录表。
六、教学策略
从教的方面来说,本课我综合运用了演示法、发现法、实验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通过让学生对马铃薯的沉浮进行观察、研讨、推测、验证,从而让学生学到探究科学规律的本领。
从学的方面来说,本课主要采用观察法、探究实验法、小组合作等多种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独立进行探究实验,从而获取新知。
七、教学流程
(一)、实验设疑,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由自然界中神奇的湖引出不会游泳的人也能享受在水面上漂浮的乐趣,要想知道其中的秘密,我们用马铃薯来研究一下吧。(板题)
1、学生观察:教师演示实验。马铃薯分别放在1号杯和2号杯,分析为什么会有沉有浮?(【让学生明确1号杯中是水,以此为基础分析不知名液体。降低学习难度,有利教学难点的学习】
2、学生讨论: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沉浮现象?(让学生大胆猜测是液体的不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学习新知
1、推测探究认识不同液体
①、学生讨论:不知名液体和水有什么区别?(学生:加东西了)加了什么?水合其他物质混合形成溶夜,怎样把水和这种物质分开呢? (学生面露难色,在教师引导下产生很多方案:闻、尝、晒、烧……讨论后形成共识要用科学方法;火烤。)【利用水和溶液的区别,引导学生把水分离出去。突破教学难点】
②学生分组实验:对不知名液体进行加热、蒸发。
③、分析推理:加热后留下的白色颗粒是什么?(学生猜是盐、白糖、味精等)
【这是本课的难点,学生不易想到用火烤的方法。在教师引导下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去猜测,再动手做这一探究学习过程,通过亲身经历获得了发现,实现了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完成对教学难点的学习】
2、调制一杯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①、讨论:假如它就是盐,你怎么证明?(学生:加盐试试)(板书)盐该怎么放?实验时要注意什么?(盐的溶解、每次马铃薯的取出)【试验前的准备,以保证学生探究活动的效果】
②、学生活动:按方案进行实验并填写实验记录表,教师各组巡视、指导。
③、实验中你们发现了什么?(浮了)全班交流马铃薯浮起来用的盐量:……(板演记录表)【通过汇报交流实验数据,认识到只有加了一定量的盐才能使马铃薯浮起来】(板书 浓)
学生质疑:怎么不一样?师:举起你们的马铃薯看看。生:兴奋地噢--大小不一样。【活动中学生自然生成对“物体大小和液体浓度决定物体沉浮”的认识】
【这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我给足时间学生探究,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课堂探究环境,让学生不仅亲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而且获得探究成功的体验。学生初步建立了物体的沉浮与所浸的液体有关这一科学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会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正确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总结延伸
1、现在我们能解释那神奇的湖的秘密吗?阅读课文中介绍死海的段落。同时介绍中国死海。
2、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盐水、糖水等液体达到一定浓度使马铃薯、人体浮起来,那么,这样的液体能不能让鸡蛋、葡萄也浮起来呢?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这神奇的探索好不好。
八、板书设计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清水
马铃薯
沉
盐水
(浓)
马铃薯
浮
糖水
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附: 实验记录表
水的量
食盐/白糖的量
沉浮情况
100毫升
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课题背景:
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不仅仅有物体本身的重量和体积(密度),而且还有液体的密度。学生经历了本单元前六课的学习,了解物体的材料特性会影响它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本课将展开对影响沉浮状态的另一个变量,即液体进行研究,向学生展示一个新的探索项目。
本课主要研究当物体放置的液体改变了,或不同浓度的液体,对马铃薯沉浮状态是否有影响。调制一杯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盐水,可以使学生感知:在液体中溶解足够多的食盐时,马铃薯才能浮起来。在学生的实践中渗透改变液体密度会影响物体沉浮的概念。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2、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过程与方法:
1.
经历一个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2.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初步具备实验设计的能力和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帮助学生形成严谨的思维习惯和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2.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教学重点:
经历一次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发现规律,理解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教学难点:
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分析原因,再次观察、实验,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马铃薯,清水,浓盐水,镊子,纸巾。
小组实验:马铃薯、培养皿、镊子、食盐、勺子、塑料片、烧杯、100毫升清水、筷子、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情境:光头强如何取出沉在缸底马铃薯的故事。
2、引出本节课的探究主题——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二、活动一:盐水是否能改变马铃薯的沉浮状态
1、问题:盐水能否改变马铃薯的沉浮状态?(分析:盐水能改变马铃薯的沉浮状态)
2、介绍实验步骤
(1)把马铃薯轻轻放入清水中,观察它的沉浮状态。
(2)把马铃薯从清水杯中拿出、擦干,轻轻放入盐水中,观察它的沉浮状态。
3、学生演示实验,其他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4、归纳结论:盐水能改变马铃薯的沉浮状态。
三、活动二:放多少食盐溶解在水中,才能改变马铃薯的沉浮状态
1、问题:食盐溶液要达到一定的浓度才能改变马铃薯的沉浮状态?
2、分组讨论,设计实验。
3、学生发言,表达设计思路。
4、看操作步骤图,整理实验步骤,提示学生需要注意的事项。
①100毫升水
②取1平勺盐
③放入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
④用镊子夹马铃薯放入水中
⑤记录马铃薯在水杯中的位置
⑥用镊子从水中取出马铃薯,放置于培养皿中,重复实验。
5、分组实验活动,时间10分钟。
6、实验结束。
①收拾桌面
②上交实验材料
③整理实验结论
7、学生分享交流实验结果。
①放了多少平勺食盐溶解后,马铃薯的沉浮状态开始改变?
②放了多少平勺食盐溶解后,马铃薯开始露出水面?
③我们的发现是:当盐水浓度增大的时候,马铃薯受到的浮力也增大。
8、从实验现象和结果分析盐水浓度和马铃薯受到浮力大小的关系。
四、拓展和应用
1、情境:光头强在没有食盐的情况下,还能取出沉在缸底马铃薯吗?
2、任务:应用课堂上的方法,和父母一起调制糖溶液(或其他),看是否能让马铃薯浮起来。不局限于用糖做探究实验。
板书设计:
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活动一
发现:盐水能改变马铃薯的沉浮状态。
活动二
发现:当盐水浓度增大的时候,马铃薯受到的浮力也增大。
附件:
活动二记录表
水的量
食盐的量
沉浮情况
100毫升
(
)平勺盐
100毫升
(
)平勺盐
100毫升
1、体温计是根据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40℃时水银体积___________35℃时水银体积___________。这种现象主要和水银内部的___________有关。
2、太阳的热是通过________方式传播到地面上的,烧开水是通过_______方式传播热量的。
3、阳光下物体影子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会慢慢地发生变化。___________就是利用太阳下影子的这种变化而计时的。
4、滴水计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水漏完的时间,叫___________型水钟;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接满的叫___________型水钟。
5、清水和盐水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___________。
6、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造成了地球上___________现象。
7、用手往下按一块在水中的泡沫,会感到手上有一种向上的力,这是泡沫在水中受到的___________的作用。
8、我们可以通过世界时区图来判断时间。它是以地球的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成___________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相差____小时。
9、根据单摆的___________特点,人们制成了摆钟。
10、许多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但有些物体比较特殊,例如___________℃以下的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二、判断题(1、2、4、5、6、9、11、12原创,其余改编)
(1)热水袋水温60℃,人的手接触热水袋,热量从手上向热水袋传递, ( )这样的热传递形式叫热传导。
(2)羽绒衣产生的热量比衬衣多,所以冬天要穿羽绒衣。 ( )
(3)如果一个物体在水中是沉的,那么它在食用油中一定是浮的。 ( )
(4)夏天自行车的轮胎的气不能打的太满,否则会因气体热胀而爆胎。 ( )
(5)地球的自转引起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周期为一年。 ( )
(6)提出“日心说”的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 ( )
(7)用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它在水中的沉浮状况也是不一样的。 ( )
(8)人们在观星时发现,天上的星星每天围绕着北极星顺时针旋转。 ( )
(9)有一只摆钟,每天总是走快一点,应该往下调节摆锤下面的螺母。 ( )
(10)测得某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为60克,浸没在水中时的重量为35克, ( )那么这个物体放在水中会浮。
(11)人们用铁做锅,而不用铜做锅,是因为铁的导热本领比铜强. ( )
(12)一分钟可以做很多事,例如人可以大约呼吸60次左右,心跳20次左右。 ( )
三、选择题(1、2、4、5、7、8、9、13、原创,其余改编)
(1)一个茄子在水中是浮的,把它切成四分之一大小后茄子在水中是(
)
A、沉
B、浮
C、无法判断
(2)相同体积的50℃水和10℃的水比较(
)
A、冷水重
B、热水重
C、无法判断
(3)往大小厚度相同的塑料杯、铁杯、陶瓷杯里倒热水,5分钟后杯中水凉的最快(
)
A、铁杯
B、塑料杯
C、陶瓷杯
(4)北京和乌鲁木齐的位置,北京在东面,乌鲁木齐在西面,一天中先迎来日出是(
)
A、乌鲁木齐
B、北京
C、无法判断
(5)比较下图中的两个摆的摆动速度(
)
A、1号摆摆的快
B、2号摆摆的快
C、两个摆摆的一样快
(6)100毫升水的滴漏实验中前10毫升的水和最后10毫升的水比较(
)
A、后10毫升滴的快
B、前10毫升滴的快
C、滴的速度一样
(7)(
)作为地球自传的有力证据,已被世界公认。
A、傅科摆
B、极昼极夜现象
C、四季更替
(8)在北部的星空中,有7颗星组成勺子的模样。这7颗星被称为(
)
A、北极星
B、北斗星
C、牛郎星
(9)要使沉在海里的潜水艇上浮,正确的方法是:(
)
A、往潜水艇的压载舱注水,以增加潜水艇的重量
B、往潜水艇的压载舱排水,以减轻潜水艇的重量
C、抛弃潜水艇的压载舱,以减轻潜水艇的重量
(10)原来浮起来的马铃薯,可以用什么方法让它沉下去。( )
A、加糖水
B、加盐水
C、加清水
(11)一位同学做物体沉浮的实验时,把4个大小相同的小球放入水中,发现有的小球是沉的,有的小球是浮的,然后他把小球按从重到轻的顺序排列,寻找物体沉浮的规律,这个实验可以证明物体的沉浮与( )有关。
A.大小
B.轻重
C.形状
(12)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13)下面那种情况物体排开的水量最大(
)
A.图1
B.图2
C.图3
四、连线题(原创)
棉被 热的良导体 木制筷子
铁锅锅身 热的不良导体 铝棒
陶瓷勺子 空气
五、图形题(1改编,2原创)
1.预测图中铁块、木块在水中将会如何运动?并在图中用长短不同的箭头线画出浸没在水中的木块和铁块的受力情况。
2
六、简答题(原创)
1、 有一个乒乓球不小心被踩瘪了,但没有破损,请你想办法让瘪了的乒乓球再鼓起来,并说明其中的道理。
2、人们为什么会觉得北极星是“不动”的?在北极看北极星在什么地方?南极看北极星又会怎样?
3、要使制作的保温瓶保温效果好一些,应考虑哪些因素?
2011年小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卷科学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填空题
1、水银热胀冷缩 大 小 微粒运动
2、辐射 对流
3、长度 方向 日晷
4、泄水 受水
5、不一样
6、四季更替
7、浮力
8、24 1小时
9、等时性
10、4℃
判断题
1—6 × × × √ × ×
7--12 √ √ √ × × ×
选择题
1---5 B A A B B
6—10 B A B B C
10---13 B A A
连线题 棉被 热的良导体 木制筷子
铁锅锅身 热的不良导体 铝棒
陶瓷勺子 空气
图形题
1、铁块沉下去 ,木块浮起来。
2、实验说明了钢条会热胀
简答题: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样貌特征,感受动物的美和可爱;感受各种水墨特性,探讨巧妙运用各种技能,手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习用水墨表现自己喜爱的动物,在造型中体会墨色的变化,提高观察、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表现水墨画动物,通过探索用水墨自由创作动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国画的魅力,学习国画动物的技法。
教学难点:巧妙运用各种国画技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并能画出有一定意境。
三、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准备国画颜料、生宣纸、调色盘、毛笔、墨汁,毡子等国画用具。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你喜欢那种小动物?谁能给老师和同学们介绍介绍?
2、欣赏
师:请同学们欣赏一下我带来两张的小动物的照片,看看它们有什么区别?
生:一个写实,一个写意。一个更富有装饰性,更加简练。
师:动物活泼、可爱,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画家笔下的描绘对象。今天就请同学们一起感受一下国画动物的乐趣。
3、出示课题:写意动物
利用真实的动物和国画写意动物做比较,分析其中的区别,让学生了解国画画面是怎样描绘真实实物,初步感受中国画给人们带来的独特艺术魅力。
(二)介绍绘画大师
1、介绍齐白石
师:说到写意动物,也让我不由得想到了一位绘画大师,他就是齐白石。齐白石是在各个方面造诣都很高的现代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他跨越了两个世纪,活到将近百岁。齐白石把中国传统文化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他的绘画、诗句、书法、篆刻都出类拔萃。齐白石画虾可说是画坛一绝,灵动活泼,栩栩如生,神韵充盈,画家写虾,来自生活,却超越生活,大胆概括简化,更得传神妙笔。齐白石画的虾蟹、蝉、蝶、鱼、鸟、水墨淋漓,洋溢着自然界生气勃勃的气息。
2、欣赏绘画作品,感受水墨画的意境
(三)教师演示
师:欣赏完齐白石老先生的作品,我也来画一幅,大家来看一看!
教师在黑板前面演示写意动物小金鱼的绘画方法及步骤,并在演示时介绍用笔、用墨的方法及名称。
用笔:用笔方法分为中锋运笔,侧锋用笔及中锋侧锋组合的运笔方法。
用墨:墨色分为焦、重、浓、淡,轻。墨色的变化和放水的多少有直接关系。
(四)欣赏分析
1、欣赏
师:请同学们欣赏国画作品,小组交流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
2、画面中是那种动物?你想画哪种小动物?
(五)尝试体验
作业要求:常试用水墨画表现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通过前面所学及尝试得到的经验,在生宣纸上临摹或写生一幅写意动物画面。教师巡视指导。
(六)自评互评
知识与能力:通过多媒体欣赏了解松树的构造及组成部分,并能够学会并掌握国画干笔中锋勾勒及墨色的变化,提高学生国画的鉴赏能力及绘画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照片和国画松树的对比,了解国画松树的表现方法,并通过教师演示,掌握竹子的绘画方法及绘画步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表现国画松树,探索用水墨自由创松树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通过画松树,感受并学习松树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顽强、挺拔、刚毅的品格。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松树干、松树麟以及松针的画法。
教学难点:巧妙运用各种国画技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并能画出有一定意境。三、教学策略
通过上堂课写意动物的学习,学生基本了解了国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的方法,但是由于国画这种艺术形式不是一招一式便能掌握的绘画技能,它需要长时间的反复练习巩固,这样就需要一种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容易,更轻松的掌握其方法和技巧,所以在本册国画教学中我采用“欣赏——演示——尝试体验——小组分析——尝试创作——欣赏提升”这样的教学策略及模式,让学生了解国画课的流程,并从中学会掌握国画用笔用墨技巧方法,为以后创作更多类型的国画做铺垫。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接诗游戏
师:上课前请同学们和我玩个游戏,叫接诗游戏。我说上句看看同学们能不能猜到下一句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你知道这句诗是赞美什么的诗句?
生:“松树”。那这句诗说明松树有什么样的性格呢?(顽强、挺拔、刚毅的品格)
师:那今天我们一起用国画的形式画一画松树
引出课题——学画松树
多媒体出示松树照片与国画松树的对比,提出问题:
1.现实中的松树与国画松树有什么区别?
2.国画松树是怎样表现的?
3.你觉得国画松树的绘画步骤是什么?先画什么?然后呢?
利用真实的松树和国画写意松树做比较,分析其中的区别,让学生了解国画画面是怎样描绘真实实物,初步感受中国画给人们带来的独特艺术魅力。
观察欣赏
1.
一般以扇状、车轮状、马尾状来表现同一单元的密集松针。以“品”字形结构合成一组松针。
2.
画松针时用笔要挺劲,有疏密变化,并有浓淡层次感。
通过教师演示,能够让学生直观的观察欣赏国画写意松树是怎样表现的,包括它的绘画步骤及用笔用墨的方法以及松树的枝干及松针
的绘画方法。为下一步学生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尝试体验
通过刚刚欣赏教师演示,让学生尝试体验其中用笔用墨的方法。(包括中锋运笔、侧锋运笔,两者相结合的方法。用墨汁调出不同深浅的墨色,焦、重、浓、淡,轻。)教师巡视指导并提出问题。你在尝试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你觉得松树哪部分比较适合运用中锋运笔?侧锋运笔呢?(叶子适合中锋干笔,在后面的染色环节可以运用湿笔侧锋来画)
初步用国画用具尝试在生宣纸上创作,体验国画艺术魅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在国画绘画中用笔,用墨的技巧方法。解决重点。
欣赏分析
欣赏
师:请同学们欣赏国画作品,小组交流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
(教师把班级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放置一幅国画松树。)
分析所欣赏国画松树的作画流程。1.分析运用了哪些松针的表现方法。2.画面中还运用了哪些颜色?在你的国画颜料中找一找叫出它们的名字。(藤黄、花青、曙红、赭石、三绿、酞青蓝等。)学生分析时引导学生可以对照画面举例分析。
通过欣赏作品,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再次通过观察直观的了解国画的绘画步骤及用笔用墨的方法,欣赏的同时激发学生创作欲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及分析能力。
联想创造
通过前面所学及尝试得到的经验,在生宣纸上临摹或写生一幅松树画面。教师巡视指导。
通过学生创作作品,提高学生的国画绘画能力,动手能力。
自评互评
教师请学生展示最后完成的绘画作品,并请学生说说对自己作品的想法。其他同学给他好的建议,教师做最后指导评价。
培养学生学会美术评价语言,能够从美术的审美角度评价作品。
拓展欣赏
(一)通过压碎方糖,加热方糖的实验,使学生经历猜想——验证——解释的过程。懂得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了解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既会发生化学变化,又会发生物理变化。
(二)学会用压碎方糖,用蜡烛给方糖加热。
(三)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重要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经历探究过程,培养实证意识。
难点:观察加热方糖的过程,分析是否产生了新物质。
五、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方糖、蜡烛、火柴、盘子、记录单等。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
导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两个有趣的小视频。(视频棉花糖和糖人)。生活中,糖有许多有趣的变化,我们今天用糖来进一步研究: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
(二)压碎方糖
1.
(PPT出示方糖两块、锤子、牛皮纸)你能用这些材料让方糖发生变化吗?我们可以怎么做呢?(预生:敲碎)方糖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2我们怎么设计这个实验更科学?谁来说具体的步骤?
预生1:一块方糖不动,一块放糖敲碎,对比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
预生2:把方糖压碎,观察变化.(有补充吗?把方糖敲碎之前,我们还应该怎么做?)
师:要先仔细观察整块的方糖,再观察敲碎的方糖,比较有什么变化。
4.
这个实验中要注意什么?
预生:敲的时候小心手,注意安全(还有补充吗?)
温馨提示:(图)
师:把其中一块方糖包在牛皮纸里面,用榔头敲击,注意不要敲到手。敲击完成后,请马上把榔头交到讲台桌上的盒子里。
PPT出示记录单。(记录单中显示色块)师: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要完成记录单的红色部分。除状态和颜色之外,我们还要从更多的方面去观察方糖,你们可以继续往下补充。
分组实验,记录变化。
5.交流:实验中发生哪些变化?
预生样本:方形,大;压碎后
形变小 分散 颗粒(板书)(其他还有补充吗?)
师:我们在刚才的实验中观察到了形状和大小发生了变化,又观察到颜色、状态和气味没有变化。观察到“没有明显变化”和“有明显变化”同样重要。
师:把方糖压碎后有新物质产生了吗?(总结板书:无新物质产生。)
(三)加热方糖(板书:加热)
过渡:(出示PPT材料:调羹、方糖粉末、蜡烛、火柴。)老师再增加蜡烛、调羹和火柴,我们还能让方糖小颗粒继续变化吗?
1.这个实验我们怎么操作?谁来说一下具体步骤?
预生:把方糖颗粒分成两份,一部分留样对比,取一部分方糖粉末加热,观察加热过程中方糖的变化。(怎样更科学?)
2.预测一下:加热方糖小颗粒可能会发生哪些变化?
预生:会熔化.....(都行)
3.
实验中要注意什么?
预生:1.注意安全.....
4.
加热到什么程度结束比较合适?(所以当加热到没有明显变化为止。)
5.
(PPT出示温馨提示)老师还有几条温馨提示,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注意:1.取少量方糖碎屑放调羹中间(PPT演示倒少量方糖粉末加热。拍摄图片)
2.外焰加热
3.小心烫手
4.加热到没有明显变化为止
5.多种感官观察
出示记录单,师:要仔细观察加热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全部记录下来,记录在加热后的变化。
6.
师:请来领取实验材料,开始实验。
7.分组实验,边观察边完成记录单
整理材料,补充完整记录单
8.班级交流:
(1)实验中发生了哪些变化?(其他组相互补充)
我们先来交流第一栏(一栏一栏描述,自行询问补充)
生:原来是固体,后来熔化变液体了(师:其他小组有补充吗?)
形:固---液-------------固;
色:白---无——焦黄------黑;(原来是白色,直接就变成黄色了吗?)
气味:无---------香—---—焦
有气泡
软硬
硬---软--------------硬
(板书:如上)
(2)
勺中黑色的物质还是不是方糖?你的理由是什么?
预生:形、色、气味都与样本不同了。
预生2:有气泡产生(两个学生回答)
小结:勺子里黑色的固体物质,经科学家反复验证它已不是方糖,而是加热中产生的新物质。
(板书:
产生了新物质)
(四)对比总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点
1.我们来看黑板,你有什么发现?
预生:压碎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加热的变化有新的物质产生。
2.小结:物质都会发生变化,有些只改变了它的大小、状态、形状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科学上把这类变化叫物理变化。
而有些变化产生了新得物质,科学上把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板书: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五)拓展延伸
1.那方糖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的都是化学变化吗?
预生:无反应(师:指板书,这个过程中是否产生新的物质?)
预生:一开始的熔化是物理变化。(你是怎样判断的?)
预生:因为方糖从固态变成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师:大家有不同意见吗?
预生:我认为颜色发生了变化,已经产生新物质了,所以是化学变化。
师:那现在我们有了两种不同的意见,方糖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究竟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呢?我们来重复刚才的实验再次观察这个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产生。(演示实验3分钟)
实验步骤:加热到糖变成透明液体,未出现黄色。冷却,凝固,敲碎,与原来的白糖小颗粒比较,有什么发现?
得出:我们发现在这个变化中糖还是糖,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所以这是物理变化。
在化学变化中总是伴随着物理变化。
2.
加热时点燃的蜡烛又属于什么变化?
得出:蜡油
固体——液体
属于物理变化;
烛芯
发光发热等
属于化学变化。
3.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4.
刚上课时,我们在视频中看到的糖变成了棉花糖和小糖人,这两个过程中,糖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预:变成棉花糖是物理变化,糖还是糖,颜色还是白色的;而小糖人是化学变化,它的颜色发生了变化。
板书设计: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敲碎
加热
方形、大---变小、颗粒----
形:固---液--糊---固
色:白——无——黄——褐---黑
味:无——香---焦
没有产生新物质
产生新物质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方糖变化实验记录单
第组
观察内容
压碎前
六
学科
科学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教师
花门二中
赵磊
总课时
1
授课
时间
2017
4.12
学习内容
我们身边的物质
学习目标
1.学生用举例、分析、综合、概括的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分类。
2.学生在自己设计的实验中体验物质的变化。
学习重点
能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学习难点
间接感受抽象物质的存在性以及物质的变化。
学习准备
师:塑料袋、易拉罐、水结冰图片
生:蜡烛、火柴、铁绣钉、纸
集体备课
二度备课
导学过程
设问导读
1、观察我们的周围,教室里有哪些物体?这些物体分别是由什么东西组成的?
2、学生自由发言,(预计大多为可视性的具体物体)教师指出:我们能直接观察到的物体都可以叫做物质。
合作探究
1、我们的教室其实不仅存在这些可以看
的见摸的着的物质,还有我们不能直接感触到的空气、火、声音、电、光,它们是物质么?
2、建议作出讨论,要求学生列出证据和理由。
3、教师介入抽象物质的界定:对学生见解适当点评,必要情况下以空气做示例,塑料袋实验证明。引申教室以外的世界物质构成。
以教室为例,教室里同学们所列举的物质都是一成不变,没有任何变化的么?
学生会列举许多变化,教师给予肯定。
1、师引入演示:在我们的教室里还有老师带来的两种物质——易拉罐和水结冰的图片。
导学过程
讨论:捏扁易拉罐和水结冰也同样是物质发生了变化,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呢?(改变了物体的形态,实质没有改变)
我们生活里还有没有这样的例子?
(一杯水蒸发
掰弯铁钉)
2、分组实验发现:实验盒里有火柴和铁钉,它们会发生变化么?它们的变化又会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实验讨论:火柴燃烧过以后变成了什么物质?和之前一样么?铁和铁锈是同一种物质么?(实质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新的东西。)
我们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么?
3、比较前后两种实验:这两组实验有什么相同和异同点?
(前者没有产生新的物体,后者产生新的物体)
4、小组合作实验:
试一试用不同的方法让纸和蜡烛发生变化。
把变化的情况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
提示:实验中要合理分工,合理使用各种实验材料,注意安全!
5、学生动手操作,完成实验请表现优秀的小组汇报。(将其优秀作品放展台展示)
课题拓展:
世界上有不变的物质吗?
岩石、房屋、马路,它们也在变化
吗?
课堂小结:
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板书设计
物质的变化
我们身边的物质
1.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1.
一共要拿12个苹果,选出下图中最合适的两盘。
我拿第(
)盘和第(
)盘。
2.
看图按要求写四个组算式:
3.
看图列算式。
-
=
(枝)
4.
填表。
原有
18个
15支
14把
卖出
7个
6支
5把
还剩
(1) 个
(2) 支
(3) 把
5.
【填算符】在 里填上>、
14+0
11+2
11-2
15-9
4+1
6.
填一填:
比11少2的数是 ,比9多1的数是 。
7.
用3、11、8写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3+
=
8+
=
-3=
-8=
8.
解决问题。
-
=
(个)
吃了 个。
9.
小明有14支彩色笔,小刚借走了5支,小明还有 (1)
支。
10.
看图列式计算。
-
=
11.
妈妈买了12个苹果,小华吃了4个苹果,还剩 个苹果。
二、计算题
12.
算一算,看谁算得又快又正确!
10-7=
12-4=
11-6=
14-8=
2+9=
13-9=
13-5=
14-9=
6-6=
5+6=
7+8=
10+4=
15-8=
4+9=
11-2=
6+9=
9+5=
16-8=
7+7=
9+9=
13.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5+=11
+3=16
-9=5 12-=4
5+6-9=
8+8-7=
14-6-2=
三、解答题
14.
看图写算式:
=(朵)
=(只)
=(只)
他们还剩下几朵?
15.
看图列式计算
16.
鸡有12只,鸭有9只,鹅有7只。
(1)鸭和鹅一共有多少只?=(只)
(2)公鸡有5只,母鸡有几只?=(只)
17.
看图列式。
(1)
-=(个)
(2)
+=
-=
+=
-=
1、根据正方体特征,推导出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学会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问题。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问题。
教学准备
一个正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一、问:目标引领
问题导学
(1) 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2)怎样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二、猜(读):联系旧知
自主尝试
(1)什么是正方体的表面积?
(2)正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怎样就计算出6个面了呢?
(3)如果给你正方体一条棱的长度,你能算出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正方体的表面积。(板书课题)
三、探:合作探究
点拨辅导
1、探索正方体的表面积
(1)正方体的特征。自由回答,集体整理。
(2)正方体的每个面是什么形状?什么是正方体的表面积呢?(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和)正方体的棱长就是每个面的什么?(边长)你能算出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吗?
(3)小组讨论交流,寻找计算方法,汇报结果。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正方体的表面积用S表示,棱长用a表示,那么
字母表示:S=6a²
2、出示例2
自己完成,集体订正。强调“至少”的含义。
3、学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
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有时还要根据实际需要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中某几个面的面积,如:一个无盖的长方体鱼缸,就是没有哪一面?它的表面积是算哪几个面的面积之和?(看图p35)
四、用:训练推进
拓展延伸
1、p35
做一做
2、用玻璃制作一个长9dm,宽5dm,高7dm的无盖长方体鱼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
3、把一个方体分成两个棱长是4cm的正方体(应该怎么分?)
板书设计
正方体的表面积
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和叫正方体的表面积。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正方体的表面积用S表示,棱长用a表示,S=6a²。
例2
1.2×1.2×6=8.64(dm²)
或
1.2²×6=8.64(dm²)
答:包装这个礼品盒至少用8.64dm²的包装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