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尾巴教案模板(10篇)

时间:2023-02-27 11:20:1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比尾巴教案,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比尾巴教案

篇1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朗读问句。

3、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4、通过课文学习,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练习朗读和认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读好问句是教学的难点。

三、教具的准备

1.准备好六种小动物的卡片、头饰、尾巴图;

2.学生的学案(给动物加上尾巴的图),生字卡片;

3.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设计

(一)趣味揭题,导入

老师,想问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今天,大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举行一场特别的比赛,想请咱们的同学参加当小裁判,你们想去吗?那么,它们要比什么呢?让老师来告诉你们(板书:比尾巴)。(指名学生读课题)引导学生认识“比尾巴”三个生字。说一说你是怎样认识这些字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中识字

1、同学们想不想知道都有哪些小动物来参加比赛呢?先听老师读读课文。(师范读课文)

2、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边读边想:有哪些动物来参加比赛?他们的尾巴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后汇报,教师随学生汇报随机在黑板上贴出小动物图片、名称及生字。)

3、黑板上有一些字是红色的,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看看这些字,你你最想先学哪个字?(根据学生说的字,按照学生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来学习。)

4、你的方法很好,谁还有其他方法?

5、同学们想的办法真棒!下面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其他生字,同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看谁记得快?(学生讨论、汇报。教师及时点拨,并及时指导新偏旁:矢、八、鸟。)

(三)、指导朗读和写字

1、(装做听小动物说话的样子)刚才小动物告诉老师:咱们班的小朋友真聪明,这么快就把生字记住了。小动物还说:谁能根据这些生字把这些小动物尾巴的特点再说一说呢?(学生自由汇报)

2、课文是怎么问的,又是怎么答的呢?谁能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节?

(指名读,指导问句的朗读方法,再指名读)

3、看到同学们读得这么认真,老师想给每一个同学的机会,请同学们同桌之间以一问一答的形式练习读一读,谁读的好,就请谁为大家表演。(学生练读,指名读)

4、看到同学们这么起劲,老师也想参加,你们欢迎吗?

5、(装做小动物的说话)刚才,小动物们又夸奖同学们啦!它们说,咱们班的同学不但生字学得快,而且课文也读得好,不过,不知道你们生字写得怎么样,同学们,你们有信心把生字写好吗?

6、请同学们看书后生字表,有几个生字是需要我们写的?你们能读一读吗?(生读)

(1)这三个字里都有一个笔画,也是一个新笔画:(撇折)

(2)指导书空(师逐个指导生字,先书空,再指导书写)

7、小动物对同学们写的字非常满意,他们想请你们参加一个游戏:安尾巴。(把六种小动物的身子与尾巴的分割图片分别发给12名学生,其它学生朗读课文,当读到“谁的尾巴长”时,拿猴子的图片的学生上台,拼成一个整体,其他以此类推。)请拿着动物尾巴的同学向前走一步,同学们看一看,拼一拼,评一评,谁的尾巴最好看!

8、我们完成了小裁判的任务,让我们和小动物说再见,回到课堂中来吧!

(四)、思维拓展

1、在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小动物,它们的尾巴各不相同,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它们的尾巴有什么特点?

篇2

其实,生命中又何尝不存在很多的“彼岸”和“海”呢?

篇3

麻黄素和多巴胺均为临床上常用的升压药,但作用机制不同。麻黄素作为硬膜外阻滞麻醉后低血压的常用升压药,有升压快,维持时间短,血容量依赖性强,血压波动大的特点,需多次重复用药。多巴胺则主要用于各种休克,改善冠脉血流和肾血流量,升压作用平稳。本文旨在比较二者在老年患者硬膜外阻滞后升压的效果。

资料与方法

择期手术患者40例,ASA分级Ⅰ~11级,年龄65~78岁,男25例,女15例;上腹手术32例,中腹手术8例。按手术顺序随机分为两组,麻黄素组(M组)和多巴胺组(D组)均为20例,有高血压病史者为剔除病列。

麻醉及相关操作:麻醉前均肌注阿托品0.5mg,不用镇静剂。桡动脉穿刺测动脉压,锁骨下静脉置管输液并测中心静脉压,导尿,并计尿量。麻醉前用平衡液扩容使中心静脉压维持在10cmH20左右,硬膜外穿刺椎管,局麻药为0.5%罗比卡因和1%利多卡因混和液。麻醉平面控制在T4以下。M组:术中血压有下降趋势时及时静注麻黄素,按下降幅度给予0.2~0.4μg/kg。D组在推注局麻药的同时,用微注泵持续静脉推注多巴胺2~7μg/(kg•mm),随血压波动幅度调节速度,两组均应用到术后血压平稳。

观察指标:动脉压被动幅度,血压平稳维持时间,心率、尿量。同时观察并记录不良反应,如:胸痛、心悸、呕吐、呼吸困难。

数据采用方差分析P

结 果

M组术中动脉压波动幅度大,平稳时间维持短,尿量少。D组则与之相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讨 论

老年人终末器官上的α和β肾上腺素能受体减少,并有内源性β受体阻滞(可能与受体消耗增加,密度减少有关);且交感反射活动明显减弱;心室的顺应性和收缩力降低,代偿能力差。当硬膜外麻醉阻滞脊神经的同时,也很大程度阻断了交感神经,导致严重的低血压。

麻黄素是中药麻黄中提取的生物碱,可直接激动肾上腺素受体,也可通过促使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而直接激动肾上腺素受体,静注后能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升高血压,但它具有快速耐受性,短期内反复用药则作用逐渐减弱的特点。多巴胺为中枢多巴胺能神经递质,也是体内合成去甲肾上腺素的前体,属儿茶酚胺类药物,小剂量0.5~2μg/(kg•分钟)主要作用于多巴胺受体,使肾血流量及尿量增加,小到中度剂量2~10μg/(kg•分钟)能直接激动β1受体,对心肌产生正性应力作用,使心肌收缩力及心搏量增加,使血压升高,冠脉血流及耗氧改善,且无耐受性,半衰期短约2分钟,可控性好。

老年病人围术期的安全性在于心、肝、肾功能稳定,而前提则是平稳的血压。麻黄素是临床上硬膜外阻滞后低血压的最常用升压药物,但本研究显示它在老年病人却有很大局限性。两组对比显示,静注麻黄素组血压波动大,稳定时间短,且手术长者,麻黄素反复使用后升压作用逐渐减弱,与其快速耐药有关,不利于血液动力学稳定,而小剂量多巴胺持续泵注,则不仅血压维持平稳,且保持良好的肾滤过,有利于手术中机体内环境稳定。两者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所以,我们认为老年患者硬膜外麻醉后维持血压应用多巴胺微泵优于麻黄素静注。

篇4

传统的教学方法,从教学过程来看,都是从第一段讲到最后一段;从教学形式来看,都是教师问,学生答;从教学内容来看,都是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文章的中心等等。我彻底摒弃了繁琐的分析,空洞的说教,代之以多疑、多思,以学定教。在教学《妈妈的爱》时,我从课题整体布疑设疑:“同学们,想想课文中妈妈的爱分别讲了哪几件事?”配乐自由默读课文,边读边看图思考。结果同学们都能自己释疑。其实,学生的资源是丰富的,学生的天赋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因文而异,因人而异,创设情境,就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又如教《难忘的泼水节》,我也是从课题整体布疑设疑“为什么说今年的泼水节是难忘的?”“今年的泼水节与往年有什么不同?”同学生们很快就能找出与往年不同的地方,加深了对“难忘”一词的理解。又如教《蜜蜂引路》,我也是采用了从课题整体布疑设疑:“读了课题,你明白了什么?不明白什么?”同学们各抒已见,自己大胆设疑:1、为什么要蜜蜂引路?2、蜜蜂给谁引路?3、蜜蜂是怎样引路的?同学生们发言热烈,我马上肯定和表扬学生大胆设疑的精神,然后因势利导,话题一转:“同学们,刚才大家的设疑非常好,我也和大家一样想,这些问题课文中可能会给我们答案。我和大家一起默读课文,边读边看图思考,把有关的句子划出来,看谁找得又快又好。”这一导,又把学生带进认真读书的角色,创设了自主学习的情境。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设疑解疑,很快把课文内容弄懂了,学得轻松、记得牢固,培养了学生问题意识的能力。

二、从句子布疑设疑

教学《秋天》时,我以课文最后的一句“啊!秋天到了。”为布疑点。因为这个句子是全文的统帅。直奔中心教学,容易调动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发学生的资源,培养学生多元化的发展。我问:“同学们,你们从图上哪些景物知道秋天到了?”他们可热闹了,一下子就进入了角色,不但把图上表示秋天的景物说了出来,还拓展了思维,有声有色地把图外的景色也说得很完整,开发了资源。又如教《我选我》时,我抓住了“突然王宁站起来,说:‘我选我。’”这句话为布疑点。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这个中心句在课文的中间,它明显地与上下文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我把这个关键句子作为布疑点,诱导学生自己学会学习。设疑:王宁为什么说:“我选我”?围绕这个问题,以四人小组合作探究,小组气氛热烈,激发了学生自主交流的欲望,引导其在交往互动的过程中得到口语交际能力的锻炼。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合作、互助的。教师亦完全以伙伴身份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共同探究。最后由小组代表发言,大家都能联系上下文回答,而且能用上“因为……所以……”说完整话回答。从重点句、中心句入手布疑设疑,能把学生的学习热情高度集中起来,调动起来,创设情境,披文入情,唤起情绪,激发兴趣,人人参与,提取知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熏陶。

篇5

多好的感受啊。他的话,让我回想起自己二十多年的试教经历。

1994年,我走上讲台,第年就遇到福州市教学大赛。清楚地记得课题是《蛇与庄稼》这一课我试教了十二次,把年段中的六个班对半拆分,逐一试教。结果是,做梦都感觉在上课,梦话喊出的都是“蛇吃田鼠,田鼠毁坏庄稼……”那样昏天黑地试教,目的只有个——背熟教案,直到每个细节。悄悄说一句实话:课文我没有背下来,但教案中哪一处有什么标点,我闭着眼睛都能知道,且二十年过去还历历在目。结果自然不错,还没有转正的我就获得福州市教学比武一等奖,代表福州市参加福建省的教学大赛。

十二次试教,每次都一样,就是为了熟悉教案的操作流程。这样的试教,对于新手而言具有价值。但很明显,这不是正道。那个年代,我们没有学情观念,心里只有“教案”,只有教师该怎么执行教案的意识。不过,这可能是一个新手必须经历的过程吧。

直接跳到2010年,我代表福建省参加全国教学大赛,课题是《匆匆》。赛前试教多达十四次。与众不同的是,这十四次试教,每次都不样。我写下十四稿教案,做了十四种方案,预设了无数的儿童学情。结果还是那样让人欣慰,我获得了全国大赛特等奖。赛后应邀到全国各地讲《匆匆》,我也能上出几种不同版本。其中两次带着这一课参加千课万人的大型教研活动,两次都得到在场听课的数千名教师的好评。大家感叹;他好厉害,节课两种不同上法,没想到都很好。大家哪里知道,我还有十几种上法呢!

这样的试教,无疑是一种历练、考验,还是一种最为有效、快速的能力提升。首先,锻炼的是设计思维力,处理同一文本,多种思维多种结果,每一次思考都是耐人寻味的心灵体验过程。其次,锻炼的是课堂应变能力、控制力。虽然在课程改革的今天,这样的能力被好多专家批判——“课堂怎么能被教师控制”?但课堂把控能力的的确确是一线教师教学必备的能力,也是课堂教学的有力保障。专家不会直面课堂中儿童的顽皮,不需要监测教学的效果,我们不能抛开这魂牵梦萦的成绩因素而空谈教育理想。所以,我宁愿自己俗一些,实在一些。其三,锻炼的是一种发现能力,发现设计与儿童对接时的弊端、缺损,做出补丁,增强教学效果。有时候彻底颠覆自己的想法,从头再来。那不正是对自己的挑战吗?这样的试教让我发现:一厢情愿的设计是多么可笑!忽略学情的设计必然遭遇惨败。儿童的纯真就在这里给我启迪。同时,全过程锻炼自己的毅力:完成优质的教学设计,教师要不遗余力,要勇于探索,要不怕失败,要为儿童量身定制。

如此试教非常适合大型公开教学的准备,也适合磨炼青年教师。

经历这样的淬炼后,我发现可以不用试教直接上课了。之后的一两年,我基本上处于试教空白期。最先听说能够具备这样“裸教”实力的是祖庆老师。他也是因为受朋友邀请,应急情况下“铤而走险”。但大哥的豪气让我有了模仿的念想。尝试后,留给我最深的感受是“对儿童的了解就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近二十年对儿童的观察和亲密接触让我有了一个本事,能比较迅速地了解儿童,能轻松地走进儿童群体,和他们亲密互动。这本事让我的课有种“接地气”的感觉。不过,遗憾也是明显的:每次因为考虑不周而带来的教学缺损,留给自己深深的愧疚,留给儿童无法弥补的缺憾。实话说,那个时期我更多有种自豪感:仿佛自己是身怀绝技的武林高手,有散发风中、笑傲江湖的豪气。人,一旦骄傲就如同竖起了尾巴还不知道自己依旧是猴的模样……没有这样的功力却做这样的事,失败是难免的。

句话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后来,在几位名师的帮助下,我走回了正道,又开始新的试教模式。我无法接受儿童经历我的课堂后带回遗憾。我喜欢精致和细腻的教学,我心里确实把课堂教学当作艺术去追求。我尝试“两遍试教法”。在充分预设的基础上,我用较长的时间构思,并不断在大脑中做好“思维预演”,之后试教两遍。第一遍,主要看看这样的设计学生是否喜爱;他们感觉难在哪里。发现问题是主要目的。调整之后是第二次试教,还是观察学情,看看学生是否通过教学突破了难点,获得了学习增效。两次试教后,我基本有执教的把握,能从容应对各种学情了。每当执教后从讲台返回,我都无比感谢自己二十多年一线班主任的工作经验。正是那样“浴血”的经历让我的课实现了与儿童的无缝对接。“二次试教法”也保障了我的教学特质能在优质的设计中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让设计越来越为儿童服务,凸显课堂上儿童的学习主体地位。

篇6

一节公开课,捻断三根须

因为喜欢语文,我成了一名语文老师。一开始教学,每天把作业改完后就忙着抄教案、背教案。把备课手册上的教案抄下来,再花功夫背出每个步骤,准备小黑板,再到课堂上实施,竟然也渐渐教得有模有样,得到了随堂听课的老校长的鼓励。

而第一次真正执教公开课,是在我工作后的第四个学期。我代表学校参加全市情境教学课题的研究课展示。当时教的是一年级,这是一个正在进行情境教学研究的实验班。我执教的课题是《小壁虎借尾巴》。如何设置有效的教学情境,体现情境教学的特点?如何在课中进行朗读和语言训练?此前,我曾认真阅读过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与研究》和《李吉林情境教学详案精选》,也曾在《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等教学杂志上研读过情境教学的相关专题研究与报道。其时,我对情境教育的思想精髓已有了一定的理解。特别是几种情境创设的途径,在教学中重视语言训练,重视朗读、思维能力的培养,关注课文的语表形式等内容,已经成为我日常教学的重要关注点。

于是,我在认真钻研教材之后,把“知道小鱼、老牛和燕子尾巴的作用以及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的对话方式练习说话,仿写对话”作为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并设计了初步的教案。那时,学校没有什么电教设备,而课堂之中又要设置角色扮演环节,我就自己动手设计了小壁虎、小鱼、老牛、燕子的图片及头饰,后来为了拓展又做了啄木鸟、小马、公鸡等动物的头饰。我的绘画功底不太好,就从幼儿园借来图画书,认真临摹书上的动物简笔画……

第一次试讲是在学生放学之后,自己面对空空的教室,一边做老师,一边演学生,自问自答,自说自做。在扮演学生时,我想了好多种答案,有的甚至是错的,以此“为难”自己,让自己“引导”。第二次试讲,我的同事当学生。他们按我的要求学习,回答提出的问题,有时还故意使些绊子来“为难”我,让我顺学而导。课后他们简单鼓励了我几句,便开始给我“挑刺”。那种发自内心的真诚,让我现在想起来都心生暖意。开始进班试讲了,在年级组内选了一个班,请区教研室的老师和本校教研组的老师一起来听。他们也给我提了不少好的建议,我对教案又做了进一步改进。为了把课上好,我还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练习教学基本功: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等。回到宿舍就对着镜子试讲,看自己的表情动作,一遍又一遍地修改教案……

正式上课那天,来自市、区教研室的领导、兄弟学校的老师,济济一堂。面对这么多听课者,当时的我竟然没有一点紧张感,真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味道。课堂上,我全心投入,娓娓引导,把预设的教学环节逐一落实。学生们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敢说敢演。上完之后,市教研室的领导作了点评,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这次公开课让我第一次经受磨练,可谓捻断三根须,也成了我教学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此后,我上公开课的机会渐渐多了起来:送教下乡,校级、区级、市级的研究课、赛课,后来到了省级……在这过程中,我感到自己在不断地成长、进步。

一张稿费单,唤醒梦中人

一直以来,我似乎从没认真地对自己的职业人生规划过。我始终认为,做任何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得往最好的方向努力。一直感觉自己积累太少,文笔生涩。发表文章对我来说可望而不可即。直到1996年的一天,邮递员送来一张50元的稿费单,才一下唤醒“梦中人”。

我从来没有投过稿件,哪来的稿费单?几天之后,收到《淮阴师训》杂志,刊登了我撰写的期末教学经验总结。经过打听,原来是学校推荐给市教研室,市教研室推荐给杂志的。

初尝甜果之后,我更加认真地完成学校布置的写稿任务。再后来,市教研室、市电教馆几乎每学年都要举行一次教学论文或教学设计比赛,我都能主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用心撰写。这样被动地写作,也让我陆续在《淮阴教育》《教师教育》等杂志上发表了几篇文章。

真正开始主动写下自己教学感受的,是在2002年之后。其时,新一轮课改已经开始,作为市骨干教师、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我参加各级培训或教研活动的机会逐渐增多。我开始尝试用新课标的理念去实践与反思,也学着留心观察学生的学习生活,捕捉教育的契机……

2005年冬,我有幸聆听了江苏省特级教师杨献荣老师执教的《春联》阅读课。杨老师精妙的教学设计,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独特的教学风格,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快乐,学有所获。听后,我颇为感慨,当晚就写了《意蕴独特 情怀隽永》一文。几经修改之后,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向《小学语文教师》投稿。大概过了四五个月,竟意外地收到了用稿通知书。这次中稿让我信心倍增:只要用心,我也能在省级杂志上发表文章!

就这样,带着思考去实践自己的教学,带着思考去欣赏别人的教学。在这过程中,三十余篇教学论文或教学设计陆续在《语文教学通讯》《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管理》等杂志上发表。与此同时,经我指导的学生作文也有数十篇在《全国小学生优秀作文选》等刊物上发表,我本人也多次获得优秀作文指导奖。

一项真研究,追寻语文路

2008年4月,我校《和乐文化下教学文本适度开发的实践研究》获批江苏省“十一五”规划课题。校长黄艳梅提出了酝酿已久的“言语主题”的教学构想。我很有同感,课程标准关于各学段的习作目标表述比较上位,在能力要求上过于笼统,教师的教学目标模糊,写作训练没有方向和重点。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用课程视野观照当下的作文教学,以科学的理论做指导,努力构建合理的小学习作教学体系,使作文教学朝着正确的方向行进,促进语文课程目标的达成。我们建立了语文学科工作站,带领学校骨干教师,积极进行语文教学改革。我深入课堂听课,掌握第一手资料,主动上研究课。同时认真研读潘新和教授的《语文:表现与存在》、李海林的《言语教学论》等书籍。

通过深入的学习与研究,我们感到语文教学以表达为中心展开,更利于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当前语文教学课型多样,看似热闹,却难见成效。究其原因,恐怕与这些课各自为政有关,与教学的目标模糊有关。事实上,这些课往往缺少一条主线贯穿其中。即便在一个单元中,教者也会忽略他们之间的联系,因而教学效益会大打折扣。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就必须让写成为语文教学的主线,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作为语文老师,要想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增强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无论是在作文教学,还是在阅读教学中都要有明晰的判断。要增强写的意识,想方设法整合几种课型,让几种课型联动。特别是阅读教学课,要发挥教材作为语言学习范本的导写作用,让读指向写,使教材学习为写服务。要重点从关注教材的言语形式着手来学习课文,始终把读写结合放在心里,落实在教学行为上,让学生在阅读中习得写作知识。由此,我写出了《让写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关注“前作文”指导 让习作变得轻松》分别发表在《江苏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上。

研究的过程充满了艰辛。为了让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以及学生的生活实践等建立联系,我们积极进行课例研究。围绕一个主题同时展开课内阅读课、口语交际课、课外阅读运用课、习作指导课、习作讲评课等研究。我和工作站老师一起研究教学设计,深入听课,进行课后点评、总结,进行课堂的重构。经过几年的探索,我们以学生年段思维特点为依据,构建了小学作文能力目标序列;以言语主题单元为抓手,构建了小学作文内容序列;以写的训练为主线,构建了小学多种课型的联动体系。随着研究的深入,我的《作文命题:为儿童的心灵松绑》等十多篇研究论文应运而生,发表在《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教学研究》等刊物上。作为副主编,与同事们一起编写了小学语文“言语主题”系列图书:《读出好作文》《教出好作文》和《写出好作文》。我校的省级课题《和乐文化下教学文本适度开发的实践研究》也于2012年6月结题。我负责开发的校本课程《和乐礼仪》被淮安市教育局评为优秀校本教材。

一段深反思,风格渐形成

2004年,我走上了学校行政岗位。身份发生了变化,我也对自己提出了更高要求。2007年10月,走上了副校长岗位的我,主抓学校的教学和教科研工作,但仍然坚守教学第一线,教高年级一个班的语文。回望自己的成长经历,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去看,我经历了“由新手到熟练”的阶段,但有没有进入第二阶段——“由熟练到成熟”还不敢说,更不敢说能否进入第三阶段——“由成熟到卓越”。

课改搞得轰轰烈烈,各种教研活动层出不穷,与之相应的教学流派异彩纷呈,一位位名师登上教学舞台,尽展自己的教学技艺。他们丰厚的文化修养、高超的教学技艺、独特的教学风格……让我羡慕不已,也让我望尘莫及。

在这众多的名师中,最让我敬佩的是于永正和薛法根。虽然他们是两代人,但他们的课堂教学却有着相同的特点:朴实、扎实、真实。他们都把课文当做一种教学语文的资料,课堂教学是根据学情的发展而发展的,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体现了生本思想。他们的课非常准确到位地把握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关注了语文学科的内在本质,采用简单而又有效的语文手段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实现“写好字,读好书,作好文”的语文学习目标,使人真正产生了一种“语文回家”的感觉。

对比这两位名师的课堂,再反思自己的教学,我不禁问自己:我真正把自己放到了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了吗?我关注到全体学生了吗?我是在走教案,还是关注学情,做到顺学而导、以学定教吗?在我的课堂中,学生既“得意”,又“得言”,真正得到“生长”了吗?……通过对比反思,我认识到自己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决心努力去改变、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于是,我认真搜集了两位名师的课堂实录、教学视频等资料,一有时间就观看、研究,形成了自己的思考。我以他们的课为例写了《谈第一课时的实与效》和《好课之好,指向学生》两篇文章,分别发表在《山西教育》和《小学教学设计》上。我的课堂也在发生变化,不再追求新颖、热闹,而是尽量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关注学情,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努力探寻本真的、言意相生的课堂,追求让学生“生长”的课堂……

篇7

1、能够想象并说出有趣的小兔的故事。

2、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体验美术创作活动的乐趣。

3、学生用画笔能够不受拘束、大胆地表现小兔的故事。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想象力丰富且敢想、敢说,不拘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保持时间短,自我约束能力差,这就需要老师创设情境,采取多种方法、手段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创作欲望。

重点难点

拓宽学生的思路,加强趣味性,充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把想象的内容加以整理,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作品,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活动

一、导入新课(设计意图:以谈话形式进入课题,贴近生活,学生熟悉、感兴趣)

1、师:孩子们,今天段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你们看,她是谁?(出示兔子图片)小兔子可不可爱?这只兔子不光可爱,还非常的勇敢,这节课我们就跟随小兔子进行一次神奇的旅行,一起走进《小兔的奇遇》。

二、创设情境,新课讲授

(设计意图:创设多种情景,不断激发孩子想象力)

(一)师:小兔子是我们很熟悉的朋友,你们知道都有哪些颜色的小兔吗?(学生:黑色、白色、灰色、花色)你记忆中的小兔有什么特点?(长长的耳朵、红红的眼睛、短短的尾巴…)(出示图片)小兔子好可爱,它耳朵长,尾巴短,红眼睛,毛毛衫,走路一蹦一跳。

结合这几幅图片,谁能再来完整地说说小兔的身体部位,你说我画,看看我们配合的好不好?(教师示范画)

(二)1、师:孩子们,快看,老师的这只小兔子,她长大了,想离开妈妈去学本领,在旅途中,想不想知道它经历了哪些有意思的故事呢?{播放视频}

2、教师讲故事激发孩子想象力:小兔子刚才去了…(萝卜村)学会了…(种萝卜),

并且在种萝卜大赛中取得了…(冠军)

3、师:小兔子离开了萝卜村,他又去了哪里呢?(出示图片)小兔子翻山越岭历尽千辛万苦,其中有一次他在森林时,遇到了大虎狼,还好有人类经过,他们救了小兔并把他抱回了家,你们猜猜,他和人类朝夕相处,都学到那些本领?

(引导学生想象,叙说故事)

师:小兔子告别人类朋友来到了艺术王国,快看:这里的小动物有什么神奇之处(出示图片,欣赏作品,以开拓孩子们的创作思路,引导孩子打开孩子想象的翅膀。)

生:会画画……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欣赏画)

师:小兔子画了什么有趣的故事?

生:……

师:小兔的想象力太丰富了吧,把家都搬到了云彩上,这样打虎狼还抓的住吗?

师:来看另一幅作品(看你们都发出了惊叹,谁喜欢这幅作品,来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师:小兔开心的离开了艺术王国,这次他到了魔法森林,在这里,大树会魔法,花儿会魔法,他认识了魔法师松鼠先生,松鼠先生送他一顶魔法的帽子,你们猜猜,戴上这顶帽子,会发生什么神奇的事情呢?

师:多么神奇的想法……

师:(戴上这顶帽子小兔子可以瞬间去到他想去的地方)同学们睁大眼睛,奇迹就要发生了,看(出示图片)

生:……

师:小兔想学更多的本领,他继续前行,走着走着,突然,一束神奇的光照在了小兔身上,孩子们快看,它不见了?同学们大胆的想一想,小兔去哪了?会遇到谁?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

三、学生创作(设计意图:让孩子体验创作活动乐趣。

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师:你们的故事都太精彩了,迅速拿出画纸,他你们精彩的故事画下来吧!咱们比一比,看谁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大胆的表现小兔的奇遇,谁画的又快又有趣奖励他胡萝卜勋章!开始吧孩子们!

四、作品展示,师生评价

1、学生展示作品,并讲一讲自己画里的故事

2、学生互评

篇8

2、 学会声调,认识声调符号,读准确。

3、 在四线格里正确书写a、o、e。

二、教学时数:2课时

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师:首先,今天金老师要交大家唱一首儿歌,“汉语拼音用处大,学习生字需要它,教我说好普通话,我们决心学好它。”

生:……

师:好,小朋友们学得真快,真是聪明的孩子。

师:下面呢,我们请小朋友们一起看着这幅图,然后我请小朋友把这幅图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大家听,看看谁讲得最好。

生:……

师:小朋友讲得真是太动听了,真是个故事大王/小小故事家。

1、 学字母a

师:原来啊这三个拼音还有这么美丽动听的故事啊,接下来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他们。我们先来看看小女孩唱歌的时候唱出的这个拼音“a”,我请小朋友来念一下,比一比谁念的最好,最准确。

生:……

师:现在我们请一组的小朋友来念,比一比哪个组念得最好,最整齐。(在黑板上给每个组加星星)

生:……

师:好,念的时候嘴巴要张大。现在我们每位小朋友都认识了“a”,那么是不是都会写呢?我们还是请小朋友来写写看。

生:……

师:有的小朋友写得很大,有的小朋友写得很小,那么现在金老师请小朋友拿出你的生字簿,小朋友们看看这个本子真奇怪,有那么多的线,这是怎么回事呢?

生:它叫“四线格”。

师:小朋友真聪明,它就叫“四线格”,那么单韵母a,应该写在哪里呢?请小朋友们来帮它找找家。(请几位小朋友到黑板上写)

生:……

师:小朋友们写得真好,a应该写在中格,在写的时候要注意分成两笔写,先写一个半圆,再加上它的小尾巴。(请小朋友们在本子上练一练,教师巡视指导)

2、 学习o

师:下面我们来学一学韵母o,在图上我们看到了大公鸡张着嘴巴在叫“喔,喔,喔”,我们请小朋友也来学一学,看看谁学得最好。

生:……

师:好,现在跟着老师一起来念一念,念的时候嘴巴要拢圆。

生:小朋友都会念了吗?现在请同桌的两个小朋友互相念一念,看看你的同桌念对了没有,嘴巴拢圆了没有。

生:……

师:小朋友们念得都非常认真,老师相信大家都已经回念了。然后我们还要记住它的样子,要会写。“o”应该写在哪里呢?(指着黑板上的四线格),小朋友们还记得这叫什么吗?

生:“四线格”

师:小朋友们的记性真好,那么o应该写在哪一格呢?老师要请上课认真听,表现好的小朋友上来写。

生:……

师:好,小朋友们都非常聪明,都已经写正确了。老师对聪明的小朋友有更高的要求,要写得漂亮。看着老师大家一起用手比画,跟着学。

篇9

2、 学会声调,认识声调符号,读准确。

3、 在四线格里正确书写a、o、e。

二、教学时数:2课时

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师:首先,今天金老师要交大家唱一首儿歌,“汉语拼音用处大,学习生字需要它,教我说好普通话,我们决心学好它。”

生:……

师:好,小朋友们学得真快,真是聪明的孩子。

师:下面呢,我们请小朋友们一起看着这幅图,然后我请小朋友把这幅图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大家听,看看谁讲得最好。

生:……

师:小朋友讲得真是太动听了,真是个故事大王/小小故事家。

1、 学字母a

师:原来啊这三个拼音还有这么美丽动听的故事啊,接下来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他们。我们先来看看小女孩唱歌的时候唱出的这个拼音“a”,我请小朋友来念一下,比一比谁念的最好,最准确。

生:……

师:现在我们请一组的小朋友来念,比一比哪个组念得最好,最整齐。(在黑板上给每个组加星星)

生:……

师:好,念的时候嘴巴要张大。现在我们每位小朋友都认识了“a”,那么是不是都会写呢?我们还是请小朋友来写写看。

生:……

师:有的小朋友写得很大,有的小朋友写得很小,那么现在金老师请小朋友拿出你的生字簿,小朋友们看看这个本子真奇怪,有那么多的线,这是怎么回事呢?

生:它叫“四线格”。

师:小朋友真聪明,它就叫“四线格”,那么单韵母a,应该写在哪里呢?请小朋友们来帮它找找家。(请几位小朋友到黑板上写)

生:……

师:小朋友们写得真好,a应该写在中格,在写的时候要注意分成两笔写,先写一个半圆,再加上它的小尾巴。(请小朋友们在本子上练一练,教师巡视指导)

2、 学习o

师:下面我们来学一学韵母o,在图上我们看到了大公鸡张着嘴巴在叫“喔,喔,喔”,我们请小朋友也来学一学,看看谁学得最好。

生:……

师:好,现在跟着老师一起来念一念,念的时候嘴巴要拢圆。

生:小朋友都会念了吗?现在请同桌的两个小朋友互相念一念,看看你的同桌念对了没有,嘴巴拢圆了没有。

生:……

师:小朋友们念得都非常认真,老师相信大家都已经回念了。然后我们还要记住它的样子,要会写。“o”应该写在哪里呢?(指着黑板上的四线格),小朋友们还记得这叫什么吗?

生:“四线格”

师:小朋友们的记性真好,那么o应该写在哪一格呢?老师要请上课认真听,表现好的小朋友上来写。

生:……

师:好,小朋友们都非常聪明,都已经写正确了。老师对聪明的小朋友有更高的要求,要写得漂亮。看着老师大家一起用手比画,跟着学。

篇10

我的教学设计是学生通过忆童谣、说童谣、读童谣、唱童谣、创童谣、演童谣六个板块融合各种教学方法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发现童谣特点,从而喜爱童谣。与此同时,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编和改编童谣,通过“说”“唱”“演”等多种形式表现童谣。

二、兴趣勾起读童谣的欲望

课一开始,通过动画视频展示学生儿时耳熟能详的童谣《小老鼠上灯台》《小白兔白又白》《比尾巴》,让学生忆起童谣,通过诵读课前收集的童谣引发学生诵读童谣的兴趣。

三、阅读构建活力课堂

阅读课必须改变课堂教学只关注教案得以实现的片面观念,树立课堂教学应成为师生共同参与,扩充教学内容的新观念。在教学中,我以《拍手歌》为载体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进行活动,在兴趣朗读中了解童谣创作的来源、童谣类型、童谣特点、童谣的意义,从而达到积累语言,感悟升华。

1.说童谣

师:多美好的童年啊!孩子们,在你们美好的童年里都读过哪些童谣呢?咱们一起说说。(相机引出童谣的类别:动物谣、植物谣、自然谣、物品谣、谜语谣、品德谣等)

师小结:童谣来自于生活,生活中的人、事、景物都可以成为童谣创作的来源。

2.读童谣

师:下面老师向大家推介一首童谣:你拍一,我拍一,天天/早起/练身体。你拍二,我拍二,天天/都要/带手绢。你拍三,我拍三,洗澡/以后/换衬衫。你拍四,我拍四,消灭/苍蝇/和蚊子。你拍五,我拍五,有痰/不要/随地吐。你拍六,我拍六,瓜皮/果核/不乱丢。你拍七,我拍七,吃饭/细嚼/别着急。你拍八,我拍八,勤剪/指甲/常刷牙。你拍九,我拍九,吃饭/以前/要洗手。你拍十,我拍十,脏/的东西/不要吃。

(1)该怎么读才能读好?(相机引出读童谣的方法:读准字音、读好节奏。)(2)该怎么读更有趣?(拍手读、动作读。相机引出每首童谣说明的道理。)(3)还可以读出美感(随着节拍器读,相机引出童谣的特点:短小、押韵)

师小结:是的,孩子们,小小的童谣里头蕴藏的可是大大的学问!它虽短小,但它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从诵读童谣中认识了花、草、树木、天地万物,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所以说,(课件出示:童谣是我们一生中最早受到熏陶的启蒙文学。)这也是童谣之所以广为传唱的意义。

四、创作点燃思维的火花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要学会举一反三。”在教学中,我通过展童谣、唱童谣加深学生对童谣的领悟,因势利导,运用童谣形式创编童谣,进行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1)出示童谣①:《盆和瓶》车上有个盆,盆里有个瓶,乒乒乒,乓乓乓,不知是瓶碰盆,还是盆碰瓶。(绕口令);童谣②:《什么好》什么好?公鸡好,公鸡喔喔起得早。什么好?小鸭好,小鸭呷呷爱洗澡。什么好?小羊好,小羊细细吃青草。什么好?小兔好,小兔玩耍不吵闹。――朱晋杰(问答歌);童谣③:睡吧,布娃娃;睡吧,小宝贝;你会看见花园里,有朵红玫瑰,有朵红玫瑰。(摇篮曲)

师:请大家根据童谣的诵读法自己练习读,用自己的办法把童谣读得更好。

(2)用不同的方式展示童谣,童谣②绕口令、童谣③问答、童谣④演唱。

师:第四首童谣比较特别,还可以演唱。师引唱,引发学生唱数鸭子、小星星、找朋友、丢手绢等。

(3)小结:孩子们,从刚才诵读的这些童谣里,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课件出示:诙谐幽默、音节和谐、形式简短、朗朗上口。)

(4)创童谣

师:根据童谣的特点,按照 , , 的形式,小组合作,创编一小节童谣。

五、课外延伸确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以此作为最高境界

在设计中,我还融入了外国童谣,如,日本的《七只小乌鸦》,乌鸦妈妈啊为什么叫?因为她在山里,有七个可爱的小宝宝。“卡瓦伊依卡瓦伊依”乌鸦妈妈这么叫,“卡瓦伊依卡瓦伊依”地叫着呢。到山里鸟窝去看一看吧,它们都是眼睛圆圆的好宝宝。英国的《名苑猎凶》,小女孩宝碧普,弄丢一群羊羔。不知要去哪里找。不要管啦,就回来啦。后面带着绵羊尾巴。让学生了解童谣存在于任何国家。诵读童谣改编的社会主义24字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美梦甜,文明和谐建家园。自由平等心舒畅,公正法治保平安。爱国敬业见行动,诚信友善不空谈。二十四字是核心,时时刻刻记心间。让学生在这节阅读课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课的最后,推荐两部童谣读物《最爱中华童谣》《百岁童谣》,让学生课后自主阅读。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