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20:3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八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考既是学业毕业考试,也与高考一样是选拔性考试。从某种意义而言,中考比高考是更为重要的考试。作为进入社会的成年人深深知道地理、生物等学科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可以说地理无时不在,日常生活、外出旅游、投资做生意等更是离不开地理。为了保证地理、生物等学科教学质量,本县把地理、生物课程列入中考科目,各以50分分值计入学生中考总分。由于课程设置原因,这两门课程在八年级就已结业,到九年级学校还须安排一定课时进行复习,大大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和学校教学任务,还影响到九年级其它学科的教学质量。因此,本县的地理、生物中考就安排在八年级结业时进行,一方面可保证这两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可减轻学生在九年级的学习负担和学校教学压力。这种变化需要广大地理、生物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及时调整复习策略,面对内容多、课时紧、任务重,如何利用有限课堂教学有效进行复习,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中考复习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周密计划,合理安排。为在有限时间里,把握考试要点,做到科学合理、优质高效复习,教师应提前考虑各种因素,把时间和内容的安排精确到天,精确到每一节课。复习一般而言包括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夯实基础
这一阶段于4~5月中旬,主要立足每年《丰都县地理学业水平标准与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从近年学业水平考试试卷看,命题覆盖面广,考试范围以湖南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2012)上下册、八年级(2013)上下册内容为准。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四章第一节天气和气候,第二节气温和降水,第四节世界气候的主要类型。
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第二章了解地区;第三章第三节俄罗斯,第六节巴西,第七节澳大利亚。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
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区域差异;第七章联系与差异;第八章第一节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
试题凸现灵活性,与社会和时政及生活相结合。但无论试题如何灵活,呈现方式如何新颖,试题始终不能脱离地理课程标准要求,也不会脱离课本基本知识点考查。
例如,云南省被称为我国的“动植物王国”,其原因是:
A.我国气候复杂多样 B.云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C.云南省位于热带 D.云南的少数民族多
这一题涉及多个方面,但展示云南位于横断山区,各种不同气候类型集聚于此,再加之位于高原地区,所以该地区气候纷繁复杂――突显中国气候复杂这一显著特点,抓住这个特点,任何变化都不离主题。这一阶段复习主要严格紧扣考试标准规定范围,以《考试说明》中概括的知识体系为线索,记忆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
2.第二阶段:强化专题
这一阶段于5~6月上旬,梳理知识体系,讲练结合。打破4册课本之间、章与章之间、节与节之间的界限,以地图为中心,整合相关地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体系,以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提高地理思维能力。
重点落实以下专题进行复习:地球;天气和气候;大洲;世界地区差异;中国的疆域和人口;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主要产业;中国的区域差异。
主要分各种题型的讲练(读图、填图、绘图训练,材料分析题、开放性题目训练) 。地理学科训练尤其强调地理图形读、填、绘、记,要学会把地理科学的基本现象、规律、原理落实到图形上,通过经常的图形复习,达到地理知识的巩固积累,完成知识的“积少成多,厚积薄发”。做练习时切忌仅满足于知识答案,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融汇贯通。学生在头脑中积累了一定量的素材后,才能对问题分析深入,下笔才能做到“胸中有文,诉诸笔端”。通过讲练结合,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地理规律性知识,教给学生解题思路及方法。
3.第三阶段:精准训练
这一阶段于6月上旬至考试之前,重点从基础考点――需要学生背诵内容、地图专项能力、答题技巧三方面入手进行强化训练。
教授可自己命几套地理中考复习模拟试题进行基础知识点实战强化训练,试题做到限时、限量、优质,注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指导。可带领学生做读图专题训练。因为近年地理考试别注重考查学生读图能力,重点突出世界海陆分布图、世界气候图、中国山脉图、中国地形图、行政区划图、河流图、铁路交通图等方面的练习。可综合练习,演练完整的中考模拟题,从学生答题技巧、心里应对入手,重点培养学生应试能力。
二、关注重点内容落实
初中地理主要包括世界地理、中地理的自然和人文知识,知识容量偏大,每周2节课,时间紧,任务重,教师必须高效利用有限课堂进行复习,让每一节地理复习课学生都学有所获。复习过程中应对症下药,狠抓“讲”、“练”、“评”。
1.讲清基本概念
地理基本概念反映地理事物及其演变过程的本质属性,是对地理事物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也是地理基础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地理考试中,许多学生极易将相近或相邻的概念混淆一起(如山地与山区:山地是众多山体的统称,由山岭和山谷组合而成。通常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称为山区);还有部分学生对一些概念仅仅进行想当然的直观理解,没有掌握概念的实质;有些学生随意缩小概念的内涵,扩大其外延,或者反之,这样就会造成不必要的失分。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采用对比教学法,将相邻及相近的概念集中一起进行对比讲解。而这些知识是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地位极其重要,须有针对性地补充这些概念,否则将会形成一系列的难点。
2.讲透基本原理
地理原理在初中教材中只有概括性、描述性地零碎涉及,学生分散接受这些原理,学习效果可能较差。为此,教师有必要将这些原理整合归纳,向学生进行讲解,讲解过程中应想方设法加强学生“练”,并引导学生进行应用,才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地理学的一个根本性的论题是:何事发生在何地,以及为什么?即地理学的3个“W”(what,where,why)。地理学家试图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包括自然和人文现象。“人们面临区位选择”是对地理学3个“W”中关于人的活动进行分析的起点。因为对某一区位的选定是以放弃在其它区位利益为代价的,所以,地理学家在对这些问题分析时,必须设置分析的背景,即人们面临在哪些区位之间进行选择。
设想要建设一座水库,如果坝址已定,如三峡大坝,接下来还有很多问题:坝高是多少,不同坝高的淹没范围,淹没地区的地质和自然地理条件,人文地理状况,移民数量和职业结构等;不同坝高的社会利益,包括发电、防洪和航运。这些都是水库建设选择的背景。以地理学家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学派强调经济体是在有差异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空间中进行选择,即强调经济体在社会文化中的“嵌入”。因此,区位选择的背景或区位选择的情景设计,或者思考人们面临什么情景的区位选择,均是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原理。
3.讲明读图要领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读图分析能力一向是地理学科必考的重点难点内容。教师可以专题图形式进行学法指导。首先,仔细审题。要从试卷中呈现的地图加以定位。细读图下说明,了解属哪类图,如地形图、气候图、工业图、农业图、交通图等。再对照教材和图册资料查找相应信息,再次认真读图。
例如,地形图包括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前者在平时学习中常见,学生会依据颜色、高度表和图例进行判读。而地形剖面图较陌生,教师则需在讲清概念后,训练学生能将这两种地形图有机结合分析。对于地图,老师可以适当缩小范围以减小他们的学习压力。
三、强化地理复习效果
1.知识升华为规律和技巧
地理复习不要只满足于复习知识点,而是一定要将知识点升华为规律和技巧,让学生了解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地理要素规律,以及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辨证关系。
例如,复习整个初中地理最难的知识点经纬网时,一开始复习经纬线、经纬度等知识,后利用幻灯片带领学生找出度数变化规律,总结出类似“横纬竖经”,“向北递增是北纬,向南递增是南纬,向东递增是东经,向西递增是西经”这样的规律,最后通过几个例题巩固地理规律,学生的难题可迎刃而解。又如,复习利用等高线判断山地不同部位时,难点是山脊和山谷的判断,除复习山脊和山谷等特点外,可带领学生认真观察等高线上海拔数值的递变情况,总结出“凸高为谷,凸低为脊”的规律,并加强练习巩固,这样可达到较好的复习效果。
2.灵活运用区域比较
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中,区域地理分值最高,包括世界区域和中国区域,区域众多,学生很容易混淆,用区域比较法可化繁为简。例如,复习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时,可利用区域比较复习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用图片和表格把两个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加以呈现,学生则一目了然,容易记住。还可以用区域比较复习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特点和发展条件:北方地区煤、铁、石油资源丰富,工业历史悠久,所以在辽中南地区适合发展重工业;京津唐地区资源丰富而发展综合性工业;长三角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广阔的市场则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而南方地区交通便利,市场广大,劳动力资源丰富等,所以在珠三角地区适合轻工业发展等。教师不仅在复习课上多用区域比较法,还应教会学生自己复习时常用。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地球上生命的起源问题,一直是科学家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之一,也是学生愿意学习、了解和乐于参与的话题,而且很多学生通过书刊、电视等媒体,对生命的起源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学习七年级下册中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相关知识,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通过近两年的初中生物专业学习,学生也初步具备分析米勒实验的能力,可以在微课及辅助材料的指导下自学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解释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及结论。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米勒实验的分析,锻炼运用证据和逻辑进行分析和推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米勒实验的介绍,进行珍爱生命的情感教育。
教学环境与准备
联网状态的计算机、教师提前制作好的相关微视频、学习素材、微课程实施方案等。
教学过程
1.兴趣先导,情境引入
图片导入:出示现在生机勃勃的地球图片和原始地球图片。
师:这张照片美吗?它展现了现在地球上生机勃勃的景象,那么46亿年前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呢?(设问)那时的地球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你认为这样的环境中会有生命存在吗?答案是否定的。但科学家们已通过实验证明,正是这样恶劣的环境为形成原始生命创造了条件。1953年,美国青年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进行了模拟实验。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学生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这个问题很感兴趣,所以,对现在地球图片和原始地球图片的强烈对比,能刺激学生的感官,充分激发学生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这个问题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2.稳扎稳打,夯实基础
学生观看教学视频自学,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任务一:资料分析。阅读课本第47~48页资料,思考问题:①原始地球大气的成分有哪些?②原始大气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有什么明显的不同?
任务二:观看视频“米勒实验”。思考三个问题:①米勒实验装置中通入的是什么气体?②米勒实验中火花放电模拟了什么过程?③米勒实验最后收集到的是什么物质?
分析米勒实:下面请观察米勒实验装置这幅图片(如右上图),探讨几个问题。米勒将甲烷、氨气、氢气、水蒸气等气体泵入一个密封的装置内,对水进行加热,沸腾后会产生水蒸气,这些气体混合在一起,模拟了什么呢?模拟的就是原始大气。接下来,米勒在密封容器中通过电极放电产生火花,这模拟了什么呢?模拟的是原始地球上的闪电。通过冷凝器冷却水,模拟降雨,最后在溶液中发现了有机化合物,这些有机化合物是制造蛋白质的基本成分。
温故而知新:请你回忆七年级食物消化相关知识,你能说出蛋白质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吗?(稍停顿)
蛋白质可以最终被消化成氨基酸,所以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成分。米勒实验最终收集的溶液中含有的有机物就是氨基酸,所以这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原始地球的原始大气中的各种成分能够转变为多种氨基酸。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模拟原始地球的大气成分,在实验室里制成了另一些有机物。这些实验表明,尽管原始地球上不能形成生命,却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汇集到原始海洋中不断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在地球形成后的10亿年左右,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
设计意图:先通过资料分析,了解原始大气的基本成分,以及原始大气和现在大气成分的区别,为对米勒实验的分析理解打好知识基础。然后学生通过观看介绍米勒实验的视频,形成对米勒实验过程的初步感性认识。最后教师定格在米勒实验装置图片,重点介绍米勒实验的过程及原理,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实验,得出实验结论。
3.知识巩固,情感升华
小结:米勒实验最后收集到的是氨基酸等有机物,这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原始地球的原始大气中的各种成分能够转变为多种氨基酸。
情感升华:生命的诞生如此不易,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现存的生命,尤其是那些濒临灭绝的生物呢?倘若地球上的一种生物灭绝了,那么它将会永远消失。因此,我们要珍惜现有的生物,并保护好它们,保护地球。
设计意图:通过对米勒实验的分析理解,总结得出实验结论,巩固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希望学生能明白“生命的诞生是曲折不易的,地球上的万物皆有它存在的道理。珍爱生命,保护生物,保护地球”,这样的情感升华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4.总结反思,自测评价
我们通过三道题来检验一下学习效果,请你将答案填写在微课程实施方案中。
①(单选)原始大气成分中没有下列哪种物质?
A.水蒸气 B.氨
C.氧气 D.甲烷
②分析并填空:
米勒实验中的火花放电,模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米勒的模拟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你认为在现在的地球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会不会再形成原始生命?为什么?
设计意图:设计的形成性测验题和微视频配合度高,针对性强,使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更加有效。多样的题型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情感目标的评价。
教学反思
1.微课程设计,选准点很重要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微课程设计应该选取一节内容中最重要、最难理解的或者最需要通过提前学习来获取知识的一个点。这样能起到突破重难点的作用。
我们团队的微课程设计选择了“米勒实验”这个知识点,这是我们积极讨论研究后选中的重难点。我们设想,学生预习了本节课内容后,最大的感触应该是太抽象、看不懂,而“米勒实验”应该是其中最容易让学生产生疑惑的一个内容,可以用微课程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前学习,以便课上进行深层次的学习,也可以在课内让学生先自主学习,再组织讨论。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较好地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推进高效教学
信息技术和生物教学的整合,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更加有效。例如,我们选取了“米勒实验”的视频,把原始地球的动态状况和米勒实验的动态操作融为一体,直观地把原本抽象的模拟实验“演活了”,让学生对米勒实验中各种装置的作用一目了然。将传统的图片教学立体化,也非常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能比较轻松地突破教学难点,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取长补短,相信团队的力量
在这次NOC活动中,我们感受到了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重要性。在进行微课程设计和实施方案时,我们三人先一起厘清整体思路,设计教学流程,再深入探讨“如何导入”“如何过渡”等细节,制作PPT,一起完善修改。由一位教师负责录制微视频,另外两位教师一起根据PPT的思路,完成微课程设计和实施方案,这样的分工合作使我们制作的微视频和设计实施方案更配套,学生在自主学习时使用起硪哺有效。此外,我们也学习了其他团队的微课程设计,听取了不少建议,如调整技能性检测的题目,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等。
设计亮点
1.教学目标精准,教学流程完整
对米勒实验的分析和讨论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且该实验在实验室无法进行模拟实验,初中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我们选用了这个知识点来进行微课程设计。教学过程完整,依次包含了情境导入、资料分析、观看视频、实验分析、情感升华、自我检测六个环节,它对重难点分析到位,能有效帮助学生突破这个重难点。
2.教学手段多样化,提高教学有效性
我们对现在地球和原始地球的两幅图片进行对比后抛出问题,直入主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愿学、乐学,使学习更加有效。另外,我们选取了一段“米勒实验”的视频,将抽象的思维可视化,能帮助学生理解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我们通过让学生观察实验装置的图片,一边讲述实验过程,一边抛出三个问题,也有助于他们理解米勒实验的过程,并分析实验结论及意义,有效提升学习效果。
记得以前上语文课的时候,老师经常会问:“这篇文章的线索是什么?”线索也是现在语文教学中剖析文章结构时经常性提到的。地理教学和语文教学存在很大的差异,然而却可以触类旁通。一次准备地理赛课,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第十章《极地地区》,这部分内容上过了很多次,内容比较简单,大多采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对比的方式来上。由于是赛课,如何上出新意,与众不同?我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在反复研读大纲、教材之下,决定从”极“字入手。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极”的意思是“顶点、尽头,程度上不能再超越。”,于是“醍醐灌顶”般联想到语文老师经常说的线索,确定了这节课的线索式教学法。我就带着学生从“极”字入手,突出极地地区地理位置的“极”,自然环境的“极”(其中地形、气候中的气温、降水、风力都是“极”),自然资源的“极”(生物资源、淡水资源、矿产资源都是“极”),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极”。就连板书设计也很有特色,不仅把“极”摆在了最中心的位置,突出了“极”,而且使板书的形状又看似南极轮廓的形状。从这次成功的使用线索教学以后,在日常地理教学中,我开始有意识的进行线索教学,大至整本书的结构梳理,小至某一章节内容的教学,都可以采用线索式教学,并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初中地理教学中线索式教学的细节。
一、利用教学线索,理清知识脉络
线索,是指事物发展的脉络或探求问题的途径。教学线索,是教师遵循教学规律,依照教学目标的要求,为达到教与学的双向目标服务而设置的贯穿教学进程的脉络或探求问题的途径。教学线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路,也体现了学生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过程中的认知和学习行为的过程。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时常有这样的体会,有时候一节课上下来自己都感觉乱七八糟的,可想而知学生更是云里雾里;有时候一节课上下来自己很高兴,学生也觉得学有所获。为何有这么大的差异?究其原因,除了准备工作是否充分以外,重要的是教师有没有把本节地理课的内容梳理出一条合理的教学线索。而在日常评课中我们也经常用这样一句话“教学过程流畅,层次清楚。”实际上也是评价老师是否巧妙运用了一定的线索。在地理课堂中,有的时候是可以直接点出线索让学生跟着线索学习内容,如刚才提到的“极地地区”就是从头到尾围绕着一个“极”字;有的时候则是先按着线索的顺序上,在总结中点出线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学习七年级下册《美国》的时候,实际我们要让学生掌握内容就是美国自然条件优越,美国工农业经济发达,可以在按课本内容讲解完之后,提醒学生思考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America,我们把他翻译成美国,美在汉语当中是“好”的意思。你能说说美国有哪些“美”的地方呢?”于是学生记得了美国好,好在哪里。除了我们学的美国的自然环境和美国的经济发展以外,还可以再做相应的“美”的补充。
地理教材的知识结构和教学内容的编排上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线索,合理的教学线索是建立在教师对教材和内容非常熟悉的基础上,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教师本人的教学特长和教学风格提炼而成的,教学线索能使教师于纷繁复杂的教学内容中找到教学头绪,使教学内容于散乱之中显示出完整,于单纯之中表现出丰满,十分有效地突现文本内涵的最佳信息,帮助学生有效地理清知识网络。
二、构建合适线索,指导学生探究
语文课中找出教学线索往往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地理课不是语文课,不需要学生自己辛苦的挖掘线索以证明学生语文能力的强大;地理课的线索只是把地理教学内容串联在一起的途径,好比精美项链的绳子,我们的重点还是在地理知识获得上,所以地理课的教学线索主要是由教师找出来并指导给学生的。并不是每一堂地理课一定能有一个清晰地线索,也不一定每一堂课都去找一个“极”或“美”字这样的线索。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决定了线索式教学法的多样性。针对不同的课堂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教师应该思考运用合适的线索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实现“增效”。 教学线索的运用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以教学内容原有的顺序为教学线索
教材的内容在呈现知识点的方式上有很多种,多数教材的内容在呈现时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线索,如果这种线索符合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那么就可以直接采用教学内容原有的呈现顺序为教学线索。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内容较多,难度偏大,学生经常学了后面忘了前面,所以要在教学中反复强调教材编排的线索始终是“由近及远”。七年级下册的第六章是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这一章又分为两节:亚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第七章是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这一章分为四节,分别为:日本、东南亚、印度、俄罗斯,这当中又是按照围绕中国周围从东亚到东南亚到南亚再到北亚(还有欧洲的一部分)的顺序;第八章的内容虽然还是在东半球,但是从空间上看离中国更远了,这是位于东半球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包括: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澳大利亚,这部分的四个国家和地区不仅在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也有一个空间线索,就是先介绍一部分在亚洲的位于亚欧非三洲交界处的中东,然后是欧洲,再是非洲,最后是大洋洲;第九章从空间线索上说到西半球了,又分别选取了北半球的代表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和南半球的代表也是南半球面积最大的国家巴西介绍;最后一章到了既在东半球又在西半球的极地地区。再如八年级下册的内容有“中国的地理差异”、“省级区域”、“省内区域”、“跨省区域”的编排上也有相似之处。这种有着非常明显顺序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其本身就是很好的教学线索,要善于利用,不断强化,从而让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课本的脉络,有利于知识前后联系,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对于这样的线索,老师不难发现,但关键是在教学中要主动地运用。
2.以教学内容的核心为线索
初中地理教材中有些章节在编排上是突出了本节内容的核心,围绕核心编写的教材,教师也可以以核心为线索来组织教学,达到思路清晰、重点突出的效果,也为学生的记忆提供了方便的途径。
例如七下第八章第一节中东地区,在课本中所占篇幅较大,如果单纯按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很可能让学生觉得内容多而记忆困难,这时候我们可以帮助学生确定核心内容“长期的热点地区”,然后围绕核心也就是线索“热点”,分析成为“热点”的原因,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石油资源资源丰富、水资源匮乏、文化差异等都是原因,从而内容结构清新,层次清楚。再如八下第七章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核心内容即线索就是“特色旅游”,围绕这一线索,让学生学习“特色植物”、“特色动物”、具有特色的“民族风情”和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最后是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都是围绕“特色旅游”这一线索,提纲挈领,过程流畅,而且学生会牢牢记住。类似的可以采用以教学内容的核心为线索章节在初中地理中还有一些,如“欧洲西部“的教学时突出“发达”, “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突出“因地制宜”等。
3.以学生认知过程为线索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认知规律是教师教学工作中必需遵守的原则之一,人类的认识是一个由现象到本质的发展过程,只有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设置教学线索,实施教学活动,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初中地理教材中不管是教材结构还是教学内容的编排,实际上也是按照学生的认知过程为线索的,教师要善于理清教材的线索,从而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能力。例如在初中地理中公认的最难的内容是初一一开始学习的“地球和地图”的内容,和地球、地图两者都有关的就是经纬线和经纬度的认识、掌握和区分。虽然经纬线和经纬度的教学历来都是对比着上的,也是注重两者之间的区别,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空间想象能力不够,总是会混淆经纬线和经纬度。因此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确立了以“横纬竖经”四个字为线索,在新课教学和练习、复习的过程中反复强调这一点,让学生牢固树立“横纬竖经”的观点,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了经纬度、经纬线混淆的难关,为学生初中地理地图的学习和运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例如八上的中国自然环境的教学,我们首先不一定上来就按照课本内容来讲,可以先帮学生理清自然环境的要素并以此为线索,让学生明确自然环境的学习通常包括的几个方面:地势地形、气候和河湖;气候中又具体分为气温、降水两个方面。学习任何地方的自然环境都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从而让学生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然后再更深层次的研究各地区区别于其它地区的特点。
4.以学生探究活动为线索
人教版地理新教材力求改变以往教学内容“繁、难、偏、旧”的情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生探究活动为线索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了学生的探索精抻和创新能力。例如七年级下册《印度》的教学中,在导入新课的时候我给学生看了印度最著名的旅游景点―泰姬陵,然后抛出参观泰姬陵的一个规矩“一年四季必须光脚参观泰姬陵”,并以此为线索让学生思考这个规矩产生的自然环境背景,突出印度的气候在热带的特点,也对热带气候“全年高温”的特点有了更深的体会。再如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中,中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将比较零散的铁路相关的知识和铁路干线的分布串联到一起呢?我设计了一个“招聘网管”的案例,由于设计比较新颖,学生一下子积极性调动起来,当知道这个“网管”是中国交通运输网络管理员时,便开始以此为线索,探究具备怎样的知识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网管”,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在活跃的氛围中完成了铁路相关知识的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70097
学习初中生物是为了全面了解人类居住的地球是什么样的生态环境,以及和我们一样生存在地球上的大大小小的生物它们的生态体系。面对教学改革新形势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生物概念教学已经成为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将概念图运用到初中生物概念教学中,是对生物教学的一次创新与改革。对此,基于概念图着重研究初中生物的重要概念教学。
一、基于概念图的初中生物概念教学改革与创新
传统的初中生物概念教学是教师负责讲课,学生则负责听讲,记笔记,做作业,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感兴趣就听一下课,不感兴趣就不听,甚至在玩。这样进行生物概念教学,长此以往,生物概念教学的质量只会每况愈下。对此,教师应基于概念图对初中生物概念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
1.更新教学理念
要想让学生对概念学习产生兴趣,教师首先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更新教学理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学生乐学、善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我要学”。其次,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选择地自学,而不是漫无目的地学;要培养学生有计划、有方向地学习的习惯。在学习前,学生能够做好学习准备,对要学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能自我选择、自我强化;在学习中,学生能端正学习态度,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过程进行自我审视、自我调节,从而全心全意地投入学习;在学习后,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检查、评价。
2.创新教学模式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概念图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把生物复杂难懂的概念知识及零散的知识点以图表形式,很好地综合起来,让学生轻松地记忆学习,对知识关键点一目了然,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对生物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八章中关于人的生殖与发育相关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概念图这一创新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把握学习中的重点,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如通过概念图让学生轻松了解到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经过概念图分解,可以更加清晰地让学生知道泌尿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排除人体内多余的水分与其他废物。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章节里相近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并思考相关的概念关系,然后将所关联的概念关系用概念图展现出来。
如图1绘制出概念图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就可以对相关概念的关系进行总结归纳。通过概念图,可先理解各个知识点中的关键点,再去理解它的本质和内涵,然后再把它们对比串联起来,进行分类整理,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与本质区别。这样学习,不仅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而且能使学生很容易把握住其中的关键点。从这个角度而言,学生比较能力了培养和训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学习生物时,有很多的章节,每一个章节都有一个概念,我们只知道去记去背熟,这样只会记了就忘,掌握不了知识。而概念图教学法可以把这些概念转换成概念图,让学生在其中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生物概念体系。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运用概念图教学法。
二、基于概念图的初中生物重要概念展现分析
概念图教学法是利用概念图将某些知识元素以直观的图解方式进行描述的一种进行教学法,它能辅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以及学生记笔记、构建知识结构、复习巩固知识等。生物的重要概念是对概念本质的深刻认识,它是生物学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在生物重要概念的教学中,当教师讲课速度有些快,学生笔记跟不上时,可以让学生在课上先简略地记个大概,课后再绘制概念图来整理课上没听懂或是遗漏的概念与知识点,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消化。对于教师而言,可用概念图把每一个章节的概念相互联系起来,这样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掌握知识以及运用知识。在课堂上,教
师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对问题的看法,从而对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不断完善概念图,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目的。因此,对于初中生物教学,概念图分析符合初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不论是重点还是难点,都主要集中在生物概念的教学上。例如,在初中生物中,我们所学到的“光合作用”包含的重要概念是: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水和二氧化碳转化成存储能量的有机物,然后释放氧气的过程。这个重要概念不仅说明了光合作用的主体是绿色植物(即只有绿色植物才有光合作用),还指出了光合作用的核心――光照,以及需要光合作用的载体。这个例子虽然简单,但很好地展现出了重要概念,其中详细的概念图如图2所示。
三、基于概念图的初中生物重要概念传递优化
对于初中生而言,生物课不仅需要对生态系统不断探究,还需要注重过程到结果的转变。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既要注意把重要概念存在的信息优化传递,还要帮助学生对重要概念进行分类整理和理解运用,从而促使学生对知识点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讲《人体生殖系统》这一重要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通过两性生殖细胞、受精过程这些相关的生物学知识概念进行转化迁移,让学生理解:人体的生殖系统分为两种,各自结构与具体的功能不同,因此受精过程会产生新的生命个体,这一过程包含了胚胎的发育和受精转化。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概念图(如图3)展示其转化过程,让学生立体、全面、系统地理清男、女性的受精过程。
四、基于概念图的知识框架构建完善
1.构建知识框架
随着教学不断地改革,概念图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得到应用,当我们学习概念图后会发现可以把概念图作为知识框架来把握知识点,知识框架的组织及构建可使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明确,能帮助学生对知识点的概念进行学习、加深记忆并建立重要概念。例如,初
中生物教材中涉及很多零散的知识点以及生物概念、原理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构建自己的生物知识体系,
通过概念图组织框架,让不同的生物学知识概念融合成一个整体的框架体系。例如,在学习《生物体结构层次》这一章节的知识点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概念图构建生物知识体系,可以“植物体”为例,让学生绘制如图4所示的概念图,把“植物器官、植物细胞以及植物组织”等与人体结构具有差异性的知识点联系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样,通过概念图就可一目了然地知道“多细胞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其中包括生物个体以及器官组织、系统”等。
从结构上看,构建知识框架能让学生更加注重学科内容及细节和整体,且让学生更容易去理解与接受。
2.完善知识框架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1 教材分析
“生物进化的历程”是鲁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的第二节。是在探索生命的起源以后,继续探索生物进化的证据、历程。本节内容对于培养学生形成进化的基本观点和比较、归纳、推测等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和学科素养的形成上具有重要意义。本节课重点包括“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科学方法――比较法”“生物进化的历程”等。教学中,教师需要拓展内容的信息量大、知识点多,还涉及到学过的各种动植物分类知识。如何把本节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中,如何既能落实好课堂“双基”,又能够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呢?笔者在教学中采用活动教学法,通过设计多种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活动中高效掌握知识。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
举例说出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化石;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2.2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法,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拼图”游戏,锻炼小组合作和探究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科学价值的认识,激发探索古生物学的兴趣;通过进化树的学习,进一步认同生物进化的观点。
3 教学重点、难点
生物进化的各种证据;掌握科学方法比较法的应用,训练逻辑思维能力。
4 教具准备
“生物进化的历程”科教视频、“三叶虫”和“鱼类”化石标本各12套、地层自制教具模型12套、古生物化石图片和空白地层图各12份、“生物进化树”贴图12套、孔子鸟复原图和爬行动物、现代鸟类相关知识小资料12份。
5 教学过程
5.1 视频激趣,导入新课
师:原始的生命在地球上诞生以后,大约经历35亿年的漫长时间才发展成为现在多姿多彩的生物界?原始的生命是如何进化发展的呢?在现实中能找到哪些证据呢?
教师播放科普类视频“生命进化的历程”,进而引导进入本节课――生物进化的历程。
教师用精彩、震撼的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欲望和学习热情。
5.2 设问导学,寻找证据
学生阅读教材,根据课件展示的教学目标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自学反馈部分:① 什么是化石?化石在地层中有何分布规律?② 孔子鸟与爬行动物及现代鸟类在身体结构上有哪些相似点?③ 5种哺乳动物的前肢在骨的组成和排列上非常相似能说明什么?为何在形态和功能上又出现了差异?
学生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能够独立完成部分导学案中的内容,但是对部分抽象知识点还存在很多疑惑。自学过程中,学生对整节知识有了大致的了解,同时对于个人有疑问的地方也埋下伏笔,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意识。
5.3 生成反馈,发现线索
小组成员交流后,由小组代表展示答案:化石是古生物在地层中的遗体、遗物或者遗迹。
教师追问:化石存在哪里?从而引导出地层的概念和形成过程。教师展示地层相关图片,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地层的形成有何规律?
活动1:演示地层形成过程。小组交流并利用自制教具演示地层形成的过程。小组展示,教师再引导评价。
学生通过简单的教具演示活动,轻松突破抽象的知识,并得出结论:越古老的地层越分布在地底层,越年轻的地层越靠近表层。而化石正是随着岩石等沉积物形成于相应地质年代的地层中。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根据地层中脊椎动物化石的分布图找出分布规律,进而推测出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古代鱼类古代两栖类古代爬行类古代哺乳类。
活动2:模拟考古――帮化石找“家”。教师发放古生物化石图片,学生扮演考古学家,小组交流各化石的特征并推测他们在地层中的顺序,并粘贴在相应的地层中。学生以“科考汇报”的形式进行展示汇报。
以上两个教学活动,一个让学生生成“地层”的概念,体验“地层”形成的过程;另一个让学生根据化石的特征推测它们位于哪个地层,再通过对地层中化石分布的顺序,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脊椎动物的大致进化顺序。
活动3:资料分析,纵向比^。小组发放阅读资料,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孔子鸟、远古爬行类和鸟类,回答问题:通过比较,孔子鸟化石为鸟类的起源提供了哪些线索呢?学生讨论思考得出:孔子鸟是古代爬行动物向古代鸟类进化的中间过渡类型。现代鸟类是由古代爬行动物中的一支进化来。
这个小活动既能解决学生对于鸟类起源的疑惑,又进一步完善了脊柱动物的进化历程;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观察、比较和逻辑推断能力,激发了学生学有所获的成就感。
活动4:图片观察,横向比较。学生观察5种哺乳类动物上肢(图2),思考:它们为何形态不一,但在骨的排列和组成却如此相似?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推测:哺乳类动物具有着共同的原始祖先。在进化过程中,这些动物适应了不同的生活环境,这些同源器官逐渐出现了形态和功能上的改变。
活动5:列表比较、判断生物间亲缘关系远近。教师出示表1,引导学生分析人类与其他生物细胞色素C在氨基酸排列顺序的差异,并找出规律。学生交流展示,教师引导:和人类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它们细胞色素c和人类的差别越小。反之,亲缘关系越远,细胞色素c和人类差别越大。
活动6:“考考你――帮动物找‘亲戚’”。教师设置情景:科学家在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山谷中发现一种未知的神秘动物。为了确定它的进化位置,科学家比较了这种动物与几种不同的生物的核酸序列。学生分析、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后得出答案。
活动4和活动5分别运用图片和表格进一步丰富了生物进化的其他证据。活动4用哺乳类动物的上肢骨进行比较分析,引导出核心概念――同源器官,进而推断出:哺乳类拥有共同祖先。活动5则通过表格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数据,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判断生物间亲缘关系的远近。活动6通过情景设置,锻炼学生分析、比较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
5.4 小结线索,生成方法
教师带领学生梳理以上获得的种种线索:通过地层中化石的纵向比较,推测出脊椎动物的进化过程:古代鱼类古代两栖类古代爬行类古代鸟类和哺乳类。通过对哺乳类动物解剖生理学的横向比较,推测出哺乳类动物具有共同祖先,同时适应不同的环境,也发生着不同的进化。通过不同生物在大分子蛋白或者核酸的分子生物学上的比较,推测出生物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和进化位置。
在这些过程中,学生也获得了科学方法――比较法的学习。利用比较法,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
通过以上种种证据线索和比较法的运用,教师结合学生学过的动植物类群的特征,启发学生推测生物进化的大体历程。
5.5 合作交流,推测历程
“贴图竞赛”活动(图3):活动前,教师对各小组提前作出要求:① 将各种生物类群的名字剪下来,由组长组织组员讨论,并尝试结合各种生物的特点,按照它们的进化顺序粘在“进化树”上。② 仔细阅读、讨论进化树,小组复述动物、植物的主要进化历程。③ 进一步讨论,归纳出生物进化总体趋势。
活动中,教师参与小组讨论,引导、点拨、激励小组进行充分思考,选择优秀小组代表进行投影展示,并扮演“小小解说家”进行讲解,再由其他同学进行补充、评价。
最后,教师汇总学生的推测成果:从形态结构分析生物进化趋势由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生活环境分析生物进化趋势由水生到陆生;从进化等级分析生物进化趋势由低等到高等。
本h节中学生不仅仅回忆了各种动植物的特征,而且也锻炼学会使用科学比较法,讨论交流并归纳,推测出生物进化的历程。此过程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5.6 知识梳理,构建网络
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做出评价和总结:我们不仅获得了很多进化相关的证据:化石证据、解剖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并通过科学研究方法――比较法的应用,再运用比较、归纳,最终推测出了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和生物进化的大体趋势。
情感教育:对待生物共同生活的环境的态度:生物要适应环境、更要保护环境;对待地球上有共同起源的生物:人类要尊重生命,与他们和谐共处!
5.7 板书设计(图4)
5.8 堂清检测,红笔纠错
学生完成部分精选习题,优秀学生充当“小老师”,批改小组其他同学习题。针对有疑问的题目,小组代表展示,教师评价、引导,并得出正确答案。
5.9 拓展延伸,技能训练
教师播放恐龙灭绝的视频资料,展示两种灭绝的假说。学生从教材中列好的证据中,判断哪些证据支持假说A或者假说B。教师评价并激发学生立志做一名科学探索者,为自己赞同的假说寻找更多证据,为古生物学研究,做出自己贡献。
技能训练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会区分“假说”和“事实”两个概念,而且对于学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形成具有很好的锻炼作用。
6 教学反思
6.1 思路清晰,环环相扣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211-02
一、引言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与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生命科学中的“规律、原理和方法”都是借助于有关生物学概念得以表述的。所谓的概念是人脑对现实对象和现象的一般特征及本质特征的反映。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让学生准确、深刻地理解并掌握概念,不仅是学好生物学的前提,也是发展学生智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生物教师有必要重视概念教学,运用有效的策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概念,进而运用生物学原理、规律解决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二、核心概念教学的学情背景
初中生物学是孩子真正意义上接触到系统生物学知识的学科。虽然学生在生物学上的生活感性经验丰富,但其透过现象看本质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有限的。对于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能够对生物学产生兴趣,形成系统的生物学知识,为将来高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核心概念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从思维特点上看,学生的抽象思维开始占优势,但仍然是偏重于经验型的。因此,教材内容的选择既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注意与有关课程的衔接,又要难易适度,避免给学生造成过重的学习负担。从学习动机上看,学习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它是构成中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重要的心理因素,是推动人们认知活动的内部机制。所以教学中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激发他们浓厚的科技活动兴趣,使他们真正喜爱这些活动,又要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兴趣水平,培养他们形成科学志向(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关于核心概念的教学,首先还是要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为原则着手教学。从实施过程上看,教师都要反复思考这样的问题:通过这个教学单元,教师最终希望学生知道什么、理解什么和能够做什么?教师要怎样才能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要不断地根据基本问题设计教学活动、学习活动和评价活动,使学生参与基本问题讨论和过程学习。当然,这些活动和过程要有助于学生达到基本理解,最终完成知识建构,形成核心概念。
三、初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的课堂实施途径
初中生物学中在核心概念不会太难,但在每个单元中均有所涉及。例如,七年级的“生态系统”、“食物链与食物网”、“DNA”,还有八年级涉及的“先天”、“社会行为”,看起来似乎浅显易懂,但是对于初中生来说,概念的建构是需要讲究方法才能符合中学生的思维习惯的。教学可以直接给出概念,也可以让学生总结出概念。两种方法各有优势。不过初中学生的概念教学,必须符合渐进性原则,要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研究能力的水平。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进行教学。针对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的教学目标,关于“反射”的概念就是本课的围绕核心概念,以往是通过模型、比喻或模拟法可以让抽象问题更易理解和直观化。不过根据现有的学生的认知水平上,我们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以达到教学目标。
(一)实践体验
“体验教学”就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感受知识奥秘的一种学习方式,主要是通过观摩或直接使教学活动情景再现,使学生进入教学内容所描述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体验和感悟,从而得到知识经验的一种学习方法。
学生的思维是广阔的活跃的,尤其是在课外或生活中,他们较于成年人还多了一份好奇心,任何事物都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甚至触动他们的心灵,他们总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生物学的很多概念都是与学生生活经验有关,能够在课堂上有目的地体验生活中他们因不熟悉而没有了解其奥秘的科学,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也加深了对知识的深刻了解。而且这利用了场景再现,符合中学生的情景记忆规律。例如,笔者在讲解新课之前让学生配合教师完成一个小游戏:两名学生被蒙住眼睛,在没有被告知的情况下,伸手碰到热杯子,其他学生观察受试学生做出的反应。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说明人们会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导出“反射”这个名词,让学生再举一反三,并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合作完成膝跳反射。通过体验膝跳反射,真实感受人体简单反射的存在,激发学习热情。这时,教师对活动细节的指导,是保证活动顺利地开展的有效做法,学生对活动的说明与分析,不仅提高表达交流的能力,也培养观察分析问题能力。此时,学生对于“反射”的体验初步形成。
在学习“反射”这个概念以后,通过组织体验游戏,又一次点燃了课堂,引发学生应用本节概念解决问题的热情。这些都是通过体验形式达到学习掌握,并能够应用概念的效果。
(二)结合生活经验,教师点拨,总结共性,得出概念
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经常发愁:讲过的概念,虽然老师经常反复提到,但仍有同学不能掌握。那是因为,学生对这个概念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字面上的理解。不然发现,如果这个概念是他们自己总结而来的,他们不仅会有深刻的印象,而且也会体验学习的成就感与快乐,激发并维持学习兴趣。例如:在本节教学中,当学生通过膝跳反射等活动已经体验这种有规律的“反射”时,有必要利用类比的方式,举一反三地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类似的例子,通过这些现象总结他们的共性,得出正确的,科学的表述方式,达到概念的形成。这种方式,也将科学与生活现象以一种严谨的形式紧密地结合起来。
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需要让发散思维和严谨的逻辑推理找到一个结合点。要在时间与空间限制的课堂教学上发现这种联系,需要教师的问题的精密设置,步步为营,引导学生学会发掘相同的例子,并大胆推测总结众多例子的表象。因此,这种方法可以表述为通过具体生物学现象,利用实例和学生的经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辨别,对生物现象的共同属性、本质特征进行归纳概括,使学生形成正确概念。“反射”在教材中的定义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本节课的具体方法是教师精心设疑,引导出学生对反射概念的总结归纳,同时,通过课本阅读,教师引导对核心概念中“外部”和“内部”刺激的理解,利用概念分析膝跳反射的刺激和有规律的反应分别是什么,并用习题进行反馈,达到对“反射”概念的掌握与应用。
(三)多形式的应用反馈
课堂的反馈学习不仅可以检验课堂的学习效果,还可以让概念的学习得到应用,达到“了解—学习—应用”的目的,教师在课堂上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补充相关的知识点。这种方式可以是多样化的,比如可以通过在了解概念的前提下,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地举出相关的例子,可以通过对相关问题的习题分析,使同一概念以不同形式对学生产生多次新刺激,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尽可能地认识、理解并掌握应用这些概念,从而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快乐、扎实高效。
例如,课堂上,在学生已经知道“反射”的概念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举出类似的例子,并尝试思考这些反射都是人生下来就具有的吗?教师利用图片情景补充例子,并引导知道反射分为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第一次反馈是以“吃到酸梅会分泌唾液”和教材中“望梅止渴的典故”为例,进一步理解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达到第一次反馈。在课堂上展示杨梅的图片,全班体验复杂反射,请学生表达感受,享受学习的乐趣。第二次反馈是利用习题:尝试区分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要学会判断这两个概念,首先学生要先判断是不是反射的行为,再根据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的区分原则去判断。所以这样的习题,就是对核心概念的理解与延伸应用。
(四)图表归纳
概念教学应该达到的应用水平是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理,进行总结和推广,建立不同情景下的合理联系等。当然我们不可否认概念教学还必须把握系统性原则,如果说思考的一般目的是为了“了解事态”,那么系统性的逻辑思维就是为了更快更好地“了解事态”。以问题串推进学生回顾本节学习,师生共同总结板书,提炼本节知识体系。课堂总结对一堂课来说至关重要,师生共同总节,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本课主要学习内容的再认识。
四、核心概念教学的原则
在这种核心概念教学的课堂实施中,教师遵循了学科知识内在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识发展、知识积累和能力发展的规律,并且把握了以下几个原则。
1.兴趣性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学习做最好的铺垫与指引。
2.创造性原则:学生的创造性包括许多方面,思维的独创性为其核心。思维的独创性,是人的一种宝贵的高品位素质,是指个体经过独立思考,独特和新颖地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品质,它充分反映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举一反三就是一种实施性比较高的方式。
3.个性化原则:从心理学的观点看,“个性”和“人格”是两个具有同样含义的概念,都是对一个人的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也即一个人的基本的精神面貌。优良的个性品质是促进能力发展和取得工作成就的重要条件,有个性才能有创造性。现代教育的价值观认为,教育就是要充实青少年的个性,发展学生健康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其获得健全和谐的发展。并且不同阶段,不同年龄的学生,其能力发展的差异程度也不同,教师应当学会面对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课堂的学生体验,表达交流,不仅可以实现学生的表达欲望,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发散思维,还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结语
以上就是笔者在生物学核心概念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探索,基于学生的现实基础,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还要能够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不同观点,不同见解做出灵活快捷的反应,以多种形式达到核心概念的建构。而如何准确定位教师在教学课中的角色,让教师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如何处理好学生主动实践与教师有效指导的关系,将是我们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地理学包括自然地理知识与人文地理知识。自然地理的开端就是对地球进行学习与了解,学生在学习认识地球的过程中,通过对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水循环等知识的学习,掌握到地球中自然系统的运作模式,学习到地理环境诸多要素之间的运动规律以及变化规律等。对于地理学科知识的学习与研究来说,地理图册是重要的使用工具。地图承担着记录地理信息以及传递地理信息的重要功能,地理学科中自然地理方面的学习离不开地图的掌握与使用。学生只有了解这些内容才能明白地理学习中为什么要进行地图的学习,从而提升自身对于识图能力的重视,进一步保证地图知识的学习与更好的应用。要达成自己对于地理识图能力的提升学生要紧跟教师的引导与指导,在日常学习中学习并善于运用地理识图技能,逐渐形成自身的理论体系,通过学习掌握简单的地图三要素开始深入了解地理识图方面的相关知识,同时地理识图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对我们日常生活也会有一定的帮助,例如,通过识图能力的提升学会自己看地图,可以进行方向辨别、认识地形地貌、估算距离、识别风向、读懂导航软件等,在日常出行中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通过对历年来各地区地理科目的中考试题考察以及地理学科课程标准的研究可以发现,地理学科中许多知识点的呈现形式都会配有图标,地理科目呈现出来的图像数量巨大,而且地理科目图标的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的。地理科目试题中通过结合图像对学生进行读图、图像分析的能力考察,例如,学生从题目中给到的图片中获得并提取相关重点信息,结合文字材料给出的信息进行试题的解答,这就充分表现出识图能力在地理学科的学习中的重要性。初中阶段地理学科的识图能力培养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立体空间思维能力有很大帮助,同时识图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巩固学生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对地理符号知识以及地理图像资料的了解与掌握后可以深入了解更多的地理知识与地理现象,这对于构建属于学生自身的地理认知结构有很大的帮助,这也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智力水平的开发与提升,帮助学生建立立体空间感,促进学生立体空间思维能力的开发。同时,初中阶段教师在进行地理学科教学中会根据学科知识以及地图资料引导学生学习地理基础知识,这种文字与图像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很好的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师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巩固学生对地理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初中地理学科中通过对学生的识图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更好的进行地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学生识图能力的提高对于自然地理知识的记忆会更加生动具体,促进学生对于自然地理知识认知能力的提升,易于学生在自身头脑建立相关的自然地理模型,有助于学生对自然地理现象的理解与把握,使学生的知识学习与掌握程度更深,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地理学科知识的储备量。
2初中地理学生识图能力培养过程中的“拦路虎”
2.1学科特点及学生特点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主要以综合科目学习为主,重点在培养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同时小学阶段的学生重点在于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而抽象思维的发展速度较为缓慢。而初中阶段的地理学科知识又是建立在学生的抽象思维发展之上,因此部分学生在尚未形成良好的抽象思维能力的情况下就开始初中阶段的学习,使相关知识学习的困难程度有所增加。另一方面,学生在初中阶段之前也尚未对地理知识有过正式的了解,面对学科数量的增多,新科目的出现,部分学生会出现畏难情绪,无法适应新知识的呈现,从而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出现不知所措的局面,导致地理学科识图能力的提升有很大阻碍。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空间想象能力尚不健全,而地理学科的特点又是会大量涉及到关于空间想象能力的应用,这就导致学生在地理学科的识图能力方面会产生一定的阻碍,学生无法做到通过简单的文字描写深入了解知识的深层含义,因此,地理学科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识图能力很大程度上受到学生空间想象力不足的影响。
2.2教师教学模式
教师课堂教学模式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使教师在进行地理学科知识教学过程中对侧重点把握不到,只在乎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否达标,却忽略学生是否得到一定能力的发展,是否促进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的提高。学生学科思维模式的形成与建立是提升学生学科学习综合能力的基础,对于学生学科的深入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现阶段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在地理学科方面识图能力发展的忽略,导致学生地理学科整体思维模式的建立与形成受到影响,使学生地理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受到阻碍,对学生地理学科整体能力的发展形成不可忽视的阻力。
3提升学生识图能力的方法策略
3.1立足教材,正确认识识图能力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生的地图识图等能力提出一定的要求,同时初中地理教材也配备相关的地理图册作为教材的辅助,由此可见,初中地理的识图能力是被国家所重视的一个方面。教师教学过程中也不难发现,初中阶段的地图具有直观性的特点,这也是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而进行的设计安排,地理图册以及地理教材中对于地理图标以及相应的图像资料均以生动形象的形式进行展示,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导培养学生发展识图能力,养成良好的识图习惯,培养正确的识图意识同样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地理识图能力是为地理学科的深入学习做基础,学生掌握一定的地理识图能力对于地理学科知识中涉及到的地形特点、中高低纬度的划分、大洋大洲的分布,气候变化的分布以及进行相关空间位置的推算与学习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学生在教师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对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分析,使自身的地理学科分析能力得到培养与锻炼,进一步掌握地理学科的识图能力,提高地理学科素养。例如,在七年级上册教科书《地理》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一文学习中,教材的编排与设计先是使学生了解世界的气温以及降水分布,进而借助气温与降水分布使学生了解世界的气候分布,以及各个气候类型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在第一章学到的地球相关知识,根据地理图标先是进行全球各大洲与大洋分布情况的了解,进而进行各种气候类型的学习,通过对地球地理概况的了解猜测气候分布的特点以及成因,大胆猜测各种气候类型条件下,各地区会有怎样不同的特点,以及不同地区的植被类型、环境都有哪些特点。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进行地理图册的观察,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情况以及各种气候类型的产生成因。教师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观察地图中的经纬度分布情况,以及各大洲的地势地形分布情况,来进行气候类型的分析,使学生正确认识到气候形成与地球纬度的关系及各种特殊气候产生的原因。一般情况下,地球气温分布规律是从赤道最高,随着纬度的增加气温逐渐递减。但是同一纬度内,海拔高的地方气温相对较低,海拔低的地方气温就相对来说高一些,这也就导致同一纬度内海拔高度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气候类型,而相同的气候类型也会分布在不同的纬度范围内。因此,学生对于地理图册中地理图像的海拔高度以及纬度的判断就要具备一定的辨识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识图能力的培养。
3.2立足学生,加强识图能力的重视程度
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要被重视,而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对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具有一定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在学生学会正确辨别图标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识图能力,从而获得相应的地理相关知识。同时,在教学中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学生对地理学科知识抱有浓厚的兴趣以及最佳的学习状态是同样重要的。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学习中可以了解到世界上共有七大洲和四大洋,同时还会学到许多重要的半岛、岛屿海湾以及海峡,在这部分的内容学习中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图表以及图像资料进行教学,采用将地球以平面图的形式向学生进行展示,并对学生进行分小组比赛的形式,进行七大洲、四大洋以及重点岛屿、海峡、海湾的标注比赛,学生通过对图像的了解以及位置的确定来进行对图像进行标注,选出标注的又快又好的小组给予一定的表扬和鼓励。这样游戏的方式既使学生的识图能力得到锻炼,又引起学生地理识图的学习兴趣。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其地理学科知识掌握的基础,同时教师要重视学生对于地理图标的分析能力,使学生可以通过地理图标获取相关地理信息,得到一定地理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识图能力会得到进一步加深,同时还会使学生的分析能力得到提高。例如,在七年级下册《地理》课本的学习中,为更好的巩固学生本册书的基础知识,教师在进行每一章节讲解过程中均可采取多媒体的手段向学生展示各个不同半球、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地形的不同、地势的不同以及气候的不同等,通过直观展示的手段使学生更加深刻了解各地的差异。同样,在学期末进行课本复习的时候,教师通过应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考察,教师可以展示某地区图标,要学生进行知识抢答,首先进行位置判断,进而通过对其纬度以及海陆空间位置的判断来分析气候类型,这样既使学生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又使学生的分析能力得到锻炼,同时进一步使学生的识图能力得到提升。
3.3立足方法,深化提升识图能力
通过教师一定的教学引导以及学生一定的知识掌握,学生对于地理识图能力会有一定的提升,后续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到的就是不断深化学生原有的地理识图能力,使学生识图能力达到更高标准。例如,学生在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材中会学习到我国不同的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以及气候特征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对学生进行各地区的知识讲解之外,也要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相邻地区之间气候或地貌的异同等,这样可以使学生的识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识图技巧得到进一步深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一定的教学技巧对学生进行识图能力的培养,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有扎实的识图能力,具备一定的识图方法。例如,在进行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学习中,学生会学习到两个位于美洲的国家“美国”和“巴西”,在进行这两个国家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对比的方式进行教学,首先向学生展示二者在地球的位置,让学生根据位置来分析二者在地理概况以及气候类型等方面的异同,美国位于北美洲,其地形主要是东山地中平原西高原,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它的主要气候类型,也有一部分地区位于寒带、亚寒带以及热带。而巴西位于南美洲,地形结构是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气候类型以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二者同位于美洲大陆,但是所处半球不同,所处纬度高度也不相同,国家内的地貌也不尽相同,因此气候类型等基本地理概况也是不同的。教师通过对比使学生认识并了解到两个国家不同的地理概况,认识到不同的地图图标标识方式,能够使学生识图辨别能力的准确性得到一定的巩固和提高。
2013年3月,我听了一堂生物公开课。任课老师讲的是八年级下册的“鸟的生殖和发育”,利用多媒体PPT课件,通过导入新课、预习问题、活动探究、课堂检测、归纳总结五个环节进行课堂教学。课件设计得很完整,内容也很丰富,涵盖了所有知识点。该老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信息量大,针对生物的教学优势尤其明显,但他忽视了多媒体教学应遵循的辅原则,也忽视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所以这堂公开课上得不是很好。在教学中如何扬长避短,对多媒体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使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究的重点问题。下面我结合生物教学实践,谈谈对多媒体应用的看法。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益处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大多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思想容易开小差,学习效果往往不理想。利用多媒体渲染气氛,创设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上“单细胞生物”这一课时,学生对单细胞生物比较陌生,不知道还存在着如此微小的生物。我以《湖天春色图》为背景音乐,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单细胞生物的图片(包括单细胞植物、单细胞动物和菌类等),学生被眼前奇妙的微小世界吸引,仿佛身临其境。可见,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一定的情境,能使学生产生对生物的亲近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引导探究,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初中生知识有限,往往只能根据事物的表面现象进行概括和作出判断,因此问题探究就显得尤为重要。问题探究是探究式学习的核心要素,利用多媒体手段,巧妙设置问题,可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例如,在教学“植物的开花和结果”这一课时,时值深秋,花儿大多已经凋谢,无法用实物展示。我先利用多媒体展示常见的花朵的图片,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接着用多媒体设置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1.简单说说花朵的结构?2.怎样看待花蕊的重要作用?3.雌蕊的哪些结构与果实的形成直接有关?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对花朵相关知识进行探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在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可以一起讨论解决问题,也可以分组讨论解决问题。学生各抒己见,阐述自己的想法,可以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充分利用多媒体引导探究,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能力与意识。课堂中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运用多媒体优化教学结构,增强教学效果。
生物教学中,要想向课堂40分钟要效益,进行高密度、高容量的教学,多媒体的应用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省去了板书的时间,能在较短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尽量多的信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而集声、像于一体的动画演示,又可以缓解学生长时间练习造成的疲劳感,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诚然,多媒体以其形象性、再现性、先进性、高效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就好比一把双刃剑,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弊端
(一)人机对话增多,忽视了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
有经验的教师能从学生的眼神和面部表情接收信息,做出相应的反应;学生也可以从教师的面部表情和手势得到鼓励,受到启发。而滥用多媒体手段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虽无声却必不可少,教师手不离鼠标,学生眼不离屏幕,不仅隔断了这种无声的交流,而且不利于课堂热烈融洽的交流气氛的形成。机械而呆板的人机交流,不仅导致课堂气氛沉闷,而且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学生永远都是教学的主体。多媒体教学中切忌满堂灌的教法,不能教师唱独角戏,只顾操作计算机或监视大屏幕,不顾学生,这样师生交流减少,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事实上,采用多媒体教学,节省了板书时间,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时间应该更多。教师可通过设问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在一问一答中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应以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通过师生间的目光交流、情绪的相互感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走下讲台,适当走动,尽量用身体语言(包括仪表气质、举手投足、音容笑貌、神采情感等)交流教学信息,活跃课堂气氛。要知道,多媒体只是教师手中的一种教学工具,人的要素是第一位的,教师才是教学活动的主导,促进学生发展才是课堂的根本目的。
(二)多媒体利用不当,限制了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
多媒体课件不是把原来的板书搬到屏幕,这样的课件对教学方法的发展没有实质性作用,不仅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学生也没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反而增加了负担,产生疲劳感,影响了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时过分依赖课件,受课件的约束,不敢让学生充分展现个性,使教学局限于固定框架中,缺乏应有的活力和灵活性,制约与束缚了教师聪明才智的发挥和教学艺术魅力的展现。
(三)削弱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利用多媒体演示实验,学生只是形成了实验的理论知识。要想形成实验操作能力,必须进行实际操作。例如,在上“练习使用显微镜”一课时,重点是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要让学生亲自动手使用显微镜,反复操作,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如果用观看视频录像的教法取代学生亲自动手的实践过程,就无法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在较短的时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重复观察,但不能全面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视频录像等材料是经过加工制作出来的,很多材料具有片面性,如时间的缩短或延长,实物的放大或缩小。如果单独看视频录像,不看实物,对自然界的观察能力就会降低,甚至会产生误解。只有让学生到大自然中,才能得到真实完整的知识。例如,在上“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一课时,观察叶的形态,让学生观察实物比看录像好得多;又如认识蚯蚓体表的刚毛和黏液及它是如何运动时,可以让学生动手摸一摸,体会蚯蚓的运动方式、表皮粗糙的刚毛及湿润的体表;又如讲果实的结构时,让学生尝一尝苹果等果实,体会果实成熟来之不易……
(四)辅助手段变成主要手段,造成学生学习注意力分散。
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如果为了增强所教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一味增强视觉效果,这样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削弱教学效果,把多媒体的优点变成缺点。
(五)多媒体课件要与其他教学方式相结合。
教师必须认识到,PPT课件作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表现形式,其辅助地位不能改变,它只是辅助教师的教,辅助学生的学。为了更好地发挥多媒体课件的辅教学作用,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充分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研究式教学、问题式教学,并将它们融入课件中,这样便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营造活跃思维的气氛,准确把握哪些内容该用课件演示,扬长避短,合理运用,并将它与教学艺术、教师的人格魅力完美地结合,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让多媒体真正服务于生物教学,使教师更灵活地授课,学生更主动地学习。
总之,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使得传统的生物课堂发生了根本变化,不再是单一的粉笔加黑板的课堂,也不再是单一的学生听、老师讲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参与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可以更深层次地发挥主导作用。然而怎样将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巧妙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这是我们应该在实践中认真探索的问题。
一、人的由来
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关系接近
人类的进化过程主要特征: 起源森林古猿 运动方式:臂行、半直立行走、直立行走 使用制造工具:不使用工具、使用天然工具、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制造和使用复杂工具,生活习性以及语言的产生自己总结:
2、人的生殖
1)概念: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
2)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产生和分泌雄性激素 内生殖器 附睾:贮存和输送
输精管:输送 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 外生殖器 阴囊:保护 :排精、排尿
3)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内生殖器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阴道:月经流出,胎儿产出的通道 外生殖器:即外阴
4)、卵细胞和受精 :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 卵细胞:球形,人体内最大的细胞,细胞质中的卵黄为胚胎初期发育提供营养 受精: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受精场所:输卵管
5)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发育:受精卵、 胚胎、 胎儿 、婴儿
营养: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卵黄;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
3、青春期
青春期发育:
形态特点:身高、体重迅速增长 ;大脑 :功能特点 心脏 结构、功能完善化 ;
性器官的发育: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 ;性发育 :主要受到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的调节
第二性征的发育:除性器官以外的男女性各自所特有的征象,主要受到性激素的调节。
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是性发育和性成熟。
4、青春期的卫生:
1)遗精:男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在睡梦中自尿道排出的现象。
是由和精囊腺、前列腺所分泌的黏液组成,呈乳白色
2)月经:女子进入青春期以后,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现象。形成原因: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形成过程: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使子宫内膜增厚,血管增生,卵细胞发育成熟从卵巢排出,若未受精 雌性激素分泌减少 子宫内膜坏死、脱落。
出血 :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连同血液一起从阴道流出,形成月经。
5、计划生育
晚婚:提倡比法定年龄晚2到3年结婚; 晚育:提倡婚后推迟2到3年生育 ;
少生: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小孩,稳定低生育水平 ;优生:婚前体检、孕妇定期检查。科学分娩、禁止近亲结婚
二、人体的营养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脂肪:供能物质,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但一般情况下,脂肪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
维生素: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维生素A:促进人体正常的发育,增强抵抗能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缺乏时,皮肤粗糙,夜盲症
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缺乏时,神经炎,脚气病
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
缺乏时,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缺乏时,佝偻病(如鸡胸、X形或O形腿等)、骨质疏松症
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如: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铁(构成血红蛋白)
2、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功能::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等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和消化腺。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 ;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分泌消化液,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化
2)小肠的结构特点:
功能: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a最长;b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c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而且小肠中含有各种消化液。
3)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
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参与的酶:唾液淀粉酶,消化过程: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
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消化过程:蛋白质、 氨基酸,参与的酶(胃液、胰液、肠液)
脂肪的消化(小肠):消化过程: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胆汁(肝脏),参与的酶(肠液、胰液)
4)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
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大部分脂肪成分从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 淋巴管 血液循环)吸收;其他从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
大肠: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
3、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
1)合理营养 按时进餐
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均衡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
2)食品安全 蔬菜瓜果必须清洗干净
不吃有毒的食物(馊饭菜、发芽的马铃薯);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保持厨房和炊具的干净
七年级下生物知识点人教版3、4
三、人体的呼吸
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呼吸道的组成:呼吸道和肺
呼吸道:鼻腔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呼吸系统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气体
2)、肺
(1)位置:胸腔内,左右各一
(2)结构: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
(3)功能:气体交换
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a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
b人在平静呼吸时,肋间外肌、膈肌、肋骨、胸骨、胸廓和肺的变化:
c原理:呼吸肌收缩和舒张 胸廓扩大和缩小 肺被动地扩大和回缩 形成压力差
2) 体内气体的交换:
(1)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 顺着浓度低的方向流动。
(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 肺泡 (3)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 组织细胞
3、空气的质量与健康
1)空气的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大气中的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极大,有害物质能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
2)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五点取样法)
四、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1、流动的组织-血液
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浆 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细胞:血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血红蛋白:红细胞中含有的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特性:在含氧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含氧低的地方与氧分离
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
2、血流的管道—血管
1)血管的种类、结构与功能如何判断:动脉(离心,流速快,逐渐分支,变细);静脉(向心,分支逐渐合并,变粗,流速慢)。毛细血管(壁薄,单层细胞组成,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由心肌构成。(四腔、八“心眼”——血管)
有四个腔:左心室 主动脉 ;右心房 上、下腔静脉;右心室 肺动脉;左心房 肺静脉
瓣膜: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只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 ;
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只朝向动脉开)
心脏的功能: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血液循环:
(1)血液循环的概念和途径:
概念: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
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处、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到毛细血管到肺循环:左心房、肺静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动脉、右心室。
(2)出血的初步护理:
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呈红色,自然止血,应消毒;
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流猛急,在受伤动脉近心端进行止血;
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流缓和,在受伤静脉远心端进行止血。
Key words friction; high end preparation; teaching logic; physical thought
长期以来,摩擦力作为物理学习中较难掌握的物理概念之一,一直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困难课题,也是初中学生学习的重难点所在。鉴于此,本文立足高端备课的视野,探讨了关于摩擦力的高端备课,以期对这节课的教学改进有所裨益。
1 现行教材的逻辑问题
摩擦力是现行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第八章“力”的第三节内容。本节在第一部分先给出了“滑动摩擦力”的概念,继而进行活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在第二部分探讨了“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并通过活动“将滑动变为滚动”,总结结论;接着通过“读一读”介绍了“静摩擦”,最后通过“生活物理社会”介绍了减小摩擦对交通工具的影响。这种编排方式体现了教材突出重点、力求内容精简的思想,但是这种编排在本节内容的逻辑上存在一些缺陷。
本节内容在开篇引出摩擦力后,没有具体介绍摩擦力的概念,使学生不能对摩擦力有个清晰的认识,因此很难对生活中有关摩擦力的现象有更好的了解;也没有介绍摩擦力这种性质的力的方向,这是学生应该要掌握的知识点,但整节内容中都没有涉及;教材在第一部分只介绍了“滑动摩擦力”,而摩擦力并不仅有滑动摩擦力一种,教材忽视了在第一部分完整地介绍摩擦力的分类,完全没有提及静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这样不能给学生呈现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很容易导致学生先入为主地认为摩擦力只有滑动摩擦力一种类型。
而教材在本节第二部分“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中,通过活动“将滑动变为滚动”,涉及到了滚动摩擦力,但是教材中并未对此进行任何的解释说明,仅将它作为减小滑动摩擦力的一种方法随意提及,完全不能引起学生对滚动摩擦力的认识。
接下来,教材又在此部分之后的“读一读”栏目中介绍了“静摩擦力”,这样会使学生对摩擦力的概念产生一种模糊的感觉,不能清楚地了解摩擦力究竟如何分类、分为几类,因而会感到逻辑混乱。最后,教材安排了“生活物理社会”栏目,此部分内容属于第二部分“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但是在此之间又加入了关于“静摩擦力”的介绍,导致逻辑问题更加严重。
针对以上提出的种种逻辑问题,结合本节内容的知识特点,从物理教学的逻辑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着手,以教学流程图为导向,从高端备课的视角,对摩擦力一节内容进行重构。
2彰显教学逻辑的高端备课
鉴于对以上问题的分析与思考,结合初中物理新课标的要求,针对本节内容的教学特点,首先,将摩擦力一节的主题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摩擦力概念的建立、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探究、摩擦力的应用与防止,进而对本节内容进行高端备课的探索。
2.1 导入课题
导入课题时,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驱动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这就要求设计的问题情境能够联系学生的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结果是未知的、有相应的教育价值,并且在学生、学校能实施的范围之内。就这节课而言,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拉绳比赛游戏。把一条绳子分为红端和蓝端,给红端部分涂抹油类物质使其光滑,让力气较大的同学拉红端,而力气较小的同学则拉蓝端,使同学们观看比赛结果后,由结果生成问题:为什么力气大的同学拉不过力气小的同学?引导学生讨论并激活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同时引导学生对问题用物理语言正确表述,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
2.2 摩擦力概念的教学
2.2.1 摩擦力概念的建立
根据导入部分,可以顺利地引入摩擦力这一课题,此时,通过一个小实验帮学生们感受摩擦力的存在。让学生们把手掌压在桌面上,先用较小的力向上推但仍保持静止,再用较大的力向上推使手滑动,让他们感受桌面对手掌的阻碍作用,理解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是阻碍相接触物体间的相对运动,初步体会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同时,给出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是指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在详细分析完概念后,让学生们自己举出生活中存在摩擦力现象的例子,帮助他们初步理解摩擦力的概念、作用效果、方向等。
2.2.2 摩擦力的分类
通过刚才手掌在桌面的运动实验,可以首先引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再通过将滑动变为滚动,引出滚动摩擦力的概念。静摩擦力是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间产生的摩擦力。关于静摩擦力的介绍,可以直接将教材中“读一读”栏目的内容引入,让学生对静摩擦力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滑动摩擦力是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会受到阻碍它运动的力。这部分可以让学生通过在桌面上拉动笔袋、推动书本等小实验再次感受滑动摩擦力的存在。那么,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也会受到阻碍它运动的力,这种摩擦力就叫做滚动摩擦力。例如足球在地上滚动时就会受到地面给它的滚动摩擦力,人穿溜冰鞋可以快速滑行,此时的摩擦力也属于滚动摩擦,学生还能初步认识到滚动摩擦力较小。
了解完摩擦力的分类后,要告诉学生本节课主要学习的是滑动摩擦力,本节课的一大重点就是要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2.3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引入这个课题后,首先请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大胆地猜想,如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小、接触面积的大小等可能会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接下来,通过一起思考教材中提出的问题,能够解决具体实验的操作问题和具体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的确定。由于二力平衡的知识还没有学习,因此,教材中给出“信息快递”小栏目,告知学生实验中如何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接下来,进行分组实验探究来收集证据。
(1)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用弹簧测力计在长木板上匀速拉动小木块,使小木块在木板上匀速滑动,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的读数;在长木板上分别平铺固定好棉布、毛巾、玻璃板,分别按照相同的方法测定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比较小木块在不同物体表面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关系,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数据表明: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2)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小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用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桌面上匀速拉动小木块,使小木块匀速滑动,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的读数;在小木块上增加砝码后,再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实验并记录读数。比较木块有无砝码时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对接触面压力大小的关系,数据表明:接触面上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接触面积的大小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用同一长方体木块的不同侧面分别接触同一水平桌面,并分别用弹簧测力计将其匀速拉动,使其在水平桌面上匀速滑动,分别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的读数,并比较木块的不同侧面在同一桌面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关系,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关系,数据表明:接触面积的大小对滑动摩擦力没有影响。这一结果与多数学生的直觉经验相违背,由此,可以适度地帮学生进行理论分析。实验中,我们用同一木块的三个大小不同的侧面接触桌面,当接触面积大时,单位面积上承受的压力就比较小;当接触面积小时,单位面积上承受的压力就比较大,因此,这里结合了接触面积的大小对滑动摩擦力无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有关这两个因素来考虑,这两个因素一增一减,可以相互抵消,使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也就是说,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是在压力不变的条件下成立的。
可见,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过程,对学习内容的认识仍然是感性的,而通过理论分析了解事物的本质后,认识才能理性并抽象。本实验现象与学生的经验不一致,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体现了科学实验在检验真理时的重要性,再结合理论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摩擦力的本质。
3对教学的启示
高端备课与一般的备课不同,它是在讲求教学逻辑的同时,把重点放在学生思维的培养上,力求在学生可以理解的基础上,对物理概念规律有更加全面的认识。通过本节的高端备课,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3.1 重视实验出真知的原则
学生学习的过程一般是建立在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再通过观察、实验等过程,对学习内容产生更具体的认识,而实验的结论并非总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的认知出现冲突时,帮助学生去了解事物的本质,本文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在实验中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引起学生的思考,又经过理论分析,最终使学生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的理解更加透彻,充分体现了实验出真知的原则。
3.2 展现科学的教学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