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20:3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汽车电子专业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作者简介:吴晓刚(1981-),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周美兰(196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2201201107)、哈尔滨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A20120000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098-02
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已成为汽车设计研究部门考虑汽车结构革新的重要原因。在国外,平均每辆汽车上的电子装置在整车成本中占20%~25%,一些豪华轿车上装有40多个微处理器,有的汽车电子产品甚至占整车成本的50%以上。许多汽车制造商都认为,增加汽车电子装备的数量,促进汽车电子化是夺取未来汽车市场的有效手段。[1]
在对汽车电子技术的教学研究中,文献[2]提出优化“汽车电子与控制”配置课程的内容、改革结构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实验建设和课程设计环节等改革思路。文献[3]分析了“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灵活多样的理论教学改革方案和采用项目教学法等加强实践环节教学的建议。文献[4]介绍了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精品实验项目的设计思想、主要环节及具体实践。文献[5]将虚拟仪器LabVIEW软件应用于汽车电子技术综合性和设计性虚拟实验中,并进行了实验教学的实践。文献[6]开发了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实验教学所需要的嵌入式系统,完成了实验箱硬件及教学实验所需的支撑软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教学实践。文献[7]介绍了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开设汽车电子系列特色课程的研究。
在汽车电子中,涉及到电力电子技术的内容通常称为汽车电力电子技术,并且成为了电力电子技术的重要分支。哈尔滨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下的电力电子方向,在汽车电子研究上已有了十几年的基础。在依托汽车电子驱动控制与系统集成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黑龙江汽车电子技术研究中心科研基地的基础上,形成了以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控制和汽车电子驱动控制为特色的研究方向,并培养了大量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因此,为了在本科教学中体现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办学特色,结合在汽车电子方向上的研究成果,在2010年制定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力电子方向本科生培养方案中,特别增设了“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方向选修课。本文以“汽车电子技术”课程作为研究和实践对象,通过课程结构优化设置和考核方式改革,结合现场教学和研究性教学的教学方法,实现具有特色的专业选修课教学。
一、“汽车电子技术”课程结构
“汽车电子技术”课程开设在大学四年级上学期,为专业选修课程,2学分,共3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2学时,实践教学10学时。根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础课程和平台课程设置,结合汽车电子技术的主要特点,“汽车电子技术”课程的理论教学可分为6个模块,如图1所示。
在“汽车电子技术”课的理论教学环节中,第一部分,先介绍汽车电子的基本概念,回顾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历史,通过实例分析介绍汽车电子对汽车安全与节能的影响,结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相关知识,讲述汽车电子与电力电子的关系。
第二部分,介绍汽车电子技术中常用的器件。包括光电、霍尔、电阻等各类传感器,常用于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的单片机选型及选用依据,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所用的交直流电机、电磁阀等执行器件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
第三部分,在以上介绍的基础上,着重介绍汽车变速器电控、ABS系统、动力转向电控等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电控系统开发遵循的标准、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编程方法,特别强调目前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所用的V流程开发模式。
第四部分,结合新能源汽车的热点问题,充分发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知识在电动汽车方面的运用。本门课与目前车辆工程专业所开设的“汽车电子技术”不同之处在于,省去了传统以发动机作为主导的汽车动力系统控制部分,强化了电驱动系统的匹配与设计部分。该部分内容除了包含对于汽车动力系统设计方法和匹配规律的介绍外,还增加了对于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控制的一般方法介绍。
第五部分,介绍汽车电器系统,包括汽车仪表系统、灯光照明系统、电动门锁系统、电动车窗、电动后视镜、电动天窗、电动座椅、车载空调系统、车载音响系统、车载电视娱乐系统、车载无线通讯系统、电子导航与全球定位系统、智能交通系统和车载网络系统等方面的内容。
第六部分是课程的最后部分,介绍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可靠性的评价标准和一般的故障诊断方法。
以上六部分构成了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汽车电子技术”理论教学的主要内容。
在“汽车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主要有实验和课程设计两种方式。实验课作为学生在校内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手段,学生通过实验能够加深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能够培养一定的实践能力。我校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汽车电子技术”实验课的设置上,主要分为5个部分,如图2所示。
课程设计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它不但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理论和实验课程的理解,而且能够使学生将所学的课程内容与相关课程综合起来,提高了知识的应用能力。[8]“汽车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设计主要结合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平台课的知识,以电动汽车控制系统作为设计目标,让学生结合电力电子技术的相关知识进行设计。
二、“汽车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对于“汽车电子技术”课程来说,涉及到的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单靠语言描述是很难讲清楚的,而通过传统的板书教学方式,也很难清晰勾勒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工作过程。因此本门课在授课方式上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通过多媒体课件制作出的动画及示意图等来展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使教学的内容直观清晰,易于理解。
在“汽车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除了正常的多媒体课堂教学外,还采用了现场教学结合研究性教学的授课方法。现场教学即依托我校汽车电子驱动控制与系统集成教育部工程中心的实验平台,使学生到工程中心参观现场演示,并试用工程中心开发的汽车电子产品实验样机。这些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对汽车电子的功能及开发有更直观的认识。除此之外,教学内容中以汽车电子产品的项目开发作为主导。例如在“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这部分内容讲授时,可自始至终以工程中心开发的汽车变速器控制单元作为对象,从汽车电子产品开发的前期调研、方案论证,到中间环节的样机开发、功能验证,再到最后环节的样机标定、测试等进行全方位的介绍。通过这样的讲授,学生对汽车电子的感性知识加深,在理论学习中的目的就会变得明确,清楚地认识到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
三、“汽车电子技术”课程考核方式
为了有效地组织教学,突出“汽车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性,改革了这门课程的考核方式。我校其他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大部分是以平时成绩占30%,期末卷面成绩占70%的比例进行综合评定。而由于“汽车电子技术”课程面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力电子方向的本科生,选课人数基本维持在40~60人范围内,这样的人数规模便于授课教师进行小范围内的专业指导,因此在考核方式上提出了平时成绩、作业成绩、实验成绩、课程设计与专业论文撰写相结合评定的方式。与其他课程不同之处还在于,其他课程安排的课程设计都是最终给定一个独立的成绩,而作为专业选修课,本门课程的课程设计成绩只是最终成绩的其中一部分。
目前该门课程的考核采用平时成绩占10%,作业成绩占10%,实验成绩占10%,课程设计占30%,专业小论文占40%的比例权重进行成绩的评定。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但能够充分发挥本门课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并且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专业小论文作为考核的主要部分,在撰写过程中,授课老师首先利用2学时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科技论文撰写的培训,而后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资源,根据各自分配到的科技论文主题进行文献的检索;学生分成了3至4名成员一组,选择关于汽车电子的主题项目,可建议主题为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的设计、汽车防抱死ABS系统设计、汽车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设计等,学生也可以自己提出新的主题。给定主题一段时间以后,学生提交科技论文,并以学术会议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老师和其他同学可以自由根据报告者的内容提问,并提出意见和建议。该部分成绩可以当场给出,这样做的好处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所给定的成绩能够实现主观与客观兼顾的效果,令所有同学信服。
四、结论
根据“汽车电子技术”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特点,结合所开设课程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教学中课程内容优化配置,现场教学结合研究性教学的授课方法;考核上提出了平时、作业、实验、课程设计与科技论文撰写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这些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能够在有限的学时内获得最实用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建秋,赵六奇,韩晓东.汽车电子学教程[M].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周雅夫,连静,李琳辉,等.《汽车电子与控制》课程教学改革的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0,(16):190.
[3]赵科.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教学探讨[J].新西部:理论版,2011,(27):221-222.
[4]赵秀春,徐国凯,陈晓云.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精品实验项目设计与实践[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0,12(5):497-499.
[5]仇成群.LabVIEW在汽车电子虚拟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仪器仪表用户,2011,18(6):97-98.
引言
随着国内汽车电子产业的不断升级和研发投入不断加大,国内生产的汽车电子简单的ecu已经越来越普及,例如车载音响,仪表,车身控制bcm,动力转向eps等等。越来越多的 企业 将精力投入到比较复杂的控制领域,比如发动机控制,防抱死系统(abs)等,对于这些逻辑复杂、实时性和安全性高的控制任务,传统的前后台系统模式非实时处理的弊端越来越呈现,这就势必需要用到实时操作系统来管理这些任务。
osek标准是1993年德国汽车工业界联合推出了“汽车电子的开放式系统及接口软件规范”,即osek(opensystemandthecorrespondinginterfacesforautomotiveelectronics)。wWW.133229.COm1994年法国汽车工业界的相似规范vdx(vehicledistributedexecutive)和osek规范合并,从而形成osek/vdx规范体系。当前osek标准已经成为汽车电子软件开发领域中的通用标准,旨在增强软件代码安全性、移植性,减少软件开发周期。
目前,市场上通用的开源rtos有很多,比如μc/os-ⅱ,freertos,linux-2.6等,但是这些核多半是用于通用领域或者安全性要求不太高的领域,如果将这些移植到汽车电子动力安全控制领域,是不太合时宜的;而且,这些核本身不是基于osek标准,如果引入osek标准,无疑加大了内核移植的难度。nec电子的实时操作系统rx850是一款基于osek标准的汽车级专用rtos,其内核的实时性已经得到第三方的专业测试。它已经被移植到了nec芯片的集成开发环境pmplus和greenhills,客户只需要在ide(integrateddevelopenvironment)中编写脚本文件来配置rtos即可通过编译,使得客户从底层驱动编写到rtos任务调度轻松实现“无缝结合”,大大缩短了rtos移植的开发周期。本文建立了基于nec电子32位车身专用芯片v850/fx3的软件平台,并介绍了如何实现rx850操作系统的配置,以发动机控制模块为控制模型来实现多任务的实时调度,最后通过软仿工具来分析该内核的效率和任务调度的实时性。
1系统平台介绍
本系统采用nec电子的32位车身专用芯片v850/fx3系列,v850是nec电子的32位微处理器核,5级流水线控制,内部32个32位寄存器,乘法/除法指令,数据空间支持最大4gb线性寻址能力,代码空间支持64m线性寻址能力,内部1mb的codeflash,60kb的ram空间,32kb的dataflash用作eeprom模拟。
基于osek标准的rx850实时操作系统符合以下标准:操作系统规范(osekos)、通信规范(osekcom)、 网络 管理规范(oseknm)和osek实现语言(osekoil)。其中osekos是针对汽车应用特点而专门制定的一个小型rtos规范,着重以下几个方面:(1)可移植性,所有api都是标准化的并且在功能上都有明确的定义;(2)可扩展性,osekos旨在通用于任何类型的ecu,因此一方面系统要高度的模块化,另一方面又要能进行灵活的配置;(3)汽车应用的特定需求,诸如可靠性、实用性和代价敏感性等。相应的,osekos静态配置可以通过os2ekoil语言实现,用户在系统生成时静态制定任务的个数、需要的资源和系统服务。osekcom为通信网络中的数据交换提供了标准的接口和协议。oseknm为监视网络的流量提供了一组标准的功能函数,以保证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rx850内核配置
由于rx850已经被嵌入到ide,因此用户直接编写内核脚本文件即可,下面介绍如何来配置内核。
1.系统时钟设置
clkhdrinttm0eq0//选定timerm为时间片中断源
2.堆栈设置
rx850的堆栈分为系统堆栈和任务堆栈,
pool0功能:系统基本表信息、准备队列、每个管理块、任务堆栈、中断句柄堆栈(系统堆栈)、可变长度内存、不变长度内存。
pool1功能:任务堆栈、中断句柄堆栈(系统堆栈)、可变长度内存、不变长度内存。
pool0和pool1都可以作为任务堆栈,即使没有pool1也可以。配置如下:
intstk0x400:pool0//系统堆栈大小为0x400
tsktsk1_tsk10x050:pool10x06tts_dmt0x00ei//tsk_id_1ms任务堆栈大小0x50
3.允许最大优先级任务数
maxpri0x1f//允许最大优先级任务数为0x1f
4.信号量设置
semsem_task10x00//设置了信号量sem_task1为0
semsem_task20x00//设置了信号量sem_task2为0
5.事件标志设置
flgflg_task1//设置了事件标志flg_task1
flgflg_task2//设置了事件标志flg_task2
5.邮箱设置
mbxid_task1ta_mpri//设置task1的邮箱
mbxid_task2ta_mpri//设置task2的邮箱
6.中断设置
rx850的中断分为直接中断和间接中断两种,直接中断不受rx850制约的中断句柄,理论上接近硬件中断的速度,其缺点是需要用户自己写中断处理句柄,包括:(1).寄存器压栈;(2).换向,跳转到中断句柄的开始;(3).调用系统命令;(4).返回到调度;间接中断的中断句柄在rx850的中断预处理后才被启动,优点是简化了句柄处理过程,缺点是由于rx850的预处理降低了速度,其处理过程如下:
图1直接中断调度图
间接中断配置如下:
inthdrintad_ad_interrupt//ad间接中断句柄配置
inthdrintc1rec_can_ch1rxint//can间接中断句柄配置
图2间接中断调度图
7.固定/可变内存池设置
当系统需要交换较大的数据时,此时任务堆栈是不够用的,需要开辟一段内存来使用。rx850支持两种方式的内存配置,固定内存池和可变内存池。固定内存池由用户自定义内存池的大小,可变内存池根据实际应用系统动态的定义所需内存大小,配置如下:
mpfmpf_id_mbx0x08:pool150
//固定内存以0x08字节为单位排列,大小为50*0x08;
mplmpl_id_task10x08:pool1
//可变内存0x08字节为单位排列
8.系统周期循环中断设置
cyccyc_int_timer_cyc_inttimertcy_off10
//系统周期循环中断时间为10个时间片
以上完成了操作系统的配置,然后通过nec的ide即可生成操作系统的.s和.h文件,将此两个文件包含在工程文件中即可。
3rx850软仿及结论
通过以上配置,选择发动机控制模块为对象,下面对rx850进行软仿。nec 电子 提供专门的软仿工具az,在ide中打开az,运行程序后可以看到如下:
图3任务调度仿真图
图4任务对cpu的占用率
也可以通过rd850来实时检测各任务的状态如下:
图5任务运行状态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193-01
1 课题研究与实践的必要性分析
汽车工业在21世纪初呈现高速发展态势,目前产销规模仍稳步增长。天津滨海新区现已形成以一汽丰田、长城汽车等汽车制造厂为龙头,汽车零部件企业为辅助的汽车产业群。在滨海新区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汽车及装备制造业是做大做强和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之一。”滨海新区将以整车研发生产、关键部件配套为重点,发展汽车产业集群,打造国家级汽车产业基地,到2015年,实现年产汽车150万辆,汽车产业产值达到2500亿元的目标。随着汽车产销量的增长,滨海新区已形成天津空港汽车展贸园、开发区第五大街等几个大规模汽车区域服务板块,业务领域将进一步细分,吸引庞大的社会资金并产生大批就业岗位。
紧贴企业岗位需求,校企联合携手育人,努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是我们职业教育的责任所在。从汽车发展来看,“汽车电子技术”将成就汽车工业发展的未来。“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等专业核心课程的重要基础课程。在专业成立初期,课程因没有很合适的《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教材,选用《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两本教材教学,教学内容没能与汽车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计划学时虽为128学时,但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因此,由老、中、青三个年龄层次,电气、汽车工程两大专业、校企共同组建课题组,决心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
2 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过程与成果
2.1 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过程
以“职业岗位需求”为目标,以“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应用”为主线,对该课程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基础课教师认真学习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等相关专业课,认真听课,虚心请教。专业课教师认真听基础课教师的课,准确把握基础课应该讲到的“度”。
教师深入汽车企业一线掌握汽车相关岗位流程、岗位职责、收集并整理经典案例和成功经验[1],为将实际工程任务转化为典型学习任务打好基础。课题组着手基于工作过程一体化课程开发,由技术总监提供实际工程任务,从中提炼得到相关联任务集合,再进一步转化为教学项目。
以典型汽车电子电路和汽车常用电气设备为出发点,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整合理论知识。“以项目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序化教学内容[2]。每个项目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原则设计几个典型工作任务,每一个工作任务由五个基本模块构成[3]:(1)任务描述:描述电工电子技术在汽车上应用实例;(2)任务目标:明确该任务应掌握的理论知识及应达到的实践技能;(3)理论课堂:展开工作任务中整合理论知识的学习;(4)任务实施:创设学习情境,下发任务工单,组织实践教学;(5)任务测评:通过自评、互评、师评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启发、行动导向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实施“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模式,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使学生获得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方法和实践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2 课题研究成果
按照“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的编写模式,主持编写《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教材,并在2011年9月出版发行,反馈很好。
经过几年建设,积累了大量教学资料和成功经验,建成课程网站,于2011年12月顺利通过院级精品课评审,不断完善教学资源库建设。校企共同完成汽车电工电子基础实训室建设,设计并开展实训项目,完善培训包建设。
公开发表与课程教学改革相关论文,完成课题研究相关的科研立项。
3 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创新点
(1)本着理论“必需、够用”的原则,打破原有课程体系,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与整合,实现知识的重构。
(2)深入企业,获取相互关联的典型工作任务集合,转化为教学项目,校企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
(3)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创设职业情境,以学生为中心,实施“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模式。
(4)制作任务工单,以过程考核为主,期末考核为辅,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4 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意义
(1)以实际的岗位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贯穿在工作任务之中,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支撑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2)课题研究成果的应用为后续专业核心课程“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汽车电控技术、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的学习和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奠定了坚实基础。
(3)依托该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获得国家示范院校培训、实践技能培养等学习机会,教学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也得到学院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嘉奖。
(4)该课题研究成功经验,引领专业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助推专业建设,为汽车行业的发展培养了众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课程考核方式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指挥棒,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更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1]。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院一直采用以期末考试为主的单一考核方式,直接导致大学生存在思想上对自己要求不严,上课时不能认真听课,课外作业完成不够认真,存在抄袭现象;基础理论知识不牢固,影响了听课时的接受与理解能力。这种一锤定音的考核模式使教师教学的目的性和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严重缺失,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甚至成为素质教育向纵深推进的瓶颈,所以推进考试内容和方法改革已迫在眉睫。
本文从考核方式改革、考核环节改革和考核评价方式改革等方面作介绍,积极探索多种考核方式如开放性的综合设计、专题的调研报告和课程论文、现成实验的故障分析等,加强对学习过程的考核。
一、考核方式改革
电工电子学包括电路基础分析、三相异步电动机、继电接触器控制、可编程控制器、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加上课堂内容信息量大,造成学生课上浑浑噩噩、课下迷迷糊糊。这种情况下,靠期末一张试卷闭卷考试势必导致大批学生不及格。我们将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增加课程论文或者专题调研、专题讨论、课程制作等环节,并将传统的平时考核成绩加以细化如课堂互动情况(主要包括主动提问、被动回答问题,注意力不集中等)、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如独立完成或者抄袭)、考勤等。重点加强对电工电子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关注,通过实验课程解决必修课程中学生本应掌握,但尚未掌握的理论及构造知识问题,实验教学考核已做实验的故障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2],[3]。强化电工电子学网络课程平台的建设,通过已有的电工电子学网络课程平台增加对相应章节专题的讨论环节或者课程论文,提高学生学习电工电子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书面表达、写作的能力。理论考试以应用为主,尽量少一些记忆性内容,多一些实用内容,考试的目的由拉开档次变为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变传统的闭卷答题为开卷答题,允许学生带教材或参考资料参加考试,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电工电子技术原理的基础上深入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尤其是提高学生选择、组织、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变知识考核为能力考核。这种开放式的考核注重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包括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创新意识和主动探究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等,注重实践结果的交流和分享,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团队合作精神及竞争意识[4]。
二、考核环节改革
考核环节由期末一次结果考核变为过程考核,将考核贯穿整个学期的授课和实验。重点解决考核环节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问题,从而解决理论知识掌握好的学生在实践操作哪怕是个很小的问题时也无法处理的问题,抑或有些同学实验做得很成功,却不知道为何这样操作,有的学生甚至是看别人如何接一根线也这样接一根,完全没有电路模型的概念,这几类学生根本不适合未来工作岗位的要求,不符合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我们根据电工电子学课程特点、教学内容和非电类教学对象采取多样性的考核模式,如借助网络课程的网络化考核模式、半开卷式考核模式、随堂考核模式、分阶段考核模式和全程考核模式。这些考核模式都极大地丰富了考核环节。变传统的总结性评价为真实性评价,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抛开卷面成绩作为学生能力的具体外在表现,避免学生只注重分数、轻视能力,只注重结果轻视过程的缺点,强化考核环节对学生学习的反馈和激励作用。减少标准化考试,将考核的重点倾向于实践和技能的掌握,倾向于整体系统结构的掌握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考核评价方式改革
考核方式的改革不仅体现在强化过程考核,而且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需要淡化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需要强化学生及团队小组的主体地位。因此,我们还需要对考核评价方式做相应的调整,变教师单一考核评价为集体考核评价,在考核过程中成立考核小组,采用由教师评、网络自评、团队互评、学生自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使得考核结果更客观,更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
根据以上三个方面的改革原则,我们对2011级、2012级汽车服务工程专业160名学生采用了以下具体的考核和评价方式。
1.“基本电路理论”课程考核由平时作业成绩、平时测验成绩、期末成绩和小论文成绩组成。
2.平时作业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布置并批阅(作为试点,部分教学班的平时作业在课程网站的习题系统上独立完成,其成绩由习题系统给出)。
3.平时测验分为两次完成,都在网络课程测验系统上独立完成,并由测验系统给出成绩。
4.期末成绩参加课程期末统一考试后,在统一阅卷的基础上给出。
5.学生必须自拟题目或根据任课教师提出的题目撰写课程学习小论文,并在一定形式下进行宣讲、答辩。根据学生的选题和自拟最终形成20道课程论文题目、20道课程制作题目。课程论文答辩首先在学生组中进行,评出名次,前几名将在教学班上进行宣讲、答辩,这些在教学班上答辩的论文将公布在课程网站上。最后,根据课程论文及宣讲、答辩情况评定课程论文成绩。
6)作业成绩、测验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和论文成绩在考核成绩中所占比例为:作业成绩及考勤20%,测验成绩20%,课程论文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40%。
四、课程考核改革工作的总结与展望
通过电工电子学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考核过程与以往相比,更加注重学生的过程学习,考试成绩较以往更加合理公正,改变了一考定成绩的传统考试方法,更加注重学生的素质和水平的测试,被大部分教师和学生接受。我校从2011级汽车电子专业开始实行课程考核改革。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我们将2009级、2010级汽车维修专业学生成绩与2011、2013级汽车电子专业学生加以比较。从学生的考试成绩来看,学生的成绩分布基本上成正态分布,说明不管哪种考核办法基本上都符合教学规律。并且考核改革后学生的不及格率有所降低,不论是最终的理论考试成绩平均分还是总评的成绩都有一定的提高,很少有学生不及格,大部分班级的不及格率下降到10%以下,具体情况见下表。
通过改革考核方式,我们发现学生在知识的综合运用、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方面有了显著提高,而且学生在课堂上表现较前几届有了很大的改变,勇于提问,敢于同教师交流,尤其是课程论文和课程制作对学生查阅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锻炼尤为突出。
本文针对非电类专业电工电子学课程学习的困局,立足于“电工电子学”的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旨在使学生在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融会贯通相关课程知识。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能力不能仅仅依靠考核方式的改革。考核仅仅是衡量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更应该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积极改革和探索,使电工电子教学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使工科非电类专业更有效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黎明,付扬.少学时电工电子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1):292-294.
[2]李文.工程背景下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4):254-257.
在工作点稳定电路中的应用要进行静态分析,就必须求出三极管的基电压,必须忽略三极管静态基极电流。这样,我们得到三极管的基射电子的相关过程及结论。
二、纳米电子技术急需解决的若干关键问题
由于纳米器件的特征尺寸处于纳米量级,因此,其机理和现有的电子元件截然不同,理论方面有许多量子现象和相关问题需要解决,如电子在势阱中的隧穿过程、非弹性散射效应机理等。尽管如此,纳米电子学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还在于纳米电子器件与纳米电子电路相关的纳米电子技术方面,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纳米Si基量子异质结加工
要继续把现有的硅基电子器件缩小到纳米尺度,最直截了当的方法是采用外延、光刻等技术制造新一代的类似层状蛋糕的纳米半导体结构。其中,不同层通常是由不同势能的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构建成纳米尺度的量子势阱,这种结构称作“半导体异质结”。
(2)分子晶体管和导线组装纳米器件即使知道如何制造分子晶体管和分子导线,但把这些元件组装成一个可以运转的逻辑结构仍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一种可能的途径是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把分子元件排列在一个平面上;另一种组装较大电子器件的可能途径是通过阵列的自组装。尽管,PurdueUniversity等研究机构在这个方向上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该技术何时能够走出实验室进入实用,仍无法断言。
(3)超高密度量子效应存储器
超高密度存储量子效应的电子“芯片”是未来纳米计算机的主要部件,它可以为具备快速存取能力但没有可动机械部件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海量存储手段。但是,有了制造纳米电子逻辑器件的能力后,如何用这种器件组装成超高密度存储的量子效应存储器阵列或芯片同样给纳米电子学研究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4)纳米计算机的“互连问题”
一台由数万亿的纳米电子元件以前所未有的密集度组装成纳米计算机注定需要巧妙的结构及合理整体布局,而整体结构问题中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就是所谓的“互连问题”。换句话说,就是计算结构中信息的输入、输出问题。纳米计算机要把海量信息存储在一个很小的空间内,并极快地使用和产生信息,需要有特殊的结构来控制和协调计算机的诸多元件,而纳米计算元件之间、计算元件与外部环境之间需要有大量的连接。就现有传统计算机设计的微型化而言,由于电线之间要相互隔开以避免过热或“串线”,这样就有一些几何学上的考虑和限制,连接的数量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因此,纳米计算机导线间的量子隧穿效应和导线与纳米电子器件之间的“连接”问题急需解决。
(5)纳米/分子电子器件制备、操纵、设计、性能分析模拟环境
当前,分子力学、量子力学、多尺度计算、计算机并行技术、计算机图形学已取得快速发展,利用这些技术建立一个能够完成纳米电子器件制备、操纵、设计与性能分析的模拟虚拟环境,并使纳米技术研究人员获得虚拟的体验已成为可能。但由于现有计算机的速度、分子力学与量子力学算法的效率等问题,目前建立这种迅速、敏感、精细的量子模拟虚拟环境还存在巨大困难。
三、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
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根据美国国防部的定义:加注索引的扫描页图、滚动文档式电子技术手册、线性结构电子技术手册、基于数据库的电子技术手册和集成电子技术手册。目前真正意义上的集成了人工智能、故障诊断的第5类集成电子技术手册并不存在,大多数电子技术手册基本上位于第4类及其以下的水平。需要声明的是,各类电子技术手册虽然代表不同的发展阶段,但是各有优点,较低级别的电子技术手册目前仍然有着各自的应用价值。由于类以上的电子技术手册在信息的组织、管理、传递、获取方面具有明显的优点。
简单的说,电子技术手册就是技术手册的数字化。为了获取信息的方便,数字化后的数据需要一个良好的组织管理和提供给用户的形式,电子技术手册的发展就是围绕这一过程来进行的。
四、电子技术在时间与频率标准中的应用
时间和频率是描述同一周期现象的两个参数,可由时间标准导出频率标准,两者可共用的一个基准。
1952年国际天文协会定义的时间标准是基于地球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而建立的,分别称为世界时(UT)和历书时(ET)。这种基于天文方面的宏观计时标准,设备庞大,操作麻烦,精度仅达10-9。随着电子技术与微波光谱学的发展,产生了量子电子学、激光等新技术,由此出现了一种新颖的频率标准——量子频率标准。这种频率标准是利用原子能级跃迁时所辐射的电磁波频率作为频率标准。目前世界各国相继作成各种量子频率标准,如(133Cs)频标、铷原子频标、氢原子作成的氢脉泽频标、甲烷饱和以及吸收氦氖激光频标等等。这样做后,将过去基于宏观的天体运动的计时标准,改变成微观的原子本身结构运动的时间基准。这一方面使设备大为简化,体积、重量大减小;另一方面使频率标准的稳定度大为提高(可达10-12—10-14量级,即30万年——300万年差1秒)。1967年第13届国际计量大会正式通过决议,规定:“一秒等于133Cs原子基态两超精细能级跃迁的9192631770个周期所持续的时间”。该时间基准,发展了高精度的测频技术,大大有助于宇宙航行和空间探索,加速了现代微波技术和雷达、激光技术等的发展。而激光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又为长度计量提供了新的测试手段。
总之,在探讨了近似计算在静态分析中的应用问题、纳米电子技术急需解决的若干关键问题和交互式电子技术应用手册后,广大科技工作者对电子技术在时间与频率标准中的应用知识的初步了解和认识。在当代高科技产业日渐繁荣,尖端信息普遍进入我们生活之中的同时,国家经济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我们科技工作者对新理论的学习和新技术的应用,因此说,本文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是不足为虚的。
【参考文献】
[1]张凡,殷承良《现代汽车电子技术及其在仪表中的应用[J]客车技术与研究》,2006(01)。
[2]李建《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状况与发展趋势》[J],《汽车运用》,2006(09)。
[3]陶琦《国际汽车电子技术纵览》[J],《电子设计应用》,2005(05)。
[4]刘艳梅《电子技术在现代汽车上的发展与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6(01)。
[5]魏万云《浅谈当代电子技术的发展》[J],《中国科技信息》,2005(19)。
[6]黄军辉,张南峰,管卫华《创办汽车电子技术专业——适应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之路》[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1)。
一、近似计算在静态分析中的应用
在电子技术中应运中,近似计算贯穿其始终。然而,没有近似计算是不可想象的。而精确计算在电子技术中往往行不通,也没有其必要。尽管近似计算会引入一定的误差,但这个误差控制得好,不会对分析其它电路产生大的影响。所以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掌握,特别是如何应用近似计算。
在工作点稳定电路中的应用要进行静态分析,就必须求出三极管的基电压,必须忽略三极管静态基极电流。这样,我们得到三极管的基射电子的相关过程及结论。
二、纳米电子技术急需解决的若干关键问题
由于纳米器件的特征尺寸处于纳米量级,因此,其机理和现有的电子元件截然不同,理论方面有许多量子现象和相关问题需要解决,如电子在势阱中的隧穿过程、非弹性散射效应机理等。尽管如此,纳米电子学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还在于纳米电子器件与纳米电子电路相关的纳米电子技术方面,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纳米Si基量子异质结加工
要继续把现有的硅基电子器件缩小到纳米尺度,最直截了当的方法是采用外延、光刻等技术制造新一代的类似层状蛋糕的纳米半导体结构。其中,不同层通常是由不同势能的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构建成纳米尺度的量子势阱,这种结构称作“半导体异质结”。
(2)分子晶体管和导线组装纳米器件即使知道如何制造分子晶体管和分子导线,但把这些元件组装成一个可以运转的逻辑结构仍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一种可能的途径是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把分子元件排列在一个平面上;另一种组装较大电子器件的可能途径是通过阵列的自组装。尽管,PurdueUniversity等研究机构在这个方向上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该技术何时能够走出实验室进入实用,仍无法断言。
(3)超高密度量子效应存储器
超高密度存储量子效应的电子“芯片”是未来纳米计算机的主要部件,它可以为具备快速存取能力但没有可动机械部件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海量存储手段。但是,有了制造纳米电子逻辑器件的能力后,如何用这种器件组装成超高密度存储的量子效应存储器阵列或芯片同样给纳米电子学研究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4)纳米计算机的“互连问题”
一台由数万亿的纳米电子元件以前所未有的密集度组装成纳米计算机注定需要巧妙的结构及合理整体布局,而整体结构问题中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就是所谓的“互连问题”。换句话说,就是计算结构中信息的输入、输出问题。纳米计算机要把海量信息存储在一个很小的空间内,并极快地使用和产生信息,需要有特殊的结构来控制和协调计算机的诸多元件,而纳米计算元件之间、计算元件与外部环境之间需要有大量的连接。就现有传统计算机设计的微型化而言,由于电线之间要相互隔开以避免过热或“串线”,这样就有一些几何学上的考虑和限制,连接的数量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因此,纳米计算机导线间的量子隧穿效应和导线与纳米电子器件之间的“连接”问题急需解决。
(5)纳米/分子电子器件制备、操纵、设计、性能分析模拟环境
当前,分子力学、量子力学、多尺度计算、计算机并行技术、计算机图形学已取得快速发展,利用这些技术建立一个能够完成纳米电子器件制备、操纵、设计与性能分析的模拟虚拟环境,并使纳米技术研究人员获得虚拟的体验已成为可能。但由于现有计算机的速度、分子力学与量子力学算法的效率等问题,目前建立这种迅速、敏感、精细的量子模拟虚拟环境还存在巨大困难。
三、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
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根据美国国防部的定义:加注索引的扫描页图、滚动文档式电子技术手册、线性结构电子技术手册、基于数据库的电子技术手册和集成电子技术手册。目前真正意义上的集成了人工智能、故障诊断的第5类集成电子技术手册并不存在,大多数电子技术手册基本上位于第4类及其以下的水平。需要声明的是,各类电子技术手册虽然代表不同的发展阶段,但是各有优点,较低级别的电子技术手册目前仍然有着各自的应用价值。由于类以上的电子技术手册在信息的组织、管理、传递、获取方面具有明显的优点。
简单的说,电子技术手册就是技术手册的数字化。为了获取信息的方便,数字化后的数据需要一个良好的组织管理和提供给用户的形式,电子技术手册的发展就是围绕这一过程来进行的。
四、电子技术在时间与频率标准中的应用
时间和频率是描述同一周期现象的两个参数,可由时间标准导出频率标准,两者可共用的一个基准。
1952年国际天文协会定义的时间标准是基于地球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而建立的,分别称为世界时(UT)和历书时(ET)。这种基于天文方面的宏观计时标准,设备庞大,操作麻烦,精度仅达10-9。随着电子技术与微波光谱学的发展,产生了量子电子学、激光等新技术,由此出现了一种新颖的频率标准——量子频率标准。这种频率标准是利用原子能级跃迁时所辐射的电磁波频率作为频率标准。目前世界各国相继作成各种量子频率标准,如(133Cs)频标、铷原子频标、氢原子作成的氢脉泽频标、甲烷饱和以及吸收氦氖激光频标等等。这样做后,将过去基于宏观的天体运动的计时标准,改变成微观的原子本身结构运动的时间基准。这一方面使设备大为简化,体积、重量大减小;另一方面使频率标准的稳定度大为提高(可达10-12—10-14量级,即30万年——300万年差1秒)。1967年第13届国际计量大会正式通过决议,规定:“一秒等于133Cs原子基态两超精细能级跃迁的9192631770个周期所持续的时间”。该时间基准,发展了高精度的测频技术,大大有助于宇宙航行和空间探索,加速了现代微波技术和雷达、激光技术等的发展。而激光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又为长度计量提供了新的测试手段。
总之,在探讨了近似计算在静态分析中的应用问题、纳米电子技术急需解决的若干关键问题和交互式电子技术应用手册后,广大科技工作者对电子技术在时间与频率标准中的应用知识的初步了解和认识。在当代高科技产业日渐繁荣,尖端信息普遍进入我们生活之中的同时,国家经济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我们科技工作者对新理论的学习和新技术的应用,因此说,本文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是不足为虚的。
【参考文献】
[1]张凡,殷承良《现代汽车电子技术及其在仪表中的应用[J]客车技术与研究》,2006(01)。
[2]李建《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状况与发展趋势》[J],《汽车运用》,2006(09)。
[3]陶琦《国际汽车电子技术纵览》[J],《电子设计应用》,2005(05)。
[4]刘艳梅《电子技术在现代汽车上的发展与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6(01)。
一、汽车网络销售的现状
从我国第一起网购汽车案例到现在,已经超过十个汽车品牌尝试“网上卖车”。以淘宝为首的网商和以一汽马自达、荣威、比亚迪、吉利为主的汽车厂商都在以不同形式加入到“网上卖车”的行列中。但像汽车这样的大额消费品的网上销售却并没有取得令人振奋的成绩。具体表现为:
(1)销售流程不是真正的网络销售流程。正常的网络销售,在现实中,购买者仅需签收货品,其他程序皆由网络操作及商家和物流公司合作完成。而目前的汽车网络销售,购买者仅是在线支付一定数额的保证金,此后的交易过程还是要在用户所在地的4s店来完成。实质上是一种“线上付款、线下购物”的形式,网店卖的仅是“裸车”,其方便程度远远低于汽车4s店,降低网络购买的积极性。
(2)体验网点过少。目前的汽车网络销售,有指定的4s店代行使体验的职责。例如,吉利集团全球鹰淘宝商城官方旗舰店,蓝白色熊猫款只有在指定的64个4s店有车,可以实际体验,而大多数城市还没有相应的体验店,这无疑降低了顾客购买的积极性。
(3)服务瓶颈令人担忧。汽车是大件货品,退换货成本很高,汽车网络销售店一般不接受网络商城的“7天无条件退换货服务”;购车后,车辆的售后服务以及相应的办证、保险、购置税等的服务难以保证,为购车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此外,由于汽车网购接近于厂商直接销售的模式,4s店若不能从中获取利润,很难为用户提供相应的售后服务,尤其是一些免费的服务。
(4)网店车辆品种单一,销售没有形成规模。网店一般研发适合网络用户群体的网络专供款车型,其他车辆不在网店销售。另外,网店为了吸引客户,经常组织“秒杀”、“聚划算”“限时打折”“团购”等活动,让利销售,购买量大增,但是非活动期间,购买者寥寥,还没有形成正常的汽车网络销售;而且,活动期间生产厂家生产能力不足,不能及时交货,导致顾客等待时间长,满意度下降。
二、发展策略
汽车业真正的电子商务,应该是把车直接开到消费者家里去,包括后继的税费、牌照等手续也会一并办好,客户觉得ok了,车辆才能交到客户手里。但这是最终极的汽车电子商务销售模式,也是用户体验最好的模式,恐怕未来很多年内都很难做到。但是,针对目前的发展,以吉利网店为例,可通过以下策略增加汽车网络销售的吸引力。
(1)与专业网购商城合作
对于吉利来说,旗下全球鹰品牌的目标消费群与淘宝商城高度一致,对淘宝商城来说,建立汽车营销板块,对它的商品架构和体系以及现有的技术、流程体现是一次重大的调整,而且需要人员配备。但是如果成功的话,双方将共同开启汽车网络营销新时代。如此一来,对于吉利和淘宝两家集团来说,就产生了1+1>2的效果。
(2)设计出专品
中国首款网络专供车全球鹰双色熊猫也正式宣告上市,此次全球鹰共推出两款双色熊猫,其中1.3l-5mt无敌型售价59800元,1.5l-4at爱她版无敌型售价69800元。
作为全球鹰首款在网上销售车型,双色熊猫在现有熊猫仿生学的外观造型上,配以蓝白色系的纹饰,视觉效果更为强烈,同时该车还增加了可视倒车雷达、dvd导航等配置,加上熊猫c-ncap五星安全的血统,极力满足年轻消费群要求个性、独立、洒脱的购车需求,也是对全球鹰“活力、突破、精彩”品牌基因的直接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上市的双色熊猫仅在全球鹰旗舰店才能购得,当地经销商在接到网购订单后,辅助完成提车及售后服务,并不直接对非网购者销售双色熊猫。
(3)与专业汽车4s店合作
顾客在经销商处付清尾款,就可享受4s店提供的上牌、保险、售后保养等一系列与实体店购车同等的售后服务。除了上述支付方式,买家亦可在线支付全额车款,然后到4s店直接办理提车手续,同时买家也能选择分期付款方式,申请分期付款,审核通过后,在线拍付保证金,然后到4s店支付车款首付(扣除保证金),办理提车手续。网上购车将给消费者带来便利。按照当前的支付方式,消费者在充分了解双色熊猫的产品性能后,完全可以在线全额支付车款,然后到吉利全球鹰全国200多家4s店提车,在线支付购车成为全球鹰旗舰店与其他汽车品牌网店的最大不同之一,此外,送车上门服务已经不再遥不可及,吉利将根据购车者的需求,逐步在全国各大城市开通此项服务,真正实现足不出户便能购买汽车的梦想。
三、结论
在网购和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势必会有越来越多汽车企业加入网上销售的行列,全球鹰淘宝商城旗舰店车或将则成为第一个“引爆点”,引领中国汽车市场营销进入网购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社会及企业要求学校毕业生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新的人才需求要求有新的教学模式——“专业基础理论与技能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成功地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建设一支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实习操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关键。本文就汽车类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模式进行探索。
关键词 : 汽车类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3-0265-02
课题项目:本论文是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的课题——交通类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模式研究(1202-79)。
作者简介:敬素清(1975-),女,四川绵阳人,汽车工程系副主任,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邓斌(1963-),男,四川绵阳人,四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与民办教育。
1 研究背景
1.1 职业教育院校一体化教师缺失的现状及影响 当前,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呼求更多集理论素养与实践技能于一体的专业人才的加入,带动专业基础理论与技能实践一体化的职业教育模式在职业教育领域逐渐传播开来。而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具备理论与实践双技能的一体化教师队伍。
1.2 职业教育院校一体化教师缺失的原因分析
1.2.1 现有的师资培养体系不合理 我国的师资培养体系是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师范院校以前主要面对初高中教育教学及教学管理开设专业,没有面向职业院校专门开设教师培养专业,特别是交通类如机械、汽车类教师培养。以2013年部分师范类学院的部分招生专业为例,见表1、表2。
表1、表2所示只是部分院校部分招生情况。但也足以说明现有的师资培养体系从根本上满足不了职业技术院校对师资的需求。
1.2.2 职业院校教师的发展跟不上职业教育的发展 纵观全国,近几年随着“用工荒”的形式逐年突显,特别是技术性人才缺口矛盾,和国家采取中职生补助和免学费等政策出台,中职学校如雨后春笋。近两年高职更是迎来迅猛发展的时机,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势在必行。部分师范院校才开设了个别适合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但从专业覆盖的范围和招生人数上都极其少,远远不够职业院校的需求。如浙江师范大学工学院成立于2005年、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成立于1995年,两个学院于2012年4月合署办学后,其汽车维修工程教育(师范),机电技术教育(师范)等专业培养的教师才进入较理想的状态。
1.2.3 现有的职业技能教师培养不能满足实践需求 虽如上述,各方面加大了职业技能教师的培养,但就目前而言,也不能达到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师特别是交通类的使用要求。培养的是大类,而职业类院校需要的老师又是小类或者说方向。如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构造与维修都只能招聘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师。如四川职业技术学院需要一个汽车电子控制与维修的教师,即使招聘汽车维修工程教育(师范)的教师,其对汽车电子控制的知识深度与广度也是远远不够的,更别说汽车电子控制与维修实践了,没有在维修企业经历这方面的实践,永远成不了一体化教师。虽然国家近10年也在培养一体化教师上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但对我们这泱泱大国来说还是远不够的,所以目前所有职业院校大都是自己培养一体化教师。实在不行,职业院校都采用两个人来实现理实一体,学历高的教理论,实践时换企业师傅来带习。这样教学弊端是显而易见的,理实脱节,各自为政,甚至对同一零部件的叫法都大相径庭。
2 一体化教师的培养的新思路
2.1 使用院校自身招来培养
2.1.1 班主任(最好一年级新班)锻炼课堂驾驭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这一点主要针对新招聘来的教师,他们刚从学校出来,没有一点课堂管理能力,也没有课堂驾驭能力,有的面对学生都不敢开口说话,一上讲台就紧张。对这部分教师,最好的办法就是安排其当班主任,班主任随时都有班会,需要主持和讲话,班委选拔和培养。当班主任能使其更准确的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特点、学生对教师对专业的渴望。另一方面,新聘教师一般没成家,没带小孩,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与学生在一起,加之大学生(中专生)与幼儿园小学学生不一样,他们至少经历过高中(初中)三年的寄宿生活,集体生活习惯基本早已形成,生活指导上要求较低,所以也不存在新聘教师的生活经验不丰富对带班的影响,反之新聘教师大多刚从学校毕业,刚经历完大学的集体生活,较已经历个人家庭生活的教师更接地气。
2.1.2 利用寒暑假熟悉学院现有实训室,把学生训练的实训课题让新聘教师过一遍,并安排指导教师考核,合格者才能进入下一步培训。该院新聘教师由于知识水平本就比学生高,加之动手能力较强(新聘时就注意这点素质),学生一学年才能完成的实训课题教师一般15—30天能全部完成(因为新聘教师为本专业毕业生,少去了很多理论分析)。主要是了解学校实习条件,学生学习要求、环境,熟悉工量具使用、操作规程等。
2.1.3 到企业顶岗实训,了解企业,了解所培养的学生将面临的工作环境,企业文化,熟悉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技术水平现状。虽然新聘教师无论在学校还是社会或多或少都有实习经历,但这个实习必不可少(实习时身份不同,目的不同)。各用人院校可根据院校和新聘教师情况调整企业实习时间短的1月,长的一学期、一年或两年。交通类教师实习期不能太短,特别汽车类的,教师到维修企业实习十天半月的不能说没效果,至少能说效果不明显。因为一般实习时遇到的大多是汽车保养和一些小问题,维修空调、发动机、自动变速箱一月都难遇到一个。大型维修的汽车,特别是国外进口且换件较多的需要时间更长。如四川绵阳一大型修理厂维修一辆全进口凯迪拉克油电混合动力事故越野车,需换大梁、油底壳、油电混合动力电脑控制部分和一些附件。其各部件又来自不同的国家,各部件需向制造厂家订货。且货到时间不一,安装更换也有先后顺序,有可能最需先安装的零部件最后到,所以这辆车维修了接近一年时间。
如上所述,交通类院校又缺老师,教师又要到企业实习时间不能太短,这就形成了新的“教与学”矛盾。解决方法一:汽车类学校自己办维修厂,这样维修企业也找到了技术支持,也解决了教师实习问题,更重要地解决了教师的教学和教师实习之间的时间矛盾。解决方法二:教师安排到固定维修企业实习,教师完成学校工作后,利用业余时间到固定维修企业实习。固定维修企业便于考察教师实习情况,也便于教师实习的连续性,遇到特殊情况,学校临时调整工作,给予教师支持。再者教师一年都在维修企业实习也有浪费时间之嫌,因为无法控制实习内容的重复次数,有可能遇到几十个同车型的同一故障问题。
2.1.4 说课培养(当然教师的授课计划制定,课程标准的熟悉,备课等教学常规是必须的)。教师说课不是说一堂课,说课要说整门课程的教学安排,教法学法。再配合说一堂具体的课进行说课。这样使其对自己要担任课程总体情况更深入了解和熟悉、掌握,更好的把握教学重难点。
2.2 职业院校可开办相应专业,专门培养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师 职业院校可申请办一个一体化教师专业,专门面向职业类学校培养这类教师。若申请没批准,可以在专业类开设一体化教师方向。这类学生可融学习和本校教学为一体。简言之,上一届学生中选教师方向的学生可充当下一届学生的班主任助理,理论实习教学助理。助理职位就是他的学习或者说实习岗位。这批学生一毕业就基本能胜任教师工作,再稍加培养就是一名优秀的一体化教师了。
2.3 企业有实践经验高技术高学历人员进行转型 企业与学校不同,有部分企业经验丰富、技术较高、学历达标的员工,其由于自身原因或觉得学校更适合他,这部分人可由职业院校吸纳进来,在教学管理、课堂组织、教法学法、心理学、教学技巧等方面加以培养,将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一体化教师。
对这类人员的培养,同样先当班主任,当班主任同时要求跟班听课,不同的是每堂听课后要和学生交流评课,评后要与本堂上课教师交流,哪里需要改,哪里做得好,哪里评对了哪里评得不准确。这样他自身也得到了启示和成长,也管理好了班级,同时也监督促进了其他教师的教学质量,对整个学校的教风学风起到促进作用。
3 结语
上文介绍了汽车专业一体化教师培养策略,在实践中,各所院校可根据本院校的教学特点,有针对性地借鉴和吸收。另外,笔者建议各所院校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就汽车专业教学和教师培养等内容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努力提升汽车类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随着国内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汽车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湖南省以“四化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将汽车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并于2007年成立了以湖南省长任组长的汽车工业发展领导小组,下大力气支持整车发展,支持配套企业加速发展,推动汽车产业振兴。特别是近几年,通过整合省内资源,引进业内战略投资者,一批重点项目陆续建成投产,湖南省汽车产业的后发赶超优势将逐步显现。目前,以长株潭地区为核心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聚集了湖南省汽车工业70%以上的生产要素,拥有140多家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衍生了数以千计的汽车售后服务与维修企业。
随着湖南汽车产业的快速扩张和集群效应的形成,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匮乏成了制约汽车及相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因此,以合适的培养模式加快汽车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步伐,全面提高汽车行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建立有利于培养汽车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体系和环境,是当前进一步推动和服务湖南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鉴于此,株洲职业技术学院从2007年开始进行系统的研究与实践。学院院长邓志革教授的项目组在理念创新的基础上,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构建了汽车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出了一条“立足汽车行业、服务汽车产业、培养汽车人才、打造汽车品牌”的办学新路子。
一、成果的主要内容
1.组织进行湖南汽车高技能型人才现状与需求调研
为了清楚地了解湖南汽车行业人力资源的现状和未来需求,在湖南省汽车行业协会和湖南省机械行业管理办公室的支持下,学校经过认真研究与策划,利用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于2007年7月10日至8月26日组织了由69名师生参加的调研团,对长沙、株洲、湘潭、衡阳、岳阳、益阳、常德、郴州、娄底、永州、邵阳等11个地市汽车人力资源现状和未来需求进行了实地调研。为保证调研的水平和质量,学校制定了完善的调研方案、调查问卷和调研宣传提纲。全体调研人员组成的11个分团各对应一个地市,共深入到72家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及328家汽车售后服务与维修企业,直接接触汽车企业一线技术工人3200余人次, 召开汽车企业和行业主管领导座谈会11个,访谈156人;收回各类调查问卷3279份。
本次调研活动是学校建校以来面向湖南汽车行业进行的一次最大范围、最全项目、最多数据、深入生产企业一线的汽车人员现状和需求的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获得了大量的信息,形成了系统的调研报告。基于此,学校进一步完善了面向汽车产业集群的高技型能人才培养体系方案,明确了学校设立面向湖南汽车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坚定了学校“面向汽车行业、服务汽车产业、培养汽车人才、打造汽车品牌”的决心。
2.研究构建了“两层四类”的汽车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
针对湖南汽车产业集群对汽车高技能型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学校逐步建立了“两层四类”的汽车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两层”即初中起点的“3+2”中、高衔接层次和高中起点的三年制专科层次。四类是在两层的基础上,专科层次又分为面向汽车整车装配与零部件生产制造企业、面向汽车服务与营销企业、面向汽车诊断与维修企业、面向新能源汽车企业四种人才培养类型。
针对四种类型的人才培养,学校通过对系部及专业的动态调整,对应设置了机电工程系、汽车运用系、汽车商务系和汽车电子系等专业系部。依托机电工程系,建立了面向汽车整车与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汽车制造、机电、模具等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依托汽车运用系,建立了面向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领域培养“汽车医生”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依托汽车商务系,建立了面向汽车销售与流通领域培养汽车服务与营销、电子商务等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依托汽车电子系,建立了面向新能源汽车领域培养汽车电子技术运用方面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
3.构建了各具特色的汽车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面向汽车产业集群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只有建立一个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律的恰当的培养模式,才能保证所培养的人才为社会所用。
学校要为湖南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培养“下得去、留得住、作用好”的汽车人才,一是必须使他们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符合未来工作岗位的需求,同时也符合他们今后接受毕业后教育和汽车继续教育的需求。二是要创造贴近汽车行业工作实际的人才培养氛围。
学校对“两层四类”人才培养分别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明确了各类人才培养的侧重点,构建和实施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汽车整车装配与零部件生产制造类人才培养采用“校企合作、产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引入企业典型真实产品作为教学载体,注重做中学、做中教;汽车服务与营销类人才培养采用“引名企入校园、融专业入社会”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汽车知识的渗透、注重汽车文化的熏陶;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类人才的培养采用“校企合作、项目引领、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一个经典保健、三台外科手术、五个系统诊断”,着力打造“汽车医生”。新能源汽车类人才培养采用“校企合作、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汽车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着力培养混合电动汽车高端技能型人才。
4.开发建立了一大批汽车高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
为保证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学校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政府、行业、企业和市场的能动性,实施开门办学,建立了一大批汽车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建立政府主导、市场驱动、行业统筹、企业参与的建设模式,一是以政府为主导,学校牵头成立了“株洲汽车教育集团”,成功申报并立项建设了“湖南汽车制造业高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二是以行业为统筹,相继建立了博世汽车临床诊断中心、上海通用ASEP项目教学中心、全国首家北京汽车培训中心、宝马售后英才(BEST)项目教育中心、保时捷项目教学中心;三是与企业合作,相续建立了南车时代电动汽车人才培养基地、株洲汽车齿轮股份有限公司人才培养基地、湖南省九城汽车人才培养基地、广汽菲亚特人才培养基地等13个企业人才培养基地;四是以市场为驱动,与深圳毅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在多年合作办学的基础上,共同投资注册成立“华大菁英教育有限公司”,实施了公司化运作的基地建设模式。学校通过华大菁英教育有限公司整合行业企业专家、人力资源专家和职业教育专家等优势资源,创建了整套职业人才培养标准和教学管理文件,建立了“IPO”教学方法培训认证体系,搭建了学校群与企业群之间的“大订单”人才培养平台,延伸了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5.积极培育了一支“名师引领、企业历练”的教学团队
如果说汽车高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是汽车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载体, 那么为实施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就是这个体系的核心。学校颇有新意地实施了“名师引领、企业历练、就近转型”的教学团队建设工程。学院先后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聘请了中国汽车维修领域顶尖专家朱军教授、汽车营销领域顶尖专家裘文才教授、新能源汽车知名专家袁翔教授、汽车制造领域知名专家高卫民教授分别担任学院名誉院长、首席专家和兼职教授,并且充分发挥他们在相关教师队伍建设中“传、帮、带”的引领作用。同时,学校还利用校企合作项目的资源优势,每年分期分批轮流派出一定数量的教师到上海通用、宝马、保时捷等知名企业进行专题培训,到北汽控股株洲分公司、南车时代电动汽车、吉利汽车公司、广汽菲亚特等落户本土的企业进行现场锻炼。近三年来,所有汽车专业教师都至少到两个以上的企业进行过为期30天以上的培训和锻炼,真正实现了教师队伍的“双师”型。此外,学校在专业改造、系部调整的过程中,通过内部集训、企业送培等方式,对原电子工程系的老师进行新能源汽车方面的转型培训、对原机械工程系的老师进行汽车制造与装配方面的转型培训、对原经济贸易系的老师进行汽车营销方面的转型培训,实现了教师的“就近转型”。
学校通过实施“名师引领、企业历练、就近转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有32名教师相续获得了上海通用、宝马、保时捷公司的师资认证,有3名教师成为省级专业带头人,汽车运用技术和模具制造与装配两个团队均成为省级教学团队。
二、成果的创新点
1.对接汽车前后市场的人才培养体系
针对汽车产业集群对汽车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学校通过专业改造、系部调整,系统建立了对接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与制造、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新能源电动汽车等涉及汽车前、后市场和汽车新技术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汽车医生”的人才培养理念
在汽车技术诊断与维修人才培养方面,通过“一个经典保健、三台外科手术、五个系统诊断”,使传统的汽车维修人才朝职业化的“汽车医生”方向发展,有效提高了汽车人才的培养品质。
3.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不同类别汽车职业岗位工作的实际要求,明确了“两层四类”人才的不同培养面向、培养重点,建立了适合各自人才培养需要的教育教学模式,形成了不同的课程体系和内容构成,有效避免了人才培养的同质化发展。
4.“教育公司运作、职教集团联通、典型项目引领”的校企合作模式
学校通过华大菁英教育有限公司的市场化运作,形成了以湖南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上海通用ASEP项目教学中心、宝马售后英才(BEST)项目教育中心、保时捷项目教学中心、博世汽车临床诊断中心等典型校企合作项目为引领,以株洲汽车职业教育集团为职业院校和汽车企业集群搭建联系沟通平台,使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得以有效拓展。
5.传统师资的“就近转型”
学校在进行传统专业改造、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积极组织相关专业老师结合原来所学所用专业进行“就近转型”,此做法意义有三:一是避免的传统师资的闲置,二是缓解了汽车师资的不足,三是优化了人才队伍。
三、成果的应用成效
本成果最直接的效果是面向汽车产业集群,培养了一大批覆盖汽车前、后市场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近三年,“两层四类”总计招生3000余人,有近千名毕业生服务在湖南汽车制造与售后服务的不同岗位。也就是在近三年,学生参加省级以上技能竞赛中获29个一等奖、40个二等奖和68个三等奖,2010年汽车专业代表湖南参加全国技能决赛获二等奖。在2011年全省春季技能竞赛中,学院获得2金2银3铜的佳绩,有2个项目3个团队代表湖南参加全国决赛并获得1金2银的优异成绩。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从事汽车修理行业,特别是现代汽车修理的必备知识。其课程主要包括汽车电气设备的构造、原理、特性、使用、维修、故障检测判断与排除等内容,需要电工学、电子学、物理及电工学等知识,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
一、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实验设备不足。实践教学主要方式为以班级为整体的演示性教学。演示性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正确讲解,更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室设备台套数不足,学生很难有操作机会,不能实际操作,教师也不能预计学生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状况,无法进行针对性讲解,完全不能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教师的指导作用。
学生主导地位不突出。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根据生产实际设置故障,然后带领学生进行分析、诊断和排除,不能培养学生的独立判断能力。
实践指导教师队伍教学脱节。实践指导队伍有理论课和实践课。理论课教师不注重实践训练,实践课老师不注重理论学习,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重复教学但是效果不佳。教学队伍的“断层”不利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尤其是汽车这种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反馈信息无法测评。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是否在实践过程中掌握了理论知识,并能独立操作,都无法进行测评。学生的反馈信息无法传达到教师那里,造成单向教学,教学效果势必受影响。
二、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的教学方向
设计教学模块,明确目标。
鉴于汽修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汽修、售后或相关部门,该专业学生首先必须掌握构造原理特性等基础知识;其次必须具有独立的故障判断、排除等修理技能。此外,还应了解汽车电气设备的型号、性能特点以及相关设备使用等技能。根据以上情况,可以将教学工作分为如下几个模块:第一模块:种类型号模块。该模块主要就汽车电气的种类、型号、型号特性等进行分析讲授。第二模块:原理特性模块。该模块为基础模块,通过原理和特性掌握,为下一步学习故障判断和排除打下基础。第三模块:构造、拆装、检修模块。第三模块和第二模块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实物演示和操作,便于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理论。第四模块:识图、接线、故障判断和排除模块。该模块是教学工作的关键,是汽修专业必备的专业技能。第五模块:仪器设备使用模块。该模块要求学生认识使用仪器设备,学会用才能会修。以上模块的划分,是为了使教学知识点更为集中,方便教学工作开展和学生学习。
一体化教学。
所谓一体化教学,就是指课堂教学为主线,辅助教学设备为载体,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视觉、听觉和行动为一体,听课、提问、实践操作相贯通,全方位教学。一体化教学的出发点,是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最大化的培养,不仅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更要注意各个模块的相互渗透,以能力为主线,全方位实施。严格遵循教学规律,结合学生实习,充分利用课堂和校外场所等教学资源,逐步深入、循序渐进;注重师生互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实行一体化教学,需要把握以下几个环节:合理设计教学模块,教学模块是一体化教学的依据,教学模块的设计,但一定要考虑本专业就业岗位的需要,在遵循课程教学体系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以循序渐进为原则,注意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浅到深,从基础到专业,避免“断层”;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关系,不能过分注重理论学习,更不能盲目增加实践学习时间,造成理论和实践比例失当,可以将理论学习放在实践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忌“满堂灌”,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
三、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的具体措施
实行“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即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的现场教学、技能训练、模拟故障三者结合,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工作围绕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开展。通过现场教学进行实践,通过学生实际操作进行理论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实行“协作学习”的组织模式。协作教学的组织模式是基于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自身的特点而定。该课程的教学计划中,包括蓄电池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的认知、充电系统和故障诊断、汽车空调系统的故障判断和排除等,都有大量实践环节,加上教学设备、实践导师缺乏和学生自身兴趣等原因,引入“协作学习”模式很有必要。协作学习指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精神为宗旨,根据学生成绩、技能水平和学生兴趣,随机分成不同档次,组成协作小组。协作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对促进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都有很大的作业。
实行“理论加实践”的考核模式。传统考核模式侧重于理论(理论成绩70%,实践成绩20%,平时成绩10%),忽视实践成绩,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教学质量的总体上升。“理论加实践”的考核模式,就是给予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对等的地位,提高实践所占比重,促使学生加强实践能力的训练,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同时增加实践成绩的比重,也避免了学生在考核过程中滥竽充数、相互抄袭的现象,保证了考核的真实性。
结语: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本身就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将理论教学融入实践教学,避免脱节。本文从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从教学方法和具体实施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一体化教学,三位一体和协作学习等模式。笔者希望以上模式能对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提供参考价值,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汽修行业培养更多专业化人才。
参考文献:
[1]冯崇毅.汽车电子控制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