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收技术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2-27 11:20:4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采收技术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采收技术论文

篇1

杜仲为落叶乔木,是我国特有经济林树种之一。杜仲皮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益腰膝、除酸痛、降血压等功效;杜仲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及人体需要的10余种元素;杜仲除木质部外均含有重要的工业原料杜仲胶,其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粘着性,广泛应用于电器工业、化学工业和电讯器材工业;杜仲干直,枝叶茂密,根系发达,树姿优美,适应性强;既是优良园林绿化树种,又是丘陵山地和平原造林的重要经济林树种。现将杜仲育苗、栽培管理及采收技术总结如下。

1播种繁育

杜仲播种育苗一般春、秋播均可,但以春播为多。播种的圃地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壤疏松肥沃、排水性能良好、微酸性至中性的砂壤土。播种前要对圃地进行翻耕冻垡,并做成宽1m、高15~25cm的苗床。同时,结合翻耕,施腐熟有机肥30t/hm2。为了减少地下害虫,还可适量施生石灰、福尔马林等对圃地进行消毒。为保证种子纯度和质量,提高发芽率,播种前要精选种子,并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将种用30℃左右的温水浸泡2~3d,每天换水2次,待种子吸水膨大时,捞出晾干,即可播种。杜仲播种常采用条播方法,播种沟深3cm,行距20~25cm,用种量一般为150~225kg/hm2。播种后覆1~2cm细土,并浇水盖草保墒。种子出芽后,要趁阴天或傍晚揭草,幼苗在生长过程中要及时进行除草。当幼苗长出2~4片真叶时,要进行间苗,并进行第1次追肥,施用尿素22.5~30.0kg/hm2,此后每月结合除草追肥1次,并逐渐增加施肥量,最后1次追肥应在立秋前进行,以钾肥为主。当幼苗形成5~6片真叶时,结合间苗进行移稠补稀,保留30~45万株/hm2左右。

2造林

2.1造林地选择和造林密度

杜种造林地应选择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或中性土壤上。杜仲造林密度主要根据作业方式和立地条件来确定,一般株行距为2m×2m或2m×3m,栽植1500~2400株/hm2。

2.2整地

杜仲为深根性树种,主根明显,深达1m以上,所以杜仲造林要实行大穴。对缓坡和平地造林,要力求做到全面整地或带状整地;对坡度超过15°的造林地,除局部可以全垦外,一般应进行带状整地;对坡度25°以上的地,禁止全垦,应进行带状或穴状整地。带状整地必须沿等高线进行,带间保留2~3m原有植被;穴状整地要求规格为60cm×60cm×60cm,挖穴时,表土与心土应分开放穴旁备用。

2.3栽植

栽植宜在3月上旬进行。在栽植前,要修整好根系,浸沾泥浆。栽植时,先将表土与基肥混合后垫入穴底,然后放入苗木,埋入细土,轻轻提苗,让根系舒展,再填土至穴满,踏实,上覆心土。栽植深度稍深于苗木原土痕处即可,切勿深栽。

3抚育管理

3.1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每年进行2次,第1次在4~5月份,第2次在7~8月份,中耕除草宜浅。对土壤粘重、板结林地,从栽植后第2年开始,必须进行深翻,以后每隔1年进行1次。同时,提倡间种豆科作物或绿肥,增强土壤肥力。

3.2追肥

结合中耕除草,每年追肥2次。追肥以腐熟有机肥加尿素混施为好,每株每次施入0.3~0.5kg。

3.3病虫害防治

杜仲在苗期易发生立枯病,在幼苗出土后1个月内,用0.5%等量式波尔多液每10d喷洒1次,1个月后用1.0%等量式波尔多液每15d喷洒1次,2~3次即可。地老虎、蝼蛄等害虫用毒饵诱杀。地下水位高或排水不良的林地,杜仲易发生根腐病,导致整株死亡。因此,要加强排水。同时挖出病株烧毁,对树穴用5%福尔马林进行消毒;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150g/株,施入树冠土壤中防治根腐病。猝倒病和叶枯病在发病初期喷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雾。

4采收与贮藏

4.1叶的采收和贮藏

4.1.1采叶时间。一般采叶时间可在7~10月,8月是采叶最佳时期。选择无病虫害和没有喷洒过农药的树木,要采绿叶,忌采发黄的叶,因绿叶有效成分含量高,发黄叶含量少。

4.1.2树叶采集后的处理。为防止腐烂,杜仲叶采收后要先摊放在室内,并及时进行杀青处理。常见杀青方法是以普通铁锅作为炒锅,翻炒至叶面失去光泽、叶色暗绿、叶质柔软、手握叶不粘手、失重30%左右即可。

4.1.3贮藏。杀青处理后的杜仲叶要及时烘烤或晾干,去杂质装袋。制胶用的杜仲叶也要晾干装袋,存放于干燥、通风的仓库里,注意防潮、防晒、防虫、防鼠害。

4.2皮的采收和贮藏

4.2.1剥皮时间。杜仲在生长季节的5~7月剥皮效果最好。剥皮宜选择气温25~35℃、相对湿度80%以上的阴天或晴天16时后进行。注意不要在下雨天剥皮。

篇2

 

长裙竹荪是一种名贵食用菌,其形态亮丽,清香沁人,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抗肿瘤多糖,具有很高的食用、药用价值,国内市场价每千克干品售价80—200元。实行长裙竹荪、玉米、丝瓜、莴笋四种四收套种栽培技术,全年平均每667平方米收入可达10000多元。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春栽竹荪

⑴选种 北方平原大田栽培,适宜春播秋收。应选用中高温型品种,如长裙竹荪DL—01。该菌株菌丝体生长温度为5℃—35℃温度,可在25℃—35℃温度条件下正常形成菌球和子实体,且生长快、抗逆性强、品质好、产量高。

⑵栽培料 农作物秸秆如黄豆秸秆、玉米秸秆、玉米芯、麦秸、棉花秆、棉子壳、花生秧、花生壳等均是栽培竹荪的好原料,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1种或几种。原料要新鲜无霉变,充分晒干,加工成5—10厘米长的碎段。栽培料在辅料前充分浸透水,含水量65%左右。

⑶做畦与菌种种植 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土壤疏松肥沃、微酸、给排水方便的农田为栽培场地。按南北走向做2.4米宽的栽培带。栽培带中间平行筑2个竹荪栽培畦,畦宽50厘米、深10厘米。2畦之间留30厘米宽的人行道,畦边留55厘米宽的空地种玉米和丝瓜。先铺1层5厘米厚的黄豆秸秆,均匀撒播1层菌种(占总用量的1/3)。接着铺1层厚约10厘米的玉米秸秆,把其余菌种均匀撒在上面。再覆盖1层玉米芯和木屑的混合料农业论文,厚3—5厘米,上部拍成龟背形。每平方米铺干料约10千克,用菌种1千克。铺料时也可将几种原料混合使用。

⑷出菇管理 竹笋生长离不开土壤,覆土可促进菌丝扭结,诱导菌球形成。选用含腐殖质丰富的疏松土壤,粉碎成黄豆至蚕豆大小的颗粒,充分暴晒,驱虫灭菌。使用时用净水调和,使土粒含水量达65%左右。播种结束后,立即盖在料面上,厚3—5厘米。竹荪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15℃—28℃,最适温度为23℃。培养料含水量65%左右。发菌前期,因自然温度较低,应盖膜保温保湿。竹荪属好养真菌,从播种后第三天开始,每天中午要揭膜通风30—60分钟。5月上中旬,当气温达到25℃时,可揭去地膜,覆盖湿麦秸,以保湿避光怎么写论文。覆土层表面发白时应及时喷水。土壤含水量过高,透气性降低,影响菌丝的正常呼吸,严重时会使菌丝死亡。因此,在雨季应架弓形棚架,上覆草帘。降水较大时,应及时挖沟排涝。播种后40—50天,菌丝长满土面,可停水6—7天,改善土层透气状况,促进菌丝扭结,然后浇大水催蕾。随着菌球的生长,应加大喷水量,使基质含水量达70%—75%,空气相对湿度85%以上。

⑸采收 菌球成熟时,顶端逐渐凸起,一般在清晨5—8时破口。从菌球破口到菌柄停止伸长、菌裙完全张开、子实体形成仅需3—4小时。此期早晚各喷水1次,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95%左右。子实体形成要及时采收,烘干包装。每采完1潮菇,及时刮去覆土层,在料堆上加盖1层新鲜原料、厚2—3厘米农业论文,再盖上1层新鲜土壤。一般播种1次可收获2—3潮菇,每平方米收干品150—250克。

2点播玉米 选择优质高产春玉米品种。4月上中旬在竹荪栽培畦外55厘米空地种2行玉米,行距50厘米,株距16.5厘米。玉米长高后,可为竹荪生长营造一个遮荫保湿的生态环境。玉米收获后,不砍秸秆,留作丝瓜支架。

3套种丝瓜 选择优质高产丝瓜品种。4月下旬育苗。5月中旬定植于2行玉米之间,株距30厘米。在竹荪畦上方,顺畦走向栽竹竿或水泥柱,拉3道高2米的铁丝,以利丝瓜爬架。爬架后的丝瓜秧,为竹笋后期生长提供良好的遮荫保湿环境。

4冬栽莴笋 9月中下旬,竹笋采收结束,丝瓜拉秧,砍掉玉米秆。把栽过竹笋的废料撒于田间作基肥,整地后栽莴笋。选择高产优质莴笋品种。9月下旬育苗。11月中旬定植,筑30厘米宽小埂,栽1行莴笋,株距30厘米。2埂铺1幅地膜,翌年2月中旬盖小拱棚,3月下旬收获。

山东曹县农业局

篇3

 

我国是南瓜的主产区之一,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专门用于食用南瓜子的籽用南瓜的需求量在不断的增加,而且近年大量出口到国外,年出口量占世界贸易量的一半以上籽用南瓜种植投资少,比较省工,效益一般要比种植大田作物要高,农民往往很愿意种植,籽用南瓜的生产发展前景较好。但是,由于籽用南瓜对商品外观要求较高,技术性比较强,如果掌握不好关键的技术环节,将对产量和质量产生很大影响,所以熟练掌握籽用南瓜栽培技术,至关重要。

一、选种、选地与整地是前提

首先要根据品种介绍,因地制宜选择适于当地情况的优良品种。南瓜耐旱、怕涝,喜欢偏酸性肥沃土壤。因此无论是平原或是山丘坡岗地种植都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质疏松及透气性好的地块,不能在低洼易涝、遇雨易积的地块种植。同时,在土质选择上,应以松软的沙壤土、轻粘土为宜农业论文,土壤PH值在5.5—6.8之间;在茬口上,玉米、大豆、小麦等茬的禾本科作物均可。忌与同科、同属作物及茄科作物重茬、迎茬。种植南瓜的地块也最好3—5年轮作1次。2、整地黑龙江省春季风沙大,一般干旱少雨,墒情不好。因此为确保墒情,最好秋翻地、秋打垄。如果是早春整地,易早不易晚,最好顶浆打垄,打垄后镇压,以防土壤水分散失。二、施足底肥是保障南瓜根系发达,吸肥能力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氮、磷、钾等元素较多。因此种植前必须施足底肥。最好是以禽粪、猪粪和羊粪为宜的农家肥;次之是草木灰和草炭土。每公顷用量45000千克,在整地过程中均匀施入土壤中。化肥以过石、磷酸二铵、多元复合肥为宜,每公顷用量150—225千克。

三、适时播种靠技术

1、先做发芽试验播种前半个月,取100粒种子放在50—50℃水中搅拌,待水温降至25—30℃时浸泡1小时,用沙布保湿放在25—30℃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根据发芽率确定播种量。2、掌握播种时间南瓜喜温怕冷,黑龙江省一般种植时间在5月10—15日之间。各地要根据各自气候特点,因地制宜。但最好是播在苗出土前躲过当地终霜期。3、合理密植为充分利用地力、光照、发挥群体增产优势,并有效地防治南瓜疫病,种植密度一般在70厘米,大垄株距在80厘米左右为宜论文开题报告范例。4、播种方法各地播种方法因地而异。由于大部分地区春旱,为保墒出全苗各地可采用“两踩一压”方法。即顺垄刨一个长20厘米、深15厘米的坑,踩一脚,随即把种子和肥料放在坑的两边,上面覆4—5厘米厚的土,再踩一脚,然后镇压,有条件的地方可催芽坐水种植。四、加强田间管理是措施

篇4

 

溪黄草是民间草药,俗称熊胆草、风血草等。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祛湿,凉血散瘀的功效,用于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急性胆囊炎、痢疾、肠炎、跌打瘀病等病症,并开发出多种以之为主要原料的防治肝炎的保健产品,如溪黄草冲剂,溪黄草袋泡茶等,产品极具市场潜力。溪黄草属一年生草木植物,生长周期为160天左右。溪黄草长高可达0.8-1.2m左右,亩产干草可达400-500kg,一般在农历3月份种植,8月份采收。种植季节弹性大,可错开农忙季节种植,早种早收,迟种迟收。种植溪黄草是农民增收脱贫的短、平、快项目。2006年在我镇符坑村成功引进示范种植,并以平均每年种植面积2000多亩的规模得到快速发展。论文参考网。以目前市场上的干草收购价8元/kg计,亩产值可达3200元左右,且产品供不应求。笔者经过2006年示范推广种植以来,与广大生产者一起研究探讨,总结了一套较成功的溪黄草栽培管理技术经验,现将相关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1.育苗

1.1育苗时间:农历1月中旬至4月中旬,一般通过枝条进行育苗。培育时间为20-30天,当新苗长至10cm左右时即可移栽到大田种植。

1.2苗圃要求,苗圃地要施有机肥,不施化肥,施肥后把地整成宽1.2-1.5,高20cm的长方形畦。

1.3精选种苗,溪黄草品种分大叶溪黄草和小叶溪黄草,大叶溪黄草叶面较大,叶尾尖形,小叶溪黄草叶面较小,较圆形。从实践看,应选择小叶溪黄草,因其抗病性较强,较适合当地种植。

1.4苗木剪插。一般采用嫩枝扦插,插条可以从留种地或大田里割取,选取健壮枝条,栽成长10cm左右,具有3-4个节,剪去基部叶片,留顶梢1-2对叶,下端斜剪成马蹄形切口,剪好的插条用生根粉浸沧处理,以保证有较高成活率。苗床整好,开横沟,将插条斜依沟壁,上端露出土面为插条的1/4-1/3,覆土压实,依次扦插第2行,扦插株行距4cm×5cm。

1.5苗木管理,扦插完后浇透水。温度低于10℃时要覆上透明尼龙薄膜(用竹片拱起)。气温高时育苗,溪黄草要沾泥浆培育,再用遮阴网5-10天以防新苗晒干,并及时浇水保湿。溪黄草苗栽种8-10天后浇施水肥1-2次,水肥浓度要偏淡些。

2.选地、整地

2.1选地要求。溪黄草对环境适应性强,在溪边湿地、林边、沟边、田边及林下都能生长,最好选择水源充足、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中栽培种植。既可在农田、山坑田、开荒地种植,也可在阳光充足、新植果树的果园或新选林地上套种,使土地得以有效利用。

2.2选地注意事项。溪黄草怕渍水,怕泥土板结。如果是烂泥田,要把排水沟开深一些,使水排干。如果连续多年在同一块旱地种植,则溪黄草易发病害会减产,且质量差。因此,应尽量采用轮作方法种植,最多连种2年。

2.3整地。溪黄草移栽前要先整地,整地分粗整地和细整地。

2.3.1粗整地,将前茬作物残株深翻掩埋,并松土及将有机肥和化肥撒施混埋,肥的数量可视土壤肥力适度增减。整地前亩施有机肥约1500kg,复合肥35-50kg,而后进行深耕。

2.3.2细整地,将粗整好的表面土整碎后作畦,即把地整成宽1.5-1.8m,高20-30cm长度适当的畦。溪黄草移栽前10天左右进行细整地,如果积水田要把排水沟开深些,整好地后及时盖上黑地膜。如果土太干,最好灌些水,使土壤湿润后把水排干,盖好黑地膜后待种。

3.种植管理

3.1种植要求,种植时要先用木棍穿过盖好的黑地膜进行打穴。打穴规格为30cm×40cm,然后把先育好的溪黄草苗,种入穴中,移栽时应选阴天无风或晴天傍晚进行。种植后浇足定根水,有条件的地方可灌一次“跑马水”。

3.2田间管理

3.2.1除草。黑地膜种植几乎不用除草,省时省工。但应注意及时浇水,要一直保持土壤湿润。溪黄草种植后约30天,在沟边长杂草时用除草剂喷洒杂草,但不能喷洒溪黄草。

3.2.2施肥。溪黄草种植20天左右施稀淡人畜粪尿肥一次,亩用约1000kg人畜粪尿肥加复合肥10kg淋施。一个月后待苗封行时,可将地膜去除。除去地膜后随即进行中耕除草施肥,修整边沟。植株封行后改施颗粒复合肥1-2次,每亩10-15kg。论文参考网。施肥时要选择晴天,一般在上午9点以后,下午5点以前露水干后,一边撒施一边用软枝条或扫把将肥料从溪黄草叶片上轻扫到地上去。如果施肥后几天一直不下雨应及时浇水。论文参考网。种植溪黄草要多施有机肥,少施化肥,才能取得优质、高产。溪黄草种植不能单一施用氮肥,特别是不能单施尿素。如果施用氮肥过多或土壤有机肥含量低,会出现缺素症。如花白叶,叶片少,甚至停止生长,严重影响溪黄草产量和质量。

3.2.3浇水。溪黄草移栽后,应注意及时排灌。苗期要注意浇水保苗,防止干旱,促进根系下扎,以利幼苗茁壮成长;植株封行后,耗水量增大,要经常灌水保持湿润,溪黄草适应高温湿润条件下生长,但不能长时间水浸,浸泡两天以上会烂根。在雨季尤其是连续多天的大雨后,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引起烂根。

3.2.4病虫防治。溪黄草病虫害少,一般不需用农药。如发现有虫则选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喷杀。从近年种植情况看,前期有发现叶青虫和钻心虫为害,可选用高渗甲维盐喷杀,防治效果较好。

4.采收

4.1采收一季,农历2月底种植和生长较好的溪黄草在农历6月前采收一次,用镰刀在植株基部离地面3cm左右处割下,这样有利分蘖萌芽。采收通常选择晴天进行,采收后,补施复合肥15-20kg/亩,并灌水保温。

4.2采收二季,溪黄草在当地种植一般一年收一季,到农历8月中旬前,即长花蕾前采收。溪黄草采收时用镰刀将溪黄草平地面割断采收。采收时把溪黄草理顺结成小把,除去根、杂质、泥土,把溪黄草整齐排放在地面晒至九成干后,收回家里再晒,晒干过程中不要淋雨。晒干后溪黄草根部向两边,尾部中间相连,捆成20kg左右,捆把即成商品。

5.留种

篇5

 

近年来,我站根据本地热量条件和种植习惯,研究并推广了鲜食糯玉米一年双季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经多年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该栽培技术日趋完善,现已形成了鲜食糯玉米一年双季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全市年推广面积约6300hm,每667m纯收入4000余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1种植方式

我市玉米种植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宽背条带种植,二是窄背一般套种。糯玉米一年双季栽培应选择宽背条带种植方式,如二、二畦(66.7厘米畦面、66.7厘米畦背)和二尺三沟(33.3厘米畦面33.3厘米畦背)。第一季糯玉米,由于苗期处在干旱少雨的春天,为增温保墒要种在畦面或垄沟内,第二季糯玉米苗期正是高温多雨夏季,为防止苗期芽涝必需种在畦背。

2种植品种

第一季应选择耐低温、生育期短、双穗率高、品质黏香的优良鲜食糯玉米新品种。烟台市农技站已试种过的西星黄糯6号、烟糯6号、津鲜一号比较适宜。第二季鲜食玉米苗期处在高温多雨季节,选用的品种应具备抗芽涝,抗大小叶斑病,双穗率高,品质好等特点。多年试验证明中糯一号、鲁糯六号、西星糯玉1号、花糯一号等采青期在75~80天左右的品种较为适合。

3重施基肥,适时追肥

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通透性强的壤土,结合耕地每667m施优质土杂肥5000千克,碳酸氢铵30~40千克。第一季糯玉米覆膜时,在玉米小行距中间每667米再施尿素15千克,复合肥30千克,磷酸二氢钾3~5千克,硫酸锌、硼砂各1千克。追肥可分两次进行,即在定苗后、大喇叭口期。

4适期早播抢播

第一季糯玉米采用双地膜覆盖技术,可提高地温。具体方法是:第一季糯玉米根据采用的种植规格,在畦面或沟底先用地膜覆盖提温,覆膜前应喷除草剂防除杂草。当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可以在畦面或垄沟内打孔播种玉米,播种后立即用地膜扣小拱棚提温,约7月中旬收第一季玉米。为了便于出售,分批采收上市,第二季鲜食玉米可在第一季玉米收获前1周套种于未收玉米垄背;头季玉米收获后及时将植株割倒运出田外,此时第二季玉米刚好出苗,这样可早播1周。应注意第二季玉米播期最晚不能晚于7月20日。

5田间管理

5.1温度管理白天拱棚内最高温度不能高于35℃,天气晴朗时上午9时开始放风。夜间最低温度不能低于12℃,如遇寒流夜间应加盖草苫等覆盖物。

5.2及时间苗、定苗3叶期及时间苗,5叶期定苗、补苗,防止缺苗断垄。要去弱留壮,每穴留1株,达到田间苗全、苗齐、苗壮。

5.3适期适量追肥第一季玉米一般在拔节期追肥,可每667m一次追入尿素10~15kg。第二季玉米追肥可分两次进行,即在定苗后、大喇叭口期。因为经第一季生长,地力消耗较大,播种时不整地又难以施入基肥,因此,追肥就显得十分重要。应注意追好提苗肥和攻穗肥,提苗肥在5叶期前后追施,每667m施尿素或复合肥10kg。攻穗肥在拔节后、小喇叭口前追施,每667m施尿素或复合肥25~30kg,确保玉米生长所需养分。

篇6

1 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性

在日常的石油生产过程中,我们经常会谈及提高采收率这个课题,首先我们对它做一下定义:提高石油采收率即是利用先进的开采技术将已探明的原油储量尽可能多地开采出来。之所以研究这个课题,就在于其重要性十分明显:

一是我国油气资源相对较贫乏。我国人均石油占有量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6不到,并且实践表明,新原油储量的发现难度正在变得越来越大。

二是我国石油供求矛盾比较突出。依据原油产量的历史数据,我们不难预测出未来的产量水平,在当前工业化仍较快发展的情况下,石油缺口还将不断增大,预计在2015年将会达到1.94亿吨,形势十分严峻。

三是我国油田提高采收率的潜力巨大。我国油田水驱采收率普遍偏低,并且原油物性较差,水驱油效率低,提高采收率的技术发展空间很大。

有实验表明,提高采收率可以给石油生产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如表1所示。2 影响石油采收率的因素

最终采收率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最终采收率=可采储量/地质储量×100%,可采储量是油藏岩石和流体性质与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影响的综合体现,油藏采收率的高低与油藏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有关,其中油藏地质因素是客观因素,主要包括油气藏的地质构造形态、天然驱动能量的大小和类型以及油藏岩石及流体性质,还包括岩石的非均质性、流体组成、岩石润湿性以及流体与岩石间的作用关系,正常状况下,水驱采收率最大,溶解气驱采收率最小。油田开发和采油技术因素是影响最终采收率主观因素,体现了人们对驱油过程的影响能力,并且这里主观因素的实现完全取决于人们对油藏地质这个客观因素的认识程度。

事实证明,主观因素对油藏开采的作用程度正在逐步增强,我们已三次采油为例进行说明。一次采油依靠天然能量进行,然后立足于物理、机械和力学等宏观作用开展二次采油,这个过程中施加人工注水注气工作,最后又应用化学、物理、热力、生物或者联合微观驱油作用,进行三次驱油,又称为强化采油,这个过程中将会运用化学驱、混相驱、热力采油和微生物采油等技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随处可见主观因素的影响。

3 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技术探讨

为保证石油采收率经济有效的提高,在石油开发的过程中,我国发展了许多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和技术。依据众多学者意志的意见,将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归结为两类:IOR技术和FOR技术。这两项技术从技术上讲是属于不同的范畴,对象不同,实施方法和时机,实施思路也大不相同,因此技术效果也不相同。

3.1 IOR技术

IOR技术做针对的对象是剩余油,剩余油相对富集,并且尚未被驱替介质波及,应用的过程中,IOR技术主要的用途是改善二次采油效率,尤其是对多层非均质油藏而言,可以大大提高该油藏的注水波及效率。IOR技术在技术机理上并未与二次采油的驱替机理有任何质的区别,但该技术已经是完成了以二次采油技术为基础的综合应用以及高度集成。具体而言,IOR技术主要包括:调剖技术;老井侧钻技术;加密井技术;调整和改善水动力条件的相关技术,比如间歇注水、周期注水、水气交替注入等;水平井技术。IOR技术相对FOR技术而言,其最大的优势便是技术的成熟度比较高,而且操作成本也比较低。

IOR技术自上世纪40年代开始流行,油田注水技术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得到了工业化应用,在后来大约60年的时间里,IOR技术上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收到其他技术的冲击,以及技术自身诸多客观因素的限制,IOR技术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在坚持不断创新和改进的前提下,IOR技术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对于已经进入高含水期的多层非均质油藏,IOR技术仍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的应用潜力。3.2 FOR技术

FOR技术的主要对象是难以采用注水开发的油藏,这些油藏一般以薄膜、油滴、油片、角滞油等形式存在于地下,是一些高度分散、小尺度的剩余油,和IOR处理地域一样,也处于被注入水波及地区。FOR技术主要包括:注气技术、化学驱技术、热采技术以及微生物技术等,这些技术在驱油原理上与水驱是不同的。

当前FOR技术在针对稠油油藏实际开采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应用最多的是热采技术,一般是注蒸汽为主,目前美国是世界上热采产量最高的国家,委内瑞拉次之,我国位居世界第三位。注气技术是目前FOR技术中应用程度仅次于热采技术的另一项技术,注汽技术不仅可用于新油藏的开发,还可以作为三次采油的方法,在水驱后提高油藏的采收率。水驱之后,开采对象就主要是一些残余油,这些残余油滞留在地下的水淹带内,这种情况下采收率可以提高15%以上,采用注气技术以到达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已开展了许多研究和矿场试验,并取得了进展,这里的气主要是采用二氧化碳混相驱,通常是为了寻找廉价气源,选择氮气和空气的混合物,进行低温氧化。

参考文献

[1] 李永太.提高石油采收率原理和方法[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9

篇7

鸡腿菇,学名毛头鬼伞,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鬼菌科、鬼菌属。鸡腿菇是一种可被人工简易栽培的野生菇种,因形似鸡腿而得名。其品质品位均在平菇、香菇之上,是一种色香味形俱佳的珍稀食用菌。栽培鸡腿菇的优点很多,如技术简单,易于栽培,适应性强,易于管理,原材料来源广泛,生产成本低,且产量高。近年来在国内得到大面积推广,在全力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农村庭院栽培鸡腿菇具有非常广泛的前景。

1生物学特性

鸡腿菇能广泛利用农产品的下脚料,如麦秸、稻草、玉米芯、玉米秸、棉籽壳、花生皮、木屑、畜粪等进行栽培。鸡腿菇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3~35℃,最适温度为21~28℃。菌丝适宜培养料含水量以60%~70%为宜,空气相对湿度70%~80%,子实体生长阶段空气湿度要求在80%~90%。覆土湿度以20%~40%为好,即捏紧成团、触之能散的湿润状态。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线,在黑暗条件菌丝生长旺盛,较强的光照反而对菌丝有抑制作用。鸡腿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生成都需要新鲜空气。鸡腿菇菌丝能在pH值为2~10的培养基中生长,以pH值为7最适。子实体的发生及生成均离不开土壤,若无土壤刺激,菌丝即使长满培养料也不会形成子实体,故在栽培鸡腿菇时覆土是不可少的。

2栽培工艺

2.1熟料栽培工艺

培养料配制装袋灭菌接种培养脱袋覆土出菇管理。

2.2棉籽壳生料床栽工艺

培养料配制堆制发酵上床播种发菌管理覆土调水出菇管理。

2.3稻麦草发酵料栽培工艺

配料预湿建堆发酵(6-4-3-2)上床播种发菌管理覆土调水出菇管理。

3栽培技术

3.1栽培季节

一般选择在秋季或春季,也可以地温降至20℃左右为准。

3.2栽培场所

选择土质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质、无病虫害、水源充足、相对潮湿的地点。

3.3物料准备

(1)配方。玉米芯50%,废菌糠20%,牛马粪10%,谷糠10%,麸皮10%,石膏1%,石灰2%。

(2)备料。计划生产500袋,用料400kg,麸皮40kg,其中玉米芯200kg,废菌糠80kg,牛马粪40kg,谷糠40kg,麸皮40kg,石膏4kg,(22~24cm)×(55~60)cm的折角袋500个,菌种25瓶(500mL)。

3.4栽培管理

(1)堆积发酵。将称好的料,充分拌匀,加水,湿度控制在60%~70%,即手握成团落地即散。料堆温度在60℃后维持12~24h,终止发酵。

(2)装袋。料发好后散堆降温,进行装袋。方法:底部先放一层菌种,装料至一半时放第二层菌种,装满后再放第三层菌种,用种量为培养料干重的10%,然后在20~23℃的温度下发菌20d,菌丝即可长满袋。

(3)覆土。所取土壤要肥沃,有一定粘度,拌入2%的生石灰和3%~5%敌敌畏、甲醛液边翻边喷雾,并用塑料膜密封3d后使用,覆土厚度3~4cm。

(4)入棚出菇。在露地荫棚内挖深5cm的畦床,将菌袋去掉薄膜,取出菌棒,截成两段,断面朝下,排于畦内并覆盖3~5cm厚的土,随即可现蕾。在出菇期间保持85%~95%的湿度,每潮菇采收后,及时清理床面,2~3d后喷1次重水,促使现蕾出菇,可连续出4潮菇左右。

3.5病虫害防治

(1)病害主要有绿霉、链孢霉、鬼伞、曲霉等,可以通过使用50%多菌灵200倍液拌料和环境消毒解决。

(2)虫害以地蛆、金针虫、蝼蛄为主,可用50%敌敌畏100倍液,地虫一包净、一撒灵等拌土或拌料杀虫。

4采收

篇8

近年来盆栽蔬菜发展迅速,利用花盆在阳台种植蔬菜,既可点缀居室,又可绿化环境、美化生活,具有观赏、食用、绿化环境等多种功能,受到人们的喜爱,市场前景十分诱人。

韭菜是我国人民传统的食用蔬菜,它除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盐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外,还是大家公认的高纤维素含量蔬菜,由于纤维素对人体特殊的医疗保健作用,韭菜被称为第七大营养蔬菜。盆栽韭菜既起到绿化观赏价值,又可作为蔬菜食用,是一种无公害食品,深受市民喜爱。韭菜利用花盆栽培,技术简单,不受地区和季节的限制,生长快、病虫害较少,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并且可以连续采收,适合家庭阳台栽培。盆栽韭菜栽培关键是要配好营养土,掌握好种植技术。现将韭菜利用花盆阳台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品种选择

韭菜的各个品种均可进行盆栽,但最好选用生长力强的品种,如791韭菜、韭宝F1、平韭五号等。

2栽培器皿选择

栽培韭菜的器皿选瓦盆、陶瓷盆、塑料盆均可,但以外观好看、质地轻、透水、透气好的花盆为宜。室内阳台种植时应在花盆下放1个底碟,防止浇水时渗出影响阳台卫生。花盆的形状圆形、方型均可,圆形花盆的直径在25cm以上,高度25~30cm,底部要有渗孔。

3营养土的选择

花盆栽培韭菜因容器容积有限,韭菜根系生长受到限制,因此盆里所用的栽培土必须含有充足的肥力,才能维持韭菜连续生长与连续采收的需要。一般采用的培养土的配比是腐熟的树叶3份、腐熟的畜禽粪、骨粉2份、优质农田土5份,或用5份腐熟的农家肥、3份园土和砂土2份配成盆土。入盆时盆底孔用1~2片碎瓦片盖上,装少许粗砂,上面装营养土至盆边2~3cm。

4播种育苗

阳台种植韭菜,春夏秋3季均可播种,也可采用韭根直接定植。播种育苗最好用头年新种,4月中旬至5月上旬进行播种育苗。种前先将花盆浇足底水,水渗下后播种,盖1cm厚营养土,始终保持盆土表面呈湿润状态而不板结,出苗后根据盆土情况适当浇水。如用韭根定植,以春季定植为好,由于空间有限,盆内韭菜定植密度不可过大,定植后及时浇水,促进幼苗或韭根成活。

5日常管理

5.1浇水施肥

当新叶发出后根据盆土干湿情况及时浇缓苗水,并对盆土进行中耕保墒。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入秋后天气日渐凉爽,适宜韭菜旺盛生长,此时要充分供应肥水,一般4~5d浇1次水,并追肥3~4次。追肥把芝麻饼、豆饼等碎块放入密封的容器充分发酵,取其腐熟的上层液体,加入15~20倍清水施入,促进叶片生长,为鳞茎的膨大和根系的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以后气温继续降低,植株生长缓慢,此时应适当减少浇水,保持盆土不干即可。

5.2温度

夏季若韭菜长时间生长在35℃的高温条件下,再遇上空气干燥,就会造成叶尖干枯。因此,此时可将花盆移到北阳台或室内阴凉处,隔一断时间适当移到太阳光照晒的地方接受光照。冬季外界温度较底,若想在此期间吃上韭菜,可将带盆移到密封的阳台内。

5.3中耕培土

早春返青后将根茎部位的土壤剔开,数天后再复原,以提高地温,消灭种蝇,促进根系生长,淘汰细弱分蘖。结合剔根,每年春季可以盖2~3cm营养土,以利于鞘伸长和软化。

5.4换土

由于花盆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长时间栽培容易造成养分及部分微量元素缺乏。因此应每2~3年换盆土1次,换土宜在冬季休眠期进行,韭根最长使用期限为6~7年。

5.5病虫害防治

盆栽韭菜病虫害较少,若盆土未充分腐熟,则易产生根蛆危害;若发现根蛆幼虫可用90%敌百虫600倍液或敌敌畏800倍液灌根触杀。

6采收

篇9

辣椒是湄潭县新南乡栽培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人们对种植辣椒的积极性相应的提高,种植面积逐年增加。通过近几年的试验示范,把辣椒种植建设成高产示范带,辐射带动周围群众,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笔者根据工作实践将辣椒单产4 500 kg/hm2的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品种选择

根据湄潭县新南乡的生态类型和市场需求,把适应市场的高产优质品种定为用种目标,坚持区域布局,合理密植,以选用成熟期一致,抗逆性强,坐果率强,味道香辣的品种为主,如韩国辣椒,遵椒一、二、三号,朝天王等。

2 苗床制作

2.1 苗床选择 选择背风向阳,未种过茄科类作物的蔬菜地、玉米地等作苗床。苗土要细、面要平。

2.2 苗床营养土配制 每公顷大田约需要苗床地150 m2,需腐熟渣肥或干猪粪3 000 kg、过磷酸钙30~45 kg、硫酸钾15 kg。苗床以1 m×10 m为1厢,每厢苗床拌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25 kg与苗床土充分混合均匀。然后浇透清水,轻轻压平,再用细刀划成小营养块,每块长宽约5 cm,每厢苗床可制4 000块左右。

3 播种管理

3.1 浸种消毒 选晴天晒种2~3 d,种子用55 ℃的温水浸种,冷却后再浸泡5~6 h,放入1 000倍多菌录液中浸30 min消毒,然后放在28~30℃的环境中催芽,待7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3.2 播种时间 以2月上、中旬为宜,每块营养块土播1粒种子,播后用细土覆盖0.5~1 cm厚,再覆盖薄膜,用土压紧四周,并搭小拱棚双层膜育苗。

3.3 苗床管理 育苗初期做好保温防冻,促进早出苗,出齐苗;中期合理调节温湿度,防止烧苗,立苗后,可揭除地膜;后期加强幼苗锻炼,防止徒长,遇高温时,白天可揭开拱棚,使四周通风。发生苗期病害时应立即喷药防治,可喷70%的甲基托布津或克病灵1 000倍液防治苗期猝倒病、立枯病等。在移栽几天前逐渐揭去农膜炼苗。

4 适时定植

4.1 定植时间 营养块土育苗移栽以4月中、下旬为宜。

4.2 整地移栽 选择未种过茄科类作物的田土栽培为宜,提倡辣椒与水稻、玉米轮作。提前10~15 d整地,以1.33 m开厢为宜,在厢面中间开浅沟(沟宽20 cm、沟深10~17 cm),沟内按每公顷施腐熟的有机肥2.25万~3万 kg,露地栽培每公顷加辣椒专用肥600 kg、硫酸锌45~60 kg、硼肥7.5 kg,混合然后覆土盖沟,待移栽。

4.3 合理密植 宽窄行移栽,双行单株定植,宽行66.66 cm,窄行50 cm左右,株距26.66 cm左右,每公顷栽约6.45万窝,栽苗后及时淋清粪水定根,并用农药进行防虫。

5 加强田间管理

5.1 早施提苗肥 椒苗定植成活后10~15 d,每公顷用清粪水2.25万 kg+尿素 75 kg提苗,以促根、茎、叶的生长。

5.2 中耕除草 定植成活后10~15 d进行第1次中耕除草,封行前进行第2次,除草应与化学除草相结合。芽前除草剂主要选择乙草胺,苗后除草剂主要选择金草克、盖草能、赛锄等,每公顷用药剂900~1 200 ml对水450~750 kg喷雾,除草效果最佳。

5.3 稳施花肥 辣椒开花而果实尚不多时,每公顷用清粪水2.25万 kg+复合肥300 kg淋窝并喷施开花素叶面肥,以满足开花、分枝及结果的需要。

5.4 重施果肥 辣椒植株大量挂果时,因需肥量大,每公顷用清粪水2.25万 kg+专用复混肥600 kg淋窝,并喷施高钙磷酸二氢钾0.3%溶液+0.2%尿素叶面肥,在采收1~2次果后,每隔10 d分别喷1次。

5.5 病虫害防治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农业措施为基础,化学防治做保障,采取“抓住适期,主动出击,全面用药”的防治策略,减轻或控制辣椒病虫害的发生。化学防治时要注意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以保证辣椒的品质,促进农民增产又增收。

6 适时采收

辣椒可连续结果多次采收。一般在花凋谢20~25 d后可采收青果。为了有利于上层多结果及果实膨大,提高产量,第1、2层果宜早采收。其他各层果宜果皮由皱转平、色泽由浅转深并光滑发亮时采收。采收盛期一般每隔3~5 d采收1次。若以红果作为鲜菜食用的,宜在果实80%~90%红熟后采收;制干辣椒要待果实完全红熟后才采收。采收宜在晴天早上进行。

参考文献

[1] 龙超荣. 平衡施肥在辣椒种植中的增产效果[J]. 农技服务,2007,24(1):28-29.

篇10

近年来盆栽蔬菜发展迅速,利用花盆在阳台种植蔬菜,既可点缀居室,又可绿化环境、美化生活,具有观赏、食用、绿化环境等多种功能,受到人们的喜爱,市场前景十分诱人。

韭菜是我国人民传统的食用蔬菜,它除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盐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外,还是大家公认的高纤维素含量蔬菜,由于纤维素对人体特殊的医疗保健作用,韭菜被称为第七大营养蔬菜。盆栽韭菜既起到绿化观赏价值,又可作为蔬菜食用,是一种无公害食品,深受市民喜爱。韭菜利用花盆栽培,技术简单,不受地区和季节的限制,生长快、病虫害较少,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并且可以连续采收,适合家庭阳台栽培。盆栽韭菜栽培关键是要配好营养土,掌握好种植技术。现将韭菜利用花盆阳台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品种选择

韭菜的各个品种均可进行盆栽,但最好选用生长力强的品种,如791韭菜、韭宝F1、平韭五号等。

2栽培器皿选择

栽培韭菜的器皿选瓦盆、陶瓷盆、塑料盆均可,但以外观好看、质地轻、透水、透气好的花盆为宜。室内阳台种植时应在花盆下放1个底碟,防止浇水时渗出影响阳台卫生。花盆的形状圆形、方型均可,圆形花盆的直径在25cm以上,高度25~30cm,底部要有渗孔。

3营养土的选择

花盆栽培韭菜因容器容积有限,韭菜根系生长受到限制,因此盆里所用的栽培土必须含有充足的肥力,才能维持韭菜连续生长与连续采收的需要。一般采用的培养土的配比是腐熟的树叶3份、腐熟的畜禽粪、骨粉2份、优质农田土5份,或用5份腐熟的农家肥、3份园土和砂土2份配成盆土。入盆时盆底孔用1~2片碎瓦片盖上,装少许粗砂,上面装营养土至盆边2~3cm。

4播种育苗

阳台种植韭菜,春夏秋3季均可播种,也可采用韭根直接定植。播种育苗最好用头年新种,4月中旬至5月上旬进行播种育苗。种前先将花盆浇足底水,水渗下后播种,盖1cm厚营养土,始终保持盆土表面呈湿润状态而不板结,出苗后根据盆土情况适当浇水。如用韭根定植,以春季定植为好,由于空间有限,盆内韭菜定植密度不可过大,定植后及时浇水,促进幼苗或韭根成活。

5日常管理

5.1浇水施肥

当新叶发出后根据盆土干湿情况及时浇缓苗水,并对盆土进行中耕保墒。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入秋后天气日渐凉爽,适宜韭菜旺盛生长,此时要充分供应肥水,一般4~5d浇1次水,并追肥3~4次。追肥把芝麻饼、豆饼等碎块放入密封的容器充分发酵,取其腐熟的上层液体,加入15~20倍清水施入,促进叶片生长,为鳞茎的膨大和根系的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以后气温继续降低,植株生长缓慢,此时应适当减少浇水,保持盆土不干即可。

5.2温度

夏季若韭菜长时间生长在35℃的高温条件下,再遇上空气干燥,就会造成叶尖干枯。因此,此时可将花盆移到北阳台或室内阴凉处,隔一断时间适当移到太阳光照晒的地方接受光照。冬季外界温度较底,若想在此期间吃上韭菜,可将带盆移到密封的阳台内。

5.3中耕培土

早春返青后将根茎部位的土壤剔开,数天后再复原,以提高地温,消灭种蝇,促进根系生长,淘汰细弱分蘖。结合剔根,每年春季可以盖2~3cm营养土,以利于鞘伸长和软化。

5.4换土

由于花盆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长时间栽培容易造成养分及部分微量元素缺乏。因此应每2~3年换盆土1次,换土宜在冬季休眠期进行,韭根最长使用期限为6~7年。

5.5病虫害防治

盆栽韭菜病虫害较少,若盆土未充分腐熟,则易产生根蛆危害;若发现根蛆幼虫可用90%敌百虫600倍液或敌敌畏800倍液灌根触杀。

6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