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观学习材料模板(10篇)

时间:2023-02-27 11:20:5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核心价值观学习材料,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核心价值观学习材料

篇1

在全国政治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职学生的思想文化意识的教育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思政课上,高职教学中的各门课程都要树立“立德树人”的意识。高职英语教学的开设不仅具有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能力,更在于通过中西文化的对比,深刻理解中国民族文化的精髓,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此,高职英语教学必须适应当下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主动担当使命,培养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

美育教育说到底是一种价值观的教育。高职院校的学生价值观处于发展和成熟阶段,他们的价值取向需要科学的价值体系来证明和指导。在本次研究中将以高职英语教学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性为基础,结合具体情况,对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职英语教学中进行分析。

一、高职英语教学教学中问题分析

从80年代初至今,我国高职教育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近些年高职教育进入快速发展轨道。笔者多年从事高职英语教学深深体会到高职英语教学在审美,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选材认识不准确,重西方文化而轻中国传统文化

现行的高职英语教学中大多教材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导致很多大学生缺乏应有的爱国主义情怀,盲目崇拜西方文明,部分高校的英语教学中忽视了传统文化教学,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一般的英语教材选取的文章主要以西方现代文作为教育蓝本,内容包含西方的科技、教育、文化、宗教等方面,其中一个重大的缺失就是过于注重西方文化,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中国文化的灌输。许多学生以过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为时尚浪漫,却不知道清明节的神圣肃穆中秋节的浪漫传说,甚至连中国最大的节日春节也说不上来龙去脉。

(二)教学中照本宣科,重语言知识教学而轻文化思想提炼

许多高职院校在英语教学中重语言知识教学,强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忽视了英语作为基础课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的功能。高职英语教学一方面要遵循通用英语阶段的语言学习规律,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材料和活动设计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是学生在认识世界,了解社会,发现自我的过程中,增强民族自信心,促进自觉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跨文化语言能力,从而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深度融合。

(三)教学计划单一,重课堂灌输而轻课外渗透

作为高职英语教师不能忽视课外对学生的文化及思想意识形态的灌输和渗透。学生审美感受的来源许多层面都是通过教材、教学等途径由教师教授与自我学习的发展而来的。而教师的教授与学生自我学习阶段所接受到的美感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教师的讲授偏爱与教材的选取。

二、深入挖掘教材,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中国文化自信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发生兴趣。”本论文以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的《大学“文化体验”英语》教材为例。本教材将中华文明和文化融于英语教学,通过英语学习,让学生更加熟悉中国的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能用英文有效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与各国人民的交往,提升文化软实力。

(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中国文化自信

大学“文化体验”英语系列教材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双向跨文化意识,设置按主题分类,内容选择时加强了对中国文化的宣传,涉及中西方文化中社会、政治、经济、历史、宗教、体育等等填补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中中国文化教育的缺失,发挥教材应有的对学生既培养知R,又培养人文素养的作用。教材改变了英语教学中以介绍西方文化知识为主、缺失中华文明传播的状况,使中西文化结合起来采用对比式加强中国文化宣传,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能量的元素渗透于教材,让学生成为既了解西方文化,又牢记中国历史与文明,成为具有较强明辨能力和主动传承中华优良传统的新一代知识分子。

(二)丰富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综合文化素养

本套教材资源丰富,内容详实,兼容中西文化。在综合教程第一册第一单元就介绍了伊甸园中亚当与夏娃的神话故事,同时也介绍了中国的开天辟地、女蜗补天、夸父逐日和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第二册第三单元是关于航海与探索。郑和下西洋给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哥伦布航海则是西方开拓殖民地对世界经济掠夺进行原始资本积累。在综合教程第二册第二单元Confucius,课文讲述了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以及孔子思想。课文介绍了仁、义、礼、智、信、孝等哲学思想。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职英语教学当中的实现途径

作为高校英语教师,我们要在日常的教学中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

(一)关键词导入法

课堂导入好了,学生会很快进入状态。教学过程也会顺利实施。本套课本中有一些优秀的篇章,比如在第三册讲到了一带一路在英文中为onebeltoneroad很是生动形象,还有“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以及四大发明唐三彩等等极具中国风中国特色的词汇。汉语中耳熟能详的的词汇在英文中能找到其对应的说法,学生肯定极有兴趣,且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人物性格分析法

本套教材中有很多人物,不管是神话传说还是历史人物和现代人。比如第一册中有孟姜女,孟姜女是中国文化传说中忠诚之爱的典范。在第一册第二单元中讲述了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孔子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国家、人民的关注都融入自己的教学当中,形成了儒家学说。

(三)主题活动渗透法

篇2

2012年,学校在管理、课程、课堂与教师等方面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在重新审视学校中习以为常的各种现象时,我们反复地思考与叩问,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经过理性的反思,学校在继承与变革中构建了以“博雅教育”为核心的学校整体办学的理念体系。博雅,即博学之才、儒雅之品、自由之心、独立之人。学校在“博雅教育”的引领下痛并快乐地前进着。

二、建构“博雅教育”实践探索

学校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思考“博雅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咀嚼吸收“博雅教育”的精髓,持续地探索与实践着。

1.尝试协商管理

协商管理是管理者采用的比较合理的协商策略,是在参与和对话中协调组织中的各种行为达到管理目的的一种管理方法。学校管理采取协商管理,能够深化与细化民主管理过程,构建多民主参与的平台和机制,丰富民主参与形式,提高民主决策质量,有效促进校园和谐发展,实现成员之间横向与纵向的有效协商。

1)工作协商会

学校重要的工作举措不再由校长一人决定,而是通过协商确立。如在推进“镜子课堂”教研活动时,校长可以先提出想法,行政会议给予初步认可,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要带着教研组长分析当前的教研问题,提出“镜子课堂”的教研方式,得到认可后,共同讨论组织方式、参与人员等,最终形成教研方案。学校在各项工作中采用协商的方式,有助于启发教师思考,汇集众人智慧。

2)数字平台

学校要充分利用网络来提高协商的效率。学校创建的QQ群、飞信、数字平台等协商管理平台,进行即时沟通与意见征求,灵活运用多种数字平台,让协商过程更加高效。

2.研究课堂文化

“博雅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得以落实的重要载体是课堂。学校继续通过课例研究的形式探索如何落实课堂文化,即担当始于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求实、平等、担当的品质。

1)课例研究落实课堂文化

在课例研究过程中,教师要执着地探索如何才能将学校文化落实在课堂上,在课堂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让“担当始于课堂”的理念深入教师心中,成为师生共同追求的真理,成为一种“看不见”的内在灵魂。

2)课例研究引发教学创造

数学课堂组要在研究过程中创造性地使用“学材”,即为学生提供具有启发性和阶梯作用的学习材料,帮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过程,使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发展,提高课堂效率。笔者所任教学校的数学组的“学材”已有11册,会在每节课中使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构建“博雅”课程

课程是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学校实现育人目标的主渠道。2013年,学校通过系统的梳理构建了“博雅”的课程体系。

“博课程”指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广博知识和求是精神的课程,如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信息、阅读,其中阅读课程包含晨诵课、午读课、阅读课。此外,学校也加强了对校本课程的指导,编写了《屯溪路小学经典诵读指导纲要》。

“雅课程”是让学生身体强健,培育心灵和精神品位的课程,如音乐、体育、美术和中国传统文化等课程。音乐课程包含音乐课、二年级开设的古筝和电子琴课、3~6年级的合唱课;美术课程包含美术课和3~6年级的书法课;体育课程包含体育课、乒乓球课、轮滑课、足球课、软式垒球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包含礼仪课、中国传统节日课程和经典诵读课,其中礼仪课和合唱课的教材均为学校自主编写。

“趣课程”是让学生体会生动童年和有趣人生的课程,包含社团活动、游戏活动和校园节日活动。社团活动划分为“两院两中心”,即科学院、文学院、艺术中心、体育中心和公益服务类社团;游戏活动则以游戏节为载体;校园节日活动包含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及读书节等。

“情课程”是让学生体察社会生活与情感,培育独立、担当意识和能力的课程,分为校内活动与校外活动。校内活动包含仪式庆典与学生活动,如开学典礼、开蒙仪式、毕业典礼、中秋仪式等;校外活动包含研学课程、家教会活动和社会实践等。

4.形成班级文化

班级是学校最重要的细胞,承载着学校办学理念与办学实践在微观层面的落实任务,通过班级文化建设,推动学校文化在班级文化中落根。

学校德育处会组织专门的班级文化建设培训与论坛活动,引导教师思考学校文化与班级文化之间的关系,尝试着找到它们之间的结合点。一些班级会将学校校训纳入班训,还有些班级会在班歌中体现“博雅精神”。系统化的班级文化包括班名、班训、班规、班徽、班歌等。全班同学认可的班名、共同遵守的班规和昂扬的班歌,会让班级充满凝聚力和向心力。与学校文化一脉相承的班级文化的形成也会让学校文化建设更加深入。

5.探索雅趣德育

学校提出“雅趣德育”,就是希望德育教育充满儿童情趣,通过德育工作培养学生自由、平等、博爱、担当、独立、求是的品质。

1)德育活动,充满童趣

2013年,学校开发了研学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充分利用合肥市自然景观、人文资源与社会环境进行实践性学习。“研学护照”人手一册,学生可以手持护照,参观学习,积分盖章,激起学习的热情,并且双休日去研学成为他们盼望的“家庭作业”。

2)关注过程,培养品质

学校组织的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与经典仪式,如开学典礼、开蒙仪式、毕业典礼、中秋仪式逐步成为学校的品牌,活动的趣味性愈发鲜明,实效性逐步彰显,影响力不断扩大。社团活动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当团长,出海报招募成员,培养他们的自主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学校文化建设的再思考

1.学校文化到底是什么?

学校文化不是“包装文化”,不是“装修文化”,更不是“贴墙文化”。张东娇教授认为:“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是学校核心价值观主导下的全体成员的行为方式与学校物态形式的总和,包含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价值观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结合自身的学校管理经验,我们认为学校文化指学校中所有成员共同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主要表现为学校群体所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及其行为方式。通俗地说,学校文化更具有“学校风气”的特点,要想全面进行学校文化建设,最为核心的内容应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以及行为文化的建设。

2.每所学校都要有学校文化吗?

基于上述思考,我们会发现学校文化在学校办学中的具体表现实际上体现为两个问题:办什么样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从这个角度而言,每所学校都要有学校文化,要有积极的、先进的文化。正如朱永新先生说的,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的生命在学校中得到舒展、成长的文化,就可以称之为是好的文化。反之,那种压抑个体生命,并使整体生命也处于平庸的文化氛围,就是坏的学校文化。

其实,学校文化建设就是要把学校文化的积极方面变得更多,让消极因素变得更少,改变学校的风气。

篇3

二“模块式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具体运用

高校“要以中央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基本遵循,既把教材讲透、讲深、讲清楚,又不能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建立起符合高校特点、体现本校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2]根据“模块化教学”相关理念,结合教学实践经验,笔者建议高校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内容整合为三个模块。

(一)思想道德教育模块

这一板块包括理想信念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道德素质教育,主要注重基础理论的学习,夯实学生思想基础。要结合学生的不同专业,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的理想信念、人生价值、道德素质等问题。在这一教学模块中,可以借鉴上海复旦大学思修课的教学经验。2013年7月,复旦大学与美国在线教育平台edx合作,签约慕课平台。上海复旦大学的思修课慕课平台教学分为在线进阶式学习和见面课学习两部分。在线学习计36课时,学生可自由在网络上观看教学视频,并参与实时评论、讨论和提问。为提高视频学习质量,学生每收看十几分钟,网页上就会跳出一道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题目,学生只有答对之后才能继续收看后面的内容。对于忘记收看视频的学生,系统也会不断发出催促通知。而见面课学习则计12课时,由大课堂直播互动和小组讨论组成,以弥补网络教学的固有弊端。“微课程”的特点短小而精悍,我们可借鉴这种方式,要求学生课前通过网络完成“听课”,课堂上,再进行交流、分析、探讨、学习、提升。目前,很多高校都开通了网络,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也比较广泛,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在线观看“微课程”,或者下载观看,或者和同学合作分享观看,随时完成自主学习,这种方式很便捷,也有实效,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见面课学习可以采取专题式将教学内容整合成6个模块(12课时):第一讲,大学与人生;第二讲,理想与信念;第三讲,爱情与友情;第四讲,国家建设与青年成长;第五讲,道德与修养;第六讲,职业规划与创业。在具体讲述专题模块时,可以多发动学生参与讨论,也可以安排一些小型的表演,如在讲授“道德与修养”这个专题时,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要求课前收集目前中国道德模范、道德缺失的资料,课堂讨论时分组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并提出本组的观点看法,教师再对各组表现情况评分。这就打破了原有的教学模式,学生不仅感兴趣,而且在搜集资料、课堂讨论中加深了对中国传统美德的认识。再如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结合最新召开的相关会议的精神,让学生自导自演了一场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法治剧。教师不指定学生参与,交给学生自己编排。课程教学从“灌输模式”向“引导模式”转变。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要从“师辈”向“朋辈”转换,这样的思修课可以让学生更感兴趣,也不会觉得枯燥和无聊。

(二)法治教育模块

这一板块包括法律理论、宪法和其他部门法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培养法治素养,掌握基本法律常识,并且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另外,可以针对不同专业学生有针对性的讲解相关法律知识和法律规范。从笔者的实践教学来看,这一部分内容可以整合成三个小模块:第一模块,法治观念与法律意识;第二模块,法律制度与法律规范;第三模块,专题法律规范(比如:合同法、专利权法、保险法、婚姻法等)。比如,对于艺术类专业和信息科学类的学生应该多讲述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著作权或者专利权方面的案例,对于电气、机械等理工科专业学生可以对多举专利权、合同法方面的案例培养学生对技术创新的兴趣和了解相关合同法,对于经济贸易类专业的学生可以侧重经济法、商业法的案例以增强他们对今后工作的感性认识。其他知识模块的案例教学也可选择抓住特点,因材施教。

(三)实践教育模块《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是培养大学生良好思想政治素质、优秀道德品质、正确法制观和健全

人格的必修课程,融政治性、思想性、实践性于一体。实践教学是本门课程的基本要求。“社会实践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的重要环节,它能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国情、锻炼毅力、增强社会责任感。”[3]因课程性质决定了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实践教学提高教学实效,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第一实践主题:职业生涯理想教育。实践活动方式:班级组织参观校园、开展座谈交流、心理游戏、学写学业规划书等活动。实践目的:通过以上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理想和信念,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情况给自己定位;制订可行的、操作性计划,不断自我监督,踏实走好入学第一步。第二实践主题:革命传统教育。通过参观革命教育基地,了解中国的革命传统及的历史,增强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从历史感悟中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比如,作为湖南高校的学生,应该多参观湖南本土的革命教育基地,了解湖南人心忧天下、敢为人先,敢于拼搏、勇于创新的精神,学习先辈的优良传统,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真正成为一名有责任和担当的人。第三实践主题:法治实践教育。一方面,要求学生结合所学专业,通过分组形式,搜集案例,开展课堂辩论;第二,可以组织学生走进法庭旁听,直观了解法律诉讼程序以及相关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第四实践主题:爱家爱国实践教育。一方面,可以和学校学生会团委合作,多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团学生会活动,比如,通过假期“三下乡”活动,宣传科技、卫生、法律等知识,开展专业社会服务活动,并完成相关调查报告。还可参加相关慈善活动,也可班级组织。另外,可以开展家乡文化的PPT制作比赛,让每个学生把自己家乡的文化和特色制作成PPT,再上讲台汇报,无形中学生加深了对家乡的了解,也加深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认识。

“模块式教学”是一种专题式、针对性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当然,整个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师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包括对教材的深入了解和整合、教学大纲和教学课时的安排,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安排、考核评价方式的转变等,尤其是实践活动的安排与实施,难度较大,教师需要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交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模块式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作者:高小枚 单位:长沙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7-0280-01

2014年12月,在江苏调研时强调,“从严治党的重点,在于从严管理干部,要做到管理全面、标准严格、环节衔接、措施配套、责任分明”。党要管党,关键是要管好干部;全面从严治党,重点是要严格管理干部。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向基层延伸,从严管理干部成为一项重要工作。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让互联网成为组织工作的新阵地,新媒体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力量。加强新媒体技术在干部管理的应用,成为当前一项重要课题。

一、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从严管理党员干部面临的新挑战

1.Υ统干部教育管理培训方式的挑战。当前,随着“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的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很多高校都非常重视干部教育管理培训,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实效。看到成果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存在的个别问题。如在个别高职院校中,还存在干部教育培训方式单一,教学手段陈旧、内容缺乏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干部培训方式主要以邀请专家、领导作报告的形式,缺乏实践性课程。授课过程一般会采用满堂灌的形式,培训的内容注重理论、文件解读,存在理论性与实践性不同步,形式相对单一。对教育培训对象缺乏从年龄、工作经验等方面分层次、差异化培训。有些教育培训广而浅,缺乏专而深。教育培训载体缺乏创新,教育手段简单化,对网络、移动终端等新媒体技术运用较少,教育培训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2.对传统干部监督管理机制的挑战。传统的干部监督管理机制在建章立制、规范细则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果。在实际干部监督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有些干部监督意识不强,不愿意被上级、同级和群众监督;监督制度执行上,还存在落实不到位,手段相对单一,措施执行效果不佳等问题。如“八小时外监督”的问题,传统的监督管理措施对工作之外的情况存在“管理空白”,就容易产生“朋友圈”“生活圈”不健康的问题。管理监督的手段在利用新媒体技术上还相对滞后,尚未形成党内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和家庭监督等机制体系。

3.对新媒体技术应用重视不足的挑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微博、微信、QQ群、微信平台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已经得到普遍应用。新媒体技术信息传播,具有的信息内容简洁、便于操作、共享信息、个性突出、互动交流等特点,已逐渐成为人们分享经历、表达意见、关注社会发展现状的交流大平台。虽然很多高职院校都在新媒体技术应用上做了大量工作,利用一些APP软件、微信等来实现考勤等工作。但在个别高校中,还存在对新媒体技术应用重视不足,在利用新媒体技术加强干部管理教育等工作应用相对滞后,尚未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监督管理体系。

4.与时俱进和创新意识不足的挑战。在新媒体时代,传播内容涵盖政治、经济、生活、时事各个方面,思想观点、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理论学派等五花八门,对错、正反、美丑、善恶、真假交织,反复裂变循环,这些信息通过互联网、微信群、QQ群、微信平台等传播,多元的价值观意味着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健康文化和腐朽文化并存,这就为新时期从严管理干部,加强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更多的不可确定性和不可控性。所以我们要立足工作实际,将传统教育方式与新媒体时代环境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创新工作方法,从严从实加强干部教育管理,牢固树立理想信念,提升履职尽责的能力。

二、新媒体技术融入高职院校干部管理工作的原则

1.思想引领与内容多元相结合。全面从严治党下的高职院校干部管理工作,强调政治素质,突出思想武装头脑,把握好思想引领作用和内容多元的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传播的内容丰富、多元的优势,在全体干部中营造学习先进思想、理念,向先进看齐,争做践行“20字”标准的好干部。

2.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在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要探索新方法,创造新做法,让干部管理更加务实、管用、高效。要将传统干部管理制度与新媒体技术相融合,提升高职院校干部管理工作影响力。积极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在继承传统干部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做好内容与传播有效结合,用传统党课培训提供历史和现实内容,利用新媒体网络和渠道,让干部通过新媒体通道寻找、学习党课培训视频等资料,形成新的传播方式、新的教育模式。

3.人文关怀与新媒体技术平台相结合。依托新媒体技术,搭建网络平台,加强干部信息收集和管理,定期进行数据信息研判,在此基础上加强完善沟通谈话制度,对存在问题的干部进行预警,“温馨提示”,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篇5

1核心知识与核心知识教学

“知识”一词在传统上被最广泛的定义为“被证明了的真实的信念”,19世纪以后,认识论学者们又将其拓展为“有客观依据的或是被恰当论证了的信念”。 ①关于核心知识,在1996年的研究中,提出过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观点认为,核心知识是人类认知所依赖的一种单一的,通用的延展性理论,另一种观点认为核心知识是建立在一种特定知识领域系统的人类认知。②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核心知识是指随着人类进程也一直保留下来的无指令进化的普遍存在的重要的实体或事件,它所涵盖对物质,力量,生命有机体和人类物质世界和精神事件的最直观的理解。同时也认为核心知识是一种基于域的专业学习机制,孩子们大约在相同的年龄层开始学习,特点是通过不同形式的推理,为知识更深的发展提供基础。③倡导核心知识课程的美国语言学家希尔斯认为,核心知识首先是纯粹的知识, 即从大量的知识中选择永恒的持久的知识建构课程体系,具有“共享、稳固、序列和具体”的特性。④具体到课堂教学中,我国龙宝新教授认为,核心知识指在一个教学单元, 如一个教学专题、一个学期, 尤指一节课中学生需要集中精力、 全力以赴地去掌握的主要知识技能。核心知识不同于一节课的重点知识, 也不同于一门课的难点知识, 而是在整个知识体系、 知识网络、 学科基本结构 (布鲁纳 ) 中处于轴心地位, 并对周边知识领域起着统摄作用、 关联作用, 发挥着结点功能的课程内容。⑤ 由此,教学并不是师生之间单纯的教与学的动作过程,而是搭载核心知识的一种精神传递,目的是为了人类的普遍认知通过教学过程,如同生命延续一般传承和更深层次的建构。龙宝新认为核心知识教学是一种高效教学样态的实践形式,高效教学理应是立足、 聚焦、 围绕核心知识传授的教学, 是以核心知识为主干、 为依托、 为线索展开的教学活动。是非样板,非表演性质的以原生态知识传递为宗旨的教学形式,将之简称为“核心知识教学”⑥。有其他学者认为, 核心知识教学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主体(教师与学生)依据教学目标,紧紧围绕处于学科知识结构的基础、中心地位,起着核心骨架作用,极富“再生”和“迁移”意义,能够统整学科中的许多知识,具有内在逻辑的连贯性和一致性的知识,进行预设、互动、解疑、建构、表达、分享的过程。⑦

2建构主义理念中核心知识教学的内容

2.1在教学中求真,在求真中教学

知识是有客观依据的,希尔斯也提出核心知识具有共享性,可共享的部分即为已经证实了的真实的客观事实,可以为广大认知群体普遍接受并传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共享的教学内容的影响,建构形成一种共同的意识形态,从而进一步形成普遍的社会人格(即公民素质)并作用于社会。倘若在虚设的教学情境和内容中建构知识,内化于学生心中的认知结构就会产生偏差。因此,核心知识教学内容的真实客观与人格的健康发展,社会优良风气的形成息息相关,教学内容必须首先遵循真实客观的原则。作为传播核心知识的“正规军”,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最直接、系统的途径,其中,提供了大部分关于民族文化的共享知识,直接影响到学习者对社会生活的认知。教材的编纂者必须严肃对待。近年来,部分出版社的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出现多篇课文不符合历史事实或常识的编纂以及断章取义删改作者文章的现象,违反了求真教学的原则,其中的一些课文甚至已经传承数年影响了数届学生的认知。这对于启蒙阶段的儿童来说,非常不利于他们对常识的学习和在学业上求真态度的培养,无法形成学生对客观世界的客观认识。教师要在求真中教学,重视对教材和教学内容的挑选,确保使用该教材的学生拥有合理和全面的知识储备,为发展中的孩子浇灌有价值的养料才能有助于他们健康的成长。

2.2丰富教学内容,扩展应用范围

一方面核心知识涵盖对物质,力量,生命有机体和人类物质世界和精神事件的最直观的理解,源自于社会生活并最终会将不断建构的新的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另一方面,从建构主义的理论来讲,知识的建构总是伴随着对知识应用范围的建构,因此教学内容应该丰富有效,扩大可应用范围,有助于认知主体全面思维的发散生长和与社会生活内容的接轨。我国古代传统的核心知识课程主要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对比我们当前默认的核心知识课程语文、数学、外语,更具有丰富的整合性和有效性。虽然我国课程的安排遵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除了语文、数学、外语以外,还设置有体育、音乐、美术、自然、社会等课程,这些课程都属于培养计划中的核心知识,但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学校和教师总会因为考试需求、升学需求而有所侧重,使得核心知识中又产生了另一层“核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这些课程被占课、挪课、停课的情况习以为常。因此,体音美被长期默认为周边课程,不重要课程,被教育者和学习者在潜意识中放在了“果皮”的位置。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学生缺乏思维发散和全面发展的能力,不利于踏入社会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工作任务的完成。这就违背了核心知识教学内容应丰富的初衷。因此,教学内容的全面性也将有利于学生认知广度的扩大和应用,使之能够成长为有基本素质,基本认知和基本生活能力的社会公民,便于他们在踏入社会生活后能够有效的在工作中行使功能。

3建构主义视角中核心知识教学的策略

3.1设定情境,促进知识创生

朴素的核心知识教学并非照本宣科,枯燥乏味,而是摒弃掉过多的由于教育技术的繁荣发展和应用导致的多余和繁琐的课堂媒体设计,重在培养学生对核心知识的在某一情境中的整合应用能力。就美国核心知识课堂模式而言,相对于传统的分科教学核心知识课堂更注重“主题教学”,某一中心主题能够联结多门学科的核心知识,使这一主题成为学生思维发散的“生长点”,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锻炼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⑧我国龙宝新教授所提倡的高效的教学策略也同样要求教学能保证教学内容多次地相互邻接,在不同的时间、在重新安排的情境中,带着不同的目的,从不同的概念角度,反复经历同一类知识,使学习者通过对知识结构的建构来系统地明确并扩展数学知识的应用范围,将活动设计和提问都围绕学生需要掌握的核心知识和概念展开。两种观点都与建构主义理论所提出的教学“情境化”是相辅相成的,情境决定性地影响学习者建构和表征经验的方式,也影响了对知识的新的应用,而迁移则取决于各种不同的情境。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曾根据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提出了“道德两难法”,具体方式即设定实际生活中可能面对的真实情景,让儿童思考难以直接判断对错的问题,启发儿童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以有效地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诱导儿童内化核心价值观,达到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迁移应用,从而达到德育的最终目的。

3.2整合引导,建立认知结构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同化理论按照学习材料和学习者原有的知识是否发生了意义联系,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是指学习无意义的联系材料或者是学习内容的意义未被学习者理解,过分注重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所传授的内容往往是零散、孤立、无序的知识,反而形成了知识碎片化,这些信息在学生的脑海中非常容易丢失,难以形成序列,不利于记忆,丰富的教学设计反而事与愿违成了无意义的机械学习的桥梁。核心知识教学的有效策略之一就是要有助于形成学生的认知结构,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认知结构是在不断地学习理解新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建构而成的,始终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新知识或者被纳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丰富相应的认知结构的内涵,并获得暂时平衡;或调节已有的认知结构,直至达到认知上的新平衡。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是学生理解、掌握、保持并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重要条件。头脑中的知识结构组织得越好,就越有利于接受、理解新知识,保存、运用已有的知识。⑨帮助学生形成认知结构的教学策略并非传统的演绎组织方式,而是结合归纳组织方式,不仅直接呈现应学的概念与原理,节省时间,同时呈现观察材料,然后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之上概括出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形成对核心知识的认知结构,通过这种教学策略,学生能积极地观察和分析事物的特点,内心会激发学有所成的成就感,不仅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促进了核心知识的内化。

4建构化的核心知识教学提升公民素养

美国教育学家希尔斯曾在1980年提出了“文化素养”的概念,这也是其最初推动核心知识课程运动想要达到的目标,“文化素养”即人们具有的共同的“背景信息”,这是一种“位于每个人拥有的日常知识水平之上但位于一些专家学者所知的高深水平之下的文化知识。”⑽即普通文化知识,而公民作为社会的认知主体,当他们的脑海中建构了很好的知识结构时,就能够深刻理解社会的主流文化,并形成一种良好的主流价值观。人类的认知是随着世界的进化而进化的,知识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一种教学手段来保留稳固的核心知识传承下去,帮助新知识的建构重组,因此,将建构主义理念与核心知识教育二者的相通之处发掘并结合起来,推进核心知识课程的优化,能够呈现出一种高效、稳固、持久,广泛的教学样态,使学生对学习的理解从枯燥记忆转向一种不断发掘和探索的奇妙过程,有助于学习者保持终身学习的热情,从广度上提高全民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 范良火.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Carey, S., & Spelke, E. Science and core knowledge[J]. Philosophy of Science,1996,63,517.

[3]marjaana Lindeman,Annika M.Svedholm,Mikito Takada,Jan-Erik Lonnqvist,Markku Verkasalo.Core Knowledge Confusions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J].Sci&Educ.2011,20:440.

[4] 邓志伟.当代美国核心知识课程述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6,2(33).

[5]龙宝新.基于核心知识收放策略的高效教学样态[J].教育发展研究,2012(6).

[6]辜伟节.核心知识教学的策略选择[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版,2011(1).

篇6

一、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成分

林老师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为本书的开篇之语,指出师德在教育事业发展、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要性。在古今中外师德观比较、归纳的基础上,林老师着眼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以心理学科为主要理论基础,进一步论证分析,指出师德是教师献身于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成分。

书中写道:“师德的实质就是教育事业的‘业’字,师德体现的正是对教育事业、教育岗位及其社会地位的道德规范、道德范畴和道德心理的表现。”所以,我们平常论及教师的师德时,常以教师对教育工作的事业心、责任感和积极性等的具体表现为尺度。可以说,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对教学的情怀、对专业的追求等,是由其师德驱动的。所以,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成分,教师的师德修养关系着国家教育体制的建立、教育质量的提高以及教育目标的达成,关系着国家人力资源的质量。

二、基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师德观的传承与发扬

教师要承担传道、育人的职责,则中国教师的师德内涵应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相融,从而能够传递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与传统美德,以培养高素质的“龙的传人”。本书剖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十大特色,例举了我国历代名家的师德观,在此基础上梳理归纳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师德观的主要表现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爱护学生,无私无隐;循循善诱,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发掘潜能;闻过则喜,改过迁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教学相长,师生互动;有教无类,公私并举;等等。这些师德观,体现了中华民族“仁、义、礼、智、信”的“五常”道德原则和“忠、孝、仁、爱、礼、义、廉、耻”的“八德”道德规范,是当今中国教师应当传承的美德。

在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文明产生巨大影响的当下,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正经历着社会转型,这也对中国教师的师德提出新的要求。书中进一步指出,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就要求教师的师德应以这“24字”来进一步规范和修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帮助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师德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本书以三章的内容论述了师德的重要性及其内涵发展之后,以四章的内容,通过具体生动的真实案例,分别从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四个维度为大家娓娓道出师德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书中指出,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但其实质就是热爱教书育人的事业,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岗位;热爱学校,时刻关注学校,以学校的发展为己任;具有献身于教育工作的职业理想;辛勤耕耘,无私奉献。教师自身的爱岗敬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可以从敬业意识、乐业意识、职业规范意识和勤业意识四个方面来规范和提高。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把师德视为教师的灵魂或“师魂”,则师爱就是“师魂之魂”。书中指出,师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的爱,一种严慈相济的爱,一视同仁的爱。大爱无疆,是师爱的特点。师爱以尊重学生为出发点,以严慈相济为手段,以一视同仁为原则,以学生成长或成才为目的。学生一旦体会到师爱,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从而促使教育实现其根本的树人功能。

教师的严谨治学,谈的是师能。关于师能,书中谈了以下几个观点:教育质量直接取决于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师的业务水平集中体现在创新上;创新的基础在于教师钻研业务;创新教育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不断养成质疑精神;教师的创新性或创造性来源于教育科学研究;教师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师能的提升,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结构,尤其是本体性知识、文化知识、实践性知识与条件性知识的拓展与提高;需要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基本功,精心备课,高效艺术地上课;需要教师提高担任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等的教育能力;需要教师提高科研能力。

为人师表是立师风。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表达的就是为人师表的主题。书中从教师与社会的关系、教师与职业的关系、教师与集体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自我的关系这五个方面谈师风所应起的表率作用,为师风建设提供系统全面的学习材料。

篇7

财经类院校的音乐专业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以增强学生社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在保证学生扎实的基础理论教育的同时,全方位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修养、动手与沟通能力、社会经验与职业敏感性等,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音乐人才。而培养全面发展的音乐人才,不仅要求学生有“一专”,而且要有“多能”。“一专”要求学生须掌握至少一项专业技术技能,“多能”则体现学生的文化基础、综合知识面以及扎实、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修养。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社会大环境更需要的是全面性的人才,而单一性的艺术人才缺乏广泛的发展空间。数字化音乐教学在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进行良好的结合。学生通过数字音乐课程的学习,能够弥补音乐理论课堂教学的不足,使得学生可以将音乐基础知识、音乐基本理论和音乐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学习丰富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在音乐实践中增强对音乐的感性认识,为将来从事音乐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财经类院校音乐专业中数字化音乐课程的引入

时代造就了数字化技术,在社会需求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1世纪以来,数字技术已经使我们的生活、工作、消费、行为、思维等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数字化技术融入音乐工作中后便产生了数字化音乐。数字化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了时代的物质生产状况与科技发展水平,是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产物,与政治条件、经济状况、文化水平以及艺术氛围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字化音乐课程设计作为高校音乐教学中实践的产物,是人们对音乐作品审美意识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具有整合性。

在财经类院校音乐教学中,数字化音乐教学模式成为了传统音乐教学的有力补充,其自身与时俱进的优势,不但丰富了教学手段,还能更快、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在专业教学中,通过音乐软件的应用,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字化技术在专业领域中产生的巨大影响,使学生充分体验数字化技术对于提高音乐工作效率所发挥的关键功能和重要作用,在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学会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实现音乐处理的能力。

数字化音乐教学模式不能完全取代传统音乐教学模式。首先,传统音乐教学致力于真实情感的渲染,这对学生的学习情绪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其次,数字化音乐教学中,它带来的大信息量和大部分信息获取渠道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知识堆积现象,从而导致抓不住学习的重点。另外,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部分区域还不能达到数字化音乐教学所需的教学环境。而在传统音乐教学的模式下,教师能够富有情感的与学生交流,可以有条理、有层次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还可以在经济条件限制的情况下与学生面对面进行适时的教学。

三、财经类院校音乐专业的数字化音乐课程设置

数字化音乐课程在教学中的应用即是对传统教学的补充,又是对全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推动。下面笔者将以数字化音乐系列课程中所包含的三个类别的课程为例对音乐专业教学中应用进行阐述。

(一)音频处理类课程

在数字化音乐课程中,主要以促进学生利用数字化音乐应用软件对相关音频素材进行处理,需要学生熟练操作软件的同时还要学会对相关音响材料进行处理,同时学会绘制曲谱。

在高校声乐教学过程中,声乐教师给同学们布置的声乐作品的调高对于学生来说有时会高或低,如果调过高,学生就不能演唱上去,即使勉强唱上去了也会造成对嗓子的损坏;如果调偏低,学生演唱时就低不下去,即使低下去了声音也没有通透性。因此,针对这一情况,学生就可以通过音频处理这一课程,在数字化音乐应用软件中对自己所需的调进行音频的无损转调,从而为科学的定制声乐课程学习材料提供了技术方面的支持。

(二)数字化录音课程

该课程以学生熟练掌握数字化音乐应用软件录音部分的知识以及利用软件进行音频后期处理的方法为教学目标,要求他们能够系统地再现所需录制的音源,使其具备寻找声音素材以及保存声音素材的能力。

音乐是一门声音的创造性的学科,拥有良好的音乐素质需要具备一定的声音听辨能力以及音乐记录能力,音乐采风活动能够提升学生的这项能力。单纯的纸面音乐记录并不能完全还原所采集的声音的原貌,而只有通过录制才能将声音记录下来,通过声音采集硬件对声音进行录制后,再通过数字化音乐应用软件进行后期处理便能实现声音的完美再现,从而保存下来作为音乐学习的素材。

(三)数字化音乐设计课程

该课程以数字化音乐应用软件作为教学平台,并结合学生所学的基本乐理、和声、复调等课程知识,同时在熟练掌握软件功能的基础上展开音乐的设计工作,是学生把所学知识用于实践的有效通道,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歌曲演唱或器乐演奏是学生走向舞台的必要途径,拥有一份制作精良的伴奏是他们演绎好作品的前提,演唱者或演奏者在良好伴奏的衬托下,使情感得到更好的发挥。进行数字音乐设计课程的学习,学生就能将内心对作品的感受通过软件平台进行展现,在反复视听与修改的过程中,得到最适合自己需要的伴奏。

要求或鼓励学生使用数字化音乐应用软件进行原创音乐的制作也是这门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够真正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成音乐作品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所要要求的。从音乐作品不仅能看出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扎实度,也能体现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把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就能做到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的一体化,培养具有良好素养的音乐人才。

篇8

机械制图是职校机械专业及与之相关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对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及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职校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效果不理想。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职校的制图课堂充满活力,对职校的制图老师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课题。

学校是育人的阵地,教育之魂在于教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善于思索的人。课堂教学的价值在于倡导核心价值观,通过教书育人不断优化学生心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作为制图教学中起引领作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是主流价值观目标,成为贯穿全课程的主线,将正确的价值观判断潜移默化地融入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的心灵被打动,真正实现培养良好素养、启智育人的目的。主题确立后,具体的实施要注意什么呢?

一、提高学习兴趣,以学生为主体,带动课堂

学习兴趣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关键。消除学生畏难情绪,建立自信心,从第一堂课开始。绪论的讲解很关键,好的序言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一种“够一够能摸得着”的感觉,觉得有想学一学的冲动,这样就能初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期之初,笔者和学生强调:初中没学好,底子薄,不要紧。这门课程与初中基础关系不大,就算基础再差,也能够拿到不错的成绩,只要你努力。这些话会让学生对制图课程建立起一定的信心。逻辑思维少而形象思维多是机械制图课程的特点,容易被初学者所接受,更何况是刚刚毕业的中学生,正是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年龄段。另外,笔者还让学生知道这门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过程中讲练结合、以练为主,要求学生细心观察、勤动手、严谨认真。所以,手工制作模型、到讲台上去锻炼等实践性的环节几乎每节课都要涉及。另外,三视图部分也很关键。学习绪论之初,就给学生打预防针,“三视图重要,尤其是开头两三周”,到真正学习时,从讲解到检查,坚持“慢、细、严”。事实证明:教学效果不错。

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发展学生兴趣的根本所在是教学内容本身。所以,教师要对教学的内容反复加工、整理,充分把握好重点和难点,运用多变而合理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如“物体的三视图”“组合体”是重点,而“补图”或“补线”是难点。所以参考立体图画三视图第一次作业,笔者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一般是耳提面命,逐个一一指正,目的是打牢三视图的基础;组合体读图可设计“一题多解”让学生思考;讲“剖视图”“断面图”时可设置表达方案相比照;小尺寸改错题让学生上讲台在黑板上更正等。

二、讲究教学艺术,创设教学情景,激活课堂

机械制图学习兴趣的早期培养是保证该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之一。教学过程中讲究教学艺术,可以巩固学习兴趣。

在制图课堂教学中,学生和教师应该是共生互动的,制图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内驱力,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来创设情景以此激活情绪。

1.形象化的语言

形象的描绘可以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其中最重要的是语言表达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教学语言必须要逻辑清晰、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有趣味。丰富的想象也可以帮助和启发学生理解知识的难点。讲解“物体的三投影面体系”时,用教室的黑板面、地面、学生右边的墙面比作正投影面、水平投影面、侧投影面等等。讲到“物体的投影”时,教师可以联想到影子的形成,人在路灯下的影子变化;用这些学生们身边的事物去讲解,使学生觉得所学的新知识并不陌生。还包括“基本体三视图”之前部分,知识环节层次分明、一环扣一环、不能e位,更不能颠倒顺序。

2.鲜明的对比

鲜明的对比和恰当的比喻激发学生情感也很有效,会收到豁然开朗的教学效果。例如,“剖视”与“断面”“正等轴测图”与“斜二侧图”的对比;用“两全其美”比喻“半剖视图”的实质等。

3.娴熟的绘图

娴熟的作图能力对制图教学也很重要,制图教师应具有在黑板上快速作图的能力。徒手画立体图、平面图,既能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能激发学生对老师的钦佩,使学生乐意听课。

4.规范的板书

规范、干净利索的板书,尤其是板正而不潦草的绘图也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意义在于让学生知道机械制图的魅力所在,不仅要会画,还要画好。当然这也是教师形象的提升,机械制图课的教学效果自然地提升了。

5.直观化的教学

充分发挥直观教学的优势,生动的直观教学是使学生获取感性知识和理解概念的有效方法,以方便、快捷、信息量大为特点的网络资源就很好地适应了这个需要,尤其是创设全新的情景方面视角多样的网络资源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在教三视图的画法时,利用多媒体采用视频、动画结合立体图,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有时还配以淡然恬静的纯音乐,让其在感受中找到兴趣。相贯线的三视图画法,比较抽象,学生印象没那么深刻,就可以利用网络多搜集一些相贯线的立体图片,辅以相关的三视图,学生既感兴趣又掌握了相贯线的特点。还有模型、实物、挂图等也是在制图教学中尽量采用的直观教学手段,在激发学生的兴趣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6.丰富的课堂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激活课堂。“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制图教师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学习小组的开展中,实行一对一,结对子,学习基础好却不太好动的学生可以与学习基础差而易于活跃气氛的学生相互配合,相互帮助,共同促进。运用任务驱动法,可以比较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也容易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小组讨论活跃,互动性强。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种学。学习氛围在合作共享、竞争中形成。

教学俗称教书,教师实际上不仅教书,还要育人。这就要求教师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经验和文化,而是在传授知识、经验和文化的同时,更注重于培养人,塑造心灵、变革精神世界。职校学生尚处于青少年时期,情绪不稳定,学习时长不能持续保持,了解到学生的这种心理,教学中会穿插一些相关的励志小故事或寓言故事等激励学生的学习。例如,根据对人的分类,让学生积极思考自己究竟想做什么样的人,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做一个优秀的人。

篇9

国学,也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把国学同西学并论,是在西学东渐的清末民初。面对西学刺激,学界开始反思和重拾本国文化,发出了提倡“国粹”“国学”的呼声。1902年秋,流亡海外的梁启超曾与黄遵宪等人商议,在日本创办《国学报》。1904年,邓实等人在上海成立了“国学保存会”,标志着国学在国内的立足。此后,国学渐成受人重视的显学。当代军人学习国学,就是要精习其义理,并用以砥砺强军斗志。

一、国学的精髓要义

(一)国学的释义争议

就国内而言,清末民初,学界对国学的释义争议很大,大致有以下几种。

1. 国学即中学。如张之洞倡导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是其意。

2. 国学即国粹。黄节提出的“研究国学,保存国粹”就是这个意思。

3. 国学即国故,指中国固有的学术文化。章太炎在《国故论衡》中把国学称为“一国固有之学”,并把国学兴亡与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

4. 国学即国性,即民族精神。严复就提出要把改造国民性与保持国性统一起来,倡导传统教育以保持国性,维护国学的根基。

(二)国学的基本内容

国学以学科分,可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可分为先秦诸子、儒释道法墨兵等;以《四库全书》分,可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术数等。目前,按《四库全书》分类得到普遍认同。其中“经”是指古籍经典,如《易经》《道德经》等;“史”指史学著作,如《史记》《资治通鉴》等;子是指创立一个学说或学派的人物文集,如儒家的《论语》、法家的《韩非子》、道家的《老子》以及释家、农家、医家、杂家等;“集”是文人学者的总集和个人文集,如《李太白集》《杜工部集》等,戏剧作品如《长生殿》《西厢记》也属集部。

(三)国学的经典义理

国学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其经典义理主要包括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等十个方面[1]。其中“仁”就是培养爱心和良知,养成心性良善、自尊自爱、敬亲爱人、感恩天地的品性;“义”就是培养正义感、法治精神和公民素质,养成公平正直、见义勇为、以义制欲的品格;“礼”就是培养道德行为与文明规范,养成谦虚谨慎、遵纪守礼、仪容端庄的品格;“智”就是培养求实精神、实干精神与创新精神,养成尊师重道、善于学习、知行合一的品格;“信”就是培养真诚心、诚信观、慎独观,养成待人真诚、做事认真、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品格;“忠”就是培养忠诚奉献、爱国敬业精神,养成忠于祖国、忠于正道、敬业奉献的品格;“孝”就是培养正确的孝道观,养成孝敬父母、真诚孝亲、忠孝一体的品格;“廉”就是培养良好的消费观和生活习惯,养成节制欲望、朴素节俭、廉洁奉公的品格;“毅”就是培养独立自主、奋斗探索的精神,养成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品格;“和”就是培养和谐包容、协和合作的精神,养成心性平和、团结友爱、兼容并包、和谐相处的品格。这十个方面是一个统一整体,共同为培养完善的人格服务。

二、国学的当代价值

同志曾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2]2013年8月,他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之所以反复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就是因为国学对当代社会有巨大价值。

一是建立主导价值。提倡国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修复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礼记・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国学的主导价值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由此可见一斑。

二是培养道德品质。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社会最严重的价值危机是中国文化中公民底线伦理的普遍崩溃。底线伦理崩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一些人内心深处耻辱感和负罪感意识的淡化以至消失;没有了羞耻感,一些人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国学有完善的道德理论与丰富的践行事例,是当代中国人培养道德品质的主要资源。学习国学,就能知书达礼,提高文明教养。

三是汲取圣贤智慧。国与国的竞争,10年内比的是经济,50年内比的是制度,100年内比的是文化。我们要彰显国家的文化力量,就要汲取历代圣贤智慧。国学是历代圣贤智慧的集成,对我们大有裨益。中医的模糊理论和辨证施治,填补了西医的很多缺陷,为人类健康做出了非凡的贡献。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充分证明了中医的智慧。这些事实充分显露了中华国学的历史智慧。

四是提高人文素质。国学经典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篇章,蕴涵着深厚的人文思想,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我们提高人文素养,塑造健康人格的最佳学习材料和内容。佛治心,道治身,儒治国。儒家讲仁德,道家讲道德,佛家讲功德,其目标都是要提升人的思想境界,促进人格完善,优化整个社会的人文环境。此外,国学还有利于提高汉语水平。在古代,王勃14岁作《滕王阁序》,解缙12岁通晓四书五经义理。近年来,我国学生英语水平普遍提高,但对母语和本民族文化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学生汉语水平下降,国学知识匮乏,在跨文化交际时,出现失语现象。学者呼吁要设立国学考试和汉语考试标准,利用国学来校准价值坐标,重视汉语学习。

三、国学与强军之志

当代革命军人要有为万世开太平的胸怀,要有治国平天下的追求。国学能赋予我们文化自信,能给我们超越时代的智慧支持,能为我们积聚强国强军的正能量。因此,我们应传承国学,发扬国学,让国学在强军之行中为我们加油助威。

第一,国学是座包括传统武德的精神富矿,可用以培树军人崇高价值追求。中华武德博大精深,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价值资源,集中体现为以下六个方面的军人精神追求:忠、智、信、仁、勇、严。我军的核心价值观、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培养四有革命军人以及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都可以在中国传统文化那儿找到理论依据。

第二,国学是座饱含文韬武略的知识富矿,可用以提高军人能打胜仗的本领。兵学是国学里的显学,饱含中国古代军事家的智慧。现代战争发起突然,过程迅速,进一步表现为智力对抗,谋略思维和谋略方法已成为战争决胜因素。中国的兵学自古就格外受重视,特别是《孙子兵法》,其影响力从军事战场蔓延到了商业战场。1996年,哈佛大学57位学者将《孙子兵法》评选为世界4000年10部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第三,国学是座浸染历代军人诗情的文学富矿,可用以锤炼军人虎气血性。仅以边塞诗为例,唐以前存世的塞诗有200多首,唐代则高达2000多首。这些边塞诗体现了阳刚之美,令人感到一种极为向上的生命力;这些雄壮豪迈、荡气回肠的边塞诗篇,无不寄托着诗人的爱国情怀,寄托着他们建功立业的壮志;这些诗句能让人血脉喷张,豪情万丈,对于激励当代军人的胆气血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努力发掘国学这座民族宝库,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助力。

篇10

但纵使世界上的教育立场千千万万,然殊途同归,教育的第一立场永远是“学生立场”。2015年1月,我有幸跟随“浙派名师”赴英研修团走进英国,每到一所学校,都能感受到以“学生立场”为第一的办学理念。但“学生立场”并不等于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作为。无论是学习环境的创造还是学习资源的开发、学习方式的选择,在英国,我们都能感受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再造与教师智慧,一场学习的革命正在英国的各所学校悄悄进行……

曾经,雷夫创造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让我惊叹与震撼,这位心灵导师倾其所有精力、美德与创造力打造一所教室的文化,教会学生一生受用的技能,培养了杰出的人才。而今,当我走进英国学校时,才发现校园每一寸空间都在创造着学习的奇迹,就像置身于第N个56号教室。

会伸缩的教室

我们到访的五所学校,不论规模大小、条件好坏,有个共同的特点:学校没有高大的教学楼,校舍由低矮的平房组建,走廊极其狭小,大小不一,位置零散,个别教室只能容纳三四人,就被安插在楼梯拐弯处的一个阁楼内,据说是单独辅导学生的地方。学校对每一寸空间利用都很到位,根据儿童所需进行功能划分。最大的教室不超过我们的室内篮球场,并用折叠门隔成活动式的两个小教室,大型集会时是展示厅,平时就是上课用的一般教室。这样的设计理念充分展现了英国人环保经济、注重内涵发展的价值观。置身学前班和一年级教室,就像走进游乐场。教室里有沙堆、木头、水管,还有锅碗瓢盆等厨房用具,多重建构的区域提供给学生丰富的学习内容,孩子们在玩中体验角色,感知快乐,探索世界,积累经验。学校鼓励每个学生动手实践,许多课程都是通过游戏来实现。Didsbury Road Primary School的校长告诉我们,他们特意在室外开辟了一块菜地来种植豌豆,作为学生的动手实践课程。大树底下,先用竹篱笆划出一块地方,种上藤蔓植物爬在架子上,那是天然的迷你菜园,更是孩子们科学实践的探究基地。

不H有迷你菜园,还有汽车图书馆、养鸡笼子、天然足球场等,狭小的教室外是宽敞的草坪,这种若明若暗的天然学习空间没有任何的压迫感,让学生置身于自然中,纵横驰骋、恣意想象,那是自由活泼的、有生气的教育。

会“说话”的墙

走进教室就像走进温暖的家。这里的教室布置很有特色,鲜艳、活泼的色调柔和舒适,每面墙都提供给学生学习的素材,成为学生学习的载体。墙上贴满了与全科主题教学有关的内容,如Didsbury Road Primary School的一间教室正在进行“中国年”的主题,大红的墙面上贴上每个学生的姓名贴,同时用英文和中文书写,以帮助学生初步感知中国汉字美。有几个年级正在进行“一战”的主题学习,教师在墙上贴上与“一战”有关的单词。当然,不同的区域还会被布置成与主题相关的数学、阅读与手工、绘画等学生作品。这些学习材料拿取方便、更换及时,通常一个学期主题变化后,教室的布置就大变样。有一间教室更特别,除了呈现学科知识外,还在面对白板的正前方粘贴了学习锦囊,取名为“书包学习法”,上面简明扼要地罗列了学习思考的六个步骤:第一,发现信息;第二,理清问题;第三,选择方法;第四,解决过程;第五,检验答案;第六,记录结果。这样做的好处是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思考习惯,有助于学习过程的充分展开。令人欣喜的是,当我们观察学生的课堂学习,发现学生开始活动(作业)时,都能从每一面墙上找到有关学科知识的提示,解决实际运用中的问题。而这恰恰吻合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知识的同化作用,通过外界环境刺激输入新知,致使学习个体在感受刺激时,将新知纳入原有图式中成为自身的一部分,学习就这样真实地发生了。在Tyldesley Primary School的学前教室里,我们意外发现这面墙上的便利贴还起着及时评价、及时反馈信息的作用,上面记录了学生在校的学习表现,包括学习掌握情况,每个来接孩子的家长都能从墙上及时捕获到孩子在校的一切情况。一堵坚实刚硬的墙仿佛变成一张性感魅力的唇,很好地架起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充满了柔性与温情。

会“走路”的桌椅

教室的桌椅不是常规统一的规格。随着学习小组人数的变化以及教学内容的所需,可以自由组合,变换形状。桌子有方形、圆形、凹凸形,桌子的组合可以形成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空心形或不规则形。这样灵活多变的组合形式,彻底转变了“授―受”式的教学方式,变单向交往的师生对话为多向交往的苏格拉底式的对话研讨,促使教师走到学生中,成为和学生一起学习的一员。在这样的教学中你才能真正感受到那种平等对话的氛围、民主交流的对话意识以及和谐融洽的对话精神。

还记得,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过:“通往智慧的唯一道路是在知识面前享有自由。” 假使传播知识的地方是一个鼓励生命自由生长、自然呈现和绽放的地方,那么存在于建筑内外的一切有形无形的“装饰”都将成为一种生命的对话,充满着生命生长的气息。

二、唤醒儿童的探索精神

一个关于苏格拉底的颇具禅意的故事,总在独处静谧时浮现在我的脑海。善问的小苏格拉底质疑父亲如何才能成为好的雕刻师,父亲一边指着眼前已经成型的狮子,一边意味深长地回答:“就以这只狮子为例吧,我并不是在雕刻这只狮子,我是在唤醒它!”

唤醒一只本就沉睡在石块中的狮子,救赎它的灵魂于冰冷坚硬的躯体下,那是怎样的一份悲天悯人的宗教情怀啊!21天的英国行,走进学校,走近老师,因为对教育的执着与热爱,让我们彼此跨越地域、文化、语言的障碍,结下了友情。从英国教师的身上,我看到了对生命的关爱、尊重乃至敬畏的宗教情怀,那是人性至善至美的投射。

在与英国学校校长、教师的交流中,有一句话我记忆特别深刻:“真理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圆其说。”在他们看来,更强调更关注儿童自己探索、发现、论证知识的过程,这比直接获取标准答案、得知书本知识更可贵。

随行途中,我团的一位数学老师给当地五年级学生出了一道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小数加法算式题:0.6+0.24,测了四个学生,结果只有一位学生用竖式排列后,得出正确答案。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英国小学的数学教学质量的质疑。后来,当我们走进课堂,聆听了一节15分钟的数学课后,才明白其中的价值所在。这是一节五年级的数学课,内容是两位数乘一位数。老师在白板上呈现算式:

然后引导学生说:“如果得出正确答案,请告诉我为什么?如果不对,请找接近值并最终推算出正确值。”然后,学生马上回到学习小组开始独立思考。这期间,我静静地观察学生们的学习方式,有的依靠学具,也有的画图、扳手指,尝试用几个9连加的方式进行倒推,直到老师喊停后开始交流自己的答案及推算过程……尽管我是一名语文老师,不懂数学学理,但仅从这一个教学片段来看,仍能感受到中西方教学的一些差别。在中国,很多老师会运用“九九乘法口诀表”引导学生直接得出最快、最简便的计算方法。那是一个无需反复“试”、反复“猜”、反复“调”的过程,简便与正确成为唯一的定论。而在英国,没有类似的“九九乘法口诀表”的知识与技能背景,老师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理解、运用并表达过程。没有固定的思考模式,没有既定的答案,也没有约定俗成的套路,一切靠你自己去探索去研究。或许,一堂课下来还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没有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这个知识点。但是,这有什么关系?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力、思考力以及对答案的怀疑批判精神正慢慢形成。这就是英国课堂的慢教育,在他们看来,卓越的课堂关注长期的教学效果。统一的目标要求不是真正的教育,而是对一部分孩子自信的扼杀。最成功的课堂是让学生收获对数学的喜爱,获取知识、掌握技能不应成为孩子的负担,最佳的方法就是儿童自己能理解、能运用的方法。

就是这轻轻的召唤,看似无意的点拨,学生如等候被唤醒的“种子”,在耐心守望的季节里,一点一点地,靠着自我生长的潜能,在孕育培植的肥沃土壤里蠢蠢欲动,破土生长。一个好教师一定不会被教科书捆住手脚,好的教学方法一定能够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在英国,随着学习内容的自主研发,学习空间也随之发生改变。很多学校将学生带出课堂,走向自然,与生活衔接,与自然融入,观察、体验、探索、发现、总结成了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教师不再成为知识的权威,新型的学习关系正逐步确立。如,为了完成石头的调查报告,老师带领学生走进曼大博物馆的石器展厅仔细研究每一块石头的故事,让孩子们观察、触摸、把玩各种各样的石头,并提供图册、铲子、放大镜,帮助学生鉴别真正的化石。参与式体验带给学生全新的乐趣,学生在享受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了全面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每个孩子天生就是一个学习者。“为唤醒的教育”,着眼的是激活早已潜藏于灵魂中的能力,把他们变成生命生长和创造的力量。只有不被禁锢的灵魂才能涌动创造的火花。

当然,近几年,英国教育界也在普遍呼吁向中国的基础教育看齐,强调传承宝贵的知识是国家课程的核心,应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据《英中时报》在2015年的2月6日报道,政府要求11岁学龄儿童学会12倍乘法表,学生若未通过考试,虽无需重考,但学校或将因此受罚,教师将面临解雇。而英国教师联合会质疑这项新举措,并声称“为考试而学”的现象将扼杀学生的创造力,无法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在基础与创新间寻找制衡点,我想这也将成为中英教育未来发展共同研究的话题。

三、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

以“倾听关系”为基础的合作学习是英国课堂的风景。在这里,任何一间教室的日常课堂教学是返璞归真的,儿童与教师的关系也是淳朴自然的。教与学的活动始终围绕“倾听”展开,并通过教师的串联活动得以实现。

在观摩了那么多堂课后,我们找到了中西方课堂教学的共性,那就是遵从学生的原有起点,关注个体差异,以每个个体之间的互动形成的合作学习为核心展开差异教学。不过,英国小学的差异教学更贴近学生,更细腻到位,也更适合他们的全科主题教学推进。所谓全科主题教学,指的是一名教师在一个班级可能兼任多门学科,将相关知识有机融合在一个主题之中进行研究性学习。这和我们所说的“包班制”截然不同,全科教师的职责是凭借“全科背景”捕捉孩子的潜能,用更全面、更科学的方法培养思维、发展能力。如,当我们来到 Tyldesley Primary School观摩一节五年级的全科主题教学――“第一次世界大战”,老师就把学生分成三个组,给予他们不同的调查内容:第一组调查“一战”时期的动物,了解当时人们养的宠物有哪些,并与之发生了什么故事;第二组了解当时的交通情况,知道战士是如何进行作战运输的;还有一组调查战时的通讯状况……学生分头忙活,利用IPAD或是相关书籍收集信息,写下记录并与老师、同学分享。随后老师便在黑板上记下学生发言的重点内容,最后布置

写作要求:配合主题,选取一方面素材完成有关“一战”的新闻稿,人人上来宣读,并要求声情并茂。

没有统编的教材,没有固定的学习资源,却正发生着我们期待的理想的教学。儿童与新鲜的材料一起,与伙伴一起,与老师一起,自由自在地、有个性地参与学习。在这间教室里,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安全感和期待感,因为任何一个提问或是发言都会得到大家的接纳和响应。我特别关注了老师的“所为”,执教老师每当接纳儿童发言之际,就在黑板上板书,点明各个发言之间的“关联”,有同主题内容的关联,有与其他同伴发言的关联,有与自身先前发言的关联,并将这些发言贯穿为一根红线,凸显隐性思考的轨迹,最后梳理出重点内容,引导学生挑战更高水准的学习。这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你几乎看不到老师的“高谈阔论”“填鸭灌输”,有的只是随意地或蹲、或跪、或和学生一起平座的姿态,加入到学生群体中真诚地倾听,认真地观察,及时地反馈……因而,课堂上学生们的作业是认真的,学生们的学习与教师的实践创造是富有价值成果的。

当然,还有一些课堂分组是完全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主教“教中间”,助教更多是“助两头”。学生活动(作业)也会根据自身情况完成难易程度不同的练习。一些需要特殊关照的学生还会被分配到另一间教室由教师专门进行辅导。这种按照学习能力分组的分层教学方式,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与提高,也最大限度地呵护了学生的自信。在英国,教师的责任、学校的责任并不是在于“上好课”,而在于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保障每一个学生去挑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