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21:0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德育功能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2、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社会对于大学生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除了要扎实的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之外,良好的道德品质与创新能力也已成为重要的衡量标准。实践表明,高校音乐教育已成为了发掘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优秀的音乐作品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它本身蕴含了丰富的美的元素,有研究表明,音乐能够促使人的左右脑相互合作,提高人的学习能力与智力水平,激发创造性的思维与行动。爱因斯坦曾说:“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中启发而得来的”。由此可见优秀的音乐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能力、培养人们的创新精神。因此,当今社会上(无论是教育家、科学家还是社会学家)形成了一个基本共识,即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力。因此,高校音乐教育可以通过教导学生们赏鉴音乐作品的方法,创造音乐鉴赏的机会,来提高学生们的洞察力,高校音乐教育也可通过鼓励学生们创作音乐作品,来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们也可以通过参加音乐创新和音乐艺术实践来培养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总之,音乐对于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其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3、激励大学生积极向上当今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健康。对于刚步入大学校门的学生而言,一下子挣脱了家长、教师以及沉重的学业的束缚,进入一个相对而言完全自由的环境中,由于缺少主见,没有一定的学业规划与职业规划,很多学生都会对大学生活感到极度的迷茫,大部分孩子开始沉溺于游戏不能自拔,变得颓废不堪。对于即将走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由于学业、就业、情感压力大,又不懂得心理的调节与舒缓,导致了身心疲惫、心理抑郁等现象。优秀的音乐作品通常都传递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能够撼动人的内心。经常处身于良好的音乐氛围中,慢慢的便会产生一种激励作用。高校音乐教育通过塑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学生进行熏陶,可以对每位学生的内心产生震撼作用。通过奋发向上的音乐氛围唤醒大学生对生活、对学习、对身边的人、对校园以及对社会的热爱,激发他们走出颓废,奋发向上。
1、端正高校音乐教育理念对于高校的领导而言,重视高校音乐教育,端正高校音乐教育理念,是充分发挥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的重要前提。高校音乐教育要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核心开展教学活动。教育教的是一种学习方法,对于高校音乐教育而言,要教会学生基础的乐理知识,培养学生对音乐语言要素的理解及运用能力,从而提高音乐鉴赏能力。通过长时间的熏陶,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会逐渐摒弃低俗音乐,爱上积极向上的音乐作品,受到优秀作品的熏陶,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操、集体主义精神等等都会得到挖掘与提升,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达到一定的德育功能。此外,音乐是无国界的,高校在开展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也可借鉴国外优秀、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促进音乐德育功能更好的发挥。
2、提高高校音乐教师的个人素养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已变得越来越重要。推行创新教育,首先要具备创新教育的引导者,即教师。对于高校音乐教育的教师而言,首先要具备创新意识,要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接受并善于运用新鲜事物,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其次,要热爱音乐、热爱教育。高校音乐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音乐教师必须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要积极向上、充满活力。再次,要具有极强的专业性。要有完整的音乐知识结构,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只有这样高素质的音乐教师才能保证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学校要尽可能的组织教师进行学习与交流,提高教师素养。
3、丰富校园音乐文化活动,营造健康的校园氛围高校应鼓励音乐教师及校园社团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教育活动。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上,越过那十几平米空间的隔断、几十分钟时间的限制,还可以借助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教育活动,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比如可以组织成立本校的大学生艺术团、合唱团、舞蹈队等等,每周定期组织训练,鼓励学生们参加比赛及大型演出,将音乐的魅力让更多的人看到。同时,学校社团应积极举办歌唱比赛,如校园十佳歌手大赛,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让更多的学生接受德育洗礼、得到德育教育。学校团委也应积极组织学员的红歌合唱比赛,激发学生们的团结合作能力,激发其集体主义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学校相关社团可在音乐教师的指导下,联系音乐家,在本校定期举办音乐教育讲座。音乐教育讲座应结合大学生的特点设定不同的主题开开展,邀请在音乐方面具有造诣的人士来参加校园的音乐讲座,通过讲述自己的音乐历程、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方法、音乐对自身的等方面内容,结合不同的主题来影响、感染学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2.改革德育课程教学,让学生在情景中完成品德的建构。
我们大力改革学科式德育课程的教学,积极改变过去中小学德育课教学中单纯面向应试而传授知识,空洞讲授理论,死记硬背概念等弊端,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新三中心”德育理念,把重建师生互动关系、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加深体验作为改进学校德育课教学的重要方向。在教学中,各学校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适当地选择案例教学、创设情境、讲座等形式,并充分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使抽象的道德知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得到内化,鼓励教师采用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突出对话、互动、活动、实践、体验、探索性学习等方式,构建师生之间多重对话的平台,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使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入脑入心。
3.抓好学科渗透,开发各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
充分利用和挖掘新教材的德育资源,把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起来,把传授知识与情感体验、实践锻炼结合起来。如地理课通过本国资源的了解、考察,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历史课通过学习、参观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科学课程,不仅让学生掌握公式、定理,而且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科学家的人文素养与理想信念。
注重资源开发,抓好地方、校本德育课程建设
抓好地方、校本课程建设是发挥新课程德育功能的重要内容。我们注重以社区资源为主要材料的德育地方课程开发和加强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各校在按规定开好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同时,努力开发地方德育资源,丰富德育课程,加强校本课程建设,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相结合。
1.开发以社区资源为主要内容的地方课程。
沙市区地处长江中游,历史悠久,楚文化底蕴深厚,地理条件优越,物产资源丰富。为了充分开发地方教育资源,我们组织编写了《我在长江边长大》综合活动课教材,将“长江英雄史话——98抗洪中的沙市军民”、“长江企业文化——活力28沙市日化”等内容纳入教材,并作为地方课程列入全区中小学课程计划,每周一课时。2.开发以校本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
沙市区中小学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形成学校的德育特色。例如沙市红星路小学坚持以“写字教育”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沙市区北京路三小编写的“诵读古诗”;沙市区实验小学的生活教育,沙市四中、沙市艺术中学等校的艺术教育,沙市二中、九中、实验中学、十一中与省江北监狱、武警荆州消防支队联合举办的法制教育、国防教育等等,长期坚持,不断创新,逐步形成学校德育品牌。
3.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自选课题,组成课题小组,通过阅读资料、搜集资料、实地考察、调查访问、撰写调查报告、辩论交流等形式,亲身体验,深入探究,培养了多种能力,使学生掌握了沙市区的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等知识,激发了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力求整体实效,加强德育活动课程实践
按照新德育课程的要求,沙市区从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出发,丰富和修订新的德育课程教材,进一步突出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同时从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国情教育等方面精选学习主题,让学生参加德育活动课程实践,在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走进人生的过程中,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自我、个人与自然、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区、个人与学校、个人与国家、个人与世界的关系,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积极实践活动式德育课程。
我们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建立以学校组织或学生自我设计的实践活动为中心的活动式德育课程。活动坚持宜“小”不宜“大”、宜“近”不宜“远”、宜“活”不宜“乱”、宜“实”不宜“虚”,使学生得以丰富体验,锻炼意志,践履道德,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道德认知和思维能力,促进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实施活动式德育课程也需树立大德育观念,活动不应仅仅局限于狭小的校园,而应消除学校与家庭、社区间的界限,让学生进入广阔的社会生活,获得完整的道德经验,促进道德的全面发展。
2.建立开放型、多元化的学校—社区互动育人模式,形成德育合力。
为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着力于整体规划学校德育,把纵向的高中、初中、小学三个系统与横向的学校、家庭、社区三个系统整体考虑,合理配置,努力优化学校、社区育人资源。为了沟通学校与社区的联系,区委、区政府选派五名学校干部到街道担任教育科长,选派十名教师到居委会担任副主任,由街道党委任命,两年一轮换,负责社区德育资源的整合,联系社区各单位与学校共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形成学校社区教育一体化。经过努力实践,基本建立了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以社区教育基地活动为补充的开放型、多元化的学校—社区互动育人模式,形成了德育合力。
3.开展主体性德育实践。
我们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主体”作用,在师生双向互动,共同参与的基础上,广泛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4.开展生活化德育实践。
(2)设立“红领巾广播站”心育辅导专题节目继红领巾“阳光心理辅导站”成立后,我们又在大队部的红领巾广播站中设立了每月一次的“心育辅导”专题----送你一束“阳光”给你一个好心情“月月谈”节目。在这个节目里,我们不仅教给同学们一些优化心理品质的办法,还进行一些个案剖析、或针对同学提出的一些问题进行解答,同时,我们还请队员们自己把在学习生活中积累的一些成功经验、失败教训介绍给大家,自己教育自己。
为心育构建一个宽松和谐、积极健康的良好氛围。
(3)确定中队心育活动时间,开设“心育课”少先队中队是队员们学习生活的集体,利用中队组织心育活动,具有针对性强、容易组织的特点。故我们规定每周五的晨会为各中队心育活动时间。根据市教科所提供的实验课本中的心育内容进行组织,受到同学们的欢迎。
(4)成立心育活动特色小组
我们在六年级学生中成立了一个“好朋友互助协会”,这个互助协会,专门帮助“问题人物”分清是非,正确地认识自我的同时学会战胜自我,找回自信,在班级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德育校长是协会的会长。每月1--2次集会(开始每月二次,正常后每月一次)一次集会一个主题,一次集会解决一个问题。我们这个协会中的同学,通过“同学眼中的我”、“夸夸我自己”(找优点)“我进步了”、“我能行”等几次座谈,均有了明显的长进,其中有九个同学(共十三人)获得奖励。
我们还有的中队,有意识地把“脾味”相投的同学编在一个小组,通过测试了解自己性格的优劣,然后针对自己的弱势,有目的地进行“自我改造”。如性格内向,胆小怕事的同学,通过成立“服务小分队”走上街头、敬老院等处学会为他人服务,进行“练胆子”训练;对好静怕羞的同学,鼓励他们参加学校的文艺训练班,通过学唱学跳,为同学们表演节目,改善自己的“本性”等等。这样的一些活动,不仅活跃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且使同学们心理品格在活动中得到了潜移默化的优化训练。
(二)结合主题队会教育,增强心育之效能
主题队会是少先队组织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之一,在心育的过程中,通过主题队会,渗透心育内容,增强心育之效能,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因此,我们在组织大中队活动的过程中,十分注意把外在的灌输教育有意识地与学生的心理需要结合起来。
如我们在对高年级进行理想教育时,请共建单位的南邮大学生为同学组织了一次“理想之光----我成功的秘诀”主题报告会,报告会上大学生们以自己各自不同的亲身经历,从不同的角度谈自己的奋斗过程----来自农村的考生讲自己怎样在贫困中发愤努力学习的,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则谈自己在高考一次不中后,如何在挫折中自强不息,战胜自我的;有讲自己成功的学习经验的,也有讲自己怎样从“丑小鸭”变成今天的“金凤凰”的;还有谈考场上如何调节心态,顺利过关的。大学生的精采演讲,让同学们懂得:一个人要获得成功,必须要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一个缺乏自信心、进取心及耐挫力的人,是很难实现自己的理想的。这样的报告会既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理想教育课,也是一堂生动精采的心育课。
我们三年级中队在同学们跨进三年级时,组织了“我长大了”的主题队会,搞了一个“第一次”系列教育活动,以强化同学们在跨进中年级之际,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做好二、三年级的过渡适应,让学生热爱同时向往三年级的学习生活,在新学期开始的时候,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位置)。让同学们在无数个“第一次”,不断地完善自我。
通过主题队会活动的形式渗透心育内容,淡化了教育痕迹,却深化了心育的效果。
寓心育于活动之中,强化心育之实效
活动是少先队组织的生命力,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以少先队员组织的各项活动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心育,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无疑是一种极好地组织形式。
(1)以“五自”活动为基点,优化学生之品格
自全国少工委在少年儿童中,开展“跨世纪雏鹰行动”以来,我们大队部提出以“五自”活动为基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优化学生之品格的要求,通过组织各种专题常规活动,形成以活动训练为主促心理素质提高,全面深化“雏鹰行动”的主题活动----①建立了城乡少先队员互访制度:每年组织我们的队员下乡与农村的同学同吃同行同活动,体验农村生活一次,邀请结成“手拉手”对子的农村同学进城数高楼、走天桥、看电影、通过互访,让同学们学会交往,增强适应能力;②成立“少年军校”:规定三年级以上的中队每年开展一次军校活动,三个半天时间,除组织参观军营,听战士作的报告会以外,还要接受的训练,过一过军营生活,了解军人的苦与乐,有意识地让他们吃点苦,受点累,以磨练其意志品格;③举办夏令营:利用每年暑期、举办各种专题的夏令营,如文艺夏令营,军事夏令营,迎宾夏令营等,吃住集中,生活完全自理,实行全封闭的训练,既培养学生的自理、自立的能力,也是对学生心理素质一种考验。④走出校门,为社会服务:几年来,我们充分利用周边单位的优势,逐步建立了学工、学农、学军等基地让学生通过参观、学习参与服务等活动,让其得到锻炼和提高。还通过定期访问敬老院,为老人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学会同情、关心他人,从而达到培养其完整的个性,高尚的人格。
(2)以开展体育游戏活动为切点,优化学生人际关系。
游戏是学生熟悉且喜爱的一种合作性很强的活动形式。游戏既包含着合作,也存在竞争。有竞争,也就意味着有成功也有失败,一次次合作成功的喜悦或竞争失败中的不甘心,都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一次磨练一次考验。故我们在组织体育游戏的活动时,既把它作为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的需要。通过游戏,让学生在集体中正确认识自己的同时也去理解他人,通过开展游戏的过程中的与他人合作,学会与他人相处、交往、感受集体给自己带来的的欢乐与微笑,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此,我们在注重提倡各中队要加强平时的游戏活动的同时,大队部把每年元旦庆祝活动定为全校的“游戏节”。
进行全校二十七个班级(中队)游戏活动大汇展。九六年元旦我们搞了“游戏大观园”,九七年元旦我们组织了“高高兴兴做游戏,欢欢喜喜迎九七”的大型游戏展示活动,并组织了最佳游戏组织奖和最佳游戏设计者的评选,旨在取游戏之形式、达心育之目的。
(3)以开展艺术活动为突破口,陶冶学生之情操
爱唱爱跳是儿童的天性。抓住学生这一特点,我们注重从开展艺术活动,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入手,促使学生个性特长得已最充分发挥的同时,促进其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在不同的“领域”中找到用武之地,让“丑小鸭”通过美的训练,找回自信与自尊。
我们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与市歌舞团合作为同学们办起了舞蹈、声乐、器乐、及书法、绘画等兴趣班,每个同学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修其中一到两项。
对艺术班的成果,每年通过校园艺术节的形式,向教师、家长、同学们汇报展示。
对在艺术活动中,涌现出的一大批特长生,我们通过评寻优秀学员”、“校园小百灵”,进行表彰。因此,我们还把每年的“六一”应祝活动定为“校园课本剧大汇演”,所有的课本剧均由各中队自编自导自演,并评选最佳课本剧编导奖和表演奖。还把每年的十月定为“金秋艺术节”,届时同学们都把自己的最得意的作品----或字画,或歌或舞,或拉或弹献给老师同学及家长。此外,我们大队部还通过各种队干部培训,培养了一批“声乐小指挥”、“播音小百灵”等艺术特长的小能人。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培养同学们有着广泛兴趣爱好及个性特长,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们鉴赏美的能力,为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服务。
(三)把握教育契机,强化心育活动的时效性
教育契机,它常表现为一种特定的教育环节和某一特殊的生活瞬间,因此,把握好教育契机,对强化心育活动的时效性是十分重要的,在组织大队活动中,我们十分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时机:
(1)抓新学期开始之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是怀着要好好学习的真诚愿望来上学的,这点愿望好比是一点明亮的火花……但这点火花是微弱的、毫无保护的,因此,也最容易熄灭。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在一开学抓住这儿童赖以获得成长和发展的“火种”,为学生创造一个乐于进取的环境,促使其在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就有充分的信心去完成今后的任务。故我们大队部在每学期的开学典礼上或以新学期献辞、或以向全校同学发倡议书的形式精心安排好新学期的第一次集会的内容,以期待同学们建立起自信和自尊。
(2)抓评选干部之际----在学生的心目中,当上队干部是了不起的。抓住这一特点,每年的大中小队干部选举或评“优少”、“三好生”或特长生“小百灵”的产生,我们全部采用通过演讲“自荐”,再中队推荐,大队选拨的形式来进行,让广大的同学在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中,积极自觉参与的过程中,认识自我价值,建立起自信、自尊、自强的人格。
(3)抓考试前后的心理疏导----考前焦虑,考后兴奋是多数学生表现的一种心理状态。因此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考前自我调适的方法指导,是最好的心育时机。而考试过后,引导学生对自己考试情况进行正确地归因,都是我们的教育内容。
(4)抓校园活动开始之日----校园内月月有或竞赛、或表演、或接待参观、听课、或外出活动;每次活动前的动员、教育、要求,都是教会学生如何保持良好地心态以不变应万变,表现最完美的“我”。
(5)抓典型的人物宣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利用学生一般崇敬英模的心理,引导他们向英雄人物学习,自觉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如我们请来拾十佳少年”来校跟同学们见面,举办“报告会”、“十佳少年”们所讲述亲身经历(如有智逃魔掌获新生的、有战胜病魔自强不息的、还有舍己救人的等等)都是一堂最生动有效的心育课。
(6)抓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如奥运会、亚运会等体育赛事都是学生十分关注的大事。运动员为祖国夺得每块金牌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即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超的竞技水平才是夺取金牌的根本保证,邓亚萍的成功、男足的惨败都是活生生的最好的心育教育材。
(7)抓社会热点新闻发表之时----如加拿大冒险家杰伊·科克伦在三峡夔门走钢丝,横跨长江一举成功,让同学们在赞叹其成功的同时,也领略了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巨大成功。
如果我们在工作中,能够敏锐而准确地把握这些特定的教育“环节”和特殊的生活“瞬间”转瞬即逝的教育契机适时而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就能大大提高我们的心育时效。
在进行发挥少先队心育功能研究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认为,在对小学生心育的时候有这样三个方面应当注意的:
(一)要体现学生为主的原则
“一切成功的教育莫过于少年儿童主动的自我教育,自我要求,自我完善”。
故在对学生进行心育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少先队员的自主性原则,让学生通过参加少先队组织的各项活动,达到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效果,其优势大大超过教师的说教。
(二)要体现渗透性原则
小学生年龄偏小,仍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时期。根据其的心理特点,心育不仅靠教师的知识传授,简单地说教是不行的,要重视强调潜移默化,从兴趣入手,注意把学生的心理需要与心育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渗透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和少先队的活动之中,以促进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
(三)要体现针对性原则
Abstract:Bodylanguageiselementsofnon-verballanguageincommunicationalbehavior.Itplaysanimportantroleindailycommunication.Likeourverballanguage,bodylanguageisalsoapartofourculture.Butnotallbodylanguagemeansthesamethingindifferentcultures.Accordingtothecharacteristicsofbodylanguage,thispapertriestotalkaboutitspragmaticfunctioninthedailycommunicationwiththepurposeofthesuccessfulcommunication.
KeyWords:bodylanguage;pragmaticfunction
1.引言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同时,还常借助于诸如手势、面部表情、身体动作等一系列非语言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这种用体态来传达一定信息的无声语言在语言学上称作身势语(gesturesandposes)。因此可以说,对话语含意的推导和理解不能仅仅只依赖于话语自身的言语特征,还应观察和透析说话人非语言的体态特征。因为说话人的意图有时不是通过言辞的表达,而是通过姿势、、面部表情的变化来传递的。由此可见,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只有预先了解某些身势语在对方文化背景下的特定含义,才能在交际的同时破译对方的身势语,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对方的意图,更好地进行有效的沟通,使交际更简单、更成功,不至于引起不必要的误解。
2.身势语的语用功能
2.1身势语在交际中的合作原则
人们在交际时能以身势语表达言外之义,听话人能从身势语理解言外之义,身势语的言外之义是语用学的研究范围。语用学依据语用原则从不同角度研究人如何运用语言。非语言交际也必须遵守这些准则,才能使交际双方成功交际。身势语与会话合作原则之间仍存在密切的关联。这种关联,简而言之,就是身势语对合作原则中的各项准则具有一定的调理补足作用。也就是说,当合作原则的某项准则在交际过程中失调时,可由身势语来加以弥补。身势语可以起肯定、加强、补足、重复、调整、反驳或代替语言的辅助作用,以极强的语境敏感性,准确无误地传递信息,增强表述力度,行使语言交际所不能行使的功能,表达特定的意义,进而传递特定的用意,达到交际目的。
具体来说,身势语是美国哲学家Grice会话合作原则(CooperativePrinciple)的进一步运用。
2.1.1对量的准则,补充其信息量的不足
量的准则(MaximofQuantity)包括有两条次则:a)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内容;b)所说的话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内容。当交谈内容所提供的信息量不够时,身势语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起到填充的作用。例如:
(1)Theoldmanreacheddownandpickedupadoublehandfulofthesoil.Hesaid,“Thisistheland,son.Thisisit.”Thenhesmelledthedirt.
如果我们只听老人说:“Thisistheland,son.Thisisit.”并不能深刻体会到他的这句话中有什么特殊含义,但我们看到他“捧起一把泥土”,说完话后又用鼻子“闻了闻”泥土的芳香,他一系列的非语言交际信息生动、形象地表达出老人那种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对土地的挚爱。我们可以看出手势动作的描绘弥补了信息量的不足。
2.1.2针对质的准则,鉴别其信息的真假
质的准则(MaximofQuality)要求所说的话务必真实。它也包含两条次则:a)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b)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注意到,某个人一旦说的是假话,他的身势语会不由自主地将其谎言戳穿。例如:
(2)(Content:TheyoungmanwitheightyfrancsinvitedthewomantohavetheluncheonatFoyot,themostexpensiverestaurantinParis.Afterthewomanorderedabeautifulsalmon,alittlecaviare,champagne,theyoungmanaskedwhethershewantedanymore.)
Thewomansaid:“No,noInevereatanythingforluncheon.Justabite,Ineverwantmorethanthat,andIeatthatmoreasanexcuseforconversationthananythingelse.Icouldn’tpossiblyeatanythingmoreunlesstheyhadsomeofthosegiantasparagus.”
Theyoungauthororderedtheasparagusforthewoman.Whentheasparagusappearedhewatchedherthrustthemdownherthroatinlargemouthfuls,
从对话和身势语中我们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毛姆笔下的女崇拜者的性格特点是非常虚伪,表面上她什么都不吃,为了谈话才吃一点点卢笋,实际上,她大口地(inlargemouthfuls)将卢笋往肚子里塞(thrust)。
2.1.3针对关系准则,代替言语信息
关系准则(MaximofRelevance)指的是交谈话题要有关联,要切题。有时看似前言不搭后语的一段话语或一段对话正是靠身势语才得以串联。例如:
(3)A:What’sthematterwithyou?
B:(closinghiseyes,shakinghishead)
A:Doyoufeelill?
B:(touchingthepitofhisstomach,nodding)
A:Letmetakeyoutothehospital.
B:(wavinghisrighthand)
A:Youmustseeadoctor.Notasingleminuteistobelost.
B:(coveringhischestwithhishands,tiltinghisheadtooneside)
A:Iamgoingtocallataxi.Iwillbebackinamoment.
B:(standingupwithdifficulty)
A:Letmehelpyou.
以上是两个人的“对话”。我们之所以要在对话上加上引号,是因为严格地讲,只是A一个人在说话,B一个字也没讲。然而,这的确是不折不扣的对话,因为两个人都明白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尽管B没讲话,但也没妨碍两人之间的交流。B感到不舒服,在这特殊的情况下,使得他不能用有声的语言进行交际,他只能用非语言信息代替语言信息的发出。他“手捂胸口”,“点头”,证实了A对他病情的猜测。他“摆了一下右手”,是想说他不想去医院,但他确实支撑不住,又不想麻烦A,于是他“艰难地站起来”想自己走。在交际过程中,B的那些“手捂胸口”、“点头”、“摆手”、“摇头”等身势语都清楚地表达了一定的意思,使其互不关联的前言后语得到了衔接。
2.1.4针对方式准则,澄清其模糊不清的表达。
方式准则(MaximofManner),简而言之,就是所说的话要清楚明了。它由四条次则组成:a)避免晦涩;b)避免歧义;c)要简练;d)要有条理。然而,交际过程中有时却仍会出现不借助身势语便难解其意的话语。例如:
(4)(在圣诞前夜,当作者看到老人因买不起布丁只能在商店品尝时)
Author:“Pardonme,sir,willyoudomeafavor?Letmepurchaseyouoneofthesepuddings.Itwouldgivemesuchpleasure.”
Oldmanjumpedbackasifhehadbeenstung,andthebloodrushedintohiswrinkledface.“Excuseme,”hesaid,withmoredignitythantheantherwouldhavethoughtpossibleconsideringhisappearance,“IdonotbelieveIhavethepleasureofknowingyou.Undoubtedlyyouhavemistakenmeforsomeoneelse.”Andwithaquickdecisionheturnedtotheshopgirlandsaidinaloudvice,“Kindlypackmeupthisonehere.Iwilltakeitwithme.”Hepointedatoneofthelargestandmostexpensiveofthepuddings.
这句话如果不付诸一定的身势语,的确令人不知老人的如此自尊。但一旦看到老人说话前的身势语(jumpedback,thebloodrushedintohiswrinkledface),我们对其话语的真正含义便会恍然大悟,老人为了挽回面子,拒绝施舍,不得不买自己并不需要且付不起的大布丁。
2.2身势语是情感的表露
身势语作为伴随语言手段通常表示的是说话人的心理活动和真实情感。情感表露指用面部表情和各种体态动作表达内心的思想情感。人是有情感的,情感表露是人的本性。
曾有美国学者专门研究出人面部的10种情感表露:兴趣、喜悦、好奇、恐慌、愤怒、悲哀、厌恶、鄙视、困惑和决定。如,有的人获知所期盼的好消息时眉开眼笑,有的人遇到挫折时垂头丧气,有的人失去亲人时痛哭流涕.这些都是身势语表露内心情感的实例。一般来说,身势动作,特别是面部表情,是人自然、本能的表现方式,语义的显现性很强,表达的思想更真实,流露的情感更准确,难怪在一定的情景中,人们有时更相信非语言交际。所以,人的面部是心灵的镜子,是非语言交际的有力工具。
2.3身势语是心理活动的反映
身势语的反应动作是指人们在一定场景下做出的适应性动作,这是对客观情况做出习惯性和机械性的反应,它可以反映交际双方诚恳、欺骗、撒谎、友好、愤怒、权势、高傲、无礼、拒绝、不安、失望等等的心理状态。也可以说,是说话人说话时其主观态度的真实表露。我们知道,话语是人们某种心理的外在泄露,身势语则由于与话语出自同一个心理活动而成为同一种心理活动的应映,这就需要两者在相关的情绪或情感中求得和谐。如,人在紧张时手脚会抖动,这种动作是不自觉的和下意识的,但是在客观上行使交际功能,传递动作者的某些信息,如紧张、焦虑、愤怒、不安、失望等。请看下面的描写:
(5)Todaywasanoldlady’seightybirthday.Shewaslookingforwardtowaitingforherdaughtertocomeandsendaspecialgift.Butatlastshereceivedandopenedanenvelopfromherdaughterwithacheque.Thechequeflutteredtothefloorlikeabirdwithabrokenwing.Slowlytheoldladystoopedtopickitup.Herpresent,herlovelypresent.Withtremblingfingersshetoreitintolittlebits.
“slowly”一词可看出:一则表达了老人通常的动作特征,再则我们可以体会出另一层含义:老人始料未及,期望落空,在一度愕然中,动作有些迟钝和机械,思维仿佛在此已经凝止。另外,老人用颤抖的手(tremblingfingers)把女儿邮给她的支票撕得粉碎,从老人的身势语,我们可感受到老人期望、等待、失望、绝望、愤怒的心理变化。
2.4身势语是双方交流的纽带
身势语的调节动作指说话双方为了调节彼此之间的交际行为而做出的体态动作,这是一种非语言的反馈,是双方成功交流的纽带。如,听话人不断地向说话人点头,表示一直在注意听并听懂了,同时鼓励说话人继续讲下去;听话人困惑的眼神表明没有听懂或未能听清楚,意在提醒说话人重复或更详细地讲述。可见,非语言交际通过各种身势动作,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像词语一样在特定语境中表达特定含义。非语言交际涉及到人的每个感官,而且大多数是有行为动作的。这些行为动作或者是生理性的条件反射;或者是约定俗成,规约化和大众化;或者是程序化,如微笑时眉目舒展,痛苦时愁眉苦脸;或者被限制在身体所共有的有限范围内。
2.5身势语可推导说话人的会话含意
身势语可以用来表达说话人的意图,即通过体态动作来传递一定的会话含意。这种传递方式主要有两种:故意让身势语与话语内容相悖和故意以身势语来替代话语。
2.5.1故意让身势语与话语内容相悖。
通俗而言,就是说话人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外一套,其用意就在于,利用身势语来否定他向听话人所发出的话语信息,或至少让自己的身势语不同于所说的话语内容,并希冀听话人意识到这一点,即只有与话语内容相悖的身势语含意才是说话人的真实含意。例如:
(6)Boy:Doyouloveme?
Girl:No.(Kisshim)
对话中的“No”本是对一句问话的否定,但说话人的身势语“Kisshim”却将话语的内容给否定了,伴之而来的反倒是由身势语引发的“我爱你”的含意。
2.5.2故意以身势语来替代话语
说话人在交际过程中.故意以身势语来替代话语,具有许多意义。例如:
(7)Whenmymotherlostherjobthatshefoundatherfourthattempt,shewasintears.Shesaidtome:“Iguessweallhavetofailsometime.”Icouldsenseherpain.Atthatmoment,Ireachedoutandputmyarmsaroundher.Shebrokethen.Sheputherfaceagainstmyshoulderandsobbed.Iheldhercloseanddidn’ttrytotalk.
作者(十七岁)看到母亲因失去工作而伤心时,一句话也没说,只是伸开双臂(reachedout),仅仅地搂住母亲(heldherclose)。这一意味深长的身势动作所引出的含意,使我们感受到儿子多么懂事,在母亲受伤害、失败时,以恰到好处的方式去安慰母亲。“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由此跃然纸上。
由此可见,身势语交际信号可以肯定、加强、补足、重复、调整、反驳或代替语言,以极强的语境敏感性,准确无误地传递信息,增强表述力度,行使语言交际所不能行使的功能。人们用特定的内容和具体的身势动作表达特定的意义,进而传递特定的用意,达到交际目的。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身势语属于非语言交际系统,它不仅与语言同时参加交际过程,相互支持,相互制约,传递丰富、微妙的信息与情感,行使独特的功能。在交际过程中,身势语和语言在思想中融为一体,共同表达具体的内容。身势语赋予思想符合说话时场景的独特性,身势语使这种独特的思想符合社会交际的形式标准。身势语把无形的思想与心理形象直接转化成动态的感觉、视觉形象,达到语言交际难以取得的效果。而且与语言交际理论密切相关,涉及到交际场景、交际者双方的社会文化与心理特征。处于各国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的非语言交际,既有共性又有差异,这主要是不同的民族文化赋予非语言交际绚丽的色彩。非语言交际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心理现象,它在社会交往中充当媒介,和语言交际一样,都必须遵守合作原则,也都与人的思维和认知关系密切。目前,非语言交际的系统理论尚未完全形成。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国际交往的不断增加和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渗透,加强非语言交际的研究势在必行,前景可观。
参考文献:
[1]钱冠连.面像身势与话语必须和谐(J).《外语教学》,1989(2)。
1什么是数学文化
文化,从广义来说,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按照这样的理解就可把一切非自然的,即由人类所创造的事物或对象都看成文化物。由于数学对象并非物质世界中的真实存在,而是人类抽象思维的产物、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数学不仅是关于数的世界、形的世界或更广阔世界的科学,数学还是一门充满人文精神的科学。因此,数学就是一种文化。
数学是一种文化,是20世纪60年代数学教育界提出的一种新观点。最早系统提出数学文化观的是美国学者怀尔德(RWilder1896-1982)在他的著作《数学概念的进化》和《作为文化系统的数学》中从文化生成的理论、发展理论等方面提出数学文化系统的概念及有关理论。怀尔德认为数学是一个由于其内在力量与外在力量共同作用而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的文化系统。数学文化即由数学传统及数学本身所组成,怀尔德在书中明确列举了影响数学文化发展的11种力量。它们是[1|:①环境的力量;②遗传的力量;③符号化;④文化传播;⑤抽象;⑥一般化;⑦一体化;⑧多样化;⑨文化阻滞;⑩文化抵制;?选择。从这11个方面可清楚地看到,数学文化的发展并非是自生自灭的封闭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系统,社会文化为数学文化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
当今世界在各门科学日益数学化的趋势下,数学作为科学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数学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数学又从一般文化的发展中汲取营养,受到所处时代的文化的制约。正如音乐不仅仅是音符节拍,绘画不仅仅是线条和颜色,数学也不仅仅是一些公式、规则、方程式的堆砌。数学和其他人类创建的文明一样,也具有特定的文化价值。数学的确定性、简单性、深刻性、抽象性和自我完善性,在促进人类思想解放、使人类摆脱宗教迷信、不断创新的历史等都有许多功绩。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学教育就是数学文化的教育,在数学文化观下的数学教育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2数学教育的目的
著名的美国数学史学家M克莱因(M〇ikie1908-1992)在《西方文化中的数学》中指出12: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并驱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也正是这种精神,试图决定性地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试图回答人类自身存在提出的问题;努力去理解和控制自然;尽力去探求和确立己经获得知识的最深刻和最完美的内涵”因此,充分认识数学文化及其教育价值,确立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新教育价值观,是全面实施数学教育的崭新课题。
数学是科学发展、人类文化发展的灯塔。数学,作为各级各类学校最广泛的学习科目数学教育的意义不仅见之于物,还应见之于人。数学教育研究的核心课题之一,是要把人类创立的数学文明中的精华部分,以符合时代精神的方式,构建数学课程,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引导,让学生理解、吸收和掌握优秀的数学|31。数学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数学教育的价值首先应从认得发展方面去衡量。对所有研究和教授数学的人们来说,明了数学的人文精神教育价值是非常重要的。
数学教育的功能和任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提供给学生一门技术性、工具性的学科,以适应今后生活及工作的需要;其次,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人们的科学素养。但是,也不得不承认,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人对数学的感悟和应用是千差万别的,那么其中是不是有一个共同的东西可以让每一个人都能够终身受益呢?
传统的数学教育,强调的是学科知识的逻辑性、科学性及完备性,让学生见到的是一个个完美无暇的果实,难有机会见到繁枝茂叶,更见不到满山遍野的鲜花。数学,作为人类社会财富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社会进步的产物,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化人性、陶冶心灵的功能。
3数学文化的教育功能
“数学学科并不是一系列的技巧。这些技巧只不过是它微不足道的方面:它们远不能代表数学,就如同调配颜色远不能当作绘画一样。技巧是将数学的激情、推理、美和深刻的内涵剥落后的产物……。数学在形成现代生活和思想中起重要作用……”“数学一直是形成现代文化的主要力量”14。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的教育功能,而数学文化观下数学的教育功能中除了教会学生掌握这门工具之外,还通过数学文化对学生进行其他方面的培养,使学生学会怎样做人,怎么立足社会。当然这不同于政治理论的灌输,更不是对数学知识贴标签,而是挖掘数学知识的思想内涵,将教育的内容渗透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一这就是数学文化的教育功能。当然,这也是深层理解和消化数学知识的需要。那么,数学文化观下的数学教育包括哪些主要的教育功能呢?
3.1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
开拓、创新精神是人的创造性的体现,而数学是人类理性文明高度发展的结晶,体现出人的巨大的创造力。同时,数学又是人类创新的锐利工具。无论数学知识的应用或是数学知识的发展,都需要研究新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恰如其分地分析,并由此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这里没有现成的答案可循,需要某种程度上的创新,而这种创新能力的培养,正是我们的教育目的之一。学习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正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一个具有高度创造力的人是利他主义的,精力旺盛的,刻苦勤勉的,百折不挠的。创造,它能使人获得一种满足感消除受挫感,因此给人提供了一种对于自己以及对于生活的积极态度。致力于创造精神的培养和教育,乃是教育工作者最大的责任和义务,而要启发人类独有的这种高贵的品质,莫过于妥善利用数学教育。
前苏联著名物理学家卡皮查(KaitaPeterLenidovicji1894-1978)认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最合适的学科是数学和物理。纵观整个数学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种创造的演化史。如果没有创造,没有数学家的创造活动,数学就不会发展,历史的时钟将会倒退数千数万年。贯穿于数学理论中的无限、非欧几何、极限、变量、微分、积分、概率等等,无不闪 题为例,它向人脑提出的挑战,激发了人类想象力,是思想中任何其他单个问题都无法比拟的。无限显得既生疏又熟悉,有时超出我们的领悟能力,有时又自然而易于理解。在征服它的过程中,人也砸碎了将自己束缚在地球上的镣铐。为了实现这一征服,需要调动人的一切能力一人的推理能力、诗一般的想象力以及求知的渴望。因此,数学对培养创造精神具有独特的作用,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只有充分展示数学知识的深刻内涵,实现对人的素质的培养,才能算是名副其实的教育家。
32有利于理性思维的发展
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duaujiHBaHOBnqK_hmh,1875-1946)兑过,“数学是思想的体操”,说的就是数学对培养严格的逻辑思维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深刻地表明数学可以训练一个人的思维。尽管大多数学生将来不会成为数学家,但是条理性、逻辑性作为一种文化素质对他们将来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是需要的。
“抛弃理性思维的倾向是群众不安定和政治不稳定的标志”理性思维是一种历史的、科学的、富有哲理的思考,是批判的思维,是求异或创造性的思维,是一种在更高层次上进行的道德推理。在数学教育中,数学科学是培养人们理性思维素质最有效的学科。数学是人类思维所能达到的最严谨的理性。正是通过数学,引入了理性,从此人们才有可能开始靠理性,而不是凭感觉去判断是非曲直。由数学精神产生的这种理性、确定性、永恒的不可抗拒规律性等一系列思想,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数学中理性的思维、讲逻辑证明就是要言必有据。但是,世上所谓“证明”,其目的是为了说服别人相信某个真理,而说服人的方法有许多种,不能也不必都用逻辑方法。例如
■引用权威人士的话证明是真理。
■举例说明,使人相信。
。以多数人的意见证明某事正确。
■用历史材料证明。
。用观察、实验证实。
。举不出反例,故而该事不能不真。
其实,大多数的“使人信服”的证明,都出自以上几种情况。这些都是有效的证明方法,只不过在数学的理性思维下,由逻辑证明得到的结论在某体系内是绝对正确的、无可辩驳的,而上述证明方法则可能出错,不能完全使人信服。“举个例子就是证行的,使用数学式的逻辑证明毕竟还是少数。
33有利于数学精神的渲染
踏实细微、严肃认真、精益求精的良好作风是人的高尚品质的具体呈现,而数学文化在数学科学中所渲染出的数学精神、思想和方法正是人们数学活动的延续,是培养人的高尚情操、改善人的心理素质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数学学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的学习来感受数学精神、思想和方法的熏陶,提高思维能力,培养意志品质,并且在学习、工作、生活等诸多领域使得数学精神发扬光大。
例如在英国的大学里,律师专业的学生被要求学习许多数学课程,这是基于经过严格的数学训练后,能够使人养成一种坚定不移而又客观公正的品格,形成一种严格而又精确的思维习惯考虑的。同样,在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也开设有数学课程,其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是基于使学生养成严谨分析问题的习惯,使学生具有把握军事行动的能力和适应性,从而为他们今后驰骋疆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事实上,学习数学的人都有这样深刻的体会,数学的学习常常需要对问题进行仔细分析、深思熟虑,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热爱数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耐心、毅力与对事业的执着精神。数学的思维方式、数学的文化精神能使人养成周密、有条理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良好的数学文化素养也为人的一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4有利于培养科学的审美观
数学文化的教育有利于美育教育和科学教育相结合,培养科学的审美观。人们对美的理解各不相同,但总之美和完善、完美、和谐、秩序等相联系。而数学及数学文化对世界秩序和内在结构的精确描述,使之成为美学四大中心建构(史诗、音乐、造型、数学)之一,具有极其丰富的艺术内涵和审美价值。数学之美主要体现在对称美、简单美、统一美、和谐美、奇异美,以至数学常常被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形态一数学美而为人们所普遍欣赏和追求。
正如数学家庞加莱(HP〇ncr1854-1912)所说,数学中的美“就是各个部分之间的和谐、对称、恰到好处的平衡。一句话,那就是秩序井然,统一协调,……”事实上,数学发明创造的实质也就是对这种数学内在美的深刻认识。中学数学是数学学科的基础知识,虽然不能完全反映数学本质的全 当充分。例如,数学符号以简洁的外形表示丰富的内涵,给人以美的感受。符号na表示a+a+…+a(nt)等,都是简洁的外形表示了复杂的内容。中学数学到处都可以发现对称美: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的,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的等。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aX+bx+c=〇的判别式A=b-4&当A>0时方程有两个不等实根;当A=0时有两个相等的实根;当A<〇时方程无实根,体现了内在的和谐统一。集合论中的悖论是对奇异美的追求,而公理化方法是数学抽象美的高层次显示。因而,数学及其文化之美能熏陶人、激励人,并形成一种高雅的审美情趣。
危机管理能力是公共管理人才处理公共危机事件所应具有的一种能力。现代社会,挑战与机会并存,高速发展的社会也必然存在诸多的社会问题,问题与矛盾的积聚一定情况下使公共管理危机频发。因此,公共管理人才必须具有一定的危机管理能力,沉着应对危机,理智化解危机,这是保障公共服务质量的重要能力。综合协调能力是公共管理人才服务能力强弱的直观表现。作为公共管理人员,经常要面对处理政府部门、企业、以及事业单位和非营利部门之间相互关系的工作,面对的服务对象十分广泛,服务对象也较为复杂,要求具有极强的综合协调能力,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服务。
2转变人才培养方式,促进公共服务能力提升
加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中的公共职业伦理教育,加强公共管理专业理论研究、改进公共管理人才教学方式方法,全面促进公共服务能力提升。
2.1强化公共管理伦理教育;树立正确的公共管理价值观公共管理活动需要协调好个人利于与组织利益、组织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相互关系,公益思想、正义观念等公共伦理观念的培养尤为重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突出公共管理中“公”的价值理念,公私分明、勤政为民等理念,强化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理念,是促进其公共服务能力有效发挥的保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这门学科它的重要特点是思想教育和语文教学的辩证统一。”辩文识字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任何学科都离不开语文知识的积累,数学解题审题需要语文知识,物理的证明归纳也需要语文知识,如不掌握一定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你任何学科都不可能学好;思想教育更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它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磨炼道德意志,匡正道德行为,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心灵。两者相辅相成,既教书又育人。
一、加强小学语文教育的德育功能势在必行
1.加强小学语文教育的德育功能是实现小学德育目标、促进小学德育工作开展的需要
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中指出,小学阶段的德育目标是:帮助小学生初步培养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初步养成孝敬父母、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乐观向上的性格。所以,在进行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根据小学德育教育的目标要求,有针对性地对语文教学的一些内容进行强化,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道德水平,从而能够更好地实现小学德育目标。
2.加强小学语文教育的德育功能是完善小学德育内容、充实小学德育手段的需要
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中指出,小学阶段的德育内容是:开展热爱学习、立志成才教育,开展孝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教育,开展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开展热爱劳动和爱护环境教育,开展尊重国旗、国徽,热爱祖国文化的爱祖国教育,开展社会生活基本常识和安全教育。从小学阶段德育的内容来看,教育部确定的六方面内容,是对小学阶段德育的宏观规定,需要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细化,使之具有可操作性。而这些内容,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都或多或少的有所体现,并且具体化、直观化。因此,加强小学语文教育有助于完善小学德育内容。
二、加强小学语文教育的德育功能草船借箭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多数课文能体现文以载道、道以文盖的原则,但小学语文教师如何能在漫长的教学中做到既能讲文又能传道的有机渗透呢?在此本人结合多年语文教学实践,谈三点体会。
1.课前分析好每篇课文的重点渗透内容
德育渗透的内容很广泛,它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品质教育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小学语文课几百篇文章中无不涉及,但偏重不一,教师必须在课前推敲斟酌,找出渗透重点。如,政治教育包括: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等;道德渗透包括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助人为乐等;心理品质渗透包括: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意志、情操等。有了这些渗透重点,教师就能在备课讲课作业布置等一系列教学环节中进行有的放矢教育,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显著提高德育教学质量。
2.课上灵活运用渗透方法传道育人
语文课堂具有形象性、情谊性、动态性等特点,把握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流动的过程,有机渗透生命情感的教育,使生命个性得到生动活泼的展示。好的教学素材必须用高效可用的教学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地达到预期效果。常用的渗透方法有“设身处地”的方法:通过采用心理换位的方式,使学生在心理上改变角色,这样可使其与作者、主人公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容易把对文章中的思想内容学习变成自己的体验与感受;“身临其境”的方法。有一些课文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接收、理解。这就需要准备充足的挂图、教具,使教材内容变为直观的东西,以此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加强印象。口而诵,心而为,只有学懂课文,德育渗透才有效果。
3.课下偶尔布置实践作业,将德育教学渗透到生活中
可以在学完赞美父母的文章后,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去给父母捶背、洗脚,吃完饭后主动刷洗餐具等实践作业,让他们感受到父母劳作的艰辛和操持家务的劳累,这比课堂上的说教更有教育作用;也可以在学完赞美清洁工阿姨的文章后,组织班级去街道义务清洁,让他们体会到清洁工阿姨们工作的辛劳,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完善的人格可促进家庭、学校、社会,和谐,匡扶正义,惩恶扬善,并对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起着导向、动力作用,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也是我们语文教学者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D9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07(2011)04-00056-06
[收稿日期]2011-06-23
[基金项目]山东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2010ZDGGTD03。
[作者简介]1.朱伯玉,男,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民商法与经济法研究。2.徐德臣,男,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民商法与民事诉讼法研究。(淄博255049)
强制执行公证债权文书制度在我国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程。该制度在稳定民事法律关系和及时保护债权人利益(亦有保护债务人或保证人之功能以及预防纠纷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然而迄今为止,该制度的一些基本法律问题仍未得到明确。新制度主义认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程序和行为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而制度供给、制度需求、制度均衡与非均衡构成了整个制度变迁的过程。本文基于新制度主义变迁理论,从公证制度的供给源动力人手,探讨公证债权文书的相关问题。
一、制度供给,强制执行公证债权文书的价值
人类社会的各种社会制度构成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以诺斯为代表的新制度主义学者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为了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设定的一些制约。作为一种制度,公证文书制度的运行规则是由法律界定的,该界定实际上决定了与之相关的人们的权利义务关系。公证文书制度从产生以来的演进,反映了法律市场与社会资源整合的要求,这也正是该制度存在的价值体现。公证制度的供给是基于这样一种感性认识,即一旦拥有了新的制度功能,就能得到在现存制定安排下所得不到的利益。供给建立在一种假设的前提下,因此,行为者的供给能力和意愿就取决于人们对现状的认识和对未来的合理估计。
公证文书是由依法设立的公证机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定的程序作出的,证明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和事实的真实性、合法性的证明文书。公证债权文书作为广义上的公证书的一种,是一种记载经由公证机关证明的债权债务关系的法律文件。它在许多国家特别是大陆法系国家广为应用,而且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经济行为的复杂化,该文件在法律上的功能亦不断扩张,已经突破了其原有证明力的功效。
一般的公证文书本身可能仅涉及两种法律关系,其一是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基础法律关系;其二是公证机关与当事人之间的既存法律关系的证明与被证明关系。当公证文书的功能由证明、依据扩张到执行力时,这种具有强制执行力的公证债权文书便至少会涉及三种法律关系,即实体关系、证明关系和执行关系。亦即从功能角度分析,这种文书至少已具备三个功能:证明力(德国法称之为检验力)、执行依据及强制执行力。证明力指的是公证文书在民事程序中提供了充分的验证证据,即其中所含陈述为双方当事人所作,因此便没有使法院确信其正确的必要。唯一能够抗辩此真实性的是对其文书自身真实性的内在怀疑。也就是说,只有在该文书出现诸如删除或残缺等表面瑕疵时,它的验证力才可被破坏。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由法院来判断其验证力被该种瑕疵破坏的程度。执行依据指的是,一般来说,具有执行力的前提要存在一个根据法律规定不可上诉的判决或裁定,但是这种判决或裁定可以被提交一份包含立即执行的公证文书替代。此时,公证文书本身就是执行措施的基础,它使得当事人避免了冗长的审判程序。强制执行力则是该文书突破原有效力的关键所在。避免冗长和昂贵的审判程序的一个方法,便是通过一份公证声明来使得解决协议可强制执行。在此种情况下,所谓的“强制执行协议”便可替代法院的判决或裁定,从而成为强制执行措施的依据。
从公证制度设立以来,公证书就有法律上的证据力,只是各国对其证据力的安排不同而已。公正文书变化的影响之一便是改变了公证文书的证据效力。根据传统学说,公证文书的证据效力可分为两类:一种是诉讼证据效力,另一种是诉讼外证据效力。前者指的是法院在确认案件事实时,对公证证明的法律事实、法律行为和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书直接确认其证明效力,并在判决时作为证据使用;后者则是指公证文书所确认的法律事实、法律行为和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书不在诉讼中也具有真实性、合法性的证明力,这种证明力如同判决书、裁定书一样不可质疑,因而只要公证符合一般社会规则,就具备了检验力(证明力)从而可被执行。
这两种证据效力最本质的区别并不在于存在的时空环境(诉讼内与诉讼外)不同,而在于其证明“力”(证明强度)的区别。在公证文书仅仅具有基本功能的情况下,无论其处于诉讼阶段还是诉讼之外,其证据效力都是初步的,仅为表面证据。换言之,当事人提交作为证据的公证文书或法院依职权主动调取公证文书作为证据使用时,对方都可以提出相反证据对文书的证明力予以否认,法院一般不会拒绝对这种相反证据的审查。关键问题在于,当公证文书的功能扩张到强制执行力之后,它是否能够成为一份最终证据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将会直接影响到强制执行公证债权文书的可诉性。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是,若此时该文书能够成为最终证据,其效力便等同于判决书或裁定书,鉴于其本身的强制执行功能,法院只能按照文书的表面记载执行,而不能接受当事人或利害关系的异议,也就不存在诉讼的问题;相反,若此时仍视该文书为初步证据,就意味着承认该文书被其他相反证据的可能性,因而不能拒绝司法救济的请求权。
从我国目前的法律规定来看,当公证债权文书的功能扩张到前所述及的第二、三个功能时,我们便把它统一纳入到赋予债权文书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制度之中。
这三种关系实际上是强制执行公证债权文书制度内部运行的三个阶段,也是立法者设定的运行状态。但是,如果在第三个阶段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主张司法最终解决的权利,这种理想的运行状态便受到了现实的挑战。这样一来,该制度赖以存在的论据,诸如诉讼经济原则、效率原则等看起来就变得不再充分,需要寻求新的论据来阐释该制度的价值与演进。
二、制度契合:新制度主义变迁理论对
强制执行公证文书制度的解读
制度变迁理论是新制度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制度主义的核心观点之一是,制度变迁不是泛指制度的任何一种变化,而是特指一种效率更高的制度替代原有的制度。制度变迁的动力来源于作为制度变迁的主体――“经济人”的“成本一收益”计算。主体只要能从变迁预期中获益或避免损失,就会去尝试变革制度。制度供给、制度需求、制度均衡与非均衡形成了整个制度变迁的过程。制度的供给是创造和维持一种制度的能力,一种制度供给的实现也就是一次制度变迁的过程;制度的需求是指当行为者的利益要求在现有制度下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对新的制度的需要。制度的变迁首先是从制度的非均衡开始的。由于公证制度从设立至今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演进需要我们对整个制度的价值予以重新审视,并对该制度产生的表象的及潜在的社会福利提供论据。
(一)强制执行公证债权文书的制度成本
首先,强制执行公证债权文书制度应当被定性为一种预防纠纷及解决机制。而机制的运行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这种成本是指纠纷预防或解决机制运作的全部的经济性支出,不但包括当事人为通过具体的纠纷预防或解决机制实现权利、履行义务和承担责任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资源的总和,也可能包括行政资源、司法资源以及其他社会资源的投入。从更为宏观的角度来说,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投入,也包括精神方面的投入;不仅包括经济方面的成本,而且包括政治、伦理等大量的社会方面的代价;不仅包括直接投入,而且包括间接投入。通常来说,人们在试图避免某种纠纷或者面临某种纠纷的同时,也会面临多重预防及解决机制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或基于当事人的意志自治,或基于法律的强行规定,人们只能从众多解决方式中选择一种。这样一来,人们必须就自身所处的法律关系是否可采用法律手段或者采用何种法律手段来加以调整来作出一系列的衡量。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当事人一定会因为他的选择而不得不放弃另外一种本可采取的纠纷避免及解决方式,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本身是一种机会成本。
对纠纷预防及解决机制进行效益分析的核心在于,具有强制执行力的公证债权文书制度产生的基础是满足利益调节的需求,这种制度的内部变化和发展也根源于不同时期我们对各种利益或价值要求的变化与发展。随着经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注重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这种价值追求的变化反映到公证文书制度当中,便是人们企图通过具有相当权威性的中间机构(公证机关)的作为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责任等进行了及时、合法、有效的确认甚至一定程度上的配置,这样以诉讼之外的手段来调整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格局,从而给人们减少诉累。从本质上说,当事人之间的既存法律关系是该制度运行的源头,该制度恰恰是基于当事人既存的法律关系而进行的诉权的交易。权利之不行使,或当事人约定不行使某种权利,足以构成有效合同的约因。因为一方在放弃诉讼请求权后,他方可以免除金钱及精神时间之花费;而另一方本有权主张其权利,现在放弃诉讼,自会受法律之损害,因此诉权的放弃构成双方交易的有效条款。在公证文书中,债权人正是以公证的成本换取债务人放弃诉权的承诺,立法应当尊重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对该制度的效益进行实证分析的目的在于,努力实现一种使个人的理性选择行为既与其预期效益相吻合,又和整个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并行不悖的状态。
(二)公证债权文书制度的市场和供求关系
法律制度和经济是密切相关的。法律制度的设立与运行都需要占用一定的社会资源。纠纷解决的社会资源总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需要合理的配置。在对法律关系进行设定、确认和实现的过程中,必须面临资源稀缺性的考验。这种考验构成了强制执行公证债权文书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基础。在法律领域存在着数目繁多、性质不一的法律关系,每一种法律关系耗费的资源又不甚一致,而且在同一种制度下实现同一种法律关系需要花费的资源也不完全一样,因而在社会资源稀缺性的前提下,需要对具有强制执行力的公证债权文书制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将一定限度内的法律关系纳入到该制度中来,这种“限度”是该制度能够发挥其核心价值的基础所在。具有强制执行力的公证债权文书制度也存在程序、制度的市场。因此,我们可以把经济学中的市场分析方法移植到对强制执行公证债权文书法律制度的研究中。假定权利、义务关系的当事人是理性人,那么,在该制度的运行过程中,作为法律消费者的当事人总是追求用最小的代价来实现其预定目标,因此,他们在进入该制度之前势必要进行种种考量。该制度作为一种法律市场必然意味着供给和需求的对应。供给与需求理论是分析一系列法律问题的有效工具,也是法律制度成本收益分析的基础。这里所指的强制执行公证债权文书制度供给是指公证机关和司法机关(特指法院)愿意或者基于法律的规定不得不进行的公证和司法活动;而强制执行公证债权文书制度需求是指当事人选择进入该制度运行内部程序来确认和实现权利、义务关系的主观愿望和客观能力,是人们对于该制度的肯定性要求和现实期望。经济学认为,需求决定供给,当人们在经济生活中认识到强制执行公正债权文书法律制度的价值并产生对该制度的迫切需要时,这种制度供给就必然发生。相对于其他法律关系确认和调整机制而言,强制执行公证债权文书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变化与在市场经济前提下当事人所追求的效率价值是密切相关的,当然这种追求须建立在强制执行公证债权文书制度的公平价值基础之上。
三、制度需求:承认强制执行公证债权文书的可诉性
假如公证制度的安排是对一切无表面瑕疵的公证文书一律予以执行,那么,人们极有可能得不到潜在的社会公平与正义,导致社会福利一部分存在净损失。因此,如果通过改变现有的公证制度安排可以获得在原有制度安排下所得不到的利益,那么,社会的福利的分配便更趋合理。一旦人们发现公证制度的安排在实现其设置之初的价值道路上愈行愈远,以至于背叛了另外一种价值时,对该制度加以修正就成了新的需求。对于公证制度变化的需求取决于现有制度安排的利用程度和适应性,这是影响制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考查公证制度的利用程度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首先,人们是主动放弃了诉权,以效率与经济为追求来确认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其次,由于客观情况的不可预知,导致公证制度在程序与实体上无法达到人们的期望值,主要表现为某种程度上实体正义的缺失。越来越多的制度主义论者认识到制度与其作用主体之间不只是单线联系这么简单,制度本身与主体之间其实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从公证制度的价值基础和制度需求来看,只有承认其可诉性才能维持其生命。
纠纷的可诉性即纠纷的可司法性。它是指纠纷发生后,纠纷主体可以将其诉诸司法的属性,或者说纠纷可以被诉诸司法因而能够通过司法
最终解决的属性。事实上,可诉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种纠纷是否具有可诉性可以就其性质而言,但又不限于此,在某些时候,亦可就其可量化的因素而言。影响纠纷可诉性的因素众多,主要包括司法固有属性的影响、特定国家机构的影响等。
在强制执行公证债权文书的过程中,当事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可能就该文书涉及到的三种法律关系中的任何一种提出异议,这是公证文书执行中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不能否认,这些异议当中的一部分具有民事纠纷的一般属性,其可能没有被明确排除在司法救济之外,甚至可能存在只有通过司法途径方能得以救济的情形。因此,笔者认为在我国目前的法治环境下,其可诉性并未受到根本性的动摇。
学界对该问题存在“是与非”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姑且不论哪种观点是正确的,这种严重的分歧至少表明该类债权文书的制度价值与其可诉性的确存在着一定的冲突(至少目前还没有找到有效的协调方式)。进一步讲,无论是从债权人的权益保护角度来看,还是从债务人的权益保护来看,允许其直接另行提讼都利弊兼存。就债务人而言,在办理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时,其已经承诺在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义务时愿意接受依法强制执行,因此,债务人便不得事后违反其承诺而径直另行提讼,否则无异于鼓励债务人借此拖延履行时间、浪费司法资源,也无助于社会风气的正态化;就债权人而言,虽然根据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申请签发执行证书以强制债务人履行义务乃其权利,依据处分原则债权人可以放弃申请签发执行证书的权利或者签发执行证书后放弃申请执行的权利,但无论如何,其直接另行提讼必将增加成本、耗费时间,债务人也必然会因之而承担一定的不利益。因此,在债权人可径行申请强制执行的情况下,无论从其欠缺权利保护的要件来看,还是从制度设计的公正性来看,都不应允许债权人直接另行提讼。综上所述,对于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债权人或者债务人均应受到径予诉讼的限制是有正当性的。从司法实践的效果来看,不得径予诉讼不仅能够有效防止债务人借另行提讼之机拖延时间、转移财产、逃避债务,也能够有效避免同一份公证债权文书在一个法院予以强制执行,却在另一个法院诉诸诉讼而产生的冲突。
但是,无论赋予该文书可诉性会产生何种不良反应,我们都不能回避一个事实:彻底地否定可诉性亦无法扩大该机制的市场,相反,对于该机制运行导致的诉讼消极风险可能会吓跑一部分消费者,进而导致该市场的萎缩。由于追求效率与经济价值是该制度的生命线,因而否认其可诉性应当成为立法首要考虑的选择。但是,该种文书并非与判决书、裁定书等法律文件一样出自公权力机关,“先天不足”导致其存在程序与实体瑕疵的可能性极大,因而诉讼之门不可完全对其关闭,当然它的可诉性也必须要接受某种程度的制约。这样一来,既能够发挥该制度提高效率降低纠纷预防与解决成本之功效,又能够让当事人在适当的时机回归到司法最终解决的途径。
四、制度均衡:强制执行公证债权文书可诉性的限度
新制度主义变迁理论认为,制度的变迁首先是从制度的非均衡开始的。从均衡到非均衡再到均衡,实际上是人们对同一制度的不同价值进行整合的程序反映。公证债权文书制度的初始,是人们基于效率和经济的考量对诉权的放弃,因而作为法院的执行根据之一的债权人并没有诉权;但是,当客观情况的出现使得对诉权的呼唤成为一种必须时,说明制度的运行又出现了不均衡,因此诉权必须适时回归。然而,基于对“滑坡理论”的恐惧,必须对何为“适时”作出界定,即找到一个阻止继续滑坡的阻点。从公证文书的角度来说,亦即可诉性的限度。
2008年12月26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8]17号《关于当事人对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的内容有争议提讼人民法院是否受理问题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四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经公证的以给付为内容并载明债务人愿意接受强制执行承诺的债权文书依法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债权人或者债务人对该债权文书的内容有争议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公证债权文书确有错误,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就争议内容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显而易见,依据《批复》强制执行公证债权文书具有相当的可诉性,此即为可诉性设置了阻点。具体如下:其一,公证债权文书确有错误;其二,该文书业经法院否定性裁定;其三,当事人仅可就“争议内容”部分提讼。笔者认为,该批复的意义不在于使该制度既存问题得以明确化,而在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方向和原则,即可诉性已经不是该制度的主要问题,问题在于如何确定诉的“门槛”高度。因而,若要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有必要充分理解和领悟《批复》的三个可诉性限制条件。
首先,如何判断“确有错误”。对于公证债权文书确有错误可能存在的情形,批复并没有做进一步的解释,这大概缘于实践中的“错误”情形十分复杂,难以高度概括。笔者认为,从逻辑关系上讲,如何判断错误情形,只能从该文书的成立条件与产生程序这两个源头上去寻找依据。由此,这里的错误应该包括实体性错误和程序性错误两种(注意,漏掉任何一种性质的错误都可能发生该制度体系坍塌的恶果)。依照目前的法律规定,“确有错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七种情况:(1)债权文书没有关于货币、物品或者有价证券给付内容的。需要强调,该给付具有极强的限定性,不能作任何扩张性的解释。(2)债权债务关系约定不明确,双方当事人对债权文书约定的给付内容有争议,如对数额、期限、方式等存在争议的。需要强调的是,有无债权、有无担保不能作为衡量是否明确的标准。(3)债权文书没有明确载明债务人愿意接受强制执行承诺的。债务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构成对诉权的有效放弃,是该制度赖以生存的逻辑起点之一。这里的错误可能是双重的,即根本没有该意思表示或有该种意思表示,但债务人可提供有效证据以其意思表示的真实自愿性。(4)利害关系人有充分证据证明债权文书是债务人与债权人为规避法律义务、损害他人利益,恶意串通进行公证的。(5)公证员在办理公证时有受贿或舞弊行为的。笔者将此纳入程序性错误的范畴。(6)提交的证据足以债权文书的。这进一步表明我国目前将ECIC视为初步证据的态度。(7)人民法院认为执行该债权文书违背公平原则、公序良俗或社会公共利益的。
其次,法院的否定性裁决。根据《批复》只有在审理法院对当事人据以申请强制执行的执行证书予以否定之后,才可能发生诉讼的问题。据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对于该类公证文书是否能够进入到诉讼程序,法院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即如果法院通过审查发现文书涉及前所总结的“确有错误”的情形,便可以裁决不予执行,由此为启动诉讼程序提供先决性的条件。由此可以得出一个推论,法院对强制执行公正债权文书的审查应为实质性审查,这为法院可能承担的国家赔偿埋下了伏笔。
最后,如何界定“争议的内容”。对于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来说,可能产生的纠纷无非是如下三种情况:一是债权文书确定的债权人提出文书所载债权之瑕疵抗辩;二是债权文书确定的债务人否认文书确定之债务或者文书之强制执行力抗辩;三是利害关系人提出文书确认的执行标的之瑕疵。《批复》并没有对当事人可提出的争议范围做具体的限定,因此,当事人可就上述三种情形的任何一种提出异议。同时,根据《批复》的精神及不告不理的基本原则,法院在启动审判程序之后,并非对与强制执行公证债权文书所涉及的所有法律事实进行审查,而是仅对当事人存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审理与判决。
参考文献:
[1]刘期家:《保证债权文书强制执行相关问题探讨》,《法律适用》,2006年第¨期。
[2]陈桂明,黄旭东:《公证效力误区之辨析》,《政法论丛》,2009年第4期。
[3]Gisela shaw.Return to Europe-A double-edged sword for notaries?The case of Poland andHungary,Communist and Post―Communist Studies,Volume 42,Issue 3,September 2009.
[4]杨桢:《英美契约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5]程恩富,胡乐明:《新制度经济学》,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5年。
[6]李莉:《法经济学与纠纷解决》,《河北法学》,2008年第7期。
[7]相庆梅:《民事纠纷可诉性问题研究》,《河北法学》,2009年第3期。
2价值工程理论的新探索
2.1功能区间的提出价值工程的目的是“以对象的最低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使用者所需的功能,以获取最佳的综合效益[5]”。在以往的价值工程理论研究中,学者们通常会紧扣“最低寿命周期成本”、“所需的功能”和“最佳的综合效益”,即成本、功能、价值这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而比较少人会关注到“可靠”两字,所以可靠性未能在价值工程理论中更好地体现。本文认为,要实现价值工程中功能的可靠性,就要引进功能区间的概念,所谓功能区间,即在成本一定的情况下,所能实现的产品功能范围。在数学方程上,可表达为F(C)∈(Fmin,Fmax)(13)式中,F(C)为成本C在功能F上的相关函数,Fmin和Fmax分别是在成本为C情况下,系统达到的最小功能和最大功能。工程是个庞大的系统,里面的诸多子系统既复杂又各有差异,所以它是一个很难被量化的系统,而且在系统功能变动时,工程也会呈现出不一样的状态。简而言之,工程系统所实现功能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功能点,而是一个功能区间。
2.2基于功能区间的价值工程理论模型功能与成本在微观上是不确定的,但在宏观上是统计相关的,这也就是说,当一个成本(即建设成本、运营成本和维修成本)确定时,工程系统的功能体现是一个功能区间,而非稳定在一个功能点上,导致系统功能不稳定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工艺、设备、人员等,所以功能区间的范围大小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根据概率学的中心极限定理,当随便变量的统计量趋于无穷大的时候,随机变量的分布呈正态分布规律[8]。也就是说在成本一定的情况下,随着关于功能的统计数量的增加,功能值将呈现正态分布,并出现一个功能值的高频值,这个功能值就是正态分布的期望值。在这个等式中,有P、A、μ和σ四个变量,知道其中三个就能推出最后一个。P和A是系统要求,是明确的数值,而μ和σ是每个确定成本所对应的系统功能及其分布幅度,不同的成本有着不同的系统功能,但不同的功能却又可能有相同的分布幅度,假定所有的功能点有着相同的分布幅度,那么功能区间上的概率密度则如图3所示。
但当功能点的分布幅度不同时,那么只能通过实验的方式进行分析,在这有必要引进一下科学方法的概念。科学方法的发展主要归功于17世纪的英国政治家、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他认为,只有通过对原始数据的收集,并且对其进行详尽的逻辑加工,使它成为一句简短精辟的句子,才能够获得知识[4]。科学方法包括以下四个步骤(详见图4)。整个过程如下:通过观察工程的实际情况,先假设一个使公式成立的功能点F(''''即μ''''值),并通过实验的方式求取该功能点的σ''''值,接下来把A值带入公式中,便可得到P'''',最后进行总结,当P''''>P时,说明系统可用率偏高,可返回第一个步骤并选取更低的功能点,当P''''<P时,说明系统可用率达不到要求,应返回第一个步骤并选取更高的功能点,当P''''=P时,系统可用率恰好吻合,我们假定这时的功能点为Fmid,实现的最小功能Fmin、最大功能Fmax。通过以上过程,我们推算出了恰好满足性能要求的功能点Fmid,当Fmid<F0时,应该选取功能点F0作为最佳功能点,因为F0的功能值不但比Fmid大,而且其对应的成本是最小全寿命周期成本Cmin,如图5所示。当Fmid>F0时,则选取功能点Fmid作为最佳功能点,因为Fmid是所有提供可靠必要性能中,成本最小的一个,图6所示。根据以上分析,工程系统保证值A并不能作为工程决策和设计的功能点,通常选取的功能点要高于保证值A,具体高出多少得根据功能点的功能区间和概率密度而定。而且,当工程系统可用率为100%时,Fmin=A,当系统可用率小于100%时,A∈(Fmin,Fmax)。
一、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意义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人类自国家起源以来,有国就有防,无防国不立,国防是人类社会发展与安全需要的产物,它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生死存亡和荣辱兴衰。高校国防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教育在整个高等学校的教育体系中,属于基本素质教育的范畴,不仅具有“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提高全民国防意识”的重要功能,而且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校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但要有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本领,而且要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强烈的国防安全意识,而这种精神和意识的培养,既是国防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赋予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任务。
二、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
体育早已不再是单纯的肌肉活动,它已经成了既是体育又是文化,既是锻炼又是娱乐,既是运动又是教育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体育文化是在增加健康、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财富,包括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组织及规范体育活动的各种思想、物质、伦理道德、审美观念,还包括为达成目标的各种改革举措以及相应的成果。”
高等学校不仅是一个教育环境,而且是一个文化环境。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中,体育文化活动表现得最为突出和明显,它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体育素养、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体育文化是指一所大学在体育活动方面养成的带有普遍性、相对稳定的一种集体体育文化活动,是一种洋溢着浓郁体育特色气息的氛围和环境,它以整个校园为空间,以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参与为主体,以运动为手段,以各种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是独具特色的一种群体文化。它倡导积极、健康的文明行为,激发大学生拼搏进取、努力向上的竞争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是反映校园精神和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三、高校体育文化的国防教育功能
1、高校体育文化塑造大学生的优良品质
国防教育坚持全民参与,提高全民的优良品质应该放在首位。体育锻炼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勇敢、顽强、机智、灵活、果敢和百折不挠的意志与精神。这些品质对于国防教育来说,尤为重要。体育锻炼是人们征服自然,战胜和超越自我的过程,通过对躯体的摔打,意志得以磨练,精神得以净化,境界得以升华。这对其适应未来可能出现的艰苦的战斗环境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军事训练有句俗话:“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战争是对人的体力、智力、意志力等方面的综合考验,体育锻炼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即使在信息化条件下,军人的大无畏精神仍然是打击一切外敌的首要条件。
2、高校体育文化促进大学生国防意识提高
国防意识是一种自觉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的群体意识,是民族精神最重要的体现。全民国防意识的增强是建设强大国防必不可少的一环。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它有赖于群体的共建,同时又反馈作用于每个个体,使个体把这种集体的行为风尚内化为自我要求。在学校体育活动中,无论是体育课,还是课外体育锻炼,以及参加小型体育比赛等,学生的体育行为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自己所在班级、寝室、自由组合运动队的得失和荣誉,因此,校园体育文化可以教育、感染、培养学生爱集体、关心集体、服从集体、维护集体的群体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这种群体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的形成会潜移默化地升华为国家利益观和民族精神,对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增强具有显著作用。
3、高校体育文化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国无防不稳,民无防不安。国防后备力量直接关系到国防的强大和国家的安全。在现代化战争中,后备力量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的战略作用。高校是青年人最集中的地方,青年人朝气蓬勃,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青年人都是自然的接班人。为了强化大学生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依靠短暂的军事技能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大学生在校园文化氛围中接受长期的国防意识、国防观念教育。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中最活跃的部分,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是最积极主动的。多次指示:“战士的身体要很好,体力要好”,作为强大国防后备力量的当代大学生,其身体素质对于国防建设致关重要,体育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巩固和加强军事技能训练对大学生的体质锻炼,促进大学生体质进一步增强,而且能够长期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爱国奉献、勇于牺牲,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优良品质。高校实行选项体育课制度后增设的一些新兴国防体育项目还能够培养现代战争中的实用军事技术。在欧洲的瑞典,由于国家实施了完善的国防体育活动,使得瑞典国民在军事体育方面训练有素。通过普及国防体育教育,瑞典国民的军事素养长期稳居欧洲之首,为国家提供了大量后备役人才。国防体育的广泛开展,不仅可以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振兴科技,而且能为国家培养大量现代化国防后备力量和军事技术人员。因此,发展高校体育文化能够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奠定坚实的“人力”基础。
四、结束语
高校体育文化具有教育、凝聚、规范、激励等功能,可以在更大的领域里为国防教育提供观念、价值、精神表现的形式与载体。以高校体育文化为切入点,在营造高校体育文化氛围,引导体育行为,弘扬体育精神的过程中贯穿国防教育工作,是促进高校体育文化发挥国防教育功能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 廖大干.高校国防教育内容的拓展与形式的创新[J],盐城工 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92-94.
[2] 杨文轩,陈琦.体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孙金波,周新.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作用与建设[J],滨州 学院学报,2007(2):72-74.
[4] 秦长辉.再探体育与军事、国防教育的关系[J],南京体育学 院学报,2003(6):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