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21:0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需求分析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近几年,用切削加工替代以前的放电加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种需求渐渐转向切削工件上窄而深的部位。使用立铣刀深切削加工这种窄而深的部位时,适用的主流刀具是小直径球头立铣刀(日立工具也在生产Epoch深切削球头立铣刀、Epoch笔式深切削球头立铣刀系列)。但是,使用小直径球头立铣刀进行高效深切削时会出现以下问题(即用切削加工替代放电加工存在的问题):①切削阻力容易增大;②中心部位的切削速度很难提高(顶端中心刃部分易受损);③存在理论上的切削残留部分(刀具径向切入量不能太大)。
日立工具为解决以上问题,开发了小直径长颈系列Epoch深切削圆角立铣刀。在使用小直径立铣刀进行深切削时,如果刀具切削刃前端的切削阻力太大,就会产生振动而无法在高效切削条件下加工,从而影响加工效率。从切削阻力的角度对球头立铣刀与R角立铣刀进行对比可知,后者的切削刃接触面积较小,切削阻力也相对较小。
此外,在进行等高线切削时,球头立铣刀存在理论上的切削残留部分,尤其是切削速度低的端部横刃容易破损。而圆角立铣刀加工时通常能形成一定的切削面,故具有加工稳定可靠的优点。
现在开发的Epoch深切削圆角立铣刀能够防止深切削时产生的颤振。为了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采用了倒锥形设计。这种设计可防止切削过程中因刀具弯曲造成外周刃与被切削材料接触,从而可实现稳定加工。此外,刀具涂层采用了具有高硬度和高耐热、耐磨性能的TH(TiSiN)硬涂层,非常适合高硬度材料的直接深切削加工。
以下通过加工实例介绍Epoch深切削圆角立铣刀的特点。
(2)加工实例
①沟槽高效加工实例
为了对沟槽进行高效加工,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加大XY方向的步距,但如果使用球头立铣刀加工,就会使无法提高切削速度的中心刃承受很大的负荷而不得不降低切削条件。
从使用球头立铣刀加工沟槽的结果可以看出:若加大设定的XY步距,则中心刃处的破损程度也会加大;若减小设定的XY步距,降低切削条件,虽未观察到中心刃受损,但前端中心横刃的磨损却有所增大。从使用Epoch深切削圆角立铣刀加工沟槽的结果可知,不但切削稳定,而且磨损减小,对高硬度(约50HRC)热模锻钢工件的沟槽加工效果良好。
在本加工实例中,与球头立铣刀相比,新型圆角立铣刀所需加工时间缩短约1/4,加工费用降低一半以上。
②高硬度材料的深切削
从用长颈型立铣刀加工SKD11冷作模具钢(60HRC)的结果可以看出,球头立铣刀的外周切削刃有很大破损;而Epoch深加工圆角立铣刀无破损,只有均匀磨损。可以推断,由于球头立铣刀的切削刃接触长度较大,因此切削阻力也大,切削速度高的外周切削刃容易受损。这一点与例①相同,圆角立铣刀具有明显优势。
由在相同加工条件下日立工具的圆角立铣刀与其它公司圆角立铣刀的对比可以看到,其它公司生产的圆角立铣刀由于没有采用倒锥形设计,对超过60HRC的高硬度材料加工效果不太理想。日立工具的新一代深切削圆角立铣刀因为采用了背斜式形状的独特设计,外周切削刃为点接触式切削,即使在用直切法加工高硬度材料时,切削阻力也很小,且加工状态稳定。
由Epoch深切削圆角立铣刀的加工实例可知,该刀具性能优异,尤其对高硬度材料进行深切削时具有明显优势。总之,充分发挥圆角立铣刀的作用,可对经过热处理淬火的材料直接进行沟槽加工,因加工过程缩短,可大幅降低加工费用。实验证明,采用圆角立铣刀加工效率可提高5倍以上,而加工费可降低35%。
2.用于大进给粗加工的可转位圆角立铣刀
(1)多刃型大进给圆角立铣刀
模具行业普遍采用小切深、大进给的切削方式来实现高效加工,但市场需求要求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针对这种需要,日立工具开发了多切削刃刀具,以及在大进给条件下也能承受高切削速度的涂层。
多刃型大进给圆角刀具的设计理念是在有限的刀具外径内,根据以往的刃数设计方法,将切削刃尺寸缩小,但又不会降低刃口强度。将大进给圆角立铣刀的刀片主切削刃半径设定为R8。与半径同为R8的圆刀片相比,它具有相同的刃口强度,但又最大限度地缩小了刀片面积,从而实现了多刃化。以前外径为φ32的刀片都是2个刀刃,而多刃型大进给圆角立铣刀的刀刃数多达5个,比以往的产品提高了2.5倍。
(2)大进给刀具的特点
以前用于粗加工的可转位刀具普遍配用圆刀片,表面上看似乎可获得很大的切深量,可一次切除大量材料,但由于其切削刃与被加工材料的接触长度大于直线刃刀片的接触长度,因此切削阻力增大,很难实现大进给切削。此外,圆刀片在刀具悬伸较长的加工场合受到径向力作用,易造成刀具弯曲而发生振颤。多刃型大进给圆角立铣刀的切削刃设计在刀具回转轴的底部,因此切削阻力主要作用于轴向,即多刃型大进给圆角立铣刀即使悬伸较长也不易发生颤振,能够实现稳定加工。同时,通过将刀片小型化,使切削刃长度比以往的大进给刀具明显缩短,减小了切削阻力,从而通过多刃化有效控制了切削力。
(3)小切深、大进给加工的优点
小切深、大进给加工是大进给刀具的应用条件,其优点是材料切除率大、加工效率高。与采用大切深的高效加工相比,在切深量减小的情况下,可在机床工作台的最大进给限制范围内进行高效率的快速进给加工。
采用圆刀片通过加大切深来提高加工效率时,加工后工件上会留下明显的切削残留部分,这将增加后续精加工刀具的加工负荷。虽然粗加工效率很高,但会降低后续工序的加工效率。与此相比,采用小切深、大进给加工时,粗加工的切削残留部分减少,更接近最终精加工的形状,从而可减轻后续工序精加工刀具的负荷,使粗加工和精加工的效率同时得到提高,稳定可靠地实现高效加工。
3.超JX涂层
如上所述,在通过改进刀刃形状、增加刀刃数量以提高加工效率的同时,如能提高刀具回转速度,加快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就能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但是,在高于现行切削速度时,目前的刀具涂层对切削产生的高温和压力承受能力不足。因此,我们重新认识了小切深、大进给切削对切削刃的影响,确定了高速化必需的性能:即使在高温下也具有能抑制大进给切削产生的切屑与刀具之间摩擦的性能。为此,日立工具成功地开发了性极强的钛化合物系列涂层。这种能用于高效加工的新性能JX涂层能有效降低月牙洼磨损和后刀面磨损,并有效防止刃口粘结现象。
(1)低摩擦系数、高硬度、高韧性的JX涂层
JX涂层在钛、铝系化合物中添加了自材料,能利用切削热在涂层表面形成薄氧化层。该氧化层可提高性能,控制切削温度上升,同时降低切削刃与被加工工件之间的亲和性,抑制切削刃的粘结。JX涂层的硬度与硬度最高的TiSiN系涂层相当,高硬度可防止高速高效加工环境下的切削刃磨损,大幅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陶瓷系硬质涂层难以有效防止铣削加工特有的断续切削造成的热裂纹,但JX涂层由于韧性大幅提高,因此具有很高的抗崩刃性。可以看出,JX涂层是同时具有性、耐摩耗性、抗崩刃性的新一代涂层。在刀刃数和使用寿命相同的前提下,它比以前涂层的切削速度提高了40%。
(2)多刀刃、大进给圆角立铣刀的高速切削实例
电子政务的内涵以及在我国的发展概况
电子政务是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以提高政府办公效率、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决策和投资环境为目标,以向网络迁移的政府的信息、管理、服务沟通功能为基本内容的政务变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电子政务是政务工作的一次革命,它具有阶段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电子政务的实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较长的过程,一方面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和政府有力的领导、组织和规划;另一方面需要全面的技术支持;而最难的是政府内部流程的再造和改革,它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电子政务的关键在“政务”,电子政务从开始规划到方案设计、工程施工都必须以亲民务实、转变政府职能为宗旨。
我国电子政务初期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央和地方政府开展的办公自动化(OA)工程,建立了各种纵向和横向内部信息化办公网络,为利用计算机和通信网络技术奠定了基础;二是1993年,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拟定了《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务院要求当时的电子部与有关部委大力协调,抓好几项重大的信息工程,这些工程分别被命名为“金桥”工程、“金卡”工程和“金关”工程。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电子政务的发展进入快车道,突破了部门和地域限制,向交互性和互联网方向发展。
最近几年来,电子政务开始向更高层次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许多地方政府都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作为“十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上海、广州、天津等沿海城市纷纷提出建设数字化城市或数码港计划,其中电子政务的建设是数字化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二是专业化的政府网站日益增多,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功能不断增强,互动性得到很大提高。三是电子政务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软件业的发展,安全性不断提高。电子政务的特殊性为民族软件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
从总体上看,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仍处于初始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网络建设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结构不合理、业务系统水平低、应用和服务领域窄、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滞后、互联互通不畅、共享程度低、标准不统一、安全存在隐患、法制建设薄弱等。
高等学校电子政务的功能需求分析
作为高等学校,电子政务的运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对于高等学校的学生和教师来说,如何更加迅速和便利地查询资料和信息,如何更加便捷地实现自己的目的和设想,如何在科学、规范的管理系统中能够达到自己要寻求更多帮助和追寻的目标等等,电子政务的运用就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
(一)学生的电子政务功能需求分析
由于大学生在高等学校的基础理论学习与学科建设的分析研究离不开高等学校的硬环境与软环境的塑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与培育,更离不开学校提供的公共服务系统。因此电子政务功能的需求显得尤其重要。
大学生们的电子政务需求具体地包括:学生公告、学生们的学习成绩查询、网上选课、多媒体课件教学服务、办事程序指南、投诉受理、信息反馈、就业指导服务、留学与深造、电子医疗服务、教育培训服务、邮件系统服务、留言板、申报大学生科技项目的网上审批、科学研究的咨询服务、电子证件服务、人生保险网络服务、运动与健康信息服务,心理咨询网上服务等等。
(二)教师的电子政务功能需求分析
大学教师是学校培养人才的中坚力量,是造就人才摇篮的灵魂。教师素质的高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关键。而对于高等学校来说,满足教师的需求,一切服务于教师是好人才培养的基础的先决条件之一。那么对于教师来说,高等学校的电子政务功能需求包括:教师公告、学术交流与信息反馈、网上学习的课件制作、网上的信息查询与投诉受理、教师证件服务、教师人生保险网络服务、网上医疗服务、数字办公自动化与各类文件的查询、视频会议、远程办公、档案系统的建立与教师数据库的建立、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查询、教师的教学与科研项目的申报指南与网上审批等等。
国外电子政务应用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随着信息革命的兴起和信息时代的到来,许多国家纷纷确立以推进信息化为特征的发展战略,其中推进政府信息化建设已是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和地方政府大力推进政府自身的信息化建设,通过重构与信息网络革命相适应的服务与管理方式来更有效地满足社会和公众的需要。
(一)美国电子政务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是通过对信息、人力资源、工作流程和技术的有效利用,以建立更好的政府,2003年普遍实现电子政务服务,并提供有选择的政府电子表格发送。为了全面推动电子政务建设,美国联邦政府组建了若干监管政府信息化的组织机构,统一进行筹划、组织和实施电子政府建设过程中的技术推进、法规政策制定、投资管理、业绩评估等工作。他们对电子政务提出了三个考核指标:政府部门和机构合理地管理他们的IT投资,获益要远远大于成本;对IT项目的管理过程中,成本、日程和实施的变化不大于10%;要让公民和政府决策者可以方便、可靠地找到信息。
目前美国电子政务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形成了“网站多、内容全、网连网”的特点。现在全美已建成政府网站超过2.2万多个,可以搜索到分站点超过5100万个。美国电子政务的服务主要有两个方面,政府利用技术手段主动地为大众提供服务,通过技术手段使大众能够方便地从政府索取服务。两者在一起便形成了政务与民众之间的双向互动。
从美国的电子政务的实施与推进中,对我国有以下启示:一是要改变以技术为中心的思想,确立以服务、公民为中心的观念;二是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工作;三是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安全体系建设;四是充分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五是制定政策健全法规;六是借鉴电子商务经验,采取市场运作模式。
(二)德国电子政务对我国的启示
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在2000年9月18日了“联邦在线2005”计划。它的目标是为了使联邦政府的所有政务实现网上办公,以便公民、企业、院校及其他机构能够更快捷和有效地获取联邦政府的各种服务。根据这项计划,2002年6月,德国联邦政府试运行政府网上采购平台,同时提出了“全体上网”的10点赶超计划。目前,德国正在制定第三套信息化行动计划(2006年至2010年),这个计划与欧盟的信息社会计划是一致的,估计在明年。
德国的电子政务建设主要是制定了一个统一的领导机构和规划指导原则,注重信息系统的整合,建立了一套评估服务,重组流程,加强了信息网络安全保护和公务员培训,提供法律保障,加快了信息技术的创新与信息产业发展,并推动地方现代化示范。如多特蒙德市为居民提供从出生——教育——当兵——驾照——住宅——搬家——结婚——退休——死亡等一系列的网上24小时服务。
从德国的电子政务的实践与运用中,给我国的启示是:电子政务必须有统一规划和专职领导机构;在新形势下应对政府业务流程进行必要重组;必须加强政府网站的建设;立法必须与电子政务相匹配。
高等学校电子政务的运用与构建
(一)高等学校推行电子政务的意义
高等学校对整个社会来说,影响巨大。主要表现在:高等学校是为国家建设与发展培养人才的摇篮与人才集聚地,是我国未来的希望所在,是大众媒体密切关注的中心,是国家重点工程和重大科研成果的产生地,也是人们向往与敬佩的殿堂。随着电子政务的运用和发展,高等学校的办公电子化、管理数字化、服务网络化、监督电子化、教材教案多媒体课件化、学生疑难解惑网络化、心理咨询多样化、学生活动信息化等等都在无时无刻地激励着我们教育管理系统信息化的改革与创新。因此,在高等学校实行电子网络信息系统的推进对于学校尽快地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与社会大众的需求,尽快与国际社会接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结合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特点与国外电子政务发展趋势与启示,高等学校电子政务的运用与构划是关系到学校长远发展与积极推进高等学校教育与管理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建立好数字化校园实施21世纪向一流大学迈进的基础,是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更新观念的必要保证,是利国利校利民的大事,是推动我国信息产业化与信息事业发展的助动力,是我国高等学校与世界一流大学缩小差距的明智举措。
(二)高等学校推行电子政务的具体设想
高等学校的电子政务系统,应该是在充分调查研究、进行可行性分析与论证的条件下,在学校领导负责成立的电子政务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组织专家进行学校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整体构划,积极筹集一定的资金,保证学校电子政务信息系统适应今后的长远发展目标与更新信息与服务的内容要求,保证学校的电子政务信息系统能够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真正体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信息服务与帮助。
构建学校的教师、学生、学术专家电子档案系统。这主要是为了便于学校的信息系统查询与人才库的建立,也是为了便于学校的人才管理与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今后各个院系与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合作与研究。
构建学校的办公电子化信息系统。这个系统的建立是为了方便教师与学生与学校各个职能部门的信息交流,实现网络办公、无纸办公的基本要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办公自动化。
构建学校各个职能部门的信息网站与学校网站相适应的配套服务系统。这主要是为了给教师与学生提供信息服务与信息查询,便于教师与学生申报各种科学研究的课题,参加各类科研与教学活动,参加学生各类科技活动与社团活动,积极推进学校的科研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建设,为教师和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交流环境与对话的窗口。同时也是为了便于教师与学生选择自己所需要进行的各类咨询、各类服务需求。
构建一个资源整合的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的体系。这是学校网络建设与网络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学校网络管理与网络服务的需要,更是学校教学、科研、军工项目实施的需要,同时也是学校高科技发展的需要。
加强学校办公室人员的信息化培训。这主要是为了提高办公室人员的信息处理与信息服务能力,提高办事效率与服务质量,提高部门科学管理与规范管理的水平,改变工作作风,转变工作与服务理念,塑造学校整体形象,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硬环境与软环境。
加强学校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管理人员培训。这主要是为了保证学校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畅通与正常运转,保证学校教师与学生的服务与需求不受任何干扰,同时也是真正体现学校以教师、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二、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在ESP需求分析的理论指导下,笔者对所教授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受试者为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三年制经济管理班和市场营销班的大专学生,时间为2013年9月,共发放问卷58份,收回有效问卷55份。
1.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个人基本信息(年龄、性别、目前的英语水平);对商务英语课程的总体认知(学习目的、课程对实现目的的帮助程度、学习态度);对教学模式的意见(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对商务英语教材内容的意见(满意程度、学习中的突出问题)。
2.结果与分析。
1)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
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听、说、读、写、译能力)优良比例很少,只有6%;听、说方面最为薄弱,占学生总数的84%。因此,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较弱,尤其是听、说方面,这就要求教师应从多方面注重听、说环节的训练。
2)学生对课程的总体认知。
75%的学生认为商务英语课程有助于提高其就业竞争力,63%的学生想通过该课程提高英语应用水平,33%的学生对该门课程感兴趣。由此可知,学生大都认同课程开设目的,但是由于自身未将学习与将来工作需求相结合,导致学习兴趣不浓。因此授课教师应该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意见。
67%的学生认为需要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学习方法上,84%的学生喜欢观看视频资料,47%的学生喜欢小组学习,33%的学生喜欢个人学习。可见教师对基础知识的详细讲解是必要的,在教学中可采用以职业岗位为导向的任务教学法,另外应适当采取多媒体教学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
4)学生对商务英语教材内容的意见。
67%的学生认为现有的《经贸英语》教材与商务英语专业相关度超过70%,56%的学生认为教材难度适合现阶段自身英语水平,在回答商务英语学习中遇到的突出难题是什么时,有87%的学生选择了“商务术语词汇”,有76%的学生选择了“商务谈判突况处理及英文阐述”。这些反映了课程教师应当选择与专业及岗位密切相关的教材,并注重对词汇等教学重难点进行详细讲解、课堂情景模拟等方式。上述调查结果表明,本院经济管理班和市场营销班学生对商务专业英语教育的需求迫切,但大多数学生英语语言基础不扎实、英语听说能力较差。因此笔者建议在学生专业英语学习阶段采用既加固学生英语基础,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突出职业导向的ESP与EGP融合式教学方式。
三、高职商务英语的课程设计
商务英语ESP课程设计是建立在将学生实际水平、自身需求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基础之上。笔者以需求分析理论为指导,以2012级经济管理专业共29名学生为教学对象,在2012级的第三学期进行了商务英语课程实践教学。具体是将外经贸业务洽谈作为专业英语课程,选用《经贸英语》教材;在教学中采用基于需求分析的ESP与EGP融合式的教学方式,融合词汇讲解、文段阅读、翻译、情景模拟等环节。
1.注重专业词汇学习,打牢基础。
在专业词汇学习中,利用构词法知识引导学生学习EGP和ESP专业词汇中具有共核的多义聚合词;对于一词多义的词汇启导学生在专业英语语境下理解其含义。如promotion一词,在EGP中意思是职位的提升,但在外经贸ESP中却表示商品促销。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采用了对比教学法,即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外经贸ESP中的词汇和术语进行语义比较,通过了解词汇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释义来加深学生印象,从而熟练掌握。
2.加强应用文写作,提高读、写、译能力。
在商务应用文学习方面,组织学生阅读、翻译并撰写商务英语所涉及的产品简介、招投标书、商务信函、商务报告、合同协议、申请书、报关单、产品或服务说明书等材料,以上材料来源于专业书籍及网络资源,在选择上注重了真实性,满足简单实用原则。在教学方法上不以传统的讲授语法知识为主,而是尽量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使学生乐于接受。
3.利用情景教学法,锻炼综合素质。
在情景模拟方面,采用以行动导向的任务教学法: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通过具体职业情景及任务设定,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合作来共同完成一项任务,从而使学生增加经验,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针对商务谈判实例,笔者指定一组学生提前一周按照场景做好相关文件及口头表达准备。先给学生提供一些该场景的视音频资料,让学生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吸收、进而模仿,然后由学生自主在课后参阅专业书籍、网络资料,请教专业课教师,分组讨论等,最后组织课堂实践。在课堂实践中,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将商务谈判场景再现。通过场景教学,学生在教师传授、自主准备及角色扮演中培养了资料筛选能力、模仿能力、沟通交际能力以及专业实际操作及临场应变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
四、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必要环节,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够客观地评价教学情况,并通过反馈合理建议来促进教学活动的良好发展。笔者以学生为主体,采取访谈、问卷调查和对比方式来分析ESP教学效果。
1.访谈及问卷调查。
访谈及问卷调查内容包括采用ESP与EGP融合式教学方式后的ESP课程满意程度,收获之处以及下步教学的意见建议。参加调查的教学实践班29名学生中有24名,即83%的学生满意这种教学方式,认为其紧密结合岗位实际,教材和案例资料针对性、实效性强,能够激发学习热情,提高主动学习意识。10%的学生认为收获一般,7%的学生认为没收获。学生提出的意见主要是英语听说训练中涉及到的商务术语难度较大,商务应用文种类繁多、行文要求不尽相同,不易接受,建议学习和训练材料应尽量简洁,难度适中。
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也是网上的重要资源之一。自中国教育与科研网(CERNET)开通以来,我国高校图书馆在计算机集成管理应用、网络化建设等方面有了显著的发展。南昌大学图书馆近两年投入近400万元用于集成管理系统的升级更新、光盘数据库与配套设备以及网络化建设,投入使用后图书馆通过校园网与CRENET连接,并成为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成员馆之一,实现了网络环境下的文献信息管理与服务。图书馆建设有了较大发展,读者对图书馆工作是如何看待的,为此我们组织了一次《南昌大学图书馆服务工作调查》,目的是了解读者在网络环境下对图书馆服务工作的看法、意见和建议,为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以及为今后图书馆建设提供依据。
本次调查采取发放问卷调查表,共调查了611人,其中教师、研究生78人,本科生533人。调查对象主要以本科生为主。调查表共设计15项,主要了解读者利用馆藏文献、电子资源和网络资源情况,也调查了解读者对图书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调查结果表明:
1网络环境下读者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来源还是书籍、报刊
当问到你去图书馆目的是什么?(多选)排序比较表明网络环境下读者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来源还是书籍、报刊。
2不同层次读者对书刊有不同的需求
当问到你去图书馆借阅什么书刊(多选)时,回答如下:
从表2可以看出高校图书馆读者的文献需求以专业书刊为主,其它相关专业书刊为辅,娱乐书刊是热门畅销书刊。从表2还可以看出,不同层次读者对书刊的需求不同,教师、研究生主要是利用专业书刊,辅以其他相关学科书刊进行教学科研工作。本科生利用其他专业书占31%,说明本科生在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在广泛吸取其他相关专业知识。再则,近年来学生为了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很多学生都选修了第二专业,选修课的内容增多,对其他专业书刊的需求也就提高了。
3因经费投入不足,图书馆馆藏书刊不能满足读者需求
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中心,难以吸引读者,读者对图书馆依赖程度降低。当问到图书馆馆藏书刊能否满足您的专业(工作)需要时,62.4%的读者认为图书不能满足专业需要,33%的读者认为图书基本能满足专业需要,14%认为能够满足需要;44.4%的读者认为期刊不能满足专业需要,44.6%认为基本能满足,7.2%认为能满足需要。读者回答其原因是图书太旧,新书太少,期刊品种不足。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情况对图书馆依赖程度怎样。当问到您这个学期去过图书馆吗?回答如下:
从表3可以看到,经常去图书馆的读者并不多,有的同学说:图书馆书太旧,借不到想要借的书,很难养成去图书馆的习惯。可见读者对图书馆依赖程度在降低。
4多媒体阅览室利用率很高,电子出版物利用率很低
南昌大学图书馆建有两个多媒体阅览室,两个电子文献检索室,分设在南北两区图书馆,多媒体阅览室有120台计算机,电子文献检索室有30台计算机。图书馆通过校园网与CERNET连接,多媒体阅览室提供上网服务、视频点播、教学软件和多媒体光盘阅览。电子文献检索室主要提供光盘检索,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人大复印资料等多种光盘数据库。但多媒体阅览室门庭若市,利用率很高,而到电子文献检索室的人寥寥无几。
使用多媒体阅览室情况:在调查人员中本科学生57.6%使用过多媒体阅览室,40.5%未使用过多媒体阅览室;教研人员32.8%使用过多媒体阅览室,67.2%未使用过多媒体阅览室。在读者中本科生使用多媒体阅览室的占绝大多数,教研人员中研究生占绝大多数。
使用电子文献检索室情况:在调查人员中本科学生13.5%使用过电子文献检索室,教研人员32%使用过电子文献检索室。在回答未使用过多媒体阅览室的原因是:网速太慢、读者人多、内容太少、家里有计算机上网。回答未使用过电子文献检索室的原因时,很多读者都说不知道有电子文献检索室这项服务,一部分人说专业用不上,不会用。
5部分读者对多媒体阅览室提供的服务内容不了解,多数读者认为多媒体阅览室对专业学习(教学、研究或工作)作用一般对于多媒体阅览室的作用,读者认为:
从调查结果看出许多读者利用多媒体阅览室主要是网上聊天和发送电子邮件,特别是本科学生。表5.其它(自填)项目中,有部分读者填了利用多媒体阅览室完成计算机课程实践,而使用多媒体阅览室提供的视频点播、多媒体教学课件等资料的人极少。所以,读者对多媒体阅览室的评价也是基于上述状况。
对于多媒体阅览室今后应如何改进工作,读者建议依次为:①提高上网速度(354人),读者对网上传输速度要求较高;②降低费用(232人),学生认为上网价格较高;③加强用户指导(225人);④增加计算机数量(175人);⑤其他(自填),有读者提出多媒体阅览室在浪费资源,很多同学在网上聊天消磨时光,高校图书馆多媒体阅览室应不同于社会上网吧,希望图书馆应加强引导,让多媒体阅览室用于学习。
6读者希望图书馆提供对口专业的信息服务
主动服务,积极宣传一直是图书馆工作中的弱点。当问到您希望图书馆提供什么信息服务时(多选),回答依次为:借阅文献(292人);参考咨询(279人);协助查找文献(索取原文)(246人);信息调研(指定题服务、项目查新、项目背景分析、引文检索、科研产出能力评价、学术期刊评价)(225人);检索服务(175人)。
图书馆客观上已经在为读者提供上述服务,但宣传力度不够,读者没有充分利用这些服务项目,从读者调查结果可以说明这点。读者回答未利用上述其中一些服务,主要原因是:不知道有这种服务(387人);没有这种服务(42人);收费过高36人);对服务质量信不过(20人);其他(22人)。
7读者对图书馆服务工作评价较低
当问到您到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是否满意时,回答:非常满意(1人);满意(91人);一般(365人);不满意(100人);非常不满意(36人)。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图书馆实现计算机集成管理后,读者与工作人员接触减少,双方思想沟通的机会减少,读者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得不到及时解答,图书馆服务工作质量和水平存在不足。再加上图书馆经费不足,图书资料严重短缺,难以满足读者需求。
8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今后工作的对策
本次调查虽然只局限于一个馆的资料,但调查结果和其他的一些同类调研结果比较,有许多相似之处,可以说是普遍现象。根据读者的需求和建议,图书馆今后应采取以下对策:
8.1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建设应该有明确的定位目标,明确的办馆思想,要根据本馆的性质、任务、馆藏状况、服务对象、发展规模与速度等具体情况,确定文献收藏的范围与重点,处理好各项建设的投资比例,不能有攀比思想。以本科教育为主的高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上应以教学参考文献建设为主。
8.2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文献收藏多元化,服务手段多样化。从收藏单一的印刷型文献转向印刷型文献、网上文献和其他电子出版物并存互补的多元化轨道上来。其中以收藏印刷型文献为主。从学科来讲要以专业书刊为主,相关专业为辅,同时兼收文化娱乐性书刊。网络服务与传统服务方式并存。当前图书馆的服务手段并未被计算机所代替,只是在传统服务的基础上增加了技术服务的含量,在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需求不可能完全在网络中得到满足,同时网络信息需求也不是用户信息需求的全部。
8.3注重文献投资效益,避免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信息社会图书馆自身发展的要求。面对经费短缺,图书资料无法满足读者需求的局面,既要合理配置馆藏资源,又要充分利用与网上资源有关的公共服务体系,如CALIS资源。网络环境下更加有利于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如清华大学图书馆等11家共同购建EI镜像站就是很好的例子。同时也可以租用一些国内外主要数据库为读者服务,弥补馆藏资源不足。
8.4在服务内容上,除了继续开展参考咨询、定题服务等外,要重点开发利用网上资源,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对网上资源辨析、下载、整理加工,营建自己独特的文献服务体系。不仅要能有效地利用网上资源,而且要大力开发网上资源,把自己有特色的文献资源传送到网上,以达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8.5积极主动、满腔热情地为读者服务,利用各种途径加强对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服务项目的宣传,通过培训和降低费用等有效措施提高馆藏数据库和电子文献的利用率。
8.6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馆员队伍。图书馆要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馆员队伍是非常重要的。馆员要跟上信息社会的发展,不仅要有创新知识的能力,还应具备相当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技能。馆员要有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精神,要主动与读者取得联系,了解掌握读者的信息需求。要能针对不同的读者者,采取不同的服务措施,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
大学生村官就是通过政府选拔到农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的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早在1999年,海南省就推出大学生村官计划。从2005年起,北京、四川、等省市先后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2008年3月,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总体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四川省近年来大学生村官的流失率高达70%以上,海南省大学生村官计划渐趋停滞。这使我们不得不反思:大学生村官这种制度安排是不是一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1新农村建设对大学生村官的有效需求
对于大学生村官的合法性,《村委会组织法》第十一条规定:“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因此,大多数地方政府的“空降村官”,多以村支书助理和村委会主任助理的形式出现。虽然这些职务的安排有打球的嫌疑,但只要能够得到村民的认可和接受,权且不去纠缠合法性的问题。我们仅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人才交易的方面分析大学生村官的有效需求。
1.1大学生村官岗位的事业平台
在对人力资源的激励因素中,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首要因素是事业平台。但是,就我国目前的农村,乃至三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农村,尤其是西部或欠发展的农村地区,并不具备吸纳大学生这一人才群体的环境和条件。然而,在以行政主导为特色的我国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模式中,农村的领导班子和管理队伍的水平和素质,对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以政府需求的方式,搭建一个村官的事业平台,首先在农村村级领导层中引进具有高层次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大学生人才,作为农村吸纳人才的突破口,无论从成本与效用的比较,还是从可行性考虑都不失为一种立足现实的择优设计。
目前大学生村官就是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优势,协助并村委班子,引导农民认识农村发展的模式与大趋势,传播农业科技,发展农村特色产业,走规模化、集中化和合作化的农村经济发展道路;着力发展农村的社会和文化事业,推进国家的农村社会事业政策的落实等方面施展才干;大力促进农村的民主政治进程,法治进程,促进农村的和谐社会的形成。
1.2大学生村官人力资源交易的报酬机制
作为一种人力资源交易的大学生就岗村官,公平、合理的报酬待遇是必不可少的。就目前情况来看,由大学生村官的使用村来承担其薪酬显然是不现实的,一是一般的村集体收入缺乏,根本无力支付大学生村官的报酬,即使是现任职的村干部的津贴,往往也是由上级财政拨付的。因此,现在的大学生村官的报酬都是由省级政府拨款的。陕西省每年每一大学生村官2.1万元的津贴。除了现金报酬以外,政府对大学生村官还附加有若干非经济报酬的条件,诸如考研加分、考公务员优先等,重庆市规定到农村岗位工作满两年的大学生村官可以直接转正为公务员。
纵观这些对于大学生村官的报酬和待遇附加,不难看出具有很强的暂时性和应急性的特征。在陕西,每年2.1万元,对于目前就业状况不佳的大学生来说,考虑先解决目前短期的就业问题,还是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这种一刀切政策,能否长期执行以吸引优秀的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和奉献才能,都是存在疑问的;对于大学生村官所附加的考研、考公务加分或优先的条件,更是与设计大学生村官的实际意义相去甚远。因为如果大学生村官立志于考研、考公务员,他(她)们根本就不会去就应招村官,因为农村根本就不具备考试的学习或复读环境,加那么一点点分数,根本抵不了留在城市或学校复读取得的进步的幅度。再说,到农村去,每天都复习考试课程了,那还有时间和精力承担村官的工作;对于工作几年后能够直接转正为公务员,这倒是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如果这种政策能够长期实施,无疑,大学生村官队伍肯定会壮大和发展。
因此,大学生村官的报酬机制必须要有一种长效机制,否则,现行大学生村安排,也就是毫无意义地解决了一些大学生的临时就业,与真正意义上新农村建设中的知识、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相去甚远。
1.3大学生村官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
除事业和待遇外,吸引和留用人才的重要因素是职业生涯发展通道。其考虑的主要内容有事业发展前景、职位提升的阶梯、收入增加的预期,以及家庭、婚姻和生活环境。对于受市场经济环境熏陶,越来越讲求现实的大学生来说,这些职业生涯发展通道必然在其抉择村官的考虑之中。然而,在事业、职位和收入的未来预期不明,个人生活环境明显差于城市的条件下,就职村官只可能是一种短期的或者是权宜的选择。因此,对于大学生村官的需求,从长远考虑,必需为他们的事业发展和生活前景设计出适合其预期的安排,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更优秀的大学生人才为新农村建设做贡献。
1.4大学生村官有效需求的长效对策设计
对于大学生村官的制度安排,不应该是一项临时的、应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权宜之举,而是借此机遇,从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应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农村,乃至于“三农”发展趋势和变迁的战略高度出发,以农村基层管理水平提升的一项长远的工程和长效的制度设计。
1.4.1岗位设置法定化
目前的大学生村官岗位只限于村支书和村主任助理,且没有明确、统一的国家或地方法律确认,这些大学生村官,很容易就被只作为临时性的跑腿打杂工来使用。国家或地方可以通过立法或行政法规将大学生村官的岗位,以及岗位职责进行规范,这些岗位不仅仅限于助理,也可以在大学生不是当地村民的情况下,以村官的身份经由村民选举和认可成为合法的村主任或村支书。
1.4.2报酬待遇常态化
借鉴于行政岗位的报酬待遇,对于大学生村官可以按助理、副职、正职等相应地与科员、副主任科员、副科长等级别予以对应。使得大学生村官的报酬待遇常态化。其它有关大学生村官的考研、考公务员加分等附加措施完全可以不要。
1.4.3组织管理和生活保障双重化
在组织管理上,大学生村官的组织关系保留在县级机关,他们以县派干部的身份,在县城和所工作的乡村拥有和安排生活保障条件。
1.4.4职业生涯通道法制化、正常化
将大学生村官纳入县乡公务员管理渠道,规定在村官岗位上工作满两年以上的可以经考核和选拔,成为公务员。同时可以将已经被村民选举为村副职以上的正式村官,按相应级别的公务员对待。
2大学生村官的供给机制分析
农村所需要的是大学生村官,而不仅仅是大学生。而目前的情况是只要是大学生,就可以就岗大学生村官,而不论其所学专业与技能。由此而导致的情况是,一些理工科和人文社科专业的大学生村官,由于自身缺乏适应于农村的经济和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出现了无法适应农村环境,专业知识技能无处发挥,只能做一些打杂跑腿的零活。因此,作为农村基层管理岗位的村官,并非是只要是大学生都能适应,同样需要与岗位职责相对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大学必须有针对性地培养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培养。
2.1大学生村官岗位的知识、技能
(1)具有一定的农村发展变迁与农业经济的知识和信息;
(2)掌握一定的农业生产的技能;
(3)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
(4)具有农村行政管理,以及农村社会事务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5)掌握党和国家的新农村建设和“三农”政策和法规;
(6)具备基本的现代信息知识和技术的运用能力和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和能力。
2.2大学村级行政管理专业或专门培训机构的设置
我国现行的大学专业设置并没有专门针对村官的管理专业。从能够真正的培养适合农村工作需要,又能够留在农村工作的现实考虑,让重点大学或外地大学培养当地所需要的村官人才是不现实的。因此,可以在高职学院,地方性的二本院校,或农业院校设置农村村级行政管理专业,有针对性地为农村村级行政管理培养村官人才。
现在大学并没有针对性村官专业,或不设置村官专业的情况下,对于已经选拔确定的大学生村官,必须指定相关的大学再进行一定时间的专门培训。培训内容是大学生村官的岗位知识、技能要求的内容。并且在培训过程中,适当地安排一些实践性的考察和训练的科目和内容。
2.3大学生村官的培养
由于我国农村的情况千差万别,且不同发展程度的农村对于大学生村官的需求内容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必须以适应当地农村的村级行政管理需要为导向,培养能留得住、用得上的村级干部。在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和政策支持方面可以考虑以下内容:
2.3.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适应农村基层行政管理需要的管理人才。
2.3.2专业知识技能模块与课程设计
专业的知识技能模块和课程设计不要求统一,而是根据地方的实际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村级行政管理的需要,以及当地农村的特色与优势进行具有特色的课程设计。具体实施时可以在保证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设置具有侧重经济管理、社会事业管理、农村文化的组织管理、农业科技的推广和管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与管理等具有针对性的专业方向。
2.3.3实践性教学环节
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应该加大对学生实践性环节的训练力度。采取建立实践基地、校村结合的方式,从入学开始,在各个学期都应设置和安排认识实践、调研实践、问题分析实践和具体的专项管理实践等实践性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际农村现实的管理能力。
2.3.4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品格的教育培养
村级行政管理专业是为农村村级组织培养管理人才的,因此,必须教育学生具有热爱农村、服务农村和奉献农村的思想和品格。加强学生对农村,以及农村发展的新认识,增强学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大学生村官的选拔与考核
大学生村官作制度安排,只有将其纳入公务员管理范畴,才可能成为一种长效机制。在这种长效安排中,对大学生村官的选拔和考核必须体现为建设和发展新农村事业,以及为了加快我国农村的转型与变迁选拔农村行政管理人才的初衷。
3.1大学生村官的选拔
在选拔大学生的过程中,首先明确其目的是为农村村级管理选拔行政干部,必须使应聘的大学生清楚,村官岗位设置不是政府应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应急举措,同时就岗村官不应成为择业的过度跳板和再选择的镀金过程,它是奉献新农村建设事业的职业选择。其次大学生村官的选拔必须体现出不同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村级行政管理的人才需求特点。
3.1.1大学生村官选拔过程的政府主导
虽然大学生村官是村级需求,但是就现行的农村,特别是西部或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并不具备对外来大学生的有效需求。因此,对于大学生村官的需求还必须是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计划安排。政府承担大学生村官岗位的全部成本。
3.1.2大学生村官岗位需求的地方特色
由于我国农村发展的极不平衡,以及不同的农村具有不同的地域特点,因此在选拔大学生村官时,不能够进行一刀切式的计划安排。对于不同地区大学生村官的知识、技能要求进行深入的调查,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大学生村官岗位的职责说明。这样就能够保证选拔到适合于当地村级管理需要的不同专业、不同技能的村级管理人才,也能够确保大学生村官就岗后具有其发挥优势的有效的事业平台,和发展空间与前景。同时,也能够实实在在地为农村建设事业的发展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
3.1.3大学生村官选拔过程中的村民参与
大学生村官最终是与村民打交道,对农村的了解、与村民的融合是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基本前提。为了预防所选拔的大学生出现不适应农村、村民不接受情况、难以同村民融为一体的尴尬境地,在大学生村官的选拔过程中,安排由村民参与的大学生村官面试环节,以使村民了解当代的大学生知识、技能和信仰品格,大学生了解农村和农民生活状况,双方进行深入、有效的勾通,确保在随后村官工作中的融合基础。
3.2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和业绩管理与考核
大学生村官,是具有我国特色的村级行政管理的一种制度安排尝试,大学生村官工作具有很强的探索性、适应性和创新性的特点,是一个不断地干中学的过程。因此,对大学生村官的业绩评价应形成融管理、培育与考核为一体的评价体系。
3.2.1制定明确的大学生村官业绩评价体系
大学生业绩评价体系应包括目标责任、岗位要求、发展通道,评价方式,以及奖励措施等完整的激励内容。使大学生村官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职业发展前景。同时,业绩评价体系要既能够保证大学生村官的个人发展和个人权益的保护,也要能够确保村官的工作促进农村的发展与建设,以及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转型与进步。
3.2.2业绩考核与培养提高相结合
对于大学生村官的业绩评价过程,不应仅仅进行与升迁、奖励等激励相挂钩的单向结果考核过程。由于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探索性,各级政府组织应从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干部知识技能化需要的战略高度出发,对他们更多的进行帮助,培养和促进其农村工作能力的不断提高。业绩评价方式是一个目标沟通、形成共识、支持帮助、结果反馈、不断提高的循环进步过程。
3.2.3大学生村官考评过程中的村民意见表达
对于大学生村官的业绩考评,必须更多地考虑村民的意见表达。大学生村官的去留、升迁、奖励等,都应以村民的意见作为主要依据。这样,既能够对大学生村官的业绩和作为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又能够促使大学生真正努力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为新农村建设事业做出贡献。
总之,大学生村官制度安排,不应是一种应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临时举措。只有从新农村建设对知识型、技能型村级行政管理人才需要的战略高度出发,以村级行政管理人才的有效需求和充分供给为基础,开展大学生村官的选拔、使用和考核评价工作,才能使大学生村官的安排形成一种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赵锦山,《论大学生村官权威的合法性》[J],天府新论,2008年第5期.
[2]李法霞,《大学生“村官”的角色社会化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10期(中).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严重的内需不足的问题,这是此次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经济疲软、大量企业尤其是外贸型企业倒闭的根源。在我国内需的基本构成中,投资需求的长期主导性导致消费需求成为经济发展与增长的附属物。事实上,投资拉动是特殊历史时期为防止经济非正常减速而采取的政府强制行为,不反映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在我国,投资却分别扮演了二重角色,即经济繁荣时期的“助燃剂”和经济衰退时期的“兴奋剂”,居民消费对生产供给的拉动作用不断走向边缘化。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要维持经济体的正常与繁荣,内需就不能让位于外需,居民消费需求就不能让位于投资需求。
一、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特征
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明显的背离特征:经济在持续高速增长,而消费增长速度却远远低于经济增长速度;银行中积累的居民储蓄已经高达21万亿元,但同时内需严重不足;物价在低位徘徊。大多数民众则不断感叹生活负担的沉重甚至生活的艰辛。目前,我国内需不足,就是发生在这些因素所构成的基本背景之下,呈现出某些独有特征:
1经济高速增长,物价却长期低迷。在2000年之前开始实施的一系列治理通货紧缩的措施,终于在2000年收到效果,这一年经济增长速度突破“七上八下”的僵局,开始出现快速增长的势头。但作为宏观经济景气指标之一的物价却回升乏力,长期处在低迷状态。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尽管说法不一,但从大的方面来看不外两条:一是从供给的角度看,我国从1998年以来绝大多数制造业部门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二是从需求的角度看,则是需求明显不足。城镇消费需求增长乏力及农村市场启而不动,即收入增长缓慢造成物价低迷。比如,2005年,我国GDP在实现9.9%的增长时,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5万元,实际增长为9.6%,虽然增幅比上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但仍低于经济增长水平。农民的收入情况就更不乐观。2005年,虽然我国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增产146亿公斤,达到4840亿公斤,增长3.1%,但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实际增长了6.2%,不仅远低于GDP增长水平,其增幅还比上年回落了0.6个百分点。2005年之后,上述状况不仅没有得到改善,而且随着收入与GDP之间剪刀差的扩大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2物价低水平背景下,百姓却深感生活负担沉重。按照一般的原理,物价低迷虽然就经济本身来说反映了紧缩的一个层面。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却可以享受到物价低迷带来的好处,这就是生活负担的减轻,因为低迷的物价意味着人们可以为同样的消费品支付更少的货币。但实际上,在最近几年中,人们却没有这样的感觉,在物价低迷的时候,很多人感觉到了生活负担的沉重。这是因为几类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大宗消费品价格呈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增长,比如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统计数据表明,在我国市场物价连续下降的同时,垄断或弱竞争性行业的价格却居高不下,甚至是大幅度上涨。
3生活入不敷出,居民却呈现高储蓄率。尽管21万亿元的储蓄相对于13亿人口的平均储蓄额并不多,但这并不能否定我国经济生活中高储蓄现象的存在。1991年到2008年,我国居民储蓄的年增速均高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速。从国际比较来看,根据世界银行1994年统计,当时世界上国民总储蓄率超过40%的只有新加坡,我国国民总储蓄率当年高居世界第二位。2008年,我国储蓄率为28.8%,刷新了过去有记载以来的最高记录。因而有学者认为,在我国存在一种“超储蓄”,即储蓄增量不仅来自于居民增收,还来自居民减少当期消费和投资。尽管东亚国家和地区都曾出现高储蓄的现象,但应该看到我国高储蓄现象形成的独特原因,特别是要看到这种高储蓄率是与生活入不敷出的沉重感并存的。从表面的逻辑看,既然生活负担沉重就应当更多花钱来减少储蓄,或者说有较多的储蓄就会减轻生活的负担,但在我国目前情况下,这两者恰恰是形成了一种合力。
4家庭一方面高储蓄,另一方面却高举债。与高储蓄现象形成鲜明反差的,就是近些年开始出现的居民高负债现象。根据中国社科院的一项统计,北京、上海两大城市的居民、家庭整体负债率已经高于欧美家庭。具体来说,上海、北京两地居民的整体家庭债务比例已经分别达到155%和122%,青岛、杭州和深圳等中等城市的居民家庭债务比例也平均达到了90%左右。而在美国这样的高收入国家,个人平均负债比例则只有115%。对于这组数据,我们至少要注意到两点:一是如果将居民的债务考虑进去,目前的高储蓄现象将会大打折扣,甚至使得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一种“消费疲软”与“消费过度”并存的现象;二是储蓄和负债的主体可能存在很大程度的不重叠。二、导致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制度性因素
上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曾一度面临短缺经济的困扰,十几年后却出现了严重的生产过剩和需求不足问题。促成这个转变发生的,主要是制度性因素,正是这些制度性因素从根本上制约了国内需求的有效提高。
1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增长缓慢,实际收入水平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我们剔除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因素,提取近27年的数据加以对比说明。
上表说明,我国长期以来居民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分配率)不断下降,从1981年的16.76%降到2007年的11.32%。而财政收入增长过快,自1995年到2007年,财政收入占GDP比例提高了1倍。2006年我国税收收入就超过了日本。税负高,国有垄断企业及外资企业挤压吸纳70%就业人口的民营中小企业,直接压制了工资收入的增长。与此同时,房价、学费、医疗费用大幅上涨,严重挤压了居民消费支出。2007年我国商品房销售收入2.96万亿元,而我国2007年职工工资收入总额才2.82万亿元。西方的分配率都在50%以上,我国与发展中国家30%以上的分配率相比也是最低的。
此外,限制甚至禁止粮食出口政策,导致我国粮价远远低于国际市场价格,虽然大大限制了EPI的上涨,但牺牲了农民利益,限制了农民收入的提高,使农村消费能力长期不足。农民收入总额和收入增幅远低于城镇居民,而农村CPI涨幅又长期高于城市。
2城乡二元分割体制,拖累了城市化进程,使农村人口被甩在消费市场之外。我国内部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持续不振,显然不是源于短期政策因素,而反映了整体的经济和社会结构的重大失衡。农民工——步入了工业化进程的廉价农村劳动力,用双手创造了巨大供给却不能融入城市化作为市民去消费,因而产生了巨大的供需缺口。约1.5亿离乡不离土的农民工及其家属所离散出来的若干万亿元需求缺口,过去主要是通过外部需求来弥补的。本来,一个发展中国家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这并不奇怪。问题在于我国计划经济建立和遗留下来的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即隔离的户籍福利制度,强化和僵化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阻滞了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农民逐渐自然融入城市生活、成为城市居民的过渡,从而在农民成为产业大军的同时,锁闭了这个经济起飞阶段最重要的内需增长。而我们知道,农民的市民化恰恰是城市化的实质和现代化的主要标志。
从统计上看,我国的城镇人口比例在改革开放30年中已经有了很大增长,即从1978年的约18%到今天的约45%,以每年接近1%的速度增加。这个比例虽然仍低于全球平均50%的城镇人口比例,但相对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来说似乎并不算太大。按照其他国家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进程,我国今后30年仍然是城市化发展的高峰阶段。要在城市人口比例到达70%以上之后,城市化的势头才会逐步放缓。这意味着每年都会有1000多万农民进入城市,今后30年内将还有5亿左右农民进入城市定居。但是,在我国城乡二元隔离体制下,目前已经进入城镇的约1.5亿农民工的绝大多数并没有真正融入城市生活,而是作为离乡不离土的农民工游离在城镇生活边缘。他们不但不能将其赡养的父母移入城镇,甚至子女也多数作为留守儿童遗放在乡村。按能够享受城镇市民收入福利保障待遇的户籍人口计算,我国的真实城市化率大致在28%左右,这是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最大失衡,应当是今后调整经济结构、扩大消费需求的核心所在。
城乡隔离二元经济体制导致我国供需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1)直接严重阻碍了内需增长。本来农民大量和源源不断地进入非农产业,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的配置效率和劳动生产率,成为供给和经济爆发性持续增长的源泉。相应的,农民市民化和其赡养人口的城镇化提供了内需增长的强劲动力,二者形成了相互推动的平衡发展态势。但我国1.5亿农民工及其赡养人口的实际收入水平大大低于城镇居民,前者的收入如果能逐步向后者靠拢,这种低端收入的提高会大部分转化为消费需求,我们就根本不必忧虑贸易顺差形成的约2万亿元人民币外需缺口的萎缩。农民工在提供巨大的廉价劳动力的同时,又很少分享城市化的成果和文明,这是我们不得不依赖外部需求的主要原因。(2)农民工及其家属不能市民化,也进一步扭曲了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本结构,削弱了企业竞争力,使低端产品过剩,而满足国内外高端消费的产品严重缺失。由于农民工绝大部分是在第二产业就业,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企业基本上不考虑劳动力的供给以及劳动力再生产和繁衍的教育及培训费用,很多地方完全依赖和满足于对中青年劳动资源的近乎掠夺性开发和使用。廉价劳动力在一个长时期内近乎无限地供给,阻碍了企业和产业的技术提升与升级换代。工业化初期的成本优势没有随着城市化发展、人力资本的相应提高而逐步转变为技术优势和品牌、渠道优势。同时,由于农民工家庭不能市民化,劳动就业极大依赖于制造业和建筑业的行业景气度。第三产业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而后者本来是随着现代化进程吸收劳动就业的主要领域。失业率的上升加剧消费需求的紧缩程度。(3)造成了资源的逆向配置。由于农民工不能市民化,农民工的储蓄基本上是汇回原籍乡村,赡养父母子女以及在乡村建房置业,以备失业还乡。这样,在亿万农民已经、正在和必将逐步离开的地方在不断修好房建新村,而在他们已经就业和还会不断进入的城镇却无房可居,导致了高端和大宗商品消费的地区结构性失衡。同时,1亿多农民工及其后续者离乡不离土、离家不移家,影响了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规模经营,阻碍了减少农民、富裕农村的现代化进程。(4)导致城市化建设的畸形发展。由于城市发展并不考虑已经就业的农民及其家属,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出现了围绕少数城市居民自我循环的高端化趋势。大楼大街大广场大住宅的发展脱离了我国的土地等资源禀赋和人均实际负担能力。由于农民工及其家属并未真正离土从而放弃乡村的土地和宅基地的占用,国家为保基本农田红线不得不严格控制城市化和工业化对土地的巨大需求,造成城市供地的制度性稀缺,进而大大推高了城市地价和房地产价格。这样导致在高房价面前,不仅农民工望洋兴叹,就连城市中下层居民也望而却步,致使城市化的成本和门槛越垒越高,庞大而分割的消费需求被排斥在城市化进程之外。(5)农民工及其家属不能逐步融入城镇,还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和伦理道德问题,给启动内需带来了政策制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了政策制定的成本。由于农民工基本上是中青年人,他们中的相当部分在长期的城镇生活后实际上已经不可能再返回乡村生活。他们往往夫妻分居、家庭分离,其漂移的第二代在城乡文明交错的冲击和夹缝中长大,教育环境差,有巨大的身份认同危机。这个人数不断增加的庞大社会阶层长期处在流动的困惑和焦虑状态,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最大隐患。
三、扩大消费需求的对策和思路
从根本上解决消费需求问题,就必须以增加民众收入、扩大保障范围为中心,进行城市化战略的创新型设计,要尽快建立完整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启动广大的农村消费市场。
(一)增加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如前所述,我国城乡统算的全体居民收入平均增长速度一直低于经济增长速度,并远远小于政府收入和企业收入的增长速度。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必须从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入手。
1建立健全职工工资增长与宏观经济增长保持大体同步的机制。结合部门特点和行业特性,建立健全不同部门、行业和地区职工工资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大体同步的机制。合理确定并不断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切实解决农民工工资偏低问题,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
2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快推进个人所得税制改革,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进一步规范和拓宽税基,合理调整税率和级距,降低工薪阶层个人所得税负水平。各地政府应根据本地物价及工资水平,确定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标准,并进一步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
3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支持力度,促进农民增收。继续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增加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在当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持续高于城镇的情况下,大幅度增加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健全粮食风险基金政策,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
4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扩大城乡低保范围,调高最低工资标准和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障、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等,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同时,要建立健全对低收入群体的长效补贴机制,完善补贴制度、补贴标准、补贴经费来源、补贴时间和补贴对象,把补贴制度长期化、规范化,使低收入群体能够共同分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二)对城市化进行创新型制度设计,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的长期消费需求问题。我国今后30年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过去30年成果的基础上,能否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分步废除对进城农民的身份歧视,进行制度创新,从而开启另一个30年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平衡发展的枢纽。这个枢纽,就是农民工市民制的机制设计和创新,它将同前30年的家庭土地承包制度一样,启动和激发连锁式的制度变迁和社会演变,成为推动下一个3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因此,应当从现在起,就立即着手规划和全面启动农民工市民制国家行动计划或纲要。
1确立全局性的国家城市化战略。一是考虑城市布局和发展阶段战略,在大中小城市、东中西部几个层面上避免城市的无序发展。二是建立城市化的国家标准,制定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总体规划原则,如致力于解决城市环境保护、城市绿地少、水土流失严重、大气污染严重、水环境质量差等问题。这些是为了使中国城市化良性发展,为消费增长奠定基础。
2将消费因素加入区域城市发展战略中,创建相关政绩指标。地方政府作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者,应该逐渐把消费问题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中。这就要求重新考虑当前的城市发展战略,不仅考虑到投资的增长、城市面貌的改善、工业布局的优化,而且要考虑城市化应有的消费增长指标,避免对居民消费造成过多的挤出效应。
3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市化应注重统筹城乡发展,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援农业,形成城乡经济一体化。促使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从而摆脱传统的农村消费方式,逐步向城市居民的消费方式转变。
1.1 计算机知识储备量不足
目前,各高校都开设有计算机课程,但仍不能满足本科毕业论文实践的需求。对于本科毕业论文,主要会用到Office办公软件中的Word、Excel、PowerPoint(PPT,Internet文献数据库,以及文献管理软件等。虽然各高校一般都开设有计算机基础类课程,介绍MicrosoftWindows、Office软件、Internet的使用,但所授内容还不能满足本科毕业论文实践的需要。在毕业论文写作时,毕业生往往感到Word文档的编排非常的麻烦,需要花费相当的精力和时间,也给指导老师增添了不少指导负担。同样,Excel、PowerPoint、Internet的使用也不尽如人意。除此之外,还有部分软件知识在已有课程中完全没有涉及,如文献管理软件的使用等。
1.2 计算机硬件设施不足
计算机资源不足严重影响毕业论文的撰写。学生可利用的计算机资源主要有三种:自有计算机,学校计算机,网吧计算机。对自有计算机而言,虽有调查表明大学生电脑的拥有率已达到50%左右,但对于大多数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而言,他们的电脑拥有率依然很低。对学校计算机而言,虽然各学校都建立有计算机房,但相比于庞大的学生群体,学校计算机依然不能满足学生需求,而且学校计算机主要用于教学使用,学生的使用有时间限制。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学生不得不求助于网吧,而网吧一般不安装OFFICE办公软件,更不会安装如AutoCAD这种专业软件,也无法访问学校图书馆数据库。与此同时,毕业论文的撰写时间比较集中,往往在一两个月内完成,特别是临近答辩的几天里,几千毕业生需要计算机修订论文,计算机的紧张程度可想而知。因而,学生在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常遇到没有计算机可以使用的情况。
1.3 计算机使用缺乏指导
学生进行计算机操作时,缺乏足够的指导。由于高校扩招,学生数量急剧增大而教师数量增加缓慢,导致师生比偏高,严重影响教学质量。作为公共基础课程,几千名学生的教学工作,往往由十多名教师来完成,师生比甚至高达1:250,很难说学生可以充分得到教师的指导在毕业论文进行阶段,也同样遇到师生比过高的问题,经常遇到一个老师同时指导十几名学生的现象,教师指导任务重,很难保证指导质量。
2.本科毕业论文实践中计算机应用需求
2.1 WORD大型文档编排
毕业论文是一种较长的文档,编排难度相对较大般而言,毕业论文字数要求5000字以上,页数一般在10页以上,编排的版式几乎与出版社正规出版的书籍类似。这对于平时很少利用Word软件的学生而言,具有很大的难度,需要重新学习Word的编排技巧。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也容易出现论文排版上的各种问题。
目前,文档编排软件很多,但一般采用Mi-crosoftWord完成.对于Word排版问题,应着重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页面设置;②文字格式的设置;③样式的应用;④分节的设置;⑤页眉页脚的设置;⑥图表的绘制;⑦公式的录入;⑧自动生成目录。
2.2 Excel表、图与统计分析
对于大多数的毕业论文,都会涉及插入图表,以及数据的统计分析。除文科类论文较少涉及图表知识外,理工科、农科、医学等学科的大部分毕业论文,都会涉及图表的制作以及数据的统计分析。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图表的制作很是陌生,甚至不知道标准的图表要求是什么,因而做出来的图表不仅不美观,而且也不符合要求。Excel还具有统计分析功能,不仅方便快捷,而且准确可靠,但不少同学不知道Excel具有统计学功能,更不会使用。他们往往采用手算的方法来进行统计分析,耗时耗力,而且还容易出错。
图表与统计分析,不仅可以采用Excel,也可以采用更为专业的软件,如Origin制图、Sigmaplot制图、SAS统计分析、SPSS统计分析等,但以Excel更为方便。对于Execl图表与统计,应着重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Excel表格的制作(特别是三线表的制作);②Excel图表的制作;③Excel函数与公式;④Excel统计分析工具。除此之外,也可以介绍Origin、Sigmaplot、SAS、SPSS等软件的使用。
文档演示毕业论文答辩时,_般采用PPT展示其研究课题。答辩过程主要包含两部分,学生陈述和老师提问。学生的自主陈述过程,不仅需要其精彩的陈述,更需要映衬陈述的多媒体展示。目前,大多数学生往往直接将论文内容粘贴到PPT当中,却不知如何精简和美化,结果导致PPT臃肿,条理不清晰,没有层次感。导致这一情况的直接原因就是学生缺乏PPT制作的技巧。
对于PPT的制作,应着重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整体结构设计;②页面布局设计;③色彩搭配设计;④演讲内容提炼;⑤媒体元素设置;⑥动态效果设置;⑦播放策略。
2.4 INTERNET文献检索
Internet是获取科技信息非常方便的渠道。毕业论文的实践不是闭门造车,而是他人研究成果的继续。因而在研究之前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文献资料主要分为两种资料:文本资料和电子资料。大部分的研究成果是以期刊论文、会议报告、学位论文等形式最先展示出来的,而这部分资料目前基本都被相关数据库所收录,存储在数据服务器上。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非常方便地查阅到所需要的资料。
对于Internet文献检索,应着重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主要中文期刊数据库;②主要英文期刊数据库;③其它类型数据库(如:电子图书、电子报纸、会议论文、学位论文、标准、专利等);④检索策略;⑤检索技巧。
2.5 ENDNOTE文献管理
在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根据撰写需要,要对参考文献进行插入、移动、删除等各种管理操作。本科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数量一般在20篇左右,而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数量可达100篇以上,对于如此多的文献,如果采用人工管理的方式,不仅工作量巨大,而且非常容易出错。通过专业的文献管理软件,可以非常方便地对参考文献进行处理。文献管理类软件有多种,如:医学文献王、风^-express、Endnote、Referencemanager、Notefirst等。不同软件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重点推荐Endnote文献管理软件,当然像Notefrst这种推出时间较短的国内免费软件,也有不错的口碑。
以Endnote文献管理软件为例,应着重解决以下几方面问题:①参考文献格式标准;②创建End-note图书馆;③文献信息录入;④Word中使用文献格式模板设置;⑥高级应用。
3.本科毕业论文实践中的计算机应用指导
3.1 加强计算机教育课程建设
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引入相关计算机教育内容。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加强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要将Office办公软件引入到课程中,并要达到一定的应用水准。在《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中,可以引入Excel和SAS等软件知识。在《文献检索》课程中,可以引入Internet的使用,数据库查询和Endnote软件等知识。在其它专业课程中,凡涉及到计算机内容的,也要尽可能进行上机训练,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
3.2 加强计算机专业知识讲座
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讲解毕业论文实践过程中所使用的软件知识。在毕业论文撰写期间,可以通过专题讲座,具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因此,学生可以及时的了解相关知识,并立即加以应用。除了现场的讲座形式外,还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建立网上学习平台,将学习资源放在网络上,学生可以随时查询相关计算机应用知识。
3.3 加强计算机硬件建设
加大计算机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优化计算机机房管理,提高计算机利用效率。根据学校人数和计算机使用的实际情况,合理投入资金进行计算机房的建设,增加计算机的台套数。其次,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适当延长计算机房的使用时间,提高计算机房的利用效率,减少计算机的非学习性占用。
3.4 加强指导老师的指导职责
制定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考核体系,强化指导教师的责任意识,督促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从学校和学院两个层次,学校层次要做好毕业论文指导的全面工作,同时要对计算机应用指导工作提出明确统_的要求,学院则有必要对学校的规定做出具体的安排和实施办法。
关键词 农民 消费支出 需求层次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也称作“基本需求层次理论”,由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本研究为了更全面的了解农村居民不同收入层次,对辽宁省部分农民的收入消费支出情况做了入户调查,并设计了入户调查问卷。在问卷设计中,在农户抽样上考虑尽可能覆盖全面不同收入的农户。本研究在辽宁省共调查300个农户,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有效问卷290份,问卷有效率为96.7%。通过对300户农户的调查中把家庭收入分为3万元以下、3-5万元、5-10万元、10万元以上四个部分,不同收入的农户对消费支出的理解不同,需求层次也表现出很大的不同。
生理需求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呼吸,水,食物等,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最首要的动力。安全需求是人类要求对以下事物的需求: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等。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现在社会中大多数农民在这两个层次的需求都得到满足,吃的饱穿得暖,生活和谐是人们最基础的生存条件。在调查过程中,不同收入的农民对这两个层次的需求差异表现不明显。社交需求包括友情、交情等,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关系和照顾,在调查中发现家庭收入四个部分对这个层次需求程度不同,家庭收入10万元以上的农户社交活动相对频繁,而家庭收入3万元以下的农户相对社交活动较少,这些社交活动中涉及的消费支出包括休闲娱乐、人情往来等。总体而言,不同家庭收入农户在这三个层次的需求中表现出的消费支出差异不是很明显,因为现阶段农村居民的消费领域仍较为狭窄,这三个层次的消费需求都是生活最基本的消费支出方面,所以为了做进一步研究,我们要继续分析其它两个需求层次。
尊重需求包括有能力、有信心的个人尊重,也包括有地位,有自信,收到别人的尊重。在调查结果中显示。家庭收入越多的农户在尊重需求方面表现的越明显,收入10万元以上的农户在分配消费支出时帮助其他农户一起致富,或者购买私家车,修建更好的房屋,担任领导干部等,这类农户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当然,收入相对较少的其它三类农户更多的消费支出表现在购买食品,家庭设备,储蓄等,其中家庭收入在5-10万元的农户倾向于追求更多的尊重,提高生活质量,达到更高层次的需求。
在四个部分不同家庭收入的农户中,表现差异最明显的就是自我实现的需求,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例如收入多的农户会创办自己的企业,带动其它三个部分农户共同发展,各自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马斯洛认为,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要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在农村居民中这个观点同样适用。
不同家庭收入的农村居民在消费支出过程中存在不同的层次需求,为了引导农村居民不断提高生活质量,追求更高的需求层次,我们应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农村居民对层次需求的理解。
首先,通过政府公益性培训,引导农村居民更新消费观念,加深农村居民对需求层次的理解,让农村居民不但得到尊重需求,更要达到自我实现。
在信息化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信息化系统已成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重要课题之一。然而,在软件项目的开发过程中,项目变更频繁、进度超期,成本增加等现象数不胜数,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很多项目无法达到预定的目标,最终不得不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主要有需求开发的原因、项目控制的原因、与客户沟通的原因、技术方面的原因等等,但对项目影响最大的则大多与开发需求有关。
(一)软件项目需求开发与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1、需求获取过程中,需求的不确定性
(1)项目开发团队缺乏项目的业务背景和行业经验,没有能完全了解客户的需求,需求分析不到位。项目开发团队的组成,是根据项目的规模、项目技术人员具备的专业技术水平来决定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是项目组成员通过前期的调研、向客户详细咨询等方式获得,是项目需求阶段的重要文档。需求分析人员在需求获取过程中,由于不了解客户的业务流程及行业状况,不好把握客户的需求,无法将需求表述为准确的技术用语,对项目需求分析产生一定的影响。
(2)客户不能全面、准确的阐述项目需求。由于客户对计算机系统的能力和限制缺乏了解,他们认为所提出的需求是否准确、全面,计算机最终能否达到他们的需求,只能取决于需求分析人员对客户对需求的描述和理解。
(3)对需求理解的分歧。客户和需求分析员之间由于工作背景不同以及理解的偏差,双方很难在沟通过程中对某一问题进行有效的沟通。当需求分析人员就系统需求与客户进行沟通时,需求分析人员通常使用的是专业的计算机术语,而客户使用的是通俗的行业语言描述。对同样的一句话,不同行业背景,不同层次的人员所理解的含义也尽不一样,这些情况都会在认识上产生一定的分歧。
2、需求分析不完整
在需求分析阶段,客户提出的需求仅是一个模糊的概念,需求分析员虽然已按客户的描述进行需求分析,但这只是从开发者的角度考虑,并没有能完全站在客户角度去搜集和整理需求,所形成的软件需求说明文档无法得到客户的认可。
3、需求变更频繁
需求在项目开发生命周期的任何阶段,都有可能被改变、删除或增加,需求的变更,对项目后期的相关活动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时,项目组成员不得不重新执行需求分析、设计、测试等工作。免费论文,需求变更。在需求评审、确认阶段,不同层面的客户所关注的问题也不尽一样,由此将会提出其它新的想法及要求;另外,客户的业务变化,也是客户提出需求变更的原因之一,这些需求变更的提出,对项目的进度、成本、资源配置等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4、缺乏有效的沟通制度和机制
由于项目组对客户的组织结构、人员关系、工作职责等没有足够了解,使得用户需求的传递延迟、丢失或者传达的意见被曲解的现象。另外,在需求开发阶段,由于出现多个用户代表各说其词,没有形成统一的需求,以致于项目组无法得到最终用户代表确认的需求。
(二)软件项目需求开发和管理对策
针对上述软件项目需求开发和管理存在问题,提出以下应对措施:
1、全面、准确的理解客户需求
(1)需求获取是项目需求分析人员与客户之间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收集客户需求,与客户达成需求共识的活动。这项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需求获取者的专门知识,这种专门知识可以建立在对各种行业的了解上,也建立在对项目开发技术的全面了解上,因此项目需求获取阶段必须由具备专业技术知识的项目经理或技术人员担当。针对项目开发方缺乏项目相关行业经验的情况,可以聘请行业专家、顾问等专业人员,通过业务培训、专业指导的方式进行,以提高项目团队尤其是项目需求分析人员对客户需求的把握能力。
(2)选择熟悉业务流程、能够确定需求的管理者、客户代表,让他们参与需求讨论。对于客户无法详细描术清楚的需求,由需求分析人员对他们进行引导,必要时,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软件项目的相关知识培训,让客户能够更好的了解软件项目开发知识,提高他们对开发高质量系统需求重要性的认识,从而能清楚表达自己的需求。
(3)为了能够准确把握客户的需求,只有语言、文字上的交流沟通还不够,还需要通过成熟的项目进行演示,或搭建直观易懂的项目需求模型,由有实际开发经验的项目经理作为需求分析人员向客户演示并详细解说,减少客户与分析人员对系统开发需求的理解偏差。若客户在听取需求分析人员的解说后,仍对项目需求仍存在理解上的分歧,需求分析人员可与客户再进行深入交流和需求探讨。
2、对客户需求进行深入分析,达成共识
需求分析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准确、完整的需求分析是软件项目成功的基础。为了能够得到客户对需求的认可,要求项目需求分析人员能够准确领会客户的意图,对客户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完整的编写需求分析文档。通过召开会议的方式,组织双方相关人员进行项目需求评审,向客户详细介绍系统功能的描述,让客户能充分理解说明书的内容,以形成全面、准确的需求说明文档。
3、加强需求变更管理
对项目而言,出现需求变更是不可避免的,变更可能是由客户、项目团队或项目特殊原因引起的。项目变更控制和跟踪,是项目开发的一项重要摘要的变更说明书,其内容包括:变更时间、变更内容、变更申请人、变更采取的措施等,并对变更内容及时进行跟踪、确认。只有对需求变更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跟踪管理,才能有效保障项目的成功开发。
4、制定有效的沟通制度和机制,采取多种沟通方式
在项目需求开发阶段,项目分析人员与客户的有效沟通,是建立在彼此对需求达成一致的基础之上的双向互动过程。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沟通渠道,项目将无法继续开展。因此,项目经理有必要尽早建立一个完善的沟通网络,制定有效的沟通制度,加强项目经理与成员、项目经理与客户之间的双向有效沟通。通过制度规定,对于特别重要的内容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有效沟通、确定,提高沟通意识及沟通的有效性,以确保信息能及时传达到位。例如,除发送邮件外,还应电话提醒、传真回执确认,对于特别重要的内容,要以召开会议的方式进行传达。
(三)结束语
项目需求开发和管理是软件项目开发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它贯穿于开发活动全过程。免费论文,需求变更。免费论文,需求变更。软件项目的失败大多数不是技术上、管理技能方面的原因,而是软件需求开发与管理所致。免费论文,需求变更。免费论文,需求变更。可见,需求开发和管理在项目开发中起着及其关键的作用。免费论文,需求变更。因此,在项目需求阶段,我们应系统的了解和掌握需求开发与管理的相关知识,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并加以应用,做好需求的开发和管理工作,确保项目的顺利完成。
[1]张文清.软件开发过程项目管理的研究[D].北京:首者经济贸易大学,2005
关键词: 教学管理;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
Key words: teaching management;graduation design;practical teaching link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6-0174-02
0引言
本科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中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各大学都非常重视本科毕业设计。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中指出: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索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毕业设计环节质量的高低不仅反映了毕业生本身的质量,同时也直接反映了高校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低[1]。本科毕业设计管理同时也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主要研究方向。
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一般都定位于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为主,这就决定了其毕业设计实践环节与其它重点院校有一定的区别。作者长期从事地方性院校计算机类相关本科专业毕业设计的管理和评价工作,针对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对毕业设计管理工作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索。
1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应该说,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计算机专业的毕业设计质量存在不同程序的下降,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1 毕业设计选题不科学毕业设计选题不科学是制约毕业设计质量的关键。地方性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既然定位于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其毕业设计的选题就应该与知识的应用相关。实际操作中,选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对选题关管理不严,学生选题随意性很大,即不科学也不合理。因而存在选题过难时无法完成设计,最终只能匆忙通过换题或者通过非法渠道购买设计论文来完成设计任务,这样毕业设计的质量自然无法保证。或者选题过于简单时,无法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②选题重复性大,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有相当数量的学生选题与MIS系统或者简单的网络应用软件相关。以作者所在单位为例,近3年毕业设计选题中有近50%的选题是MIS系统或者简单的网络应用软件开发,且有近10%的选题是陈旧的MIS系统如学籍管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之类的选题,同时这类选题也是最容易通过非法渠道获取。③选题没有应用背景,设计过程变为虚拟过程。学生在做需求分析过程几乎是凭空想象,由于学生本身就没有实践应用的经验,其虚拟出来的需求与实际有很大的差距,体现在需求分析不合理和不科学,导致设计的不合理,自然无法保障其设计质量。
选题不科学的原因主要是:①导师课题和学生自拟比例不合理。由于地方性本科院校指导教师不如综合性大学指导教师有更多的科研课题和接触更多的新知识,导师的课题经常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或者导师给出的选题不符合学生的兴趣方向,因而学生自拟选题就占有一定比例,而毕业设计作为学生第一次综合性实践,学生选题自然难实现科学性。②指导教师的知识面限制。计算机专业的毕业设计,选题方向应该是宽广的,即可以涉及软件开发、硬件开发、网络设计、信息安全、嵌入式开发等众多方向,可地方性院校的指导教师因知识面限制自身因素,也无法做到每个选题都符合科学性。
1.2 毕业设计指导不到位目前大多地方院校的毕业设计实践环节都安排在第八学期,随着近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加大,这段时期恰恰也是学生忙于找工作或到实习单位实习的时期。学生的主要精力并没有放在毕业设计上而是放在找工作上,学生在这学期基本不在学校,导师也无法监控其设计过程。另外,随着近几年计算机专业扩招,地方性院校引入了大批年轻的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这些年轻教师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实际的工程项目实践经验不足,而计算机专业本身是一个实践性要求很强的专业,没有这些实践体会,就很难理解软件开发过程、软件技术如何应用到生产这些问题,从而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2]。
1.3 毕业设计时间无法保证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一个学期中,学生将进行资料检索、选题、调研、相关开发软件的学习应用、程序设计、论文撰写等几个阶段,不要说设计质量,就设计的时间上都不能完全保证[1]。
1.4 毕业设计评价不科学尽管各院校对毕业设计的评价都有一个指导性体系,这个体系是对所有本科专业制定的,具有普及性而缺乏专业性,大多数地方院校并没有针对计算机专业的毕业设计评价体系,这样就会出现对同一个设计评价差距很大。
2解决问题的对策
2.1 选题环节的管理加强对学生选题的管理,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关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①限定学生自拟选题的比例。指导导师和学生自拟的选题比例应该控制在7:3,学生自拟的选题应该通过毕业设计领导小组审核。原则上学生自拟选题应该是学生特别感兴趣的方向和已有一定研究的方向,或学生亲自参与过的项目。②选题尽可能是指导教师正在研究或已研究过的科研课题的子项,是指导教师熟悉的专业领域,或者是导师正在开发的一些系统项目。③选题尽可能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原则上不允许选择通用MIS系统如网上购物、工资管理、人事管理、档案管理、网络考试、进销存管理等系统作为选题,除非此类系统有一定的实际应用背景。④当选题不足时,可以选择摸拟一些常用软件如聊天类、防火墙、浏览器、写字板、简单游戏、简单小工具等作为选题,通过不同的开发技术来实现这些软件的功能。⑤适当控制理论型选题,加大工程型、应用型选题的比例。地方院校既然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毕业设计选题就应该加大工程型、应用型选题的比例,一般要求达到70%以上。⑥选题初定后,毕业设计领导小组应对学生选题进行汇总和、统计,尽可能控制选题重复的现象,对重复选题进行重新选题。⑦重视开题报告的审定。通过开题报告可以对学生设计目标和设计路线进行分析,以确定选题设计的难易度和工作量,判断学生能否按时完成设计任务,以避免学生无法完成设计任务。⑧选题确定后,应该原则上不允许学生更换选题。确实需要更换选题的,毕业设计工作小组应该严格把关。
2.2 毕业设计过程指导的管理加强对设计过程的管理,是提高设计质量的保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①加强与学生对设计的沟通,建立可靠的沟通方式,定期监控学生的设计过程。学生在设计期间可能在校外实习和找工作,应建立制度规定学生定期通过电话或E_Mail向导师汇报设计过程。②加强对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需求分析的质量监控。需求分析决定设计的技术路线,绝大多数毕业设计质量不高的原因就是需求分析没有仔细深入,常常是凭空虚拟。建议指导导师对学生的需求分析单独审核,需求分析可以作为毕业设计管理的一个单独环节加以管理,只有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设计。③加强对学生毕业论文第一稿的质量监控。论文第一稿体现了整个毕业论文的框架,由于大多数学生对论文写作方法不熟悉,不会组织论文内容,指导老师应该多指导学生学会论文的组织,突击论文重点描述的内容和写作方法。④设计技术路线在一般情况下,学生可以通过参考文献获取,也可以通过指导导师对学生的技术应用进行指导。⑤加强对指导教师的培养,有计划地派遣指导教师利用暑假到企业进行进修,多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开发技术。
2.3 毕业设计时间的保证由于计算机类专业毕业设计一般要求较长的时间,建议毕业设计的工作从第六个学期末开始。在第六个学期末进行选题,利用一个暑假进行参考文献的阅读,在第七个学期初开始进行开题,然后进行需求分析,学生利用一个学期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需求分析、技术路线和总体设计的设计,在第七个学期末毕业设计总体框架就基本形成。学生在第八个学期在校外进行实习或找工作过程中,只需要完成详细设计即可,从而保障了设计的时间和质量。
2.4 毕业设计评价的管理计算机类专业的毕业设计的评价,应该包括对设计的评价和对论文写作水平的评价,应该分别建设两个评价体系:①建议对设计的评价主要从选题的科学性、技术设计路线的选择、需求分析的能力、设计目标的实现来综合评价,并细化评价指标。对设计的评价主要是通过设计答辩过程来实现,应该认真组织答辩过程。②建议对论文质量的评价应该从文题相符、论文的结构、表达的能力、用语的科学性和格式方面来综合评价,并细化评价指标。对论文的评价主要是通过评阅教师对学生论文的仔细评阅来实现。③对毕业设计与论文的综合评价,需要综合设计的评价和论文和评价。由于地方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高级人才,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建议在毕业设计与论文的综合评价中,设计的评价和论文质量的评价的比例控制为6:4。
3小结
提高地方院校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质量是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永恒的课题,同时也是学生通过大学四年本科学习后的知识总结和对人才培养目标是否实现的评价。通过探索和研究毕业设计管理来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是非常有意义的,希望更多的地方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管理人员共同参加对毕业设计管理的探讨,以实现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