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技术模板(10篇)

时间:2023-02-27 11:21:1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混凝土技术,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混凝土技术

篇1

中图分类号:TU528文献标识码: A

建筑业迅猛发展的今天,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显得非常关键。对施工者而言,掌握相关技术规范和操作流程,细致的了解设计需求和细部、节点的做法,分清楚相关技术资料对工程质量的一些要求,对施工任务进行中的一些薄弱环节和重要部位给予特别的关注。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勘察和了解,时刻把握施工进展,就要求施工者需要到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和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和施工,从而更好的完善工作。

一、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代,我国的基础设计建设已经步入了日新月异的新时期。因此,混凝土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了结构物的安全程度和造价,是整个工程的关键所在。

水泥、水、化学外加剂、细骨料、矿物质混合材料按照一定比例配合,再经过均匀搅拌后即可制得混凝土。 它可以说是一种振捣密实成型和养护硬化而成的人工石材。

粗骨料也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之一。 在石质强度相当的时候,碎石的表面与卵石表面进行比较会显得相对更为粗糙,因而它与水泥砂浆进行粘合的粘合性会更强一些。 而当水灰比相同或者配合比相同的时候,碎石混凝土的强度会远远高于卵石混凝土。一般情况下, 我们应将混凝土粗骨料的粒径严格控制在 3.2cm 左右,因为细骨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程度远比粗骨料要小。 虽然在混凝土公式中并没有对砂种柔效进行反应,但是砂的质量对混凝土的影响却是不能忽视的。因而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砂石的质量需要严格按照混凝土的各种砂石使用标准来执行。

抗压强度是监测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从混凝土强度的表达式可以看出,混凝土抗压强度是和混凝土用水的强度成正比的,按照公式来计算,如果石灰比例相同的时候,标号较高的水泥比标号低的水泥配置出来的混凝土具有更高强度的抗压能力。因而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时候千万不可用错水泥标号。由此可见,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因素应该是水泥的强度和水灰比例。在施工时注意控制水泥强度和水灰比,是必不可少的工序之一。除了水泥强度和水灰比之外,

在施工现场,砂石质量变化是很大的,因而现场的施工者需要保证砂石的质量始终都能够达到一定的标准,还要随时根据现场砂石的含水率对石灰比进行调整,从而保证混凝土的配合比,但是切不可将实验配比与施工中的配比混作一团。一般而言,混凝土的强度只有在湿度和温度适宜的条件下才能保证其正常发展,应该按照施工规范的规定给予。

二、浅析土木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1、钢纤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的施工尤其需要进行严格监管,特别在进行搅拌过程中,混凝土里面的钢纤维需要分布均匀。这就对搅拌机有了更高的要求,强制搅拌机才能够保证搅拌的均匀度达到搅拌的标准。除此之外,不定期的抽查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又一法宝。 在选择搅拌方式的时候,通常有干拌和湿拌两种选择。施工者还需要对搅拌时间加以把控。 为了确保钢纤维在混凝土中间能够结成团,施工者还需要注意材料投放的顺序,从而有效保证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

2、浇筑的技术

在建筑物进行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的浇筑主要可分为墙体混凝土浇筑、顶板混凝土浇筑、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楼体混凝土浇筑等等,一般来说,基础底板都较为厚实,同时又由于混凝土施工的工作量较为繁重,不得不充分对混凝土的散热问题进行考虑,从而避免施工过程中温度裂缝的产生。 同时还能完好的保存混凝土的受力能力。 因而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材料和施工设备的选择和供应,不能产生施工裂缝,极力确保基础底板浇筑具有连续性。在进行墙体混凝土浇筑的时候,通常需要在地步浇筑 5 cm 的砂浆,此类砂浆往往与墙体浇筑时所用的混凝土成分相同,并且浇筑时一定要均匀,将浇筑的高度控制在 40 cm 左右。 在进行分层浇筑的时候,上下两个相邻层面间的浇筑时间间隔一般不能超过 2 h。

3、拆模的技术

对混凝土进行模板拆除的时候,通常都有一定的顺序,后支先拆、先支后拆是模板拆除的固有顺序。不承重的部分可先拆除,承重的部分之后拆除。由此可见,拆模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混凝土的最终质量产生影响。 施工者通常可以根据气温、强度等级等因素对拆除时间进行设计。 对于那些不承重的部分, 当混凝土强度达到 2.5 MPa 以后就可进行拆除,这时将其拆除就不会破坏混凝土的表面和棱角。 而对于那些承重的部分,施工者就需要对其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当其强度达到了规定的标准后即可拆除。 这些模板的拆除不可对楼层造成任何的冲击负荷,并且拆除下来的支架和模板需要及时运走,以免在施工现场阻碍工程的继续施工。

4、养护的技术

浇筑及振捣工序完成后,混凝土需要在 12 h 之内进行覆盖处理。 浇水和养护亦是不可或缺的施工内容。 拆模过后,施工者需对混凝土实施喷水处理,喷水养护的时间通常在 7 d 以上,喷水的频率则需要结合混凝土自身情况而定,但混凝土的湿润状态是必须要得到保证的。 一般而言,养护方法分为浸水养护法、围水养护法、覆盖浇水养护法等等。 最常用的养护方法分为覆盖浇水法、塑料薄膜法以及浸水养护法三种。而且,若是在冬季施工,气温长时间低于 5 ℃,冬季施工措施就需要被用于混凝土的养护上,蓄热发再添加相应的外加剂们都是防止混凝土因为受冻而导致强度降低的养护方法。

建筑业水平高速发展的新时期里,混凝土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更好的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把控,才能更加有效直接的保证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混凝土是一种性能多样化且成分多样化的建筑材料,它的性能不仅与其组成材料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同时更与其施工技术、养护条件和所处环境有着直接关系。 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质量的好坏往往直接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进度和安全。只有切实把握好影响混凝土质量的相关因素,全面掌握并控制施工质量,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混凝土施工工程事业的发展。为了更好的促进混凝土工程的发展和完善,则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对材料、气候等因素进行把控,同时加强对混凝土施工的后期养护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混凝土结构在工程建设中已经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此外,应加强地质勘查以准确掌握地质资料,保障选址的合理性,以尽量避免因地基变形造成混凝土裂缝。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飞跃发展, 土木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土木工程中, 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全面的普及和应用。当今, 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土木工程的建设, 对于土木工程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但是, 在土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 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具体设计中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参考文献:

[1]谢文利.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01:82-83.

篇2

一、浇筑的一般要求

1、混凝土应在初凝前浇筑,若出现初凝与离析现象,应再次进行强力搅拌,使其恢复流动性后,方可浇筑入模。

2、为防止混凝土浇筑时产生分层离析现象,混凝土自高处倾落时自由高度一般不宜超过2m;对于竖向结构(如柱、墙),浇筑混凝土的自由高度不得超过3m;对于配筋较密或不便捣实的结构,不宜超过600mm。否则,应采用串筒、斜槽和溜管等下料。

3、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爱底部填以50~100mm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以避免产生蜂窝、麻面、露石等质量缺陷。

4、混凝土应分层浇筑。

5、为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浇筑应连续进行。因技术上或施工组织上的原因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尽可能缩短,并保证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其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施工气温确定。

6、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模板及其支架、钢筋、预埋件及预留孔洞的情况,发现有异常的变形、移位时,应及时擦去措施进行处理。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及时认真填写施工记录,它是施工验收的依据。

二、施工缝与后浇带

1、施工缝的留设。

混凝土结构多要求整体连续浇筑,若受技术、设备、人力的限制,不能连续浇筑时,且间歇时间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则应按事先确定的位置留置施工缝。因混凝土的抗拉强度约为其抗压强度的0.1倍,故施工缝是构件中的薄弱环节,宜留置在结构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应留垂直缝。

柱子的施工缝宜留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盖柱帽的下面。框架结构中,如果梁的负筋向下弯曲入柱内,施工缝也可设置在这些钢筋的下端,以便于绑扎。

与板连接成整体的大断面梁,应留在楼板底面以下20~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在梁托下部;单向板应留在平行于板短边的任何位置;有主次梁的楼盖宜顺着楼梯长度中间1/3长度范围内。墙可留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的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拱、薄壳、多层框架等及其他复杂结构,应按设计要留置施工缝。

在施工缝出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除掉水泥浮浆和松动石子,表面加以湿润并冲洗干净,先铺水泥浆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砂浆一层,待已浇筑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低于1.2M/m㎡方可继续浇筑,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施工缝应细致捣实,使其结合紧密。

2、后浇带设置。

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设置后浇带是为了克服由于温度收缩而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而设置的临时施工缝。后浇带的设置距离及位置,应在有效降低温差和收缩应力条件下通过计算来确定。在正常施工条件下,位于室内和土中的混凝土为30mm;露天则为后浇带的宽度一般为800~1000mm,后浇带内的钢筋施工时应注意保护完好。

在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应将后浇带表面清理干净,整理好所留置的钢筋。后浇带宜选用早强、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要求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浇筑时的温度宜与主体结构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接近,并保持至少28d的湿润养护。后浇带附近的结构构件应采取可靠支撑措施,以防止出现过大变形损坏结构构件。

三、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除对模板、钢筋和预埋管线进行检查和清理及隐蔽工程的验收外,还应做好搭设浇筑用脚手架、栈道(马道)、材料准备、落实水电供应情况,施工用具准备等工作。

1、多、高层框架结构的浇筑。

框架结构的主要构件包括基础、柱、梁、板等,其中框架梁、板柱等构件是沿垂直方向重复出现。应按竖向结构分层施工。若平面尺寸较大,还应在横向上划施工段。对每一施工层中施工段的划分,则需考虑工序数量、技术要求、结构特点等,尽可能组织分层分段流水施工。施工层与施工段确定后,即可求出每班或每小时应完成的工作量,据此选择施工机具和设备并计算其数量。

在每层每段的施工中,应先浇柱、后浇梁、板。柱基础浇筑时,应先边角后中间,按台阶分层浇筑,确保混凝土充满模板各个角落。

柱子宜在梁板模板安装后钢筋未绑扎前浇筑,。以利用梁板模板作为横向支撑和柱浇筑操作平台;一个施工段内每排柱子的浇筑顺序,婴幼外向内对称地逐根浇筑,以防柱模板受推倾斜造成误差累积不易纠正。柱子浇筑应分段进行,断面在400mmX400mm以内,或有较差箍筋时,可在柱模板侧面开孔以斜溜槽分段浇筑,每段不超过2m;断面在400mmX400mm以上,且无交叉箍筋时,每段的高度不应大于3.5m。

在浇筑与柱墙练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或墙浇筑完毕后1~1.5h,再继续浇筑,使柱浑天充分沉实。肋形楼板的梁板应同时浇筑,其顺序是现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当梁高大于1m时,可先单独浇筑梁的混凝土,施工缝可留在板底面以下2~30mm处。

2、剪力墙浇筑。

剪力墙浇筑应采用长条流水作业,分段浇筑,均匀上升。新浇筑混凝土与下层混凝土结合处,应在地面均匀浇筑50mm厚与墙体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混凝土应分层连续浇筑,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600nn左右。墙体混凝土的施工缝一般宜设在门窗洞口上,接槎处混凝土应加强振捣,保证接槎严密。

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应保证钢筋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并经常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预埋件的牢固程度和位置的准确性。

3、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工业建筑中多为设备基础,在高层建筑中多为厚大的桩基承台或基础底板等,承受上部较大的荷载,因而整体性要求较高,一般不允许留设施工缝。

篇3

1.1细骨料生态型混凝土

细骨料生态型混凝分为两层。(1)下部有机客土层,厚5cm。有机客土主要成分有生物活性添加剂、草炭、石子、保水剂等,此层土与坡面原状土接壤,一方面为植物后期生长提供充足养分,使深根系穿透客土层,另一方面促使植物根系在客土层横向纠结形成三维立体根系网络,起到整体固土作用;(2)上部土工格室层,厚10cm。在回填客土上覆盖固定10cm高的带孔土工格室,底部先回填5cm细骨料混凝土,上部为含有草种的细骨料混凝土采用喷播植草技术喷射到土工格室内。具孔的土工格室一方面可以使植物生长根系横穿,起到良好土壤加筋作用,加强细骨料生态型混凝土的抗冲刷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渗透土壤中的水分,保证植物生长的良好环境,使得植被层尽早形成稳定群落结构。

1.2粗骨料生态型混凝土

粗骨料生态型混凝土分为二层。(1)下部为无砂混凝土骨料,厚10cm。主要为粒径3~4cm的均匀级配碎石,通过有添加剂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胶结在一起作为骨架,孔隙率在25%~35%,空隙中充填营养客土。骨料空隙中为喷植的营养客土,此部分填充的营养材料可给植物初期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空隙也可使植物根系后期充分生长,穿透本层与下部土壤充分接触,保证植物生长的持久性。(2)上部为营养客土层,厚2cm。本层的营养客土成分主要有土壤、保水剂、黏合剂、微生物肥料、土壤活性添加剂和植物种子等。本层的营养客土为植物生长初期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和充足的养料,填充方法也采用喷播植草技术。

2护坡材料的特性

2.1细骨料生态型混凝土

(1)三维立体结构有助于坡面整体稳固。细骨料植生态型混凝土的骨架采用土工格室,土工格室侧面带孔,在坡面上形成一个水平网格结构,垂直坡面一方面有铆钉锚固,另一方面植物生长后根系扎入下部土壤,也与坡面形成稳固的竖向网状结构。这样植物在发芽后,根系纵横延展,在平行坡面和垂直坡面的方向上都有植物强大根系组成三维立体网,使得喷播层和坡体紧密而有机结合,不会剥落,完全满足坡面稳固要求。(2)喷播植草技术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喷播植草技术目前从植物配置、基质配方、材料准备、施工组织等方面均相当成熟,细骨料生态型混凝土表层用喷播植草方式施工,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施工坡面也有一定强度和稳定性,不龟裂,抗冲刷,施工进度快,工作效率较高。(3)生物活性添加剂增加了土壤生物活性。活性添加剂主要成分为EM(EffectiveMicroorganisms)有效微生物,它可以降低由于使用水泥带来的土壤碱性增大,最大程度上保持土壤微环境的活性,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和营养吸收。EM有效微生物菌落在客土层能自行分解落叶、枯枝等各种有机体,又能加速土壤中各种污染物的分解,降低化肥、农药等造成水体污染的可能性,既有利于水体安全保护,又利于环保生态和景观美化。

2.2粗骨料生态型混凝土

(1)级配碎石结构具有较强的抗压、抗冲刷能力。由于大骨料生态型混凝土的骨架为级配碎石,靠改性水泥胶结后,28d抗压强度一般能达到10~25MPa,抗压、抗冲刷能力较强,且不易变形。(2)使用专用添加剂改善混凝土的盐碱度。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pH值约在1215~1315,植物根系会腐烂无法正常生长,一般草种如狗牙根,黑麦草,紫羊茅,白三叶等最适合的pH值在5~7,因此要添加专用添加剂来中和普通混凝土的盐碱程度,达到能适合草本植物正常生长的碱性水环境。专用添加剂主要成分为甲基丙烯酸、聚羧酸盐、甲基纤维素、木质黄酸盐、CaC12等,按水泥用量的3%~6%添加[2]。(3)采用喷播植草可以增加空隙密实度、提高工作效率。粗骨料生态型混凝土最后一道程序也采取了喷播植草技术,喷播植草由于有一定的压力,可以增加粗骨料之间缝隙的密实度,多填充一些营养土,既有一定的保水性,又增加了肥效,有利于后期植物生长。(4)生物活性添加剂增加了土壤生物活性。粗骨料生态型混凝土营养客土层也添加了生物活性添加剂,生物活性添加剂提高土壤生物活性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加之常年花草、季节花草混播,枯枝落叶分解为肥料,朝着有利于植物多年循环生长的方向发展。

3材料选择

3.1细骨料生态型混凝土

细骨料生态型混凝土护坡的主要材料有。(1)符合5SL/T235-19996质量标准的土工格室,其中格室压花距离为30cm@30cm,片材高10cm,片材打孔以利于植物根系横向传透,孔径5mm。(2)锚杆:锚杆为512的螺纹钢筋,长50cm。(3)壤土:根据土壤质量分析成果,江油当地农田腐殖土具有充分的养分,设计选用此作为基质配比壤土。(4)草种:黑麦草(4g/m2),狗牙根(3g/m2),波斯菊(2g/m2)。

3.2粗骨料生态型混凝土

粗骨料生态型混凝土护坡的主要材料有:(1)骨料:碎石粒径3~4cm,抗压强度3~8MPa。(2)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用量一般在104~270kg/m3,抗压强度一般在2~10MPa。(3)壤土:根据土壤质量分析成果,江油当地农田腐殖土具有充分的养分,设计选用此作为基质配比壤土;(4)草种:黑麦草(4g/m2),狗牙根(3g/m2),高羊茅(2g/m2)。

4对比选用

/豫江大堤0综合整治工程是/5#120汶川地震后河南省对口支援江油市恢复重建的/交钥匙0项目之一,也是河南省援建江油投资最大的单体工程。工程范围为江油市涪江一桥与涪江二桥附近、涪江一桥下游右岸及涪江二桥上游部分河段,工程项目包括堤防整治61015km、河道疏浚115km、生态修复641917万m2,滨河景观17155万m2等,工程总投资约215亿元。重建后的豫江大堤防洪标准提高至50年一遇。为了保证河道的防洪安全,在50年一遇洪水位以下采用混凝土面板防护,为了修复河流的生态环境,在50年一遇洪水位以上需采用生态型混凝土进行防护。根据护坡机理、护坡特性及选用材料进行比较:从整体效果上看,细骨料生态型混凝土和粗骨料生态混凝土都可以起到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发挥生态功能的作用;从适应性上看,细骨料生态型混凝土柔性好,能适应坡面较小变形,粗骨料生态型混凝土抗压、抗变形能力好,不适应坡面变形;从抗冲刷能力上看,细骨料生态型混凝土基质为土较松散,不抗冲刷,粗骨料生态型混凝土骨料胶结较好,抗冲刷能力强;从投资上看,细骨料生态型混凝土80~100元/m2,粗骨料生态型混凝土120~140元/m2,粗骨料生态型混凝土较贵。综合考虑,本工程选用细骨料生态型混凝土作为河道50年一遇洪水位以上护坡防护型式。

5细骨料生态型混凝土护坡的施工流程

细骨料生态型混凝土护坡的施工工序为:(1)清理平整边坡表面:清除坡面淤积物、浮石,使坡面尽可能平整,使坡面有利于植被混凝土和坡面的完全结合。(2)将粉碎过筛的干燥土壤、腐殖质、保水剂、草炭、生物活性添加剂等基材混合搅拌摊铺在工作面上压实,厚度5cm。(3)土工格室铺设:按100cm@100cm间距在坡体植入512锚杆,锚杆长50cm,植入地面以下35cm;铺设、固定土工格室,调平拉紧,在边坡平台处采用钢筋固定,确保土工格室稳定。相邻的两幅土工格室需搭接012m,并沿横向对土工格室搭接部分每隔1m用8号铁丝进行穿插连接,并在铺设的格室上,每隔1m用钢筋固定于地面。土工格室铺设时,横向搭接和纵向搭接长度满足土工材料施工规范要求。(4)回填基质:基质回填厚度为5cm,夯实,并按1m@1m间距分布,地面以上10cm安装锚杆。其中,基质配比在土壤质量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配比,基质配方见表1。(5)细骨料混拌物填充:采用喷射5cm的工法将经过按设计比例充分混拌各种绿化基材、种子和壤土等细骨料混拌物填充格室,喷射基质配比表见表2。

6细骨料生态型混凝土护坡的实施效果

建成后的/豫江大堤0生态护坡,绿草茵茵,鲜花盛开,不仅改善了江油市区的生态环境,也为市民提供了休闲、旅游、娱乐的好去处,真正实现了/保障河道防洪安全、修复河流生态环境、营造滨江景观空间、反映两地历史文化、体现豫江人民友谊0的整治目标。

篇4

【中图分类号】TU821【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4-3954(2011)03-0286-01

一、裂缝成因

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骨料不均匀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缺陷性问题(如碱骨料反应),模板变形,基础使用过程不均匀沉降等。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原混凝土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许多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化。如养护不周,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形变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往往导致裂缝。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抗拉强度是抗压强度的1/10左右,短期加荷时的极限拉伸变形只有(0.6~1.0)×104,长期加荷时的极限位伸变形也只有(1.2~2.0)×104。由于原材料的不均匀,水灰比不稳定,及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离析现象在同一块,混凝土中其抗拉强度又不是不均匀的,存在着许多抗拉能力很低,易于出现裂缝的薄弱部位在钢筋砼中,拉应力主要是由钢筋承担,混凝土只是承受压应力。在素混凝土内或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内出现了拉应力,则须依靠混凝土自身承担。一般设计中均要求不出现拉应力或者只出现很小的拉应力。但在施工中混凝土由最高温度冷却到运转时期的稳定温度,往往在混凝土内部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有时温度应力可超过其它外荷载所引起的应力,因此掌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于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极为重要。

二、温度应力分析

根据施工过程中温度应力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以下阶段:

1、早期:自浇筑混凝土开始至水泥放热基本结束,一般约30天。这个阶段的两个特征,一是水泥放出大量的水化热,二是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急剧变化。由于弹性模量的变化,这一时期在混凝土内形成残余应力。

2、中期:自水泥放热作用基本结束时起至混凝土冷却到稳定温度时止,这个时期中,温度应力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冷却及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早期形成的残余应力相叠加在此期间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变化不大。

根据温度应力引起的原因可分为两类:

(1)自生应力:边界上没有任何约束或完全静止的结构,如果内部温度是非线性分布的,由于结构本身互相约束而出现温度应力。

(2)约束应力:结构的全部或部分边界受到外界的约束,不能自由变形而引起的应力。如箱梁顶板混凝土。这两种温度应力往往和混凝土的干缩所引起的应力共同作用。要想根据已知的温度准确分析出温度应力的分布、大小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混凝土的徐变使温度应力有相当的松弛,这里不再细述。

三、裂缝防治技术

为了防止裂缝,减轻温度应力可以从控制温度和改善约束条件两个方面着手。

控制温度的措施如下:

1、采用改善骨料级配,掺混合料,加引气剂或塑化剂等措施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

2、拌合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3、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减少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

4、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气温骤降时进行表面保温,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

5、施工中长期暴露的混凝土浇筑块表面或薄壁结构。在寒冷季节采取保温措施;改善约束条件的措施是:

A:合理地分缝分块;

B: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避免过大的高差和侧面长期暴露;此外,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抗裂能力,加强养护,防止表面干缩,特别是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对防止裂缝是十分重要,应特别注意避免产生贯穿裂缝,出现后要恢复其结构的整体性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施工中应以预防贯穿性裂缝的发生为主;正确的使用减水、防裂外加剂也是减少开裂的有效措施。

在混凝土的施工中,往往要求新浇筑的混凝土尽早拆模,当混凝土温度高于气温时应适当考虑拆模时间,以免引起混凝土表面的早期裂缝。新浇筑早期拆模,在表面上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出现“温度冲击”现象。在混凝土浇筑初期,由于水化热的散发,表面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此时表面温度亦较气温为高,此时拆除模板,表面温度骤降,必须引起温度梯度,从而在表面附加一拉应力,与水化热应力迭加,再加上混凝土干缩,表面的拉应力达到很大的数值,就有导致裂缝的危险,但如果在拆除模板后及时在表面覆盖一轻型保温材料,如泡沫、海棉等,对于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过大的拉应力,具有显著的效果。

C:为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止开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正确作用外加剂也是减少开裂的措施之一。

(1)混凝土中存在大量毛细孔道,水蒸发后毛细管中产生毛细管张力,使混凝土干缩变形,增大毛细孔径可降低毛细管表面张力,但会使混凝土强度降低。这个表面张力理论早在六十年代就已被国际上所公认。

(2)水泥用量也是混凝土收缩的重要因素,掺减水防裂剂的混凝土在保持混凝土强度的条件下,可减少15%的水泥用量,其体积用增加骨料的用量来补充。

(3)减水防裂剂可以改善水泥浆的稠度,减少混凝土泌水,减少收缩变形。

(4)提高水泥浆与骨料的粘结力,提高的混凝土抗裂性能。

(5)混凝土在收缩时受到约束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时裂缝就会发生,减水防裂剂可有效的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大幅度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6)掺加外加剂可使混凝土密实性好,可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碳化性,减少碳化收缩。

(7)掺加减水防裂剂后混凝土缓凝时间适当,在有效防止水泥迅速水化热基础上,避免因水泥长期不凝而带来的塑性收缩增加。

(8)掺外加剂混凝土和易性好,表面易摸平,形成微膜,减少水分蒸发,减少干燥收缩。许多外加剂都有缓凝、增加和易性改善塑性的功能,我们在工程实践中应多进行这方面的实验对比和研究,比单纯的靠改善外部条件,可能会更加简捷、经济。

四、混凝土的早期养护

从最早可能的时间开始防止水分从混凝土表面损失。这里不存在从初凝还是终凝开始的问题,只有什么时候能够开始的问题。例如,混凝土路面、桥面或地面施工,塑性收缩裂缝是长期困扰的问题。过去混凝土泌水量大,一般采用二次收浆,然后开始养护,防止塑性收缩裂缝。现代高性能混凝土基本没有泌水,如果风大或温度高,水分蒸发量大,混凝土表面很快就会出现裂缝,必须在终凝前再次抹面闭合裂缝。在工程实践中,一直在摸索如何更早地开始养护,得到很多成功经验。比如,在初凝前,混凝土表面抹面完成:

1、马上覆盖湿麻布。

2、马上在混凝土表面上方喷雾,形成局部高湿度,降低蒸发速率。

3、在混凝土表面喷洒养护膜(可降低表面蒸发率90%以上)。然后,待混凝土终凝后或有一定强度后,再进行洒水或表面保水养护。混凝土表面湿养护至少持续3天,最后能达到7天。

篇5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无损检测技术是以无损检测手段探明被检测体内部缺陷的有无、大小、位置和性质的专门技术。在工程中,需要根据工程构件材料的性能和工程条件具体选择恰当的检测方法。其中,弹性波方法是工程中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特别适合混凝土构件、岩土体等工程问题的无损检测工作。射线理论和射线方法是研究弹性波传播理论的重要方面之一,针对不同的工程材料和工程条件探索研究弹性波射线追踪方法,对于许多工程问题的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超超声无损检测技术由于具有穿透能力强、对人体无害、应用范围广、检测深度大、缺陷定位准确以及成本低等特点,成为国内外应用最广泛、使用频率最高、发展最快的无损检测技术。

1 超声检测技术概述

超声法是一种广泛用于混凝土缺陷探测的方法,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与超声波在其中的传播速度及其他声学参数有很好的相关性。超声波的探测精度能满足缺陷探测要求,但以目前的超声仪及换能器,当超声波换能器正对测试时,在混凝土中的最大穿透距离只能达到10m左右,而当换能器错开一定距离时,穿透距离仅能达到2、3m。显然超声波换能器无法满足长距离探测的要求。采用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制作的超磁致换能器,具有发射功率大、发射频率高、穿透距离远、接收信号频带宽、重复性好、余振短等优点,能够同时兼顾到传播距离及检测分辨率,是一种理想的长距离探测震源。超磁致换能器发射中心频率为10-50kHz,处于可闻声波及超声波频段。将超磁致换能器和超声波换能器发射产生的应力波统称为声波。

目前,超声探伤常用的缺陷分析判断方法有经验法、数理统计法、数值判据法和模糊判别法。经验法,即依据超声探伤的基本原理判别缺陷。其结果依赖于检测人员的实践经验,漏判和误判严重。数理统计法简单易行,但是只能对单个声学参数进行统计意义上的判断,且物理意义不明确。数值判据法须根据测试值建立合理的物理模型,经适当的数学处理后,找出一个可能存在缺陷的临界值作为判断的依据。模糊判别法是计算各声学参数相对于正常获异常的隶属度,然后将各个声学参数加权平均得到综合的相对于正常或异常的隶属度。由于测试分析方法本身的局限性,以上方法仍处于定性或半定量水平,都只对缺陷的定位具有一定精度,而对缺陷的大小、形状及性质难以给出定量的结果,从而给最终准确评价带来困难。超声波的频率范围为20kHz至15MHz,超声发生器则是由产生超声频振荡的电子线路和换能器(传感器)组成。超声层析的应用范围很广,早在世界二次大战期间,超声层析在军事监测方向就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以后更广泛地应用于医学之中;此外,超声层析在工业无损探伤方面用途也很广。

2 超声无损检测技术在工程中的运用分析

超声无损检测属于弹性波法。在各种无损检测方法中,超声无损检测是当前无损检测工作中研究最活跃、发展最快的检测方法。目前,超声脉冲检测技术已成为检测工程结构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主要优点是有效探测距离长,测试精度高,设备简单且无污染。

将超声技术技术应用于混凝土质量检测中,其理论依据是混凝土的质量与声速有较好的相关性,首先在被测混凝土结构物某断面上,将测区划分成网格,发射换能器在一侧某点发射,接收换能器在另一侧所有点上接收,使每个网格都有2条以上的测线通过,利用声时通过反演技术获得测区各部分的波速分布图,从而确定缺陷区的位置、尺寸以及缺陷本身的波速,推断缺陷的类型、强度等。

2.1 超声无损检测的基本原理

根据弹性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弹性波层析成像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以运动特征为基础的射线层析成像;二是以动力学特征为基础的波动方程层析成像。

作为反演声波穿透的射线层析成象,其基本思想是根据声波的射线几何运动学原理,将声波从发射点到接收点的旅行时间表达成探测区域介质速度参数的线积分,然后通过沿线积分路径进行反投影来重建介质速度参数的分布图像。

混凝土声波CT无损检测技术就是根据声波射线的几何运动学原理,利用最先进的声渡发射、接收系统,在被检测块体的一端发射,在另一端接收,用声波扫描被检测体,然后利用计算机反演成像技术,呈现被检测体各微小单元范围内的混凝土声波速度,进而对被检测体作出质量评价。

2.2 观测系统布置

根据混凝上结构物的形状特点,对结构物常用的测线布置方式为:白色点为接收点,黑色点为激发点。理论及实践都证明,三侧激发一侧接收,所得反演效果最好。射线密度达到要求。一般检测过程中测线都采用该方式布置,激发边和接收边道间距,1般在20-50cm范围。在结构物两端的部份,可适当加密激发点和接收点,以利于增加射线密度。根据结构物的临空面不同,可采用合适的测线布置。

2.3 观测系统完备性评价

观测系统完备是声波CT结果可靠性的基本保障。观测系统的完备性是通过单元的射线密度和射线正交性来衡量的。因此,射线密度和射线正交性就成了表征观测系统完备性的I爵个重要指标,它们是观测系统可靠性评价的有效方法。为保证声波CT结果的可靠性和分辨率,要求研究区内每个单元体内的射线超过40条,同时要求每个单元体内通过的射线其交角至少有一组大于60°,其交角的正弦值大于0.87。

2.4 后期成像

所用软件为TDSoft的《工程CT》,该软件有模块化设计、文件格式要求清晰、处理速度快等优点。软件共有数据输入、射线追踪、速度反演三个主模块和正交性分析一个辅助模块组成。最后通过网格化、成图、导出DXF格式等多个步骤的处理,最终得到混凝土声波CT波速反演图。

3 超声回弹综合法对混凝土强度值影响

该方法是将超声法和回弹法相综合的一种测强方法,其测量结果的精确度主要由它的几个主要程序完成的具体情况决定:

3.1 声速测量:对试块实施声速测量时,测试面的选取应取试块浇筑方向的侧面作为测试面,同时用黄油(钙基脂)做耦合剂;选择的声速测量方法上,大多采用的是对测法,即在一个相对测试面上布设3个测点,确保发射和接收探头的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以3个测点的平均值作为试块最终的声值,小数点后保留一位小数记录下来,试块边长的测量精确到 1 mm。

3.2 回弹测试:在测试面的选择上,回弹值测量选用与声速测量不相同的另外一个相对侧面作为测试面,具体的实施是在等声速测量完毕后,将超声测试面的耦合剂擦干净,放置在压力机上下承压板之间,通过压力试验机预加30 kN~60 kN的压力,压力下,在试块相对测试面上各测 8 个回弹数值。

3.3 试块抗压试验:回弹数值测试完毕后卸荷,将回弹面放置在压力承板间,以(6+4)kN/s的速度连续加荷至破坏,抗压强度值精确到 0.1MPa,同时记录抗压试验结果。

3.4 碳化深度的测定:试块的碳化深度采用抗压强度试验过后的断面测定,用1%的酚酞酒精溶液立即滴于刚裂开的断面上,未变色(变为红色)的深度即为碳化深度。测试中发现早期高强混凝土抗碳化能力很强,试块几乎未被碳化。从超声回弹综合法测强的环节上看,涉及的程序较为繁琐,每一个环节都要求做到精细,都有可能对误差构成影响,不过从实践经验来看,只要很好地控制每个检测环节的质量其相对误差在非破损测试方法之中是最低的。

4 结束语

随着混凝土结构的广泛使用,其质量检测和性能评估是目前土木工程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结构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能反映结构物中混凝土的强度、均匀性、连续性等各项质量指标,对保证新建工程质量,以及对已建工程的安全性评价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篇6

工程简介:

麦克耐久公路项目位于埃塞俄比亚西部绵延起伏的高原地区,30公里新路面,31公里老路改造,砾石底基层,碎石基层,土方回填45万方,土方开挖63万方;总长61公里双表沥青路面,路基土石方110万立方,混凝土构筑物3100立方,砌石43000方。

裂缝是混凝土建筑物主要的老化病害之一,主要由干缩、砼自身质量、水泥水化热、温度、钢筋锈蚀、地基变形、荷载、碱骨料反应、地基冻胀等原因引起。

埃塞阿比亚麦克耐久公路桥梁是根据BS规范(英国标准规范)和AASHTO(美国国家公路及运输规范)设计的,大多地区桥基础为黑粘土,压不实,如果基础处理不当,桥墩和桥面板砼易变形,产生裂缝,严重影响砼浇筑质量甚至桥的安全;我们除加大桥基础处理力度,在砼浇筑过程中也采用了如下防裂缝措施,确保砼浇筑质量。

桥礅和桥面板的主要砼施工采用如下形式:拌和机拌和,16t吊车吊运入仓,手工振捣棒振捣,气温20~35oC。

控制干缩裂缝

混凝土的干缩裂缝主要是由于毛细管压力造成的。毛细管孔隙在干燥过程中逐步失水,产生很大的毛细管张力,混凝土体积产生收缩,由于混凝土周围存在约束,内部又有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材料抗拉强度时,便产生了干缩裂缝。

干缩裂缝的控制有:

降低混凝土单位用水量:用水量的增加势必使剩余水增加,因此,从确保混凝土耐久性出发,应降低混凝土单位用水量。

水泥的:不同水泥,混凝土收缩也不同,按收缩值大小排序:矿渣水泥>普通水泥>粉煤灰水泥。

降低混凝土周围约束:若混凝土周围约束过大,内部拉应力无法释放,拉应力增大而使混凝土干裂,因此,应减少混凝土的分仓长度,以使混凝土内部拉应力能够充分释放。

添加膨胀剂:适量添加膨胀剂后可以使混凝土体积膨胀,在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部分抵消了混凝土因毛细孔隙干燥而产生的拉应力,从而起到控制干缩裂缝的作用。

本工程在控制混凝土干缩裂缝方面采用了上述1~3项方法。其中单位用水量为182kg,采用普通425#水泥,分段浇筑长度在10m左右。

控制混凝土因自身质量欠缺而形成的裂缝

高强混凝土水泥的强度等级和水泥用量相对较高,开裂现象比较普遍,因此,高强混凝土不一定是高性能混凝土,而高性能混凝土因具有较高的体积稳定性,收缩变形较小而使抗裂性能大大提高,同时高强混凝土必须采用高效减水剂和超细活性掺和料作为混凝土的第五和第六部分,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能力。

综合上述两点,我们采用下表所示的混凝土配合比(单位:kg/m3)。

按上表配比,砂率38%、水灰比0.50、坍落度160~180mm、木钙掺量0.25%、粉煤灰掺量15%。

因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技术在埃塞桥梁施工中尚处于探索阶段,固替代量并不很大,只有15%,但根据有关资料,混凝土中单方水泥用量每增减10kg,水化热相应升降1~1.20C,即因本工程中掺用粉煤灰而使混凝土内部温度下降了约5.5~6.50C,从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裂缝的产生。

控制水化热开裂

水泥水化后放出大量的热量,使混凝土内外形成较大的温差,从而在温度应力的作用下形成裂缝。特别是在夏季施工,中午气温一般在摄氏370C,露天存放的石子表面温度可达摄氏500C,砼出机口温度在摄氏300C左右,混凝土水化后内部温度更高。为控制混凝土水化开裂,施工中采用了以下措施。

骨料降温

骨料的温度控制主要通过搭盖凉棚和洒水降温来进行。搭盖凉棚可避免太阳光直射,减少骨料吸热,浇筑前2~3小时再用井水(约170C)对粗骨料进行充分的洒水降温。采取以上降温后,浇筑前粗骨料内部温度约为240C,细骨料内部温度约为260C,降温效果比较明显。

加冰降温

在混凝土浇筑前购入冰块,砸成粒径约3cm的小块加入砼生料中,充分拌合后量取出机口温度,根据出机口温度来确定加冰量。实际工作中,出机口的控制温度为180C,混凝土单方用冰量在60kg左右。因冰块破碎工作量较大,粒径也很难控制,加入冰块后还需延长拌和时间,降低了混凝土浇筑速度,为克服该,实际工作中多采用拌和水降温的方法,即把冰块稍加破碎后放入拌和水池中来降低水温。用此方法,通常能够把拌和用水的温度降至摄氏3~70C左右。

夜间浇筑

白天气温较高,即使采用多种降温措施也很难保证混凝土的入仓温度,而夜间浇筑――特别是后夜浇筑,气温相对较低,采取温控措施后,比较容易控制砼的入仓温度。因此,工作中多把其他工序的施工安排在白天进行,而把混凝土浇筑安排在夜间进行。

通过以上温控措施,使埃塞麦克耐久桥梁工程施工夏季混凝土出机口温度控制在180C以内,入仓温度控制在280C以下,有效地控制了温度裂缝的产生。

混凝土养护

由于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砼早期水化热较大。经量测,一般在浇筑后24h左右,内部温度即达到最大值(约330C),而此时因规范要求钢模板尚不能拆除,还不能直接进行表面洒水降温,为降低混凝土温度,除尽量降低水灰比外,在浇筑完毕后18h即开始对钢模板表面进行不间断的洒水降温,拆模后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全天候养护至14天,此时桥面板的混凝土内部温度已降至180C。通过拆模前是否对钢模板表面洒水降温的对比观察,采取对钢模板表面洒水降温的,明显比未对钢模板表面洒水降温的混凝土产生裂缝少的多,因此,混凝土养护应从模板面的洒水降温开始。

控制钢筋锈蚀引起的裂缝

钢筋锈蚀后体积膨胀2~4倍,对周边混凝土产生压力,可能产生顺筋裂缝,甚至脱落,从而建筑物的使用。而钢筋锈蚀多为气蚀、电离引起。因此,本工程自一开始就注意了钢筋的锈蚀问题,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钢筋锈蚀加以控制的。

钢筋出厂时,其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薄膜,可以对钢筋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该薄膜遇水或受潮后因水的微酸性而脱落,使钢筋酸性氧化而锈蚀。因此,钢筋原材料和加工后的半成品均应作防潮处理。具体的做法是架空放置和上盖防水雨布。

钢筋安装前表面清洁处理

钢筋安装前,其表面必须洁净、无污物,对已发生锈蚀的部位,必须用钢丝刷和砂布打磨干净,以保证钢筋与混凝土的有效结合,同时也可防止因电离而发生锈蚀。

降低砼水灰比和增加混凝土和易性。

加强振捣,提高混凝土致密性,减小混凝土炭化速度,使钢筋有足够长的时间不接触空气。

篇7

混凝土养护一般自然养护为主。自然养护是指在常温(平均气温不低于5°)条件下与一定时间内使混凝土保持湿润状态。自然养护包括浇水养护、喷洒薄膜养生液养护和薄膜布养护。

1混凝土养护技术措施与性能

1.1 主要技术措施

(1)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h应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干硬性的混凝土应在浇筑完毕后立即养护。混凝土表面应覆盖吸水能力强的材料。如麻袋、草席等。(2)洒水养护的期限与水泥品种有关。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少于7d,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少于14d;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少于14d。(3)养护浇水的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水化初期,水泥化学反应充分,可增加浇水次数。气温在15°C左右时每天浇水次数2~4次,气温升高根据情况适当增加浇水次数。用水应与混凝土搅拌用水一致,在平均气温低于5°C时不宜浇水养护。

采用塑料薄膜养护时将混凝土外露部分全部用塑料布覆盖严密,保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达到湿润养护的目的。在缺水地区及不易进行浇水养护的高大建筑物可采用喷洒塑料薄膜养生液进行养护。即将养生液用喷枪喷洒在混凝土表面上,溶液挥发后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层塑料薄膜,使混凝土与空气隔绝,阻止其中水分的蒸发,以保证水化作用的正常进行。一般在混凝土浇完后2~4h,而泌水刚好失散,不见浮水,用手指轻按无指印时,即可喷洒薄膜养生液。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MPa以前不准上人行走,一般宜用65°C左右的温度蒸养。混凝土在较高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可迅速达到要求的强度。施工现场由于条件限制,现浇预制构件一般可采用临时性地面或地下的养护坑,上盖养护罩或用简易的帆布、油布覆盖。

1.2 混凝土养护中的性能

蒸汽养护分四个阶段:(1)静停阶段:就是混凝土浇筑完毕至升温前在室温下先放置一段时间。这主要是为了增强混凝土对升温阶段结构破坏作用的抵抗能力。一般需2~6h。(2)升温阶段:就是混凝土原始温度上升到恒温速度,温度急速上升,会使混凝土表面因体积膨胀太快而产生裂缝。因而必须控制升温速度,一般10~25°C/h。(3)恒温阶段:是混凝土强度增长最快的阶段。恒温的温度应随水泥品种不同而异,普通水泥的养护温度不得超过80°C,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可提高到85°~90°C。恒温加热阶段应保持90%~100%的相对湿度。(4)降温阶段:在降温阶段内,混凝土已经硬化,若降温过快,混凝土会产生表面裂缝,因此降温速度应加控制。一般情况下,构件厚度在10cm左右时,降温速度每小时不大于20~30°C。为了避免由于蒸汽温度骤然升降而引起的混凝土构件产生裂缝变形,必须严格控制升温和将稳定的速度。出槽的构件温度与室外温度相差不得大于40°C,当室外为负温度时,不得大于20°C。

2混凝土冬期施工养护措施

(1)蓄热法。蓄热法是利用原材料预热的热量及水泥水化热,在混凝土用保温材料严密覆盖,延缓混凝土的冷却速度,并在冷却过程中逐渐硬化,是混凝土能在正常温度条件下达到受冻条件下达到受冻临界强度的一种施工方法。(2)掺外加剂法。此法是在混凝土拌制时掺加适量的外加剂,使混凝土强度迅速增长,在冻结前达到要求的临界强度,或者降低是的冰点,使混凝土在负温下能够凝结、硬化的方法。(3)电热法。电热发是加将电能转换为热能来加热养护混凝土的方法,属于干热高温养护。(4)暖棚法。暖棚法是在所要养护的结构或构件周围用保温材料搭设暖棚,在棚内以生火炉、热风机供热、蒸汽管供热等形式来采暖的方法。

3混凝土质量检验

在钢筋施工的各个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当钢筋的品种、界别或者规格需要进行变更的时候,其应当设计变更文件,在施工的过程中当施工单位却反设计所需要的钢筋品种,级别或者规格的时候,为了保证对设计意图的理解不产生偏差,当需要做钢筋代换的时候应当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混凝土质量检验包括拌制和浇筑过程中的质量检验及养护后的质量检验。养护后的质量检验,主要是对混凝土的强度、外观质量和结构构件的轴线、标高、截面尺寸和垂直度的检查。如设计上有特殊要求时,还需对抗冻性、抗渗性、耐久性等进行检验。对与预拌(商品)混凝土,除厂家提供混凝土的配合比、强度等资料外,还应浇筑前进行坍落度检查。

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样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2)每工作班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取样不得少于一次。(4)每一现浇楼层、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而确定。

每组3个试件在同盘混凝土中取样制作,其强度代表值取3个试样试验机构的强度平均值,作为改组试件强度代表值;当3个试件中的最大或最小的强度值与中间值相比超过中间值的15%时,取中间值代表改组的混凝土试件强度;当3个试件中的最大和最小的强度值与中间值相比均超过中间值15%时,则该组试件不应作为强度评定的依据。

篇8

清水混凝土是基于混凝土而不断发展起来的,其具有特殊性特点,并且由于表面光洁,在施工中能够获得较好的装饰效果,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现代化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开始将清水混凝土应用在外墙结构当中,从而取得较好的装饰效果。清水混凝土的施工在建筑工程以及桥梁工程中较为常见,因其在施工中无法对模板工程进行合理控制,极容易出现质量通病,加大了后期修补的难度,因此在其他工程项目中并没有得到推广与应用。

一、清水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清水混凝土的施工对于模板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出了很高的高球,但是由于施工人员水平不高,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极容易出现各种质量问题。一般来说,清水混凝土的施工往往会遇到各种质量缺陷,这就需要设计者、监理人员以及业主在实际工作成绩对其进行全面分析,采取科学合理的修补技术,从而使其达到理想的装饰效果、众所周知,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人员对其处理不恰当,极有可能导致其表面出现麻面、蜂窝等质量缺陷,这就需要我们对其进行修补,从而达到理想的施工效果。

二、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1、选择材料及施工方法

在对清水混凝土进行修补之前,施工人员应当对其缺陷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宣和合适的材料进行修补,一般来说,可选用胶牯荆作为修补材料,若不易获得,那么施工人员可采用瓷砖、天然石材、人造板等材料进行代替,不管选用什么样的材料,都必须要具有防水、不收缩等特点,并且要求在使用的过程中对其厚度进行合理的控制,以保证其修补的质量。

2、采用的机械设备

在对清水混凝土进行修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要准备以下工具与机械设备:修凿工具、手提磨光机、软砂轮片等。其中,在选用软砂轮片的过程中,要求其直径为100~150mm,且具有耐高温的特点,在手提磨光机中得到应用。

三、修补技术以及技术标准

1、对于对拉螺栓孔进行修补

施工人员在对对拉螺栓孔进行进行修补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步骤的工作:1)要求施工人员将飞防水结构中的模板对拉螺栓以及套管全部取出来,取出时可采用相应的机械设备,取出后对孔洞内的杂物全部清除干净;2)采用木塞将孔洞的两端堵死,并在其中一端的中心设置一个注剂孔;3)在注剂孔当中关注防水发泡剂,并在飞防水结构内墙中注入一定的水泥砂浆;4)等到材料硬化到规定要求的强大夫之后将木塞去除,并采用防水胶粘胶将凹孔全部填平;5)将表面磨平、磨光。

2、对蜂窝麻面的修补

在建筑工程中,若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血线,我们可采用以下步骤进行修补:首先,要求技术人员采用相应的凿除工具将蜂窝、麻面部分的混凝土与粒块全部凿除,然后再采用相应的工具将其表面的浮尘吹干净;其次,采用相应的修补材料将其填补,要求其表面凸出1~43mm;再次,采用手提磨光机将表面凸出的部分磨平,从而确保其修补质量。

3、对胀模的修补

首先,对胀模部分拉出纵横线,并沿着纵横线采用凿除工具进行凿除;其次,采用修补材料对其进行抹平;再次,采用手提磨光机将其平面进行抹平,从而确保其平整度,达到理想的修补效果。

4、对漏筋的修补

首先,要求技术人员采用凿除工具将出现漏筋部分的混凝土或者粒块全部凿除干净,并采用相关的工具将其表面附有的杂物、浮尘全部吹干净;其次,将钢筋表面存在的活动快全部清除干净,然后在其表面涂刷一层修补材料,按照对蜂窝、麻面、胀模的修补方法对其进行修补;最后在此阿勇手提磨光机将凸出的部分磨平。

5、基层的修补

既能修复由于土建方浇注混凝土不佳而形成的色差,防止光泽不均匀的现象出现,又能保持混凝土自然的颜色、机理及质感,充分体现混凝土建筑物原有的独特风格,展示混凝土本身质地,有效抑制水泥墙体因紫外线及酸雨的作用而产生的劣化。

四、细部施工控制

明缝是利用装饰线条对清水混凝土整体表面进行分块处理,从而达到建筑结构与外观装饰艺术统一的建造技术。明缝分块的大小要与建筑结构相协调并与楼层施工缝结合考虑,通常,每层设一道水平明缝且常与楼层施工缝吻合。竖向明缝则根据结构形式确定,一般设置在结构中部。明缝的设计尺寸一般为20mm 宽、10mm深。混凝土的其它装饰物则沿明缝两侧对称分布。

明缝要求线条顺直、平整光滑,通常是在混凝土施工时以附在模板上的嵌条(明缝条)而形成。为选择合适的嵌条材料,我们综合比较了木条、不锈钢条、塑料条等几种材料,最后决定选用质量性能较好、便于安拆的塑料条。为便于明缝条的脱离,将明缝条加工成斜角企口状,并在明缝条表面涂抹脱模剂或黄油。

五、注意事项

在现阶段工程施工中,框架结构应用日益广泛,在框架减力墙工程中清水混凝土被广泛使用,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从模板体系的选择、设计;混凝土配合比优化、细部节点的要求和混凝土的验收标准等多个方面进行控制的工程的重点,也是确保清水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主要前提。清水混凝土在无装饰面的工程项目中被广泛采用,是以混凝土自然之感和精心设计安排为基础的合理组合形态。在施工的过程中清水混凝土不允许出现任何明显的观感缺陷,但是由于混凝土模板未曾拆卸之前具有着很强的未知性,因此需要对模板支撑体系进行严肃的处理和控制。

篇9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为此,人们致力于寻找变废为宝的各种措施。其中将粉煤灰应用到混凝土中,不仅提高了混凝土的性能,还有效的降低了环境的污染,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的目的。粉煤灰混凝土技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出现,人们发现掺入了粉煤灰的混凝土的水化热现象大大的降低了。

1 粉煤灰提高混凝土性能的表现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在混凝土中经常会掺加一定量的替代水泥的粉煤灰,通常掺入粉煤灰的混凝土的应用途径主要有下三种:第一,在大体积水工混凝土中,在初期混凝土的强度要求不是很高,长期混凝土的强度要求维持在25~35MPa,会掺入大量的粉煤灰;第二,在结构混凝土中,会用较小的粉煤灰代替水泥;第三,在对强度要求不高的回填或基层道路的混凝土中,掺入大量的粉煤灰代替水泥。调查分析显示,粉煤灰能够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混凝土的性能:1.粉煤灰具备的形态效应能够产生一定量的水势能,能够有效的降低混凝土结构的用水量,在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强度的基础上,降低水泥的使用量,防止混凝土结构的水化升温速度,避免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同时还具有致密功能。2.粉煤灰在进行火山灰效应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反应势能,该反应势能能够增加一定程度的混凝土的强度。3.粉煤灰产生的微集料效应具有的致密势能,能够有效的避免混凝土有害孔的出现几率,增强混凝土结构的密实程度,其中粉煤灰化学反应产生的水化热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能够增强混凝土的粘结强度,从而增强混凝土结构的抗裂能力。

2 粉煤灰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因素

影响粉煤灰混凝士性能的主要因素有:烧失量、细度与需水量比。

2.1烧失量:烧失量主要表现的是没有燃烧的粉煤灰的含量,其中燃煤的工艺、技术以及燃烧效率直接决定了烧失量的高低。如果粉煤灰的烧失量高于平常值,会增加混凝土的需水量,降低混凝土的密实度,制约外加剂的掺量,降低混凝土面层结构的质量,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各项性能。烧失量过高,还会造成过多的碳粒对减水剂,特别是引气剂,其副作用十分明显,从而大大增加了减水剂的用量,同时引气剂的剂量的大量增加,也会加大粉煤灰混凝土结构的引气难度。由此可见,烧失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掺入粉煤灰的混凝土性能。

2.2细度:粉煤灰的细度越细,火山灰反应就越彻底,即火山灰就具有越高的活性指数。较细的粉煤灰具有活性通常也比较高。

2.3需水量比:从粉煤灰混凝土的整体来说,需水量比越小越好,但不能将需水比的大小作为衡量粉煤灰性能的主要依据。在实际的粉煤灰混凝土施工中,规定需水量比主要目的是控制混凝土的用水量。通常,粉煤灰需要的需水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需水量。

3粉煤灰混凝土的作用环境

填充骨料颗粒之间的空隙具有粉煤灰并形成层的作用,经过研究分析,粉煤灰的容重大约只占水泥的60%,而且粉煤灰含有玻璃微珠,因而其颗粒形状较好,从而能够使得填充效果更好更密实,特别是在水泥较少的混凝土中,效果十分明显。

3.1水胶比:恰当的选择水胶比,当选择正确的材料,且采用了良好的制作工艺时,用水泥量维持在300~500/m3 ,水灰比维持在0.45~0.55之间,就能够调制出抗压强度高达35~40Mpa粉煤灰混凝土。但是如果胶凝材料使用不够,即使配置的水灰比再小,也会导致较大的空隙率,降低抗渗性。

3.2温度:掺入粉煤灰的混凝土,其温度收缩会受到温升的影响,温升降低能明显降低收缩,同时粉煤灰在初期阶段其水化现象比较缓慢,可以增大低水胶比混凝土结构硬化时实际需要的水灰比,给水泥以及膨胀剂提供一个良好的水化条件。与此同时,掺粉煤灰的混凝土的水化速度跟纯水泥一样与温度成线性关系。

3.3湿度:不同于普通水泥混凝土养护,掺入一定量的粉煤灰混凝土,特别是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往往具有足够大的水灰比,粉煤灰混凝土结构中有足量的水分工水泥和粉煤灰水化,因而对大掺量的粉煤灰混凝土进行养护时,需要注意,不能采用湿养护的方法,特别是混凝土结构早期坚决不能浇水或浸湿,否则会增加混凝土表层的水灰比,降低粉煤灰混凝土的强度,不利于抗渗透、耐磨耗等性能的形成。在浇筑振捣完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之后,要在其表层覆盖遮盖物,以防在缓慢的水化过程中,向外界蒸发长时间、大量的水分,导致粉煤灰混凝土结构物的表面疏松,降低结构的强度和抗渗性。

3.4稠度:粉煤灰混凝土从外观上看,十分的粘稠,其中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尤为显著,其这一特点使得粉煤灰混凝土在运输和浇筑过程不容易出现离析现象,从而大大提高和改善混凝土的均匀性。同时粉煤灰还具有滚珠效应,因而使得粉煤灰混凝土有效振捣半径相对于普通的混凝土较大,便于混凝土结构的振捣,且振捣效果更加的密实。

4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施工注意事项

4.1合理制定振捣时间。

在粉煤灰混凝土结构凝固成型过程,要合理计算和控制振捣的时间,避免出现漏振或过振的现象。如果是泵送粉煤灰混凝土,其振捣时间控制在10—15s范围内,与此同时,为避免混凝土的面层出现起粉,在进行抹面过程还需要二次压光,其中二次压光的时间要保证和初凝时间一致。

4.2早期养护。

当粉煤灰混凝土完工之后,由于粉煤灰混凝土的自身的特点,其早期强度通常较低,因而,浇注完成后要及时覆盖,并进行养护,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早期强度,避免粉煤灰混凝土的表面出现起沙。其中如果在冬季施工则需要加强早期养护的力度,保障混凝土表面的温度高于5摄氏度。

4.3大体积混凝土的浇注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要实行分层浇筑,保证每层的混凝土厚度在70cm左右,且注意上下层混凝土之间的浇筑时间。

4.4合理选择原材料。

在混凝土材料施工中,为了保障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必须合理选择合格的原材料,并根据相关的规章制度,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进场,其中水泥、砂、石、钢筋等在进场过程,需要进行现场检测。同时要严格检测骨料含泥量、级配等,确保给混凝土提供一个有质量保障的的骨料级配,从而降低混凝土结构的孔隙率,降低粉煤灰混凝土的水灰比。同时,要严格控制粉煤灰的质量。为确保其需水量比低于105%。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变废为宝的追求,粉煤灰被广泛的应用到混凝土中。粉煤灰混凝土能够有效的提高混凝土的强度,降低混凝土的用水量,同时由于早期强度较低,后期强度较高,且掺入的粉煤灰量越大,粉煤灰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就越低,因而相关的研究者不断的改善粉煤灰,制造出粉煤灰复合超细粉和高效减水剂的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大大提高了粉煤灰混凝土的早期强度,提高粉煤灰混凝土的整体性能,保障了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辛艳坤、隋艳玲.粉煤灰混凝土的试验研究[J].包钢科技.2011(1)

[2].;李群炎、曾智阳、龚汉甫[J].粉煤灰混凝土技术.2000(6):46

篇10

中图分类号:U4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b)-0043-02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公路、城市道路以及机场跑道建设中最为常见,因为其施工较为方便且造价低廉,路质质量较好,所以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要选择融合性较强且易于利用的加铺沥青混凝土技术,从而将路面改造的工程建设质量全面的保障。以下我们就以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加铺沥青混凝土技术的重要性和实施加铺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为研究基础,从而确定路面工程改造加铺沥青混凝土技术的有效价值。

1 分析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加铺沥青混凝土技术的重要性

1.1 是对社会经济建设的基本保障

我国最常用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长期的重力压强作用,促使道路的路面被严重破坏,而且道路作为经济建设联系的纽带基础,在现代化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也需要道路的平整高质量,所以实施的路面改造工程要从道路工程建设质量的本身特性进行分析,原有道路施工中利用的材料特质要进行分析,沥青具有融合性高且粘合性强的特点,能够针对混凝土的特质进行贴合,在工程建设中铺加沥青能够有效的改善路面的使用性能,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对于交通通行和环境的影响较小,所以实施路面改造作业中,沥青混凝土能够促进沥青混凝土的道路工程建设具有针对性全面的保证道路工程改造的质量。

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基础就是依据道路工程的修建质量而开展的,所以当前的道路工程改造作业还是采用沥青混凝土加铺层改造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的路面刚度较大、扩散荷载应力能力强、稳定性好、养护费用好、抗滑性能好等特点,所以道路改造工作才会有效地展开,我国的总体道路工程改造作业质量才会有保证,从而社会经济建设的要求才会更加全面的被实现。

1.2 促进道路改造的工程质量全面提升

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加铺沥青混凝土技术,会随着施工进度和现场道路的损害程度进行方案研究,江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要求进行分类,统称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主要有: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和装配式混凝土等来适应不同路面的改造作业,而且道路改造的工程操作手段也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在路面施工作业中将施工工序进行完善和改进,另外面对混凝土路面已破损的情况下,加铺的沥青混凝土层厚度也有要求,至少为15~20 cm,以预防裂缝和接缝反映到沥青层上。

重视的道路改造加铺沥青混凝土技术具有施工手段和施工方式全面配合的特点,也只有将施工作业结合施工建设的要求才能够将施工作业质量进行有效地保障,加铺沥青混凝土的主要工作表现方式也会随着施工建设的要求进行创新,例如:结合式加层、部分结合式夹层、隔离式加层、从而加铺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方式也不断的进行改造,将道路改造工作有效地开展,促进工程改造质量的全面提升。

2 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加铺沥青混凝土技术的具体步骤

2.1 设计处理旧水泥混凝土的施工方案

旧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一般建设时间较久,利用程度也较深,所以路面被破坏的范围较广,形成总体上的路面坑洼,所以要加铺的沥青混凝土技术就必须要将对于旧水泥混凝土的施工方案进行设计、把治理措施进行分配,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接缝处理,在水泥混凝土坑洼现象较为严重,或者有积水的地方,要借助修路工具或者清理路基的工具将缝内或坑内的积水或者杂物进行取出,将内部的灰尘吹除干净。

第二填缝作业,将沥青或者填缝材料加热至灌入温度,滤去杂物,然后再倒入填缝机内天分,在填缝的时候要将搅拌的工具进行利用,充分的将填剂物进行均匀抚平工作,增加填充物和缝壁的黏结和填缝的饱和,所以填缝材料才有坑洼和路面的持平。

第三对于破碎面板的处理,要将破碎的面板进行整理和更换,有裂缝的面板也要及时的更换。

第四,旧路基的处理措施要讲究高效适时,挖除现有破损严重的沥青混凝土路基,将松散的颗粒物进行清除,检测地基的承载力,从而针对性的将基地进行夯实或者填换,对于旧路中的复合面路基要将其视为水泥混凝土的路面进行对待,将上层原有的沥青罩面层视为应力吸收层及调平层,例如:当路面表面清晰干净晾晒后可以直接的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罩面工作。在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接缝处理时,针对裂缝的大小可以直接的灌注沥青混凝土。将裂缝进行黏合。

第五注意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处理过程。不能损害相邻的路面和路基基层,混凝土路基破损的地方及时的清理混杂物,将混凝土的接缝传荷能力进行修补,或者在新旧混凝土之间增设连接钢筋,以固定水泥混凝土之间的连接。同时为促进修补混凝土面板的强度,在混凝土的掺拌作业中要将早强剂适量的掺加,建议量为30%,因此在新旧混凝土的接缝连接过程中周围的接缝才有可能对齐,从而将路面的完整度进行保留。

第六在旧路面的坑洼处要进行沥青混凝土技术的施工时,往往旧路面由于长期的受到不同重力的挤压导致路面材料沉降,所以可以利用铣刨工具对于路面的沉降处进行刨挖,再进行粘层沥青的施工建设。

所以旧路工程的改造工作所利用的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是较为符合实际的,也更能够将道路工程作业的质量进行全面的配合,因为旧路改造工作选择的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是较为符合实际的道路改造的要求的,能够将施工作业的路面情况进行综合的考虑和部署,有设计施工方案再加上施工建设步骤的有效开展,从而旧水泥混凝土的路面改造工程才会有效的展开。

2.2 针对性的将沥青混凝土的加铺程序落实

第一,分析施工条件。家谱的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为了保证原有道路的工程在新加铺作业后能够继续被运用,将工程道路的作业进行全面的利用,所以沥青混凝土的施工建设要把最主要的施工条件和施工环境进行分析,从而将加铺作业流程进行规范,一般沥青工程作业要求在天气较为晴朗的条件下进行施工,保证沥青能够及时的干透,即使在路面作业车辆的通行下也能够将工程建设质量进行稳定。另外还要求路基的干净整洁度要有保证,能够将灌浇的沥青及时的抹平摊匀,保证道路的平整。同时还有对于交通路况的要求,沥青的特质为柔性路面,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走行变样或者拉裂是较为常见的,所以要求封闭施工,在施工作业中要封闭交通,待沥青干裂后才将道路打开。

第二,分析施工工艺。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建设主要是利用在旧水泥路上的加铺作业,所以选择沥青混凝土的技术是较为经济和实用的,沥青能够满足道路规范的建设要求,而且也有很多的例子表明水泥路面上加铺沥青层面的快速、经济优点,因此沥青层面的改造利用方式也较为全面。简便的沥青施工流程主要是,水泥混凝土的清扫完毕再将自来水井调整好,再刷热沥青,进而再摊铺沥青混凝土,之后就是对路基进行碾压,检查平衡度,最后再试开放交通,同时要注重对于李庆和混凝土材料的配比和设计,从而完善施工工艺。

第三,科学的拌制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在旧路工程的改造作业中,一般主要是机械班制,并能够监测沥青的温度,沥青必须要有热度才能对混凝土的融合具有针对性,将混凝土有效地融合进去才能够将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予以控制,因为沥青的温度过高会影响与集料的粘结力,将沥青的混合料拌和时间进行设定,所有的矿料应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从而将沥青混凝土和路面改造的贴合效果全面的进行融合。

第四,注重运输效率,施工技术。一般的沥青混合料采用较大吨位的自卸汽车运输,所以要预防李庆和车厢板的黏合,车厢应该干净同时车厢侧板和底板应该涂抹水油混合液,防止沥青黏合车厢,运料车的上部要注意防尘和防土。

第五,检查路面的施工作业质量,实施交通疏导。在沥青施工建设后要将路面进行摊平,可以实施分工合作,在尽快的时间内将沥青混凝土进行摊开平抹,高低变化差别要有控制,施工后还要检查侧壁沥青粘层是否有保护隔离,沥青混凝土的平面要紧密平顺,不得有积水现象。同时沥青易于变形,要将施工作业中的交通进行管理,待沥青干透后再进行交通的放行。

3 结语

实施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加铺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为了保证我国的交通工程建设事业的有效和有序,能够将道路工程改造的更加完善,同时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也有保证,从而保证经济建设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曾俊祥.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改造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