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德育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2-28 15:57:2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数学德育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数学德育论文

篇1

2.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常会因一时的思维障碍产生畏难情绪,进而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甚至放弃努力。对此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观察学生,并及时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现他们遇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让学生明白数学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逐步累积、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也可以跟同学们讲一些由差变好的学习榜样,对学生进行鼓励,帮助他们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念和勇气。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学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学生学会调整情绪、进行自我控制的过程,也可以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3.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分组合作学习的环节。因为合作学习有助于改善学生心理素质,特别是缓解学生焦虑和自责等方面的不良情绪。合作学习有利于同组成员之间的互助合作、优势互补,合作小组有着共同的目标,小组中每一位同学在进行讨论学习的过程中,都拥有了相对宽松的学习氛围,相互之间更容易接近和交流合作。小组成员也会在不断的交互行为中,学会尊重他人,树立信心,发挥潜能,实现自我,最终在认知、情感、个性和社会交往各方面得以提高。

二、高中数学学习与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

高中数学教师不能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教会学生如何解题,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和培养都是班主任和政教处的工作,与数学课堂没有关系。中学每一个科目的学习对于学生的成长都有重要的影响,数学课也不例外。因此数学老师也应该认识到数学教学过程对于学生良好道德素养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数学课在高中属于主课,课时相对其他学科也较多,学生在数学课上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很多,因此数学老师与学生相处的时间相对也是较多的。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其道德品质、性格气质和言行举止都是学生的表率,会对学生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具有高水平文化素质、爱岗敬业、积极热情、乐观向上的教师,必然会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处于主导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是被学生模仿的对象,是学生的表率。因此数学教师的道德品质、个性特点和管理能力等方面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有较高的道德素养,对学生的学习和道德人格的形成与提高产生影响。数学教师也应该寓德育于教学中,例如在数学学习中告诉学生数学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学好的,需要付出很辛苦的努力,因此数学的学习过程跟做人是一样的道理,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这样才能走得长远。学习过程中,在遵循学生发展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开展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道德教育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三、高中数学审美教育与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养成

正如古希腊普洛克拉斯所说的那样“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对数学教学过程进行认真观察,我们就会发现数学之美:对称之美、简洁之美、和谐之美、创新之美、严谨之美等。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数学学科教育的美育功能,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审美观。在教育教学中,任课老师经常会因为部分学生作业不整洁、字迹潦草、格式不规范等情况感到烦心,也因此经常花很多时间对这些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甚至发火。这一切都是因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对学生开展审美教育造成的。如果任课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经常有意识地渗透审美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这些问题就会得到圆满的解决。整洁美观、字迹工整规范、格式准确的数学作业本身就是一种美,老师批阅这样的作业无疑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四、创新数学教学环节,搭建德育工作新载体

世界观是人们对客观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高中时期是青年学生形成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并且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中学生对学校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浓厚的兴趣,然而他们很容易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对学生进行“三观”教育应该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德育工作除了学生处开展有益学生“三观”形成的主题教育活动,班主任召开主题班会,政治、历史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之外,在学生花费时间和精力相对更多的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应该贯穿“三观教育”的内容。我们可以尝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开展教育。比如,可以在每次上课前安排学生讲一下自己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者对数学学习方面所特有的心得体会,也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从而使他们重新认识自己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做出准确的价值判断。

篇2

在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德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下教学中没有有效的评价手段和机制能够将德育呈现出来,所以要在日常教学中逐渐向学生渗透德育,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通过多年从事小学数学教育的经验,德育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向学生渗透德育,做到相得益彰。下面笔者就来谈一下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数学老师是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的关键

古人曾经说过:“亲其师,信其道”,但是我认为首先要使学生做到“信其师”,然后才能做到“信其道”,学生只有信任老师,才能顺利地接受老师的传道授业,那么这就要求老师首先要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给学生起到表率作用。老师要同时具备高超的教学水平和良好的师德,在老师精神风貌的感染下学生就会下意识地去约束自己的行为,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老师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要进行精心的课程安排,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索,逐步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模式,使其终身受益。

二、为德育的渗透创设恰当的情景

老师要善于利用教具、物品等营造恰当的情景,帮助学生认识数字、区分图形等,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教学内容,从创作的角度看,教育是富有艺术特性的,这主要体现在教学的过程之中。老师要为学生开展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营造合适的情景,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让学生以高昂的精力投入到数学知识的探索中去,让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新课改要求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技巧逐渐渗透德育,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逐渐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例如,老师在教学生记忆乘法口诀时可以先向学生介绍乘法口诀的来源,使学生清楚地知道历史上的数学家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发明了九九乘法口诀,使学生懂得科学是需要人们去逐渐探索发现的,目前还有许多未知的科学需要人们去发现,以此来激励学生树立探索科学的信念。每一项科学发现的背后都蕴藏着催人奋进的故事,利用这些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与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新课改提出小学数学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避免学生只会机械地去记忆老师课上所讲的内容,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进行合作探究,既可以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形成集体主义观念,富有合作精神,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思想和创新的灵感。例如,学生在初次接触“数”的问题时,老师不必急于组织学生进行数数的练习,可以先向学生展示集体力量的强大,老师可以准备一把筷子,让班上力气大的学生折断一根、两根、三

根……但一把筷子他无论如何也折不断,然后让这个学生说说他的感受,然后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集体力量的强大和合作的重要性,使学生树立起团队意识。通过这个示范体验,学生的内心都会有所触动,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

四、充分挖掘和利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元素

只要肯挖掘,小学数学中的德育素材无处不在。数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数量关系、空间几何关系、直观和抽象的关系,等等,在向学生介绍数学教材中的概念、公式或定理时,可以融入一些数学小故事或生活小常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数学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使学生养成对知识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索更深层次的数学知识。例如,在教给学生求圆的周长和面积时,首先要向学生介绍圆周率π,通过向学生介绍我国伟大数学家祖冲之在圆周率的推算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领先其他国家几百年,通过他的事迹去感染学生,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争取在数学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

篇3

1993年联合国在我国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会议认为:世界第一位的挑战不是新技术革命,而是道德问题。专家们一致认为,如果将来科学技术更进一步发达了,而领导权又掌握在没有道德的人手里,那就是人类的灾难了,因为他手中已经不是一把枪,而是原子弹。因此,当代世界各国都把国民德育作为一项紧迫的任务,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德育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努力探讨学科德育的特点、规律,充分发挥其德育主渠道的作用,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数学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它独特的风格,承担着德育的任务。首先,数学是客观物质世界的数量关系及空间形式的客观规律的反应。其次,数学本身具有结论确定的特点,数学教学可以说是培养学生理性的教学。第三,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继承基础知识的同时,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进取心和创新精神。第四,数学课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之一,数学教育是一种文化基础教育。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一、数学教学中德育的特点

1.隐蔽性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并不是让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进一种说教,而是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追求的是德育和智育的有机结合。

2.深刻性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反映出一种迟效性,它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功效,而需要利用数学的特点,长期熏陶方能见效。但这种德育的功效一旦获得,将不易被改变,终身受益无穷。因此,它又显现出长效性、深刻性。

3.整体性数学之德育,是对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既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理性精神,又可以培养意志与毅力,提高抗挫能力,因而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4.层次性德育内容本身是个层次的结构系统,一方面,教材的知识帅浅入深的,以教材为载体的数学德育,也是同步由浅入深地构成德育系列;另一方面,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也要求德育要有层次性。

5.制约性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内容受教学内容的制约,途径和方法受教学过程的制约。教材是课堂德育的当然载体,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课堂教学的前提。脱离教学内容,德育和智育就成了两张皮,油水两分离;找到了切入点,智育和德育就可以水融,双管齐下。

二、数学教学的德育功能

1.培养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数学本身充满着唯物辩证法。在数学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概念的形成与演变,重要思想方法的确立与发展,重大理论的创立与沿革等,无不体现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思想——发展、运动与变化。数学对象源于现实世界,说明了认识论的唯物论,体现存在决定意识的观点。通过数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创新意识,认识数学的价值,认识科学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而人生有限,必须善待人生,充分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培养理性精神

诚实、求是,是数学理性精神的本质特征。数学语言的精确性使得数学中的结论不会模棱两可,数学中不存在伪科学,不允许有任何弄虚作假的行为存在。数学让人不迷信权威,不屈服于权贵;数学让人坚持原则,忠于真理。因此,数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爱,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

理智、自律,是科学文化人的重要人格特征,数学能够去其浮躁,净化人的灵魂。数学的思维方式,教育人们理智地思考问题,三思而后行。数学的公理化方法、结构方法、数学模型方法、拓广方法等,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整体性、创造性、深刻性,久而久之,养成从全局出发,抓住事物的本质,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的习惯。

3.培养高尚情操,提高思想修养

数学是一门既美又真的科学,不但拥有真理,而且具有至高的美。包括数学发现中的美学感悟,数学命题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充满了发现科学真理的愉悦和欢乐。对科学问题的好奇,求解的欲望,解决之后的欢乐。对科学问题的好奇,求解的欲望,解决之后的欢乐,是人生秘不可少的体验。还包括数学表示中的美学修养,如数学概念的简单性、统一性,结构系统的协调性、对称性,数学命题与数学模型的概括性、典型性和普遍性,数学中的奇异性等。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获得数学的审美能力,既有利于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也有助于提高创造能力,数学美是激发求知欲、形成内驱力的源泉。

4.培养意志与毅力,提高抗挫能力

数学史是数学家的奋斗拼搏史,展示着数学家为真理而献身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精神。数学每前进一步,都充满艰难险阴,需要数学家们的胆识、勇气和毅力,甚至甘冒生命的代价而百折不回。希帕萨斯因发现无理数而葬身大海,阿基米德因醉心数学而被乱兵所杀。在数学教学中,把定理、公式与数学家逸事联系起来介绍给学生,有仅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与毅力。学生听了数学家的事迹,必然会心潮澎湃,备受鼓舞,将百折不挠的磨炼,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认识到只有经过自己奋斗才能取得激励人和鼓舞人的成就。

5.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科技修养

由于在教学中,经常讨论最大值、最小值和最佳解题对策等问题,因此,数学教学可以使学生从事物发展的众多可能性中寻找最佳途径,培养优化意识。

在学生将来的生活和学习中,能被直接应用的现成数学理论知识很少,真正起作用的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出来的数学意识,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教师要结合适当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桃子”。同时,让学生从了解数学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和里程碑事件中,如三次数学危机,几何作图三大问题,五次方程不可解与群论,集合论与数学基础,“李约瑟难题”和“陈省身猜想”等等,懂得数学落后即科技落后,就会挨打,就会丧权辱国。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强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和追求真理的良好品质。

三、数学教学的德育原则

1.科学性原则数学教学为形成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学习数学需要正确的动机和科学的思维方法,遵循认识论的规律。因此,德育渗透要符合的科学性原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数学课的本质特征,把握德育渗透的适度、力度、结合度,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渗透性原则教学中要将智育和德育融为一体,防止牵强附会,贴政治标签。要找好德育的切入点,抓住道德的基本点,由此深入、辐射,才能收效。要根据数学教学的特点将德育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相互渗透,达到课堂教学融知识性、思想性于一体的最高境界。

3.系统性原则科学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要经历一个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渐变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根据每学期的教学内容和德育目标制定德育计划,长期地熏陶、渗透,才能水到渠成,见到功效。

4.量力性原则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认知基础和思维发展水平,确定符合学生实际的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学生能力的提高,思想品德的形成,总是因人而异,不可能是同一模式,因此,在保证共同施教达到统一要求的前提下,还要照顾不同学生的层次特点,注意个别教育与共同教育相结合。

5.情感性原则数学教学中德育要讲究艺术性,充分发挥情感效应。在师生交往中,建立一种平等、民主、新切、和谐的师生关系。如果教师在课内外均以教育者自居,表情严肃,态度严厉,学生就会产生压抑感和约束感,甚至会造成心理障碍,日积月累就会对教师敬而远之,这时的教育自然是低效甚至无效。反之,尊重学生,真诚地关心和理解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而心帮助,一视同仁,就会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领悟道理,在感情交融的情境中获得启迪,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四、实施中应重视的两个问题

1.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中的关键是教师教师应面向新世纪,充分认识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深远意义,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真正将每节课的德育目标落到实处,明确自己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举止言行,学生都在细心观察,甚至效仿。教师通过讲授的科学性、思想性,严谨的治学态度,负责始终的教风,诙谐幽默的语言感染着学生,激励他们以坚忍不拔的顽强精神,向理想目标进取。因此,数学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除了精通自己所教的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数学史知识和数学思想方的知识,能把握中学数学教学的脉络,理出思想教育的层次,探索一些具体的德育方法。这就要求教师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新一代为已任,树立新的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准确把握学生所思、所求、所感、所爱,有的效矢地教育,才能收到实交效。

2.着眼课内,放眼课外学生个体品德心理的形成,是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实践性活动是实现这种相互作用的具体过程。教学中要着眼课内,放眼课外,课内长期渗透,课外集中拓宽,才能促进学生把数学学习与崇高的理想结合起来,使学生兴趣化为更大的求知内驱力,进而深化德育效果。丰富多彩的课外数学活动,是课内教学的延伸,又是德育的生动的大课堂。如组织数学美育讨论,组织数学兴趣小组,开展数学竞赛,收集数学在社会经济动中的应用实例等,以此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数学素养,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德育是塑造学生的心灵,不同于一般的文化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德育必须讲究方式方法,必须采用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教育。总的原则是潜移默化,切忌空洞说教。可采用的方式方法很多,仅举三例如下:

以身作则,身教胜于言教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教师首先要有时间观念;要求学生遵守纪律,教师更要有严格的自律精神。大学生,其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言不由衷的说教不足以慑服他们,而率先垂范则令他们信服。为师者,其良好的师德修养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无比深远的。

由教学内容自然引发文学课的教学目的不仅是使学生掌握古今中外文学史、文学思潮以及作家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文学课还肩负着用优秀的文学作品教育熏陶学生,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使学生具有高尚人格的任务。可以说,用文学作品进行品德教育,材料是极其丰富的,随处可见。只要教师有意识地适当地加以引发,就可以由文学知识传授进一步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比如,讲鲁迅的《伤逝》,可以让学生撰写小论文,分析子君、涓生爱情悲剧的原因,从而使学生深刻体会鲁迅“人必生存着,爱才有所附丽”的思想,这对大学生正确处理爱情问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同样,在讲授《荷马史诗》时,可以将特洛亚的两个王子进行比较:弟弟帕里斯爱情至上,哥哥赫克托耳胸怀国家、人民;帕里斯为海伦引发了毁灭祖国的战争,赫克托耳为保卫祖国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这使学生不禁思考国家与个人、责任与情感的关系问题。在影片的具体情境中,对于赫克托耳质问弟弟“你爱海伦,那你对父亲、对国家的爱又在哪里?”的这句话,每个同学都会引发共鸣,那是掷地有声的道理,而不是空洞无力的说教。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文学史上灿如星辰的作家,永垂青史的不仅是他们的艺术成就,还有其卓越的人格光辉。屈原的爱国、杜甫的忧民、陶渊明的超然、苏轼的旷达、刘勰的笃志好学、司马迁的忍辱负重等等,永远都在激励与启迪一代又一代的后来者,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高尚的情操,磨练坚忍不拔的毅力,做一个顶天立地、与日月争辉的大写的人。

由学生思想实际展开教师要教育学生首先要研究学生的思想特点,摸准教育对象的思想脉搏,才能有针对性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文学名著虽然是经过时间长河筛选出的优秀作品,但由于时代背景的不同,有些名著今天的大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有隔膜的。在教学中努力联系学生实际非常必要。学生思想实际有的表现在课堂上,有的藏在心里,这就要求教师既要积极去了解未表露的,同时又要及时抓住课堂表露的。有一次,在讲授但丁《神曲》时,一名上课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公然带着挑衅的口吻说:“惩罚是没有用的”,显然他是针对一些老师对学生的批评行为。任课教师没有责怪他打断讲课,而是抓住这个契机,让大家就此展开讨论——对于不遵守纪律、法规的人该怎么办?有的学生认为不该将不守纪律的学生赶出课堂;有的主张惩罚;还有的认为应该等待学生日后的醒悟和追悔等。经过充分的讨论和意见的碰撞,学生们对自由与纪律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入。接下来,任课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但丁通过地狱、炼狱和天堂的设置来表达人类在理智、仁爱、信仰的指导下悔过自新、达到至善至美境界的主题思想。学生自然会将自己的思考与但丁的思考想对照,既很好地理解了但丁的作品,又提高了自身的品德修养。

篇5

2.德育渗透的主要内容

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道德行为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的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结合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可以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以下德育内容:

2.1爱国主义教育

中世纪的中国数学,有《九章算术》、《周髀算经》、割圆术、天元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近代数学中相对于笛卡尔、费马对几何的贡献,牛顿、莱布尼兹对微积分的研究,拉格朗日、拉普拉斯对常微分方程的付出,我国的数学发展迟缓。随着熊庆来、华罗庚、陈省身、苏步青、陈景润、丘成桐这些优秀数学家的出现,及1986年中国数学学会成为数学联盟成员;2002年中国北京成功举办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中国数学的发展水平在国际地位中有了显著的提高。所以数学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中不仅仅要教育学生记住我们曾经光辉的发展史,还要让学生看到我们发展中的不足以及与国外的差距,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树立学习信心,培养民族自尊心,对学生进行立志成才的理想前途教育。

2.2个性品质培养

爱因斯坦说:评价一个理论是不是美,标准就是原理上的简单性。公理的简单性、表达形式的简单性、数学语言的简洁性、数学符号的简单化处处都体现着数学的简单美。正是数学的这种特性,能够帮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及内涵,培养实事求是的学习品质。而数学概念、命题、定理表述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确、简明、严密更能让学生去浮躁远浮夸,形成严格认真、刻苦钻研的意志品质。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数学思维方式能够养成学生缜密、条理清晰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对学生形成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2.3辩证唯物观点培养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实际。如导数的概念就来源于物体运动中的瞬时速度,微分的概念由一块钢板受热之后产生的变化引入,还有极限思想,定积分的应用等等。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让学生体会数学中的辩证关系,接受初步的辩证唯物观点教育,培养正确、健康的思维品质。

篇6

二、以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学科教学渗透德育

1.开展“一评三管好”活动,深化立德树人目标。通过活动开展,让学生树立认星争优的观念,评选出一批批美德少年,在学生中树立榜样,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2.积极开展“三生、四爱、五心、五好”主题教育活动,强化德育教育。学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是主题班会课,把“三生、四爱、五心、五好”作为班会主题,各班要围绕主题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主题班会,组织一次实践活动,并将活动取得的实效进行总结和交流,此外,要求在学科教学中适时渗透德育教育,实现处处有德育。3.扎实开展“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教育活动。将“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教育活动纳入学校常规,学校对教师开展教育活动,教师对学生开展教育活动。通过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和进步,实践证明,以活动开展为载体的德育远比宣教效果要好。

篇7

2、中小学教学内容、要求存在差异,在此认知结构需要发生根本变化时学生“束手无策”小学生主要是学习具体的数,而到了六年级接触到用字母表示数,建立了代数概念,研究的是有理式的运算。这种由“数”到“式”的过渡,是学生在认识上由具体到抽象。在小学,解应用题采用算术解法,把未知量放在特殊的位置,用已知量求出未知量,而进入初中后,则用列方程来解应用题,把未知量用字母来表示,且和已知量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设法找出各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出未知量。但学生往往还是习惯运用算术法来解决问题。所以,在应用题教学中,要设计好应用题的“算术解法”和“代数解法”过渡的情景,如有这样一道题:“比一个数的5倍小7的数是8,求这个数。前者的特点是逆推求解,列出算式为(8+7)÷5,而后者则是顺向推导,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用代数法常感到不习惯。

3、中小学教学方式、策略上存在差异,学生面对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还需时间“消化”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讲得细,练得多,直观性强;到了初中,相对来说教师讲得精,练得少,抽象性也比较强。从实际情况看,小学生是机械记忆、直观形象思维为主。

二、提高中小学数学衔接实效性的对策

1、针对中小学学生存在年龄、思维的差异的问题,教师应在新生入学的前段时期要抱着包容的态度,让学生充分做好迎接新挑战的心理准备例如学校去开展一些有关的讲座,消除新生对新的学习挑战的恐惧。或者可以邀请一些高年级的学生和新生一起进行座谈会,学习一些过渡期的经验、学习经验。教师在面对新生不能很好的进行心理调节的时候要适当引导,让学生重新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带着包容的心态给新生充分的过渡时间。

篇8

在高职院校的日常教学课程中,数学能够作为绝对的最基础性科目,因为高职院校大部分的专业教育都需要应用数学知识进行解决和验证,很多专业问题的解决就是靠应用数学只是进行论证的过程,这就表明高职院校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数学教学有莫大关系。但是,从我国高职院校数学教育现状来看,形势并不乐观。教学时数减少,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应用,学生应用意识很差。要培养高职院校的学生成为新世纪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数学加强数学教育,加强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应用能力。

当学生在学校的引导和培养下逐渐养成数学应用意识,他们就会开始了解和重视数学在其他科目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才会积极主动的学习数学知识,并将学习到的数学知识、技术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由此可以看出,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对于高职院校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1.2有利于健全和完善现有高职数学教学理念

教学观念决定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引导教师按照某种方式进行教学。因此,正确的教学方式必然促使教师做正确的事,即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事,但是如果教学观念错误,教学目标的实现将很难实现。在我国高职院校,甚至整个国家所有院校的数学教育来看,数学教师长期秉承只要学生掌握了一种书数学知识,那么学生必然也就会具备使用此数学知识的能力。

这是传统的数学教学观念,这种数学教学观念以数学知识为中心,重视数学知识的教授,并不关注学生对于该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情况。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其他以数学知识为基础的学术型和研究型的科目可能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学却起着相反的作用。因为高职院校需要培养具有超强实践能力的高技术的技能人才,而不是只懂知识不懂应用的学术型人才。

因此,在高职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具有重要作用。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意识培养学生应用能力,让学生获得相应的技术能力,对于完成职业任务要求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只有这样,高职数学教学才会被认为起到促进高职院校教学目标实现的作用。因此,不难发现,数学应用意识与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结合,能够完善或者改变现有的对学生不利的教学观念,有利于高职院校新的教学观念的形成。

1.3有利于高职数学教学意图的构建和实现

数学教学意图是数学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数学教学意图是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学知识和机会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获得特定要求下的数学能力。因此,如果高职院校的数学教育能够形成正确积极的数学教育意图,那么院校数学教育的发展将十分迅速。数学教学的意图需要与特定教学目标相结合。

与高职院下的教学目标相结合便是培养高技能的专业人才,强调很强的应用性。由此可以看出,高职数学的教学意图是一种应用意识很强的教学意图,它应该具有实用、创新以及应用三个层面。在实际的高职数学过程中,由于需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因此需要十分主义数学教学意图中应用层的建设,有计划、有目标的彰显教学意图的特点和教学目标。

篇9

我一直都想不明白,直到我做了这道题目:小明有511块糖,分别放在9个盒子里。你只要告诉他糖的块数,(不多于511),他就可将几个盒子里的糖全部拿出,凑成你要的块数,这几个盒子里各有多少块糖?

我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怎样也想不出来。我只好一个一个排,排了5个后,我发现是一个很有规律的数列:1.2.4.8.16.都是这个数乘2得到下一个数的。我照着排下去:1.2.4.8.16.32.64.128.256,刚好为511,原来电脑里面有二进制是因为可以算出所有数呀!

篇10

    所谓的颠覆关系就存在于这一斗争最有趣和最复杂的种种形态中”[2](P187)。在这里,米歇尔强调了语言与图像之间漫长的斗争过程,认为两者之间辩证复杂的张力关系构成了文化的发展。如果说传统文化是语言实施着对图像的压制和控制,那么,进入当代的视觉文化时代,图像应该站在与语言构成对立面的基础上,消解语言中心主义的局面,通过制造图像和观看图像承担世界意义的建构。但是,图像的兴起以及形成的对语言的挑战,并不意味着图像取代语言成为知识体系和文化秩序的主宰,而是将图像在语言中心论的框架中解放出来,摆脱语言论的控制,在关注语言与图像之间的“互文”性阐发中重新挖掘和创造图像,让图像再度被发现,让图像彻底释放出自己的知识能量。

    图文之争与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新思路

    图文之争的介入给当代文学理论注入了新鲜血液。随着图像意识的增强,文学与传媒、文学与图像、文本形式、文学的存在方式、图像叙事与文本叙事等诸多问题越来越多地进入到文学理论研究的视野,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如米歇尔在《图像理论?序》所说的那样:我们生活在一个视觉文化时代,所有的媒体都是混合媒体,所有的再现都是异质的,文学与视觉艺术之间的互动关系构成了再现,它们与权力、价值和人类的利益纠缠在一起,影响到文化模式的变化。一种阅读文化与一种观看文化之间的差异不仅是一个形式问题;它含蓄地指出社会性和主体性所采取的形式,一种文化所构成的各种个体和制度。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文学与图像的关系问题可以在媒体再现中找到交汇点。换句话说,图像与语言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异质关系,两者之间的研究也不是一种简单的、毫无价值的平行对照,相反,两者之间内在的互动关系以及构成的外部关联使得不同艺术之间的关系研究成为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说,图像与语言的关系为文艺理论和美学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因为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文艺理论观念。

    从历史上看,在语言学研究范式的框架中,文学理论研究的中心和旨归是文学语言本身,认为语言是一种线性的、稳定和逻辑的符号,先行地设定文化、文学发展变迁的规律。在这种观念中,语言占据主导优势,而图像只是语言之外与人的感性层面相关联的不可靠的形式,图像与语言根本无法联袂,亦无法在一种张力的结构中生发出更高意义上的思维模式。20世纪后期以来,随着视觉文化和读图时代的来临,单纯的语言学思维方法已经不能完整有效地对当今文学图像化和传媒化趋势作出有力的阐发,同时它也无法表征当前层出不穷的文学审美现象。

    因此,当前文艺理论研究必须摆脱传统文艺理论研究中的不合理方式,关切当代传媒视野中的文学现实问题,在正视语言学等研究方法的同时,侧重考虑在图像与文字之间寻找文艺理论研究的生长点。本雅明是建构此种研究范式的积极实践者和探索者,他在研究摄影与电影的过程中预言电影将成为未来语言的者,认为以文字和书籍为代表的传统印刷文化必将受到以图像为主的机械复制文化的冲击,这昭示着图文之争在现代文学艺术发展过程中将成为一个待解的问题。与本雅明不同,利奥塔从解构理论的角度对西方传统文艺理论中存在的理性与感性、理智与欲望、话语与图像、推论和感知等二元对立模式进行批判性考察,为感性、欲望、图像和想象力的存在寻找依据,解构西方传统的元叙事话语和思维模式,达到攻击现代性的目的。鲍德里亚比本雅明和利奥塔走得更远,他在由电脑所创造的虚拟图像世界中,反思和批判传统的文学生成和存在方式,认为虚拟图像比真实存在更完美真实。

    在此观念下,文学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应该重新设置和厘定,也就是说:图像与现实的脱节、虚拟与真实界限的消解,使得传统的“文学艺术模仿生活”的观念出现问题,这无疑对当代文艺理论研究产生重要影响。本雅明、鲍德里亚在文化和艺术层面上对图文关系的探索,深刻地表明文艺理论对图文关系的重视源于当代文化给作者和读者带来的新的创作和阅读感觉经验,它是对当下文学艺术发展的理论总结和建构。显然,西方文化领域对图文关系的研究已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其方法和思路不同于传统的美学与文艺理论研究,已进入到图像文化分析、社会历史分析、符号政治经济学分析的综合、交叉的层面,其研究主旨是在揭示图像与文学差异、互动和互通的特征,进而进入图文生产、消费与社会权力表达、文化模式变迁之间的复杂关系的探究上。

    当前国内文学理论研究领域,图文关系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展开,这主要沿着两种思路进行:一是在文化研究的语境中,探讨图像与语言文字的关系,强调图像的强势原因、表现方式和审美效果等。这是当前文学遭遇图像时代问题的一种“宏大理论”式的阐发,这种研究并没有在图像与语言之间折叠、缠绕的复杂关系中解决文学变化的具体问题;二是沿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的历史命题,在文学与传媒的关系日益紧张的今天,根据文学和视觉艺术两者的交叉渗透,从文学语言的角度来关注视觉艺术,同时强化从图像的角度来审视文学,试图在文学与图像之间建构一种互文性的文学理论。具体而言:从文学语言的角度研究视觉图像,就是理解图像如何借助物理时空的张力结构,来接近文学并通过语言立“象”达到充满想象力的审美至境。

    反之,从图像的角度来分析文学语言,就是理解图像如何赋予文学语言新的意义,探索图像在文学语言塑造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功能,比如研究表明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纳为三种历史形态:以图言说、语图互仿和语图互文,以此揭示语图关系发展的规律。显然,以上所说两种研究的价值取向不同:前者侧重语言与图像的对立,以此勾画出当代文化模式的变迁,以及带来的审美方式的变化;后者则侧重语言与图像两种媒介所具有的思维方式交融凝聚到文学本身,回答文学在传播过程中因媒介不同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如果说前者侧重外部研究,那么后者则是从内部探讨文学的根本性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叙事学中,传统的文字叙事所固化的领域开始成为语图关系研究的重要目标,从而形成一种崭新的叙事文本研究,此研究围绕图像与文字两种不同的叙事特点,主要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考察图像与文字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突出图像对叙事文本的模仿和再现问题,旨在解构文字叙事在叙事传统中的绝对主流,摆脱与语词共存和竞争中图像的压抑性地位。通过图像与文字之间复杂关系的梳理,让两者在交互叙事中建构不同的价值维度,以此彰显不同的审美意义。诸如此类的研究对于我们今天重新理解文学有太多的启示,这昭示着当前文艺理论研究观念的重要转变,这些探索对于建构文学理论研究范式具有启发性和创新意义。

    图文之争与当前文学理论研究的几点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