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8 15:57:3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乡镇基层干部述职报告,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首先,增加了下级测评参与对象。参与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下级测评的范围,在本单位全体干部职工的基础上,增加下属单位党政负责人、单位服务对象(群众)以及离退休干部代表。万东镇莲池村有建委负责的一块施工工地,在区建委的测评会上,虽然建委一位领导在述职报告中显示的成绩非常显著,莲池村村民刘道林作为单位服务对象的一位代表,还是毫不客气地给他打了低分。他说,这个领导比较官僚,很少深入群众了解实情,而且给群众说的是一套,自己做的是另外一套,理应得低分。面对刘道林的质疑,考核组非常慎重,在深入了解多数群众的意见后,最终作出决定,取消这名领导干部参评优秀等级的资格。
其次,扩大了社会评价参与范围。全区建立了各方面代表共同参与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社会评价的制度,对街道、区级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在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派人士中随机选择10%的代表参加测评;对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在乡镇党代表、人大代表中随机选择20%的代表参加测评,测评分值将分别按一定比例直接计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总分。丛林镇海孔村人大代表姚能福参加了对镇领导班子的考核,他给班子和班子成员都打了九十几分。他在考核完后说:“说实在的,这一年来干部到底干没有干事,我们老百姓最有发言权。我给他们打高分,不是讨好他们,而是这一年来,他们的的确确给我们办了不少好事实事,这样的领导,我们大家心服口服!”
把干部考核工作地点摆在生产、工作第一线,感受现场,是2005年万盛区干部考核中的一大创举。以前的考核,多数都是关起门来,听听汇报,填几张测评表就结束了,收到的信息极为有限。为此,区委做出决定,每个考核组必须深入实际进行考核,变以往的走马观花式的主观考核为眼见为实的客观评价。
一是考察手段“单一”,接触面窄。考察时,主要采取“一听(领导班子成员述职)、二测(民主测评)、三推(民主推荐后备干部)、四座谈”的方式进行。实践中,座谈考察的对象主要集中在机关干部中,若是对乡镇领导班子考察,也是以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中层正职为主,而领导班子成员直接服务的对象和基层群众参加个别谈话的不多,考察组接触的对象范围偏窄。
二是考察内容“笼统”,方法简单。现在所采用考察干部内容基本是印象分。在具体操作上,没有做到因人、因事、因地而采取不同的方法,也没有进一步地细化考察细则,更没有提出不同岗位职责对不同领导干部能力的要求,而是很笼统且原则地对干部的“德、能、勤、绩、廉”和“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的结果测评,内容包罗万象且大而全。民主测评时,与会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凭印象测评出来的干部民意,其真实可信程度不高。
三是考察方法“老套”,了解不透。考察干部时大部分是座谈和个别了解被考察对象的德才表现、勤政廉政、工作实绩、开拓创新等方面的情况,从谈话的有效率来看,反映情况雷同的(思想表现好、实绩突出、勤政廉政等)要占很大比例,原因在于有的即使了解真实情况的不愿说、不敢说;也有的不了解情况,与被考察对象工作上接触并不多,说不出所以然,反映的材料也是“二传手”。同时,考察组绝大部分时间没有直接深入到群众中去,很少核实有关资料,封闭运行,以致情况了解不透。
四是考察材料“一律”,较少个性。干部考察材料,是对一个干部的思想品德、工作能力和工作实绩等方面的真实评价,是对一个干部形象和能力的“画像”,必须突出个性,然而,干部考察材料往往使用主观性语言多、客观性语言少;共性化语言多、个性化语言少;反映显性的多、分析隐性的少。特别在评价不足时,避重就轻,不分析岗位需要,如:工作中有时有急躁情绪;性格内向;缺乏行政工作经验(原来就没有行政工作舞台);……考察材料千人一面,画而不像或雾里看花。
二、干部考察工作不足的原因探究。
1、创新的意识不强。干部考察重点是对干部“德、能、勤、绩、廉”的总体把握,《干部任用条例》对于干部考察环节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具有较强的严肃性、规范性和封闭性,因而带来在干部考察方法上的程式化,缺乏创新的勇气。一是以票取人,可以减少责任风险。考察主要是以民主测评的“优秀率”、民主推荐的“得票率”来作取舍、定升降的,至于其中的情况是否真正反映民意、真实可靠,不作深入。然而实际情况往往现象掩盖本质,有的干部工作踏实,能力突出,但不善于与人沟通,特别是在工作过程中难免较真、碰硬,损害了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加上能力突出,遭到这些人的妒嫉,因而测评中形成了不少的“出气票”。还有的干部工作不认真,但善于乔装打扮,迎合蒙蔽同行,“你好,我好,大家好”,工作上搞搞花架子、树点“形象工程”,却被视为“能人”、“好人”,由此得到许多“人缘票”。这些“民意票”比较难以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反映干部的德才情况,但对于考察组,却不敢“越雷池”,以票定优劣,比较稳妥。二是封闭运行,可以减少泄密危险。干部考察工作对保密的要求很高,考察的深入程度和进展情况“外界”是不清楚的,尤其在领导班子换届考察、较大的人动前更为明显。在干部考察过程中,一但某些环节被“创新”或者提前“突破”,不仅可能会对当事人产生伤害,甚至给拉票者提供可乘之机,而且影响党委选人用人决策。因此,循规蹈矩成为考察组首选。
2、洞察和识别人的能力有差距。古人云:一流之士,识一流之人。考察人的人,应该是识人的高手,看问题能够入木三分,分析问题高人一筹。“怎样选人”是方法和手段问题,“选什么样的人”是个政治立场问题,是出发点和归宿,考察干部综合性很强,政治性也很强,因此,考察人的人,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要树立公道正派的工作理念。评价干部要有战略眼光、全局意识和综合分析的能力,考察干部要处理好动态与静态的关系、直接与间接的关系、主要与次要的关系、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显绩与隐绩的关系。有一种错误认识,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考察干部不能象过去那样事无俱细看人,眼光要改变,什么不看学历看能力,不看过程看结果,不看民意看数字,不看支流看主流,更有甚者把一种消极腐败的东西,作为干部的优点或优势来衡量,这就对考察人看问题的判断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察人在撰写考察材料时,要善于突出个性,把握对考察对象的评价分寸。
3、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不够。由于多种因素,干部考察过程不够深入,带来知人不深、察人不细、用人不准。一是考察“例行公事”。考察年年搞、年年搞考察,考察目的不具体,特别是考察人分组分工相对稳定,工作方法“老套”,对被考察对象多次考察印象深刻,以致走形式、不深入。二是集中考察时间仓促。集中考察往往是对一个班子考察2-3天,基本属于测评、推荐加座谈,个别特殊情况难以摸透。三是考察拾遗补缺。个别时候因工作需要或班子结构需要,定点、定向考察,考察实际就成了补充材料、完善程序的过程。四是考察作风欠扎实。考而不察,考察组大部分时间坐在“家”里,而不去被考察对象的工作一线,接触的主要是班子成员、中层正职干部,听听一些情况,这样的考察叫做“井底的葫芦--看以沉在底下,其实还是浮在上边”。
三、创新干部考察工作的几点构想。
一是考察手段“单一”,接触面窄。考察时,主要采取“一听(领导班子成员述职)、二测(民主测评)、三推(民主推荐后备干部)、四座谈”的方式进行。实践中,座谈考察的对象主要集中在机关干部中,若是对乡镇领导班子考察,也是以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中层正职为主,而领导班子成员直接服务的对象和基层群众参加个别谈话的不多,考察组接触的对象范围偏窄。
二是考察内容“笼统”,方法简单。现在所采用考察干部内容基本是印象分。在具体操作上,没有做到因人、因事、因地而采取不同的方法,也没有进一步地细化考察细则,更没有提出不同岗位职责对不同领导干部能力的要求,而是很笼统且原则地对干部的“德、能、勤、绩、廉”和“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的结果测评,内容包罗万象且大而全。民主测评时,与会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凭印象测评出来的干部民意,其真实可信程度不高。
三是考察方法“老套”,了解不透。考察干部时大部分是座谈和个别了解被考察对象的德才表现、勤政廉政、工作实绩、开拓创新等方面的情况,从谈话的有效率来看,反映情况雷同的(思想表现好、实绩突出、勤政廉政等)要占很大比例,原因在于有的即使了解真实情况的不愿说、不敢说;也有的不了解网情况,与被考察对象工作上接触并不多,说不出所以然,反映的材料也是“二传手”。同时,考察组绝大部分时间没有直接深入到群众中去,很少核实有关资料,封闭运行,以致情况了解不透。
四是考察材料“一律”,较少个性。干部考察材料,是对一个干部的思想品德、工作能力和工作实绩等方面的真实评价,是对一个干部形象和能力的“画像”,必须突出个性,然而,干部考察材料往往使用主观性语言多、客观性语言少;共性化语言多、个性化语言少;反映显性的多、分析隐性的少。特别在评价不足时,避重就轻,不分析岗位需要,如:工作中有时有急躁情绪;性格内向;缺乏行政工作经验(原来就没有行政工作舞台);……考察材料千人一面,画而不像或雾里看花。
二、干部考察工作不足的原因探究。
1、创新的意识不强。干部考察重点是对干部“德、能、勤、绩、廉”的总体把握,《干部任用条例》对于干部考察环节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具有较强的严肃性、规范性和封闭性,因而带来在干部考察方法上的程式化,缺乏创新的勇气。一是以票取人,可以减少责任风险。考察主要是以民主测评的“优秀率”、民主推荐的“得票率”来作取舍、定升降的,至于其中的情况是否真正反映民意、真实可靠,不作深入。然而实际情况往往现象掩盖本质,有的干部工作踏实,能力突出,但不善于与人沟通,特别是在工作过程中难免较真、碰硬,损害了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加上能力突出,遭到这些人的妒嫉,因而测评中形成了不少的“出气票”。还有的干部网工作不认真,但善于乔装打扮,迎合蒙蔽同行,“你好,我好,大家好”,工作上搞搞花架子、树点“形象工程”,却被视为“能人”、“好人”,由此得到许多“人缘票”。这些“民意票”比较难以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反映干部的德才情况,但对于考察组,却不敢“越雷池”,以票定优劣,比较稳妥。二是封闭运行,可以减少泄密危险。干部考察工作对保密的要求很高,考察的深入程度和进展情况“外界”是不清楚的,尤其在领导班子换届考察、较大的人动前更为明显。在干部考察过程中,一但某些环节被“创新”或者提前“突破”,不仅可能会对当事人产生伤害,甚至给拉票者提供可乘之机,而且影响党委选人用人决策。因此,循规蹈矩成为考察组首选。
2、洞察和识别人的能力有差距。古人云:一流之士,识一流之人。考察人的人,应该是识人的高手,看问题能够入木三分,分析问题高人一筹。“怎样选人”是方法和手段问题,“选什么样的人”是个政治立场问题,是出发点和归宿,考察干部综合性很强,政治性也很强,因此,考察人的人,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要树立公道正派的工作理念。评价干部要有战略眼光、全局意识和综合分析的能力,考察干部要处理好动态与静态的关系、直接与间接的关系、主要与次要的关系、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显绩与隐绩的关系。有一种错误认识,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考察干部不能象过去那样事无俱细看人,眼光要改变,什么不看学历看能力,不看过程看结果,不看民意看数字,不看支流看主流,更有甚者把一种 消极腐败的东西,作为干部的优点或优势来衡量,这就对考察人看问题的判断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察人在撰写考察材料时,要善于突出个性,把握对考察对象的评价分寸。
3、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不够。由于多种因素,干部考察过程不够深入,带来知人不深、察人不细、用人不准。一是考察“例行公事”。考察年年搞、年年搞考察,考察目的不具体,特别是考察人分组分工相对稳定,工作方法“老套”,对被考察对象多次考察印象深刻,以致走形式、不深入。二是集中考察时间仓促。集中考察往往是对一个班子考察2-3天,基本属于测评、推荐加座谈,个别特殊情况难以摸透。三是考察拾遗补缺。个别时候因工作需要或班子结构需要,定点、定向考察,考察实际就成了补充材料、完善程序的过程。四是考察作风欠扎实。考而不察,考察组大部分时间坐在“家”里,而不去被考察对象的工作一线,接触的主要是班子成员、中层正职干部,听听一些情况,这样的考察叫做“井底的葫芦--看以沉在底下,其实还是浮在上边”。
三、创新干部考察工作的几点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