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8 15:57:4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人性化护理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所收治的387例骨科患者,其中男患者217例,女患者170例,年龄15~76岁,平均50.3岁。本院对这些患者应用的是心理护理和人性化结合的护理模式。这些骨科患者都接受住院治疗,主要为腰椎间盘突出、骨质疏松以及颈椎病等。
1.2方法
1.2.1贯彻人性化的骨科护理意识
根据护理人员的情况来使用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与护理实践结合,提升护理意识,培养护理人员的人性化护理运用能力,能够让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在骨科中顺利的使用。
1.2.2提升人性化护理水平
骨科的患者一般都是需要长期接受治疗的患者,他们的脊髓损伤会导致其治疗过程中丧失自理能力,因此比较焦虑和暴躁。特别是一些因为交通事故而丧失运动能力的患者,他们没有足够的信心生存下去,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这些负面情绪进行管理,积极的进行疏导,根据患者的情况来对患者进行护理。
1.2.3加强护理操作培养
心理护理以及人性化护理在骨科的使用需要通过培养来实现,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要求提高,加强培训,让他们的操作熟练度提升。让心理护理、人性化护理熟练后,才能够在平时的护理过程中顺利的使用,医院需要对护理人员提供培训途径,提升他们的自我提升意识。
1.2.4加强护患沟通、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
在骨科护理中的结合中还应强调护患沟通的作用。在骨科护理中,通过护患沟通能够将护理人员、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之间形成信息和情感的沟通,此类沟通的有效与否对骨科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就决定了骨科的护理人员应在坚持整体护理理论的前提下,关注的患者所具有的人性化差异,通过沟通技巧的应用,来推动护患关系的良性发展。
1.2.5手术前后护理
结合模式的应用骨科的护理人员在手术前后应将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进行有效的结合。应做好手术前的准备,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与患者进行沟通,在说明手术情况的基础上明确患者的意见与要求,进而避免患者紧张情绪给患者康复带来的负面影响。让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手术,从根本上促进患者的康复。
2结果
在387例患者的骨科护理中,没有发生一起护患方面的纠纷,极大地提高了骨科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与2012年1月~2012年12月骨科患者的满意度相比,2013年1月~2013年12月骨科患者的满意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期满意度提高了18.7%。通过骨科护理中心理护理与人性化护理两者的结合,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促进了患者的康复效果。
选取我院及其他医疗单位2011年1~11月工作的护理人员138名作为研究对象。护理人员年龄为21~30岁,平均年龄为(24.5±1.7)岁,护理人员工作时间为2~8年,平均为(4.5±1.3)年,学历分为:本科及以上65名,大专水平73名,其中护士85名,护师53名。138例护理人员均运用人性化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同时选取护理人员在进行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前、后各138例患者作为问卷调查对象,其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前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68例,患者年龄为38~78岁,平均为(58.3±2.6)岁,患者受教育水平高中及以上者65例,初中及以下者73例;实施后男性患者69例,女性患者69例,年龄为38~77岁,平均为(58.7±1.2)岁,高中及以上文化者67例,初中及以下文化者71例,在人性化护理管理实施前、后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文化水平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1.2人性化管理方法
(1)加强情感沟通。护士长应主动热情与护士进行交流,详细了解护士最近的生活工作情况,认真倾听护士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承受的心理压力并用鼓励性的话语与其进行沟通。(2)制定合理分工制度:科里管理人员在科室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尽量尊重护士的工作要求,分配任务时还应考虑护士的工龄和技术水平;上级管理人员还要协调护理人员之间的工作,在工作中让经验丰富的护士对年轻护士进行帮助指导来提高其护理经验和水平。(3)注重培训和学习: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到外院进行参观和学习,在科里对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统一和提高业务水平。(4)完善奖惩制度:科里每周或每月对护理人员的工作业绩进行评定。
1.3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
对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前、后的患者在出院时进行护服务问卷调查,卷面分值为100分,问卷分值在80~100分为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分值在60~79分为比较满意,分值小于6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以满意和比较满意之和表示。
1.4观察标准
观察在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前、后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对实施人性化护理前、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护理行为和护理技能等方面进行评分,并对前后评分进行比较。
1.5统计学处理
将上述观察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临床数据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前、后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采用χ2检验,护理水平各方面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对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前的138例患者中对护理服务满意85例,比较满意38例,不满意15例,满意度为89.1%,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后的138例患者满意123例,比较满意13例,不满意2例,满意度为98.6%。经统计,对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护理管模式后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59,P<0.01)。(2)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各护理方面评分比较经统计,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后的护理人员在护理质量、护理行为、护理技能等方面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各护理方面的评分(P<0.05)(表1)。说明对护理人员进行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能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水平。
3讨论
对护理人员采取人性化管理模式时,上级管理人员通过与护理人员进行亲切沟通,能够及时发现护理人员遇到的困难和心理压力并能够积极正确处理,使护理人员感觉到工作中的温暖,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增加工作信心,使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对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且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在人性化管理模式中对护理人员加强护理规范化培训和增加进修学习的机会,可以使护理人员迅速提高护理水平和技能,上级管理人员认真听取护理人员的意见和充分协调工作上的配合能够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特长和潜力,对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水平和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护理人员实施奖惩制度,不但能够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发挥其工作潜力,还能能够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服务态度,提高护理行为水平,本研究中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和护理技能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
1.2方法:对照组产妇运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予以人性化护理,具体如下。
1.2.1创设良好住院环境:在本院现有硬件设施的基础上,针对产妇的心理与思想状态改善住院环境,病房内以粉色的暖色调为主,定期清洁与保持安静,在室内配齐基本生活设施,在墙壁上张贴婴儿可爱图像,营造迎接婴儿出生的和谐氛围。室内温度保持在26℃左右,湿度保持在50%左右,为产妇创造和谐、温馨、舒适的良好环境。
1.2.2开展心理疏导干预:心理疏导对初产妇尤为重要,护理人员要始终面带笑容、语气温和,及时解答产妇及其家属提出的各种问题,在心理上将产妇当做亲人看待,轻声叮嘱各方面的注意点。要与产妇进行沟通,帮助其消除分娩痛苦的顾虑,增强对腹中新生儿的期待之情,感受到即将做母亲的自豪感与幸福感,以最佳的精神状态配合分娩指导工作。
1.2.3强化分娩保健教育:强化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培训,熟练掌握相关知识以及与产妇、家属沟通的技巧,向产妇介绍分娩的常识,对分娩环节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及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饮食调理、护理等方面知识进行普及,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
1.2.4实施全程陪伴分娩:由责任护士对产妇进行分娩全程陪伴,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以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保护产妇隐私。产前保持不间断沟通,保持良好状态以缩短产程和减少产后出血量。分娩过程中安排有经验的助产士全程指导分娩,从生理与心理上开展综合关怀,从临产到分娩后2h内予以精心、全面护理,确保产程观察连续性,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医师及进行处置,并和产妇家属保持随时联系,帮助产妇顺利、安全分娩,保障母婴安全。
1.2.5关爱母婴密切关系:护理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帮助产妇和婴儿接触,建立良好的情感,迅速转变角色成为母亲,轻轻抚摸、呵护婴儿,进行情感的交流。责任护士要向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的技巧指导,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科学进行母乳喂养,以及传授新生儿护理的基本常识。指导产妇做好产褥期卫生,鼓励尽早开展锻炼,以及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促进身体康复。
1.2.6进行出院全面指导:产妇办理出院手续时,责任护士要进行全面的出院健康指导,要求产妇出院之后保证休息时间,均衡、合理膳食以保证母乳充足,做好外阴清洁,产后42d不得有性生活,以及哺乳期做好避孕。向产妇公布咨询电话,定期开展电话随访。1.3效果评价:产妇出院时填写护理工作满意度评价表,以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为评价阶梯,满意以上纳入满意率统计范畴。
1.4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对比[例(%)]组别例数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率(%)观察组4028(70)10(25)2(5)0(0)95对照组409(22.5)19(47.5)12(30)0(0)70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20例患者,其中患有慢性盆腔炎的患者有27例,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有25例,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有21例,患有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有19例,患有慢性宫颈炎的患者有19例,要求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有9例。我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患者的年龄为23~35岁,平均年龄为(29.1±2.0)岁;观察组60例患者的年龄为22~35岁,平均年龄为(28.5±2.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患病类型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进行用药护理、围手术期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对症护理及日常护理等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上述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的评分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具体方法是:
1.2.1环境护理护理人员需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向患者介绍医院具体情况,并了解患者实际需求,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护理人员在与患者交流时,应注意其眼神、肢体动作等,若发现患者有难言之隐,则应及时主动与其交谈,帮助患者解决问题。
1.2.2心理护理许多患者在接受治疗前需接受会阴处清洁、灌肠、导入尿管或手术后接受阴道填塞、留存导尿等护理,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影响,许多患者心理上会产生不适,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舒缓患者紧张情绪或过激情绪,从病情康复角度劝导患者,促使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保证短时间内控制患者病情。
1.2.3随访调研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随时进行走访调查,反复查看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的精神状态与生活质量,从微小处入手为人性化护理创造条件。并且,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之前病情,通过走访、电话等方式关心患者身心健康,并做好完整记录,以进一步做好患者术后康复引导工作。
1.3观察指标
①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评分。
②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当P<0.05时,视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评分为(97.5±1.5)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为(98.2±1.8)分;对照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评分为(89.8±1.2)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为(87.9±2.5)分。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评分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医疗水平及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妇产科是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最高的科室之一,这就对妇产科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妇产科护理主要包括术前、术后的各项护理措施,术前或分娩前会位的清洁、灌肠、导尿管的导入等,术后或分娩后导尿管的留置、引导填塞等。部分患者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妇产科护理抱有抵触情绪,这就对医护人员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妇产科术前、术后的护理质量,医护人员应结合产妇具体情况,给予更具人性化的护理方式,详细地讲解手术知识,引用成功案例,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为后期手术奠定基础;术中护理人员应最大限度减少暴露,动作轻缓,使患者生理疼痛、心理负担减少,以获得产妇及家属的配合和支持,促进患者康复。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①强化护患交流:产妇分娩或手术的临床操作中,直接与护理人员接触较多,护理人员应积极与产妇进行沟通,建立信任度,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在提高预后质量的同时,减少护患纠纷。
1.2现代聊天工具的运用短信、QQ、微信都是现代社交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实行人性化管理的过程需要摒弃固有的观念,可以在空闲的时间利用此类聊天工具进行必要的沟通。
1.3主要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投诉事件的发生率、患者的满意程度以及因工作压力辞职的人数。
1.4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内出现不良事件15例,收到表扬信或锦旗的有3人,其中因承受不了工作压力而辞职的人有5人,投诉事件发生率、满意度与辞职率分别为37.5%、75%与25%;观察组内出现不良事件5例,收到表扬信或锦旗的有9人,没有因承受不了工作压力而辞职的,投诉事件发生率、满意度与辞职率分别为13.88%、87.5%与0。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持续上升。
3讨论
人性化管理是以患儿和护士为基本出发点的一种管理方式,本质是以患儿为中心进行人性化服务,培养医护人员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传统的管理模式只注重事件的管理,虽然能够保障工作的正常运转,但是经过实践检验后发现其已与社会发展严重脱节。随着医患纠纷日趋白热化,护士的工作难度也在逐步增大,具有压力大、风险高、服务人群特殊的特点,怎样与患者建立起相互理解、支持、和谐的关系,在工作中营造理解、尊重、有序、温馨的工作氛围成为医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次研究对我院观察组的护理队伍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不仅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降低,还获得了广泛的赞誉,而且没有发生因承受不了工作压力而辞职的现象。古人有云:“人心齐,泰山移”,由此可见,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和谐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
2观察指标
(1)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和自然分娩(阴道分娩和阴道助产)。(2)产程:从产妇出现间隔5~6分钟左右的规律性宫缩开始,到胎儿娩出至胎盘娩出为止的时间和总产程。(3)产程疼痛:待产妇宫口8cm时,填写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估疼痛,共评分0~10分,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让产妇根据自身的主观感受进行评价。(4)产后出血量:采用称量法测得。(5)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5分钟后Apger评分<8分记为新生儿窒息。(6)护理满意度: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由本院自行设计,包括护士对新生儿健康教育、安全管理、技术操作、日常护理指导和母乳喂养指导工五个方面,共包括20个条目,分为满意和不满意两级。产妇出院前,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由专业人员指导产妇进行填写,当场收回问卷。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理统计,用(χ±s)表示计量资料,用频数表示计数资料,统计方法以t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选取2011年7月~2013年5月浙江省衢州市中医医院骨科收治的10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中男41例,女9例;年龄15~71岁,平均(23.5±4.9)岁。有15例为尺桡骨骨折,14例为锁骨骨折,12例为肱骨骨折,5例为脊髓损伤伴双下肢功能障碍,4例为胫腓骨骨折。对照组中男39例,女11例;年龄17~74岁,平均(25.6±4.4)岁。有18例为尺桡骨骨折,12例为锁骨骨折,10例为肱骨骨折,8例为脊髓损伤伴双下肢功能障碍,2例为胫腓骨骨折。两组患者各基线资料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个研究均在患者的知情同意下进行,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并且得到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同意。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用药护理,并辅助患者进行适度运动、保证合理膳食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管理。具体措施有:
1.2.1对护理人员进行人性化管理方法培训
人性化管理行为知识培训的内容包括生理、心理和家庭关怀照护行为等,时间为4周。关怀照护行为知识培训的内容包括人性关怀相关理论、沟通艺术、关心和理解别人等。培训以华生的《人性照护理论》为指导,制定《护理关怀照护行为指南》学习手册,学习人性化管理方法概论,共计20学时;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和讨论《护理关怀行为指南》,并进行经验交流。
1.2.2生理状况的人性化管理
骨科患者的主要生理性不适就是疼痛,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缓解疼痛的方法。(1)分散或转移注意力。让患者看电视、听音
乐、轻轻按摩伤口周围皮肤等,以对视觉、听觉、触觉等进行有效分散,并指导患者根据自身性格和生活习惯选择疼痛的缓解方式。(2)幽默。给患者讲笑话,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其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幽默杂志,以缓解疼痛带来的不适。(3)放松。指导患者正确进行各种放松训练,如深呼吸、慢节律呼吸等。(4)皮肤刺激。对患者进行冷敷、热敷、按摩等,前提是不会对患者的患肢血运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还可让患者应用活络油等皮肤搽剂。
1.2.3心理方面的人性化管理与诱导
(1)大多数骨科患者在肢体功能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常会对周围人产生较强的依赖感,同时在局部疼痛的影响下常对切口裂开情况有诸多担忧,通常采用保护性姿势,很少或几乎不活动。一些患者家属也担心患者过早锻炼会加重损伤,因此在配合医护人员方面缺乏主动性。这样常常使患者的功能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恢复。临床上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患者因错失早期锻炼时机,导致关节僵硬,最终被迫再次手术。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积极、主动且耐心地对悲观失望的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帮助其克服不良心理,树立治愈疾病和生活自理的信心。(2)采用亲情教育。护理人员每天与患者打招呼时尽量保持足够热情,在称呼上尽可能使患者的自尊心得到满足,帮助患者找回自信,从而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1.2.4营造温馨、舒适的人性化住院环境与氛围
如将花篮挂在病房的墙上,打扫干净病房的地面、桌椅等,保持病房卫生整洁、患者被褥舒适和病房适宜的温度。促使护士行为规范化,督促其保持整洁的仪表、和蔼的态度、大方的举止和贴心的服务,将医院环境、各项住院制度等详细介绍给患者,让患者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适应环境,有效消除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
1.2.5家庭方面的人性化管理方法
护理人员积极引导并指导患者家属运用正确的方式陪护患者,多照顾、关心患者,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提高患者解决日常生活难题的能力。
1.2.6实施效果的评定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观察组护士进行培训,使其较快地将理念向自觉关怀行为转换。护士长定期对护理人员的关怀照护行为进行评议,每周1次;3个月后运用护士关怀行为质量评价表让患者对护士的关怀行为质量进行评价,运用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对护士关怀照护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将数据输入计算机,比较两组情况。
1.3观察指标
采用相关的量表和评价标准评价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质量的评价通过关怀行为质量评价表进行,满意度评定采用自制的住院病人满意率调查表。
1.3.1人性化管理质量评价表
根据JeanWatson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此问卷Radwin已有相关文章发表,因此,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十分良好。同时根据专家意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修改。评价表共22个项目,每个项目5个等级。1分,从来没有;2分,几乎没有;3分,有时;4分,经常;5分,总是。让患者根据自身感受打分。评价中还应用了原量表和修改后的量表,等值性系数为0.873,信度和效度均较高。
1.3.2自制住院病人满意率调查表
根据医院和患者实际,自制住院病人满意率调查表,共7个项目,每个项目5个等级。1分,很不满意;2分,不满意;3分,满意;4分,较满意;5分,非常满意,最后设置一个开放性问题,让两组患者具体描述。1周后复测发现,重测信度系数为0.815,稳定性较高。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实验所得数据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处理,以α=0.05、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对人性化护理行为的质量评价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对人性化管理各项行为的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2.2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结果显示,实行人性化管理后,观察组对护理人员的各项行为的满意度和总体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3讨论
近年来,对护理工作的需求成为护理工作者研究的热点。建立专科性强、特色突出的护理工作模式成为护理研究的重点。人性化管理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针对病情复杂、自理能力较差、治疗后恢复效果不佳的患者而实施的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人性化管理在实施中,要充分体现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关怀与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更好地帮助患者实现治疗后的康复。临床研究显示,骨科患者普遍存在创伤较大、治疗后恢复周期较长、患者心理负担较重的特点。针对骨科患者的这些特点,护理工作面临较多问题。多项临床报道显示,常规的骨科康复护理措施难以很好地改善患者的恢复效果,不能满足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需求。有报道显示,因常规康复护理工作不能满足骨科患者的需求,导致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评价较低,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也较低。针对护理工作与患者护理需求的矛盾,人性化护理管理应运而生。人性化护理管理强调人性化理念对相关护理人员的影响和改变。在骨科患者的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管理要求相关护士能深刻认识患者的需求,时刻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在人性化护理管理的理念下,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进而改进护理质量。笔者将接受常规康复护理的骨科患者和接受人性化护理管理的骨科患者同时纳入本次研究,比较两组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实施在对护理人员培训的基础上展开,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人性化管理方法和《护理关怀行为指南》,并加强交流。之后,针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况、住院环境营造、家庭人性化护理等展开护理。通过分散或转移注意力,幽默地交流沟通,指导患者正确进行各种放松训练,对患者进行冷敷、热敷、按摩等改善患者的生理状况。采用积极、主动而又耐心、细致的方法,对悲观失望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克服不良心理,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将医院环境和各项住院制度等介绍给患者,让患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适应环境,尽快消除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同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结果进行分析。笔者发现,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后,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价较高,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也较高,均明显高于仅采用常规康复护理的对照组(P<0.01)。
在2012年8月~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泌尿科进行治疗的60例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组各为30人,对照组30例中女患者有17例,男患者13例,其年龄在31~80岁,平均年龄为(56.2±15.5)岁;实验组30例中女患者15例,男患者15例,年龄32~77岁,平均年龄为(54.5±14.3)岁。两组患者在身体等方面都无大差异性,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外科常规护理。实验组的患者在外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人性化护理的方法:加强病房的卫生环境,提高舒适度,应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在生活上如亲人般的照顾。为患者讲解医疗知识,提供一切关于治疗可靠的信息,护理人员要有耐心和同情心,医院对于护理人员加以培训,相互尊重,创造和谐的氛围。为患者做好隐私情况的保密,一切为患者只需而增加设施。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预后病况,直到患者的病情得以稳定和康复。
1.3观察指标
对护理后的患者进行一个问卷调查,观察在人性化护理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非常满意:康复较好;满意:护理后一般;不满意:护理无效。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态度服务和沟通解答方面进行观察,分为三个等级:好:服务态度较佳,沟通解答较顺利;一般:服务态度一般,能进行沟通解答;差:服务态度和沟通解答较差。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比较组间,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后两组患者在服务态度和沟通解答方面的比较
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实验组在服务态度和理解沟通方面评价“好”的占(40.00%)与(46.00%)均高于对照组在服务态度和理解沟通方面评价“好”的占(13.33%)与(10.00%)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经护理后满意度情况
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实验组的满意度(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
3讨论
泌尿系统疾病可由其他疾病引起,泌尿系统各器官都可发生,主要症状:尿液的变化,排尿疼痛、高血压、贫血及水肿,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研究结果显示:使用人性化护理一组在服务态度和理解沟通方面评价“好”的占有率均高于使用常规护理一组在服务态度和理解沟通方面评价的占有率,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使用人性化护理一组的满意度(90.00%)明显高于使用常规护理的(50.00%),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本研究对在我院患有泌尿疾病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在护理上给予环境、态度及氛围的人性化管理,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护理人员和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构建和谐的氛围。
礼仪不管在那种场合都是一个文明的象征,在我科对礼仪方面的护理也是有严格的要求的.首先,对于一些电话式的询问要注意礼貌性用语的使用,并且要轻声细语,让别人感受到重视他的电话.其次,在病人入院的时候,要耐心的给病人讲解病房环境与住院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在给病人安排病房的时候,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尽可能的满足患者对病房的要求,安排好病房后在对患者病情测量的时候,要先介绍下自己,让患者有一定的了解;再次,在称呼患者的时候,要采用尊称,对患者要保持微笑的服务,不能让患者感受到不满情绪,对患者进行检查的时候,要先敲门,礼貌性的问候,然后实行相关的护理操作;最后,患者出院时,相关的责任护士要和患者或者是患者家属做好交接仪式,要提醒患者要注意的事项,发放我科的联系方式,能够及时的了解患者出院的康复情况,在为患者办理好出院手续后,祝贺患者康复.
1.2规范化护理
规范化护理就是在患者救治的这段时间尽可能的减轻患者身体痛苦以及心里负担,让患者处于一个平静的状态.一般针对骨科科室收治的病患者大多数都是骨折的,患者常会忍受到巨大的疼痛感,而在医院治疗的时候,医院护理要注意几个方面的细节问题的考虑:首先,减轻患者对整治的恐惧感,平复患者心理.其次,护理人员要随时了解患者各个方面的情况,从患者利益出发,减缓患者对医院环境的不适应感.再次,解释患者伤病的情况与主管医生的技术水平,让患者做到心中有数,减轻了思想负担,使他们更能够放松的接受治疗.最后护理人员对患者提出的疼痛问题性质和病情情况正常性的疼痛范围和时间要及时的进行说明,减少患者的担忧,并且主动的协助其恢复,使患者早日康复.加强对护理人员相关知识的专业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使护理人员能够全方位的适应岗位,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安心的住院环境,同时有针对性的加强护理人员礼仪的培养,人性化的发展医院护理,明确护理人员的服务性质,转变服务理念,发挥护理在医疗中取得的最大的成效.
1.3按需护理
1.3.1术前护理
术前护理是手术开始前的一个基础,为手术的成功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术前要尽可能的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和增加信心,稳定患者情绪.术前准备工作主要有:第一,护理人员要简单的介绍相关的一些病情情况和手术情况,使患者能够做到大致的了解,不至于由于未知而引发的恐惧;第二,对于特别的一些患者,可以适当的运用镇静药物帮助他们度过这个时期;第三,主管部门要对患者术前准备有个详细的分析,解释它的重要性,同时对在术中如何能更好的配合医生治疗有一个说明,当然也要讲解一些术后情况,特别是术后的一些需要特别注重的方面.使患者能动在最短的时间内减轻病痛,让患者恢复健康.
1.3.2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直接影响患者恢复程度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在手术后,当患者麻醉过后,要及时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麻醉后者运用止痛药物,缓轻患者术后的疼痛,同时护士要对患者手术情况要说明,对术后出现的一些基本的、正常的身体情况对患者和患者家属进行说明,使患者和患者家属能够最好预防工作和保护措施,同时护士也要及时的观察和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的向医生反馈信息,更好的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1.4全责护理
有部分骨折患者为因为突然的行为不便和疼痛,使患者所面对的精神压力提高,有些患者会表现出情绪低落和性格暴躁等.这要求在护理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患者的心理情况,予以谅解,并且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的沟通,使患者与医院人员建立相互了解和信任的关系,提高患者的配合度,有利于后期的治疗和护理.对一些非骨折患者的护理要加强重视,因为这些患者由于病情的特殊性,需要长期住院,这给患者身体和心理方面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往往使他们对后期的恢复缺乏信心,不能积极的接受治疗.对于这类的患者,护理人员要有针对性的对其心理进行辅导,缓解他们的承受压力.通过沟通和细心周到的照顾,取得患者的信任,让患者感受到关心,建立患者的信心.对家属进行病情的分析和以往这类病情的最后恢复情况,缓解家属的压力,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对患者和患者家属普及一些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保护措施,加强基本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在医疗护理和家属共同的协调、配合下增加患者的抗病信心.
2结果
骨科在对2012年8月-2013年8月这段期间住院的病人、护理人员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病人的满意度和护士的职业满足感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本病区住院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80例。对照组男45例,女35例,平均年龄(33.8±2.5)岁,实施普通普外科护理;研究组男43例,女37例,平均年龄(32.6±1.9)岁,实施人性化护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人性化护理方法
1.2.1合理优化普外科人力资源
护理管理人员要科学合理优化人力资源,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根据每位护理人员的学历、性格、业务水平等进行分析与评价,挖掘每位人员的知识才干与业务潜能,使人力资源得到合理分工,资源利用最大化。
1.2.2定期开展人性化护理培训
定期开展全科室护理人员的人性化护理培训,积极培育良好的人性化护理氛围。创新地将一些先进的服务理念运用于普外科护理管理实践中,不断提升普外科护理的管理与服务质量。
1.2.3提高医护人员服务意识
优秀的护理服务态度是普外科护理人员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职业素质,应该本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原则,为患者实际着想,从内心真正帮助患者,真正为广大患者服务,认真解决患者的内心想法,疏导他们的不良情绪。
1.2.4人性化护理的实施
①对患者给予人文关怀,灵活地处理好患者内心情绪比较波动、治疗依从性不高、日常生活难以自理等各种问题,同时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②尊重与满足患者的各种需求,认真听从患者的各种心理诉求,积极帮助患者减轻内心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排忧解难。③护理人员要跟患者加强交流,尽量做到仪表大方、准确使用语言,促进护患双方情感的交流互动。
1.2.5强化激励措施
适当的激励可以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与工作热情。在普外科护理工作中可以引入相关激励机制,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有机结合起来。实施绩效奖金,充分激发工作积极性。评选“星级护士”、“优秀护士”,并与绩效考核、职称晋升挂钩,增强荣誉感与使命感,促使护理人员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护理工作去。
1.3统计学方法
对本组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院普外科护理管理中运用人性化护理以后,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质量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人性化护理是基于人性化理念指导下实施的一种护理模式。这种模式讲求对每一名护理人员的工作成就感之满足,同时让每一位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怀、照料与重视。普外科护理工作繁重,护理人员长期在高负荷、高强度的环境下工作,自身的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均受挫,从而大幅度降低了护理质量。为此,应该认真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理念,高度重视给予患者、护士以人性化的关怀,打造和谐、祥和的护理人文环境,实现人性化的普外科护理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领导者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护理管理经验及观念,不能单靠规章制度来对广大护理人员给予监督、约束与控制。而是在普外科护理管理实践中充分使用人性化护理,大力提高普外科护理人员的自我管理意识,不断激发出积极性与热情,让护理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与业务技能,并将尽可能大的精力投入到护理工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