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宋词精选模板(10篇)

时间:2023-02-28 15:58:1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宋词精选,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宋词精选

篇1

在这儿在寒冷的北方

在这思念开花的季节

无星的世界啊荒凉而孤独

虽然市城繁华夜晚灯火辉煌

孩子般天真的小燕子

天使般可爱的小燕子

你好吗

是否像我梦幻的一样

你常飞上哪一座高楼或哪一座高山

凝视着北方如同一只啼血的杜鹃

心境凄凉四顾茫茫

离我既远又近的小燕子

离我既远又近的小燕子

你好吗

你要那只惊飞我甜梦的鸟儿

沐着晨曦

速疾地飞向你飞向我的梦

携着我新年最美好的祝福和问候

燕子呵

失去音讯已久的燕子

你是否忘记了北方忘记了归期

忘记了春天里的等待忘记了蓝天的召唤

但是我始终如一念你盼你祝福你

啊!又是一年过去了,

新的一年即将开始。

时间过得很快,

欢乐的时光好像在昨天,

晃晃忽忽的,一下子就过去了。

新的一年,

又是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新年,

也许,元旦是春天,

春姑娘闻风而动,

带来一场绵绵细雨迎接新年,

也许,元旦是冬天,

冬姑娘蠢蠢欲动,

下一场银白色的大雪,

为新年添上一幅美丽的图画。

新的一年有许多新的希望,

高年级学生正在为考民办中学做充分的准备,

决定期末考试一鸣惊人。

xx即将过去,

2015马上到来,

让我们为新的一年打好基础吧!

每当敲响新年的钟声,

仿佛整个地球都在震动,

新年的钟声在我的心中轰鸣,

新年的钟声让全人类沸腾!

新年的钟声在普天之下引出轰轰烈烈的欢呼声。

新年的钟声响彻五湖四海,

新年的钟声响彻南极北极的上空。

新年的钟声迎接新的浪花,

新年的钟声迎接新的云涌,

新年的钟声迎接新的明月,

新年的钟声迎接新的旭日东升!

新年的钟声迎接新的财富,

新年的钟声要送走那旧的贫穷。

新年的钟声要迎接新的创造,新的发明,

新年的钟声要迎接新的捷报,新的竞争!!

每当敲响新年的钟声,

这钟声就回荡在亿万人民的心中,

青少年听到这新年的钟声,

高兴的举起双手欢跳乱蹦。

中老年听到这新年的钟声,

倍感酸酸甜甜这并非是自作多情。

成功人士听这新年的钟声,

再把新的奋斗目标锁定。

处在逆境中的人士听到新年的钟声,

悄悄的把那滚动的泪花擦净。

新年的钟声让我们迈出更坚定的步伐,

新年的钟声让我们释放出那无比的豪情。

看大海,望长空,

只有壮志凌云,才会有无比灿烂的人生!

回顾那新年的钟声,

年年岁岁都是无比的激动,

查看那已出场的人生画卷,

一幕幕,时而轰轰烈烈,时而冷冷静静,

时而站在低谷,时而攀上高峰,

时而捶胸顿足,时而笑语腾空。

享受着生活也在享受着竞争!

大千世界,云云众生,

总是熙熙攘攘,沸沸腾腾。

用新年钟声的震撼,

去涤荡那心中的不平,

用新年钟声的震撼力,

篇2

(一)SERM的特征及分类

SERM是人工合成的非甾体类化合物,能选择性地结合于体内不同部位和组织的雌激素受体,表现出不同的生理效应。与骨成骨与破骨细胞和心血管系统(血管内皮细胞)的雌激素受体结合,表现出雌激素作用,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降低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而与乳腺(乳腺细胞)和子宫内膜部位(上皮及肌层细胞等)的雌激素受体结合,则表现出抗雌激素作用,抑制乳腺细胞和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增生[1,2]。

SERM依其结构可分为3大类型[3,4]: (1)三苯乙烯的衍生物:代表为三苯氧胺(tamoxifen,TAM);(2)二氢萘的衍生物:代表为萘氧啶(nafoxidine,NAF);(3)苯并噻吩的衍生物:代表为雷诺昔酚(raloxifene,RAL)。TAM是最早人工合成的SERM,能选择性的与骨细胞上雌激素受体结合而抑制骨丢失,同时对乳腺细胞则表现出抗雌激素的作用,因而用于乳腺癌的治疗;但TAM对子宫内膜却有雌激素样作用,长期应用有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增生[5,6]。因此,TAM的临床应用,特别是在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防治方面的应用受到了限制。近来发现了一类在乳腺和子宫具有拮抗雌激素作用、在骨和心血管系统具有雌激素作用的新型SERM,即RAL及其类似物[7]。这类药物满足了绝经后妇女在防治骨质疏松方面对雌激素的需要,同时又避免了应用雌激素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对NAF,目前尚未见临床研究报道。

(二) SERM的作用机理

一般认为,SERM的组织选择性与其结构有密切关系[7,8]。它可能通过自身结构变化,或在不同的组织中与不同的雌激素受体亚型结合后而产生的结构改变,以及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后通过各细胞间的相互影响,在不同的组织和部位发挥不同的生理效应。分子水平的研究表明,雌激素受体与雌激素或具有雌激素特性的物质(如SERM)结合后,可激活多个位于DNA上的应答素(DNA response element),如雌激素应答素及RAL应答素,通过应答素来调节基因的转录,影响蛋白质的合成[9]。已知有多种基因含有类似RAL应答素的序列,如osteonectin基因、尿激酶胞质素原激活基因、特异性神经轴突生长蛋白GAP-43基因以及癌胚蛋白c-MYC基因等,这些基因通过雌激素的调节编码在骨、心血管和神经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蛋白,产生不同的生理效应。因此,一种雌激素或具有雌激素特性的物质是通过调节多种DNA应答素来发挥作用的,在不同的组织中,调节的应答素不同,因而表现出不同的作用,如雌激素或抗雌激素的作用。

二、SERM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

(一)动物实验

大量的动物实验表明,SERM特别是RAL对雌性去势大鼠具有多种作用,表现为对骨及血脂具有雌激素保护作用,对乳腺及子宫具有抗雌激素作用[7,10-12]。

1.对骨代谢的影响:给去势2周后的大鼠分别给予TAM(3 mg/kg*d)、RAL(3 mg/kg*d)或乙炔雌二醇(0.1 mg/kg*d)连续3周,发现在治疗 14 d后,乙炔雌二醇组血清骨钙素比对照组低34%,TAM和RAL组则分别比对照组低20%和28%。尿胶原吡啶交联水平在治疗14 d后,上述3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达到了假手术组水平;而且RAL与尿胶原吡啶水平呈依赖关系,其半数有效剂量为0.1 mg/kg。说明,TAM、 RAL和乙炔雌二醇均可降低由于去势而造成的高骨转换率,从而防止急剧骨丢失的发生[13,14]。对去势大鼠分别给予RAL或乙炔雌二醇后,血清碱性磷酸酶的变化不一。Black等[2]认为,给去势大鼠无论RAL还是乙炔雌二醇后,其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无显著改变;而Curiel等[14]则认为,给去势大鼠乙炔雌二醇后,并不导致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显著改变,而给予RAL则可显著增加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并认为这种差异与治疗时间有关。由于血清碱性磷酸酶受体内许多因素的影响,不如骨性碱性磷酸酶特异,因此有关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

2.对骨微结构的影响:对7月龄的去势大鼠予单独或联合用LY353381.HCl (一种RAL类似物)、甲状旁腺素(PTH)、结合马雌激素(倍美力)的研究显示,在实验范围内的LY353381.HCl浓度(0.01~1 mg/kg)可以显著预防去势大鼠胫骨、股骨及腰椎部松质骨小梁的重吸收及骨量的丢失。LY353381.HCl与PTH(10 mg/kg*d)的联合应用,可使骨量增加的速度远远超过倍美力 (1 mg/kg*d) 与PTH的联合应用。因此认为,LY353381.HCl单独或与PTH联合应用,可以有效地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生[10]。

3.对骨密度的影响:Sato等[3]研究发现,RAL、TAM及NAF具有阻止去势大鼠骨密度降低的作用并呈剂量依赖关系。当分别给予RAL(1 mg/kg)和TAM (10 mg/kg)时,用药组骨密度显著高于未用药组,但与假手术组无显著差异。通过线性回归分析计算出RAL的半数有效剂量为0.3 mg/kg*d[相关系数(r)=0.94],TAM为0.1 mg/kg*d(r=0.75)。当NAF的浓度为1 mg/kg时,可以显著增加去势大鼠骨密度;而当浓度为0.1 mg/kg或10 mg/kg时,则不增加去势大鼠骨密度。但也有研究并未发现雌激素和RAL有增加去势大鼠腰椎和股骨骨密度的作用[14]。

4.对体重及子宫的影响:RAL不增加去势大鼠的体重及子宫重量,而雌激素及TAM则可使去势大鼠的体重及子宫重量显著增加[10,14]。雌激素和TAM显著增加子宫内膜厚度,而RAL对子宫内膜的影响作用较小[3]。此外,雌激素和TAM也显著增加子宫肌层厚度,而RAL在实验所用的 3个剂量(0.1、1、10 mg/kg)均不增加子宫肌层厚度。说明RAL对去势大鼠的体重及子宫是较为安全的。

5.对血脂的影响:应用TAM、RAL及乙炔雌二醇对去势大鼠治疗 4 d后,其血清胆固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治疗21 d 后,乙炔雌二醇组的胆固醇水平虽仍低于对照组,但比治疗初期上升了6.4倍,而TAM、RAL组仅分别上升了1.4倍和1.5倍 (仍显著低于乙炔雌二醇组)。提示,SERM对血清胆固醇水平具有较长期的抑制作用[13,14]。

(二)临床研究

Balfour等[11,16]报道,将143例绝经后至少有一处明显脊椎骨折和骨密度降低的妇女,随机予RAL 60 mg/d(RAL 60组)、RAL 120 mg/d(RAL 120组)及钙750 mg/d加VitD 400IU/d (对照组)治疗,进行为期 1年的前瞻性双盲对照研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AL 60 和RAL 120组的骨转换指标均有显著下降,其中血清骨性碱性磷酸酶分别下降14.9%和8.9%,血清骨钙素分别下降20.7%和17.0%,尿 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片段/肌酐的比值分别下降24.9%和30.8%。血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在RAL 60组分别下降7.0%和11.4%。髋部的骨密度在RAL 60组显著增加达1.66%,而在RAL 120组则无显著增加趋势[11,13]。如以骨密度增加>15%为分界点,则RAL对骨折的发生率并无影响;但若以骨密度增加>30%作为分界点,则RAL可显著影响骨折的发生率,且两者呈剂量依赖关系。此外还发现,治疗组和对照组间,子宫流血、血栓性静脉炎、乳腺异常及子宫 内膜的厚度也无显著差异。提示,RAL对预防骨折的发生及降低血脂均有良好的作用[11,15]。

在另一项对601例绝经后妇女(年龄45~60岁,绝经时间2~8年) 连续 24个月每天分别给予RAL 30 mg、60 mg、150 mg或安慰剂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中发现,与接受安慰剂组比较,接受RAL的各剂量组骨转换指标(血清骨钙素、骨性碱性磷酸酶及尿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片段/肌酐的比值)均有显著下降,血清骨钙素和尿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片段/肌酐的比值在治疗后 6~9个月开始下降并维持至结束,血清骨性碱性磷酸酶在治疗后12个月开始下降并保持不变直至结束;在治疗结束时,RAL 60 mg/d组的上述3个指标分别降低15.0%、23.1%和34.0%。骨密度(如腰椎、髋部等)在RAL各剂量组均较安慰剂组有显著增加。在RAL 150 mg组,各部位骨密度增加最明显,而在RAL 60 mg组髋部增加最多。RAL各剂量组的血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在治疗后3个月就显著低于安慰剂组并维持不变,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脂在治疗期间则无明显改变[16]。此外,治疗期间各组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栓性静脉炎无明显差异[15,16]; RAL 60 mg组与安慰剂组比较,乳腺疼痛(3.3%与2.0%)、潮热(26.3%与22.7%)以及阴道流血(3.0%与2.2%) 的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16],因而认为,RAL对预防骨折及降低血脂均有良好作用,并推荐RAL 60 mg/d为最佳剂量[15,16]。

雌激素仍然是绝经后妇女激素补充治疗的首选药物。虽然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已经证明,RAL及其类似物有可能在防治骨质疏松及心血管疾病方面代替雌激素,但目前的临床研究还不充分和完善,在药物剂量、用药方案及人群选择方面都值得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Turner CH, Sato M, Bryant HU. Raloxifene preserves bone strength and bone mass in ovariectomized rats. Endocrinology, 1994,135:2001-2005.

2,Black LJ, Sato M,Rowley ER,et al. Raloxifene (LY139481 HCI)prevents bone loss and reduces serum cholesterol without causing uterine hypertrophy in ovariectomized rats. J Clin Invest, 1994,93:63-69.

3,Sato M, Rippy MK, Bryant HU. Raloxifene, tamoxifen, nafoxidine, or estrogen effects on reproductive and nonreproductive tissues in ovariectomized rats. FASEB J, 1996,10:905-912.

4,Grese TA, Sluka JP, Bryant HU, et al. Molecular determinants of tiss ue selectivity in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97,94:14105-14110.

5,Jordan VC.Fourteenth Gaddum Memorial Lecture: a current view of tamoxifen for th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breast cancer. Br J Pharmacol, 1993,110:507-517.

6,Ismail SM. Pathology of endometrium treated with tamoxifen. J Clin Pathol, 1994,47:827-833.

7,Goldstein SR. 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 a new category of therapeuic agents for extending the health of postmenopausal women. Am J Obstet Gynecol, 1998,179:1479-1484.

8,Bryant HU, Magee DE, Cole HW, et al. LY117018HCL, a 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 (SERM) in the ovariectomized rat [abstract]. J Bone Miner Res, 1995,10(Suppl 1):T421-421.

9,Yang NN, Venugopalan M, Hardikar S,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an estrogen response element activated by metabolites of 17 beta-estroadiol and raloxifene. Science, 1996,273:1222-1225.

10,Sato M, Zeng GQ, Rowley E, et al. LY353381 x HCl: an improved benzothiophene analog with bone efficacy complementary to parathyroid hormone-(1-34). Endocrinology,1998,139:4642-4651.

11,Balfour JA, Goa KL. Raloxife ne. Drugs Aging, 1998,12:335-341.

12,Ke HZ, Crawford DT, Qi H, et al. Droloxifene does not blunt bone anabolic effects of prostaglandin E2, but maintains prostaglandin E2-restored bone in aged, ovariectomized rats. Bone, 1999,24:41-47.

13,Frolik CA, Bryant HU, Black EC, et al. Time-dependent changes in biochemical bone markers and serum cholesterol in ovariectomized rats: effects of raloxifene HCl, tamoxifen, estrogen, and alendronate. Bone, 1996,18:621-627.

篇3

选修课姓“选”,就必然涉及教师对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检测等诸多方面的选择、处理。《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时数较为有限,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根基尚浅,教师选修课教学经验仍待积累,教学时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1.详略得当,选择有谱。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注意取舍,使教学详略得当,收放自如。《唐诗宋词选读》有些诗词主题相同、风格相近,可以取精择要,也可改为学生自读,甚至直接捐弃不用。“选择”还要注意“组合”,可以打破教材的编选顺序,以学生最易于吸收的方式进行重组,促使学习内容更优化,努力扩大教学视野的成果。如以送别诗为例:《唐诗宋词选读》以送别为主题的诗歌就有以下几首: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李颀的《送魏万之京》、李白的《送友人》等。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以主题来串讲,让学生了解送别诗的情感和手法。

2.对接必修,延展拓深。如何让学生和诗歌亲近起来,教师要不断寻求教学的源头活水,从必修教材上下工夫。高中必修教材甚至初中教材的诗歌学习,便会成为学生学习的纽带。如学习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单元,《兵车行》的教学可以《春望》导入,以《石壕吏》延伸;中唐诗单元,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的教学可以由必修一课文《始得西山宴游记》导入;豪放飘逸的李白诗单元,《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教学可以必修四《蜀道难》延展。学生只有对文本产生“亲近感”,才会排除各种无关因素的干扰,即庄子所言的“疏沦而心,藻雪而精神”。

“选”,实际上是教师以智慧夺取教学时间,以“博观”“约取”教学内容。教师心中有“谱”,才能让选修课真正切合学生的需求,真正与《唐诗宋词选读》教材“经典诗词”的身份相匹配。

二、《唐诗宋词选读》教师怎样读

《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因其借鉴少、难度大,教师更应在研究教材教法、丰富自身知识、拓展活力课堂等方面加强修习。

1.内外兼修,胸有成竹。教者要明了教材的编选情况,要试图与教材编者对话;尤其要做到领悟单元导入语的精髓;单元导入语言简意赅,介绍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环境、主流诗歌和代表作家,教师可指导学生“知人论世”。唐诗宋词具有艺术形成的特殊性,也就有了语言、音乐、绘画、情感等多种因素的美。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插图来挖掘唐诗宋词语言文字的内涵,体悟唐诗宋词意境的美。《唐诗宋词选读》配有大量诗(词)意画、人物画像图和书法篆刻作品等;可以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教师切勿熟视无睹,要指导学生边看边读,启发想象,再造情境,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另外,要深入研究教材所选的教读诗词。“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唐诗宋词是我国古典文化殿堂内的璀璨明珠,大多数一线教师对唐诗宋词的把握, 仅限于代表诗人的代表篇目。不少教师教学时仅捧着一本参考书,实在逼急了利用网络下载一些教案来“救火”,长此以往,教学势必支离破碎,教师又怎能“求其放心”呢?因此,较为系统、力求深入地去理解《唐诗宋词选读》思想精华,显得十分必要。

篇4

江苏教育出版社的选修教科书《唐诗宋词选读》是在必修基础上,针对对唐诗宋词有较高兴趣的学生开设的。旨在精选唐宋不同时期重要诗词流派和诗人、词人的代表作品,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创意和构思,意象和意境,语言技巧等方面对唐诗宋词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在个性化阅读、多元化鉴赏中努力开拓创新阅读鉴赏的空间。笔者拟针对当前《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现状与思考,分三部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一、《唐诗宋词选读》开设的目的和现状

笔者分为以下三点进行阐述:

1.《唐诗宋词选读》的编写与开设目的。编写: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根据新课标精神和中学审美教育的需要,结合篇幅、时代、作者等诸多因素,精选了31首唐诗、32首宋词(其中39首精读,24首自读),大体以诗歌史发展阶段为线索,突出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诗词大家,分为“风神初震”的初唐诗、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创新求变的中唐诗、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格高韵远”的北宋词、“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等12个专题编写。开设目的:通过《唐诗宋词选读》的学习,希望能够使高中学生在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应用与拓展、发现和创新等方面有所收获与发展。

2.《唐诗宋词选读》的设置情况。包括以下三点:一是《唐诗宋词选读》开设面临以下时间问题:设定的选修课时相对学习内容显得有限、相对集中的教学时间使学习效果难以得到保障、选修课学习受到高考专项训练的挤压。二是唐诗宋词选读》开设的教师问题:单就《唐诗宋词选读》一门选修课而言,所涉及的知识面就很广,新内容也很多,而真正能胜任选修课教学的教师相对来说比较少。不同层次学校,师资存在明显的不平衡,良莠不齐,多寡不均,当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喜好跟选修课的开设发生冲突时,如果不能采取适当的调控措施,选修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也就成了一句空话。三是《唐诗宋词选读》开设存在以下学生问题:选修课程分班难、选修课程开课难、选修班级管理难。如《唐诗宋词选读》就是不少学校在高二下学期的教学内容,整年级地进行统一备课与教学。于是,选修课带来的种种烦恼烟消云散了,选修课在学生的心目中与必修毫无区别了,而选修课开设所期望达到的目的也与我们渐行渐远。

3.《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现状。根据选修课的主体性、基础性、自主性、实际性和研究性原则,选修课在各地各校轰轰烈烈地开设了起来。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当中,选修课所期望达到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与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与创新精神等目的是否能毫无疑问的达成呢。在《唐诗宋词选读》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就看到了困惑的存在。(1)教师选修教学中的困惑:选修课成了专题讲座课或活动课、选修课成了必修课的无限复制,如《唐诗宋词选读》成了高考诗歌鉴赏题训练的先行与铺垫,课堂上以练代教。这种以应试为目的、费时费力的教学方式必然带来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的冲突,教师为了赶进度、省时间,学生的一切自主、合作、探究,都由教师“包办代替”。(2)学生选修学习中的困惑:首先是学生对选修课的盲目性,一方面,兴趣爱好极为广泛的学生面对众多科目无所适从,不会选。另一方面,选修课所占比例小,门类少,可供选择的余地有限,又使学生无法选。其次是学生对选修课的态度,多数学生认为选修课没有必修课那么重要,只是为学分而选课,缺少积极性,而趋向放任消闲。最后是学生对选修课的审美疲劳,由于教学计划的紧凑,教学时数的限制,教学目标的约束,教学方式的单一,《唐诗宋词选读》天天学,天天读,天天背,每天重复“同样的故事”,学生不再有新奇感,天天呈现“精美的大餐”,学生难免消化不良。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普遍产生审美疲劳。

二、《唐诗宋词选读》教学策略研究

笔者分为以下三部分进行阐述:

1.重视诗词诵读,让学生真正读出声。诗歌诵读能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唤醒学生的生活情感、帮助学生品味语言之美、培养学生诗词审美情趣。因此《唐诗宋词选读》教学中诵读策略要注意由以往的教师讲读中心,逐步往指导学生自读上过渡。《唐诗宋词选读》诵读教学对教师的素养要求:(1)转变观念,以诵读为中心:选修课应该让学生自己“学完”,而不是由教师来“教完”。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在鉴赏诗歌之前,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让学生读出诗歌的节拍和用韵,读出词语的感彩,读出轻重缓急的语调,读出作者的情绪变化。学生通过诵读,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立起来,用自己的声音去复活诗词的声音、作者的声音。这样在复活过程中,学生就迈进了作者心灵的门槛,了解了其中真正的情味。(2)提高素养,为范读打基础:首先,教师要力求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其次,教师要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经验。只有当教师自身在具备了较高诗词素养的前提下,再加以突出的个人能力、独特的个人魅力、丰富的教学技巧,才有可能避免隔靴搔痒,一味照搬教辅资料,才能充分理解诗歌的内涵,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在教学课堂上充满感情地为学生营造一个诗词的王国。(3)加强指导,融情感于诵读。教师首先,应当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其次,应当创设情景,指导学生移情地诵读;再次,应当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4)愿作听众,倾听学生诵读。教师应带着一双耳朵进课堂,多听听学生富有个性的理解;带上一双眼睛上讲台,敏锐观察学生对诗歌的不同反应;带着一个开放的大脑进教室,尊重学生的开拓创新的想法。

《唐诗宋词选读》诵读教学的策略实施:(1)“疯狂”放声读,即不要管诗的内容、情感是什么,一概放声读出来,声音越大越好,越“疯狂”越好。(2)联想会意读,即遵循着读诗——思景——入情三个阶段,在做好全文观照的基础上进行重点赏析。(3)配乐表演读,即学生在“会意读”的基础上,自行寻找适合该诗词意境的音乐伴奏,运用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将作品表演出来,学生兴味大增。如柳永《八声甘州》的凄切、苏轼《定风波》的洒脱,晏几道《临江仙》深情都在他们的揣摩、会意中一一得到很好的展现。此外还有传花接龙读、制造悬念读、博采扩展读等策略,使学生在诵读中渐渐体会到了什么是“诗无达诂”,什么是发散性思维,并满怀激情地用实践去证明着。

2.创设诗词情境,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把诗词中所描绘的客观事物或现象生动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能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唤起其情感的共鸣,从而提升学生的素质,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多媒体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被使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科教学目标。认清了问题与现状,《唐诗宋词选读》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策略的实施可分为两点:《唐诗宋词选读》教学中多媒体运用应端正观念。(1)不能过分夸大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以辅代主,要始终坚持师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2)要立足学科需要,服务课堂教学。(3)应用课件时,必须要掌握使用课件的技能,摆正它在教学中的位置,恰当的应用于课堂。《唐诗宋词选读》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策略实施:(1)音像资料应结合语言品味;(2)在“亚沸点处”创设情境;(3)素材运用应紧扣教学目标。以第三点而言,针对《唐诗宋词选读》教学,可搜集到的音像资料相当多,尤其是电视散文《唐风宋韵》、《唐之韵》、《诗歌唐朝》、《唐宋风骨吟》等,都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极丰富的后备资源。但如果不加选择,学生成了观众,教师变身为放映员,选修课就会被上成了视频欣赏课。教师应当在课前细加甄选,围绕着课堂教学目标,引入有价值的多媒体资料,甚至可以依据资料发起课堂研讨,辨一辨是教材说得对,还是资料有道理,才真正吻合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标。

3.正视诗词难度,适当鼓励改写与创作。写作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它由一个人的人格力量、审美情感、志趣及语言表达、技巧运用等素质构成。诗歌在形成一个人的写作能力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引领学生关注诗词细节,帮助学生唤醒真实情感,辅助学生延展联想想象。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诗歌特点和篇章联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多样的活动形式,因此《唐诗宋词选读》教学中写作策略的实施可分为三点:(1)依据诗词进行改写,有扩展补充式、巧拟标题式、改换文体式、集句成章式等方式。如集聚成章,即选取前代一人或数人之诗句,按照选取者的构思意图组合在一起,成为一首新作之诗。(2)鼓励学生自主创作,可以采取仿写入手提兴趣、妙用诗词入对联、细致大胆作诗词等形式,如“仿写入手提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古代诗词作者改写的实例,如林逋的《山园小梅》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为咏梅绝唱,其实这一联是化用五代时南唐江为的“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两句,虽只两字变化,但境界蕴藉空灵,远胜原诗。再比如王实甫《西厢记》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就借鉴了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以及坡《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熔铸而成。学生的创作情绪被极大的调动了起来,在平时学习与阅读诗词时更加留心了。(3)借助诗词提升写作。《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中,写作练习既可以是深入品味诗词,开拓学生视野,帮助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的途径,也可以借此机会提升学生的作文构思与写作能力,有注重角度巧选择、翻用旧题出新意、积累素材精提炼、善用修辞展文采、锤炼语言不罗嗦等方法。如“翻用旧题出新意”,古诗词中就有不少这样的旧题翻新的例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中的首联“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写昭君生长的地理环境,以地灵烘托昭君的人秀,正是钟灵毓秀,窈窕红颜,尾联“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以奏出胡音的琵琶写出其千古遗恨,委婉蕴藉。白居易的《王昭君》则虚拟了昭君与汉朝使者相见的故事,着重描写了昭君细腻微妙的心理活动,表现了她对故国的深切怀念以及渴望回归的心情。这两首诗都对和亲持不赞成态度。而王安石在《明妃曲》中写道:“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诗人借家人口吻,奉劝昭君安心异域,不要思忆故国和亲人,人生失意到处都一样。欧阳修则在《和明妃曲》中提出“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从批评皇帝的角度入手,比王安石更进一步,针砭时弊,直指问题的根源。

总之,诵读古诗词,认真总结古诗词的写作运用规律,归纳古诗词的写作方法,积累古典诗词的语言,学习古诗文的写作技巧可以很好地指导学生的作文。经常浸润在华章隽语中,既可以培养良好的语感,又可以吸收和积累精美的语言材料。久而久之,谈吐作文,自然文采斐然。

三、关于《唐诗宋词选读》的思考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在广大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一步步迈向深入,除了上述所提到的诵读、多媒体及写作等教学途径外,更多的教师在更深广的领域不断地尝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教师遵照着新课标的要求,“努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之时,也有一些教师为之困惑或仅凭教师一己之力无法改变的现状摆在我们面前。

篇5

[中图分类号]1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1-0120-2

自“思无邪”,《诗》携中国文学始振芳尘于后,选本随之蔚为大观。诗的选集从《诗经》开始延续其漫长的选本史,词的选集则追溯到《云谣》、《花间》,然后现其风姿。正如诗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既是文学的,又是历史的,那么词亦在其自身沉浮千年史上同显审美价值和历史价值。如何评价词作为“诗之余”而又“非诗”这种特殊的文体,在静态研习其美感特质之外,还应用一种动态的眼光去考察其在历史上的接受效果。本文截取“宋代”一段,旨在从词选的接受效果去探讨词的一种历时性发展,从而把握词的外延魅力,了解趣味变迁的一种普遍规律。

一、接受美学映照下的词选

西方接受美学以尧斯、伊泽尔为领军,着眼于读者对本文的接受反应,力图把握艺术理解的历史经验,是在当前和历史双重进程中考察读者阅读经验具体化的实际效果和意义,从而构建一种读者的文学史。接受美学自20世纪80年代被引进中国大陆,国内学者开始用一种开放的眼光去审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读者”现象。无独有偶,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接受意识早在颂“诗”的时代开始萌芽。自孔子“述而不作”,孟子“知人论世”、“以意逆志”,一直到清代谭献“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中国古代文学的接受史也在激流暗涌,只是囿于可“道”非“常道”的静观心理,使得中国传统文学理论偏零散庞杂、主观感悟。基于东西方文学的某种暗合本质,我们研究接受美学映照下的中国古典词,是可以并且行得通的。此外,国内学界丰硕的研究成果表明,用一种接受史的长远眼光,能为艺术作品本身及诗学理论建构、审美规律认识开拓领域。

目前,国内接受史研究方兴未艾,主要以诗歌为正宗,而在古典文学的接受过程中,词作为诗之余,与中国诗歌精微深渺、含蓄蕴藉的美感特质同源而出。因此,词的接受史长路漫漫,它“不仅是一种过去完成时,而且是一种现在进行时”。而笔者着眼于“词选”的接受,而非接受史常言“经典作品”(这里指词作)的接受,主要依据词选的二次创作性质。通过反思读者群对词选的接受,从而一窥词史原貌。何以选择词选这个媒介来考察读者对词的接受?鲁迅《选本》有言,“凡选本,往往能比所选各家的全集或选家自己的文集更流行,更有作用。”这就说明了词选的价值意义之大。

二、宋代词选的接受效果

词选原为集部・总集类・词总集之属,包括总集、别集和选集。随着学科系统化趋势增强,传统的四分类法不再适应词选的研究发展,现代意义上的词选概念应运而生。肖鹏在《群体的选择》中指出,词选是“指编选者按照某种取舍标准,选择部分词人的部分作品而编成的总集”。从现存材料来看,宋代词选数量多,且质量高,但由于宋人视词为“小道”、“末技”,以致宋代词选在流传过程中多有遗失。由于今传词选零碎散佚,许多版本无从考证,众人对宋代词选的范畴多有争议,通常并称唐宋词选或宋金元词选。而本文所言宋代词选范畴主要包括宋人选唐词和宋人选宋词。据考,本文所指宋代词选主要有十六种:《家宴集》、《尊前集》、《金奁集》、《兰畹曲会集》、《麟角集》、《梅苑》、《复雅歌词》、《谪仙集》、烁府雅两、《聚兰集》、《草堂诗余》、《回文类聚》、《花庵词选》、《阳春白雪》、《绝妙好词》、《烁府补题》。从经典作品的接受关系来看,宋词具有一种简单的链条关系,即宋词、词选家、词选三方逻辑关系,分别对应着作品、读者、效果三种元素。这个链条关系可以清晰地显示出宋词的接受状况之一,即通过词选家及其所编词选集来考察宋词的接受情况。

(一)性质:构成一种词选史

选本是一种兼具创作、鉴赏与批评的综合体。词选家苦心孤诣,精选好词,这种接受行为从性质上来看,构成一种词选史,集中体现出词选的词史及社会史价值,从而反映宋代词坛总貌。词选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词史和社会史两方面。在词史方面,词选具有辑佚、校勘、考证等文献价值及批评理论价值,最直接地使文学研究者获益。就词选的社会史价值来看,“文变染乎世情”,我们可以透过词选这个视窗探寻社会时代风气、审美心理等历史遗留信息。从词集名来看,名之所托,可透露时代风气。宋代选词者多属文人名士之流,根据个人审美趣味选编词作,整体体现出编选者以平淡闲适为主的美学格调。此外,通过词选的附录资料、刊刻版式、刊刻时地、刊刻者等皆可窥见宋代印刷术水平、词的传播流行程度、前代遗传书籍资料等,反映特定风气下的文学思潮乃至社会思潮。再者,大量词选的盛行一方面是社会广泛需求对创作者及编选者刺激的结果,这种刺激正是宋代社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繁荣在精神需求上的体现,另一方面是编选者个人的人生态度体现,社会责任感与个性自由的整合。

在此之上,词选史的出现意义有两种,一则补选集史之缺,二则还原词史原貌。首先,选集史的构成是所选作品、所选作者、编选者三种关系的叠加。编选者作为一种动态因子,随社会背景、时代风气、个人偏好等动量而变化。因此,所选作品与所选作者的叠加会出其不意超出总集的范围之属,类似格式塔的核心命题,即部分之和大于整体。在这种意义上,词选史有补选集史内容之妙,而宋代词选功不可没。其次,词史世界蔚为大观,涵盖社会、文学、艺术、心理等各个领域,可以展示词坛乃至社会的全景。而词选史从成熟读者的角度选词成集,代表词人和读者双重时代心理,从读者群意义上为词史全貌增枝添叶。另外,词选史作为史的一种,必然具有史的模式,而历史从回忆诗学的角度来说实际上是一种沉思起来的回忆。词选作为一种记忆的断片,所保留词作乃原生态、活生生的作品,可作为文献学意义上的考察资料。从外部构成来看,词选包括编选者、所选词人、所选作品、所选时代、词选名、序跋、凡例、卷数、评论注释、刊刻版式、刊刻时地、刊刻者等。这些丰富的资料不仅为研究作品提供极佳的材料,帮助以普通读者为主体的效果史研究,而且对以诗评家为主体的阐释史研究、以诗人创作者为主体的影响史研究佐证。此外,在词选所呈现的断篇残简之外,留下了无数个不确定的空白供我们想象探索,即伊泽尔所言“文本的召唤结构”。这空白的填充并非凭空臆测,而是根据断片的外部形态理性勾勒空白信息,包括词坛历史和社会历史。就在这断片和空白之处,词选以其特有的角度为词史补史之缺,还原词史全貌。

(二)行为:再创作

编选者辑词,实以有尽之言欲达无穷之意,这实际上是一种二次创作。选者通过选、删、增、补、改、编等行为将作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选者因“我之性情”之不同,会展现出不同的排列风格,并在序跋里给后世研究者提供详实的资料。词选的读者群主要有三种:普通读者、填词者、评词者。对普通读者而言,词选的主要目的在于阅读品鉴,而在审美体验上,这无疑是一种积极的创作参与。夏敬观《蕙风词话诠评》:“两宋人词多矣,令其多读多看,彼必不知从何下手,而亦无从知何者当学,何者不当学也。是答初步者之问,尚缺一层。夫初步读词,当读选本。”对填词者而言,阅读词选不仅是作为普通读者来阅读品鉴,而且可以帮助倚声填词,这属于创作意义上的词选接受效果。陈匪石《声执》有言,“由是而读宋人四总集以及《花间》,再观各名家专集,就其性之所近,专学一家,或兼采数家,互相补益。”评词者的接受效果集中体现在选本评注、词评词话及词集序跋上。“选集不仅是中国文学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再现诗歌效果史的活化石。”另外,词选的序跋具有极高的文献参考价值及文体研究价值。总体而言,序跋是一种有意味的文体形式。如果说填词是词人在填心,选词是读者在选心,那么,写序跋亦是读者在写心。一首好词必然以情胜,词人那颗透明洁净的心须得遇知音,而选词者在选词时也必要“以我心换你心”,达成感觉上的共识,才始知妙词难得。跳出作者和读者这个单层关系,写序跋的人是在衡量词人之心与选词人之心,用第三者的眼光去净化熔铸一首词中的大千世界、一本词集中的苦乐人生,然后,以寥寥数语提炼两个世界、一种诗情。

(三)效果:词选的循环接受

篇6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028-01

眼儿媚 (宋)无名氏

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记得当年第一次读此词,是被“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吸引,从此便无法忘记它。如今用百度搜索网络中此词的相关资源,均说此词为宋代王元泽所作,可是在此写为无名氏所作,是有推论依据的。

且看此词,出于与《花间集》齐名的《草堂诗馀》。《草堂诗馀》收集词作以宋词为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有关它何时编成的年份记载:“…作于庆元间,已引《草堂诗馀》张仲宗《满江红》词证蝶粉蜂黄之语”,即1195―1200年间。如今能查阅的最早版本的《草堂诗馀》,为日本藏元至正癸未(1343)新刊庐陵泰宇书堂本,以及至正辛卯(1351)孟夏双璧陈氏刊行本,学士界称“元至正本”。在元至正本中,此词并未标示作者。回看元至正本《草堂诗馀》对词作者记录的特点,就苏轼而言,书中既有记载为“苏子瞻”,也有记载为“坡”和“东坡”二字的。从书中标记词作者可用几种形式这种特点来推想,本书编撰者,应该是只要收的词是知道作者的,不论采用哪种形式标记,都会标记上去的。

那么,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此词被人标记为王元泽所作呢?查阅元至正本后的各种版本《草堂诗馀》,发现最早在明朝陈钟秀编选《精选名贤词话草堂诗馀》中,已标记为王元泽所作。陈钟秀《精选名贤词话草堂诗馀》是参考宋本《草堂诗馀》改选整理而成,原书顺序已被打乱。而原书中此词的前一首,正为王元泽的《倦寻芳慢》,所以推想,应是陈钟秀整编时误以为此词也是前一首词的作者王元泽做作,才把此词作者标记为王元泽的。而陈钟秀后面出现的版本,多为延续陈误。因此,本文中对《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的作者,选择标记为无名氏。

下面来赏析此词:

上片: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一半春休”,是指春天已过了一半。而此时的情景是如何的呢?“海棠未雨,梨花先雪”,显然是海棠花还未被雨打落,而白色的梨花则刚开始胜放,一番春天美丽的景象。然而在如此美景中,作者看到那丝丝杨柳,在朦胧春雨中随风而动,摇曳多姿,却平添了几分忧愁。同为写春愁的,还有宋蒋捷《虞美人》的“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处。楼儿忒小不藏愁”。然而,从晋陆机《文赋》中“悲落叶於劲秋,喜柔条於芳春”可见,在春意盎然,万物复苏的时候,看见柳条摇曳,本应是喜,而作者却是愁。试问,作者是否是在“为赋新词强说愁”呢?

下片: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作者究竟是因何而愁?且看下片:“而今往事难重省”,即如今往事像那一江春水已逝去,无法再回到过去。作者在对往事的追怀中“归梦绕秦楼”。何谓“秦楼”?古乐府《陌上桑》曾写道:“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可见“秦楼”应代指作者所爱女子的居所。在追怀中,作者饱受爱与离别的煎熬,对所爱女子久久不能忘怀,该如何来表达他内心的思念呢?词文中写道:“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作者只有把“相思”,寄托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了。

篇7

“高中新课改,亮点在选修课,难点在选修课,突破点也在选修课。”早在06年我省刚进入新课程的第二年,面对选修课程步入高中的教学,有人就这样说过。新课程实施已几年了,但目前对选修教材的教学似乎仍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因为目前选修教材教学存在几种状况:一是将选修教材的教学完全等同于必修教材的教学,二是部分地仿照高校选修课教学,三是按照高考总复习的要求安排选修教学,四是根据现行高考要求而舍弃部分选修内容。如果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设置选修课程的角度来看,我以为其实这些都步入了选修教学的误区。

那么,从课程设置到教学方法,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就很值得我们思考了。我们能想到的是必修课应更多地偏重于语文基础知识,是大面积撒网;选修课应偏重于思想情感的培养,是通过几个专题的学习让学生形成较为鲜明的“经典”意识,从而对祖国和世界的传统文化形成某种或某些情结,这样的情结在其以后的人生中会成为其思想情感发展的重要基地。必修与选修之间的理想关系应该是:必修是选修的基础,选修是必修的发展;必修是普及,选修是提高。这里我想以各学校选修比较普遍的一门选修课《唐诗宋词选读》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理解与体会,不拘浅陋,就教于同仁。

一、教材目标指向及其定位

五个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是受到学生欢迎程度较高的模块教材之一,同时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上的瑰宝,有很厚重的文化积淀,如何开展好《唐诗宋词赏析》选修课的教学就是摆在我们面前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目前《唐诗宋词选读》教学的现状

如前所说,选修教材是新课改的标志物,是新课改的试金石。所以,能否用好选修教材关系到新课改的成败。而目前对《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几年下来,就笔者所了解的情况,可谓是乱象横生,各行其是。主要有这样一些现象:

1、按照诗歌的内容题材重新组合,美其名曰“自主创新”。

按照诗歌的表现内容来分,常见古诗一般有以下几种:咏物诗、山水诗、民生诗、边塞诗、怀古诗、惜别送别诗、思乡怀远诗。有的学校把《唐诗宋词选读》的编排序列打乱,依照类别重新组织,实施教学。如“惜别送别诗”专题:《春夜别友人》、《送魏万之京》、《梦游天姥吟留别》、《送友人》、《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踏莎行》(候馆梅残)……;“思乡诗”专题:《春江花月夜》、《旅夜书怀》、《商山早行》、《长安晚秋》、《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咏物诗”专题:《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卜算子》(驿外断桥边)……

以上分类,实在有些牵强。比如,《春江花月夜》究竟该归入哪一类,历来有不同见解。这里将之定位为“思乡诗”有其道理(诗的最后八句写的是游子思归),但闻一多先生称它为“宫体诗”(宫体诗可视为闺怨诗);我们也可以说它是“咏物诗”(摹江描月何其神似)。再者,上述的七分法也是不够全面的。如辛弃疾的诗歌,内容包罗万象,表现方式多样,若用七分法来分类显然有些狭隘。如《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和《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两首诗,忧国伤时,抒写人生抱负,其咏物写景、抒情说理兼备,假若作硬性划分,“龙腾虎掷”的稼轩词风就难免受到损害,所以,这种归类法教学是不科学的。

2、按照诗歌的知识点另起炉灶,美其名曰“贴近高考”。

不少教师依据我省《考试说明》的表述,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以专项训练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训练。教学时分四个专项,包括“把握形象的训练”“感知意象的训练”“品味语言的训练”“鉴赏技巧的训练”。如“把握形象的训练”下列五个子项,分别是豪放洒脱的形象,忧国忧民的形象,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爱恨情长的形象。“鉴赏技巧的训练”分解出三个分支: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现手法训练”更是被细化为“借景抒情篇”“托物言志篇”“对比烘托篇”“比兴象征篇”“化用典故篇”“联想想象篇”“虚实结合篇”等;其中“托物言志篇”收录了《滕王阁》、《西塞山怀古》、《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卜算子》(驿外断桥边)等诗歌。这实际是标准的高考考点专项训练!

教者说,他们也有不得已的苦衷:与其面面俱到,何不抽取一端!其理由是,知识点教学定位准确,能够凸显诗歌的主要价值。这样教学,学生可以习得诗歌的鉴赏技巧,更重要的是可以强化应试能力。然而,专项训练“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学生被眼前极其细微的事物蒙蔽,看不到诗歌的整体和本质;更为致命的是,一味从应试的功利角度出发,有可能削弱学生欣赏古典诗歌的热情。

3、按照教材上的习题组织教学,美其名曰“利用资源”。

《唐诗宋词选读》在每一个专题后都设计了“品读与探究题”,以供学生在学完诗歌后深化理解,整合知识,培养能力。然而,有些教师却舍本逐末,就地取材,以思考题应对选读。如《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的“品读与探究”有四道题,它们是:

诵读《望月怀远》,说说诗人是如何扣住“望”和“怀”来写景抒情的。

《送魏万之京》以长于炼句而为后人称道,请从叙事、抒情、写景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说说该诗的炼句之妙。

诵读《与诸子登岘山》,想一想,为什么羊公碑叫“堕泪碑”?诗人为什么读羊公碑而落泪?

诵读《山居秋暝》,想一想,诗人是如何从视与听、动与静的角度表现“空”、“静”之美的?

这四道题分别对应该专题内的四首诗,训练点有诗歌内容主旨方面的,有表达方式方面的,还有表现手法方面的。这些练习题都是编者精心设计的,能有效地发挥辅读作用,当然不能弃置不用。可是它们的功能,也仅仅在于帮助教师提炼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要点。只有将课文和练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才算是用好了教材。

4.大搞特行研究性学习,美其名曰“紧跟新课标”。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标强调的重点之一,研究性学习探得深、探得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和合作协商精神。对唐诗宋词进行探究性学习也是诗歌教学的应有之义。

基于此,有的学校设计了一些研究性学习课题,如:

(1)探究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的不同意蕴。

(2)刘禹锡的怀古诗如《西塞山怀古》《石头城》《乌衣巷》等,语言浅显而意蕴深厚。请收集相关资料,以“刘禹锡的历史情怀”为题进行探究性学习。

(3)李商隐的无题诗迷离隐约,有政治寄托说和纯写恋情说等不同解释,如《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和《锦瑟》等。请以“李商隐的无题诗”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

毋庸讳言,这种探究性学习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妄图以区区几个研究性课题来学习《唐诗宋词选读》,显然是捉襟见肘的,也是必然会失败的。

一门学生喜欢的课程的开设如果以学生深恶痛绝为结局,是非常可悲的。假如因此而导致学生对祖国文化遗产的拒绝,教师罪莫大焉。追根溯源,我们想要有好的结果,就有必要对开设此课程的目标预设原理进行一下分析。

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看: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江苏省教科研究院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写)对“诗歌选修”的课程目标是这样表述的: 1.培养鉴赏诗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歌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4.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诗歌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

很明显,上述四种诗歌教学策略并不能完成这些课程目标。

从教材内容结构体系看:《唐诗宋词选读》根据新课标精神和中学审美教育的需要,结合篇幅,时代,作者等诸多因素,精选了唐诗31首,宋词32首(其中39首精读,24首自读),分12个专题。从结构体系看,是按照诗歌发展史的顺序编辑的,这一点,教师必须搞清楚。可见,培养高中学生树立诗歌史观,是编者的目的之一。假若重组另构,无异于暴殄天物。

(二)《唐诗宋词选读》的课程目标指向

《唐诗宋词选读》既不同于高中必修阶段的古典诗歌教学,也区别于大学阶段的唐诗宋词》选修教学。

高中必修阶段的古典诗歌教学共有三个板块,一个是必修二“历史的回声”专题中的“千古江山”(怀古词两首),必修四“笔落惊风雨”专题中的“诗从肺腑出”(唐诗一组)与“词别是一家”(宋词一组).与《唐诗宋词选读》相比,高中必修阶段的古典诗歌数量少,难度略小,教学要求低,系统性也较弱,而且其人文内涵都指向每个专题的人文主题。而大学阶段的《唐诗宋词》选修则更多地带有研究的色彩。

《唐诗宋词选读》大体以诗歌史发展阶段为线索,突出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等代表中国古代诗歌思想艺术最高水平的诗词大家,纵横交错进行编排;重视诗词自身的体类特征和鉴赏规律,设计鉴赏活动中隐含若干种基本的鉴赏技巧和角度,如创意,构思,意境,意象,语言等,有助于学生学习鉴赏诗词的方法;重视对诗词作品的多元解读,致力于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意识和能力。教学中要注意具体的鉴赏方法的指导,如:知人论世,洞察本事,考析词意,疏通章句,草蛇灰线,搜寻意脉,以意逆志,进入意境,注意寄托,言外求志,比较鉴别,品第高下,善于见异。

(三)教学策略的定位

那么,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到底该如何实施教学呢?

首先要注重挖掘内涵,传承文化。按照王荣生教授的理论,《唐诗宋词选读》应定位于“定篇”。学习的目的是熟知经典,而非做题能力。了解和欣赏作品,本身就是目的。而环绕着该选文的所有教材内容,都服务于了解和欣赏的目的。如朱自清先生所言:“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国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这是很明达的议论。”(《朱自清选集》第二卷,河北教育出版社)

与之相适应,该教材在前言中就明确指出,“鉴赏唐诗宋词,是探寻‘美’的过程。你可以鉴赏它的‘形象美’,你可以欣赏它的‘语言美’,也可以赏析它的‘技巧美’……”徜徉在唐诗宋词这座流光溢彩的美的殿堂里,我们要能体会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不羁精神,感受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仁者光辉,倾听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高歌,聆听到“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浅斟低唱……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折射出唐诗丰盛热烈的光彩;小桥流水,杏花春雨,渗透着宋词沁人心脾的韵味。

其次要抓住重点,适当拓展。从整体着眼,理清诗史的线索,固然必要,但更要注意抓住这根线上几颗璀璨的珍珠――李杜苏辛。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要结合《蜀道难》《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解读《兵车行》要联系《石壕吏》《新婚别》,体味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须探究章氏原词《水龙吟》,鉴赏稼轩词不得不延引《白雨斋词话》和《艺概》。

二、教学目标预设与教材处理

(一)让学生全面了解唐宋诗词的风貌

尽可能让学生全面了解唐宋诗词的风貌,是《唐诗宋词选读》学习的预设目标之一。学生都知道一代有一代文学,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学教师也不作过多说明,这样学生就会误认为一代只有一种文学。他们不知道宋诗也很好,明清戏剧也很出色。《唐诗宋词赏析》偏向于唐诗、宋词,其中有一个专题是唐五代词,没有宋诗。在教学中,我觉得有必要适当加入一定的唐词和宋诗。

首先,词诞生于唐五代,那么唐代的词就有必要让学生知道。教材中属于唐代的词人只有温庭筠和韦庄,显然不能代表整个唐代。我们可以介绍第一代词人李白的《菩萨蛮》和《忆秦娥》。张志和、刘禹锡、白居易等继李白后的第二代词人,他们的《竹枝词》,《杨柳枝》,《浪淘沙》,《长相思》脱颖而出,点缀出了一幅唐代美词的画卷。张志和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需归。”刘禹锡的“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白居易的“卞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这些词都体现出唐人素来爱清闲生活的雅志,也是唐代词经典。

宋诗的造诣很高,宋诗的选取是文坛上一个热门话题,文学研究是避也避不开的。比如学术界对钱钟书的《宋诗选注》的选目问题议论颇多。钱先生自己说过:“这部选本不很好;由于种种缘因,我以为可选的诗往往不能选进去,而我以为不必选的诗倒选进去了。”(《模糊的铜镜》)宋诗选取的聚讼纷纭,至少说明宋诗不可遗忘。讲唐诗时可以选宋诗比较,讲宋词时也可以选宋诗。比如讲到苏轼,可以将他的诗词做个比较,他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名句,除了出自词,还有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等名句来自于他的诗,不可不提。这些当然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利用网络等工具去查寻,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诗词。

(二)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个性

《唐诗宋词选读》在选材上尽可能全面,避免争议。这样注意了共性,就缺少了个性。在现阶段唐宋诗词研究上,一些绕不过去的大山,我们一定要学;一些可以绕过去的小山,不妨有选择带着学生走走,可能会别有一番韵味。杜甫、李白、苏轼、辛弃疾一定要学,《唐诗宋词选读》单独设了专题。然而,另外一些诗人、词人也颇受学生欢迎,作品也颇有韵味,教材也没有选。在学习宋词中,我就曾专门和学生研习了蒋捷的词。“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这些读来使人凄然的句子会在学生心中留下种子。

教材在某一诗人的作品专题中也注重全面,然而学生有时只会对其中某种风格或形式的诗歌感兴趣。比如学生不喜欢杜甫的古体诗,喜欢他的七律。在学到辛弃疾的词时,学生对《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很感兴趣,觉得这首词表现了有点幽默但又有愤慨。其实辛弃疾有很多这样的作品,我就介绍《菩萨蛮・赏心亭为叶丞相赋》《西江月・醉里且贪欢笑》《卜算子・千古李将军》等作品给学生,学生既有兴趣,也了解辛弃疾的另一面。对于教材中学生并不感兴趣,舍去也无伤大体的作品可以大胆舍去不学。

篇8

近日,我读毕《唐诗宋词精选》,心潮此起彼伏,荡起朵朵浪花,久久不能平静---纵观历史长河,唐诗宋词对我国悠久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反映了那时的文化内涵。著名诗人层出不穷,犹如“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可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

泰山虽美但庐山甚壮,“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使诗人眼花缭乱,身处“不识庐山真面目”之境地,又因以博学多识、善于思考,“只缘身在此山中”之睿智跃于纸上,提示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令人深思。

我国幅员辽阔、地广物博,河山众多,浑金璞玉,无需雕琢,也不必浓妆淡抹。于“日照香炉生紫烟”之际,诗人站于山脚,“遥看瀑布挂前川”,气势非凡,鼓动人心,慨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心中荡漾起r热爱大好河山之志的涟漪,金乌东挂,眼前美景,陶醉其中。

母爱无私而伟大,深夜里,屋外寒风凛凛,“慈母手中线”,不辞辛苦,只为“游子身上衣”。当“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感人情景呈现于眼前,心若彷徨,感动不已,叹“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作为游子的我们读后怎能不知报恩吗?

蓦然回首,四季轮回,在春的温馨、夏的热烈、秋的爽朗、东的晶莹里,我们拥有了美丽的夙愿。雨是春的请柬,“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荷是夏的初恋,“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叶是秋的礼单,“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余声皆是恨”;雪是东的情思,“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啊!神奇美丽的大自然一年四季都是人殷切的期盼!

黄河,母亲河!他孕育出华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因而众多诗人赞美她、敬仰她。太白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淋漓尽致展现出黄河汹涌之势;之焕云“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估计美景现于眼前;王维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孤苦之心不知如何释解?

篇9

近日,我读毕《唐诗宋词精选》,心潮此起彼伏,荡起朵朵浪花,久久不能平静---纵观历史长河,唐诗宋词对我国悠久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反映了那时的文化内涵。著名诗人层出不穷,犹如“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可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

泰山虽美但庐山甚壮,“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使诗人眼花缭乱,身处“不识庐山真面目”之境地,又因以博学多识、善于思考,“只缘身在此山中”之睿智跃于纸上,提示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令人深思。

我国幅员辽阔、地广物博,河山众多,浑金璞玉,无需雕琢,也不必浓妆淡抹。于“日照香炉生紫烟”之际,诗人站于山脚,“遥看瀑布挂前川”,气势非凡,鼓动人心,慨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心中荡漾起r热爱大好河山之志的涟漪,金乌东挂,眼前美景,陶醉其中。

母爱无私而伟大,深夜里,屋外寒风凛凛,“慈母手中线”,不辞辛苦,只为“游子身上衣”。当“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感人情景呈现于眼前,心若彷徨,感动不已,叹“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作为游子的我们读后怎能不知报恩吗?

蓦然回首,四季轮回,在春的温馨、夏的热烈、秋的爽朗、东的晶莹里,我们拥有了美丽的夙愿。雨是春的请柬,“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荷是夏的初恋,“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叶是秋的礼单,“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余声皆是恨”;雪是东的情思,“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啊!神奇美丽的大自然一年四季都是人殷切的期盼!

黄河,母亲河!他孕育出华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因而众多诗人赞美她、敬仰她。太白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淋漓尽致展现出黄河汹涌之势;之焕云“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估计美景现于眼前;王维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孤苦之心不知如何释解?

篇10

至于说汪峰的歌曲里虚无缥缈、心灵鸡汤一样的字眼太多,甚至还有好事者把这些词都列出来,形成表格,可以自己组合填词,这种娱乐一下的东西拿来作为谩骂汪峰的依据,是完全没有道理的。早在五年前就有“宋词生成器”这样的软件出现,编辑者把所有宋词录入,按照形容词、名词、情绪等分门别类,也可以自己生成,那你因此就能说坡的词也是空洞无意义的?艺术这门事情,拿数理化去生搬硬套,娱乐一下可以,非要当真,就没意思了。坡能写出“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汪峰同样也有“我将在今夜的雨中睡去,伴着国产压路机的声响,伴着伤口进裂的巨响”这样振聋发聩的歌词。这些充满了思索,纪录一个时代伤痛的语句,在汪峰的音乐里一直存在,只是那些以为汪峰只会唱《我爱你中国》的人不知道罢了。那些调侃的人,本来就不知道汪峰究竟唱过些什么,但是如果真是一个尊重音乐的人,其实音乐也会尊重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