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8 15:58:5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数字标志设计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在以数字或以数字作为主要形象进行标志设计时,设计师首先要准确理解标志中所用的数字所表示的含义。因为文字中的“数词”,有表示数目的“基数词”,表示顺序的“序数词”,表示几分之几的“分数词”。为了准确地理解数词的含义和恰当地在标志设计中应用数字,设计师特别注意数词的量词或具体表示的意义(英文中有时不用量词,但要根据上下文准确理解其含义),如数字1,可以表示1个物品、1小时、1年,也可表示第1号窗口、第1栋楼等。在欧洲地铁站中的数字1、2、3、4分别表示“黄、红、蓝、绿地铁”(当然本身也表示“1、2、3、4号地铁”的意思);运动员衣服身上的数字,表示“编号”,也代表队员的姓名。再如领奖台上的数字,表示“名次”,数字越小名次越高;银行营业厅内窗口上的数字,只表示办理不同的业务“窗口”,而没有大小、多少的区别。所以,当在标志设计中使用阿拉伯数字时,设计师还要认真考虑实用的具置、场所与地点等。
2.考虑文化、宗教与习俗
另外,在进行数字标志设计时,设计师还要考虑更深层次的问题,因不同文化、宗教与习俗中,人们对某些特定的数字,给予了数字意义之外的其它特定的含义。如在西方文化中,7被视为幸运数字,有“Lucky7”的说法;7也表示星期日,也被称为“安息日”。13是背叛和出卖的同义词。还有数字360,常表示360度,也有全方位的意思。数字365,常表示365天,即一年,也有每一天、全天候的意思。数字24,常表示24小时,一昼夜(如有“24小时自助银行”、“24小时服务”等的标志)。
3.情感的表达
在应用数字设计标志时,设计师还要考虑情感方面的表达,如周年纪念日等庆典的数字标志,要使数字的艺术形象充满活力、具有动感,表现出喜庆的感觉。也就是要针对数字标志所要表达的内涵,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恰当准确地表现出某种特定的感觉(如严肃、稳定、轻盈、沉重、运动、端庄、喜悦、信赖、亲切、可爱等)。
二、数字标志设计的形式
在数字标志设计中,有时为不同部门或不同产品设计的标志中会应用同样的数字,但因其将要表达的内涵不同、数字的词性不同、表现的情感不同,设计师将会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去表现,结果用同样的数字设计出的数字标志中的艺术形象,会出现有别于标准印刷体或常规手写体的数字形象,这种不同的艺术数字形象可引起人们完全不同的心理感觉。下面以几款优秀的欧美数字标志为例,来论述其独特新颖的艺术表现方法与形式。
1.应用“几何空间衬托法”设计的标志
用此法设计的标志,多用于公共空间中(如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等的出入口,银行等服务行业柜台窗口、公路交通的限速、限重等标志)。标志中的数字,一般来说是选用规范、经典的字体(或用常规字体的微变体)。标志的外形,一般是设计一个简洁、规范、美观、大小恰当的平面几何形(如正方形、圆角正方形、正圆形、等边三角形等)。具体表现形式为较粗的线框形或实形平面形。这类标志在设计中一般来说不做过多的装饰。其特点是简洁、醒目、端庄、大气,易于发现、易于辨识。若用数字为某企业、公司等设计标志,还需注意标志使用部门的特性,注意更多的艺术性与独特性的问题(美国“奥马哈第一国民银行”标志,其具有稳重、流通、大气、醒目、独特、艺术的特性。
2.应用“添加形象法”设计的标志
用此法设计的标志,因添加了数字之外的其它形象,使观看标志的人们可想象或感知到其它的内容,也就是使标志形象的内涵更加丰富(数字50和数字10中的“0”,均处理成只是外轮廓的实形面形,然后分别添加了“餐叉”的形象与“飘带”的形象,这分别传达了餐馆与团体的“纪念日”与“庆典”的信息,使标志形象显得更加别致和与众不同)。
3.应用“一线串连法”设计的标志
此法巧妙地用一条视觉上连续的线,塑造两个以上的数字(或数字与字母)。标志整体造型中的线条连续、流畅,造型别致有趣。数字5与0,这两个数字的标准字形是无法用一线串起来的,但设计者应用了手写体的方式,巧妙地将数字5与0连在了一起)。
4.应用“图底反转法”设计的标志
用此法设计的标志,实际上是应用黑白均是图和黑白互衬的原理设计的。观看这种标志图形,会产生发现新形象的乐趣(第一眼看到的是数字4和1形象,但当观者的视线移动到数字4和1之间的空间时,忽然发现了数字5的醒目的、完美的形象。当视线移动到期2与7之间的空白处时,可忽然发现有数字4的形象)。
5.应用“双重形象法”设计的标志
用此法设计数字标志,可使数字形象具有某数字的形象特征外,还有另一个非数字的其它物体的形象。其作用是传达更多的信息,使标志形象更加别致有趣(标志形象具有数字9的基本形象特征外,同时也具有火炬的形象特征,让人产生不同的联想。整体形象为数字7,但只看数字形象的下部的局部,是一只高跟鞋的剪影形。第一眼看到的标志的整体形象是一只手的造型,但看竖着的两个手指头时,又会发现数字11的形象)。
6.应用“局部遮挡法”设计的标志
用此法设计标志时,将标志中主要形象的某个局部,用另一较小的整体形象去遮挡。目的是同时传递两个完整的信息。但标志中主要的数字形象,仍然要保持完整,这将会使标志的整体形象显得丰富、有趣,传达较多的信息。
2内文版面自我宣传设计的原则及要素
内文版面自我宣传设计的原则如下。1)一目了然,容易获取。页眉在版心外,比较醒目,还不影响论文部分,并且设计得好还能使版面美观[7]。因此,对期刊自我宣传信息多采用页眉设计:有的放在版心上边的天头位置,如《编辑学报》;有的放在版心下边的地脚位置,如《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有的竖排在版心左右的切口处,如《编辑学刊》;放在订口位置的较为少见。考虑读者需求首要是论文信息,其次才是备其查找使用的期刊信息,以及读者的阅读习惯,期刊自我宣传信息宜放在版心下边的地脚位置。2)与论文信息简单易分,不相混淆。期刊自我宣传信息和作为论文主要信息的正文部分的字号和字体要有所区别。页眉用字的字号必须小于论文正文字号,字体可酌选。为了与论文信息更易区分,其间多用页眉线隔开。3)择录要点,信息简洁。单篇文章的PDF文档需要补充展示、宣传的期刊信息很多,但版面空间毕竟有限;因此,要根据读者需要和期刊宣传意图选择精要信息设计,如刊名,年、卷、期,页码,栏目名称,体现刊物定位、办刊宗旨和方针的宣传语等,展现期刊的“精髓”信息。此外,可利用现代技术,制作、刊载能包括较多信息的二维码[8],可链接期刊网址、博客、微博等,给读者提供找寻期刊更多信息的路径。4)版面整体美观、明朗、和谐。期刊自我宣传信息的设计还要体现美化版面、调节视角、平衡感官的功能,既引导、方便读者阅读,又要努力营造愉快、轻松的阅读氛围。成熟的计算机排版设计技术已被广泛应用,调用点、线、块、框、字体、符号、图片,以及利用黑白灰或多色系、冷暖调等装饰功能给版面设计提供了极大便利;但不能过度使用而喧宾夺主,使版面混乱,影响读者阅读论文。内文版面自我宣传设计的要素如下。1)必需要素。对于文章编排,GB/T3179—2009《期刊编排格式》规定:“正文部分应根据需要在页眉或其他适当位置标志便于迅速识别的下列项目:a)刊名(外文并列刊名可缩写);b)出版年、卷号、期号;c)第一著者或全部著者和文章题名。”[9]科技期刊,尤其是学术类和技术类期刊,肩负弘扬、传播科学技术的神圣使命,要带头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标准。按照国家标准在期刊内文版面设计中放置这些必需要素,既是对期刊的自我宣传,又是为读者和检索机构提供方便,更有益于我国期刊出版与国际接轨[10]。2)必要要素。国家标准没有明确规定,但读者深入认识、了解刊物,作者撰写论文引用、投稿和期刊为适应数字化、网络化办刊形势而进行自我宣传、营销需要一些很有必要的期刊信息要素,如期刊网址,投稿在线平台网址或投稿信箱,体现刊物定位、办刊宗旨和方针的宣传语,代表期刊学术质量的主要荣誉,被检索收录情况,中、英文引文格式,期刊博客、微博、论坛网址等。数字技术和新媒体已深刻地改变了科技期刊的生态环境,期刊根据自身情况在版面编排上加上部分必要要素,使信息传播方式、传播渠道多样化、大众化,使界面更人性化、更友好,能明显增强期刊的传播效能,提升刊物的影响力。
1. 前言
EDA(Electronics Design Automation,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是现代电子学的标志,是微电子设计领域的一场革命,而基于EDA技术的芯片设计正成为电子系统的主流。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设计技术跨过了三个阶段。①20世纪五十年代:小规模集成电路(SSI)和中规模集成电路(MSI)用来设计硬件系统;②七十年代: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软件编程设计;③八十年代末至今:硬件系统集成设计,即系统芯片(SOC)和专用集成电路(ASIC)设计,是21世纪微电子技术发展的重点。
本文主要阐述了采用先进的EDA工具MAX+plusⅡ对10MHz自动频率计进行设计的过程。论文参考。在此设计中我们采用现在国际流行的VHDL硬件描述语言对CPLD进行编程,并通过MAX+plusⅡ平台对设计进行仿真验证,最终完成设计的要求,用单片CPLD实现10MHz频率计的功能。
2. 单片自动频率计的设计
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和小型化是现代测量仪器的发展方向。论文参考。具有50多年发展历史的频率计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之一,它已成为一种典型的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的测量仪器,并越来越趋于小型化。单片自动频率计以单片可编程器件为载体,利用VHDL语言,实现10MHz以内频率的自动测量。该频率计用可编程器件一片,10MHz晶体振荡器一块和4位七段LED显示器。
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简称DL)是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成为国际高科技竞争中新的制高点,成为评价一个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目前世界各国图书馆正在竞相研究和发展的重大课题。我国图书馆界和信息科学领域对数字图书馆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当前图书情报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为了解近十年来我国数字图书馆领域的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比较准确的呈现我国数字图书馆的研究现状,本文以数字图书馆为检索词,对维普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1997—2006年发表的论文进行了检索,共得到相关论文1028篇。由于检出文献数量巨大,为便于分析,笔者筛选了图书情报工作、大学图书馆学报、情报杂志等17种图书情报类核心期刊,得到抽样论文300篇。下面就以这些论文为依据,对近十年来我国数字图书馆的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进行总体上的概括和评价。
1 基础理论研究
1.1 数字图书馆的定义
自从数字图书馆概念出现以来,始终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定义,不同的论文作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各自的阐述,形成了颇具代表性的几种观点:⑴数字图书馆是采用现代高新技术的数字信息资源系统,是下一代因特网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因特网上信息分散不便于使用的现状。免费论文参考网。通俗地说,数字图书馆是没有时空限制的、便于使用的、超大规模的知识中心。⑵数字图书馆是超大规模的、可以跨库检索的海量数字化信息资源库。并详细解释为,所谓数字图书馆就是对有高度价值的图象、文本、语音、音响、影像、影视、软件和科学数据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收集,组织规范性的加工,进行高质量保存和管理,实施知识增值,并提供在广域网上高速横向跨库连接的电子存取服务。同时还包括知识产权、存取权限、数据安全管理等范畴。⑶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全球性的、分布式的大型知识库,即以分布式海量数据库群为支撑,基于智能技术的大型、开放、分布式信息库。综上所述,虽然对数字图书馆不能给出一个规范的、权威的定义,但是从不同的定义中我们却可以发现,数字图书馆的内涵要比传统图书馆广泛得多。数字图书馆的定义将会随着数字图书馆研究和建设的深入而不断完善。
1.2 数字图书馆的特征
关于数字图书馆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表述:
杨沛超、魏来认为,数字图书馆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表现形式,但从根本上看,它就是利用网络设施将数字化的信息资源,通过多种途径快速、有效的提供给用户的一种全新的图书馆形态。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 数字化资源;② 网络化存取;③ 分布式管理[1]。徐文伯提出数字图书馆的三个特征为:① 分布的、但在统一的标准下建设;② 可以在统一的网络平台上运行;③ 可以不断扩展[2]。罗维维指出,和传统图书馆相比,数字图书馆具有以下特征:首先,它本身并不是一个实体单位,而是虚拟的,不存在物理上馆舍的界定。其次,它不是简单的数字馆藏,数据库的数据范围要比图书馆的收藏范围大得多。第三,它的研究和实施是由计算机通讯领域的研究人员为主,参与制作数据库的人员涵盖许多不同行业,其中信息科学领域和图书馆界作出了很大的贡献[3]。综上所述,数字图书馆是21世纪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尽管目前还不能完全准确地把握数字图书馆的所有特征,但从发达国家已经出现的数字图书馆雏形和以上学者的描述中,可勾画出它的某些特征,初步展示了未来数字图书馆的风采。
2 建设模式研究
近年来,学术界在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了数字图书馆的三种模式:第一种是单纯化的理想数字图书馆模式,即技术指导型。它支持面向对象的分布式查询的资源库,并且通常支持基于知识内容的检索,具有人性化的人机界面。这一模式囊括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大成,但依靠图书馆自身的力量,有重重困难。第二种模式,就是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转型的模式,它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化资源有机结合的复合型图书馆,又称混合式图书馆,它不是本质意义上的数字图书馆。第三种模式是前两种模式的综合或者说是简化。
3 技术研究
数字图书馆是当今计算机、通讯、信息内容处理等高新技术之综合体现,也是目前世界上信息技术领域的前沿研究课题。免费论文参考网。目前,我国学者对数字图书馆的技术研究着墨很多。镇锡惠认为数字图书馆系统主要技术的需求包括:数字图书馆体系结构方面的技术需求;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存储网络系统模型的技术需求;数字资源加工编辑相关的技术需求;数字图书馆用户服务系统相关的技术需求[4]。刘锋指出CDL(China Digital Library)的关键技术是① 图象、文本、音频、视频数字化技术;② 压缩存储和还原技术;③ 元数据库技术;④ 分布式数据库技术、数据仓库技术;⑤ 知识挖掘、管理技术;⑥ 在线服务技术;⑦ 人机交互技术;⑧ 认证和网络安全技术[5]。胡昌平、吴叶葵讨论了基于Agent的个性化主动服务,并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案[6]。赵伟、郑巧英分析了其在广播式、查询式客户端程序设计和结构中的应用以及在协作网中的应用[7]。彭国莉分析了信息推送的类型、服务形式和图书馆信息推送服务的实现[8]。傅湘玲则介绍了推送技术软件和Push技术的应用前景[9]。
4 元数据研究
数字图书馆研究中,元数据研究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以Web形式存在的网页资源呈几何级数上升,要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资源,除了搜索引擎外,就是采用相关的著录标准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著录,元数据技术由此产生。在元数据的研究成果中,李惠较为系统地概括了元数据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收集和维护。她认为元数据可用于信息资源的组织和检索,也是设计和维护数据库的工具,可以成为用户使用数字图书馆的向导。免费论文参考网。在元数据的利用方面,她还介绍了元数据与检索工具相结合的四个集成层次[10]。梁雯指出了元数据在数据仓库的重要角色:它起着定位数据仓库的目录作用,为数据仓库的创建提供必要的信息、描述和定义[11]。而宓永迪、夏勇则介绍了自行开发的网络资源元数据搜索、查询系统,包括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这是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方案[12]。在网络信息的元数据标准方面,人们已经认同元数据标准是一个网络信息的管理工具,国外的经验值得参考借鉴[13]。未来,元数据研究的侧重点应是:① 技术元数据;② 权限元数据;③ 保存元数据;④ 资源发现元数据;⑤ 元数据检索的工具和系统;⑥ 元数据的标准化问题。
5 知识产权问题研究
知识产权是指人的智力活动创造的精神财富,即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权利,它包括:著作权、发明专利、商标、厂商名称等等。数字图书馆的知识产权问题主要是针对著作权问题而言。所谓著作权是指著作权人对其文学、艺术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享有的署名、发表、使用、出版以及许可他人使用和获得报酬等项权利。加强版权保护可以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如通过立法补充和修改《知识产权法中关于保护计算机网络上的版权、作品著作权》的规定,在社会上宣传和普及公众保护知识产权的观念,培养尊重他人著作权的意识,规范和管理网上版权作品的传播使用和出版发行。目前,数字图书馆管理中使用的版权保护方法主要有:⑴ 采取多种多样的技术措施:访问控制技术、数字水印技术、软件加密技术。⑵ 强化权利管理信息的管理:是强化知识产权执法措施的标志,是权利人行使版权的手段;它为版权人设定用户使用作品的条件、监控作品的传播以及追究侵权责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4]。
6 信息营销机制研究
数字图书馆实行信息营销,是适应时代需要、谋求自身生存发展和满足用户需求的必然要求。数字图书馆实施信息营销时,重点是迅速获取用户需求的变化趋势,整合内部微观环境,作出适应环境变化的反馈。通过信息营销,了解需求,提供服务,把最好的信息,用最方便的方法,在最好的时机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中,更好地服务读者,树立形象,扩大影响,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5]。
7 结束语
近十年来,国内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可谓是硕果累累。我们相信,随着对数字图书馆理论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一定能够再上一个新台阶,实现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宏伟目标,整体推动我国信息化进程,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 文 献
[1] 杨沛超、魏来. 论中国数字图书馆发展策略[J] . 情报资料工作,2001,(3):16—21.
[2] 徐文伯. 关于数字图书馆的几点认识[J] . 情报资料工作,2001,(3):33—38.
[3] 罗维维. 浅议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几个问题[J] .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3):64—.69
[4] 镇锡惠. 数字图书馆的主要技术需求[J] . 国家图书馆学刊,2000,(4):21—23.
[5] 刘峰. 国家863计划中国数字图书馆发展对策及研究动态[J] . 情报资料工作,
2001,(2):54—59.
[6] 胡昌平、吴叶葵. 基于三层Agent的个性化主动服务系统的探索[J] . 情报科学,
2001,(4):30—33.
[7] 赵伟、郑巧英. Z39.50技术在上海地区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中的应用[J] .
图书馆杂志,2001,(5):9—11.
[8] 彭国莉. 图书馆信息推送服务[J] . 图书馆杂志,2001,(5):41—42,53.
[9] 傅湘玲,甘利人. 面向内容的网络信息资源开发的几种新技术探讨[J] . 情报杂志,
2001,(2):37—39.
[10] 李惠. 元数据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J] .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1,(1):220—222.
[11] 梁雯. 决策支持新技术——数据仓库[J] .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1,(2):21—22.
[12] 宓永迪、夏勇. 网络资源元数据搜索、查询系统的实现[J] . 图书馆杂志,
2001,(5):36—37.
[13] 吴慰慈,张久珍. 网络信息资源的标准化体系研究[J] . 情报科学,2001,(1):40—45.
[14] 潘芳莲. 数字图书馆管理中的知识产权问题[J],图书馆,2005,(3):66—68,76.
表格是简明、规范的科技语言,是描述科技资料的一种重要工具,具有表达力强、易于阅读和理解、对比效果强烈、便于分析比较等优点,在医学论文中能够系统、简洁、集中地表述科学内容的逻辑性和对比性,是实验数据、统计结果和事物分类的一种表达形式。规范化的表格运用既可避免冗长繁复的文字叙述,又可避免统计图较为抽象的弊端,使论文论述清晰准确、对比鲜明、更有说服力。因此是医学论文内容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衡量论文质量的重要方面。笔者在编辑加工稿件过程中发现,部分作者对表格的选用、设计不当,未能准确地展示应有的实验和统计结果,降低了论文的质量,影响到论文的及时发表。为引起作者的重视,规范表格在医学论文中的用法,笔者结合编辑工作中常见的表格运用缺陷讨论如下。
1 医学稿件中表格使用不当的几种表现
1.1 表格与文字或插图重复 有的作者常把统计表中的数据再用文字叙述或又绘制成图来表述,既造成内容的重复,又浪费版面。其实,在医学论文中,相同的内容不宜同时使用文字、表格和统计图重复表达, 应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一种适宜的表达形式即可。一般能用文字概括的内容不用图表;为使读者便于对照比较和了解精确结果时,以表格的形式表达为宜;仅让读者了解事物发展趋势或某种趋向时,则应以插图表达为宜。
1.2 内容过于简单或包含主题过多 表中内容比较简单者(只有几组简单的数据),宜舍去表格改用文字叙述,或将同类主题的表格作适当的合并(但不同主题内容的表格不宜勉强合并)。有的在一个表中包含的主题过于庞杂,不适当地把属两份甚至三份表的内容强拼在一起,这样主次不分既不易看清表中各项关系,又违背了一个表只说明一两个主题的规则。
1.3 罗列原始记录数据 有的表内数据未进行统计学处理,罗列原始记录数据。医学论文中的表格一般应是经过统计学处理的、具有比较分析价值的统计表,表中的数据应是经统计学处理过的数据,研究过程中原始记录的数据应当删除,或经统计学处理后制表。
1.4 表题与内容不符 无表题、或表题过于简略或与表中内容脱节的现象在一些文稿中比较突出。表题是对表中内容的概括, 兼有对主题的说明和限定之作用, 故不应忽略和遗漏, 同时应注意拟题既要准确贴切, 又要详略得当。
1.5 主、谓语位置和数据排列不当 表中主语是指所要说明的事物分组、类型、时间、地点等多为文字,谓语是指所要说明事物的指标,如例数、百分数、平均数、构成比等多为数字,主、谓语应连贯为一句完整、通顺的句子。根据阅读习惯主语列在表的左侧,为竖标目,谓语列在表的右侧,即为横标目。有的作者不注意主、谓语的位置设计,将谓语置于左,主语置于其右,使栏目设计颠倒,表中数据横向排列,这种主、谓语位置和数据排列的错误,既使读表费力,又使本来可比性较强的资料不便比较,读者难以从中找出变化规律。因此,应按照同类数据纵排的原则安排主、谓语的位置。
1.6 表的线条不规范 科技论文中的表格目前普遍采用的是“三线表”、即上、下各一条粗横线,表头下一条细横线,必要时可加少量的辅助线(表中不用纵线,端线和斜线),它具有科学、合理、简洁、可读性等优点。在来稿中, 表的线条不规范现象相当普遍,有的表格就像一个棋盘,横、竖、斜线俱全,有几行文字就有几条横线,有几个栏目就有几条竖线,既不规范,又非常杂乱。
1.7 表的注释疏忽 注释是对内容的补充说明,如表题、标目或某个数据需注释时,可在其右上角加注释符号,并在表下用相同的符号加注相应的文字。对表需作附加说明者,可在表下加“ 注:……”句末不用标点。个别作者投稿时由于未仔细核对,常常是表中数据标有注释符号,表下却没有注释;或表下有注释,表内数据却无注释符号;表注说明符号与表中所示不吻合,或注释与文字叙述重复;注释符号未置于相应的文字上,表注标志符号放置的位置不对,应标在实验组数据的右上方,而有的标在了对照组。
1.8 表的位置不合适 表格的位置应紧随“见表×”或“(表×) ”之文字出现的自然段落之下,即先见文字,后见表。但仍有部分作者在层次表题后未见文字叙述,即出现表格,或在文字叙述完后随意放置或集中放置表格,使读者不能一目了然地了解表格所要表达的内容。
1.9 其他问题 (1)表的项目不全:如缺表序(表号)或表题、表注等,使表格的自明性大为降低。(2)表头设计不合理:如缺少表头 、表头过多、交叉重复,表头应对应纵向的内容,却对应了横向内容。(3)计量单位疏漏:计量单位列在表内数据后或不标示;计量单位除无量纲外,在相应的标目或题目下应标明法定计量单位符号。(4)数据不准确:表中同一栏目的数据小数点后保留位数不一致,有的为整数,有的为2 位甚至3 位、4 位数; 表内数据有空位或用“同上” 、“同左” 、“"”等类似词,表内数据与文中叙述不一致,甚至有的数据明显错误,如各个数据之和大于或小于总数。(5)多组数据比较时未注明比较对象。(6)表中的量、单位和符号,缩略词文字与正文不一致等等。
2 医学论文表格的规范化运用
2.1 表格的选择
2.1.1 如表格和文字内容重复时,应选择两者中较好的一种表述方式,删去另一种方式的表述。如选择表格表述数据时,则文字只需对表格内数据的规律性进行概括总结,而不需要重复表述表格内的数据。
2.1.2 如同时使用插图和表格表述同一内容时,应选择更为合适的表述形式。如果强调事物的形貌或参量变动的总体趋势时,则以插图为宜;相反,如果讨论的重点是对比事项的隶属关系或对比量的准确程度,则以表格为宜。
2.1.3 如表格栏目中的内容基本相同或为相同类型的表格时,应尽量删除或合并。
2.1.4 如表的内容简单,仅少数几组统计数据,可用一两句话表达清楚的,应以简要文字叙述。
2.2 表格设计的基本要求 全军医学编辑学术委员会根据国家标准和法规制订的《中国医学期刊编排规则》【1】对医学论文表格作了如下规定:
2.2.1 表应具有自明性,按统计学的制表原则设计,力求结构简洁,主、谓语位置合理。一般应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其内容不可与文字、插图重复。
2.2.2 每表均应有序号和简明的表题,居中排印在表上方。表的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的序号与表题之间应空一字间距。
2.2.3 表中不设“备注”栏,如有需要说明的事项(例如P值等) ,以简练文字排印在表的下方,表内用星号“ * ”或圈码“ ①”标注在相应内容的右上角。
2.2.4 表中的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如表中所有参数的单位相同,可标注在表的右上方,或表题之后。各栏单位不同则应标注在各栏表头内。
2.2.5 表中同一栏的数字必须按位次上下对齐,表内不能用“同上”、“同左”、“ "”和类似词语,一律填入具体数字;如无此项可空白;未发现用“…”;结果为零用“0”。
2.2.6 表中的量、单位和符号、缩略词文字等必须与正文一致。
2.2.7 表应随正文,先见文字后见表。需要转页的表,应在续表的右上角或左上角注明“续表×”,并应重复排印表头。
3 小结
品牌会展能够带来更多的信息交流和交易的机会;具有更高的市场参与度和客户忠诚度;能够带来更好的增值服务和需求满足;更少的交易成本。如何对展会项目实施品牌化操作呢?从技术层面看,除内容要素之外,会展品牌形式要素的整合运用,是展会品牌化操作的重要手段。
具体地,会展项目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手段,把它的品牌内涵传达给参展商、专业观众、观众及其它社会公众,使其被感知、接受、认可,并建立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
品牌会展的品牌传达有两大类基本途径:语言传达和视觉传达。
会展项目的语言传达主要由品牌展会的名称,主题和理念号三个方面组成。
(1)展览会的命名
展览会命名的基本方法是:时间(年份/届数)+举办地(国家、城市)+行业+展览会性质(展销会/贸易展览会/博览会)。例如: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第21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等。运用这一规则的命名能让参展商和观众一目了然。
又如,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组织者当时在给CeBIT这个新展区起名字的时候,一个建议是取名为“CeBOT”,意为“办公室和工作单位技术中心”的德语首字母缩写(Centum fur Buro und Organisationstechnik)。最终,参展商顾问委员会倾向于取名“CeBIT”,即“办公室和信息技术中心”的德语首字母缩写(Centrum fur Buro und Informationalstechnik)。这个名称中的第二个音节“BIT”正好是指电脑处理的最小信息单位,组织者在起初取名时并没有刻意追求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而这后来却成了一种非常幸运的巧合,尤其在电子数据处理技术飞速发展的20世纪70年代和发展更为迅猛的80年代,大量个人电脑的生产厂商参加汉诺威展览会,使得展览会的规模与日俱增。
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品牌展览会将覆盖更大的市场,为更多的客户服务,因而这种命名规则正在发生着改变。这种改变主要是因为面对更大的市场,展览会需要一个市场覆盖面更广的名字。面对全球市场和客户,展览会需要一个全球通用的名字核心期刊。展览会组织者所举办的展览会需要更贴近市场和客户,市场和客户在哪里,展览会就应该在哪里。传统的展览会名称显然与这种趋势不相适应,这些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举办的展览会需要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以CeBIT全球展览会为例,我们可以在世界的几大重要和新兴市场上,同时看到CeBIT的名字,如土耳其伊斯坦布尔(CeBITBilisim Eurasia plus CeBIT Broadcast Cable and Satelite),中国上海(CeBIT Asia),澳大利亚悉尼(CeBITAustralia)和美国纽约(CeBIT America)等。
为更有效地影响展商和观众的认知,展览会需要一个既准确又好记的名字。由于深度的市场细分不断促进新的专业展览会产生,展览会的数量在不断地激增。面对全球市场,参展商和观众需要选择更多的展览会,而在一个重要的举办地,市场中往往充斥着许多相似的名字,这给参展商和观众的识别和记忆带来很大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展览会组织者不得不花费巨额宣传费用,甚至采取法律手段,以保证展览会名字不会与竞争者的展览会引起混淆。
(2)展览会的主题
主题是展览会组织者所倡导的办展理念凝练和体现。为展览会设计一个成功的主题,往往可以赢得参展商和观众的认同,这对招展和招商很有益处。同时,主题也是特定展览会与同类展览会实施差异化策略的重要标志。例如: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主题为: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第21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主题为:让书籍走进生活,让阅读成为习惯等。
展览会的主题设计和再设计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它直接关系到展览品牌的形象。一个好的主题往往可以使展览会的品牌形象以语言形式被传播和认知。因此,在提出展览主题前要广泛征求行业领导者、重要参展商和专业观众的意见与建议。
1995年,第1届WPC EXPO的
关键词又进入了WPC EXPO的主题。到2000年第6届的时候,组织者配合日本政府提出的E-JAPAN战略,将“e-Everything·超越PC+互联网”和“e”作为新的展览会主题。2002年的第8届展览会,宽带在全社会的普及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宽带新时代·创建泛在社会”就成了当时主题。2004年,组织者又将主题提升为“惊喜连连·快乐无限--你就是主角! ‘数字无边界宣言’”,指出用户而非技术已成为时代的主角。这个案例证明:展览会的主题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其设计、提出、衍生和被新的主题代替与市场、行业的客户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
(3)展览会的理念口号
展览会的理念口号是构成展览会品牌形式要素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语言形式提高展会的亲和力和沟通力,使得展会项目的特性获得富有感染力的展现。例如: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理念口号为:天人长安,创意自然。第21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的理念口号是:书博天下,智慧龙江。
Get the spirit of tomorrow(把握明天的精神)的理念口号让CeBIT当之无愧成为全球最重要的信息技术展览会。国际消费品及礼品展的理念口号被重新提炼为意大利再制造(REMADE IN ITALY),较以前的意大利制造(MADEIN ITALY),更凸显展会的创新性为展览会品牌形象增色不少。
视觉传达
品牌会展的视觉传达,就是供助于CIS的理论和方法,为会展项目进行视觉形象策划、设计和表现。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包括号:
(1)展会标志的设计
标志是一种运用特殊文字或图像组成的大众传播符号,通过精心设计、提炼的图文传达特定的涵义或信息。
展会的标志是整个会展系统设计的核心核心期刊。是整个会展视觉包装的坚实的基础。德国汉诺威世博会的标志设计,以光电波动为基本形象,具有很强视觉表现力,同时又包容着很多的变化。设计师把这个标志的特定样式要素,成功地扩展、推延到整个世博会的系统设计,使汉诺威世博会成为近年来评价最好的会展系统设计作品之一。
展会标志的设计应着力突出其识别性和审美性的特点。
所谓的识别性是指作为符号,必须简洁、清晰。标志可以通过各种文字或图形的巧妙组合,在简单的造型中容纳多样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图形,从而传达所要传达的各种含义。
第21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标志以简洁、明快的线条艺术地展示了图书造型,准确地体现了全国书博会的主题内涵及专业特征。
审美性是指标志造型一定要具有美感,要获得大众的喜爱、认可和视觉愉悦。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标志采百花原态,化简合成新形,将三角、四边、五角、六棱的多类花型本科毕业论文格式,组合成一个富有东方神韵的“百花吉印”:三生万物,花开吉祥;四合为土,天圆地方;五叶生木,林森荫育;六流成水,泽被子民。该设计意像万千,容大形厚,独居视觉意蕴。
(2)展会吉祥物的设计
展会吉祥物是强化形象、提高沟通性与视觉亲合力的设计造型。其设计要求与前面讲过的标志设计要求大体一致,所不同的是要突出娱乐性和亲和力。一般情况下,会展吉祥物多以拟人、夸张手法造型,也可以制做成可爱的纪念品,成为会展活动中难忘的感官印象。
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吉祥物KICCORO(森林小子),造型上别致可爱,体现他们喜欢到处乱跑,精力旺盛,好奇心强烈,特别希望在爱知世博会上结交许多新朋友设计意图。
策划是事关全局的问题,如何办好一个刊物,一要有合适自己的办刊宗旨,这是策划的最关键部分;二要有体现办刊宗旨的栏目;三要有服从以上两项工作的一套适合刊物的品牌发展战略。
(一)办刊宗旨
办刊宗旨体现了办刊的主要目的和意图。办刊宗旨对于学术期刊的作用很明显,即能够指导学术期刊的运行和发展,就其性质而言,具有内在规定性,而且具有方向性,可以称之为学术期刊的统领和灵魂。学术期刊的宗旨对于学术期刊的定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比如学术期刊的追求、学术期刊的特色、学术期刊的品位、学术期刊的旨趣,以及学术期刊主要是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等。从小的角度来看则表现了一个主编的选题意见,也是主编进行相关编辑活动的依据,同时影响作者投稿。办刊宗旨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层面,它在期刊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所体现,贯穿于整个环节之中。在期刊的整个活动中,都能够体现出办刊宗旨。每一期的学术期刊都会反映出不一样的内容,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发现办刊人的目的、意图以及其他内容。办刊宗旨还有一个虚的特性,这一特性决定了学术期刊的性质,而且这种办刊宗旨的虚需要通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够被读者感受到并理解清楚。学术期刊的全部活动和工作都需要一个落脚点,这一落脚点是其办刊宗旨。为了让学术期刊的内容符合读者的要求、时代的需求,在学术期刊的内容和形式上都应当反映出办刊宗旨,而且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也应当积极贯彻办刊宗旨。在编辑出版方面贯彻办刊宗旨,主要体现的是办刊宗旨实的一面,这种实可以对学术期刊的活动和工作开展起到直接的指导作用。一个精确的办刊宗旨应政治正确、特色鲜明,体现刊物所在的行业和地方特色,内容上既具有专业性,又具有一定变更的包容性。如学报原来是立足校内,作为学校宣传的窗口而存在的;如今则基本开放办刊,内外作者差别不大,以稿件质量择优录稿。因此,办刊宗旨可以因时而变。办刊宗旨也不是形成制度后锁在保险柜内、编辑部内部传阅执行就行,而是通过刊登在刊物封面以及目录页面上比较显著的位置,或者在“主编寄语”以及“稿约”等版块中明示,以便作者、审稿人以此为据从事写作和审稿工作。总的说来,它包含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政治正确。应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双百”方针的指导下进行理论探讨。二是突出传统优势。根据主办单位在现有条件基础上选用刊物名称和刊物内容,这样在办刊中可以利用本单位的优势,也能得到主办单位的人员和资金支持。三是突出地域文化优势。地方学术期刊在地域文化研究方面往往具有一定的优势,如学校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己任,刊物理应为地方经济建设进行理论探索。四是体现编辑意图。在办刊宗旨和栏目设置上体现编辑的意图,有利于发挥编辑的特长,利用人脉关系约到好稿,办好刊物。
(二)栏目策划
办刊宗旨在栏目策划上必须有所体现,前面已经提到办刊宗旨是学术期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导性概念,即是学术期刊的灵魂,就栏目策划的性质而言,可以说栏目策划相对于学术期刊来讲就是骨架,能够从各个方面具体体现办刊宗旨。栏目策划的作用是让期刊成功。期刊成功与否可以从两个方面判断,一是期刊的形象特色,二是期刊的整体质量。无论是哪一种期刊,体现其办刊宗旨的都是栏目,这样才能够吸引读者。栏目策划一般可以采用多方位和多层次的方法来展现学术期刊的形象,让其展现出不一样的风格和特点。另外学术期刊处在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总是需要展现出个性特征才能获得生存发展的机会。目前存在一些期刊不注重形成独特的风格,一味抄袭和借鉴,导致读者数量急剧下降,渐渐失去市场的状况。栏目策划如果没有展现出基本的风格和特色,便会令栏目内容丧失基本的感染力,更不用说内容对读者所产生的影响力。因此,在办刊的栏目策划环节必须体现与时俱进,让学术期刊的发展机会增多,定位变得更加准确。利用学术期刊自身的优点,让栏目具有个性,吸引更多的读者,从而体现编辑的能动作用。在具体操作上,栏目命名要准确、精炼、形象;栏目设置要突出专业特色;既要有一定的稳定栏目,又要有随稿子变化而设置的开放栏目,这是和组稿互动的结果,优秀的选题可以上升到固定栏目;相反,随着热点的变化,当论文没有多少内涵时,固定栏目可以取消。
(三)选题策划
选题策划是栏目策划的细化和落实,而栏目是优秀主题的升华。要将创新作为主要精神,制定出年度选题方案;要对读者比较关注、感兴趣的以及比较有特色的主题进行选题策划,产生优秀选题;要及时刊登最新研究的学术报告成果;要对一些具有原创性以及填补某学科空白的科研成果重点关注[3]。
(四)品牌策划
品牌策划是以上所有策划的综合检验和目的,是对期刊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以及发展策略进行规整,并且将其实施到期刊规划整个过程,具体表现在编辑出版和发行等各部分工作中。具体来说,包括读者人群、主题计划与栏目设计、包装设计(字体、美术、开本、印刷)等等。使用相应的营销方式,如广告宣传投放、开辟新的发行途径以及提高为读者服务的质量等方式,让期刊能够给公众留下一个良好形象,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实现市场较高的占有率。学术期刊品牌的形成是十分复杂的工程,其形成具有三个条件:一是期刊品质十分优秀,二是能够得到广大读者的肯定,三是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要具备这些优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要进行有效的品牌策划。这个策划决不是只存在形式上或者计划书中,也不是只在局部或者单一栏目设置上,而要对整个期刊进行全面深入的策划。这个策划必定是仔细考虑后提出的全面而整体性的方案,具有一系列具体的策划步骤。
二、精准发力
我国正处于期刊数字化、新媒体融合转变工作方式的特殊时期,各编辑部正着力探讨适合新形势下的工作方式,因此补充数字化、新媒体融合短板,并将它和落实办刊宗旨、栏目策划工作有机结合,是目前精准发力的方向。
(一)将学术期刊网站建成一个自媒体和经营平台
在数字化、新媒体及互联网、移动平台的快速发展下,大量的学术期刊网站发展滞后于科技的发展,这主要是观念和囿于编辑自身条件的限制所产生的。然而,加强学术期刊网站的开发建设对于搞好学术期刊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往往事半功倍。将学术期刊网站建成一个自媒体和经营平台,并以此平台为基础来开展学术期刊编辑工作,是当前精准发力的方向。学术期刊网站建设主要应包括图1所含内容。图1杂志社自媒体网络平台从横向来看,期刊网络平台应包含四个方面内容:一是辅助写作平台。包含论文及期刊数据库,通过自动访问,能查到与本刊相关专业最新论文信息,本刊的电子期刊及创刊以来的所有过刊论文,期刊电子版或者电子期刊可以查到一些和印刷版相关的视频、图表,学者背景及讲座等相关的内容资料,同时能在线显示论文的访问和引用数据。也可以通过期刊访问知网等著名数据库,查阅论文写作规范方面的文件和实例。二是期刊互动社区平台。设置类似聊天功能的板块来实现与作者(读者)的在线互动,及时回答审稿、论文修改、作者校对等方面的问题,培养作者(读者)对本刊的忠诚度。三是期刊自动投稿平台。该系统能够自动对正文格式进行审核,并且对标题以及关键词等信息进行提取;自行审核稿件格式组成部分是否完整,若有问题,要提醒作者修改之后再投稿,这样能够减少编辑工作量[5];参考文献自动抽取及校对,减少了编辑校对参考文献的时间;初审通过的稿子自动发送及收回等。四是期刊后台平台。这是期刊网站的控制平台,不一定对外公布,但确实存在,含综合加工制作平台、全媒体资源管理平台、多渠道平台、互动服务与支撑平台及相关公共技术等内容。从纵向来看,除上面介绍的互联网网站外,还应含移动平台和微信平台。这三个平台主要是为了吸引年青人碎片化的工作方式,高校教师、科研工作者的可用时间更是如此,使用手机的时间大于电脑。期刊应建立基于移动平台的网站,并以适合的方式工作,如移动平台的内容比较精短,移动网站不能过大,阅读论文多采用图片格式,移动平台和互联网网站可以互访,移动平台的网页阅读可以进行各种奖赏等,兼以适合移动平台访问为特点。微信平台则适合各种内容的推送。
(二)探讨数字技术与新媒体融合环境下的期刊工作方式转变
当建起适合新的工作方式的平台时,需要改变的是工作方式本身,有工作习惯的改变,也有观念的改变。我们应下力气探讨数字技术与新媒体融合环境下期刊工作方式的转变,这也是精准发力的一个方向。通过这种精准发力,缩短出版周期和提高刊物质量将成为可能。出版周期是期刊的第一生命线,而数字化技术最大的优势是缩短出版周期。通过在线投稿和审稿平台,论文录用的时间大为缩短,论文加工板块可以快速实现论文排版。如论文加工板块具有如下功能,自动识别投稿文档的版心、页眉页脚、表格、图形及与图注的关联、目录识别等相关信息,再通过结构化的加工系统对相关内容进行自动化标注,并对整篇文章进行资源规范化处理,生成XML文档。其次是通过智能化排版引擎,在模板编辑工具的辅助下将规范化的XML文档智能化编排为期刊样式,并对版面优化调整,通过智能排版引擎生成整期版面,同时输出用于印刷、网络出版等格式的文件和信息。可以通过访问知网等数据库,也可以通过网站自动统计的热门关键词来选择一段时间的选题,将重大的政治理论课题、热闹的学术讨论课题、服务于地方的理论课题作为本刊的重要选题,重点关注以上内容的论文作者,设置在本刊上发表和访问比较频繁的作者为核心作者,重点约稿,以快速落实本刊的选题组稿。同理,当我们采用数字化出版模式时,可以利用黑马软件等自动校对论文。黑马软件对于专业词汇及人名、词组往往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弥补人工校对的不足。当我们构建起以网站为主体的自媒体出版平台时,如何熟练地技艺性运用该平台成了期刊工作的着力点。员工的素质提高和培训显得至关重要。
三、精细耕耘
(一)坚持三审三校制
在新媒体融合的情况下,工作更忙,诱惑更多,更需要我们坚持初心,严格坚持三审三校制,精于编校。只是三审三校制的方式可以有所变动,与时俱进。如三审中的初审环节可以部分地以知网重复率来取代编辑初审的功能,如以某个比较大的重复率如30%作为进入编辑初审环节的基准,以编辑阅读和重复率来共同完成初审环节。如以基于大数据下的审稿人数据库作为审稿人选择的依据,遴选审稿人。主编在基于数据库学者影响力检索的基础上确定学者的学术诚信度和学术水平,最后确定稿件的取舍。在三校环节,以互联网的检索和黑马校对软件部分代替编辑校对,认真阅读黑马校对软件揭示的错误,利用其校对优势,共同完成文稿校对,同时编辑应提高自己的校对水平。
(二)勤于使用和维护网站
要改变传统媒体的线性工作方式,提高新媒体的应对素质,应从多方面、多角度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这是新时展的必然选择。依据期刊特征,选用合理的媒体融合技术,提高编辑人员自身的素质是关键。编辑人员要勤于补课,认真学习新知识,其中对网站的维护和利用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环节。传统期刊内容比较丰富,能够找准数字出版发展趋势,结合优质资源,与数字出版建立互补关系,发挥各自优势。因此,对网站的使用水平往往决定和表现编辑新媒体的素质及专业水平,是一个需要时时“经营”及提高的过程。如需要宣传的内容和新动态的,网站软硬件的维护和测试,基于大数据的作者、审稿人认定及信息的增补和统计,作者、审稿人的及时回复和学术社区主题的发起及主持,各种数据的汇总和归类以及在线使用这些资源,都是考验编辑耐心和细心的工作。可以说在新媒体形势下,作者读者获得网站的信息如投稿、订阅更加方便,反馈更加及时,而编辑的工作更加繁琐仔细。因此,用精细耕耘来形容对网站的维护工作是恰当的。
(三)落实栏目策划与选题策划的组稿活动
[分类号]G250.72
开源软件(Open Source Software)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成功应用到很多行业。开源思想、理念得到广泛认同。陆首群指出:自由/开源软件的发展,搞活了全球的软件产业,对重组软件产业提出挑战,同时也为中国软件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开源的产生和发展是IT行业的必然趋势,开源软件将对整个软件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国外对开源软件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应用上都达到一定高度,国内起步较晚。笔者利用文献计量法统计2000-2009年10年间我国开源软件研究领域发表的论文,以揭示10年来该领域研究发展轨迹、研究内容、学术成果及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得出研究热点与趋势。
1 文献计量分析
利用CNKI学术期刊、硕博论文、报纸、会议论文、年鉴等数据库,以“开源软件”为检索词,检索时间段为2000年至2009年6月,进行题名或关键词检索,经筛选后得到474篇与开源软件相关的文献。
1.1年度文献数量分布
年代分布分析反映出开源软件研究状况及发展速度,揭示研究热点时期,具体如表1所示:
论文年度数量分布呈现出明显的递增趋势和阶段性特征,可将国内开源软件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①初始阶段(2000-2002年):该阶段国内开源软件研究初露端倪,发文总数5篇,约占总数的1%。②稳步发展阶段(2003-2005年):该阶段研究论文的数量逐年稳步增加,处于上升阶段,占总量的20.7%,开源研究引起重视。③激增阶段(2006-2009年),论文数量激增,每年发文100篇以上(2009年只统计半年且考虑滞后性)。
1.2 论文期刊分布
发文量5篇以上(含5篇)的期刊共9种(其中・表示核心期刊),占总刊数的5.84%,共收录论文100篇,占论文总数的21.1%。载文期刊比较分散,核心期刊论文偏少,说明高质量论文不多。论文期刊分布如表2所示:
1.3 作者论文数量分布
作者总人数为519人,发文量最高的为华南师范大学奉国和与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陈智俐(含第二作者),各有4篇;发表3篇以上文章的共有9人(含第二作者),占总人数的1.7%,共发文29篇,占发文总量的8.2%。以上数据表明该领域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
1.4 主题分布
基于文献分析,对当前开源软件研究主题进行划分调整,依主题分成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其中基础理论研究细分为:开源社区、开源协议、开源商业模式、其他;应用研究分为:开源推动、教育、企业、图书馆、其他应用。按以上主题对所得的474篇文章进行主题归纳,得到开源软件论文主题分布如表3所示:
2 基本问题研究
2.1 开源社区
开源社区是推动开源不断发展的关键因素,很多学者指出开源程序员匮乏、开源文化、开源意识缺乏、参与度不高,影响了开源软件发展。谭佳佳对开源软件开发人员社区参与动机进行调查分析,系统研究开源软件开发人员持续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笔者认为,开源软件发展的重要标志为是否有成熟的开源社区,良好的开源社区环境有利于开源软件长足发展。
2.2 开源商业模式
奉国和归纳出8种开源商业模式,并指出数字图书馆建设可采纳的三种开源模式。钱磊指出中国开源软件商业运作存在两个严重问题:①依然按照传统商业软件的模式来运作开源软件,从国际开源社区那里免费地获取源代码,稍作修改后变成自己的产品,然后出售软件许可;②紧抱“自由软件”的陈旧概念,认为软件产品就应该“自由”(其实是免费)地使用,低估了软件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与全球正在积极推进的知识产权保护做法背道而驰。开源软件要发展,开源企业要生存,开源要成为软件行业的突破口,需要成功的商业模式。
2.3 开源协议
开放源代码软件是在著作权法下通过许可证体现的开放、自由和共享理念,它的法律基础是版权许可,研究开源软件首先应当分析各种开源软件的许可证模式。杨彬通过对比,分析开源软件与商业软件许可证的差别,总结开源软件许可证的发展现状和分类,分析开源软件许可证的法律性质,并对4种典型开源软件许可证进行评析。另外,秦明对一些开源软件知识产权问题进行了研究,车璐对开源软件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了研究,王广凤对开源与商业软件进行了对比,这些都从本质上是对开源协议的剖析。许可协议达几十种之多,各种协议存在差异,运用开源软件之前有必要理清其许可协议,以免引起不必要麻烦,各种协议的详细比较参见文献。
3 应用研究
3.1 应用推动分析
3.1.1 高校推动作用2004年7月中国成立开源软件推进联盟,宗旨是推动中国开源软件发展和应用;促进中日韩以及中国与全球关于开源运动的沟通、交流与合作;为促进全球开源运动做出贡献,开源软件推进联盟标志着国内开源软件应用开始走向有序。清华大学网络中心2007年的FLOSSWord项目通过网上问卷调查,得出结论之一是开源软件的发展需要以高校作为切入点,因为高等院校处于研发的最前沿,对于开源软件的态度最为开放。倪光南指出如果没有大批开源软件人才的支撑,开源软件在中国不可能有很大的发展,在中国的推广使用也会受到制约。在软件领域人才的作用比其他领域更为明显,所以应强调在高校加强开源软件的教学和应用。张文正指出了高校开展开源教育的重要性、意义以及应注意的问题,归纳出高校可参考的开源软件类别。作为知识创新重镇的高校有条件也有义务大力推广应用开源软件,为高校信息化建设和国内的开源软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文献分析表明,高校成为推动开源发展的主要阵地。
3.1.2 国家意志倾斜引导开源不只是少数技术人员的事情,也不是少数企业的事情,而是整个社会的事情。开源软件具有深刻的内涵,将给社会带来变革力量,向开源软件倾斜应该成为国家意志。
3.2 教育领域应用
3.2.1 学校信息化建设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各级各类学校都在积极构建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由于开源软件的巨大优势,已引起教育工作者关注,不断探索开源软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宋继华、唐伟系统归纳了基于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与邮件服务器、门户管理、桌面应用等开源软件构建数字校园的基本框架。刘颈总结出中小学从桌面应用到服务器应用可用的开源软件。很多文献涉及到运用开源软件Moodle构建教学管理平台,且为中小学教育带来的便利。目前中小学普遍存在资金短缺、信息人才匮乏、管
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开源软件可以帮助学校扭转这种不利局面,为学校新一轮发展带来强劲动力。
3.2.2 人才培养 很多学者探讨开源软件在大学及中小学中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探讨高校开设开源软件课程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很多建议与开展开源教育的思路。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开源软件在国内要发展,需要懂开源的人才,在中小学开始引导学生开源意识是可行和必要的。高校则是培养开源人才的重要阵地,在高校加强开源软件的教育对人才培养起着重要作用,所有这些无疑会促进中国软件业的发展。
3.3 中小企业应用
中小企业面临着资金、人才、管理信息化等一系列问题,开源软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中小企业解决上述难题。郝晨健等通过对中小企业信息系统软件平台的需求因素分析,提出选择开源软件构建企业信息系统软件平台的具体策略和选择流程。
3.4 数字图书馆应用
3.4.1 应用开源动因 开放源码思想的兴起和开放源码软件的蓬勃发展,给中国数字图书馆界提供了一个“低代价可持续发展”的机会、一个以高性价比产品获得重要竞争力的机会。数字图书馆建设中运用开源软件是图书馆建设可行的一种开发模式,可以节省经费开支,提高图书馆的创新能力。针对国内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情况,结合我国国情,应有效地选择、利用、本地化和再开发目前比较成熟的开放源码软件,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提高我国数字图书馆系统建设的层次和起点,加快其发展。
3.4.2 具体研究
・分析开源软件。张智雄归纳数字图书馆可用的几类开源软件:门户类、机构仓储类、内容管理类、知识发现与知识管理类、其他重要开源软件等;刘兰等对2007-2008年国外有关开源软件的研究历程进行述评,并花大量篇幅阐述国外开源软件在数字图书馆领域的应用情况,对于国内运用开源软件建设数字图书馆具有启示作用;阮莉萍。对国外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开源软件(Koha,PHPMyLibrary,PMB)进行介绍,并从基本技术特征、系统功能和技术服务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为开源软件在国内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建设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董丽、张首红等对Fedora、DSpace、Greenstone进行比较分析,为国内从事数字图书馆系统开发和设计的同行提供参考;毕强分析中国数字图书馆开源软件本地化现状及应用情况,并探讨开源软件在中国图书馆行业本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具体应用。唐兆琦、郑巧英利用Dspace构建学位论文提交与系统;林颖、张智雄利用Dspace构建中文机构仓储系统:叶鹰等提出以Dspace作为数字图书馆核心引擎的Lib2.0模型,综合资源、技术和服务管理讨论了基于Dspace构建Lib2.0的技术可能性和应用优越性;祝忠明等提出以Dspace为基础的一种自助提交和开放搜寻与聚集为主要手段的学科知识库建设框架;董丽等以Dspace为基础平台构建清华大学图书馆读者培训门户系统,提供用户身份的统一认证、不同身份读者的讲座预约、课程信息和课件的流程以及资源批量加载功能等。另外,有学者对OpenResolve、MRTG、Net~ow、RAKIM Linux+Qt/Embedded等构建图书馆应用系统作了探讨。国内数字图馆建设对机构仓储开源软件Dspace、Fedora等应用到了一定深度,在图书馆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将会有更多的开源软件应用到图书馆建设中,推动国内数字图书馆的发展。
3.5 其他应用
很多学者也研究开源软件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力负荷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开源软件应用呈现出多样性。
4 存在问题
李国杰指出中国开源存在的问题:①我国许多企业、大学与科研单位只把开源软件当作可免费获取的资源,对开源社区的贡献比较少,也不太重视开源软件的“游戏规则”;②有些单位在封闭的环境下从事对Linux内核的修改,甚至将开源软件变成违反GPL规则的闭源软件;③我国对如何利用和回馈开源软件社区了解不足;④在中国极少纯开源模式运作的软件公司;⑤电子政务、中小学远程教育等国家出资的项目还没有向开源软件倾斜,公共财政几乎还没有支持过开源社区;⑥国家应该加强对开源软件的重视,向开源软件倾斜应该成为国家意志。上述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开源软件在中国的发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深深思考。
5 研究热点与趋势
通过分析比较发现,国内开源领域研究热点与趋势主要集中在:
5.1 开源社区建设
加大开源社区建设,培育开源软件健康发展。社区里积聚着许多贡献者,他们开放软件源代码,把自己对各种开源软件的使用体验拿出来共享,共同讨论,为其他用户选择开源软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意见。这样共享的环境,与互联网创新且开放的精神相符合,社区是推动开源不断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国内的开源社区发展存在无序、动荡、无目标状态,表现出人气不足、人才缺乏、项目缺少、运行不稳定等缺点。支持发展开源社区是推动开源的基础工作,应该作为持续、长期的任务来做。国家应该从政策层面支持鼓励企业等团体从事开源社区建设,帮助开源社区持续健康发展;并将开源软件作为软件产业突破口,大力培育开源社区,促进开源软件良性发展。
5.2 开源商业模式探讨
开源软件要发展需要良好的商业模式,它不是免费软件,人们平常所理解的开源软件免费主要是指程序源代码免费,除此之外的技术支持、服务、培训是不免费的。“软件=程序+文档+支持+培训+专业服务”,如果将程序看成核心要素,而其他4个为要素,那么传统的商业软件主要靠核心要素谋取利润,但开源软件由于其特殊性,即源代码开放,任何人可以自由获取,此时利润主要来源于要素,通过要素的实施帮助企业获取利润。这个等式其实也表明开源软件的商业模式应该围绕要素开展。开源软件在过去20年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世界软件发展的格局,也是中国民族软件发展的一个契机。国内开源企业要发展,需要深入探讨适合本土的开源商业模式。只有这样,开源企业才能发展壮大,才能托起国家民族软件产业的大旗。目前国外有很多成功的开源商业模式,但国内还缺乏典型成功案例,使得开源企业或个人看不到成功的希望,不愿过多投入,花更多精力去研究。国内急需开发成功的开源商业模式,推动开源软件良性发展。
5.3 开源与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TP3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06-1299-04
Two Algorithms and Simulating of Random Sampling Model
YAO Jia
(Anhui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Hefei 230000, China)
Abstract: In scientific researching, quality inspection and the welfare lottery need to use random sampling algorithm without replacement, means the sampled unit does not put back the overall, units in the sample can only been sampled one time.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general computer program is serial computation, so can not produce more than one isolated samples. This paper designs two algorithms, can produce more than one different samples in one running process ,and does simulation test in different application environments by the JAVA language. Presents the algorithm thought, analyzes its complexity and scope of the application.
Key words: random sampling; pseudo random number; state marking; array; linked list; Issue of Joseph
随机抽样算法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系统、统计和科学应用中,用于那些不需要处理全部数据或者从时间和资源的角度考虑过于昂贵的场合[[1]]。
当调查对象数目巨大时,充分解每一个个体,非常困难。通常会让一部分样本来反映整体,由于不同个体存在差异,需要随机抽取样本,利用计算机平台进行随机抽样,可以避免各种因素的影响和人为干扰,保证调查结果的客观公正性。因此,随机抽样算法在社会调查和社会研究中应用较广泛[[2]]。
1 串行程序产生多个随机数执行过程
普通计算机程序为顺序执行,可利用java语言API 函数java.util.Random产生单个伪随机数,但无法同时产生多个互相独立的数值。如图1所示,为产生三个随机数的执行过程,每次执行相互独立,因此同一个数值会重复出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往往需要保证元素不会被重复抽取到,即不重复抽样,[Random1、Random2、Random3]两两不同,实现某次被抽到的元素不会被再次抽取[[3-4]]。
为实现这一目标,通常会采用的设计思路为状态标志,即定义一布尔型数组,赋值为全真或者全假,与采样元素一一对应,如采样元素被抽取,则其对应的状态标志元素发生改变,标记为已使用,在下次抽样过程中不会被重复抽取。另外一种常用的设计思路为,将已经抽取的元素从资源库中删除,实现不重复抽样。基于这两种设计思路,将分别设计论文抽检系统与彩票抽奖机,具体展示算法执行过程,并进行性能分析。
2 论文抽检系统设计
学位论文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研究生教育的总结性成果,集中反映了研究生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因此论文质量综合反映了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和质量。论文抽检系统,如图2所示,即从学位论文资源库中随机调取一定比例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分析,如是否存在抄袭,论文学术水准偏低等情况。利用计算机平台,可有效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使抽样结果客观公正[[5]]。
图2 论文抽检平台系统结构
设计一包含十篇学位论文的资源库进行算法模拟,随机从中抽取三篇。对每篇文献进行状态标记,如果已经被抽取则算法重复执行,寻找未被抽取文献。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文件1","文件2","文件3","文件4","文件5","文件6","文件7","文件8","文件9","文件10"
第一次执行random=1,文件1被抽取
"文件1","文件2","文件3","文件4","文件5","文件6","文件7","文件8","文件9","文件10"
第二次执行random=7,文件7被抽取
"文件1","文件2","文件3","文件4","文件5","文件6","文件7","文件8","文件9","文件10"
第三次执行random=7,文件7已经被抽取,算法重复执行
"文件1","文件2","文件3","文件4","文件5","文件6","文件7","文件8","文件9","文件10"
第四次执行random=1,文件1已经被抽取,算法重复执行
"文件1","文件2","文件3","文件4","文件5","文件6","文件7","文件8","文件9","文件10"
第五次执行random=9,文件9未被抽取,算法结束,输出随机抽取三篇文献
"文件1","文件2","文件3","文件4","文件5","文件6","文件7","文件8","文件9","文件10"
算法的执行过程为五次操作,其中第三次和第四次为重复抽取,算法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N为系统资源总数,在此仿真过程中N为10。该算法在执行过程中,虽然进行了重复操作,但良好保持了数据库中资源的完整性与次序,每次被抽取的文献仅进行了状态标记[[1]]。
3 筛除法随机抽样模型
约瑟夫问题(Issue of Joseph),有时也称为约瑟夫斯置换,是一个出现在计算机科学和数学中的问题。其通常算法模型为建立循环链表,称约瑟夫环(structure-Joseph),每间隔特定长度就将结点元素删除,直至剩下最后一个结点。以此为基础,形成筛除法随机抽样模型。
购买彩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当中一种娱乐性投资。10选3彩票系统,即在10个数字中,随机产生3个不同数字,单次中奖概率为[C310]。以此为模型,对筛除法随机抽样过程进行仿真。如图3所示,构造一个池,将所有数字标注于球上,放入池中,每次随机抽中一个,近似于“约瑟夫问题”,池中球逐次减少,算法执行过程中,不需要进行状态标记,且不会产生重复取样[[6-7]]。
图3 使用被抽取元素构造池
如图4所示,构造链表,每个节点存储一个不同数字的字符元素,头结点为空[[8][9]]。
图4 抽样元素链表
如图5所示,第一次执行r.nextInt(11)=3,(0为起始位,产生0-10的伪随机数,0位为链表头结点),抽中字符元素“03”,执行链表删除操作,并输出抽中元素,链表长度减少;
图5 第一次抽样操作
如图6所示,因链表长度减少,第二次执行r.nextInt(10)=6,(0为起始位,产生0-9的伪随机数,0位为链表头),抽中字符元素“07”,执行链表删除操作,同时输出抽中元素,链表长度继续减少;
图6 第二次抽样操作
如图7所示,因链表长度继续减少,第三次执行r.nextInt(9)=4,(0为起始位,产生0-8的伪随机数,0位为链表头),抽中字符元素“05”,执行链表删除操作,同时输出抽中元素,程序执行结束。
图7 第三次抽样操作
算法共执行三次操作,选出“03”、“07”、“05”三个元素。该算法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M)],M为抽取样本数,在此仿真过程中M为3[[1,10]]。
4 算法特点与性能分析
如图8所示,为状态标记法和筛除法两种随机抽样方式的计算时间复杂度对照,状态标记法的平均时间复杂性与资源库元素数量有关,与被抽样元素规模无关。筛除法的平均复杂性与被抽样元素规模相关,与资源库中样本数无关。
利用筛除法进行随机抽样,算法执行简洁,易于理解,方便编程实现,且平均时间复杂度明显优于状态标记法,但是在执行过程中,由于资源库中抽样元素被提取,资源库的完整性和数据存储次序被破坏。
5 结束语
筛除法和状态标记法是利用计算机平台实现不重复抽样的有效方式,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状态标记法抽样基于数组操作,能够在抽样过程中保持数据库的原始状态,适用于文献抽查、药品质量检验、工业产品质量抽检等多种领域。筛除法抽样基于链表实现,算法结构更紧凑,降低了计算时间复杂性,该算法执行中先建立数据资源库,数据提取完成后,资源库不再被重复使用,为一次性的操作,可应用于投资分析,风险评估,通信系统仿真中各种随机复杂噪声环境的构建等。
参考文献:
[1] 王军锋,贾建,申志伟.一种改进的随机抽样算法[J].电脑与信息技术,2006(2):63.
[2] 杨刚.简单随机抽样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许昌学院学报,2012(5):22-23.
[3] 寿涌毅.并行工程项目调度的组合随机抽样算法[J].浙江大学学报,2006(2):345.
[4] 寿涌毅.随机抽样算法在多项目调度中的应用[J].管理工程学报,2005(3):32.
[5] 贺相春.基于WebService的学位论文抽检系统设计与实现[J].软件导刊, 2012(11):46-49.
[6] 罗来鹏,刘二根.基于Apriori算法的彩票预测[J].决策参考,2007(3):48-49.
[7] 洪晶,柳炳祥,程功勋.一种基于Apriori算法的彩票数字组合数据挖掘[J].福建电脑,2005(9):92.
1.1 题名题名应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一般使用充分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短语,不使用具有主、谓、宾结构的完整语句,不使用标点。题名用词应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字符、代号等,也不宜将原形词和缩略语同时列出。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
1.2 作者署名 作者署名是文责自负和拥有知识产权的标志。作者应是:⑴ 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⑵ 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⑶ 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上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均需具备。作者姓名在题名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集体署名的文章应注明通讯作者。作者中若有外籍作者,应附其本人同意的书面材料。 论文决定刊用后,需要全部作者签署《论文专有使用权授权书》,将论文专有使用权授予中华医学会。
1.3 摘要 摘要是论文的高度概括、凝练、微型化,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论著需附中、英文摘要。 作用:让读者了解文章; 代替阅读全文; 便于制作二次文献及收入数据库。 格式:结构式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及结论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 写摘要应着重反映新内容和作者特别强调的观点,力戒空泛,应列出必要的资料和数据,并有明确的结论。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中文摘要可简略些(250字左右),英文摘要应稍详细一些(400个实词左右)。 英文摘要前需列出英文题名、作者姓名、第一作者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和国名。 有通讯作者时,应注明通讯作者的姓名、单位名称和邮政编码。
1.4 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便于作文献索引、检索和阅读而选取的能反映文章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每篇论文选取2 ~ 5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尽量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印的Medical Subject Headings(MeSH)中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关键词应从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编写的《中医药主题词表》中选取。未被词表收录的词(自由词)必要时也可以作为关键词使用。要注意首标词的选用,首标词应反映全文最主要的内容。
1.5 前言 概述研究的背景、目的、研究思路、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预期结果和意义等。仅需列出切题的参考文献,无须进行文献综述。不要涉及本研究中的数据或结论。不要与摘要雷同。一般不超过250字。比较短的论文可以只用小段文字起前言作用。
1.6 方法 应详细描述研究对象(人或实验动物,包括对照组)的选择及其基本情况,以及研究所采用的材料和方法。这部分的描述以使读者能进行重复为度。
1.6.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病人,需注明病例和对照者来源、选择标准及一般情况等。研究对象为实验动物,需注明动物的名称、种系、等级、数量、来源、性别、年龄、体重、饲养条件和健康状况等。
1.6.2 药品、试剂:使用化学名,并注明剂量、单位、纯度、批号、生产单位和生产时间。
1.6.3 仪器 、设备:应注明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单位、精密度或误差范围。无须描述其工作原理。
1.6.4 研究设计:应交代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应交代是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属于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抑或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受试对象的纳入和剔除标准等。应围绕“重复、随机、对照、均衡”四个基本原则作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1.6.5研究方法:个人创造的方法应详细说明“方法”的细节,以备他人重复。改进的方法应详述改进之处,并以引用文献的方式给出原方法的出处。原封不动地使用他人方法,应以引用文献的方式给出方法的出处,无须展开描述。
1.6.6 统计学处理:说明统计学方法及其选择依据。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一律用斜体。
1.6.7 伦理学描述:临床试验研究,应说明试验程序是否经所在单位或地区伦理学相关机构的批准,研究对象是否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7 结果 报告研究的结果,不应简单地罗列研究过程中得到的各种原始材料和数据,而必须将其归纳分析,进行必要的统计学处理,得出相应的结论,然后用文字和各种图表表达出来。结果的叙述应实事求是,简洁明了,数据准确,层次清楚,合乎逻辑,不能有任何虚假或含混不清,不应与讨论内容混淆。
1.8 讨论 讨论强调新的和重要的内容,以及从中得出的结论,包括发现的意义及其限度,及对进一步研究的启示。研究工作尚未完成不要声称并暗示工作的优先权。如果不能导出结论,也可以进行必要的讨论,提出建议、设想、改进的意见或待解决的问题等。应将研究结果与其他有关的研究相联系,并将本研究的结论与目的相关联。不必重述已在前言、结果部分详述过的资料或数据,和过去文献已报道的内容。
1.9 图 图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图的内容不要与文字、表格重复。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匹配。线条图要求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图高度与宽度的比例一般掌握在5∶7左右。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层次分明,反差适中,没有杂乱的背景。病理显微照片应标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实物照片涉及尺寸者应附有表示目的物尺寸大小的标度。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引用已发表的图须注明出处,并附版权所有者同意使用该图的书面材料。图中的量、单位、符号、缩略语等须与正文一致。
1.10 表制表的基本要求是重点突出,简单明了;主谓分明,层次清楚;结构完整,有自明性。表的内容不要与文字、插图重复。表中的量、单位、符号、缩略语等须与正文一致。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一律使用三线表。
1.11 名词术语 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最新版本和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不应使用商品名。 冠以外国人名的体征、病名、试验、综合征等,人名可以用中译文,但人名后不加“氏”(单字名除外,例如福氏杆菌);也可以用外文,但人名后不加“’s”。 缩略语:文题中一般不用缩略语。在摘要及正文中首次出现缩略语时应给出其中文全称。缩略语应尽量少用,一般不宜超过5个,不超过4个汉字的名词不使用缩略语,以免影响文章的可读性。
1.12 计量单位 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出版)。
1.13 数字用法 数字的使用,执行《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年出版〕。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
1.13 志谢 志谢用于对参与部分工作、提供技术性帮助、提供工作方便、给予指导但尚达不到作者资格者,以及提供资助的团体或个人表示感谢。文字力求简练,评价得当。原则上应征得被感谢人的书面同意后,方可提名感谢。
1.14 参考文献 列出参考文献的目的,主要是说明研究所借鉴的科学依据的出处,以供读者查阅参考;减少对前人文献的复述,以节省篇幅;同时,也是对他人成果和著作权的尊重。因此,应以严肃的科学态度对待。除了会议消息报道等简讯外,一般每篇论文均应有参考文献。论文所列参考文献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原著的,而不应是转引他人的。应选择近年的文献,除非必要,一般不宜引用10年以前的文献。应注意引用国内的文献,使读者了解国内的有关进展,且易于查找。由于参考文献的格式较严,项目较多,稍不注意即出现差错,使读者难以查找,因此必须认真核对原著,对作者姓名、刊名、年份、页码等,尤应注意准确。参考文献中的作者列出第1~3名,超过3名时,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
1.15 脚注 脚注常用于注明作者工作单位、邮政编码、基金资助项目等。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应在文章首页地脚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注明项目编号。基金项目名称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可按级别依次列出。
2 初稿的审查
2.1 要注意布局结构。“四段式”的各部分都要妥善安排,既要明确分工,避免重复,又要互相配合,防止遗漏。“四段式”是基本结构,但应根据论文的具体内容,作灵活的处理。每篇论文一般均分为几个部分、若干层次,分别冠以适当的小标题。标题不可过多。同层次标题之间,内容要有联系,体例应统一。全文的标题要相对均衡。
2.2 行文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条理清晰,详略得当。不应过多地插入枝节问题,罗列一大堆资料和数据,以致扰乱甚至淹没了主题。材料和方法部分,要着重介绍有关保证科学性和提供重复验证的必要信息。评价实验结果、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等,一定要说明其标准。在结果分析中,绝不要无选择地罗列所有资料和数据,但要详述有意义的结果,包括正面的、阳性的结果和反面的、阴性的结果,有时后者更为重要。讨论部分要善于运用自己的资料,阐述自己的观点,以观点统率材料,夹叙夹议,最能引人入胜。临床论文尤其应该用自己的病例统计数据和个案来进行论证。
2.3 要善于将图表与文字配合使用。三者内容不应该重复。核对图表在文内是否按序标引。
2.4 要正确运用语法和修辞。科技文章不同于文艺作品,不要求辞藻华丽,形象动人,而要求准确、简洁、通顺、合乎语法和修辞。
2.5 要重视规范化和标准化。注意医学名词、简化汉字、计量单位、标点、符号和数字使用的规范化,第一次使用缩略语时是否写出全称,核对参考文献是否按序标引以及著录格式是否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