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与口才课程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3-02-28 15:59:1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演讲与口才课程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演讲与口才课程总结

篇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1-0243-02

演讲口才是一门与人沟通的艺术,注重信息的双向互动,主要包括命题演讲、即兴演讲和论辩演讲三种形式,并且能够直接体现演讲者的心理素质、思维水平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的能力。高职院校重视“演讲与口才”课程的开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能够适应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随着近年来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对高职院校中“演讲与口才”课程训练模式的分析和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演讲与口才”课程的教学现状

高职院校的主要教育目标是培养技术型人才,使学生具备必要的理论基础后更加侧重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以满足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交流能力及合作共事的能力是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之一,所以“演讲与口才”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广泛设置的课程。但实际“演讲与口才”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与学生能力的发展要求不相符等问题,导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有效发挥,参与“演讲与口才”教学的积极性也不高。

二、高职“演讲与口才”课程的“五结合”训练模式

1.教学与学生的心理训练相结合。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进行正式演讲的机会较少,且缺乏针对性的口才训练和专业的交际技巧指导,造成许多学生当众演讲或者公开讲话时易产生恐惧及焦虑心理。因此,高职教师开展“演讲与口才”教学时需要注意将教学与学生的心理训练相结合,以便帮助学生消除公开演讲的心理障碍。具体表现为: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时教师可以首先提供一个演讲主题,并引导学生与各自的同桌一对一交流练习;然后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接着学生轮流上台发言说明对主题的看法,若课堂教学时间不足,则可使学生分批于每次进行“演讲与口才”教学前几分钟完成,以确保每位学生均有上台发言的机会;学生发言结束后其他学生可针对内容提出问题或者其他观点,并通过共同讨论解决疑问。教师通过这种听众由少到多的方式使学生进入由易到难的训练阶段,能够有效缓解学生的紧张心理,从而增强学生开口表达的信心。

2.教学与学生的思维训练相结合。在日常交际活动中,口语表达的过程能够体现说话人大脑的思维过程,而思维能力的发展则对口才水平有直接影响。因而教师在实施“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时,需要在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基础上继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具体表现为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和应变思维的能力,以达到促进学生演讲与口才水平提高的目标。(1)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指利用直观形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与感受、体验等人体主观性情感密切相关。在高职院校的“演讲与口才”课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借助具体事物形象、运用典型化事例或者想象的方式以增加演讲内容的趣味性。以“形容人的相貌”话题为例,学生可以采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沧桑集于一脸”、“长得比较朴素”或“我不是不美,我只是美得不明显”等带有幽默性质的语句,这不仅可以增强演讲内容的生动性,而且有利于激发听众的兴趣。(2)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指借助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形式,理性地认识客观世界并掌握事物客观发展规律的一种思维方式,在“演讲与口才”课程训练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口语表达的清晰性与条理性。以“食品安全”演讲话题为例,教师开展“演讲与口才”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路组织表达语言,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即学生可以按照食品安全的定义(是什么)、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为什么)和保障食品安全的措施(怎么做)方向进行逻辑思考,然后准备演讲内容。(3)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又称为求异思维,是指大脑思维从不同方向思考寻求问题答案,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的特点。高职教师在实施“演讲与口才”课程的教学时,若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则有助于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进而发掘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增加演讲内容的创新性。具体表现为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提出诸如“列举十种以上有腿但不会走的东西”、“尽可能说出砖块的作用”等思考类问题,以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从而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4)应变思维。应变思维是实践活动中运用较广泛的重要思维方法,并根据具体条件进行定量分析使得各方关系得到协调。学生进行演讲时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发事件,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容易丧失演讲节奏感,进而出现忘词、不知所措等状况。注重培养学生的应变思维能力有助于化解遇到的意外困境,从而保证演讲的顺利完成。在培养学生演讲与口才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情境设置等方法引导学生训练应用思维的能力。

3.教学与学生的语言训练相结合。语言是传达信息与表达思想的载体,良好的语言能力有助于演讲者口语表达的顺利性。因此,高职教师在实施“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时,需要注重将教学与学生的语言训练相结合,从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两个方面入手,以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从而进一步促使学生演讲与口才水平的提升。(1)有声语言。教师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应该扩大学生的基本词汇量,以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方式。同时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使用词句准确性的训练,以减少词不达意现象的发生,高职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的语言文采能力进行强化训练,例如可以组织学生举行熟记古诗词的竞赛活动或者对文章进行续写、改写、扩写以及缩写的应用训练。(2)无声语言。无声语言是有声语言的重要补充,同样具有沟通交流的作用,无声语言中如眼神、表情、手势等对演讲者的形象以及演讲效果有重要影响。高职教师在开展“演讲与口才”的课程教学时应该向学生教授相关的礼仪知识。通过无声语言与有声语言的配合,能够提高学生演讲与口才能力的整体效果。

4.教学与学生的课外活动相结合。高职中的“演讲与口才”课程虽然具有一定开放性,但是仍然受到一些特定因素如课时限制、课程计划或者教学环境的影响,所以存在着局限性。因为“演讲与口才”也是实践性较强的科目,所以高职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实践能力。结束学校课堂教学后,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延伸拓展,以提高演讲的实践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班级或者学校举办的演讲、辩论以及朗诵等与口才相关的活动;或可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开设专题讲座;或者帮助学生修改演讲稿等对学生进行课外指导。通过“演讲与口才”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共同训练,有利于学生口才能力的增强。

5.教学与学生的实训岗位相结合。高职教育主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目标,因而院校开设的“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内容应该与学生的实训岗位要求相结合。高职院校的“演讲与口才”教师可以先对岗位的能力需要进行调研,然后有针对性地将岗位实际需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以提高学生口才的综合实践能力。另外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当前的教育模式主要为“2+1”,即学生在校学习两年理论知识后,需在校外实习一年。而教师向学生教授理论知识的目的在于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学生接触实训岗位后可能会遇到新的口语交际难题,所以教师应该保持和学生的联系,以便在学生需要时提供有利指导。

三、高职“演讲与口才”课“五结合”训练模式注意的问题

1.教学前做好准备。课前准备是学校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由于本文提出的“五结合”训练模式具有开放性,因此学生可能会在教学过程中提出各种问题或者出现各种突况,所以高职教师在开展“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前,应该做到充分分析教材和学生学情,做好课前准备,从而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利条件。

2.教学中内容实用。“演讲与口才”课程中的训练任务应该注意与企业提供的岗位需要达成一致,教师可以将实际岗位的要求转化为适应高职院校教学的内容,然后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充实整合原有的知识体系。这既能体现“演讲与口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又能适应高职院校设置的“演讲与口才”课程目标。

3.教学后及时总结。“演讲与口才”课程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所以教学内容完成后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共同进行课堂总结,分析学习成效并肯定学习成果,同时归纳演讲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内化所学知识点。此外,引导学生进行互相评价,可以使学生交流演讲经验,取长补短,从而更好地把握演讲要求,逐渐养成良好的演讲习惯。

4.教学后实践巩固。“演讲与口才”中真诚的感情流露需要以相关经历和体验为基础,学生才能更好地通过口语表达思想情感。因而高职院校和教师除重视“演讲与口才”的课堂教学外,还应安排学生进入企业锻炼实践能力以增加生活阅历,巩固“演讲与口才”课堂所学的交流技巧。

篇2

二、科学构建实践教学模式

发音实训、态势语言实训、情境应用实训等三方面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训练、鉴赏、实践三个层次进行操作。“训练”主要包括普通话正音训练、朗诵训练、演讲训练。普通话正音训练包括七个部分,分别为唇形舌位训练、吐字归音训练、气息控制训练、共鸣控制训练、声音弹性训练、用声与嗓音保护训练,重点是唇形舌位训练、吐字归音训练。在实训时教师可以根据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进行正音训练,还可以根据方言与普通话在发音、语言、语法等方面的差别,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普通话纠音训练,培养其正确运用普通话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鉴赏”主要是通过欣赏范文朗诵音频和视频,从中了解并掌握诵读的技巧;通过欣赏著名演讲文稿与名人演讲音频、视频,从中体味演讲的感染力与魅力,掌握演讲内容的编排和态势语言的运用;通过实地观看论辩赛或者欣赏辩论赛视频,从中感悟思辨的力量与团队协作的精神,培养流畅练达的语言表达能力、大方自信的礼仪风度以及敏捷机敏的思辨能力。“实践”是指结合学生生活和工作实际,创设仿真的情境,如组织模拟招聘会、辩论赛等活动。口才表达在学生求职阶段发挥着极大作用,所以模拟招聘会既是锻炼学生面试口才的机会,更是学生走上社会前的预演,实训内容可包括面试阶段自我介绍实训、面试阶段回答面试官问题阶段、面试阶段礼仪礼貌实训等。在实训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面对面试问题的应变能力,提高其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素质、礼仪修养等方面的提升。

三、努力拓展实践教学空间

演讲与口才不应囿于几十平米教室和几十分钟的课堂,教师应为学生搭建与社会、与实际生活联系更加紧密的实践教学平台。在演讲与口才的实践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走出去”,进行实地口才实践。如谈判口才的实践教学环节可让学生亲临二手车市场、购物、租房、产品促销会等简单商务活动,让学生观摩或参与报价、讨价还价、磋商较量的过程。现今的大学生多数为90后,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和不轻易服输的信念,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参与各级各类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辩论赛等竞技性口才实践,在提高口语表达技能的同时,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毕业季的招聘会既是学生谋职应聘的舞台,也是他们磨练口才的机会,教师可带领学生亲临招聘会,将招聘会现场作为学生的口才实训场地,使学生在成功中积累经验,在失败的沮丧中总结教训。此外,大四的实习是实践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在实习中不仅锻炼了行业口才能力,还锻炼了社交口才能力,而且实习过程没有教师全程参与和现场指导,所以更加能够检验学生对于知识和技能独立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篇3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3c-0131-02

语言是人类思维和表达的工具,是人与人之间相互进行思想感情交流的必要手段,可以说,语言能力是人们最重要的一种交际能力。当前,人们之间的交往交流越来越密切,拥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已经成为了一个人在工作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拥有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是今后成功踏入职场的重要条件。正因如此,各高职院校开设了演讲与口才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与人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一、高职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看,演讲与口才课程还存在着课程不受重视、教学内容繁多、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老化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课程不受重视。首先,从学校层面分析,高职院校开设演讲与口才课程的历史不算短,但由于受传统观念和社会上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演讲与口才课程在很多高职院校中的地位普遍较低而且不稳固,甚至有时候处于被随时削减课时的边缘地位。因为很多人认为说话是非常简单的事情,毕竟大家都是大学生了,不再需要再开设口才课,而只需要学好专业课。其次,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演讲与口才课程不是专业课,学不学、学好学坏都无所谓,甚至还有很多学生会觉得选修该课程就似乎表明自己的口才要比别的同学差。这些问题都导致该课程在很多高职院校不受重视。

(二)师资力量亟须提高。师资力量是教育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着领军作用,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依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作保障。但在很多高职院校演讲与口才课程的实际教学中,很多授课教师自身未曾系统学习过这方面的知识,而且多数教师大学毕业后就直接到学校担任该门课的教师,缺乏在社会上相关企事业单位的任职实践经历,缺乏实战工作经验,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往往理论知识很丰富,但在把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时就存在着较多问题。

(三)班级人数多,教学环境不理想。为了节约教学成本,演讲与口才课程的教学往往采用自然班或选修班的形式进行授课,但每班学生人数一般不会少于三四十人,多则甚至五六十人。教学班学生人数太多导致课堂教学秩序难以有效管理,加之学时有限,教学课堂实践训练活动环节也很难有效开展,从而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教学场所方面,基本都是在教室上课,最多是多媒体教室,缺乏一些像演讲训练厅等专门的训练场所,所以对表情和态势语的训练就会缺乏针对性,而这也往往是很多学生讲话时的一个薄弱环节。在西方,如美国的很多大学都有大演讲厅、中演讲厅、小演讲厅,可以让学生去那里练声音和手势等,从而有效提高语言表达的水平。

(四)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有时候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教学结果的成败。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演讲与口才课教学方法还比较落后单一,有的甚至还采取一张黑板、一张嘴、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甚至仍有不少教师采用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老师在课堂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在下面听,实际上对于有效提高学生的口才效果并不好。

(五)考核方式与课程性质脱节。演讲与口才课程一般传统的考核方式是30%的平时成绩加70%的期末卷面成绩。这样的考核方式无法凸显出演讲与口才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也难以体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究竟怎么样,很多学生在考前几天突击进行“死记硬背”一轮也能考出好成绩,但其实际的语言表达能力却并无实质改变。

二、高职演讲与口才课程改革策略

拥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工作中善于应对,对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也是今后成功踏人职场的重要条件。因此,演讲与口才课不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它是一门重要性不逊于专业课程的素质教育课程。

(一)加强师资建设。培养合格优秀的人才,必须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作保障。教师队伍水平对相关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因素,培养和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的演讲与口才教师队伍,是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培养一流人才的基本保证。

针对高职院校演讲与口才课程的授课教师大多是中文等专业毕业,同时缺乏相应的企事业单位实践工作经验这一事实,可以加大该门课程教师培养与培训的工作力度。一是轮流安排该门课任课教师去行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进行一两年的顶岗实习,让他们真正深入了解企事业单位不同人之间沟通交流的口语特点,以有效改善他们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二是每年有计划地安排现有的教师参加国内外进修和相关学术会议,与其他高等院校教师交流经验等。三是多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调研、座谈、走访等,了解社会上不同单位不同岗位对学生口才的具体要求等,从而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减少班级人数,改善教学环境。根据口语课的教学特点,演讲与口才课的班级规模应该安排在20~30人,这样才能有效保证课堂教学进行正常训练,从而真正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训练活动中来,在训练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另外,在教学环境上要增加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设置一些专门的训练场所,比如设置演讲训练厅,让学生有条件针对性地对自己演讲或讲话时的眼神、表情和手势等态势语言进行专门训练,从而提高其语言表达艺术的综合才能。

(三)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演讲与口才课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以往的“填鸭式”和“三步法”等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很难达到这个目的。要想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使用的以下几种教学方法还是比较可行的:

1 三分钟演讲训练法。坚持进行课前3分钟演讲,开学第一次课把课前3分钟演讲的作业布置落实下去,按学号或抽签顺序,每次安排三名学生走上讲台进行3分钟演讲,然后抽签选取下面在座的学生对这三位同学的演讲进行点评,最后老师再进行总结点评。通过课前3分钟演讲训练把口才练习落实在实处,以此培养学生的胆量和在公开场合的口语表达能力。

2 情境式教学法。根据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在教学中精心选择设计一些符合学生生活或工作实际的生活情境、活动情境、社会情境等,采用角色扮演、情景剧表演、模仿秀等多种教学方法,创设人人敢说、人人愿说、人人会说的语言环境,训练学生们在大众面前的语言表达能力。情境教学法的使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口才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活动中学会口才表达的相关技能。

篇4

1、自我暗示:每天清晨默念10遍我一定要最大胆的发言,我一定要最大省的说话。我一定行!

2、想想训练:至少五分钟想象自己在公众场合成功的讲话。

3、至少5分钟在镜前学习微笑,展示自己的手势及形态。

二、口才锻炼

1、每天至少10分钟深呼吸训练。

2、抓住一切机会讲话、锻炼口才。

每天至少与5个人有意识的交流思想。

每天训练自己三分钟演讲。

每天给亲人、同事至少讲一个完整的故事或完整的叙述一件事。

三、辅助锻炼

1、每天至少20分钟阅读励志书籍或口才书籍,培养自己积极心态,学习一些技巧。

2、每天放声大笑10次,乐观面对生活,放松情绪。

3、训练接受他人的视线、目光,培养自信和观察力。

4、培养微笑的习惯,要笑得灿烂、真诚、锻炼亲和力。

5、学会检讨,每天总结得与失,写心得体会。每周要全面总结成效及不足,并确定下周的目标。

突破口才的方法02:口才训练的几个要点【逻辑清晰三段论】

清晰的逻辑对于优秀的演讲同样重要。演讲的逻辑在整体上体现在演讲的结构大纲上。

我最常用,并且发现简洁有效的就是经典的议论文三段论。第一部分结构,开场点题介绍背景,简言是指开门见山,也可以是提出问题;第二部分,组织内容对开题观点进行逻辑支撑和阐述说理,也就是摆事实讲道理,也可以是解决问题;最后一部分,总结全篇升华主题,强调愿望和结束演讲。

【语言艺术】

带着有力的思想,通过三段论讲解你的小故事,能否就真正引人入胜呢?这个时候就需要语言艺术了。这方面有大量的专业课程以及大家语文中都学到了不少。

这里就提几个常用的方式:1)自问自答:引发听众思考,这里一定要质问令人反省和触动的问题,问题有冲击力和代表性,然后在听众还在思考时,你坚定陈述答案;2)重要观点的特别强调:对于特别重大和重要的观点,我在演讲时会特别直白表达,说某某个观点非常重要,以及为什么和对什么重要。;3)排比句的运用:这种修辞很鼓励用于思想的表达和演讲中的华彩展现,或者一个漂亮的令人影响深刻的有力结尾。

【话音控制】

我们的演讲是通过说话演绎的,因此动听的、浑厚的、清晰的、富有磁性的声场,在阐述你的思想时将感染和鼓励听众。尽管不是每个人都有优质的声线,但是,重要的是,请记住话为心声,如果你的思想是诚恳的,你的演讲是真挚的,从你的心底都发出这些坚定的信号,就一定能够感染听众。大家可以找找马丁路德金的《I have a dream》,绝对魅力和宗教般感召。有关话音控制,然而从常规的话音控制技巧上,可以遵守一个基本的准则:越重要的内容,话音越要传递控制力,同时可以一字一顿地表达观点。只要你足够诚挚和用心,听众能够感觉到。另外练习朗诵能够很好改善语言和声音控制能力。这里总结的一句话:用心诚挚地演说演绎!

【肢体感染】

如果大家看过列宁的演讲等等,他们都会大方舞动手臂,强化演讲力量。这方面因个人风格差异会很大。基本的建议是如果动用肢体感染,动作要大方自如、从容、发自内心,展现你的风采即可。

【眼神接触】

篇5

学院定位为应用型本科之后,“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也已经进行了好几年,不论是教改成果还是教改实践都取得了不少成果,尤其教学内容的改革完全颠覆了传统大学语文的模式:由传统的人文文学教学改革为三大板块:应用写作、实用口才、文学欣赏;但一直苦于课时少、内容多,倘若机械地将写作与口才两个板块的内容分开来讲,不但课时解决了不了教学内容众多的麻烦,而且也割裂了两者之间关联,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笔者结合多年的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引入了“模块化”教学,将应用写作和实用口才中一些相关联的内容,有机地组成若干个模块,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一、模块划分组合

按照教学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按照不同的专题,将其分为沟通模块、日常文书模块、演讲模块、专业模块、求职模块、事务文书模块等六大模块:沟通模块――社交口才、申请书、报告、请示、批复、函的写作等;日常文书模块――通知、启事、海报、声明等写作;演讲模块――演讲稿、述职报告、演讲口才、辩论口才、欢迎词(欢送词);事物文书模块――计划、活动策划书、总结、调查报告的写作等;专业模块――营销口才、经济合同、市场调查报告、产品说明书、广告文案写作等;求职模块――求职信(自荐信)、求职简历、自我介绍(自荐)、求职面试口才。每个模块侧重突出一个主题,例如求职模块,主要围绕大学生求职工作展开,从求职写作和面试口才两方面进行教学,这样既加深了两板块内容之间的联系,也让学生深刻意识到语文的应用性,并懂得具体如何运用。

二、实施方法

1、注重专业特色。教师应该根据不同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侧重不同的授课内容,注重其专业特色。比如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在应用写作方面就侧重市场调查报告、广告文案、经济合同等文书的写作,而在口才方面则侧重社交口才、营销口才等内容;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写作方面侧重行政公文、事务文书的写作,口才方面侧重于社交口才、谈判口才的训练。对于理工科的学生,写作方面则侧重培养其日常文书、事务文书、市场调查报告、招投标书等的写作能力,在口才方面着重训练表达的条理性、表达能重点突出和一般沟通能力即可。教师只有认真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来设置教学内容,才能将基础课与专业培养目标挂起钩来。

2、着重培养实践能力。要体现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必须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因此需要教师改变教学策略,依教学条件,为学生创建活动平台,让他们很快将课堂所学的理论应用到具体实践中去。例如,在市场营销专业“营销模块”的教学时,设计营销任务,让学生事先去进行市场调查,针对市场调查写出市场调查报告、营销策划等文书,在此基础上设计一场商务洽谈,使学生分角色坐到洽谈会议上,真正进行一次协商谈判,将双方协商的结果形成书面文字――经济合同;最后分小组进行模拟营销。整个教学过程衔接紧密,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写作能力。

再例如,在所有专业学生都要学习的“求职”这一模块,由老师先讲授求职信、求职简历的写作方法基础知识,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写一份求职信,再由教师讲授自我介绍(自荐)、面试口才,最后由师生策划组织一次现场模拟招聘,让求职信、简历写得和制作得优秀的的学生做求职者,安排其他学生作为招聘方,事先设计好面试环节、面试场景、面试问题等;教师拟好评分标准和评分细则,再请部分学生充当评委,为面试学生打分。这样既进行了“求职信、求职简历”两个文种的写作,也训练了学生面试口才表达技巧,一举两得。

3、强调课堂互动。这样,如此模块化教学充分调动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关联内容之间、相关文种之间、理论实践之间、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促使师生共同积极参与、认真实践,这样既锻炼了学生们的胆量也让他们在紧张竞争愉悦的氛围中提升语文应用能力。

三、教师的作用

这样,模块化教学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里,不再只做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整个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用型本科注重应用能力与职业技能,教师就要尽量压缩理论知识的讲授,只求“够用”,并且将理论教学渗透到实践过程中,通过组织开展具体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做、及时进行应用和反思。自然,这样任课教师自身也面临很大挑战,首先自己要拓宽视野,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在授课课程方面做到“精”,且在其它学科方面还要做到“博”,只有这样,才能灵活地根据各专业和实际情况及时组合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才能高屋建瓴,更好指导和引导学生。

[参考文献]

[1] 王春华.大学语文应当注重应用性[J] 教育与职业,2009(08).

[2] 张琦 中职语文主题式模块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田.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 (19).

[3] 王继红 大学语文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研究 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4月.

[4] 余亚森 关于大学语文课程定位的几点思考 文学教学研究 2007(04).

篇6

为了改变这样的教学现状,应当进行教学改革。

2 如何对高职院校《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2.1 完善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比较重视对学生技能技术的培训。高职院校学生注重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这是无可厚非的。但作为一个现代人,如何在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基础上,拥有一副好口才更是不可或缺的。鉴于学生口语表达水平的参差不齐,教师在讲授《演讲与口才》课程时,应该首先对有声语言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使学生系统性地了解语言学的基础知识,这可以为学生后期的语言实践训练打下基础。其次可以特别关注态势语言的表达,巧妙地利用态势语达到妙趣横生的效果,还能对讲话者所讲内容有一定的补充强调、调控节奏的作用,使讲话者与受众进行更深的交流。另外,教学内容应当按模块划分,教学目标才能更加明确而清晰。除了对传统章节如朗读、朗诵、演讲、辩论等内容进行讲授,还可以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需求,增加求职、公关、谈判、营销及主持等多种口才知识,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在他们进入社会前打下一个坚实的口语基础,提高高职学生的沟通交际、组织协调方面的能力,使教授内容更加符合当今高职学生的学习目标。

2.2 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完善传统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和“填鸭式”灌输教学的模式。针对不同的学习模块和章节内容,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供学生更多练习机会,并开展情境体验式教学和案例分析教学,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在练习与分析中更好做到有的放矢。例如,针对朗读、朗诵、演讲等章节的学习,首先可让学生采用速读的方式来练习。速度法的训练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口齿伶俐,语音准确,吐字清晰。刚开始读的时候速度可慢一点,逐次加快,最终达到所能达到的最快速度。注意读的过程中不要停顿,字词读准确,吐字要清晰,要尽可能把每个字音都完整的发出来;其次,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进行声情并茂的表达,这样的方式既可以培养表达能力也可以培养记忆能力;针对辩论、求职、谈判及主持等章节的学习,可进行情境体验式教学,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课上开展辩论会、模拟招聘、模拟商务谈判等实践练习,情境式教学法将言、行、情融为一体,使学生体验更丰富更全面,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针对公关、营销及主持等章节的学习,可采用案例分析法教学,给学生一些正面或反面材料,学生分小组进行分析和讨论,充分发挥团队优势,得出更加全面的结论,锻炼学生的分析判断和表达能力,同时避免日后自己发生类似的错误。

2.3 优化教学手段

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就要不断优化教学手段。教师要改进“一本书、几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准备丰富的课件资料,各个章节的学习都可准备相应的视频音频资料。如朗读朗诵可配合音乐来渲染情境,进行配乐诗朗诵的欣赏与练习;公关、营销及主持等章节可准备相关内容视频,让学生进行观摩和分析,比单纯分析纸质材料的教学方式更有立体感;演讲、辩论、求职等章节可利用摄像教学的手段,将学生课堂练习摄录下来,进行回放,不断总结升华提高。教师应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扩充教学信息量,增强教学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4 改革考核方式

篇7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004-01

《演讲与口才》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工具课程。这门课程,除了让学生了解掌握演讲与口才的基本理论外,还要让学生在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熟练运用这个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切实让语言成为学生顺利就业、服务社会的有力工具,成为创建和谐社会的有力工具。

一、教会学生正确分析谈论国家大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高职《演讲与口才》课程的首要任务

笔者认为,高职的《演讲与口才》课程不仅仅要教会学生说普通话、演讲与即兴演讲的技巧、主持的技巧、辩论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正确分析谈论国家大事,判断出生活中的假恶丑和真善美,提高思想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在讲授黄金三点论使用技巧时,我举例分析后,让学生仿照谈论社会热点问题。如经济社会学习雷锋还有没有意义?怎样认识大学生就业问题?怎样看房价上涨问题?怎样看油价上下浮动问题?怎样看阶梯式水价和电价调整问题?怎样解决城市机动车增长速度过快造成交通拥挤问题等。

一名学生在谈到“2013年上半年,朝鲜半岛紧张局势的影响”这一问题时,在老师的点拨下,用从小到大的方法总结了三点:“第一,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对中国创建和谐社会有影响;第二,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对亚洲周边国家有影响,各国为了保障国家的安全,暗自展开军备竞赛;第三,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对世界和平有影响。一些国家为了各自利益,纷纷备战,容易引发世界大战。所以,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对中国、对亚州以及对世界和平都有很大的影响。”

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认识,学生认为“第一,放弃大学毕业一定要坐办公室办公的思想,不要期望值太高,做好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第二,近年来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想一步到位找到一个理想工作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因此要先就业积累工作经验,然后再择业作出成绩。第三,先就业,后择业,然后才能在这基础上再创业,发挥专业优势,在竞争中获胜。”

二、教会学生巧妙解决校园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方法,是高职《演讲与口才》课程要完成的另一个重要任务

高职校园中,染发的学生不在少数。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识让学生讨论这个问题。最后,同学们得出一致的结论:大学生不应该染发。其原因是,第一,染发剂有毒,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第二,染发价格较高,增加家长的经济负担,影响完成学业;第三,染发违反学校有关的规章制度。

教会学生和任课教师和谐相处,理智恰当地解决突发问题。我给学生设置一个情境:上合班课的学生比较多,老师想批评说话的学生,看错人了,批评了没有说话的你。怎样巧妙处理这种情况?许多学生都说:反正不是我说的,我就站起来和老师理论。不说清楚,我多没面子啊!经讨论,得出一致的解决办法:第一步,没有说话而被批评的学生说,“对不起,老师,不说了,请老师继续讲课。”第二步,下课后,没有说话而被批评的学生邀请班长或学习委员一起向老师说明情况,解除老师的误会;第三步,得到老师谅解,也希望老师在下一次上课时解释一下这件事,实事求是,澄清事实,教育那些影响课堂纪律的学生。

那么,发现问题要和老师交流沟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呢?王红是学习委员,和普通同学陈力表现不相上下。由于三好学生指标有限,老师报陈力了。王红内心不服气,怎么和老师谈这件事?你是老师的话,又怎样说服王红?经过点拨,学生设计了一段对话,委婉含蓄地提出自己的意见,老师则用黄金三点论劝说,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诸如寝室发生的问题,和临班同学发生的矛盾,实习过程中发生的纠纷等,都设计问题要求学生解决。这样,既锻炼了口才,又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会学生巧妙解决社会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方法,是高职《演讲与口才》课程要完成的又一个重要任务

假如学生就业后,做了服装店的老板。刘小姐看中一件非常喜欢的衣服,但是觉得价格有点贵,想压点价。你也看出刘小姐想买,怎样劝说才能让刘小姐爽快地把钱掏出来? 学生设计了如下片段,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老板:①我觉得这件衣服简直就是为你量身定做的,没有一个地方不合适,你让大家看看,是不是这样?②再说了,你穿上这件衣服的气质非常好,非常时尚,而且不会和别人撞衫。③和这件衣服相类似的衣服在别的商场价格比这高2倍多,不信的话,你去看看再回来。④不过啊,这衣服卖的快,有可能你看回来以后就没有了。⑤所以,我劝你别犹豫,就买了吧。

为酒店专业学生设计工作后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一个客人正在用旅店的枕巾擦鞋,你看到后,怎样去批评?

服务员:实在对不起,都怪我没有事先为您准备擦鞋工具,(或者说都怪我没有事先向您介绍一楼大厅有擦鞋机器)。我想,您一定是错把那个当成擦鞋的抹布了。实在对不起,我马上为您准备工具,请稍等。

在这里,学生设计了先已后人法和留有余地法批评,容易让客人接受。由于语言使用恰当,交流很成功,工作很顺利。

假如学生毕业后在一个保险公司当职员,想让某公司的张总为他公司的所有员工每人买份意外伤害保险。该如何劝说?

学生:张总,如果您为您公司的所有员工每人买份意外伤害保险的话,能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因为员工觉得有保障了。第二,可以为您公司省钱。因为我们保额低,理赔及时,一旦出现意外,能免除您公司的后顾之忧。第三,工人有积极性了,工作效率提高了,能增加企业收入。因此,我建议您为您公司的所有员工每人买份意外伤害保险。

篇8

1、口语就是口头上使用的语言。

口语表达的特点:语言形式的独特性;具体表达的语境性;交际内容的随机性;交流过程的主动性;实际应用的广泛性。

2、口语表达的形式很多,基本可以分为常用口语和艺术口语两类。常用口语包括论辩、辩护、诡辩、演说、交谈、报告、讲话、发炎、宣传、座谈、复述、朗读、播音、讲解、问答、对话等等。艺术口语包括朗诵、相声、说书和讲故事等等。

3、口才就是口语表达的才能。

施展口才应具备的素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综合的才能;广博的学问见识;深厚的情感体验。

4、基本途径:做一个好听众;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培养善于应变与诙谐幽默的应对技巧;重视态势语的训练;塑造美好的声音。

5、其类型有变调(包括上声的变调、一的变调、不的变调);轻声;儿化;“氨的音变。

6、略(教材第19页)

《演讲与口才》课程作业2参考答案

问答题

1、区别:在表现形式上,朗读完全靠声音表达作品的思想情感,一般需要脱离书面材料,而朗诵是表演给人听和看的,可以眼神、手势等配合,要求脱离书面材料;在内容的表达上,朗读仅要求对作品内容进行正确的表达,而朗诵不仅要表达还意味着对作品进行解释;在选材的角度上,朗读材料大多选择实用性的而朗诵大多选择文学味浓厚的材料;在表达者的角度上,朗读者一般在课堂、会场等地读书面材料,而朗诵是朗诵者对所读作品的“积极的创作态度”。

2、宣传鼓动,启迪民智;陶冶情操,提高艺术鉴赏力;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帮助学好普通话。

3、气音、颤音、拖腔、泣诉、笑语、拟声。

4、拜访要注意:事先约定时间,准时赴约;做好准备工作;如果作了不速之客,要致以歉意;不要忽略对主人亲属的适当交谈;多人拜访要避免一个人抢话;对主人的敬茶、敬烟表示感谢,抽烟应征得主人同意;遇到另有来客,前客让后客;把握辞行时间,讲究告辞方式。 接待要注意:正确使用接待敬语;热情不失礼节,婉转不失身份;符合礼仪要求,恰当使用接待礼仪。

5、介绍的顺序:如果性别不同的两个人,应先把男士介绍给女士,如果男士比女士年龄大很多,则应把女士介绍给男士;如果不同辈份、职务的两个人,应先介绍晚辈给长辈、下级给上级;介绍一对夫妻,一般应先说丈夫后说妻子;两个团体相互介绍时,一般只介绍带队的、职务高的;如果把个人介绍给很多人,要先向全体介绍个人的姓名、职业,再按次序一一向个人介绍;如果向大家介绍新来的领导等,只要把这个人介绍给全体人员就行了。

6、交谈的特点:对等性、话题灵活性、口语化、听说兼顾。技巧:热情专注、因人而异、善于倾听、保持谈兴、巧妙转移话题、善于提问。

7、赞美的技巧:自然真诚、措词得当、深入细致、讲求技巧。批评的技巧:诚恳而友好的态度、因人而异、营造良好的批评气氛、选择合适的时机。

8、安慰的技巧:真心诚意、适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恰当的方式、有耐心。注意事项:不要自我为中心、不揭人短、不给别人增加紧张感、不要勾起别人伤心的回忆、不嘲讽指责对方。

9、直言拒绝、婉言拒绝、沉默拒绝、回避拒绝。举例(略)

10、略。

《演讲与口才》课程作业3参考答案

问答题

1、称呼恰当、简明扼要、清晰准确、用词文雅、态度和蔼、句式和语调合适、通俗易懂。

2、打好招呼、根据销售时节选择合适的语言、善于介绍商品、准确解答顾客的各种提问、礼貌送别顾客。

3、简洁明乐、委婉灵活、声音柔和、吐字清新、使用普通话、服务要有“五声”。

4、委婉灵活、幽默。

5、热情诚恳、灵活变通、幽默风趣、利益吸引。

6、简练、委婉、幽默。

《演讲与口才》课程作业4参考答案

问答题

1、包括语义和语音表达要求。语义表达要求:准确铁锹、简洁明快、通俗平易、语言质朴、形象生动;语音表达要求:嗓音洪亮圆润不求夸张、吐字清晰有力连贯流畅、节奏分明适度变化有序、感情充沛真挚身心投入。

篇9

一、翻转课堂在“演讲与口才”课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和价值

1.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的运用要求先由教师创建教学视频,让学生在家或课外观看视频讲解,然后再回到课堂中进行师生、生生间面对面的分享交流学习成果与心得,实现以教学目标为目的的一种教学形态。教学方式主要借助于信息技术,实现了对传统课堂教学教师知识传授和学生知识内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颠倒,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安排学习进度。

2.翻转课堂的意义和价值

(1)突破了传统课堂在教学内容和进度上的局限性。众所周知,传统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学情提前制订的,它往往可以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结构,但是对于“演讲与口才”这样以训练为主的课程而言,每个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有着很大的差别,其优势和劣势也各不相同,因而传统课堂不能有效地提高所有学生的学习效果,而翻转课堂可以让学生坐在家里自主学习,重复练习,直至练会为止。所以,翻转课堂突破了教学内容和进度上的局限性,可以支持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和练习。

(2)翻转课堂转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管理者,他们必须全力组织和利用好课堂时间来向学生讲解教学所规定的内容,教学过程几乎没有交互性。而翻转课堂中,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他们需要通过设计实际的活动及真实的任务来内化和检测学生所学知识情况,这就意味着学生角色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主动的参与者,大大加强了教学的互动性。

(3)打破了课堂时间的分配原则。“演讲与口才”课程的教学特点是“精讲多练,注重实践”。而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就是在课堂中减少教师的讲授时间,留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活动时间。它由“先教后学”转向“先学后教”,由注重学习结果转向注重学习过程,这样的改变让原先课堂讲授的知识要点转移到课下学生自主学习和领悟,在保证基本知识得到有效提炼和归纳的基础上,增强了课堂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性,最终将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及技能的掌握程度。

二、翻转课堂在“演讲与口才”课实际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和局限

1.教学设施及授课规模

众所周知,翻转课堂的最大特点就是数字化的互动教材,它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而就笔者目前所在学校的技术条件而言,实现和推广翻转课堂还有很大的难度,学生无法在课余时间自由地浏览、学习相关的教学课件,自主学习需要的网络资源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这就成为了实际教学中的局限之一。

由于受教师资源的限制,现在的授课规模都是常规班及大班教学,这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独特性产生了极大的阻碍,也使得翻转课堂所提倡的学生在课堂中完成练习,教师有针对性地解答每个学生的疑惑,实施差异化教学理念的实现也陷入了困境。

2.课程适用性

就翻转课堂的应用性来说,全国目前普遍集中在理、工科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将授课过程中某个知识点制作成教学视频就可以让学生轻松下载,方便学习。而就“演讲与口才”这样的人文训练课而言,它所涉及的知识范围广,理论体系相对比较零散,这就为教师制作视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如何在人文训练课中推广应用翻转课堂的模式,制作出高质量的教学资源,也是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所遇到的瓶颈之一。

3.教师的专业能力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和推广对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需要教师具备高效指导学生、合理安排上课时间、有效组织课堂活动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师还需具备数字信息素质能力,从而制作出高质量的教学视频,从前期的拍摄到后期的剪辑都能科学合理地达到教学目标。然而现状是大部分的教师在视频的制作和处理上还处于懵懂阶段,学校又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和知识培训,因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还是以PPT课件为主,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也变得十分罕见。

4.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要完成课下自主学习和练习,通过互联网自觉查询相关资料并记录总结问题,课堂积极与老师和同学进行沟通交流,解决自己的困惑,内化所学知识,这就要求学生有足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然而现在的高职学生长期养成的被动学习习惯,让翻转课堂的实现遭遇困境。

三、翻转课堂在“演讲与口才”课教学中应用路径

翻转课堂将传统的知识传授和知识学习的顺序进行了调整,改变了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的使用进行了重新规划,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如何将新的教学模式有效应用到“演讲与口才”课当中,经过实际教学中的探索和思考,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条可能的路径。

1.构建有效的教学模型

构建适合“演讲与口才”课程的教学模型是有效应用翻转课堂的重要环节,笔者查询了大量的资料,认为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在读硕士生张金磊提出的教学模型最为适合本课程。该模型主要由课前学习和课堂学习两部分组成。在这两个过程之中,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是翻转课堂学习环境创设的两个有力杠杆,信息技术的支持和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保证了个性化协作式学习环境的构建与生成。在课前学习部分,教师首先要完成教学视频的制作,当然,在整个学期的授课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根据内容的适用性,选取合适的知识点进行教学视频的制作,无需每节课都录制。其次,布置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并及时检查学生练习的情况。最后,在课堂活动部分,学生要相继完成确定问题、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成果交流、反馈评价五个环节,教师则需在整个环节中组织、指导教学活动的有效展开。

2.提高青年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

翻转课堂能否有效实施和应用,核心在于教师是否愿意接受新的教学模式,学习新的信息技术。因而,学校应该有计划地对教师培训出行,尤其是青年教师进行相关信息技术的培训,并对所学成果进行最终考核。同时,应该组成以骨干教师为核心的课程改革团队,共同研讨翻转课堂实施应用的相关细则。

3.加强信息技术软硬件的支持

信息技术的支持是开展翻转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配备充足的信息技术硬件设备,让学校机房在课余时间也能向学生开放,方便学生观看授课录像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应该配置高性能服务器,增大网络宽带的接入量,并提供免费的无线网络,方便学生下载资料进行学习。

翻转课堂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它的出现是时代的必然,我们不仅要从理论上去探究学习,更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反思,从而为课程改革做出更有意义的探索。

参考文献:

篇10

2009年4月,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尧学在国家示范高职建设院校教学改革工作座谈会中提出了当前高职教育“两个系统”的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思想,“两个系统”是指系统的动手能力培养和系统的基础知识培养。高职语文课程教学要按照“两个系统”进行科学规划与设计,推动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促进语文教学持续健康发展。

课程教学目标的系统设计

从导向上设计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语文课程教学目标要服从高职教育的总目标,要符合高职学院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与相应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

从结构上设计高职语文课程教学的系统目标应包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三部分。(1)知识目标: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技巧,领会口语交际规则、策略、技巧及其他相关知识,掌握常用应用文写作知识。(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技能、写作技能、口头表达技能,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想象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思维判断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

从功能上设计 高职语文课程应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形成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设计

课程教学内容系统的设计思路是:以专业培养目标为起点,以职业岗位需求为目标,根据语文课程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所占的权重进行系统设计,构建一个开放式的高职语文课程教学平台。针对的专业不同,课程内容系统设计侧重点不同。例如旅游类专业着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对风土人情的了解,因此开设的必修课为《文学鉴赏》、《演讲与口才》、《中外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名人》等,选修课为《大学语文》、《公共关系》等。市场营销类专业着重“一副好口才”的训练,同时又不能忽视应用文写作和聆听归纳能力的培养。因此开设的必修课为《社交口才》、《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商务礼仪》等,选修课为《大学语文》、《普通话训练》、《社交礼仪》等。文秘专业类应重点掌握一般公用文体、日常文体、事务文体的写作技巧,同时要求字迹一定要漂亮。因此开设的必修课为《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商务文书写作》、《书法训练》等,选修课为《大学语文》、《文学鉴赏》、《商务礼仪》等。

课程教学模式的系统设计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基础上编制课程所采取的计划方式以及基本框架。高职教育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模式要体现“教学做合一”、理实合一、手脑并用等特点。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模式的系统设计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课堂教学目标确立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应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目标、语文课程目标相适应,突出职教特色、专业特色和语文课程特色。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应贯彻于整个课堂教与学互动过程,包括课文的导入、新知识的讲授、练习巩固、作业布置、课外辅导等各个环节,重点研究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应根据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选择,与高职语文教学内容系统相对应,主要有三种教学模式,即互动式教学模式,延伸式教学模式,项目式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即挑选一些比较易理解和掌握的章节,先让学生自学,上课时安排学生主讲,然后大家共同讨论,最后教师做总结评论。这样既学到了知识,也进行综合实训,形成了能力。延伸式教学模式即在语文教学实施过程中,依据不同专业属性与学习需求,找准与专业知识学习的关系以及与职业能力培养沟通的教学突破点,从语文出发,激发其专业技能的提升,实现语文教学与专业技能学习最大限度的交融。项目式教学模式即利用特定的项目驱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教学。例如,在对学生进行语文应用能力训练时,可设定这样的项目:模拟求职招聘现场,可将学生分成几组,分别扮演求职者、考官等角色,完成个人简历、求职演讲、现场答辩等环节,通过实际的项目演练,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才,激发了学习兴趣,也引导学生提前适应社会、超越自我。

教学评价设计 高职语文课程教学评价的系统设计应改革传统的以一考定乾坤的高职语文课程考核评价方法,按照高职教育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技能培养为重点、以提高素质为核心的价值标准,建立以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基础,以综合应用能力、职业能力、创新能力为重点,以个人参与意识、团队合作精神为参照的综合考评体系。以“过程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学生与教师考核相结合,课内与课外考核相结合”为原则,根据不同专业开设的课程,制定不同的考核目标,采用不同的考核评价方法。例如《大学语文》应该从考勤、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平时测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考勤占学期总成绩的10%,课堂表现10%,课后作业10%,平时测验10%,期中考试20%,期末考试40%。《演讲与口才》应该从考勤、课堂实训、课外社团活动、课后作业、期末测评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考勤占学期总成绩的10%,课堂实训20%,课外社团活动参与(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表现20%,课后作业10%,期末考试40%。下面以国际贸易专业开设的《大学语文》中“春江花月夜”一堂课为例,说明课程教学模式设计的方法。

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和把握好本诗的实质精神,掌握一些欣赏诗歌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身欣赏水平;(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思维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并能运用这些能力解决国贸专业的有关问题;(3)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珍惜一切美好东西的态度。

2.内容定位。本课是《大学语文》第四章面对自然的第二篇课文,前面已学习了人类栖居的家园,本堂课承上启下,为后面的人与自然的对话做好铺垫。

3.教学方法。问题驱动教学法,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出发,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来组织教学。

4.教学过程。课前项目任务问题导入基础知识实际应用综合实训(项目作业)多元评价。(1)课前项目任务:请学生搜索整理古代诗歌中用“明月”、“江水”、“落花”为意象的诗句,寻找本堂课的切入点。(2)问题导入:播放三则有关中秋佳节、人们购买月饼来走亲访友的广告,提问三则广告能引起人们购买欲望的落脚点在哪来导入新课。(3)基础知识:通过看、听、读、品、说几个环节来分析主题、介绍作者、把握层次,然后讨论归纳本诗的艺术特点。(4)实际应用:中秋将至,请学生结合本诗所体现出来的情境作广告文案。(5)综合实训:课后项目作业,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综合训练。(6)多元评价:课前项目任务完成情况占20%(学生相互打分),课堂随机测试占20%(教师当堂打分),课后项目作业占60%(教师批阅作业后打分)。

课外课外活动的系统设计包括以培养兴趣为导向的系统设计和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系统设计两方面。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构建全方位的课外语文活动系统 其主要形式有:知识墙报、演讲比赛、写作比赛、辩论会、文学知识大赛、诗歌朗诵、书法比赛、专题讲座、社会调查、校园征文、本土文化采风、语文小组等。各类活动由语文教研室负责组织实施,以学年为单位统筹安排。利用墙报介绍趣味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各种竞赛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通过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语文的发展动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社会调查活动、校园征文、本土文化采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语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高职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开展课外语文活动,开展各种社团活动,例如组织文学社团、读书会、诗会、演讲会、辩论会、书画社等。这些社团活动能将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与应用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辨别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人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应用能力。

课程教学资源的系统设计

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高职语文课程教学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课堂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学标准、教材、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纸质教案、电子教案、教学录像、多媒体课件等。课外教学资源包括课外实训大纲、课外实训指导、学习指南、学习手册、项目习题、网络课程、教学视频、测试题库等。高职语文课程应构建多功能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

教育部目前还没有制定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标准。各高职院校应根据本校教学实际,编写高职语文系列校本教材。教材编写时,要注意合理安排教材的诸要素,充分考虑专业教学的需要,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的需要,例如《应用文写作》、《口语训练》、《社交关系》等都要突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以教材为基础,编制教学录像、实训指导、学习指南、项目习题,供学生使用,并编写比较详细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纸质教案、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供教师使用。可利用校园网络资源,构建课程网络教学应用平台,教师把课程基本内容模块及结构模式等上传到网络平台上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通过专门的聊天室、“BBS”、“E-m ail”、“Blog(博客)”等和学生沟通,为学生在课上、课下遇到的有关问题能及时答疑解难。网络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充分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要充分利用各省高职语文学会这一平台,开发功能强大的高职语文网络课程学习系统,建立网络课程资源库,不断充实教学录像、教学视频、测试题库、教学课件等资料,为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提供帮助。

笔者从构建高职语文课程系统的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模式、课外活动、课程教学资源等五个方面对当前高职语文课程教学进行了系统设计。当然,高职语文课程的系统化建设还不完善,许多问题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深化。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J].教育研究,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