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培训方案模板(10篇)

时间:2023-02-28 15:59:2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信息技术培训方案,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信息技术培训方案

篇1

二,培训地点:海口市海秀路87号新南洋大酒店办公楼六楼百灵电脑培训中心

三,培训时间:每期8天.

四,培训内容:(具体内容见附件)

教学课件制作,常用工具软件的操作,网络知识,各种电脑外接设备及多媒体设备使用,多媒体设备日常维护知识,基本的多媒体设备维修知识.

五,培训目标

会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会利用常用办公软件进行日常电脑维护,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会使各种多媒体设备,能懂得日常多媒体设备维护常识,能够对多媒体设备进行简单的维修.

六,每期人数:每期48人.

七,培训方式:实践为主,教学理论为辅.

八,培训费用:400元/人(包括教材及办证费用)

九,培训食宿安排:60元/人/天(包住宿及一日三餐)

住房标准:二星级双人标准间伙食标准:中餐,晚餐八菜一汤

十,证书颁发:培训结束后通过考核合格者,即可获得海南省人事劳动保障厅颁发的《计算机职业技能培训结业证书》.

十一,培训环境及实验场所:

电脑培训教室一间(教室装修豪华,铺地毯,4部新空调)

教学设备:学生机:人手一台(配耳机)服务器:2台

教师机:1台网络教学软件:1套

海南百灵软件工程有限公司

附件:

骨干电脑教师多媒体设备使用培训内容

一,利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

1,使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教学课件.

2,格式设置和美化演示文稿.

3,动画效果和超级链接的设置.

4,在演示文稿中插入图形,视频和音频对象.

5,其他高级功能应用.

二,操作系统及电脑日常维护

1,电脑硬件基础知识,原理及选购,硬件组装.

2,电脑日常保养.

3,软件的安装:包括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和一般应用软件的安装.

4,操作系统的日常维护.

5,常见电脑故障和处理办法.

三,常用工具软件使用

1,硬盘分区格式化,常用DOS命令.

2,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包括刻录软件,压缩软件,网络下载软件.

3,常用维护软件的使用:系统优化软件,杀毒软件,硬盘克隆.

四,网络知识

1,网络基础知识.

2,网络硬件产品性能介绍.

3,综合布线理论讲解及实践操作,包括布线标准,布线技术规范,水晶头制作,模块打线等.

4,局域网的维护:网络配置,网络故障处理,网络安全.

五,常用多媒体设备操作及维护

篇2

案例教学首创于哈佛大学,最早被运用于19世纪后半叶的教学中。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于教师培训中,以其与实际联系紧密和操作性强的特点得到大家的认可。从广义上讲,案例教学可界定为通过对一个含有问题在内的具体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它是与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法相对立的。狭义上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选择一定的教学案例从事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1]

本文通过借鉴英特尔未来教育的案例教学方式,案例教学的一般步骤,并结合我国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状况,提出在我国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开展案例教学一般方法和应注意的主要事项。

一、目前我国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与实际脱节。

一方面,目前教师培训工作基本上是由校外机构承担,信息技术仅仅是众多必修课程中的一门,由于授课教师对教学实际认识不足,再加上培训课时过少,因而过于强调教育技术的理论知识教学,其结果是难于直接与教师的教学实际相结合。

另一方面,一些培训机构过分关注教师信息技术技能的培训,盼望以技能的提高促进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提高。但是他们忽略了,信息技术技能的提高不能地转变教师对整合的认识,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因此也不能教会教师如何有效地把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中。

2、培训的师资力量不足。

我国于2001年起先后办起了国家级骨干教师和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培训教学一线的教师。同时,英特尔未来教育也在我国的18个省市办起了信息技术培训。但是,实际上,能够胜任教师培训任务的师资是相当有限的,还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

此外,当前我国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还存在着培训模式单一、教学资源库匮乏等问题。

二、案例教学在教师培训中的作用

从案例教学的应用情况来看,案例教学在教师培训中有以下作用:

1、促进被培训者内化知识,更好地掌握理论。

不少人认为教学案例是特殊的典型的,表现为某时某地的教学情景,不能传递理论的知识。事实上,哈佛法学院的第一主任兰格德认为,案例会促使被培训者对理论运用的方式、原因等作深入的思考。一旦案例当中隐含的理论问题或基本原理被揭示出来,就可以用来讨论新的案例。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案例讨论后,被培训者从案例教学中获取的理论知识,就会慢慢地与原有的知识能力加以融合,成为原本能力结构的一部分,从而更好地掌握理论。

2、促进被培训者对教学中问题的分析和反思。

通过讨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案例中涉及到的各种各样问题,被培训者逐渐学会了如何去分析问题,同时,当被培训者认出案例中所描述的“此时此地”事件并与之产生的共鸣时,他们就会很自然地对自己以往的教学进行反思。这样他们就逐渐养成分析问题和反思的习惯。

3、大大缩短了理论与实际的差距,提高被培训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接受过信息技术培训的被培训者大都有这种感觉,就是他们学到很多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技术,但实践时却不知道如何使用。其原因,用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来解释,就是没有接触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际问题。运用案例来进行教学,创设机会让被培训者接触整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大大缩短理论与实际的差距,被培训者头脑风暴式的案例讨论,也有助于提高其表达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为被培训者分享经验和交流提供有效的方式,促使工作创新。

现实教学中,被培训者的工作是独立完成的,很少有与同事一起分享经验、交流的机会。案例教学可以创设实际教学问题讨论的氛围,通过案例的讨论和被培训者实际整合教学问题的讨论,被培训者可以了解同事是如何面对整合问题的,他们的对策是什么,从而反思自己的教学,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被培训者渐渐融入讨论中,开始把自己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整合理论知识,经过讨论和评论性分析提升到理性认识的阶段,被培训者还可结合自己的工作进行创新。

三、案例教学的两种类型

案例在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应用的两种类型:

1、被培训者观摩案例并进行讨论。

在这类的案例教学中,被培训者是通过观摩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案例来进行讨论的。旁观者清,在真实的问题前面,被培训者得到了像专家般进行思考的机会,从而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和方法。

2、被培训者作为亲身体验者直接参与案例的教学和讨论。

与第一类的案例教学不同,这类的案例教学要求教学双方进行角色扮演。共同演绎并亲身体验真实的教学情景。培训者可根据被培训者所任教的科目和年级进行分组,进行相应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教学。培训者应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把整合的理念和方法渗透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各个小组的成员表达新观点,交换各自意见,并可介入作适当的引导。与此同时,被培训者要积极地参与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中。完成教学后,培训者组织并促进被培训者就他们亲身体验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案例进行讨论和反思。

通过课堂模拟,被培训者不仅受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念的熏陶,学到了整合的方法,还领略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乐趣,促使被培训者从技术的个人运用到使学生参与使用技术整合观念的转变,得益良多。

同时,培训者从被培训者对该课的讨论和反思报告中也可以得到启发,进而设法地改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教学质量,这样一来,教学相长,双方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案例教学的实施方法

通过多次的教学实践,我们可以出案例教学在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的实施方法,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1.分析教学需求,确定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目标,即明确要教什么,是案例课程设计的第一步。

2.选择案例

在教学目标定以后,我们就可以选择案例了。案例的来源有很多,对于第一种类型的案例教学来说别人的成功经验和自己的教学经历都可以作为案例。对于第二种类型的案例教学来说,则是基于一定学科教学目标,培训者和被培训者亲身参与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案例。

3.被培训者的课前准备

在传统的培训中,培训者往往担当台上的主角,而被培训者往往是观众。但是案例教学要求被培训者也要在课前做相应的准备,如仔细地阅读案例,以便参与课上的讨论。

(二)课堂实施阶段

1.案例的引入

案例的引入关键在于巧。对于别人的案例,可以向被培训者指出案例中必须注意的地方,讨论的难度、要达到的目标。而对于自己编写的案例,可以说说自己当时的感受以及趣闻。目的都是引起被培训者的注意。

2.案例的讨论

案例的问题可以由被培训者提出,也可以由培训者提出。在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的案例讨论一般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方面,以及信息化环境下开展教学活动,如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方面的问题。一般涉及的问题有:

=1\*GB2⑴信息技术是否适用于当前教学内容、学习者和教学目标的需要?

=2\*GB2⑵信息技术在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方面是否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如果有,它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应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使优势转为实效?

=3\*GB2⑶信息技术在目前整合教学中有那些不足,应如何避免?

=4\*GB2⑷信息化环境下如何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2]

由于一个案例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培训者可以把被培训者分成4~5人的小组,按照教学的目的,引导被培训者讨论相关的问题。当被培训者提出不同的整合方案时,培训者可引导被培训者对不同方案进行讨论,排除不合理的整合方案,确定最佳的整合方案,待小组讨论后,培训者可安排各个小组上台汇报,在全班范围内开展整合方案讨论,进行头脑风暴,实现思想共鸣。当然,当被培训者提出的方案大致一样时,为了确保讨论的顺利进行,培训者必须给予及时的帮助,设法启示被培训者提出另外一种方案,引发大家的探讨。

3、总结评述

总结是案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案例讨论完毕后,可以由培训者进行总结,也可以由被培训者进行总结,培训者补充。总结面要广,不要单就某人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作出评价,而应当指出案例涉及的理论问题、关键问题、解决方案,以及讨论中的不足和长处,并进一步引导被培训者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

(三)巩固练习阶段

国内外的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培训如果单靠案例讨论的形式,其成效是远远比不上其他职业培训那么突出的。教师培训必须要在反复讨论中做自省和行为跟进才有成效。案例教学必须走:案例讨论——反思——亲身实践+同事互助辅导(peercoaching)的道路。

波斯纳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因此,课后,培训者要及时地向被培训者布置反思的任务,让被培训者对课堂讨论、案例内容或者是自身的教学进行自省。同时,培训者要给予理论的指导。

在接受了头脑风暴式的讨论和自省后,被培训者很自然地会产生在他们任教的科目中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想法。针对这种心理,培训者应当布置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任务,安排环境和理论技术支持,给予他们亲身实践的机会。实践的内容可参照英特尔未来教育的培训项目的内容,被培训者可在培训者与同伴的互助指导下进行整合课程的教学设计并开展实践。

(四)评价阶段

评价是案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培训者可以清楚的了解教学的效果。评价主要包括以下三大方面:

1.被培训者行为的评价

对被培训者行为的评,一方面可以从被培训者的课堂参与考察,即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做出对理解案例有帮助的,提出其他人没有提到的方案等;第二方面可以从被培训者案例分析的能力进行评价,培训者可布置案例让被培训者分析,设立一定的量规,评价案例分析的能力;第三方面可以从被培训者的反思和整合教学实践中评价,培训者可有关整合背景下的教学设计的规范,英特尔未来的评价标准等。

2.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包括案例质量评价、课堂讨论评价和培训者自我评价。课堂讨论评价是案例教学得以有效执行的前提条件,积极的讨论是必要条件,培训双方要认真评价案例的质量和课堂讨论情况,培训者要不断地反思,做出评价,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培训课程的评价

培训课程的评价要求被培训者和审查委员会的共同参与。被培训者是培训课程的亲身体验者,他们的评价对培训课程有着重要的意义。提问是最好的反馈,培训者可以从平常的提问、交流以及调查问卷中把握被培训者对培训课程的评价和期望。

五、案例教学在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应注意的事项

案例教学是一项复杂系统的教学活动,它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选编适合教学需要的高质量案例

我国有句成语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丰富的切实有效的案例,案例教学只能是美好的愿望。在实际的案例教学中,我们应注意选择适合教学需要的案例。具体说来,要做到以下两点:

1、案例来源要真实准确。案例教学首先要做到案例真实准确,不能随意将道听途说的事情当作案例,更不能任意杜撰。在讲述案例时,一定要说明案例的来源,以体现案例教学的性、严肃性、真实性和可信性。

2、案例要典型生动。所选案例要与教学联系紧密,典型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共鸣,否则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要注重实效性。所选案例要能反映现实,充满气息,把握学生所关注的焦点,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二)案例分析要深入透彻

有的教师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上过多地讲述离奇古怪的案例。虽然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但却没有多大积极意义,甚至会产生不良。其实案例教学不仅仅是列举案例,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来阐述某些基本观点和。所以在案例教学中,深入透彻的分析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通过对案例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才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案例所反映的问题和所包含的方法,达到案例教学的真正目的。[3]

六、结束语

案例教学以其与实际联系紧密、操作性强的特点被于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架起了与实践的桥梁。开展案例教学将成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的重要趋势。但我们必须明白,没有十全十美的教学方法,在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我们应该针对不同的情况,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专家讲座法,微格教学法等,进一步提高教师培训的效果。

【参考】

篇3

案例教学首创于哈佛大学,最早被运用于19世纪后半叶的法律教学中。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应用于教师培训中,以其与实际联系紧密和操作性强的特点得到大家的认可。从广义上讲,案例教学可界定为通过对一个含有问题在内的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它是与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法相对立的。狭义上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选择一定的教学案例从事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1]

本文通过借鉴英特尔未来教育的案例教学方式,参考案例教学的一般步骤,并结合我国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状况,提出在我国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开展案例教学一般方法和应注意的主要事项。

一、目前我国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理论与实际脱节。

一方面,目前教师培训工作基本上是由校外机构承担,信息技术仅仅是众多必修课程中的一门,由于授课教师对教学实际认识不足,再加上培训课时过少,因而过于强调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知识教学,其结果是难于直接与教师的教学实际相结合。

另一方面,一些培训机构过分关注教师信息技术技能的培训,盼望以技能的提高促进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提高。但是他们忽略了,信息技术技能的提高不能自然地转变教师对整合的认识,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因此也不能教会教师如何有效地把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中。

2、培训的师资力量不足。

我国于2001年起先后办起了国家级骨干教师和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培训教学一线的教师。同时,英特尔未来教育也在我国的18个省市办起了信息技术培训。但是,实际上,能够胜任教师培训任务的师资是相当有限的,还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

此外,当前我国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还存在着培训模式单一、教学资源库匮乏等问题。

二、案例教学在教师培训中的作用

从案例教学的应用情况来看,案例教学在教师培训中有以下作用:

1、促进被培训者内化知识,更好地掌握理论。

不少人认为教学案例是特殊的典型的,表现为某时某地的教学情景,不能传递理论的知识。事实上,哈佛法学院的第一主任兰格德认为,研究案例会促使被培训者对理论运用的方式、原因等作深入的思考。一旦案例当中隐含的理论问题或基本原理被揭示出来,就可以用来讨论新的案例。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案例讨论后,被培训者从案例教学中获取的理论知识,就会慢慢地与原有的知识能力加以融合,成为原本能力结构的一部分,从而更好地掌握理论。

2、促进被培训者对教学中问题的分析和反思。

通过讨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案例中涉及到的各种各样问题,被培训者逐渐学会了如何去分析问题,同时,当被培训者认出案例中所描述的“此时此地”事件并与之产生的共鸣时,他们就会很自然地对自己以往的教学进行反思。这样他们就逐渐养成分析问题和反思的习惯。

3、大大缩短了理论与实际的差距,提高被培训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接受过信息技术培训的被培训者大都有这种感觉,就是他们学到很多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技术,但实践时却不知道如何使用。其原因,用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来解释,就是没有接触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际问题。运用案例来进行教学,创设机会让被培训者接触整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大大缩短理论与实际的差距,被培训者头脑风暴式的案例讨论,也有助于提高其表达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为被培训者分享经验和交流提供有效的方式,促使工作创新。

现实教学中,被培训者的工作是独立完成的,很少有与同事一起分享经验、交流的机会。案例教学可以创设实际教学问题讨论的氛围,通过案例的讨论和被培训者实际整合教学问题的讨论,被培训者可以了解同事是如何面对整合问题的,他们的对策是什么,从而反思自己的教学,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被培训者渐渐融入讨论中,开始把自己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整合理论知识,经过讨论和评论性分析提升到理性认识的阶段,被培训者还可结合自己的工作进行创新。

三、案例教学的两种类型

案例在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应用的两种类型:

1、被培训者观摩案例并进行讨论。

在这类的案例教学中,被培训者是通过观摩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案例来进行讨论的。旁观者清,在真实的问题前面,被培训者得到了像专家般进行思考的机会,从而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和方法。

2、被培训者作为亲身体验者直接参与案例的教学和讨论。

与第一类的案例教学不同,这类的案例教学要求教学双方进行角色扮演。共同演绎并亲身体验真实的教学情景。培训者可根据被培训者所任教的科目和年级进行分组,进行相应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教学。培训者应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把整合的理念和方法渗透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各个小组的成员表达新观点,交换各自意见,并可介入作适当的引导。与此同时,被培训者要积极地参与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中。完成教学后,培训者组织并促进被培训者就他们亲身体验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案例进行讨论和反思。

通过课堂模拟,被培训者不仅受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念的熏陶,学到了整合的方法,还领略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乐趣,促使被培训者从技术的个人运用到使学生参与使用技术整合观念的转变,得益良多。

同时,培训者从被培训者对该课的讨论和反思报告中也可以得到启发,进而设法地改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教学质量,这样一来,教学相长,双方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案例教学的实施方法

通过多次的教学实践,我们可以总结出案例教学在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的实施方法,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1.分析教学需求,确定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目标,即明确要教什么内容,是案例课程设计的第一步。

2.选择案例

在教学目标定以后,我们就可以选择案例了。案例的来源有很多,对于第一种类型的案例教学来说别人的成功经验和自己的教学经历都可以作为案例。对于第二种类型的案例教学来说,则是基于一定学科教学目标,培训者和被培训者亲身参与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案例。

3.被培训者的课前准备

在传统的培训中,培训者往往担当台上的主角,而被培训者往往是观众。但是案例教学要求被培训者也要在课前做相应的准备,如仔细地阅读案例,以便参与课上的讨论。

(二)课堂实施阶段

1.案例的引入

案例的引入关键在于巧。对于别人的案例,可以向被培训者指出案例中必须注意的地方,讨论的难度、要达到的目标。而对于自己编写的案例,可以说说自己当时的感受以及趣闻。目的都是引起被培训者的注意。

2.案例的讨论

案例的问题可以由被培训者提出,也可以由培训者提出。在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的案例讨论一般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方面,以及信息化环境下开展教学活动,如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方面的问题。一般涉及的问题有:

= 1 \* GB2 ⑴信息技术是否适用于当前教学内容、学习者和教学目标的需要?

= 2 \* GB2 ⑵信息技术在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方面是否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如果有,它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应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使优势转为实效?

= 3 \* GB2 ⑶信息技术在目前整合教学中有那些不足,应如何避免?

= 4 \* GB2 ⑷信息化环境下如何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2]

由于一个案例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培训者可以把被培训者分成4~5人的小组,按照教学的目的,引导被培训者讨论相关的问题。当被培训者提出不同的整合方案时,培训者可引导被培训者对不同方案进行讨论,排除不合理的整合方案,确定最佳的整合方案,待小组讨论后,培训者可安排各个小组上台汇报,在全班范围内开展整合方案讨论,进行头脑风暴,实现思想共鸣。当然,当被培训者提出的方案大致一样时,为了确保讨论的顺利进行,培训者必须给予及时的帮助,设法启示被培训者提出另外一种方案,引发大家的探讨。

3、总结评述

总结是案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案例讨论完毕后,可以由培训者进行总结,也可以由被培训者进行总结,培训者补充。总结面要广,不要单就某人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作出评价,而应当指出案例涉及的理论问题、关键问题、解决方案,以及讨论中的不足和长处,并进一步引导被培训者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

(三)巩固练习阶段

国内外的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培训如果单靠案例讨论的形式,其成效是远远比不上其他职业培训那么突出的。教师培训必须要在反复讨论中做自省和行为跟进才有成效。案例教学必须走:案例讨论——反思——亲身实践+同事互助辅导(peer coaching)的道路。

波斯纳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因此,课后,培训者要及时地向被培训者布置反思的任务,让被培训者对课堂讨论、案例内容或者是自身的教学进行自省。同时,培训者要给予理论的指导。

在接受了头脑风暴式的讨论和自省后,被培训者很自然地会产生在他们任教的科目中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想法。针对这种心理,培训者应当布置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任务,安排环境和理论技术支持,给予他们亲身实践的机会。实践的内容可参照英特尔未来教育的培训项目的内容,被培训者可在培训者与同伴的互助指导下进行整合课程的教学设计并开展实践。

(四)评价阶段

评价是案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培训者可以清楚的了解教学的效果。评价主要包括以下三大方面:

1. 被培训者行为的评价

对被培训者行为的评,一方面可以从被培训者的课堂参与考察,即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做出对理解案例问题有帮助的分析,提出其他人没有提到的方案等;第二方面可以从被培训者案例分析的能力进行评价,培训者可布置案例让被培训者分析,设立一定的量规,评价案例分析的能力;第三方面可以从被培训者的反思和整合教学实践中评价,培训者可参考有关整合背景下的教学设计的规范,英特尔未来教育的评价标准等。

2.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包括案例质量评价、课堂讨论评价和培训者自我评价。课堂讨论评价是案例教学得以有效执行的前提条件,积极的讨论是必要条件,培训双方要认真评价案例的质量和课堂讨论情况,培训者要不断地反思,做出评价,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培训课程的评价

培训课程的评价要求被培训者和审查委员会的共同参与。被培训者是培训课程的亲身体验者,他们的评价对培训课程有着重要的意义。提问是最好的反馈,培训者可以从平常的提问、交流以及调查问卷中把握被培训者对培训课程的评价和期望。

五、案例教学在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应注意的事项

案例教学是一项复杂系统的教学活动,它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选编适合教学需要的高质量案例

我国有句成语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丰富的切实有效的案例,案例教学只能是美好的愿望。在实际的案例教学中,我们应注意选择适合教学需要的案例。具体说来,要做到以下两点:

1、案例来源要真实准确。案例教学首先要做到案例真实准确,不能随意将道听途说的事情当作案例,更不能任意杜撰。在讲述案例时,一定要说明案例的来源,以体现案例教学的科学性、严肃性、真实性和可信性。

2、案例要典型生动。所选案例要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典型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共鸣,否则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要注重实效性。所选案例要能反映社会现实,充满时代气息,把握学生所关注的焦点,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二)案例分析要深入透彻

有的教师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上过多地讲述离奇古怪的案例。虽然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但却没有多大积极意义,甚至会产生不良影响。其实案例教学不仅仅是列举案例,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来阐述某些基本观点和方法。所以在案例教学中,深入透彻的分析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通过对案例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才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案例所反映的问题和所包含的方法,达到案例教学的真正目的。[3]

六、结束语

案例教学以其与实际联系紧密、操作性强的特点被应用于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架起了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开展案例教学将成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的重要趋势。但我们必须明白,没有十全十美的教学方法,在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我们应该针对不同的情况,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专家讲座法,微格教学法等,进一步提高教师培训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7-0106-01

一、更新聋教育在职教师的理念

聋校教师要深刻理解和掌握聋童的特殊需求,在清楚地把握聋童在直观教学、信息传播渠道和缺陷补偿方面的特殊需要基础上,能够利用信息技术积极创设有利的教学环境,满足聋童的特殊需求。让聋校教师形成一个相对清晰的信息技术能力愿景,并能依照这一愿景进行相应的学习和自我发展,提高教师掌握和利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开展信息技术与聋校课程整合的研究:加强信息技术对聋童听觉补偿的应用研究与培训;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多种信息传播渠道的应用研究与训练;加强对聋校教师视觉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利用信息技术规范康复训练工作,开展学生言语能力方面的训练,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意识。

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与实践,增强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意识和能力,更新陈旧的观念,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中有效的表达、交流、理解和思维的工具,让信息技术成为增强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

二、改进聋教育的培训模式

目前大部分聋教育教师的职后培训处于校本为主,结合普师培训的状态。这种方式已不能满足聋教育发展的需要,需要改革和创新。对于聋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信息技术培训,要有丰富的瓷源和激励政策的持续支持。

1.建立特色培训体系。对聋校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首先要明确教师最需要什么,摄需要在哪方面加强和提高。这不仅仅是培训者首先要明确的,被训教师也应该根据自己的教学和实际能力的需要进行反思。在明确了教师的需要,把握了聋教育的特点,清晰了信息技术在聋教育中的角色后再建立相应的培训体系,设置恰当的培训内容,进行既突出聋教育特殊需求又能全面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这样的培训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进行培训时,让参加培训的教师建立学习共同体,在共同体中,教师可以经常性的和同事、同行互相交流教学经验、教学感受,产生碰撞与共鸣,共同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问题。在培训初期,重点对教师进行技术培训;随着教师的技术越来越熟练,并且开始将其应用到聋校课堂教学中去,重点则要进行教学培训,教学辅导包括教学思想、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这是聋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关键的一环。并在教师后续的教学中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持,因为教师在掌握并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后,会遇到许多问题,只有让教师持续不断的得到帮助,才会促进快速发展,使其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因此,要有这方面的专家和一线教师长时间合作备课、听课、评课,共同研究改进,使教师在专家的引导和帮助,主动反思教学实践,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寻求改进的办法,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

2.进行分层培训。从教多年的教师在使用技术方面的困难更大一些,对他们的培训更为紧迫:首先是要纠正他们对信息技术的看法和认识,消除他们对技术的恐惧心理,在态度和意识上使之乐意接受信息技术,然后再进行相应的信息技术培训。正如前面的那位老师,首先应转变他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态度,然后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效果就不会再像他所说的“应付差事”。而对于年轻的新教师则可以跟据其乐于接受新事物,敢于尝试和创新,积极追求进步的特点进行更高要求的信息技术培训,鼓励他们结合自己的教学,按照《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试行稿)的指导精神,开展信息技术与聋校课程有效的整合,并与同行教师进行合作交流,经验共享,带动其他教师学习和利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培训模式上可以采用校本培训和换岗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尤其是换岗培训,对于开展信息技术在聋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与交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重点开展校本培训。聋校信息技术的校本培训应当提高教师对校本培训的自我需求,调动参与的积极性,结合学校实际、教师队伍的特点确定培训地目标、内容和组织形式,建立健全各项保障措施,促进校本培训健康有序的开展,起到应有的效果。着力解决教师在实践中遇到各种实际问题和点滴经验在理论层面的提升,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培养教师良好的研究意识,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教学研究能力。可以采用观摩听课、小组合作研讨、师徒结对、微格培训、实践反思及课题研究带动等方法,让聋校教师参与其中,提高认识,发现问题,增强需求,努力提高,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教师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各聋校之间展开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换岗培训正在成为聋校学校本培训的新模式。

三、充实数字资源

从长远发展考虑,应在聋校建立全面的信息技术体系。首先应建立学校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和教学资源库与学校互联网网站。让教师无论是在办公室、各类多媒体教室还是学校机房都能利用资源库中的资源进行教学,尝试多媒体技术给课堂带来的益处;并能和外界保持联系和便捷的交流。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学校教学课件制作与软件开发中心,中心可由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和学科教师组成,组织部分年轻教师在教学之余,在软件的应用方面多做研究,共同开发聋校各科多媒体课件资源和教学软件,并将此提供给更多的一线教师。这样既保证的任课教师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教学,钻研教材内容和教法,又保证开发出来的课件更实用,更具有针对性。

参考文献

篇5

近几年来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相关研究成果颇为丰富,例如培训方法、培训策略,以及培训模式,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一个理论体系。文章基于近几年山东省诸城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实践,总结影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IT capability)培训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提高技术培训质量的主要方法。

一、影响培训质量的主要因素分析

主要因素我们总结为以下三点,即培训团队,培训内容,培训法则。

1、培训团队

培训教师团队是培训活动的组织者和实践者,他们的教学水平、培训理念和培训方法和手段对保证培训质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培训工作中一个最为关键的因素。国家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教学能力强、责任心高的教师团队,是提高IT培训质量的关键。信息技术培训旨在培养学员的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最基本的信息素养,培训老师要注意言传身教。因为培训的主要内容要由高水平和能力的教师团队组织与管理。

2、培训内容

在培训的内容上,第一,IT培训首先要培训老师的信息科学技术学科知识、IT课程知识、信息技术教学知识、信息技术安全知识等等。第二,需要培训老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包括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培训前,老师们需要进行调研,从而明白学员的IT知识和水平,在培训内容设计方面需要考虑培训什么内容(what)和怎么培训(how)的两大问题。

3、培训法则

近年来,对培训方法方面的研究也形成了许多实践和学术上的成果,培训方法主要有:核心培训方式、案例式培训方法、专家引导参与式培训方法、混合培训方法、反思培训、以及校本培训方法等等。其实,大多数培训机构是选择一种培训法则,没有根据学员的学习特点、学习风格、学习起点以及培训内容选择一种或多种模式的混合。

二、目前中小学教师IT能力培训存在的问题

通过前期的文献阅读以及工作阅读,我总结和归纳了如下三个凸现的问题。首先,培训目标、培训过程与评价方式不一致。以往的培训过程只停留在技术层面,如只注重讲授操作技术,并没能关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开展学习和教学,更未能告诉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自如地把教育基本理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融合为一体。目前信息技术被当作一门学科的老办法去教、去学、去测试的现象非常明显。测试是否合格、是否制作课件作为教师是否通过培训的评判标准,这并不能很好体现培训的主要目标。

接着,理论和教学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明显。目前的教师培训工作基本上是由校外师资培训机构承担,由于授课教师对中小学教育实际了解并不多,他们也不了解基础教育中各科教学内容及其相互联结,另外,培训课时相对过少,因而在培训中过于强调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知识传输,有些花大量时间讲解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基础知识,其结果并不能提高受训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所学的东西并不能用于教师的教学实践。事实上,只灌输理论,不合乎中小学校实际的培训方式,也不能达到理想的培训目标。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忽视教师现存的教育理念。以往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通常忽视教师已有的教育理念,认为只要将现代教育观念传授给他们,自然而然就能够被大家认同,并成为指导他们教育行为的标准。根据认知的相关理论和法则,真正指导个体认识和行为的还是个体本身内在的认知结构。

三、我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相关措施

由此,根据上面分析的因素和原因,我们提出了三项主要对策。第一,贯穿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始终的是改变教师观念。对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要注意做好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更新与转变,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从而掌握先进的、与信息技术相适应的教育科学理论,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让中小学教师真正认识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优越性。第二,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基本途径是结合技术培训和教师的教学实践。信息技术培训的关键是培养教师把技术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的能力。所以,教师信息技术培训需要把技术知识和教师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向教师演示如何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使用技术。培训内容的选择应该结合教师教学实际需要,力争做到学以致用,一切为教学服务。第三,为教师建立支持技术使用的社会关系网和学习团体是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成功的关键。同事间的帮助和支持对于教师提高利用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赵勇,雷静.国外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经验教训及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05,(10).

[2] 宋德如.当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问题省思[J].电化教育研究.2004,(2).

篇6

1、信息技术培训围绕各种信息处理技术而展开,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则是围绕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各个环节而展开。尽管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也会涉及大量信息技术的内容,但其目的是利用信息技术来优化教学过程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这和信息技术培训中完全以学习, 掌握信息处理技术为目的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2、信息技术培训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所要达到的目标完全不同。通过信息技术培训是要使被培训者具有信息技术素养,即具有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与道德。其中,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是指获取,存储,分析,呈现,变换,传输与评价信息的能力。 通过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则是要使被培训者具有教育技术素养,即具有运用教育技术的意识,运用教育技术的能力与道德。其中,运用教育技术的能力是指对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的能力,也就是在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学环境下进行教学设计并有效地组织与实施教学活动的能力。

二、夯实基础知识

以笔者支教的学校(笔者注:晋江陈埭坊脚小学,一所农村基层校)为例,教师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虽然大部分老师都比较熟悉计算机常用软件,也都考过了计算机等级等考试,但也存在一部分老师对信息技术知识一知半解,即使是一个这样的团队,老师的信息技术操作水平也存在良莠不齐、操作不规范。所以,在进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计划之前,笔者先用一段时间普及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帮助老师规范计算机操作。让老师们都掌握了windows、office、图片修饰、声音视频简单操作等基本知识,这样为后面老师的培训工作奠定技术基础。

此外,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笔者还给老师们推荐学习不同的软件。这样,不但每个老师都有一定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还各有所长,老师之间还能互相帮助、研讨。为创设一个和谐的教学教研氛围奠定了基础。

三、项目带动培训活动

坊脚小学是一所农场基层校,在多年前确定了“绿色坊脚?生态坊脚?和谐坊脚”的办学特色,在学校周围有一圈菜地,师生们在这块土地上收获许多快乐。为了让师生体验到更多快乐,笔者结合学校这一办学特色,把创建校本课程教材作为一个个培训项目,带动老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

1、开发校本课程的教材

要进行课程培训,肯定离不开校本课程的教材的开发,而要开发一本校本课程教材当然也离不开信息技术。因此,笔者首先组织老师讨论建立校本课程需要哪些资源,最后,大家一致认为会涉及到蔬菜的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素材。然后,我和老师们讨论的结果进行了归纳整理,分工给各个老师对素材进行了整理、开发。待这些素材整理完毕后,再让老师们用word、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成课程文本。

在开发课程文本的过程中,老师利用BBS、QQ等平台进行讨论、设计方案;在搜索、整理资料时老师们会遇到比如找到的素材不符合要求,需要再次进行开发,这当中老师又会运用到搜索引擎、图片处理、声音动画处理等软件;最后再形成课程文本时,老师们会接触到word、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不知不觉使用了信息技术,他们的教育技术能力也就在不断的提高。

2、向全体教师征集美化校园环境的方案

结合学校改造校园环境的契机。我们向全体教师征集美化校园环境的方案,要求以“和谐坊脚”为主题,采取各种方式方法布置美化校园环境,可以是对整个校园环境的设计、也可以是对一面墙的改造,甚至可以是一个开关面板的设计,都可以作为美化校园的方案,展现绿色、生态、和谐的坊脚风采。

在整个项目活动中,老师们都能主动去探索、去实践。不断的修改自己的方法。整个过程,他们掌握了通过网络等途径获取合适的素材,并进行加工处理,更重要的是他们收获了快乐,增强了学校的团队精神。

3、结合学校特色开展的活动进行培训

篇7

二、总体目标

以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为核心目标,培养一线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

(一)培训对象:所有在职教师均需参加培训和考核。

(二)培训学时:周二、周四晚:7:00-8:00(总培训学时不少于40学时)。

(三)领导机构: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组 员:xxx

三、培训类型

根据培训对象的实际差异,选择不同的培训内容,采取两种不同层次的培训类型:

(1)普及型

培训对象:没有信息技术基础的教师。

培训目标:通过培训使他们了解信息技术,能使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2)提高型

培训对象: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使用知识与技能的教师。

培训目标:通过培训,不仅使他们能更新信息技术观念,扩充信息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丰富信息技术理论,同时能成为相关处室现代信息技术的传播者。

四、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具体划分为以下5个方面:

1、45周岁以上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

针对45周岁以上教师计算机基础基本为零的现状,培训内容设计为:计算机基础知识、文字录入、word20xx基本操作、excel20xx基本操作、powerpoint操作,简单网络应用。

2、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应用培训

培训重点是:远程教育设备的维修、维护,资源的下载与保存,资源的二次开发、整合与应用。争取让一线教师借鉴中央电教馆、教育网优质资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小学多媒体制作、网络课程培训

教学课件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日渐频繁,通过培训部分骨干教师,提高他们的课件制作水平,培训内容主要是:幻灯片制作、flash课件制作、网络资源的整合。

4、小学数学教师几何画板培训

几何画板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推荐使用的动态几何工具,适用于数学、平面几何、物理的矢量分析、作图,函数作图。该软件简单易学,学会后五分钟即可完成一个课件。培训内容主要是:几何画板入门、范例欣赏。。

5、“技术启迪智慧”项目教师的指导培训

主要是指导项目教师熟练掌握相关信息技术操作,顺利完成相关工作。 五、保障措施

1、成立以校长刘开雄为组长,教导主王刚、远教管理员王典喜为组员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培训经费、时间的落实。

篇8

加强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引导信息技术教师改变课堂教学方式,以学生学习需要为前提,做好教学设计,改变单纯的技术操作教学模式,把技术操作与学科知识整合起来,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造坚实的基础。深入学校听课,规范常规教学,指导引领教学,随机检查学生学习效果。4月,组织信息技信息技术教师到省教学学院和白山市教师研修院听课学习,培养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教学能力。

二、 举办远程建立网络空间技术培训

为加强我市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工作,在3月20日举办了全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远程建立网络空间技术培训班。培训的主要技术规范是:依托**省教育社区门户网站 ,注册个人空间、管理个人空间、在空间信息、建立并管理学校圈子(博客群组)、在**省教育论坛主题信息等网络技术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远程网络技术能力,为各校开展网络研修提供技术支持。

三、 以教育科研课题指导教师网络研修

基于**省教育社区门户网站,结合我校确立的《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课题研究方案》,深入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网络研修促进教师研修能力提高”子课题研究。开展**省教育资源库试点——信息技术课教研(**市)工作,上传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教案)500多课时。全面规划**市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技术框架,组建**教育区域性教师网络研修模块,规划43个学校或教研圈子,架设**市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论坛板块。注重网络研修的技术管理,组织9名信息技术教师申报**省教育信息网信息员,对**省教育社区网站进行全面的技术管理,在技术上保障我市各校深入开展网络研修工作,为课题结题做好材料收集与过程管理工作。

四、 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基地和学校网站建设

加强机房日常管理工作,保持室内及设备的清洁,注意防火,及时关闭电源。加强学校计算机系统维护和网络安全工作,并入职业高中20m因特网带宽接口,改变了我校计算机网络网速较慢的情况。保障学校机房及部室计算机网络正常使用,指导教研员和培训教师在解决使用计算机网络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为全市中小学教师提供良好的培训环境、教学研究网络环境和学校网络办公环境。

篇9

虚拟机(Virtual Machine)能够通过软件模拟出具有所需的硬软件系统,与实体系统并行运行。广义的虚拟机既包括对操作系统进行的模拟(如小型机系统、x86架构系统等),也包括对运行环境的模拟(如Java虚拟机、.NET框架等)。鉴于信息技术培训使用终端多为Windows系统操作系统和Linux操作系统,本文主要讨论使用VMware系列软件对终端系统的模拟。

VMware系列软件中,最为常见有VMware Workstation和VMware ESX Server,前者为本地版本虚拟软件,后者为服务器版本软件。两者都可以对大多数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统进行虚拟化。使用虚拟软件,呈现给用户的是多台终端,每个终端有独立的CPU、内存、磁盘、网卡、声卡等各种硬件。

将虚拟机应用在信息技术培训中,具有众多优点:一是节约费用,在经费有限、实体终端不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虚拟技术,为每位学员创建多台可操作的系统(如信息安全课程中,每位学员可以获得一台Windows Server虚拟机和一台Red Hat Linux虚拟机),并且对虚拟终端的操作不必担心会对实体环境造成损坏;二是管理成本低,虚拟机易于创建,运行稳定,对实体硬件支持要求不高;三是易于进行培训实施,虚拟机克隆方便,能够快速地为每位学员提供硬件统一、配置一致、软件完备的操作环境,如可以预装一台虚拟机,进行参数修改、数据库配置等各项操作后克隆,学员可以在初始环境一致的虚拟终端上进行系统配置、数据库操作、系统调优等各种练习。

2 两种VMware虚拟软件的比较

2.1 使用方法

VMware Workstation提供本地化的虚拟服务。对于一个信息机房,需要在每一台学生终端上安装VM软件和操作系统镜像。具体到实际操作中,可以先在教师机上通过VMware Workstation创建一台培训用虚拟机,配置相应的硬件参数,安装培训所需操作系统,进行系统初始配置、数据库软件安装,然后通过局域网共享软件将安装好的镜像发送给各学生机终端,最后在学生终端上加载系统镜像。学员在学生机上通过VM软件进行虚拟机操作。

VMware ESX Server提供服务器化的虚拟服务。首先在一台服务器上安装VMware ESX Server系统(服务器上不需要预装Windows或Unix操作系统),创建一台虚拟机作为VCenter管理机(此管理机用做今后对所有虚拟机的集成管理),进行IP地址和硬件规划后,登录VCenter管理机,进行培训用虚拟机的创建和克隆。学员通过远程桌面工具连接到虚拟机进行操作。

2.2 优势比较

硬件要求:VMware Workstation要求在每台学生机上安装,对学生机硬件(尤其是内存)要求较高,运行一台虚拟机的实体终端内存1G以上适宜;VMware ESX Server要求有一台服务器,对学生机硬件要求不高。

运行性能:VMware Workstation创建的虚拟机共享实体终端的内存,运行效率与分配的内存息息相关;VMware ESX Server创建的虚拟机共享服务器内存,VM系统对内容一致的内存共享管理,运行效率高,例如20台虚拟机都运行Windows2003操作系统,VM系统会创建一块内存区域供Windows2003系统基础服务使用,这一块内存为20台虚拟机所共享。笔者曾经对VMware ESX Server进行过性能监控,一台32G内存的服务器,虚拟出40台Windows2003终端,每个终端内存1G,在30台终端同时有学员操作的情况下,服务器内存使用率在50%以下。

成本费用:除去软件成本外,使用VMware Workstation的成本主要体现在实体终端的硬件上;在信息机房终端硬件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VMware ESX Server的主要成本在服务器上,成本较高。

2.3 比较总结

3 小结

篇10

性 别: 男

出生日期: 1971/07/28

户 口: 上海

目前年薪: 8-10万人民币

工作年限: 二年以上

地 址: 上海市古田西路45号301室

邮 编: 200121

电子邮件:

移动电话: 086-13611452xxx

家庭电话: 086-021-65658xxx

个人

离职通知: 一周

补贴/津贴: 2万元/年

基本工资: 7(万元/年)

年度奖金/佣金: 1(万元/年)

股 票: 200

自 我 评 价

本人是一个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善于团队工作的人,思维严谨,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管理经验。适合从事IT领域售前售后技术支持领导工作。

求 职 意 向

工作性质: 全职

希望行业: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计算机软硬件,通讯)

目标地点: 上海市

期望工资: 面议

目标职能: 计算机/互联网/通讯, 高级软件工程师

工 作 经 验

1998/07--至今:上海达克网络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所属行业: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计算机软硬件,通讯)

产品及技术支持部 部门经理

1.负责大客户的售前支持 2.制定新产品的技术支持方案 3.负责部门日常管理,协调部门内部工作 4.负责销售人员和技术支持工程师的技术培训。

汇报对象: CTO 下属人数: 30

证明人: David.yan

工作业绩: 主持开发了如下网络系统工程的技术支持方案:

1、华东大学国家图象重点试验室网络工程

2、国际展览中心网络系统工程

3、商业银行网络改造工程

1996/11--1998/06:美国Multi-Media计算机有限公司上海办事处

所属行业: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计算机软硬件,通讯)

信息技术部 技术支持工程师

1.负责产品售前、售后技术支持

2.负责销售渠道和用户的技术培训

3.负责产品技术文档的翻译工作

汇报对象: 部门经理 下属人数: 5

离职原因: 合同到期

工作业绩: 作为Project Leader, 领导了“企业管理自动化”项目的开发。

1993/07--1996/10:上海华佳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所属行业: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计算机软硬件,通讯)

信息技术部 系统工程师

1.负责为用户进行SUN工作站及UNIX系统集成项目支持、服务及培训;

2.参与开发SUN SPARC兼容工作站;

3.用户售前咨询。

汇报对象: 部门经理 下属人数: 3

工作业绩: 1、参与建立了环美连锁超市收银系统

2、编制公司内部人事财务管理系统

项 目 经 验

1997/01--1998/02:企业管理自动化

软件环境: PB, VB.Oracle, Notes

硬件环境: IBM, SUN

开发工具: PB, VC

项目描述: 这个项目的目的是为了是企业的管理能够实现计算机自动管理,包括生产/财务/OA等等。

责任描述: 负责项目的前期调研,可行性分析报告编写,整体规划和项目控制等等

教 育 经 历

1989/09--1993/07: 上海交通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本科

多次获奖学金,并担任系学生会部长职务

1986/09--1989/07: 上海市华东师大二附中 高中

培 训 经 历

1996/03--1996/04: 上海微软高级技术培训中心 系统工程师培训 微软公司系统工程师证书

语 言 能 力

英语 精通

日语 一般

IT 技 能

技能名称 熟练程度 使用时间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熟练 15月

MCSD 精通 20月